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传承民族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

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高职院校;教学

丹寨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少见的富集地,这里汇集了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寨县很多村寨中保留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品。2016年5月,笔者带领学生慕名前往贵州丹寨采风,短短数十天的学习和交流让我们对“云上丹寨”这片美丽的土地和它璀璨的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得到了许多启发。站在服装专业的角度,以贵州丹寨的苗族文化为例,笔者对如何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总结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1 从知识点的填充转向思维方式的引导

信息社会知识的搜寻和储备越来越简单,知识的整合能力与思维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比起民族文化符号的灌输,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少数民族审美情趣背后的民族精神,并由此去分析这种精神是怎样映射在服装要素之中则更为重要。例如,苗族服装的色彩搭配十分有特色,视觉冲击力强。苗族人喜欢用高纯度的色彩做装饰搭配深蓝、深紫或黑色底布,既明艳炙热又深沉静默(图1、图2、图3)。当我们去追溯苗族的历史,其服装配色所传达出的情怀就不难被理解了。苗族人是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的后代,蚩尤战败后苗人流离转徙,并长期被中原统治者称为“蛮”,遭到讨伐和驱赶。甚至20世纪初,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的《苗族调查报告》中还记录了清政府对苗人残酷的屠杀。即便如此,坚韧勇敢的苗族人并没被苦难击败,他们奋勇反抗,并在新的环境中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就好像苗族服装上绽放的明艳花朵,在黑暗中尽情歌颂生命的美好。因此,当我们以苗族文化为灵感去进行服装创作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服装的各要素表达这种在绝境中仍心怀希望与美好的勇敢。以民族精神为引导,结合现代审美特点,再通过对民族元素的取舍和重组进行文化创新。具体到设计环节,廓型线条的大气简约和面料较强的悬垂性可以表现大历史背景下的磅礴与肃穆,活泼大胆甚至极端的色彩搭配则表现了苗人无畏的乐观,这些是我们对苗人精神的传承。而服饰图案、材料、工艺以及色彩的选择则不必过于严苛,传承不是复制,抓大放小让学生多尝试突破性的设计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形式美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包容。在教学中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真正的走进少数民族的生活去感受文化的熏陶,又不必过分宣扬民族情怀,使得学生不能勇敢尝试、大胆取舍。

2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在实践中寓教于乐

高职院校的教学经历让笔者发现,对于学生而言手工制作远比理论课堂更有魅力,也更容易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相较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并不逊色,可是文化素质有待加强。如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并且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呢?笔者认为加大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和加深授课模式的立体化非常有必要。首先,苗族历史的留传主要依靠歌曲而非文字,苗人将他们的历史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谱曲后以歌唱的形式世代相传。其中蜡染的故事就很具有代表性,相传有一位爱美的苗家姑娘因羡慕蝴蝶的美丽想抓它来装饰自己,蝴蝶知道后主动用翅膀的彩色鳞粉为姑娘的衣裳画花以此来逃脱被抓的命运,拥有了美丽衣裳的苗家姑娘欢喜地放走蝴蝶后却发现衣服上的鳞粉经不住风吹雨淋很快就脱落了,她十分沮丧四处寻找染色固色的方法,最后她的执着感动了蜜蜂。蜜蜂主动找到苗家姑娘并告诉她,只要你让我免受风雨的摧残我就可以教你蜡染,这样花纹就不会轻易脱落了。最后姑娘得到了她不会脱色的美丽花衣裳并学会了蜡染,而小蜜蜂则被人类喂养起来。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记录了很多有效信息,蜡染所用的蜡液就是从蜂蜡中得来的。苗人将文化用有趣的故事传承下来,他们的智慧给予了笔者教学上的启示。其次,在贵州采风的短短十几天,我们向贵州绣娘学习了刺绣的四种基本针法和蜡染技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为了达到更好的制作效果她们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研究苗族服饰文化中的色彩、图案和技法等要素,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自己的巧思。完成作品后的成就感也加深了他们对于苗族文化的热爱,提高了学习苗族文化的积极性(图4、图5)。不再是教师单方面地进行文化传播,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好奇心,因好奇而寻求文化的根源,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设计。

3 教学中不能忽视美学基础,手低于眼不是坏事

高职院校的学习通常是三年制的,比本科院校足足少了一年时间。为了让学生在就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会压缩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而着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这难免会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美学基础薄弱,不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更需要注重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构成基础、美学基础、色彩等基础课程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反复强调,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审美,也有利于提升他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欣赏能力。

民族风是服装风格中的一大类别,在时尚设计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服装专业的教师,民族风的教学与实践却让笔者又爱又怕。爱的是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独特魅力,怕的是自己没能架好这座桥梁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对岸风光独好。在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将是笔者需要为之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民族文化在我国发展历史上,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文化生态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两个部分。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建设文化生态,是当代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就此,谈谈自身的一些看法。

1 文化生态对于民族文化的意义

(1)要保证民族文化能够得以存活,并使其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和保护民族生态,对于民族文化而言,要有着特定的文化条件,才能使其顺利的发展。文化生态的不同,导致了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迥异。因为文化的生存环境不相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这种文化风格,使我们不少人都受到了熏陶,文化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一旦文化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本的民族文化就会受到印影响,甚至是破坏。这样的例子举起来数不胜数,历史上的著名的鲜卑族人,曾经因为政权问题而迁都洛阳,由于地理位置的巨大变化,鲜卑族人原本的民族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进入黄河农耕文化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族人原本的文化被渐渐蚕食,就连他们自己,也逐渐融入了其他民族当中。(2)文化要存活下来,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文化生态,文化生态是文化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左右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趋势,因此,要使得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我们就要好好保护文化生态。

2 如何对文化生态进行建设以及保护

(1)文化生态保护是什么。文化生态保护所指的是有效的保护民族文化得以良好发展以及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让文化能够较好的得以继续传承下去。想要保护文化生态,首先就要了解到两点内容:第一个是文化生态保护就是指要保护民族文化赖以生成的条件不会受到破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第二个是指文化生态保护要有一个良好正确的认识,文化生态保护指的是对某个民族一个特定文化的保护,而不是指对整个民族文化进行保护,这个说法是错

误的。

(2)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进行文化生态保护的目标前提必须是没有受到破坏或遭受破坏程度不大的民族文化,要是对象是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民族文化,则不能够用文化生态保护,而是要用到文化生态建设对遭到破坏的民族文化进行重建恢复。

3 文化生态保护及其规划方略

(1)建设与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中国有五千年的发展史,我们民族文化之所以会经久不衰,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套很完整的传承机制。因此,要确保民族文化能够世世代代相传,就要从传承机制方面入手。要保护传承机制,就先要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如果民间艺人是民间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就要对这些人进行保护,对这些人施行一系列的经济援助与保护政策,有特殊贡献的艺人,政府部门也可以授予“文化艺人”的称号。

(2)要保护现有的民族文化的传统载体与传承媒介,同时为民族文化寻求新的传承载体与传承媒介。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是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中意义重大。在当代传承中,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十分重要。一方面在能保护的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和媒介要实行保护,让其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对难于继续形成传统载体和媒介的要进行研究并寻找新的传承载体和媒介。例如将旅游作为载体,将民族文化归纳其中。既发展了旅游行业,而民族文化也得以实现经济价值并获取生存。

