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

篇1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20-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作为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为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提供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范畴引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各执一方的客观现状,而且对充分挖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优势,科学定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桥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培养高质量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况和特点

1.1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时,学生还没接触其他临床课程,只能运用已学的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临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接触动物,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运用临床检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术检查患病动物,获得对诊断有价值的资料,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1]。同时,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出客观评价。

1.2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学、症状学和建立诊断的方法论3个部分。方法学部分是指为了获取临床诊断的症状和资料,兽医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检查方法。研究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的科学称为方法学。症状学是指根据不同病症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识别,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从发病症状入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问诊过程中,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症状,做出准确判断。在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只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准确诊断。

1.3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和必要的条件。

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兽医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及畜禽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技能及实验室检验、常规与特殊诊断、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检疫、兽医卫检等技能。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2.1 功能性关系

功能性关系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教师的责任和目的是作为社会代表,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学生则作为个体,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与学的责任束缚下,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自我被隐藏在社会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间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将对方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尤其是当教师被名师、专家和学者等各种光环照耀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则受到了限制。

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兽医。而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临床兽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学生,当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预定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喜欢生产实践,对兽医临床诊断课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课时,自己却在下面看英语、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课本,甚至是发短信和玩手机[3]。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2 双重主体关系

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因此,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兽医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授课教师受传统“师徒”模式的影响后,学生往往被置于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变为绝对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德、智、体,以及情感和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师生之间首要的不是作为角色扮演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有个人情感的教师与有个性的学生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实现由功能性关系向双重主体关系转变。在这一关系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为了教而授,为学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 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主客体向双重主体转变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从师生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观点出发,构建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师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摆脱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单纯知识传递模式的束缚,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效果。

3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 用“爱”构建双重主体性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师生双重主体性特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这种用爱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平等互爱的双重主体关系[5-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热情的鼓励和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老师,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喜与忧,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7]。实践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将获得学生的热爱,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师生交流

在当前信息对称化的整体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更需要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课堂和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8]。因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学教育,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框架,他们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选择性已有较大的发展。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双重主体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9-10]。

3.3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互动模式

古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科学规律。教师要虚心从学生身上学习其优点,及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还要促进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中心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从事动物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2(16):168-169.

[2] 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 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 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 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 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76.

[7] 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8] 崔一,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

篇2

关键词:犬猫;肿瘤性疾病;病因;临床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92;S858.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5-0023-01

养宠物已经成为人们摆脱孤独、寂寞等负面心理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饲养宠物时间的不断延长,人们与宠物之间的感情牵绊将变得越来越深。除了寿命之外,肿瘤性疾病逐渐发展为引发伴侣动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宠物患上肿瘤性疾病时,主人的正常工作、生活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种变化对犬猫肿瘤性疾病的诊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病因

1.1 慢性炎症病因

就犬猫这两种常见的伴侣动物而言,慢性炎症的出现会对肿瘤的发生、扩散等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遗传病因

研究表明,肿瘤性疾病的发作与犬猫的品种具有一定的关系。例如,伯恩山犬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较高;德国牧羊犬的血管肉瘤发病率可达50%以上[1]。与犬猫肿瘤性疾病的其他病因相比,遗传病因具有不可控的特点。

1.3 致癌因素病因

能够引发犬猫肿瘤性疾病的因素主要包含紫外、低纤维高脂肪的猫粮、狗粮、猫免疫缺陷病毒、骨肉瘤等。

2 临床诊断

2.1 细胞学诊断方法

这种临床诊断方法以犬猫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为基本检查对象。与其他临床诊断方法相比,细胞学检查方法能够更快地获知肿瘤性疾病的检查结果,且所需成本相对较低。

在中国,当前犬猫的细胞学临床诊断检查常用的采样方式主要包含压片取样、细针穿刺等。在实际诊断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犬猫的静脉血、尿液以及骨髓等进行采样。

2.2 影像学检查方法

2.2.1 CT检查法 在犬猫这两种伴侣动物中,CT影像学检查法通常被应用在肿瘤血容量诊断、软组织肉瘤诊断、动物肺部、颅内等器官中出现的肿瘤。兽医可以根据CT影像资料作出合理的判断,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2.2 X射线检查方法 临床经验表明,X射线检查方法在犬猫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在诊断过程中,兽医可以通过犬猫的X射线影像资料判断其身体各个器官中肿瘤的边界、肿瘤是否出现向肺部、淋巴结等部分的扩散和转移[2]。与其他临床诊断方法相比,X射线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劣势在于:其影像学资料中很容易出现阴影重叠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会对兽医的诊断产生一定的干扰。

