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微型课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体育微型课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学生;提问行为;研究
一、引言
我们从教育教学理论中得出结论,学习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一种活动。教学中并不是学生被动去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参与中学到知识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组织,小学生对于所有的事物都感到新鲜,并充满好奇心,所以我们在语文课程讲授中,要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地提出所发现的问题。然而,我们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生并不会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这一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很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新课程所提出来的提问行为已经渐渐了解,但是并没有把这一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怎么样去转化这一理论那,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的研究,从而把教学思想转化成为教学成果,让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好的策略来实施,让小学生提问的行为真正的走入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中运用的得当,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为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借鉴。
二、小学语文课堂学生提问行为存在的问题
1.基于教师呈示行为的分析
在我们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研究中发现,首先,是小学语文教师对整堂课程进行满堂灌的模式。其次,是教师主动讲解问题的标准答案,让小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问题,没有机会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的依赖于教材的标准答案,让小学生不容许对问题进行怀疑,导致小学生很少提问。第三,是教师的态度和讲授的话语往往使学生失去提问的勇气。第四,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使得课堂交往不流畅,小学生有时候不利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2.基于教师提问行为的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首先,教师过于频繁的对学生提问,使得小学生没有时间提出问题,许多语文教师,都善于进行单方向的提问,忽视了小学生的质疑与提问。其次、是语文教师的提问的质量往往不高,提出的问题不能给小学生树立榜样,这是因为老师往往是追求提问的数量而忽略了提问的质量,大量的低质量的问题灌满整个语文课堂。
三、促进小学生提问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1.教师呈示行为的改进策略
我们所提倡的改进行为,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讲授的质量,留有时间给学生多进行反思。首先,语文教师不能把课堂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讲授,必须在课前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规划,做到每堂课程精讲,把多余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进行反思,进行提出问题来。其次,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语文阅读能够加强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多方面的对话。学生自己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形成思维,提出一定疑问,这样就会主动的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就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亲切交流。第三,我们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采用积极和具有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来,教师的态度很重要,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来,语文教师要认真进行总结,并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就能很好的鼓励学生进行多次的提出疑问来。第四,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教学互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内容,教学课堂上进行良好的互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改变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另外,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增加双方的人文关怀,让教师和小学生做到更加融洽。
2.教师提问行为的改进策略
我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策略的改进,首先要求是做到问题的数量上的控制,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不能太多,所提出的问题也不能太少,做到适中,要让小学生能够很容易的接受这些提问的内容,不能让学生一直在理解教师的提问,也让学生有时间去提问教师。教师如果把整堂课程都沾满,没有时间来保证学生思考,小学生是很难发现提出问题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长特点,具体的安排教学内容,让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其次、是语文教师要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不能用低质量的问题充斥整堂课程,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要经过精心设计,安排好提问题的顺序,要做到科学性和严谨性,要把教学重点内容体现在教学提问中来,给小学生做到一个榜样的作用,使得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于发现的问题,也能够经过认真思考,并且提出有水平的问题,养成一个好的提问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忠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
篇2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09-03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新疆地区虽处于相对偏僻的大西北,但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下,中小学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南疆地区小学双语班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将直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平衡状态。如果想让我国基础教育整体高效地发展,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研究,这对解决南疆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的价值。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观察法。笔者选取南疆县域一所双语小学――A小学,从中随机选取一个班――S班。对该班学生发放自编调查问卷,并对该班任课教师进行随机访谈,且以任课教师或听课者的身份进行课堂观察,通过上课或者听课两种方式记录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包括发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并记录教师预防和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策略。
二、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与分析
1.A小学s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
本研究涉及24种课堂问题行为,并将课堂问题行为划分为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与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调查显示,A小学S班学生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占63.47%,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占36.53%。可见,外向性问题行为比内向性问题行为突出。在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中,女生占61.32%,男生占38.68%,S班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女生比男生多。整体而言,该班学生吃东西、嚼口香糖、小声唱歌或画画在24种课堂问题行为中所占比例最大.均为8.98%。其次是做小动作,所占比例是8.38%。看课外书籍、极度羞怯、害怕老师提问所占比例是7.19%。考试作弊、厌学所占比例最小,均为0.60%。
通过对S班6位任课教师的访谈,也证实了上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6位老师都认为,课堂问题行为频率最高的是做小动作,还没遇到极其恶劣的学生问题行为。正如1位任教18年的维吾尔族男教师谈到的:“上课时,会出现学生说话、吃东西、做小动作、发呆、注意力不集中、害怕老师提问、厌学、焦虑等现象。课堂上发生的极其恶劣的学生问题行为我还没遇到过。”
2.A小学s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
通过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导致s班学生问题行为的最大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占45.93%;家庭因素和教师因素相差不大,分别为21.53%、24.88%;所占比例最小的是环境因素,为21.53%。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方面。
一是生理障碍。生理障碍是导致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学生的视听、言语障碍直接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接受、交际表达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而且这一部分学生比较自卑,因而容易胆怯,情绪低沉、紧张。s班有一位先天残疾的学生,没有左手,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比较胆小,不怎么与同学交流,上课也总是安安静静的,课下与她沟通,她也表示确实因为自己的残疾很自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上课的情绪和学习的效果。
二是情感需求。学生渴望被关注,因而容易产生两种现象:第一种,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关注。就像我们常见的顶嘴、插话或接话,与同学聊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或说些能引起大家注意的话或动作,常常擅离座位走动;第二种,因被忽视而自卑,进而萎靡不振,极度羞怯、害怕老师提问、敏感多疑、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是性格差异。性格外向的学生,思维活跃、爱说爱动,多出现外向型课堂问题行为:性格内向的学生相对来说就安静了很多,喜欢做自己的事,更多地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内向型课堂问题行为。整体上来看,身体各器官、系统都快速发育的小学生,他们往往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他们毕竟还是学生,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薄弱,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就呈现出不自觉、不持久的特点,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需外部的压力的介入。因此,小学阶段外向性课堂问题行为要比内向性课堂问题行为更频发。
(2)教师方面。
一是缺乏经验。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会对教学活动有重要影响。本班的D、E、F教师就是新人职的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对上课内容也有把握不准的地方,就出现了教师教的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或者说是教师认为重要的和必要的与学生实际需要的差别太大。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会显得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将目光或注意力转向教学活动外其他有趣的事情上。
二是职业认同感不强。很多人只是将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事业,不是出于热爱。这种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教师对教育的投入和专注程度,就会出现教学计划不周密,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死板、沉闷,缺乏热情,不重视教学管理等现象。学生在觉察到这种情况后,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课堂上的表现就会随意起来。在与教师交谈或是与学生课下交流时,笔者也会听到:
“随便准备一下就可以啦”“网上都有现成的课件,拿过来用就好了!”“我们老师上课时总是喜欢让我们一直读课本”……课前不认真准备,课堂日复一日的没有新意,这些教师需要面对眼前的学生,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
(3)自控能力不强。教师虽说不是明星或者公众人物,但面对的是一无所知、年幼的学生,因此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表情管理”或者说是“感情管理”。不负责任的教师会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进课堂,把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将愤怒与不满迁怒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和管理方式下,学生就容易产生怯、抵触、压抑的心理。
