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交互性电子白板 语文阅读课 设计 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以文本研读、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为归宿,其实质还在于师生活动,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它是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育智慧和教学效果的体现。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好坏是由教学设计决定的。所以,研究交互性电子白板教学,首先要研究电子白板环境中语文阅读课的设计。
一、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学设计本质上是对教学活动的预设,这种预设是科学的有规律的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教学设计是以教育教学等多种理论为基础,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理论和方法。就新课程背景中的语文教学而言,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心理特征和客观教学条件,运用教学原理,为学生创设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促进学生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学问题的系统化程序。教学设计,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二、基于交互性电子白板的阅读课设计理念
立足电子白板的功能特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阅读教学设计应当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要让整个阅读教学设计充满科学与艺术、智慧与情感、方法与技巧。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做到深究文本、细化过程、简化技术、有效互动,具体到教程的每一个环节。课型的设计则比较自由,交互性电子白板可以适用于多种教学模式,在各种教学模式中交互白板都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根据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设计流程可以包括三个要点:内容的研读与资源搜集、学情的评估与策略应对、教程的策划与时空留白。
研读文本有两个层次:教师自身的解读和模拟学生的换位解读,只有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预设才有可能是真正有效的预设;资源的搜集则需要考虑建立通畅渠道的问题,交互性电子白板本身也有现成的预设资源,但资源库建设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情评估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要在教学中不断丰富预判和应变的经验。教程的策划重在创新,不但切入要有巧妙的角度,而且教学要点要清晰流畅,每一要点内部要有丰富的内容,能够“紧贴”文本,教学时段的安排要主次分明,和谐有序;更重要的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留白,预设中的留白是为教学时的生成做准备的,留白往往会成为一节阅读课的精华。
三、基于交互性电子白板阅读课设计的策略与实例研究
1.情景创设:情景创设可以在适当的语境中创设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画面。一般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师的个人习惯而定。有以下几种方式:(1)播放视频或图片、图画;(2)播放朗读或背景音乐;(3)呈现生活实例(自建或搜集); (4)呈现问题组; (5)借助网络。如针对《范进中举》的教学,在导入新课部分播放《范进中举》的影像视频;剪辑后的“集市卖鸡”“范进发疯”,时间虽只有两分多钟,但营造了气氛,吸引了学生注意力,使他们熟悉了课文相关情节;其二,在教学课件中使用古典背景,插入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在整个课件呈现过程中,起到调动情绪,激发想象的作用。
2.活动策划: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就是活动的过程,那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综合展示与即时生成的特点,更可以给师生设计方式各异、作用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活动方式,如:传统板书、媒体播放、讲解与问答、电子试卷测试、作品展示、作业讲评与订正等。如《曹刿论战》的教学,可以设计以下活动:利用白板呈现课文,播放课文范读、批注法指导朗读,自读翻译分组,问题出示与解决等。而学生活动则可以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如:展示课前搜集整理资源,配音朗读,板演批注自读心得,现场片段写作等。 活动设计充分保证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资源整合:如《范进中举》的教学,课前预习可使用PPT 课件介绍《儒林外史》的背景知识,授课时导入影片为RM 格式,其余资源为文档和图片。所有下载资源可通过增删修改处理,比如影片只保留了四节中的两节:集上卖鸡、范进发疯。图片也有选择地保留精华部分,始终体现阅读教学紧扣文本的特点。
4.问题设置与呈现:“问题意识”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常态方式,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课堂,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界面上,课堂问题的设置应当“巧”“妙”。“巧”一指言简意赅,因为电子白板一次性显示的内容有限,越简练越好;二指提出问题的角度要小,应当让学生一眼就明白问题的指向。“妙”指的是问题的质量要高,可有可无的问题不要提出,能够合并的问题绝不重复,问题之间的联系要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整体。如《范进中举》教学中,设计了五个问题均围绕核心“发疯”来设置。前三个问题来自核心句“噫!好了!我中了!”分别针对“噫!”“好了!”“我中了!”设置,问题层层深入,由情节到人物,由人物到主题,再由主题进行拓展,丝丝入扣,绝不重复。问题设置文字简短,适宜在白板上直接呈现,又相互关联,直指学生思维深处,牵连阅读任务目标,达到了较高的质量。
