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非遗文化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传承非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传承非遗文化

篇1

【关键词】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化生态,是人类文化与其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科学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相比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进行保护和开发,从生态重建的角度着重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人文环境更为重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构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维护其稳定、平衡,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尤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生态危机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考察可以发现,古老技艺的传承十分艰难。以河南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开封木版年画艺术馆馆长任鹤林先生曾说,一些年画作坊为了追求商业利润,盲目进行翻刻印刷、粗制滥造。艺术的传承绝不是对形式的模拟,而是要认真挖掘传统艺术中最本真的价值,寻找能够承载现代文明的艺术能量。目前来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内耗性传承。传承人为了追求更多经济利润,往往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本极力转化为经济资本。为了经济利益,各家老店甚至各持一家,互相诋毁,争抢“老字号”,导致内耗严重。

二是变异性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利益者、守护者,既是被保护的对象,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我们应该尊重传承人的基本现实诉求,保障他们的现实利益,避免传承变异的情况发生。

三是破坏性传承。破坏性传承往往表现为被动的破坏,例如由于过度开挖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或者是因为城市化发展导致原材料难寻。原材料的运用决定了文化遗产的形态面貌和质地品格,也决定了其艺术形式的特性、价值、地位,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与原材料之间建立了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联系。失去了相应的天然原材料,也就意味着确立自身、表现自身、延续自身的客观本质的丧失。所以说,天然原材料一旦枯竭,任何代替品都无法逆转和挽救相关传统手工艺的消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重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要求我们必须从本源出发,在生态重构的视角下进行科学保护,将非物质文化放到整个文化环境中去考量,并力求在不伤及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观、唤起文化认同感,并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建设。

第一,要培养和细化专业人才团队。专业人才应该由专业学者、专业艺术创作者、传承人组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者。专业学科的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架构的细化,区域文化课题的周密分工,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和抢救,国际平台的平等交流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大部分传承人已经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变革。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他们的努力往往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中设立民俗艺术学研究专业,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高校专业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完善保护规制。政策法规的制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保障。2011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随后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条例。但是保护条例仍比较笼统,缺乏对具体门类详实的保护措施和实施办法。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力度有所增加,不少传承人甚至一年都有半年的时间外出表演、宣传。但更长远、实质性的扶持却微乎其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的制定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实践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调整。相关部门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习俗、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等特征,制定更为细致可行的地方政策,将保护落到实处。

第三,要搞好区域文化建设。区域文化建设不是狭隘的维护或者保持乡土文化的原样,而是要发掘那些被遮蔽的乡土文化生存智慧,以构建体现“天人和谐,文明共生”的生态文明。我们应该借助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将我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到国内和国际环境中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从细微之处挖掘民间乡土文化中蕴含的现代价值。

第四,要完善生态博物馆、民俗资料馆、民俗文化生态区等设施。生态博物馆是各国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学研究学者不断探索总结出的一个有效、合理的文化传承的办法,这种方式也逐渐被各国接受和推广。生态博物馆有传统博物馆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对于传播生动的、变化的、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陆续在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等省份建立了16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舆论支持和政策倾斜,同时,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严谨的组织、考察、策划,推动建成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生态区等设施、场所,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空间。

第五,建立或者鼓励发展专业的决策咨询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任何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操作都将带来严重的损害。建立专业咨询机制,减少政府干预,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限制性、破坏性的保护。

第六,制订创意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品牌战略计划。培育创意文化品牌可以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达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制订创意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的品牌战略目标,应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指导思想,坚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意文化产业开发并重,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质、高品位的艺术品牌,发挥产业联动和区域经济的互动作用,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打开多渠道经营模式,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并促进非物质文化相关文化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还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制订品牌战略方针。从现代人的主体立场出发,关注当下,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心理感受,创作出既有较高艺术价值、符合人类总体价值取向的审美趣味与价值内涵,又能体现文化异质性的,真正具有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作品。

第七,要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国际间的非物质文化交流对保护世界人类文化生态的完整以及我国文化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开展双边文化合作,在国际舞台上树立文化大国的形象,获得国际社会的赞赏与肯定。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我们与国外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我们应该积极争取有深度的国际间合作,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理论家和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几方面共同展开国际间交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借国际学者先进的研究理念和专业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创新、传习、推广做努力。

生态重构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需要我们不断审视传统艺术在新语境下的变化。结合产业化的发展方式,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环境下的传播方式,在坚守传统艺术本质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化语言进一步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①周若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手工艺资源保护》,《美术观察》,2007年第11期。

篇2

一、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其中,加强对非遗的媒体的宣传,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的引导,对提升游憩者的文化自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同时,对游憩环境等客观因素来讲,游憩项目是否具有参与性,游憩项目是否注重创新,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游憩者能否更好融入到游憩环境的重要外部影响因子。就游憩商业区内的非物质文化游憩项目而言,主要包括饮食,商品,手工艺体验,节庆活动,游乐项目等。对饮食项目,游客通过闻香、品尝等方式来体验,其体验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让游客感知其背后的精深的非遗文化,就需要通过让服务人员介绍,演示等方式来将非遗呈现给客人。有些饮食环节的制作,可以在客人中间来进行,边做边讲,有可能的话,让客人自己去尝试一下制作方法。比如花生糕制作的捶打环节。一定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已有不少项目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整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性的传承下去,需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因此,艺术类院校针对本地非遗特意组织了挖掘、创新、传承等活动。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下去,能够促进国家的向前发展,将生活智慧、人文精神集中起来继续流传,其价值难以预估。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一)地域特质相互契合

艺术类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更好的就业,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学校除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以外,还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指引他们更好的突破自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一般情况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会利用自身优势,强调文化差异以及地域特色,组织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与地域特质相互契合,因此,不断穿插在艺术类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团体活动中,就能被学生接受,使其成为实力最强的传承者。学生们了解了非遗文化,找到了与自己专业基本一致的特色元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进一步的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

(二)融合先天教学条件

以前,艺术类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偏专业化,新课程背景下,第二课堂、选修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考察课程是否具有地域特色,然后,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扬,这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2]。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相比较,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应该针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评价的方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学生们掌握了非遗技艺,通过实践活动收集非遗素材,在不断的考察中,就能提升审美水平,拥有艺术气质,确保今后的发展更加顺利。启发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用非遗文化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优化,专业教师不妨利用自身优势,给予学生创作灵感,同时安排好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在文化继承中求得发展,在努力创新中走向成功。

(三)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非遗传承属于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而非遗文化则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流传下来的称为艺术技能的东西。保护区域性非遗,地方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工艺类非遗的教学内容,或者说,建立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体系,确立创新的目标,促进学生广泛就业。风土人情类的非遗文化,还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地方政府足够重视它,并且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艺术类高职教育中非遗传承与创新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继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计划。

