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基于对话视野的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民主性。平等、民主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对话的前提,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教师要摒弃自己独唱主角的状况,让自己的阅历、学生的经验、阅读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多元化的信息共享。(2)主体性。教师在从自身的角度解读文本,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将话语权交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3)生成性。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交流,情感的沟通、知识的汇聚,不断产生更新颖、深邃的对话,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充满生活活力。(4)体验性。语文阅读是博学、慎思、明辩、笃行的过程,让读者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让读者跨越国界,感受国外的民俗风情,在与文本的情感交融中倾听世界、感受生活、体验情感,激发内心的共鸣。
二、基于对话视野的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对话形式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探究式阅读是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释疑、自我感悟的过程,但离开教师引导的探究阅读往往会变得放任自流、毫无节制,教师要抓住关键之处,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一是相似点。教师要寻找与课文相配对的内容,通过比较阅读展开对比研究。我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印发了白朴的《天净沙・秋》供学生比较阅读,学生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天净沙・秋思》借“小桥流水人家”衬托了游子在外内心的孤独凄凉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天净沙・秋》则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抒写了诗人远离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二是延伸点。对同一文本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专家学者言论,让学生搜寻证据,引发不同的学生展开争辩。如在《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鲜明,有奸诈多疑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而《三国志》中的曹操乃是胸怀大志、智谋、豪爽的英雄,诸葛亮也不是用兵如神,空城计、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都是编写出来的。教师的阐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引经据典,对文本实现不同层次的解读。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建构知识、体验生活、感悟情感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入”,即进入文本,沉浸其中,与文本交融相通。如我教《社戏》一课时,引导学生以“偷豆”为切入口,品味其中的语言,感受农家孩子的淳朴与高尚。二是“出”,走出文本,不能困囿于书本,要摆脱文本的束缚,冷静评判。如从《捕蛇者说》一课中感受柳宗元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但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寄希望于最高统治者能体察民情、改革弊端,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有着其思想的局限性。三是“揣”,要从文中细细揣摩,读出新意。片面追求“标准答案”犹如引诱学生往设计好的陷阱里跳,阻滞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从不同角度表达观点、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篇2
一、命题特点
任务型阅读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考查考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考生组织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2008年考试说明提供了3种“示例”,文章的题材涉及科技、人文、历史等知识,文章的后面设置了一份有10个空格的图表,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最恰当的词语,并有一定词数的限制。填写的词数要求分别是:示例1、2每空只填1个单词,示例3每空不超过6个单词。所填词汇不能完全从文中找到,考生必须在理解文章内容、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答案。示例2还提出了不得用文章中的单词填空的要求。
通过对样题的分析得知,该题命题大致分为3种类型:1.捕捉信息题。这类题属基础题。考生通过阅读,基本上能从短文中直接找到相关的信息,无需加工就可以直接填空。 2.组织信息题。这类题属活用题。考生在捕捉到相关信息之后,需要将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如示例1中的第1小题,从短文中我们找到的相关信息是: “As a result of Tomlinson’s invention of email, the way in which the world communicates has changed.”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可得出“The Internet enables us to (1)communicate in a new way.”的结论。3.综合信息题。这类题属综合概括题,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示例2第1、4、7、10题是对相应行所有信息进行综合概括,我们可以称之为“行(栏)标题”。 如从第4题右栏提供的信息“Children in the past never experienced (5) depression.”“Sometimes sadness (6) happens to children nowadays.”可得出,此行是有关儿童“情感”方面差异的,因此可以概括该行的标题词为“Different emotions/feelings”。要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或行(栏)标题,考生不仅需要具有综合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策略
1.训练学生多种阅读技巧,如:skimming, scanning, fast reading, detailed reading等等。如读到说明文时,应使用skimming(略读),抓住段落主题句;读到情节紧凑的记叙文时,应使用scanning(速览)和detailed reading(细节阅读)结合的方式来获取相应信息;另外,归纳(induction)和预测(prediction)也是重要的阅读策略。我们阅读到文章最后时应该多问问自己: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What is the author’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passage?归纳能让我们对全文理解得更加全面和深刻。一般来说,阅读普通说明文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话,通常使用略读或跳读,如2008江苏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图表 Type 4(阅读材料略):
我们在填写spidergram的图表题时,不难发现这篇文章应该是说明文,因此我们应该用skimming的方式,在相关段落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事实上能包含如此多信息板块的文章一般是比较长的,对于这么长的文章我们花时间去读每一个句子是没有意义的,时间上也是不允许的。
2. 训练学生养成分析文章结构的习惯。英语应用文中有很多都有标题(title)和小标题(subtitle),阅读时应着重分析小标题是如何为标题服务的,平时也需要尝试给文章加注标题和小标题。除了标题之外,文章通常还有如下构成:beginning paragraph(s),body paragraph(s),concluding paragraph(s).阅读训练不能只满足于看懂,而应更多地去关注文章的脉络、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的意图、自己的心得等,这样才能站在一个理想的高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008江苏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中任务型阅读的前三种类型都和文章的结构有关。如图表Type 1(阅读材料略):
对于这种树状图(tree diagram)题型,我们通过scanning和skimming两种方式理解文章并能够洞察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才能找到准确的信息,通常这叫演绎法(deduction)。很显然,理清文章结构之后,完成填词任务的难度并不很大,阅读过程中注意信息的输入与反馈,我们可以根据Type 1和Type 2把文章分成几个信息板块,然后在每个板块中找关键词。