(3)保护现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与方法,另寻求新的传承方式与方法。民族文化有其特定的传承方式,如大多数民族工艺以家传的方式传承,有的传男不传女,有的传长不传幼,有的传内不传外。保护这类民族文化就要保护这些传承方式。随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我们要继续研究新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这个新的传承方式要能够适合当前的社会形式,又要适合文化的继续传承和发展。例如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来进行传承体育文化;利用民族艺术传承的歌舞文化;利用旅游以及重大节庆来展示以及突出鲜明民族传统歌舞和服饰的艺术;利用戏曲、影视等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好的道德情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加以传扬。

(4)通过再次开发以及利用为传统文化追寻新的社会市场和生存土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求,如果失去社会需求,民族文化就会消失。在当下,因失去市场而消失的传统文化情况不少,我们要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优势为其寻找新的生存环境。例如民族的工艺和医药都可以进行合理的产业化开发;通过民族的文化产业来创造经济价值并通过这个文化现象来获取对民族文化新的生存方式;将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以及文化建设结合,营造出新的民族文化生存环境。精神文明建设是离不开民族的传统文化。

4 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在进行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几个内容:(1)走正确的建设道路,坚决摒弃建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不科学的方法。有些重新创造类似于传统的文化,这些只是保留了文化的躯壳,不能让其对民族文化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有的地方为了迎合有颗的好奇心理,将当地民族讳莫如深的奇异风俗特地夸大;有的地方对民族文化缺乏全面了解,在开发利用时缺乏合理的长远规划。(2)要注意防止利用民族文化功利化。民族文化是能创造出一定利益,但是民族文化要生存与发展不能一概追求利润,那样会将民族文化变得庸俗以及经济化,使民族文化改变原有的意义。(3)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的适应机制。民族文化之所以发生消解,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下不能有效地抵御或调适。要保护民族文化必须建立和完善民族文化的适应机制,以致在外来文化进入之时,本民族文化能够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而不会被同化。

5 结语

总之,维护和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课题,在进行维护和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项需要注意,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结合我国多民族统一的格局。民族文化传承从广义上讲可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从狭义上讲可以特指某一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也就是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本文主要取用狭义概念。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一贯坚持的主张,历来受到重视。

一、从家庭到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做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其本质是民族个体习得文化和传递文化的总过程。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家庭一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主要场所。其他的传统文化习得场所还有民族传统节日,地方传统集市等。但在现在化进程中,民族地区人员大量外出打工,改变了民族地区原有的家庭结构;现在化生活用品的涌入,改变了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集中办校和寄宿制也使得民族学生一定程度远离家庭。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以必须接过民族文化传承的大旗。其实很多民族地区已经在开发和推广本民族课程。一批少数民族语言课程和民俗类课本被带入了学校课堂。民族文化是一个包含甚广的概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服饰、音乐、文学创作、价值观念等等有民族特色的东西都可以被纳入进来。学校应该如何整合这些资源,又如何将学生培养为一个真正有本民族意识的人,而非只是一个民族知识的学习者,都是值得研究的。“隐性课程”可以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可靠视角。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

不管是国外的研究,还是国内的研究。在隐性课程的概念和内涵辨析上都是有细节争议的。“隐性课程”相似的概念有“潜在课程”“无形课程”“非正式课程”等等。在内涵的指代上,有指非预期学习结果的,有指学习状态的,有指校园文化的,有指学校环境的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隐性课程”本质。综合各方的观点,我们选取对“隐性课程”比较一致的认识。“隐性课程”是对立于“显性课程”的一个学术概念,是对学校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课程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显性课程”的概念对于“隐性课程”而言,相对明晰。显性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其实在“隐性课程”概念没有诞生之前,显性课程就是大家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它要求明确,公开施行。通过对比描述,可以发现如果只关注显性课程,就必然忽视人的发展而陷入应试教育。而民族文化传承作为一种民族特色教育,又怎么能沦为为应试服务。所以在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必须重视与挖掘隐性课程的作用。

三、“隐性课程”与民族文化传承结合的意义

民族文化传承的丰富内涵与“隐性课程”全面发展的目的相吻合。从学校民族文化传授的知识的层面看,课程内容可以包含“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俗民风”“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和“语言文学”等。以上都可以开发为显性课程。但从民族文化情感传承的角度,就应当发挥隐性课程的文化氛围渲染作用,从授课的环境,教师的态度等因素感染学生。

“隐性课程”打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支持在学校的主导下开展有意义的民族活动。比如民族艺术课程,可以请当地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来给同学们亲自示范,并让学生动手参与;民族历史可以请本民族的长者进行讲述;生活风俗上,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等。其实,许多学校已经展开了许多具有“隐性课程”意义的活动,把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搬进校园就是突出的代表。学生在欢庆本民族节日的同时,是不会把它当作一门课的,但这种活动的效果却往往能超过课堂的讲述。

“显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知识和技能;“隐性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意识。对民族的热爱首先源自于对本民族的认同,打破单纯的说教,通过学校、社区、家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努力在学校还原学生一个真实的民族交往环境,培养学生对民族的情感。许多德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视“隐性课程”,其实民族文化传承中也是一种德育。

四、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实施的关键点

理论的归宿是指导实践,那么透过民族文化传承“隐性课程”这一视角,我们可以得出很多启示。首先,学校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大胆地开发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每个民族的特色不一样,很难出台适应各个地区的统一课程,学校应当在有限的民族文化教材的基础上,发掘受社会欢迎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其次,必须着力建设一只富有民族热情,精通民族知识的教师队伍。教师在学生中有权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一名教师对民族文化真诚的爱,会打动很多的学生;相反,如果教师缺乏热情,照本宣科,民族文化传承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次,学校必须加强与当地民众和学生家庭的合作,形成一种校内校外的教育合力,鼓励学生带着疑问回到生活中找寻答案。在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展上,可以广泛引入社会人士到学校授课。最后弱化对民族课程的量化评价,不宜以试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度来考核学生,由学生自身来评价课程。切不能因为重视民族知识的考查,而给学生带来厌学的负面情绪,这样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传承,反而破坏了学生原本的民族热情。

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各方的努力,本文仅从学校教育中“隐性课程”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表达了关注。“隐性课程”时刻提醒着学校,尽管民族文化传承被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但我们必须保有一种“无为而治,崇尚自然”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06:48-51.

[2] 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4,08:9-14.

[3] 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08:55-59.

[4] 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2:104-107+140.

[5] 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No.20502:64-68.

[6] 钟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2008,No.8401:109-112.

