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经济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经济学研究

篇1

[关键词]本土化 经济学范式 中国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中图分类号]F01;F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10―0052―07

共同荣获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大师――缪尔达尔和哈耶克,尽管在学术主张上截然不同,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上却罕见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共同观点。缪尔达尔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重大差别: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永远也得不到常数和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也即,在我们的社会领域中,对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所涉及的事物,比物质的宇宙间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而且变化多端并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关于人的行为的问题,而人的行为,不像自然物质一样具有永恒不变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赖于并取决于生存其中的生活条件和组织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复合体;人类的行为表现为不同的、千变万化的可变性与僵化的东西的各种组合,因而即使是在某一时点上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这些现象确实是难以把它们作为事实而定义、观察和衡量的。同样,哈耶克也指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这样的不同:一方面,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单一”现象,很容易观察到各因素之间的规律性,而社会科学把资料分类和确立其规律性并非根据它所具有的共性,而是基于我们所作的关于个人行为的假设;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所研究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涉及到的是相对简单的现象。而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涉及到生活、精神和社会中更为复杂的现象,因而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它并不是按照客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而是根据个人对经济现象以相同的方式所作的主观反应去对经济现象分类并找出其规律性的。这也意味着,社会现象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情,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同样的行动产生的后果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就不能从中归纳总结出公理性的经验规律,而只能对个体现象、个体行为和个人性质作出假设和概括。

一、社会科学离不开心理文化的基础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一方面,经济学所研究对象――经济现象――本身就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不仅主体的行为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而且主体的认知也构成了经济现象的一部分,因而主体对经济现象的认知也不是脱离自身的经验和感觉的,即经济学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仅仅是应用不可变更的原理,相反是试图对不合理的现状进行改造以促进人类社会更为良性地发展,从而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具有强烈的规范性。正因如此,经济学的理论探索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规范性:主观性体现了个体的私人知识和传承的社会习惯,规范性体现了个体的社会关怀和立场视角。Ⅲ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具有强烈的人文性,经济学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如何理解真实而具体的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内涵问题:显然,具体社会中的人类理性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内容,而不仅仅是自然主义的先验理性。事实上,经济学根本上是要通过剖析人们的行为机理来探求提高人们的福利的途径,因而经济学不仅是要研究物,更重要的是要研究人,也即,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面对着自然物时如何行为,如何最大化地使用自然物;二是人对着他人或社会时如何行为,如何充分运用人的理性以实现社会需求的最大化。前一个内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并不需要像目前这样复杂化;而后一个内容根本上是心理学和文化学的内容,需要分析具体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而且,根本上说,社会现象都必然涉及到后一个内容,因而需要认真研究内在经济现象中的“人”的因素;譬如,米塞斯就把经济学视为研究人类有意识的行为的科学,研究人如何达到他的目的。

而且,即使现代主流经济学把经济学视为研究理性人如何行为的科学,但理性本身也是具体社会关系下的产物,从而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人文性。事实上,经济学所意指的理性主要集中于在人们的目的与选择的手段之间的关系上,本意是强调达到目的的合理手段的选择;但显然,目的本身只不过体现了人们愿望,从而具有主观性和多样性,因而目的本身没有所谓的理性与非理性之分。正是基于这一角度,“每个人的行为总是有理性的”,这表现为两点:“(1)它指向某一目的;(2)在他眼里,它的收益必须超过它的成本,否则他便不会采取这一行动。”这意味着,对理性的理解和判断与人的具体目的有关,如果仅仅因为从自己的评价角度看行动的目标是不值得追求的而把它们称为非理性的,这显然是无根据的。进一步地,人的目的与心理和文化有关,因而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的目的是不同的;特别是,受不同文化所熏陶的人之社会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其行为机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互动行为产生的,而行为又受人的心理支配的;因此,有的学者就指出,心理学实际上是任何社会科学出发的基础,所有根本性的解释都要以此为基础,分析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也正是由于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行为方式的不同,因而要真正探悉社会现象产生的内在机理,要探究人类有效的理性行动,则必须搞清楚行为主体的需求特点以及行为发生时的条件或背景;正因如此,经济学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本土性,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而“所谓‘本土契合性’,就是指研究者的研究活动及研究成果与被研究者的心理与行为及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脉络密切或高度符合、吻合及调和的状态”。

其实,正如帕累托指出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心理的活动,根据这一观点,不仅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还包括人类活动的所有其他部门的研究,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所有这些部门的事实,都是心理学的事实”;显然,这一观点也得到穆勒、波普尔等人的认可,而且,许多经济学现象的经典解释也依赖于心理主义。譬如,主流经济学有关价格变化的解释就是建立在假定一个或多名个人的偏好变化的基础之上,现代经济

学对人类行为中互动均衡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心理学定律的帕累托有效的概念之上;可以说,从微观经济学的“戈森三大定律”到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三大心理基础都与心理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致长期以来学界也往往把经济学的思想视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然,由于现代经济学产生、成长并壮大于西方社会,从而也就是建立在西方个人主义行为心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主流经济学在美国最终形成,从而导致现代经济学也深深地打上了美利坚民族行为的烙印。基于此我们认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也就是真正的“西方”经济学,而且,即使已经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所广泛传播和接受的马克思经济学,它也是“西方”非主流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们都是建立在西方人行为心理之上的,并体现了西方社会基本的自然主义思维(尽管与主流经济学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因为经济学本身存在强烈的人文特性,需要与具体的文化心理相结合;事实上,经济学探究的是社会主体行为所产生的经济现象,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动机是不同的,从而建立在人类行为机理之上的经济学理论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国人的思维就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一直被视为思维和认知的主体,中国社会本质上也是人本主义的,它首先关心人类社会,儒家文明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此,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由人而物、由内而外、由社会而自然,将从对社会秩序的探究中获得的知性逐渐反思到自然社会中,这是天人感应乃至于天人合一哲学的基础。正如杨国枢指出的,“所谓美国心理学,无非是美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德国心理学,无非是德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所谓法国心理学,无非是法国人的本土心理学。但在近代史的不同阶段,中国心理学却曾先后将这些国家的本土心理学当作‘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甚至将之视为可以照样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学。试问,任何单一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能够置诸天下而皆准吗?能直截了当地成为世界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吗?美、英、德、法大都是属于基督教文化圈的国家。然则,基督教文化圈之人民的本土心理学能代表人类的心理学吗?它能适用于儒家文化圈(中国、日本及韩国)的人民吗?”显然,这里把心理学一词换成“经济学”一词,意思同样存在;杰宁斯就强调,文化不仅保证了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内在安排的连续性,而且也意味着,社会过程不是由一个普遍规则所支配而是互动和历史地决定的。