3.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任务型阅读虽然也是阅读,但其解题思路发生了变化。高三学生已经习惯于做有四个选项的阅读理解题,在四选一时洞察力较强,但碰到表达题时则一时语塞,心理高度紧张,影响答题效果。从一个选择者到创造者的角色转变是困难而必须的。做选择题时我们的理解即使是模糊的,也常常能从选项中获得提示与帮助;而做任务型阅读题时我们的理解必须是清晰的、正确的、完整的,只有百分之百地理解才能让我们的表达有理,有据,有数,有效。因此答题前必须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选用我们学过的最佳词汇,按要求答题,同时注意词数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务型阅读更趋向于书面表达,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和现在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整合,并按要求进行表达。如在2008江苏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关于任务型阅读的示例2中要求在文章后的表格中填入最恰当的词,不得使用文章中的单词。这明显要求学生对在文章中获取的信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可以这样表示:英语信息获取英语信息处理英语信息输出。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和书面表达流程比较一下:汉语信息获取汉英信息处理英语信息输出。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阅读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与书面表达相同。也就是说,表达能力在高考中的要求被明显提高了。因此,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做好任务型阅读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4.训练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英语学习中的词汇积累是圆满完成任务型阅读的基础。只有平时充分地积累词汇并多进行语言实践,考试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新课程牛津英语的必修部分为模块一到模块五,但我们建议学生能熟练掌握模块一到模块八的课标词汇,熟悉模块九到模块十一的课标词汇。对模块一到模块八的课标词汇不仅要烂熟于心,更要懂得词性之间的转换。从2008江苏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词汇的使用在文章改写或缩写中是极其灵活多变的,我们只有储存了足够词汇量,才能使我们选择的词汇更符合句意、段意和文意,也使得图表的概括更精辟,语言更地道。如2008江苏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图表Type 3(阅读材料略):
参考答案中, (1)behaviors来自文章中的动词behave,(5)depression来自文章中的形容词depressed。还有的空格是要求学生对文章信息加工后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标词汇及其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熟练掌握,学会通过这些词之间的替换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2008江苏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图表Type 3中所填词汇(8) gradual 来自文段:Children have always been taughtsecrets, but slowly and in stages traditionally, we tell sixth graders things we keep hidden from fifth graders. 从该句中可以得知孩子获知大人们的秘密是渐进的过程,所以用gradual代替slowly表达相同的含义。
篇3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新课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46-01
阅读是英语教学工作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初中生正处于英语知识广泛汲取与综合能力与素养大幅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方向。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阅读本身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是初中生提高英语认知与学习能力的关键途径,也是英语学习中应重点、长期进行的一个项目。笔者根据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初中生成长特点,将学生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建立师生平等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互动阅读、联想阅读,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带动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升。
1 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新课改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真正将英语阅读作为一项语言技能和英语学习项目融入到当代的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英语阅读由一项教学工具向教学项目和能力指标的转变,使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与新课改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导者地位极易影响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中的学习模式与思维方式会逐渐趋同、固定化,逐渐适应教师的教学思维,出现“一换教师学生就不适应”的尴尬状况。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主体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缺乏。英语阅读教学相较其他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教学工作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充分结合新课改下的初中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班级学生成长特点和英语阅读学习现状调整和完善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框架,并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支撑。
2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途径
2.1 调整教学主体,完善教学内容
英语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思维,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深入分析班级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通过个性化的讲授方式引导学生转变原先单一、固定化的学习思维,通过多元化的阅读内容的引入与应用,引导学生独立在阅读中独立思考,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及思维习惯在阅读中得到发展,并带动其他几项语言技能的共同发展。
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是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理念与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借鉴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案例,打破传统的、落后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入全新的、多元化的、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将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划分为时事阅读、生活阅读、娱乐资讯阅读、艺术类阅读等不同的教学模块,根据既定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模块。
例如,当学生阅读阅读“I believe I can fly/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这样简单的诗句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理解,在“Sometimes silence can seem so loud/ There are miracles in life I must achieve”两句诗的阅读中,可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和想象,不必过分要求“标准”。
2.2 建立高效的自主、互动阅读平台
英语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应用技能,其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积极地互动探讨。教师应将学生看作英语阅读知识的自主构建者,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和思考中的自主地位,教师仅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者地作用,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自主形成阅读思维及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独有的知识背景,依照自身特点和喜好相应地扩展某一方面的阅读,积累自身阅读经验。同时,也要着重引入讲授教学之外的对话教学、交流活动,使讲授、对话、提问、交流有效衔接,进而建立起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自主、互动平台。
