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设计概述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空间设计概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空间设计概述

篇1

关 键 词电气火宅漏电监控一对一探测方案一对多探测方案

中图分类号:S972.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火宅是严重威胁我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危险事故。据统计,近年来由各类电气原因导致的火宅居所有火宅原因之首,且电气火宅所带来的损失日益严重。

电气火宅监控系统是以电气火宅早期预警监控为主要目的,应用数字化技术,采用分布式设计方案推出的新一代电气火宅监控系统,能精确、完善地监控电气火宅隐患,降低由于电气原因造成火宅的风险,避免灾难的发生。系统具备实时监控、精确报警、事件记录、趋势曲线、系统自检、用户分级管理等功能。本系统可应用于大型商场酒店、公共建筑、智能楼宇、石油化工、工矿企业等火灾危险性大的场合。

本文对某商业广场项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相关描述,并对“一对一”与“一带多”两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未说明的辅助材料等按国际或国家现行产品标准要求配置。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论述

(一)总体技术要求

1、系统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系统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系统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报警响应周期短、误报率低,系统在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各方面应简便易行,并适合本工程的特点,以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3、主机容量大,汉化程度高,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面、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成本低。

4、集中监控、操作、维护管理。

(二)设计原则

1、以防为主

2、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

3、结构化、模块化、规范化

4、先进性、实用性、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靠性

(三)系统体系结构

1、系统结构:系统应采用二总线制、模块化结构,采用智能网络体系。

2、系统组成:系统应由漏电火灾报警探测器、漏电火灾报警控制器、中控室报警监控设备(要求具备总线传送及打印功能)及系统监控软件四部分构成。

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监控设备设在消防控制室,由值班人员对报警信号进行集中处理。系统二总线采用ZR-RVS-2×2.5m2 穿SC15焊接钢管沿干线桥架和电气竖井敷设。

(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

1、 分立式剩余电流探头

2、 系统探测器采用专用设计制造的剩余电流互感器形式。

3、 对外界环境应有补偿功能,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好。

4、 既可用于三相电路,也可用于单相回路。

5、 根据所通过电缆的截面尺寸,选配合适规格的探测器。

6、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6.1 装在配电箱面板上的监控器具有显示单元、能显示监控节点、设定值和实时参数等必要的监控数据。

6.2 每个检测点旁边均独立设有一台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以保证迅速得到报警信息并对报警信号进行处理,可在现场同时发出声光报警。

6.3 监控器有电源指示和各种必要的工作状态指示灯

6.4 监控器具有自检功能,可方便地检查自身的电气完好性。

6.5 电气火灾监控器能监控电力系统内的漏电流,并具有预警、报警和可选择脱扣的功能、短路脱扣功能。

6.6 监控器在报警时发声、光信号,除声光信号可人工消音外,光信号可予以保持,直至故障排除后方可复位。

6.7 监控器具有漏电试验、消音、复位、自检等必要的功能操作键。

6.8 监控器具有漏电流报警设定功能,设定方法可靠,不可轻易改动。

6.9 漏电报警数值从30mA-2000mA范围任何设置。

6.10 可存储记录不少于1万条,并且不能更改。

6.11 对每个监测点独立配置漏电火灾报警监控器,以保证维护人员快速排查和在单台设备故障时不影响其他监控点正常工作。

6.12 监控器能设三级控制,每级的动作时间均可单独设定,探测器配有总线隔离器。

6.13 工作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70%,发出预报警信号;超过额定电流的1.2倍,延时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超过额定电流的3倍,延时后发出报警同时切断供电电源,延时时间应在0.1s~60s之间可调,并把处理结果储存于数据库中。

6.14 监控器为安装在配电箱柜面板上的嵌入式仪表结构,所有观察、操作均在箱 柜面板上进行。项目实施时需与配电柜生产厂家核实处理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及开孔尺寸。

7、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及软件

7.1 具有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显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可存储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少于2个月。有打印功能。

7.2 数据库的记录达到200万条以上,并且不能被更改。

7.3 具有现场及远端试验各个监控点探头的功能。

7.4 具有开机自检、自动定时自检、手动自检功能,并把检查的结果记录在数据库中;系统巡检时间:在探测器的数量为64台以内时,时间不应大于20秒。

7.5 系统的中央主机与现场监控节点间采用总线传输方式(无极性),保证在2000米可靠通信。系统有措施可接续和扩展传输距离。

7.6 系统传输有总线故障检测和隔离措施,以保证系统在运行时的完好状态。

系统集成时需与水电施工单位核实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二总线管线规格及确保敷设到位。

(五)本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调试、必须考虑以下情况:

1、 环境温度:-10℃至+40℃

2、安装地点:户内

3、 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95%及以下,月平均90%及以下。

4、 最高日气温:24小时平均数+35℃

5、 抗震要求:水平0.2G;垂直0.1G

(六)材料设备要求:

所品须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消防专项产品质量须通过国家级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合格,并通过国家级电控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方案“一对一”与“一带多”两种方案比对

“一对一”点对点方案:

方案简述:每个检测点(每一个回路)旁边均独立设有一台漏电火灾报警探测器

二、功能描述

系统主机可以检测1024个探测点。

每个检测点(每一空气开关回路)旁边均独立设有一台探测器,如发生报警信号,可直接对此报警点进行检测处理。

系统后期维护时,如其中一个探测器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线路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缺点:点对点方案配置的探测器比一带多方案的探测器数量多,每一个回路都需要配置一个相应的探测器,投资成本相对比一带多方案略高,安装时工作量相对来说较大些。(成套厂在生产时,需在每一个设计有漏电系统的配电箱面板上开孔安装)

综上描述可见,该项目的火灾漏电监控设备可以灵活配置,以满足不同现场需求。

“一带多”方案:

方案简述:一个探测器连接检测多个回路的探头。

功能描述:

系统超强监控能力。可以监控32768个探测点。

经济性。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具有四排汉字液晶显示功能。一台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可以带32只探头(漏电、温度、电流可以混合配置),探头与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之间连线采用二总线(ZR-RVS 2*1.5 SC15)连接,传输距离500米。

