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

篇1

摘要:斯金纳创立的程序教学理论,开辟了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引起了人们对个别教学研究的重视。实施程序教学的优点很多,如目的要求明确,利于掌握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分步学习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能够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必“齐步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

关键词:程序教学法 体育教学 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普莱西率先开始研究程序教学,1945年经斯金纳的改进与完善,发展为成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斯金纳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程序教学之父”。20世纪80年代,程序教学被译介到中国,并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程序教学所提倡的许多教学原则,比较适于体育教学中基本动作的学习,因此,也受到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青睐。

一、 程序教学的原则

(一)小步子原则

程序教学所呈示的教材是被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做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由于两个步子之间的难度相差很小,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很容易得到成功,并建立自信。

(一) 即时反馈原则

程序教学特别强调即时反馈,即让学生立即知道自己的动作完成正确,这是树立信心、保持行为的有效措施。一个学生对第一步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便可以即呈示第二步,这种呈示本身便是一种反馈:告诉学习者,你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展开第二步的学习了。

(二) 自定步调原则

程序教学允许学习者按自己的情况来确定掌握材料的速度。这是传统教学在课堂传授中一般以“中等”水平的学习者为参照点的教学法不同,传统教学法使掌握快的学生被拖住,而学习慢的学生跟不上,致使同一班级学生之间学习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程序教学法相对显得比较“合理”,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最适宜的速度进行学习,学习较容易成功。

二、程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一) 行为目标的确定

行为目标就是对学生产生的教学效果,一般要有明确的说明。目标可以是一般性的,也可以是非常具体的。像“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这种一般性或模糊的目标几乎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行为目标理论对体育学习具有显著的意义。一个好的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1]:特定的学生群体;作为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将完成的动作技能;学生完成这些动作技能的条件或情境;学生完成动作技能的水平或标准。当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具体的行为目标之后,也就更容易把握对学生达成每个目标之后的即时强化。不过,由于教学实际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学目标的拟写未必严格套用此法。一些较复杂的、高层次的情感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只有少数能用可观察的可测量的术语来描述,大多数时候要采用定性的语言,并且表达也不尽清晰。因此,在表述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其具体、可测性,也要考虑某些目标的特征性。

(二)强化的安排

程序教学法是把运用强化物的效果增加到最大限度的方法,利用强化物,设计更好的相依关系,使强化物与行为建立良好的关系。强化物有人为的和自然的,积极和消极的。棍棒、剥夺权利、批评、评分、布置额外练习等属于人为而消极的强化物;微笑、鼓励、荣誉、奖励等属于人为而积极的强化物。在消极强化物控制下,学生的学习是强迫的、被动的;相反,积极强化物使学生摆脱了令人生厌的控制。斯金纳认为,控制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精心安排强化,即确定什么时候给予强化。连续的强化安排指的是对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都予以强化,有助于确保学生不去学习各种错误的反应。

间歇的强化安排,就是对一些正确反应予以强化,而不是对所有反应的正确反应都予以强化,一般按反应的时间或数量来定义。时间间隔的强化安排是指每隔一段时间就对第一个正确的反应予以强化,如每隔5分钟,对学生作出的第一个正确反应进行强化;或者每两次强化的间隔时间也可以是不同的,如第一次为2分钟,下一次为3分钟,在下次为5分钟,以此类推,时间间隔不断延长,但每次强化间隔的时间都是围绕着某个均值上下波动。比例强化安排是根据正确反应的数量或反应的频率予以强化。如学生每正确完成动作5次,给予一次奖励。这里的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由于不同的强化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而且每种强化方式长期僵化使用,都会导致反应下降,因此,在使用中应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强化的方式,而且尽量采取多种强化方式的组合使用。如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时,初时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是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

(三) 塑造与消退

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使有机体作出他们行为库中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要塑造行为,应该遵循如下步骤[2]:了解学生现在能做到什么(起点行为),如学生目前能达到的动作水平;了解希望学生表现的(终点)行为,如某动作技能的达成目标;识别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如学生每次正确完成动作的结果;把终点行为分解成可以按顺序掌握的细小的步骤,如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各个可供分解练习的小单元;经过不断地强化每一个接近终点的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渐向终点行为靠近。正如通过塑造的技术可以使有机体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复杂技能一样,人们可以通过渐退技术使有机体逐渐学会类似的刺激作出有区别的反应。也就是通过有关别的强化,缓慢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从而使有机体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作出有辨别的反应。如通过对正确和错误动作分别提供不同的强化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正确动作的塑造,对错误动作的渐退。一般来说,当动作技能的形成进入到泛化阶段时,是采用渐退技术的有效时机。

(四)个别化学习与程序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的正确反应都必须立即反馈。为了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同时教众多学生,又要照顾到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及时强化机会的矛盾,必须编制适合学生自定步调进行学习的程序教材。因此,“编制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程序,是实施程序教学之核心”[3]。早年普莱西创制的教学机器、斯金纳编制的自学教材都是程序教材,但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都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随着电子计算机进入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逐步推广,利用计算机软件编制程序教材为个别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途径和条件,也成为现代程序教学实施的主要模式。但是,由于程序教学主要是把学习看做在刺激——反应过程中一系列动作的形成,因此,对于动作技能学习来说具有极大的操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承绪.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21.

篇2

游泳是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中倡导推广的主要健身项目。游泳对促进人体健康,发展形体健美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在提倡终身体育的今天,学会游泳将会一生受益,然而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游泳是各个专项中最落后,困难最多,也是最不乐观的项目,而学生不会游泳的比例之高又与其受到喜爱的程度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高校游泳教学必须从只传授游泳的竞技技术转变为传授游泳的健身知识,要合理引导、积极培养学生对学习游泳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态度,提高学生游泳健身的习惯和能力,鼓励学生不仅把游泳看成是大学体育的一门课程,而且选择为自己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

随着高校游泳教学的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革,游泳教学观念逐渐由简单的泳姿的掌握到快乐游泳。让高校游泳更加社会化、大众化,易让高校学生接受,而不是单纯枯燥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里掌握游泳这以生存技能。所以,高校游泳教学方法不断的接受新的元素,逐渐的进行自身的完善。

一、游泳教学的讲解法和示范法

讲解法也即语言法,是指教师正确的运用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和动作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的基本方法。动作示范法是游泳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最直接和效果较好的一种直观方式。它是教师(或所指定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要领和方法。示范和讲解有机结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示范特别重要,直观地观察动作有利于学生观察动作的实质,迅速、准确的模仿动作。

