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多样性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生物多样性是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生态学术语,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定义。
3、在《保护生物学》一书中,蒋志刚等(1997)给生物多样性所下的定义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聊城市;树木的整体成长情况;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1 调查地自然条件
为了能够更好地探究市区树木生长情况与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我们相关研究人员利用聊城市市区树木的生长状况以及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其中聊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省界内,毗临河南省以及河北省,同时是华东、华北以及华中三大行政区域的交汇处。市区处于黄河的冲击平原,主要地势情况是西南方向较高,东北方向较低。
聊城市地区暖温带季风的气候区,属于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气温在日较差以及年较差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年平均气温才能够达到13.2℃,1月份平均气温只有-6.6℃,极端最低气温-22.7℃,7月份最高气温能够达到30℃,极端最高气温39.5℃。年的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551.5mm,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7月或者8月这3个月中,并且年平均相对湿度高达65%。这个地区的气候相对来说比较适宜,光线照耀也比较充分,年光照时间数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
2 调查方法
在聊城市市区内挑选9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广场进行相关的普查工作,其中对于乔木类型树种,主要进行树高、胸径、株数以及树木整体成长情况的调查;对于花灌木类型树木,主要调查株数、树木高度、冠幅以及总体生长情况。结合相关园林树木的保养以及维护的管理标准,将园林树木的整体成长状况进行量化并且赋予相应的分数,具体的情况可以通过表1进行说明。
3 以聊城市市区的树木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试验结果以及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3.1 园林树木整体成长情况的量化计算方法
对园林树木的整体成长情况的分级标准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量化,同时给予一定的数值。对于各个树种结合生长情况的分级标准进行赋分之后,通过株数的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各个调查广场内部的园林树木的平均成长情况的数值。其中计算公式可以这样表示:
式中:G:某调查地点园林树木平均生长状况分值;gij:某树种某生长状况分值;nij:某树种某生长状况株数;N:某调查地点园林树木总株数;n:某调查地点园林树种数;s:园林树木生长状状等级。
3.2 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分析以及计算的主要公式
3.3 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整体成长情况关系的具体分析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数据以及信息进行统计或者相应的整理,通过园林树木株数的方式计算H值。其中通过相关的数据可以说明,利用园林树木以及灌木株数计算之后得出的Shannon-Wiener 指数(H值)与园林树木的整体生长情况的数量化数值(G)间的关系是相关性的关系,其中具体的相关方程是G=2.7799+1.30056H;与此同时,可以计算出相关指数为0.9211,以及标准差是0.1449,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计算出估计的可靠性可能达到99.9%,非常接近100%,所以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是非常可信的。
从上面得出的相关方程的公式中可以看出,随着指标数值的增大,也就是园林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增加,那么园林中的树木在整体水平上的成长情况也会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园林的相关群落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多个品种的园林植物素材,增强园林植物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最终能够发挥出园林植物生态平衡的功能以及景观的主要价值。
篇3
(一)教材内容分析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第二册第九章《人与生物圈》的第二节内容,是环境教育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和保护知识,其涉及范围广,知识跨度较大。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高二学生已经全部完成了前面对生物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以生物六大基本特征为主线的知识已经掌握得很熟练,而且已经学习过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从丰富的内容中概括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等,学生不仅需要扩散思维、概括、综合能力,而且需要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及总结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课件演示,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热爱生活的理念,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要求。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二)教学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观察分析、对比)
让学生在具体任务驱动下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掌握的知识点。本节课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有关录像资料和图片并通过交流、讨论识别五灵脂、蝉蜕等动物药物标本,当归、凤尾草等植物药物标本。
2.讨论交流学习法(讨论、讲述)
通过对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多播放、些动植物种类,了解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分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在此过程中,同学、老师之间加强交流。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黄土高原破坏之前和现在的对比。引出:保护生物资源,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设计问题,使其产生急需探求的心理,学生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
(二)生物多样性基本内容
教师活动: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我们应从几个层次对它进行保护?引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学生活动: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师活动:野生生物资源具有很大使用价值,只有全面认识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所在,才能增强并树立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引出:1.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2.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直接使用价值,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1.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2.直接使用价值指人们能够直接利用的,包括药用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重要的工业原料、美学价值及文学创作素材。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师活动:以上是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我国地域差异显著,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从而孕育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应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引出:1.谁能说说我国生物多样性有怎样特点?2.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学生活动:1.第一,物种丰富;第二,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第三,经济物种丰富;第四,生态系统多样。2.据统计,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还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师活动: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野生生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引出: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活动:保护野生生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设计意图:强化法律法规。
(六)小结
教师活动:1.结合板书,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框架。2.挑选典型习题,学生相互解答,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整理知识体系,做习题。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拓展思维,便于记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教学流程设计符合认知规律
采用先导入再引导的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体系,归纳总结,便于记忆。