一带多方案配置的探测器的数量较少,节省资金的同时设备安装时,工作量也小些(漏电火灾报警在成套厂家安装时,一带多方案因一个控制器可配置32个回路的互感器,故安装时只需在其中一个面板上开孔即可)此方案整体来说在投资造价方面有优势。

缺点:系统后期维护时,如其中一个探测器出现故障将导致多个探测点的数据不能上传到主机上。

“一对一”与“一带多”两种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综合分析,“一对一”方案优点主要有以下两个:1接线方便:楼层配电箱大多数是比较分散的,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漏电测试时,漏电探测器的所有线缆都会放置在同一个配电箱内,不会有线缆在配电箱外,接线也比较方便;而采用一拖多的方式时,漏电探测器的主体放置在某一个配电箱上,漏电互感器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配电箱内,这样接线很不方便,同时漏电互感器的信号线会比较长,影响漏电电流的测量准确度。2、漏电测量准确:采用一对一的漏电测量方式,漏电互感器的信号线比较短,不会影响漏电电流的测量,数据相对较为准确;但是采用一拖多时漏电互感器的线缆拉的比较长,再加上配电箱内全部是强电,信号衰减会比较厉害,漏电探测器有时会接收不到互感器传过来的信号或者数据不正确。若发生漏电电流值过大时,系统很难及时报警,很容易引起火灾。所以一拖多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同一配电箱(柜)内需要测量多个回路的场所,不适合应用于多个配电箱(柜)漏电值的测量。

综上所述,再结合考虑到成本控制,推荐在该商业广场建材家居板块选用“一带多”方案,在娱乐、餐饮百货板块选用“点对点”方案,以节约项目投资。

本方案设计依据标准及规范

为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符合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有关标准及规范,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标准及规范:

(1)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

(2)GB14287-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3)GB/T7450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4)GB/T17626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

篇2

商业空间设计概述

商业空间作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休闲消费等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发挥的功能也变得更为多元。店面与橱窗设计是商业环境布置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电子商务形式的急速发展对实体销售形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逛街、购物作为人们最为常见和主要的商业社交活动之一,仍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它有着电子商务所不能比拟的自身优势。

橱窗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

1.橱窗设计在商业空间的作用

作为商业店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橱窗或展示品牌当季的主打产品,或展现品牌的整体风格,或是向顾客诠释品牌的理念,但究其本质都是以高效传递信息为根本宗旨。橱窗设计的重点是宣传品牌产品、营造展示空间氛围,通过设计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橱窗就是店铺的“眼睛”。

2.橱窗设计的意义

橱窗是商店的门脸,代表着一个品牌最直接的视觉形象,无论是全球一线品牌的全球统一包装,还是自主品牌小店的个性装饰,我们或可以看到规范系统的陈列准则,或是会发现一些充满创意的前沿设计。各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店面与橱窗在展示自身品牌、吸引顾客的同时,也成为一道亮丽的“视觉风景线”。

橱窗的设计原则

1.与店面风格统一的整体性原则

橱窗作为城市公共区域的一部分,在设计时,无论是综合购物中心内的店中橱窗,还是城市街道旁的沿街橱窗,除遵循并满足城市一般公共建筑的原则与要求外,还应与整体商业建筑的特色和商业区购物环境的气氛相契合。

2.塑造品牌形象,突出主体性原则

橱窗设计不仅要求构思新颖,富有魅力和时代感,更重要的是,店面的设计风格要符合商店的经营特色与商品内容,表现商店的性质。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品牌文化和品牌风格的延续。

3.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井然有序的色彩设计原则

(1)色彩的节奏感。色彩本身是没有节奏的,但是色彩能够给人产生生理和心理反应。纯度较高的色彩给人以欢快热烈的感觉,反之纯度较低的色彩则给人以沉稳缓慢的感觉等。色彩用过一定的组合排列等形式美法则的处理,能够产生色彩的节奏感。

(2)色彩的主次。橱窗设计中品牌形象与商品是整个空间中展示的“主体”,而背景则起到了陪衬的作用。根据主体物体的色彩特点来考虑背景的明度、纯度、色相等要素的色彩处理,突出主体的形象。

橱窗的陈列方式与表现手法

橱窗的陈列方式主要是通过视觉的冲击力刺激大脑从而达到最直观的广告形式。但与一般通过图像与视觉符号进行表达的平面媒介相比,橱窗更侧重于立体的表现,在表述内容、表述方式及表述空间上更为丰富和灵活。橱窗陈列的方式与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形式美法则式陈列

(1)重复陈列。3个或以上相同形象、颜色、位置(上下左右)的对象部分主次地重置排列,称为重复。

重复陈列是一种强化作用,即通过相同大小、质感、色彩的展品的重复摆放陈列从而使顾客受到反复的视觉冲击,达到一种强化的目的。重复陈列的方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空间设计。

(2)对比式陈列。对比陈列的最大特点是所展示陈列的商品与商品或者商品与空间之间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从空间灯光、空间构图以及质感体现等方面采用对比设计,从而实现突出品牌或商品的目的。

(3)对称式陈列。围绕中轴线,同方向两侧完全相等的排列即为对称。在橱窗陈列设计中更多采用的是相对对称,主要讲求与空间的相互关系,避免产生呆板和沉闷的感觉。

(4)层次性陈列。缺少层次,会使空间显得平庸。层次的变化也分为色彩的层次变化和空间造型的层次变化。色彩从高明度到低明度、从冷色调到暖色调的,空间造型由大到小、排列由前到后等,都可以说是层次性陈列。

(5)节奏与韵律陈列。节奏与韵律即通过反复、渐变、跳跃、放射、强调等手法产生形、色、质上的强弱变化,从而丰富所展示的空间形态,形成独特的秩序与造型美感。

2.场景陈列

(1)专题式陈列。①节日主题陈列:节日主题的橱窗设计一般都是在特定的节日时间进行设计,往往这个时期的橱窗设计好坏决定了整个品牌在当季销量的多少。②季节陈列:季节陈列一般是指在季节交替时期的橱窗陈列,过季的展品要撤展,新的当季的展品要展示。(2)连带式陈列。连带式陈列是一种组合搭配的陈列方式,例如宜家的售卖商品从客厅到卧室,大到沙发、桌椅、床,小到杯子、碗、筷、勺,作为成组合的系列商品进行连带陈列。连带陈列的特点是观者视觉接受度高,有利于展示品牌的覆盖面,形成规模化效应。

