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泥塑非遗传承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民间美术 设计教学 课程研究
民间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各民族图腾崇拜、、民族文化等传统内容,数千年来长期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缓慢传承与发展,这种原生态艺术是中华先民数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或区域深厚历史文化的体现。正如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所言:“当历史的尘埃落定, 一切归于沉寂之时, 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 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 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 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
在当代设计的“现代热”回归到“本土热”的趋势下,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民间艺术考察和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尝试着在教学中运用符合时展的教学观念、多元化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将民间美术的价值观念、审美特性、造型语言、色彩装饰等内容和当代教育精神紧密结合,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新特色的研究工作,探索出适合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方向的民间美术课程体系。
一、民间美术现状
(一)生态环境恶化,民间美术岌岌可危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由于不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纷至沓来,依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民间美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古老的民间技艺正随着艺人的老去而逐渐消亡,古老的民间艺术由于缺乏传承而逐渐走向灭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伤感地说:“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的消失。”
(二)民间美术教育缺乏
当今高等艺术院校课程由于长期受西方近代美术教育影响,强调三大构成体系,忽略本土民间美术的审美、传承教育,导致民间美术在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空间、资源内容等方面发展普遍落后,其课程安排仅局限于民间美术欣赏等基础知识。信息的泛滥,各种当代艺术思潮的冲击,加上缺乏对民间美术系统深入的学习,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中本民族的视觉元素严重匮乏。
(三)相关法规政策对传统艺术的重视与保护
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正逐渐消失的现状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个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些都成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导向,也为当前高等院校民间美术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民间美术造型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追求神似,而忽略外在的形式感。民间艺人通过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将点、线、面等图形符号处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造型,呈现出鲜明的形式感与装饰性。这种视觉感强、富有时代特征的视觉元素,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图形本身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表意的造型也符合现代审美观的要求。
我国民间美术品类丰富,其装饰色彩是一种基于象征功能的视觉现象,由于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上强调色彩的感情意味,从而成为思想观念表达的重要途径。色彩的运用受生活环境、审美情趣的影响,色彩呈现多样化趋势。典型的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如“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鲜;软靠硬,色不楞;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等突出色彩的组合方式,更好地强化象征语言的暗示力量,突出主题意旨。
民间美术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无不具有鲜明的功利性,这种功利倾向主要体现在:一是生命繁衍、延年益寿的主题;二是丰衣足食、门第显赫的主题;三是吉祥如意、和谐安定的主题。这三种主题无不展现劳动人民热切、粗犷的生命欲望。吕品田认为:“民间美术主题的原始依据和价值取向显示了民间老百姓对以生命存在为核心的自然要求的肯定态度,也透露出他们追求完美、自由和永恒生命存在自然形式的强韧心向。”
(二)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源泉
