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医药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医药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 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水稻;杂草;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5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96-02

Abstract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of old and new herbicide varieties replacement in direct-sowing rice fields,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on the weeds in direct-sowing rice fields were researched. Results showed that 60g/L penoxsulam・cyhalofop-butyl dispersible oil emulsion could prevent the weeds in direct-sowing rice fields,for single and double cotyledons weeds prevention effectively,fast-acting property is strong,with good persistence,within the scope of design dose is safe to rice. 60 g/L penoxsulam・cyhalofop-butyl dispersible oil emulsion can spray on the stem leaf in the rice fields during weeds 2~4 leaves phase,before applying herbicide should put dry paddy,after applying herbicide 1~3 days, cover and keep water for 5~7 days. Recommended dose was active ingredient 60 g/hm2 to 120 g/hm2.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60 g/L penoxsulam・cyhalofop-butyl dispersible oil emulsion increased rice production 17.27% to 50.90%.

Key words 60 g/L penoxsulam・cyhalofop-butyl dispersible oil emulsion;rice;weed;control effect

为验证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对水稻直播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特进行了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含山县陶厂镇水洞村,试验田前茬为小麦。土壤为马肝土,土壤中有效氮含量265.3 mg/kg,有效磷含量33 mg/kg,有效钾含量1 059 mg/kg,pH值6.1,有机质含量21.525 g/kg[1-5]。试验区内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碎米莎草、丁香蓼等,其中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为优势种群[6]。经观测,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对试验药剂无明显影响。

1.2 供试品种及药剂

供试水稻品种为嘉花1号。供试药剂: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河北荣威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乳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市购);10%氰氟草酯水乳剂(美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市购)。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72 g/hm2(A)、90 g/hm2(B)、108 g/hm2(C)、180 g/hm2(D);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乳剂30 g/hm2(E);10%氰氟草酯水乳剂90 g/hm2(F);清水作对照(CK),人工除草(G)。上述药剂用量都为有效成分用量。4次重复,共32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各小区间以小埂相隔,茎叶喷雾,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施药前放干田水,药后1 d复水,之后正常水肥。施药器械为喷孔口径为0.7 mm,工作压力0.2~0.3 MPa的山东卫士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2016年6月20日播种,2016年7月10日施药,7月20日、8月10日分别进行人工除草。

1.4 {查内容及方法

药后3、6、10 d及杂草调查日进行调查。观察记录各处理区对水稻的安全性、药效快慢、药害症状和恢复期。药后20 d调查株防效,药后46 d调查株、鲜重防效。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0.25 m2内各种杂草株数,最后一次调查时加测杂草鲜重(剪去根)。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效果(%)=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后观察,各处理区水稻正常生长[7]。

2.2 防治效果

施药后20 d,试验药剂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各剂量处理对杂草表现出高效,总草防效74.81%~94.54%。处理A、B与处理C、D的防效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1)。

药后46 d,试验药剂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各剂量处理对杂草表现出高效,总草鲜重防效79.23%~97.30%,总草株防效78.08%~96.38%。其中鲜重防效上,处理A、B与处理C、D在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株防效上,处理A、B与处理C、D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2)。试验药剂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各剂量处理较CK水稻稻谷产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增产幅度28.18%~50.90%(表3)。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可有效防除直播稻田杂草,试验药剂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可于直播水稻田杂草二至四叶期茎叶喷雾,施药前放干田水,药后1~3 d复水并保水5~7 d[8-10]。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60~120 g/hm2。在本年度试验条件和设计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试验药剂60 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乳剂各剂量处理水稻增产28.18%~50.90%。

4 参考文献

[1] 马国兰,刘都才,刘雪源,等.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混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0(18):265-269.

[2] 夏仁来,张跃,李兵.6%氰氟・五氟磺可分散油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药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4):83-84.

[3] 夏仁来,张跃,李兵.6%苄嘧磺隆・丙草胺・f草酮颗粒剂防除水稻机插秧田杂草药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5(1):76-77.

[4] 余建邦,李平,肖建桥,等.30%苄嘧磺隆・丙草胺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00.

[5] 徐晨光,郭海波,谢先华,等.吡嘧・丙草胺防除机插秧稻田杂草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6(12):1984-1985.

[6] 朱文达,魏守辉,张宏军,等.10%氰氟草酯EC防除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效果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9):82-85.

[7] 张宏军,崔海兰,朱文达,等.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复配剂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植物保护,2011(2):177-181.

[8] 周小刚,朱建义,陈庆华,等.70%苯嘧磺草胺WDG防除免耕地杂草效果及后茬安全性[J].杂草科学,2011(4):50-53.

篇2

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实验教学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生产企业中,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不断自我提高,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科研素质,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因此,强调应用型人才对于医学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是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因此,建立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更加重要。

吉林医药学院依托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特点与相关学科优势,适应生物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实验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应用能力,取得了一些成果,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

医学生物技术主要是由生物学、医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一种应用型很强的新兴学科,是集医学、生物学、药学、实验方法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这就要求学生不但具有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技能。形成符合国家对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和医学背景的,满足我国医学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现状

吉林医药学院原先是一所军队院校,2004年移交给地方办学,是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是我校新办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比较薄弱。在生物技术实验室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基础仪器设备数量不够,而且有的仪器设备比较陈旧,缺少一些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些仪器设备;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缺少具有医学背景的应用型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实验内容脱离时代前沿,和生产实际结合不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考核方面,还缺乏科学合理性。

三、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以上问题和不足,我校生物技术专业以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教育理念,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通过更新整合资源,建立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在我院实验室原有的仪器的基础上,进行了资源整合,又购进了PCR仪,凝胶成像系统,二氧化碳培养箱,荧光倒置显微镜,发酵罐,蛋白质纯化系统,高效液相色谱,多功能酶标仪等先进的实验设备。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医学背景的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发酵实验室、蛋白质纯化分析室、药物筛选实验室,并且还做到对学生完全开放,学生可以申请毕业论文和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等。通过教学中心的建设,既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又顺应了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引进优秀实验教师