(4)课堂教学问题。可以说这一现象是以上原因综合产生的结果。因为职业认同感不强,或者缺少教学经验,很多老师对教学事务不关心、不投入,备课不充分、不恰当,上课满堂灌,学生要做的事情只是不断地接收教师所传达的信息,本该师生交流学习的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原本应该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变得让人紧张焦躁而且乏味,学生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比如做小动作、看课外书、发呆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不到自己的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就会通过课堂问题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心理学家库宁(Kounin,1970)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教师讲授教材不当,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又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破坏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这说明课堂的不合理过渡也是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5)家庭因素。
一是家长疏于管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青壮年面临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忙碌在田间地头、喧闹市井中,学生自然交给老人来带,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教育的责任。祖辈过分疼爱,比较注重对学生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与孩子心理或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自主、自立、耐挫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二是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陪伴人的一生,对人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言传是及时雨露,那么身教则是涓涓细流,潜移默化地融在骨子里。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在学生面前言行一致,做好榜样,你才有条件去要求孩子。
三、小学双语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策略
1.建立目标,制定公约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订立契约、班级公约。这份约定将面向班里的每个人,也包括任课教师在内。包括学生被期望状态是什么,什么是会被受到肯定和奖励:什么是禁止或不允许的,如果触犯会受到什么样的惩戒;以及班集体短期或长期的目标。以期通过这种方式,唤醒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从34.2%的自身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的重要性。另外,这份契约也包含学生对教师的合理要求,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使用文明用语等,这些可能很多都在教师个人素养和学校的监管范围之内,但既然契约就是一个双方认同的公平约定,教师对学生有规定,学生对教师也是有要求的。这样建立的契约才能体现人人参与,公正、平等的原则,才能建立一个合法、承诺和责任的氛围。
2.提升素养,提高课堂管理能力
在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中,教师因素的比例仅次于学生自身因素,占所有因素的32.76%。教师作为课堂问题行为最直接的接触者和管理者,其自身的素养和管理能力不可忽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首先需要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教师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教师面对的是懵懂的学生,教师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因此要想教书,请先学会做人。其次,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因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以替代性,教师更应该是一个专业。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进修学习,汲取新的思想与观念,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再者,尽全力关爱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不记回报的,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博爱。
对待课堂问题行为,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要明白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可避免,他们毕竟是学生,当然也要对课堂问题现象的处理有信心。其次,合理运用教育技巧,教师必须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凝聚力越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越大,对他们的约束力也越大,他们的向心力也就越强,他们游离于集体之外,“胡作非为”的可能性就越小。只有集体强大了,才能极大地消除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因此,要切实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消除他们与老师和同学的对立情绪。最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转化。
3.家校联合,全面促进
要想解决好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需要协调好校内各种教育力量,还需要重视家访工作,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家长一起商量有效的解决办法,做到有的放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期学校、家庭在教育上的步调一致。其次,家长应主动与学校密切配合,时时向学校了解情况,与学校共商教育内容和方法。再次,社会各部门应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转化问题学生作为自己分内的一项社会职责,经常性对危及青少年学生的环境和事件进行治理、整顿。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同步运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编辑:杨迪)
《新课程研究》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类综合性期刊排名第21位
本刊讯2016年3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的《201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研究报告》正式。该研究报告显示,《新课程研究》在全国基础教育教学类综合性期刊中排名第21位。
篇3
关键词: 2016年保靖县课题 常规管理现状 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采用学校自查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于3月23、30日对水田中学、毛沟中小学、葫芦小学、清水坪学校进行了课题常规视导。
水田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没有进入学校计划,没有针对教改难点热点及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没有进行课题项目培训,教科室有计划,但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持,研究档案管理比较薄弱,学校有两个县级微型课题,关于学生资助问题研究的课题资料丰富,研究有序,但资料收集整理不够规范,龙蓉芳的数学课题题目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开题论证更改课题名称,课题推广没有进入教科室计划,研究成果不十分突出。
毛沟小学对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有针对性的重点课题,但课题研究工作尚未列入学校计划,有专兼职课题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工作已列入教研计划,但工作内容不太具体,工作思路不是很清晰,可操作性不是很强,学校没有课题管理制度,没有课题专项奖励制度。研究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省规划课题没有年度计划和总结,研究资料零散,没有归类整理,2015年资料还没有理出头绪。微型课题研究在有序推进,《精心设计班会提高农村少先队员的素质研究》课题资料非常丰富,活动开展有特色,但应该紧扣课题内容,即如何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内容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这一中心展开工作,并收集相关材料,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课题研究课活动,《湘西农村幼儿园绘本阅读研究》有初期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汇总表,但无相关资料统计。
葫芦小学采用自查的方式进行。葫芦小学有课题专项经费,对石爱霞主持的微型课题《苗族地区小学生阅读方法研究》进行有效管理,学校对课题进行很好地整理,对课题进展作说明,从自查情况看尚不清楚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学校没有进行课题培训,没有课题管理制度,学校不重视课题推广。
二、主要亮点
1.学校均安排了专职或兼职课题管理员。
2.毛沟小学有形成办学特色的重点课题,以“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活动融入乡村少年宫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重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少年宫,将学校少年宫建成传承土家民族文化的基地。
3.葫芦小学安排课题活动经费的做法值得倡导。
三、存在问题
学校重视不够;过程管理不细;课题成果不多;教学科研脱节;成果推广滞后。
四、对策建议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重视是教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健全完善各项教育科研究制度,如《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细则》、《学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汇报制度》、《学校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尤其是制定和落实教育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奖励制度,激励老师积极投入教育研究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2.加强培训。有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课题研究的,但是没有掌握相关的方法,不熟悉研究过程,不擅长资料整理,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培训力度。一是对学校课题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建议每年举行两次课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课题管理人员对规划课题管理的流程了然于心,较系统地掌握规划课题的申报、开题、中期管理、课题结题等过程;二是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可以将集中培训和流动培训结合起来,流动培训是县课题管理人员流动到校现场面对面手把手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目的在于让省规划课题能顺利开展,保证省规划课题研究的质量;三是对课题爱好者培训,一般可以在学校进行,实现课题研究的草根化;四是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召集县内研究实力比较强的老师组成国家级课题申报专家小组,对他们进行国家级课题申报培训。通过各个层次的培训,组建一支多层次的教育科科研队伍。
3.精细管理。一是积极组织课题申报。选题立项是科研的关键。各学校要根据省州下发的“规划课题申报指南和申报通知”的要求,广泛宣传动员,精心指导教师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及时上报县教育科学规划办。二是经常开展常规检查。学校要根据《保靖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常规管理细则》对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常规自查。三是十分重视档案建设。开展教育科研,离不开档案建设。课题的档案建设实现了网络化、规范化管理。主持人要及时把相关材料整理、分类、归档上传到州网络管理平台,以实现研究成果网络共享,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档案的作用,为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对各课题的档案管理采取网上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做好课题主持人及研究成员的微型课题研究档案整理的培训,让他们学会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其次课题管理人员要按月做好成果目录和获奖目录的分类整理工作。
篇4
微型校生存现状
近几年来,国家对微型校予以重视,出台了若干政策。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叫停“撤点并校”,并要求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设置村小和教学点;有必要恢复的,要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给予恢复。11月28日,国务院颁布《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探索机制和管理办法,“乡村小规模学校”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12月7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的通知,将按年度定期开展专项督导,督点包括农村偏远地区是否保留了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孩子就近上学。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也为化解乡村学校“超编缺人”现象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
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农村教学点曾有过较快发展,由1987年的16.26万个增加到1995年的19.36万个,可是到2010年仅剩6.54万个,2014年又增加到8.76万个。近两年,小规模学校在增长,许多现实问题却不容忽视。国家规定课程开不全、开不足也是农村学校的普遍现象,艺术、体育、科学、综合等课程成为被放弃的对象。邬教授的团队对全国115所小学的调查显示:乡村小学除语文和数学100%开设外,其余课程均没有开齐。其中,品德、美术、音乐三门课程的开设率为70.8%,英语、科学、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地方课程的开设率分别只有60.4%、56.3%、52.1%、29.2%、29.2%、25.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首先,从理论上说,适度规模是办学质量和效率高的理想选择。微型校相对适度规模的学校成本较高,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相对于当下城市大量存在的大班额、大规模学校,它们的优势就很明显。其次,农村的微型学校有众多被忽视的资源――宽阔的场地,良好的空气,接近大自然,依据它的特点组织教学,而不是简单照抄大校大班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办出高质量的学校。一百余年前,各地对私塾因陋就简的成功改造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有合适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够在一般的学校按部就班教学,还能具备全科素养,能够适应乡村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和复式教学的优势。
