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进行非遗的传承

篇1

创新,并不意味着脱离传统

非遗的创新一定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而继承的关键则是其继承的完整性。不但要完整地继承非遗工艺,更要深刻地了解非遗的历史,包括非遗技艺发展演变的过程。事实上,非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代从事这些技艺、表演的传承人在继承中又会将自己的体会、经验融入其中,所创作的作品也必然留下时代的印记和元素。比如,唐代玉石摆件和当今的玉石摆件,其本身材质的年代和质地都是一样的,真正区分他们的只是工艺技术。每一代传承人的创作一定会反映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特征,非遗的基因是不变的,但在这不变中,时代的倒影又会汇入非遗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非遗传承恒定性和流变性的统一。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过去的非遗是适合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而今天要让非遗“活着”重新回到当代生活中,必然需要站在今天社会的审美和需求角度来创新地继承非遗技艺。

在我们的生活中,“非遗”总是以物质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而物质形态的东西,经过一定的时间,往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要想让非遗永久传承,就要有一代又一代的传人掌握其生产流程、制作工艺、储存技术,确保一批又一批新产品不断问世。而且,为了让非遗充满魅力,被年轻人所喜爱,不致因面孔陈旧令人生厌,还要加大创新的力度,在非遗中注入新的元素,包括新的内容、形式、手法,或者新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坚守,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也逐渐开始对其材质和技术进行改良创新,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非遗传承者,打造更多以非遗为原型的创新产品,让非遗文化更长久地留存并流传下去。

当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司长马文辉说:“我们要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非遗传承人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意提升,然后再进入市场。”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内画”的实践为例,传统的“内画”艺术主要生产各类的鼻烟夭品,但鼻烟壶早已丧失了实用性。现如今需要在保留传统工艺和绘画技艺的同时,研发一些新样式和新功能的产品,这样才能使这一传统非遗项目在现代市场竞争下获取生机。目前,该项目设计生产了一些精美的女性化妆盒、各类香水瓶、微型的个人肖像瓶及其他观赏性强又兼具实用性的新产品,将鼻烟壶的原有功能进行转变,赋予它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目前这些产品远销欧美等地,受到人们欢迎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天传统非遗介入当代生活需要依靠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需要合适的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企业家、金融家来共同参与合作,需要对接合适的商业品牌,需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进行文化传播和市场运营。在尽量保留非遗手工艺的原貌和视觉特征基础上,按照当代审美意识和生活需求方式,来进行非遗手工艺的融合创新,为当代生活注入具有传统审美和工艺特征的非遗用品。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就是“非遗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十年之际,非遗复兴的途径就是有效地进入当代社会。

进入商品市场的非遗传承人,能够通过手艺获得稳定的收入,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地位,这样才能发展形成一个稳定的非遗传承群体,吸纳更多年轻传承人加入进来。我们不能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把传承人供养起来,一方面使他们丧失传承的动力,另一方面,新一代的年轻人也丧失兴趣,不愿意去学习。非遗的传承需要人,人们的喜爱、人们的加入才能使非遗获得复兴的动力。

市场为非遗注入生命力

非遗创新不应只拘泥于技术方面。市场经济新态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思路也需同步创新。我们不仅需要创新的产品,更需要创新性的推广。传统非遗与商业文明的结合,虽然要面临许多挫折,但是也会在竞争中突破,进而形成一种新经济模式,带动中国劳动力和制造能力的转型升级。

如今,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出现了一个现实情况,一些非遗传承人80%的时间花在了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只有20%的时间能专心创作,即便如此,由于个人力量有限以及非遗受众面小等原因,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一个健全的、专注于非遗项目的市场运作机构在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经营运作上多下功夫,这是当今社会中非遗能够“活态”传承的重要环节。

篇2

6月14日,在我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即,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组和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共同主办的“东北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学术研讨与演唱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是自2006年黑龙江省申报“东北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后,首次在高校召开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由音乐学院副院长、课题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郁正民和艺术学系系主任马卫星共同主持,音乐院长、博士生导师陶亚兵和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春胜分别致词。与会代表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群众艺术馆及文艺团体的代表。会上,东北大鼓学者、传承人及著名演员,就东北大鼓艺术的源流、音乐特点及如何进行保护传承几方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丁一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建议成立“东北大鼓研究基金会”的设想,这样既可以使东北大鼓在新时期进行保护与传承又为其传承提供了强大的财政保障。北京、天津、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省的多位专家和研究员也就“东城派”、“奉派”和“下江派”东北大鼓的唱腔特点、伴奏的艺术性及创新、当代审美群体的转化、新时期政策下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承等方面作了论述,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起到了各地东北大鼓交流、互动、共勉、齐进的作用。沈阳音乐学院李玉珍教授携“东北大鼓研究”课题组一行4名教师到会,并向大会介绍她们近5年的研究成果;哈师大音乐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金鑫在会议上将自己近三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的研究做了重点发言,并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及艺术家的广泛赞许。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戏曲部主任、“下江派”东北大鼓第四代传承人、国家级东北大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东北大鼓龙头老大”的夏晓华女士感慨万分,她说:“通过这次会议,我更加看到了东北大鼓艺术的灿烂明天,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东北大鼓唱响、唱遍大地”!

当天下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相继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演唱会”,这也是黑龙江省“申遗”成功以来,首次在高校举办的东北大鼓演唱会,会场全场爆满、座无虚席,还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作为东北大鼓的爱好者进行录像、录音。演唱会历时两个半小时,共10个节目,有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群众艺术馆的“奉派”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家霍大顺的《草船借鉴》,来自吉林省榆树市文化宫的“东城派”东北大鼓艺人高贵的《四季歌》,来自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下江派”东北大鼓演员邱淑华的《八百破十万》等三个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表演。演出队伍中最小的李珊珊只有8岁,还不及鼓架高;最年长的已近70高龄,但却仍然意气风发、气度不凡。最后出场的是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夏晓华,她的一曲《金精戏窦》博得了满堂彩,其嗓音清脆动听、柔美甜郁,演唱风格慢而不断、快而不乱,台下的掌声、叫座声不断。此次演唱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观众离场时都夸赞不绝,意犹未尽。

篇3

【关键词】陕西皮影;文化;宣传推广;方案策划

一、引言

中国是遗产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遗产,这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2007年,政府的重视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越来越走向正轨,财政部、文化部、建设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多个部门的参与重视,使得文化遗产――那些通往往昔文明的路标日益清晰可见。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平均每天都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易逝、口传心授等特性,资源流失状况要比物质文化遗产更为严重。一些传统技艺、习俗、礼仪传承后继乏人在逐渐衰退或消失,因此,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处理好经济繁荣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关系,为人类传递一份珍贵、不可替代的财富,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虽然如此,根据我们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被有效抽样的977人中,有26%的人对皮影戏非常陌生,有60%的人停留在听说过的层次上。仅有6%的人对皮影戏有过深入透彻的研究,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对皮影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刻不容缓。