三、非遗传承与创新中艺术类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创新作用

艺术类高职教育阶段,是传播文化、传授技能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学术造诣,在实践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满足他们更多的学习需求,从而开拓创新空间,体现创新教育的存在价值。

(二)培养大批人物主体

高职学生就是非遗文化绝佳的传承主体。这是因为,高职学生思想非常活泼,基本都是拥有创新意识的杰出青少年,他们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手工工艺有很浓郁的学习兴趣,所以,只要教师提供机会,学生就敢自主创新[3]。另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都接受过好的专业化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领悟能力,会持续引导他们创新,并且收到意外惊喜。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不受利益约束,他们能将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中。倾向于区域性非遗文化的交流学习,促进了非遗文化研究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深入中,学生发挥创新作用,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在不久的将来,艺术类高职教育一定可以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4

关键词:档案机构;非遗保护;边缘化;重要参与力量

一、新《档案法》实施给非遗保护带来的机遇

2004年的《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未提及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中没有明确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地位,也无非遗档案必须向各级档案机构移交的相关条款。新《档案法》在第四章的第三十四条提出“鼓励档案机构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新《档案法》是鼓励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1.参与非遗保护有法可依。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档案法》由以前的“只字未提”到“鼓励”,肯定了档案机构在非遗保护中做出的重大贡献。虽然“鼓励”看起来变化不大,但是对档案机构能够积极借助档案馆藏资源参与到非遗保护意义重大,是有法可依的。2.有利于提升档案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新时代档案机构尤其是档案馆利用馆藏和现有的平台来实现宣传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的档案式保护让非遗的文献资源保存得更久,且档案机构利用参与非遗保护,来重塑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形象,提升档案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我国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

(一)调查概述

1.调研方式。为明确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采取直接访问省市级档案机构网站的形式,具体调研中是采取对省级档案网站和百度以“非遗”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的文献进行统计。2.调研内容。明确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形式。赵跃博士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表示:截至2019年8月,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主要形式为收集、征集、采集建档、建数据库、展览传播、申报支持、业务指导共7种。结合档案机构实际工作,在结合赵跃博士的分类基础上,稍做调整,保留征集、采集建档、建数据库、展览传播、申报支持5种,将收集更改为接收(含捐赠),增加移交、修志2种形式,共计9种参与形式(见表1)。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参与数量少且比率低。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3337个。调查中发现仅有107家不同级别档案机构参与到非遗保护,占比3.2%,比例低;参与的107家机构中,按照档案机构的级别划分,有13家省级(直辖市)档案机构,36家地市级档案机构,58家县区级档案机构。可见,档案机构整体参与的数量较少,参与比例低(见图1)。2.参与形式呈现被动性。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9种形式中,征集、编史修志、建数据库、采集建档被归入主动参与形式,而接收、展览传播、业务指导、申报支持、移交则归入被动参与形式。调查发现,对107家档案机构涉及的9种形式统计后共得到总参与数为145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接收34家、采集建档29家、展览传播28家,后三名的依次是移交3家、修志4家和建数据库5家;主动和被动形式分别占比为40.69%和59.31%。对接收非遗保护中心移交的非遗档案的档案机构仅有3家统计,分别为湖北省武汉市、江苏省常州市和河北省固安县的档案机构。调查发现,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还以接收、展览传播等浅层次的被动参与形式为主,而编史修志、建数据库的主动参与形式占比不高。3.参与类型单一。为掌握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形式的丰富度,对档案机构参与类型进行统计。统计发现,有81家档案机构仅有1种参与形式,占比高达75.7%;而参与形式在3种、4种和5种的档案机构分别有1家(云南省)、2家(湖北省和张家港市)、2家(武汉市和扬州市),占比均不足2%。由此可见,档案机构参与类型单一、不丰富。

三、我国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现状原因分析

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实践存在数量不多、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与学界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身份未得到“官方确认”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管机构是文化部门。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后,国家层面就非遗保护已出台《非遗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办法》等9部政策法规文件,其中《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列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的主体机构;文化部牵头的非遗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9个成员单位,也没有国家档案局身影。官方确认的非遗保护主体机构中并没有提及档案机构。《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具有接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定期移交档案的职能。但早在全国部署非遗普查工作时,文化部就指出:“在普查中搜集的非遗实物资料所有权归国家,由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保护机构保管。”《非遗法》中也未有非遗档案必须移交到档案机构保管的相关条款。新修订《档案法》特别规定“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文献信息同时是档案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这意味着非遗保护中心等主体机构产生的非遗档案不一定得向档案馆进行移交。文化界和档案界相关法规政策均未将档案机构列入非遗保护的主体机构,这意味着档案机构在非遗保护中只能充当“社会参与”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地位也很难得到其他相关主体的认可,这也是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数量少的原因。

(二)档案机构工作机制不适应非遗保护

档案机构改革后,档案馆属于文化事业机构。一直以来,档案机构保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移交的档案,是一种基于传统档案形式的服务官方机构的工作机制;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开性和广泛的包容性,两类型机构存在本质区别。具体到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中,由于很多非遗项目是植根于民间,属于非官方机构的工作,档案的官方机构身份与非遗植根民间存在天然的不适应。档案具有保密性,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25年向社会开放;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类档案,可以少于25年向社会开放;而非遗传承在保障非遗传承人的知识产权和利益的前提下,是以传播和传承、振兴为目的,需要更多人了解非遗、使用非遗,甚至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活态传承。档案的保密性与非遗的社会参与性存在矛盾。

(三)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主动性不高

在官方身份没有得到明确的情况下,档案机构主动参与非遗保护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魄力。但很多地方档案机构对档案馆职能的理解十分狭隘,认为只需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不愿主动介入,也不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竞争,更不愿“越位”参与非遗保护。目前,仅有江苏省、云南省、湖北省的档案机构主动与文化部门联系洽谈非遗档案移交事宜并付诸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不主动参与非遗保护势必会造成档案机构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弱。

(四)保存类措施相较保护类措施处于“弱势地位”

《意见》明确非遗建档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由此可见,非遗建档仅被窄化理解为“收集、整理”,和档案界界定的建档是“收集、整理并保存下来”相比,唯独少了“保存”。可能从语义上理解,非遗的建档“保存”本身就是一种“保护”。但是无论是《公约》《“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都将非遗保护措施分为保存类措施和保护类措施,其中认定、记录、建档保存类措施针对所有非遗项目,而特别优秀的且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容易造成保护优于保存的印象。而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多为认定、记录、建档的保存类工作,保存类措施的“弱势地位”可能导致档案部门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中被边缘化。