二、游泳教学的分解法和完整法

在游泳教学中,分解法和完整法的单独运用,都存在局限和不足,而这两种方法的组合,则可以扬长避短,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弥补各自的不足。在游泳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完整-分解-完整的组合教学方法。

三、游泳教学的练习法和错误动作纠正法

游泳教学中通常采用的练习法包括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水中游戏要考虑学生的游泳基础、教学内容等的实际情况。

在游泳教学中,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竞赛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泳教学中,学生动作常会出现缺点和错误,要纠正和改正,否则学生易形成动力定型,会影响动作技能的掌握。纠正错误要抓主要矛盾,对学生的错误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对共性错误集体纠。

四、程序教学法和模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运用程序教学原理和特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和编制,按步骤循序渐进的一种教学形式。有实施程序、检测程序和游泳技术教学程序教材,在教学中会有学生的反馈。程序教学法可以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模式教学法是根据游泳教学的一般规律,制定出教某一游泳姿式的计划步骤,确定每次课的主体练习极其规格要求和考核标准,安排一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五、分层次教学法和分组互助教学法

大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以及起始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起始水平和主观努力的不同,以及学生在水中的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分出层次进行教学。从实践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游泳教学法中一个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自由结合分组互助教学法,将学生自由分组,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岸上模仿练习和水中练习,由教师统一指挥,按组进行练

习,定量完成教学内容。

六、辅助器材和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辅助器材包括救生圈、浮漂、浮板、脚蹼、护目镜、呼吸管、鼻夹、竹竿、哨子等,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辅助工具。针对初学者,一些教学辅助器材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 。多媒体计算机也应属于辅助器材这一列。教师可以结合动画示范和讲解,学生可以针对自身动作的错误,自行分析和纠正 。

七、深、浅水教学法

篇3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网络学习;移动学习;范式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54-02

一、学习者中心学习

“对未来的教育专家和技术开者而言,移动学习实现的重要挑战是高度情景化、个性化写作和学习的持续性”。也就是说,移动学习课程的开、教学的执行、学习行为的持续,关键在于实现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学习。

班级授课制的形式是单个教师向数量较大的学生群体传授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提高了群体教学的效率。然而,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为实现个别教学,教育史上曾出现过“道尔顿制”(个别教学法),以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可以把网络移动学习视为道尔顿制的信息化和技术化,即在保留“个别教学”根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从学习者角度考虑人机交互体验,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使学习管理简单化和系统化。

网络移动学习具有排他性,是学习者专属的学习,满足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情景化学习的需求。无论何时、何地,移动学习都能使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成为可能。情景化学习包含学习终端提供的视听化学习情境(虚拟情境)和学习者选择的学习地点产生的情境(真实环境)。正是由于互联网络的支持和移动学习终端的便携,学习者的情景化学习需求才得以实现,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学习情境需求的自我偏好,进一步体现了学习者中心的个性特征。

不仅在非正式学习领域,新媒体作为教学辅助媒介能够强化学习者中心地位的作用,在作为正式学习的学校教育中,网络支撑下的移动学习媒介也可以有所作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指出:“多种多样的媒体进入课堂,有利于将课堂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移动学习终端,在教室、校园中灵活地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现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新媒体进行学习,便于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与能力。

二、微课程聚合化学习

网络数字媒介的出现将人类带人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不少学者对当前中小学生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行为持批判态度,但笔者认为,碎片化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基本和普遍存在方式,它本身不带有积极或消极的色彩,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对待碎片化生活。

数字技术的空前展为人们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供了可能。现代人已经习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时空。随身带电子阅读器,等于包里装进一个图书馆;利用手机,随时随地了解全球资讯;使用一张小小的上网卡,走到哪里都能参加课业进修或与人研习问题。这是学习方式的进化与革命,是对传统学习模式的创新。

广泛分布于教育网络中的“微内容”是青少年使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的课程信息来源。这种形式的课程内容并非课程编制者系统地、整体地创造或提交的,而是间歇性、片段化产生的。由此形成的微课程具有主题性、分散化、碎片化、个性化、开放性等特点,是各类课程编制者集体智慧的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和学生对内容的选择使课程优胜劣汰。青少年心智展尚未成熟,搜索、收集、甄别信息的能力有限,这就要求课程开者为他们提供资源聚合通道,帮助他们有效聚合相关学习信息。

基于微课程自身的特点,学习者“只有依靠一定的工具或机制对内容进行有效聚合,才能充分挖掘其价值”。技术上通常利用RSS、Tag、SNS、搜索引擎等方式实现相关内容的有机聚合,既利用了微课程实时更新、海量的优势,又避免了微课程在整体学习中碎片化、分散性的弊端。因此,在微课程积累基础上开展基于搜索引擎和归类程序的“搜学”方式,是青少年网络移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课程组织理念和学习范式。

三、智能程序化教学

程序教学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程序教学法实施起源于教学机器的明。在教学日益信息化的今天,人们见证了,程序教学在网络移动学习方面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可以说,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催生了智能学习媒介,而新媒介又为网络移动学习中的智能程序化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运用空间。

网络移动学习与班级授课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集中体现了学习行为的个性和专属性,即它是一种一对一的人机互动条件下的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学习者作为“个体”的学习。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即时反馈、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这些原则体现了网络移动学习的范式,与网络移动学习课程开与实施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

当前,青少年网络移动学习的行为显示:第一,他们接受的课程都是模块化、精细化组织起来的,课程开者大多将学科知识细化到单个知识点(即前面谈到的“微课程”),学习的进度被放在一个接一个的“小步子”中向前推进;第二,通过新媒介参与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人机互动,甚至不少学习程序本身就是一个游戏程序,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反应”;第三,智能学习终端和教育云计算平台因其自身内部程序的优越性,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以非常高的精度统计、分析并呈现学生的学习状况,真正做到“即时反馈”,以提高和保持学习者继续学习的热情;第四,正如程序教学的定义所言,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引导学习者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这使得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定步调”;第五,智能程序基于学习者的输入状况,及时给出反应和引导,如输入正确后给出的鼓励信息和输入错误后给予的提示信息,目的在于“教学中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反应,提高学习效率”。

四、社交化学习

美国皮尤互联网研究中心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十分沉迷于社交网络。在年龄为12岁至17岁的受访者中,有73%是社交网络的重度用户。他们在社交网站注册个人主页,上传照片,表言论,关注和评论好友状态,更新和互相送即时消息等。这种生在美国的2010年的现象,如今正在中国上演。