二、皮影文化的需求分析

我国皮影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皮影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崇与重视,皮影市场的投资者对皮影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皮影产业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皮影文化有着广泛的潜在需求,具体分析如下。

1、大学校园的潜在需求

就中国而言,目前全国有3000万在校大学生,再加上中小学生的数量,构成的校园市场是十分庞大的。如果再从国际的角度去挖掘,校园市场占整个皮影需求市场的份额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群,自主认识消费最为突出。一方面,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园区内流动,因此校园市场成为一个较为封闭但却十分活跃的文化市场圈。另一方面,在校学生网络普及率和使用率都很高,网络化生存是大多数在校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

2、学龄前幼儿的潜在需求

21世纪的青少年,生活在处处充斥着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对传统的东西越来越陌生。学龄前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对学龄前幼儿的关于传统艺术认识的培养势必成为今后政府的重点对象。进行兴趣培养,皮影戏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发展,培养幼儿自主、独立、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3、收藏界的需求

收藏界是皮影文化比较空白的一块市场。与其它各种收藏品相比,老皮影因年代久远和价格适中而渐显投资价值,比如明清时期的皮影,品相好的每张都在数千元以上,尤其是那些有故事情节的古旧大幅皮影,其中以有布景、人物、家具、树木等场地和可表演的完整皮影的增值空间最大。对于那些初入门的收藏者而言,皮影收藏的门槛并不算高,另外还须注意,目前古玩市场上出售的大都是现在雕工的仿古皮影,价格也不贵,一般为几十至上百元一张。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老皮影的真实价值,我们对各地皮影市场价格进行了调研,大致情况如表1所示。

三、皮影文化的宣传推广与电子商务结合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由于生产皮影产品的中小企业实力较弱,经营范围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往往集中力量于特定产品和细分市场,或者满足特定顾客群的特殊需要,从事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经营以赢得竞争优势,这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收集通道,做到信息灵通,反应快捷,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系统即可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弱势(Weakness)

皮影本身创新力弱、传承少、没有新剧目的研发、活动场所有限、传统的群众对皮影的缺少了解与关注、生产商的资金与市场开拓能力不够等,使皮影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显得非常有必要。

3、机会(Opportunities)

国家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西安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等,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调研背景中展示的表“陕西省文化厅2012年公共预算拨款支出明细表”中预算拨款支出中用于文化的费用支出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

4、威胁(Threats)

公众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非遗的传承受到阻碍,缺乏资金支持等原因,都会使非遗推广的竞争力度加大。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对皮影文化造成影响,也使皮影文化的市场份额大大的降低。导致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受到阻碍,所以皮影文化在推广过程中将会面临十分巨大的挑战。

四、陕西皮影文化宣传推广策略

1、线下推广

篇4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音乐系,广西 桂林 541001)

摘 要: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在地方民俗旅游中具有深远意义。曲艺可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能为旅游开发所用的曲艺人才。这不仅为旅游产品增添地方色彩,提高文化含量,也能较好地传承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关键词 :旅游开发;“非遗”传承;戏曲艺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5-0158-03

收稿日期:2015-04-01

作者简介:周琳(1962-),女,广西桂林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一、曲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1.曲艺的发展在历史上的精华作用

首先,我国传统曲艺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千百年来在培育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灵方面,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统一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讲求“和合”、“团圆”和崇尚“德行”的人生态度,这些无一不在那些传统曲艺内容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张扬。

其次,传统曲艺在丰富发展自身审美创造形式的同时,还孕育出了众多的其他艺术形式,具有“母体艺术”乃至“母题艺术”的多重作用和功能。例如许多地方戏曲中,无论是从声腔到剧目,多是由相应的曲艺发展而来。

最后,传统曲艺促进了中国优秀文学名著的传播。我国不同时期的戏曲、评书的演出剧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故事。民间艺人们或是将某一名著,用数日或数月的时间连续表演完,使中国古代那些优秀文学名著在民众之间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2.曲艺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建设性作用

曲艺在我国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传统曲艺的丰富和发展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曲艺节目,学说逗唱,雅俗共赏,老少皆宜。通过这些曲艺节目的演出,能够极大丰富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既为这些喜庆的日子里营造了热情有趣的气氛,也使人民群众在娱乐消遣中获得文化享受。另一方面,曲艺节目能对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起到广泛的政治时事教育作用。我国不同时期演出的曲艺节目,都十分重视根据当时的时事政治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创作曲艺内容,使广大人民种群通过观看曲艺节目时,既能获得文化享受,又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政治时事教育的熏陶。

二、曲艺的传承对旅游经济开发的作用

1.传统曲艺可以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

尽管曲艺可算作是地方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却不能将曲艺归类为一般的旅游商品。由于曲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绝大部分优秀的民间曲艺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曲艺应多以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的姿态出现。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离不开资金、物质、技术的流通和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曲艺需搭建起先进的商业营销模式,从而将自身所独有的文化辐射作用和商业效应相结合,如此便可在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促进开发传统曲艺艺术的发展和利用,对于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伴随着人民生活和文化需求水平的逐步提高,如果将曲艺艺术融入地方旅游产业中,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物质层面的享受,同时还能获取良好的精神享受。所以,在开发地方旅游产业资源时,需格外重视对曲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根据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和精神需要,对属于“迟缓的艺术”的传统曲艺的针对性改革,使传统曲艺在不失掉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更容易满足现在人的精神追求。这样便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旅游产业资源,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2.传统曲艺与大旅游理念相契合

所谓“大旅游理念”,就是在为了满足游客的不断增长、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的基础上,旅游产业链需不断延伸和扩展而形成的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和综合效应的旅游发展模式,其特征在于强调整个旅游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大旅游理念的提出,着重强调的是旅游产业的开发不仅仅要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应该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休闲、美学和娱乐方面的需求。从这层意义来看,推动发展传统曲艺融入旅游产业,能够让地方旅游产业更加凸显出对大旅游理念的认可。首先,将传统曲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不会对地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同时也不会耗费过多的硬件设施,只是紧紧围绕传统曲艺表演并凸显出曲艺的美学特征和地域性特征即可。其次,传统曲艺在丰富地方旅游产业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成为旅客了解地方民俗和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正契合了大旅游理念突出文化效应的特征。