篇4

关键词: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价值困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70-04

民族社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生活和一些地区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大量的民族社区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出现的传承断层现象日益严重,致使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即在剧烈的文化变迁时代地处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如何才能有意识、有能力传承并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社会性问题。笔者认为,民族社区文化是在民族不断演化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生的,引领文化传承的核心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基本价值观。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价值认同对于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价值困境,同时针对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困境加以理性思考。

一、价值认同: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核

民族文化传承是“民族社会成员纵向交接(代际间的纵向传递)的过程,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表现出强制性和模式化的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受内在机制的支配,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并在不断传承中呈现出再生的特性的过程”。

认同的核心问题则是价值问题。在农村社区场域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依赖于村落社群中的成员是否具有一致性的看法以及感情基础,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社区中,村民们是否拥有共同的价值和行动取向,换言之,这也是某一特定农村社区的成员是否拥有稳定的集体观念的重要标志。同时,农村社区中世居的村民,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在群居生活中通过身份的澄清与确认,从而来正确认识个体、群体及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村民身份感的确立,是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来源:“当人民在确立自己身份感时……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相近似的东西,利益、情感和信仰影响着人们对‘他者’的评价问题”。

在现代性所开启的价值世界中强调的是“获取性”的发展,缺少对传统原生态文化传承过程中人之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审视和关注;自然、生态主义的发展观,则更强调乡土价值世界中人的“生存性”价值的体现。以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为例,农村文化价值在以对物质利益的诉求中整体性退却、边缘化甚至贬值。因此,基于价值认同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激活并蓄养住乡土社会自身的永恒性价值。

二、价值困境:民族社区文化传承的两难选择

对于民族农村社区里的村民而言,在本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境主要表现为:特定的传统文化如何在“延续”与“颠覆”的选择性价值观博弈中得以留存?由此,本文将基于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将农村民族文化传承类型分为保护性传承和破坏性传承两种类型。保护性传承在选择传承路径时,主要依据社会现实发展的要求,在保留本民族文化原有精神内核和发展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元素,实现融合式传承与发展;破坏性传承,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颠覆,即最能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核未能在传承中得以较好保护,其结果将有可能给多元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和谐共生局面的营造。由此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性传承,选择保护性传承的路径进行。诚然,在实然状态下,农村民族文化传承过程所涉及的来自社群中的个体、群体对不同传承途径的看法以及可接受程度无疑都是多元、多层的,并非可截然区分为这样理想的两种状态,往往是交融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思考,“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实现当地现代化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以何种价值为导向的传承路径选择问题上,我们大致可对这样两种成问题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

(一)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趋同化模式中消退

在我国目前政府主导的社会变革模式中,普遍存在社会价值的预设化和固化的现象。即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承过程中,政府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在保护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导向性政策中已然起到最决定性的作用。因其在这个社会文化演变的过程中主导价值观念处于核心位置,这同样会给农村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消退埋下了不易直接辨识的隐患,甚至一度演化为城市取向的农村民族文化传承。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背景下,给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善,但究竟少数民族同胞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和认同这样的改善呢?

例如,云南L地区W族同胞聚居地,政府主导的村屋改造项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可是当改造完毕后,房顶再次有漏雨现象发生时,村民们的应对策略竟然是找到房屋的对口援建单位告知:“你们的瓦坏了。”

类似的社区民族文化消退得太快!不仅如此,还有传统的服装工艺、建筑设计都一同消失。表面上看村民们的物质生活较之以往是有所改善,但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品质却并无太大改善……由此,我们不难反省到:民主生态的传承策略应是在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需要和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发展决策,以反映民族同胞的需要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毕竟,只有政策支撑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少数民族同胞才会更为之而感到自豪。

(二)文化传承的价值在社会变革的不当保护中异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边缘化,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就是在盲目的文化开发中丧失了文化本真,流于形式,甚至走向毁灭。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异化现象主要指的是政策在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机制中经济人假设人人都为追逐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奋斗。为维护自身利益,少数民族在构建和发展各自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期望自己所尊崇的价值观能够成为民族发展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代表不同个人、群体、社会阶层利益的价值观念。一些决策权力主体本身所代表的就是以追逐经济利益为主的个人、群体或是社会阶层,而往往那些在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个人、群体、基层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在此价值选择博弈中胜算更大,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价值取向被迫发生异化。民族文化传承的最理想主体应是文化的持有者。进而,决策过程中尊重传承主体在价值观传承过程中的意义,才是最需要考量文化传承成本之关键所在。

譬如,为保护一些濒临销声匿迹的传统民族文化或民间工艺,人们开始逐渐选用数字化技术再现一些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但数字化呈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存在的价值显然是较为有限的。也有学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藏传唐卡进行数字化修复与再创造是对这一具有千百年历史且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但笔者认为传统唐卡在创作中的线条、色彩经过数字化方法处理后早已丧失了创作的灵性。换言之,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到底数字技术给唐卡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音?

就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考量,传统手艺人的价值没有了,而民间艺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价值是数字化技术所替代不了的。尤其在艺术创作中,要求最为严格的就是创作者的心境,那是一种即时性的灵感体验与捕获,没有了创造的心态,批量制造和生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一样会失去灵性。所以,从此种意义上分析,不顾创作生态的民间工艺文化传承,缺少了传承的灵性与文化。

又如,云南腾冲农民画是20世纪70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及手工艺术品如剪纸、面塑、泥人、皮影、窗花、版画、年画等一脉相传,其整体艺术价值较高。在自然、淳朴的自然状态下的农民画创作是一种心灵对身处意境感知的释放,每一次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时下各地发展旅游业,有的地方主管部门也鼓励把民间艺术开发为旅游产品和树立地方文化形象,农民画创作纯粹为了“画”而画,那么,此时虽然也是在作画,但缺少了创作的基本态度和心境。

综上,民间艺术在民族社区文化传承中的影响,也就是其不可替代性,正是体现在未知性、不可重复性中,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创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境是绝无仅有的。

因而民族民间文化的多元、多形态存在,只有先保护才谈得上传承,而真正生态与和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则是在保护中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过程中所秉承的价值追求应该是建立在利益相关者价值冲突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尊重多元价值是以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等多元需要作为价值选择的基础从而进行融合的必然结果。在国家政策导向与社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生态与需要之间形成合理有效的传承,教育成为人们最容易想到的路径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本身兼具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于是有学者提出“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华人教育路向,首先在于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它文化交融发展”。“当前在对待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上,没有重视‘人’,没有从文化特色和具体的情况出发考虑教育,而只是把教育定位为工具层面的‘脱贫致富’的手段,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共生教育理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有把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的东西融合成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去培养和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对自然是尊重的,对其他文化是尊重的。他既知道自己的特点,又能吸取人家的长处”。

三、文化自觉:价值认同视野下的文化传承路径思考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重任,它要以怎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良性发展?这是当下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而迫切的问题。

根据文化传承场域的不同,可分为家庭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等三种。学界普遍认为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学者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突出培育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等是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理应由民族地区青年一代来承担传承的重要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的强势冲击中迷失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情感与责任感,与民族传承文化之间产生的疏离。归根结底,民族文化传承还得靠村民自己来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发展中的保护,“承”是保护中的传承。教育之所以被视为能够承载文化传承的路径,其根本也正是看中了教育在提升文化承载主体自身传承能力建设方面。

(一)家庭教育:增强青少年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意识

家庭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必需性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家庭除了具有繁衍后代,绵延种族这一人口再生产的功能之外,就还要承担促使其成员实现个体社会化这一社会再生产的功能”。因此,家庭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创造让青少年具有耳濡目染父辈祖辈文化行为的天然的“心理场”,而且各不相同。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传承途径相比,家庭教育是通过文化行为支撑起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之认同的。笔者在走访云南昆明D乡S村一户村民家中从村民口述了解彝族(白彝)民族服饰制作的传统工艺:“我们的衣服和羊毛毡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羊毛用的是我们自己养的绵羊毛做的。自家搓线,织布,做一套衣服要花一年多时间(农忙时节要忙地里活)……哪家有姑娘出嫁时就要带着妈妈给她做的衣服一起嫁出去,带得越多就表示这家人越有本事(能干)。在家里的姑娘都还是会学着做呢,出去(打工)呢么,会的就不多了。”