因此,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色彩: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对象从原先狭隘的物质资源配置领域转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领域,经济学本土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了,现代经济学根本上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问题。然而,尽管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本身就包含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但自新古典主义以降,经济学日益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探究,而“人”这一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影响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了;相反,它开始盲目地接受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刻意模仿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求研究的“客观”和“科学”,从而逐渐形成了与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抽象化方法论。特别是,迄今为止的经济学理论仍然建筑在西方的科学主义基础之上,从而抹煞了经济学的人文性和本土性,也使得经济学理论与不同社会的具体制度安排相脱节。哈耶克就感慨,“20世纪肯定是一个十足的迷信时代,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所谓人们高估了科学业已取得的成就,并不是说人们高估了科学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而是意指人们高估了科学在复杂现象的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因为事实业已表明,把那些在相对简单现象的领域中被证明为大有助益的技术也同样适用于复杂现象领域的做法,是极具误导性的”。为此,本文通过对经济学说史中的本土化现象来对当前中国经济学的走向作一分析。

二、经济学说史及流派中的本土化现象

关于经济学的本土化问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说史的发展以及各个流派的特性中窥见一斑:正是基于经济学的这种本土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学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特质的经济学流派共同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了两种相差很大的理性传统:一是经验的和演化的理性传统。一是先验的和建构的理性传统:即为盎格鲁的经验主义传统和高卢的唯理主义传统。其中,法国受启蒙主义时期的百科全书派学者以及卢梭等的建构理性主义影响较大,充满了笛卡尔式的唯理主义;相反,英国传统主要是由一些苏格兰道德哲学家所明确阐明的,他们当中的杰出者首推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和亚当・福格森,这些思想家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那种根植于普通法理学中的思想传统。正因为两个国家在思维特质上存在差异:从英国传统发展的是演进理性,而法国发展的则更凸显建构理性的特点;因而这两个国家产生的经济思想、理论和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法国的经济学特别重视均衡和数理的分析,这一点显然不同于与英国传统强调演化和连续性的思想。事实上,在从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方面,英国就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继承和接受了重商主义重视商业和贸易的传统:而法国的重农主义则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在对重商主义的激励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因而更有效地探讨财富的增加问题,并开始思考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而且,在古典时期形成强调供给等于需求的萨伊学派与强调演化的斯密学派也存在很大不同,也正因如此,在边际效用兴起之后,瓦尔拉斯开创的洛桑学派主张与古典经济学断裂,也正是在继承这种建构理性主义的思维传统的基础之上拓展了一般均衡的分析;相反,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和信奉“自然不会跳跃”的格言,充分将边际分析与较早的以李嘉图和穆勒为其冠冕的英国经济学早期传统结合起来,并基于演化理性主义的传统构建了在特定域里的封闭性的局部均衡模型。

经济学本土化现象更为突显的例子是德国,德国本土孕育出来的经济学说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存在很大的不同,它特别强调历史的意义和国家的作用,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化上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文化主义色彩;二是历史进程上的落后状态使它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形态上都深受中世纪的影响。事实上,德国承袭了日耳曼部落人的民主政治传统和立约、守约精神,在早期的日耳曼公社制度中就有民众大会以及民选王的制度:民众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有权决定部落中的一切重大事务,包括立法等事项,并具有审判的功能;在日耳曼部落的民众大会开会时,所有成年男子均全副武装参加,由王来主持,但在开始时王的权力并不大,王由民众

大会选出。随着氏族贵族和军事贵族势力的增强,在日耳曼部落中也曾出现过“贵族议事会”,有关战争、媾和、土地分配以及对外交涉等重大事务,都先由贵族议事会审议,然后再在民众大会上讨论。这种形态也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得到继承:当时众多邦国林立和封建主地方割据,为了解决教会的神权与皇帝的王权、国王与邦主之间的利益冲突,德意志皇帝、教皇以及大封建主之间经常进行争斗,而每次较量的结果都会制定一项“诏书”、“条例”或“合约”之类的性法律性文件。因而帝国皇室的权力实际上很小,并形成了德国通过封建领主选举方法产生君王的独特历史传统。也正因如此,德意志地区长期以来都处于诸侯割据的状态,直到18世纪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德国的思想家也尚未经历过市民社会的生活:因此,德国的启蒙运动在康德那里达到了其顶峰:但并没有成熟就开始消逝了,而他的学生海德格尔将康德的启蒙思想扭向了另一个方向,成为启蒙运动的批判者,代表了前浪漫主义运动观念的最初发展,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文化差异观、民族精神、各民族在历史中的地位等。同时,为了快速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德国社会又特别赞颂国家的作用,认为个人是附属于国家的分子。个人财富不仅依赖、而且必须服从整个民族国家的福利和权力;因此,德国的经济学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烙印,这不但与英国存在着差异,敌视孕育斯密思想的世俗化自然法则,而且与法国也有很大不同,敌视功利主义和强求来自理性的一般规则。

事实上,这种区别自从德国的官房学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后来的历史学派则更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一点;而且,即使二战后受到了英美制度的改造,但德国的弗莱堡学派的经济思想依然残留着历史主义和国家主义的特征。其中,关于德国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异突出地体现在古典时期,当时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就强调德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与英国的不一致性,并以此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这种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只可能有适用于某特定国家的经济规律:从而尝试建立以国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提出需要确立一些新的适合于经济落后的或正在兴起的国家的原则,而且根据这种思路,李斯特等又将古典经济学视为“英国的国民经济学”。譬如,李斯特就认为,“政治经济学或国家经济是由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因此,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将经济现象加以历史的经验的叙述。从德国的民族立场出发开始着手建立德国的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强调,国家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并研究“国家为了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所应该遵行的政策”:而且,基于历史发展的事实,他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说,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政策,相对于当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英国,相对落后的德国就应采取保护政策。特别是,尽管德国的历史学派是根基于本国的历史,但它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学发展,而且派生出了美国的早期制度学派等。