3.广告陈列

篇3

[关键词]商圈理论;商业建筑;设计方法

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商业建筑能够满足社会群众的消费需求。实际进行设计中除考虑到城市地址地段的同时,还需判断其是否便于消费者往来。而这些设计要求的实现关键在于商圈理论的运用,其强调将商品与服务中心地作为圆心,且将产品与服务的辐射能力作为半径,这样才可使商业建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文以商圈理论为指导,对商业建筑设计的具体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商圈理论的相关概述

关于商圈,其指为消费者购买、商业企业销售的主要场所,其构成要素表现在环境、主体、客体与载体等方面,各要素在关系上表现为相互依存与制约。若以商圈功能定位及其自身的规模为依据,商圈在等级上将表现为特色级、社区级、地区级以及都市级等。现行大多城市中商圈的形成除得益于城市经济发展外,很大程度也依赖于区域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一般在商圈内部会有较多商业企业竞争与合作,在此基础上便使企业集群效应得以产生,成为维系商圈运行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商圈在发展中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包括起步、发展、成熟以及衰落等,通常能够影响商圈发展状况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方面,如商圈中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等配置情况都可作为内部因素,而商圈中的企业数量、区域政府政策以及整个市场结构则为外部因素。除此之外,能够对商圈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包括商业建筑的设计情况,若建筑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建筑自身功能的发挥,且会影响商圈的生命周期,因此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需将商圈理论作为指导。

二、商圈理论指导下的商业地产定位

所谓商业地产,其广义上的概念可界定在以商业为目的,能够为拥有者创造较多利润的房地产,如服务式公寓、写字楼、酒店或商铺等,而狭义概念上的商业地产主要指零售型的商业物业,如超市或购物中心等。相比一般住在建筑,商业房地产具有较大的投资规模与较强的商业性,但其对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较高,且在收益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从商圈理论角度出发,商业地产项目需在主题、规模、功能以及业态业种等方面进行定位。以其中的功能定位为例,要求项目定位中结合消费者、商铺购买者的需求,将项目功能确定为服务、娱乐、休闲或购物等功能。再如业态业种方面,要求在规划中做好业态配比的合理控制,这也是实际进行商业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指导。另外需注意的是在定位商业地产项目中,需遵循相关的原则,包括合理选址、规模控制以及与商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等,确保定位准确才可使整个商业地产创造更多的收益。

三、商圈理论指导下的商业建筑方法研究

1.从建筑内部设计角度

在商圈理论指导下,建筑内部设计需考虑到动线设计问题,其中的动线主要指室内室外人与车移动的点,将这些点连接后形成的线便为动线。在动线设计中,需注意其保持清晰的同时,注意做到垂直与平面动线的结合。从建筑内部的空间情况看,主要以办公、餐饮娱乐、购物、仓库、停车场以及公共空间等为主,所以实际设计中应围绕这些空间开展。(1)从办公空间与仓库的设计角度,通常办公空间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选择在邻近客服中心的位置进行设计,而库房设计中主要集中在地下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库房规模的限定。无论办公室空间还是仓库空间,设计中都应注意其位置不具备较高的商业价值。(2)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方面,通常要求其能对购物空间功能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一般在购物空间上部进行该空间设计,能够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标。(3)购物空间设计是整个内部设计的关键所在,其需与市场“双三角”规律相吻合,主要指盈利能在商铺面积减小的情况下而得到提升。通常在购物空间营业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零售店面面积需控制在12m2以内,并以正方形作为店铺形状。同时内部设计中还需在交通设计方面保持合理,确保购物目标、交通方向较为明确,防止人流阻塞或物流阻塞问题的发生。(4)对于得停车场设计,若商圈规模为中小型,可考虑不设计地下车库,而对于大规模商圈,设计停车场中需与周边配套设施相适应,尽可能做到时间与成本的节约。除此之外,内部公共空间设计也极为重要,如其中的中厅、过厅以及门厅等在设计时既需保证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同时应赋予其一定的人文色彩,有利于强化消费者的归属感。

2.从建筑外部设计角度

商圈理论指导下,建筑外部设计需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1)满足商圈和谐原则。建筑作为商圈的构成部分,在设计中应结合商圈整个建筑格局,确保建筑整体具有全局观。(2)满足可达性原则。该原则强调外部设计中做好网络格局设计,如步行空间的安全舒适性特点,且人车分离保持合理。(3)注重体现商业活力。外观设计是影响商圈商业活力的关键所在,建筑设计中可在设计风格方面做好控制工作,尽可能使其在吻合经营主题的同时刺激消费者消费欲望,进而达到得外部设计的目标。一般商业建筑外观设计为使建筑更具活力,多要求外观具有多样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如在多样性方面,主要通过整个商业圈中的建筑群体进行空间序列的创设,这样可直接为消费者带来移步换景之感。再如开放性理念,其强调在建筑外部做好个过渡空间的设计,如室外巷道,确保行人在感受商业圈氛围的同时,能够在整个街区中自由穿越。除此之外,商业建筑在外观设计中还需从其形象方面着手,其是向消费者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可结合商场宣传需要,在外观形象上是设计出具有时尚、活力等特征的品牌形象,以此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标。

3.从建筑空间组合设计角度

商业空间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在空间设计中应保证整个组合设计体现多样化特点。实际设计中可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1)网络式设计方式。该种方式在现代商业建筑空间设计中极为常见,主要对规模较大、并列空间较多的空间采取网状设计方式。(2)辐射式设计方式。其主要指选取建筑中的一个功能空间作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功能空间的设计,具有辐射性特征。(3)综合式设计方式。通常较多商业建筑在设计中具有较多特殊要求,这样设计时便需将多种组合形式置于一起,以此使消费者购物体验得以增强。