四、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我国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的档案特色化出路

(一)充分发挥档案机构专业优势,筑牢非遗档案式保护

1.保持“前端”业务指导优势。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应主动与文化部门加强联系,协助完成非遗保护规章制度的制定,介入并指导非遗中心对非遗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保对非遗档案规范完整等方面的“前端”业务的指导,利用业务优势积极参与非遗保护。2.利用档案技术延长非遗档案保存时间。档案修复技术是档案保护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能提高档案耐久性。在开展非遗保护过程中,会重点关注传承人的实物档案、纸质档案以及声像档案,而在保护过程中又形成不少的纸质档案,利用先进的档案修复技术进行杀虫、除菌、脱酸等服务,延长非遗档案的保存时间;还可以主动向采用家庭式保管非遗的传承人提供免费的档案修复、加固、装裱等修复服务,以解决非遗家庭式保护条件局限造成非遗档案保管不规范的问题。3.通过编史修志来开展非遗保护。档案机构利用编史修志的优势,联合地方志主管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编写全面反映地区非遗项目规模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志书,如《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用档案机构独有的编史修志方式,记录非遗保护的脉络的形式来开展非遗保护。4.档案记忆工程延续非遗传承脉络。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正式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乡村记忆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具有本土地域特色、完善的乡村记忆档案信息资源库,有效提升档案部门的公众文化形象。档案机构在开展乡村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时,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的抢救性保护结合起来,在抢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等过程中,尤其重点收集含有非遗项目的资料,创编成文字、视频资料形式,并按照故事、技艺、习俗等分类整理成专项档案数据库。通过乡村传统村落档案的建档工作,将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资源库,在保障传统村落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的同时,保障非遗等传统文化的延续,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

(二)借助特殊档案建档契机,丰富非遗保护的多元化形式

1.将家庭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档案机构抓住为非遗传承人建立家庭档案和非遗传承人个人档案契机,全面、客观、真实记录非遗传承人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的艺术内涵,并借助文字、声像、实物及口述等载体形式实施非遗保护。例如张家港市已经为48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全部建立家庭档案,并完成档案的数字化。2.口述档案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口述档案将历史“原音再现”,可以很好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老记忆、老手艺。档案机构合理筹划、多方联系,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工作,逐一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对象实地走访,并进行口述档案视频采集、现场录制,待后期加工制作完成后,将资料存档于档案馆永久保存。3.方言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地方方言承载着乡愁、乡情,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如南京的吆喝、南京白话和南京白局。档案机构在开展方言建档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方言中的优秀非遗项目,比如传统方言戏曲、方言童谣、方言故事、方言说唱等,通过方言建档的形式更好地保存方言、留住乡愁,并传承优秀非遗文化。如陕西省档案局的《传承非遗文明,纪录方言文化》就是以方言建档的形式开展非遗保护。4.精准扶贫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2018年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就对精准扶贫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开发利用做出明确规定。“非遗+扶贫”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很多精准扶贫档案,档案部门要注意收集非遗扶贫过程中这部分特色形态的档案,将其归入“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两类中,真实、完整、准确、全面地记录和保存精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也是对非遗的保护。

(三)遵循非遗保护趋势,加强非遗文化传播

1.关注非遗传播工程,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传播。档案机构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积极关注文化传播工作的新动态,加强非遗文化知识的传播。首先,利用档案馆建成的档案网站开展非遗知识传播,可以在档案展览下设立非遗文化传播专栏,开展非遗文化的图片、视频形式的传播。其次,利用档案机构已经建成的官微官博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通过撰写推送非遗小知识等相关推文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再者,可以借助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通过制作非遗短视频等方式来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播,促进社会共享。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活态传承的文化服务、文化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继续把握新机遇。第四,拍摄专题片进行非遗传播。档案机构可以拍摄以“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宣传片开展非遗保护。如浙江省档案馆面向全省档案馆启动电视系列节目“跟着档案去旅行”,传承以浙江历史为依托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传统古城古镇古村文化,运河、钱塘江等世界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曲艺、传统手工艺、饮食等非遗文化,乡贤文化、浙商文化等乡土文化,诗书画文化等。2.重视文化传承服务,开展档案非遗知识服务。非遗传承是非遗保护永恒的话题,尤其是教育、培训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档案机构除了提供非遗档案借阅等服务外,还可利用现有的非遗档案资源,与其他部门合作,通过引入传统编研的成品、VR等先进技术的视频形式来构建非遗教育资源库,为教育和培训的传承提供知识服务。3.寻求多方互动合作,集中优势资源保护非遗。档案机构利用现有的非遗档案资源,并积极与文化部门、文化产业等主体机构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广社会化合作模式来打造档案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利用新媒体形式加强非遗档案资源宣传,如采取举办展览、编辑书籍、录制声像作品等形式进行传播,助推非遗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非遗。档案机构应把握非遗保护的前沿趋势,提升参与非遗保护的主动性,发挥专业优势,“有为才有位”,做历史的守护者、记忆的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参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倪永宁,徐拥军.档案机构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档案,2011(08):37-38.

[2]陆国强.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0-06-24:10.

[3]赵跃.新时期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反思与再定位[J].档案学通讯,2020(02):40-48.

[4]王巧玲,辛文琪.我国国家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正式制度研究[J].浙江档案,2020(12):29-31.

[5]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DB/OL].

[6]赵昌彦.世界记忆工程与中国地方档案事业发展[J].档案与建设,2017(01):4-7.

篇5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米宝,我近日却被一条消息掌脸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纪录片中,过桥米线中的那个鹌鹑蛋,竟然拥有了另一种“正确吃法”。

和我一般的大多数人,在吃米线时大都不会脑洞大开,想到把生肉放到搅拌过的鹌鹑蛋液中滚过再放煮,以此保留肉质的鲜嫩。

在听说鹌鹑蛋的“正确用法”后,我和大多数网友一样,脑里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鹌鹑蛋是用来给肉片保鲜,不是用来给汤提鲜的呀。

这几年,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蒙自,连续两三年都在搞米线节。节会期间一个重要的会程,就是颁布米线生产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生产流程、米线的粗细和软硬度、米线拼盘内容、选用标准和汤料制作过程等。只有达到标准的店家才能被蒙自米线协会认可,挂牌“云南蒙自过桥米线”。

这其中,米线拼盘的内容和选用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是米线等级划分的指标。一般的过桥米线,四五个菜式组成拼盘。稍微高档一点的过桥米线,有可能配上十几样菜式。近些年,随着业内人士的改良,过桥米线的拼盘也越来越讲究,肉片必须包括鸡肉、鱼肉、海鲜、火腿、排骨,蔬菜多配有蘑菇、草芽、韭菜、白菜心、豌豆尖、豆坨等,有时候一餐过桥米线,装生菜肉的拼盘有一大桌子。从品味的角度看,拼盘越多,说明这碗过桥米线越高档,越营养,越能够满足人的味蕾需求。所以,过桥米线的拼盘中出现鹌鹑蛋时,大多人见怪不怪,把它直接倒汤里,像豆坨一样让汤味更鲜不是理所应当吗?