医学生物技术实验课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践性很强,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有高水平的医学和生物学相关的实验技术。我们实验室对人才的引进,要求具有医学相关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优先录用具有医学和生物技术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并且由科研骨干教师考核,考核期合格才能被录用。并且新入职的实验教师还要进行生产实训,到医药生物技术公司进行系统培训。

3.改革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

改变传统的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实验课中。它可以将一些陌生、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抽象的实验,如PCR实验,可以用动画讲解整个实验过程,将抽象的原理变得形象化,并可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内容上,减少一些陈旧性的实验内容,多开设一些设计性、应用型实验,与医药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紧密结合,如基因工程疫苗的制备,蛋白质药物的纯化,基因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等综合性实验。

4.改革实验考核制度

改变评分标准主要依据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我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验考核制度。在学期实验结束后,除了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外,还要考察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对其进行量化打分。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实验数据20%,实验操作50%,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创新能力10%。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地位,转变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在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大学生实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医学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想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医学生物技术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姜勇,王会岩,张磊.等.普通医学高校生物技术教学改革[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47-148.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培养方向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对于一些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多所高职院校合并而成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上就不能照搬国内重点大学的培养模式,而应该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性、职业性教育,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变,主要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实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商洛学院作为陕西省省教育厅首批确定的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之一,大力探索和推进校企合作,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仅是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改革、建设和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1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生物技术专业是商洛学院升本以来开设的新专业,因此,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是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方面,还是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大多数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还达不到企业用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只懂理论或只具备基本动手能力,却缺乏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倾向,学生实践创新意识淡薄等。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第一感性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同时也训练学生各种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强化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加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技能,不断拓展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可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提供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校企合作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合格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2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学校科学制定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而实践教学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关键的教学环节。因此,校企合作下的实践教学既注重教学质量,同时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其具体的措施如下。2.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行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的行动指南,贯穿于人才教育的各个环节,因此,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借鉴省内外同类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优化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邀请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有计划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先后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设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动物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和《生物化学实验》等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还开设了《基因工程实验》《细胞工程实验》《蛋白质与酶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实验》和《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等专业主干实验课,并通过《专业认知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2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通过与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等相关的企业合作,开展各种类型的学科竞赛,比如“森弗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动员全体本专业学生积极申报“挑战杯”、“互联网+”商业大赛及省级、国家级生物学科竞赛等。鼓励全体教师和学生,结合地方产业或相关企业科技需求,挖掘潜力项目,每年积极申报陕西省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2.3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在强化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与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等3家农药生产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和就业基地合作,还与陕西森弗制品有限公司、西安伊利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西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生物制品企业建立参观与见习合作,每年安排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开展认知实习和综合实习等。2.4外引内培,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各个高校的核心资源,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快学校转型发展,自2015年以来,商洛学院通过开展“百名博士工程计划”等途径,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补充到教学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中,并且还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利用企业现金生产设备和技术,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促进其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主管和资深工程师等参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修订和理论教学,担任本专业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完善整个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2.5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应用技术型大学本科教育内涵的核心,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专门负责制订合作教育的规划,协调资源配置,各二级学院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并通过与企业建立协议、制订规范,不断加深校企合作,实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全程参与”。为此,学校先后颁布了《商洛学院实践教学管理规定》《商洛学院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商洛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全过程。2.6完善过程管理和评价机制实践教学包括了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许多环节,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较为复杂,因此,学校成立教学评估中心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各专业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监控,同时建立合作企业对实践教学进行督查评价和机制反馈。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践实习过程中,不仅接受带队指导教师的管理,更要遵守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技术人员和外聘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并在实习结束后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打分,并给出鉴定意见,同时企业和学生也对全体指导教师进行打分,实现多项评价,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

3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既能发挥学校理论知识较强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企业先进设备和技术等各优势,根据社会与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实践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是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最优模式,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商洛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学校,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认真吸取国内外高等教育最新发展成果,以全面实施本科教育,着力构建“稳基提质增速,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争创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主要任务,坚持走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之路。对于生物技术专业发展而言,校企合作下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仅处在合作的初级阶段,只有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根据社会和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才是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凸显教学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永安.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马纯艳,卜宁,李学军,等.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

[3]陈裕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改革——以新余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5,20(2).

[4]吴业卿,丁先锋,舒建洪,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4,4(4).

篇4

【关键词】“4.5+0.5”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3-0047-01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从2013年起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时间9个学期(4.5年),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0.5年)。同时规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内容框架包括以下内容:专业(专门化方向)、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教学时间分配表、教学时间安排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实训条件、编制说明。按照以上要求,笔者完成了五年制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工作。现以该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收获进行总结。

一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思路

1.打好基础

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首先就要进行行业企业调研,这是打好基础的阶段。调研主要可以采取问卷调研、访谈、专家座谈等方式进行,不同的学校可依据自身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只有明确了企业行业的需求分析,才能知道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开设哪些课程。

2.分析提炼

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就可确定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即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和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当把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分析清晰之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可以提炼出来形成课程,这就为后续制订教学时间安排表打下了基础。也就是说专业开设的课程最主要是为了培养出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学生。

3.后续完善

当课程分析提炼出来后,就可以制订教学时间安排表。这个表格确定后,专门化方向也就定下来了,课程结构与教学时间分配表、专业主要课程教学要求、实训(实验)基本条件、编制说明也就迎刃而解了。

4.专家研讨

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制订完成后,就要请专家尤其是行业企业专家进行研讨。专家的角度与教师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不同,专业教师只有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才能让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完美。

