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以家庭为中心;健康教育;小儿哮喘;护理
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儿童为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气促、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及成长发育。目前哮喘无法根治,而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复发次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保证其健康成长发育是治疗目的[1]。小儿哮喘临床治疗中,健康教育成为治疗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现笔者以43例哮喘患儿为例,给予健康教育,分析其应用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儿,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8±0.4)岁;男54例,女3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参与研究进行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取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治疗情况,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加强饮食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稳定患儿及家属的情绪状态,使其能够以平和稳定的心理参加治疗。
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教育。患儿住院期间,向家属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明确哮喘诱发因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向家长讲解小儿所需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使小儿能够身处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更好康复。(2)健康教育疾病知识的预防措施。在小儿哮喘健康教育中,需认识到环境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在家庭式健康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让患者的认识到室内干净卫生的重要性,室内禁止吸烟,定时通风换气。要经常更换和清洗床单和衣服,居住房间内不可有毛绒玩具,减少空气内毛絮的纷飞。在家庭饮食中,需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易消化食物,使儿童能够在家庭中合理饮食,以此促进儿童更好康复。家里不要养猫、狗、兔子等动物;不要在孩子的生活场所摆放油漆、化学药品、汽油、有浓烈气味的化妆品等;尽量不用皮毛、丝棉、羽绒等制成的被褥;在感冒流行季节,每隔2~3天用醋或艾条熏蒸居室,或加服一些抗病毒中药,可以预防流感引发哮喘。(3)运动教育。儿童出院后,可进行合理适宜的体育锻炼,增强患儿体质,避免大量运动,不可超负荷运动,以免诱发哮喘。适宜运动,能够提高患儿体质,改善肺部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患儿更好康复。若外界空气中有飘扬的柳絮、花粉之类的,需减少户外运动,以免诱发哮喘。平时要常进行肺功能锻炼,如练口琴、吹气球等,再就是多唱唱歌、大声阅读等。
1.3 评价指标[2]
健康知识掌握:自制健康知识调查表,内容包括:疾病诱发因素、预防措施、饮食、注意事项、运动等,由患儿家长作答,共计100分,分数越高,健康知识掌握度越高。
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从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活满意度等评价患儿的生活质量,共20项,每项5分制,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时使用均数±标准差(±s),以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情况 两组患儿经治疗及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无病情加重患儿。
2.2 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度 观察组健康知识(93.4±3.7)分,对照组健康知识(75.8±4.6)分,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219,P
2.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94.5±2.1)分,对照组生活质量(81.7±6.7)分,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T=3.5124,P
2.4 两组患儿复发率对比 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次数(3.5±1.2)次;对照组复发次数(6.8±1.5)次;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384,P
3 讨论
哮喘是多种细胞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无有效方法做到彻底根治,而减少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是现今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因此,患儿在临床治疗期间,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是基于患儿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向患儿及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哮喘发作的诱因及治疗预防措施。使患儿及家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在家庭康复期间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饮食、环境及运动对病情的影响,从而为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适宜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从而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是在从根本上进行干预指导,使患儿及家属重视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而采用健康教育,需采取在患儿认知能力及生活常识范围内的教育方法,使患儿能够积极认识到病情的相关知识[3]。而且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强患儿家长的教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健康知识,合理安排患儿生活,进行适宜锻炼,适当锻炼肺部功能,注意外出活动时间,当外界烟尘、飞絮过多时,需减少户外活动次数,以此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在本组研究结果中,两组患儿经治疗及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张鸿.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9(24):1889-1890.
[2]张小丽.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3):632-633.
篇2
关键词:助产士;压力;对策
一个有经验的助产士对产程的处理和对难产的估计超过一个产科大夫,因为工作性质决定了助产士集助产、产科大夫、护理技术于一身。国际上将助产士的职责定义为:提供妇女整个孕期、产时和产后必要的支持、护理和咨询,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助产接生[1]。在产妇分娩及婴儿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神圣的角色。同时,助产士同样面临着自我价值体现,工作压力大、职业暴露风险、进步空间狭小等众多不同反面的压力。
2012年9月,对我院17名助产士进行工作压力问卷调查,分析压力的来源和程度,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22~48岁,主管护师5名,护师6名,助产士6名。本科2人,大专6名,其余均为中专,工作20年以上4人,10~20年,7人,10年以下6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如实填写量表,专人回收,共发出问卷17份,收回17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原因分析 见表1。
3 讨论
3.1工作压力相关因素分析
3.1.1社会环境因素 产房是一个高风险、高技术要求、高预期值的科室。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院尤其产房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无形中加重了助产士工作的心理负荷。孕妇及家属认为顺利分娩一个健康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母婴不良结局都可能引起民事诉讼[2]。助产士本身是个相对神秘的职业。我国助产士的角色局限在分娩时,地点固定在产房。社会认知度相对较低。
3.1.2职业特点助产士是直接为分娩生产服务的职业,在操作过程中,经常接触孕产妇的血液、羊水、体液,或被锐器损伤,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孕产妇或一些急诊抢救或宫口开全的患者来不及做传染疾病的检查,如乙肝、性病等,使助产士经常暴露于危险环境中,专业局限,工作环境狭小,相对缺乏流动性。经常要接触新的机器和技术。学习压力大。
3.1.3自身因素助产专业的教育起点一般偏低,现实工作中助产士又很少得到进修及在职培训的机会,造成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助产士自尊心及成就感受挫,使助产士承受极大的压力。长期单一嘈杂的环境可导致助产士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焦虑、烦躁恐惧、精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工作程序及注意力,工作效率降低[3],容易造成助产士心里压抑。
3.2对策
3.2.1加强医院管理及服务 根据助产士实际工作强度,适当增加助产人员的编制,缓解助产人员不足现状。实行弹性工作制度,提高产科助产士待遇,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轻工作压力。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及相关制度。比如加强孕妇围保期的门诊相关教育及检查、产前的护理干预、新生儿窒息抢救制度等,可以减少分娩过程中风险及意外可能,有助于孕妇顺利生产,间接减轻了助产士的风险及压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职业暴露,严格无菌及消毒操作制度。3.2.2加强职业培训和业务学习 医院定期对助产士进行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培训。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技能的提高伴随的风险的减小和自信心的提高。助产士自身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坚持学习。熟悉掌握各种先进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产妇及家属的工作认可。
3.2.3自我修养提高 指导助产士加强慎独修养, 积极主动地救治患者[4]。因此, 助产士的慎独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助产士而言, 从一开始进入职业角色起,重视慎独修养,减少和预防缺陷的发生。树立职业光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5]。从而自觉勤奋努力地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改变助产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顾春怡,武晓丹,张铮,等.助产服务模式的实践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413-416.
[2]王翠欣.助产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263-2265.
[3]刘士霞.助产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国现代医药,2005,4(3).
