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失能老人的护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度失能老人的护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重度失能老人的护理方案

篇1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老年服务有效需求

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显现出了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人民生活的细分领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兴事物。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崛起和完善,人们生活已经受到了更多积极的影响。当国家在医疗设备和药品研发领域的投入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水平后,人们对于医疗和健康的研究,成为当下人民生活的一个迫切关注点。生老病死是整个人类不可抗拒和逆转的固有趋势。在个人层面,人们需要不断的提高安全保护意识;在国家层面,政府需要对于相关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口,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应急方案。对应人口护理的细分领域,建立在现有国民保险制度基础上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目前,我国政府正在逐渐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当下人们理念的冲突,人们对于护理保险制度的理解还处于模糊阶段,甚至是在偏离的误区里。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和现实条件的束缚,当下面临的保险制度有着十分明显的缺陷。因此,若要有效的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则对于其各方面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护理问题凸显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失能老人的所占比例不断扩大,这其中需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则显现出其特有的严重性。根据最新的报告指出:在我国,处于轻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84.3%,处于中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比例为5.1%,而重度失能状态的老龄人口占到失能总人口的10.6%。这种严重的状况,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失能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失能老人数超过一千万的国家。过于庞大的人群基数和不断凸显的新增人口,使得我国的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成为日益严峻的国家课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的城镇化进程日趋完善,工业化发展持续加快,产生了大量劳动人口的目的性迁移,使得传统家庭结构的护理模式更加趋于小型化操作。尤其是在全球独有的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下,8-4-2-1圣诞树型的家庭结构的形成,让建立在传统的多子女陪护的护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趋势的要求,逐渐退出中国社会的历史舞台。

(二)护理费用昂贵

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与每个家庭的整体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家庭能都承受的护理费用。在我国,一般城镇老人在退休后,可以平均领到2000元/月的养老金,而农村老人则根据地域的差异化,在经济压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应的,失能老人专业护理费用则需要4000-5000元/月。这大大超出了现有个体人口的支付能力。根据《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城镇老人人均可承担费用1016元,农村老年人可承担费用172元。除了五保老人和“三无”老人外,绝大部分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则必然的由整个家庭来共同分担,这与当下中国8-4-2-1圣诞树型的家庭结构,会造成根本性分歧。

(三)护理机构缺陷

单独由家庭或者个体来承担整体的护理费用显然并不合理。在客观上,也需要国家对护理机构的搭建投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目前医学上所通用的护理标准,按照生活的依赖程度,分为部分护理依赖、大部分护理依赖和完全护理依赖三类标准。而即使最低的部分护理依赖护理人员的年平均培养费用,也要在5000元/人以上。若按此标准核算,在全国范围内的3000万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投入每年则达到1500亿元以上。养护理机构也有其自身的资金、场地和人员等条件限制,其所提供护理服务内容和护理标准也是参差不齐。护理机构的资金困难,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经验

(一)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

人类社会在100年间经历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伤痛。因此,由于战争带来的生理伤痛和精神创伤,在战后全新的世界格局下,国外发达国家先后推出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跟进推出了各项实施政策,加以辅助执行。这既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战后福利保障,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使得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霸主美国便开始在全国实施并推广了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制度。而在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也于1986年推出了法定护理保险制度。稍晚时间,经过战后恢复的德国也在1995年全国实施了强制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世纪之交时刻,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也于2000年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二)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

根据其出资承担的主体不同,长期护理保险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商业险模式,主要以个人和家庭为主要出资主体,当个人或者家庭对于保险金额无力承担时,政府会根据具体情况,承担补充资金的责任。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调动个人参保的积极性,处理手段灵活,实施效果显著,政府财政负担相对较小。而另一种是强制险模式,主要是由国家统筹规划,颁布法律条例,由政府、企业和个人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担,强制执行。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全民参保体系的搭建,消除因个体条件的限制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政府的设计工作繁琐,监管体系尚需完善,财务开销较大。