微型学校发展联盟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联合周边14所小学创立“广元市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让偏远小学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为当地的微型校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2014年7月,张平原接任范家小学校长。在范家小学,最多的一个班只有12个学生,最少的只有6个。针对这样的情况,张平原开展了“小小班教学实践研究”。首先是开设了集成教室,将桌椅板凳围成一圈,写作时孩子们围着坐下来,没有写的要求时,孩子们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听课,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他改革考试制度,建立“自主申请、多次考试、以优定绩”的考试模式;创新表彰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肯定与表扬,并废止了“三好学生”评选机制;确立了适应儿童有趣发展的系列乡土校本课程……
在发展联盟中,大多数乡村学校缺少专职的音体美教师,联盟首先在这些课程上下功夫:联盟内邻近学校共享教师资源,丰富了孩子们的课程。张平原说,现在联盟正在努力促成暑期乡村兼职体育艺术教师孵化与留守学生特长培育夏令营工作,虽然短期培养不可能让我们的艺术体育达到真正专业的水准,但做总比不做强。
张平原认为,微型学校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方便孩子上学,还在孩子的情感培养、个性养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小”并非死路一条,而是充满生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多次赴广元微型学校发展联盟课堂进行研究。他评价说:微型学校发展联盟这种组织形式走在了全国前列,联盟组织架构、运行方式、课题研究、联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方式、校本课程开发等很多工作,都是有创新的、有实效的。
高科技与教育现代化
山东潍坊高新区已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配置100%、录播教室学校普及率100%。高新区钢城现代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附近的几所中小学合并而成。在这里读书的,除了家在附近的农村孩子,还有不少是外来打工者的子女。校长臧秀霞说,无论多先进的技术,终究还需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终究还要靠人来实现,一些看起来不怎么高大上的技术,却能发挥大作用。
篇5
一、聚焦课堂,提高效率,高效课堂扎实推进
1、标兵、能手示范课
2月28日,城关镇中心校历时三天的高效课堂教学标兵、能手示范课活动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教学标兵、能手的带头作用,给该镇高效课堂教学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2、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课
3月13日至21日,城关镇中心校本着聚集课堂——诊断问题——反思提高的思路,举行了青年教师诊断课的活动。本次青年教师诊断课活动,中心校带领市级标兵能手依照市“高效课堂学科评价标准”,主要从教师的授课环节、授课方法、驾驭教材及学生能力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的合理性、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等环节进行观课指导。
3、推门听课
从3月份开始,城关镇中心校教科室深入各学校开始了本学期的推门听课活动。两周以来,共推门听课15节,覆盖所有学科和所有年级,上课的教师有老教师,也有年轻教师。本轮推门听课活动,根据各学校课程安排表随即到班,按照“一听二看三评四反馈”的模式开展听课活动:“一听”是听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落实情况;“二看”是听课后看教师的备课和学生作业,了解教师课堂准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三评”是听课后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认真评议每一节的得失,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并要求授课教师撰写课后反思;“四反馈”是召开推门听课总结会,指出在课堂教学和落实教学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段整改的措施。
4、科学教材解说大赛
4月25日,城关镇中心校在解放小学举行科学教材解说大赛。来自全镇5所学校3——6年级19位老师参与解说。本次解说活动采用“接力赛”的形式,按年级分学校每位教师解说一个单元。解说过程中,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水平,运用教学媒体,从“教什么?”和“怎样教?”两方面谈起。
5、专业成长展风采
4月22日——28日,中心校举行2013年城关镇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展评活动。本次展评采用巡展的方式,共设5个展点,共展出全镇各校推荐上来的78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档案,每个展点展出时间为一个工作日,各学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组织教师参观学习,时间充足,方式灵活,避免大轰大嗡,走形式主义。参观过程中每位教师认真地浏览,仔细的翻阅,欣赏着、谈论着、收获着。
6、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
5月9日——16日,举行为时6天的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参加这次大比武的教师来自全镇5所学校语文、数学两大学科,六个年级,共60位。大赛分两个层面,先是校级层面:学校内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进行预赛。然后是镇级层面:各学校推荐上来的教师,分年级按学科,采用“同课异构” “借班上课”“课前不熟悉学生”的形式进行决赛。邀请市教学标兵、能手,镇教科室人员,学校业务骨干担任评委。
7、微型课题研究展示交流
6月4日——6日,城关镇中心校举行微型课题研究展示交流会。这次展示交流会共分西华小学、解放小学和中心小学三个展示交流地点,涉及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参与这次交流的有各学校的业务负责、课题研究负责人和教师共计180多人次。展示交流会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课题解说;二是成果展示。参与课题解说的教师有35人,分高、中、低三个年级段。这些教师分别从“课题的产生,理论依据,研究过程和方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现场解说交流。成果展示以档案的形式,包括背景资料、过程材料和研究成果资料。
二、创新形式,全面发展,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1、 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
3月28日——29日,城关镇举行德育主题教育月暨养成教育成果展。中心校根据校口不同,共设立5个展点即中心小学、西华小学、解放小学、建设学校和涧东小学。成果展示分为两大部分: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
静态展示设立展台和展板。展台上展示的有各年级学生优秀作业,日积月累,读书笔记、数学能力,预习笔记,导学案,主题教育月各阶段活动资料,成果十分丰富。展板上展示的有:学生书法、图画、剪纸、手抄报、剪贴画等优秀作品,每块版面,展示一项内容,突出一个主题,充分展示德育主题教育月教育实践成果和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
动态展示: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内容不同,运用演讲、歌谣、快板、小品、情景短剧、生活技能大比拼等不同形式,以艺术的手法,通过舞台再现出来,将隐形的东西显性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2、彩绳飞舞庆六一 ,激情澎湃展风采
这次镇级特色跳绳展示活动,从5月22日开始,24日结束,历时3天,分5个展示地点。在不占用教学时间,利用上午和下午大课间时间,中心校组织评委深入各校观摩展示,评比奖励。展示的项目有:全体师生一分钟跳小绳;随机抽取学生单人一分钟速度跳;分学生组与教师组集体2分钟跳大绳;师生花样跳绳。
这次活动,变全镇集中展示为校口分散举行;变各校精英表演为师生全员参与,体现了中心校“精简、节约、低调、高效”的工作原则。这次活动,既是各学校特色成果大展示,又是师生精神风貌大比拼。
三、规范管理,强化引导,幼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办园条件日渐改善
2所省级示范性大园投资均在两百万以上,一级幼儿园均投资一百五十万元以上,扩建园舍,美化环境,增添配套设施,提高食宿档次,建起了高起点、标准化幼儿园。
2、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为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中心校组织检查组,对全镇注册幼儿园的领导班子建设、教职工素质、幼儿入园人数、各项计划制度、课程开设、幼儿用书、安全工作、饮食卫生等开园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导,检查结束后,及时总结、指导、通报,先后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出台幼儿园审批、注册制度,年审制度以及《幼儿园工作评估方案及评估细则》,出台实施《灵宝市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制度规定幼儿教师必须参加7天岗前培训,考核成绩合格者持证上岗。下发《幼儿园安全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各幼儿园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年集中进行开学工作检查,特别是幼儿园房屋设施、活动场地、消防设施、安全保卫、大型玩具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会同卫生监督部门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对幼儿园的饮食卫生、食品采购、预防接种、防治传染病以及教职工(包括临时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幼儿接送车辆基本情况登记管理》制度。春季开学,中心校组织对全镇9辆幼儿接送车辆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统计,建立台帐。会同交警部门加强对幼儿车辆的管理,接送幼儿的车辆必须有车辆安全检查证明、配发“幼儿专用车”标识。认真落实车检规定,要求驾驶员进行日检,填写《行车日志》,幼儿园后勤处进行月检,教体局校车管理组责成大修厂进行季检盖章,年底交警部门年检。与交警大队教体局联手,开学对全镇9名校车司机进行集中培训,积极配合教体局与交警队校车检查组,进园逐车进行排查,对校车超员、超速现象,车上不安排陪护教师、不填写行车日志现象,不进行月检、季检、年检现象进行追究。开展创建“平安幼儿园”活动。
3、成立学前教研组
篇6
架构课程新体系
2014年11月12日,《教育》周刊记者来到天长小学采访,正逢学校出台“差异教育中‘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暨‘2015至2017天长小学新三年规划’课程推进工作的初步思考”的报告。报告指出:“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是天长小学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学校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在课程建设中让 “学生与教师、学科和生活”进入课程范畴,在学与教中构建课程、教学与研究“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天长小学上世纪80年代就与杭州大学进行“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研究,课题成果被新华社誉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四大模式”之一。随后近30年来,天长小学一直专注“差异教育”研究,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与整体素质结合的“内差异”,在承认差异的情况下,如何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获得适合本人所具备的心理需求的教育,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教师和学生本身在文化背景、知识基础、能力发展、兴趣倾向上又发生了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天长小学通过课程体系基本理念打造有灵性的课堂探索出新路子。
好的教育理念少不了要好的领头人。校长楼朝辉曾是篮球教练出身,后经专业深造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在学校管理上发挥“攻破”与“防守”仍是他特长。他说:当下,天长小学若要在“全国联赛”取得骄绩,课程体系必须变革,实行“基本课程、社团课程、微型课程、活动课程”课程体系新框架,学生、教师自身差异通过课程体系达成互动,家庭、社会成为支持系统,实现基本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社团课程利用教师特长、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等,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在“个性文化”中对学生进行差异发展的培养;微型课程以主题模块相对独立,微型课程不在课表内,而是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整合”,落实“大学科活动”,在“学校文化”中对学生进行具有天长特色的综合能力培养。
师生角色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平等与和谐,学生以平等的机会学会了自信。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听到鼓励性的语言及发自内心的赞美,“让学生心中的那颗种子发芽”已成为天长小学教师共同的心声。与之相对应,过程评价也渗入到教学全过程,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审美观的培养,在师生、生生互动评价中,提高了综合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全面评价学生、挖掘每名学生的闪光点已成为天长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必修课。
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庞科军说,天长小学新课程体系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教学从过去单一的组织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似成为一种不变的模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天长小学注重学生所需,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探究精神。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学生学习方式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发展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譬如音乐教学,教师再也不会说,“哎!这乐器你敲错了,不该这样敲!”而更多的是,“噢!你太能干了,连老师都想不到这乐器居然可以这么玩!”