篇3
护理工作是医疗单位整体工作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会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加强护理服务意识的建设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全科护理将成为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全科护理意识已在我国各大基层医院的逐渐推广[1],由于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意识、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以下是本人下乡期间的体会:
1产科护士要求
由于产科病房收住院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无疑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产科护士不仅仅是局限于产前、产后护理工作,还应有各专科疾病护理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和体现护理质量的特殊性。使病人对病房的全方位护理建立起一种时时在在的信任感。
2护理体会
2.1接诊、转诊护理对每位产科护理人员都要求具备一定的院前急救知识及应变能力。在基层产科,平均每周有接诊、转诊2-3例,其中有普通病例也有急危重孕产妇,如胎盘前置孕妇接诊时应同时做好大出血急救准备,由医生、护士同时在场,以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2.2急救护理产科病人病情变化来势凶险,时间紧迫,曾发生一例患者在分娩中出现羊水栓塞,护士最早发现并在现场,因此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急救技能,做到分秒必争,稳中有序,有效实施抢救,为生命争取第一时间。
2.3学校健康护理每位孕妇从建卡开始最少接受3次以上孕妇学校授课培训,要求有师资的医护人员每周进行授课1-2次,内容包括:宣传母乳喂养好处、孕期营养、孕期母婴保健、分娩知识、产褥期护理等。通过讲解传授疾病知识,减少出生婴儿残缺率。
2.4角色转变护理基层医院为综合性医院,曾收住一位智障孕妇,孕30周,羊水过多,其智力相当于6-7岁儿童,由于胎心监测曲线不连续需重复监测,护士用成人的语气对孕妇说:平躺别移动位置。孕妇依从安排并平躺了40分钟,结果尿床了。当班护士没注意到要转变儿童角色,说话时语气应缓和、鼓励、表扬等,而不是严厉批评,结果吓出尿床。
2.5传染病护理产科合并症较多,如妊娠合并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病毒性肝炎等。护士不仅要掌握有关疾病知识、传染途径、隔离措施,还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新生儿做好预防接种和隔离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对孕产妇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包括疫苗接种、家庭隔离和消毒、饮食保健等。
2.6合并症的护理妊娠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在产科较常见,在护理上要深知方方面面疾病知识。高血压疾病护理宣教应告知,定期血压监测,按时口服降压药,低钠盐饮食,保持情绪稳定等;心脏病患者产后24-48小时易发生心力衰竭,护理上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滴数,准确记录出入量;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宣教要具体,包括饮食习惯、品种、饮食量,指导血糖监测及合理运动等。
2.7出院健康指导以产妇为中心包括新生婴儿、产妇丈夫及其他家属,出院前对他们进行家庭护理知识讲座,介绍产后转介服务、康复护理、母婴保健等,做好丈夫及家属心理疏导,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对特殊人群护理健康指导,应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让智障患者及家属得到健康支持。
2.8家庭访视护理出院的产妇在一个月内通过母乳热线电话进行家庭访视,内容包括:新生儿喂养方式、睡眠、大小便、皮肤黄疸、脐部护理;产妇产后恢复及产后42-56天回门诊复诊等。尽可能满足患者护理需要,以提高人口素质。
3总结
全科护理的宗旨是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运用健康教育及整体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护理服务[2]。综合以上护理,作为距离广大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了解基层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医疗服务要求,建立主动健康宣教,减少并发症、传染病的发病机会。护士除了要掌握常规操作技术,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沟通艺术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更应有计划地加强临床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宣教,全面提升业务水平。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专业基本功,既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迅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技术要求,利用住院期间最佳时机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因为宣教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患者现身所患的疾病,易让患者得到安慰和理解加深,在有限的环境开展宣传、指导,使她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其健康意识、知识、技能,从而提升人类健康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健康透支是早逝之根
据后来了解,我们这位朋友的儿子之所以英年早逝,主要是工作过于劳累,三天两天加班,吃饭很少按时,睡眠严重不足。本人早就发现有血脂过高等种种不良征兆,但总认为自己年轻,觉得没有关系,从没有很好去看过一次病,健康严重透支,可以说他完全是累死的。
其实我们细想起来,因工作劳累,精神压力大,健康严重透支而正当盛年就过早离去的又何止他一人。中国医师协会曾评出我国“健康透支十大行业”,依次是IT精英、企业高管、媒体记者、证券、保险、出租车司机、交警、销售、律师、教师。此外,还有医生等。近几年,陈逸飞、王均瑶、陈晓旭、叶凡等不少知名人士的英年早逝,更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家的惋惜。
事实上对于中青年过度劳累的社会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媒体上就开展过大讨论。特别是随着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张广厚等人的过早离去,人们就开始反思:现在的中青年人不知怎么了。从“过劳死”这一源自日本白领健康危机的新概念引入中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一并不新鲜的社会问题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是越来越严重。
你只关心一下现在周围30多岁至50岁年龄段的人,有几个不忙不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即面临事业、升职、购房、买车的压力,又要关心孩子上学和父母的健康,弄不好自己的家庭或朋友又出现问题了。为了多挣钱,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有不少人还要搞一二份兼职工作,很多时候连周末和节假日都没有。总之,30岁以后差不多每个人都进入了“多事之秋”,可以说健康透支在现代的社会阶段,是很普遍的现象。
面对越来越多的英年早逝,不久前有关媒体曾做过一次有关健康透支的社会调查。结果发现,殚精竭虑、没日没夜地工作,马马虎虎地生活,缺乏锻炼,是现代许多年轻人的共性。一些精英的早逝,无疑为正处于事业爬坡期的中青年人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但是,当死亡似乎对年轻人还那么遥远时,特别是在竞争激烈、职场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世界里,健康真的被我们多数人放在人生排序的第一位了吗?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深思考的问题。
易出现健康透支的高危人群
研究表明,最容易导致健康透支者,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情况:只知消费享受、不知保养和健康投资的有钱人;称得上“工作狂”的所谓有事业心者;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者;长期超时间工作者;经常从事夜班工作而又没有规律者;经常睡眠不足者;自我期望过高精神容易紧张者;几乎没有休闲活动和精神寄托者;生活没有规律,吸烟、酗酒、赌博等不良嗜好严重者。
要想长寿必须摆脱健康透支
改变传统观念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要以事业为重,倡导小车不倒尽管推。就是在解放后的几十年中,也是社会舆论鼓励、支持,宣扬带病坚持工作,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许多员工的休假权得不到保障,使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出现“过劳死”。所以,这种传统观点必须改变,特别是在竞争激烈、心理压力极大的现代,应该提倡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增强健康意识 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预防为主,但得到基本落实的只是大环境,与消灭血吸虫、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等相比,对个人健康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是预防为主多数人都没做到,其现实不但本职工作压力大,甚至还身兼数职,经常超负荷工作,结果必然会导致健康透支。所以,我们每个人首先应树立健康意识,努力改变自己的健康小环境。特别要改变健康完全靠医生的观点,其实健康首先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重视,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需要自私 在捍卫健康的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自私”一点,要多为自己想想,并努力管好自己的健康。对正处于爬坡时期的中青年人,无论多忙,感到劳累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该休息一下了。在工作中,也要学会说“NO”。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妨把所有事情都排排队:重要而紧迫的事情马上做;重要并不急迫的事情就做个计划,安排好时间去做;一般的事情有闲时间再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坚决不做。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从贫穷到富裕的上升阶段,每个人都在努力,但努力并不意味着要牺牲健康。中青年人正处于压力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一定要把握好“三驾马车”:事业重要,家庭更重要,而健康最重要。因为事业可以从头再来,家庭毁了从头再来就很痛苦,而健康没了就什么都失去了。要知道,我们要想健康活100岁,其关键是在中年。笔者认为,对工作应该出汗而不能出血,出力动脑而不能拼命,这一点必须遵守。
篇5
【关键词】护理人员;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195-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这就对医院护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者应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与疾病做斗争,不仅要保持健康向上的积极心理状态,还要更新观念,努力学习自身专业知识,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护士职业素质,以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笔者认为,要想成为合格的护士,必须不断提高下列各项素质。
1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在护理工作岗位上,护士所承担的工作不仅繁忙而且复杂,由于这一原因,护理人员经常无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不仅如此,护士会常常会遇到病人的生死离别场面,应对病人各种变化无常的情绪,同时又要维持与医生等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心情往往会十分压抑,长此以往,精神的高度紧张会引发精神压力,导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据统计,当前影响我国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压力过于沉重,社会地位不高,护理管理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无法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工作满意度较低,处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倒班工作制干扰正常的生理节律,缺乏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有鉴于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注重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当在护理工作中积极适应护理体制的变革;更为注重自我心理调节,学习并运用适合自己的心理放松技巧;多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努力保持精神健康;积极学习消除紧张的工作方法;多与亲朋好友进行及时交谈;不断提高自己所掌握的心理技巧,保持和谐的心理状态,从而稳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护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2理论素质
作为新一代的护士,要树立起现代护理理念,全面了解护理界的新动态,增强自身理论修养,从传统的研究如何护理疾病积极向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从单纯机械地执行医嘱向为病人实施全方位护理转变。当代护理人员,一是应继续学好护理专业知识。要清醒地认识到,以前在学校书本上的护理知识已不再能够适应当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学会运用新知识和新技术,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事业的最新成果,以提高护士的理论素质。二是应熟练掌握电脑知识和网络知识,才能了解到最新的护理理念。同时,护士要学好英语,以便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各种先进的进口医疗器械,准确了解各种进口药品的特性、适应范围及不良反应。三是应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在人们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医疗纠纷案例日渐增多,护士有必要去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懂法的基础上做好护理工作,在必要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素养的提升,既能使护士加强责任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又能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四是应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通过学习社会学,可以了解到不同病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习惯和风土人情,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和沟通,建立起良心的护患关系,从而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及时康复。通过学习伦理学,及时了解现代医学领域中存在争论的理论热点问题,如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等等。护士了解了现代伦理学知识之后,一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才能及时妥善地进行处理。