例如,在生活类阅读教学模块中,可常常引入歌曲阅读,引导学生共同阅读《I Believe I Can Fly》这首歌,提议学生首先将歌词作为一首美妙的诗来阅读:I used to think that I could not go on?/And life was nothing but an awful song/But now I know the meaning of true love/?I'm leaning on the everlasting arms/If I can see it, then I can do it?.歌曲阅读既能在富有节奏感的理解和阅读中锻炼学生词句灵活应用能力,又能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3 建立科学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 拓展 阅读教学
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英语学习同样如此。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是以故事教学为基础,通过语篇阅读来教学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形式的教学相比,阅读教学的优势和效果都非常明显。因此,如何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拓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路径,也成为小学英语关注的重要话题。
1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1.1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将英语知识以故事的形式来串联或讲述出来,让学生边听故事边学习。与那种重文本理解、轻文化渗透、缺少拓展的灌输式教学法相比,故事教学法形式多样,故事表演、故事讲述、故事续编等都属于故事教学法的范畴。英语故事阅读教学强调的是语言学习的趣味性、持续性和渐进性,它可以将故事中有趣的点与学生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在故事表演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能在英语运用过程中培养起良好的语感,进而更加喜欢英语教学。
1.2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情境
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英语学习和应用缺少良好的语境,而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语境可以使词、义的重要意义确定化,可以使英语语法应用范围、情境具体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英语故事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英语应用提供自然、具体的情景,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去使用英语。学生则可以将自身生活经历与故事情节、情景结合起来,感受知识的真实用途和内在涵义,切实感受到英语阅读教学的乐趣。
2用故事拓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途径
2.1重视英语故事阅读资源库建设
加强英语故事阅读资源库建设,是小学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小学应加强英语教学拓展和阅读模式研究,就英语教学活动开展和典型案例撰写进行深入反思和科学总结,然后本着多方式、多主体、多维度的原则编写英语故事阅读教学资源库。严格来说,小学英语故事资源库中的故事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故事本身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要能拓宽学生视野,能增强学生的阅读知识。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故事阅读资源库编撰人员在选择、创编相关素材时,小学英语教师在利用故事进行阅读教学时,务必要立足于教材,秉承主体性原则,搜索、选取那些具有话题性的英语阅读故事,以确保故事阅读教学素材的多样性、实用性。2.2合理把控英语故事阅读教学的程序
英语故事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故事阅读教学切入与运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这家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与时俱进,不积极学习英语故事教学理论知识,多看书看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还要积极探索阅读教学规律,注意积累教学经验,善于用反思的眼光去思考和发现问题,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故事阅读教学重点在于:(一)巧妙进行教学导入。在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中,教学导入环节非常重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合开展故事阅读教学的点及时、灵活地进行故事导入,以推动英语阅读教学顺利进行。(二)确保教学手段多样化。多样阅读教学手段,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可靠途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手段有故事讲述、表演、多媒体演示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手段来教学。如在小学英语科普版五年级上册“Do you have a ruler?”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导入教学:have是个意义丰富的词,它后面可以接名词、to do不定式等等,此外,它与to一起使用时,还具有“不得不”的意思。下面,我们可以通过Dinner Story这个小故事,来看一下have这个词的具体用法。故事内容如下:Xiao Ming and his new friend Li lei went to the hotel dining together, Li lei have no money, and eat less, so Xiao ming paid, in order to avoid waste, he had to have the rest of the things that his friend left.在故事阅读手段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故事场景演示,也可以选出两个英语教好的学生来进行故事表演,无论是借助哪种画面结合、场景重现的方式,都能有效培养学生听力和阅读兴趣。
2.3重视教学反馈与评价
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教师了解教学问题、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借助教学反馈与评价来完善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合理性。过去,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许多学校采用的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虽然省时省事,但是对教学过程、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素养形成状况缺少关注,因此它对教学的反作用极其有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英语故事阅读状况,教师可以英语阅读教学故事、材料的趣味性、学生对阅读教学是否感兴趣、学生故事阅读教学前后学习态度变化为主制作调查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英语故事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阶段反馈表、阅读题来了解学生阅读失分率,阅读影响因素等等,进而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地来教学,同时就学生存在的问题以积极指导,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英语教学评价中,学校要重视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要着眼于未来,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步情况、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去,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然后以教学评价为依据,采用有效措施解决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乐.用故事拓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5.
篇5
新课改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思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在逐步的提高。但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难以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语文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往往过于追求营造课堂气氛,在语文课堂上对一些话题的铺垫和延伸过于繁多,因而出现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混乱现象,从而忽视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优化和整合知识与技能目标。
2.阅读教学课前备课缺乏针对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前期备课缺乏针对性。前期的备课形式不够科学,一般是以语文老师的教学用书为参考依据写出教案,甚至是照抄现成的教学方案,没有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备课,因此教学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3.没有一套合适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受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的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没办法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中没有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阅读教学缺乏实效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偏离。
