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998年全国农机总值2318亿元。农机总动力4.4亿千瓦,比1997年增5.3%,大中小型拖拉机1177万台,比1997年增5.4%,主要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机耕62%,机播种24%,机收15%,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正在逐步改变。目前部分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0%以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农业部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业发展目标和方针,提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努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在装备水平上,确保农机总动力不低于3.3%的速度持续增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它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增长应基本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需求,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在机械化水平上,耕地、播栽、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0%、60%和40%,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到20%。———在区域布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经济发达地区要走在前面,加快发展步伐,特别是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其它地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也要使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现状
据统计,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用20~30年便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从50年代到70年代,先后实现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产业、畜牧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等全面全过程机械化。日本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岛国,人均耕地0.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1980年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稻生产全过程(种植、收获、干燥与加工)机械化,机耕98%,机种91%,机收95%。
三、台湾省农业机械化状况
台湾山地丘陵占75%,自然气候地理条件与福建相似。从50年代中期引进日本手扶拖拉机后,着手发展农机化事业,用20年时间实现了农、林、渔、牧、副业全面机械化。以下是台湾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台湾对农机化十分重视,把它列为台湾地区12项重要建设之一,从1970年起实施“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促进农业全面机械化”四年计划。至85年共筹措52亿台币,用于农机科研、新农机开发、农户购机补助、农机人员培训等,台湾农业大学农机系和台湾农机研究所,每人每年从政府可获得农机科技经费约折人民币20万元。
四、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机技术创新现状
1998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值47.1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81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大中小型拖拉机15.5万台,与上年持平。主要作业项目的机械化水平很低,机耕32.44%,机种0.018%,机收0.018%,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目前农机化水平仅相当于台湾1970年的水平。当前,我省部分地区围绕科教兴农战略,正在实施农业节本增效示范工程,粮食自给示范工程项目。如连江、晋江、长乐等地开展机械栽植、联合收割机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工程;建瓯市是农业部“九五”期间建设的100个节本增效示范县之一,实施示范推广机械化化肥深施,节种和精少量播种10万亩;福清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项目已列入国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已到位,国家引进办投10万美元用于引进消化台湾水稻栽培技术与装备。这些示范工程建设成功,将带动全省,提高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我省从事农机创新工作有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及省拖集团等。多年来,我省农机科技工作者,坚持为农机化事业努力地工作,研制开发了手扶驱动圆盘犁(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农友5型耕整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农友-90型微型组合半喂合收割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三等奖),田间直脱收获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农用运输车(获省新产品三等奖),抛秧机,饲料加工机械,石材加工设备,粮食加工设备,水泵系列产品,食用菌栽培与加工设备等等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提供技术和机械装备。但是,由于对农机科技创新、农机产品开发生产培训推广扶持政策弱,农机创新手段落后,农机创新缺少资金,试验设备陈旧,农机企业无力开发农机新产品,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与产品结构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严重制约了我省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农机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福建省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主要环节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我省农业机械创新工作重点是:研究开发适用我省丘陵、山区、平原的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种植、收获与烘干的技术与装备,节水灌溉技术与装备,化肥深施、农作物保护技术与装备,农副产品、水产品保鲜、深加工、储运技术与装备,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与装备,城镇垃圾与废弃物无害处理及高效有机肥生产技术与装备,蔬菜工厂化栽培技术与装备,乡镇企业所需新技术与装备等等。面对我省农业机械创新工作艰苦任务,建议如下:
1.扶持省农机化研究所。农机化科研属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对省农机化研究所应视同省农科院,继续给予政策、资金的扶持,使之建成为我省农业现代化装备研究中心和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中心。
2.改善农机科技创新工作条件。农机科技创新工作因气候条件、地区差异、农艺要求、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开发推广难度大,周期长,工作条件差,自身效益低。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方针时,应稳住从事农机创新的科技人员,确保农机科技攻关人员的科研经费和基本工作条件。
3.加强农机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办好福建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二是从实际出发,促进农机科技人员的分流,搞好农机科技队伍的结构调整;三是引进人才,研制开发重点项目,可从台湾省或日本引进农机科技人才;四是有计划选派中青年农机科技人员到国外研学。
4.优化农机行业结构,调整农机产品结构。从政策上引导和促进农机企业研制开发生产实用、先进、成套农机新产品。