5.反馈评价: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不是简单的自然响应,教师应当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即时评估,然后再与学生形成下一轮的互动。当然这种互动要充分考虑到意外情况的出现,应当有机动的时间和准备。在交互性电子白板教学环境下,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反馈与评估,如:(1)观察与问答。白板环境的问题解答模式需要教师更加及时地板书与口头评价,即时生成的东西尤其需要教师具备教育的机智,迅速做出回应。(2)板演与展示。白板是良好的反馈评价工具,学生的板演与作品可以储存,即时和移时的评价都可以进行。(3)小组检测与评价。在进行小组学习后,白板可以作为反馈与评价的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一些软件的表格、统计图功能等,使评价更形象直观。(4)使用白板快答器。白板快答器支持即兴出题,也支持随堂测试、抢答、问卷调查、发卷评测等多种模式,同时答题结果支持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还可导出文件。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媒体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在进入课堂,技术的进步,必将带来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以及教师角色和教育策略的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也正面临着新的变革,在数字教室环境下,阅读课不仅仅只是以文本内容为主,教师关注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点的呈现顺序、展开程度,甚至不仅仅考虑应用某种教学策略,必将关涉到针对教学媒体与资源的专门设计,必将考虑在形式、内容、方法和程序上设计得更加富有变化和吸引力,实现语文教学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有效阅读;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效率;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
问题的提出:(NSE教材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困惑)NSE教材(新标准英语)采用了主题化(theme-based)和语境化(contextualized)的教学设计思路。这种设计确实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英语不再觉得枯燥。但这种设计使得教材中单词复现率不如JEFC教材那么高。学生感觉任务太重,学习劲头不足。
阅读教材篇幅长,容量大,而实际课时有限,在规定的课时内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老师生怕遗漏了什么知识要点,对文本中语言材料的取舍与安排,不敢放开手脚。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会过多地重视语法,把阅读当作精读。
基于这些情况,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细致比对及深度思考,现总结出以下几点,亟求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仁对阅读有效性问题的探讨。
精心设计课堂步骤,保障有效阅读教学
1、创设阅读情境,明确阅读目的
在实际生活中,阅读者阅读目的决定其阅读方式。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即在阅读导入时设定情境并对阅读目标进行定位。情景创设为学生的阅读找到了理由,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采取适当的阅读方法,学生通过收集本模块有关过去与现在生活比对的信息,并对阅读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提取、归类和综合处理,这种信息处理过程能较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合理取舍阅读材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以相关的背景知识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指出阅读方向;或者向学生提供他们可能不具备但却是理解材料必不可少的语言知识。有时教师需要在语言方面做一些准备,如提前介绍关键生词;或者对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进行热身;对背景知识的介绍不宜包括课文的具体内容,既要有针对性,又应适可而止。在整个过程中,凡是学生知道或学生经过讨论能得出答案的,教师都应让学生去完成。
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激活有效的课堂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设计与成功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是保障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英语课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既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又要进行语言输入,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1.利用课文材料,有效设计课堂提问
一些好的问题,有效的问题,往往是激发学习者思维、点燃学习者思路的火花。提出问题涉及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程度、学习进度有关,问题提出还要考虑到涉及的面和切合实际。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所提的主要是课文理解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不同要求。一般来说,展示型问题最容易,而评价型问题最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要按照教材的内容层层设问,问题之间构成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问题的提出应关注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是否有利于学生使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设计活动的层次性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的这种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能吸引住各个层面的学生的注意力,并设法让所有学生都学得轻松愉快,这是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3.注重拓展教学,延伸阅读空间
NSE各模块的阅读课文所选的文章涉及面广,有反映中外文化习俗、世界名人传记、体育竞技比赛、饮食卫生习惯等。但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有话可说,学以致用,从而获得成就感。
三、强化课堂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教师个人的反思,可以更好的提高自我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及教学策略。反思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反思一:课堂上真的关注学生了吗?
任何课堂都是有学生参与的,关键是学生参与后有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有效目的,不管这堂课是气氛活跃还是寂静无声。以前我认为一堂课下来,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花的时间越少就视为课堂效率高,可事实上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终导致忽视了教学是关于“人”的教学思想。凭单一的教学热情误以为教学用时少即课堂效率高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进步的空间,这只能说是比较低效的教学。
反思二:知识是直接“给”的,还是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获得的?