4.没有坚持“以生为本”原则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要载体。许多语文老师对“以生为本”的认识不够到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太少,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知识的接受学习程度来推进课程,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也比较低。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优化阅读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单元和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深入研究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内容的结合点,准确的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阅读教学的目标,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认知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等,让学生在阅读的体验中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根据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规律,合理的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及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难以程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也要坚持语文老师的主导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多样化阅读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小学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对小学生进行扎实的“双基”训练;并且从文章的段落大意、重点段的剖析、中心思想方面进行“精讲”,加强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感悟;此外,还要注意讲练结合,比如进行句子的仿写、词语的扩展、段的练习等,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根据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的特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大纲内容,适当地补充语文信息,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
3.开展自学交流合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课前必须要做好精心的准备,设计整理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在阅读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把阅读提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自学。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很有限,在“自学交流”这个环节,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说法,告诉他们应该自学什么内容,比如教材内容的背景、体裁以及着重要注意的问题等。教师还应该告知学生,自学交流与预习反馈是不同的,预习反馈是从教学目标上的泛读,自学交流则是将课本内容的了解更加具体化和细致化。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有节制地和周围地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多多走动,了解学生最不解的问题所在。通过自学交流,不仅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地了解,课堂学习更轻松,而且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也可以划定学习小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小组中巡回指导,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到更多的内容,进而才能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32-02
作者简介:王兴(1976―),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高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
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如教师备课缺乏针对性、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等。因此,找到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已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因生而异、因材施教,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指导着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向,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从课程标准出发,注重学生的发展
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而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和体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的一切阅读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将这些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就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自学查找和沟通交流学会课文中
的生字生词,并理解其在课文中的相关意思;2.引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3.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朗读方
式体会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这样的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各方面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有益。
(二)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免学生因为目标过于深奥难以理解或者目标难以达到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在确定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目标时也要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三)教师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准确、具体和适度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定位准确,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教学内容的掌握,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如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需要掌握课文中的哪些字词,背诵和朗读哪些经典段落,以及需要学生理解的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适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并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合的目标,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二、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选择和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消除课堂教学的枯燥感,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不但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使自身的情感得到丰富和升华。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讨论和朗读的教学方法,而较少使用演示和实验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不同,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二)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诗歌类的文章多选用朗读法,说明性的文章多选用讲授法等。即使文章的题材相同,因为描述的对象和重点不同,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如同为记叙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教师应重点采用讨论法,而对于以叙事为主的文章则要选用分析法。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因素和认知能力,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对于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只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