3.曲艺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推动地方曲艺的发展

随着现代城市流行文化的不断蔓延和发展,现代歌舞类艺术和话剧艺术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传统曲艺的生存发展空间,导致传统曲艺的受众人数越来越少,这是制约传统曲艺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现代流行文化的打造和制作多数依托于现代社会生活,人们在欣赏现代流行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打出和自己生活烙印有相似之处的共鸣。相比之下,传统曲艺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十分疏远。因此,虽然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曲艺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但是残酷的现实中却出现了传统曲艺生存和发展中令人担忧的现状。因此,探讨我国传统曲艺如何进行创新来适应现代受众的需求以及时代的变革,将传统曲艺与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使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关心这些我国传统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将传统曲艺与社会大众之间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将成为我国旅游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借助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能够丰富旅游资源多元化,反过来也能为曲艺本身找寻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三、广西戏曲艺术发展的危险趋向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有桂剧、彩调、文场、刘三姐歌谣、渔鼓等。2006年5月20日,广西戏曲彩调、桂剧、刘三姐歌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桂林渔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流失甚至失传的窘境,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1.专业艺人流失严重

广西戏曲艺术出现发展困境,人才危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尤其以专业戏曲艺人的流失问题最为突出。戏曲艺人的流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年龄老化的艺人陆续退出戏曲演出舞台。年龄老化的艺人的离开是客观规律,这个因素造成的人员流失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都是可预见的。二是由于个人原因而离开了戏曲行业。三是因为其他原因而离开了戏曲行业。如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戏曲剧团、剧院在成立的初级阶段,大量的基础工作和调查统计工作需要完成,造成人才培养和安置工作不得不延后。

2.承业艺人稀缺断代

本来像老艺人隐退、中生代艺人出走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在后备人才方面进行良好的规划和输送,是可以有效弥补戏曲人才匮乏问题的。可是目前广西各地方的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隐忧。众所周知,学戏是一个比较苦的行业,一是学的周期长,学员得从娃娃学起,没有个五六年的培养是难以成才的。二是艰苦,学员每天要起早贪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是没有人身自由。生源的减少导致戏曲后备人才培养出现断代,这种断代现象的出现对广西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3.传统戏曲剧目失传失真

近些年来,我国民间传统曲艺失传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戏曲行业也未能幸免于难。据统计,中国戏曲剧种从上世纪50年代统计的368个,减少为80年代编撰《中国戏曲志》时的317个,再锐减到2005年的267个。多达101个剧种在短短50年间已化为历史。即便有些剧种被及时的保护延续了下来,可随着那些老艺人的离去,很多还未得到及时传承的古老的优秀剧目和表演技巧,也很有可能就随同老人一同永远埋入地下。以著名的广西彩调为例,广西彩调是广西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广西北部农村,流传甚广。可是在1927年前后,彩调艺人备受摧残,彩调濒于衰亡。1962年广西文化局委托广西戏剧研究室召开了为期64天的彩调老艺人座谈会,共有43位彩调老艺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共挖掘记录了传统彩调剧目568个、传统剧本245出、各种唱腔、曲牌、锣鼓牌444个。虽然这次会议拯救了一批彩调艺术作品,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剧目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世而失传。

四、曲艺艺术传承开发的建议

1.对传统艺人加强保护

首先,相关政府单位应加强对曲艺艺人的普查、认定和建档工作,对艺人进行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归根到底是对传承环境、传承制度和传承人的保护。而千百年来这些传统曲艺的传承人都是通过能工巧匠的口传心授,使那些民族的记忆和文明的脉络得以保留和延续。虽然对曲艺艺人的调查和认定是一项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可却能最大限度避免那些珍贵曲艺项目和剧目的消失。其次,关心曲艺艺人的生活。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单纯地依靠艺人个人虔诚的艺术信仰支撑是脆弱的。艺人们没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保障,他们究竟能唱多久、能演多久就是个未知数。艺人们的生活现状必然会影响到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改善艺人目前的生活窘境,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待遇保障,才能使他们无暇他顾地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创作和传承上来。

2.将传统曲艺继承性人才的培养纳入高教课题

高校可与曲艺艺术合作,利用学校的高品质教育文化资源,为曲艺艺术的传承找到适合的载体。例如高校先在学校里将曲艺艺术的普及工作先做起来,随后将曲艺资源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内容,同时结合本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有关曲艺的课程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专业教育和研究的内容。同时,为了使学生能适应将来的曲艺教学和研究工作,高校可经常性的邀请一些曲艺名家艺人来为学生演出,使学生能近距离的感受领会曲艺所蕴藏的神韵和意境。高校还可以开设包括曲艺内容的公选课,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曲艺的热情和兴趣。

3.加强曲艺与旅游的联姻

曲艺文化和旅游的联姻,两者之间是个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必将获得双赢的效果。例如广西桂林除了在旅游方面,拥有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之外,还有这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的曲艺品种,如桂剧、桂林文场、桂林渔鼓、零零落等等。凭借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完全可以打造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将观光旅游与曲艺表演和民俗风情结合起来,创建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成为本地区的品牌,如此便可以大大带动曲艺艺术的传承,为曲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途径和空间。

总之,要解决目前城市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需大力开发旅游的“非遗”产品,扩大旅游资源市场。同时,还需将曲艺艺术的传承与高校教育结合,用制度化教育产业化的方式,帮助曲艺实现由“输血”向“造血”方式的转变,努力为地方曲艺团体、各旅游景点民俗演出等输送合格人才。这样将实现旅游开发、“非遗”传承、高校发展的三方共赢,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红玉.广西曲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J].桂林研究,2010,(1).

[2] 唐晓云,田穗文,吴忠军.桂林地方曲艺、戏剧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考[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1).

[3] 管岩松.曲艺是离人民大众最近的艺术——也谈“大曲艺观”[J]. 艺术百家,2010,(7).

[4] 周新友.高职音乐学生就业专业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6,(7).

[5] 潘莉.宁波地方的传承曲艺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2011,(2).