社交网络平台的搭建在技术上始终基于实时互动、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交流的人际传播模式。在社交网络媒体中,从信源到信宿的中间环节大大减少,依然存在的“射器”和“接收器”几乎没有扭曲和失真效应,只是转换信息样式,便于传播。社交网络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个性化,这契合了在现代技术围绕下出生和成长的当代青少年的普遍心理。青少年群体的人际交往需求较大,强烈的新奇感和活跃的思维使其对真实性及虚拟性人际交往模式均具有较强的接纳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融入社交化方式,无疑是有效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这一先进教育理念的实施,首先归功于社交化的网络学习形式。

互联网飞速展,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单机式的终端媒介已不再满足人们交往和信息传播的需求,社交网络成为青少年生活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这一点,可以从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兴起,以及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得到证实。

在青少年网络移动学习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除了移动终端,还有与终端紧密结合的云平台。如果说移动终端实现了学习者触感、实感的移动学习,那么,网络平台则为移动终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展动力。因为有了平台这朵“云”,终端才有了信息之源,学习者才有了无边无际的虚拟社交空间。论坛式的网络学习社区是青少年网络移动学习社交化方式的主要呈现平台。这样的学习社区意在通过挥青少年社交需求的动力,让他们在学习前有兴趣,在学习中有毅力,在学习后有牵挂。

篇4

[关键词] 物理诊断学;程序教学;病例讨论;诊断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153-02

物理诊断学、实验诊断学、放射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并称为开启临床医学大门的四把金钥匙,尤以物理诊断学为关键,诊断学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医学生能否成功转变为合格医生的关键。而临床工作中常常是人命关天,诊治关命。诊断正确是成功治疗的前提。因此,为提高成教学生的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笔者采取了多种方法。

1 在教学中引入“病例分析讨论”

在讲解理论时,教师根据所授课程理论内容引入临床病例,如:患者的主要不适及就诊、服药过程,通过提问使学生逐步分析,得出若干个疾病诊断;进一步提出需要做的体格检查及重点的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的手法;继续延伸至哪些疾病可以出现该症状等。然后教师指出学生分析恰当与不恰当之处,给出正确的答案。近三年的实践证明:“病例分析讨论”是目前训练临床思维技能最有效的练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同时又严格模拟临床实践中医生接诊患者后的常用诊断程序。所以,学生练习的越好,对临床思维技能的掌握就越熟练,当他们进入临床工作独自分析病例资料时正确率就越高。

例如讲解肺部体检时引入病例:男性,78岁,以“间断咳嗽30余年、突发气短1 d”入院。体格检查:急性病容,端坐位,张口呼吸,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52/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问题:(1)该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重点需要做什么体检?(3)可能病因是什么?(4)经过体检后你考虑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首先由学生讨论回答,然后讲解肺部检查的基本方法视、触、叩、听,以增强学生的记忆。

2 采用模拟患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

传统的物理诊断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常常是整节课灌输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更是如此[1]。但物理诊断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练习的机会。在教学中,笔者用少部分时间采取多媒体教学讲授要点,然后由授课教师及一名助教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学习。教师在愿意充当模拟患者的学生身上示范手法,并且结合病例对临床需要注意事项及阳性体征的判断进行的阐述,然后就该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通过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讲解正确答案的方式使学生快乐地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采用模拟患者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重视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物理诊断学的学习效果[2]。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对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解和记忆。

3 采取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

物理诊断学理论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讲授理论比较枯燥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动态图像及合适的音乐制作在课件中,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提高了学习效率[3]。物理诊断教学中运用动画对心肺的外型、解剖、内部运动等进行完美再现,同时将典型患者的查房录像制作在课件中,使学生接受形象直观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信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教学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便于学生掌握视、触、叩、听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应用诊断程序教学

诊断程序是从典型的症状、体征出发,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成教的部分学生已经在临床中工作,对患者有一定的接触,但对诊断程序掌握不足。因此,笔者在教学采用了诊断程序教学。具体方法为:教师提取某一类疾病的、独立于任何一个具体病例之外的、能够导向正确诊断结论的一般性思维程序,以程序性的步骤来体现科学的原则和规律,并保证原则和规律的严格遵守。由于这些程序具体、清晰、可操作性强,而且把体格检查手法和理论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提高了对临床思维方法的把握程度。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先学习程序,再做病例练习”的方式,可使学生更易掌握诊断的学习内容[4-5]。

5 学标准,保证正确手法

成教学生往往在思想中存在某些固有的、自己认为正确的基本技能检查手法,不容易接受教师讲解的正确手法,所以在学校考试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时,基本技能操作可能不过关。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体检手法生疏并且不规范,错误手法多。如有的学生叩诊心浊音界时把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左第五、第四、第三肋间进行叩诊,称以前上学实习时在某医院见医生这样叩。由此可见,教师手法不规范、不标准,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行医生涯。笔者采取课前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检体手法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标准和规范,同时作为带教教师一定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手法,教会学生准确的检体手法,并让学生反复练习以便牢固掌握。

6 让学生熟悉正常人体标准及正常值

牢记人体正常标准及正常值是学好物理诊断学的基础和前提。如正常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数据及范围,发育正常的指标、营养状态,不同的意识状态,患者的面容及表情,皮肤的变化等;如提问学生正常体形的分类,学生回答:“瘦高行、肥胖型、正常型”,很显然,经过中专或专科的学习,学生并没有记住正确的“正力型、无力型、超力型”。再如颈静脉怒张的诊断标准?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 cm处,搏动范围为2.0~2.5 cm等。只有懂得正常标准,才能发现异常情况,对患者的临床情况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

7 按规定的检体顺序和手法标准完成检体

物理诊断教学中体格检查的正常顺序是“自上而下,从前到后,由外向内,先胸后背,视、触、叩、听”。但对具体患者要灵活掌握。例如有医师遇到一位严重胸闷、气喘患者,医生一定要让患者躺下听诊心、肺,患者躺下后呼吸立即停止,医生则告知家属患者不能抢救而离去,导致了患者的死亡。在临床实践中,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不能平卧就要在半坐位完成体格检查。一位阵发性牙痛的患者来就诊,牙痛与活动及劳累有关,临床初步诊断“不稳定心绞痛”,一位刚上班的医生非常纳闷:“怎么和书上的不一样呢?”。后经过牙痛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了之前的诊断。所以,同一种疾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需要经过详细地问诊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诊断,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6]。

8 严格考核、确保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在成教医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基础理论进行定期考核,督促学生在课堂及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纠正或更新了以前错误、陈旧的理念及检体手法,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考核,也建立了良性的教学机制,每次考核过后,教研室都会及时进行总结及考核情况分析,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7]。

总之,成教学生因为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在教学中更需要注意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应向学生介绍学科发展的方向与最新动态,使他们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增加其学习的动力[8]。

[参考文献]

[1] 张君.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探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4):102-103.