篇2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有力推动了农业的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合理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科学技术,可以有效代替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人力和牲畜,增加农产品的产出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本文就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土地翻耕、防涝抗旱、播种施肥等都需要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产出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增长[1]。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力,调整农业经济的结构,对农作物播种指数加以提高,增强土地的使用率,强化农产品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可以说,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成正比关系,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则农业经济水平也越高。
1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之后,可以优化配置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采用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增强规模经济效益,为农业机械化的大规模和高效率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对相对恶劣的生产条件加以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生产力,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科学技术以及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减少生产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单位作业量中的机械损耗,对单位机械的作业量进行适当增加,科学合理配置机械,避免因机械不合理使用、机械技术状态不佳、机械重复购置等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2]。另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之后,能够改变以往家庭经营的模式,打破界限,加强规模化的生产,并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行交易,从而对单位机械设备生产规模加以扩大,促进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产出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益、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土地收入。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解放农村劳动力,为部分农民提供工作的机会,增加就业渠道,改善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2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策略
2.1科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般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劳动力价格,致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价格相对昂贵,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实施,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转移,使其转移到服务和制造等行业,达到劳动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良性发展。总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科学转移,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资源,能够增加农村的经济收益,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2.2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部分偏远山区尚未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要想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创收,政府必须要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适当加大对其的投入与产出,让广大农民享受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益处,促进农村劳动产出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实现农村地区的有序发展[3]。同时政府可以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结合各个地区的不同地域差异和特色风格,为农民添置一些机械设备,提供利民惠民补贴减免政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2.3增强机械作业效率
对于现代农业机械化而言,其具有科技含量高、低消耗、低成本、高效益、高效率等优势,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增加作业量,提高作业效率。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的农业机械加以合理改造,专业化配置农业机械,适当优化机械装备的构造,因地制宜发展林果、畜牧机械,实现增量调整到存量优化的转变,从而促进农业机械技术性和科学性的提高。例如:节能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加农业机械的作业量与作业效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耗,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民创收、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农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产品的营养附加值和经济附加值,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当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科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农业机械化投入力度,增强机械作业效率,有效调整机械装备机构,走效益、质量、数量并重、协调高效发展的道路,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作者:雷丹 单位:湖北省利川市团堡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新利,赵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6):31-37.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精准化农业;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
前言
农业一直都是各个国家发展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导航技术虽然在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史当中存在的年头不多,但是在世界农业发展史当中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Willrodt就发明的一种的拖拉机应用附件,并且获得了专利许可。这种附件技术可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引导机械沿着犁沟的平行路线行驶。现代农业的机械自动导航技术在精准化农业的背景之下被广泛关注,因此对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发展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农机位置测量方法
农业机械的自动导技术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农机位置测定,对于农业机械的位置测定将会包括机械位置、航向、速度、车轮转角等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机械当前位置的测定。而对机械位置进行测定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对位置测定方法,一种是绝对位置测定方法。其中相对位置的测定主要测定的内容是机械与导航基线的位置关系,而绝对位置的测定,其测定的内容为机械在地理空间当中的位置。
(一)基于机器视觉的位置测量方法