篇5

一、问题的缘起

从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潮的兴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得也是有声有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有其典型的“非物质性”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历史学方面的发现,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音乐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生活。”(《音乐教育学导论》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 余丹红 张礼引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以其传承人的存在为前提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与“地缘”“血缘”“神缘”等各方面的因素有关,更需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工作。

高师音乐学专业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母机”,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各高师院校由于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以及所面对的不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差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和课程标准。现有高师音乐学专业的教育体系、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并不一定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协调,因此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应该在充分考虑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师资力量、教材选用、教育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培养专门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人才的培养要靠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09年开始招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回到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从事民族文化研究、教育的工作者。经过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课程设置问题。除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内许多师范大学的音乐教育专业也都开设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这样的院校有内蒙古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福建泉州师范学院等。这些院校同样面临着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的问题。

首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的公共课程是利用院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同其它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一起开设的。由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让他们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起上公共课实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就现有的高师院校的条件,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公共课程也只能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由于公共课程需要达到学校的标准,这需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付出比音乐学教育专业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标准。一方面,这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为了达标,把大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公共课的学习上,也同样耽误了专业课和传承技能的学习,这也违背了培养目标的初衷。因此,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现实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本专业公共课的开设情况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应该开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相关理论和传承技能的课程。传承和保护的理论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保护理念,了解相关国际和国内的政策和形势,学会先进的保护方式和方法。传承技能课程包括方法论以及音乐文献的整理、音乐的记录、音乐的演唱和演奏能力等。但目前由于高师音乐学专业从事非遗专业理论研究的教师比较匮乏,且理论层次不高等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保护和传承的相关理论课并未真正落实。学生所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还是与音乐学专业的课程相同,使得学科特点不突出和人才培养与现实不符的现象存在。

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音乐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专业课,每周4学时,主要学习传承技能。由于现有专业课师资的匮乏,学校只能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非物质遗产研究者来校教学。但由于有些非遗传承人居住在较偏远的地区和村寨,来校讲学有着诸多的困难与不便。有些传承人由于思想上的保守,认为自己的技艺只能传给本家族的传人,不愿来校开展教学活动,使得专业课教师资源匮乏。高师现有的具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师资由于没有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没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来,这也是专业发展的遗憾。

再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材编写与使用落后于专业的培养。一方面是高师音乐学原有教材的内容和进度不符合本专业的学生培养,另一方面,针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的教材开发与编写滞后。

最后,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评价尺度还主要以现有的音乐学专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来衡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教与学,结果是现有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不符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有碍于本专业的发展,不符合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最终只能是期望值越高,失望值越大。

三、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及措施

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立后,根据社会和市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人才的需要,围绕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做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标准,体现着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回到本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的文化传承人。培养目标的确立,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基本的培养步骤,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课程内 涵。因此,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有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各高师院校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要根据本地区、本民族不同音乐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需要确立相应的培养目标。

第二,核心课程的师资问题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关键所在。解决师资问题首先可以聘请有名望的非物质遗产保护专家、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进行专业课的授课,这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称为“请进来”。在聘请保护学者、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艺人授课的同时,加强学校有志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师的培养和开发,是本专业师资解决的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及传媒技术进行专业课的教学。

第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一般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应根据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及培养目标的需要进行教材的编写。专业技能理论课的教材应编写较为简单一些,如乐理、视唱、和声等课程。在现实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以编写简谱教材以适应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

第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课程除了加强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开发以外,还要加强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实现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定期回乡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进行采风,主动上门求教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回校后互学或自学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和传承技能,可以称之为“走出去”。

第五,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学评价应根据实际情况,宽松区别对待。高师音乐学专业有着一整套完整的公共教育评价体系,如果用现有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和检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与学是不合时宜的。高师音乐学专业已有的公共课考核标准是要求必须达标的,这种标准对于正常招收的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是很容易达到的,而对于传承人专业的学生就很难。因此,要根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培养目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教学的评价,实行动态生成性的评价,逐步完善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教育教学。

第六,加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工作室、信息库、资料库及博物场馆的建设,加强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

结语

高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开设是学校音乐教育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重视的结果。本专业的开设是在音乐人类学的视角下,符合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基础上开设的。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学生的现状及实际的师资力量、学校的特色和社会条件出发,加强本专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培养新时期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保护者,是符合当前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的。

(注:本文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科研项目《东北乡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编号:SYG—07,子课题《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编号:SYB2012—07)

参考文献: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田青 秦序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音乐教育学导论》〔奥〕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著余丹红张礼引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

篇6

关键词 古诗 意象 英诗

中图分类号:H315.9;I207.22 文献标识码:A

1 《落叶哀蝉之曲》原诗及英译本的背景简介

据王嘉的《拾遗记》记载,“汉武帝思李夫人,因赋落叶哀蝉之曲”。汉武帝的宠妾李夫人死后,武帝悲伤不已,在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状态下,他写下了这首以“蝉”自比的诗,来表达对李夫人的思念之情。这首颇具楚辞体味道的古诗,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之后,已被不少的欧美汉学研究者译介至西方,目前据笔者所知已有五个英译本。在此,笔者选取庞德和韦力的译本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更好地还原古诗、理解古诗。原诗内容如下: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空寂,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韦译本为Liu Ch'e ―Arthur Waley The sound of her silk skirt has stopped,On the marble pavement dust grows. Her empty room is cold and still,Fallen leaves are piled against the doors. Longing for that lovely lady. How can I bring my aching heart to rest? (1919: 69)庞译本为Li Fu-Jen ―Ezra Pound 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Dust drifts over the court-yard, There is no sound of foot-fall,and the leaves,Scurry into heaps and lie still, 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 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2003:568)

2分析对比两英译本对原诗意象的处理

其实,通观全诗,汉武帝只写到了落叶,并没有在诗中体现出哀蝉。“哀蝉”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喻,通过哀蝉的鸣叫勾勒出一幅凄婉痛苦的画面,而这恰巧就是诗人的内心写照。试看庞德和韦力的译本,两者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因为庞德不懂汉语,最初是在“读了美国东方学家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关于中国文学的遗稿后开始研读中国文学”。(2009:109)与其说是翻译这首古诗,不如说是一种“改写”。就从庞德将诗名“落叶哀蝉曲”译成汉武帝的名字“刘彻”看,他的“改写”之路似乎就已开始。

庞译本利用意象,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罗”是指质地稀疏的丝织品。庞德将“罗袂兮无声”翻译成the rustling of the silk is discontinued, “rustling”一词是指沙沙作响的意思,一方面它很好地体现了罗袂轻盈质薄的特质,另一方面折射出物似人非的现实,即罗袂仍在,穿衣人却已不在,体现了武帝当时写这首诗的心态。“drift”一词将灰尘的动态意象展现了出来,玉阶上长满了时不时飘下来的灰尘。诗的第二句是一个排比,虚房之于落叶,都是传达物似人非、时过境迁的心境。庞德在译这一句时也是很好地把握了这一节奏,no sound of foot-fall,他直接指出台阶没有人走过来折射房间像是被人抛弃一样,至今无人问津。所以巧妙地体现了“虚”这一词的意境。“重扃”是门环之类的物体,落叶飘落在门环上,体现了房子被废弃很久,主人公不在这一事实。庞德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翻译此句,将落叶飘落门环译成落叶纷纷堆积在一起,静静地躺在那儿,为读者再现了一幅“物似人非、苍白凄凉”的画面。全诗最后一句是武帝的点睛之笔,庞德在翻译此句时也没有辜负他作为“意象派大师”这一称号。他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武帝心中的美女即李夫人译成“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使诗文没有落入俗套,不像其他翻译家会用“the beautiful lady”或是“the beauty”之类代替,这是他的一种“创意英译”的体现。“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指的是一片叶子落于门槛,如果读者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会联想到武帝踏在门槛上久久伫立,不肯离去。这一句是用以物状人的写法,创意英译,湿叶之于武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庞德没有逐字逐句或一一对应地翻译,使他的译文不受原诗的束缚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让读者以联想的方式去体会诗人创诗时的情感。