民间美术求大、求活、求全、求美的观念,以及其追求实用性、象征性、概括性、随意性、抽象性、程式性的造型手法对于现代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传统的中国民间美术遗产进行形式、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重组与开发,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追求,将会是实现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如陈幼坚工作室的标志,运用了剪纸中的吉祥纹样“连体娃娃”,表现出具有深层内涵的连绵、稳定的象征寓意。而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含义是:“以中字和古钱形相互结合而构成。中字代表以中国资本的联营集团,古钱象征银行服务,圆角的方孔是现代化电脑的联想,上下连串的直线则象征联营服务。”这个设计因结合了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和现代审美观,成功地表达了企业诚信、交流、融合的战略思想。再如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Ⅱ》是以中国题材为主的艺术作品,梦工厂标志性的月亮上垂钓的小男孩变成了皮影戏效果的老乌龟钓鱼,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其后,就以中国浓郁的民间特色剪纸与皮影艺术相结合,描述了孔雀王朝时的情境,向观众展示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融合后的当代审美效应,彰显中华民族特色艺术魅力。
三、民间美术在高校设计教育课程中的实践
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应当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教学体系,是现代技术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民间美术是高等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如何在学习研究本土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造型手法、独特的寓意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使其设计作品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有机结合,是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研究重点。
(一)田野考察
笔者在课题立项开始研究的几年里,先后多次考察了国内很多特色民间艺术区域,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西兰卡普艺术、黄梅挑花艺术、荆州漆器艺术、云梦皮影艺术、孝南雕花剪纸、武汉汉绣艺术,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艺术,陕西省合阳面花艺术、凤翔泥塑和版画艺术,山西省平遥剪纸和漆器艺术、王家大院晋派民居艺术、太原花灯艺术,河南省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淮阳泥泥狗艺术,福建省漳州木偶艺术、惠安沿海建筑艺术,黑龙江省冰雕艺术,安徽省黟县徽派建筑砖雕、石雕、木雕艺术,四川省民族服饰和彝族漆器艺术;拜访了众多的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如泥塑艺术大师胡深、任国伦,织锦大师刘代娥、叶菊秀、石九梅,皮影艺术家秦立刚、刘师,剪纸艺术家徐慧斌、马口窑收藏艺术家何昌义;参观河北正定古城庙会,湖北荆州端午节民俗庙会等。在民间艺术的资料收集整理上可谓收获颇丰。目前对已有民间美术项目、品种、以往收集的作品、现有的文字及新代表性的传承人的材料,都建立了规范性的档案资料保存。按照民间美术的穿戴、祭祀、娱教、装饰、游艺、用品6个品类,分别对织锦、傩面、皮影、风筝、木偶、年画、剪纸、马勺、面花、泥塑、漆器等10多个种类民间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
(二)特色课程设置
1.课程教学
2010年开始,在教学中增设校级公选民间美术欣赏课程。 2011年,为配合学分制建设,增设民间美术课程为艺术学院专业选修课。课程教学严格按照以下步骤执行:其一,利用多媒体视频安排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民间美术作品,讲授民间美术的审美特征、造型特征、象征寓意等,使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原生态环境、历史典故、材料和制作工艺有初步的了解;其二,提供民间美术实物原件如凤翔泥塑、天门印染等,详细讲解采集的过程、制作的过程、民俗印象等,加深学生对该类型的民间美术品的直观认识,亲切感受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三,适时播放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或民间小调如陕北民歌《兰花花》、湘西民歌《辣妹子》、鄂西民歌《哭嫁歌》等,升华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感受,同时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原生态意境;其四,采取答疑方式加强课堂学习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其五,开展民间美术制作实践,主要是图案临摹(剪纸、漆器、脸谱、雕刻)、装饰造型(泥塑、包装、工艺品)、图形设计(插画、标志)等,并指导其中的优秀作品去参加相关的美术设计比赛。
2.指导学生进行田野考察
一是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专业必修课采风中带领学生深入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民间实施民风民俗的考察,包括民间美术资料采集与实践、民居参观、博物馆寻珍、民俗影像记录、原生态环境调查等内容。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系统了解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树立传承保护民间艺术的责任心,同时也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做好准备,并探究开发民间艺术的有效路径。二是指导课题小组进行田野考察。2009年暑假根据学生科研项目《论湖北省土家族民间美术在当代视觉设计中的拓展研究》设定“土家行”主题,指导课题小组深入恩施土家族民间考察西兰卡普织锦艺术;2011年指导学生科研项目《探究民间艺术元素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体现》先后考察荆州漆器、汉川马口窑址、云梦皮影、孝南雕花剪纸等民间艺术。三是在艺术学院组建学生民间美术小组,指导学生详细调查研究云梦皮影和雕花剪纸、马口窑遗址、黄陂泥塑、红安刺绣等典型的湖北民间美术及生态环境。