机器视觉的位置测定方法其实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模仿人的视觉效果,然后从客观图像当中发现并提取有用的信息,最终加以分析、理解及实际测量控制。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十分的迅速,并且其自身的信息存储量较大,功能也是十分的健全。在机器视觉位置测量方法当中,自动导航技术会将机械的摄像机作为信息传感器,利用图像技术来对环境当中的作物进行识别,以此为基础确定机械运行的基线,其中被应用于作物识别以及导航基线测定的方法主要有Hough变换法、最小二乘法、以及垂直投影法。其中Hough变换法是现阶段应用于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直线段基线检测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佳较小,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研究与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导航方法。而垂直投影法则是利用图像方法,对所采取的图像进行灰化,然后利用垂直投影法图像当中的目标区域与非目标区域进行准确的划分。以此为基础确定农目标区域当中的作物行数。最小二乘法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直线段基线检测方法,其具有测量速度快速,高精度等吃特点[1]。
(二)基于GNSS的位置测量方法
现阶段可以提供商业用途服务的GNSS包括NAVSTARGPS、GLONASS以及我们国家北斗系统。其中应用时间最长应用作为广泛的是NAVSTARGPS。现阶段的农业机械定位过程当中采用的定位精度是厘米级的RTK-GPS[2]。
二、农机自动导航技术发展前景
(一)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
目前农机的自动导航技术研究已经日渐成熟,而GNSS/GIS的导航技术应用也成为了现阶段应用的主流技术,并且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我们国家所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的系统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可以实现卫星定位系统的全部功能。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服务。由此来看,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必将会在精准化农业当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3]。
(二)农机物联网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时代标志。智能化农业与精准化农业进程的加快,将会使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当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增加。在农业机械的自动控制当中,物联网技术将会着手解决单机自动导航系统各功能部件之间的车载物联问题,以及多台农机之间的机群物联问题[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之下的农机导航系统大多数情况之下是由检测单元、机械控制单元、任务执行单元所共同构成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以上单元分工明确,合作高效,在很大的程度之上可以让农业机械良好的进行作业,符合现阶段的精准化农业要求。目前,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导航技术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各种机械的附件技术或是辅助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与此,还应进一步革新。
参考文献:
[1]胡静涛,高雷,白晓平,李逃昌,刘晓光.农业机械自动导航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5(10):1-10.
[2]慕军营,戚树腾,陈军,马阳,王峰霞.自动导航系统在农业中的应用及果园适用性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4(7):6-12.
[3]罗锡文,廖娟,邹湘军,张智刚,周志艳,臧英,胡炼.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农业工程学报,2016(20):1-14.
篇4
关键词:大型农业机械;维修;管理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发展迅速,现在的农业生产一般都是利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收割农作物,农业机械的发展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可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在农业机械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老化、损坏等一些故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业机械的正常使用,还会降低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所以应该对农业机械进行管理与维护,还要让农民了解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专业知识。
1大型农业机械管理的现状
1.1农业机械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对于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但是大型农业机械受季节性的影响比较大,受到天气的影响也比较大,每年的使用时间就大概只有三四个月左右。而且大型农业机械使用的环境也是比较差的,在露天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这就会导致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变短,容易出现故障。大型农业机械长时间的工作可能会导致零件脱落,还可能发生漏油漏气的情况,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割,影响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
1.2设备陈旧
在现在的农村,农民使用的农业机械都是比较陈旧的机械,而且农民一般认为只要是可以使用就行,由于农民对于大型农业机械没有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再加上机械陈旧,这样就会大大的降低机械的使用效率,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造成农业在生产上的损失。所以农民要对大型农业机械进行保养,出现故障之后进行及时修理,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1.3没有专业的维修机械人员
在农村,有着很多的大型农业机械,但是却没有专业的机械维修人员。农村的机械维修人员一般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故障,这就导致无法专业的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这样农业机械在使用的时候效率就会变低,农业机械得不到好的养护和维修,农业机械就会出现故障甚至损坏。因为很多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对大型的农业机械进行维修,也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就导致农业机械出现了问题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农民可能自己琢磨然后进行修理。农民自行修理的一般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农业机械需要具有专业维修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来进行维修。
2新时代下创新农业机械管理与维修
2.1做好大型农业机械的保养
大型农业机械长时间的使用而不去保养,会损害机械的寿命,农业机械需要农民认真的阅读说明书或者搜集一些专业的保养知识来进行保养,在农业机械使用到一定时间以后,一定要进行保养,定时更换机械零件,定时更换机油,让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农民还需要尽量将机械放在室内,不要让机械在太阳底下暴晒,也不要被雨淋,如果农业机械被雨淋,机械很容易生锈,会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农业机械要做好保养,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
2.2做好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大型农业机械也逐步的得到了发展,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还节省了时间,而且使农业发展更加快速。让农民不用在庄稼上浪费很多的时间,可以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大型农业机械在使用到一定的时间以后,需要进行机械维修,才能使机械的各项指标正常。农业机械的维修还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进行,因为大部分的农机维修人员并不具备对于大型农业机械维修的经验,缺少基础的维修设备,农机维修人员的基础条件不足以维修大型农业机械,维修的质量不过关。平时也要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人员和农业机械使用人员的专业知识,在机械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修理。