正因如此,尽管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逐渐把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合流起来,但德国经济学却仍然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流派或泉源而存在着;直到现在,德国仍乐于将经济学称为国民经济学,推崇自由市场的同时仍然偏好国家干预的弗莱堡学派仍然以新自由主义旗帜飘扬在当今世界经济学界。显然,这种经济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历史渊源和连续性传统,如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欧根早期就比较倾向于历史学派,只是由于面对一战后魏玛政府时期空前严重的通货膨胀,历史学派却束手无策,欧根才放弃历史学派的传统,而走向经济理论的研究;但不管如何,欧根的思想却深受历史学派的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反对概念式的经济理论研究,而主张重视现实世界的经济分析,而这被视为是历史学派的精粹。而且,弗莱堡学派推崇的“奥尔多秩序”这一词汇就是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会关于“ordo”的观点中直接脱胎而来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合乎人和事物本质的秩序,体现为一种有用和公平的秩序,从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色彩。事实上,根据中世纪基督教会的观点,世界秩序是神授的秩序,这种秩序是“本质秩序”、“自然秩序”或“奥尔多秩序”,是合乎理性的人和事物的自然本性的秩序;而且,这种秩序特别强调连续的或适当的顺序、有规则的排列,所以政治上往往用于指公民的等级、阶级级别等,而教会也用来指教会内部的等级。此外,德国历史学派的一些方法论和政策主张对经济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已认识到历史经验研究对于解释现在、检验旧理论、发展新理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历史归纳法也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成为抽象演绎法的补充;另一方面,历史学派认识到不加限制的自由企业不一定为整个社会生产出可能的最佳产出,因此对自由放任的批驳也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般共识。

三、本土化现象对中国经济学范式的启示

当然,尽管西方经济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界定和特殊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的流派,但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大体相通的:都是发源于希腊理性和希伯莱信仰,并且都受到基督教文明的长期洗炼;正因如此,西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机理也大致相似,这为西方经济学的趋同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心理基础:英、法两大经济学传统逐渐被统一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旗帜下,德国学派的很多思想也不断地被吸收进主流经济学中。其实,李斯特并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基础,仍然把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称为“世界主义经济学”:但是,他认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是不同的,英国的古典经济学不适合德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因而主张德国要建立更适合自己经济发展背景的经济学,并基于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国民经济学。也正因为如此,当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开始趋近以后,原来具有浓郁本土化倾向的各流派就开始逐渐统一起来;当然,这种统一也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也更趋同化的情况下的(如德国社会的个体主义意识已经明显增强)。与此同时,这种统一也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日益集中在资源配置领域有关,这可以更好地引入自然主义思维,并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效仿的榜样;正因如此,我们说,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实际上是源于西方各国的理论和思想之综合,并逐渐用数学分析和经济计量学来作为经济学的统一语言。正如斯皮格尔所说,“尽管很多不同的民族都对经济思想作出过贡献,但大体上说,经济思想是整个西方文明遗产的一部分”。

然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的行为却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即使像日本这样已经高度西方化的国家。在一系列的社会制度上也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经济学的东方化就不像李

斯特所讲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对经济学基本的微观行为机理进行修正。事实上,我们知道,尽管日本的经济实力已经非常高,且社会制度也与西方存在如此的差别,但在经济学领域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和声望;究其原因就在于,当前的经济学话语权还为西方社会所掌握,而东方社会迄今也没有提供一个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尽管日本学者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杨国枢说,“时至今日,儒家、佛教、伊斯兰教三大文化圈的心理学者大都仍在东施效颦,以盲目模仿基督教文化圈的本土心理学为能事,所发展的只是一种西方本土心理学(特别是美国本土心理学)的复制品――西化心理学”;显然,经济学更是如此,因而经济学更自诩为客观的一般化的科学,这种一般化实际上也就是将西方经济学一般化。正因为经济学基本研究范式,特别是其基本微观行为基础是西方的,那么,当前的经济学也只能是“西方”经济学,没有以自身的行为机理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本土化理论。显然,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那些本土化口号也仅仅是肤浅的将研究对象本土化而已,而其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思维也都是西方的,也必然无法真正搞清楚中国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

篇2

20世纪20年代,大众传播兴起,各个学派对整个社会与媒介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解读。其中率先兴起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对媒介社会关系的认识;紧随其后的是与之相对立的批判学派,其中包括以德国为主的法兰克福学派、以英国为代表的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以美国为代表覆盖欧洲和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学派。本文主要针对批判学派后期的两个主要分支即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进行分析,对其各自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探讨二者的差异。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差异

1830年,美国《太阳报》的出现标志着我们进入了大众报刊时代;1895年电影的问世,20世纪20年代广播的出现以及30年代电视的发明,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兴起。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大众传播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学派有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批判学派两个主要分支即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都达到了发展的时期,两个学派对于大众媒介的探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两个学派的区别进行阐述。

一、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概况

政治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一时期诞生了政治经济学派的第一批代表人物席勒和斯迈思,两个代表人物主要的观点是“文化帝国主义”和“商品受众论”。七八十年代诞生了第二代代表人物,90年代诞生了第三代代表人物,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加纳姆、默多克、麦克切斯尼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包括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一些理论观点,传播政治经济学注重分析文化商品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从宏观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去看待传播与社会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要表达的一样,如果一个阶级占物质力量的统治地位,那么同时也占精神力量的统治地位。文化研究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在60年代和70年代尤为盛行。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文化研究尤其关注对文本与受众的研究,代表人物有霍尔、霍加特、格罗斯伯格,主要理论来源于葛兰西和马克思的理论观点,代表观点有编码-解码模式、意识形态、虚假意识、文化霸权等。通过民族志和跨学科的方式去研究文化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将语境代入其中去研究受众对文本的解读。