再看韦译本,读者在阅读时可能就无法感受到在意象叠加中回味原诗。韦译本是一种有规范的自由体,比较忠实于原文,字词的遣用也较简单。读者在阅读时很难碰到难懂晦涩或是巧妙传神的字句。作为仅仅将中国文学介绍给西方读者而并不是研究汉学的目的,韦译本要比庞译本更切实际。韦力将诗名译成“Li Fu-Jen”也就是李夫人,整首诗目标就教明确。说明他在仔细研究了全诗或是汉武帝之后,才着手翻译此诗。“罗袂”译成silk skirt,虽也是妙笔,但不如庞德的“rustling”一词,将全句的意境铺展开来,而韦力需用一整句来陈述事实。“玉墀”被译成marble pavement,将这一意象发生了改变,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诗,既忠于原诗,又贴切传神,体现了严复所说的“信和达”。“虚房”所译的empty room,“落叶”所译的fallen leaves则保留了原意象,简单朴实,没有浓墨重笔。诗的最后两句也就是原诗汉武帝的传神点睛之笔,没有被韦力再次创意英译。韦力所译的是直接抒感,而具体的景色传达就消失了,没有像庞德那样“以景抒情、以物状人”。只能说原诗的意思已经表现出来,但寄托于景的情感描写就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3结论

比较两个译本,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庞德利用一个个意象的叠加来传达原诗的奥妙。而韦译本就比较忠实于原文,简单、质朴,没有优美的语言,却是对原诗意象的保留。纵观韦译本,他像是在给读者描绘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西汉时期皇帝思念妃子的故事。诗中有的只是单纯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对于文中的意象,他也仅是一个个地罗列。并没有挖掘意象背后所要传达的神韵,而这一点恰是庞德做到了。从“信”的角度来看,韦译本更接近原诗。但如果从原诗意象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庞译本更加可取。因为他的g文不仅读来优美而且更具动静结合的效果,使作品更具汉诗含蓄的风格。对于没有阅读过原诗的读者或不懂汉学的读者来说,阅读庞译本会更具感染力,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Waley,Arthur.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M].New York: Alfred.A.Knopf,Inc.1919:69.

篇7

摘要: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新时期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新模式,是保护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重要举措。本文将视角关注在陕西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以下简称大明宫),通过对它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它在文化旅游展示利用方面的主要成就,作为未来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发展的借鉴经验,同时找出存在问题,重点阐述如何进一步建设好大明宫,如何进行文化旅游活动。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大明宫 文化旅游

一、引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个名词是在2009年以“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主题的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正式提出的。2010年10月,中国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陕西成为目前拥有遗址公园最多的省市。在这三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秦始皇陵和汉阳陵现在开发的已经很成熟,而大明宫是2010年10月1日才正式对外开放,发展的时间短,在展示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化旅游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本文选取大明宫为研究对象,为其文化旅游提升的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二、大明宫的现状分析

2.1运营现状

(1)景区特色展示:a.富有创意的展示手段:大明宫实现了保护与展示相结合,这种大体量的遗址保护展示在世界上少有所见,为国际大遗址保护探索出先进的经验。b.经典的特色景点:大明宫后形成六大亮点和十个典型游览景点。c.有趣的活动:在大明宫,除了能看到具有历史气息的遗址,还能看到“百官上朝”、“丹凤迎宾”等盛唐特有的情景,让游客宛若置身唐代宫廷。d.实用的旅游路线:设计了两条环形旅游路线,一条是步行游览,一条是乘电瓶车游览。

(2)经营管理 。2010年,西安曲江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按照保护办的战略规划结合公司定位编制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十二五”规划编制刚要》行政管理以构建和谐企业为中心,突出重点,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公文处理和信息报送工作。

(3)营销推广 。大明宫的经营管理人员还积极与旅行社合作,在全国各地对大明宫进行推广营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管理公司全面推进紫宸轩酒店,酒吧街,停车场等经营工作,启动了代步车项目,开展租车业务,并与百事可乐,统一,雀巢等重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制定并推进大明宫全球宣传推广及市场营销方案,通过媒体进行大量的品牌宣传与活动报道,目前正在举办各种公益性活动进一步提升大明宫的整体社会形象。

2.2存在的问题

大明宫开园以来,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浮现出很多的问题。(1)基础设施不健全。旅游景区赖以生存的是它的旅游资源,配套条件是其需要的各种设施。大明宫的整个面积达3.2平方公里,园区非常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却不完善,有待完善。比如,景区里的公厕稀缺、排队现象严重等。(2)解说系统不完善。在环境解说方面,没有将大明宫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质等完全地体现出来,从而了解园区的文化遗产是如何形成、传承、保留的。在吸引物解说方面,吸引物的解说不够明确,没有制定一个包含景区概况、特点、主要活动项目等系统。(3)园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差。园区工作人员的态度不够热情,服务意识不够,缺乏系统的景区工作培训。(4)园区特点不鲜明。景区里面除了供人们参观的遗址区,其他体现文化的地方不明显。文化景观体系不够清晰,不能从本质上给游客产生良好的感知。文化产品的开发也不够好,文化体验产品和文化创新产品缺乏。(5)营销推广力度不够大。大明宫遗开园以来,虽然有国家各级领导莅临参观游览并给与高度评价和赞誉,但是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的反响,普通游客还是没有关注这一新的景区。大明宫管理公司确实与许多重点企业有合作关系,但是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品牌还是没有得到认知,整体社会形象还是没有建立。大明宫在宣传推广时,所覆盖的面比较小,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园区的收入模式只是简单的门票收入,营销模式单一,收入体系少。景区里所做的能够营销的地方很少,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有效地提升。

三、大明宫文化旅游对策

3.1文化旅游的开发定位

大明宫按原址3.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既是遗址保护,又是现代城市生态文化公园。而大明宫的定位在于生态和文化主题,但结合西安发展的现实来看,生态主题与大明宫的历史和西安的现实是不符的,而追求生态价值的同时必然有损其文化历史价值。而就陕西的三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来看,大明宫明显的不同是历史演变的轨迹不同。大明宫从辉煌到湮灭,由脏乱差的遗址到国家遗址公园,这种历史的演变是其他遗址无法比拟的。大明宫应该更加强调出这种古今对比的变化,体现出唐文化的灿烂。所以对大明宫进行文化旅游开发是最适合的,它具有深厚的唐文化底蕴,更是将唐文化诠释的淋漓尽致的的地方。

