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篇1

1.区域性和主观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当前的研究成果尚未被作为只是体系而大范围的传播与交流,理论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和主观性,甚至是互相的排挤、排斥、抵触。

2.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对称。环境艺术目前已经发展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地步,社会对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逐年递增。各大高等学府和职业培训类机构为了有效抢占就业市场而大量的开设环境艺术类专业。这种学科上的盲目性带来了许多后续的问题:由于是新兴专业,师资、教学水平、设备等方面严重不足。生源方面:艺术类考生人数逐年增加,艺术设计类专业门槛越来越低,生源的文化、艺术基础差距愈来愈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时常面临失业困境。

3.知识结构的不完备及交流障碍。目前我国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才主要来自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和建筑设计类专业两个方面。两类人才之间存在矛盾。艺术设计出身的人才主张设计的艺术效果,她们更加注重设计产品的艺术表达;而建筑类出身的人才则将重点放在了技术的结构性上面。这充分说明环境艺术体系的不完善,给行业内部及行业之间造成了诸多不便。

二、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引领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方向

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了很多美学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对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一)以传统文化带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其实是处理人、时间、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提供更为优质、和谐、舒适的环境,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人类文化的影响。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文化观念和底蕴,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艺术的发展。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演变、发展等提供了富饶的土壤,从而推动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形成。艺术的形成过程是在以往历史基础上沉淀、批判、创新、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应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为土壤,浓缩民族文化精神,体现民族意识、性格和气质,充分展现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审美思想和美学传统。

(二)搭建平台,展现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国风”

1.以传统文化哲学精髓为蓝本,构建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我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丰富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设计师本身的审美之外,还应从传统的审美思想当中汲取精华,合理的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思维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体现浓郁民族情怀、寓意深远的设计作品。

2.继承传统文化,立意设计创新。所谓的传统,是一代又一代的传递,同时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推陈出新。只有经过不断的继承、革新,才能使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设计师们在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时,要时刻以传统艺术风格为底蕴、以体现时代特色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古为今用、继承并创新发展的目的,才能使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并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出发,其目的是为如何有效协调、搭配多种设计元素,打破原有设计瓶颈而做的最根本的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以人为中心所展开的人性化设计的思考,重点在人的价值提升;从人的心理需求来探讨人与物之间的联系,进而丰富感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效发挥设计效能,体现人本精神。

(一)环境艺术设计之“人性化”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是一种动态的艺术哲学,是没有终点的不断思考。以人为中心所展开的人性化设计的思考,重点在人的价值提升。这里面的“人”包含作为社会的“人”、作为群体的“人”、作为个体的“人”,是具体与抽象、局部与整体的充分结合。理性认识“人性化”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以人为本”首要强调的就是“人性化”设计,人性化的设计是要建立在理性的功能利用和结构和谐之上的。我们这里所说的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的就是功能主义,并不是艳丽丰富炫目的色彩、特立独行的造型。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出发点,是高舒适度的功能。如果脱离功能而之求浮夸,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设计会因缺乏实用性而最终被淘汰。

(二)环境艺术设计之“感性化”

这里所说的“感性化”,其实强调的是设计师要研究受众群体在获得产品或使用产品时的情感倾向。情感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的接受或者排斥,也就从客观上体现出对设计师设计的产品的“喜欢”或“厌恶”。在环境艺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情感交流是通过“产品”来传递的,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的好坏直接体现在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的舒适安逸与否。因此,设计师在创设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受众群体的心理预期和情感诉求,要以满足受众为出发点创造优质的艺术产品。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程设置

目前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建筑群体出现在人们眼前,这些建筑群体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此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需要随之提高。人们审美能力越来越强的同时,对设计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对其层次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这样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高等院校必须顺应时展对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新的形势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全方位系统的改革,主要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取等方面来进行,从实际出发,培养综合素质,建立以设计、施工、管理为主,与此同时不断拓展外延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才能在社会中体现出专业素养,在上岗后的动手能力强,再经历一段时间的历练,必能成为室内设计、施工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型人才。

