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综合性特征表现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思维的综合性特征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思维的综合性特征表现

篇1

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认为,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除了具有一般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归纳了创新思维的特点。笔者认为: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颖性:创新思维实乃一种超常规的思维方法,求新、求异是它的一大特点。二是独特性: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在于它能独具卓识,敢于对人们司空见惯或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怀疑,勇于向旧的传统和习惯开战,也能够主动否定自己,打破自我的框框。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三是多向性:创新思维的多向性体现在它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在一个问题面前能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以扩大选择余地,能灵活地变换影响事物质和量的某种因素,从而产生新的思路。

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

1.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

逻辑思维一般是指符合形式逻辑要求的思维。其基本方面不外乎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简而言之,逻辑思维就是按照逻辑规律建立概念和命题之间推理关系的形式化思维。非逻辑思维则是诸如直觉、联想、幻想、猜想以及灵感等不服从逻辑规律的思维。

创新思维是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一般来说,在创新过程中,逻辑思维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为发明创造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主要是逻辑思维在起作用。对发明创造对象的观察、描述以及概括,主要靠逻辑思维。即使是非逻辑思维的结果,最后也必定要求被补充、解释、完善成符合逻辑的概念和方法。才能成为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实际上,在任何创新活动中,创新者往往都是在前人知识所铺就的逻辑大道上继续往前探索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道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的“深渊”上架起“逻辑的桥梁”。

2.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互补,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等

它是指围绕某一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立体式的多向性的思维方法,它具有空间上的广延性,思路上的放射性,层次上的多样性,角度上的任意性等特点。一般来说,思维延伸越远,思路越开阔,获得新发现的几率越高。

收敛思维是一种与发散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又称辐合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等。收敛思维要求将多路思维指向某个中心点,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向四周辐射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就是从四周向某点集中,收敛、抽象、概括是其基本内核。

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视觉艺术思维的领域中,艺术的创作总是强调不断创新,在艺术的风格、内涵、形式、表现等诸多方面强调与众不同。不安于现状,不落于俗套,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这些都是艺术家们终身的追求。标新立异是视觉艺术思维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

标新立异法要求艺术家在艺术思维中不顺从既定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多方位、跳跃式地从一个思维基点跳到另一个思维基点。

篇2

关键词:工艺美术;设计;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工艺美术设计在今天的社会中已经完全融合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影响了人们的每一个生活领域,那么只想运用单一的风格来创造设计已变得不太现实,所以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要不断创新,运用多种创新的思维和创意研究为生活做改变。创新思维表达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其中包括创新思维、形象思维以及逆向思维等多种方式。

一、创新思维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界定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活动。此类思维不仅能够为人类新环境开拓过程中科学探讨与研究带来帮助,而且也能够为设计者独特想法与灵感的获取带来较大的启发,是工艺美术设计中所不可或缺的力量。此外,作为一种设计主题中的新构想,创新可以看做是艺术与科学两者综合的产物,是创作活动力对设计者灵魂的展示。

二、创新思维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具体特征

一般来说,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思维

这是一种直觉性的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内容为主的思维状态。对工艺美术设计而言,在设计者对作品进行设计的过程里,如果没有形象的所造就会使作品因为没有思维状态与语言表达而在整体上缺乏生气。如何去获得形象思维,设计者就应该将自己投放到生活和自然当中去,在广阔的环境中用心感受和捕捉具有深刻特点和意义的形象事物。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它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形象性、非逻辑性以及想象性。

2.抽象思维

在很多时候抽象思维也称为逻辑性思维。其内容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的概念对在发展过程中事物的本质进行动态的反映,通过对其本质作出概括与思维后,再对其部分特征进行提取,从而使其由感性认识的阶段向深层次的理性认识阶段进行过渡。由于抽象思维不仅可以对事物的外部状态作出有效反馈,而且还能够让人对事物进展的动态预见提供更好的依据。在工艺美术设计中,抽象思维的应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同时又称为求异思维、扩散思维核辐射思维等,也是属于创新思维中的一种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以事前已确定好的出发点或目标为基础,通过不同手段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思维的过程内对不同信息进行收集,最终通过各类方式的比较来寻找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工艺美术的设计者而言,其创新能力往往体现在他们对发散思维的应用过程当中。只有能够对发散思维作出转化或加工,才能保证发散思维在艺术创作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发散性思维往往因其变通性、独特性以及流畅性等特点而占据了重要地位。