4.从业种规划设计角度

商圈理论指导下的设计,除将设计内容集中在外观设计、内部设计以及空间组合设计等方面,还需做好业种规划设计工作,其是决定商业建筑商业氛围、店铺组合的关键性因素,若设计中忽视合理规划业种组合,很容易在建筑项目投入适用后,出现运营失败等问题,商业建筑的价值由此受到影响。实际进行规划设计中需引入业种比例分配的相关概念,其主要以商场实际的经营与规划目标为依据,对商场中各商业业种分布情况进行确定,如商场中各分区、各楼层如何安排各类业种,包括娱乐、美食、百货以及其他零售等。以大型商业建筑为例,规划时可考虑对休闲、购物与餐饮的比重分别设置为空间的30%、52%、18%。事实上,现阶段许多商业建筑在业种规划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多以多元化设计形式为主,整个业种规划完全以区域形式为设计依据,这样不同楼层中的业种组合都极为丰富。需注意的是无论哪种组合方式,实际设计中都应做好目标消费群体心理特征的分析,保证在具备多样化设计特点的同时,体现出一定的休闲性与娱乐性特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四、结语

商圈理论是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导。实际进行设计中应正视商圈理论的基本内涵,将理论用于建筑的内部、外部与空间组合设计中,确保各方面设计较为合理,这样才可使商业建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促进整个商圈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俊.浅谈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J].科技展望,2015(36):126.

[2]曹新茹,王文婷,孙宁.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策略[J].门窗,2013(4):190-191.

[3]李国清.浅析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策略[J].江西建材,2014(14):21.

[4]翁璇.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策略[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5]钟奎.商圈理论视角下的商业地产项目定位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篇4

关键词:女性消费特征;女性;商品展示设计;研究;应用

当今社会,女性的社会角色不断的发生变化,女性消费者日益成为了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对商品展示设计有自己独有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因此,分析女性消费心理并从中探讨商品展示设计的设计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品展示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 商品展示设计的功能及现状分析

(一)商品展示设计的功能

商品展示设计就是指商家为了促进销售,有目的地对商品的陈列和视觉传达以及销售和购物环境进行综合的构想、计划与实施,以达到宣传商品、推销商品,满足生产者、推销者和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出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环境的总体设计【1】。

商品展示设计,实质上是对一个环境的再创造,是一门场地设计与空间规划的艺术,它在人与商品之间创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知识层次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商品展示设计”已成为商业经营的一项重要策略。商家通过商品展示设计,来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商业行为更为活跃,商品展示设计显然已经成为当前激烈的商业销售竞争中的有效“武器”。

(二)商品展示设计的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对于商品展示设计越来越重视,但是与其他国家成熟的商品展示设计相比较,我国的商品展示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表达信息过于繁琐,削弱了商品展示的主题;二是个性不明显,偏于大众化;三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因此,我们应该分析这些不足以便找出差距,为进一步做好商品展示设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 女性消费特征及商品展示设计影响女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一)女性消费特征

根据相关调查,我国女性消费者有4.8亿之多,占全国人口的48.7%,女性消费者不仅数量大,而且她们的社会角色也是多面的,她们承担了母亲、女儿、妻子等多种角色,女性不仅自己爱美,还注意恋人、丈夫、儿女和居家的形象,所以在购买活动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女性的消费特征,对于商业销售竞争来说至关重要。总体来说,女性消费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情感丰富细腻,注重细节。心理学家认为女性思维是直观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并具有较强的比喻性、联想性和装饰性【3】。女性注重细微的感性变化,女性消费者对商品展示的形体、色彩、光线、质感等因素都有着独特的体会,因而也更容易受到展示空间的影响。她们常常比男性更容易体会到商业空间的特质,感觉到建筑或压抑、冷漠或开敞、奔放的空间表达形式【4】。

2. “唯一”意识强烈。大部分的女性在消费的时候往往很注重商品的“唯一”性,通常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个“唯一”,在参与购物时,她们会非常注重商品或者购物环境等的唯一性,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商品展示设计,能够使女性产生冲动的购买行为。

3.购买的随机性、灵活性。现代的女性有稳定的工作,在经济上都能独立,因此在参与购物的时候,有时是考虑到实际的客观物质需要,有时仅仅只是满足主观精神上的需要,因此在购买物品时,随机性和灵活性比较大,在购物时,商家一个小小的新颖的展示设计就能打动她们,使她们参与购物。

4.偏爱品牌,追求个性化。女性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很看重品牌,只要对一个品牌产生了认同感,在相同的消费条件下,该品牌是首选。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女性消费者的的生活形态,逐渐从大众标准型转成与他人不同的特殊型,即追求个性化。

(二)商品展示设计影响女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商品展示设计影响女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展示形式和综合效果。商品展示设计主要分为静态陈列和动态展示两大部分,消费者是否会购买商品,能否清晰、准确地感知商品形象,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品的展示形式。现代商业空间往往是把静态陈列和动态展示两者综合运用,并结合相应的空间形态、商品、道具、色彩、灯光、陈设品等,使商业空间呈现一种良好的综合效果,给消费者在心理上带来不一般的感受,从而使其产生不同的视觉判断和消费行为。

女性消费者由于其特定的消费特征,比男性更容易受购物环境的影响,因此很容易受到商品展示设计的诱惑和引导而产生相应的购物行为。美观的商品包装图形、鲜明的陈列展示、绚丽的色彩灯光等,都能激起女性消费者的情绪并产生购买行为。商品展示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在社会消费构成中的地位,使女性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最重要的是提升了女性的消费审美意识,因此,以女性为消费对象的商品展示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 商品展示设计引导女性消费行为的原则及应用

(一)商品展示设计引导女性消费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商品展示设计要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设计出标新立异的展示空间,以便最大限度的吸引顾客,但是必须遵循真实性这一基本原则,即所传达的信息及展示的效果必须准确,不能夸大其词、虚张声势,这是商品展示设计引导女性消费的十分关键的问题。

2.要有很强的直觉审美效应,即在很短的时间内让消费者对商品展示设计有一个直观的认知,直接促成消费行为。这就要求在进行商品展示设计中要突出主题,这也是判断一个展示设计优劣的标准之一。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感情比较细腻,进行消费之前,首先看到的是商品展示设计的总体效果,所以清晰明确的主题、新颖生动的表现形式,都会直接影响女性的消费行为。