3.2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体系

3.2.1文化景观系统设计

大明宫文化景观系统由四部分构成。(1)文化标志性景观。丹凤门博物馆,含元殿遗址,宣政殿遗址,紫宸殿遗址等,这些景点的景观都具有一定的原真性和历史性,是大明宫文化存在的支点,具有遗址文化的凝聚和缩影,代表了整个遗址公园的形象。(2)文化节点景观。IMAX影院,微缩景观,考古探索中心等,这些景观在对大明宫进行展示的同时,还应该适度开发参与性、体验性的景观类型,与周边环境设施相协调。在一些景观设计中可以在现大明宫以前的生活元素和文化元素,并与现代展示手段相结合,成为新型景观。(3)文化区域景观。大明宫为两个区域遗址区和休闲区。他们作为区域范畴,文化景观蕴含在区域环境当中,而大明宫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元素也渗透其中,所以这些区域应该进行元素整合,让其更能表现大明宫文化旅游的氛围。(4)文化边界景观。大明宫的目标是城市中央公园,它要与西安市的文化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周边不能是一堵墙将其圈起来,成为城市的独立点。所以在大明宫周围拆除违章建筑,疏解部分结构较差的建筑,保留结构、造型较好的、与大明宫相协调的建筑。整治外立面和改造周边环境,创造出一个融合的文化环境。

3.2.2文化产品开发

文化产品是大明宫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走文化旅游的道路,以文化的有效传播为根本,围绕游客体验做文章,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丰富和激活游客的人文体验。(1)文化产品体验开发。大明宫文化产品的体验开发分为三类,一是娱乐类文化产品,如大明宫文化节、音乐节等;而是教育类文化产品,如考古探索中心,遗址博物馆等;三是审美类文化产品,如丹凤门遗址发掘区,含元殿遗址发掘区等。(2)文化产品创新开发。在大明宫文化产品创新开发过程中,首先确认它最后前途的开发项目,然后根据项目特性制定开发战略,再者对产品进行试验确定其市场潜力和游客新引力,最后将进行产品规划并实施。 (3)文化产品整体开发。文化产品整体开发分为三个层次,文化核心产品是能够提供旅游者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效用的旅游产品,它通常是无形的,包括一种文化氛围、文化环境;将文化核心产品有形化后形成文化有形产品,即通过文化旅游设施和文化旅游线路为综合形态构成的吸引物;文化延伸产品是提供给游客的有形和无形的附加服务和利益。

参考文献:

[1]施亚岚.基于文化体验的遗址公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福建:华侨大学,2011

篇8

【关键词】行为空间;聚落空间;木拱廊桥;区域文化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空间不是一个非物质性的观念,而是种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空间总是社会的空间,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1]

行为空间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行为地理学是在考虑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地理环境) 条件下强调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行为地理学关心影响个人与集体行为的动机及社会过程,行为空间研究是行为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人类行为空间就是人类活动的地区限界范围,从广义上理解行为空间,既包括人类行为直接活动空间,也包括通过交流的间接认识空间。活动空间是个人与个人的,或者个人与社会的直接的接触范围。[2] [3]行为空间关心人与环境的关系。人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环境关系是一种“能动性的交替关系”。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影响人的行为。环境是行为的潜在因素,只有在适当的行为配合下,环境才能产生影响,而不是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影响行为。[4]

人的行为空间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空间中得以体现,人的行为空间是建筑环境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归结起来,建筑环境空间的设计是为了人,为了使人和环境构成一个共生的、完美的生态体系,而行为则是人与环境联系的纽带。海德格尔认为“建筑通过分割空间,再将各部分有机结合成新的空间来达到这个目标。” [5]建筑是通过划分界限来创造空间的艺术,空间不是几何学或物理学上的概念,而是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概念。[6]建筑空间特别是建筑中的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交往的场所,成为人类行为的直接空间,使建筑不再是冰冷的抽象物,建筑业因此带上了感彩。木拱廊桥建筑是我国木结构体系桥梁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在闽东北浙西南一带集中遗存,形成独一无二的木拱廊桥建筑景观带,也构成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沿海非常具有特色的传统聚落景观。。

1.关于木拱廊桥建筑空间的研究及问题意识

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千年遗存,集中存在于福建省东北部一带的村落入水、出水口和河流溪涧上,是区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木拱廊桥在建筑结构上是编木拱形结构的木架桥,由圆木杆构件纵横相贯,别压穿插,互相承托,逐节申长而形成的木撑架势拱状木桥。同时充分发挥了木材轴向抗压的力学特性,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自身形成独特的廊庑空间。这种桥不但能通行, 还可遮荫避雨, 驻足观景。桥与廊从构图上成为上下一体, 形象完美。

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单体元素, 特别是在建筑的整体布局、空间组织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廊的基本单元是“间”,由“间”的重复连续而组成长短不一的廊古汉语中“廊”的语义复杂, 经历了从“围墙”到“围合庭院的辅助用房”,再到“联系型建筑物”的演变过程。而现代汉语中廊的定义相对统一, 均为“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屋檐下的过道”一般指附属于单体建筑下的能形成通道的空间, 称之为“附属性廊”;“独立有顶的通道”一般指建在人工园林和天然名胜中的廊, 这类型廊都是自成一体,不与其他单体建筑发生从属关系, 成为独立的廊, 称之为“独立廊”。 [7] 闽东北一带民间称木拱廊桥为“廊桥”“厝桥”,就是形象的描述出这种桥梁外在形式上有“廊”的特征,更有“厝”的功能,

福建东北部木拱廊桥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近十年,福建东北部木拱廊桥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一定的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本地学着研究外,木拱廊桥也引起国内高校一些学者的注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华侨大学的教授方拥先生(1995)对虹桥(廊桥)的传播过程、木拱结构的特征以及在建筑史上的意义进行了研究,[8] 开启了从建筑学角度研究木拱廊桥的先河;值得一提的是唐寰澄(2000)对闽东北浙西南木拱廊桥和《清明上河图》中汴水虹桥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认定木拱廊桥为汴水虹桥在东南沿海的遗存,并说“中国桥梁, 有一类十分别致, 即在世界桥梁史中绝无仅有的木拱桥。”;[9]在随后的研究中,缪小龙(2005)[10]唐留雄(2005)[11]戴志坚(2005)[12]林校生(2006)[13]钟剑宾(2006)[14]张成、关瑞明(2007)[15]李华珍(2007)[16]张可永(2008)[17]张光英(2008)[18]对福建木拱廊桥的建筑结构艺术、建筑特色、人文史料等方面作出研究,特别对福建木拱廊桥申遗提出建议,还探讨了廊桥的功能、廊桥的结构和廊桥的形式,以及汴河虹桥和闽浙木拱廊桥的渊源关系和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在国内学术界形成一股研究热潮。同时,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倡导下,一些地方性的研究也卓有成果,由寿宁县政府、寿宁政协编撰《寿宁文物》,[19]福建宁德市市政协编撰的《闽东虹桥实录》,[20]寿宁县委宣传部牵头、刘杰等编著的《乡土寿宁》,[21]刘美森主编的《廊桥流韵》,[22]等一批地方性研究成果的出现,从地方特色文物、文化资源的角度对福建东北部木拱廊桥的文物价值、文物地位和地方特色文化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由政府层面提出木拱廊桥申报世界遗产的思路。