2.3 分子诊断方法

犬猫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伴侣动物,其身体健康状况会对人们的情绪状态产生直接影响。随着这两种伴侣动物地位的不断提升,兽医癌症临床诊断研究与技术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当前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分子诊断对象主要包含蛋白质大分子、DNA分子、RNA分子3种。就蛋白质分子而言,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含蛋白质组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方法等;就DNA分子而言,临床中应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含SNP技术、细胞遗传学方法等[3]。

3 治疗方法

3.1 放射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是指通过对犬猫肿瘤产生位置照射放射线的方式,实现控制肿瘤细胞转移和扩散的目的。当前兽医临床治疗中多用这种方法治疗犬猫神经组织以及软组织结构中的肿瘤性疾病。

3.2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方法是指根据诊断结果对犬猫肿瘤进行切除手术,改善犬猫健康状况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犬猫实体瘤的治疗。由于兽医临床经验、专业性等因素的影响,患有肿瘤性疾病的犬猫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可能会产生伤口感染、肿瘤扩散等不良问题[4]。

4 结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治疗犬猫肿瘤性疾病的方法变得越来越多。当前兽医临床应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含影像学诊断方法、分子诊断方法、细胞学诊断方法等。而就犬猫肿瘤性疾病的治疗而言,临床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含放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方法等。

参考文献:

[1] 饶群阳,徐基平,刘成高.阳和汤治疗恶性肿瘤性疾病的临床研讨[J].光明中医,2012(3):467-468.

[2] 李 慧,林德贵.犬猫肿瘤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和诊疗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2009.5.

篇3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0-0092-01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教会学生临床工作的方法和技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我国兽医诊疗行业的不断完善,养殖结构和养殖方法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兽医诊疗行业的准入机制变得异常严格,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各种行业资格证书,如执业兽医师证书。所以,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仅仅掌握专业技能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国家执业兽医师考试内容,有所侧重的去引导和强化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应届毕业生考取执业兽医师的通过率。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执业兽医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兽医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是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行做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和综合应用科目四个科目,每科目实行百分制,兽医临床诊疗分值在临床科目中占20%。因此,结合执业兽医师考试的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就《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为例,供大家参考。

1 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取得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

信阳农林学院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执业兽医师考试,费用由学校承担。兽医诊疗实验室共有专职教师6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3人已考取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根据国家政策,经考核也已颁发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通过参加国家执业兽医师考试,不仅提高了临床诊疗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让他们对执业兽医师考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便于引导和教授学生。

2 认真研读历年真题,融入临床理论实践教学过程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材料,特别是执业兽医师考试历年真题,经过归纳近3年临床科目中,消化系统临床检查累计分值达到28分,呼吸系统临床检查累计分值达到19分,泌尿生殖系统临床检查累计分值达到8分,其他系统检查占5分。所考内容基本上都是临床的基本检查方法,即所谓的“方法论”,检查程序部分涉及的很少,其中鉴别诊断内容逐年增多,诊断对象也由以前的大动物、家畜家禽,转为小动物、伴侣动物,影像诊断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将这些详实的归纳材料在授课过程中加以运用,在课程考核过程中,也加入了执业兽医师真题内容,要求他们掌握。

3 结合执业兽医师考试,加强实践环节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篇4

关键词:畜牧兽医 提高技能

一、制定专业技能训练纲要,以“纲”施训,是上好技能课的基础

中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规划教材没有专门的技能教材,教与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强,影响学生技能培养的质量。

在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学时,结合畜牧兽医市场需求,循序渐进,制定纲要:1)常见动物的保定方法(重点讲猪、牛、犬、兔的保定方法);2)常见动物的给药方法(重点讲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给药、鸡的免疫给药方法);3)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重点讲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4)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病畜登记、问诊、现症的临床检查);5)整体及一般检查(重点讲整体状态的观察,心跳、呼吸、脉搏的测定);6)各大系统的临床检查(重点讲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检查);7)临床诊断的建立(重点讲诊断建立的步骤和依据);8)畜禽疾病的治疗方法(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对因对症结合治疗);9)常见外科手术(重点讲猪、牛、羊、犬、猫、兔的及一般外伤的处理、一般外科病的治疗等);10)中小型规模养殖场的设计与技术管理(重点讲猪场、羊场、禽场)。

实践证明,按照该技能训练纲要由浅入深实施强化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熟练掌握畜牧兽医的基本技能和系统技能。

二、技能课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以身示范,是上好技能课的前提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课活体教学较多的特殊性,决定了技能课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备课,包括每一个细小的操作环节;课前精心准备,包括一些不起眼的器械;课前精心操作,技能课教师上课前自己必须先做,能熟练操作后方能走上课堂。