在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确实很投入,表现为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而又呈现高密度;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在按照教学预设的东西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表象上看这不失为一堂高密度、快节奏的好课,然而反思其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
反思三:教师设计的内容越多,学生有效的输出越大吗?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能多讲一点,让学生多明白一点,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教学,可在实践中却应用不起来。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其实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注重创设学习情境,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总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激活学生思维:我们一方面要从数量上保证学生的参与,活跃课堂,但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参与质量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内容,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保证学生每一次参与都有效,保证每一次课堂活动都能收到积极效果,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牟海燕:国内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研究综述.读与写杂志.2008,10
[2]苏小梅:“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讨”《魅力中国》2009,23
[3]叶瑞烽:“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交流探析”《教学与管理》2008,2
篇3
《苏州园林》作为一本摄影集的序言,属于实用文分类里的科普文。教学《苏州园林》,首先应该确立:采取实用文的阅读取向,即依据“实用性”来选择教学内容,注意把握作者的表达立场,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同时应注意,“科普文章的阅读有自身的一套规范和模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辨识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习得科普文章的一般性阅读模式”。
吴老师的教学设计意欲通过五个活动达到三个目标,虽然教学目标不够集中,但仍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活动一“设计苏州园林”引导学生从设计者的角度来概述苏州园林的特点,通过角色转换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活动三“介绍苏州园林”让学生学习怎样通过简练生动的语言与合适的说明方法和顺序,来清楚地介绍较复杂的事物,可以说是正确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预设中教师的点拨紧扣关键词句,指向性明确。
然而,《苏州园林》怎样教更好?愿和吴老师交流拙见。
首先,实用文阅读与文学阅读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指向。活动二“以游人的口吻谈谈游览苏州园林的感受”和活动四“鉴赏苏州园林”这两个部分的设计都是“鉴赏”性的,而“鉴赏”并不是实用性文本的核心教学内容。“文学阅读侧重对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特质加以鉴赏与评价,重点放在言语的品味和感悟。而实用文阅读则着眼于获取文章的信息,阅读方式是解读型的”,“课文说了什么”“作者对他说的东西是什么态度”“你对课文说的东西有什么看法”“你对作者的态度有什么看法”,这些是更重要的教学内容。
其次,对课文的教学功能定位和实用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精准。《苏州园林>在现行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四次,足见其重要程度。《苏州园林》可以呈现的读写知识有许多,比如:可作为理解并把握“比较说明法”的例文,或者作为“从大到小、从主到次的说明顺序”的例文。然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课标已经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所以上述内容不宜作为八年级学生学习《苏州园林》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两种教学内容都是在学习陈述性知识,而科普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借助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起一种阅读图式。
课标对7-9年级的表述为:“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可见,实用文阅读旨在求真,获取信息。而学习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快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香港朗文版语文教材在陈述《苏州园林》的学习重点时这样表述:“学习阅读策略——以点列法分析文章。”过程是:“理清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后,运用点列法分析文章。方法是先找出每段的说明中心,然后把它们以点列方法进行分析、归纳,那就可以对全篇文章的脉络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学生会发现课文的每一段都紧扣全文的中心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并且文章的总分总格局很有特色,分说部分段落展开的顺序紧扣总说部分的“四个讲究”的语序,相互照应,十分严密。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明白文本的信息是怎样传达的和为什么要这样传达,从而进入以理解为目的的阅读层次,真正发挥例文的作用,实现由篇到类的引领。
通过对课标、港版教材、学情、文本特性的分析,我们认为将“通过寻找关键句,获取苏州园林的主要信息,跟叶圣陶学习谋篇布局“作为《苏州园林》教学内容的落点,是比较合适的。优秀教师的课例从侧面印证了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余映潮以《苏州园林》为例进行段式研究——文章涉及总分、主次、分类说明等,其中最适合学生的是“分点说明表达思路”这种方法。郑桂华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问询学生的期待,教给学生快速找到文章要点、获取信息的方法,从而理解作者的立场。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衡量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因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合理起点。好的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正确的教学内容,应该:先内容,后方法;为内容,定方法。教学内容的选取仍需继续探索,我们认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于:基于文体的课例群设计,注重教学内容的系列性。
①②陈隆升《实用文章阅读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9期。
③倪岗《香港、大陆教材(苏州园林)比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9期。
④余映潮《(苏州园林)中心句说明法》,《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8年第11期。
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设计;学习能力
阅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令人不解的是,当前许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阅读教学。从我了解的几位初中学生、高中学生以及我的两个正在读小学的侄子口中得知,教师通常在课堂上范读或者领读了一遍课文之后,就是边讲课文边板书,学生也就是跟着忙于抄写笔记,有的句子也抄得不完整,使之所抄写的内容在复习时也是模棱两可,这并非单指语文一科。就英语教学而言,阅读理解为高分题,但是不少的学生都害怕这类题型,他们在做这类题型的时候,部分学生是凭借运气,少数学生是随心乱写。结果出现两种怨言:教师怨言:“这类题型我都讲过无数遍,要求他们熟记理解,详细记笔记的,而且要求他们背了的,结果还是一做就错……”学生怨言:“要我们背的课文也背了,笔记也记了,考出来就是错的多,没弄懂的就是那么几个句子,尤其是文言文……考前单词也记了,语法也没问题,可就是有几个阅读理解的题我看不懂。”这种状况,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对该科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从而“迫使”学生家长在课余时间里另请高明――家教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弊端。
要解决这一弊端,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设计组织学生阅读课文的环节,不要认为这样做会影响本节课的任务或者教学进度。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做到读、讲和记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过硬的基础,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持久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下面我粗谈几点:
一、朗读与默读
朗读与默读是教学中重要的训练,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1)朗读前要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不能读错别字,不掉字,不加字,不重复,并且要读出不同的语音和语调。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要富有感彩,然后进行简评。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基本理解。如:不提出要求,只叫学生读一遍或者读几分钟的课文,从表面上看是人人在开口、个个在发音,形式上实现了课堂活动率百分之百,然而效果是不佳的。(2)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默读时要做到不读出声,不指读,根据教师提出的要点集中注意力用心地读;教师一定要从该班的实际学情出发,注重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需要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主要会出现在哪几点上。不从实际出发,就不能明确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固然,在默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片段或全文进行复述,并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然后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方面进行归纳,最后再进行典型发言,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述表达能力。