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各级博物馆,参观各种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展览,如“楚风楚俗——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保护·传承——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
四、民间美术教育课程的深化与发展
(一)学校与博物馆联合共建艺术交流平台
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公众场所,是将深层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展示给公众的社会公共机构,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与教育职能。高校作为一个教育平台,在课程资源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急需加强与博物馆的交流,作为专业教师,笔者对国内传统文化收藏丰富的省市级博物馆进行了认真调查、审视与思考,认为博物馆可以在“收藏、研究、交流”方面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二)学校与区域联合进行(项目性质)实训基地建设
在民间美术集中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增设第二课堂。这一举措既可促进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兴趣,又可进一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如带领学生前往凤翔六营村学习制作泥塑艺术,前往合阳洽川镇学习面花制作艺术(俗称花馍),前往平遥学习漆器制作艺术等。通过基地建设,学生可以真切感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激发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之志。
(三)校际之间加强学术成果交流
就目前而言,全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基本没有设置民间美术课程,仅在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江苏大学等个别院校建有完整的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与民间艺术研究所,拥有丰富详实的学术研究成果。针对民间美术资源导入民族或区域高校艺术教育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加强校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将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交流与沟通
掌握特殊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慢慢地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口传身教的传授方式,开始适应社会的发展对生态文化环境的影响,逐渐在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帮助下走出生存的困境,接触崭新的世界。我们应抓紧机会和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进行交流沟通,使他们通过高校这个教育的平台积极传授民间文化艺术,增强现代人对传统的了解和保护。也可以借此将手中绝活传授给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莘莘学子。
结语
在全球文化大交融的趋势中,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正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高校设计教育发展的平台上,民间美术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要系统地拓展,还应在课程中注入现代审美观念,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现代设计表现能力。通过传统的民间美术与专业设计课程的紧密衔接,在设计作品中完美体现出传承与创新的和谐发展。
(注:本文为省级社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导入高校设计教育课程研究》,项目编号:2009s023;市级教研项目《湖北民间美术导入高校设计教育课程的研究》,项目编号:2009s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3]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3]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口耳相传,诉诸视听而疏于记录和固态化,因而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迅速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立法势在必行。
一、依法确认和确定遗产持有者身份问题亟待解决
(一)立法确认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遗申报过程中经常遇到对于家庭所有成员共有的一项遗产,如何确认最具传承能力和资格的持有者的问题。因为同一遗产家庭中有血缘关系的都有权做传承人,而非遗特有的自身文化技艺决定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平均地接受非遗的技术传承,有的是家中的长子,有的是次子,有的甚至是族外师徒。所以,应明确确认遗产持有者身份的程序,规定首先由一家之主来提出遗产持有者的人选,然后由遗产保护组织进行审查和认定,以确保遗产持有者符合条件。另外,在确认中不能单纯地将遗产家庭中的血缘关系作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