当询问到服饰上的图案有何特殊含义时,家中主人解释道:“我们衣服的脚边要用双线缝制,表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这跟一个传说有关系,听说我们是从外地搬来的,在当地一直有个做法:老的不在(去世)了就要用线绑成一个十字架,以便以后遇到来寻亲的亲戚有个认亲的凭证。不管到什么时候,亲戚一看到这个用线绑的十字架就晓得不在的人曾经是亲戚了。衣领上缝上的五颜六色的,层层叠叠的布条,象征着我们民族团结、奋斗……”当再次问及能否讲得清楚白彝这一支系的历史时,年纪最长的家长都表示讲不清,至于村子里谁能讲得清楚更是无从知晓了。

由此我们所反思到的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途径存有诸多困境:其一,村落空心化现象日益普遍,客观上导致家庭本位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存在时空的屏障。少数民族青少年长期外出打工,使得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包括亲子之间的沟通也出现了关系上的断裂。其二,文化传承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特别是增强青少年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与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目前家庭教育内容中设计文化传承的内容不够明晰和具体。进而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礼仪礼节、文娱活动的了解是在耳濡目染中完成的,也缺乏家庭教育本身承担有本民族文化传承重任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家长自身的言传身教也是不全面、不系统的。

(二)村落(社区)教育:引领社区少数民族实现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无论其族群规模有多大,居住分散还是相对集中,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传承过程是不会停止的。当一个文化共同体内部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遇到新的生存危机或是信仰危机时,必然会突破其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传统习俗和文化惯例之外,在冲突与融合中去寻找新办法,即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民族节日与习俗中沉淀为民族信仰,寄托特殊的民族情感,满足着文化共同体复杂的心理需求。民族社区是规范和引领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传承与发展的外层结构,由于少数民族的居住地长期与外界隔离,外出成本较高,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促成了许多民族农村社区风貌的变化。然而外来的价值观,是一种强加的价值观,简单粗暴地割断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历史,而非引领民族文化传承共同体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选择合理扬弃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民族社区从一定意义上分析,隐喻并代表着民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的共同体。民族社区有责任引领社区中的绝大多数人做到文化自觉,理解和认识到集成与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只有是本民族同胞,只有族群中的同胞才能真正关心民族文化在融入现代性元素后是否有出路,是什么样的出路,也才能够真正抓住地方政府依托经济与文化政策上给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帮扶的契机。

当笔者在访谈云南省昆明市六哨乡传承民族文化的社区传承模式时,村长说道:“平时文化传承活动很少,在参与县或乡的大型活动时才会集中组织一下。平时村民们自发地会集体跳一跳广场舞。其他村里的要过节的时候才跳……”民族社区肩负着启发、引领和培育少数民族同胞作为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主体的文化使命感,从全局视角来预警外来价值观的影响,预防村民对传统价值观的抛弃或是决裂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社区利用国家政策环境和发展契机,规划、拓展并引领村民拓展传承路径。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主张依托社区学习中心建立能够为社区居民充实力量并为促进社会共同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这样的组织旨在为社区发展提供多种学习机会,鼓励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方式发展并提高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在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提升社区居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自主传承能力俨然也就成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

具体以提升农村社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能力为例,就可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建立有计划、有规模、有目的地提升家庭成员多元文化传承与教育能力的培训方案,周期性地对村民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指导村民了解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功能、对象、内容范围、具体的要求和行动策略都做出明确规范和引导;或是通过开发家庭民族文化传承指导手册等方式,以提高村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学校、社区共同联合建立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及研究组织;农村学校中的教师、民族民间文化传承艺人等均可借助社区资源提高其民族传统文化素养,以期望能够引导少数民族用民族自己的方式弘扬本民族文化。综上,如果说商业化浪潮对农村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那么,社区组织何不着力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发展契机,引领村民们心甘情愿来学,靠文化产业来带动起少数民族服饰的制作以及民间工艺术品的开发与制作等。

(三)乡村学校:提升人力资源系统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家庭和社区中的“随境式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已难以为继,学校作为民族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而长期受到民族学、文化学和人类学家们的关注。

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及未来少数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应然选择。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更有责任和义务承担起教育之文化传承功能,着力打造民族地区中小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然而,当前许多中小学校以“升学考试”为其主导价值,特别是学段越高的学校,几乎很少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学生在学校中更多获得的是以国家课程为主的主流文化价值。

虽然在一些中小学仍会组织和开展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活动,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许多传承活动缺乏规范性和持久性。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因素,若不对其进行再次开发与转化,是较难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传承的。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石屏县彝族海菜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就有较大难度,因为“其演唱难度大,其音域跨度可达14-17度之多”,节拍多变,大小嗓音交替使用,同时还伴有歌唱性音调和叙述性说唱交替使用等演唱技艺。如此演唱风格和技巧如若不经过再次开发是很难在学校中转化为可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同时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校园还得兼顾考虑传承内容载体是否积极健康向上等原则。教师是否具备这样的多元文化筛选与实施整合式教学的能力,也是该课题有待持续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域。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2]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李辅敏.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以贵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5).

[4]倪胜利,张诗亚.“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6,(7).

[5]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

[6]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3).

[7]和少英.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8]容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都做了些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

[9]普丽春,李文杰.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调查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海菜腔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篇5

【关键词】市场化,民族文化,科尔沁叙事民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需传承的文化,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更有助于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如何在经济发展与保护文化之间得到平衡,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让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让它们更好地延续,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类社会现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现象等同于社会现象,狭义的文化现象就是精神现象,不含客观现象或物质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它维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一个少数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创造传承的文化,是对自身民族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反映、赞美和歌颂民族情感、婚姻爱情、风俗传统的真实写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产,它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基础。

蒙古族叙事民歌是在蒙古帝国时期产生,到元代时期得到进一步深化。科尔沁叙事民歌到15世纪中叶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一些优秀的叙事歌曲。科尔沁叙事民歌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形式,分为长篇和短篇。一般由职业民间艺人“胡尔奇”编创和演唱,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奏,自拉自唱,绝大多数以真人真事作为直接的演述对象或创作原型。例如:《嘎达梅林》,《努恩吉雅》。其特点,情节复杂,有众多人物,篇幅浩大,整日整夜唱。音乐特点,曲调简短,结构方整,节奏规范,音域适中,同语言紧密结合,带有鲜明的说唱性。

科尔沁叙事民歌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到一个全盛时期的阶段,数量多题材丰富,出现了美不胜收的繁荣局面。科尔沁叙事民歌创作手法真实,以反映科尔沁草原游牧民族苦难的生活为主,热情讴歌那些不畏敢于斗争的英雄,歌颂了追求自由民主、追求美好婚姻爱情的青年男女,也在那人迹罕见的辽阔草原上科尔沁叙事民歌曾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文化商业”理论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从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保留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在市场化中保留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构建民族文化的繁荣之路,让民族文化回归生活,是我们应该必须面对和关注的。虽然我们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科尔沁民歌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目前关于科尔沁民歌的挖掘整理工作比较深入全面,而传唱的情况却令人担忧,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濒临灭绝的态势。

首先,语言文字危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和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现了多彩多艺的民族文化,使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伴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飞速传播、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濒临消亡的危境。蒙古语是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载体,智慧的人们用母语来唱出自己的心声,可是蒙古族人口中能用民族语言文字的人也逐年减少。根据内蒙古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巴音巴特尔研究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纯蒙语课本的印刷量在1992年的六万八千多册到2005年时下降到两万两千两百多册。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内蒙古蒙古族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学习母语。