3.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这里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部分,即能够很好地运用商品展示设计的各要素营造一种恰到好处的物理空间满足女性的生理需求,并且注重女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根据节日、季节、气候、时尚趋势、时代主题以及品牌自身的特点和受众的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变化来进行设计更新,从而更好地引导消费【5】。

(二)女性消费特征在商品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1.打造动态的空间展示形态

女性消费者的情感细腻,对于购物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受购物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商品展示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女性消费者是否参与购物。

在商品展示设计中,灵活的运用曲面和曲线,结合空间特征,打造动态多样的展示空间,这样既可以迎合女性柔和、温婉的女性空间特质,也会给予一种新奇、神秘、幽深的心理感受,能够很好的拉近与女性消费者的距离,使她们心理上能够产生共鸣,直接促成其消费。图1是路易・威登伦敦店商品展示设计,利用暖白色的曲线和曲面结合红色地毯设计成珍珠主题让整体展示空间充满未来感的时尚浪漫气息,容易让女性消费者产生消费的冲动。

2.营造“专属感”

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在参与购物的时候会有很强的“唯一”意识,也就是女性独有的“专属感”。因此在进行商品展示设计时要注重这种“专属感”的营造。比如在进行女装店的商品展示设计时,可以利用符合女性心理特征的轻质隔断、家具、衣柜等围合、拆分、重组空间,使整个商品展示空间有一定的封闭性,把整个店面打造成女性如同在家一样,使她们拥有自己的“专属”衣柜。图2是意大利时装品牌高端女装店商品展示设计,该设计中通过空间的围合拆分等,使店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展示空间,在这里,给予女性消费者的是很强烈的“专属感”,置身其中,仿佛在自己家里一般,这是每个女性消费者所期望的。

3.打造完美“第一印象”

女性消费者的感性思维活跃,对于外界的各种影响都很敏感,因此能在瞬间接受产品的形象、质量和服务。所以,在进行商品展示设计时,要综合利用灯光、色彩、陈设品等,打造完美的空间展示效果。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物品的第一印象的形成过程中,色彩的作用大约占一半以上的比例【6】。因此,在商品展示设计时,色彩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商品展示空间的色彩设计则应尽量采用红、橙、黄、白等看上去干净的暖暖的色彩,在这类色彩的基础上再添加其他少量的色彩作为点缀,适当的搭配用于空间的设计中,可以使女性消费者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体验;商品展示设计中的光环境设计也尤为重要,没有光,一切色彩也就无从谈起,根据女性消费者的需求,选择令人心情愉快的暖色调的光源和光色,在此基础上,搭配精致的陈设品,会最大限度的满足女性在购物时的心理需求。图3是Giorgio Borruso女装店空间展示设计,利用灯光、色彩、陈设品的搭配,使整个空间看上去干净明朗,富有时代气息,极大地满足了女性的心理需求。

四 结语

女性的思考触及到一些可能是以往的建筑人士所不予注重的方面,她们的细腻和关怀也是独特的。作为消费者,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表现出显著的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在商品展示设计中关注女性消费特征,并运用于商品展示设计实践对于现在的商家和设计者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设计师应该形成一种以女性消费者为设计对象的设计语言,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更能吸引女性消费者的商品展示设计,切实关注女性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参考文献

[1] 闫晓从.如何通过商品展示设计提高商业营销力[J].商业现代化,2008,(32):33-34.

YAN Xiao-cong.How to increase the business marketing force through the commodity exhibition design[J]. Market Modernization,2008,(32):33-34.

[2] 刘郁兴.论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J].艺海,2010,(07):89-90.

LI Yu-xing.Discuss modern commercial space display design[J]Art,2010,(07):89-90.

[3] 安晓燕.浅谈女性消费心理与商品包装设计[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123-124.

AN Xiao-yan.Discuss women consumption psychology and commodities packaging design[J].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2006(4):123-124.

[4] 都胜君.建筑与空间的性别差异研究[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9(4):78-82.

DU Sheng-jun.Research on architecture and space gender differences [J].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2005,29(4):78-82.

[5] 阳林娟,杨晓翔.女性消费特征与橱窗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28-30.

YANG Lin-juan.Women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window design[J].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Social Science),2010,(02):28-30.

篇5

关键词:建筑;城市综合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综合体发展概述

1、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从功能业态视角观之即酒店、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公寓等城市生活的三项以上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建筑。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通常星级酒店、商业写字楼、商业购物中心以及大型公寓是最基本的功能构成。

2、城市综合体的特征

城市综合体与一般建筑相比,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超大的空间尺度。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的,与大尺度的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综合体的室内外尺度均是超大的。二是通道树形交通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将地下层、地下夹层、室内公共空间、地上的交通等形态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三是地标性建筑。由于城市综合体的规模较大,功能丰富决定了城市综合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均在所在城市作为地标式建筑存在。四是高科技集成设施。城市综合体运用了大量的现代科技,可以说一个综合体就是一个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例如,室内交通方面有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等;通讯方面有电话、电传、电视、联网电脑等组成。

二、建筑综合体设计概况

本案地处梅林路与中康路交界,基地西侧有地铁4号线,南侧紧邻地铁9号线,其站点布设紧邻规划地块,为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商业人流环境。多级交通网络布置为基地建筑提供无与伦比的便捷性和优越性。规划用地现状为空地,西侧和东侧基本为居住用地,分别有汇龙花园、颐林雅院等居住楼盘。北侧是规划中的公交站点用地,南侧以商业和居住混合用地为主。片区建设除了原中康玻璃厂用地为空地外,周边建设情况相对较好,基本以居住建筑为主。项目用地较为平坦,地块属性为商业办公,地块用地面积为21,745.18平方米,容积率为8.39,总建筑面积为241,362.8平方米。

三、实例建筑综合体设计分析

1、项目定位

依据地块的区位优势,为充分发挥地块潜在价值,以高品质商业和办公楼为依托,创造一种生态、健康、智能、高效的办公、商业空间,营造一个满足工作、休闲、消费、社交的多种业态的高品质商业休闲办公社交环境。基地周边现状成熟而丰富,交通密集而高效,因此如何使建筑适宜融入周边环境并能保持应有的自身特色也是本案研究的重点。