(三)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情境也处在不停的变化中,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顺势而变,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地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既可以消除单一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枯燥单调的感觉,又可以彼此优势互补,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如讨论法与讲授法的互补。
三、尊重学生主体作用,认可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的作用,要放手让学生自我体验阅读文本。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积累与情感经验融入文本,可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例如读柳永的《雨铃霖》,有学生会自然联想到《琵琶行》,学生认为,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两篇作品都是作者为歌妓而作。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放之气时自然想起他的作品前后《赤壁赋》,他们把《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后《赤壁赋》比较后认为二者文体不同、风格迥异、情感各异。
后现代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本解读是一个无限多元的创造过程。”阅读课上,只要学生有基于文本的独特体验,只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都应该视为学生个性的阅读体验。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才能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本理念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79-01
引言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较为薄弱的教学环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处于尴尬的地位,师生缺乏阅读教学的重视,陈旧的教学理念、僵化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切实强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生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此,笔者基于“生本”理念,就初中语文如何构建有效阅读教学提出了若干措施,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以“动态”教学目标为导向,生成服务于学生的阅读教学
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以“动态”教学目标为导向,转变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下“静态”教学目标对阅读教学的禁锢与僵化。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呈现,在于形成恰当的教学目标,依托教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的掌握。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教材有深入的钻研,而且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在备课中,可适当的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与适用性。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便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习惯,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有预设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这样,师生之间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形态,突出教学的服务性,让教学目标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预设”,在课堂中“生成”,进而实现“动态”教学目标下的有效教学。例如,在《敬畏自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将教学目标定向为,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自然的伟大,并能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殊不知,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已超出了预设的目标,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隐射出来。于是乎,笔者便将教学目标变成“动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更多自由的教学空间得到发散式的思维培养。
二、以阅读教学情境为主线,在“问题”中引导学生
阅读教学更多地是以教学活动的形式呈现,教师扮演的角色在于如何促进中学生更好的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初中生的个性特点,抓住学生对阅读的渴望与期待,通过教学情境这条主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此同时,在教学情境中穿插“问题”,形成“以‘问’带读”的教学情形。初中生心里的语文阅读不是“教师带、学生跟”的教学现状,而更多地是期待在良好的情境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形成一份浓浓的阅读情感。例如,在对鲁迅《故乡》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时代背景的原因,现代学生难以对鲁迅笔下的故乡情感产生共鸣感,进而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此,教师可以针对文章的背景及文章内容,创设教学背景,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鲁迅笔下的故乡。并且,为更好的引导学生,教师可以问题为引导,如为什么“我”对闰土的影像“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呢”?文章最后再次描写海边奇异的画面,作者有何用意?通过以问题引导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把握。
三、以个性化阅读为切入点,构建自主阅读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在个性化教学中彰显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要努力实现有创意的阅读,基于多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更符合初中生的个性特点。从初中生的内心来看,他们是喜欢阅读的,但如何搭建好阅读的平台是关键。教师应以个性化阅读为切入点,构建自主阅读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再不仅仅是为阅读而阅读,而更多地是以自我情感为串联,欣赏文章、评价文章。初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以个性阅读为切入点,更能拓展学生个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个性自由中获取阅读的快乐。例如,在对《沁园春.雪》的阅读教学中,为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诗歌中的诗句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之后,将阅读的理解以及情感,通过自己作画呈现,更让学生自主阅读下的个性得以充分体现。
四、以比较阅读为延伸,实现拓展性语文阅读教学
风平浪静式的阅读教学,既无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也难以构建有效阅读教学。以比较阅读为延伸,削弱传统阅读教学缺乏活力的形态。初中生向往探究,基于比较阅读教学的实施,强化了学生对阅读的好感,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在现代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可实现拓展性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立足课本的同时,将阅读的视野延伸至课外。例如,对《我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完成上述表格,以强化比对阅读后,对文章的准确把握。从实践来看,在比较阅读教学的延伸下,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能够在自主阅读中,实现语文阅读的比较,进而达到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之重要。
结束语
初中生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有效阅读教学,已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单一性,无法支撑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对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创新化,是初中语文改革创新的重要出路口,尤其是以动态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个性化阅读为切入点,都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涛彩.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1)