其次,缺乏传承人危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消费文化快速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歌舞的生存的环境改变,对科尔沁叙事民歌的传承带来了危机。这集中表现在民间科尔沁叙事民歌艺人逐渐老化,年轻人很多都出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经历向老一辈艺人学习,有些打工的蒙古族年轻人受到强势消费文化的影响,对民族文化甚至产生了自卑感,认为是落后而无用的东西,从而歌不会唱或不再去唱,舞也不会跳,渐渐的便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民族歌舞,致叙事民歌继承人的缺乏,民族歌舞面临失传。传统的文化消遣方式正在被各种电子娱乐产品所取代。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说唱叙事民歌,他们被各种流行音乐充实着,对叙事民歌的关注度减弱,甚至被他们忽略掉,这是对科尔沁叙事民歌最严重的冲击。

最后,民族文化认同感危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个民族的自我否定以及消亡。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优胜劣汰的原则决定了市场化的过程更需要符合性优秀人才,加上这几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在一些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授课的毕业生很难得到就业,人们对民族语言授课产生了很深的误解,这也直接导致人们对自己民族自我认同感的减少,使得更多人的放弃了民族文化,开始全盘接受汉文化,这使得需要用母语去传唱下去的科尔沁叙事民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导致文化危机的重要根源。一是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现在很多蒙古家庭生三个或两个孩子的很少,再加上有些虽然说是蒙古族,但是却不会说、不会写蒙古语,所以说蒙古族孩子总体生源在减少。二是通婚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蒙古族与汉族通婚,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族人口,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旦少数民族女性嫁到汉族家庭以后孩子就会随爸爸的民族。

第二,经济发展在政府日程中的位置高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工业化生产,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及经济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民族地区交通也得到了发展;但大多数人还不够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如果民族文化的保护现在被忽视了,民族文化传承上就会出现断层,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对物质的欲望厌倦时,再来寻求民族精神文化来抚慰心灵,就会无处入手。

第三,学校教育未能承担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国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也不例外。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与升学率无关紧要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很少重视,没有把传承民族文化列入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也少有传授民族文化这方面的。近几年来科尔沁地区中小学开始新课程改革,陆续的把蒙古叙事民歌的唱法及演唱技巧带进了课堂教学。可是真的为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让它允许进课堂吗? 有人认为,他们是为了得到政府对从事这项工作丰厚的财政补贴。

第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到冲击。叙事民歌原始的传承方式就是说唱艺人也就是“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当中,把优美动听的民歌传唱到科尔沁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使更多的蒙古族老乡学唱新的民歌,在根据自己的理念再去对民歌润色和加工。但是这样的传承方式对如今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越来减少的今天很难保障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现在在科尔沁草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上一辈人的生活方式更加的封闭,以前的“胡尔其”走村串户“说书”,的方式已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

四、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保护与传承科尔沁叙事民歌等少数民族文化至少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财富,通过民歌中蕴含的知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缓解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发挥民歌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继承少数民族人民简朴快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在物质繁荣之外寻找故有的幸福源泉,并将这种淳朴简单的风格弘扬开来。具体来说,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思路包括政府引导、民族认同、学校教育和市场运作四个层面:

第一、科学采集科尔沁叙事民歌资料。我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在音乐方面存在着重宫廷轻民间,重汉族轻少数民族的意识倾向,使少数民族音乐长期得不到重视,加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本身受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还不具备独立研究、记录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致使我们今天能收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少之又少。现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的整理是一项任务繁重,技术难度很高的系统工程,保留现有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资料,必须确保其对象的原形原貌与原汁原味,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才能得以完成。有了这种全面、细致的保存,即使将来在民间消亡了,我们也可以根据存储的详实资料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将其全方位还原和再现。也可以通过举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展的形式,使外界人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生活的实际状况,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这将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努力的进行科尔沁地方民歌研究、整理和理论探讨,加强对内蒙古科尔沁叙事民歌艺术的抢救、保护。

第二、学校的教育是主要渠道。在音乐多元化的今天,现代流行歌曲以及西方音乐正在充斥着整个音乐市场,少数民族的音乐已不再是人们欣赏的主流,况且掌握民族古老艺术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将会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消亡,所以培养新一代年轻音乐人已成为继承和发展各民族民间音乐的共同的重大课题。在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传承的过程中,人始终是实施这一音乐行为的主要对象,要让少数民族音乐人去传承其自身的音乐文化,就要求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他们保护传播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是继承发扬民间音乐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音乐来源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把本民族音乐引入中小学课堂,使孩子们在耳濡目染当中,了解并学习民族音乐,这也有助于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蒙古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三、市场化运作作为传承的重要方式。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优势,寻求民族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把文化开发与发展旅游相结合,把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文化推向市场。解决好如何引进民营资本进入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把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旅游业相结合,在各个旅游点巡回演唱。把科尔沁叙事民歌与高科技相结合,把它收录入网络,实现民歌在网上播放,也可以在网上经营类似于网店里销售叙事民歌的“叙事民歌集”。 可以尝试冲破语言的界限,把科尔沁地方民歌的歌词翻译成汉语进行演唱,尽管这种做法有可能会影响到蒙古族民歌的“原汁原味”,但这种做法有助于蒙古族民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以传播。

第四、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领导和引导是关键。少数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独立存在的标志,是人类文明不可代替的精神财富。 比如科尔沁民歌《嘎达梅林》所贯彻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我国目前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充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加大宣传保护民族文化的力度,与大型节庆活动相结合,申报为国家级民族文化艺术博览会;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家庭的文化传承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第l版,社会学卷,409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2]博特乐图:《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

[3]胡日勒沙等:《科尔沁民歌人物传说与传》(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第199—201页。

[4]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第216页。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教学素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传统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经久不衰,中华文化的链条没有间断。但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各个少数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和被同化的困境。他们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的发展进步。传统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交流,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所以,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有它本身的特殊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方式多样,课堂上用到的教学素材也丰富多彩,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其教学优势,把传统民族文化融合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去,让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技术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1 教学素材中体现民族文化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起点与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体验求知的愉快,可以提高学生观察思维的敏感性、灵活性、记忆的牢固性和想象的丰富性。而信息技术课不缺乏兴趣的主题,缺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信息技术中的理论知识部分也不乏枯燥,比如高中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的“无处不在的信息”、“尝试程序开发”;初中信息技术必修教中的“FLASH动画”、“PPT贺卡”等内容,在这些教学内容中我们都可以加入传统民族文化的符号,把这些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图片、动画作为教学素材,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受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

例如:初中课程中,《FLASH动画》制作这一单元中,要求学生学会对FLASH时间轴的控制运用,既要学会顺序帧动画,又要学会变形动画;而学习这些动态效果用到的素材可以多种多样,整个动画的主题也不拘一格,既然教材中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体现民族文化的图画、符号素材来教学。而且在课堂上不固定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头脑中的文化底蕴,来独立制作或小组共同完成一件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主题动画作品。