如猪病诊断是一项比较困难而复杂的工作,猪病诊断三部曲“三看二查一问”是综合诊断猪病的简便新法。“三看”即一看皮毛,二看粪便,三看鼻镜。“二查”即一查体温,二查口腔。“一问”即通过向饲养员询问猪只发病时间、发病前后摄食量、活动等情况,并把问到的情况与前面看到的现象联系起来,把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原体与外界环境因素联系起来,把各种猪病流行季节和各阶段的发病规律联系起来,再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地找出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症治疗。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熟练技能的保障

畜牧兽医专业技能课内容多,涉及的动物种类多,单靠每周的技能课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参与各种形式技能训练的机会。1)学校建立动物实作场,饲养少量常见动物,供技能课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训练。2)学校开设动物门诊,服务周围养殖户,丰富技能实践内容,作为课堂教学补充。3)带学生出诊。教师出诊可以带上几名学生,不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锻炼学生。4)双休日、节假日集中实践。学校可以联系附近养殖场,抽双休日、节假日把学生分组轮流派到不同养殖场实习;尤其是寒暑假时间较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可以利用赶集天,向农民朋友发放养殖兽医资料,解答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以对口帮助养殖专业户,鼓励学生独立行医和独自创办养殖场。也建议学校开办规模养殖场,实施校企联合,建立畜牧养殖产业链等,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教学质量。

四、毕业前技能综合训练,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提高技能水平的关键

篇5

1传统讲授法的重要性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师首先应长期参与兽医临床诊疗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同时,不断更新疾病进展,了解动物内科疾病研究前沿,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成为动物内科疾病诊疗的专家。

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接受知识以及运用于实践尤为重要。目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较多包括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但目前主流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是将理论知识系统地讲授给学生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将教师多年对该病的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凝练成一节课的时间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准确地认知该病,使其在诊治及临床实践中少走弯路,面对临床疾病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所以,传统的讲授法尤为重要,但传统讲授法的前提是授课教师拥有对相关疾病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并能利用恰当的方式对该病进行透彻的讲解。由于目前高校教师的教研任务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临床阅历少无法达到对所讲的每个疾病都能深入的研究,但可以通过重点精讲,包括教材中经典的疾病、各个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以及自己所研究的疾病进行精讲,使学生通过精讲内容掌握内科系统的理论体系以及对临床病例的实践、深研理论、再实践的过程。板书在传统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板书应尽量精简、提纲挈领、系统性的将整节课的内容贯彻,使学生便于记录,并能随时回顾整节课的内容。但即便如此,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接触临床病例,践行理论,也不能较好地消化相关理论知识。而多数学生只为强行记忆应付考试,毕业后对疾病相关记忆的几乎一片模糊,遇到疾病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看书,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记住部分兽医内科学的相关知识。如果学生只是大篇幅背诵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考试后也会很快忘记。故在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研人员高度凝练相关知识,例如本专业教研室通过奶牛酮病的教研经验总结酮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语句,让学生记忆“酮病本是温饱病,高产厌食把病犯,各中曲由肝中见,酮粉血酮便可断。个个剩料又减产,神经酮味却少见,产后二周糖源灌,分娩一周需护肝”。通过课堂精讲,并贯穿该语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病。学生通过背诵、理解,可加深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如果参加作后仍能记住部分相关词句,则有利于解决临床疾病问题。

通过上述观点也可联系到所用的教科书排版,如第一部分用简短的篇幅以易于记忆的词句高度概括重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诊断、治疗,并要求学生背诵;第二部分对疾病的相关词句以教科书形式进行全面的展开讲解;此外,再建立一个对应的网络版的典型病例库。这样,学生只需要背诵第一部分,加上课堂讲解、课下阅读,较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和记忆,当面对临床病例以及步人工作岗位后也会有据可依,有利于进一步入手临床疾病的诊治。因此,从事教研工作的教师有必要凝练兽医内科学内容,并让学生熟练背诵,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带着更多的知识去面对社会。

2多媒体和临床病例在传统讲授法中的运用

目前,多媒体教学巳经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而且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它在兽医内科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更能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效果。多媒体是学生们可以更进一步认知疾病的一个窗口,通过较为典型的图片和短片,能够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直观认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作为兽医临床学科,实践教学则是整个兽医内科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验证书本理论,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然而,由于招生人数多,多数地区存在实习经费少、实验条件差、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学生无法学习和了解各种动物常见疾病的诊疗过程及最新诊断技术的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兽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完整病例的引入,如通过给予学生动物疾病的品种、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等基本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进行现场分析,做出诊疗方案,再通过对实际病例的诊疗措施及转归的讲解,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内科知识的兴趣,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篇6