1针对性进行课程设置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起步虽然比起其他专业来说晚一些,但是发展非常快。按照社会实际、专业技能的需要,这个专业的课程应该做出调整,应重点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现在所做工作中所用到的主要课程以及必须用到的课程依次如下:CAD、室内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常识,充分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建筑学科对这个专业的影响。社会上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主要需要三类人才:一为设计型人才,即我们说的设计师。这类人才需要有很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跟要有丰富的艺术修养以及足够的业务沟通能力。这里所说专业知识不仅包括室内设计,还包括建筑设计甚至展示设计等各方面,属于综合型人才;二为表现型人才,即我们所说的绘图员,或者插图师。这类人才需要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设计软件,还要有比较好的艺术修养,能够理解设计师的构想然后表现出来;三为施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便要求对材料的掌握程度要透彻,精通施工。在目前社会,施工管理人才大都不会画图。

根据以上三类不同型人才需求,对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1)设计部分要加强理论教学,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精通一两门计算机软件,以适应社会上的需求;(2)施工技术部分要让学生多进实验室,以操作为主,加强动手能力,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管理部分调整相应内容,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加强项目施工管理,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毕业出路增加筹码。

2重新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

很多学生认为速写等基础课可以减去一些,可有可无,然而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速写、手绘草图这样的基础课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更有部分认为影响很大,这些基础课十分重要。对于这些基础课以及制图等专业基础课,毕业生认为,这些专业可能在工作中并不直接用到,因而感觉没用,实际上这些基础课在设计中有着潜在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些课程是对设计思维、理念的培养。有毕业生认为,花在这些课程上面的时间可以再多一些,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计算机操作上,因为提高并丰富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而简单地操作能力可以在实习期间就能够很快学会,甚至在工作初期就能够在课外完成。

在校期间的学生对设计理念的理解并不到位,对概念的理解也很模糊,至于怎样去实现更不清楚,老师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多进行灌输。而在专业课方面更应加强,决不能只表现在表面上,会几个简单的软件和几个简单地操作,而必须注重对学生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效果可能比较慢,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却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不断变化。

3重视实践教学

艺术设计绝对不是一门死学科,不是课堂上教学了学生就会应用,如果只是改变课堂教学根本满足不了实际中的需要。因此,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是大趋势。这就要求专业课必须联系社会实际,这是一个重要举措。为严格保证实践的落实,学校可以与当地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建立合作基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课题,以实际成果完成毕业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当程度上突出了实践教学,促进了能力的提高,相信学生经历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后再走向社会便会如鱼得水般顺利,轻松应对社会实际工作。

这种实践教学经过一段时间后,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懂得专业知识,更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应用型人才,初步形成新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拓展环艺专业的外延

在当今社会,有一种工作正在悄然兴起,这就是室内室外效果图制作工作。这为该专业的发展又指明了一条出路。既然市场上有这个需求,在进行专业教学时便可以适当进行考虑。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园林设计等新兴方向,这也应该我们的注意。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各种各样新颖的环境小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边缘不断延伸,其实拓展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风水学、美学等,像这些方面都应该都可以得到拓展外延,来谋求专业自身的发展。

5总结

总之,各高等院校应做出尝试,对学生多进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设计思维的培养。应该提供相应方面的新材料供学生们去了解、学习,教学生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努力拓展专业外延,挖掘新的发展点,比如展示设计等等,这样可以让这个专业有自身发展的新出路。相信环艺专业在将来一定会有质的突破和飞跃。

参考文献:

[1] 解勇,聂松,范云鹏.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美术之友,2009,6(27):2325.

[2] 袁方.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魅力中国,2010,3(27):4448.

[3] 宣炜.关于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创意与设计,2011,5(15):3940.

[4] 朱磊.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人教育,2010,8(30):1416.