篇4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能将图、文、声、像有机组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图片与影像资料的感染力,呈现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对于教学图片的筛选,一方面采用国外优秀教材中大量彩色、高清的图片;另一方面,选择最新的相关新闻图片或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环境(例如校园)的照片,制作成一套简洁、精美的教学课件,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和信息量。例如,在讲解“外来种入侵”一节时,我们呈现了在校园内拍摄的喜旱莲子草和福寿螺的照片,学生感到很亲切,有共鸣,于是能很快融入到教学中去。对于影像资料的筛选,主要选择英国广播公司BBC所拍摄的一些纪录片,例如,《生命》《人类星球》《美丽中国》《南太平洋》等。在备课时,根据课程需要对纪录片进行选择和剪辑,把纪录片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并非整堂课都让学生观看视频。例如,在“保护教育”一章中,经过剪辑后,所播放的公众教育使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丁政府对墨西哥游离尾蝠进行保护的视频长度不足3分钟。
2网络教学的应用
保护生物学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作业习题等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其中,教学材料版块下又包括教学课件、文献资料、参考书籍、优秀学生读书报告等栏目。学生在登录课程后,能够查阅、下载上述资源,提交作业,并在答疑讨论区,通过留言板向老师提问,同时也能够在同学间进行讨论交流,从而有效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将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他们所关心的科学问题,然后对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补充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于1920年提出的,旨在通过案例形式的教学,培养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保护生物学的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典型案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外来种入侵”一节的教学时,首先给出澳大利亚兔子入侵的经典案例: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1859年,一位英国人为了便于打猎,把24只兔子带到澳大利亚。由于兔子世代周期短,加上没有天敌,气候宜人,遍地是可口的青草,兔子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繁衍至六亿多只。它们啃食各种牧草、灌木、树皮,打洞啃吃树根,导致其它野生动物面临饥饿,许多野生植物也存在绝种的可能。澳大利亚政府曾经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来消灭兔子,然而都没有成功。直到1952年,通过引入粘液瘤病毒才将困扰澳大利亚人近百年的兔灾控制住。该案例非常简洁,但几乎涵盖了外来种入侵一节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即外来入侵种的基本概念、入侵途径、入侵种生物学特征、危害及其防治方法。因此,通过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由学生归纳总结,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4读书报告法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发展迅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拓宽知识面,尤其针对那些毕业后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培养他们外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文献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将研究生教育中“读书报告”的教学方式引入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之一。学生可以阅读教师提供的文献,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兴趣,查阅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将选择相同或类似文献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讨论、一起学习。在学生提交读书报告后,教师从中选出10%相对优秀的,利用2学时让学生或学习小组做课堂交流。读书报告法从选题开始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进步,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二、评价体系
考核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仅仅靠一张试卷是无法完全体现的。不少学生依靠考前死记硬背,往往也能获得高分,但是并没有真正掌握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将平时成绩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及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平时作业、网络教学平台交流、读书报告四个方面,共占总评成绩的40%。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希望学生注重对知识的点滴积累,使总评成绩能够更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在期末考试的形式上,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近三年,从原有试卷考试的形式转变为科研小论文、读书报告、制作多媒体课件(需附详细文字说明)等多种形式,以期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考查内容方面,命题也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改革后的评价体系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不少学生表示,写论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以往为了应付考试“背书”付出的更多。经过这一环节的训练,自己对课程相关理论理解得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对学科发展动态也增进了了解。
三、实践效果
篇5
一、社区共管在中国的发展
社区共管作为国际上一种崭新的后发展地区资源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渔业、海岸资源、森林和国家公园的日常管理[1],在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坦桑尼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保护实践中均取得良好成效,积累了成功经验。经过国外各部门、机构组织不间断的实践,社区共管这种自然资源管理模式被证实是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法,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社区共管的理念和方法传入中国并展开实践。1993年,在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的资助下,贵州草海开始尝试管理与扶贫相结合的社区共管模式。1995年以来,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等一些国际组织的资助下,福建、江西、湖北、云南、陕西的武夷山、长青、鄱阳湖等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开展社区共管的试点工作。1998年由荷兰政府资助的中荷合作森林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在云南省开展,项目涉及思茅、保山、怒江、德宏等4个地州市的菜阳河、糯扎渡、无量山、高黎贡山、小黑山、铜壁关等6个自然保护区;2002年10月到2008年10月间,GEF实施了由“天然林管理”、“人工林营造”和“保护区地区管理(PAM)”三部分组成的“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项目,其中社区共管作为PAM中的一个子项目———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区涉及四川、湖南、海南、湖北、贵州、甘肃和云南7个省的白羊、泗耳、片口、小寨子沟、唐家河、公山、壶瓶山、尖峰岭、后河、白水江、梵净山、白马雪山及怒江等13个自然保护区[2]。其后,社区共管工作陆续在其他自然保护区推广开展,如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中国自然保护区中的社区共管取得了一定成效。社区共管通过在自然保护区社区的村民中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村民的保护意识;加强了保护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大大缓解了保护区与周围社区的矛盾,村民积极参加保护区的工作,整合了保护的力量,提高了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自然保护区社区周边和保护区境内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森林火灾减少,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开展生计替代项目,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改变村民原有的收入方式,增加村民的收入;促进了社区生产方式由资源破坏型向生态环保型的转变,非持续性资源消耗减少[3]。总之,社区共管一方面给当地社区村民提供了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机会,开通了收入渠道,满足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利益诉求,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整合保护力量,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业已取得的社区共管成效表明,作为一种保护管理模式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社区共管在中国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今后也将得到新的发展。
二、中国自然资源社区共管本土化的必要性