(三)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特点

对于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当代世界社会体系新生事物,从诞生到发展,经过了几十年时间,目前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条件的限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以下方面体现出其特有的特点。一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通过商业手段或者法律方式,来解决日益突出的老年人护理问题。二是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准备基础上,充分了解护理保险制度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风险,同时也会暴露出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三是在8-4-2-1圣诞树型的新型家庭结构里,以家庭护理为服务形式,以护理患者为整体中心,让需要照顾的失能老人在熟悉稳定的环境里接受专业的护理服务,把家庭转变为护理康复场所。这样既有利于失能老人的温馨照顾,又能降低住宿专业护理机构的高额费用。四是建立完善的护理服务保障系统,对失能老人多样的护理需求提供全面保障。实现了服务综合化、地区联网化、窗口一体化的转变,达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服务。其服务内容则涵盖了医疗护理、精神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方面。

三、国内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探索

相对于国外的较成熟经验,国内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践仍旧处于探索阶段。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随着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的相继分离运转,国家政府对于仍处在摸索阶段的保险制度,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做出了相应的实际支持。同样,经历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也分别开创性的提出了特有的保险制度体系。以下分别选取有特点的城市经验加以介绍。

(一)北京模式

北京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结合北京的历史特殊地位,北京市政府在继承之前多项养老福利措施的基础上,对待特殊老人群体,建立了身心状况、经济条件和服务需求结合的评估机制。针对低等收入家庭的老人,提出了针对性的经济补贴制度。同时,北京市政府在养老护理保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把老人在养老院医疗室的看病费用也纳入到常规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

(二)上海模式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特大型城市,也对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了系统化的探索。主要在户籍人口方面,以制度设计为导向,实现护理保险同医疗保险相结合。其次,在限定条件下由医疗保险机构主导,待时机成熟时转换到社会机构下统筹管理。再者,破除资金分散的格局,以暂时不增加医疗保险费用为前提,从个人医疗体系中将资金划出,按照目前一定标准的比例,在工伤保险中扣除。同时,扩大服务范围,对于诸多现有的养老机构,提供相关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最后,定向支付费用,按照相应比例购买护理服务,帮助老人进行上门护理服务等。以上实践措施,初步具备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雏形。

(三)青岛模式

作为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滨城市,青岛市于2012年7月颁布了《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先从部分试点开始,逐步过渡到全面实施。其中规定,凡是在青岛市内参保的在职职工、退休人员、非从业人员、老年人和部分残疾等级严重者,均可同时参与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在护理保险试运行期间,通过调整个人账户结构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的配合比例,政府财政部门会根据对应基金情况,给予个人和用人单位补助,不需要个人再另行缴费。但根据实际经验,若地方财政的基金压力较大,或者出现基金入不敷出的贫困地区,此类经验并不一定适合其它地区。应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切莫简单照搬一刀切。

篇2

实施购买服务

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面向城乡困难老人开展以生活照顾、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

(一)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策体系。引入政府购买服务,把政府通过兴建国办养老院提供的养老服务,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政府按照轻、中、重度不同照料等级,分别按每人每月150元、200元和400元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补贴以服务券形式发给老人,服务主体提供服务后收取服务券,向区县民政部门兑现。市财政局会同市民政局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围绕居家养老服务先后出台六个文件,整合就业、金融、医疗相关政策,激发养老机构、公益性公司等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在服务对象、内容、形式及补贴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了政府购买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助推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有序开展。

(二)注重评估环节,扩大保障范围。各区县积极开展养老照料等级和养老需求评估工作,力争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老人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并通过跟踪回访,及时变更服务等级,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有针对性、更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开展评估,目前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对象已逐步扩展到优抚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中60周岁以上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最低工资标准或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且需要生活照料的8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市级劳动模范、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等人群,保障了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