[2] 朱建芸,麦丽,陈幼明,等. 检体诊断学的实习教学方法探讨[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33-1034.

[3] 闫丽.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0):105-106.

[4] 陈清. 临床思维方法[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99-257.

[5] 温晓艳,梁文杰. 诊断程序教学对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1):57-58.

[6] 欧阳钦. 临床诊断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7] 王冠凤. 构建立体化考试评价体系积极探索课程考核改革[J]. 成人教育,2012,(10):75-77.

篇5

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先导,当前学者们研究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大多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际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并且是有着清晰脉络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表明了特定学习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又表明了人们在不断实践中认识的完善和提高。

1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及局限

作为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将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动物学习行为推广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认为人类学习行为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学上,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设计,将学习目标分解并逐一强化 ,学生则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完成学习任务。斯金纳重视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确地分析强化效果并设计特定的强化列联。在此基础上,他设计了一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方案。斯金纳的理论和实践使他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先驱。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理论上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斯金纳很少研究人, 而是期待从受控于情境之中的动物实验中推导出一般的行为规律, 将之一成不变地应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种,从根本上忽略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尤其是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在学习中的决定性意义,陷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潭。其次,新行为主义过于强调外部因素的影响,忽视了人的内在行为特别是人的学习动机、兴趣、意愿等的决定性作用,将学习这一复杂、能动的过程视为简单、机械的过程。再次,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经常性实验证据表明,心理学家在各种情境中应用学习规律时发现了反常现象以及先天因素不容忽视的重要性,从而动摇了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假设和基础。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反映在实践上,就是程序教学在策略上过于教条主义,过于强调对教材的分析,把教材分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程序教学着重于知识的灌输,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和学生间的探讨,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缺少对学习者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程序教学只能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新行为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局限,使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放弃行为主义一味强调行为的研究立场,转向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从而导致了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发展。

2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及局限

20世纪70年代,加涅在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格式塔派学习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借鉴现代信息理论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提出了信息加工理论。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者内部状况和外部条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学习就是学习者所面临的刺激通过一系列内部构造被转化、加工的过程”[1]。因此,加涅主张在教学上对学生给予充分指导,引导学生沿着既定的学习程序循序渐进地学习。为此,加涅构建了一个信息加工模型,并将学习过程分解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这八个阶段构成了学习过程中前后衔接、密不可分的一个链条。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个阶段都可能由于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导致内部过程的变化,教学就是对这些影响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的精心设计,并符合学习过程的程序化系统。

信息加工理论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程序化设计,为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所提倡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实质上就是学生对学习信息进行自主加工的过程,符合信息加工的规律。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局限主要在于:第一,加涅把学习仅仅归结为记忆的过程,没有认识到思维活动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削弱了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理论说服力。第二,加涅将学习的目标仅仅归结为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显然是片面的。第三,加涅在对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折衷的基础上提出了程序化教学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知识是累积而成的。但是,这一命题既未得到科学史的支持,又被心理学的实验证伪[2],动摇了这一理论的基础。第四,加涅的程序化教学思想忽略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未能辨证看待教与学中的情感因素。学习既是认识过程,也是情感过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贯穿于其中。加涅的理论违背了心理整体性原则,使得他在抛弃了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机械化程序的同时,陷入了信息加工理论的机械化程序之中。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及局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卡茨、维果斯基等。该理论主要包括:第一,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人不可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知识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说,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完成,强调从相对正确的定义上去理解科学知识和书本知识[3]。第二,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要由学生主动地建构意义,而非被动接受外界信息。提出了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强调新旧知识经验的双向作用与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第三,在教学观上,建构主义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的内部控制过程,主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化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主张在具有多种视角的现实情境中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主张教学双方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探讨,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主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为此,建构主义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具影响的是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和自上而下式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社会主体,是一种较为完善的教学理论,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为该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之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篇6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日趋成熟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基础。CAI利用计算机为媒介,通过计算机程序运行来实现课堂教学、辅助答疑、试验仿真以及测验考试等教学活动的技术,是当下教育技术领域中最重要、最活跃组成部分。

自1958年IBM公司开发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迅速发展。CAI之所以能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有其深厚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其发展速度惊人,计算机数量增加快,性能提高快,价格不断降低。计算机生产、销售和服务成为重要产业。这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信息时代为CAI的产生提出社会要求,信息社会的信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资源,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从事信息产业人数大大增加,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知识出现所谓"知识爆炸"。作为社会发展产物,教育面临信息社会挑战,必然作出改革,以适应社会需要。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都给予高度重视,纷纷制定措施,在学校开展计算机教育,利用计算机进行其它学科教学,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新型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兴起,在理论上直接受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影响。程序教学20世纪50年展起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从实验室对动物实验引出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后来发展成为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学习理论应用上,多数CAI软件采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加涅和布里格思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对CAI设计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即:接近原则,反应必须在刺激立即出现;重复原则,重复练习能加强学习促进记忆反馈;与强化原则,与反应正确性有关信息可促进学习;提示及其衰减原则,在逐步减少提示情况下,朝期望的反应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这一时期突出表现在人-机交互方式上,通过文字和简单图形,大多数CAI软件缺乏吸引力。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CAI发展规模,还是应用水平都显著提高。认知理论成为指导CAI发展重要理论基础。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学习的内部过程分别是接受、期待、提取信息到短时记忆、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反应、强化、激发信息的保持、形成概念。加涅、维格和罗杰斯指出,学习内部过程与学习阶段是一致的,若将CAI提供的人-机交互过程与学习内部过程相一致,会明显增加CAI有效性。人们设计和开发CAI软件,利用能体现课件内容且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图形序列(或图象),以唤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学习期望,刺激学生回忆,提供足够练习,评定学生行为。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CAI产生巨大变化,通过图、文、声、视频图象等表达教学信息,采用超文本技术,适应学习者联想性思维等。第三阶段进入90年代后,表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使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习者主体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促进者和帮助者,而非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为开发能够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教学课件开发提档加速