【论文关键词】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高等农业院校

进入21世纪,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动物养殖已经由个体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诊疗对象由大动物向宠物、猪、禽等中、小动物转变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依然是当前危害中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原发性的典型的内脏器官疾病、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不是太多,但在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过程中引起的继发性的内脏器官疾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以及用药不当所导致的药物中毒则大量发生心电图机、B超机、X光机、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PCR仪等仪器设备已经用于兽医临床。

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发展,社会亟需大量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临床兽医学人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的兽医学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高校兽医内科学等兽医临床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临床兽医学人才刻不容缓。

1兽医内科学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老化,脱离实践

目前,中国从事兽医内科学教学的教师,多偏重于课堂教学或学术研究,轻视兽医临床诊疗,能长期深入兽医临床,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教师较少。以至于对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选取和处理教学内容多依赖于网络、报纸、杂志和专业书籍等,甚至照搬教材,使教学内容老化[1],严重脱离实践。讲授时重点不突出,不能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学科有效结合,课堂沉闷,效果差。

1.2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

所谓人文教育,即关于“成人”的教育。多数兽医内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1]。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学生专业思想不巩固

目前中国高校的兽医学教育以兽医学士教育为主[2],其专业培养目标为具备兽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中国大学的扩招,给培养众多职业兽医创造了条件,但也给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硬件等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使有些高校模糊了专业培养方向,降低了专业目标的要求[2]。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对兽医存在明显的职业偏见,入学后缺乏奋斗目标,缺乏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践活动,部分同学专心考研,对考研科目以外的课程置之不理,导致专业思想不巩固、应付学习、考前突击、混毕业证等不良现象。总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实践创新意识和临床诊疗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1.4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目前,中国兽医内科学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和年轻教师偏多等现象,甚至许多大学教师缺乏充分的职前师范教育,教育理念落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1],很少进行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和课后反馈。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以知识灌输和强化技能训练为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过度学习和强化训练。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丰富。

1.5教学手段水平差,不能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需要

目前,兽医内科学主要采用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差,多数多媒体课件不过是教材的PPT格式,没有教师自己的语言,缺乏生动的兽医内科疾病的图片和短片,教学效果不理想。多数高校的多媒体课件不能上网,建立兽医内科学网站的高校更少,学生宿舍没有电脑,不能随时进行学习。有些教师以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课堂生动,但信息量小,直观性差。挂图和标本的应用正逐渐减少。课外专业实践活动开展极少,且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进行。

1.6实验实习条件差

多数农业院校由于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和生产,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和经费投入,没有一流的实习动物医院和牧场,没有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实验实习条件差[2],严重影响高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兽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1.7考试方法单一,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多数院校的兽医内科学试卷由授课教师按大纲要求出题,有些院校采用试题库抽题。多考试兽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部分专业技能,多数院校存在平时不学、考前辅导、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历年的真题或试题库,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较少,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不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和对学生学习经历的考查等现象。当前的兽医内科学考试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考试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真正的专业水平。

2教学改革措施

2.1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践,及时更新

制订并严格执行兽医专业课教师实践制度,加强兽医内科学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其兽医临床诊疗业务水平的提高,过了教学关和兽医临床诊疗关的专业课教师才能登台讲课。兽医内科学教师应长期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紧密结合中国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新发展和学生的需要选取、组织教学内容,淘汰不适应当前兽医临床需要的教学内容,应侧重讲授宠物、猪、禽、牛、羊等动物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群发病,将兽医内科学和其他兽医临床学科有机结合[3],多列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紧密结合兽医临床的例子,多推广经过实践验证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学生关心的兽医临床问题及时作出正确的指导。

2.2加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

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网络优势,指导学生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认真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教师的学习生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经历,指导学生了解当前动物养殖和动物保健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环保观念、成才就业、学习方法,实践技能和经营管理等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人文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强化专业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中国的兽医专业教育按照培养目标目前可以分2个层次进行,第1层次是兽医学士教育,应该有比较宽的专业培养方案,在掌握兽医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技能第2层次的兽医职业教育完全是独立的,按照职业兽医的要求进行的专业深造,兽医职业教育应在设备好的教学动物医院内进行,在有较高水平的兽医师指导下完成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试办兽医职业教育[2]。因此,高校应强化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开展兽医临床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精心挑选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精力充沛、懂教学管理的教师兼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实习指导,并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监督和奖惩。在学生达到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如果有进一步深造的愿望,可以鼓励其考研。