又如:初中课程中,《PPT贺卡》制作这一节,要求学生利用所有的软件知识制作贺卡。我们作信息技术老师的都知道,信息技术的课堂是开放的,是开发学生思维的,是受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影响最大的;所以我们教学时尽量不固化学生思维,而是鼓励学生去创新,鼓励学生制作个性化的作品,在安排教学素材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传统民族文化相关方面的图片、动画、视频素材,让学生利用这些素材来制作贺卡,这样的作品不仅漂亮,而且其内涵也会更加丰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标准》中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是学生信息品质,又是学生自身素质,所以利用传统民族文化教育学生,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既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又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2 课堂教学中重现民族文化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不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通用技术、美术、音乐、劳动技术,这些课程都可以传播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结合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让一些复杂、繁琐、难懂的技术性传统手工变得简单化,如皮影人物、泥塑、剪纸、泥娃娃等的制作方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影视等媒体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探求传统民族文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感染力和艺术性。通过与信息技术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启发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独特、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巨大地推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保证了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例如:高中课程中,在讲解《Photoshop图片处理》一节时,我们可以将民族服饰,传统戏剧脸谱等运用到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抠图、上色、裁剪等图片处理技术的同时,更多的了解民风民俗,让学生发挥想像,在原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创新作品来。

又如:高中课程中,在讲解《搜索引擎》一课时,我们可以把查找、获取和传送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教学任务,驱动学生去主动的获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能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民族文化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收集、学习民族文化,也可以使其在无意识中加快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都是充满乐趣的,是学生最喜欢、最爱学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堂中既充满学习的氛围,又不失去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特殊性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专业技术能力,相比其它传统语文、数学等学科更有兴趣;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是最贴近社会的,最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加强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技术课堂是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一个平台,一个潜在的发展基地。

3 学校教育中展现民族文化

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在青少年时代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应该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展现民族文化的元素。我校地处河北燕赵大地,革命先靠的故乡乐亭县,乐亭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的底蕴丰富,有很深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展现民族文化的内涵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每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制作一些带有民族地方特色的电子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可以上报参加评比,也可以在学校内组织展出,供青少年学生参观的同时,也感照他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学校也可以在歌唱比赛、绘画比赛等活动中提倡地方民族特色,让学生将自己的所会、所见、所感用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我县的一所小学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猜灯谜比赛”,一幅幅古老的灯谜展示着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当地民族文化的重托与希望。有的学校在校园网上还有单独的栏目介绍当时的民族特色,鼓励学生传唱民族歌典,动员学生参加民族纪念活动;这些作法虽然不宏大,但也代表了教育部门对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关注。

又如:每年大多数学校都要举行师元旦联欢会,这个平台就能更好的宣扬传统民族文化,学校不用刻意去要求,地方的学生们就会为联欢会献上优美的民族歌曲和传统的民族舞蹈,以及具有地方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种节目。

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特点和标志;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是活泼的,有生机的;有特色的学校教育不同于死板的教书育人,它反映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培养的是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感的高素质人才。一个学校的素质课堂丰富的话,这个学校的教学成绩一定也是优秀的。因为这样的学校,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劳逸结合,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起来也会很轻松,它完全不同于一味的追求上课时间,一味的追求苦读、死学的那种学习方式。家长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的同时,还要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常规文化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素质课程,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歌善舞,能拉会弹一些乐器。所以学校教育中展现民族文化特色不但不会影响学习,相反还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4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速度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节奏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创新加速也意味着淘汰的加速,许多文化现象也在迅速地变化、更新与消失之中。有人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是不能和谐发展的,到了现代信息社会了,那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只能到博物馆去珍藏了,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我觉得正是因为现代技术、现代文化的出现,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承、发展、适应、磨合、冲突问题才表现得尤其突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如何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民族性较强的文化,以及如何对待和保护新生的文化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地方民族的传统文化,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文化的先进性建设也尤为重要,两者如何相辅相承的发展,如何相互促进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份责任。

信息技术无疑是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优秀载体,我们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和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某些载体生动形象、直观性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体验民族文化的活动中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电脑合成技术和其他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民族文化的良好平台。所以,重视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传承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大的教育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

[2] 李艺.走进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祝智庭.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篇7

【关键词】红河;民族文化;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所熟悉并长期维持的生活内容,更是一个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表现。在红河20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原生态民歌资源,它承载着我们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智慧,承载着民族繁衍生息的重托,它是红河民族文化里最灿烂的一页。但这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原生态民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到了濒危的地步。下面我就灿烂的红河民族文化在严峻的环境下如何传承做一粗浅的探析。

一、县情简介

红河,地处哀牢余脉红河南岸沟壑纵横的山区,山高坡陡,海拔差由全县最低的260多米到2900多米,2600多米的差距形成了典型的“垂直气候”。占地面积2057平方公里。全县28.78多万人口,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77.5,彝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14.2,汉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4.7,傣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2.9,瑶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0.07,是红河州的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份之一。

二、形成丰富民族文化的基本条件

红河县境内世居着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瑶族等五个民族,居住在不尽相同的垂直海拔高度之间,最高的哈尼族寨子红河哈尼多声部的发源地普春罗么,海拔2600多米,其次是彝族,大部分彝族寨子杂居在哈尼寨子当中,有一部分一直延居到山腰同汉族杂居,汉族以下的河谷地带,就是傣族的居住的地方,而瑶族则隐藏在深山之中,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山高沟深,两个山头的两寨相望,近在咫尺,鸡犬相闻,想要走村串寨,至少也要几个小时,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居住的格局,形成了同一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可以说红河原态的民歌、民族文化十里不同天,再加上民族支系的差别,就更丰富了红河的民族文化,就是这些灿烂的民族瑰宝,成就了红河“歌舞之乡”的美誉。

三、红河境内民族文化简介

在红河境内,有着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东部的阿扎河乡有两个国家级保护项目,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乐作舞》;歌舞类的省级保护项目三个,即《乐作舞文化艺术之乡》《哈尼族奕车传统文化保护区》《地鼓舞》;还有歌舞类地方州级保护项目《栽秧鼓舞》《奕车鼓舞》《棕扇舞》《哈尼族牛皮烟盒舞》等,这些民族歌舞都有一定数量的项目传承人,再加上少部分的傣族民歌和瑶族民歌,更充实了红河“歌舞之乡”的内容。这些民族歌舞描述着民族发展的各种情绪,记录了多少民族的辛酸,延续了多少民族的智慧,寄托着多少民族的企盼,可以说每一首民歌、每一个舞蹈都是红河民族发展的经典传承,是探究红河民族发展史的重要依据。

四、濒危状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年轻一代不再愿意在农田里劳作,微薄的收入促使他们进城打工,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所有的适龄青少年到学校念书,村子里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身影,留下的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就给民歌的自然传承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指定的项目传承人工作难以开展。目前,在传承人的两个基本功能中(一、传承人传承了先辈的文化;二、他所传承下来的文化需要被传承),传承人只扮演传承的角色,而他的文化没被下一代所传承,在农村形成了有师傅没有徒弟的局面,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承人的工作难以开展。再一方面,民歌停滞不前,没有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

五、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探究

篇8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促进作用

一、民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民族文化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民族文化不仅限于书本,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理念、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等。民族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区皆有着自身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而这些民族文化正是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素材,毕竟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民族文化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且二者相结合的民族文化必定使语文的内容更加充实多彩,它不但深刻了语文知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另一种方式的传承。如今,以《论语》为代表的民族优秀文化,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源头,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根本。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水平的高低。