天长小学通过课程体系新架构,取得了大量教学成果。校长楼朝辉与特级教师施民贵共同主编《差异教育成果丛书》2014年7月上市,该书以《心灵之约:班主任主题谈话课读本》《放牛娃的习作故事》《让教室灿烂照亮彼此》《童话习作:开发儿童幻想力》《致我亲爱的宝贝》《我们的红领巾时代》《差异课堂:小学数学差异教学探索》等,分篇论述了差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被誉为天长小学打造有灵性的学校的“百科全书”。
副校长蒋军晶说,天长小学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学生。天长小学的发展,就是天长教学理念革新的历史。差异教育是天长小学的宝贵财富,学校从本土实践到国际视野的思考,一直追寻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理想教育。每到新学年,所有的天长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成长手册》,手册中将要经历的学习和体验规划分为社会、生活、艺术、体育和国际视野等板块,按照年级分成不同阶段,每个孩子依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
省教坛新秀金林萍说,近年来,随着学校小爱迪生科普剧团、游学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注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天长小学学生已锤炼出独特的精神与品质。
“多元与微型”相结合
“多元与微型”课程分为语言类课程:通过拓展性阅读、语言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对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的兴趣;通过一定技能发展记忆、想象力,有效提高阅读、倾听、表达、应对能力。思维类课程:通过思维课程实践,使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智慧学习方法。艺术类课程:通过艺术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艺术特长。生活类课程:通过生活内容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运动类课程:通过运动类课程实施,使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了解体育与运动及体育文化的意义,加强身体适应能力,从而具备健康体能,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与乐趣。
特级教师施民贵说,天长小学基于学生要素及培养目标,给课程内容选择了方向,教师依据个人兴趣与能力差异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依据兴趣与需求选择课程。在具体操作上,努力使课程来自于“天长学生、天长教师及天长学校”,显现“多元与微型”相结合的课程特质。目前,正是这种天长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爱学上进”的可能。
2014年,学生通过“我的社团我做主”,两个校区共开设了68个社团,三至六年级有2382人次参加了社团组织,提高了自身综合实践能力。学校还进行“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10月,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一个礼拜都在做研究”的大学科活动。三至六年级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分成54个研究队,立项54个研究课题,有数百位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大学科活动进行了“南宋官窑探秘研究”“茶艺的研究”“西湖边的独立书店研究”“杭州空气质量调查”“企业文化探寻”“浙江经视与社会责任感研究”“学校不安全行为调查研究”“写生北山街历史建筑”等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微型课程”散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因其灵活,且直接服务于学生,已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广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例如:科学学科“家庭实验室”;语文学科“群文阅读”;英语学科 “朗文英语”;美术学科“鉴赏课程”;基于活动类的“微型课程”有“最后两周”“故事妈妈”“跨班展示”;基于教师个人的“微型课程”,例如:校长楼朝辉的“学会倾听”;教师施民贵的“童话童诗”;教师周红的“声音的魅力”;教师史剑波的“百生讲坛”等。
推进项目化机制
天长小学认为,学校教育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宏观教育如果没有落实在具体的教师身上,没有教师引导发生于学生身上,则教育就没有发生。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育个性”,便组成了整个学校的教育历史。在天长小学,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教师不同的“教育个性”,是学校推进项目化机制的结果。教育管理就是要让每位教师都能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有的教师擅长班级管理,学校就让他做班主任;有的教师擅长教学,学校就让他专心从事教学;有的教师擅长做研究,学校就让他多做课题;有的教师擅长活动设计,学校就让他多参与策划一些大型的校际活动。
近年来,学校学科项目课程研究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如:语文学科“群文阅读”项目出版《新语文・群文阅读》,向全国推广了自己的课例研究;科学学科在“科学实验室”之后,计划筹建“贝尔实验室”,从科学启蒙的角度开发不同学段学生的科学素养;美术学科“鉴赏课程”在全校分学段实践的基础上,2013年又开展针对学生创作的指导研究;体育学科“社区资源重构”从三大球、健美操等项目拓展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教坛新秀、团支部书记高丹说,天长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上走出一条新路子,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自主、探究、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是教师成长的最大收获。
天长小学语文课开展经典诵读和班级读书会;体育课开展球类活动;音乐课开展口风琴和葫芦丝班;美术课开展版画创作等。系列教学使特色课程有了实际内容。学校还开发《我与西湖》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以“杭州童谣”“杭州小吃”“茶文化探寻”“我们的校园”“杭州园林”“桥的研究”为主题,提供学生探究、合作、实践的平台。
学校规定,个别不需要听课就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天才学生”,可以离开教室,来到个性化学习室,那里有学校辅导老师为其提供的个性化课程。譬如数学课,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常规学习任务后,老师会送上“数学锦囊”,这是教研组根据教材特点,为数学尖子生设计的一组题卡;科学课则对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根据“家庭实验室指导手册”(此是科学教研组为科学爱好者开发、可以在课外进行自主探究实验的辅导手册)开展研究与自学。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则采取常规性辅导。
创设不同展示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开设一年一度“长智慧数学节”“小书虫阅读节”“百灵鸟英语节”“白天鹅艺术节”“阳光体育节”“金钥匙科技节”等。在“长智慧数学节”上,学生可以自主参加魔方大比拼、数独、算24点、编制数学报;“小书虫阅读节”上,学生可以排演课本剧、成语接龙、亲子阅读、即兴演讲;“百灵鸟英语节”上,学生可以演唱英语歌曲、表演小品;“白天鹅艺术节”上,有优秀作业展示、班级合唱比赛、舞蹈、器乐、曲艺展示;“阳光体育节”上,有团队拓展、项目竞赛;“金钥匙科技节”上,有纸桥设计、环保创意、电脑绘画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总能找到“适合的我”,通过参加与展示,学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信。
语文教师史剑波说,天长小学所有校本课程都来自教师日常教学结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着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学校推行课程管理项目化机制后,保证了教师自我选择课程的权利,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与个性,项目化机制将“志同道合者”吸引在一起,就同一项目,成员间各尽所能,提高了课程的运作水平。
评价中的“激励”
天长小学自从实行差异教育以来,自始至终将评价作为激励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手段,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系统,构建适合每名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运行机制。学校制定的评价体系注重“激励”因素,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差异性评价,通过自主展示与激励关注评价全过程。如:低年级段实施“学习之旅――经典两周评价方案”;中年级段推出“全能生,特长生,进步生――免试生制度”,从科学与合理出发,让学生学习与评价走向多元。
课程评价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有效性。如:《电子成长手册》改变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一做法,改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与多元,学生不仅是被评价者,还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入主动参与评价。此外,参与评价的主体还有家长、校外人士及学习伙伴,这样既加强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又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及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1998年,天长小学就率先取消了“三好生”评选,改评“特长生”“全能生”,对学生的激励面从原先的“凤毛麟角”,扩大到绝大多数。2009年3月,学校又实行“天长券”评价体系,只要学生在学校某一方面有典型进步,就能得到“天长券”系列奖励。近年来,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开展“感动天长人物”“阳光少年”“珍藏天长”等评价标准,扩大了表彰范围,对调动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更为进步的作用。关心每名学生、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是天长小学的一向宗旨。早在1986年,全国优秀教师杨明明带领学生创建“红苹果”行动,天长小学并一直坚持至今。每到除夕夜,少先队员在老师、家长志愿者带领下将红红的苹果和祝福送给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进入新世纪,学校又利用信息载体,“红苹果”不仅出现街头巷尾,还出现在网络平台上。通过对他人的感恩、对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尊重,天长学子的社会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此项活动还被评为“杭州品质生活行业点评年度奖”。
天长小学校园,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童话世界”。在这里,每一朵花,都得到了精心的滋养与爱护。六(2)班学生黄书祺说:在天长小学,每一位教师都是爱与阳光的传播者。我为享受到这份爱而自豪,于是我把自己写下的故事整理成集,于2013年出版了个人专著《祺祺――一个孩子的童年故事》,书中写下在天长小学与老师之间许多回味悠长的故事。临近毕业,我是用这种不曾失去的“温度”,万分不舍地与我的母校依依惜别……
形成独特的教育理解
天长小学教师身体力行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解,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从学校管理来说,要真正做好差异化教育,做到对每个孩子都有科学的了解,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天长小学目前已有40%的教师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教师自身知识的提升,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同时,教师在接触不同孩子的实践中,也在提升着自己的专业水准,使自己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发展。为了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促进教师在自己喜爱的教研项目上成才,形成有鲜明色彩的教研成果,天长小学遵循“研究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让教师在教学中得到最大的教研支持。
不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无时不在用自己的行为诠释着教育,好的教育传递的一定是“正能量”。骨干教师方国光管理班级有自已的“独到之处”,学校就安排他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好好地做班主任,享受他做班主任的乐趣,造福一个班级的学生。学校认为,教师不能在专业上得到发展,不受学生喜爱,得不到家长、同事的认可与尊敬,就很难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对此,方国光说,要想让学生快乐学习,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数学教师吴玉兰说:导师的引领,集体的智慧就似一盏明灯,是促成教师成长的保证。记得2009年大年初一,接到一名师工作室导师邀请,要我思考如何研究一节课。对于我来说,从此就拉开了对于课程研究的序幕。没有想到的是,完成这一份“作业”我竟用了5年时间。经过反复调查,对一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角的认识教材实物图的比较研究》终于在国家刊物发表,并被收录于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参考,同时还荣获杭州市中小学科论文一等奖。
青年教师陈甜说:一次在给六年级学生上拱桥知识时,讲到了廊桥,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廊桥是什么还真说不明白。有学生问道:陈老师,你能带我们去看什么是廊桥?对于这一问,我竟当了真,便和学生一起做方案,怎么购买车票,怎么预定旅馆,我和学生一起弄了份“攻略”,自助去了浙江省的泰顺了解廊桥。2014年4月,我还带领学生以“天长小学第一批印州课堂项目师生团”的身份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美国印州课堂项目之行。
天长教育:一种神奇的力量
天长小学秉承“面对差异学生,实行差异教育,最大限度的促成共同发展”的理念,为孩子营造成长空间。3年前,有一名孩子转到天长小学,家长说,这个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啥也没学,光是闯祸,父母都快崩溃了。在天长小学,相关教师为这名学生制定了“成长套餐”。如今,这名同学从每天必须跟踪“监督学习”,转变成班上的“学习小王子”。前不久,在全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得到了年级唯一的一个满分;在语文学习上,该同学的阅读量已经非常惊人,他将阅读作为个人的兴趣点,并写下大量日志。他父亲逢人便说,儿子现在俨然已成为天长小学的小明星了。