二、处理好课堂笔记与听课的关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课堂笔记与听课的关系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听课与抄写笔记发生矛盾时,首推听懂课为主,笔记可以缓记、不记或者补记。总之,记笔记一定要以不影响听课、思考、理解等效果为前提。在此,教师要注意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会错误地认为:不管懂不懂,先抢着记下来,等到课后或其他时间再慢慢地去思考、理解和弄懂,一旦有了这种做法,结果是课后笔记几大篇,问题存了一大堆,想把问题一个个理解弄懂,时间不允许,精力跟不上。时间稍微一长,问题就成了滚雪球,学习兴趣也会低落。我记笔记的经验是,在听好课的前提下,宜简不宜繁,记下重点部分和基本要点,难点不放过,条理记清楚均可。笔记记得太细,不仅花的时间多,从动笔开始总处于紧张状态,还不一定记得清楚或者记得完整,不利于复习。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学好、弄懂和运用知识。然而,考试也不是考死记硬背的笔记或其他的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平时对知识的分析及理解的程度。
实践证明,学习中如不开动脑筋去思考、理解所学的内容,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无论你把书背得多么熟练,你只会变为书的奴隶,因为人的大脑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最多只起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作用,得不到真正的认识和运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冠连先生也对学生说过:“早日甩掉老师。”他还说:“教师的难度就是要设法把自己懂的东西变为学生懂。”这就要求教师不单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
生,更重要的是能把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自己去应用。教会学生要像蜂蜜采花粉,最终酿成了蜂蜜,创造出有价值的财富,不能学蚂蚁,时时刻刻都是忙忙碌碌,其结果就是什么效益都没有。
篇5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学情分析;自主学习能力;优化教学;指导
高三总复习中,阅读训练是高三英语的主线,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项目。在英语试题中,语篇测试不仅包括阅读理解,还包括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但是每次考试,学生的阅读部分却往往是失分最多的部分,很多学生往往只能得很少一部分的分数。因此,掌握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教师以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不足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老师们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但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从整体上对阅读的理解,使学生养成了逐字逐词阅读的习惯。反而影响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与理解。因此,阅读速度难于提高。
(二)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不具体,造成学生阅读效率低。 例如,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新词就不知所措,总是去查字典以求得正确解释,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从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也使阅读量大打折扣。
阅读中的生词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基本上不影响对文章理解的生词;另一类是对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对于第一类生词,既使我们不知它的确切含义,仍可较为准确地理解原文,因此完全可以跳过去不予理会。阅读时,应切记的一点是:不要试图弄清文章中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否则既影响速度,又影响理解。
(三)在阅读训练时,缺乏了必要的强化练习,使得有些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只凭感觉,而阅读能力却没有真正得到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学法指导与实践,让学生切实掌握学习及解题方法,使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阅读教学单一化。学生对阅读材料只是表层理解,使学生不能对所读文章的要点进行推断,更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及其引伸含义,从而影响了理解的准确性。
所以,高三的英语教师更应该要加强教研能力,力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高考阅读教学效益,拓展学科知识,不断提升和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教师在进行英语高高考备考复习策略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如入手:
(一)深入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
1. 学习动机不强烈,语言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有的同学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就处于无计划的松散状态。导致上课不注意听讲,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2. 学习方法不当。英语是一门听、读、说、写、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英语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把听、说、读、写分割开来,死记硬背,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当然事倍功半,效率低下。高中生有意识的记忆能力、有意识的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特征,巧妙地组织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重视学生的学、思和法结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进一步注入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这对学生的英语可持续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上课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和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学法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检查、督促、纠正,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变换方法进行检查。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能力的提高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堂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渠道,课堂45分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包含的阅读内涵,时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应该是最有效也最实用的训练方式。
另外,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研读《新课标》,熟悉《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精心设计高三课堂教学。高三的英语教学已不同于高一、高二以处理课本教材目标为主线的教学。高三英语的教学应当细心研读《新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在课堂设计中,对知识点需要进行“要点化”,“考点化”指导,重视解题技巧和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自主学习能的培养。
(四)督导高三学生多看课外阅读。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外阅读。教师要定时、定量、定要求,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家庭作业之一,对布置的作业教师一定要检查。选择读物的深浅应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相吻合,阅读的量适当。尤其要注意进入高三年级,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的量和阅读深度,提高阶段还可对学生提出一定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教师来说,首先是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督促学生用脑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的精心安排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有指导性的阅读也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更多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及地道英语表达。同时,也促进了英语的书面表达
因此,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在学生学习英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难点。在进入高三复习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范围,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加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策略及技巧,从而获取文章所传递的信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 曲玲.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尝试[J].辽宁高职学报,2005,(2).