二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总结

1.企业调研十分重要

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之前,我们首先完成了一份江苏省生物制药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的调研报告。调研显示企业对生物医药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在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上,企业对学生的爱岗敬业、团队合作、责任感、吃苦耐劳与质量意识要求很高,表明这些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制订的培养方案中综合素质这一部分的内容就以此为依据。

2.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职业资格标准制定

目前,生物制药行业没有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就依据前期制定的地方职业标准,以期培养出符合资格标准要求的学生。所以,人才培养方案里的职业能力分析就要围绕职业资格标准来制定。

3.专业面向凸显地方行业企业特色

经过企业调研得知,江苏省的生物制药企业以小型企业居多,其中从事疫苗生产和基因产品生产的企业最多,这些医药企业对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方面的技能比较重视,这些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应成为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适应新形势下生物制药行业需求的必备技能。因此,在高职的职业面向中我们就设立了疫苗生产方向、生物工程方向,以顺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4.课程设置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优势

除了利用好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实验室外,还要和别的专业进行资源共享。可以根据各专业的实训基地的实力以及实际情况来选取或确定合适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核要求等方面,充分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应让更多的教师包括非专业教师参与进来

专业负责人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修订工作,同时由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人员组成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管理机构,负责方案的开发辅助、贯彻执行和执行结果的检查监督等工作。在开发过程中,一些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就需要物理老师、无机有机化学老师商讨后来制定。这些均需要教务处和各院系相关人员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管理机构的统一协调,以利于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5

论文关键词:服务外包;湖州市;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服务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服务外包已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态,浙江省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在规模、交付能力、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北京、上海、苏州等国内领先外包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外,专业化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湖州服务外包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探索适合湖州市情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服务外包是相对于制造业外包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业态,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上世纪80年代,随着制造业转移高峰期过后,许多国际大公司为进一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环境应变能力的目的,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共性、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这一发展模式称之为服务外包。服务外包主要有信息技术外包(ITO)、商业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种形式。ITO是指服务外包发包商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提供商,向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术服务功能。如:软件开发服务、网站建设服务、商业尽职调查、异地市场研讨、供求配对平台、网络资讯服务等。BPO是指服务外包发包商将一个或多个原本企业内部的职能(后勤管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开发等)外包给外部服务提供商,由后者来拥有、运作、管理这些指定的职能。如:注册管理服务、办公室租赁服务、电话代接代转、异地商务秘书、会计报税等。KPO是一种帮助企业研究解决方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经过即时、综合的分析、判断和研究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作为发包企业进行决策的依据。如:专业策划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培训服务、政策法规调研等。根据服务外包承接商的地理分布状况,服务外包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离岸外包、近岸外包和境内外包。离岸外包是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境完成;近岸外包是指转移方和承接方来自于邻近国家,近岸国家很可能会讲同样的语言、在文化方面比较接近或相类,并且通常提供一定程度的成本优势;境内外包指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方来自同一个国家,外包工作在境内完成。

一、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现状

(一)业务领域逐步拓展

目前,浙江省湖州市服务外包正呈现出信息技术外包(ITO)发展较快、业务流程外包(BPO)领域不断拓展、知识流程外包(KPO)高点起步的发展态势。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占主导地位,2010年合同执行额约占总额的61.18%,业务已涵盖软件研发外包、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外包;知识流程外包(KPO)主要涉及生物医药研发、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工业设计等。2010年,湖州市服务外包合同额累计达到3269.8万美元,同比增长232.1%,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2000.4万美元,同比增长103.8%;其中,离岸外包合同额1024.2万美元,离岸执行额774.2万美元。离岸外包市场主要面向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岸外包企业主要承接上海、江苏等地的业务。

(二)园区建设扎实推进

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主要载体的集聚发展格局。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太湖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吴兴区的湖州多媒体产业园、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已纳入第一批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打造南太湖科创中心、南太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区、物流综合园区等产业集聚新平台,其中软件开发与信息处理服务、医药研发和动漫产业三大领域是该区引导和培育的重点。截至2010年底,全市在册服务外包企业已达到74家,较2009年底增加24家,已经形成一批具有从事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骨干企业。中科院湖州营养与健康科学中心、海瑞网络科技、深蓝计算机、瑞万思、太极信息等信息软件服务外包企业;赛尔迪、协和干细胞、金时代生物、江南生物等现代生物医药企业;世博计算机、飞天影视动漫等动漫创意企业;华安物流和一通物流等现代物流企业的领头作用明显,带动了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的较快发展。

二、湖州市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现状

据统计,湖州市从事服务外包人员共计2万多人,其中,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太湖科创中心75%以上从业人员均在本科学历及以上;湖州多媒体产业园致力于引进从事呼叫中心、数据处理、多媒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动漫影视作品的创作等专业人才,涉及生物医药、动漫、IT、物流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方面湖州师范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均已成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湖州市服务外包发展起步较快,但在人力资源方面与周边先进城市比较,尚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及相应的人才培训中心、缺少高层次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和基础性人才。第一,懂技术、精外语、善管理的高端复合型、国际化外包项目管理人才十分短缺,造成企业项目开发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第二,与服务外包领先地相比,湖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在语言、文化上的基础条件,使其在与欧美企业沟通时处于劣势,例如在做信息服务外包(呼叫中心)时,难以与客户就住处需求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局限了业务的拓展提升;第三,由于教育体制所存在的缺憾,使得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企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成本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工作。就目前情势而言,湖州市仅有2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依托湖州师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且刚刚成立,人才储备不足,课程、专业设置有待进一步与市场对接。

三、对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任何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外包产业更是如此。可以说,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纵观外包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从最开始的接单,到协调组织资源管理实施,再到最后的技术实现,人力资源对每一个环节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外包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湖州市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需求的特征,服务外包人才应该根据由高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构成的“金字塔”型结构,形成层层递进的金字塔培养体系。