(二)族人和族群之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需要建立相关的认定条例。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同一项遗产在同一族源中或家族支系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现象不断增加,有的因家庭成员意见不一致,而造成申报失败或遗产流失。对此,需要有关部门提出相关的认定条件。立法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属于族人,同时也属于社会、民族和国家。强调在保证遗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各族成员之间加强合作,共同申报保护。
(三)确立遗产授权人的身份和资格。国家已规定每一项遗产在申报保护前要由遗产持有者向相关单位授权。但目前的授权要求是遗产的实际操作者(指遗产的具体传承人)有时因家庭、家族的当家人出面干涉,使这个授权往往被否定。为此,应明确规定:“授权时必须由遗产持有者和家庭、家族主要当家人共同签名授权。”以避免发生矛盾和纠纷。
(四)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和资格需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特别是国家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经过层层选拔认定的项目代表人,一经国家选拔和认定后,要立法保护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他们的非遗传承和保护不受相关事项的干扰和破坏。特别是他们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上,在收徒弟的日常工作上,要给予保障并提供支持,以便更好地行使和发挥他们传承人的工作能力。
二、要通过立法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是指遗产的自身特点性。如前郭的查干淖尔冬捕、延边的民众节,各项与自然和生活相关的礼仪活动、传统节日等等。要立法促进这些项目的正常活动的开展,以促使这些遗产得到传承。
生产性保护的观念还可以施用于那些可移动遗产的制作和展示,特别是不受环境和背景限制的手工艺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如剪纸、浪木根雕、石刻、泥塑、草编、柳编、布贴画、刺绣,包括各民族的服饰制作,还有民族表演艺术和歌舞音乐等类别的项目,可以给它们创造生产性保护的条件。提倡这些类别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或进入旅游区展示。特别是在民族节日和传统节日期间,要充分发挥其特点,为族人和社会展示自己的技艺,同时获得经济利益,以促进它们自身的传承和发展。
三、应明确做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地传承活动的有关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依靠传承人来传承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既固定又流动的活态文化,应区别不同的项目,允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地传承。
(一)家庭或家族性遗产要保持遗产传承的传承性和背景环境性。许多遗产属于其家庭或家族自身祭祖或展示表演。要慎重对待这种遗产,不支持脱离本地域本区域的异地展示。但如政府和重大活动在相关组织或部门的安排下出去展示可以安排,但一定要得到遗产持有者当家人和本人同意方可。因为,脱离了背景环境的非遗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非遗文化形态,违背了非遗的真正精神和面貌。
(二)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由于传承人自身流动而带出遗产,要对传承人的现状进行科学分析,以便加强解决。如前郭县的非遗项目蒙古博的传承人青春就是这样的实例。她由前郭到了呼伦贝尔盟的海拉尔女儿家生活,从而将蒙古博的技术带到了另一个地域。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应该设法为她解决回到本地的条件,让她回到本地传承保护。如果不成,要立即同异地相关部门联系,作为特殊情况同异地联合申报这项遗产。
(三)关于建立遗产展示基地。现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了遗产专题园区、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这种做法直接起到了遗产抢救和保护的作用,开辟了非遗传承的新的方式和途径。特别是一些可移动性项目,不受遗产背景和条件限制的民间艺术类遗产剪纸、雕塑、制作类,集中在这样的地点展示,真正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些依靠背景和民俗信仰空间而生成的遗产,如祭祀类、信仰类,还是慎重到异地传承为好。同时,在异地存活的这类遗产是否由异地组织者申报,要非常慎重。应该立法解决这类遗产与异地组织者间的关系,从而解决目前非遗类型中存在的多种情况和问题。
四、成立保护机构和设立专项资金应依法进行
(一)全面建立独立的非遗工作机构。目前国家已经建立并要求各地组建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专家机构,但因机构编制等问题,多数地方没有设立,有的非遗机构置于文化机构之中,没有独立出来,这不利于开展工作。国家应以法律形式进行规定,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工作。一些非物质遗产资源比较集中,并且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但要建立独立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还应建立传承机构,确定人员和编制,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应依法设立专项经费。国家和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统一支出,专项使用;并制订有关政策吸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项目,确保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五、应将促进全社会提高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和增强保护意识以法律形式来体现