学校通过组建家庭教育互助形式,为孩子营造“第三种生活空间”。“第三种生活空间”指的是既有别于学校规范制度的学习空间,又有别于家庭较为单一的生活空间,倡导学校、家庭、社区携手共同建立为孩子释放心灵的平台。在“第三种空间”里,大部分孩子做到了远离电脑、电视,找到了自己的“心灵伙伴”。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相应的学科学习。西方“万圣节”期间,学校英语、语文、综合实践三个学科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和外国友人交流,使得天长的孩子从小就具备了开阔的胸怀和国际视野。学校先后与海外8个国家相关学校建立了交流机制,每年都会开展国际交流活动。2013年暑假,天长小学的孩子还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演唱天长小学自已创作的歌曲。学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会了分享与合作,拥有了一片乐土。天长小学每年有10余名“特殊儿童”入校。学校认为,无论是谁,只要进入天长小学,学校有责任让这些孩子得到最好的发展。青年教师厉俊麟说,如果学生是花朵,责任就是阳光,尊重就是雨露。教师学会给予孩子一片爱的空间,孩子们的个性和潜能才会被唤醒。
近年来,学校建立“家长资源库”,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为孩子们上课,给“灵性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一、二年级邀请妇幼保健院医生讲“我从哪里来” ;三、四年级邀请社会名人讲 “杭州特产丝绸与养蚕”; 五、六年级邀请干部讲“见闻”等。在天长小学,每当放学时,校园便回荡校歌《天长是我们的家》。一群群充满阳光的孩子,为这所历史名校增添了活力。
篇7
一、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围绕核心素养对学校进行定位分析,可以发现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知识本位,知识教学过度;固有的课程文化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以及终身学习所需素养的提升,导致各种教与学的冲突日益凸显。面对发展中的严峻挑战,如果学校不能谋求新的内涵发展之路,不能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再建中取得突破,不能在教育行为上有所转变,不能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那么学校将失去品质生存的基础,失去家门口百姓的信任。
二、变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再设计的依据、出发点和愿景,加强课程领导,从学校课程文化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努力再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文化。
1.确立课程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课程目标是课程文化反思与再建的基点。学校坚定赏识育人办学理念,以“人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核心素养确定培养目标,以育人价值主导课程建设,研究“赏识育人再架构”策略。通过全校师生大讨论,确立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创设有意义的教育空间”的课程建设总目标,并确定学生培养目标为“成为人格健全、个性张扬、和谐发展的阳光少年”。让各层级的目标引领可持续发展。
2.规划课程内容,丰富学习经历
(1)课程计划的科学编制
学校以课程计划的制订与完善为切入点,以“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示范课程”建设工程为抓手,启动学校课程规划行动研究。将学生在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视为课程,运用SWOT方法进行背景分析,研制了符合校情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年度课程计划,架构了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干,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两翼齐飞”的 “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全力打造充满生机、可持续发展、尊重差异和能让学生享受教育的“绿色课程”。
(2)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
学校重视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让教师意识到自己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校赏识并肯定教师的课程理解视角,基于教师的课程视域将学科作为宏观、将单元作为中观、将课时作为微观,引导教师将国家课程总目标逐级分解、分类编码,把每一个学科划分为若干单元或专题,以单元或专题为基本单位,以整体为核心,以“统整”为基本思路,用课程诸要素来构建每个小单元,从而构建起一个个完整而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如数学组研究专题、语文组研究文体的重点篇目、英语组进行专题与课题研究、理化组进行单元设计等,使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更加丰满和立体。
(3)校本课程的个性设置
在充分考虑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调研评估,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与特长培养相结合;以教师研发为主体,用赏识的力量丰富课程的“两翼”,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选择的校本课程。
一是学科限定拓展课程。如语文的《一十百千万》、数学的《思维训练》、英语的《牛津之歌》、美术的《西林版画》、体育的《校园排球》等。
二是自选超市课程。共开设了三个板块、七个系列的74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通过网上平台供学生自主选择,成立了涵盖艺术、文学、技能、体育等领域的学生社团23个,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使学生人人能参与,个个有项目。
三是德育微型课程。积极探索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完善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晨间故事会”等德育微型课程,探索家校联动课程,开发午间阳光课程,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格局。
四是校本活动课程。学校有贯穿全年的校园文化节、学科文化周、文化日、班级文化秀活动,每年举行“达人秀”、校本课程建设阶段成果展示。校园阳光电视台倡导“人人是明星,天天有直播”,鼓励更多学生走进直播间,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
(4)特色课程的精品培育
一所学校的优势往往也是学校的特色,而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学校精心打造“三六”特色课程项目。“三”指的是三项课程:基础型课程(快乐英语)、拓展型课程(西林版画)和探究型课程(绿色环保)。“六”指的是六个体艺项目:排球、围棋、硬笔书法、版画、合唱、轮滑。特别是将融传统文化与美术技艺为一体的版画特色课程作为龙头重点打造,积极推进“人人会版画、班班有作品”项目,采用螺旋式培养模式,使版画特色课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交流建设的名片。
3.优化课程实施,提升教学品质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学校引导教师以“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为教学理念,以“让课堂预见学生未来的学习”为目标,推出“绿色课堂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课堂,为课程文化的再塑找到平台。围绕“和谐、高效、可持续”的绿色课堂三维标准,实施环环相扣的“六招”,追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持续创新型课堂。
第一招是推行二次备课,把握教学预设。研究个体、集体备课策略,采取“个人独立备课提出问题、团队讨论分享、最后个体再完善”的方式,开展主题备课、备课答辩、说课等系列活动,研讨预设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二次备课要求。
第二招是研究微环节,转变教学方式。建构“4S学程模型”,以学习方式的变化反过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S”是学习(study)的缩写,“4S”代表“想学、学会、会学、再学”,既可以是一堂课的四个环节,也可以是某个环节中的四个小环节。学校以“赏识”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研究一个个微小环节的质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实现课堂的和谐、高效和可持续。
第三招是项目引领研究思维品质。针对绿色指标中“高层次思维”短板,与金卫中学、兴塔中学、松隐中学等伙伴学校联合成立研究共同体,确立了“以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绿色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以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为抓手,以课堂教学微环节为突破,聚焦不同层次学生思维的培养,提升学习品质。
第四招是基于标准改进校本作业。考试学科以双向细目表的编制为引领,设计基础、拓展、探究等分层次校本作业,提高作业针对性;其他学科设计实践、探究类作业,以丰富作业的类型。班研组控制每日作业量,拒绝无效重复作业。实施作业绿色批阅。教师批改作业不打“×”,而用“”或“\”代替,表示对学生错误的接纳和对改正的期待,学生纠正以后再打上“√”;练习本上呈现谈话交流式的评价,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美好评语,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在赏识中进步,使师生关系更和谐。
第五招是构建多元学习共同体。一是教研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主题一日研修活动。二是班研体,由班级任课教师组成,研究因材施教、关注差异教学。三是学研体,在班级中成立同伴互助型学习小组,以强带弱,共同提高。四是师生共同体,党员干部“认领”需要爱心辅导的学生。五是家校共同体,成立校级、年级家长管委会,整合家长资源,进行学习探究。六是亲子共同体,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实践课程。今年,“西林之星”爱心助老亲子团队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所有的学习共同体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合作成为常态。
第六招是教学评优,人人获奖。参赛前,教师从微环节入手为自己设计一个单项奖,上课之前出示自己设计的奖项以及获奖的条件,课后由学科组进行评奖。每一次评奖都要持续三四个小时,获奖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别人的教学中获得启发。于是,评奖活动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教研活动。教师在赏识中获得了成功体验和专业自信。
4.尝试评价转型,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评价先行。应该以评促教、以评促建,以评价转型促进课堂转型升级,进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学校认真研究《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努力开发校本绿色指标评价体系,探索和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学业质量绿色评价标准,注重多元评价,注重过程评价,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努力改变以知识掌握为中心、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优劣的局面。
(1)实施多元开放的评价
对学生学期成绩采用“3+3+4”综合评价。改变教师主宰、分数唯一的评价方式,开辟师生互评、学校测评、家长点评、社区参评等渠道。建立《中学生成长记录手册》,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详评、家长点评、社区参评、学生最佳作品评选、社会实践记录、体艺活动记录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每年开展“西林之星”评选活动,让每个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能体验成长的价值,使评价更具针对性。
(2)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课堂上,教师关注学生内心体验,巧用赏识妙语,每堂课至少对半数以上学生说一句表扬鼓励的话,实施赏识性课堂评价。针对一年一度的“推优生”“优秀生”评选,学校更关注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实践以及学业的发展过程,采用活动记录、日常表现记录等方式,建立学生档案以跟踪学生发展。
(3)引导学生学会赏识
在赏识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引导学生既能悦纳自己,又能欣赏同伴,从赏到识,不断创新赏识形式,使评价成为学生发现自我、赏识别人的过程。
三、反思中的收获与展望
1.反思中的收获
从价值取向上看,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实践证明,核心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中,上海西林中学的学生各项指数均达到或超过区域平均水平,特别是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学习动机指数、自信心指数进一步提高,其中对学校的认同指数达到9级最高水平,2014年自信心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学习动机指数等增长2级,学生学业综合水平进步显著,学习品质得到提升。
篇8
江苏省如皋市自古以来就是一方崇文尚教的热土。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市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持续领先,教育均衡普惠于民,在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市)的基础上,率先成为省首批创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工程先行试点地区,并积极探索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示范区、终身教育体系示范区创建,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五区”同创、和谐共进的良好格局。2013年,我市所有定点幼儿园办园条件将达省优质幼儿园标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定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
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我们将立足于如皋教育的发展现状,在继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加快推进教育教学、特色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管理以及信息化工作转型升级,促进教育从“人人有学上”的外延式发展,转型升级为“人人上好学”的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如皋教育。
一、推进教育教学工作转型升级