(一)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高端人才是外包企业的领军人物,肩负开拓市场,参与国际服务外包竞争等创先工作。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高素质、高能力要求,决定了高端人才的培养无法单纯依靠教育机构的储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具体、实际的实训锻炼,积累经验,不断成熟、成长。通过发挥政府在服务外包人才开发中的引导、推动作用,加快制定出台扶持服务外包产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多种辅助方式,创造高端人才工作、生活的舒适环境。鼓励外包企业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能独当一面的外包项目负责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接包能力。“出国实训”培养模式将使受训人员直接置身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开拓,亲身体验外包项目的谈判和接单过程,开拓眼界和视野,从而更快捷造就国际化、高素质的服务外包高端人才。

(二)加大基础人才储备,加大服务外包管理人才的内部培养力度

从高校入手,创造条件为在校的学生提供更多模拟演练和实习的机会,使其在毕业后能够以无缝对接方式更快地投入到企业的实际管理运作当中。同时“内部培养”也是服务外包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企业对内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技术基础,逐渐展露出管理才能的优秀技术人才,一方面适时选送到高校进行深造提高,以培养既具有实践经验又有系统管理理论知识体系的优秀管理人才;一方面加强对员工岗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如此不仅为员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可谓一举两得。另外,对外包高端人才所采用的“引进”方式同样适用于培养外包管理人才。主要是吸引相关行业中的管理人才到外包企业任职。这些人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对行业发展动态和市场也很熟悉,企业只需对他们进行外包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短期培训即可,这使得这些“引进”的管理人才可以很快的熟悉外包产业环境,并能顺利接手管理外包业务。

篇6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生物制药专业的基础课程。结合作者的自身教学实践,阐述了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应该有其专业个性化的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应强调基本应用型知识的掌握;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药学知识的实践;在实验课程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规范性的实验操作技术;在课程知识之外还应结合当前的医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教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273-02

引言

生物制药专业作为药学院或综合性大学的新兴专业, 正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培养具备生物学、药学基础理论的生物制药专门人才的急需专业。医学微生物学作为本校生物制药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要为后续的生物制药工艺学等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要能够使同学们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为学生们今后走向药学事业创造契机。但由于课程内容较多、基础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不易掌握。因此,笔者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为生物制药学科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结合专业特点,精心选择教材,精炼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出版社的《医学微生物学》教材版本较多,大多为医学出版社出版,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性较强。为选择适合药学专业的微生物学教材,笔者从众多的教材版本中选定了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黄汉菊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发现该教材的基础部分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再根据所安排的课时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各论部分内容进行精简和综合,在教学时发现既要注重“三基”知识的讲授,还要据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增加公认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充分体现医学微生物学与药学的联系。

(一)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应一成不变,应随微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做出相应补充与完善。目前,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出抗微生物医药新型技术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需要学生及时掌握这些内容。同时,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做以下调整。

1.优化教学内容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分章节的形式介绍各类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在每一章节中,着重介绍微生物种属的基础知识,尤其微生物的抗原特性、微生物学诊断以及免疫防治等,针对微生物的诊断和防治技术进行系统的阐述。这种结构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共性,利于学生理解和灵活应用。同时,还须做好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联系,以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医学微生物学的应用。

2. 突出教学重点。由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课程的教学内容就应紧密结合医学致病微生物的各个领域。例如,在讲授流感病毒的基础知识时,应着重掌握病毒粒子的结构,基因组的组成、编码蛋白的种类及其功能,其主要抗原的类型,抗原容易发生变异的机制及在病毒防治中遇到的关键问题。

3.教学内容要体现新颖性

作为生物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医学微生物学中尤其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一些高发病原的新的科学进展时时在更新。在教学中,要随时查阅最新的科研动态,更新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把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科学知识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充实于给学生的讲授环节,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如把最新的抗HIV药物充实到反转录病毒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医学微生物学这门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除讲清基本理论外,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要领的严格掌握是本课程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以配合理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加强综合性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内容除一些验证性实验外,增加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增强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针对细菌学实验开设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在混合菌种中分离克隆出纯的菌种,并鉴定到属,使学生的实验具有连贯性,有利于培养其综合实验技能。

2.增加设计性实验。设计性试验给学生开放了更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并鉴定,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领域到认识到微生物的无处不在,加深其对微生物的认识,并对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有更明确的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在系统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与实践相关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搞好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备课环节。备课时要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各章节的目的、要求,确定重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课程特点,确定难点。这是在备课时的首要明确的内容。要用自己的语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之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1];考虑清楚采用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提出什么样的思考问题及进一步学习的自学参考题纲。备课时对相关问题作充分地考虑和安排,教学中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授课效果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尽可能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就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的医学微生物学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众多病原微生物的分离、诊断技术均研究的较为清晰。将这些已有的科研成果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再配以相应的解释,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教学中只是让学生翻看书本,而书本上没有的图表不得不画草图,因此,教学节奏无法掌握,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使教学生动、直观、形象,我们除了组织教学参观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展现畜产品副产品的形状、生产设备以及作用原理图,更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课程内容,这样,学生们兴趣非常浓厚,上课效果非常好。

(三)采取PBL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能否牢固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在学习上我们常说“主动产生效率,态度决定一切。”也即要想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应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师,不但要准备好教学需要的内容,而且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在教学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在课程的绪言中,要给学生引出问题:人为什么会生病,生病可能与什么有关?进而给出致病因素与医学(病原)微生物的密切关系,进一步的指出作为生物制药专业的研究方向可能之一就是要针对某些具体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其有效的生物技术药剂。通过这些实例的讲解,学生们会明白医学微生物学中要学的内容与生活和生物技术制药生产密切相关,是一门实践性与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并非枯燥的理论。

采取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2],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教学新理念的机会,同时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讲授过程中,不时地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已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是即将讲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难度不应很大,学生只须短暂思考就可以回答。通过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跟得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帮助学生去思考的问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由教师进行详细讲解,以求使学生完全理解并记忆。选择一些常见病原微生物部分则进行PBL教学,要求结合疫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PBL教学的方法是:课前由教师将讨论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布置给同学。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通常是要求同学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们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通过图书馆、网络、请教专家等途径,获得相应的信息,经归纳、整理,并做出讨论预案,再返回到课堂大家在一起进行讨论。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把握方向、布置任务、组织讨论和进行总结的作用[3]。课堂上学生充分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辩论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利用信息资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诊治疾病的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工作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对新问题的出现,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及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争取做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功能。我们还会继续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培养出新世纪优秀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雷凯健,王天晓.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2010,17(2):24-25.