2.4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施行启发式教学

高校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更新教育观念,施行启发式教学[1],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实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和发展智力相结合,注重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反馈,构建和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2.5加强现代教育手段建设,认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对高校兽医内科学教师应加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精选教学内容,配以精心拍摄的兽医内科疾病图片和短片,制作一流的兽医内科学多媒体课件。高校应加强硬件建设,装备足够的多媒体教室,教室和学生宿舍能够上网,可以采用天空教室、教学邮箱、QQ群、飞信等手段服务教学,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办兽医内科学教学网站,使学生在任何时间均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和提高。鼓励教师制作优质的挂图和标本,用于课堂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专业实践活动,撰写专业实践调查报告,并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考查。

2.6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兽医师队伍的培养

高校应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建立一流的教学动物医院和牧场,服务于实践教学,并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兽医师队伍,完善教师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的兽医临床诊疗水平[2,4]。

篇7

一、临床鉴别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临床上最为多见的是多呈短期内大批死亡,有的死前甚至不表现临床症状。

目前高致死性(最急性)的新城疫已不多见,而急性、亚急性的新城疫,多成渐进死亡,且死亡率远比高致病性禽流感低得多,(目前一般在出现死亡的最初5天内不超过20%)病程也拖的较长,大群鸡病程多在4~5天以上。

2.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的疫点及疫点附近,不仅鸡发病,其他家禽(如鸭、鹅)也会发病,而新城疫一般只引起鸡发病。

二、临床症状

大多数临床兽医对于禽流感病鸡的临床症状上是认识不多的,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往往看不到明显的临床症状,鸡群就发生大批死亡,但有经验的临床兽医对新城疫的临床症状应该会较深的。我们应从如下几方面去观察分析:

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鸡的典型症状是鸡冠,肉垂发紫、肿胀,肿头肿脸和腿鳞出血,而新城病鸡则很少肿头肿脸的。

2.禽流感病鸡有呼噜声音,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新城疫病鸡表现张口伸颈、发出怪叫声。

3.禽流感病鸡表现腿部鳞片出血,新城疫则很少出现此症状。

4.禽流感病鸡没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新城疫病鸡有明显的“扭脖”、“转圈”运动。

5.禽流感病鸡多拉黄色稀粪,新城疫病鸡多绿色粪便,不会出现橘黄色。

三、临床诊断方法

临床兽医在诊断禽病时,剖检检查病理变化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由于禽流感和新城疫两者都是鸡的烈性传染病,剖检时,除了皮下肌肉和大多数脏器及浆膜粘膜的出血之外,两者尚有许多不同点可加以区别:

1.典型的新城疫病鸡大多嗉囊膨胀,里面充满酸臭味的液体或糊状物,而禽流感病鸡一般见不到这种情况。

2.两者的呼吸道虽然都可见到喉头,气管环的充血出血,内含粘液性分泌物的现象,但新城疫病鸡因病程长,不仅气管内分泌物粘液多见,而且肺一侧或两侧大多有大叶性肺炎症状,许多情况下可见到肺与有纤维素渗出的胸膜粘连。

3.虽然两者都能见到腺胃的肿胀,出血点等现象,但新城疫病鸡的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条索状出血斑或出血点,且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而且胃内容物大多呈绿色,非常典型。而禽流感病鸡呈化脓性的出血并有刮不完的灰白色分泌物,一般出现在基部。

4.情流感病鸡肾脏肿大有出血、胰腺出血有坏死、法氏囊肿大有出血,而新城疫病鸡肾脏、胰腺和法氏囊没有明显变化。

篇8

[关键词] 犬 难产 助产 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858.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45-0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宠物爱好者不断增加,犬的饲养数量越来越大。由于饲养不当、运动不足等原因,母犬难产系数逐渐升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给畜主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临床上对犬难产要早诊断、采取措施,以达到救治的目的。现将药物催产、人工助产和剖腹产3种基本助产方法及助产效果进行对比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六运湖农场兽医站的门诊患犬。农场兽医站在2013年3~5月共收治了犬难产病例12例,其中初产犬8例,经产犬4例。正常分娩期内(58~63d)的6例,超过63d的4例,少于58d的2例。

1.1.2 试验药品 缩宫素、乙烯雌酚、氨苄西林钠、酚磺乙胺、利巴韦林、地塞米松、速眠新注射液(俗称846)等。

1.2 方法

临床上对于犬难产的救治,根据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一般先使用药物催产,药物催产无效时,再根据具体情况对产犬实施人工助产或剖腹产,以达到满意的救治效果。