社区共管在中国的实践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对社区共管认识还不够深入、共管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加上当地社区社会经济落后,社区共管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正如世界银行环境专家王佩坤指出,“共管”是自然保护区正确发展的方向,不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4]。社区共管需要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实践中去修正完善。同时,社区共管在中国的发展受国外基金会的影响较深,明显打上了舶来品烙印。在操作上曾出现机械式的照搬移植,在过程中对文化背景、风土习俗、民族宗教、制度环境等方面差异的重视尚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共管实践遭遇阻力。因此,作为一种具有专业性的开放实践模式的社区共管,需要经历从移植到本土化培植的过程。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近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区共管的本土化就是要使社区共管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要想社区共管在中国发挥有效作用,就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在本土理论、经验的积累上下功夫。
三、社区共管定义的本土语言:融合基本原则的创造
在中国社区共管的研究和实践中,影响力较大、经常被引用的社区共管定义主要有三种:一是Borrini-FeyerabendG的定义“具有不同作用的参与各方为实现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目标,共同分享利益和承担责任的自然资源合作管理方法”[5];二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政府机构、当地社区或资源使用者、非政府组织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协商自然资源管理的职能、权利和责任而形成的合作关系”[6];三是中国社区共管研究中较经常引用的定义“在某一具体项目或活动中参与各方在既定目标下,以一定形式共同参与计划、实施及监测和评估的整个过程”[7]。但在具体实践中,国家林业局GEF项目对社区共管的狭义定义“当地社区和保护区对社区和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共同管理的整个过程”[2]较具可操作性,得到了广泛运用。从以上定义本身来看,无论是将社区共管描述为“方法”、“关系”,还是“过程”,定义本身没有问题,只是不同的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和认识,从不同角度给出定义都具有一定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社区共管的实践。正如斯格特[8]所言,定义是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的,就我们对社会现象特定方面的研究而言,只有帮助多少之别。但是,目前国内引用的不同研究者关于社区共管定义的表述,从社区共管的直接实践者的期待来说,还没有做到让老百姓一眼就能看明白,也没有达到琅琅上口耳熟能详的程度。这不利于社区共管被大众所接受,正如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欧文•薛定谔(ErwinSchrdinger)所言:“尽管深奥难懂的闲谈可能会在那些乐于孤立的专家群内部继续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注定要萎缩和僵化。”[9]为了避免社区共管遭遇“萎缩和僵化”的命运,我们必须知道社区共管实践者对社区共管的理解和诉求。这些实践者希望通过社区共管获得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所产生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而不单单是按照学科化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因此,社区共管的定义,需要在不丢失社区共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创造,形成老百姓的语言,并加深相关利益者群体对社区共管的理解。例如陕西眉县营头镇大理村六组的一名社区共管委员会成员的理解:“社区共管就是社队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管理山林资源,对动植物都要有保护作用”;陕西省太白县吉利沟村的一位村支书则认为,“社区共管就是在社区带动群众搞项目提高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类似的理解不一而足,虽然表述不全面甚至带有个人观点色彩,但其语言都是通俗大众化的,更是实行社区共管区域内居民可以听懂并理解的。由此,社区共管的研究者应该在把握社区共管的基本原则“平等性、广泛参与、民主决策、自我发展、兼顾保护和发展”[10]的基础上,倾听社区居民的心声,体会社区居民语言的创造力及魅力,用当地居民认可和接受的本土语言来介绍社区共管的内涵,甚至可以从社区群众那里去发展群众语言来表述社区共管的定义,使宣传效果更佳。
四、社区共管内容的本土化再造:地方性知识的整合
社区共管不是一种固定的知识,而是一种在实践中去发挥完善的开放系统,被某个地方采纳时需要开放地融入当地的特殊系统。进行本土化的再造,当然离不开地方性知识的整合。科学实践哲学的提倡者劳斯[11]认为,想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如设备、技术、训练有素的人员以及相关的科学成果,就要考虑现有的地方性资源和需要。由此他得出科学的本性是地方性知识的结论。劳斯对地方性知识的解释强调具体的情境和对具体情境的理解。同理,关于社区共管的知识也是地方性知识,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居民的实践中产生的,其进一步的运用和推广则有赖于当地社区居民对社区共管的主观理解。由此,要认识到社区共管不是完全固定的,不是在任何时间、场合都能拥有的且有效的知识体系,而是随着人们的创造性参与而在参与过程中形成的实践系统。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的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和运用这种具有地方性的知识。如何获得社区共管的地方性知识呢?最重要的是研究者应该具备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和态度。格尔兹将文化相对主义作为他所倡导的阐释人类学的起码条件。而且,地方性知识所体现的是一种观念,即“要求每一个研究者首先学会容忍他者和差异,学会从交叉文化的立场去看待事物的那样一种通达的心态。[12]”由此,不能将社区共管视为一种普遍知识,而应该承认地方性知识的社区情境适应性和有效性,应该在研究中秉持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众多的研究表明,生存在自然资源社区周围、对自然资源有依赖的居民,他们的地方性知识所凝聚成的长期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都隐含着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其有效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技能,这些智慧与技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直接的利用价值。从操作层面而言,可以从民族、宗教和地区等多个角度按照地方历史的模式来探究社区共管的地方性知识。例如,杨福泉[13]在云南省丽江县白沙乡玉湖村、玉龙村、龙泉村、塔城乡的曙明村的调查思考就显示了东巴教的自然崇拜等地方性知识对于社区共管的意义。对社区共管模式而言,地方性知识具有极高的挖掘价值,也是社区共管开展的社会需要和文化需要。地方性知识是以实践项目和活动为基础的社区共管的落脚点,可以让社区共管更好的融入本土社区情境。同时,也要注意社区共管与地方性知识融合的过程性,因为它始终都是正在进行的。此外,因为地方性知识的扩张具有局限性,这就凸显出社区共管模式交流与借鉴的必要性,多了解其他地方性知识,从而弥补观点的片面或狭隘,从而达到多样性的社区共管也可以和谐共存与相互理解。正如所言,我们在做研究时要处理好“进得去出得来”的关系,将社区共管的基本原则和地方性知识很好地融合。
五、社区共管组织化建设的本土化:农民合作不可或缺
共管也被称为参与式管理、合作管理、共同管理,社区共管所有的定义都涉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这些定义包含一个假定前提:在自然资源管理主体的各方中,每方都具有独立和其他方合作的条件。可是,中国的现实情况却是,当前中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呈现出“原子化”倾向,即,在社区共管主体各方中,当地农民,是被假想为联合在一起具有合作能力的一方,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完全成立。可是,社区共管的实际操作需要组织化的农民而非“原子化”的散农。中国社区共管最初是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的,也在自然保护区运用得最多。国家建立自然保护区,需要划出一定区域范围,一般将其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区。这些自然保护区所涉及的区域面积动辄几千公顷,大的甚至可以超过10万公顷。自然保护区范围广阔,影响的范围不是一家一户,而是生活于保护区内部及周边的所有社区成员,具有区域共同性特点。这些社区群众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传统意义上讲,这些社区群众生产生活延续依赖当地的资源。而当地的资源是为社区所共同拥有的,资源的利用也都是在社区合作传统中进行的。那么,在实行自然保护区后,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同样需要这里的成员――农民共同来完成,同样需要农民合作。在开展社区共管的地区,共管委员会试图找出社区发展替代机制,在这些地区无一例外的开展了各种项目。各种各样的项目涉及的都不是一两户单个的农民,而是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大批农民,这些项目基本上要求农民统一行动。更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如果没有农民合作,是很难达成预定收益的。此外,各种项目要长期进行,就必须适合当地农民。这就需要当地农民合作,从农民内部衍生出合理的共管项目。只有当地农民合作共同决策执行项目,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社区共管的最根本最长久的力量仍然是当地农民。随着社区共管在中国的纵深发展,在社区共管中倡导农民合作是必要的。一方面社区共管区域中的农民合作有其他农村地区农民合作不可比拟的优势,包括这些社区共同体的性质有利于农民合作,有国家力量的支持,外部资金的注入,社区共管组织的领导,研究者的智力推动和项目的带动。另一方面,农民合作实践的动态性使得社区共管中的农民合作方式表现出多元化的现实性,呈现出既有合作又有不合作的复杂图景。因此,社区共管本土化的复杂性与分工特点更有必要加强农民合作。
六、社区共管项目的本土化进程:效率与公平的中庸之道