一般而言,教学软件整体设计、编译模式和发行策略的发展历程有五种:一是全部教学内容做成一个课件,该课件集成所有多媒体素材,不能被修改和再编辑;二是课件整体编辑时,不在课件内部集成多媒体素材,而是与建立外部链接,课件打包不能再编辑,教师可参照示范课件,用多媒体素材进行重新开发;三是课件与多媒体素材建立外部链接,课件打包后允许教师再编辑,课件发行时不仅提供所有多媒体素材,并且提供可编辑平台;五是积件,发行时主要提供积件组合平台与积件库,使用者使用时自由重组以达要求。近年来出现的"积件"设计模式尤为引人关注。广义的积件是一种设计教学软件的策略和思路,是对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准备、检索、设计、组合、使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狭义指针对课件而言,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系统,包括积件库与积件组合平台。积件代表计算机辅助教学新思路,使辅助教学技术从固定、封闭、单一模式向灵活、开放、集成方向跨越。

课件是专门为教学活动设计,课件(Courseware)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3]:它包括教学各种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课件具有以下特点[4]:课件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是编制者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适用于事先确定、特定的教学目标与具体教学情境;有的课件与教科书配套;具有整体性、固定性、特定性和封闭性。课件基本模式有练习型、对话型、模拟型、指导型、游戏型、问题解答型、发现学习型等。世界上没有千人一面的教案,也应该没有千人一面的课件。

积件发展是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新思路,是针对课件局限性而发展的新教学软件设计模式,对解决计算机辅助教学领域内存在的弊病具有更佳适应性。积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人的主体性。积件将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师生,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学生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主动活动的形式,适应不同类型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需要。二是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积件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无论教材课程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变化,积件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教学活动。三是基元性与可积性。教学资源素材愈基本,附加边界约束条件愈少,其重组可能性就愈大。积件思想从过去的"素材"、"片断"、"插片"的具体局部的经验上升为带指导性的CAI思想和人一机关系。四是开放性与自衍性。积件素材资源和教学策略资源都是以基元方式入库供教师重组使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将最新信息和自己作品添加入库,只要确立积件信息标准,入库规范,积件在教学活动中就自然具有开放性与自衍性。五是继承与发展性。积件包涵了课件特殊性,适用于任何变化的教学情境,更适宜教师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课件经适当加工,可纳入积件微教学单元库,当积件库的载体从磁盘、CD光盘发展到网络时,积件的思想和着眼点就发展到全球化、虚拟化、社会化。六是技术标准规范性。为实现积件在校、地区、全国、全球可重组性,积件各类信息资源须遵从当今世界主流标准和规范,例如,文本格式、图形格式、声音格式、动画格式、Intemet网络接口格式等都必须与世界主流应用软件一致,否则无法实现素材资料组合。

积件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来源于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对CAI积件规则、设计、组建、使用、评估、控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教育技术系统工程学三个基本原理"系统结构功能优化原理""系统与环境融合原理""系统发展过程协调原理"对积件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环境"等各个方面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认知学习理论对积件设计模式作直接指导。教学软件功能与特性受到两个因素影响,即:开发设计目标与设计时所依据认知学习理论。积件有两个组成部分: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共分为五个层次:核心层、平台层、实库层、虚库层、环境层。核心层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考虑到"教"与"学"互动性,以"教"与"学"最优化配合为运作设计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平台层是连接两个实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微教学单元库)与两个虚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学策略库)、一个环境资源库(网上环境积件资源库)重要纽带,是教师和学生选取、加工教学资源信息,进行教学活动的操作平台。实库层由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和微教学单元库组成,均为教师和学生可视听交互的,并为其所支配的计算机软件材料。虚库层由资料呈现方式库与教学策略组成,二库共同特征是将许多好思想、方法、方式、策略、技巧积聚成库,供师生灵活选用与借鉴。资料呈现方式库主要是注重素材资料表达、连接、呈现等微观层次,与具体软件技巧相联系。教学策略库则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整体构思上,与教法、学法和教学风格联系,可供选用策略有讲授模式、演示模式、讨论模式、操练模式、发现模式等。环境层由校园网、地区网、国家网、国际网等多层次远距离网上积件资源库组成,决定积件系统开放性、多层次性和自组织性。

三、网络远程教学与虚拟课堂全新登场

篇7

关键词:网络;格式塔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力本位课程观

近年来,网络课程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它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授课。课程的内容可以以图形、文字、动画、视频及音频的方式呈现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上,它的交互性和真实性的结合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在职业培训领域开发网络课程是我们探讨的课题。当前,职业培训网络课程开发刚刚起步,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为使职业培训网络课程的开发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必要对指导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作一探讨。

一、格式塔理论

(一)格式塔理论的适用性

将格式塔理论应用于网络课程设计时,主要运用它的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和封闭性等知觉定律.接近性是指我们倾向于将那些相互靠得很近且离其他相似物体较远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实验表明,接近性通常指“空间上接近”,而非指视网膜上的接近性。相似性指我们将那些明显具有共同特征 (如颜色、运动、方向等)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运动的物体时,我们会把它的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连续性定律指我们倾向于把中断的线段看成是被某个物体遮挡一部分的连续直线。封闭性是说,如果一条线形成了封闭的或几乎封闭的图形,那么我们就倾向于把它看成是被一条线包围起来的图形表面,而不仅仅是一条线。

格式塔理论还有一个称为“简洁”的普遍原理,它可以近似地被译为“优良性”。意思是视觉系统对输入的视觉信息作出最简洁、最规则和具有对称性的解释。大脑如何判断哪个解释“最简单”呢?现代观点认为,最好的解释往往只需要很少的信息进行描述,而坏的解释往往需要更多的信息。换句话说,大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奇特的解释。这就意味着,这种解释不因观察点的微小变化而发生根本改变。

视觉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图形背景分离。要识别的物体称为“图形”,其周围环境称为“背景”。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准确判断“图形”和“背景”至关重要。否则,它就很难发现有用的知识,他必须能把图形和背景分离开来而剔除伪装物。所谓的伪装物就是试图混淆事物、破坏其表面的连续性,并产生一个易于混淆的轮廓,从而使真实的轮廓伪装起来的事物或背景。

(二)格式塔理论对网络课程开发的指导作用

1.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应确保背景不影响主体信息的清晰度。合理应用格式塔理论的屏幕设计原理,背景与主体部分的反差应该鲜明,使学习者能轻松地破译出文字和图形。