从这个角度看,网贴中所谓鹌鹑蛋的“正确吃法”,更像是被标题党的作者自作主张加上“正确”二字的误导文字,米线拼盘本来就有两种吃法,把鹌鹑蛋裹肉片吃不过是两种吃法中的一个罢了。不管是直接入汤还是蛋裹肉片,其实都可以让米线和汤料味美十足。真的要去分辨谁是正确谁是错误,这就似乎有点无聊了。我反而觉得,米线美味贵在吃法多样,只要好吃,这米线随便怎么吃都是可以的。

近些年来,云南认证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蒙自米线早在2015年就已经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文化,大家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都赞同一点,就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改良要建立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变化上。比如,云南原生态的音乐、歌曲、服饰、美食、工艺品等就做得不错,它们通过改良做宽了市场,也打造了云南原生态的金字招牌。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口味的变化,米线作为云南的文化遗产,要传承,要扩大影响力,不可置疑的会在拼盘和汤料上做文章。增加菜品的数量或提高汤味的鲜香,甚至于如何将米线文化发扬光大,都是创新的突破口。鹌鹑蛋的出现就是一个创新。

篇6

在过去的时间,我们杭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做了三大研究任务与课题。一是进行开展了古都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重点研究了吴越与南宋文化,学术研究,是我市传承文化的基础;二是努力普及古文化知识;三是为保护古都与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做非物质文化的收集与传承。

我们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如下几点进行开展:

一、重视非遗,列入工作重中之重

我们一直是一方面开展物质文化、历史文化等的研究与宣传,另一方面,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列入古都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如何保护,如何传承、如何合理利用、如何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品质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引导和组织全市人民参加宣传与研究,形成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量。

二、重视宣传、加强研究与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一种无形文化,以传承人开展学习继承活动为特征。过去的历史中,主要是靠继承人的形体、语言相传,以师徒形势相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知识面广,但严重缺少文字题材的记载和传承。如今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社会结构、价值理念、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农村文化的渐渐消弱和消失,许多非物质文化都在濒临消亡,极其遗憾。因此,我们开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系统、全面整理相关资料和研究,并在社会中推进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众积极响应保护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结晶,向非遗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员学习。

三、加强实践,组织志愿者

多年来,我们非遗工作人员做了一系列的保护、研究、传承工作,基本完成确定预期目标,在各大院校开展了学习实践工作,在全市非物质文化的成果收集工作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社组织和人民群众都积极的加入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来,让更多群众也享受到了非遗的成果。

四、加强认知,开展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是我们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最直接和现实的途径,建立民间艺术的保护摇篮。

五、民俗运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

我市在过去工作中积极建立民俗团体,形成规模性的调查、整理、研究民间文学和民俗活动,同时在院校中培养民俗学研究人员,进行民俗活动调查研究。

六、专业剧团,促进文化产传承

我市专业剧团是针对有保护和传承价值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剧种而成立的专业演出团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加大了投入,保障专业剧团的演出经费,使我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这些传统艺术演出团体的自身发展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七、鼓励传承,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

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限于财力,完全依赖政府出资保护是不现实的,积极开拓其他保护渠道显得尤为重要。既然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那么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法就是还原于民间,通过民间艺人和民间组织世代相传。政府应加强宣传,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民间通过自身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充分调动民间艺人和相关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同时文化部门应及时对民间组织的工作提供具体指导和支持,帮助整理、记录。如果民间能够自发自觉地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就能减轻政府压力,更有利于突出重点,抢救濒危,保护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而不至于一哄而上。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的活性载体,她代表了人类历史的精神高度,也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资源和宝库。我们在还应继续加大力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进,并且伴随城市文明发展深入人心。我们非遗工作人员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重不断探索和研究,辛勤耕耘,已经做了不少让人瞩目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5

篇7

IT手段助力

非遗博览园立足于对全人类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与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它既是国际级文化主题园区、国家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也是每两年一届国际非遗节的永久举办地,同时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态展示和生产性保护基地。

整个国际非遗博览中心由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GBS)应用创新服务团队参与执行设计,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据了解,这个项目实施时间紧,从进场到上线,总计不到90天;同时,博览中心牵涉到创意、设计、软件、硬件、装饰、展示、多媒体、非遗内容等超过10个专业;各专业之间相互依赖,并行施工,项目管理难度大。

IBM全球企业用户体验中心解决方案专家李英杰表示,国际非遗博览中心项目对系统的稳定性、展示效果、展示内容和运维保障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博览中心作为长期运营的公众场所,需要持续稳定运营,接待大量参观者。如何保证系统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保障重大参观日的顺利接待,在软硬件发生故障时快速恢复,都是平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确保展览精彩

展示馆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合雕塑、图文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为了更好地营造展示效果,烘托气氛,展馆需要根据展示的不同内容自动调节展示环境,如灯光的关闭、明暗,控制音频设备和视频设备的相互切换、配合等。对于一个长期运营的展示馆,其展示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在如此大的展馆内方便、快捷地更新多媒体展示内容,将是展示馆具有长期生命力的保障。

篇8

特色小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产业为核心的社区营造,产、城、人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兼顾的发展理念。非遗特色小镇的营造关键在于一个“特”字,而“特”指特色产业,从而首先指向非遗的商品化、市场化与产业化。

不同于国内外相对较为成熟的非遗空间表达,若以非遗嫁接特色小镇,继而与国内外文旅小镇进行对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探讨非遗存在形式的可能。

那么,当非遗遇到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新瓶”又将如何装非遗的“旧酒”呢?