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信息时代;数字技术;运用;发展

虽然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其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设计类专业的一项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园林设计与建筑类环境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这在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为了能够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也在不断将新的技术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而数字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先进科技技术。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环境艺术设计的创造可能性进一步增强,设计手法更全面,设计形式种类更繁多,极大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

1、为什么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数字技术

从专业类别上来讲,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类专业方向的学科,与数字技术这种信息类专业方向的学科原本并无太大交集,那么为何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一定的数字技术呢?答案主要有两点:即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设计方式是通过电子设备来完成,且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用到丰富的科技元素。

1.1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

目前的社会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行业都在不断的融合发展,包括经济、科技和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发展。而环境艺术设计正是在此环境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兴事物,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数字技术相继被应用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且在其带动下,人们的思维模式与生活习惯都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工作方法也与以往有很大不同,逐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生产自动化。在这种大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专门为提高人们生活工作环境质量而服务的一种行业,更是应该要积极与数字技术相融合,以满足时代变化下人类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

事实上,即使环境艺术设计不需要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也需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这是因为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还能够通过计算机与数字技术来减少人工作业量,丰富设计内容形式。尤其是在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模拟实现上,数字技术更是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例如在对建筑的供暖系统或照明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来模拟实现系统的运行效果,从而更好的调整和改变系统设计方式,提高设计服务水平。

1.2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包含较多的科技元素

在信息时代的影响细下,人们对事物的接受和理解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事物的接受和认知,更是展现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建筑自然也不例外,人们对于建筑技术、建筑形式以及建筑材料的认识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虽然在新事物兴起初期,人们认为其很陌生,但是一旦被人们接受, 就会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环境艺术设计正是在此社会形态下得到快速发展的,即尽管在建筑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都一样,但只要建筑设计方式不同,其最终的表达形式也会有很大区别。而这些,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科技元素以及数字化的设计系统,因此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运用。

2、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运用和发展

2.1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作用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多新的手段和方法,和以前的设计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对我们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要能够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设计理念和方法和当今人们的观念不发生冲突,要始终有着设计人员具有的前瞻感,才能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中存在。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的融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与技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密不可分。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新的方式和理念,环境艺术设计也对数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人员应该更加关心社会上新技术的出现,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2.2 数字技术加速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

数字技术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方便和直接的表现方式,数字设计可以进行文字的处理和图形图像的处理,和以前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绘画方面和展现的效果有着很大的不同。就一些刚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这方面的人来说,应用数字技术更好,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大体上看,数字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加速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步伐。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是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并用独特的艺术创造形式表现出来。现今科技的高度化成为社会的主题,数字技术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很深意义的影响。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设计工具的改变上,传统的环艺设计往往使用手工绘图,大都要使用一些绘图工具进行绘画,逐步表现出形状。更改设计修改起来比较困难,用数字技术处理不但代替传统手工绘图的所有过程,而且可以高仿真模仿传统的艺术效果也比传统方式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基于数字技术可以随意缩放,使设计更加精细,无需尺规等工具,比手工精确规范。

2.3 数字技术有效增加了环境艺术设计的速度

数字技术可以让图像声音和文字这些信息通过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方便在设计构想和方案形成的过程中进行修改,有着在现实当中运算光影、色彩、材质等常规方式没有办法超越的优点。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图形展现技术使技术与艺术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充分的表现出数字技术的特长。同时,在结合传统的白描、渲染等技法的基础上,也可以应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更有表现力、感染力、说服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设计构思与方案的造型、光影、材质、色彩等方面有真实的表现效果,在动画、特技、数据大小等方面有着手工绘稿没有办法取代的优势,一个薄薄的数据硬盘就代替了厚厚的构思草图、原画底稿等内容。

3、结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已然成为了现如今环境艺术设计的最方便又有效率的技术。数字技术也让环境艺术设计重新绽放生机,为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力量,相信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还将会发挥更大更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性发展;应用

1 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深化的重要标志。促进环境设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举措,应用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促进人类健康的居住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性意义。

2 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开发与实施

2.1 空间设计的节能应用

空间的利用和组织是室内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整个内部环境营造的基础。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组织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确保设计的完整性的同时,可充分利用了不规则卧室的边角,划分成两个或多个区域,还可利用通透隔断将过大的空间分割开来,划成为相对独立的使用空间,把原有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通过针对性地灵活布局,利用部件配置随意延伸出更多功能,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将两类空间角色进行临时转换,来有效提高狭小空间的利用率。在空间设计时,设计师应注重增强设计感和实用性,创造节能空间。