4.逆向思维

一般来说,逆向思维所体现出来的状态往往和我们正常的反应完全相反。作为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手段,此类思维模式富有创新内涵,所以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对不同事物进行处理往往会收到许多意料之外的结果。相比较上述三种思维方式来说,逆向思维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当大多数人对某事物极为追求时,一小部分人则会选择放弃一些与大众不同的思维。通俗点讲,逆向思维就是指与大多数人想法不同的个人想法,它常常会给人们带来不符合常规、让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工艺美术设计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使思路更加宽泛、清晰,也能够给受众不一样的思维感受。所以设计者应该要学会运用和深刻认识逆向思维,遇到事情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解决,这样就会给广大受众带来更加新鲜的感受,从而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三、创新思维在工艺美术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对于工艺美术设计来说,创新主要的思路模式就是表现在怎样向受众表达它内在的含义和内容。设计者在创作过程中还需要将其和其他元素加以创新渲染,以达到更完美的视觉效果。

1.图形的创新

图形对于工艺美术设计来说,是它的灵魂。我们见得最多的产品设计,往往是以造型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它的加入倾注了设计者对创作的全部感情,从工艺美术设计的层面来说,同样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2.色彩的创新

由于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幅度大,配色方案多种多样,所以工艺美术的设计师可以根据色彩的特质传递不同的信息。只有将创新和色彩融合在一起,才能让整个工艺美术设计具有生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向受众传达设计者所想表达的意境。

结语:综上所述,工艺美术设计要以创新思维为根本和发展平台,结合实际,寻求一种全新方位的思维创造模式,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开拓一个比较全面的思维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性思维;独创性;求异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50

目前很多高级中学采用的数学教材加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重在让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新教材编写的基点;以学生主动探究、亲自体验为特征,是新教材内容体现的重点;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新教材的热点;让所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理解和健全,是新教材创新教育的灵魂。在教学中,我们应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中数学课堂,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进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创新性思维和高中数学课程的关系

创新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1)独创性,这样的学生思维灵活,不受传统习惯和先例的禁锢,超出常规。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定义、定理、公式、法则、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科学的怀疑、合情合理的“挑剔”。(2)求异性,学生的思维表现出标新立异的特点,喜欢“异想天开”,出奇制胜。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传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不满足,乐于谋求一题多解,享受不一样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3)联想性,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当我们面临某一种情境时,思维可立即向纵深方向发展;觉察某一现象后,思维立即设想它的反面。这实质上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思维的连贯性和发散性。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联想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联系已学知识的广度和复杂度,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4)灵活性,思维突破“定向”“系统”“规范”“模式”的束缚。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所学的、老师所教的,遇到具体问题灵活多变,活学活用活化。(5)综合性,思维调节局部与整体、直接与间接、简易与复杂的关系,在诸多的信息中进行概括、整理,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繁杂内容简单化,从中提炼出较系统的经验,以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定理、公式、法则及有关解题策略。因此,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加以培养提高。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管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学生主动去吸收,主动去思考,才能把这些知识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如此,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很多人会认为,创新思维是一种天赋,有的人天生就有着异乎常人的思维,他们思维敏捷,解题时往往能另辟蹊径,学习效率惊人。殊不知,这恰恰是他们创新能力较高的一种表现,而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这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以锻炼,正是这种长期的锻炼才使得他们有超乎寻常的表现。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思维,打破传统的天赋论,让学生相信通过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也可以大幅提升。创新不是极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人人都可以创新的。只有燃起学生的自信心,他们才会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对未知、对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究中去,将他们的自主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其次,密切联系教材,活学活用。仅有学生的自主性还不够,教师还要做好领路人的角色,备课时充分研究教材,自己首先要打破常规,寻找新的解题路径。授课中,要多用启发法,教师讲解基本的定理公式之后,可以将定理公式的应用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在做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把基础的知识点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去。每一道习题的解法也可以安排学生轮流给大家讲解,如果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解法,都可以随后加以补充,这样,教师将更多的课堂主动权和时间交给学生,会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对创新的渴望和由此带来的价值感的期待。最后,注意营造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创新思维能力本身并不是纯理性的,它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是情感与理智的完美碰撞。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发自内心对人类共同社会的关注对世界的关爱才是人们创新的最强劲、最健康的源动力,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多发挥学生个性当中无私利他的成分,让他们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体会互助合作的美好,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分享鼓励支持的人性之美。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会是心怀天下,乐群互助的创新型人才,这才是我们的社会真正需要的。

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系统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应该积极创设途径,选择问题内容,通过启迪和引导,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愉悦轻松、团结协作的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闫慧龙.如何启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性思维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5(18).