篇7

在《材料化学》绪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方式,以“材料、材料与化学、材料化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讲解材料发展中的化学,引入材料科学与化学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从材料结构、制备、性能和应用四个方面讲授了材料研究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信心和兴趣,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材料化学;绪论课;教学设计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伴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而诞生和成长,即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部分,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1]。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化学和材料类专业开设了《材料化学》这门课程。《材料化学》是南阳师范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材料制备和应用中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内容庞杂、概念甚多、加上课程改革,理论课时数减小,学生在学习《材料化学》课程过程中,普遍存在概念混淆、重点难以掌握等问题。绪论是一门课程的开场白和宣言书,是师生之间学习和交流的起始点,能为学生建立起一门课程的知识轮廓。通过对绪论进行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在所学专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问题[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绪论课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讲好《材料化学》绪论课谈一些心得。

1首先明确课程性质、特点及地位

教学之初,首先明确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地位,是学习后面材料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同时明确考核方式,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的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既涉及工程材料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又包括材料结构及制备中的化学问题。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很多知识点与材料学和化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重复,很多学生以为学过相关知识,就会从思想上松懈。然而,相关知识点虽然出现重复,但在不同学科中讲授的重点是不同的。在讲授材料化学课程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的思维解决材料科学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刻领会化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的重要意义。通过一些实例,讲解本课程与化学和材料相关课程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更加深入了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材料科学是偏实际应用的工科课程,化学是偏理论的理科课程,材料化学则是利用化学的理论解决材料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2材料

以材料的实际应用为引子,如材料在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回想什么是材料?材料的种类?提出材料是对人类有用的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然后介绍材料的发展历史,说明人们对材料的使用,是从最早的天然材料,依次经历了陶瓷、青铜、铁、钢、有色金属、高分子材料以及新型功能材料。根据材料的发展史,启发学生思考材料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人们对材料的使用经历了从天然材料到合成材料,从传统材料到新兴材料。传统的材料主要以经验,技艺为基础,材料靠配方筛选和性能测试,通过宏观现象建立的唯象理论对材料宏观性能定性解释,不能预示性能和指明新材料开发方向,而新型材料则以基础理论为指导。材料科学的历史表明,当一种全新的材料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合成后真正巨大的进展就常常随之而来。化学的发展往往导致材料技术的实质性进步。在新材料的研发和材料工艺的发展中,化学一直担当着关键的角色[3]。任何新材料的获得都离不开化学,以石墨烯为例,物理学家主要关注其电子结构及输运理论,材料学家主要测试材料的电磁、光电、传感和催化等性能,而化学家的任务则是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和插层剥离等方法制备该材料。只有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高质量大尺寸的石墨烯,才能推动石墨烯在电子信息领域走向实用化。

3材料与化学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化学学科的交叉,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材料科学和化学的研究范畴。在本课程的第一节课,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材料科学和化学的研究内容和范畴,这对于后续相关概念的讲解至关重要。材料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材料,材料是对人类有用的物质,指的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而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是构成人类物质世界的基础。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及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化学则是从原子和分子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相互转变规律的科学。因此,化学研究的尺度范围是原子、分子、分子纳米聚集体。材料科学最早研究的尺度范围在微米以上,如钢和陶瓷的组织结构。随着一些新兴材料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材料的研究甚至小到电子结构。如近些年发现的拓扑绝缘体,其表面导电,体内不导电的性质由其拓扑的能带结构决定,而该拓扑结构则与电子的自旋运动有关,研究拓扑绝缘体必须从电子自旋角度认识其结构。因此,材料科学的研究范畴不断拓展,并于其它学科交叉。

4材料化学

通过学习材料的发展历程、材料科学与化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已经对材料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给材料化学下一个定义。材料化学是关于材料结构、制备、性能和应用的化学。本校材料化学专业选用曾兆华、杨建文编著第二版《材料化学》作为教材,教材的章节也是按照材料结构、制备、性能和应用进行安排的[4]。在这部分内容讲授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教材目录为参照,讲到相关内容可以与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对应。

4.1材料的结构

从三个层次讲解材料的结构,分别是电子原子结构、晶体学结构和组织结构。电子原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材料的电、磁、热和光的行为,并可能影响到原子键合的方式,因而决定材料的类型。在这个层次上研究的化学问题主要涉及原子序数、相对原子量、电离势、电子亲核势、电负性、原子及离子半径等。原子序数决定了材料的化学组成,电负性决定材料内部原子之间的键合方式,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等。晶体学结构主要指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排列的方式,根据原子排列的有序性,将材料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中出现局部无序,或对理想晶体的产生偏离,则出现缺陷。缺陷的存在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等。如在本征硅内部掺杂磷元素,磷原子替代硅原子的位置,形成杂质原子缺陷,增加本征硅的导电性,形成N型半导体。组织结构主要指材料的物相组成及结构、晶粒的大小和取向等。在大多数金属、某些陶瓷以及个别聚合物材料内部,晶粒之间原子排列的变化,可以改变它们之间的取向,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一般来说,减小金属的晶粒可以降低其熔点。在这一结构层次上,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起着关键作用。大多数材料是多相组成的,控制材料内部物相的类型、大小、分布和数量可以调控材料的性能。