篇6
“分步递进,分层达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升,得到递进发展。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一、分层细化,达标升格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学生差异。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有效的朗读指导,达到相应目标,促进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提高,在“分步递进,分层达标”为理念的朗读指导课上,开展既面向全班、又面向个人的,既有统一活动、又有区别对待的分层朗读教学。
教师首先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与语文素养,把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和长期性的两个层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有如下几个要点:
第四学段(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增加难度。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点,我们可以结合学情将学生分成以下几个层次:
A层: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对语言文字有较强的领悟能力,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拥有较强的诵读能力、组织力与表演欲。
B层: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领悟能力,能够有感情、流利的朗读文章。
C层:能够流利的朗读文章。在语言文字的领悟上有所欠缺。缺乏朗读的自信心。
D层:还不能够正确朗读汉字,不能流利朗读文章,缺乏朗读的自信心。
在实践中,这四个层次采用较多的是异质分组合作学习,即一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四个层次都编排在一个小组中,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情况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互助合作,达到各层学生互补和小组间竞争朗诵的效果。教师在朗读教学的活动版块与步骤中都应着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达到本层次的目标和更进一个层次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达到较低层次目标的情况下,自觉、主动、积极地争取递进,争取“升层”。让学生从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的层次向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甚至声情并茂的演读文章层次上升格。
二、分步“轻迈”,指导到位
要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则需要教师小步轻迈,层次细腻的一步步推进,需要教师步骤精细,层次分明的表达出朗读指导的要求。教师分层达标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在现有的能力上共同递进,在实践中,我们优化教学步骤,从而达到阶梯式的步步递进。
例如《破阵子》一课的朗读教学步骤可以这样设计,能够较好的实现分层次、分步骤推进式朗读指导。
自由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辛词风格。要求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形成课堂诵读氛围。
齐读本词,点拨部分断句,要求读对句读,字正腔圆。
细读本词,结合主要问题,在理解词意感情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情味。
展示演读。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诵读方式,表演诵读。
以上的朗读教学设计步骤中,遵循了朗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层层深入地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诵读水平,从读准字音到读对节奏再到读出情味最后到展示自我,表演式的诵读,一步步深入与提高。艺术地处理诗词,同时形成课堂波澜起伏的国学诵读场景,使得分层次分步骤的朗读教学成为一个教学线索,成为学生朗读能力的升格阶梯。
分层朗读教学一定要重视文本,必须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诵读品析。例如在《破阵子》一课的朗读教学步骤中的第三个步骤是分层朗读教学的重点部分。在这个步骤里,将朗读技能训练与诗词的理解进行有效的结合,将课堂向纵深方向推进。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对本词进行细腻的情感感受。
《破阵子》第三个教学步骤里。教师设计一个主要问题,进行朗读指导。主要问题:战争是壮阔的,那么辛弃疾是如何具体表现战斗的壮阔呢?在学生的回答中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文本理解与分层评价。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层次与他所诵读的情况进行分层评价与指导。
梦回吹角连营。连营二字可谓营地一片连着一片,这是何其壮观!教师朗读指导要点:读连营时,两字之间声音要拉长。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地多,就意味着将士多,分给将士们烤牛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场面何其壮观!教师朗读指导要点:八百里我们在读时,要读出那种壮味,声音放大。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争场面的激烈,马如同卢马那般风驰电掣,手持很有力量的弓箭,飞驰战场,英勇杀敌,万箭齐发,声音如霹雳一般。教师朗读指导要点:读时,语速加快,声音加大,语气加重。
可怜白发生。可怜华发已生,在豪壮中又显得悲壮万分,笔锋斗转直下,令人喟叹!教师朗读指导要点:语速放慢,声音低沉,蕴藉一种悲伤痛感的况味。
在朗读指导教学中,生动演读,能够激荡学生的心灵。演读就是表演式的朗读。课堂上的演读是分层朗读教学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吟诵表演的成就感,是课堂教学的,以学生小组为单位组内设计本组的演读方式,这样的课堂可以留给学生无尽的意味。
三、培养信心,共同递进
分步递进,分层达标的关键在于共同的有效的递进。有效递进就是在最近发展区的目标导引下,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反馈,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篇7
中学语文对话教学中学习方式的优化实施不是机械地照搬某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而是针对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需求和现实可能性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它着眼于不同的的课型和特定的教学问题的解决,立足于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其实施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的诸多课型中,优化实施最典型的就是阅读课,其思考拓展的空间与形式宽广而丰富。
阅读,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过程。阅读的实质和对话教学以及学习方式的优化理解,为我们的阅读课的学习方式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行为准则。目前有的学者根据学生的发展和中学阅读教学两方面需要,把阅读教学活动分为五种类型:即浏览性阅读、理解型阅读、鉴赏性阅读、借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根据这五种类型,可以设计出五种对应的阅读课,并且将其与一定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使学习方式的优化落实到具体的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
(1)流览性阅读——泛读课
针对这种阅读类型,我们重点是设计出泛读课,进行浏览性阅读能力训练。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查找资料——感知理解——观点交流汇报——价值评判等环节。
(2)理解性阅读——精读课