近两年,有关福建东北部木拱廊桥的研究仍然在继续,只不过研究视角更加独特,成果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蒋烨(2010)从廊桥建筑与文化的视角,[23]张光英(2010)木拱廊桥的地域文脉传承,地理空间响应的视角进行研究;[24][25]张光英(2011)[26]对从木拱廊桥构成闽东北村落环境意象的视角进行研究;刘妍(2011)从木拱桥类型学视角,[27]张光英(2012)对世界文化遗产语境下的闽东北浙西南木拱廊桥景观价值进行研究。[28]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这一阶段的研究成就。

从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对福建东北部区域木拱廊桥的研究内容逐渐深入, 研究范围不断拓宽, 研究成果不断增多, 但国内学者从文化地理学和木拱廊桥廊空间之于乡民行为空间的意义角度对木拱廊桥文化特征的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以闽东北木拱廊桥聚落空间为解读对象,在人文地理学行为空间视角下的对福建东北部农村聚落空间进行解读。在人文地理视域,研究木拱廊桥在福建东北部地区所形成空间对于当地乡民的意义,对于独特地域文化的意义所在,在目前是一种创新研究。

2.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样本的选取

福建东北部区域木拱廊桥现存共计52座(指建筑年代均在40周年以上的木拱廊桥.不包括当下为景区开发、城市造景需要而建造的廊桥),分别分布在寿宁、屏南、周宁、古田、福安、柘荣、福鼎和霞浦等8县市(图1),其中寿宁19座,屏南12座,周宁7座,古田5座,福安5座,柘荣2座,福鼎1座,霞浦1座.其中寿宁被誉为世界木拱廊桥之乡。[28]

本研究选取具有廊桥之村美誉的寿宁县芹洋乡尤溪村为例。

图 1 闽东北木拱廊桥分布示意图[25]

2.2 样本描述的范围

尤溪村位于闽东寿宁县芹洋乡以东7公里,距寿宁城关33公里,到滨海城市宁德市为1.5小时车程,是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滨海山区小村落,全村共有435户,人口2019人。尤溪村村里现存3条木拱廊桥,分别是:里仁桥(尤溪下桥),建于清道光12年(1832),文明桥(尤溪上桥),建于清道光12年(1832),张坑桥建于清道光8年(1828),2006年牛头山水库蓄水,张坑桥原构件整体拆迁到尤溪村下游重建。小小的尤溪村拥有三座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廊桥,其密度居世界之最,因而尤溪村被誉为廊桥之村。[26](图2,表1)

尤溪村系由山地和高丘围绕而成一个小盆地,属鹫峰山系洞宫山脉东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500~800米之间,相对高200~500米,坡度一般在30~50度之间。尤溪溪自西向东贯穿全村流向村口,在村口呈V形深切,注入牛头山水库。尤溪村沿溪分布在溪流两岸。全村面积大约20000M2 。沿着小溪而走的乡村小路和溪流一起将三个村庄串成一个大大的“丰”字。

图2:尤溪村地理位置图[26]

表1:尤溪村木拱廊桥基本信息

桥名 建成年代 现桥建成 单孔跨度(m) 所供奉神灵 神灵的的功能

文明桥 清道光十二年 清道光十二年 16.7 观音菩萨,南向桥头祀土地 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送子;

土地: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

平水王:治水,解决水患。

里仁桥 清道光十二年 清道光十二年 21 观音,桥头20米山上祀平水王

张坑桥 清道光八年 清道光八年。

公元2006年因建水库按原貌整体搬迁至尤溪村 33.4 无

3.木拱廊桥建筑的空间分析

3.1 木拱廊桥建筑空间是农村乡民行为空间中的物质空间。

农村的物质空间通常由聚落空间和人工物质空间构成。自然生态空间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土地、矿产及生物等自然资源,是人生存之源;人工物质空间要素由耕地、宅地、道路、广场等多种因素共同组成,构成聚落人口生产、生活和居住的多功能活动空间。[29]

其一,由图2可以看出文明桥雄踞进村的水源的源头,文明桥锁住村落的出水口,并且如一根绳子牵住两座在村口的两座山丘(图示中7、8),哪怕是最后从外面迁移这里的张坑桥的位置也是出于进一步锁住出水口的考量。闽东乡村村落选址讲究藏风纳气,特别是沿着水流的方向,如若任由水的进与出,那么村落将是被认为没有风水的场所,因此,三座木拱廊桥在这里与地形、地貌、水文组成村落聚落的自然生态空间;其二,木拱廊桥是人工物质空间。首先木拱廊桥行使的是道路的功能,尤溪村自古以来是处在闽东通往闽北的古官道上,冯梦龙在《寿宁待志》的《铺递》章中写道:“正道通政和者六,曰总铺,曰叶洋,曰芹洋,曰尤溪,曰平溪,曰南溪”。“余每铺立一牌坊,标名某铺。至南溪界首,复立坊题曰‘政寿交界’,使入吾境者可计程而达也”。[30]当年府县官员往来和公文递送主要奔走在这条西去芹洋、尤溪、平溪、南溪、政和、建宁府的官道上。其次木拱廊桥连接着两岸的农田村落的功能,它们处在两岸村民来往的必经之路上,是适应自然生态的物质生产空间。因此,木拱廊桥是闽东北农村乡民行为空间中的人工物质空间,是聚落空间的核心。

3.2 木拱廊桥建筑空间是农村乡民行为空间中的精神空间

传统聚落建筑在构建物质空间的同时,极为重视精神空间的塑造,多以自然山水景象、血缘情感、人文精神、乡土文化构建出充满自然生机和文化情感的精神空间。 [28]闽东农村乡民行为空间中的精神空间具有意象特征,以信仰的形式为表征,是一种大众共创共享的空间。表1所表示的木拱廊桥神灵的供奉上,这些神灵各司其职,是乡村聚落中种群共有的精神依托。当空间只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空间并不能被称为精神空间,正是因为在木拱廊桥这个廊空间中通过神灵的供奉,使聚落乡民之间拥有共同的精神寄托,从而营造出独特聚落空间中的紧密相连的情感关系,才是精神空间得以存在。