2.使用简化图形引入较复杂的概念时,应遵循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3. 在设计屏幕布局时,应把相关信息放在一起。这样,学习者就能很容易地辨认出同一类信息。例如,将文字讲解放在一起。

4.在重要内容之处可运用色彩、动画等手段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

5. 在设计时,图形和文字本身应尽量简洁,不要让学习者花大量时间去揣测他们的意思。例如,在引入一个新问题时,应使用普通术语,而少用行话。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适用性

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演进过程。斯金纳受实证主义哲学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把物理学的操作主义和生物学的进化论结合起来,构建了被称之为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认为,教学的结果是要引起人们行为的变化,并根据操作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原理批评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在他的倡导下,20世纪5n年代末60年代初,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便在美国风行起来并遍及全世界。程序教学其要义主要表现为“小步骤,及时反馈”;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形成了传统的CAI课件制作模式。早期的计算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以指导和操练为主,具有程序教学的直线式或分支式结构特征。其初衷是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例行工作中摆脱出来,由计算机来部分地代替教师的工作。但因其忽视社会语言文化刺激对人影响的复杂性,把源于动物学习的规律搬到人类学习活动中来而遭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行为主义往往忽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抹杀人类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别,这是该理论的重要缺陷所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一些基本技能培训的网络课程的开发还是具有指导作用的。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在设计学习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进度的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建构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现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即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和“解释”的。由于个人的经验是多种多样的或有差异的,因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建构也是多样化的。这就是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会有意义。枯燥、抽象的信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只有从真实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建构。另外,真实任务的完成情况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有效标准。同时,建构主义还认为,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建构的认识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非常正确,有的则完全错误。这就要求学生就某一问题与他人交流看法,通过交流,个体可以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认识是否一致或兼容,可以看到他人如何处理同类问题,就是说个体必须在社会环境中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认识,使之更符合客观规律。由此可知,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合作学习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流派纷呈,但这些派别之间有着共同之处,即认为个体应以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表现出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学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也成为网络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开发的指导意义

1.建构有利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网络情境,即将学习活动放置到相应的职业环境中,并从多重角度和视角提供学生建构的机会。网络教学可以通过使用模拟来增加这种机会。

2.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例如设计出一系列问题,以及一套对学生可能作出的各种回答进行评估的程序。

3,创设学生相互交流的场所。这主要通过设立 BBS或留言板以及聊天室来提供。

4,提供基于问题的学习。尽可能模拟直接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围绕学习内容向学生布置可供选择的问题。

三、能力本位课程观

(一)能力本位课程观的适用性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课程领域的研究仍然不够,只能说刚刚起步,目前还只是一般课程理论的应用,尚未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当前关于职教课程的说法很多,目前最流行的是能力本位课程观,即在课程设计中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能力本位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要求为基本原则,强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就业环境而不是教育专家的观点方面来开发课程。这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方向。但是,对能力的不同理解将会导致不同的能力标准,能力标准不同,相应的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机制也就各异。我们可以大致将能力总结为以下三种:第一,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它主要受行为主义的影响,主张以一系列具体、孤立的行为来界定能力,而这些行为又往往是与一项项被细致地分解的工作任务相联系的。在这种能力观基础上开发出的课程就是一系列孤立的任务技能学习包。这种以具体任务来分解能力的能力观是有缺陷的,它忽视了团队合作对于个体操作行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忽视了真实的职业情境的影响。第二,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这种能力观注重普适性的一般素质,而对所应用的具体工作情境缺乏考虑。近年来在培训中所提倡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是建立在这种能力观的基础之上的。他的缺陷是:①一般能力是否存在,以及一般能力是否具有迁移性都还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②依据这种能力观而鉴别出来的一般素质对于为特定专业开发设计课程并无多大帮助。③同任务本位的能力观一样,它也是在脱离真实的职业情境来评价学习者的一般素质。第三,将一般素质与具体情景联系起来的整合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力图克服前两种能力观的局限性,它强调需要将一般素质与应用这种素质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英国学者高夫·斯坦顿曾构建了一个能力模型,较准确地表达了整合能力观的思想。能力结构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具体情境的理解力;一方面是一般性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两者缺一不可。这种能力观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且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二)能力本位课程观下的网络课程

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整合网络教育,发展适合能力本位思想的网络课程十分必要,我们设计的网络课程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我们的网络课程系统一般分为学生资料管理单元、题库及试卷设计单元、教材设计单元、在线测验及作业单元、虚拟实验室、在线交流单元。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材设计单元、在线测验及作业单元、虚拟实验室,在设计这些单元时应注意:①在教材设计时要首先概括出本课程的一般能力目录,然后根据此目录设计出相应模块尤其是核心模块,同时应设计出尽可能真实的职业情境,将模块放置于此情境中供学生学习,以达到一般能力与具体情境的完美结合。②依据能力本位特性,学习者必须经过学习单元中各个模块任务的考核,以确保达到标准后,方可以进入下一模块的学习。因此,在线测验及作业单元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③实践性是职业培训课程内容的最主要特点,同时通过实践,也可以将0S力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因此,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必不可少,而且也是关键环节之一。网络虚拟实验室就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环境,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进行虚拟实验或实习。它可以突破时间及空间的局限,让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地进入其中进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以上是在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基础上设计网络课程的点滴看法。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发日益增大,因此建构主义职业教育课程观应运而生,它对职业教育课程及教学提出的新观点主要是:以实践为先导,以任务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摈弃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三段式教学;将各人的、经验的知识明确纳入到职业教育课程中去,充分认识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的作用;允许课程目标有一定弹性,而不像其他职业教育课程观,要求学生严格达到某一目标;教学尽可能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提供并鼓励对学习内容的多重观点和表征;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技能主动建构,加强自我意识等。由于此课程观与目前所推崇的网络课程都是建立在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有理由相信,相同的根基将能导致两者的完美结合。目前在此课程观下的课程模式研究尚不充分,笔者就此谈一点看法:目前职业培训网络课程的开发还只是普通课程的移植或克隆,未形成自己的特点,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摈弃三段式课程模式,大力提倡网络实践课程,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网络教学,这是重中之重。而虚拟技术及仿真技术的使用尤其关键,应用该技术可以建立虚拟的网络实验或实习基地,使人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且对于某些昂贵的或高危险度的培训课程的开发更为方便,当然我们并不是将网络虚拟替代真实的现实。

以上我们对基于职业培训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广大职教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进行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网络课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 健.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BEVERLYABBEY,丁兴富,等.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祝智庭,等,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6]徐国庆.激进建构主义与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8):51-55,

[7]车浩阳,余胜泉,何克抗.构建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J].教育技术通讯,2000,(3).