非遗的保护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国家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因此要立法促使全社会能自觉地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遗产持有者,并给他们创造保护的条件和环境。
(一)要加强宣传,普及非遗保护知识。针对目前许多工作人员和文化工作者及社会大众对非遗概念还不太清楚的现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力度宣传非遗保护知识,尽快普及公民对这个领域知识的了解,从而不断提高全民非遗保护意识。
篇3
关键词 学校文化;“青石德育”;德育品牌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74-04
学校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学校德育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得益彰[1]。拥有优秀文化传承历史的学校有义务将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和德育工作协同共进,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式发展。在拥有“世界石都”美誉的浙江省青田县,青田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凝练优势,体现文化传承特色,形成了“青石德育”品牌。
一、“青石德育”品牌的提出
出于职业学校教学的特殊性,其德育工作往往会受到专业技能教学的挤压,形成“重能轻德”现象。学生及家长等也往往简单地认为,“一技之长”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追求,学校德育工作的地位往往较为尴尬。对于青田职技校而言,学校有种共识。教职员工普遍认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能够直接为专业特长教育提供内在动力系统,能够直接决定学生在创新创业就业之路上到底走多远,更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境遇与境界。学校德育的方向性、有效性是关乎未来人、共同体、社会乃至整个民族文化修养水平的宏大课题。青田职技校在坚持学校特色文化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的探索中,始终坚持将构建德育体系、打造德育品牌作为深度融合的重要目标。
在浙江省,青田并非经济发达地区,但青田的地域特色却具有非常强的品牌优势。青田被称为“世界石都”,青田石品质优、品相好,围绕青田石,形成了非常完备的石雕产业。青田职技校的石雕工艺专业是学校的特色、品牌专业,也是参与石雕专业技能等级鉴定国家标准开发和引领课程标准研制的拳头专业。学校师生的石雕作品,不仅进入流通领域成为“商品”,有的还进入高端收藏领域成为“藏品”。如何将这种品牌优势凝练成德育特色品牌,发挥其德育价值,以优势专业文化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是学校构建“青石德育”体系时一直遵循的主题。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和中职教育的双重特殊性,致力于建构富有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青田职技校经过审慎研究,从解决德育现实问题出发,最终确立了“青石德育”的品牌。
二、“青石德育”的“三品六相”内涵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和非遗传承项目,石雕工艺为学校德育提供了深厚的内源性发展动力[2]。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尝试从青田石的内在品性出发,提出了具有职业教育独特性“三品六相”的“青石德育”内涵。
(一)“三品”
所谓“三品”,即学校德育旨在培育学生的三种品质:底线、底蕴、底气。“三品”作为青石德育之基,是基于中等职业教育之独特性的价值选择。“底线”突出的是学生做人的内在尺度,要求学生要有底线意识,懂得遵循做人、做事必须有的底线。“底蕴”突出的是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技能特长,强调学生应该有高远的目标,并且有支撑高远目标的核心素养。“底气”强调的是学生在面对纷繁多元的社会时,需要具备的一种气度和自信。
(二)“六相”
青田石有六种“相”,即纯,净,正,鲜,透,灵。如何将青田石的“相”,与学校要培养的学生的品德修养相关联,并实现二者的融通,这是学校赋予“三品六相”内涵时着力思考的问题。以青田石的“六相”为出发点,学校将德育理想人格目标进行了诠释。青田石的“纯”本指石质分子结构细密,具有温润之感,学校将之引申为学生应抱朴含真,温润纯如。“净”指青田石无杂质,具有清静之感,学校将之引申为学生应远离污浊之气,修身净心。“正”指青田石不邪气,具有正雅之感,在人格养成中指学生应博大中正,大气磅礴。“鲜”指石头光泽鲜艳,具有恒丽之感,强调德育活动应给予学生生动活泼、清新靓丽的展示机会。“透”指石头具有冰质之感,强调学生应在行动中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光明磊落处事。“灵”指气脉内蕴,具有光彩四射之感,强调学生应秀外慧中,灵气隽永。
三、“青石德育”的平台搭建与综合渗透
校园特色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力和传播过程的自持力。青田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德育平台的搭建、载体的设计和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完整地建构起富有特色的德育体系。“青石德育”实践中,学校既注重借助阶段性、有标志意义的主题活动来施加德育影,更注重在日常活动中综合渗透德育影响。
(一)零散活动系统化,展示聚合效应