2.3提高农民素质,转变管理和维修观念
在现代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多数农民素质还是相对偏低,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维修和保养缺乏专业的知识,也认识不到需要定期对机械进行维修和保养,所以农民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管理和维修的理念,农民要认识到只有对农业机械进行有效地保养和维修,才能让农业机械得到有效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民需要了解一些专业的维修知识和学习一些专业的维修技术,这样才能在机械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
篇5
近年来,对这构建新型农村口号的提高,农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发展速度也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农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大大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减轻农业劳动的沉重感。文章对农业机械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且给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政府;培训
1农业机械对农业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农业走向科技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农业机械的应用可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民的劳动负担,降低劳动作业时间,农民可以有时间从事其他劳动,提高经济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对改善农民生活,发展现代农业都有重要意义[1]。
2现阶段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业生产的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业生产缺乏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工业和服务业中,忽视了农业。这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就是:城镇发展侵蚀农业生产的面积,政府部门将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用于扶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牺牲农业发展。2)农业机械推广缺乏专门的推广部门,推广人员缺乏积极性,自身素质有问题。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推动,也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操作。但是农机站在逐步被取代,农机推广工作缺乏专门的管理和推动,工资回报较低,许多技术人员都另谋高就,现有人员普遍素质偏低,无法将推广工作落到实处。3)农机推广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在农村中,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人们的教育程度有限,一直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很难接受新的农机设备。4)信息滞后,农机推广困难。相对而言,农村地处偏远,难以接受新鲜的咨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机推广对农村信息的获取就存在困难,必须要进行设身处地的调研,但是因为经费的制约又很难成行,仅仅靠推测和经验进行推广难以负荷实际需求。一些农机技术虽然在某些地方使用,但并没有普遍化,为农民创收的成果有限。
3农机推广的科学方法
3.1加强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
政府是农机推广工作强有力的后盾,只有获取政府的支持才能使推广工作更加高效和有力。农机推广部门要严格执行各自工作要求,上下级互相监督,上级加强对下级的管理,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督促和监管,确保推广工作落到实处。农机推广工作的正确开展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切实了解农民的需求,因地制宜,从实际需求出发来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推广工作切记不能一刀切,要从各村的实际情况出发;②借助当地自然环境的优势,开展不同形式的推广活动,让当地农民更好的了解农业机械的优势,让农民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素质[2]。
3.2以农民需求为核心实施政策搞活市场
近年来,因为农业收入较少,很多人都放弃从事农业生产。为鼓励农业生产,政府出台了一些财政政策鼓励农民生产。政府部门要对这部分自己进行合理规划,将一部分资金利用到农机推广工作中,大力进行推广工作,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可以以分期等形式鼓励农民使用,以实例进行宣传教育。鼓励科研部门进行农业机械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利益诱惑,增强科研人员的动力。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发网络平台,及时的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农村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免收税费,农机推广可以采用此方法为农民减少一定的费用,减少农民的负担。同时,售后服务一定要到位,要有专人进行维修和养护工作,缓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3.3专业培训,人才培养
农业机械推广工作需要一批专业的人员来操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充分的认识,将打造一支专业的农机推广人才队伍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并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现有农机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提高其工资待遇,让其更有热情投入到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惠民工作,推广人员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将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机推广工作中,大力提升推广效果。
3.4普及乡镇基层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无处不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手机、IPAD等自媒体也越来越普及且便捷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实践证明,农机推广工作必须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建立起一个便捷、迅速的推广渠道。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农机推广网络,以各个乡镇为中心点,进行全面覆盖和辐射,以此为中心,搜集相关的信息。这些中心的选址要充分考虑与农业的相关性,比如可以在粮站、农药售卖点等等地方,这样的地方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必须要去的地方,这样能更好的进行信息传播。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手机也越来越普及,许多村子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可以采用短信和发送信息推送的方式进行农机推广,切实保障农民进行农机作业,为农民创收[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机推广工作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的进步都十分重要,必须要加大推广力度,切实让农业机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经济收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武瑶.榆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
[2]高玮辰,刘群峰,黄炫睿.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及推广策略[J].南方农机,2016(11):16.