3.3 木拱廊桥建筑空间是农村乡民行为空间中的组合空间

闽东北特有的地理环境制约对于农村乡民日常活动以及行为空间产生直接的影响。闽东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区域,地处北纬26°18′~27°40′,东经118°32′~120°44′之间。闽东地处洞宫山脉南麓,鹫峰山脉东侧,东面濒临太平洋,中北和中南部又有呈北东—南西、西北—东南走向的太姥山和天湖山两条山脉,构成沿海多山地形。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中部隆起,大致呈“冂”型的梯状地势。 区内山岭起伏,地表深切,高差悬殊,地势陡峻,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间杂有山间盆地,沿海一带间夹滨海堆积平原,背山临海,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纵横,岛屿众多,海岸线漫长曲折。[31]

首先,木拱廊桥是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交往空间,形成组合空间的一部分。寿宁自古以来山高路险,地势险要,明朝嘉靖五年知县钱亮在《科贡题名记》中赞叹:“寿宁之山,催巍嵂峻极于天;而其川也,奔腾澎湃趋于海,此固非常之山川也”, [32]交通极不方便,也阻碍了乡民之间的往来,因此廊桥成为交通要津上的不可替代之建筑。同时,闽东山区素称“九分山水一分田”,土地逼仄,廊桥中的廊是在地理环境制约下的一种休憩空间的有效拓展,为乡民提供劳动休憩所在,每逢重要的事情,乡民会集中到廊桥上集体商议解决,所以形成一个集会的场所。木拱廊桥建筑的廊空间自然成为农村乡民交际和休闲的场所。

其次,木拱廊桥建筑的廊空间是一种环境制约下的开放空间。在木拱廊桥的廊空间中,表现出空间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不管是本村村民,还是外乡人经过,都可以在此休息;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只要愿意,均可在这里寻得神灵力量的慰藉与庇护,因为神灵保佑的是这个村落及周边的每一个人,不会因为你财富多一点神灵就对你多欧眷顾,所以,木拱廊桥廊空间提供给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人与空间之间自由和谐的相处关系,是闽东农村乡民的“精神家园”,在农村社区中扮演着“精神诊所”的作用,是一种突破环境制约的开放空间。

4. 结论与讨论

其一,在福建东北部乡村,由木拱廊桥建筑所界定出的聚落空间的非常容易识别。木拱廊桥建筑成为聚落空间的有效边界点,构成村落聚落的自然生态空间和人工物质空间;

其二,木拱廊桥做为建筑空间的一种,通过木拱廊桥建筑中廊的功能得以发挥,拓展了聚落空间,构成聚落文化的一部分,融合成生活其中乡民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形成一种集体的无意识。这样的空间丰富了闽东北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涵。

其三,借鉴人文地理行为空间的视角探讨福建东北部木拱廊桥建筑所构建出来的聚落空间,发现木拱廊桥建筑空间在福建闽东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空间意义。木拱廊桥建筑的廊空间兼有生活、生产和精神信仰层面的作用,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会空间。

当然本文在写作的初衷,还希望通过对木拱廊桥建筑所构成的聚落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研究,明确在福建东北部区域原住居民对作为聚落标识的木拱廊桥建筑空间感知的有效途径,并了解乡民是通过木拱廊桥建筑廊空间中的艺术设计与情感寄托来激发人类的情感,进一步明确人和空间是如何进行交流,产生共鸣,最终明确乡村生活空间环境设计的目的,所有这些都将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2]柴彦威. 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4):1-5.

[3]张文奎.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J] 地理科学,1990(5):159-166.

[4]徐从淮.行为空间论[D].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5] Martin Heidegger,Bing and Time [M],tans.John Macquarrie and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Harper ang Row,1962),P.443

[6] [美]卡斯腾.哈里斯 著,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139.

[7] 张小玲.解析园林中现代廊的空间形态[J].山西林业科技,2010(9):61-62.

[8]方拥.虹桥考[J].建筑学报,1995(11): 55-56.

[9] 唐寰澄. 桥梁卷[Cl l/ 卢嘉锡. 中国科学技术史. 北京:科学出版, 20 0: 416 .

[10]缪小龙.廊桥遗梦闽浙寻——闽东北浙西南贯木拱廊桥考[C].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35-44.

[11]唐留雄.浙闽木拱廊桥“世界遗产”价值分析与保护开发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73-77.

[12]戴志坚.美不胜收的福建廊桥[C].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25-27.

[13]林校生. 闽东古文化资源保护问题的初步考察意见[J] . 宁德师专学报, 2006, (2) :70一74.

[14] 钟剑宾. 闽浙廊桥: 再现虹桥技艺[N] . 中国旅游报, 2006一01 一09(13)

[15]张成,关瑞明. 木拱廊桥和虹桥的比较研究[J].福建建筑, 2007(4):4-7.

[16]李华珍. 符号与象征———闽东古廊桥建筑文化探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7-122.

[17]张可永.福建寿宁木拱廊桥的建筑艺术研究[J].装饰.2008 (186):114-115.

[18]张光英.福建省寿宁古廊桥群旅游资源开发浅议J[]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 8, (4): 117 一119 .

[19]连德仁.寿宁文物[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

[20]宁德市政协编撰.闽东虹桥实录[Z].闽东文史资料第二辑,2002(4).

[21]刘杰,林蔚虹.乡土寿宁[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7.

[22]刘美森.廊桥流韵[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8.

[23]蒋烨.中国廊桥建筑与文化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10.

[24] 张光英.闽东北浙西南木拱廊桥资源文脉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55-59.

[25] 张光英.闽东北木拱廊桥建筑群地理空间响应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3):83-88.

[26] 张光英.闽东木拱廊桥建筑与传统村落环境意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18033-18036.

[27] 刘妍.浙闽木拱桥类型学研究———以桥板苗系统为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2011(2):430-436.

[28] 张光英.闽东北浙西南地区木拱廊桥建筑文化景观特性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3-78.

[29]周尚意,龙君.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文化建设[J] .河北学刊,2003,23(2):72.

[30] 冯梦龙著,陈熠奎校点. 寿宁待志[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6).

[31]张光英. 闽东旅游文化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2).

[32] 寿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寿宁县志.古代诗文选[M].厦门:鹭江出版社出版, 1992(7).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JA11300S);2011年“闽东文化研究”专项课题(2011HW05);2010年宁德师范学院重点课题(2010J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