3业务素质
护理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接触到的病人形形,各有特点。为此,护士应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适应不同病人护理工作的需要。有的病人病情紧急、变化很快;有的病人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往往会词不达意;有的病人态度恶劣,缺乏与医护人员配合的意识,这无疑就会加大护理工作的难度。而且,大家往往都认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影响护患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可见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价值。所以,从事护士岗位工作,要沉得下心来,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护理技术,做到精益求精,并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无论外界有何因素进行干扰,都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按照规范程序认真护理,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
4职业素质
从事护理工作,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一岗位,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和深厚的感情,忠于职守,坚持自身的行为标准,崇尚高尚医德,遵守职业道德,力求安全可靠。绝对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谎报病情。要充分信任医生,忠实医嘱,拒绝参与不道德行为。要努力克服护士工作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认识到医生与护士之间不是简单的隶属关系,而是工作分工各有不同,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目的都是为病人服务。
5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与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尽管提高护士的素质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无论何时都要给予高度重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护理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女教师 素质提升 途径探析
2008年的“512”,汶川哭泣。蒋晓娟是江油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地震发生后,她将自己才6个月大、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送到乡下,交给父母照料,自己却踏上抗震救灾一线,为北川、平武那些嗷嗷待哺的受灾婴儿喂奶。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2010年的玉树,感人的故事继续上演。张淑英,青海省康乐医院一位普通的护士,在看到来自玉树结古镇的更确旺毛(名字)四个月大的女儿由于脊椎和头部多处受伤,母亲几乎没有奶水,而女婴又因为患有肺炎,怎么都不愿意吃奶粉,一直哭闹不休的情况后,每天都会给孩子喂奶(她自己的孩子还不到5个月,也正是需要母乳喂养的时期)。孩子的身体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2012年的佳木斯,张丽莉美丽绽放。她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语文教师,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高位截肢。尽管如此,张丽莉老师不颓废、不泪丧、不自暴自弃,她依然坚韧,依然顽强,依然奋发图强,在今年的6月,她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研究生。
这不是巧合,也不是作秀,这是当代女性的楷模,当代女性的风范,当代女性素质提升的闪亮缩影。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既包括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更包括文化修养和岗位技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竞争也越来越强烈,市场经济带来的优胜劣汰态势更加突出。宁波大学对女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一项调查分析中发现,女教师承担的工作与家庭任务比较重。根据调查,在正常情况下女教师平均每周工作30小时的占70%以上,有84.6%的人在“工作时间”即所谓“八小时以外”还进行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事务,73.4%的人平均每周做家务10小时以上,51.9%的人平均每周花8小时以上陪小孩学习。[1]那么,作为“半边天”的女性大军,在这场竞争中如何取得胜利,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
一、提高女教师的身心素质是基础
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面临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在社会竞争中必须比男性多承受一份心理压力。一些女教师存在自卑、脆弱等心理弱点,存在依附心理,对市场竞争的形势及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冲击缺乏足够认识,心理的承受能力与新形势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当困难来临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劣势表现比较突出。因此,提高身心素质历来对女教师具有特殊意义。学校要广泛开展主题向上、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的文体活动,帮助女教师提高身体素质,提升生活品位;要以开展女性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举办女性保健知识讲座等为载体,提高女教师健康水平,强化女性保健意识,培养女教师勇敢、坚韧、豁达、向上的品格和健康积极的心态,使她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体魄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的高效率,塑造起以学习求生存,以实力谋地位,以贡献争平等的新女性形象。
二、提高女性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是桥梁
深入开展女教师读书自学活动。要在新形势下不断丰富读书自学活动的内容,创新读书自学活动的载体,拓宽读书自学活动的领域,将读书自学活动与女教师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女教师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岗位技能。要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励更多的女教师岗位成才、自学成才。引导女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
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要进一步整合包括工会教育培训资源在内的各类教育资源,采取联合办学、远程教学、业余学校、短期培训、岗位练兵等方法,加大对女教师的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的力度,满足女教师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三、提高女教师的岗位技能素质是关键
学校要适应劳动资源配置优化的新情况,从实际出发,立足岗位,在女教师中广泛开展以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能培训为内容的各种素质提升活动,努力营造学技术光荣、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氛围。要引导和鼓励广大女教师针对自身条件和工作实际,以岗位技术培训为重点,通过学校教育、企业培训、自学等形式,不断拓宽知识面,除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其他专业和操作技能,具备适应岗位变化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选择女教师多、通用性强、社会影响大的技术工种,开展技能大赛,以此推动女教师岗位技能素质的提升。
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职工技能测定办法,每季度进行一次职工技能测定,以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和民意测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排名。在日常培训中通过一定的奖励制度,促使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员工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
四、加强女教师自身建设,确保女工委员会干部队伍的强壮是保证
加强女教师自身建设,提高女教师素质,要走出阶段性、活动型和运动式,才能确保实效并持之以恒。关键是要组建一个机构健全的组织——女教师委员会,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自转机制、常态运行机制,真正发挥女工委的作用。深入到基层工会调查了解情况,倾听女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工会领导或单位党政领导提供信息,加强领导与女教师的联系,反映女教师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和处理女教师中被“侵权”的事件,为女教师说话、撑腰、办事,为女教师排忧解难。同歧视、虐待、摧残、迫害妇女的现象作坚决斗争,积极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
为了提高女工干部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劳动及管理技能,女工委员和女教师一起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教学技术水平及教育管理能力,不断充实自己。鼓励女教师继续深造、教育,加大拥有本科文凭的比例,且选送人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组建一支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较高技术水平的队伍,为单位的健康稳步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
五、积极参政议政,履行女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女性参政议政,不仅是其自身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体现,而且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女教师参政的层次较低,一是女教师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程度不高,二是女教师很难进入高级管理层,男女比例失调。为改善这种局面,首先,单位应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女教师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女教师参政议政的水平不仅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女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时,需要各级组织和有关部门创造条件加强培养和教育。再者女教师参政议政,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7
首先从幼儿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个性培养等方面剖析这种传统做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说明在幼儿教育中应具有的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提出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民主、宽容的就餐环境,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在幼儿园,常常可以听到都是这样善意的提醒:“你怎么还说呀?”、“你聊上了是不是?”、“好好吃,别说话”……膳食活动中幼儿保持安静,不说话是指幼儿园的纪律。许多老师、家长十分认同。一些幼教专著也认为幼儿吃饭不专心“偶有不慎,呼吸不得法,在吞咽中就会发生厌食”。吃饭不说话还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春秋时期,孔子指出君子“食不语”,南宋朱熹批注此句时,提到边吃边谈恐怕对呼吸器官有害。除了被视为传统美德、有益于健康外,也有益于幼儿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曾听到一个幼儿老师说:“让孩子边吃边玩一个小时也吃不完。”吃饭不说话,有利于加快进食速度。教师可以及时将用过的餐具给食堂送去,不耽误食堂员工的工作,教师也可以及时地让幼儿做好午睡的准备,不耽误教师的换班。由此,基于各方面的考虑幼儿园的这一项保育制度受到了普遍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有必要对长期贯彻的规定重新修正。说话问题与幼儿的健康发展有何种深层的关系?对健康的标准的理解是关键。现代“健康”已不仅仅是传统上认为的身体强壮、发育正常、无缺陷,还包括心理健康,它涉及认知、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推而知之,在幼儿园中要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能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教师对吃得慢的幼儿的催促(事实上,就餐一开始教师就不断地对所有孩子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地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甚至会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