[2] 梁世忠.从新教材的视角谈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5).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程改革 创新

21世纪将是日新月异,百舸争流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潮流中,谁能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谁就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一、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的遗像、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形成创新素质的起点。

(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氛。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它融洽了师生的情感,营造了愉悦的氛围,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律的习惯、自觉的行为,用情感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和蔼的表情,幽默地话语,庄重的举止,文明的行为等等都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而要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

(二)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或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从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二、启迪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一)以情境教学为载体,鼓励学生拥有科学的批判精神,大胆创新。开启创新思维的大门

良好的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知识的积淀。正如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所说:“偶然的机会对所有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广博的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它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新思维本身,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联想提出和解决一些教师未曾教授的知识,发现和构建一些可能的知识联系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新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二)要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以表象或具体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方式反映现实或表述知、情、意的思维方式。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着主导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丰富学生有关视觉、听觉、语言的形象。教师可以采用叙述法、联想法、想象法进行训练。例如:经常要学生看地图说地理分布;看漫画讲地理含义;看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看景观联想地理特征等。通过这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三、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集中体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今后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一) 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创设地理意境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强,知识内容丰富,而大部分知识是学生没有也不可能亲自经历,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语言不仅要做到科学、准确、清晰,而且能灵活运用语言的艺术,如适当的加上一些谚语、诗词、成语、歌诀等趣味语言,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地理意境,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实地理表象,使学生听课时如同身临其境,听后心驰神往,回味无穷,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易于接受和掌握地理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声音等表现信息媒体的优化组合,并通过计算机的综合处理和控制,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式的操作。作为地理学科来讲,多媒体辅助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它具有形象、生动、逼真、直观的特点。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优化地理课堂结构,使课堂素质教学达到更高境界,从而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这是摆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创新素质,我们地理教师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骆明辉 浅谈高中文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13)

[2] 陈君 于文青 基于新课标的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8,(14)

[3] 张春莺 浅谈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 2009,(11)

篇5

关键词:陶艺课程教学;创新思维;新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美术学科的升级,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高等美术教育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能力型”、“素质型”教学模式,一直是高校在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许多高校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陶艺”课程。该课程十分强调“造型”能力,由于它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和易产生成就感等诸多优势,因而深受学生们的亲睐。尽管如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创造力,并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创新实践转变成“能力”和“素质”,长期以来是“陶艺”课程乃至高等美术教育探讨的焦点。

一、“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缺失的现状

在当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及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纷纷意识到“陶艺”这一古老而历久弥新的艺术形式,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于是许多高校开始设立了专门的“陶艺”工作室,对非陶艺专业的学生设置“陶艺”课程,以期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和操作方法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强调技术性和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创新性和拓展性的重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的交流共识,现将目前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创新思维”缺失的现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原创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匮乏

高校在“陶艺”课程教学中往往缺乏国际性前瞻目光,一味地“敝帚自珍”或投其所好地盲目照搬。在教学中,主要依据前人探索的既定成果安排教学内容,强调以工艺技术的掌握和“传统经典”摹仿为主导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虽说传统的沿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却也姑息了一味模仿、食古不化的恶习。多数只学到传统技艺的皮毛,没有汲取国际当代陶艺的创新成果,严重缺乏“原创”的朝气。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创新意识,也没了“自我”。因此,目前这种“陶艺”教学模式亟待彻底反思,必须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充分借鉴中外“陶艺”创作和教学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2. 课程建构缺乏开放性和兼容性

课程的建构十分单一,缺乏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教学内容也与其它学科关联性较差,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加之课时数过少,学习技巧已自顾不暇,根本无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训。此外,美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局限于自己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工艺美术史中学习的有限陶瓷知识,特别欠缺以“创新思维”主导的陶艺创作与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

3. 重视技能学习,忽视思维培养

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教学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强调技法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原料属性、成型方法、装饰技法,如:手捏法、拉坯法、刮划法、粘贴法、施釉法等,缺乏针对学生直觉、推理、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评价标准也片面地强调陶瓷的技术之美,忽视学生通过感其质、掂其量、悟其性创造出来的,融入陶瓷中的生命之美、情感之美。错误地传达了技术表达胜过观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作品与产品之间缺失了本质的区别。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把制陶、烧陶的技术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不仅占用了大量课时,也使观念创新内容无法展开。此外,在多数国人眼中,“陶艺”被划归到工艺品或工艺美术范畴,并长期遵循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而“陶艺”审美则以严格、规矩、精美为评判标准,其实,这就是以技术美作为“陶艺”的审美标准。这一标准严重影响和固化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 教与学的沟通缺少互动性机制