二、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的区别

(一)对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认识

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被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关注的,但二者关注的重点并不一样。政治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政治经济学认为如果没有一个起作用的生产方式,那么一个社会及其成员就不能生存,即经济基础是社会的基础。并且对经济的根源进行分析,得出两方面的决定性特征,一方面是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形式的人,另一方面是强调协作性社会关系的人。在强调协作性社会形式中指出了必须具有特定的文化实践,其中包括法律和政治的东西、维持社会关系的社会行动者以及生产方式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方法。文化研究将重点放在了上层建筑的基础上,关注大众媒体与亚文化的发展,强调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以及文化领域力量的自主性,特别是文化文本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在格罗斯伯格看来,文化研究相信文化是重要的斗争领域,并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经济领域,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简化主义和经济决定论,文化研究批判政治经济学将经济看作是所有背景和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二)对文化生产与消费环节之间的重点强调的不同

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分析的侧重点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对于文化生产和消费之间重点的不同。在政治经济学看来,文化研究将重点放在文化消费的层面是休闲的文化实践而不是工作的文化实践,认为文化研究忽略了生产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生产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和生产方式,同时认为文化研究忽略了经济因素,就没有办法去判断社会存在的主要权力是属于哪些人或者属于哪些阶级。文化研究学指出文化研究特别强调关注消费,而对于文化消费自由度和乐趣的关注是担心回归到政治经济学的决定论当中去,所以将受众看成是消极地接受物质,并且说明了对于大众文化带来的娱乐并不是没有批判,指出这种娱乐是会被压制的,因此大部分是针对受众对文本解读的研究和分析。政治经济学派所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生产上,从创作上来剖析文化背后的控制力量。

(三)关于阶级、种族、性别三者的研究范畴及其地位的不同界定

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的事物和关系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决定了社会地位,决定了阶级属性,而当时文化的传播巩固了现存的阶级属性,阶级自然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借助大众传播来传递可以维持现存社会制度的文化思想,而被统治阶级就接纳了这种“虚假意识”。政治经济学关于种族的论证是,北美和西欧的早期劳动力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造就的,种族的定性是没有办法对经济起作用的;而关于性别的论证是说女权运动的兴起也是由于工资劳动和资本形成而导致的,认为如果没有对经济资源的控制,任何强化女权的努力都不会有多大的成效,因此得出如果没有从构成性别和种族斗争的文化实践的经济基础去分析,就不能理解性别和种族的实践的起源、形式以及原则,也不能实现控制的目的。文化研究学认为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依旧属于“简化主义”,是将所有东西的决定因素都归结于阶级和经济。并指出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身份的问题的论证纰漏:政治身份是在劳工市场重建的基础上形成的,种族和性别又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那这种经济关系是什么呢?其指出对于政治身份的变化问题绝不仅仅是由劳工市场决定的,还包括种族和性别的文化实践。

作者:袁伟钤 胡雪莹 王选一 单位:铁岭县广播电视台

篇3

交际失误跨文化交际医学情景近年来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潮流席卷各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度的人们之间接触频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医疗保健领域人口的多样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民族、语言、肤色,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跨文化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跨文化交际失误,为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很多阻碍。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失误研究,对于加强跨文化语境下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一些学者利用语言学的方法对医学情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进行研究,认为跨文化医患交际中的障碍体现在词汇、谈话方式、语用、医患对美国医疗系统的不同期望和理解各个方面。门诊会话在咨询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言语行为数量、问题类型的分布、反馈性回应、打断等方面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都存在不同。Mishler(1984)揭示的障碍除了词汇外,还包括重音、语调、病人的病情叙述顺序、医患的“议程”不同各个方面。

交际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及价值观的影响,交际双方的一言一行都折射出其所属文化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思维习惯等。以自己的文化模式、价值观解释来自异文化的对方言行,常会引发误会和摩擦。由于患者在医患交流过程中所持有的对疾病的解释模式与医生的诊断和疾病解释模式的不调和从而造成交际障碍,引起交际冲突。Rehbein(1980)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病例,一位讲西班牙语的患者去找讲德语的医生看病,由于语言的不同导致了肥胖症和精神病之间的混淆。患者要表达她的肥胖症为遗传,令她精神错乱。在她个人看来,“精神错乱”是形容词,乃疯狂之义,用来描述个人的精神状态。但是,在德语中精神错乱和疯狂是两个词,前者为疾病名称,是名词,而后者才是形容词。因此,医生认定这名患者是在描述两种疾病(肥胖症和精神错乱),同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呈现症状的方式,有些患者着重介绍身体体征,有些强调情感和心理的方面。

“非语言信息符号”是指一切非语言文字形式的交际信息符号,诸如身势语,副语言,客体语,空间语以及时间语,等等。它们同语言文字一样是一种受社会制约的并且有传达信息功能的符号系统。运用各种非语言信息符号进行的人际交往称为“非语言交际”,它与“语言交际”共同构成交际的两个层面,在人类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文化对非言语交际行为认知的不同也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Ong等人(1995)和Parrott等人(1989)的研究表明,医生和患者之间如果身体发生碰触,或是双方距离很近,都会被患者认为是侵犯隐私。但是Scarpaci(1988)对智利患者的研究却得到了相反的观点:智利患者认为如果医生和他们靠近,他们不会感到任何不适,也没有感到隐私被侵犯。Scarpaci’s的研究在 Villa O’Higgins诊所进行,该诊所位于“低收入人口聚集区”(Scarpaci,1988:200),其目的是为了考察智利患者对国家健康服务系统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医生面对生活贫困的患者,需要通过倾听他们的谈话,并在体格检查时触摸他们身体部位,以此表示情感上的支持。

医疗保健领域人口的多样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使医务人员必须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民族、语言、肤色,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医务人员在跨文化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跨文化交际失误,为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造成很多阻碍。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分别采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对医学情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进行了研究,必将为医务人员在跨文化情境下得体、有效地进行交际活动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Mishler, E. G. The Discourse of Medicine: Dialectics of Interviews. Norwood, N.J.:Ablex,1984.