篇6
论文摘要: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成了农机管理部门的历史使命。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经验探讨我国基层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做为唯一依法管理农业机械的农机监理部门,今后的工作量也会增加,担子也会加重,责任也会更大。然而,我们现在所运行的管理模式却远远落于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将最终成为阻碍农机监理发展的拌脚石。所以我们必须顺应时展需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改革我们现有的落后的管理模式,为农机监理在二十一世纪有一个较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应如何应对高速发展,不断更新的农业机械进行以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呢?
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承担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经营、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机手的入户办证和安全生产,为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二、我国当前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班
1.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原县属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在撤、扩、并后完全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农机员任行政干部,或抽调到其它业务部门去,农机管理这一基层职能难以履行。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也不键全,有的乡镇有名无实,有的已被乡镇政府擞销,有的被企业兼并,而村级农机管理与服务组织大部分已不存在。幸存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技术基础好的人已外流,人老体弱者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农机也了解不多,有的农机网点不但技术设备简随,甚至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2.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要求
乡镇农机人员普遥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绝大部分乡镇农机人员是从70年代中期进站工作的,由于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索质不一,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知识不能更新,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了农机服务,尤其是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工作.乡镇、村级农机服务队伍中,不少从业人员由于没有通过系统的技术业务培训,不符合农机化发展要求。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产品跟踪服务等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服务范围较窄,服务体系中缺少“龙头”企业
多数县(市)级农机服务体系中,还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和内容,也有一定的活力,但少部分县(市)级农机服务站农机服务内容单一、范围不广。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服务范围更狭窄。原先受国家资助、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机服务公司(站),目前已人无影、站无迹了.而尚在的乡镇级农机服务机构缺少“龙头”企业,部分乡镇农机服务站服务品种单一,缺少活力。
4.机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宏观调控手段不力
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购样机、搞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人减少,特别是对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必然给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这些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也不够。一些部门除了收费外,很少关心农机的发展,这样只能加重农机户的负担,严重影响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
三、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对策
1.大力宣传,提高对加强农机管理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机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定要大力宣传大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作用,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农机工作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完善农机安全管理体制。
(1)健全体制。乡(镇)一级由县农机局根据一定的配备标准,派驻农机安全管理员,当地人民政府不得抽调去完成其它工作。
(2)职权法定。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职权必须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享有执法主体资格,县农机局加大农机安全监理执法检查力度,查处重大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和违法案件,指导基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业务培训。
3.加强农机站自身建设,做好综合管理
首先是制定各项制度。一是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职责。二是考核制度:根据各自分工不同,实行干部年终考核百分制。三是奖惩制度:实行“三奖励”、“三结合”即以奖励为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以此来激励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整个农机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设立服务监督台,热情解答机手咨询,接受群众来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质服务”,使农机管理规范化、社会化。
4.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益;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经济。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村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增强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知法懂法、精通业务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四、结语
农业机械化管理是指国家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农业机械及其从事相关活动的单位、组织或公民实施管理的活动。农机安全监理是农业机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在“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确保安全”和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鸣,鲍树人.搞好农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7,(06)