[2]张月娟.语文阅读教学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职工教育,2013(08)
篇8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处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语文素质教育必然对阅读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虽然建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阅读教学体系和模式,但应试的痕迹仍然是很重的,而且其效率之低、效益之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勇气去回应来自现实的挑战,还要有对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负责的精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而深刻地剖析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真正找出阅读教学低效的症结所在,来探求提高效率的途径。因此,为推进课堂阅读教学素质化,我们认为现阶段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须有三点突破。
一、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观
多年来,由于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指向不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虽经艰苦的努力,并且建立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阅读教学模式,但始终未能冲破单纯的工具性训练和文章分析学的教学藩篱,走出“读写结合”的误区。阅读教学固然是通过课文去学习语言的,但绝对不是孤立的去学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和文章学、写作学等有关知识的。阅读教学与语文知识教学、作文教学毕竟是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范畴。但迄今仍然有许多教师把它们等同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把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像拆散了零件似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相互之间完全割裂,使阅读教学变成了工具零件的加工;有的过于强调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指向写作。在教学中,既挤走了精心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又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所缺漏,写作思路偏狭,语基、阅读、写作三败俱伤。再就阅读教学本身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引路,略读才是应用”。可是,仍然有许多教师忽视略读和略读指导。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不是疏于指导,就是精教不厌。还有的教师出于好心力图在有限的阅读教学的课时内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果在客观上让阅读教学超负荷地承担了并非语文学科都能承担的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任务。而且,从另一方面看,某种阅读能力抑或写作能力也并没有因为某种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自然地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正像有的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一样。阅读教学这种偏颇的不明指向,无疑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所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重新认识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使阅读教学走上正确的轨道.那么,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就是教师指导和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意志和阅读情趣,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认读能力、运用工具书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精读能力和速读能力等。它是开启已知和未知的科学文化殿堂的钥匙。因此,明确阅读教学的基本性质,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前提,背离其性质,就谈不上遵循阅读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意志和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了。
二、突破阅读教学的目标观
训练阅读能力是近年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高考的《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了能力考察后,阅读教学对能力的要求也就摆到了教学的主要地位。但结果怎么样呢?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基础知识的教学反而被削弱了,多年来高考的结果就是明证。这确实是令语文教学最尴尬的事实。作为“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的语文,成绩总不如其它学科,尤其是阅读得分率之低令人费解。如果问题不全在命题,那么就在阅读教学本身了。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教师所追求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标,连教师本身也不明白哪些语文知识可以转化为相应的阅读能力,至于转化的途径和条件究竟如何?就更不清楚了。于是“知识即能力”的能力虚无观、“能力即题型”的备考应试观、“能力即方法”的单纯技术观流行起来了,让人无所适从。但就阅读教学本身而言,我们认为阅读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就应该建立起训练能力、指导学法和培养习惯相统一的目标序列,而不是在阅读教学中把训练能力、指导学法和培养习惯割裂开来,只顾其一点而不及其余,或者是为应试而进行的单纯的技术训练。要遵循训练能力就是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从事阅读实践的能力、指导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反复地尝试各种方法、培养习惯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习惯的原则,从而使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观,砥砺阅读意志,陶冶阅读情操,在阅读实践中形成能力。比如:(一)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勾划、摘录、揣摩推断词义和句义的学法指导,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在训练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过程中,应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入手,重视训练学生对文章内在的联系(作家作品的思路)和形式特征的整体把握,培养学生进行快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习惯。总之,阅读教学应建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序列,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能力的目标上。
三、突破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观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我国新课标实施后,很多教师深刻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师和相关教育专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阅读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
1.教学方法不科学
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很多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通过多媒体将阅读内容展示给学生,并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虽然在教学中添加了大量的表演以及对话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轻松的阅读气氛,但是教师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领悟和文章理解能力,同时,花费很多时间开展活动,导致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减少,对提高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阅读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2.不注重情感体验