[2]Rehbein, J.“Sequentielle Erzahlen-Erzahlstrukturen von Immigraten bei Sozialberatungen in England”. In K. Ehlich (Ed.), Erahlen in Alltag.Frankfurt a.M.: Suhrkamp,1980.

[3]Ong, L. M. L., J. C. J. M. De Haes, A. M. Hoos, & F. B. Lamme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995,(40):903-918.

[4] Parrot, R., J. K. Burgoon, M. Burgoon, & B. A. LePoire. Privacy between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More than a matter of confidentiality.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989,29(12):1381-1385.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设计优化

中国分类号:G633.3

情境教学法即教师有目的的创设一种生动、丰富的教学场景,以引入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优化学生心理机能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能够快速将学生融入情境中,可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是高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十分的丰富,将情景教学法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把握,也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情景教学概念含义

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师人为“创设”的“情境”(有情之境)中所进行的教学。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情境的差别,就在于“人文性”,是“一个渗透着教育者意图的”“生活空间”,即所谓“优化的环境”。从以上可以看出,情境教学使用的“情境”概念,内涵丰富,它是这一教学(教育)系统的中心概念(或称范畴),不但用在教学的开头阶段,而且还辐射、贯穿于整个教学教育过程;不但指外部环境,而且指主体的内部环境,整合成为心理场;不但在教室中创设,还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社会大课堂中去,让学生在现实场景中去感受、体验、思考;不但用在语文教学中,而且也可以推广到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不但在于激发学生求知、求真,而且更可以用来做激发美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引导学生求善求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和品德行为养成教育。简言之,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多元、多构、多功能的。情境教学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虚拟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的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获得认知的发展,体验精神的成长。

二、 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优化设计措施及案例分析

1. 优化措施

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必须实现优化。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通过系统控制手段和课堂隐性管理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情境教学的优化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情境教学的优化设计。

(1) 基于文本、营造语境

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进行备课的时候,在导语设计时,教师往往费尽心思。为的是将学生从其他课堂的教学氛围中解脱出来,全身心的浸入到本课的情境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符合文本主题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木学习与思考中去。

优秀老师在导语设计,十分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汇聚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与探究的渴望,并积极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优秀的教师在导语的设计中,总是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注重抓住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的思维进入文本的轨道上,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文本营造的情境中。

(2)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首先根据课文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所担负的任务,确定其教学重点,以教学重点为依据,落实体现重点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其次要科学组织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而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更加要考虑课时的安排,并且具体到每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一是要做到每一节课的所有活动必须为木课时目标服务,二是要这些活动必须要在一课时之内完成。因此,情境教学的课时目标需要详细而具体,不能含混不清,让情境的创设为课时目标服务,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2. 案例分析

(1) 音乐篇

在讲解一些古诗词中,可以播放《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一些古筝曲,可在朗读中配以闲适的气氛,让音乐走进诗词,烘托恬静怡人的气氛,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身临其境,恰如身处幽静的林间小路,溪水在山涧流淌,从而体会古人超凡脱俗的意境。这种播放音乐的情境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普遍适用。

(2) 影像篇

例如在高中课文《黛玉葬花》中,就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展现当时黛玉的心境以及黛玉以花喻自己,吟诵《葬花吟》的悲凉情景。学生直观感受到黛玉自怜之情,不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话剧篇

在高中课文《雷雨》选段中,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编排话剧,让学生融入其中。学生在演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表现出惊恐的表情,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参演的同学进行提问,当时周朴园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并且可以进行课堂讨论,同学畅所欲言。学生在思考的同时,教师帮助分析。这样的课堂情境训练得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三、 总结

情境教学设计正是触及到了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因此,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随着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人和发展,语文情境教学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1 医学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个体通过对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等的学习,在人文精神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或层次,它更多的是将人文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体的认知、思维、人格,稳定成个体的内在品质;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将人文素养等同于人文精神。夏娟认为,人文素养是人在品质和态度方面应有的基础条件,相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潜在的稳定性。

人文素养不同于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人文教育,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方面所达到的综合功能水平,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本质特征。

2 内化

2.1 内化概念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建构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或交错进行,即向外的同化建构、向内的顺应建构,两个方向上的建构都是个体将外来刺激在内部转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内化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种方式,它们使个体在认知上与外界的思想观点趋向一致,由此形成的新图式和原有图式相互缠绕、相互关联、相互融合,最终实现个体的认知水平与外来刺激相平衡的和谐共处,构成个体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认知架构。

2.2 内化过程

从过程的发生、发展、终结上来分析,内化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外来刺激或外来事物,是指独立于或不被包含于个体的原有图式、对个体原有图式来讲是外源性的刺激或事物,只有当形式和内容多样的外来刺激或外来事物作用于个体时,整个过程才会启动,外来刺激是过程发生的条件与基础。二是比对或匹配,个体在受到外来刺激作用时,闪现出原有图式并以其为标尺,对外来刺激进行功能性的相关处理,但外来刺激并非全部符合个体的原有图式,比对或匹配的结果促使下一阶段的发生。三是接纳或更新,个体为了稳定自身的认知架构,当外来刺激符合自身原有图式时,就会按原有图式归类将其接纳;当外来刺激与原有图式相差太远,甚至完全无法匹配时,就会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最终将外来刺激归化到自身的认知架构里去。

2.3 内化条件

内化的启动首先要有外来刺激。外来刺激要在数量上多次、反复、频繁,量变引起质变。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教育的系统化、长期化与主动化。外来刺激要在形式上注重多样,花样百出,不能单一,提高外来刺激发挥作用的实效性。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变化与更新,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外来刺激要在内容上贴近个体的原有图式,缩短个体对外来刺激的认可过程。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选择,什么内容是学生已经熟知的,什么内容是学生想了解的,什么方式是学生易于接收的,依据教育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外来刺激要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可实践性,不要形式主义,能切实发挥作用。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以理论为指导,注意实践的形式,向实践寻要教育效果。