4.2材料制备

材料合成与制备就是将原子、分子聚集在一起,并转变为有用产品的一系列过程。材料制备的方法和工艺影响材料的结构,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根据制备原理的不同,材料制备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指在材料制备过程中,仅改变材料内部原子或分子的聚集状态,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方法。如真空镀膜、溅射镀膜、脉冲激光沉积法等。化学法则在材料制备过程中,涉及化学反应,并且有新物质的生成。如固相反应法、有机合成法、水热法、沉淀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以石墨烯材料为例讲解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烯作为二维单原子层材料,既可以采用物理法制备,也可以采用化学法制备。2004年发现石墨烯的报道,便是采用简单的胶带对撕方法制备,该方法依靠外力使石墨片层克服层间范德华力,使层与层之间分离,从而获得单层石墨,该方法也称为物理机械剥离法。利用甲烷、乙烯等烃类气体作为碳源,镍、铜、金等金属作为基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则可以制备高质量大尺寸的石墨烯。另外,以石墨为原料,利用化学插层剥离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制备石墨烯[5]。但不同方法制备获得石墨烯的尺寸及性能差别较大,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采用的石墨烯制备方法是不同的。

4.3材料性能

材料的性能由其结构决定,与材料制备的工艺和方法有关。性能是指材料固有的物理、化学特性,材料性能决定了其应用。广义地说,性能是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外部作用的反应的定量表述,例如力学性能是材料对外力的响应、电学性能是对电场的响应、光学性能是对光的响应等。因此,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力学性能和特殊的物理性能。常见的力学性能包括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决定着材料工作的好坏,同时也决定着是否易于将材料加工成使用的形状。锻造成型的部件必须能够经受快速加载而不破坏,并且还要有足够的延性才能加工变形成适用的形状。微小的结构变化往往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材料特殊的物理性能包括电、磁、光、热等行为。物理性能由材料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决定。对于许多半导体金属和陶瓷材料来说,即使成分稍有变化,也会引起导电性很大变化。过高的加热温度有可能显著地降低耐火砖的绝热特性。少量的杂质会改变玻璃或聚合物的颜色。

4.4材料应用

材料化学已经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如电子信息、环境能源、生物医药和航天航空等领域。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现代芯片制造离不开化学。光刻过程使用的光刻胶和显影液,镀膜过程中的化学气相沉积和原子层沉积,刻蚀过程中的反应离子刻蚀,这些工艺过程都离不开化学的作用。在环境能源领域,新型光催化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离不开化学法制备材料和对材料进行化学掺杂改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对传感材料进行化学改性提高其传感特性,对仿生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在航天航空领域,各种轻质、耐高温、耐摩擦等结构材料和功能化智能材料的研发都离不开化学。

5结语

通过对“材料化学”绪论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明确了该课程的性质和重要地位,大量的实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树立了学生学好该课程的信心,为课程的深入学习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以“材料、材料与化学、材料化学”为主线进行讲授,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1):23-25.

[2]杨卓娟,杨晓东.关于高校课程绪论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39-41.

[3]唐小真,杨宏秀,丁马太.材料化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曾兆华,杨建文.材料化学.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篇8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其分类

根据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可将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其从事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

应用型人才具有不同的层次与类型,有作进一步区分的必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分,可分为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的类型上,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最有代表性的是郑晓梅的观点[1],其根据应用型人才处于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的阶段将应用型人才分为三种类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工程型人才处于研发、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将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转化成可直接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等。技术型人才主要处于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从事组织管理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技能型人才则处于生产、建设、服务等实际操作一线或工作现场环节,从事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计划、方案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实际操作工作。此外,根据每一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程度,可将每一类型的应用型人才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综上所述,应用型人才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种类型以及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二福建省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独立学院具有“民、独、优”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特色,在其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定位上也具有特殊性。这是由社会人才需求、独立学院自身条件和生源状况的差异化所决定的。

1社会人才需求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部署[2-3],福建省要继续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建材、冶金、林产、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福建位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其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需要,注重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2独立学院自身条件

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较短,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生源层次、管理模式、教学水平等方面难以形成与公立本科高校竞争的能力,也难以培养出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但与公立高校相比最大优势是具有更多的办学自,采用民办机制运作,可以灵活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显然其能更好地承担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3独立学院生源状况

独立学院一般安排在“三本”批次招生,除了少部分高考失误的学生外,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不如公立高校“一本”、“二本”学生,培养学术型人才缺乏生源基础;而大多数学生来自经济收入较好的城市或城镇的家庭,见多识广,思维开阔,追求个性独立,兴趣爱好较广泛,求新求异意识较强,喜欢接受新事物、新潮流、新看法,在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甚至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并不比公立高校“一本”、“二本”的学生差。独立学院不能完全按照“一本”、“二本”生源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标准来培养学生,而应突破传统本科教育观念“重知识不重能力、重理论不重实践、重继承不重创新、重一般不重差异”的桎梏,根据其生源状况因材施教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福建省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定位为具有大学本科层次的知识与智能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的初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福建省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评价的基本原则

1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纵深推进,对工科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上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将不断攀升。为此,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独立学院要把握历史赋予的机遇,积极拓展新的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促进学科、专业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学科链与产业链的正面对接,构建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产业和都市型产业服务的相关工科专业群,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重点培养具有主导性、支撑性、基础性影响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以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

知识是认识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积累,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属于基础。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属于关键。素质是将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并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核心[4]。应用型人才培养,只有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加强知识积累,突出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处于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环节中的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从事组织管理生产、建设、服务等实践活动以及技术工作,要处理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还要直接领导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工作并管理整个团队,须有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其匹配。

在知识上,要求技术应用型人才具备较为宽厚的知识,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合理知识结构,如专业知识、工程基础知识、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在能力上,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处理工艺水平的设计,工艺流程的监控,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以及产品、服务的改进和更新等工作,还要组织协调团队工作,因而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管理能力。此外,技术应用型人才还要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不能遇到工作中不顺利的事就产生消极、逃避的情绪。