德育品牌与学校文化不可分离。基于学校文化建设德育品牌,强调建立德育品牌的可信度、保持持续关注度和“口碑”等方面[3]。为此,学校将看似微不足道的、零散的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发挥系列活动的冲击力和品牌震撼力。学校在注重对有成效的原有德育活动的继承基础上,不断开展反映时代特征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活动,以宏观的结构框架来统合零散的德育活动,形成了既反映中职教育特色,又具有学校个性文化色彩的“三色”“三节”德育系列活动。
1.“三色”教育系列
所谓“三色”,即红色教育、蓝色教育与绿色教育。
红色教育,喻指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扩展为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红色教育,解决的是学生的内在道德尺度问题,是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也是一个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底线问题。围绕红色教育,学校设计了团员先进性教育、“彩虹人生”、“我的成人礼”等主题活动。以团员先进性教育为例,其目的是做好团队衔接、引领学生体认团组织、积极加入团组织,并以新的角色认同引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学校综合采取了座谈会、主题自学、共同体分享、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团员或未来团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团员意识,发扬优良传统,解决团员和团组织在思想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文化引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蓝色教育,以“蓝领”中的“蓝色”来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和生涯设计理念。在红色表征一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基础上,蓝色则表征着一个未来的职业人或专业人的职业道德素养。蓝色教育强调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入手,突显职业学校对学生未来职业道德中“工匠精神”的坚守。工匠精神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还意味着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推陈出新,精益求精,不断创造新产品,追求新境界的精神。围绕工匠精神培育,学校以“蓝色教育”为切入口,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创业、技能节等活动中,均通过师徒结对、典范引领、个案警示、群体宣誓等方式,激发与唤醒学生的工匠精神。
绿色意为和谐共生。学校将绿色教育列入德育活动,一方面寓指学生应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中的环保理念,另一方面则强调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围绕绿色教育,学校多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参加各类“环保”志愿者活动,如“3.15”志愿者植树活动、石都博览会志愿者服务活动、保护母亲河瓯江清捡白色垃圾活动等。根据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统一部署,结合青田地域特点和学校绿色主题活动设计,学校开展了主题演讲比赛、板报评比、青山绿水征文等一系列活动。
2.“三节”活动系列
“三节”是学校体育节、技能节、青年节的统称。学校不仅注重各种活动的日常践行和积累,也重视通过每年一度的“三节”来营造学校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与价值实现的舞台,发挥活动的聚合效应。德育是一个有其独特价值的相对独立的工作领域。同时,德育也不是孤立、封闭的系统,真正有效的德育,既不应抛离学校其他日常工作另立门户,又不应当以德育的综合渗透性为借口,在忙于应付各种其他的日常工作时有意无意地将德育消弭于无形。对于每一项活动策划,学校都注重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如在技能节期间,电商专业开展“电脑绘图”比赛,工美专业开展“素描展览”,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五项全能”(歌唱、舞蹈、普通话、钢琴、讲故事)比赛,石雕专业开展“泥塑展览”。
(二)日常工作精细化,提升专业境界
对德育日常工作进行精细化处理,是学校的典型经验。“日常”,是检验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尺度。中职生的日常管理与教育,面临许多现实而又严峻的挑战。一种善的德育理念,如何转变成为学校德育实践,这不仅取决于师生的认同度,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服务中将这种理念“无痕地”渗透。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校训、校风为指导,学校不断致力于将德育日常工作精细化,追求学校德育的规范化、专业化境界。
1.基于“7S”的宿舍自主管理
以寝室管理为例,为了督促学生逐渐实现由被管理到主动自我管理的转变,学校引入了“7S”寝室管理标准。通过对照管理标准对学生进行逐项培训、落实和检查,逐步实现了学生寝室卫生、风貌的规范化。为了加强对学生就寝安全和规范化的管理,学校教师通过督导制度,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近几年来,督导教师通过学生自我管理的数据记录分析,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基于“7S”的宿舍自主管理也成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平台,为达成家校理解、谅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记录得到充分信息,教师的敬业和关爱让学生倍感温馨。