其次要有比对。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主动性,个体要积极行动,主动调适自身的图式,提高内化的效率。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主动积极地对教授内容进行反应,缩短内化过程的时间长度。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工作效率,当外来刺激促使个体做出反应时,个体要能够快速准确地用已有的图式,对外来刺激进行筛选、分类、定位、加工等功能性处理。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迅速对所学内容进行吸收与消化。这要求个体要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能够掌控自身的原有图式,随时调配外来刺激需要的图式。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对已记忆的知识,在外界需要时能够准确重现与提取。

第三要有接纳或更新。在内化的最终完成阶段,个体要有接纳的意愿,外来刺激可以归人原有图式时,个体要能够接纳,不能认为自身的是完美的,外界的是人侵式的、野蛮的,故意排斥,出现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现象;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就需要医学生有自我完善意识,自己并非十全十美,推动自己乐于接收外界教育内容。要有更新的能力,当需要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图式时,个体要有能力进行调整或创建,从而提升个体的认知层次,提高适应外界的能力,不能出现无力调整或无从创建的现象。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当新学习的人文知识、思想、方法与自己已有的相冲突时,就需要医学生勇于革新旧的人文知识、思想、方法。

3 通过内化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借鉴内化进程的具体阶段和所需要的条件,在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创设不同的条件,促发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内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医学人文教育要系统化、长期化,积极主动,注重形式但不依赖形式,侧重于实践。对医学生而言,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现有知识架构,注意吸收自己没有的知识;其次在医学生的自身意识方面,要有革新的自觉和自我调整知识结构的意识以适应外界变化。

3.1 医学人文教育

3.1.1医学人文教育要系统化、长期化,不断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既包含基础层面的也包含高级层面的,基础层面的主要有人文学科教育即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方法技能教育即人文实践教育,高级层面的主要有人文思想教育即文化理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即精神文明教育,当然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不外于此。

医学人文公共知识教育课要系统的安排和设置。要坚持先基础后高级,先易后难,在横向上增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在纵向上延续体系的序贯性,对低年级学生先开展基础简单的人文知识授业和人文方法技能的传道,打下一定基础后,再对高年级学生安排如何建立人文思想和提高人文精神层次等高级层面的讲授。

医学人文教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时刻营造向上的医学人文氛围。“经年檐雨穿磐石,数砖畦泥垒燕窝”,耳濡口染的影响,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化渠道,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曾说过,所有的学校环境都在无声地对师生发表演说,而师生则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如此医学生才可以不间断地获取传授的人文知识,才有机会完善或更新自己的医学人文思想,才有可能升华自己的人文品格和精神境界。

在育人过程中,加强人文课程与医学课程的整合,共同组建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公共的人文必修课程外,增设与医学和人文相关的人文选修课程,近几年我校围绕医学已陆续开设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保障原理与政策、医学人文导论、医学史等课程,围绕人文已开设了让爱为生命护航、科学思维方法、医学生读论语、婚姻爱情伦理学、文学欣赏、医患沟通学、礼仪与沟通等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已相继开设了周易导读、孔子的智慧、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评析、中国传统道德概论等课程。通过人文课程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内心精神境界。

3.1.2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懒惰,要积极行动。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等靠,要主动创造条件和寻找时机,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从各方各面见缝插针地开展医学人文教育。

学校在2013年创办了大爱讲堂,开讲至今已到了第十四期,2015年则创办了济医青年论坛和申建了孔子学堂,积极邀请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来学校讲授和医学相关的人文知识,帮助医学生养成高尚的医德,既为医学生带来了与学校老师教授所不同的汲养,也为医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宽松的个性条件和空间。

学校不间断地进行人文景观建设,医学大家们的画像或格言挂在走廊、大厅、电梯口等地方,医学大家们的雕像立在大厅里,医学人文雕塑树在绿地上,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充分挖掘育人资源。从外界对医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医学生迫于外部压力的“威胁”,变压力为动力,推动他们将相关人文教育内容进行转化,存留在自身的认知架构里,达到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3.1.3医学人文教育要注重形式,但不依赖形式。

在形式上,医学人文教育不能过于单一,会让人疲惫产生“免疫力”,会起不到教育作用、达不到教育效果;要注重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新的形式会让人更易于接收形式下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我校近十年来,不断创新医学人文教育形式,每年必举办的合唱节、文艺演出等,吸引了部分有艺术细胞的医学生;每年必举办的专题辩论赛、主题演讲赛,为部分在这方面有专长的医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每年必举办的春季运动会、专项体育比赛等,培养了部分医学生的参与与集体意识;每年必举办的专家讲座、读书沙龙、诗会等,提高了部分医学生的文化品位。

学校虽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医学人文教育活动,但并未禁锢于讲堂、论坛等形式,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医学人文需求,有针对性地以具体形式开展,吸引不同喜好的医学生参与,打一大医学人文教育范围,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效果。

3.1.4 医学人文教育要以贴近实际、结合理论、侧重实践为标准,精心选择内容。

以实践的形式去体验生活、去认识事物,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医学生习得人文知识、领悟人文思想和掌握人文方法,有助于医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内化为医学人文素养。

结合医学专业,学校团委组织医学生参加爱心志愿行、卫生宣传、春蕾助教等活动,让医学生加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增进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结合专业技能,学校组织医学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在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大赛中,两个团队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在山东省第三届大学生医药生物技术实验技能大赛中,四个团队分获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竟赛总决赛中,我校代表队获二等奖。在参赛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培养了医学生对工作的负责精神。

3.2 医学生

3 .2.1 医学生要强化对自身已有知识的掌控能力,提高知识匹配效率。

医学生作为自身知识框架的主人,要清楚自身知识框架的具体组成,提高对其的控制能力,按需调配,有序运作。医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力,这样才能将接收到的内容迅速、精确地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匹配。匹配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后续的功能性处理—是直接定位到某个知识点上进行留存,还是需要为其创建位置才能将其纳人,最终使医学生在认知层面发生知识结构的变化。只有匹配高效精准,医学人文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3.2.2 医学生要能动地应对新知识。

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医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不是被加工、被改造的消极对象,不能一味地被动接收;教育者要调动医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觉地对教授内容踊跃地做出反应,增强传授者与医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缩短医学人文教育内容的内化时长。