一、非遗产业与特色小镇的联姻

特色小镇在国内缘起于浙江,浙江把建设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路径,为企业搭建新平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样板。所以,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的发展空间平台,产业是其核心要素。如此,依托于特色产业而造就的特色小镇,关键在于“特色”与“产业”。

非遗作为一个区域或族群的名片,天然具备成为特色小镇的“特”字来源,而且以非遗为核心打造一个文化产业链条也完全有可能。例如浙江的黄酒小镇、贵州的茅台小镇,其实都是以酿酒技艺类的非遗作为核心,进而将产业链条延伸至旅游、文创等范。

这种以非遗为品牌,以非遗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我们便称之为非遗特色小镇。

事实上,非遗的空间呈现,早在特色小镇出现之前就有了,常见的便是以非遗为主题的街区、体验馆等。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成都的宽窄巷、佛山的岭南新天地,它们都试图将非遗植入到现代城市空间里,进而反过来为城市增加文化内涵。但这些旧有的非遗呈现空间,往往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而非遗特色小镇,如果试图以非遗作为主导产业,那么就不得不思考非遗产业链条的打造和延伸。根据非遗特色小镇的容量,可分为单一非遗产业的特色小镇与多源非遗产业布局的特色小镇。

单一型非遗特色小镇,基于某一项非遗作为主要符号,并由此衍生出了产业链,同时也包括其他类型的产业,诸如服务业、金融业(如互联网金融)以及地产业等。这种单一非遗产业的特色小镇,其特点在于特定非遗产业的开发容量巨大,文化价值挖掘和经济产值,这两方面都要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贵州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这个小镇作为住建部2016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以国家级非遗茅台酒的酿造为产业依托,开展旅游业等相关酒文化的产业。据2015年公开数据显示,酒业对茅台镇GDP的贡献达200亿元,基酒约占当地财政收入的90%以上,并带动了包装、物流等产业的发展。

多源型非遗特色小镇,则是指多个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开发和集聚,百花齐放,各有产值贡献。譬如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以“千年古镇,千户苗寨”而闻名,历来既是当地苗人的集散地和商品流通场所,也是西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苗族芦笙、服装、银饰、刺绣等非遗产业在此集中呈现。

相较于单一型特色小镇,多源型特色小镇有着更丰富的内容与资源。最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将多重非遗资源进行融合与匹配,而不是让它们各自为阵,即不同非遗产业之间要具备内在的关联逻辑,以在地非遗产业集群来共同支撑特色小镇的发展。

无论是单一型还是多源型特色小镇,都说明了非遗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特色小镇产业塑造中的关键支撑,而且非遗产业既可独当一面,也能共同繁荣。

二、“非遗小镇”的营造逻辑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特色小镇的培育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但凡空间营造,基础或深厚,或较薄弱。非遗特色小镇的营造也不外如是,一是在原有建制镇或产业园区的基础之上的升级,二为以非遗为内容的重新营造。

其一,原有小镇的升级。在2016年住建部的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中,127个特色小镇均为建制镇。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此前表示,培育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有条件的镇更好地发展。

前述贵州茅台镇,在原有基础之上升级再造茅台小镇,除却其管理模式与产业模式较为成熟外,最具特色的应是吸引多方多类资源的符号功能属性。另外,同为首批特色小镇的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当地因紫砂壶制作而凝聚于此的工艺大师与初级、中级工艺师为数不少,该镇计有紫砂专业合作社67个、紫砂企业400多家以及紫砂家庭作坊1200多家。2016年,实现产值78亿元,带动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4.5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多元。

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特色小镇,将成为某一项非遗的标杆所在,从而吸引更多人慕名前来,或乐业安居,或体验休闲。这在日后也将是许多非遗产业在特色小镇空间化探索发展的常见路径。

此外,目前来说,一些作为建制镇的旅游小镇在某种程度而言也是“非遗小镇”的角色。譬如,贵州雷山县西江镇、云南大理诺邓镇以及红河州建水县西庄镇等,其下辖的自然村多有旅游村,或是古村落,或是民族/民俗文化村。作为建制镇的特色小镇,本身就具备旅游地的基础功能以及集散功能,起到导流的作用。

其二,打造新的非遗特色小镇。在当下的国内外文旅产业中,影视IP主题型的文旅小镇遍地开花,依托影视拍摄地、影视人物、影视场景、动漫等IP元素,结合旅游产业,从而形成特定效应的主题小镇。以非遗为内容的空间重新营造,依托于特色小镇这样的平台,其实质是整合在地的文旅资源,从而构建一个综合型平台,这也是非遗空间化的中国模式。如此,就牵涉到特色小镇选址的问题,以及如何再造的问题。

2017年1月,浙江省发改委公布了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杭州湾新区滨海欢乐假期小镇名列其中。该小镇目前已吸引了10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167亿元,包括宁波方特东方神画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文化产品产权交流中心等。再比如,浙江绍兴黄酒小镇基于当地历史传统经典黄酒产业的优势、驰名中外的绍兴旅游品牌以及利好政策等因素,黄酒小镇因时因地而生。

对于特色小镇的选址问题,需要对区位进行全面分析。特色小镇一般集中在具有特色产业基础,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以及与中心消费城市具有亲缘关系的宜居区域,一方面起到分担城市功能的效果,另一方面努力契合最佳旅游半径。

因此,非遗特色小镇也是一些基础较好又具备特色非遗产业的市域或县域可供参考的项目。以再造“非遗小镇”来激活当地的文旅产业,使其获得在文旅产业界内的影响力,比如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紫砂产业)、河北省曲阳石雕小镇、浙江省龙泉宝剑小镇等。值得注意的是,正在发生的互联网与交通技术的变革对于传统时空观的重塑,使得非遗小镇的营造很大程度上将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总之,营造“非遗小镇”既要考虑内容与体量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融合产、城、人的问题。特色小镇的特征是“特”而“小”,其“特”在产业,而非遗产业本身就是最主要的在地品牌,至于“小”则强调的是“非遗小镇”的空间不宜过大,而应与所属城市、所辖及其辐射的乡村相匹配,但整体要契合宜居宜业的属性。

三、“非遗小镇”的启示与国际化表达

特色小镇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有益探索,在国内属于新的实践,生长于中国本土市场,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产物。以非遗为内容的特色小镇的营造无论是在建制镇的基础之上,还是启用闲置土地资产以非遗产业充实这方面,以及在特色小镇营造中非遗产业的单一与多源,其实都没有离开“特色”二字,这是对于非遗多重价值的信任,优质内容从来不缺市场,否则非遗的产业化无从谈起。

作为“非遗小镇”,本身的特性既包含“无产业不小镇”的营造逻辑,这使得规模化的非遗产业成为必然前提,又包含宜居的特性,这就要吸纳非遗全产业链从业者的参与,包括非遗传承人、设计人员以及各类相关机构、企业等。

作为配置全球资源的平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合、升级与对外表达,才是“非遗小镇”的价值所在。那么,在大文旅时代,非遗作为嵌合在社会文化当中的重要符号元素,其文化价值自不待言,当其见证产业化并以特色小镇为载体,何以与国际文旅产业对话?