社会冲突理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而发生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这种理论主张在社区共管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亦有体现。中国的社区共管,基本上是由外部基金会推动,并提供一定资金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然而,每次具体的项目,外源性的资源都非常有限。这些资源放在哪些社区,何时进入社区,进入社区后如何选择项目目标户,后期资源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项目资源分配所需要注意的,但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效率与公平问题。要做到百姓认可,就必须考虑效率与公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效率与公平无疑是一对矛盾,如何兼顾二者,找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需要在社区共管中进行长期的探索。目前,自然资源的社区共管除了制度安排还需完善外,更需要百姓认同。研究表明,在农村实行的一些规章或政策,只有得到农民依据日常生活经验的普遍认同,同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发生真实融合,才能发挥有效作用[14]。然而,由于农村中社会关系网络的持久性,人与人之间关系因为利益博弈和情感纠葛的复杂性,社区共管在现实操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远远比社区共管理论上的关注的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或量化的指标更为复杂。社区共管实际工作中通行的做法是,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社区作为试点,用改革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思路树立典型,协助试点社区完成项目设计的初始目标。当有新项目可以再次选择社区时,社区共管的利益方,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为了平衡社区利益,通常会要求将新项目放到已经选择的社区之外的社区进行操作,以免引起社区之间因为项目的分布不均的不满。然而,自然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都是社区共管的重要目的,二者都需要长期的时间、资金、人力的投入,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保护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撒胡椒面似的项目分布,虽然达到了相对公平的目标,往往在项目后期达不到社区共管持续促进自然资源保护的效率目标。而持续在某个(些)社区集中式开展项目,则会引起项目未涉及社区的不满,甚至引发区域性的群体矛盾。在项目户的选择上同样如此。如果这次选择该户为项目的执行户,下次有新项目的时候基本将其排除在选择之外,而让另外的人作为新的项目户,分批次的选择项目户可以使更多的项目户受益。作为公平的出发点考虑当然是合适的,但是,期间依然会产生不公平感:尽管在长时间内可能所有的农户都有机会成为项目户,但在具体项目一个时期内只能选择有限的户数,选择哪户,谁先谁后,无论是采取民主投票还是人遴选的制度,未被选中村民都会产生不公平的想法。虽然有监督,但是农村社会里面看似愚昧传统,其实很有效的管理模式———人情平衡的运行受到社区共管项目中利益的冲击,还是会出现不满的情绪。例如,有些自然保护区开展的节柴灶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就引发了效率与公平难以平衡的问题。而且,在项目户的选择和项目的执行上,因为项目的外部力量往往不能长期停留在当地,就会委托当地的社区精英来具体执行,久而久之,项目的执行就会对社区精英产生一定的依赖。一旦这些精英在道德上出现风险,整个项目的运作就会受到考验。不可否认的是,社区共管的实行,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变迁进程,其运行的逻辑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正在逐步由人情转为利益。但是这种变迁还在进行当中,新的理往模式并没有在社区共管的地区建立起来,因此社区共管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就更加复杂。如何平衡,中庸之道的模式在短期内有效,但如何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
篇6
1.1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它的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辅助内化、理解.课堂中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如果能建立一个具备生物多样性的植物园,让学生带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动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寻找答案,最终解决问题.它不仅能丰富教学形式,更能深化教学内容,优化科学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建立植物园非常有必要,它可以作为实验活动与课堂理论相结合的实践体.
1.2拓展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观察和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基础,它具有积累感性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训练操作技能等作用.虽然教师也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当面临缺乏大量的活体实验材料时不得不放弃.以往,学生的很多分组实验,就是因此而被教师演示实验所取代,甚至直接放弃实验.而植物园的存在,完全解决了实验取材问题,提高了初中生物实验开出率,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3露天课堂,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如果总是让学生呆在教室里,面对着黑板上课,学生的学习情绪难免会低落,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偶尔换个环境,把课堂搬到植物园中,让学生徜徉在绿色世界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映入眼中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实体例子,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植物园的建设
场地选择:因地制宜,选取校内适合种植的闲置土地或屋顶空间,面积以不小于50m2为宜,要求阳光充足、浇灌方便.土壤以山坡土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佳,也可以自己调配.花盆、藤架、喷壶等工具配足.植物品种的选择:结合教材,选取和实验要求匹配的植物,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容易栽培的植物,以方便教学需要和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课外知识.种植和管理:按季节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各种植物的种植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积极性,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种植和管理.植物园定期向全体学生开放参观,成果定期汇报交流.
3如何充分利用植物园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教学
3.1课堂教学与植物园观察相结合例如,在讲“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和区分时,可以把学生带到植物园中,通过分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观察、对比、讨论中了解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根、茎、叶、花瓣、子叶等方面的区别,并能准确的区分.又如,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学中,可以在植物园中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结合植物园中的各种植物及其环境,将三者的概念进行区分.
3.2就地取材,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如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中“观察叶片的气孔”的实验,我校学生在植物园中摘取书本中的选材———菠菜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无法获得清晰的结构图,学生将多种植物的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最后发现鸭趾草和空心莲子草这两种植物叶片的气孔在显微镜下呈现非常明显.通过此实验,学生不仅观察和认识了气孔,而且使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得以提升.又如,在“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中,我校学生在植物园中采摘茶花叶、桂花叶、樟树叶、红叶李叶进行实验,实验后,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有许多书本中未提到的意外发现,如:选材上,应选择质地较柔韧的叶片,角质层太厚(如桂花树叶)或者叶脉不够韧的都不适合;煮沸后不同的叶片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些像茶花一样是棕色的,有些是黄绿色的;茶花的叶脉会很明显地分成2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还撰写了实验小论文.
3.3寓教于乐,给学生参与建立植物园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我校开设了“打造更美植物园”这门校本课程,让学生设计如何完善植物园,选出最佳方案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栽培植物,然后认养植物,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进行种植、观察、记录和管理的同时,养成细心做事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在科学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参与的快乐.
4我校利用植物园进行教学取得的成果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在2012年建成了一个植物园,成功引种了近百种植物,还在屋顶上建了一个近40m2的屋顶花园,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开辟了第二课堂,把“德育培养、美学培养、劳动教育、环保教育”融入此活动中,对学生“团结合作,热爱劳动,关心环保,服务社会”美德的养成、“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崇尚自然,关注社会”课外生活常识的拓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对比我校2009届学生和2012届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情况(学校没有为2009届学生提供植物园),2012届学生在充分利用植物园配合教学之后,具有以下特点:(1)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将生物学知识直接联系到具体实物上,从而更轻松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2)通过亲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利用植物进行活体实验,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植物名称、种植养护方法等知识,表现出更强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具备更强的独立实验能力;(3)学生更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强烈.植物园从此成为了全校师生课余时间最愿意流连的地方.