[8]嘉格伦,万小器,等.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信息与通讯技术 大学英语 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当前世界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新世纪人才素质的挑战。2007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向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中,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明确提出外语教学目标应定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当前,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CT的飞速发展,这一“要求”迎来了发展和实践的大好契机。

当然,这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走内涵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对于教育而言,ICT不仅是需要学习的内容,也不只是传统教育的辅助工具,还是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促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及学校结构等方面都发生深层的变革。

二、ICT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CT(即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其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它与教育的整合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种重要趋势,并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在教育范围内,ICT具体分为两类:其一,计算机技术,包括基于课程的计算机课件、计算机辅助测试、文字处理、图像软件、电子表格、数据库和演示软件;其二,通讯软件,可提供远程课程、教育资源栏、白板和网上交流。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ICT不仅是技术手段,而且是新的理论指导思想。它要求一名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ICT、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创造的是一个数字化生存新环境,适应这个环境将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是每个社会成员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因此,教师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将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鉴别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去抓。教师在高度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要力求吸纳当今世界有关英语课程、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最新观点加以统整,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并适应世界新潮流的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

三、在ICT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流程

ICT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为整个英语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贡献,它着眼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机器(网络)、机器(网络)与教师的平衡关。早在1926年,普雷西设计了一种自动教学机器,后来斯金纳在此基础上又开发了一种使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而这种在一定的教学原理指导下的个体自学的教学方法与ICT的结合即产生了现今的大学英语计算机和网络教学,其教学流程图如下:

(二)教学模式

该大学英语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分层式教学。设计时,强调把教学内容在分成若干单元后,其中各单元的排列组合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成一个整体的程序进行教学。另外,在统一整体编排的程序下,由于各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中、下三类不等的差距,该模式允许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即“自定步调”。

(三)设计原则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该模式严格遵守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环境下的策略性、反馈性和自主性三大原则。

1. 反馈性原则

ICT环境下大学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教学设计活动,就其信息流动性而言,是一种双向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教师是信源,学生是信宿,计算机与网络是信库,统一起来构成信息的流通系统。但如果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信息只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并将其储存起来,那么信息的结构内容本身则基本上没有改变,没有经过处理产生新的信息。这只能称得上是信息(知识)的准备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增添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反馈环节。因为信息只有经过反馈后,进行转化才能产生出效益,才能实现信息的价值。如ICT环境下大学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教学设计中的配套教学光盘就能及时显示学生做出的每个反应,随后教学机器还能马上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这种“结果的及时知悉”或“信息的及时反馈”,将使教学程序在每进行一步后,学生可以核查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然后进行自我评价,为最终的知识的应用打牢基础。

2. 创造性原则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其教风由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治学精神、管理方式等多种成分构成,教风直接决定学生的创造水平,并主导课堂气氛。

在ICT环境下大学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教学,强调构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这种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和课堂内容的综合性。与传统课堂的呆板、大班教学、考试频繁、学生分等级、权威教学等有着本质区别。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堂里,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鼓励,教学方式灵活多样,鼓励探索,鼓励提问。如在ICT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教学设计中,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一般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表演、书写等各种方式作出回答。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非“面对面”的“作品展示”、“在线交流”,减少学生的“教师权威”惯性压力,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分析问题,灵活思考,不固守陈规陋习。

3. 自主性原则

麦克利兰的研究曾表明,一个人行为的主动性与事业的效绩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主动性是成才的一个重要因子。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耶尔克斯和多德森德实验研究证明:这种主动性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成“倒U型”的函数关系,即活动任务容易时,个人主动性加强,会提高行为的效率,但当活动任务难度增强时,主动性水平越高,活动效率越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最后的设计程序中系统性地导入形成性评价机制,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事实也是如此,形成性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和教师共同商定评价标准,强调学生们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地观察和解释自己的学习过程,并通过不断提出问题、阶段性的测试或考评来把握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采取适当的进度调整措施。这种主张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权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学习成就感,树立自信心,精力充沛、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而且有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身英语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精神。而自主性的长期培养,最终将促使学生良好意志的生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时间利用率,能保证工作和学习活动的一贯性,能提高活动的自觉性,这是个人成才的重要保证。

四、结语

ICT已打破了教育领域中的时空界限,改变着教学的环境、组织、内容及方式、方法,使大学英语在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效益及教学管理方面的运用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基于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是随着ICT向教育领域的扩展,笔者在增强对其潜能认识的同时,着力于改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James,J,Bridging the Global Digital Divide,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Massachusetts,2003:62-68,108-115.

[2]Kagami.M.Tsuji,M.& Giovannetti,E(E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 and the Digital Divide:Less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Cheltenham:2004:64-69.

[3]Report of University of Sydney,Alleviating the Digital Divide:Policy Recommendations,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versity of Sydney,Sydney,2002:10-19,43-50.

[4]Watkins,P.High Tech,Low Tech and Education,Deakin University Press,Victoria,1986.

[5]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6]康志锋.面向21世纪的英语语言教学新方向――中间通路[M].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3).

篇9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策略研究

中学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开始从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外语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造成两极分化,使一些学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兴趣,乃至最后放弃。即使成绩好的学生,也往往灵活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强。众所周知,语言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经过漫长的实践获得的,外语也不例外,它往往需经过反复的循环和大量的实践才能习得。中国学生学外语不具备耳濡目染的语言环境,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并通过多次强化和反馈来获得并巩固知识,加之外语的遗忘率很高,若不及时复习,学生就有掉队的可能,这就需要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加以巩固和补充,以增强学生学习外语的信心。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我们每位教师应主动投入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去,以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策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和进行新旧教材的对比,摸索到了一些既符合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又符合循序渐进原则的教学新策略——“精讲、多练、细查、常补”教学程序。按照这一程序进行教学,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精讲

讲,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学生百思不解之时,在疑难问题的关键之处,教师应给予“少、精、活、透”的讲解。教师要注重讲的艺术,如有声有色的语音语调、恰如其分的动作表情等等,这样就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取得较好的听课效果。讲课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形式,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

(一)讲解法

将单词、词组、句型同课文融汇在一起进行讲解,在单词中学语音,在课文中理解句子。在讲解的过程中可采取设疑与答疑的方法:教师边讲边问,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已懂的知识可不讲、少讲,学生未知的知识要重点讲,讲明讲透。对课文的词组、句型、语言点要作扼要的重点讲解。