笔者认为,但凡旅游项目,都面临全球的故事表述、全球的品牌营销以及全球的资源配置等问题。毋庸置疑,无论是非遗综合体还是以非遗为内容的特色小镇,都具备空间表达的独特符号意义。这意味着非遗中国在进行全球表达以及在与世界对话时,其核心价值在于其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异化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以非遗为代表的在地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托。非遗特色小镇作为非遗内容的生产基地与资源平台,为世界输送与交流其产品与价值理念,并获得巨大的商业价值或现金流,同时也是中国文旅全球品牌营销的载体,走向世界,进而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效益。

譬如,基于上海枫泾旅游、文化、商业等各方优势,枫泾古镇投资建设了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暨中国非遗总部基地。随着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化产业等纷纷进驻,整合非遗产业资源,孵化非遗文化产品,建立非遗总部数据库和OID注册中心等动作都在不断推进,日益形成一个规模性的“世界非遗特色小镇”。这一方面体现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在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巨大创造力与影响力。这就意味着中国非遗在进行国际化表达的渠道多元化与话语权的建立,因此中国非遗正被纳入具备平等发声的平台,这也是理论上互联网平等社会中优质内容胜出的必然辑。此外,随着资本要素的全球分配,中国非遗与特色小镇的融合案例无疑是具有中国特色品牌的全球表达。

篇9

【关键词】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木三瓯;高职院校;深入传承;建议

The Research of Deep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Yi Mu San Ou_”as Examples

WANG Chun-hong

(Research Center of The Wenzhou Cultural Industry, Zhejiang Industry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Zhejiang 325003, China)

【Abstract】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ause which lay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hands-on ability.“Yi Mu San Ou” is the 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a typical feature of Wenzhou regional culture,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has obtained certain inheritance through the effort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writ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jor、the innovation of craft、the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tc., But the deficiencies are also obvious, including less amount of class teaching、small class capacity、the limited scope of combination with original major Etc.. For th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new phase of deep inheritance,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nheritan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Yi Mu San Ou” and which represents the typ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Craft Clas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Yi Mu San O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 Inheritance; Suggestion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为五个领域:①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技能。①

在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个领域中,传统手工艺技能类(以下简称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因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在于对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掌握,而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和特点恰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性和技能性并重的特点使其非常适合学习、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的“一木三瓯”即指世界级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活字印刷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绣、瓯塑,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窑。“一木三瓯”作为温州独具“瓯文化”特色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传承、保护成绩。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在“一木三瓯”的传承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工贸学院先后于2005年引入了瓯绣、瓯塑,2014年引入了木活字印刷术和瓯窑,在校内进行传承。经过1-10年,时间不等的尝试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承、保护效果,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伴随着我们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日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已经发展到从全国性普查、摸底,全社会盲目跟风、简单传承的初步阶段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需求下,工贸学院如何继续深入地做好“一木三瓯”的传承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确实有必要进行认真思考。

1 工贸学院传承“一木三瓯”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非遗教材编写、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技能传承创新、非遗理论研究等方面,逐一分析“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传承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关键,是依靠传承人进行活态传承。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的关键亦是要培养出掌握非遗技能的传承人才,所以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是关系到校园传承效果的基础。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的开课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面向全院同学的公共选修课。开课目的在于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普及性教育,使同学们初步接触、了解这几项非遗技能。其中瓯绣、瓯塑引入工贸学院早,开课条件比较成熟,每学期各开设3个班,每班20人。引入晚的瓯窑和木活字印刷术目前各开设1个班,每班10人。截至2015年,全院历届已经选修过“一木三瓯”公选课课程同学的总人数超过1000人,在校内一定程度上普及、传承了“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另一类是从公选课同学中选出学习兴趣高、资质好、可以进一步深入培养的苗子,组成学苗班,开课目的是培养传承人才。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培养了重点学苗100多人,这些同学基本掌握“一木三瓯”的整套制作技能,能够独立制作作品,达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技能考核要求。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工贸学院虽然在“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足也较为明显。一是,选课难。随着“一木三瓯”在校内传承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在校园内培养起了非遗传承的氛围和观念,同学们有了学习的热情。但目前“一木三瓯”每学期的开班量和班容量,相对于全学院同学的总人数和选课热情来说,处于无力应对的局面,甚至在选课时出现了想选而选不上的“抢选”情况。如果不能让同学们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必然会影响到大家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工贸学院今后“一木三瓯”的传承,也与国家继续深入传承非遗的时代精神相违背。二是,课程开课的成本投入与教学效益产出不成正比。非遗课程开课需要一定面积的固定场所,需要用到专业的工具、原料,需要聘请传承人进行技能指导等,所以开课成本高。但现在每个学期1-3个班的开班量和每个班10-20人的班容量,无疑在教学成本的投入与教学效益的取得之间存在不成正比的情形,这必然会影响到进一步的深入化传承。

1.2 非遗教材编写方面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当时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时会有很多人学习这些技能,并以之作为自己安身立世、养家糊口的本领,自然那时也不存在传承人危机问题。但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步伐,依靠这些技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脱离了人们现代生产、生活的需求,不能再依靠这些技能安身立命,所以原来掌握这些技能的人或者年高离世,或者迫于生计转行,以致出现了掌握技能的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甚至一些项目出现了人亡艺绝的情况。如果今天再仅仅依靠过去那种口手相传的方式已经不能保证这些非遗技能的有效传承,所以必须以文字、影像资料等形式将非遗技能的制作要点和过程记录下来,作为非遗技能传承的辅助方式。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整理非遗技能制作过程、要点,并将之编写为教材的重要性。其中瓯塑、瓯绣引入学院早,校内传承条件成熟,已经着手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并在工贸学院校内试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以书面的形式保留了瓯绣、瓯塑技艺的制作流程和要点,而且也较好地辅助了非遗课程的教学活动。但因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水平,技能制作要点梳理的客观性、科学性、准确性,教材的适用性等问题,还没有达到对外公开出版的程度。

1.3 与工贸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

要想实现“一木三瓯”在工贸学院的有效传承,除了开设直接传承非遗技能的相关课程外,与学院原有专业进行结合,是非常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方式。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已经注意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比如瓯塑与轻工系艺术设计专业的眼镜设计的结合。为此该专业专门开设了36学时的《瓯塑艺术技法》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系统了解、学习瓯塑的传统制作技能,了解瓯塑蕴含的非遗文化特征,然后运用到自己的眼镜设计中去。因为该专业的学生本就具有工艺美术功底,设计创作能力强,现在通过瓯塑技能的学习,将专业的艺术创作理念与瓯塑蕴含的温州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设计出的眼镜产品不仅外观时尚,而且富有地域文化气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工贸学院“一木三瓯”在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方面,艺术设计专业虽然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瓯绣、瓯塑引入学院近10年的时间相比,结合广度和力度远远不够,还只是处于初步尝试阶段,没有达到真正批量投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程度,对于瓯塑非遗的传承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除了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外,与其他专业的结合还没有。