(三)引导多元主体,提供专业服务。各区县按照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引导养老机构、公益性公司、非营利组织、社区义工组织、社区医院等各类服务主体,采取菜单化、个性化服务等形式,提供助洁、助餐、助乐、助医、助行等专业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如和平区委托劲松老年护理院向周边社区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对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进行养老护理、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红桥区西于庄社区与洪湖医院签订协议,每周开展老年人中医保健、健康查体、康复讲座、免费义诊、指导用药等服务。宁河县试点乡镇成立居家养老办公室,利用现有“养老服务中心”网络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物业维修等“一键通”服务。静海县积极拓展服务项目,除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服务和精神慰籍服务,还针对农村特点开展为老年人整理柴禾、生炉子等个性化服务。多元化服务主体提供的多样化专业服务受到广大老年人的热烈欢迎,居家养老服务形成了良性竞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服务质量。为确保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质量,我市不断加强居家养老行业监管,先后制定了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规范、居家养老入户服务规范两个政府购买服务规范性文件,使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有序运行。各区县也相继制订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流程、服务主体准入机制、居家养老服务券使用管理规定、服务质量跟踪反馈机制等多项制度。部分区县还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聘请街道老年人协会、志愿者、居委会、楼门长等作为监督员,及时反馈老人意见,促进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主体的优胜劣汰。

截至2014年底,市区两级财政共安排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资金2.2亿元,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受益人群达到2.4万人,今后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涉农区县推广,使城乡更多困难老人享受到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

创新运营机制

从2008年起,我市在街乡镇逐步建立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2014年起,我市以南开区昔阳里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试点,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包括呼叫服务、配餐送餐、家政服务和生活日用品便利店在内的等四项基本服务。

(一)坚持“管办分离”,改进购买方式。按照“政府搭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志愿者参与”的原则,采取购买服务方式,由街道或居委会自管自办改为街办事处(镇政府)或居委会与承接主体签订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和权利,由社会组织、企业及养老机构等承接主体负责日间照料中心的日常运营,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建立照料中心服务监督和绩效考评机制,由区县民政局、街办事处(镇政府)或居委会组织对其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进行考核,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确定职能定位,延展服务内容。据了解,兄弟省市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的主要模式是设置“五室一校”(即休息室、配就送餐室、文体活动室、健身康复室、医疗保健室和老年人学校),组织老年人在社区集中活动。经调查,我们发现生活困难、健康状况不良、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社区集中开展活动存在一定困难,“五室一校”的模式并未充分体现出对上述老年人群体的帮扶功能。因此,我市将照料中心定位重新调整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撑和载体,以满足行动不便、高龄、独居等困难老人需求为重点,提供就送配餐、生活日用品便利店、呼叫和家政基本服务及日托、理发、国医堂等拓展服务,对行动不便、家庭困难的老年人还将提供免费送货服务。

(三)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一体化模式。按照服务行业不同类型引入专业服务机构,由家政服务公司提供保洁、理发染发、家电维修等家政服务;由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护理保健、康复指导、基本医疗等服务;由养老机构提供文化娱乐、配送餐等服务;由志愿者队伍负责提供心理慰藉、咨询以及包户照料等工作;由通讯公司提供呼叫服务和信息网络平台维护服务。在实现优势资源互补的同时,进一步扩充服务内容,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及时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完善补贴政策,调动服务积极性。为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我市坚持市场化运营为主的运行机制,财政部门以购买服务方式给予日间照料中心经费补助。市财政局暂按平均每个中心6万元/年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区县财政部门对辖区内中心原则上年补助标准不低于3万元。对为政府保障对象提供的居家养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财政部门按照相关政策给予额外补贴。对于非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则按照老年人服务需求和承受能力,收取略低于市场价格的服务费,使承担服务的社会机构在经济核算上达到略有盈余,充分调动经营机构的积极性。同时,考虑日间照料服务对象多为老年人、易发生意外事件的特点,市财政局、民政局协调保险公司为公益机构增设老年人综合意外保险,提高了服务机构抗风险能力。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养老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成为一个时时刻刻被谈及的话题。在关注所有老年人的同时,一些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每个生命的夭折意味着其背后家庭难以承受的痛苦,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失去的却是自己的独生子女,因此更是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空虚和养老压力,我们将其称之为“失独群体”。