2.2 环保装饰材料的开发利用

装饰材料危害健康现象日益严重,据报道,70%以上的家庭装修存在污染现象,而最致命的是人们对因室内装饰装修带来的危害多报以忽视态度。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氡、甲醛、苯、TVOC、氨等,氡存在于天然大理石、人造板、涂料及各种原料中,长期接触氡气可致癌,约计10%的肺癌病例是由于室内吸收氡所致,潜伏期二十年左右。TVOC主要来源于涂料、粘合剂等,能引起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氨气极易溶于水,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氨,引起喉炎、声音嘶哑、肺水肿。很显然,装饰无时无刻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环境与材料装饰要可持续性发展,就要注重环保装饰材料的使用。环境艺术设计与装饰材料应以可再生性为原则,不能回收返回到自然营养系统的装饰材料现在就应该停止使用,直接损害自然营养系统的材料应杜绝使用.设计师们应该从材料的拟定环节检查对环境的设计行为。

2.3 建筑节能的实施

降低铝、钢、木材等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可确保建筑节能。铝、钢等建筑材料是耗能排碳产品,减少1千克装修用铝材,可节能约9.6千克标准煤,相当减排二氧化碳24.7千克;减少1千克装修用钢材,可节能约0.74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9千克。同样,适当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不但保护森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而且减少了木材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环境设计应该考虑低碳问题,能耗高建筑材料在本质上是不环保的。同样,环境艺术设计师有责任在制冷、保暖以至采光问题上多加考虑, 应广泛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用环保低碳的材料,降低能耗的排放。

3 小结

低碳的环保装饰材料是确保环境艺术设计中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因素,选用可再回收和再利用的装饰材料,遵循环保的原则,建议设计师应用环保装饰材料,无毒建材,零甲醛产品,减少装修过程中在材料选择上的误区,使环境艺术设计更环保、更低碳。同时,采用节能技术,注重空间节能和建筑节能,合理运用清洁的自然能源,设计时注意多使用一些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节能灯、节水器等低成本、低碳的节能设备,减少高能耗的建筑材料的使用。设计师在设计中应加入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使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更加绿色自然、简约环保。

参考文献

[1]刘峥,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设计探讨;《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 意识 重要性 日本 中国

20世纪70年代,我们的邻国日本还是一个公害大国,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包括大气污染、噪音、水质污染在内的七大典型公害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爆发在熊本县水俣湾的水俣病就是公害带给人类的一个典型灾难。正是由于这场灾难,日本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高度重视,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公害对策规制法,对造成严重公害的元凶物质排放实行严格管控。政府关闭了工厂,通过司法程序,有关受害者获得了污染企业和政府贷款的赔偿。对于这片被污染的海域,政府进行了大规模填海埋污工程,不让一条被污染的死鱼漂到临近海域,还专门投资建立了永久性水俣病纪念馆,对全国青少年进行世代环保警示教育。如今的水俣市,鸟语花香,天水一色,看不出一点曾受污染之害的印记。可以这样说,在短短的数年之内,日本已经完成了从循环型经济向循环型社会的转变,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这个国家、社会以及民众的内心之中。

一、循环经济的分类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经济覆盖所有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例如,一个家庭乃至整栋办公大楼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等,都属于广义的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则是通过废物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我国要推进的循环经济,不应属于狭义的循环经济范畴。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们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有过度生产、过度浪费、过度破坏环境平衡的做法,否则将面临巨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灾难,我们力求通过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全民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二、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

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即将举行上海世博会。而且近几年也出现了与上个世纪日本类似的公害污染现象,比如太湖流域蓝藻污染等,所有的一切和30年前的日本都很相似。为了不重蹈覆辙,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治理环境,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在中国,循环经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节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内涵不断扩大、思路逐步清晰、重点不断调整的过程:例如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杜绝工业“三废”;从1994年国家倡导清洁生产,现在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些都是我国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需求量剧增,伴随经济的高度增长,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发展中国家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中国的废弃物排放量年均11亿吨,含有害物质(重金属等)的产业废弃物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防止环境污染、构建循环型经济结构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和国民的重视,如果以牺牲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我们将面临巨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灾难。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根据地区差异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比如《关于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可再生垃圾资源管理的通告》等,但是经过多年努力,垃圾分类工作几乎没有进展,公共垃圾箱每年在更新,但是很少有人做到垃圾分类投放,高成本打造的分类垃圾箱根本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另外,由于制造业的转移,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特别是小化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治理的地步。如何合理处理废弃物,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如何加快推进和构筑循环型经济社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当务之急。所以,树立正确的循环经济意识,从全社会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能够做到的做起,逐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是当前重中之重。