尽管不少教育者呼吁在艺术教育中导入启发式“创新思维”,然而,目前的“陶艺”课程教学仍没摆脱“灌输”的模式。针对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往往缺少互动性,教师便是课程的“权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被奉为“真理”和“标准”。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严重缺少批判性反思和探索性精神。可悲的是,一些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对老师言听计从,模仿其风格成为天经地义。老师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来衡量学生作品的优劣,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过多参与和影响学生多样性的创作风格和独立性思考。

二、“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上(如:成型方法、装饰技法、烧成方式等)均能呈现出理念高于行为、创新胜于规范、过程重于结果的特点。陶艺制作过程要求双手与工具协调使用,手的动作刺激了脑细胞,并促进大脑的运作,使擅长“逻辑思维”的左脑与擅长“感性思维”的右脑交替使用,发挥最大效能。“陶艺制作”不仅提高了双手的灵敏度,而且丰富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同时,创作所要求的个性、动感、力度、速度感的表达,也非常有利于启发开放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如: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隐喻思维法、打散重构法、异质同构法等。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应用,“陶艺”课程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造型能力”,并为创新性、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学生形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独立人格的重要阶段。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和主人翁,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肩负着以其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加强对美术专业学生的“陶艺”教育,对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尤为重要。

三、针对“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与实践

由于高校“陶艺”课程中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因此改革已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改变以传统“灌输”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其次,从“学”着手改革,将基于“教”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基于“学”为主的模式,即:由被动“教授”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授“知识与技巧”转变为教授“思维与方法”。同时,要注意“因才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在尊重他们的表现欲和个性化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传统技艺手段与现代创意思维相结合;把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相融合。基于这种思考,本人在多年“陶艺”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了一系列教学“新举措”,并已初见成效。

1. 教改新措施

(1)课程设置遵从时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学生改变传统思维定势,用广阔的视域和开放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中的“形态”,并在造型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反复锤炼操作技能,并用创新思维去塑造“新形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性,实际上,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扮演“教练”而非“教师”的角色,通过启发思维、解惑问题和传授方法等手段,帮助学生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去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此期间,教师与学生的充分“沟通”则是“陶艺”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

(2)强调作品的原创性,通过“造型”整合所学知识。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做好示范性讲解,并身体力行,同时,应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去探索和创造“原创作品”。“陶艺”课程的讲授,不仅要关注陶瓷制作技术与原理,而且还要聚焦陶瓷造型的规律和方法,并能学习和掌握古今中外的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要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造型”这一复杂的过程,来整合所学的中外美术史、设计史、艺术概论、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素质。此外,还带领学生参观国内和国际性陶艺展,考察国内的瓷厂和窑址,让学生从器物中感受“陶艺”的内在美感,创造形式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

(3)在教学环节上强调“教”与“学”的互动作用。“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摒弃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代之以启发性的互动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学生研讨、人境互动。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激发学生探究“陶艺创作”的兴趣,鼓励持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互相启发,师生相互启发、补充、促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双向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拓宽知识、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提高创新能力、教学相长的目的。

(4)在实际操作中实施分组合作制,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实施分组合作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了分工协作和团队研讨的优势,并在造型过程中逐步强化“团队精神”。由于学生个体和创作主题的差异性,以及“陶艺”制作程序的复杂性和交叉性,这便为“分组合作制”提供了契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合作兴趣,一方面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与其合作,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团队的创造力量和优势。同时,这种方式还了化解了学生短期内集中使用场地和设备的矛盾,有效地协调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2. 教学新成果

多年来,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与表述,即:提倡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所带出的不同感觉方式、表现方式与思想、观念的结合,并贯穿于陶艺基础、技法与表现、实习创作和毕业创作一系列课程中,使学生得到在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支持和感觉把握,从而形成了相对丰富而多元的创作思维和创作面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届湖北现代陶艺展”中我院有13名本科生入选,9人获奖,在近年的湖北省高校师生美术作品展中,也有多位学生的陶艺作品入选参展并有不俗的表现。另外,从创作课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范例,也较充分地体现出我院陶艺课程改革的特色和成果,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积极的因素和闪光点:

(1)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体现。从获奖作品来看,其完整性和形象的表现力方面足以证明同学们已具备了扎实的造型能力。此外,在形象塑造和空间形态营造上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充分显示出了其能力上的优势。不难看出,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心灵相对应的形态语言和精神品格;他们所关注的不再是浮泛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将多元创意思维寄寓在造型中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意义。作品注重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的表达,作者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思考,探索个性化的道路。

(2)传统资源、当代文化和自身经验的整合与转换。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不满足已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当代文化,从社会变革的现实和个人成长的经历中提炼主题。许多作品努力在传统和当代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关系和表现形式。特别在传统资源的利用上做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他们已经意识到传统艺术中的很多内容还有待继承、发掘和拓展,有许多可以引导和启发当代艺术表现的东西还没被很好的利用和认识。这种思考,对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能能可贵,而且至关重要。

(3)综合材料运用与人文情怀表达。综合材料的运用,使“陶艺“从材料上寻找到了面向“当代”的一个有利武器。许多作品强调了材料运用的多样性,扩大了陶瓷的表现力和外延,使“陶艺”展现出更加活泼,富有生命力,充满神秘感和多元性特征。每件作品诞生的过程都是同学们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品格升华过程。从这些陶艺作品中,可以发现这样的共性特征:同学们的陶艺创作并没有受制于技术的羁绊,而是以陶瓷为载体,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人文情怀。其实,正是这种人文情怀,才能让“泥土”渗透了丰富情感,让“造型”绽放出思想光芒。

将“陶艺”纳入高等美术教育中,意义十分深远。“陶艺”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职能,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们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陶艺”课程也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造型,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艺”课程还具有彰显个性的途径,通过创新思维的导入,学生们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陶艺”课程更具有整合知识的作用,通过课程结构和环节的组织,能够将诸多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颇有“课程群”之功效。此外,“陶艺”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陶艺创造的实践过程,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消化、理解,以致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周月麟. 关于陶艺教育的思考[J]. 装饰,2004(8):89.

[2] 李砚祖. 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 中国美术馆,2006(6):55-57.

[3] 于长敏. 普通高校陶艺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 美术大观,2007(9 ):169.

[4] 蔡麟雪. 浅谈综合性普通高校的陶艺教育[J]. 美育,2010(5):132-133.

篇6

服装设计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创造,要去创造主要取决于设计者的创新思维,这里所谓的创新思维一般就是指以辨证的逻辑性思维为基础,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经验进行归纳、分析,运用。以一个新形式出现,突破前人所设计的作品。对于服装设计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特征:

(一)敏锐性

对于服装方面来说,敏锐性是指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灵感、审美和观察具有独特能力,用精准的专业眼光进行发现和把握服装流行趋势信息并碰撞出设计灵感的“火花”。就如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上,意大利队的圆领球衫引领了本届参赛的潮流,带动了国际运动服装设计的新思维,给设计师带来了不少的创新启发。

(二)独特性

服装设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设计过程中的新、异及首创,换言之,一个好的设计作品,要与别人有所不同,要具有自身独特性、区别性,就如:服装大师夏奈尔在她设计生涯中充分采用了黑白犬齿图案,金属纽扣、长项链,以及金属与珍珠结合的腰带的风格,这点独创造就了她设计独特性,也给服装发展史带来了积极影响。

(三)变通性

服装设计的变通性,主要指在设计师进行设计过程中脱离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束缚,敢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新设计方法,用时代智慧的眼光,打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如在设计中将材料与创新想法进行有效结合,打破传统的用料与搭配模式,将材料与设计理念形成完美一体。

(四)综合性

众所周知,服装设计是一个知识运用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如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加上个人设计经验、设计理念等进行多方面结合运用,以及个人对服装有独特的理解、或服装文化、服装风格、服装时尚性等综合性的见解。将对整个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起到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职业高中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指导思想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从当前职业高中服装专业教学过程来看,更多的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现代的教育理念来说,一是强调学生主体性,一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要以增加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创新性为教学要求。要强调学生达到:学会和会学的两个中心点,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走出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模式。因此,在服装实践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设计效果图以及各类配饰图案加上音乐结合一体进行教学感染。同时,要让学生主动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构思自己的设计,也可采用辩论方法,提高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学生要敢于尝试,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探讨新事物,如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设计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不要限制设计效果如何,主要勇于尝试,认真发现问题,探讨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二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来源于个人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个人自信心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老师要强调学生参考性,主动性以,唯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形成。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促进创新思维培养,因此,在教学中作为老师,应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敲定好教学目标、内容、知识点、难点,并充分地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在设计教学环节中一定要强调创新性,同时要设定内容得当,难易把握要准。应该在学生具备完成能力的条件下注重引导和启发。