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是质量不断提高的教育。我们立足本土实践,创生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并区域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党的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课改优势,进一步健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教学工作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德育工作向“课程与活动”转型升级。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将结合我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思想、理念和方法,更加注重课程性与活动性,创新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打造活动德育品牌。把德育课程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整体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分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德育序列。
二是推进课程改革向“创新与实践”转型升级。日前,省“课程改革再出发·如皋专场”展示观摩活动及我市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十年课改总结表彰系列活动刚刚结束。我们将继续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的关键环节,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改革再出发。同时,充分发挥我市通用技术实验学校、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城市及乡村少年宫等阵地优势,加强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不断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三是推进教育科研向“服务与实效”转型升级。教研必须先行。我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并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素质教育典型之一,主要得益于教育科研的探索、引领和推动。我们将坚持教研先行的方向,加强研发、研训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的生产力。着力加强微型课题研究,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理念,以发现问题为关键、研究问题为过程、解决问题为目标,推动教育科研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推进特色建设工作转型升级
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是更具特色、更为多样的教育。党的十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知道,教育公平的关键在教育内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我们将把特色建设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推进特色建设工作向多样性、课程性、文化性转型升级。
一是推进特色建设向“多样性”转型升级。通过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我市已基本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把特色建设与“体育、艺术2+1项目”、社团建设等紧密结合,提升学校特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学生通过选择寻求更适合自己的空间和途径,从而走向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二是推进特色建设向“课程性”转型升级。课程是特色建设的载体,课程文化是特色建设的根基。我市扎实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阳光体育运动、社团活动等,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将统筹制定特色建设课程规划,构建系统性、渐进性的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放大区域性体艺特色效应。
三是推进特色建设向“文化性”转型升级。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将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各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打造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凝聚学校精神文化,让先进的办学理念处处落地,构建学校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气韵。
三、推进队伍建设工作转型升级
人民满意的教育永远离不开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党的十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将继续实施人才强教战略,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队伍建设工作向内力驱动、专业发展、机制创新转型升级。
一是师德建设向内力驱动转型升级。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内在动力机制的形成和建立。坚持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继续开展师德万人大考评,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师教育全过程。组织评选“师德标兵”“十佳乡村教师”“教育均衡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推动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二是教师培养向专业发展转型升级。从本质上讲,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我市通过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实施全员培训工程等,近两年新增特级教师9名,南通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57人,市教育局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我们将继续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培养和造就“理论型”“专家型”“学者型”的优秀教师群体。争取到2020年,实现全市省特级教师在50名以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的目标。
三是教师管理向机制创新转型升级。我市大力推进师资均衡配置,2011年和2012年义务教育学校交流教师人数分别达专任教师总数的19%和23.66%,大大激发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活力,也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零择校”。我们将继续做好教师队伍的均衡工作,进一步加大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的力度。同时,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制和星级校长奖励制度,加速校长队伍专业化成长。
四、推进教育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定要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党的十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们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刚刚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并结合我市实际加强改革创新,切实推动教育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一是管理方式向服务化转型升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切入点,首先在于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手段,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管、提供服务。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主动为学校解决各种改革和发展问题,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是学校办学向法治化转型升级。我市以资源和谐为前提、管理和谐为关键、人的和谐为核心、环境和谐为保障,创新构建和谐“教育如皋”的着力点,就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我们将继续加强和谐教育建设,推动各学校进一步完善依法自主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制度系统,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教育评价向科学化转型升级。科学的教育评价对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市成立了“如皋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着力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点、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我们将继续在教育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指导下,加强教育质量监测标准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并加强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与运用,逐步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
五、推进信息化工作转型升级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定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市把教育装备现代化提升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80%的教育装备达省Ⅰ类标准,2013年将实现全覆盖。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将继续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推进信息化工作向资源共建、功能拓展、常态应用转型升级。
一是信息化工作向资源共建转型升级。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设施设备要先进、实用,资源建设要经典化、多元化。去年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与推广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的“摄像头+电子白板多媒体系统”等五种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模式广受好评。我们将继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我市省“教学新时空”直播基地的优势,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丰富优秀教育资源库。
二是信息化工作向功能拓展转型升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存储和传输的应用载体,必须体现服务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等特点。我市是全省唯一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县(市),将积极探索“云技术”教育应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县级试点单位的技术架构、瓶颈难点及对策等,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信息化工作向常态应用转型升级。信息化工作要实现常态化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支队伍的保障。一是教育信息技术保障队伍,二是教育信息技术使用队伍。我们将继续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培训工作,并组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竞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督查机制,确保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篇9
关键词体育教育远程教育网络
Abstract:
ThepasttwentyyearsisthetransitionfromtheIndustrialtotheInformationAgeaftergiventhemassiveimpact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mostfieldsofhumanactivity.Therehasbeenasignificantexpansioninthedistanceeducationtechnologieswiththepotential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andlearning.Furthermore,thenewcomputer-basedtechnologiesprovideopportunitiesforenhancingthequalityofteachingandlearning.InrecentyearsdistanceeducationhasbeensupplementedbytheInternet,andcalledasModernDistanceEducation(MDE).TheDistanceeducatorshavewellembracednewtechnologiesinmostofteachingfieldsthanatanyothertimeinhistory,whiletheapplicationofInternettoPhysicalEducation(PE)hasbeenprimarilypiecemealandratherlimited.Thereappearstoexista"blindspot"inthefieldofdistanceeducationdevelopment
PEiskindofactiveeducation,therefore,themostaspectsofdistanceeducationisactiveandcouldsignificantlyimprovetheefficacyoftheinteractiveteaching-learningprocessforPE.EducationprovidersshouldthinkmuchofexploringwaysofusingInternetactivetechnologytoestablishMDEPE,andcreatedistanceeducationstrategyforPEonamulti-mediainstructionalpackage,whichcanbeusedindependentlyoftimeandplace.Foreducationaldevelopmentandacademicresearches,thehighereducationprovisionanditsrevolutioninthe21stCenturyneedMDEPE.DistanceeducationforPEshouldlongbeanimportantpartoftheInstitute''''sagenda.Itwould,ofcourse,bequiteindispensableandpracticaltorealizedistanceeducationprogramsforPEintheworldassoonaspossible.ThisstudyoverlooksabriefoutlineofthecomingMDEPEintoday''''sglobalsociety.