三、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应该积极引进日本及欧洲先进国家的经验

在日本以及欧洲许多国家,垃圾分类对于每个家庭来讲是很自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日本东京都各区都设有再循环中心,人们可以在那里交换有关闲置物品的信息、再生家具的展示和销售,还有闲置物品的委托销售。东京都的垃圾资源回收分为统一回收、分类回收、定点回收,一些地区,居民主动地收集废纸、旧布制品、易拉罐等资源,然后交给资源回收商;所有地区的垃圾收集均采用分类收集,即收集时分成可燃烧、不可燃烧、大件垃圾及可回收利用资源。每天清晨各家各户将垃圾分成可燃烧垃圾与不可燃烧垃圾,在指定的时间,用塑料容器或不同颜色的半透明的垃圾袋装好后放置到指定的垃圾点。如果有错扔的垃圾,垃圾清理车不会带走,就会有热心居民根据袋内垃圾的信息将垃圾送回或暂时存放到某处,等待正确投放时间。关于大型家电的报废处理,依据的是2001年4月实施的日本家电再循环法,大型家电产品交由出售该产品的零售商或换购新品的零售商处理,任何一种情况都需要支付收集、搬运费与再循环费。在东京都23区,他们将所有垃圾分为城市垃圾和工业垃圾。工业垃圾是指法令规定的20个门类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而城市垃圾则覆盖了除工业垃圾之外的所有垃圾,包括家庭生活垃圾、企事业单位办公垃圾、饭店及食品行业产生的垃圾等,各类垃圾均作了详细的处理规定,人们也积极地遵守和维护这些制度。所有一切既体现出了岛国居民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也体现了日本国民本身具备了一定的素质。为了抑制天然资源消耗和能够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的产生,日本人已经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节约、节能意识随处可见,更主要的是他们已经将“3R”付诸实践,减少垃圾排放,珍惜有限资源。

四、在中国要迅速发展循环经济重在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

篇6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01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理念发展的分析与探究。

1.1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对人类生活中自然环境,人造景物,生存环境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以及对这些环境的改造与开发,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对这些环境进行整合与设计,使自然环境达到人类宜居适居的标准。个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就是通过对颜色,景物景观,环境的个性化设计,面对不同人群,提供专属特别的环境设计服务,使用户享受到个性的服务,在环境艺术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保证了设计的艺术性与个性,因此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2.关于环境艺术设计。

2.1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理念分析。

从艺术类型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形象造型艺术,是将艺术设计中不同的元素组织好,在环境中进行实体化,在设计过程中将生活的期望实现出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颜色,形状,景观,需要进行整体的考虑,以达到环境艺术设计完美的程度。近年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利用个性化因素设计的趋势愈加明显,使环境艺术设计在高度宜居的同时,实现了个性化的同步。

2.2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类型与种类。

环境艺术设计的种类繁多,对于人类生活的各种方面都有涉及,现如今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类型主要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公共环境设计,园林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设计,建筑环境设计等等,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优质生活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2.3环境艺术设计的总体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面对大众,为大众提供环境设计的服务,力求在环境设计美观性的同时,达到人类对生活环境的整体需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持续化发展是当今发展的主题,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入生态的艺术,保证人类与生态共存的生活状态与生活质量。因此植物生态学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需要设计师对植物生态特性的充分了解,利用植物的健康性进行设计,同时将不同的设计因素进行过滤与整合,使环境艺术设计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这样的平衡与协调主要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上,能够最大程度做到以人为本,让环境艺术设计真正为人民服务。

3.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个性化设计。

3.1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方面的个性化。

风格是个性化最好的体现,现如今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入自我风格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需要用户本身参与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选择适合自身的环境风格。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因人而异,最常见的风格有古典型,商务型,以及生态型,各种各样的风格适合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功能,按照自身特点选择环境设计风格已经成为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与途径。