对比一下,美国幼儿园孩子们的用食环境十分宽松,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座位,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孩子们很愿意告诉大家他吃的是什么,也很喜欢讨论饭桌之外的话题,如《忍者神龟》或是同爸爸妈妈上哪儿玩了,等等。老师也同小朋友坐在一起边聊边吃,只是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如将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酷切小,剥水果皮等,颇有成年人工作午餐的气氛。孩子们吃饭十分愉快,吃不完的孩子也不会受到催促。而在中国老师们忙个不停,为每个孩子盛饭菜,并注意随时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说话。然而让幼儿专心吃饭还是让老师大为伤神。在观察中,仍有些幼儿不吃饭或是吃了半天了也没有吃几口。有些保育员为了让幼儿把饭菜都吃完,就给幼儿塞饭,往往没等幼儿咽下便一口接一口地喂,幼儿的嘴鼓鼓的,嚼也嚼不动,有的甚至出现呕吐现象。是美国的饭菜香吗?中国幼儿园食堂的精美饭食比起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美国幼儿食物十分简单。宽松的进食环境使美国幼儿吃得更愉快。然而这又与我国传统和幼儿园中的“吃饭说话易呛食,不利于专心吃饭”的告诫大相径庭。中国幼儿的咽食能力、呼吸能力比美国幼儿差吗?在观察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有老师的督促,幼儿之间仍进行着悄悄话,“吃完了,我去看《小蝌蚪找妈妈》。”“那我跟你一起去看好吗?”发生呛食的幼儿很少。在家庭中幼儿也不免与父母在饭桌上谈话。种种迹象表明幼儿说话与吃饭不专心呛食没有密切的关联。而幼儿在吃饭不许说话的要求下引起的对吃饭活动的反感、厌食、畏食、食欲不振却值得我们关注。
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有说话的兴趣,在相互交流中体会着说话的乐趣,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环境总有摸一摸、动一动、说一说的欲望;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大于抑制的特点,幼儿不能十分安静地坐着吃饭。长期以来,对此项纪律的维护给幼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幼儿的行为出现明显的双重性,即在教师管理下能较好地要求去做,如碰巧其他老师同该老师说话,幼儿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表现出异常兴奋。如果老师不在或是管理松懈时,他们还常伴有攻击性或发泄行为的产生。进食中,幼儿紧紧地并排坐着,在老师的监督下,幼儿之间的“小摩擦”仅仅表现为瞪一眼或是不理睬,如果老师有所松懈,特别是忙着给一些幼儿喂饭时,孩子们就便有机可乘,大声说笑、指责、踢闹,有些大孩子则凭借力量“强占”更大的桌面或欺负小孩子。
其次,不利于幼儿同伴交际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生活的8个小时中,由教师控制的时间占去了绝大部分,幼儿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在共同进餐活动中,小朋友们被要求“自己管好自己,自己吃好自己的饭”,幼儿之间极少能够交流,其中“听话”、守本分的幼儿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成为全班幼儿学习的榜样。这不仅强化了“乖”孩子的行为,而且使其他幼儿为了取悦老师纷纷模仿:不说话加快吃饭的速度,自我封闭式的进食环境,使幼儿特别是缺少伙伴的幼儿,再次失去了形成良好同伴关系的机会。
再次,易造成教育者于被教育者的对立,不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了发展主体、完善主体的进程。4至6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有十分强烈的主体意识,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想说话,想用语言来表达意愿是其重要的表现。教师屡次强令禁止“快吃,还聊哪?”、“你吃不完了?”,给幼儿心理造成相当大的精神负担,产生厌恶甚至逆反心理,并在其他活动中发泄出来,幼儿变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意见或是公然违抗。作为被影响者的幼儿,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必有意无意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等。长此以往,最终影响教育的整体效果。
最后,易使幼儿情绪低落,消极被动,处处依赖成人,缺乏活动的兴趣,思维求同性高,有从众心理倾向。幼儿园中老师对幼儿保护有加,生怕幼儿受到伤害。如吃鱼,教师要挑鱼刺;吃饭时,老师要主动添饭加汤;吃得慢的,教师便会亲自喂饭。幼儿无须解决活动中的一切困难,甚至在困难未出现前,教师已将之化解。幼儿之间无须互相学习,交流吃饭的心得。在家里更是如此,家长或许是害怕幼儿吃不来,或是幼儿吃得慢焦躁不安,总之,最后的结果是多数幼儿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吃完饭。幼儿没有自我服务的机会,长此以往,幼儿的主体性受到压抑,处处依赖成人。在严格的膳食制度下,幼儿如同被人操作的木偶,没有了吃饭的兴趣,不能享受到进步的愉快。为了避免惩罚与责备,严格遵守着各式各样的规矩。幼儿被人为地剥夺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变得胆怯、退缩,缺乏创造性。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就是其中之一。在进食期间,幼儿只有一件事可做--专心吃饭。而这种习惯是否因此形成?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生活中也不例外,尽管许多人受过幼儿教育,但人们往往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交谈,甚至一些重要的事往往是在饭桌上决定的。边吃边聊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即使是幼儿园老师在用食时也经常在一块交谈。为什么幼儿就不能说话?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吃饭速度相当快。如某小班最早吃完的与最迟吃完的相差20分钟。教师几乎从一开始用餐就开始催促。教师更多看到的是没吃完的孩子,吃得慢的孩子。吃得快的孩子被允许自由活动,并严格将他们与没吃完的幼儿分开,以免干扰没吃完饭的幼儿吃饭。在观察中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坐在另一个没吃完的孩子旁边,老师立刻走过来:“到那边玩去,没看见他在吃饭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饭速度快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老师关注的孩子越来越集中,在让所有的幼儿都吃完后,教师才开始关注所有的孩子。一些幼儿为了能够自由活动或是免受教师最后的“关照”,狼吞虎咽。这就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是使幼儿形成一种观念--吃饭是阻碍活动自由的负担,吃饭是惩罚的工具。有些教师经常说:“你吃不吃,再不吃,就再给你添一碗。”这更使幼儿对此深信不疑。二是吃饭越快越好。有些幼儿在几分钟内便可吃完,所有的幼儿都希望加快自己的吃饭速度。幼儿园所规定的科学用食时间成为最后期限,教师只关注那些吃得慢的,却没有担忧过那些吃饭过快的幼儿是否因速度影响了消化吸收。观察中发现一男孩因吃得过快而发生呕吐现象。此外,人进食后血糖会慢慢升高,当升至一定水平就会刺激大脑,发出饱足感信号,于是人们会停止进食。而快食者进食过快,血糖上升速度相对进食速度滞后,发生饱足感信号较晚。由于进食过快,在停止进食之前,可多食入一些食物,快食的结果是超量进食,有可能引起肥胖。
由此可见,传统教育对“吃饭中说话”的理解是有极大的偏差的。吃饭不说话除了能方便教师,维持幼儿园各项工作按时有序进行以外,其他作用较少。尽管它确实可以避免呛食洒汤,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人与生俱来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只要需要,本能便可得到发展。而在现实中的过度保护,会让幼儿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国外,家长特别重视不替孩子干事,几个月的孩子学习自己吃饭,吃得满脸满身满地,也被视为学习的必经过程而听之任之。一味防范的不当的教育行为、要求、措施,给幼儿身心造成了负面影响,并由此使幼儿形成对吃饭的错误态度。另外,从长期效果看,“吃饭不许说话”也没有得到世人的普遍遵从。人们喜欢在进餐时聊天,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齐克森·默海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认为饮食中,人们心情愉快,思维活跃,乐于接纳新想法,富于创造性联想。让幼儿边吃边聊,体验进餐的愉快,不仅有助于增进食欲,也可以为幼儿多方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是否因此而对幼儿的吃饭放任不管呢?在进食活动中毫无纪律的约束也是不利的。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保证群体生活有序进行,就必须对不同个体进行约束。
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吃(即使是边吃边聊)才不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十分有利。纪律有内部纪律与外部纪律之分。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是对外部纪律强调有余,特别是对纪律的权威性强调有余,而对内部纪律重视不足。外部纪律只是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脆弱的、不可持久发挥作用的。只有被幼儿主动、自觉、自愿接受的纪律,才会在需要纪律时发挥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幼儿的心理尚不成熟,自律源于外部纪律的内化。整个幼儿阶段,接受成人的意志,服从成人的安排,构成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外部纪律,并将之转化为幼儿的自律,从而帮助幼儿通过自律使自己充分享有个性发展的自由。如果外部纪律不是幼儿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就无法内化为幼儿的自律,幼儿的服从只是暂时的,幼儿无法享受到自由,无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食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食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拉拉她的小辫子,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教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明白,纪律不是用来管儿童的,而是帮助幼儿主动自由活动的。幼儿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幼儿园中,老师不希望幼儿说话,源于幼儿吃饭不专心,吃得过慢。如果每个幼儿都能在四五十分钟内吃完饭,而且吃得很快乐,并形成类似于工作餐的氛围,相信比硬性“快吃饭,少说话”的纪律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
第一,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有助于促进食欲。在膳食活动中,幼儿可自由选择座位,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共进午餐,教师只在幼儿请求帮助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教师多给幼儿一些吃饭时间,不在就餐活动中处理有关纪律的问题,如“快吃”、“保持桌面干净”等。教师与幼儿边吃边聊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的氛围。幼儿园是家庭与社会连接的纽带,与家庭不能截然不同。让幼儿保持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心情,可以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同时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幼儿积极适应社会。观察中,曾看到一个孩子生病吃不下饭,在就餐时间内独自看书,主班老师怎么劝也不吃,而配班老师走过去,轻轻地安慰他,劝了几回,让他坐在桌边,自己拿了小椅子同他坐在一起,陪着他说话,半个小时过后,幼儿把饭吃完,高高兴兴地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去了。不应强迫幼儿进食,不用严格的纪律约束,而是通过情绪状态的调整,促进幼儿食欲。
第二,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今天,很多幼儿乃至青少年被过度地保护起来,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幼儿园教师工作十分辛劳,要到食堂取饭菜,整理桌子,给幼儿分饭分菜,时刻关注幼儿吃了多少,是否需要添加,给吃得慢的或吃饭能力差的孩子喂饭,吃完饭后还要收拾干净,组织幼儿睡觉,结果是幼儿无须自我服务。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全面的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让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进餐,如收放餐具,自取食物,互相鼓励不浪费粮食,不挑食等。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教师往往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忽视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
第三,为幼儿创造一个与同伴融洽交往、师幼积极互动的场所。使幼儿在语言能力、知识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有所发展。民主宽松、开放的教养方式中,幼儿自由选择伙伴,畅所欲言,不时地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形成融洽的班级气氛。这可以使幼儿多方面受益。
首先表现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语言发展环境。4~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快的阶段,他们的说话乐趣决不亚于呀呀学语的婴儿。语言产生于人们交流的需要。幼儿通过应用新词、新句式,聊天、辩论、置疑等对听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其次,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讨论、聊天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交谈,认识饭菜的名称、味道、颜色,了解吃饭的礼节。有些话题虽然也与吃饭无关,如有的小朋友告诉自己的伙伴前天爸爸带他到游乐园玩了,那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依然听得很仔细。幼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愉快的交流中,幼儿不知不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
再次,宽松愉快的就餐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机会减少了。虽然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了解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而匆忙的生活,高层建筑、单元房使人们更多地封闭起来。幼儿大部分时间呆在家中。幼儿园成为幼儿相互交流的最重要途径。但是,老师却控制住了大部分时间,幼儿自由交往的机会很少。研究发现,我国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差,能主动与人交往,敢在老师面前发表意见的仅占50%。在与幼儿园老师交谈中,教师也谈及近年来班里情绪过激,不懂得与人交往的幼儿有所增加。