在素质上,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对的是基层一线,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身心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团队精神和务实精神。这些素质综合体现了一个学生的价值,也综合影响了专业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

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发展是历史永恒的主题,对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当时生变迁,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独立学院工科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评价标准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9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5人,其中教授397人,副教授9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83人;有博士生导师46人,硕士生导师776人,拥有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个学科的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获批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省政府津贴专家、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60余人;已聘请“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及楚天学子40余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和16位院士在内的近300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和海外留学博士为核心、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队伍。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实施教改工程、创新创业工程,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和文体竞赛活动。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英语四级稳步上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2013年,我校学子在多个大学生竞赛中摘金夺银,共获得、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34项,其中奖励95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屡创佳绩:本科生获一等奖3项;研究生获一等奖4项。

办学实力:学校现有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国家、教育部及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14个,已形成了完善的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近四年,学校承担项目249项,科研合同经费总计7.5亿元,59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获批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已有8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成功应用于水电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及生物医药等行业领域,被评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

展望未来:目前,学校正以培育“求索”精神为主线,努力建设学术型、和谐型、开放型、创新型、智慧型校园,着力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的校园文化,逐步打造三峡大学特色的育人生态环境,为早日实现三峡大学的“名校梦”,把学校建设成为“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艺术类专业

学校开设有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等7个本科专业10多个专业方向,有艺术文化学、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美术、音乐教育)硕士点。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逸夫教学楼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有功能齐全的画室、设计室、琴房、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音乐厅、展厅,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资料室藏有2万余册专业书籍和大量视听资料及专业期刊;学校艺术实验中心有装备先进的模型工作室、数码设计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版画工作室、雕塑与陶艺工作室、影像工作室、书画临摹室、电脑音乐制作室、数码钢琴室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千万元,并建立了26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项目100余项。

学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音乐会、学术报告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先后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理论奖、湖北省人文社科奖、宜昌市人文社科奖等理论研究领域重要奖项和中国国际合唱节、世界合唱节、湖北省“屈原文艺奖”、湖北书法黄鹤奖、楚天群星奖等专业协会高水平赛事奖项15项。我校学子在中国国际合唱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省高校美术大展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每年获得省级以上专业奖项100项以上。积极参与并承办多届“长江钢琴杯”全国系列赛事、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教育部“留动中国”九州赛第五赛区比赛等极具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乌克兰、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有师生出国访学和交换学习。

一、学科专业

音乐学(学制4年)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校、艺术团体、社会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文化研究、大型文艺活动策划以及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的音乐工作者。

音乐表演(学制4年)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音乐表演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良好音乐素质和较高的音乐表演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社会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学与研究、大型文艺活动策划以及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舞蹈学(学制4年)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校、艺术团体、社会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创编、舞蹈文化研究、大型文艺活动策划以及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美术学(学制4年)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中、小学校、艺术团体、社会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美术创作、艺术设计和艺术管理以及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工作的美术工作者。

环境设计(学制4年)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设计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环境设计与创作能力、环境设计及研究能力,能在环境设计领域从事设计、研究、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学制4年)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全面的理论素养、丰富的设计技能,能在相关设计领域从事教育、研究、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设计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制4年)培养目标及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具备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主持能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在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党政宣传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采编、制作和其它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招生计划

招生省份

学制

音乐学

80

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山西、重庆

四年

音乐表演

20

舞蹈学

30

美术学

80

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山东、山西、福建、安徽、河北、广东、河南

环境设计

55

视觉传达设计

55

播音与主持艺术

40

湖北、湖南、重庆、江西

实际招生计划以各省公布的计划为准

三、专业考试

2015年,我校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校级专业测试,统一采用招生计划设置省份专业统考成绩。

四、报考条件

1、参加各省艺术类专业考试联考合格,并达到我校在该省所在批次分数线。

2、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身材匀称,五官端正,女生身高不得低于160厘米,男生不得低于170厘米,发音器官无疾病,无色盲、夜盲。

五、录取及复查

1、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取得所在省专业联考合格证,在文化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根据考生综合分(文化成绩×40%+联考专业成绩×60%=综合分)从高到低按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

2、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三个专业,专业取得所在省专业联考合格证,在文化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根据考生专业联考成绩从高到低按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

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在省专业联考合格证,,在文化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根据考生综合分(文化成绩×50%+联考专业成绩×50%=综合分)从高到低按招生计划数依次录取。

4、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全面复查,如发现不符合招生录取条件或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退回原籍或原单位。

咨询电话:0717-6392282、6392665、6394425(fax)

篇10

关键词:专业建设;经济发展

2002年8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强力推动,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职业教育要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随着本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学校所提供人才之间形成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企事业迫切需要人才,而另一方面企事业需要怎样的人才,职业学校能提供怎样的人才,能否满足需求?也就是说我们专业的建设能否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职业中学电子电器专业,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目的是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把本专业建成“培养目标明确,改革思路清晰,设备设施先进,教学水平一流”的精品专业。为当地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输送合格人才,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