篇7
1背景介绍
“爱护国土”(CfoC)政策是一项为期五年(2008~2013)的环境保护奖金计划,其目标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实现一个优美、健康、管理完善、适应力强的生态系统,该政策的关键在于扩大NRS,志在到2013年为止使NRS增加2 500万公顷或增加其原来的25%。土著聚居地作为NRS土地的重要组成,IPA项目能否扩大土著保护区面积显得至关重要,截至2008年7月IPA项目已为NRS贡献了2 050万公顷的土地,超过了相应时期NRS引入土地的一半。
IPA项目由澳大利亚园林系统和环境水资源持续发展委员会(SEWPAC)共同管理。自从IPA项目成立以来,土著民土地所有者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土地资源贡献者。SEWPA的最初行动策略是向感兴趣的土地所有者介绍并认可原住民和环保活动人士能够促进IPA环保项目,通过灵活有效的管理方法与当地的土地所有者签订合约并得到其支持。SEWPAC校准了IPA与NRS的目标,并将IPA项目活动和与NRS相关的澳大利亚政府其他更广泛的目标相匹配。比如澳大利亚的中期生物地理区域化(IBRA)确定了全国85个不同生态区,每一生物区是一个具有类似的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动物群落的大面积独特地域性区域。为了实现全面、充分和有代表性的NRS目标,所有IPA项目资助申请中将优先考虑针对临时澳大利亚生物地理区域化的战略框架申请。当然,为了确保澳大利亚逐步扩展保护澳大利亚所有的生物区,所有的IPA项目首先必须通过所在IBRA生物区的评估证明他们对于NRS的贡献。可见,IPA项目既是一种引入NRS土地的新机制,也是一种新的土地管理机制。
CfoC政策的发展促进了2008年澳大利亚政府对IPA的建设,有额外的五千万美元用于为NRS引入800万~1 600万公顷的土著民居住地以及传统的生态知识学习,将保守的生态多样性认识注入新的IPA计划。
澳大利亚联邦审计署(ANAO)此次审计目标是计量SEWPAC管理IPA项目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是CfoC政策下两个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该两个目标是:①扩大IPA在NRS中的份额800万~1 600万公顷(即至少40%的增长率),其中180万公顷是距离澳大利亚中心地区遥远的北部地区。②确保其持续的有用性,根据管理计划中的32项新倡议,支持并激活传统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在此地区的普及。此次审计的标准集中在SEWPAC部门管理安排的有效性、与土著区所有者加盟的策略、该部门与土著地区的管理方式和资金配置等方面。ANAO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审视SEWPAC对IPA项目的管理,其认为IPA作为一种政府对土著群体的灵活管制方式,土著群体的加盟提高了政府核心管理能力。为了CfoC目标的有效实现,与土著居民区的高效合作已备受政府重视。
2审计结果与建议
审计发现,截至1992年NRS已有10 200万公顷的土地,其中IPA项目贡献2 590万公顷。在CfoC计划之前,IPA项目已为NRS增加2 050万公顷的土著生态保护区。政策实施之后,SEWPAC通过对IPA的持续管理,截至2011年6月,土著保护区已纳入540万公顷土地,具体如表1。方案的扩张目标中在澳大利亚北部和偏远地区的180万公顷目标已于2009~2010年实现。此外,该部门对生物多样性知识在土著聚居地的普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表1 政策实施至审计之日IPA项目新增生态区情况
对于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增长800万到1 600万公顷的整体目标,截至2011年7月已有540万公顷土地被增加至土著保护区。这并没有达到CfoC每年200万公顷的年度目标,也没有达到前三年600万公顷的目标。但是2011年7月大约38个IPA项目在讨论阶段。如果在既定的时间表里,方案协商阶段的38个项目程序转移到申报阶段,在2011~2012和2012~2013年度这些土地申报成为保护区是有可能的。上述情况若是实现,它们将为NRS做的贡献要远多于预期的自然保护区。
虽然目前方案实现情况落后于总体目标,咨询项目数量的增长表明了整体强劲的增长潜力。在CfoC举措下增加的拨款,新咨询项目吸收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007年9个新项目,到在2008年16个,随后持续增长至2009年14个,2010年15个。咨询项目数量的增长表明有大量潜在申报项目,使该部门到2013年很好地实现CfoC的成果。历史迹象表明,大多数IPA在3~4年内会宣布正式加入。当前的动态模式很确定,在2013年之前,SEWPAC对IPA的扩张计划很可能要超过CfoC制定的首要目标。总体来说SEWPAC在IPA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NANO在审计中发现了个严峻问题,即IPA项目面临着一项战略挑战。在CfoC的影响下,IPA由于土著地区大量加盟迅速扩大了规模,宣布正式永久加盟NRS的土著聚居地却构成了巨大的财务问题。在协商阶段的方案数量增长,也预示着可能在申报阶段,土地管理活动资金的大量需求。在2010~2011年IPA项目补助中,大约40%被分配到咨询项目,约60%分配到申报项目。如果没有持续的资金注入,这些均已达标IPA项目地区可能无法坚持下去。项目要运行到2013年,目前所有基金都被占用并且没有新资金注入。同时,长远发展只能依计划执行。更广泛来看,IPA宣布加入NRS也是永久性的,在当下这种模式下,他们存在需要NRS的持续管理活动,这些都需要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IPA津贴能否维持到2013年已很不确定,SEPWAC这方面已经开始着手自主吸引投资以使土著民的生活维持现状。需要强调的是IPA计划团体和部门需要给政府出谋划策以支持项目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及时考虑好资金来源问题等。
ANAO方面根据审计调查结果给出建议,旨在加强SEWPAC战略下IPA项目。为促进土著地区对国家发展持续作出贡献,国家土地储备系统将其土地私有制延后至2013年;为实现传统生态知识传播的目标,需要在2012年6月之前通过一个额外的管理计划;为了促进国家土著居民所有土地储备制度在2013年后能够继续发挥作用,ANAO建议SEWPAC为未来的融资开发出可供选择的渠道,尽可能减少对澳大利亚政府为土著保护区提供资金的依赖。
SEWPAC同意ANAO所提建议。
3案例思考
我国七大基本国策之一便是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保护分为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专项资金绩效的审计、对环境建设项目效益的审计、对环境保护部门(含生态环境建设主管部门)职责履行情况的审计、对环境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审计等。最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有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审计调查、退耕还林工程资金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等。可见,我国已有环境审计主要是针对资金审计。
篇8
关键词: 回归课堂 问题探讨 合作探究 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追求真实有效的生物课堂也成为众多教师理智的选择以及毕生的追求。于是乎,过于注重形式、表面的热闹、教学媒体的花样百出、教学方法的千变万化等等,也越来越成为课堂的常态。当然,值得高兴的是,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关注和深入思考课堂中暴露的问题,并逐步走向成熟,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了理性地回归,比如,教学内容回归实效、教学活动内化、教学效果提高。本人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灵活运用“问题探讨”,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人教版教材每一节都精心设置了问题探讨,形式多样,可谓一大亮点。例如精心设置疑问,使学生带着浓厚的疑问开始新课的学习;有些是创设情境,导入新一节的内容;有些是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过程,等等。每一节的问题探讨,实际上就是创设了一个情境,情境中设置了层次递进的疑问。当学生把这一个个 的疑问都解开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也就揭开了面纱。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把“问题探讨”利用好,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在学习《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解决生物学问题,这一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果授课时把知识生硬地展示给学生,学生也能够暂时记住,但理解不了实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就从问题探讨入手,在逐步解决其中问题之后,由学生总结归纳出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从而获得了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同时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好合理的疑问,用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去引导学生探究。比如说,在教学中结合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巧妙设疑,让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通过“是什么”,引导学生感知相关知识、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怎么办”,引导学生大胆设想,拿出解决方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们仍然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学生绘制出细菌种群变化曲线图之后,提出问题“细菌是在什么条件下按此曲线的形式增长的”,“在自然界中存在着这样的增长吗?如果有,是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曲线的变化趋势像哪一个字母?”借助这几个问题引出“J”型曲线,因此加深了学生对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考。正如: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过程;现成的真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认识自然发展过程。
3.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观念,创设宽松环境,改变和摒弃“应试”体制下的师生观。教学并不是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和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作用,营造一种和谐、具有民主气氛和探索氛围的学习环境,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愿意学、乐学、敢想敢问,从而激发出学习的动力,使其能够积极思考,敢于畅所欲言,大胆创新,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动态的生物课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以幽默的语言、亲切的笑容来完成师生间的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磨合。
4.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统一