如果能让幼儿在就餐中聊聊天,将有助于幼儿弥补此方面的不足。孩子喜欢孩子,幼儿有相同的思维方式,能够相互理解与沟通。小伙伴对孩子而言如同空气和水,在自由开放的时空中,幼儿可以逐步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这种技巧是在与成人交往中学不到的。撒娇、霸道在这里不受欢迎,幼儿必须习惯于使自己适应他人和环境的需要。教师是幼儿的大朋友,在积极的师往中可以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及师幼关系。
最后,通过幼儿间及师幼间的交流,教师可以加深对幼儿认知水平、交往的技能、语言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当前幼儿的兴趣、特点和需要,这对于改进及进一步开展教学十分有利。幼儿的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在交谈中,教师可以把握教育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促进幼儿在各方面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设一个宽松的就餐环境,多给一些就餐时间,鼓励师幼共同进餐,边吃边聊,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当前幼儿园普遍实行的“过多强调纪律”的就餐活动,而这种不同源于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幼儿身心虽然尚处于稚嫩状态,但具有发展潜能。他们有自己的兴趣、愿望和需求,有独立的人格,成人必须尊重儿童,将儿童作为独立的人来对待。教师允许并积极鼓励幼儿提出合理的愿望和要求,主动参与自由自主的活动,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对幼儿说话自由的限制强调了成人权威的不可违抗性,在教育上表现为无视幼儿的特点、需要,以传递固有知识技能,维护既有规则为主,无视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无疑是对幼儿信任感、认可感、自尊感的剥夺,更多地助长幼儿的自卑、怯懦、退缩的体验,扼杀了幼儿主动性、创造性,造成幼儿缺乏学习和适应生活的主动性能力。给幼儿自由说话的权利,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必须做的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育不应限于对幼儿提供成型的观念、知识技能,更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探索的机会,富于个性化的环境,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特点去思考、尝试、发现、创造,让幼儿挖掘自身潜力,获得不断学习和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从而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的进食活动反映出人们长期以来对幼儿教育中的“保育”和“纪律”的认识,值得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继续探索。
参考资料
1.万钫《学前卫生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3.薛烨《小朋友们,吃饭不许说话》《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13日
4.张博《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学前教育》1996年第4期
5.李岱玲《幼儿心理卫生浅议》《教育导刊》1998年第6期
6.唐华《幼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学前教育》1995年第5期
7.刘馨《全面保育--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保证》《学前教育》1999年第6期
8.徐颖《更新教育观念--维护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1995年第12期
9.姚念玖《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启蒙》1994年第11期
10.涂艳国《教育中的自由与纪律》《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第10期
11.张博《哪些因素影响纪律的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9期
12.张博《纪律及其维持》《学前教育》1998年第6期
13.曹能秀《蒙台梭利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幼儿教育》1999年第2期
14.唐继宏徐月芽《帮助幼儿建立自我纪律和自我控制》《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第5期
15.冯晓霞《面向可持续发展--幼儿教育的新课题》《学前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篇8
关键词:健康权;平等;非歧视;国家义务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0-0121-03
健康权是国际法普遍承认的一项基本人权,即人人享有最高可能水准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国家负有平等保障健康权的法律义务。而科学认识健康权上的平等是国家正确履行平等保障义务的基础。为此,文章分析了健康权平等保障的理论与规范内涵,并由此探讨了国家在平等保障上的具体义务。
一、健康权平等保障的内涵
关于平等的含义,西方和中国学者都有许多论述。因此有人说平等观念让人困惑、难以琢磨,是一座萨托利所指的“迷宫”,是一张博登海默所说的“普洛透斯似的脸”。尽管如此,平等的精髓仍然可以在众说纷纭的论证中显现出来,即平等强调的是“一视同仁”原则,这渗透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即公民与他人联系的各种法律权利的享有中。具体而言,平等要求国家对个人或特定的群体在相同情况下给予相同的对待,并且在具备合理且必要理由的条件下给予区别对待。所谓区别对待,指国家针对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按照特定的人群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与其他人群存在着差异的事实,按照理性的、合理的、正当标准,采取某些必要的、适当的、合理的区别对待的方式,以修正形式上的平等可能导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1]。由此,健康权的平等保障指国家必须面向所有人群进行保障,不得有歧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人采取相同的方式,国家必须承认那些承受较高死亡率、发病率和残疾率人群(如妇女、儿童、老人等)的差异和特定需求,并为其提供保护。现实中存在许多国家违反平等保障的例子,这有助于我们从反面理解平等的内涵。如:国家资助的健康研究排除对一些特定人群易患疾病的研究,如乳腺癌、卵巢癌或其他的镰状细胞病。影响社会优势群体的相对轻微的健康问题在获得研究、资源分配、政策和项目发展等方面比其他更为严重和普遍的健康问题具有优先性。或故意针对特定人群制定限制性的法律和政策,但却没有充分的流行病学或其他依据。如以维护有关个人的健康为由,制定法律强制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妇女进行绝育,但其真正的理由可能是这类妇女易受暴力伤害,包括害;国家没有制定或者有效地执行保护某个群体的法律,如禁止切割女性生殖器官、家庭暴力或者通婚的法律;或者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不利于特定群体健康的法律和政策,如要求配偶或者父母亲同意堕胎或流产等[2]。
二、健康权平等保障的国际法规范
国际人权法确认了健康权的平等保障。如《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2条第2款规定:“本公约所宣布的权利应予普遍行使,而不得有例如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分。”第12条规定:“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因此,按照公约规定,国家应确保健康权将以任何非歧视的方式行使。”公约第14号一般性意见结合健康权的内容对平等保障作了进一步阐述。其第12段(b)规定:“卫生设施、商品和服务必须在法律和实际上面向所有人,特别是人口中最脆弱的部分和边缘群体,不得以任何禁止的理由加以歧视。”第18段规定:“公约禁止在获得卫生保健和基本健康要素方面,以及在获得的手段和条件上,不得有任何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身体或精神残疾、健康状况(包括艾滋病/病毒)、性倾向,以及公民政治、社会和其他地位上的任何歧视,可能或实际上抵消或妨碍平等享有或行使健康权。国家可采取很多办法,如很多旨在消除健康方面歧视的计划和方案,并无须太多的资源,如通过修订或废除某些法律,或开展宣传。……即使在资源严重困难的情况下,也必须通过采取费用相对较低的特别方案,保护社会脆弱群体的成员。”第19段规定:“在健康权方面,必须强调公平获得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的条件。国家负有特殊义务,为没有足够能力的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险和卫生保健设施,在提供卫生保健和卫生服务方面防止出现任何国际上禁止的歧视现象,特别是在健康权的基本义务上。卫生资源分配不当,可造成隐形的歧视。例如投资不应过分偏重于昂贵的治疗保健服务,那方面的服务常常只有少数享有特权的人能够得到,而是应当偏重初级和预防卫生保健,使更大多数的人口受益。”由以上规范可见,健康权的平等保障要求国家必须针对卫生保健和健康基本要素的获得,采取确保非歧视的措施。非歧视意味着在提供卫生保健和其他健康服务时公平地分配资源。还强调国家对脆弱群体的特别关注。且即使是在由国家以外的主体提供卫生服务时,国家也有义务通过管理、促进行动,保证卫生设施、商品和服务被脆弱群体获得。
三、健康权平等保障的国家义务
联合国特定报告人保罗・亨特(Paul Hunt)在其2008年周年报告中指出,“最高可获得水准的健康权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卫生制度……没有这项制度,健康权绝不会被实现。”[3]因此,健康权平等保障的核心即在于建立一个具有平等性的统一的卫生制度。按照平等保障的内涵,其平等性表现为:
(一)公平地分配卫生资源
确保为所有人提供卫生服务、商品和设施及健康的基本决定要素,不得歧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曾关注过多起卫生制度的不平等现象。在2004年,哥伦比亚减少了农村地区的卫生投入,对妇女、土著群体造成了消极影响,委员会为此督促哥伦比亚政府将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更多部分投入卫生和教育部门,以确保在资金的支持上没有歧视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2006年,委员会针对加拿大指出: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贫穷率上有很高的比率,健康状况也更为恶劣,如土著人、非洲裔加拿大人,移民、残疾人、年轻人、低收入的妇女和单亲妈妈等,鉴于此种情况,政府应当减少联邦层面的社会援助和社会服务,将其转移到边远地区。2009年,委员会指出英国公民享有卫生保健商品、设施和服务的不平等问题,认为英国政府需要努力解决该问题。针对巴西,其认为在黑人和白人的可预期寿命上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要求其政府关注健康问题,减少这种差距。同样,在澳大利亚,委员会认为土生与非土生的澳大利亚人之间,尤其是妇女、儿童,在健康指标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4]。在关于非歧视的第20号一般性意见中,委员会指出了一些关于卫生保健制度(医疗卫生系统)的内容。其指出“青少年不平等的获得性和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意味着歧视”;“基于健康状况对健康保险进行否认也是歧视”;更重要的是,“该权利的行使不能以一个人的居住地为资格条件,因此,在卫生保健设施的可获得性和质量上,政府必须确保对其分配的平均性,确保所有地区享有,包括城市和乡村”。由以上可见,对于一国卫生制度,首要的是确保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换言之,即使处境不利的人与处境更有利的人享受同样的机会。
(二)对弱势群体进行特殊保护
如上所述,平等保障意味着“一视同仁”,但不排斥基于群体差异给予的合理差别对待,这表现为关照弱势群体的特殊健康需求,实现对他们的特殊保护。该群体主要包括妇女、老人、儿童、残疾人及少数民族等,以下基于相关国际人权公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1.对妇女的特殊保护
妇女和男性在生物学上具有差异,这种差异被带入社会环境,影响了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等级阶层、资源拥有及社会参与状况,为保障妇女在健康权领域的平等性,对其应给予特殊的关注和保障。除了具备一般健康权的复杂性之外,妇女的健康权需要考虑到至少两个额外因素。第一,必须从性别角度考虑妇女的健康权。性别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决定因素。由于男性和女性性别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健康风险上、追求健康的行为上、享有和利用健康服务上,及健康结果上产生一定差别。如男性和女性在家庭劳动和社会分工上的不同会导致男人和女人承受不同的健康风险。例如,承担做饭的责任会使妇女或女孩经常吸入燃烟,这使得女性更容易受到慢性呼吸疾病的伤害。而男性,反过来,更容易暴露在传统上由男性承担的行动或任务的风险中,如采矿、建筑等。鉴于上述差异,以改善健康地位为目的的研究、服务及国家政策都必须审视、理解和应对此种差异。经济、社会和权利委员会在其第14号一般性意见第20段指出:“各国在它们有关卫生的政策、规划、方案和研究中,增加性别观点,促进改善妇女和男人的健康。基于性别的方针承认,生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在影响男人和妇女的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按性别对卫生和社会经济数据进行分类,对发现和纠正卫生方面的不平等现象十分重要。”第二,禁止歧视。从性别角度考虑妇女的健康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健康权的平等保护,不能以差别为歧视的理由。这在有关国际公约中得到特别强调。如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14号一般评论第21段规定:“为了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必须制定和执行综合性国家战略,在妇女的整个一生中促进她们的健康权。该计划应包括采取行动,预防和治疗影响妇女的疾病,以及制定政策,提供全面的高质量且能够支付的卫生保健,包括性和生育服务。实现妇女的健康权,必须清除所有影响获得卫生服务、教育和信息的障碍,包括在性和生育卫生方面。必须采取预防、促进和补救行动,保护妇女免受那些使她们不能充分享有生育权的有害传统文化习俗和规定的影响。”
2.对儿童的特殊保护
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宣称:“母亲及儿童应受特别协助和照顾;所有儿童,无论婚生与非婚生,均应享受同等社会保护。”《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第3款规定:“应为一切儿童和少年采取特殊的保护和协助措施,不得因出身和其他条件而有任何歧视……”其第12条第2款涉及儿童健康权,规定:“减低死胎率和婴儿死亡率,和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育。”《儿童权利公约》是至今为止最全面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文件,其为儿童健康权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障。公约第24条规定:“1.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并享有医疗和康复设施。缔约国应努力确保没有任何儿童被剥夺获得这种保健服务的权利。2.缔约国应致力于充分实现这权利,特别是应采取适当措施,以(a)降低婴幼儿死亡率;(b)确保向所有儿童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保健,侧重发展初级保健;(c)消除疾病和营养不良现象,包括在初级保健范围内利用现有可得的技术和提供充足的营养食品和清洁饮水,要考虑到环境污染的危险和风险;(d)确保母亲得到适当的产前和产后保健;(e)确保向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向父母和儿童介绍有关儿童保健和营养、母乳育婴优点、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并帮助他们应用这种基本知识;(f)开展预防保健,对父母的指导以及计划生育教育和服务。3.缔约国应致力于采取一切有效和适当的措施,以期废除对儿童健康有害的传统习俗。”除此之外,体现儿童健康地位的条款还包括第16条、第19条、第20条和第23条。