3.2.3 医学生要有自我完善意识,接纳新物修补自身缺憾。

在接受医学人文教育时,医学生要正视自己,要认识到不同的存在环境对个体形成异于他人观念的促使作用,而异与同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要有自身并不完美的意识,无论是在某方面还是在知识框架上,都不能认为自己的是完全的和完美的。对于外来的医学人文知识理论,医学生要有接纳的意愿,为修补自己知识框架的不足或缺失提供原料,而不能出现“阻抗”现象—还未开始学习就排斥或回避要学习的内容,认为当下的学习内容是自己不需要的,或对自己已有的知识是有害的甚至是有侵人性的。

3.2.4 医学生要有自我革新意识,改变既有知识架构,适应外界新环境。

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大学生需求 文化产业发展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这一概念主要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来分析的。我国在定义上与之稍有差异。根据2006年北京市统计局出台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随着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人类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自由时间越来越多。在自由时间,人们进行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这一经济社会发展律动已经使得文化产业研究进入学者和民众的视域。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众多学者开始对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展开研究,主要从三个视角进行研究的,第一个视角是从政府的视角,如对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周尚意,2009);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分析(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2010);对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性优势的分析(邹红,2011)。第二个视角是从企业的视角,如对动漫类企业的发展路径的分析(刘玉珠,2011),对软件类企业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曹仁超,2011),对出版类企业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李彦珍,2011)。第三个视角是从一般民众的视角对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如从大众文化的视角对文化产业展开分析(邹广文,2011)。

以上学者的研究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价值,但是有一点不足,就是对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研究欠缺大学生文化需求的视角。文化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年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从这一个群体的视角来看待文化创意创业产业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的最大的特色就体现在,研究者是首都在校大学生,主要调研的群体也是首都大学生。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学术价值:基于大学生的文化需求的视角构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分析框架,有一定的理论学术价值。

2.现实价值:基于大学生的视角对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数据和分析结论,对于政府和企业进行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际借鉴价值。

3.战略价值:基于大学生文化需求视角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制文化侵略,维护国际的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二手资料调查、走访以及问卷调查三种调查方法。如下面所显示:

三、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鉴于对调查的可操作性与调查的现实意义代表性的综合考虑,在本次调查中,选定了北京市区的大学生以及文化企业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设计专门的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实地去接触调查对象,来进行调查,获取所需的信息。经过初稿的制作、试投放以及反复修改后,完成问卷设计并进行了投放与后期处理。

(一)抽样方法

我们采用的是分层抽样的方法,大学生方面根据其所在院校的类别以及代表性进行大致的分层,文化企业方面根据其企业主要业务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层,然后根据他们各自在所在分类中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进行抽样。

(二)抽样地点

为了更高效的获取有效的问卷样本,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能够完成的工作量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抽样的具体地点主要在大学校园、自习室、文化企业聚集区。

(三)抽样过程

抽样的过程比较科学、合理、有效,且主要以通过纸质问卷填答的实地问卷发放,为信度和效度提供了保障。

(四)抽样结果

问卷共发放了160份,回收筛选得有效问卷为153份,问卷有效率为95.625%,具有统计分析意义。

(五)数据分析软件

我们将有效问卷进行了整理、数据录入,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EXCEL软件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具体的数据分析过程。

四、数据分析过程

(一)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在调查中,我们首先询问了受访者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并且做了详细的分类。有修读本科课程、专业知识类、通识教育类、娱乐类、艺术类、投资类、益智类、运动类、休闲类等。每个分类后还有具体项目的举例,以便受访者更好的作答,共收集了来自北师大、北理工、人大、民大,北航五所学校共153名学生的问卷反馈,同时也对他们的个人基本情况有所调查,应该说可以保证样本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从表1中可以看出,22%的受访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还是娱乐类(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玩游戏、打牌、浏览娱乐新闻等);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位列第二和第三,两者差距较小。只有11%的受访者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本科课程上。受访者的偏好依然以娱乐为主,但时事要闻和专业知识依然占据了不小的部分,分类的详细和选择的分布也体现了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多样性。

(二)大学生欣赏与体验文化产品的主要目的

大部分大学生欣赏与体验文化产品的目的还是相当良好的。“补充和巩固专业知识”、“拓展视野”与“提升艺术修养”这三项共计56.7%,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文化产品的大趋势。当然,也有17.2%的被访者选择了消遣娱乐,9.6%的被访者选择了发泄情绪,但是总体而言,大学生依然是以自我提升为基本目的进行文化产品的欣赏与体验的。

(三)北京市文化产业需要加强的方面

分析调查结果得出,39.9%的广大高校学生认为对于北京市文化产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利用各种新兴手段,丰富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提高文化原创力和竞争力”。结合我国具体的文化产业现状,这一建议不无道理。当今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仍没有将世界文化产业烙上“中国印记”。而反观美国的好莱坞影视公司,则纷纷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中国形象搬上屏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高科技方式,将原有的文化内容以全新的形式演绎了出来,而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加强之处。

(四)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指向

调查发现,在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指向上,除“建立和维护文化市场竞争秩序”之外,大学生的选择的差异度较小。一方面,这表明了大学生对北京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了解有限,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相对集中的判断;同时,这也说明了首都高校学生认为北京市在这几个方面都急需加强,也表明了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我们调研问卷总结的数据及对部分文化产业基地和企业的访谈中得出当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1.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给大学生新的就业机会和方向,但相关人才匮乏的现象十分明显。

文化产业中主要缺乏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具备精深产业理念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是目前文化产业重点需要的人才。以北京为例,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在总的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千分之一,不仅人才的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缺少一批顶尖的领军人物式的创意人才。相比之下,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该城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12%;在伦敦占14%;而在东京,这一比例更高达15%。

2.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与国外成熟的文化产业体系具有不小的差距。不可否认,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认为文化资源不等于生产力。从拥有资源到形成生产力,到形成高附加值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生产力,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而且,新经济时代的文化产业对资源的依赖度不高。文化产业更多地依赖其自身建立起来的时尚文化和当代大众流行文化机制,以及全球化的市场及其明星制度、经纪人制度和全球营销方式,这几点恰恰是中国文化产业所欠缺的。