3.2环境艺术设计中科学技术方面的个性化。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入科学技术已经是个性化研究中较为成熟的理论,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科技元素的融合,使环境艺术设计充满现代化的气息。热感应与红外感应技术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常用的科学技术,在使用方面,常常将门窗与红外感应技术相结合,使环境艺术设计的现代感更强,更能方便人类的居住,从分体现了个性化的发展。

3.3环境艺术设计中在颜色方面实行个性化。

颜色是体现个性化的最优媒介,但是也是最难以控制的媒介,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最注意的就是颜色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使环境设计中的颜色基调与视觉感官的联系紧密起来,让眼睛感受到舒适的感觉,如果颜色的反差较大,让用户感觉突兀,就违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根本理念。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定下整体环境的主色调与主题,其次要决定与主色调相辅助的各类颜色,而且要注意环境艺术设计中整体色彩的分布,使整个设计的颜色平缓而舒适。使用个别艳丽光亮的装饰色也会成为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的亮点,会成为体现个性的最佳手段,但是要注意主色调中突出的亮点颜色的规模不要过大,注意环境艺术设计的宜居性。

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传统文化;意境探讨;艺术设计;审美特征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结合实践,对环境艺术的意境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同时就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中的审美,以期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提供一些借鉴,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1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内涵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境是设计师创意过程中最能够体现其设计理念和设计品质的重要内容,环境艺术中的意境主要在于把握空间的神韵,应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凸显空间的个性和价值。在开展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将自然景观、地域文化以及都市时尚等方面的元素应用到环境艺术的设计之中,以便能够更好的开展人和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已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产生出了很多不同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设计思路,但强调自然脱俗、饱含意蕴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围绕着时展的要求进行设计意境的创新和突破,不断的应用先进的理念进行空间意境的表达,不断地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使之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进行服务,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所以,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的显示出了独特文化内涵的设计理念,综合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价值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2 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中华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艺术设计素材,也产生了非常做的已设设计风格,这给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奠定了很好的文化基础。环境艺术设计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在开展创新设计的过程中运用现代的一些设计材料和设计理念,满足空间功能的设计需求,这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以下主要就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设计结合的几种思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

(1)嫁接或者移植。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给了环境设计师很多灵感,环境艺术设计师通过对于这些文化素材的理解与应用就可以转化为优秀的环境艺术作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魅力。在目前环境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化的传承和运用是设计师们的主要任务,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移植或者嫁接也能够给环境艺术的设计带来新的活力。作为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要积极的应用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在推进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同时,也提升自身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2)应用符号拼贴。符号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图案或者一些物品,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很好应用这些符号能够更好的表达设计师的理念,增强设计的美感,能够对空间更好的布局,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用人们所熟知的一些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抽象或变形,使之能够成为表达设计师思想的象征意义的符号,这样往往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设计效果。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拼贴应用,能够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建立起很好的联系,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3)应用简约抽象的表达。简约抽象的表达手法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局部所进行的一种抽象与提炼。而抽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特有神韵,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和现代环境艺术很好的结合,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也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拓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应用简约抽象的表达要对环境艺术的设计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抓住大众的审美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应用,同时还不能够破坏整个作品的整体风格,最终是为来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效果。

3 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中的审美特征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意境能够充分的体现和表达中国艺术精神所追求的独特美学范畴,这对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研究审美的特征,对于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创造意境与欣赏意境都是十分必要的。

(1)审美中的自然之美。大自然的美是最为自然、最为淳朴的,对现代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中国古代也有大量的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追求自然之美,并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如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传承艺术之美是需要广大的设计师所思考的重要问题。目前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于自然美有两种不同的追求方向,一种是追求返璞归真的平淡美,一种则是追求清新脱俗的自然美。作为环境艺术的设计师要很好的利用自然之美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将自然的一些元素利用到设计的作品之中,可以提升设计的美感,促进环境艺术效果的提升。