3.对残疾人的特殊保护
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1966年《联合国残疾人公约》签署,其宗旨为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公约确定了平等和不歧视的原则,规定:“应当禁止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保证残疾人获得平等和有效的法律保护,使其不受基于任何原因的歧视。为促进平等和消除歧视,缔约国应当采取一切适当步骤,确保提供合理便利。”在健康权方面,公约重新确认了健康权利的普遍保护,并确认残疾人受到所需要的特定照顾的权利。第25条规定:“缔约国确认,残疾人有权享有可达到的最高健康标准,不受基于残疾的歧视。缔约国应当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残疾人获得考虑到性别因素的医疗卫生服务,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康复服务。尤其应当向残疾人提供其他人享有的,在范围、质量和标准方面相同的免费或费用低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和方案,包括在性健康和生殖健康及全民公共卫生方案方面;向残疾人提供残疾特需医疗卫生服务,包括酌情提供早期诊断和干预,并提供旨在尽量减轻残疾和预防残疾恶化的服务;尽量就近在残疾人所在社区,提供这些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医护人员,包括在征得残疾人自由表示的知情同意基础上,向残疾人提供在质量上与其他人所得相同的护理;在提供医疗保险和国家法律允许的人寿保险方面禁止歧视残疾人;防止基于残疾而歧视性地拒绝提供医疗保健或医疗卫生服务,或拒绝提供食物和液体。”
4.对老年人的特殊保护
尽管老年人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加,但几乎每个国家都还存在年龄歧视和轻视情况。很明确的是,权利应该是不分年龄的每个人的权利,只有承认老年人的权利且就此采取行动方可实现对老年人的社会包容。这些权利包括《世界人权宣言》中的财产继承权、工作权、免遭暴力和虐待权等,也包括健康权。目前,老年人健康权作为一项特殊人权已经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承认与接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2条规定的健康权强调“人人享有”,且在其第14号一般性意见中专门对老年人健康权进行阐述。其第25段规定:“在实现老年人的健康权方面,委员会根据1995年的第6号一般性意见,重申综合方针的重要性,结合预防、治疗和康复性保健治疗等要素。这方面的基本措施包括对男女老年人定期身体检查;身体和精神康复措施,保持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和自主;治疗和照看患慢性病和不治之症的人,帮助他们免除可以避免的痛苦和使他们能够体面的去世。”委员会第6号一般性意见是有关于老年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法律文件,公约规定缔约国有义务特别促进和保护老年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涉及享有身心健康权的第12条规定:“缔约国应考虑提供维护老年人健康以及从预防、康复至对患有不治之症老年人护理的角度,制定保健政策的指南;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老年人需要的定期健康检查实施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许显明.人权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209.
[2]Judith Asher.The Rightto Health:A Resource Manual For NG-
OS[J].The Commonwealth Medical Trust,2004,(8):65.
[3]保罗・亨特.给人权委员会的周年报告――人人享有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心健康的权利[DB/OL].省略/zh/documents/ods/.2008.
[4]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第四十二届和第四十三届会议报告[DB/OL].省略/zh/documents/
篇9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是悬壶济世,是施仁爱于他人。医学被称为“仁术”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等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开宗明义地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1]在非典危机中、在汶川大地震中,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代社会仍闪耀着骄人的光芒。当代中国医务工作者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奏响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时代最强音。他们无私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永远为人民所铭记,为历史所铭记。
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古代东西方医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古代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疗,而駐张机体的整体髓复。中国传统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整体观念,更是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点。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一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二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獻体的各个誠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會吐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m这里当然也包含着人体与情志、人体脏器与情志之间的关系。情志,即“七情’、“五志”古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喜、怒、悲、忧、恐,叫作五志。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改变可能使人发病,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详细记载。情志的变化也和脏腑密切关联,中医认为一定的脏腑由一定的情志所主。它们的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思则伤脾;过忧则伤肺;过恐则伤肾。人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且五脏六腑相互縣、相互影响,故某1情志对某一脏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以本脏为主,同时也可能伤及他脏。因此,如果病人躯本上有不适,往往会导致精神上的问题,而精神上的问题往往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或加重,从而使人遭受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环境统一性的思想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治病不仅应当注意有病部位,而且也应当关注整体上的反映,包括情志对脏腑,乃至对整个人体的影响,并注意对整体上的(包括对情志上的)调节。因为医生通过舒缓病人的精神压力和对其精神情志上的调节,将有益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所以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疾病措施的同时,更注重X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人文关怀,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和疾病的治疗。
2医学人文精神是临床医学发展至今的应有之义医学的目的是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疾病,维持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要实现这一点,就不仅要在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微观层面上,而且要从家庭、社会、生物界、地球等宏观环境上,去揭示和把握生命、健康、疾病、衰老、死亡等基本现象的本质和相互联系。临床医学的目的和对象具有人文取向性,因此,临床医学将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哲学的精神思维、文学的心灵情感、经济学的利益权衡、法学的权利维护和伦理学的道德培养等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医学的对象是人,是社会的人。因此,这就决定了医生不但要了解疾病,了解健康,了解患病的人,了解和认识社会,而且要做到正确了解疾病(医学知识)、人(人文知识)、社会(社会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医学社会性、艺术性、知识性的体现,更是完整地把握疾病的必然要求。因此,重技术轻人文既不利于整体把握病情,也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所谓“见病不见人”是医之大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西方医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医学界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日益严重。此种现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化,把病人只看作疾病的载体、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医患之间很少交流,对病人的体验毫不关心。二是商业化,把病人只看作消费的主体,导致医学边界无限扩张,医疗腐败现象屡见不鲜。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卫生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否则付出的代价将是沉重的。
目前,医学的发展己使医学人文精神的传统在临床医学中由迷失到被急切地呼唤到回归。一是医学发展使医学人文精神的传统在临床医学中产生迷失和断裂。20世纪,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医院里装备了各种诊断仪器和设备:从X射线、心电图、电镜、内窥镜、示踪仪、超声诊断仪,到自动生化分析仪、CT扫描、正电子摄影(PET)、核磁共振成象(MRI)。凭借这些仪器设备,医生们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肾透析机、心肺机、起搏器、人工脏器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药物、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入性治疗等提供了多种有效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而为了更准确、有效地诊治疾病,按疾病的不同位置或类型分类的临床专科和亚专科也纷纷建立,使病人越来越被简化为因机体的某一部位损伤或功能失常需要修理和更换零件的生命机器。医学专业化的发展同样也导致了医疗保健程序的分解,病人被分解为病因、病原、症状、体征等单个的词素,病人受疾病的痛苦也纷纷被转化为检验单上的数值和各类影像图片。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作为一个病人为病所代替,作为一个病人的整体,在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被逐渐消解了。医学中传统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科学技术洪流的冲刷下发生了迷失和断裂,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技术上出现的至善主义,使医学发生了异化现象。这就是诊断治疗的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使医生远离病人的非技术接触,导致医疗程序的非人格化、装配线化、超市化。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研究技术、追逐结果,而不是在病人床边聆听病人的陈述和増加与病人交谈,医生更加愿意关注的是躯体问题而不是病人的情感。疾病被看作是细胞或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死亡被看作是分子的瓦解。在提高效率的名义下,给予个体病人的时间被压缩到最少。面对候诊室外排满的病人,医务人员精疲力竭,即使主观上有强烈愿望也没有多少时间给患者以人文关怀。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的“技术至善论”又将人们锁定在医学的幻想中:即人类可以消除一切病痛、人的所有器官都象机器的零件一样损坏后可以更换。但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却出现了医学发展本身未料到的后果:出现了以药物保障健康的现代迷信;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増加;临床医学昂贵的治疗挽救了某些危重病人的生命,但并不能根本解决其健康问题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医学的异化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专科化消解了整体性的人,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
篇10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01-04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健康状况;儿童;农村人口
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独有问题,而是具有一定时空变迁的共性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估计,我国农民工子女已经达到4 300万,其中2 300万是留守儿童[1]。全国妇联2008年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5 800万,这一数字仍在逐渐增加。儿童留守这一改变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教养方式,势必引起儿童发育和健康的损害。然而,对留守儿童的发育和健康研究,困惑颇多,需要拓展视野,跨学科、多水平开展研究。