(四)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

知识是生产力,它的前提在于合理运用。在过去教学中,我们过分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积累,因此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其实,在服装设计中除要具有课本相关知识以外,更多应该教授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方法,促使学生学会知识,运用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作为老师更应多注意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多倾听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也是了解学生知识之间的联系性,知识的联系性往往就是创意的源泉。服装艺术设计思维与自然界的事物一样需要新陈代谢,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活动过程。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创新的前提条件。

(五)进行“教师少说,学生多做”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其实更多是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是老师“少说”,让学生“多做”。多做就是指多实践、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学科,在教学中要求注重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多练”。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学生外出实训,或校内工艺实训练习相应教学环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三、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一)从色彩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色彩是外出服装设计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主要运用服装设计风格以及搭配方面,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对色彩空间的理解,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从色彩中得到灵感,让色彩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灵魂之光。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对季节色彩、自然景物色彩、人工色彩、民族色彩等的搜集引用而获得启示。使学生懂得季节色彩包括:春天明媚的绿、青、黄色;夏天鲜艳的红、黄、兰、绿色;秋天绚丽的金黄、褐红色;以及冬天宁静的的兰紫、青灰色。自然景物的色彩包括:山川、河流、海洋、沙滩的色彩;有红花、绿叶、草木、树丛的色彩、也有蓝天、白云、阳光、月照的色彩;还有驼、羊、鱼、虾之色。人工色彩如对建筑、轻工产品、工艺产品和日用产品等人工配制的色彩所进行的迁移引用。

(二)从形态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得到启发,如龙、虎、斑马等动物;荷花、马蹄莲、郁金香等花卉形象;还有各种鱼类、贝类等海洋形象和自然中其它各类形象,大到宇宙星球,小到沙砾树叶真菌,这些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只要经过艺术的思考推敲,其外部与局部的各种形态都可在经过学生的思考与创作之后升华为好的设计作品,都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创造力。人类自身营造的人为环境也给拓展迁移设计带来生机与思路,借助先者与智者的造型艺术,再经过一番想象创造也可推出美观新颖的设计形态,这种直接引用转化的设计方式是一条迅速有效引出创新设计的捷径,使人类借助巨人的智慧和才华去攀登造型艺术的新高峰。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服装设计中尤其是在一些表现创意的服装中广泛地借鉴和采用自然景物及人为形象已不足为奇,并被很多设计者情有独钟,成为艺术情感与才能的挥洒之作,无论是外国设计大师的郁金香、鸟笼和藤蔓的时装外形,还是中国设计师的鸡冠花、花篮和故宫、长城的服装样式都深深浸润着对大自然的崇尚和对文化艺术的礼赞,从而使这类题材形态的联想运用在服装设计中经久不衰。

(三)从材质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从实践运用,我们知道,服装材质对于整个服装设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重要性言而喻,它也关系到设计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到材质性能、材质的表面以及审美方面进行综合运用与搭配。为此,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材质的性能、工艺等知识。促进学生正确选用服装材质。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民主 氛围 情境 兴趣 竞争 求异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30-01

2013年10月中国产红旗9导弹即将卖给土耳其,40亿美元的订单。总理在泰国签订中国高铁转让技术。全世界惊叹,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说明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创新,不创新就要灭亡。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要想创新必须有创新人才。

要想成为创新人才,必须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同一个事物非同一般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主动的独创的综合性思维表现行为,能够从不同角度突破性的打破常规思考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创新思维则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探索求知判断推理所逐步积累起来的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各种途径,适时地培养和训练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简单的探索。

一、发扬民主,创设氛围

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会让学生消除戒备心,紧张的心理,从而保持心理自由,能发挥潜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而无需压抑,不必担心别人的笑话和讽刺,进而激发创新的潜能,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善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中才能自由的飞翔。教师作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正如应用了三角形面积是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教师要及时表扬这位同学的思维创新,冲破常规想法,想别人不敢想或没有想的做法,可以激励全班同学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科学恰当的诱发性的情境具有两个特点: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中带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满足这两个条件,既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知识,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况,让学生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创新的乐趣.