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有这样一句广告语“生活就是一部电视剧”,这是一个电视人对生活的看法。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有的时候我会把一节生物课看做是一个生活片段,对我们周围的事物、体验备加关注,关注它们的内容、背景、发展、例证等等,并将其用于生物课上。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都有着生动的体现和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教师要倡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感受生物世界的无穷奥妙。对于教学中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事例来加以验证,让学生有最真实、最生动的体会,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知识的应用;在理解原理的同时,掌握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要及时介绍生物学最新科技进展、科技成果, 展望生物学发展前景, 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可以介绍各种科学发现的小故事,介绍本地的动植物资源和科研成果,介绍我国生物学研究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以及生物趣闻、生活常识等。 这样既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也活跃了生物课堂。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列举一个个事实,98年洪水泛滥直接造成一千多人死亡,国家损失1500亿元人民币,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中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近年来,黄河是著名的“悬河”,每年断流达100多天,这是自然界对我们的严重警告;我国北方上空常常发生“沙尘暴”,风沙弥漫连日不开。通过这样的列举,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并使其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在介绍跨膜运输时,结合生活经验,例如“腌制萝卜干时会出水?”“盐碱地中只有少数种类的植物能生存”,“酿酒时先出水,再出酒”,一个个这样生动的现实体会,一定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增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地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所以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回归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在新课改理念与生物教学有机整合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实现,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有了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春和. 改变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 生物学通报,2002.1 ,37-39
篇9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科学知识;技术选择;农事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67―05
从文化生态学派的观点看,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对该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生态条件的适应模式,地方性知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科学知识却贫乏。科学知识在农事劳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却为农民所乏有。专事实用的农业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差异较大,农民农事实践中的技术选择却也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契合性。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整理,增加其传播途径、扩大其影响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传统经验型农业知识科学化、系统化、知识化,改变其自生自灭的原生状态。契合性视角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农民应该增加科学知识的修持和运用,充分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环境适应性,运用这种契合性创造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实践。
一、地方性知识的提出
地方性知识是吉尔兹在《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中提出的概念。吉尔兹延续了韦伯关于理解的论述,认为文化是一张充满意义的网,人们置身其中,人类的社会行为始终受到各种知识系统的引导和规范。它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世界”,从“距离相近”而非“距离相远”的视角来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
地方性农业知识历史久远,属于特定的区域,是传统农业积淀的产物,是农民的乡土实践与方法。它内生于农(牧)民和农(牧)业,具有一定的地域适应性,且大多有传播限制,和地理地貌、气候、水文等条件息息相关,它是一种动态的集合体,是建立在试验、消解、传播以及接纳的基础之上的地方化了的知识。正因为这种地域适应性,地方性农业知识多有较强的生态价值。
人们倾向于认为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仿佛二者不可调和。而事实上,二者间的隔阂并没有也不应该如此之深。在格尔茨那里,法律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律和民族志都是与所在地方相关联的议题,当法律作用于不同地域的人群时,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等背景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地方性法律。同样的,科学知识也可以从这一角度加以理解,它的发挥作用需要以当地文化为基础。从根本上说,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都应被看作是在历史实践中,尤其是社会与制度环境发生和发展的产物,二者需要互为补充。
二、甘肃的农事实践
农事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如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积肥、治虫、除草、防灾、农机具维护以及家禽饲养等。而所谓技术选择,是指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因素条件下,社会成员对于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一种主观努力,它既是对于另一种完全或相对不同于农民生存和生活技术的选择,也是指具体的农业生产技术的选择与实施,既是指人们对做事情的工具的选择,也是人们对做事情方法的选择。
在农事劳作中,农民的技术选择体现了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的交锋。每个农民都仔细权衡各个地块在实施某种措施后所产生出来的有利或不利影响,以及生产技术条件和环境因素等等,在历史绵延中既有继承也不放弃创新。在技术选择中,农民会依据社会、经济、文化和地域性因素来做出决定:究竟是选择内生的、传统的“土法”,还是选择普同性的科学知识,抑或是兼而有之。
(一)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砂田是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独特的抗旱耕作方式。这是当地农民为适应干旱少雨且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而创立的用养结合的耕作方式。砂田不能无限期使用――长期不施肥或少施肥带来了土壤肥力下降,产量降低――老砂田的肥力枯竭不可避免。如果想要对砂田进行重新利用,就必须进行较长时期的更新。而起砂、铺砂的劳动量是非常惊人的,并非一两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完成,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代人。正如吕永峰所言,找到一种克服或弥补砂田缺陷的办法,至关重要。
甘肃的地方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了若干适合于老砂田耕种的作物,以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站为依托,整合项目和资源,使得甘肃的砂田作物种植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出现了诸如会宁的砂田西瓜和甜瓜产业、靖远的砂田西瓜产业、皋兰的红枣和西瓜产业等。在甘肃皋兰,在包括科研机构以及民营的红枣经营公司所设立的沙枣研究所的帮助下,加之林业部门的配合,实践出在老砂田上种植枣树、套种金银花的方法,万亩旱砂田变成了增收的枣园,营造了“皋兰模式”,或为陇中地区解决老砂田困境破题。
在这里,有两种貌似截然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和共同体:一方面,是创立砂田的当地农民,这一传统方法的源头可追溯至明朝,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传统技术;另一方面,是代表科学知识的共同体,由农业科学院(所)和农技推广站以及相关农业辅助机构组成,有一个较为严密的组织体系,持有科学技术。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改良与推广、土壤条件的改善和土地规划利用、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和指导、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其他各种农业条件的提升。我们很容易看到来自于后者的“专家”对于前者的诟病和压制,前者被看成是无知、被动、没有主见的单向度人,可见,两种知识的对接并非易事。正如法国农民学者蒙德拉斯所言,任何进步,尽管在别处进行过实验,但仍需在每个地方接受实验。一种新事物要顺利进入具体的农业区域,首先要完全适应那里的具体环境。
但农民们接受了基于品种试验和砂田改良的科学知识。究其原因,表面上在于他们看到了其中的产量和由此带来的效益,深层次上在于两种知识在表层对垒下存在对接的可能。
(二)田间管理
提及抗灾,人们习惯想到的是动员各方力量,将其理解为繁杂浩繁的系统工程,似乎离开科学技术、专家献策和政府动员就无从谈起。冰雹灾害也是袭击西北地区的一种常见灾害,每年五至七月为高发期,岷县、镇原、临夏、漳县、会宁、永登等地为多发区。甘南高原、天祝和岷县等地的冰雹出现的年平均日数高达6―16天。对于冰雹灾害,老百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清朝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土人见黄云起,则鸣金鼓,以枪炮向之施攻,即散去”。这种通过枪炮来驱散冰雹的方法,完全符合冰雹驱
散的科学原则,后人对其多有赞誉。“土法”蕴含着“科学”,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齐集于同一种技艺,两种“知识”的界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明显。此外,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水当地还流行着在田间撒草木灰来除草的办法。