1.2.1 药物催产 通过指检,有9例病例胎儿已进入产道,对其使用药物催产,其中,2例精神状态较好,肌肉注射缩宫素后自然分娩,3~5min后各娩出胎儿1个;1例精神状态较差,明显体力不足,先行使用乙烯雌酚松弛子宫颈并使子宫肌层敏化,再肌肉注射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在孕犬阵缩配合下一举将胎儿娩出,同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以增强产犬体力。

1.2.2 人工助产 9例病例药物催产有6例无效,对其实施人工助产,有4例助产成功。

1.2.3 剖腹产 其它5例病例采用了剖腹产术。其中,3例病例是母体精神状态较差,子宫颈没有开张,2例是胎儿绝对过大,人工助产无效,故使用了剖腹产术,全部成功。

2 结果分析

2.1 三种助产方法助产效果情况

在收治的12例病例中,9例实施药物催产,结果只有3例顺利分娩,治愈率为33.3%;实施人工助产的有6例,4例助产成功,治愈率为66.7%,基本达到了助产的目的;在药物催产和人工助产无效后,实施剖腹产,共有病例5例,手术皆成功,治愈率为100%。

2.2 三种助产方法助产成功率比较

由上可知剖腹产成功率最高为100%,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药物催产效果最差为33.3%,催产效果不是很理想,母犬产道狭窄和胎位胎势异常是影响药物催产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3.1 难产的病因

临床上造成犬难产的原因很多,六运湖农场兽医站收治的12例难产病例发生难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1.1 选配不当 配种的公、母犬体型相差较大,尤其小型母犬选配一定要适宜。12例难产病例有2例是体型较大的公狮子犬和小型的母西施犬配种,导致仔犬体型大,产仔数量少,造成母犬难产。

3.1.2 过早配种 母犬10月龄~12月龄性成熟,12月龄~15月龄体成熟,配种要选择体成熟阶段配种。若选择性成熟阶段配种,母犬生理机能未完全发育成熟,仔犬在母体中发育很快,势必影响母犬的生长发育,造成母犬发育不良或畸形发生难产。

3.1.3 头胎怀孕过晚 见到1例年龄超过3 岁以上才怀胎产仔的母犬,由于骨盆钙化、韧带紧缩,以及仔犬的数量少而体形又大,而发生难产。

3.1.4 怀孕期间滥用药物 碰到3例母犬是孕期服药和打针不当,造成犬中毒或生理机能紊乱,导致难产。

3.1.5 近亲繁殖 近些年,有些人在某些时间、某些情况条件下作犬的近亲繁殖,以保存某一个优秀基因特点,但近亲繁殖所产的母犬可能会导致原发性子宫收缩无力,阴道子宫及阴门扩张不全,骨盆扩张不够等畸形而引起难产。

3.1.6 胎位不正 由于营养失衡、年龄过大、运动不足、神经内分泌失调或综合性疾病等原因导致胎儿在产道内胎势异常而导致难产,这是导致难产的主要原因。

3.2 助产方法比较

药物催产对由产力性因素引起的难产效果较好,通常配合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可以顺利产出胎儿,但是催产药物使用剂量不易把握,过小效果不明显,过大会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对胎儿排出极为不利;人工助产比较实用,操作简便,不需要特别的设备,一个人就可操作,对孕犬的损伤小,不影响哺乳,缺点是:如果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易导致产道损伤,造成产道及子宫颈感染,进而继发宫颈炎或子宫内膜炎,对今后的繁殖力有影响;剖腹产是犬难产的最佳助产方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产都适用,成功率接近100%,愈后良好,不影响再次怀孕,但是母犬子宫收缩超72h以上进行手术时,由于术中的休克或急性子宫内膜炎等,母犬多愈后不良。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犬的难产的救治应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药物催产和人工助产无效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这样,才能提高母犬和仔犬的成活系数。同时,在平时的日常饲养中,应适当加强孕犬的运动量,适时合理配种,以减少母犬的难产机率。

参考文献

[1]Eberhard Grunert, Kurt Arbeiter, Tieraerzaliche. Geburtshilfe und Gynaeko logie in Frage und Antwort. 3. neu bearbeitete A uflage [M]. Ferdinand Enke Verlag Stuttgart. 1995: 305.

篇9

(黑龙江省青年农场150050)

1临床诊断?

轮状病毒感染早期,犊牛表现为轻度的沉郁、流涎、不愿站立和吮乳,到8~14日龄时出现严重的腹泻。疾病在牛场的犊牛群中迅速扩散,这时6日龄犊牛就可能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会和尾部沾染不含血和黏膜的黄色稀薄粪便。如果没有细菌感染,发病早期直肠温度在正常范围之内。若不及时口服补液,病牛将脱水、体温下降、虚弱、卧地不起。如果治疗措施不适当,病牛将眼睛下陷,皮肤弹性降低,48h内脱水可达8%~10%。随着低容量性休克的形成,病牛外周血管收缩,四肢末梢发凉,这一时期体温通常较低。若不及时治疗,病牛可能在腹泻后72h内死亡。?