1.4 非遗技能创新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先祖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财富,在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演变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原有特点。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陷入需要人为刻意保护、传承的境地,但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并不矛盾。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的传承过程中,也在不断尝试着进行创新。比如瓯窑在制作中,结合温州本地水土特性,自己尝试进行陶土配置、釉料调制等;瓯绣在针法上采用透视绣的绣法;瓯塑改变了过去只能以大幅壁画呈现的形式,现在改为创作在自己设计的小型瓷盘上;木活字印刷术除了印刷传统的古书、宗谱外,创意出木活字挂件、书签、明信片、桌牌等产品。这些创新包括了使用的材料、创作的技艺、呈现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创新的不足,是仅停留在学院内课堂创新层面,直接进行生产性链接的比较少,未能产生比较实际的生产效益,在生产性传承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1.5 非遗文化内涵讲授方面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阵地,一方面要向同学们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于文化的传承。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非遗传承方面,除了要向同学们传承非遗制作技能外,也要注重对这些非遗技能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讲授。只有兼顾这两者,才是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学院在过去的传承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技能的传授,出现了很多同学虽然知道“一木三瓯”,也学习了相关的非遗制作技能,但并不知道“一木三瓯”自身的发展传承历史、其与温州地域文化的关系、今天在校内传承的价值、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等,这与今天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精神实质是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做到文化的传承才是一个民族精神永续的根本所在。

1.6 非遗理论研究方面

党的十以来,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软实力对于地方政府、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温州僻居浙南一隅,自汉朝以来就逐步孕育了地方文化色彩浓厚的“瓯文化”。要想发挥“瓯文化”对于温州地域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好“一木三瓯”等非遗资源,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是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工贸学院在长期非遗传承实践的基础上,已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本校的非遗传承工作。但因为工贸学院属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存在的,这是必须要正面对待的问题,所以工贸学院的非遗理论研究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

1.7 社会宣传和普及方面

工贸学院作为一所地处温州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服务地方社会,在“一木三瓯”的非遗传承方面亦是如此。从2005年至今,学院通过在校内开设暑期青少年、老年体验班等方式,向社会开班授学、宣传普及“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还通过派老师去温州市的一些学校上课的方式,将“一木三瓯”带出校园,带入温州市的中小学。截至2014年,学院进行过“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宣传、传承的学校达到20多所,受教学生达到8000多人,得到了受教学校师生的认可和好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动了“一木三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随着工贸学院在社会上宣传、普及“一木三瓯”工作的持续开展,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学校、单位会慕名而来,要求去传授非遗技能。但因为工贸学院能够掌握“一木三瓯”非遗技能的师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现在对外传承服务的任务变得越来越重,逐渐陷入无力应对的局面。

2 关于工贸学院深入传承“一木三瓯”的建议

2.1 丰富校内传承方式,让更多同学有机会了解“一木三瓯”

工贸学院要想解决上文中分析的目前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想扩大“一木三瓯”的校内传承范围,想让更多同学选到自己喜欢的非遗课程,除了根据学院可以提供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木三瓯”的开班量,及每个教学班的班容量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让同学们接触、了解“一木三瓯”。

在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要想掌握某一项非遗技艺的整套技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但如果只是要初步的、浅显的了解,则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所以可以通过开设非遗短期体验班的方式解决同学们选课难的问题。比如开班类型中,可以增加以月为单位的班次。一个月四个教学周,每周上一次课两个学时,一个月共计8个学时,作为接受、领悟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是能够做到对“一木三瓯”非遗技能和文化内涵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的。这样不但老师可以发现一些真正喜欢、而且有天赋适合继续学习的学生,同学们也可以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些非遗技能,是否想继续学下去。对于那些确实喜欢、也有资质继续学的同学,以后可以选修一学期的公选课,如果公选课学完,还想继续学的,再参加学苗班的深入化培养。这样循序渐进的选课、开班教学形式,无论对于开课的学院一方,还是对于选课的同学们,都是比较灵活、合理、有效地传承方式。此外,也可以通过讲座、专题展览、校园非遗专题周等活动向全院同学宣传“一木三瓯”。

2.2 增加对“一木三瓯”非遗文化内涵的讲解,使同学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文化是一个民族血脉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今天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欧洲的法国、意大利,亚洲的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今天国内的在校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外来的西方文化、韩流文化等津津乐道、盲目追崇,却丧失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在向同学们传授“一木三瓯”等非遗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向大家讲解它们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同学们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3 增加与学院原有专业的结合,扩大在校园传承的范围

工贸学院在“一木三瓯”今后的传承过程中,除了可以继续与设计专业结合,直接应用到产品的外观设计中,还可以与其他专业结合,扩大校内传承的辐射面。比如可以与信息传媒学院结合,在同学们进行网页设计时加入带有“瓯文化”色彩的非遗元素;可以与材料系结合,用现代化的新型材料表现传统的非遗技能和文化等。

2.4 注重与非遗企业合作,在订单式培养中推动非遗传承

学院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能够使同学们学有所成,更要学有所用,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今天,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但因为传承人数量不足,没有足够的专业从业人员,没有办法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工贸学院既然已经开设了“一木三瓯”的非遗技能传承课程,就可以通过与社会上的非遗企业合作,使愿意从事非遗技能学习的同学将来可以直接到非遗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去毕业实习,将来毕业后可以留在这些非遗企业工作,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2.5 在高校非遗研究阵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加强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在全国大学中先后成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先后公布了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所高校为非遗研究基地。2014年温州大学被批准为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标志着温州市高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工贸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水平虽然不能与全国的重点大学、本科院校相比,但也要注重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只不过在全国高校非遗研究的阵营中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要侧重、加深对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的研究。

2.6 将学生创作的作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销售,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和热情

工贸学院的学生在通过选修课和学苗班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会陆陆续续制作出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专业的标准看,会存在些许不足,但经过指导老师的修改,可以以适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比如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那些喜欢“一木三瓯”非遗文化产品,但对产品的制作技艺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消费者。因为那些真正出自传承人之手的非遗产品,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我国目前很多消费者对于非遗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还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对于高价位的产品难以接受。相比之下,同学们的作品在价格方面反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学们看到自己制作的非遗作品可以转换为实际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2.7 鼓励更多地同学以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推动非遗传承

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新创业是高职院校的一大特色,工贸学院对此也一直非常注重。以“一木三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色,而且非常适合产品化,所以同学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学到的非遗技艺进行创业。比如工贸学院曾经选修过瓯塑课的杨忠敏同学,本专业为机电一体化,因为选修课结识瓯塑后,逐步走上了利用瓯塑进行创业的道路。他从最初成立瓯塑工作室,到后来成立自己的瓯塑公司,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职毕业生,到被评为温州市的“年度经济新锐人物”,以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利用非遗创业的成功道路。