随着失独群体逐渐迈入老年,他们的养老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关注失独群体,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探讨他们在养老方面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帮扶措施助其安享晚年,是目前我们必须直面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失独群体数量持续增加

失独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人口调查统计,中国目前有关失独家庭的数量还没有确切的数据。以下是专家学者根据已的权威数据而推断计算出的几组相关数据。

人口学专家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从1975-2010年共产生了2.18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同时又根据人口死亡的年龄结构,推算出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之后,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1]

国防大学刘明福教授按照军队样本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进行估计,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我国现在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至少也有1.9亿人,再结合《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显示的该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0.4‰来推算,1975年到2010年间,有超过1000万独生子女在25岁之前死亡,意味着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成为无助的失独老人。[2]

2013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由于计划生育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3]

虽然没有精确的数据,但可以看出失独群体的数量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处于持续增加的态势。如果独生子女死亡时父母年纪还轻,那么他们还有再次生育的可能,但对于已经丧失生育能力的父母来说,他们就只能独自承担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养老压力。失独群体已经成为社会中一种新的弱势群体,亟需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三、失独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衍生现象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今天,中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已经持续三十多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全国少生4亿多人,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月”的到来都推迟了4年,它为中国的前行减少了人炸的风险,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部分父母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孩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子女的唯一性意味着家庭的脆弱性,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曾指出独生子女家庭是风险家庭,[4]他们失去子女的风险远远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而且,一旦女性超过适合生育年龄,失独风险更大。可见,如此大规模的失独群体的形成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导致失独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风险社会加重失独群体的产生

现如今是个风险社会,人类社会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生存和生活风险。从整个社会来讲,有自然灾害、各种传染病、泛滥、恐怖活动、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性冲突等诸多风险。对于某个个体来讲,与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状态相关的风险有疾病、矿难事故、交通事故、溺水、自杀、工伤事故、工作压力等等。面对风险的包围,人的生命遭受的威胁加大,失独家庭产生的概率增大。

(三)预期寿命的提高使得失独群体数量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提高,导致高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少子化、无子化”的家庭生育观念,导致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逐渐增大,老年人面对子女发生意外的几率也在增大,失独群体的数量因而增加。

可见,失独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中国独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又与现代社会所蕴藏的各种风险因素有关,失独群体的形成是政策风险和社会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失独群体在养老方面面临的困难

(一)精神无助,老来无人照料

人生之悲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何况失去的是自己的独生子女。2011年,中国计生协对14个省的1500余户失独家庭开展的调查显示,有近一半失独父母患有抑郁症,精神伤痛是失独群体面临的最大问题。与国外不同,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信神,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希望。一旦失去独生子女,他们便陷入了巨大且长久的精神伤痛中。失独群体又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为避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他们往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孤独和悲痛中难以自拔。

随着失独群体的逐渐年老体衰,对“无人陪伴、无人养老、无人签字、无人送终”的种种担心和顾虑,让他们越发觉得孤立无援,精神几近崩溃。与经济补偿相比,他们更缺乏精神寄托,因此如何让失独群体在精神上得到很好的慰藉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的社会问题。[5]

(二)养老失去经济支柱

受“养儿防老”思想的影响,独生子女不仅是家庭的精神支柱,也是父母养老的经济支柱。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独生子女一旦亡故,父母在子女身上的投资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更不用说年老之后的回报。倾其所有来培养子女的父母不在少数,有的独生子女在世时疾病缠身,父母为其治病花光所有积蓄,再加上许多失独群体接近或已经退休,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在承受精神痛苦的同时,失独群体还遭遇着巨大的经济困难。