绝大多数情况下牛场工人会给腹泻的牛饮水,使之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是严重酸中毒而不是脱水,病牛腹部扩张,皱胃和肠腔充满液体。牧场工作人员常经胃管投服口服补液盐溶液,以保持牛体内水分平衡,但却发展成严重的酸中毒,导致患畜极度乏力,精神沉郁,甚至昏迷。脱水程度与酸中毒程度无关。病牛补水后,眼睛不再凹陷,皮肤弹性恢复正常。皱胃因液体潴留而明显扩张,呼吸次数每分钟达40次以上,呼吸深度增加,心率通常不到?90次/min?。必须对所有腹泻的犊牛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因为患畜很可能出现其他局灶性感染,例如早期的细菌性脑膜炎、呼吸道疾病、脐静脉炎,也可能涉及到腹膜炎、眼前房积脓和多发性关节炎。客户报告的腹泻有可能是犊牛发生败血症的阶段,但这种特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6日龄以内的犊牛。?

2日龄后犊牛脐带残端通常干燥皱缩。产后应立即用兽用的高浓度碘溶液涂布脐带残端,6~12h后再涂抹1次,这样可以促进脐带残端脱落。出现脐静脉炎的牛,肚脐肿胀、潮湿、疼痛,指压可能排出脓汁。与脐静脉炎相关的局灶性腹膜炎可导致纤维素性粘连和相应部位的肠梗阻,而这些病症单靠临床检查很难进行诊断。因为肠管积液扩张,粘连的纤维素稀少,所以卧地不起的病牛很难进行腹腔穿刺,同样腹部超声波检查也很难诊断出早期粘连。死后剖检发现,发生腹膜炎粘连的牛,标准输液和抗生素治疗无效。多发性关节炎的牛表现关节发热、肿胀,典型的发病关节包括球节、后踝关节和腕关节。病牛侧卧,而不是虚弱引起的胸骨卧地不起。?

2实验室检查?

已经建立了检测轮状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许多诊断实验室采用平板ELISA方法检查轮状病毒;也有些诊断实验室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胺电泳方法检查病毒,已经证明这种方法同样有效。在英国,斑点ELISA、乳胶凝集法和平板ELISA等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已经在实践检验室应用。平板ELISA系统需要的设备最少,并且也可以用于检测牛冠状病毒和大肠杆菌K99,该系统经改造后可以用于检测隐孢子虫。从腹泻犊牛的粪便中检测到轮状病毒或轮状病毒抗原并不能说明轮状病毒腹泻正在发生。一项调查显示,用ELISA方法可以从50%1~2周龄健康牛的粪便中检测到轮状病毒抗原。因此,应用这种ELISA方法鉴定时,必须从50%以上的腹泻病牛排泄物中检测到轮状病毒,方可做出确切诊断。在发病牛场中可以选取4头腹泻病牛和4头健康牛的粪便进行对照检查。在对发病牛群调查时,检测样本的份数要依据所用方法对健康对照牛排泄物的敏感程度而定。?

篇10

关键词 仔猪副伤寒;中西药结合;流行特点;症状;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43-01

猪副伤寒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各种年龄段的猪都有可能感染,但它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大肠的坏死性炎症。在多年的兽医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治疗该病的方法,尤其是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效果更好。但该病诊断比较困难,特别是急性发病初期,发病急、死亡快,易与猪瘟等混淆,所以快速准确诊断是有效治疗猎副伤寒病的关键环节。现将猪副伤寒病的诊断与治疗防治总结如下。

1 流行特点

猪副伤寒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的猪。一般有2 种传染方式:一种是健康猪体内存在的病菌在猪的体质变差、抵抗力下降时乘机繁殖而导致发病;另一种是健康的猪采食了被病猪污染过的饲料、水等,经过消化道感染而发病。该病的潜伏期为7~30 d,一般发生于1~4月龄的仔猪上,成年猪及哺乳猪很少发病。一般该病都是散状发生,但是若有不利因素的严重刺激也会出现缓慢性地方流行。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是多发于寒冷、阴雨连绵季节及季节交替等情r下。在仔猪的饲养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出现饲料不丰富、圈舍潮湿、缺乏运动、气候突变等情况时容易引发该病[1-2]。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败血症)