三 、引入竞争,满足好胜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的一剂良药,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穿插一些小竞赛,能使枯燥的教学课堂活跃起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和标准进行转变,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多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多用激励性语言,同时积极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缺点,给予鼓励和表扬,对表现差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指出,而是对他们的潜力进行提示,挖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在兴趣引导下,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发展求异,促进创新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最具生命力的特征,它是人们的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即定理解,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从传统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对待新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五、培养想象,发展创新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想象素材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表像,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相对之间的关系,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由商不变的性质,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使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知识的创新。

六、培养直觉,实现创新,

篇8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创新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这种思维方式。创新思维除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求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创新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因此在目前以及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一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设计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案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教学质量高低,首先取决于教者课前教学设计质量的优劣。物理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为教学只提供了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和依据,但如何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式,最合理的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才能达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创新思维及各种能力的目的?我们的体会是:必须依靠教者课前的创新劳动──备课、课堂教学设计。因此教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新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设计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教学细节,确定组织形式和具体处理方法,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价值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使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获取、发现新的知识,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新。要想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结构方案,教者应深入研究大纲、教材,应以大纲、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及获取知识为目的。要突出启发性、探索性、灵活性、民主性、独创性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者的聪明才智,精心运筹策划,细心推敲安排,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牛顿说:“如果我对世界有微小贡献的话,那不是别的,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而耐久的思考所至。”爱因斯坦也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办法成为科学家的。”思维是人脑将感性材料加工,提炼为理论认识的过程,独立性是思维的灵魂。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只能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无知即无能,没有知识的人谈不上创造。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习物理重在理解,要想清道理,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其中的道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许多学生在学习和解题时不会独立处理问题,不是题目做的少,而是平常缺乏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不能过细,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空间。讲的过细,会使学生不分主次,不利于形成知识框架;不利于从基本概念和规律出发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而是机械地记具体结论,乱用具体结论,乱套公式,不会独立获取知识,没有自我开拓能力,不会自己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既要讲清,又不能全讲清。对主干知识要讲清,如知识的来龙去脉,经过抽象、概括、分析、推理得来的过程,概念和规律的含义以及规律的使用条件;对派生的知识不能全讲清,给学生留出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钻研,“逼迫”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的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去做。在教学中,对重要的物理规律,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证明,对一些结论和推论,则以练习和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要求学生自己适时总结,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条理化和系统化。对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以及它们的应用,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都应引导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即必须经过思考,想通了,才接受;理解了,才应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越强,创新的欲望就越高。

三、课堂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知名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知识时的故事来作为学生教育的榜样,教师可以介绍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历史过程,以及各个物理定理和知识的发现过程,并对物理学家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新思维进行描述,进而使学生从中学习到他们宝贵的思维、意志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并主动将想象力和创造力应用到其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热门话题,如能源问题、污染问题等,使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更加贴近,这有助于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理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1;R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65-02

创新教育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创新能力是我国教学改革研究的着眼点和重要任务。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必然要求。医学生的学习一般较古板,不敢越雷池半步,培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病理学是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等。创新意识是指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所表现出的创新意向和愿望,表现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一般表现出以下特征:思维方式的求异性、思维状态的主动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运行的综合性、思维进程的突发性和思维表达的新颖性。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关键,教育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2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宰教学,学生被当作储藏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当转变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挖掘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在教学内容上,以“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道”为方向,重点突出,侧重理解;同时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使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积极运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加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3 加强病理创新性实验课

利用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及病理学技术,开展病理创新性实验。从根本上来分析,病理创新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已获得基础医学课程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结合理论知识、科学兴趣及专业创新能力,通过病理学创新实验自我设计和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在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加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紧密联系和前后贯通,探索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弥补各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相脱节的现象;使学生了解科研思维、临床思维的建立方法,巩固、扩大和提高各年级、各学期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思想,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能力。

本实验通过课题的选择、自我设计和动手操作,综合基本技术、宏观水平、组织水平、分子水平四个层次,建立新型的实验课程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病理学及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前后贯通,提高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发挥病理学实验室“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理念,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素养,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创新能力,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4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如果教师在授课中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了启发诱导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到最终的评价中,却仍然以标准化试题的形式来考核学生成绩,时间长了势必会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而,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应该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以书本知识的记忆和问题解答为主的考核方式。如可以采取客观题、主观题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笔试和口试相结合、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形式等,应避免只考“死知识”,而要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使评价系统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篇10