[2]崔学东.加强村农机管理员队伍建设[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1999,(04)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管理;设计
前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逐步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普及,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而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体现在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促进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但就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现阶段发展现状来看,农业机械化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农机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和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从综合发展水平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1农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递手段相对落后
在个别地方的农机信息工作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信息数据量不高,信息质量不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1.2农机管理统计分析系统软件版本不高
现阶段全国农机部门所使用的农机化管理统计汇总软件版本不高,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系统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潮流,从而限制了各种农机数据的共享与传递,加上软件本地安装的分发工作量大和维护培训费用的增加,落后的软件程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快捷与方便的要求。
1.3亟须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
随着新的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则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和农机管理前提下的,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不断渗透,农业机械化也面临着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问题。如:共享文件,透明办理事务进程,下载各种工资资料等[1]。
2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2.1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是迎合时展的创新型工作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从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实践中来看,农业机械信息化对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2.2能够掌握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通过农业机械信息化,能够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农业大国政策方針的变更,使得农业发展进一步顺应市场发展新风向,对本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做出及时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的最优状态。同时通过互联网,使得行业之间能够更好地了解,更好地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2.3实现资料的有效管理
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化的信息资料进行储存、收藏、保管,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方便日后查询资料。如,在资料库上登记各类农业机械的型号及市场资源拥有情况,以便日后某工作需要这项仪器时能快速找到[2]。
3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分析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利用Struts框架对WEB页面进行开发。采用JSP技术来对WEB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利用JSP的特点充分发挥WEB的效用价值,使二者有效结合。
3.1JSP技术的应用
J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在传统的网页中插入Java程序和JSP标志而形成的。JSP的工作方式是接受客户端发出的请求,通过访问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分析,将分析得出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即可。在这一操作过程中,WEB在接受到用户想要访问JSP的请求时,WEB对其中的程序片段进行操作。最终返还给客户的结果除执行的结果外,还有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而为了使得WED页面的动态效果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一部分Java程序只需要插入集合,而这些操作的过程都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不显示在客户端,客户端只显示操作的结果。
3.2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构建
为了对农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库的构建,需要对所有农业机械进行分类,针对每一项农用机械的信息构建一份数据表格;对所建立的数据表格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数据表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表格间的联系,从而构成农用机械信息数据库。如果需要研究某一地的农用机械信息,则根据该地的农机统计表进行上述分析与统计,从而得出该地的农用机械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为农机数据分析提供迅速、方便的系统服务,有利于掌握各区域农业资源及农业机械数量与分布情况。
3.3农机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分析评价各种农机的适用性
根据研究地区的各种数据与参数,如:经济条件、地形特点、农机使用需要的各种数据参数等信息,能够方便、及时地了解区域内的市场情况,再根据各种数据所显示的经济状况分布情况,形成农机机耕需求的各种图表。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领域,加强对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从而得出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案,方便农业机械化用户,推进我国农用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何桂明
参考文献
篇8