1 研究困惑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出现在1994年,一是指因父母出国工作或求学而留在国内的儿童;二是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滞留在农村的儿童。2000年后,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逐年增多[2]。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成果颇多,然而在研究对象界定、研究设计的规范性和研究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的探讨。
1.1 留守儿童的定义不一致 留守儿童的实质是一定时期的亲子分离,即至少是亲代中的父亲或母亲一方有一定时期的亲子分离现象,这种亲子分离现象又同人口迁移紧密相关。从历史眼光来看,符合这种定义的留守儿童现象,在中国的人口迁移历史上早已存在。
目前,界定留守儿童的分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外出类型。父母外出是留守儿童概念构成的核心部分。在已有研究中,不同学者对父母外出这一特征的要求仍然存在分歧,即按一方在外务工[3-4],还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5-6]界定为留守儿童还没有统一。(2)判别留守儿童时间标准。从既有的研究来看,有部分学者提出过3个月、4个月或0.5 a的时间作为留守儿童界定要求之一[7],还有的学者则提出了“0.5 a以上”的标准[8]。不过,多数学者并不以留守时间长短作为判别留守儿童的指标。还有一些学者为了利用人口统计学数据确定或推算留守儿童的数量,采用“0.5 a”作为界定留守儿童的时间标准;一些定量研究则会依父母外出打工时间长短(如0.5 a以下、0.5~1 a、1~2 a、2 a以上等)划分留守儿童的类型。除上述时间长短的问题以外,人们还面临着其他2个与时间有关的难题,即一次连续的“留守”其时间没有达到规定的长度[9],但连续几次“留守”的时间超过规定长度的是否算作“留守”?过去有过较长时期的“留守”,但到调查时点已经结束了“留守”状态的算不算“留守”?(3)留守儿童年龄范围。已有研究中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使用差别较大,在年龄上限限定中,有定义为14岁以下[10]、16岁以下[11]或18岁以下[12],也有笼统地指“就读于小学与初中的儿童少年”[5]、“尚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13]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等[14]。
基于对以上争议的思考,笔者建议“农村留守儿童”标准界定如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方或双方生活,而留在家乡由父母一方或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实际应用时,留守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既往留守儿童”可界定为在过去某一时期,连续留守6个月以上的儿童。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设计的局限性
1.2.1 研究力量分散 研究力量分散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形成优势和合力,极大地削弱了研究的成效。无论儿童少年卫生学专业工作者,还是儿童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乃至社会工作者,调查的留守儿童、家长、教师计有数万人之多,规模十分可观。但各个调查自行其是, 研究成果不能形成整体;同时交流甚少,信息不能充分利用的现象仍然存在[15]。
1.2.2 研究范围有诸多缺失 从研究对象所在地域考察,现有研究较好地覆盖了湖北、江西、福建、四川、安徽等省份,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样突出的重庆、贵州、云南、宁夏、内蒙等地的调研并不多见,因此,研究结果有可能还未充分反映全国的情况。
从研究对象的年龄和身份考察,目前绝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正在经历留守生活的小学与初中儿童。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Children)对儿童的界定是不满18岁的人,因此对高中和学前留守儿童的忽视是一种缺失。不过,更为明显的缺失是,那些曾经长期经历留守生活,而目前已经失去“留守”身份,或“学生”身份,或“儿童”身份的人,几乎还未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
研究范围多局限在道德品质[16]、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17]、行为及交往问题[18]、教育问题[19]、权益保障问题和社会支持系统等[20],对留守儿童发育和健康的其他方面关注较少。
1.2.3 研究设计不能回答因果关系 从设计上看,多数是描述性研究,偶见质性研究报告(qualitative study),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基本没有。而在描述性研究中,又集中了横断面研究和个案分析,这些研究设计不能回答留守与儿童心理行为等问题的因果联系。在目前数量有限的质性研究报告中, 大多研究者对调查的内容、提问的方式和实施研究的具体步骤缺乏明确介绍, 致使质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大打折扣。
迄今,对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结构、分布、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特征等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对这一问题的把握目前还只是处于个案的现象描述阶段,而对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需求、营养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性别差异、青春发动时相的改变等则一无所知。
1.3 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 研究方法比较随意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由于抽样方法不同、研究对象的界定不一致、亲子分离的时间、抚养者性质(父母一方、长辈、其他亲属抚养)不同,无法进行研究之间结论的比较和外推。
已经形成的与留守儿童有关的一些基本结论还相互矛盾。如留守现象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影响, 影响的程度如何,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相当多的学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有较大影响。但也有学者认为,整体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21]。
部分研究明显地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在研究方案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阶段,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不够。
2 从生态学看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儿童发展生态理论模型(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22],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获得了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新认识,是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发展理论流派。Bronfenbrenner特别强调“生态”对发展的重要意义。所谓“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者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儿童生态环境的第1水平是微观系统(microsystem),包括家庭和学校。儿童生态环境的第2水平是中间系统(mesosystem),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例如,家庭环境的质量就有可能影响到儿童在学校中的自信心和同伴关系。儿童生态环境的第3个水平是外层系统(exosystem),指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如儿童父母的工作环境就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在家庭中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抚养和教育质量。儿童生态环境的第4个水平是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结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表明,宏观系统的变化(如职业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如父母的工作经历),进而会影响到儿童的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因此对儿童发展的分析就不能仅局限于儿童直接接触的微观系统,而应全面考察各层系统及其相互联系。Bronfenbrenner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日益复杂的水平上连续不断地认识和建构生态环境的过程。儿童首先认识的是父母,然后是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幼儿园或学校环境,最后是更为广阔的社会。儿童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即“生态过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儿童面临生态过渡的挑战,必须学会适应,在适应中获得发展。因此,Bronfenbrenner认为,观察儿童如何应对生态过渡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庭中父母的缺位首先就是其“社会环境”中最重要条件的缺失。家庭就如一个系统,亲子次系统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基本处于真空的状态,所谓的“隔代抚养”、“同代抚养”都无法弥补家庭结构的这一缺憾,从而导致家庭中出现情感饥渴、权力混乱、规范缺失的现象,他们都是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和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
此外,学校教育没有对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从而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在学校、同学这些重要的“社会环境”组成要素中得到正面的支持,反而遭受了“受排斥和欺负”这样的负面影响[23]。而社会制度、政策的不合理造成的城乡有别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首先它是造成留守儿童留守农村的根本原因;其次,这种制度带来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与偏移。
生态学模式认为,个人、家庭和小群体在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过渡时期的问题和需要。人的成长过程会经历许多这样的转变,例如上学、青春期发育、工作、结婚等。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农民工自身、子女、亲人以及整个家庭都会因为外出务工这一转变而产生许多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本身面对成长发育就会有许多需要,而在这个原本充满许多困惑和动荡不安的年龄,他们最基本的源于父母的情感需求却没有办法得到满足。此外,在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与融合之中传承的代际经验也对他们的价值观、情感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适应”在生态学的观点中是指根据环境的条件调整自己,以便继续有效地发挥功能,这其实意味着一种变化。“应对”是适应的一种形式。“适应”强调对新环境的肯定或否定的反应,“应对”强调努力克服困难、处理问题。留守儿童要适应父母离家的变化,要适应与其他监护人生活的现实,甚至要适应自己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困境,总之,对于成长中的他们来说要面对太多比其他同龄人更复杂的适应。适应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除了留守儿童自身的努力之外,社会环境改变来适应留守儿童也是同样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来看,社会环境在“父母”这一条件无法满足的前提下并没有做出积极的改变,而是更多地强调留守儿童自身的“应对”,这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极其不合理的。当留守儿童无法适应当前的改变时,取而代之的便是对社会、对家庭、对父母的怨恨,逆反心理就是一种否定的“适应”方式。
3 从进化心理学看留守儿童的抚养
生活史理论(life history theory)源于进化心理学(evolution psychology)或社会生物学,主要用来探讨人类(或动物)心身发展过程中某些特质的时间表(timing)问题。如性成熟的年龄(初潮的年龄、首次与初次生育的时间)、断奶的年龄、出生间隔、幼儿死亡率、后代身材大小、后代数量(包括每胎数量)与质量、围绝经期与闭经等,这些心身问题都是与心理行为进化发展相联系的现象。目前心理学对人类生活史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青少年性成熟的原因及其发展结局。Ellis从生活史理论探讨了女孩青春期发展的时间表问题,并对解释加速或减缓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理论进行了比较与评价。Ellis认为,儿童发育的时间表作为一种整合的发展策略条件性地改变了儿童期的长度,这反应了家庭环境的性质与构成,高质量的社会发展环境有利于儿童期的延长(延迟青春期),而不利的社会发展环境可能缩短儿童期,加速性成熟[24]。根据以上理论似乎可以形成这一假说,即童年期甚至婴幼儿期的亲子分离可能造成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生殖策略改变,使留守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
根据Trivers(1972)的父亲投资理论(paternal investment theory)[25],环境不利会改变个体的生殖策略。进化心理学认为,个体的生存与生育就是依据进化策略动态分配资源给成长(growth)、稳定(maintenance)与生育(reproduction),有限资源的分配具有排他性,如用于生长发育的资源不可能运用于稳定与生育[26],个体如果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生育而不是成长,个体的生育时间表可能就会提前,性成熟时间提前,生育策略主要关注后代的数量并且可能使后代的性别主要集中于女性,以获得较大的后代生殖机会,可以通过有限的资源使人类的基因复制达到最大化。