(二)设疑法

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设疑。疑要设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上、设在学生不易理解和易混淆的知识点上,然后以课文情节发展为主线,围绕疑问作重点讲解。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答疑、辩论、练习、启发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三)答疑法

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后,教师可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让学生提出难点,教师根据他们的难点启发式地进行少而精的讲解与归纳。经过学生的思考提出的难点,有时就是教师要讲的重点,这样老师在讲难点时,他们就感到如饥似渴,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通过讲解法、设疑法、答疑法,学生获得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学习的方法,越学越会学,越学进步越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准、透、活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

二、多练

练,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巩固知识、检查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外语课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课,学生必须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训练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层次化。练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性;同时还要注重外语教学的连续性、循环性和阶段性。在设计课程时,要注意练密度、宽度和深度。所谓密度,就是教师充分利用45分钟,合理分配教学内容,注意教学效果,进行密集快速的活动。所谓宽度,就是学生练的面要大,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要“动起来”,每节课学生的活动面一般要在80%以上。所谓深度,是指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贯彻可接受性与高难度相结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使学生在运用英语中获得兴趣,提高能力。上课时学生积极“动”,老师善于“诱”,“诱”、“动”配合,就会形成教学。

练是多层面的,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完成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听力训练

“听”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听得懂才能学得会课堂上用英语组织教学,教材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很好材料。要使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听得有趣,教师每堂课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课堂设计,教学要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训练听力不是仅仅靠开设语音课或补充听力材料来进行我们也可从教材中发掘材料。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词组或短语来解释新词或新词组与短语,用学过的句型来套用新出现的句型并加以引申、归纳。这样,学生既训练了听力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可较好地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口头训练

“说”是在听的基础上把所学得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以说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用英语来讲,而且用英语来想。为了说清楚,学生必须把所要说的内容在脑海里经过一番整理。因此,这是一个有难度的综合练习。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语言环境设计形象、生动、活泼,适合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我们可以采用值日生报告、学生问答、背诵课文、复述课文、做游戏、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来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连贯表达的很好训练,这项能力一开始对有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老师可以采用问话方式,提示并鼓励他们说下去,逐渐过渡到不加提示独立复述的程度。如果在外语教学中,我们能长期坚持听说训练,就会使学生越说越流畅、越读越准确,大大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阅读训练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需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学生接触的文章越多,语言点重现率越高,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就越牢。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做到快速浏览、整体把握、重点精读、理解分析、猜测词义教师应结合所学课文,补充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每周可以采取限时阅读、难易结合、长短结合的方法,并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四)笔头训练

写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写,可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的程度。大量的练习,是通过写来完成的。对于练习,提倡少而精,不提倡多而杂的“题海战术”,笔头训练题目要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多变性。同时,可采取听写、默写、缩写、写日记等多种形式以达到练的目的。英文的写作是英语课教学的难点,必须是细水长流、积土成山。每节课,适当做些听写等笔头练习,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每周布置一、两篇小作文,常练多写,迈小步、不停步,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训练,最终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练是英语教学中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练为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细查

查,就是对所讲的知识验收,是教育对象接受力的反馈。在整个教学完成后,教师应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比如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还有哪些知识需要补充和提高,学生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这一步要查得细而实,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作业、单元过关、阶段测试、个别谈话来检查,也可以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听写等查出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更正、及时辅导。

四、常补

补是程序教学法中落实教学效果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缺漏之处给予充实、完善和提高的有效措施,常查常补是防止两极分化的重要手段。补有多种形式,课上补和课后补、集中补和单个补、口头补和书面补。对于后进生,可列出常错题,限时当面做,及时面批、讲透;对于优等生为了使他们吃得饱,教师可以编一些灵活性、综合性强的试题,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可以把作业、考试、练习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带有普遍性的错句编成“学生错句集”发给学生改错。口头练习出差错,如回答问题、值日报告等,可当面给予纠正和补充。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要尽量做到堂堂清、段段明、时时补。

“精讲、多练、细查、常补”是一种综合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各环节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是统一的整体,但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采用所有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将其中几种重新组合,如可用讲、练结合形式,练、查结合形式,查、补结合形式,也可以采用讲、练、查、补同时综合进行。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是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中有补、补中有练,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师生互动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使用VB语言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VB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控件,采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方法,使编程更加容易,程序开发不再需要过多的与编写代码打交道,从而可以将更多时间放在程序设计上,放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及更友好的用户界面上。但是以往教学中基础性实验比重过大,综合性实验比重相对较小,教学始终停留在语言基础层次上。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导致很多学生对VB语言感到枯燥难学,学过之后不能独立设计程序。

在以往的VB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认真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总结了以下一些问题:

1.在教学过程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认识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因而在课堂上总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盲目的听、记,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学生学习VB课程的动机还不明确。很多学生只是单纯的应付考试。

2.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实际教学

中,很多时候教师在讲授新课程前单纯性的从新内容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效果不是太好。

3.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策略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其实课上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双边活动。

4.授课与实践相脱节,学习效率不高。VB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上机实践并重的课程,但在课堂教学中,偏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突出,授课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针对课上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演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演示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学好VB,首先要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一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剖析实例,在学生普遍对程序设计表示出兴趣的基础上,比如选择“建立简单计算器”这一简单的实例进行分析讲解。首先,笔者演示了一遍做好的程序,让同学们看到程序运行结果,头脑里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接下来,教师再分析程序的思路、结构、用到的知识点,对在VB环境中如何开始界面的设计、代码的编写、程序的调试修改到最后运行进行了分析。通过笔者的分析,学生对窗体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等的使用就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学时笔者发现,学生问不出问题的原因往往在于没有真正去思考。实际上,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没有问题便没有深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即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从而更深人地展开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坚持循序渐进,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上,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散难点、合理选材,为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顺序。对于有难度的知识点,先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引入一个复杂一些的例子,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最后再加以概括总结。在上机时,不仅要求学生验证和重复课堂上讲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通过上机实验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解和掌握,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实际编程的能力.在语言的教学中,最好能提前一个月完成课堂教学,用最后的一个月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一个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合性和拓展性的应用程序,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一次较为完整全面的训练。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了解编程的基本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围绕着这个目标,在保护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按照他们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吴鸿雁:《关于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探讨》(江南大学信息学院学术论文集)。

[2]杨俊宇:《浅谈VB程序教学方法》。

杨东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