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DistanceEducationInternet
前言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使体育也提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人类利用想象力使网络电子工具服务于教育,正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学习社区。在这个社区里,理应有传播体育文化的一席之地。为此,华南师范大学开始考虑率先在中国实施体育远程教育的方案。
1.发展现代体育远程教育的时代背景
世界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1.网络化与虚拟化;2.公开化与国际化;3.自主化与多样化。在传统观念中,"教育"常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范畴,"传播"是另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范畴,"电脑网络"则又是一个独立范畴。但实际上这些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消失。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推进了教育发展,也推动体育教学模式的更新。
1.1中国远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澳大利亚远程教育专家Latchem(1999)在论文中指出:从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可以看出,在知识和智慧的开放学习和自我教学方面中国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远程教育历史上出现的最大体系就是中国60年代初举办的广播电视大学。1989年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远程教育研讨会,正式跟上世界的步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变人口包袱为人才资源的优势,需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文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工程之一。大学生入学率要从1997年的9.1%,提高到2010年的15%,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网络大学"被认为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将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2000年10月,北京"第六届中国国际现代教育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专题报告会上,专家们把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归结为三大步:
函授广播电视大学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可采用的七大媒体:互连网、电视、电话会议、广播、电子教材、文字教材、面授。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是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卫星电视教育网基础上,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1.2实现现代体育远程教育是教育改革必要内容
远程教育打破了地域和时间因素对教育普及的羁绊。新的教育目标,归根结底是实现和发展在现代环境中的大众教育(MassEducation)。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对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执行着一个优化选择的法则,即一个不能提供融入生活的,方便、迅速、优质的远程教育的学校,终将走向萎缩之路。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和体育都将成为特殊产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它们不仅是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柱,而且成为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变革的关键所在。现代远程教育在全球的发展实际已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以网络化电子平台为骨架的网络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正日益形成。在未来的三年,中央政府将集中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并广泛吸取地方、企业、个人的资金和力量共同完成现代远程教育框架的构建。到2010年,目标使现代远程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形成主体规模,基本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为主体的教育网,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然而,中国长期形成的体育专业教育传统模式,不能满足信息革命发展到知识时代对体育的要求。
传统的体育教学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小规模的课堂练习,这种高消耗、低效益的时空限制型模式将被远程教育打破。
1.3体育教学走向现代远程教育
体育被认为是信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通过网络互动教学,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国内外教学情况,把各种体育声像及图文资料及时展示到学生面前。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更新内容需要数字化交互式的动态演示教学,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
1.4远程教育手段促进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现代体育远程教育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带动中国体育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探索按照市场机制和产业化理念来发展现代体育远程教育,与电子商务融合,推进体育远程教育和体育产业在中国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真正实现。
2.体育教育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构想与框架
2.1现代体育远程教育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将远程课程教学与培训、教育服务和教育信息交流等进行充分集成的完整体系。这一新型网络教育体系应由下列几种方式构成:
2.1.1实时教学系统:广播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形象直观,提高效率,师生即时交互在线讨论。
2.1.2异步学习系统:师生异时交互。
2.1.3协作式学习系统: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能够通过网络测评和在线讨论,强调自主探索的发现式学习。
2.2体育网络教学系统
网络教学系统是提供远程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将网络课程与学校的远程教学服务进行了有机的集成。应包括:信息交流系统,如:聊天室、Email、新闻组等、多媒体课程学习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作业评阅系统、远程考试系统、虚拟实验系统。
2.3体育网络教学信息资源系统
包括学科文档资料库、学科题库、学科案例库、学科媒体素材库、学科课件库、技术练习库、运动处方库等。
2.4现代体育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用来对体育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构建成统一的体育教学资源库,为各类体育网络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应包括:远程教学管理系统、课程学习管理系统、授课学习系统、考试管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计费管理系统、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体质监测系统、运动技术评价系统等。
2.5体育网络课程开发系统
网络课件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备课模式,通过网络课件设计工具,并在与相应资源库的支持下,可完成多媒体课件快速生成、可移植、可交互的要求。包括网络课件开发工具、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课件开发模板库。
2.6体育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特点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见《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按现代远程教育对网络课程的要求,体育远程教育具有以下性质:
先进性:内容和教学体系先进,体现体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时代特征。
开放性:优异的网络信息性能(传输速率);体育教师可依据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网络教学方案;网络课程制作和应用自动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可扩展性强。
交互性:教育不等于宣传,信息流必须是双向的。
共享性:能够在广域、局域和单机实现,适应不同终端设备(PC机、信息家电等)访问;要求实
施远程教育过程中,同步多种媒体发行,用户有可选择性;教学素材可重复利用,资源共享且容易扩充。
协作性:不光完成师生交流功能,而且能够生生交流。
自主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强调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生动性:应用各种现成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如3Dmax、Premier,Flash、Java等动画与视频技术,
使课件及网页更加形象生动。
2.7实现体育网络课程的应用环境
2.7.1完成体育远程教育平台的拓扑结构图(页状、星状、混合形状定型);
2.7.2建立适合体育远程教育网络运行中心(NOC:NetworkOperationCenter)及网管系统(NMS:NetworkManagementSystem),高度重视可扩展性;
2.7.3建立体育远程教学技术培训中心: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并负责相关知识更新;
现代体育远程教育实施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体育远程教育并非传统体育教育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远程教育依赖教学支撑平台来开展远程教学活动,其最终目标是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探索式和协作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在教学的授课、学习、作业、答疑、测试等诸多环节中,必须采用专用的体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来使这些活动得到基本保证,避免简单的"课本搬家"。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是中国"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中唯一有体育学科立项的单位,2000年率先成立现代体育远程教育课题研究小组,正在建设包括多媒体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室、多媒体远程教育示范教室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源系统等一套较为完整、先进、实用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为师生们提供培训、学习、研究体育远程网络教学的良好场所。
3.展望
体育远程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对从业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从每年高考体育文化课低分录取就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考生基础薄弱,体育教师文化知识相对偏低,需要继续教育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和远程教育的相关教法等方面的进一步培训。中国的体育远程教育首先将发展体育信息资源中心和教师培训网络,进行教师再培训,帮助教师提高其使用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的能力。
目前开设体育技术课似乎是体育远程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难题,对此,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正就此进行深入研究。2000年9月奥运会体育科学大会期间,我们访问世界最著名的远程教育机构--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远程教育中心时,该中心学术主任GlenPostle教授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可以开设几乎任何课程。2000年10月,在北京的"中国及世界远程教育研讨会"上,英国一家公司展示体育专业教育的网络课件,显示出互动教育的成功。
类似体育远程教育的艺术教育已经提供了先行的经验。如对弹钢琴感兴趣的人现在已经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去学钢琴,学费低廉,效果满意。在提供音乐教育服务的因特网公司中,比较出色的有公司,公司以及公司,网络公司特聘的钢琴教师通过因特网进行即时交流,钢琴教师通过网络可视电话,在异地进行现场指法纠正。此前,面对音乐教育在网络的发展,许多传统的音乐教育者还持怀疑态度。但到1999年9月份,已经有800多名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在该公司注册学习。美国新泽西州一名31岁的男子刚刚通过公司的"网络钢琴教学法",学会了弹基本的布鲁斯节奏。他一共才接受了4节课的网上教育,每节课时为30分钟。这种网络音乐教育的最大益处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自由"。有了网络钢琴教学后,完全可以自由的选择练习钢琴的时间。学习演奏器乐这样精细的操作都已经在网络实现教学,体育教学又何难以逾越的障碍呢?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体育远程教育把网络教育从二维图象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即控制人三维空间的"完整环境"。"虚拟现实"更象潜入水族馆之中,而不是透过玻璃橱窗观看。这样,体育老师做示范教技术的传统教学模式会因此渐渐离我们远去。便携式电脑与接在身上微型无线传感器组成的训练反馈系统来精确指导标准的运动技术动作,传输是符合学生身体特征的最佳技术。通过网络的即时反馈,学生会同时获得来运动训练、运动营养等自多方面专家的指导,随时可以观看任何世界优秀选手的训练与比赛场面,并可通过网络交互发出讯息。
远程教育将给体育文化带来革命性的震撼,这一刻不会很遥远。
6.主要参考文献
1.GlennR.Jones,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乌美娜《现代教育技术》,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4.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5.Hayes,H."Modelsforscholarlypublishinginthe20thcentury".Online-Ed,199822May.
6.Taylor,JC."Adualmodemodelofdistanceeducation:TheUniversityofSouthernQueensland".OpenPraxis,Vol2,9-13.1997
篇10
一是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小学生升入初中直升率达到98%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13至15周岁初中少年毛入学率达97%以上,“普九”巩固工作达到省定标准。在校生年辍学率,小学控制在1%以内,初中控制在3%以内。
二是学前教育:3—6岁儿童入园率达30%,以发展民办幼儿教育为主,新建3所乡镇民办幼儿园。
三是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招生2000人,职业高中招生45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34%。
四是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以上,组织200人参加扫盲巩固提高班学习。
五是学校基本建设:积极完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及危房改造工程的立项、申报和规划等工作,拟改造校舍18000平方米。
六是“两室”及远程教育:通过政府采购,按一类标准配备10所小学科学实验室。争取市教育局评估县二中、二小、麟凤中学的“两室”建设与管理。评估旧城中学、麟凤小学、旧城小学、长安小学、双河小学的“两室”建设与管理。通过政府采购,装备中小学图书5万册。各乡镇创建1至2所卫星教学收视点示范学校和1至2所光盘教学播放示范学校。
七是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教师在职学历培训,使全县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初中教师大学学历分别达到60%和20%,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分别达到90%和70%。积极加强骨干教师和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
八是教育创强创优:复查省市级文明学校2所,县一中达到省一级三等完中办学水平。
九是教育经费管理:认真编制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计划,严格审批使用,充分发挥义务教育经费效益,确保“两免一补”经费落到实处,实现教育负债比上年下降。
十是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的质量和效益,全县初中、小学体育达标率达到85%以上,体育合格率达到90%以上,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率中学达到50%,小学达到40%以上,近视新发病率不超过8%。中小学劳动、音乐、美术开出率达到90%。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在校生违纪犯罪。继续提高高中会考合格率,确保高考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有新的提高,达70%以上,提高一本上线率。
(二)2009年的工作思路
确定2009年为教育管理年,以发展为核心,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做好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学校安全和“两免一补”、规范教育收费等工作。