文章的灵魂是情感,教师要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虽然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领悟文章中的情感。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所营造的情景并没有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忽视了阅读教学目的,导致学生无法正确体验文章情感,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较低。
二、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束缚,重视阅读教学的过程、学生情感体验以及阅读技巧传授,多角度、多方法的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缺点给予耐心指导和纠正。
2.拓展阅读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采取多样的阅读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气氛。当前,在阅读教学中,比较常用的阅读方式是男女对比阅读法、表演阅读法以及角色阅读法。其中男女对比阅读法可以展示女学生和男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差别,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具有一定的好奇心,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表演阅读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阅读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表演的乐趣;角色阅读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感受人物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有助于活跃阅读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学生的个性以及特点。
3.创设阅读情景
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读课文,而是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阅读情景,提高教学效率。当前,创设阅读情景的方式主要利用多媒体和语言创设两种形式。其中利用多媒体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结合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合理配上相关的视频以及音乐,为学生提供个性鲜明的阅读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语言创设是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一个优质的阅读情景,在语言创设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内容创设符合文章主题和感情的情景,还要确保语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4.突出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在提高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丰富语文知识、扩宽阅读视野、强化语文素养。为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探究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深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以往的阅读方式基本是教师领着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教师实际上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运用分组合作阅读、自主探索阅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以及情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语文阅读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后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首先改革分量最重的阅读课。但是,根据目前的教学反馈来看,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还没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重集中教学、教学知识讲授,而轻学生自主体验与语言的内化训练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生的个性和自主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提升。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要改变现阶段的初中语文阅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个性特点贯穿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者首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现阶段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何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选择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初中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教师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融入阅读情境中
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变得丰富多彩。在初中阅读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既能够激发初中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根据阅读内容创设出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语文阅读的情境中去。学生也能够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想象力,更深层次地了解分析阅读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应把握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更多高科技的手段融入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促使阅读教学设计不断革新和发展。
2.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
每个初中生的语文水平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对那些理解和接受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认真地指导,让这些学生对阅读内容掌握得更加全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3.按需分配,制定教学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教师的关爱。马斯洛曾说过,人的关爱需求是在生存和安全感获得满足后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大部分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生存和安全需要是得到满足的,因此,对爱和归属的需要更为强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只有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认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真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4.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因此来满足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要围绕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选取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初中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需求。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5.要不断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素养,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仅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其创新能力,还要对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让学生与文章作者达到思想上的共鸣,真正融入阅读的文段中。
6.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带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比较活泼好动,并且好奇心理较强,想象力较为丰富,一旦对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想尽办法去探索。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这样不仅仅能够让学生通过这些影视作品对阅读内容的背景有所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重视对文本内涵的思考
- 上一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
- 下一篇:茶文化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