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出精读课,可以组织学生就文本的重点、难点、特点质疑问难,达到深入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目的;与这种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感知——多重对话——质疑问难——自我总结。
(3)鉴赏性阅读——欣赏课
鉴赏性阅读,指为获得审美愉悦而进行的阅读。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了欣赏课,对学生进行鉴赏性阅读能力的训练。可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典型作品和课外的经典名著、精美时文。教师应当加强鉴赏的方法指导,并让学生深入体验,可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预习——诵读涵咏——情境体验——感悟交流——拓展延伸。
(4)借鉴性阅读——读写课
借鉴性阅读,指的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阅读。针对借鉴性阅读,我们设计出读写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进行借鉴性阅读训练,可以组织学生揣摩分析范文,选定一个角度进行模仿。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指导——集体讨论——作品分析——品读促写。
(5)探究性阅读——研究课
探究性阅读,指为研究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阅读。这是一种极有发展价值的阅读。通过精思细审,参照比较,使认识更全面,更深入,以至于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它可以锻炼阅读主体的才干。针对探究性阅读,我们设置研究课,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探究。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实施可以这样优化设计:问题的提出(发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讨论心得——问题解决——书面报告。在此提供笔者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来说明:
研究性阅读设计
研究内容:大秦兴亡之启示
取材范围:(1)文本材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洵《六国论》,杜牧《阿房宫赋》
苏教版语文读本二:贾谊《过秦论》,苏轼《六国论》,苏辙《过秦论》
(2)音像材料《复活的军团》
研究步骤:
一、材料解读(1周)
1.学生结合工具书自主解读教材中的有关文章,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对于文言解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中标划并提出,由教师协助解决。)
2.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想,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解读心得,通过讨论加深认识。
3.观看音像材料,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积累。
二、论文选题(2课时)
1.阅读往届学生研究性论文佳作,了解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方式。教师点拨要点,作出本专题的论文选题及写作指导。
2.分析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确定研究的方向,报出论文题目。
3.论文选题交流。学生展示自己选定的题目,并简单介绍写作思路(或提纲)。同学共同评议,明确写作方向。
三、材料整理与搜集(1周)
1.根据选题重新阅读指定篇目,搜集整理相关的素材。
2.围绕选题拓展阅读空间,或上网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摘录素材。
四、论文写作(1周)
整理素材,梳理成文。
五、论文交流(2课时)
篇8
——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12月15日,我有幸聆听了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名师雷劲老师题为《相信阅读的力量》的专题讲座。雷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畅谈了关于阅读教学方面的教学,让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针对阅读教学,我总是无从下手,甚至忽略对学生阅读方面的指导,雷老师的这堂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收获:
一、明确中小学学习的核心问题
首先要明确我国现在的阅读现状。阅读理解与写作的困难总是困扰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教师把教语文等同于教语文教材,应试教育的模式往往存在与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用心落实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老师也没有为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书目。听到雷老师的这番话,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确实是对阅读指导少之又少,除了练习中遇到的阅读题之外我又何时有在课堂上渗透更多的阅读知识呢?总是希望孩子在课外能自觉的看一些课外书,课内只是抓重点知识,抓考试要点。听了雷老师的讲座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我班的孩子课外阅读不自觉,不是因为他们是留守儿童没家长陪读,而是因为我没有在课堂上给他们埋下阅读的种子,没阅读兴趣孩子怎么会自主读课外书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效仿雷老师,在课堂上为孩子埋下阅读的种子,让孩子喜欢阅读,自己找书读,而不是布置任务似的要求每天回家阅读一小时。
二、如何让学生“悦”读
雷老师说: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们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合适的,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是对学生的开发和唤醒,我们在给孩子推荐课外书时也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孩子读不同题材的书籍,例如古诗文,童谣,童话,童诗等。变化着各种花样读,让他们乐于读书。在读一些古诗文的时候要像陶渊明的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类似《诗经》、《论语》、《唐诗》经典之作可以让学生多读多背,无需做过多的解读,感受古诗韵律就好。在读一些童谣童话时要结合孩子的童心,在快乐中成长,在游戏中“悦”读。
三、如何学会读《绘本》
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对于儿童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雷老师强调读图画书要用心读,耐心讲,细心找。绘本并不只是儿童的读物,不同年龄的人读同一本绘本会有不同的领悟。她跟我们分享了《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这本绘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失落感受,都会期待不同的大圆满。透过绘本每个人的反思感悟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书籍给予我们的知识力量
四、 如何开展阅读推进课
篇9
【关键词】习作意识;阅读教学
用习作意识来观照阅读教学并不是要让习作目标取代阅读教学目标,而是以习作意识观照作为阅读教学实施的立足点,在实现理解文本内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基础上,更着力于帮助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的文采、学习表达的条理与章法,实践言语形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语文实践”,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进而反服务于学生习作与表达能力的提升。一句话就是让阅读回归“文章”本质,让阅读启发写作。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的习作目标该如何定位,怎样做到合理、有度呢?