四、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更好地完成2009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管理、提质量、保稳定,构和谐的总体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我县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普及已经近十年,经过多年来的巩固与提高,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义务教育是政府行为,作为教育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这是我县2009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提高义务教育水平,除继续坚持原来好的经验与做法外。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以会代训、上门动员、设点宣传、出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义务教育法》。今年,要重点解决一年级学生不足龄的问题,从09年春季学期的开学统计情况看,我们全县的小学中有五六千学生不足龄,有的四五岁就送到学校来了。这样一是影响巩固率,由于年龄小,读不了,跟不上就会流失。二是年龄小,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发育起来,理解不了,学不走,影响教学质量。三是浪费了义务教育的资源,几千人需要上百名的老师,数十万元的工资,占用数千套桌椅。现在各中心校可以鼓励民办教育来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教育,中心校要加强领导、指导与管理。与此同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控制学生流失。把学生的入学巩固作为考核学校领导、教职工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与评选先进、履职考核、绩效工资挂钩。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爱心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实现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目标。二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薄弱乡镇、学校的帮扶力度,完善县直学校对乡镇学校的帮扶机制,扎实推进结对帮扶活动。完善城镇对农村教师的帮扶机制,组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选拔一批乡村学校中小学教师到县城学校学习提高,选派县城中小学教师到乡镇中小学挂职锻炼。实施“特色立校”,培育特色校风、教风、学风;建立学校特色培养、评价机制,围绕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建设培植特色,形成“一校一特色、一乡一品牌”的格局,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据统计,全县目前共有留守儿童少年在校生39501人,其中小学31890人,中学7611人。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23002人,其中小学18257人,中学4745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学生16499人,小学13633人,中学2866人。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影响着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好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也是教育部门应该的责任。各学校要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加强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要建立和完善留守学生档案,动态掌握学生的情况,畅通留守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并通过开设亲情电话、召开家长会、留守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交流联系,保证留守学生的教育。四要加强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完善德育内容体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加大学校德育工作的测评力度,重点抓好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加强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选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二)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理所应当成为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我县的师德师风建设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教师队伍中个别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破坏了教师和教育的整体形象。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县“两会”上,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县的师德师风问题提出议案。我们必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并且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今年全县将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抓好落实,抓好整顿,抓好教育和引导。一是探索建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严格编制管理,严把教师入口关。要继续争取教师补员计划指标,到昆明等地高等院校招聘优秀高中教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今后,凡是中小学教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必须先辞去教师职务,才能参加考试,各学校要严格把关,以稳定教师队伍。同时,各中心校要合理调配使用教师资源,严格控制代课教师,不得随意增加代课教师。二是启动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开展寒暑假师德专题教育讲座,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体系,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三是逐步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长培养、选拔、培训、任用、交流以及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推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任期管理和异地交流制度,配套建立中小学校长评价体系,强化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四是加强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制定骨干教师、班主任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施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建立健全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对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完善名师选拔培养机制,开展“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为优秀教师进入特级教师行列创设条件。积极推进名师工程,今年教育局将组织评选10名县级名师。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选拔、培养、考核、奖惩机制,深化班主任培训工作,加快班主任专业成长。评优、晋职称和绩效工资都要向班主任倾斜。五是加大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步伐,建立教师业绩考评机制,探索建立教师业绩考评细则,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教学质量考核、教师评价与学生和社会评价、教学情况与师德表现情况有机结合。加大绩效工资的考核分配力度,杜绝平均主义,逐步建立按能力、实绩和贡献的教师评价体系,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没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误人子弟。在抓质量建设上,今年,一是落实管理责任。继续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和股室联系乡镇、学校制度。坚持目标管理,把教育质量较差的的乡镇、学校列入重点管理单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进一步完善高中、初中和小学质量管理机制。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和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责任,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学有效的责任体系。抓实过程管理,强化“六环”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进行系统培训,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深入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追求优质教学,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行教学管理进课堂,把推门听课、跟踪听课与课堂教学竞赛结合起来。同时,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三是深化教育科研工作,营造科研兴教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宣传和奖励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取得优异成果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通过开展教学视导、学科教学比赛、教师技能大赛、教育案例、教育论文评比、送教下乡等活动,落实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积极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和促进教育课程改革。四是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完中要在秋季学期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高中的教育质量。县一中、二中两所学校的领导要认真学习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政策和要求,积极思考和行动起来,要发放相关资料,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选派教师参加高中新课改的培训,做好思想和人员的准备,营造全面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舆论氛围,为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稳步推进“三生”教育,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自去年秋季学期开始,省教厅在全省开展“三生”教育,我县按市教育局的要求今年启动。今年,省教厅又有新的举措,就是在全省开展“减负”。这是全省全市的热点,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各位校长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一是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今年,我县已经在全县中小学启动了“三生”教育工作,成立了领导组,下发了文件。各校要以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方法和载体,普遍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提高育人质量。在抓“三生”教育中,要坚持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整合性原则,研究制定好“三生”教育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意见,并精心策划,培训队伍,落实具体工作。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力量,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发展生命,从而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能力。
二是做好“减负”工作。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与我县教育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且要冷静地对待,也要从历史上汲取经验教训。上世纪末,县教育局搞过“不布置家庭作业”的实验性研究,本世纪初,同志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后,当时我县正在实施“普九”,小学不搞升学考试,一些学校就放松了教学要求,且美其名曰搞“减负”,结果是导致初中教学质量急剧下滑,初中影响高中,直到今天元气都还没有恢复过来。我县是农业县,农村教育散、质量意识不够、管理要求不高等特点大家是清楚的。因此说大部分乡村学校多年来,不是负担重了,而是不够。我们抓质量,课时要足,作业要改,要在质量提高的前提下谈“减负”,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提质减负”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减负”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对于“减负”我县将成立领导组,聘请监督员,认真对待,高度重视,至于具体的安排,下午季大恒副局长将做部署,我还要与各学校签订“减负”目标责任书。我希望各学校务必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减负”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抓好每一项工作,促进教育整体协调发展。
(五)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确保经费使用效益
近年来,在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的同时,各校在经费管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据去年市审计调查组调查指出的就有以下问题。一是一些中心校过于集中使用公用经费,没有严格按照规定下拨到村级完小及其以下学校,一些下属学校只有20元的使用权。二是部分学校没有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和财政局的文件规定办理,使用公用经费没有计划,随意性较大。三是部分学校对大宗物品购置、建设维修资金较大的,没有先报批审核计划就实行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我县还将积极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深化工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校财局管”模式,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二是各中小学要管好用好经费,按计划逐步化解“普九”债务,确保不增加新债务。要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请审计部门帮助审计,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校长及财务人员的财会纪律及业务培训,不断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四是要认真做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教科书费,足额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工作,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五是关于勤工俭学的问题。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可以不断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发挥勤工俭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各中小学要强化学校食堂、小卖部的规范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县教育局已经研究决定撤销勤工俭学办公室,注销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公司。局勤俭办转为教育部门政府采购中心领导组的办公室,主要工作就是协调服务,收集信息,跟踪质量。教育局不设勤俭办,今后各学校添置的教学大宗物品必须实行政府采购,常规的教学物品由各校根据市场价格自行采购。在这里我就给各位校长打招呼了。不允许任何校长乱采购物品,局机关任何人不得向学校推销物品,更不允许局机关工作人员打着领导的旗号推销物品。今后如果在审计中发现学校没经预算审核,就擅自采购物品的,局里也将作出严肃处理。各位校长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遮了自己的眼睛,丢了自己的前途,败坏了教育的形象。
(六)认真做好“普实”迎接省市的年检工作
大力推进“两室”建设,强化图书、实验教学的管理,这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校要进一步明确“普实”工作的指导方针,充分认清“普实”巩固提高工作的形势,做到早安排、早部署。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要配好人员,搞好建设。要收好资料,健全档案。争取我县的“普实”年检复查顺利通过,为全县教育和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多更好的机会,使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同时,要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巩固工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切实加强教育装备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七)整体推进,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县的教育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有些处于全市前例,比如高中和学前教育;有些又处于全市的末尾,比如职业教育,这种发展的不平衡,阻碍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一是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加快县一中创建省一级三等完中的步伐,全力建设新校区,使县一中顺利通过省教厅组织的验收,实现县一中的达标晋级。县一中要明确责任,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工作。新校区的征地拆迁要抓紧进行,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必须克服。同时,巩固提高县二中的发展成果,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现在离高考只有短短几十天,两所完中要抓好教学管理,提升质量,县一中的高考综合上线率要达到80%以上,县二中要达到65%以上。县一中要重点抓好一二本的上线率,县二中重点抓好二三本上线率。二是克服困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突破高中办学“瓶颈”的重要途径。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很大,县委、政府对全县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局里已把职业教育纳入各中学的目标考核,把职业教育作为全县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共同努力,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促进全县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要加大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项目专款以及政府的支持,扩大学校的校园面积,逐步满足职业教育对教室、宿舍、实习实训设施等基本条件的需要。县职教中心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在职培训、上岗培训、就业培训等各类职业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要不断完善成职教育“面向市场、服务经济、自主办学,突出特色”的办学机制,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及“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工作,稳步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畅通职高生的出口,做好对口高职升学,提高升学率,实行“订单式培养”,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确保就业率达到95%以上。同时,积极做好初三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分流工作,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稳步发展幼儿教育。认真做好城镇学前三年教育和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工作,落实乡镇幼儿园创建规划,强化合格幼儿园建设,提高保教质量。同时,加强民办教育的检查督促,指导民办学校的管理,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发展民办教育的新路子,鼓励、支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要禁止非法办学,对没有通过教育部门审核认可就招生办学的行为予以制止,非法办学的学校予以取缔。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前班,要对有些小学占用义务教育资源办学前班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八)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结合“四项制度”的落实,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健全和完善局机关召开会议、下基层检查工作、组织评比活动申报审批制度。严格教职工请销假制度,规范学校组织教职工外出学习、考察和培训的审批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立健全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抓好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建立教育系统干部廉政档案。继续坚持学校教学大宗物品政府招标采购制度。二是进一步巩固教育收费治理成果。进一步依法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完善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零收费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继续加大对教育乱收费治理查处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学校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杜绝搭车收费、乱收费等现象的发生。严禁学校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重点班、提高班;严禁校外办学机构和一切人员利用学校设施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名目的辅导班。三是加强教育督导,推进依法治教。制定中小学教育督导方案,开展对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及各种专项督导评估;实施中小学质量监测,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和考核体系,强化督导评估的保障作用。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四是严格执行工程建设与管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保质保量加快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危改工程项目建设力度。
- 上一篇: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
- 下一篇:社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