父亲(父爱)缺失(father absence)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我国,外出务工是最常见的父爱缺失的原因。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西方学者对父亲缺失的很多研究成果值得借鉴,但大部分集中在父亲缺失对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学业成绩、认知、生理发育、外部行为问题的影响上,关于父亲缺失对儿童深层心理的影响探讨得并不多。而且西方学者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父母离婚、父亲离家出走、死亡等方面,对另外一种父亲缺失状态,即父亲长期由于工作需要外出导致的父亲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关于父亲缺失对儿童所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而在留守儿童中的研究尚未开展;且大部分集中于理论性质的探讨以及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由于经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西方学者的结论是否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仍是尚待检验的问题。另外,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父亲的作用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提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通过借鉴西方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考虑中国父亲缺失的特定背景与西方国家的差异,针对中国父亲缺失在留守儿童发展上的独特作用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促进留守儿童更优发展,这也应成为当前留守儿童发展生态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墨西哥一项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在贫穷的农村地区移民所致的父亲缺失与儿童疾病发生率上升相关。该地区父亲缺失儿童总体疾病、腹泻发生的概率分别高于没有父亲缺失儿童的39%和51%[27]。
早在1965年,Whiting发现婴儿期与亲生母亲(biological mother)的分离与女性月经初潮提前有关。Joner(1972)研究报告,父亲缺失的女童月经初潮年龄早于无父亲缺失的同伴。随后有关家庭环境与青春期发育、性成熟等研究逐渐增多。Draper和Harpending(1982)提出假设,父亲缺失会导致女性更早表达性兴趣及发生。Belsky认为,早期应激性抚育环境(early stressful rearing environment)是改变儿童青少年繁衍策略(reproductive strategy)的重要因素[28]。这些应激性抚育环境包括父母离婚、家庭冲突、父亲缺失、不信任的配偶关系以及不安全型依恋等,可能通过增加儿童青少年内化发生的风险、改变体内脂肪代谢等途径,导致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个体对童年期(甚至更早至婴幼儿期)的早期经历中某些特质尤为敏感,成长于支持性、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的儿童,青春期发育速度较慢,生殖启动时间相对推迟,而且成年后配偶关系更稳定。在此基础上,Ellis[29]又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认为父亲在女儿性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独特的调节作用,其作用甚至超过了儿童成长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和其他支持性因素。
父母忽视(parental neglect)与同伴压力也具有类似于父母缺失的效应。实际上青春期生活史主要探讨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生存与生殖的影响问题。这些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控制家庭与社会生态背景中某些变量来改变、推迟青春期,提高女性青少年的生育潜能,以获得较好的发展结果,如父母关系融洽与增加父女相处时间等都可能会导致后代形成指向未来的生育策略,获得较好发展结果。父亲缺失或家庭压力是否也会对留守儿童青少年的生殖策略产生影响,现有研究资料尚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4 创新留守儿童发育与健康的研究思路
4.1 创新研究模型 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发育模式及终身健康密切相关,包括早期营养和情感环境不良的编程作用(programming)、脂肪重集聚时间提前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肥胖的关系、缺失的父爱和/或母爱对未来家庭的长期影响。
将生态学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的研究,可以从宏观上理解家庭、社区、学校、社会保障制度、社会风气、法律制度等对留守儿童的发育和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对儿童发育结局的累积效应和时间动态效应等;也可以将环境与儿童的遗传易损性结合,更深入探讨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
将进化心理学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的发育与健康研究,探讨童年忽视、父爱(母爱)缺失等生活经历与留守儿童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及其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增加的关系。
将人类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发育起源理论(developmental origin of health and disease, DOHaD理论)引入留守儿童研究[30],阐明留守儿童早期营养及其教养环境对终身健康的影响。
4.2 多学科联合,力求在研究内容方面有所突破 留守儿童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领域,需要多学科的充分参与。然而,一些研究专注于本学科领域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留守儿童研究缺乏整体性和深入性。
以往的研究多是对留守儿童认知、道德、性格及学业成就及身心健康状况的研究,而对留守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和实际干预性的研究较少;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较多,对形成心理行为问题的中介因素研究明显不足;对留守儿童的伤害问题关注较多,对他们的其他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对留守儿童的营养不良关注过多,对他们的营养过剩关注不足。
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留守儿童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以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为例,通过标准化的量表和实证统计,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虽得出了丰富的结果,但由于缺少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的体验,孤立的心理测量使研究结论显得生硬而表面化,因此需要对留守儿童生活和内心的真实了解,对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深入揭示,方能阐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特征;另外,还应结合当今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如脑与神经认知科学,探究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
4.3 扩展多水平设计,开展我国儿童早期抚养模式与发育和健康关系的队列研究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模式不同于国外的亲属抚养(kinship care)模式[31]。从监护人的角度看,我国留守儿童有单亲抚养,其中母亲抚养多,父亲抚养少;有亲属抚养,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其他亲属抚养少;甚至还有年长儿童带养年幼儿童。从早期抚养阶段看,有断乳后即与父母分离的儿童,又有在不同年龄留守的儿童;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和长期留守者。这些特征决定了早期抚养模式多样性,对儿童发育和健康影响性质和程度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例如,父爱缺失对儿童发育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婴幼儿时期分离,亲子依恋难以建立;祖父(外祖父)辈抚养给儿童提供的约束环境不足[32];教养方式不同与膳食营养不均衡的作用等。
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生态系统水平、人群健康水平、个体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开展留守与儿童发育和健康的影响研究。最佳的科研设计应是建立不同抚养模式人群队列,细致评价留守儿童生存、教养环境,测量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的发育、行为、健康指标,分析时注重控制混杂因素,做出留守儿童早期抚养模式与发育及健康状况因果关系的研究结论。
5 参考文献
[1] UNICEF. The 2006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Report. [EB/OL](2009-10-28). 省略/sowc06/fullreport/full_report.php.
[2] 任运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中国教育学刊,2007(12):22-24.
[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等.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10):73-78.
[4]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15-18.
[5] 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中国妇运,2006(6):19-25.
[6]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48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7] 张利洪,刘洲.刍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122-124.
[8] 王秋香,欧阳晨.论父母监护缺位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学术论坛,2006(10):137-140.
[9] 罗国芬.从1000万到1.3亿:农村留守儿童到底有多少.青年探索,2005(2):3-6.
[10]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 2008,32(3):15-25.
[11]王艳波,吴新林. 农村“留守孩”现象个案调查报告.青年探索,2003(4):7-10.
[12]湖北省妇女联合会.关于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与建议.世纪行,2007(2):15.
[13]陈牛则,谢茂华.留守儿童就学调查及其权益保障的对策思考.农村教育,2006(12b):7-9.
[14]贾香花.家庭教育“缺位”与学校教育“补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及解决路径.辽宁教育研究,2007(5):34-36.
[15]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人口学刊, 2006(3):60-65.
[16]谢永华.打工族子女德育的困境与出路.江西教育科研,2000(9):15-16.
[17]程纪奎,袁长江,陶芳标.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52-653.
[18]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25-28.
[19]崔丽娟,郝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1):81-85.
[20]曾天雄,何绍华.“留守儿童”权益维护的“三维一体”模式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75-79.
[21]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 25-28.
[22]BRONFENBRENNER U, CECI SJ. Nature-nurture reconceptualized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A bioecological model. Psychol Rev, 1994,101(4):568-586.
[23]WATERS SK, CROSS DS, RUNIONS K. Social and ecological structures supporting adolescent connectedness to school: A theoretical model. J Sch Health, 2009,79(11):516-524.
[24]ELLIS B. Timing of pubertal maturation in girls: An integrated life history approach. Psycholl Bull, 2004,130:920-958.
[25]TRIVERS, RL. Parental invest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CAMPBELL B.Ed. Sexual selection and the descent of man. Chicago, IL: Aldine, 1972:1 871-1 971.
[26]HILL K, KAPLAN H. Life history traits in humans: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ies. Ann Rev Anthropo, 1999,28:397-430.
[27]SCHMEER K. Father absence due to migration and child illness in rural Mexico. Soc Sci Med, 2009,69(8):1 281-1 286.
[28]BELSKY J, STEINBERG LD, HOUTS RM, et al.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 Family rearing antecedents of pubertal timing. Child Dev, 2007,78(4):1 302-1 321.
[29]ELLIS BJ, ESSEX MJ. Family environments, adrenarche, and sexual maturation: A longitudinal test of a life history model. Child Dev, 2007,78(6):1 799- 1 817.
[30]WADHWA PD, BUSS C, ENTRINGER S, et al.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 Brief history of the approach and current focus on epigenetic mechanisms. Semin Reprod Med, 2009,27(5):358-368.
[31]RUBIN DM, DOWNERS KJ, O'REILLY ALR, et al. Impact of kinship care on behavioral well-being for children in out-of-home care.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8,162(6):55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