生理学是医学和生物科学的主干课程,它在医学科学及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在生理学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这既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也是生理学课程对教学的重点要求。

1 创新性思维的含义

创新性思维是重新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途径、方式、方法、方案、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优化组合的结晶。

2 创新性思维的特征[2]

2.1 独特性(或独创性、首创性、新颖性):是创新性思维最重要的特征,表明其思维内容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思维特色;是衡量一个人创造性活力的重要因素;反映思维的深度,以及对事物本质特征驾驭的力度;表现为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性、开创性。

2.2 求异性(或称求新性):创新性思维用已有知识、经验的重新组合作为基础,以获得新思维成果为目的,因而是一种求异、求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往往是一个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过程,新者异也,新是冲破传统思维模式,超越习惯性思维的产物,因此求异(新)性的先决条件必然是:敢于怀疑(一切),善于怀疑(一切)。

2.3 灵活性(或称变通性):创新性思维最忌讳“以不变应万变”的教条思考模式,而强调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2.4 敏捷性:基于创新性思维是以创新为根本宗旨,因此进行创新性思维必须思维敏捷,行动迅速,捷足先登,发现别人觉察不到的问题,提出别人想不到的构思,拿出别人做不到的成果。

2.5 偶然性(或称突变性、随机性):由于创新性思维通常都要经过“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这样一个过程,因而具有偶然性,偶然的背后隐含着必然,突发的基础是积累;“长期苦探索,偶然喜得之”是创新性思维的必由之路。

2.6 跳跃性:创新性思维过程中最精彩的一段是一些偶然因素诱发的灵感或顿悟,一种导致成功的判断和结论随之产生,其起点(B)与终点(E)不一定在一条光滑连接的“曲线”上,或者说B与E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逻辑必然性,因而这种思维具有跳跃性。

2.7 综合性:知识是创新性思维的必备基础,见多识广的人才有可能站得高,看得远,综合各种知识能力强的人才有可能产生新的联想,提出独特的见解。创新是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综合多种思维方法的一门高超艺术。

2.8 联动性:创新性思维是一种联动思维,它善于由此及彼,由里到外,由一类事物联系到另一类事物,从一种思路延伸到多种思路,由正向到逆向,从纵向到横向,引起连锁反应,这意味着创新性思维具有灵活性、多变性、流畅性,可产生奇特的、五彩缤纷的效果。

3 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3.1 生理学论述的是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许多概念和生理过程都有较高的抽象和理论概括性,且难讲解,难理解,难记忆。若借助感性材料和丰富的想象力把事物联系起来,加以组合整理或重新排列进行“形象思维”,不仅有利于理解、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而且为以后开展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因此,在生理教学中应重视形象思维教学手段的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简单化,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记忆,丰富课堂讲授趣味性,也可避免“千言万语说不清,学生越听越糊涂”现象的发生。

3.2 充分运用实验现象的具体材料及教学图像、模型、声像教材等直观教具:从一定意义上讲,生理学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源于实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是认识的过程,故在课堂教学时,可在逻辑推理的同时,将前辈的实验作为形象材料告诉学生,让学生对实验设计、实验现象进行思考,达到形象思维训练的效果。

3.3 充分发挥想象力或利用日常生活中具体形象知识指导生理学学习:想象是以丰富的记忆储备为基础的,以改造旧表象,塑造新形象为特征。没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就难以形成根据语言、图形产生新的形象,因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贫乏的,空洞的,这也是知识死记硬背的根源。在生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再造想象来解释某一抽象的生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讲述前负荷对肌肉收缩力的影响时,可将肌纤维形象比喻为“弹簧”,用“弹簧”的物理特性解释异长自异调节(Starling机制),这种讲解学生易理解和接受。

3.4 合理提出问题让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源于“疑”,而思维又要以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生理学实验的功能,实验教学中适当设疑,使实验内容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问题化,然后在实验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析疑、解疑,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启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以培养思维能力。

4 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它是一种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在个人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重新加以综合,给问题以新的解决。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显著的优势,因为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避免过分注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下的结论,学生当成真理的现象。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质疑问题,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化观念,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迷信,从而形成探索的、发展变革的观念,而且讨论中师生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避免了学生听催眠曲现象,使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激发每个人思维活动的潜能。

生理学是基础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3],发掘学生的潜能并启迪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探讨问题、发挥想象、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分析、总结提炼,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廖 于. 创建生理学精品课程,提升医学基础教学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068.

[2] 许光明. 创新思维[M].广东: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