甘南草原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挖金沙、挖虫草和天敌减少而变得问题严重:鼠害猖獗,牧草减少和植被覆盖度的降低。处于食物链下端的鼠类和兔类获得了极大的生存繁殖空间。甘南草原上的地老鼠学名鼢鼠,专以草根为食,加之其疯狂的挖洞本领,使原本脆弱的草原植被不堪承受,竞相枯死。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牧民们自有一套传承千年的生态伦理:当地藏民信奉藏传佛教,不会去捕鼠,天然地具有强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他们真诚地相信神山时刻在监视着高原上所有的生灵,他们甚至没有老鼠是害的观念。
但毕竟鼠患严重影响到牧民的日常生产,对于如何灭鼠,传统牧民认为,应该通过自然调节的方式,由生物天敌来对付鼠患。这种“习惯法”在遭遇过度放牧、挖金沙、挖虫草和天敌减少而变得满目疮痍的草原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而当地政府主导的方式则主要是通过化学农药“鼢鼠灵”和“c型肉霉素”灭鼠,这一方式和藏民的理念产生了冲突。
这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地方性和全局性的对冲,貌似两种价值观的对立。但这一对立并非不可调和:在甘南,有很大一部分藏民在经历了退牧还草、轮牧和异地迁徙之后也已经接受了农药灭鼠的理念并自觉参与到了灭鼠的行动中来,有的还主动请汉人助其灭鼠。而经过人工治理的草场,基本上看不到堆起的黑土,生态效果较为明显。
(三)耕作制度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各式耕作制度,它强调精耕细作、重视复种、用地和养地结合,充分利用地力。耕作制度的改制(简称“耕作改制”),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它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种植者对于累积下来的轮作、套种、间种等所做的调整。对于耕作制度所作的调整,农业史上一直不断,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针对当地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甘肃很多地方都进行了耕作制度的不断调整和对土地进行深耕深翻等做法。如在20世纪70年代,甘肃定西县的青岚乡大坪村的经过改制以后的土地轮作方式是:豌豆、扁豆一小麦一马铃薯一谷子一莜麦一胡麻;豌豆、扁豆一小麦一马铃薯一小麦一谷子一莜麦一胡麻等多年轮作制。养地作物豌豆、扁豆占了l/3,达到用地养地的两相结合,对于恢复地力有着较好作用。轮作制度加上土地的深耕可以有效遏制当地的严酷自然环境、抑制杂草丛生、防治病虫害的危害,同时也可以调节用水用肥。在陇东、陇南等棉区,实行了棉、麦套种,大大减轻了棉蚜的危害程度。还有一些地块实行了水旱轮作,改变了野燕麦的生活环境,因而杂草数量也明显减少。
形成一种耕作制度的客观基础,一方面是该地区的自然条件,比如气温高低、无霜期长短、日照时间、雨量多少、灾害性天气等气候因素,还有诸如地势高低、土壤性质、水利资源等地理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农作物价格、耕作技术、肥料供应、灌溉设施、品种资源、栽培经验、农业机械、劳动力多寡等作用下的产物。农民们接受了来自农技推广部门的建议,在种植步骤、耕作措施上以及作物品种上服从了来自后者安排,但亦不放弃微调,在改制后的地块上套种一些占地面积小的作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对接之可能。根本而言,知识体系之间的对立,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关系,农业实践本身就是在社会历史关系中产生的,需要在发展着的社会、历史与政治表达中考察。
三、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契合
在科学知识的大传统遭遇地方性知识的小传统时,双方拉锯的力度把持至关重要。认识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的地方性知识存在着一种意义协商机制,它强调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世界,从距离相近而非距离相远的视角来理解事物的象征意义。当然,我们肯定地方性知识在破除“我族中心主义”观的同时,也不能陷进“地方中心主义”的泥沼,滑入文化相对主义的陷阱:对地方性知识持无原则无条件的肯定过分而枉顾普世科学知识的价值。
农民采用何种类型的技术,同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农民做出的决定是综合包括自然限制和社会约束多个变量的函数。农业技术的选择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它不仅仅指涉工具对象,也内含使用工具背后的思想和观念,技术既有物质性的一面,也有非物质性的一面……技术是有关‘实践’的知识,它包含在有关如何行事的程式或方法之中。
在农事劳作中,农民们面对现代科学的冲击,不是被动地接受或者反对,而是保持一种审视的眼光,在观察和实践中对农耕技术和方式进行灵活调整。农民始终对自己的生产劳动保持清醒的认知,在传统知识及实践经验的指引下,对现代农业科技进行科学而理性的审视。地方农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它是根据不同的雨水、土壤、土地坡度、市场机会和劳动力供给条件而做出调整的一整套技术。这种“地方农业实践”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这是综合了作物产量、劳作时间、劳力条件、气候状况、地理条件、市场行情等方面所作出的灵活选择,是农民的生产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生存策略,用格尔茨的话说,这种地方农业实践是“建设性”的。地方性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对垒与对接最终统一于农民的在农事劳作中的技术选择,而农民的“地方农业实践”具有适应环境的先天性禀赋和灵活特质,这种“地方化的艺术”是有选择的、理智的、生态的,它以其独特的可塑性和重构性,使得知识在历史绵延中不断承传。
虽然传统地方性农业知识包含了生态机理,并表现出睿智的地方适应性,但由于缺乏系统总结、改进与创新,也没有创造出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需要用现代科学阐发其机理,改进其操作,并使之标准化、精确化、操作化。另外,从传播途径和范围而言,许多传统农业技术只是建立在口传亲授的基础上,传播范围窄、传播渠道单一,使得地方性农业知识出现了断代和消失的危险。因此,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增加其传播的途径,扩大其影响的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传统经验型农业知识科学化、系统化、知识化,改变其自生自灭的原生状态。
总体而言,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更新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是停滞的,而科学知识则是更替的、常新的,传统农业知识在面临科学知识的更新状态,需寻求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环境适应性”,而非仅仅具有“自然环境适应性”。这就需要用科学知识来引导、改善和利用地方性农业知识,当前的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条件下,充分挖掘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潜能,寻求实现现代生态农业的新途径,使其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一方经济。
四、契合性视角下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演变
传统农业由于其自身局限性,面临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历史性跨越的问题。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不能走规模化、机械化和高投入、高产出的西方途径,而现有国情也决定了我们不能采取日、韩等国依靠高补贴维持小规模农户高收入和高价格的做法,必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因此,我们发展传统农业转型既不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简单“回归”,也不应是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模式的“拷贝”,而必须是对传统农业生态理念的延伸和现有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是对传统农业模式的综合性改造,其综合性首先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和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第一推动力,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它对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精致化、农业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离开了科学技术,农业的发展就缺乏有效的支撑。而农民作为一线农业生产者,对科技的掌握尤为欠缺,这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的掣肘因素。因此,必须增加农民的科学知识素养,强化其对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技术、食品营养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和知识的认知。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系统,不仅包括农业的装备水平、投入产出能力,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运用、组织管理、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个层面。现代农业不仅是一个生产性产业,还是一个农产品生产、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聚合体。
而专事实用的地方性知识不仅可以维护乡村田野景观,保护生态多样性,传承传统农业文化,而且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要用生态学的观念改造传统农业,用科学知识改造传统农业知识,充分利用地方性知识的生态呵护作用和地域适应性。因此,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除了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我们还需要整理、挖掘、拯救地方性农业知识,扩大其应用范围,让掌握农业科学知识的农民自觉运用地方性农业知识和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并结合地质地貌和水文气候等地域条件,创造出一条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结合起来、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结合起来,从而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73―277。
[2]金文林,农事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1。
[3]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
[4]吕永峰,砂田的启迪与创新[EB/OL],[2008 ll一25],http://cae.jsu.edu.cn.
[5]H・蒙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9。
[6]甘肃省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甘肃省志・农业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69。
[7]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23―231。
[8]南文渊,高原藏族生态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2:60。
[9]张炳炎,甘肃农业病虫草害及其防治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485。