(二)增强教学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古语有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也是有地域间的区别的。将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来,无形中让语文教学更具本土化和特色化。而这一策略不仅符合了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标准,更有益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推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来,让语文课本中的理念紧紧地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那语文教学必将更具趣味性和本土性。且这样的融合无论是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还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是非常有益的。至此,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必将被激发出来,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增长,也有利于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提升学习热情,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高材生选择定居于其他国家,或者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被其他国家申遗成功等等消息,这不仅是人才的流失更是传统文化的流失。面对这种种现象,这就有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来,让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碰撞与发展。因为,如果一个民族在发展中缺失了自身的民族文化,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势必将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故此,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让学生与民族文化产生共鸣,不断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以便让学生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塑造自己的品格,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层次,让学生与语文教学均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一并成长。

二、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

(一)依托本土资源优化课程设置

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首先需要将本土资源进行优化。这就要求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需要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活动和文化内容。诸如本土的著名人物、历史事件、生活习惯、文学作品等等,将这些东西融入到高中语文课本中去,在教学中向学生不断渗透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本土的一些名胜古迹、传统工艺、考古发现等也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用以对学生进行熏陶,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在这些环节中一步步地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二)举行以文化为载体的课堂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我们不可以忽视实践的作用,因此在学习中应适当地举办一些实践活动,以便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在语文课堂中涉及有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者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用以鼓励学生去查阅相关文献,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当然,学校还可以举办相关的文化讲座和文化演讲等活动,或批准教师带领学生到一些名胜古迹去进行采风等,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感悟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必能不断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不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文化素养总是综合表现为一定的人格气质,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熏陶和影响,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教师要学习历史,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并要对国情、世情的发展以及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再学习,特别要注意研究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尤其是“五四”以来)对中外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改造与创新的经验和教训,树立起科学而全面的文化选择观。只有自身的文化辨析、选择能力提高了,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担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民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分别阐述了“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强了教学的特色化和本土化”,“提升了学习热情,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其次又阐述了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通过“依托本土资源优化课程设置”,“举行以文化为载体的课堂实践活动”这两种途径来促进民族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便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学习热情并且打造出更加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袁永秀.浅议民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期刊论文】-速读(中旬),2015(10)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评估标准;传统文化DNA;文化多样性; 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1-0137-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o是一门技术含量颇高的学问。保护得好是保护,保护得不好便是破坏。那么,什么样的保护是科学保护?什么样的保护又是反科学的保护呢?在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我们提炼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评估三标准。

一、通过保护是否保住了民族传统文化的DN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地域标志性文化。譬如看电影,屏幕上掠过的是满目青山,肯定不知道这是到了哪里。但如果随着画面切换,《沂蒙小调》响起,肯定知道到了山东沂蒙;《海菜腔》响起,肯定知道到了云南石屏;《信天游》响起,肯定知道到了陕西北部。而这《沂蒙小调》《海菜腔》《信天游》便是地域标志性文化,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DNA主要蕴藏在这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稳定的文化DNA,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性符号。“同时,它也是一袋救命的‘脐带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外来文化如何冲击,自身传统如何失落,只要保护好这最后一袋‘脐带血’,这个民族的传统即或命悬一线,也能起死回生”[1]。传承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DNA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原汁原味”的标准有三:一是“表现内容”必须“原汁原味”;二是“表现形式”必须“原汁原味”;三是“所用原料”必须“原汁原味”。这既是判断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否“原汁原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传承人是否在科学传承的三条“底线”[2]。

(一)对表现内容“原汁原味”的要求

拿传统戏曲来说,只要唱的是传统剧目,在内容上便是“原汁原味”。拿唐卡来说,画的是佛祖菩萨、佛本生故事、密宗本尊各神、观音度母、护法神、上师高僧与大成就者等,就是“原汁原味”;如果是旧瓶装新酒,排的是当代戏,画的是世俗人物或是风景名胜,在传承内容上肯定已经出了问题。

(二)对表现形式“原汁原味”的要求

拿传统戏曲来说,只要用的是传统唱法,在形式上便是“原汁原味”。拿唐卡来说,只要所绘唐卡符合《造像量度经》规定的比例,符合《造像量度经》的固有表现方式,就是“原汁原味”;反之,如果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发生改变,不再按《造像量度经》规定比例与表现方式来画,这样的传承至少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出现了问题。

(三)对所用原料“原汁原味”的要求

称得上“原汁原味”的戏曲,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定位、说白方式、曲词唱腔、科介表演必须是固有的。只要坚持这样做,传承便是“原汁原味”的。拿唐卡来说,一幅“原汁原味”的唐卡,所用原料必须是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如果使用原料出现变化,用广告色、油画色取代了传统的矿物质颜料,就不再是正宗的唐卡。

总之,只要传承人没有逾越这三条“底线”,即或有所变动,都算是“原汁原味”。作为传承人,就算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相反,如果传承人放弃传统,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使用原料上已经不再沿用传统,而是摒弃固有,全心创新,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时的他,已经不再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传承人必须“下课”。这样要求传承人,是想告诉他们:这一代传承人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极度濒危的境况下“上岗”的。全国人民都希望通过传承人让已经所剩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死回生”“死灰复燃”。如果传承人不负责任,而是一门心思地搞所谓的创新,其结局只有一个――这些已经传承了千百年之久的好东西,如历史上的金砖制造技术、弓箭制作技术、皮影演唱艺术、评书表演艺术等,很可能就会在这一代因为传承人的“渎职”而彻底“断流”。我们尊重所有人的每一个选择――毕竟人们服务社会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一旦走上了传承人这条路,就应该把该传承的东西传承好。如果不愿从事这项工作,当然可以早早退下,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嫌弃而影响到民族优秀文明的传承。因为,传承人所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简简单单的工艺品,简简单单的民间土方,更不是简简单单想编就能编出来的歌舞表演。相反,它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历史创造,代表着一个民族某一历史时期传统手工技艺的最高水平,传统医疗技术的最高水平,传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它们既是后人了解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创造新文学、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重要源泉。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重要,所以,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先人们,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都义无反顾地坚守了下来。作为社会一分子,一定要明白传承人所做工作的特殊性,一定要鼓励他们凝神聚气、全心全意地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而不是仅凭着自己的嗜好,让传承人学素描、学人体、学一点透视、学时尚构图,对传承人施以“西方化”“时尚化”或是“艺术化”的改造。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会变得更加“靓丽”,更加“时尚”,但是,这些改造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祖先所创“遗产”,而是今人所创“现产”,保护这样的每天都能生产出来的“现产”有何价值?有何意义?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过了整整14个年头,现在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已经忘却了出发时的目标?是否真的已经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社会在发展,但社会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肯定会给人分为两类:一部分人负责保护传统――比如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任务不是创新,而是原汁原味的继承;而另外一部分人――也是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专门负责创新――譬如小说家、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意工作者。他们的任务,就是根据祖先留下的老样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一个治疟疾的老方子成就了屠呦呦,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如果你把老方子改得面目全非了,对屠呦呦而言,就已经失去了起码的借鉴价值。在中国,承载祖先智慧的这种老方子可谓成千上万,到底能成就多少个屠呦呦呢?但有一点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继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好,两者就会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久发展。事实将会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没有必要以牺牲本民族传统基因的纯正性为前提。