(2)审美中的虚实相生。情境交融的设计理念是环境艺术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重要手段和方式,而虚实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之美的规律和本质。虚则主要是指设计过程中虚景,是指环境艺术设计形象之外的一些审美境界,而实则主要是指实景,就是说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体形象,实和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精神。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虚实结合,是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所采用的重要手段,恰当的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往往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营造出很好的意境,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提升。

(3)审美中的情景交融。环境艺术设计中非常注重情和景之间的交融,因此意境中最为基本的审美特征就是情景交融。所谓情景交融主要是指审美主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之间所产生的一定的审美关系。情景交融理念的产程有着一定的哲学背景,在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将人看作是自然地一个组成部分,都有着对于理想的追求,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文人雅士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就要对意境的意义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开展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形成意境的重要基础。

4 小结

伴随着近年来环境艺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意境的创造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时代性的特征。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艺术创造的追求不断的提高,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应对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发展中的新要求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要问题,只有分析和研究环境艺术中的意境及其相关因素才能够更好的做好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本文主要以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意境作为研究的对象,从现代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意境的理解出发,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万巨额来寻找能够融入传统文化的一种设计方法和思路,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更好的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更好的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锡锋.从诗歌的鉴赏浅谈美学范畴中的意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23).

篇8

城市是人口十分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逐渐的提升,城市建设的环境艺术设计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科学的、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够使得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对人们生存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使得人们可以生活在舒适、健康的环境中。

二、环境艺术特点

1.环境艺术设计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的众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联系,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具有大容量,并且具有高度实用性的艺术形式。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所联系,同时与区域的文化底蕴和民间风俗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合理的、科学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艺术设计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些便利,所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审美价值需要高度的重视,以审美为基础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在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取得非常可观的成绩,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有着更多的内容融入。

2.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无论是城市外部建设,还是城市的内部建设都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内,具体的说就是建筑的内部和外部设计。建筑内部设计指的是建筑内部空间的构造、家居的陈设等等。建筑外部设计具体包括公共区域的建设、了变化区域建设等。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逐渐的上涨,并且应用的越来越为广泛,同时,环境艺术在实际应用中也与我国的传统民居和园林建设等艺术形式进行良好的融合,内部和外部设计也逐渐发展成为两个非常重要的独立体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更加的科学化,本身具有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也在不断的提升。

三、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1.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者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不断的加快,社会也在不断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的位置也在不断的上涨,而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对此的关注度非常的高。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前行的主要动力。现阶段不同类型的环境艺术设计对于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这也就对环境艺术教学领域提出了很多要求,高校需要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具有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广阔,高校需要从多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学习人员进行培养,不仅要使得学生对于建筑学、美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要了解历史文化、人文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注重的是在对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学的侧重点不能只是注视在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环境艺术设计实际创作的过程中,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将自己的情感因素与作品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体现人文情志。在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能够将文化气息与设计创作结合,不仅会使得作品更加的优异,同时还能够展现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

2.将环境艺术设计充分融入现代城市建设

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为频繁,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密切。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不仅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的文化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于促进各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文化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政治和经济等众多方面也有着强烈的反映。对于建筑设计而言,西方国家建筑设计理念流入我国,并且在建筑市场中占有着很大的一部分,使得我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度的缩减。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很多的建筑设计师逐渐向着新的领域进军,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渐渐被忽视。所以在现代城市实际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现代化的体现,还需要注重现代景观和人文景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融入,不能只是对外界文化的照搬照抄,要注重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要使得外界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要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上的创新,打破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束缚。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民族特色、自然因素、历史气息。

四、结语

篇9

中国传统文化是汇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集国家历史长河中优秀的道德品质、先进的文化思想和积极的民族精神为一体的文化总体。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涵盖甚广,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文化特征,其传承与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综合计划和构想方案,其包括空间与装饰计划、环境与设施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和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计划等方面,涉及园艺、美术、装饰文化等多个领域,相比之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文化层次比建筑工程更庞大,也比其他艺术设计项目更加富有美学意义和情感色彩。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想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就要合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加深艺术设计的文化蕴涵。

2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2.1提供发展动力(肖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包含多个学科的系统性工程,从宏观角度来说,其设计的内容是以空间环境为主,以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发展沉淀累积而来的文化产物,其包含的道德素质、历史文化和思想精神对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环境艺术设计是依据以人类文化为设计基础的工程。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发展动力。