该种类型一般是发生在断奶后不久的仔猪身上。发病的仔猪体温升高至41~42 ℃,精神差,厌食或无食欲;发病初期便秘,后期下痢;粪便呈恶臭味,有时带血;腹痛,弓腰尖叫;耳、腰部及四肢皮肤呈紫红色,后期呈青紫色;病猪最后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偶尔咳嗽、痉挛,一般3~5 d死亡。此型由于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易被误诊为猪瘟,发病5 d后未死亡的猪转为慢性[3]。

2.2 慢性型(结肠炎型)

此型最为常见,病猪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略升高,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排出灰白色、淡黄色、暗绿色粪便,粪便形同稀粥状,有时粪便中混有血液和假膜;皮肤出现痂状湿疹;后期消瘦,生长停滞,贫血,并伴有眼结膜炎或有浓性分泌物;精神萎靡、拱背缩腰,有一部分病猪还会继发慢性肺炎而咳嗽不止,死前皮肤出现紫斑;病程长达2~3周,最后衰竭死亡。

3 剖检特征

3.1 急性型

主要是败血症变化。肝、脾肿大,边缘变钝、呈暗紫色;肝脏有针尖至米粒大灰白色坏死灶;喉头、肾、胃肠和膀胱黏膜充血或出血;肺脏表面有小出血点,小叶充血发红,切面有淡红色渗出液。胃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肠壁淋巴结肿大[4-5]。

3.2 慢性型

主要特征为盲肠、结肠、回肠的坏死性肠炎,大肠黏膜表面形成片状的灰黄色溃疡,表面一层乌灰色假膜,肠壁增厚;肝、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有时可见点状坏死灶,这是猪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肺部有时有卡他性或干酪样肺炎病灶。

4 诊断要点

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临床上以腹泻为主,耳、尾、蹄等处的皮肤为青紫色,大肠及肝、脾有干酪样坏死灶,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但需与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痢疾、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相区别[6-7]。有时为了排除上述几种病的可能,特别是猪瘟,还可用青霉素针剂进行试治疗性确诊,因为该病用青霉素治疗无效。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如果无法确诊,就先用青霉素试治,在使用青霉素治疗无效后,即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且疗效显著,治愈率也高。

5 治疗方法

5.1 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健脾止泻,对已确诊为仔猪副伤寒的病猪,运用以下中药方剂:茯苓15~30 g,陈皮10~20 g,厚朴15~30 g,枳壳20~40 g,川芎10~22 g,藿香15~30 g,云木香5~15 g,苏子10~20 g,苍术10~30 g,白术10~15 g,黄白皮15~30 g,黄芩15~30 g,党参15~30 g,柴胡20~40 g,甘草20~40 g。将药加水煎3次,3 次药液混匀后用胃导管一次灌服。

5.2 西药治疗

复方新诺明(SMZ-TMP),肌注0.2 mL/kg体重,首次用量要加倍,连注3~7 d;如用片剂,应内服 70 mg/kg体重(单用首次用药量加倍),每天2次,连服3~7 d,直到痊愈为止。

6 治疗效果

2003年4月,利用中西药结合对永善县马楠乡冷水村农

户养殖的患病生猪301头进行治疗,发病初期116头,治愈109头,治愈率达94%;发病中期155头生猪治愈121头,治愈率78%;发病后期30头治愈9头,治愈率30%。24 h内灌服1次中药、2次西药,此后只服西药,3~5 d后痊愈(表1)。

2005年3月,溪洛渡镇桐堡办事处海田二队一农户家40 kg左右的2头猪生病,经诊断确诊为猪副伤寒。第1天按上述中药方剂购买1付中药,用水煎3次后与西药复方新诺明(SMZ-TMP)片剂按70 mg/kg体重与中药汤剂一起灌服,晚上单独按复方新诺明片剂70 mg/kg体重灌服1次,第2天基本恢复正常,再继续服西药1 d后痊愈,治愈率100%。

7 体会

笔者通过对临床301头副伤寒病猪的治疗效果看,中药结合西药复方新诺明对沙门氏菌属的抗菌作用比氯霉素、金霉素、合霉素及其他磺胺类药物单用的效果好得多,而且对仔猪副伤寒早期和中期的病猪治愈率较高,早期治愈率比中期高16个百分点、比晚期高64个百分点,且平均治愈率仍然可达79.4%。因此,笔者认为中西药结合治疗仔猪副伤寒不但治疗成本低,而且疗效好,治愈率也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实践中可供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8 参考文献

[1] 马进文.小香猪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6(1):61.

[2] 刘新军.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4(2):45-46.

[3] 左其东.仔猪副伤寒的流行、诊断与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3(8):90-92.

[4] 王博,崔敏.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11):118-119.

[5] 江玉香.仔猪副伤寒的诊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