2、总体功能分析

本项目总体布局采用长方形平面,地下4层地面6层集中式商业布局加两栋独立的办公塔楼形式,建筑贴临红线布置,负3、负4层为两层车库,负2层至6层为商业,7至28层为办公,功能分区明确。建筑西北角的2层下沉庭院和6层裙房餐厅屋面层围合出休闲共享空间,皆有景观绿化打造“自然和谐,绿意盎然”的休闲空间,为繁忙的都市工作注入舒适与休闲,提升购物者聚餐观景的意境。本案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组织总体布局规划、空间组织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及建筑总体外型设计,功能设计明确,衔接自然得当。

3、建筑空间分析

建筑空间的舒适与否,是使用者最直观的感受。因此,空间表现应力求做到丰富且感性:户外广场、下沉广场与主中庭、大堂相呼应,室内外形成流动空间,提升建筑自身的品质。点线面的结合则为购物人流带来不同的购物体验。下沉广场和中部林平路形成的骑楼空间利用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相互穿插融合,可以给建筑空间带来趣味性的感官感受。西向,南向,北向商业入口处宽敞高扬,阳光充足,使内部空间不再是封闭的空间,而能与外部的景观空气和阳光交流,享受更多的自然空间,打破传统的封闭空间模式,将人流自然引入,创造立体的空间模式,呈现大度的空间格局,以营造购物天堂的意境。

4、商业设计分析

本地块地处梅林片区未来规划的两轴交汇处及主核心地带。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但地块已有的商业规模整体面积太小,业态单一,档次以中低档为主。且现行商业基本以零散的独立门面为主,缺乏中高档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购物中心。

因此,在梅林片区设置本案这样的集商业、休闲、娱乐、餐饮、办公为一体的中高端商业购物中心是势在必行和极有必要的。西向来店行人比例多于东向,南向好于北向。西南商业展示面向最好,东北向较差。人流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商业主入口的朝向。因此,商业主入口定于西南向,其余朝向位次入口。

商业室内空间的使用体验对消费者的停留时间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型室内空间的设计如果过于简单,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疲劳感。为了让使用者有多重空间感受,本案采用多层贯通的流动商业空间,使室内流动空间最大限度营造浓郁的商业气息,中庭空间放大商场的商业价值。下沉广场从负二层到地面一层,提供了一个公共聚会休闲的空间,弱化室内外的强硬分割,使商业活动贯穿内外。流动的室内购物空间给顾客提供了连贯且新颖的空间购物感受,有利于克服顾客购物带来的单一感官和疲惫感,提升商业建筑自身的恒久价值。

5、交通路线

建筑场地内的环形车道和中间的林平路形成双环通交通系统,商业主要出入口设置于建筑北向,南向,西向,为最多数的商业人流服务。主要办公出入口设置在两栋塔楼的南北面,与商业人流有效分隔,便于独立使用。建筑东面为大片绿地公园,环境优美,人流量稀少,将三个汽车出入口设置于此,中间为商业车库入口,南北塔楼两侧为各自办公车库入口,高效且经济。公共交通集散口布局合理,货流人流分区明确,互不干扰,为建筑提供一流的外部交通环境服务。

6、建筑立面

本案立面材质丰富多样,力求表达出商业建筑所特有的商业多样性气质。西南角外墙立面采用双层立面,内层采用垂直木纹饰条,外层采用玻璃幕墙,下层采用轻钢雨棚,轻盈通透。西北角外墙大片背板玻璃,增加商业广告的张贴面,汇聚浓郁的商业氛围。西面墙体采用大面积的干挂石和垂直铝饰条,增加商业建筑迎街面的活泼性。另一方面,办公楼立面则较为简洁,斜向切割弱化了都市办公塔楼的复杂性,树立了办公塔楼简洁干练卓尔不群的品质;商铺自行设计广告灯箱最大限度地为入驻商家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展示面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7、生态景观及节能设计

如何充分利用建筑本身集中造型形成基地小气候,是景观设计需要着重考虑的。西侧和南侧空地为室外广场提供了丰富用地,下沉广场将景观层级拉伸到另一个高度,同时裙房屋面架空层景观面形成一个大型观景平台,将室外景观面最大化,建筑内部纵深的流动中庭在丰富内部空间的同时和外部开敞面景观相融合,室内外空间最大限度地展现给顾客,从而提升建筑品质,为购物人员提供多重环境空间感受,提升建筑环境。屋面及下沉庭院,广场多层次辐射,屋面景观重组功能分区,借用流动的画布概念,视觉由上向下俯视,形成抽象山水画意境。

结语

本项目力求以新颖的建筑形式顺应周边的城市人文环境,突破以往商业办公建筑的束缚感和单一感,以新颖流动的造型和流畅的空间设计开创商业建筑的新模式,力争树立一个风格独特推陈出新的新时代商业办公建筑的典范,引领商业办公综合体新纪元。

参考文献:

[1]李晓刚. 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研究―――以深圳为例[J. 规划研究 ,2010.12.

篇6

关键词: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土地利益;平衡

Abstrac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terests of downtown commercial plaza landscap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Related theories has been tested and data has been analyzed. Recommendation from this study is provide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the plaza landscape.

Keywords:Downtown Commercial District;Plaza Landscape;Land Interest;Balance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53-02

衡量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否合理、是否“物尽其力、地尽其用”,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城市单位面积土地创造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1]。但是,作为四大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常常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较少关注的对象。在广大农村,土地由于直接的产出而获得农民的青睐;而在城市里,土地的产出则往往是间接、隐形的,因此容易被忽视。

城市中心商业区是一个城市极具活力的核心地域,这里集中了最富魅力的城市景观和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作为城市最有价值、最具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市环境中最生动的浓缩的“小社会”。 随着消费的发展,对于功能单一的景观广场无法满足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复杂功能要求,而出现的诸如广场使用率不足、缺乏社会活力的等等现象,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1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价值思考

价值是利益的主要具体表现形式,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价值在于满足商业区购物人群的各种使用活动需要,它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载体,也是社会活动的结果。“场所”对于人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具体化的空间图式或者环境印象,而是要切实将交往活动引入,才能成为具有市民公共性的空间。集聚度越高的城市空间,人口数量增加、密度加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人行空间设计的人性化程度就越高,但是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的地租效应必须使商业性和开放性很好的结合[2],过多的商业性则会降低城市空间的景观环境层次,而过多地强调开放性则会破坏空间的商业效益,从而削弱空间的商业吸引力。实现城市黄金地段空间效应的价值最大化,平衡空间的多重效应,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心商业区的商业发展。