一、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
习作目标的渗透必须依据课标的学段目标为导向。比如同样写景:低年级《荷叶圆圆》写景物“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就要感受其短语的节奏感和叠词的韵律美;中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渗透“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话,做到“言之有序”;到六年级就需要结合《山中访友》等进行联想和想象,渗透“如何把自己的情感融合到写景中”,让写景的文章努力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到“言之有情”。
再比如同样是科普文,低段的科普文主要以科普童话的方式出现,《棉花姑娘》《我是什么》语言都充满童趣,构段都是同一方式的重复,除“了解科学常识”(言语内容)外主要是“识字”和“感受语言形式”(如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中段的科普文教学要做到“获得科学知识”与“体会文章说明方法”的有机结合;高段的科普文教学要做到“掌握科学知识”与“联系实际,积极行动”有机结合,“体会说明方法”与“运用说明方法”的有机结合,“抓住课文要点”与“体会作者布局谋篇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审视教材,以单元重点为依据
在阅读目标制定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教材文本特点,联系单元训练重点,结合学生年段特点,选择那些重要的、难度适宜的习作目标进行渗透。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关于王熙凤的穿着、言行的描写都很值得细品。但根据年段特点和单元提示,借“揣摩人物的言行描写来领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重要,教师就要忍痛割爱,略品穿着描写,细品言行描写。《北京的春节》一文的言语训练点更多,如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的运用,如何围绕中心句把话说写具体,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等等。如何取舍,做到一课一得呢?这就要结合本课编排意图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加以审视,将“指导学生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侧重点。
三、关注文体,以体式特点作把握
如果f作者的写作是一种信息的编码过程,那么文体则为阅读暗示了解码方式。所以古人讲,“定体然后可以言工拙”。虽然课标有淡化文体的倾向,但不代表教师可以忽视文体。依据体式来阅读,是阅读的通则。如教《鲸》就要关注说明文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学《巨人的花园》就要关注童话语言的神奇性和故事想象的瑰丽;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要关注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论据的典型性,以及作者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观点的方法;学《最后一头战象》这类篇幅较长的叙述性文章时,要学习“抓事件要素”的方式来更快地了解作者“写了什么”……如果我们注重给学生“类”的积累,把阅读的基本路径指点给学生,相信他们会触类旁通,对写作也有很深的补益。
四、细读文本,以个性表达为落脚点
在宏观比照,定位好习作渗透的目标指向后,落实到具体的文章中还应该细读文本,寻找文本个性化表达的亮点。比如“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中“浮”字这样点睛传神的字词;《穷人》一文中的大量意味深长的标点;“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一句中“哇、啊”这类特别的语气词;《祖父的园子》中萧红那种新鲜独到的语言;《秦兵马俑》第8自然段,运用了“事物+联想”的方法把静态的兵马俑刻画得动态化的精彩典范的句段;以及插叙、倒叙等一些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在教学中要特别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理解、去积累,尝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如果说阅读是学生从“不理解”到“理解”是第一次飞跃,那么习作表达则是“理解”到“运用”是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飞跃中我认为第二次飞跃更难,如果老师能在阅读的第一次飞跃中为学生铺好更坚实、更厚重的垫脚石的话,学生的第二次飞跃一定会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张剑平“以阅读为中心”课程形态下的习作训练[J]小学教学设计2010.5
篇10
【关键词】CDIO理念 大学英语 改革 教学
一、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非英语专业各学科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随着大学教育改革向实用性、职业化不断推进,大部分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教学理念。CDI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核心目的,是适合于大学英语教改向着职业化推进的科学教育理念。本文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CDIO理念推动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改革,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二、新时期大学英语阅读教改的必要性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推动大学教学向着应用型教育发展,为社会输送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将来大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英语作为当今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性外语语言,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亟待加强。很多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后无法用英语完成正常的交流对话,甚至在面试找工作时将英语口语表达看成一个拦路虎,由此可见,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普遍缺乏的。尽管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认识到加强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但是受限于有限的课堂学时,还是会陷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大学英语教材文章为主要的阅读内容,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主要教学目的。
因此,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往往表现出如下特征: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课堂教学仍然沿袭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即教师负责讲授,学生负责听和记录,学生还是只能比较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交流机会;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偏重语言知识点和语法的讲授,没有重视语言功能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语言情感学习;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导致阅读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响应度很低。这种缺乏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的英语阅读课堂无法为学生提供锻炼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机会,限制了学生英语读说能力的提高。
2.CDIO理念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CDIO理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日趋完善的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制定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能力培养和检测反馈的标准体系。CDIO理念可以解读为四个步骤,即conceive(构思)、design(设