2.致力于生态化的全员德育周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职业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是校内、外德育环境“无缝对接”的自然结果[4]。为了让学生转变观念,逐渐克服因德育活动中将自己定义为一个“被管理者”而产生的抵触、逃避甚至敌对等消极心理,确立自己作为学校管理“当事人”与“行动者”的意识和立场,学校设置了“青石全员德育活动周”。活动周中,学校相关部门和成员例如政教处、值周教师、值周班级及全体值周学生都被视为活动周的主人,他们均以一种非常自觉的学校管理者的角色来全面管理学校各项工作。学校会对全员德育周进行统一总结评析,并举行国旗下讲话和交接授牌、授帽仪式。“青石全员德育活动周”由于实现了学生全覆盖、工作领域全覆盖、时间全覆盖,构筑起了全员管理、人人德育,全面管理、事事德育,全程管理、时时德育的“三全”德育体系。
3.根植于社团的后进生培养
后进生的转化与培养,是几乎所有职业学校德育中的难点。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程中,这一课题具有更为现实和紧迫的意义。长期跟踪研究表明,职业学校的后进生有多种类型,大部分的后进生,是思想意识松懈、习惯养成不够等造成的,后进生的转化和引导过程艰难且任务艰巨。学校精心研究后发现,因材施教并相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转化成效明显。例如,学校“明星篮球社”成员原本是一群酷爱体育活动但行为散漫的“问题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爱好组建了篮球社,并组织学生自主订立社团章程,撰写训练日记,进行礼仪训练,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好的、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经过教练耐心细致的教育和日积月累的感化,他们的形象气质、行为举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4.强调行为养成的“青石训练营”
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强化的过程。学生在不恰当的管理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故意敌对、行为冲突和故意逃避。针对这些行为,学校设立了“青石训练营”。训练营以集中强化训练、多管齐下、综合施治为突破口,试图协助学生扭转不良习惯,逐渐建立起规范化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帮助学生回归集体生活。为了使这一工作达到更专业的水准,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聘请专家特制了德育积分电子系统,借助讲座、心理辅导、正反面典型案例介绍、军训拉练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干A与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青石训练营”实践效果明显。
(三)德育资源品牌化,形成扩散效应
“青石德育”特色的培育与生成,一方面是由“青石德育”的根基生长出来,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回归到“青石德育”的根基上去。如,“大禹多功能手机柜”的发明和“手机文化节”的设立便是德育工作品牌的具体体现,展示了学校德育理念和德育取向。以“三品六相”为指导,两个品牌的打造阐释了“青石德育”特色的价值辐射和品牌创生过程。
1.设立“手机文化节”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益成为手机的用户群。手机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媒介和移动学习端,无疑拓宽了学生的交流范围和学习平台。但是,手机的无节制、非理性地不恰当使用,却带来了学校管理的新烦恼。如何把手机带来的烦恼,变成一种道德教育的正能量和正面资源,这一直是学校深化青石德育特色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和对移动学习端将日益成为未来学习潮流的把握,借助于手机这一现代化通信工具,学校因势利导,发起设立“手机文化节”,引导学生在有规则、有规范的情况下有理、有节地使用手机。学生在每年度的“手机文化节”中通过签名仪式、网络学习和师生互动、大师互动等展示了自身魅力,形成了积极心态。“手机文化节”引导学生真正将手机作为未来移动学习端资源,不断拓展手机的使用范围、方式,并通过制度与文化设计,引导学生成为手机的主人,防止被手机控制乃至奴役。
2.研制“手机柜”
基于“三品六相”青石德育体系的精神,学校致力于将手机管理作为培育学生“底线”、“底蕴”、“底气”的突破口,创生出了青田职业技术学校手机管理的独特经验。学校教师发明了“大禹多功能手机柜”,杜绝了学生上课用手机的问题。通过“大禹多功能手机柜”的换代升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在材质和外观设计上不断提升“大禹多功能手机柜”的品相。学校手机管理的经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媒体曾大幅报道学校手机管理经验,兄弟W校不断前来学习取经,区域影响和价值辐射效应增强。
四、结语
事实上,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文化建设间的深度融合也指向职业学校德育力量的深度展示。德育越发展,德育活动的自觉性越强、文化价值内涵越深刻,文化对德育活动的引导和建构作用越大[5]。新形势下在重点推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中,职业学校在校本优秀文化传承和德育工作实践中应该进一步增强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探索学校优势文化与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之路上继续探索。
参 考 文 献
[1]杨彬.从德育的视角看优秀学校文化建设[J].天津教育,2006(2):38-40.
[2]许瑞芳.文化传统:德育现代化的内源性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61-63.
[3]郑航.基于学校文化的德育品牌建设[J].中小学德育,2016(8):14-18.
- 上一篇: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
- 下一篇:保护眼睛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