2长沙・五一绿化广场

2.1五一绿化广场发展概述

五一广场区域自汉以后一直是长沙的商业文化中心,这在走马楼吴简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都有记载。解放后,五一广场不但成为商业中心,同时也成为了交通中心。1995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一广场商业特区”的概念,并对五一广场进行规划。1998年,五一广场商业特区的基本规划敲定,它将五一广场商业特区以黄兴路、五一路为界划成四大块,并分成若干小块,并将五一广场东北角3.5万m2的地方定为无建筑的五一绿化广场。

2.2五一绿化广场现状分析

五一绿化广场地处长沙市中心商业区,在场地设计中,广场绿化面积与休闲地的比例比较大,超出长沙其他任何商业区域。广场布局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人的休闲和公共活动区,这些可供人活动的场地占60%。在处理用地上,为了解决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流的分流,互不交叉,广场地势由北往南依次降低,广场南部以下沉式广场的形式出现,可与湖南平和堂商贸大厦等其他商场的附一层连通。

伴随五一路的拓宽、五一广场的修建、黄兴南路步行街与大型商业设施的启动,该区的商业业态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改造后的黄兴北路变成50m的城市交通主干道,原来的商业空间尺度荡然无存,商业气氛急剧降低,因此集聚人气的作用也远不如一路之隔的几大红火的百货卖场和黄兴南路步行街 。

笔者对五一绿化广场的现状情况进行采样 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场地观测为辅的方法。通过统计和分析被访者的问卷调查及实地观测,总体把握广场的使用情况。广场的人流高峰时期出现在6点~9点和18点~22点两个时间段。其中6点~9点使用人群以40~60岁晨练的中老年人为主;18点~22点时间段中广场有露天喷泉表演,因此也吸引了不少观赏的市民。其余时间段数量波动不大,也没有形成人群集中区域。

图3显示,五一绿化广场的使用人群虽然各个年龄层次都有,但是以15~25岁和41~60岁年龄阶段的市民为主,说明五一绿化广场对于中青年、中老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市民而言,吸引力就相对弱一些。

图4显示,五一绿化广场能够吸引大批的市民特地来此健身、会友,在使用人群中几乎80%的市民是以休闲为目的,主要原因是广场安静的环境和舒适的景观。另外只有大约8%的市民是因为附近购物的原因来广场,9%的市民是路过广场。

图2显示,市民停留广场的时间主要在半小时至1小时,有40%的市民停留广场半小时左右,有26%的市民停留广场1小时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对于五一绿化广场的认可程度。但是停留达1小时以上的市民只占13%,还有21%的市民只停留了几分钟,这也说明广场假设还有需要完善的方面。

3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经济价值分析

3.1理论基点

在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土地经济属于微观城市经济,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们在使用土地时引起的经济关系。加拿大经济学家M・歌德伯戈和P・钦洛依在《城市土地经济学》一书中直截了当地提出:“城市不动产的三条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区位,二是区位,第三还是区位(location,location,and location)”。城市土地的区位效益性之所以如此强烈,是因为对于不同区位的土地有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投入,而高投入理应得到高回报。在城市,区位对于土地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一个中心,最高层次的土地利用(或职能)通常是源于使用的需要[4]。

3.2经济价值缺失分析

五一绿化广场价值连城,在商业中心辟出4hm2地作为城市“绿肺”,且不算拆迁补偿和造价,在当时光这“黄金码头”的地价就高达4亿元人民币,那里的每片绿叶都贵比一克黄金。五一绿化广场以绿化和休闲为主要功能,虽处繁华地段,却很少体会到其该有的“人气”、“活动”,除了能定点看到喷泉,不知还为商业区的购物提供了什么样的吸引力。现代购物行为已经与社会交往、休闲和娱乐活动密不可分,而对于其所处中心商业区的位置,以“休闲”为单一功能的广场不能带给前来购物、消费的人群足够的吸引力。从商业的角度考量,没有提供一个具有商业吸引力的广场,则其商业价值没有体现,导致了土地的经济价值部分流失。

3.3经济价值的平衡

城市广场价值的真正意义则体现在其使用价值,一个即使投资巨大的城市广场如果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那么这个广场的价值就只有表面性,而没有实用性。由于广场功能的单一性,人在广场中行走仅仅是休闲而已,若是加入一些能够吸引并增加人际互动机会的商业交易,使市民的交往活动与商业交易活动形成良性互动[5]。那就是这种有商业目的的行为可以在人们之间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交往活动(是指那些与交易目的不直接相关的、自发形成的、自我强化的活动),而且交往活动的存在还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交易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高效利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又能有助于城市景观的形成。

4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社会价值分析

4.1理论基点

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关系的特征。城市广场设计需结合城市的生活,城市生活的多元性,将带来广场的多元性。“正是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气的城市生活,而单调枯燥的体验则使城市死气沉沉。即使建筑物的色彩再多,体型变化再丰富,也无济于事。”[6]这段话道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才是城市的真正魅力所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主导功能是由城市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生活、文化和人们的行为规律,不符合公众活动需求的广场设计,将是缺乏生气和活力的。

4.2社会价值缺失分析

公共活动始终只能在人和人之间发生,空间的角色被定位为公共活动的干预者,而空间的社会价值是一种从预过的公共活动的状态和过程中读取信息。某些被定义为休憩或观赏性的广场,其布点或与公园绿地相同,它们的最大作用是提高城市绿化率的数值,而不是容纳自发性的市民活动并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含义的公共空间。这类广场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可接近性,广场不再适合人的活动,社会活动也随之萎缩,没有正确对待城市广场的社会价值。