一、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64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439亿元,增长11.2%。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26.32亿元,增长13.5%。总量稳居全省第五位。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80亿元,增长13.5%,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形成一镇一品牌的特色经济,如古镇的灯饰、小榄的五金和音响、南头的家电、东凤小家电、沙溪休闲服装、大涌红木家具和牛仔服装、黄圃腊味等等。和我镇同属东部片区的火炬开发区现已形成形成电子信息、现代包装印刷、生物医药、化学工业、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七大产业和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健康基地、高科技产业园、包装印刷产业园和民族工业园等五大工业园区群。整个中山与家电类相关企业多不胜数。而学校所在的南朗镇位于中山市的东南面,是“伟人故里”,与火炬区、三乡镇这些经济强镇相邻,到市区只有二十来公里。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法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0.58亿元,工业产值151.62亿元,增长12.52%。2010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0.2亿元,工业产值190.5亿元。2011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8.52亿元,比增13.6%;工业产值234.2亿元,比增16.2%。全镇有八个工业发展基地,包括南朗万亩工业区、第一、二、三工业园,大车工业园,翠亨工业园,横门工业园,和正在开发的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全镇工业企业达480多家,形成以能源、电子电器、装备制造、针织、制鞋等支柱产业。其中电子电器类或与电类相关的著名的企业有ABB变压器有限公司、深南电(中山)南朗燃机发电厂、建纶电器工业(中山)有限公司、开益禧半导体有限公司、三礼电子、高怡电子、记事达通讯等等企业。电子电器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成快速发展的势头。从全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产品从风扇、电视机、电冰箱、变压器、洗衣机、空调器、电子衡器、手机、固定电话机、电饭锅、电热水器、收录机、电脑各种小家电、电子元件;快速发展的电子行业亟需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在一线操作的技术工人。

电子电器已经普遍进入了老百姓的家庭,电风扇、电视、空调器、电冰箱、电脑等。每户家庭、每个单位都拥有数种乃至数十种电子电器。许多电器使用年限短,质量有不是太好,大量的电器进入了维修高峰期。目前,在我镇的维修人员中,有前几届的毕业生,有经过培训学习掌握一定技能的人员,但在人数上还远远满足不了要求,还需要更多的专业维修人才。

随着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活动更密彻,各种电器类销售商店林立、电子电器在贸易流通和销售,非常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各种电子产品的售后保养维修,也非常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另外,根据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形势,电子电器行业估计将会以20%—30%甚至更高的速度发展。这样看来,电子电器的生产企业与维修企业对电子电器维修人员需求将大幅增加,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也会大幅度提高,电子电器专业发展前景喜人。

鲜明的产业结构特色,与旺盛的人才需求,为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电子电器的应用与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集合力量,搞好专业建设,适应本地经济发展

我校是广东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本校家电维修专业创办于1993年,凭借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努力,培养了一批由一批的家电专业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今天,紧紧随乘电子电器生产企业与维修企业快速发展的东风,立足本地,主动接轨企业,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可以预见,电子电器毕业生将会成为企业抢手的香饽饽。

(一)增大投入,更新设备。

培养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必须有技能训练所需的设备与器材,而且不断更新发展换代,去掉残旧、落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一定要增强资金投入,添置实训设备。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在上级的关怀和重视下,先后建成了制冷实训室、电子电工室、家电实验室等等专业实训室,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设备。今后,还应该不断增加投入,保证设备的更新换代,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操器材和实操机会,能够很好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开展校本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送专业教师到外学习;专业教师经常到外面参观学习,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进行改革,迎合企业要求。为使本专业发展更紧随时展,更适合企业需求,今后应该增加资金的投入,购置实用设备,淘汰残旧、落后、不能用的一些器材;更新设备。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专业适应性不断增强。

(二)注意校企合作。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提供的和企业需要的能否接轨?我们应该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主动与企业接轨。学生在校掌握一定得技能基础上,让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培训,早适应企业要求,也可加强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合作。目前,在学校领导和带动下,我校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中山ABB变压器有限公司,中山开益禧KEC半导体有限公司、新盛世机电制品(中山)有限公司、广东长虹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得平台,也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学校与企业实现接轨;以中山ABB变压器有限公司为例,每年都能有很多专业学生加入实现就业。如果能够与企业形成长期的协助关系,或长期保持联系,那么我们的电子电器专业课程的设置能保持合理性,侧重性和灵活性,随时调整而保持时兴性,积极向新兴现代企业靠拢,增强办学活力。真正形成“招生、教学、育人、实习、就业”为一体的机制。

(三)搞好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有好的师傅,才能带出好的徒弟。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这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专业建设才能充满发展与提高的后劲。在培训教师方面,我们学校能有计划地派出专业教师到高校深造,鼓励教师在本科基础上不断提高学历。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考核,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抓好本专业校本培训,促进理论、技能、教学各方面的交流,传授经验;搞好老中青教师之间的帮传带方面工作。广大专业教师有能力自学不断更新发展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保持与时代同步,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更多的技师、高级技师出现在教学一线。

(四)明确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企业要求,培养合格人才,我们要进一步确立培养目标,围绕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1)总体目标: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我们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在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维修第一线工作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技术人员。

(2)具体目标;知识结构体系方面:具备中等职业教育所必须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熟悉电子电器设备的采购、推销、调拨、储运、及办理索赔等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电工、电子机械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音频、视频、日用电器,办公设备自动化三大类电子电器中至少一大类的工作原理、生产过程、主要性能指标、和经营、保养知识。掌握相关电子电器设备的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常用元器件性能及功能的基本知识。熟悉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检修、经营职业岗位的规范和职业道德。

(3)专业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电工、电子电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扎实的机械、焊接基本功;具有相关电子元器件和电冰箱、空调器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和选购能力;具有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家用音频、视频产品,日用电器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中某几类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具有操作维护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

(五)适当调整并建立新课程体系。

根据“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强化能力、学以致用”的原则,合理设置课程,对现行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删繁就简、删难就易,并增添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适应学生特点,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改课程系列为系列课程,建立新型树状结构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体现以下特点;社会适应性强;社会服务领域广;课程门数大大减少;课程覆盖面广,内容充实;课程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加强专业性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水平。

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除课堂教学外,建立各门各科各种技能的课外兴趣小组,经常开展活动和技能比赛。

目前,随着本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迎合当地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当地培养、输送合格人才?这要求我们要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的适应性增强,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本地区社会发展。

(作者单位:中山市南朗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黄森才.广州市中职学校经营策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