1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必然性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从我国农村汲取了大量的青壮年资源。相对而言,留守在农村发展农业的人员逐渐呈现女性化以及老龄化的特点。而依据目前工业的发展速度来看,这种趋势很可能日益延续下去。农业生产要实现及时、按量完成,一方面可以从作业效率着手,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减少劳动强度以及劳动量,可见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机械生产与这2项发展要求达到了很好的契合。目前,传感器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农业水位的采集、粮食烘干湿度的在线测定以及温度控制等方面,而且安装在收割机上的传感器还可以精确计算出谷物的产量。目前,关于蔬菜嫁接的机器人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可见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将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1]。
2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现状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规和相应的扶持政策,补贴力度不断扩大,使农民购机和用机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农业工业体系已渗透到从科研开发到制造销售的各个层面,目前已实现农机产品多样化的特点。一些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也逐渐相互整合,形成集科研开发、产品以及零件生产到销售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发展体系。基于中国农业大国的背景,国际上一些大型农业机械的生产厂家也在中国农业市场中找到了商机,势必会引进一些先进的经验、技术,从而提高我国农机产品的整体质量[2]。
3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发展自动化的农机产品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实现这个过程却面临很多的困难。首先,我国一些自动化机械设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功能或者改善整体作业的性能,会对传统机械的结构进行较大规模地改动和重组,机械的复杂性随着功能的增加而呈现递进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机械的制造成本和修理难度。在技术方面,我国精准农业的实现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机械与GPS、传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整合还需要以各种硬件的标准化作为前提,而我国在这方面有待深入研究[3]。在市场需求方面,可用机械与农产品生产模式之间的配套性较差,而且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农业机械都是依靠国外进口,独立性相对较弱,对市场上流通的农机产品质量也缺乏保障。
4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改进措施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向节水节肥等精准控制的“节约型”方向发展,走绿色产业化的发展道路。随着石化资源的日益枯竭,燃油价格不断提高,用户对于节能产品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节能和环保成为农户选择农机的2项标准。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实现节水节能并降低成本,以满足用户需求、市场走向以及自身发展,而不是对产品功能的富集,同时应该考虑自动化技术的实用性、农民的购买能力以及维修使用过程中的方便程度[4]。
提高农机产品与高科技的兼容能力,可以在降低机手劳动强度与提高操作的舒适程度2个方面着手,加强控制系统涵盖的科技应用,例如内置按钮操作的设置、方向动力控制和驾驶室的优化设计等。农机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相关仪表器材就可以使用整个系统,并对生产、安全指数有明确的认识。将传统的机械与目前先进的GPS、GIS、机电液一体化以及计算机技术高密度地整合在一起,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应用比较成功的是上海松江泖新农场试用基于GPS的智能播种、施肥以及旋耕机械设备[5]。
消化、引进以及自主创新的结合是我国农机发展的新思路,应引导农机企业加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政策扶持、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和市场机制,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和良性循环发展的推广体系。
5结语
农业机械自动化实现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的难点问题渗透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在满足现代农民购买能力的同时,还应从技能、高技术整合研发以及政府扶持等方面进行技术及相关行为的突破,消除技术、经济与环境方面不和谐的因素,使农业机械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6参考文献
[1] 赵俊修.浅析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J].机电信息,2011(30):170-171.
[2] 刘星.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农业中的作用[J].湖南农机,2011(4):14-15.
[3] 高吭,姬江涛,李玉柱,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89-90.
篇9
关键词:政策性;配合性;多指标;因地制宜;分析计算
一、政策性原则
进行农机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衡量某一农机化建设项目是否可行,必须掌握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并以此为指导,对项目进行分析评价。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了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但要进行货币价值的计算,还要重视该项目是否能创造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在分析研究某个农业机械化项目时,一方面,要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该项目的年利润额和偿还期,更重要的是看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长远计划的要求,认真分析该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即分析该项目对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农机生产、能源供应、劳力与资金的安排、产品销路等各方面是否符合优化的商品经济的要求,使项目的投入和产出都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之中。背离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和计划经济宏观控制的项目是不可行的。
二、配合性原则
由于重大的农机化项目都要纳入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是要在国家计划部门组织,科研、生产和银行等单位配合下进行的。农机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是受计划部门或生产单位委托,由科研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和经济咨询论证。在论证过程中一般应有生产单位和银行的人员参加。因为生产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经营,对生产经营条件最熟悉,对财务经济核算最关心,对同行业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最灵敏,提出的意见最为决策者所重视;银行负责对资金信贷方面的审查和落实,他们对资金周转、时间、利息观念较强,对资金的回收、贷款偿还重视,这在项目的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多指标原则