4.3社会价值的平衡

如何吸引商业区的消费者合理使用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外部空间,并参与其中的公共活动,以便形成生机蓬勃和舒适怡人的环境,充分体现出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应有的社会价值呢?单一活动模式的影响力和多种活动模式的相互支持是影响外部空间生气的另一重要因素。有的活动比如演出、推销、商业交易等活动,会起到带动作用,附带派生出其他活动。私密性较强或较简单的活动模式则缺乏这类影响力,如阅读、恋爱、散步和老人分散就座“看街”,就很难引发其他活动。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设计中,应该体现各种功能空间的相互交融,提供社会化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可以促进零售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对提高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发挥出积极的作用[7]。

5结语

正如B. Jackson在《风景》(Landscape)一书中指出的:“城市只存在于搏动的街道、广场的生活美之中。”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景观效应,现实情况下的商业户外空间应该能够留住到访者,也就是相当于一个连接件,连接到访者与商业场所之间的一个过渡,能让到访者转换成顾客,也能让被景观广场吸引的游客变成潜在顾客。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聚会空间,通过相互作用和交流,为周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增加活力。因此,它不仅有利于商业建筑本身,也有利于社会,这就是它的商业与社会价值的所在,也是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现代购物观念和行为决定了公共空间的用途是多样的,只有综合利用,才能使广场利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城市环境与空间资源价值,在推动城市文化与经济齐头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文蕙等编著.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73.

[2] 叶强.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长沙为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96.

[3] 陈燕,贺清云.城市游憩商业区建设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26(4):319-383.

[4] (美)Brian J.L. Berry,等著. 王德.等译.商业中心与零售业布局[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1.

[5] 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99.

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03-02

一、文化创意的概述

文化创业一词最早源于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说法,文化创意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文化创意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因为,文化创意是一种知识和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就是将抽象的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目前,文化创意产品也成为在全球产业机构的调整和升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经济活力、城市功能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创意产业新兴于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已经基本建立了创意产业基地,以此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创业产业的全面发展。义乌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在杭州等地的辐射之下,加之本身的国际小商品市场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义乌的发展。市场上叫响“义乌设计”,义乌走上了文化创意之路,走高附加值之路。2007年,义务工尚在义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承办建立了义乌创意园,主要负责义乌创意产业建设、投资、管理的架构设计和创意产业项目的发展和经营。

二、地方高职院校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必要性

(一)教育现代性的体现

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以整体主义为文化取向,共同体利益是出发点,而现代教育以个体主义为文化价值出发点,奉行个体利益向上。它确立了个体的主体地位,欲求个体解放、个体现代性的生成,个体现代性生成的前提是个体权利的获得,所以,教育现代性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个体被不断赋权,形成现代教育独特的张扬个体特性。这与创意人才的创意思维是不谋而合的。创意人才是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而获得,对某种潜在获利机会的原创性识别和认知,要求充分调动蕴藏在其成员内心深处的个人知识,使其能动地创造新知识来应对变化的世界。

(二)教育创新性的体现

教育创新是以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教育科学知识、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性格,创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运行体制以及新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意人才的培养就要求对现有教育的创新,通过对各个要素的调整以优化教育各种功能。

(三)教育地方服务性的体现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在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仅仅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展开。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大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培养高素质、智能型的劳动者,才能实现由一般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转化。高职院校创意人才培养的功能之一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即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促进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地方高职院校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一)课堂的粗加工:设置合理的创意能力培养教育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方案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和规格,其课程体系必须科学、合理,必须能够满足学生各种创意能力的需求。根据文化创意人才的跨越式特点,在设置创意教学体系上要综合文化、文学、管理、营销类基础课程和技术性课程。另外,在学生培养上还要重视个性化培养,设置一些创新性课程。创造性是人类的一种有效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目标、具有显著价值的高思维活动。文化创意人才应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注重面向全院师生开设的《创意学》、《创意营销学》等创意类公选课,旨在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思维训练、案例分析、师生辩论、自主设计、自由展示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开发创意思维,掌握运用创意思维的方法和途径。针对专业特色开设的《色彩创意》、《图形创意》、《创意旅游》、《创意心理学》等相应创意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创意思维引导专业活动。

(二)企业深加工:以工作室为孵化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从我国其他高职院校了解到,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文化创意类专业,但是文化创意人才仍是供不应求。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培养的创意人才缺乏实践能力,无法胜任岗位。要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要建立学生工作室模式,通过开放的工作室模式,连接课堂与市场、高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的创意实践平台。自2003年开始,成立了麦奇克视觉传达设计、三景商业空间设计、时尚饰品设计、服装设计、新锐产品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室,教师带着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对接企业开展创意设计,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金点子管理咨询工作室”,主要承担义乌当地企业的管理咨询、创意策划等活动,教师带着学生承担了大量的管理策划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创意策划经验,并为义乌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工作室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敢想敢做的学生,他们有个响亮的口号:“卖的就是创意!”到目前为止,工作室模式承接了校外项目300多个,创意设计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三)社会再加工:政府、行业协会的共同作用

社会再加工是指政府、社会和行业协会要给予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整个社会为平台,通过个人自身的职业发展,打造个人精彩的职业规划。政府须将创意人才的培养列入政府计划。例如,上海将建筑业、广告业、数码媒体业、工艺品产业、文化产业和设计业六大类行业的创意人才的培养列入计划;这些政府举措都可以促进更多的人才参与和从事创意产业,为创意产业的发展积累人力资源。此外,吴予敏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是要简单地发展规模的大众消费文化,而是要培育对于人类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分享的伦理态度,把这种伦理态度和对于人类的关怀、健康的审美趣味结合起来,过度的商业化绝对不是我们培养的方向。因此,社会与行业协会也要创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温床。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它们文化产业上的领先不是偶然的。越是文化创意产业非常集中、非常发达的地方,博物馆、艺术展、图书馆会就越发达,民间自发的文化活动也越发活跃。在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育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在培育社区文化、原住民文化方面下很大的工夫,让知识分子真正走入民间,深入到社会文化底层,让文化创意扎根在整个社会环境当中,成为公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而将原来埋藏在民间的文化因子,很好地聚集、保护、提升,并做一种温和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华正伟.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3).

[2] 理查德・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 李津.创意产业人才素质要求与胜任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

[4] 李扬.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探索[J].经济师,2009,(12):203-204.

[5] 吴予敏.高等教育的滞后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6] 向勇.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胜任力素质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57-62.

[7] 华正伟.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8]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