在缺乏经济支持的前提下,失独群体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即使有的父母还适合再生育或有意愿领养子女,但面对一个孩子巨额的抚养成本,他们也会望而却步。其次,虽然目前国家在大部分省市都实施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但每个月的扶助金对失独群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独生子女的这种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使得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有着更大的风险。[6]

五、我国针对失独群体实行的帮扶政策

经历了丧子之痛,失独群体成为抵御风险能力最低、最需要政府和社会帮助的群体,为此国家和各地区都陆续出台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以解决失独群体的特殊困难。

(一)国家出台的失独群体帮扶政策

2007年8月,国家出台《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人口发〔2007〕78号),对女方年满49周岁的失独家庭,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2012年起,这一标准又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35元。

2012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2012年9月20日民政部曾召开新闻会,表示应当参照政府供养“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的政策,由政府为失独家庭提供充分的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二)各省市的失独群体帮扶政策

2012年,北京市政府通过“暖心计划”,每年为每位失独者出资2800元,购买包括养老、医疗、意外险、人寿险、女性安康险在内的综合性保险,这是全国首个由政府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全额埋单的商业保险。同时,北京市将继续执行2009年以来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扶助标准。失独家庭每人每月可领取200元政府特殊扶助金。

青岛自2013年起,对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女方年满49岁),特别扶助金标准为每月不低于500元;对享受低保的失独家庭或独生子女重度残疾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给予每月60小时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选择入住非营利普惠型养老机构的,按照每月300元的标准给予养老机构运营补助。

上海从2008年起,对独生子女在16周岁之前死亡的失独家庭实施特别扶助政策,包括对父母每人各一次性的5000元补助和每月每人150元的扶助金。

福建省给予失独家庭每人每年4800元补助,对愿意再生育的失独家庭提供再生育服务,给予一次性不低于1000元的补助;采用试管婴儿辅助生育的,给予一次性不低于2万元的补助。

陕西省在对失独群体扶助方面应该是力度最大的,对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夫妇,农村居民每人每月为800元,城镇居民每人每月为1000元;同时还对失独家庭给予一次性补助,农村家庭一次性补助2万元,城镇家庭一次性补助3万元。

从各地实施的政策可以看出,虽然各地对失独群体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补助和帮扶措施,但是地区之间差异很大,政策规定不一,而且很多制度规定也比较苛刻并受到质疑,如有的规定女方必须满49周岁才能享受补助;有的规定子女在16周岁前去世才算失独,而独生子女超过16周岁死亡的父母却领不到一次性补助。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地区的补助标准相差悬殊,最低的每月只有150元,最高可达1000元。另外,各地对失独群体每月提供的经济补助还是显得非常微薄,如上海失独家庭每月的经济补助只有150元,基本处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水平,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相称,仅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难以解决特殊困难家庭的养老问题。

六、对策与建议

(一)对失独群体状况进行科学性调查

目前,社会上对失独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了解的还不够全面,对失独现象的专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失独群体的科学性、专业性调查,目前还没有失独群体数量的确切数据。可以说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对失独群体的重视仍然不够。

重视失独群体养老问题,需从科学统计失独群体数量开始。失独群体的规模测算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既要有创新的方法,又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数据,建议由计生、民政、统计等部门联合对失独群体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全国失独群体的数量、分布、生活状况、特征等基础数据,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诉求,建立起完整的档案,以便针对不同的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对策。

(二)完善帮扶失独群体养老的政策法规

失独群体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帮扶考量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和社会责任。在制度层面得到特殊保障,是失独群体理应获得和享受的权利,但是目前,无论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还是《婚姻法》、《人口计划生育法》,都没有对失独群体的养老做出明确规定。面对各地帮扶政策不一、补助标准悬殊和政策不衔接等现象,要真正解决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必须首先完善失独群体养老保障的政策法规,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失独群体的权利和待遇以及国家和政府所应承担的责任。