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操作)。从理念的构思到结果产出的整个过程,学生必须主动地开动脑筋,探索知识点间的联系,而教师则负责为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间搭建桥梁,创造关联性强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动手能力。CDIO教育理论的根本目的是向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并且旗帜鲜明地指出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外语交流能力。基于此,CDIO教育理念是非常适合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这是因为大学英语完全可以归属于应用型教育范畴,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宗旨,非常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CDIO引领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革新顺应了大学英语职业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CDIO理念指导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四重奏”
1.一重奏,加强教学构思环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CDIO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以凸显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力求充分解放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改的第一步就是如何解决学生对阅读课堂兴趣的流失现象。CDIO理念下,教师通过加强教学构思(conceive),完成学生阅读兴趣重构的一重奏,是推动阅读课堂改革向纵深方向推进的起始步骤。从实践性和参与性的角度加强阅读教学构思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明显效果。在经过多年的大学扩招后,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在英语基础水平上的差异性日益凸显,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优化授课方式,才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获得感。
具体而言,在CDIO理念指导下,阅读教学的构思应重点凸显实践性和参与性,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在新生入学后组织统一的学生英语水平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的层次判定。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设计合适的阅读任务,为后续的差异化阅读教学提供参考。分层次的教学构思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并进而鼓励他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更大胆地发表个人看法见解,对于所有大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学生群体阅读兴趣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这种分类构思、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他们“读说”英语的兴趣。
2.二重奏,加强教学设计凸显阅读教学的职业化特征。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教学目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基准。因此,CDIO理念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应做好设计(design)的“二重奏”环节,按照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改革,应遵循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提高阅读内容的可操作性。鉴于大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能力较差的现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也应该重视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词汇、句式和语法基础,为“读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教学内容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职业发展需求,培训学生在不同的职场环境中“读说”英语的能力。如机电专业学生不妨增设机电类的行业英语阅读教学内容、IT专业学生增设IT类的行业英语阅读教学内容,跳出英语教材对阅读教学的束缚,使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学业”和“行业”的有机结合。
3.三重奏,重视教学实施环节凸显阅读教学的实效性。CDIO理念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仅仅做好教学构思和设计环节是不够的,必须做好教学实施(implement)的三重奏环节,即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阅读课堂成为学生演练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练会的。阅读教学的课堂实施环节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通过引进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获得感。CDIO理念下,通过如项目教学法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按照学生英语水平的层次划分按照强弱搭配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安排小组阅读项目,教师可以先行明确任务指标,解读要点和难点,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带着疑问查找资料、开展学习活动,最后让学生以PPT的成果形式进行汇报演说,开启最重要的阅读教学环节-课堂讨论的大幕。英语教师可以模拟工作环境的实际需求、按照工作实践的特殊要求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任务的讨论,从而提升他们交流合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读说”的能力。
4. 四重奏,重视课后运作环节扩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空间。CDIO理念下大学英语阅读应重点培养学生“读说”运用到实际工作和交流中的能力。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受到限制,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应向课外所要“生存时间”,即做好课后运作(operate)的环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打下一定的阅读基础,而学生读说能力的提升更多地依靠课后环节。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好阅读课堂由课上向课后的纵向延伸,让学生组成小组单位,以未来职业需求和真实社会为核心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到课外去搜集读素材,检索和优化阅读成果,通过卓有成效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团队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外阅读环节中。
以职场为需求蓝本的阅读教学形式应进一步借鉴CDIO理念的教学评价思想,以形成性评价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将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和成果也纳入到成绩评价体系中,从而鼓励大学生重视并积极参加课外阅读学习活动,扩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空间,即可以丰富自身阅读素材的积累,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四、结语
CDIO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对于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与应用实践环节脱节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读说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学习和实践CDIO理念,做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的“四重奏”,牢记大学英语教学的时展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英语应用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正梅,张白振.CDIO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641-643.
[2]金花漫.人本主义理论对新模式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1):59-61.
[3]刘晓艳.CDIO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41-43.
[4]孟雯.基于TOPCARES-CDIO教学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2015(15):177-178.
[5]毛瑜.新课程标准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6):117-117.
- 上一篇:小农经济局限性
- 下一篇: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