2.2创新设计理念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均来自不同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涉及较广,其不仅汇聚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聚集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文化,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理念,而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只要借鉴其中的小部分文化,加之设计者自身的设计思想,便可以创造出新的设计理念,既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又避免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雷同。

2.3加强文化氛围中国作为文化泱泱大国,其几千年的文明是我国人类最璀璨的瑰宝,文化若不加以利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文化遗失,只有在现今的艺术设计项目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将文化发扬光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属于文化艺术范畴,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理念,在我国的空间环境中填充许多文化内涵,加强了我国的文化氛围,也提高了我国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融合不仅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更富有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4提高设计水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就是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因素,并结合当下的时代潮流和时代特征,丰富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使艺术设计更具人文性,并且设计结果还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不仅推动了艺术设计工作的创新,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

3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策略

3.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现今许多环境艺术设计师受到国外影响,对外来文化偏爱过重,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模仿西方环境艺术的现象较多,导致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遗失,中国特色的环境设计越来越少。另外,现今我国许多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都已经被现代潮流磨灭,失去了原本该有的历史气息。例如,我国的一些古镇,因为现今市场经济中旅游业蓬勃发展,导致个别古镇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意义,而变成了商业化的“现代古镇”。为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加强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合理利用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得到传承。

3.2结合中国现代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设计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旨,但其设计过程必然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随着现今科技和文化全球化发展,我国的现代文化也颇受西方影响,融合成了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又具有世界潮流的新时代文化。在当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既能体现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又能突出我国的现代化气息。例如,中国首都北京这座城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体,其既有具有历史和城市特色的“四合院”、“故宫”等历史遗址,又有结合现代气息的设计巨著“水立方”“、鸟巢”等,北京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度融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产物。

3.3兼并文化、勇于创新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都需要在兼并文化的同时勇于创新。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历史意义的区别,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地理意义的区别“,和、而不同”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最为珍贵的设计思维“,和”是指不同时间、空间的文化特色进行汇聚交融,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不同”是指各领域的文化特色融合在一起却不失本真,依然饱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这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理念。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的不只是文化的融合,还需要创新,每个艺术设计项目的不同特点才是设计项目的价值所在。成功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是集各个领域的文化为一身,即展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又有其独特的意义。所以,兼并文化、勇于创新是我国当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中之重。

4结论

篇10

引言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的环境质量与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促生了很多新兴行业的诞生。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便是在此时代背景下日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专业。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因此,开展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存问题

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做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促进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就其发展现状而言,我国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削弱

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存问题,首先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削弱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内容的直接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位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一些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重视度不够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级基础课程的重视度不够。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较为激烈。一些高校为了缓解专业就业率的压力,往往更加关注学生实用技能课程的学习,而对于偏重理论方面的基础课程就不那么重视了,这大大影响了高校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影响其最终的教学质量。

3.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我国一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闭卷考试为主。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往往会选择在考试前突击背诵考点知识,很难做到课上认真听讲以及课下及时温习功课。所以,但这种考试方式不仅单一、枯燥,还很难检验出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

推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不断深入研究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出新的有效措施,以期实现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长足发展。

1.提高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

要想进一步推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我们必须首先提高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这就要求高校应当加大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注度,特别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指导与研讨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认识。

2.改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环境

改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环境,也是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是高校对于该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环境却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与改善,导致很多搞笑的教学条件不足以满足现实的需求。特别是在相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理念、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当今社会,教学环境条件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该专业的发展。因此,更新技术设备,保障教学环境的硬件条件,并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等改善教学环境的举措则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发散性思维,对于促进该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正所谓基础是创新的前提,学生的创作力与其基础训练的结果息息相关。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想首先新一步发展学好基础课改革,就应当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

4.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及技术水平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建筑学、艺术学、素描等多领域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它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及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我们要相深入推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就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及技术水平。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的文化知识与视野,并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绘画与制图技术等。这有这样,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5.促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此外,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在推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努力促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这就要求各高校应当建立相应的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鼓励学生到相关企业单位存于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实践工作,在实践中理解、把握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