[10]拉扎尔・塞维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方化农业知识与粮食生产[J],国际社会科学,2007(1):131。
[11]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M],肖晨阳,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5―23。
[12]詹娜,断裂与延续[J],文化遗产,2008(2):121122。
[13]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91。
[14]冀宏,赵黎明,浅论对传统农业的理性回归与技术创新范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0一35。
篇10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由于人均受教育机会较少和出于就业的考虑等原因,教育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即所谓的应试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旧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解决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力争取得素质教育突破性进展。下面就自己的体会谈下为什么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1 新课程目标的设置渗透了STS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新课程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都面临着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三者的关系问题。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能够较好地传递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实现知识的迁移,但是由于忽视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容易造成与社会脱节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社会为中心”的课程强调按社会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零散,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生所需要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构成学习单元,让学生从做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由于忽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内容繁杂而缺乏连续性,不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递,不利于学生掌握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专家学者大都认为,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都是课程设计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应当将这三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不可偏废。中学生物课程实现了学科知识、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课程教材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的教育目标,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
2 新课程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育素质
新课程的设置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方面,了解了哪些内容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哪些内容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而不是单纯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选取学生应当学习的内容。在旧的中学生物教材中关于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事实性知识,名词术语也较多;有很多动植物是学生不常见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从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出发,将它们作为代表动物或代表植物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调查发现,新的教材中的一些关于原理性的知识,能够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懂得怎么做,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例如,生物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是怎样发现的?等等。生物学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探究活动是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这些探究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意志、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也能得到发展。
3 生物课程所选取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生物学科所选取一些内容,如生命的物质性,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生物个体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等等,都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我国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生物科学的成就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机、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又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在农业上,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杂交水稻,已经跨入世界优良稻种的前列,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的发明奖和科学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些内容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伦理学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生物的关系、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物工程的兴起和克隆技术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的伦理道德体系提出新的挑战。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探究活动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性质,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中学生物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本学科这些德育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4 新教材的教学特点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4.1 新教材在语言的运用上独具一格
例如“你喜爱生物吗?如果你生活在乡村,催你晨起的公鸡、夕阳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都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禾苗青青,麦浪滚滚,……”优美的语言婉婉叙来,尤如一首优美的诗歌。又如 “我们身边就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与人类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所熟悉的,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做个调查。” 在语言运用上富有启发性,鼓动性和亲切性。学生容易被这些优美亲切的语言所营造的气氛所感染,使他们愿意亲近我们的教材,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2 新教材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与以前的教学内容相比,摆脱了“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设有许多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变成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以前课堂的受体转为课堂的主体,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们不断有问题,有争论,兴趣非常高。诸如什么“赤潮”“癌症”“试管婴儿”呀等都是知名度很高的词,学生不会不感兴趣。
5 新教材独具匠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5.1 新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教材中,“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进一步探究”“技能训练”“模拟制作”和“设计”等栏目,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探究晚育的意义,通过创设数字化情境,让学生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得出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结论;探究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这个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5.2 新教材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
新教材改变以往将实验依附于知识内容的做法,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先安排思维和操作技能要求较低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生物、阅读和分析有关的资料等,后安排技能较高的活动,如制作和观察切片或装片、设计并完成探究性实验等。在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求答案的探究活动中,也是先安排问题、假设、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明确的探究,再安排由学生设计部分环节的探究,最后安排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探究。技能训练也是如此。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展开,学生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