二、通过保护是否保住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再加之山水阻隔、族源差异,中华文明本身便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其任务就是要保护好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别是那些独具特色的优秀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终实现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如果经过培训或是改编改造,多样性变成了单一性,独特性变成了普泛性,保护便是失败的;如果经过努力,保住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进而实现了对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保护便是成功的。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来自各个层面的“文化霸权主义”。它们最典型、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用汉文化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用时尚文化取代自以为“已经过时”了的传统文化。事实已经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有两个:一是导致本国传统的迅速“异化”,二是导致本国传统的迅速“同质化”。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通过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进而保护好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初衷显然背道而驰。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历史上从未提到过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而偏偏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由于手工操作的缘故,人们每生产一个产品都是独特的,整个社会生产出的产品自然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但进入大工业时代之后,大工业生产的单一性,严重地破坏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让人们突然意识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可贵,故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启动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历程。历史将会证明: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可找到更多的与祖先交流的渠道与窗口,才会了解到更完整的古代文明;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为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积累下更多更好的参考与资源;只有保护好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建立起更多的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渠道,进而促进民族和谐、推进社会稳定,实现天下大同。

如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认识不足,就会很容易想到用自己的审美一统天下审美,用自己的文化一统天下文化。其结果,必然会伤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最终成为破坏民族文化、破坏民族传统的罪人。先生生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的意思是说,各民族人民在保护好本民族认为最美好东西的同时,也应学会欣赏其他民族认为美好的东西。只有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保护下来,天下大同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保护遗产应该从尊重遗产,特别是尊重他人遗产做起。

三、通过保护是否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民族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盲目创新的危险如影随形。譬如前些年,听说人们喜欢红心鸭蛋,便有人喂鸭子苏丹红,结果给人吃出了癌症;听说人们喜欢浓牛奶,便有人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氨,结果把娃娃脑袋吃大了;听说人们喜欢白馒头,便有人在笼屉中吊白块,结果把人的肝肾吃坏了。这都是“创新”,但无人喝彩。说明没有榜样、没有参照、没有道德底线的创新不仅误国,而且害民。

人类社会要发展,创新是必然的选项。但创新决不能以否定传统为前提。历史经验证明,作为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不会阻止社会发展,反过来还会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创造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重要源泉。历史上,无论是乐坛上的《茉莉花》《梁祝》,文坛上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是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青蒿素,都是在民间智慧的基础上创造、研制出来的。反之,如果蔑视传统、否定传统,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因资源短缺、后劲不足而裹足不前。恼飧鼋嵌壤此担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护好那些尽管已经所剩不多,但却足以代表人类文明最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就像一潭“源头活水”,只要保护好,想做可乐就可以做可乐,想做雪碧就可以做雪碧,想沏茶就可以沏茶。但是,如果我们霸占了、搅浑了这潭“源头活水”,或是在源头上直接做起了可乐,以后别人做什么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潭“源头活水”,再好的“开发”也应该在它的“下游”进行。

总之,无论是谁,无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只要通过努力,保住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DNA,就能够保住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积累下深厚的文化资源,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保护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破坏。参考文献:

篇10

研究溯源

旅游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灵魂,在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二者同样得到学界及业界的关注。旅游节庆作为民族文化生态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在现有旅游管理体制下,民族文化生态可能出现生态退化与生态发展两种结果。纵观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相关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旅游节庆、体育、村寨等生态发展产业路径的个案研究,且停留在定义、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及对策性建议层面,而对民族文化生态价值内涵、系统内发展机理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更是浅尝辄止。本文结合实践调研结果,运用民族、生态经济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促成民族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价值内涵

彝族旅游火把节是凉山州最隆重、最典型的传统节日之一。火把节是起源于对火、火神及火节的崇拜,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驱鬼除邪为民俗内容的节目。目前凉山州旅游火把节采用“双轨制”①作为其办节模式,旅游实践中火把节将以商品形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中,因此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其重要的双重属性。

主体使用价值。旅游社会实践中,民族文化可定义成一系列生存机制、一套维系社会存在的人文信息系统,主体使用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根本与前提。由于民族文化具有习得性的特点,导致彝族民众在面对主流文化及旅游经济利益诱惑时对本族火把节传承与保护态度漠然,所谓保护工作只能陷入“美女与面包”的选择怪圈。调研显示青少年对火把节的重要标志性地位认识不足、中年彝族同胞更热衷参与旅游活动获得经济利益。正如现已过世的彝族老人子尔拉格谈及旅游负面效应说“市场运作后,不同文化被认识被学习,现在关键是教育新一代并让他们的传承意识增强”。 本文由收集整理

客体交换价值。民族文化在工业化后期文化产业发展中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新源泉,归根到底属于生产力范畴,客体交换价值是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要求彝族火把节在兼顾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同时,必须增加文化造血功能,维系并提高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生存能力。彝族旅游火把节成为凉山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品牌。

在旅游经济影响下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机理分析

彝族火把节作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其交换价值已被各级地方政府挖掘整理并广泛运用于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客观上对彝族地区人们的生活观念、生产方式、结构等火把节生境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火把节生境系统中社会与经济子系统内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那么如何理清、挖掘各子系统相互作用通道及机理内容,通过人工控制环节的设置与监控以促成民族文化生境系统的动态演进与升级,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与课题(见图1)。

图1 旅游实践中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示意图

为避免民族文化生态退化后果的出现,旅游相关决策的科学与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这关键就在于各级管理部门对火把节生态循环发展机理的认识与过程执行效果的好坏,即生境(original)—生境(adjusting)—生境(new)三个机理过程执行效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西昌市多年的旅游实践证明,其相关决策行为客观上遵循了“解构-重构-验证-更新”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内容,价值取向已由工具理性进入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谐共生的发展阶段(见表1)。首先,在对火把节价值体系科学理解基础上应树立积极、科学的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观;其次,面对节日生境内容被解构的事实,应依托科学发展观重构新生境系统内容,以保持节日文化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即生境(o)-生境(ax)),因节日文化具有周期性的反复、渐进特点,如彝族火把节管理模式经历了四次嬗变;最后应对重构的生境内容进行反复地验证、调整、更新等人工监控与修复工作,以辅助生境自组织能力的形成(即生境(ax)-生境(n)),继而进入下一个生态循环发展轮次。2006年凉山州“一办三创”②活动成功举办,正式确立了“政府、企业、市场、社区居民”多元立体管理模式和“双轨制”的办节模式,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

表1 凉山州彝族火把节生态发展阶段及特点

资料来源:由西昌市旅游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访谈内容整理所得。

对策与建议

火把节价值体系再认识。由于历史、地理区位条件的制约,凉山彝族文化的封闭性与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旅游场域中相辅相成,旅游实践要解决社会公共属性与民族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难题。彝族火把节作为成功的旅游品牌已为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其主体使用价值的村寨火把节重要性及执行效果有待提高,表现在西昌市与村寨旅游火把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不均衡上,导致火把节发源地村寨居民对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火把节保护与传承面临“香火断流”的危险。

公共产品属性的管理体制创新。凉山彝族火把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第三部门”的多中心管理机制来实现其活态传承。尽管西昌市政府从操作层面确立了“双轨制”运作模式,但由于政府与企业往往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决策行为容易将社会第三部门,特别社区居民的管理权、监督权悬置,这是导致火把节生态发展问题根源所在。所以应加大村寨社区居民获益权的范围及力度,通过建立彝族青年志愿者、毕摩、文化协会等民间组织,使其积极参与到相关决策、监督、评价机制当中以促进彝族火把节的可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