国务院总理2014年9月10日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致辞中说:“(要)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②在总理大力鼓励创业的号召下,希望有更多地选修、学习“一木三瓯”非遗技艺的同学利用其进行创业,以创业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3 结语

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注重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所以非常适合在高职院校进行传承。“一木三瓯”是具有典型“瓯文化”色彩的属于温州地域的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贸学院通过课堂教学、编写非遗教材、进行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传承成绩,但存在的不足也较明显,如教学开班量少,班容量小,与学院原有专业结合的范围有限等。针对于此,结合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深入化传承新阶段过渡的时代背景,为工贸学院“一木三瓯”今后的深入传承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尤其是最后的建议,可以为全国其他高职院校的非遗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菁,黄友金.瑞安东源:再现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胡春生.温州瓯窑褐彩青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3]胡春生.温州瓯绣[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4]吴小红.瓯塑[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

[5]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上、下册)[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6]王春红.关于传统手工艺技能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深入产业化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5(4):21-24.

[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8]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注释:

篇10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的沣峪口老;由坊,历经清末到民国的战火硝烟存活至今,是我国仅存的几处百年老油坊之一。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营老油坊的高让让、高飞父子次年也被省、市两级政府认定为陕西省非遗“老油坊榨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然而好景不长,在成功申遗后的第四个年头,老油坊的命运便发生了转折。为了配合区政府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实施,老油坊将被建成博物馆。但在博物馆的规划里,传承人生产榨油的场所却没了踪影。百年“活化石”的院落将被拆作一堆瓦砾。申诉无果的情况下,高让让、高飞父子从2012年10月开始,不得不当起了“钉子户”-……

要“遗产”不要“非遗”

钉子户,一个听起来格外倔强固执,甚至有种决绝意味的名词。然而不管它给人怎样的印象,终究掩盖不了它弱势群体的本质。在这个行政命令高于一切的年代,所有钉子户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黯然离场。音乐人左小祖咒没能改变结果,高让让和高飞父子更加不能,哪怕他们是非遗传人。

拆毁文物驱赶传承人,让高家父子和众多非遗保护专家痛心疾首。只是有一点让人感到迷惑,在这一事件里,当地政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立场?一面是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后认定老油坊为非遗项目,以及高家父子的传承人地位;4年之后便一改初衷,开始拆毁文物驱赶传承人。

据长安区文体广电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传承人和多位非遗保护专家的呼吁下,文体局曾向区政府和区城建局提出过意见。“但得到的答复是‘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我们心里有数’,从此,我们也不好管这事儿了。”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难道不是应该由文化部门主导,其他部门配合吗?然而现实再次让我们意识到,在发展经济为主的大背景下,无论文化的口号叫得多响,始终都是“虚”的,“文化”再次被迫为“经济”让路。

修建博物馆不是不好,但因此而将传承人“驱逐”,是否有些功利和不近人情?非遗保护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说得好:“非遗保护应该讲究整体原则,不能仅仅把油梁、榨油设备等个体看成了文物,它与传承人一起构成的整体才是完整的文物。我们不能‘割裂’着保护!”

难道不能想想折中的办法吗?比如聘请高家父子为博物馆工作,向游客介绍老油坊榨油工艺?然而,要“遗产”不要“非遗”的举动实在让人质疑修建博物馆的真实用心——是为了保护历史,弘扬传统文化,还是扣着“传统文化”的名义圈钱?

“人造文化”的联想

从当地政府的规划上看,博物馆将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群。它包括了“沣河乐园”、创意饰品店、老街酒吧等部分。其中的“非物质文化活态展示区”有“门架、展厅、保护展示、生活辅助”4个部分,但传承人生产榨油的场所没了踪影。

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当前的“古镇热”。从丽江到凤凰,从周庄到乌镇,古镇的热度一年高过一年,一大批“人造古镇”也随之应运而生。看着用颜料勾画出来的“青砖墙”,看着水泥浇筑的“飞檐翘角”,看着一片片崭新的“老瓦”、复古风的地板砖、仿瓷涂料……古镇就这样从新变古了,古董造假,岂不也是如此?

无论博物馆还是古镇,都是为了发展旅游,都是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旗帜,然后在规划之后,真正的老建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漂漂亮亮的“新古典”建筑。有人笑言:要毁了一个地方,就让它成为旅游景点。在这个经济挂帅的年代,多少真正的古镇老建筑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没有倒下,却因为旅游开发而彻底走向末路……

无论保存得是否完好,一律推掉重建!这也许就是当今对古建筑最常见的规划方法。理由也很充分:都快成危房了,不拆还能怎么?再说了,钢筋水泥结构再加点复古装饰,既漂亮又结实,更容易整体规划。于是,那些破屋老楼自然拆得理直气壮。

长安区规划的博物馆也没能免俗,拆掉真文物,修个假古董。只可惜了那些传统手工艺,就这样被“规划”掉。诚然,古建筑的修缮、复建都相当费钱,当然没有新建省事儿省钱。可是,如果没有实力修复,至少不要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做着摧毁它们的事情。老百姓不是傻子,这样的“人造文化”忽悠得了谁呢?

别让技艺淹没于尘埃

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如今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抢救性呆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认为,老油坊能够活态存在100多年,生产性保护无疑是最适宜的。

然而事实已成,一句“博物馆不能榨油,你们得搬走,回迁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就决定了“非遗钉子户”再怎么折腾也无力回天。2012年的年尾,高家父子终于离开了守护多年的老油坊。在他们搬离的第二天,老油坊的院落轰然化为一片瓦砾,只留下了榨油的主屋。现在,高让让已在距离原址几公里外的自家后院,重新建造油坊。他说:“毕竟不是在老院落榨油了,感觉不一样。几代人在沣峪口老油坊榨了120多年的油,到我这儿却被迫离开了,想起来还是会觉得苦涩。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技艺传承下去。”

在被迫与老油坊这块“文化招牌”割裂之后,古法榨油技艺如何传承便成为高家父子目前的最大问题。说实话,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早已有了比古法榨油更为先进、高效和卫生的榨油方法。高家父子坚持榨油为生,究竟能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而他们所传承的“老油坊榨油技艺”,有何特殊之处?在当前时代,除了作为历史的记录之外,还有什么价值?

高家父子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一种力量,但也从中看到了问题。不只是“老油坊榨油技艺”,还有很多别的非遗传统技艺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缺乏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只能无奈地失传。老油坊不在了,但未来还要继续。古老的技艺传承至今不易,如果已不合时宜,那么只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