农机化项目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械技术措施,农机具的经营者和使用者要求获得好的经济效果;而机械化项目的实施,对
劳力的节约、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和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必然会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研究农机化项目的可行性,不但要衡量经营、使用者的经济效果,还要分析评价该项技术措施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效果。这就要求农机项目的评价要采取多指标化,既要计算直接效果,又要分析间接效果;既要搞好定量分析,还要充分重视定性分析。
四、因地制宜原则
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多方面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某项农机化措施能否取得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所实施地区和单位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水平、科技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市场交通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某项机械化措施在甲地是可行的,在乙地就不一定可行。因此,研究其可行性,必须对当地各方面条件和实施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考察、具体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因地、因条件制宜。
五、分析计算原则
要根据评价项目的性质和贷款形式选择适宜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农业机械化可行性研究,多用于投资较大的企业经营性项目,对这类项目不但要分析其是否符合国家计划的要求,还要设计几个可行性方案,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的计算方法,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各方案所能给予企业经济利益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对于农业机械化宏观决策项目,要着重研究其环境条件和对国民经济其他方面的影响,分析计算资金来源、
篇10
1 前言
在机械的振动中,有些振动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作为工作人员,我们需要做的是减小机械振动,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在运行中的性能。
2 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机械降低振动与噪声,可以提高农业机械的零部件寿命,并且可提高工人工作时的舒适程度。采用合理的减振措施已成为现代农业机械设计及新技术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解决上述问题应了解并掌握形成振动与噪声的主要激励源,单自由度及多单自由度振动的基本振动特性隔振的原理及参数的优化,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方案减小振动和降低噪声。通过对农业机械系统的常用动力部件发动机引起振动的原因加以分析,明确该种振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建立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
3 常见农业机械振动原因的综合分析
常见农业机械振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压缩机和涡轮机等的叶片往往要受到各种气体周期性的激励作用,当激励力的频率与叶片或其机构的固有频率相一致时,机构将会产生共振,进而发生严重的振动,造成叶片折断事故,严重影响机械的安全运转。
(2)当支承采用滚动轴承时,由于旋转运动和滚动轴承本身的原因产生各种振动,而且这些振动不可能由其自身运动而得到削减。
(3)农业机械的动力装置采用各种发动机时,由于发动机的曲轴旋转运动,作用在其上的周期性变化的切向力和径向力将会使曲轴产生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一般情况下弯曲振动不会发生共振,但扭转振动对机械的破坏很严重,必须加以重视。
(4)当农业机械常用齿轮传动装置重载高速传动时,齿轮传动装置的振动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且产生大的噪音,甚至可破坏传动部件。
3 农业机械的减振方法研究
3.1 重视安装、布置中设备与振源作用力的相互位置 不论是在有振源扰动的基础上安装、布置设备,还是象自行式工程机械、作业车辆等这些本身带有振源(如发动机等)的车身上设置架乘坐椅或电子仪表器具,都力求将振源的激振力响应,衰减到预定的要求之内。为避免设备引起藕合振动,除了前述要合理对称布置弹性支承外,还需要重视安装布置中设备(或车身、坐椅和仪表板盘等)与振源作用力相互位置。因为这也是消除和弥补结构中薄弱环节、增强机械结构抗振能力,大幅度减小激振响应的重要方面。但是实践中对这一点常常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举一实例,加以计算分析,说明其重要性。
3.2 合理选择有关参数,改善设备的动态特性 我们知道,振幅和频率是反映机械系统振动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根据振动理论,激振力和位移的传递又都与频率有关,显然振幅和频率间也存在内在的联系。频率分固有频率。和激励频率。激励频率在多数工况下,要么是工作任务要求所确定的(如在某一确定的转速下工作),要么是随机的、无法控制的(如自行式设备由地面不平度引起的激振)。而固有频率。,则源自于产品的结构和设计,主耍由质量、质摄分布、质心位登、刚度,及轴距等多个因素影响和多个因家的交互作用所确定“,。因为固有频率。二Lk,其值正比于“,反比于。,且通常悄况下,激励频率高于固有频率。振动规律告诉我们,当频率比”厅(AM),即进人隔振区,使振动传递系数
3.3 弹性支承对称布置,避免A合振动 机械设备的安装,都离不开弹性支承,用以隔离激振的传递或橄振的响应。但着弹性支承布f不当,划易引起拐合振动。
4 发展农业机械研究意义
农业机械是农业设施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业是从农业机械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农业设施装备,从狭义上讲就是农业机械装备,从广义上讲,涵盖了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配套设施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农业机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不仅在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还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不仅大力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还推动种子处理、灌溉、植保、烘干、贮藏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全面提高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领域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的推动力,促进了农业集约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5 结束语
总之,机械化农业生产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必然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在应用农业机械的同时不断地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改善,尤其是农业机械的振动方面的改善,从而优化农业机械的性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