另外,应该在政策中明确规定失独群体的管理机构,可以在街道办、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专门设立失独群体管理部门,建立失独群体信息档案,对失独群体进行统一、全面的管理。一旦出现失独家庭,就立即启动失独家庭管理办法,从经济扶助、精神慰藉、生活照护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失独群体养老问题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对失独群体进行经济补偿

失去独生子女,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支柱,经济困难是失独群体面临的普遍问题,建议采取专项补贴、一次性补贴和保险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失独群体进行经济补偿。因为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应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特别扶助制度的基础上,采取分级负担的方式制定差异性的补贴方案。

其中,专项补贴按月发放,补贴标准应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参照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工资等指标来做出科学的界定。同时建立失独群体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随着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的增长,逐步提高失独群体的经济补助标准。

失独群体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计划生育政策所取得的成果由全社会共享,但当独生子女遭遇风险的时候却由独生子女家庭独自承担,这是不公平的。政府应该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从社会公共财富中拿出一部分来为独生子女家庭购买保险,涵盖养老保险、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综合性保险,一方面可以减轻失独群体面临风险时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失独群体所承担的责任。

(四)重视失独群体的精神养老

来自社会的关爱和认同,有助于恢复和增强失独群体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有助于他们在心理上重新回归社会。[7]因此相对于经济扶助,对于失独群体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这应该是帮扶的重中之重。全社会都要关注、关心和关爱失独群体尤其是失独老人,给他们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及时、适当地对失独群体进行心理干预。目前,国家对于失独群体的心理救助机制几乎没有,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失独群体心理救助机构网络,研究失独群体的心理特征,组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失独群体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和疏导。

其次,由失独群体管理机构的人员担任失独群体的精神赡养人。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写入了法规,这对有子女的父母来说是福音,但却加剧了失独群体的精神压力。为此,街道办、居委会或社区服务中心等失独群体管理机构应该设专人作为失独老人的“子女”,定期探访失独老人,缓解失独老人的精神压力。

再次,要积极推动社会团体为失独群体提供爱心帮扶。社会团体可以针对失独老人不同的境遇进行个性化的志愿服务,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向失独群体宣传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养老理念。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文体、慈善等社会活动,让失独群体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重新拾回生活的信心。可以建立公益QQ群和交流论坛,使有相同经历的家庭能够彼此鼓励,携手走出阴影。

(五)加强失独群体的生活照护问题

失独老人是真正的空巢老人,应该高度重视生活自理困难的失独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制度应该向失独老人有所倾斜。

首先,失独老人应该是未来居家养老的重点保障对象。对于选择居家养老的失独老人,在国家正式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之前,应该尽快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8]由政府来承担大部分居家养老服务费用,并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到居家失独老人的生活照护中来。

其次,养老机构给予失独老人优先入住。政府按照失独老人入住人数给予养老机构相应补贴,对选择机构养老的失独老人,要对其降低机构养老入住门槛,完善养老机构的担保人条款,取消失独老人入住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一规定,确保失独老人在无担保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入住养老机构。鉴于情感脆弱、不愿入住普通养老机构的的失独老人,政府应该探索建立专门的失独群体养老机构,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解决失独老人的生活照护问题。

总之,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是近几年才凸显出来的,它的出现既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社会方面的原因。失独群体作为我国转型时期的特殊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帮扶。国家既要在宏观上制定失独群体的帮扶制度和政策,又要积极推动社会和个人对失独老人进行必要的经济扶助、精神赡养和生活照护。

说明: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未来十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保障体系研究”(编号:12&ZD212)。

参考文献:

[1]易富贤.大国空巢[M].香港:大风出版社,2007.

[2]相树华,刘明福.中国婚恋危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3]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

[4]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J].人口研究,2004(1).

[5]郎文平.失独家庭的养老风险及规避建议[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33).

[6]赵仲杰.城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给其父母带来的困境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