3.我国文化产业现阶段基本停留在吸取国外成功经验,进行模仿再创造阶段。没有实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这一方面是起步晚,而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传统文化中规避风险的意愿,企业不愿主动尝试新鲜事物,不愿意轻易冒险。企业的最终目的仍然是盈利为主,虽然有国家或相关部门的资金补贴,但是依然很少有企业敢于对文化产品进行自主创新,融会我国传统文化的产品研发寥寥无几。所以当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对我国市场大规模进军时,我国本土的文化产品相比国外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这种严峻情况使得我国文化企业生存空间狭小,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诟病。

五、建议和思考

(一)政府层面

1.继续加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引导力度。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投资周期长、研发成本高、风险高等特点。从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的扶持,特别是政府在产业、金融政策方面的引导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一方面,要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和科技等政策进行统一整合,为其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环境;另一方面,要对这些扶持政策的实施程度、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使政策落实到位。

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均处在成长期,尚未形成足够规模,游戏、动漫、影视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相关信息和技术服务,但没有力量建立自成一体的平台。建议北京市搭建一个公共的技术和服务平台,一般性的技术和服务均可通过该平成,不必企业各起炉灶,从而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抵御风险、共享信息。该平台今后还可以称为各企业互通信息,创造合作机会的一个有效途径。

2.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文化创意产品的形成是智慧和创意的体现,对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相关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调研中,北京斯巴科工业设计公司的负责人指出,企业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出现申请程序繁琐、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导致企业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因此,政府必须见面专利权申请费用、简化专利权申请的程序和周期,尽快使相关企业从其文化创意产品中获得应有的收益,从而为其发展提供正向的动力。

此外,要在北京市营造尊重和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的氛围,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特别是要重点打击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盗版侵权行为。对于电影、动漫企业的反盗版行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3.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的不同,科学规划,形成产业集聚区错位竞争发展。目前北京市各个区县均以建设产业集聚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之一。在对朝阳区、石景山区、东城区、西城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进行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各产业基地定位的差异性不足,导致产业基地内企业间恶性竞争,甚至打价格战,导致企业入住产业基地的积极性减弱。这阻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产业集聚区热”的现象,北京市应统一规划,立足全局,依据各自资源特色与现有规模进行严格审核,对于重复的集聚区报批的要慎批、限批。鼓励各集聚区良性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对于已形成的聚居区,努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入住园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进入园区,形成产业发展生态链;要采用市场化模式,积极引进有园区开发经验的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规划园区产业发展,制定园区发展战略;加强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筑市场化的资源共享模式,为园区企业和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支持、决策辅助等各种服务,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分工明确的专业服务网络。

(二)企业层面

1.打造核心产品,树立品牌形象。任何产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创意产业也同样如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立足本土文化资源,采取差异化竞争手段,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和经营手段开发精品,打造拥有自己专利的高水准核心文化产品。北京市的个别文化产业已形成若干初具实力的核心产品,如湖广会馆、老舍茶馆等处的曲艺艺术表演、报刊行业的《北京青年报》等。这些核心产品都是不断地推陈出新,扩大自身的品牌效应。而对于那些缺乏核心产品的文化产业,如广告业、动漫、著作业等产业亟待提高自身产品地位,创造出自身的产品优势。

2.把握大学生需求,提高产品品味。大学生普遍认可制作精良、有人文关怀、技术水平高、有中华文化背景的文化产品。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好莱坞影视城的竞争优势正是源于其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北京的文化创意企业要注重利用中国文化和北京地域文化资源,结合两者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品味。

3.加强企业间协作,抱团发展。文化创意企业相互协作可以完善管理体制,形成规模经济,。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基地中的“DRC”是“Design Resource Cooperation”强调的就是企业间的协作。处于成长期的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合作,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能有效抵御各类市场风险,做到标准化、集约化管理。在广播电影电视业,可借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公司(CRFTG)的经验,集合北京几家影视剧制作单位,联合组建成北京影视剧制作集团,实现电影电视节目内容系列化、影视剧制作化、精品生产机制化的目的;在电子出版物行业组建以形成“大出版”格局为目标的北京市电子出版产业集团,集制作、出版、开发、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纸介质、图书、光盘、网络等多媒介并行发展。

参考文献

[l]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 徐丹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上海:华夏未来出版社,1997.

[4] 于国华.文化创业产业实务全书[M].台北:商周出版社,2004.

[5] 肖璇.北京圈文化创意产业分布及集群式发展研究[D].沈阳:北京工商大学,2010.

[6] 吴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7] 王世崇.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J].经济纵横,2012(3).

[8] 吴婷婷,李存金.北京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0 (6).

[9] 陈祝平.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J].国际商务研究,2006(4).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connotation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way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way

进化教育论是将进化原理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从系统科学和广义进化论出发,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构建的一个完备的教育学理论。从应用教育学的角度看,进化教育论的两大理论基石是环境选择原理和杂交优势原理,它主张教育的本质过程是作为教育的对象具有自主成长的本能,通过先进文化杂交、多元化融合的方式不断改善、优化育人环境,使其自主成长的某些特质得以释放和保留,从而使学习主体的素质得以改变,为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视角。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通过改造环境、优化环境,实现大学教育的优化,最终促进人的进化。对于受教育者而言,要依托学校营造的各种文化环境,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式内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进化教育论”指导下进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途径研究,特别是进行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途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进化教育论简介

进化教育论蕴涵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理论就是教育对象自主成长论、教育环境优化论、多元杂交优势论,根本要求就是把三大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公式表示为:进化教育论=(自主成长+环境选择)×杂交优势。

1.1 教育对象自主成长原理

自主成长包含三层含义:即自主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自评都是自主教育的表现形式。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发展就是在个性与特长发展领域放飞自己的梦想。在“自主成长”原理中,自主教育是最有力的实施,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推行,自主发展是最有益的倡导。

1.2 教育环境选择原理

教育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外在世界,是教育与环境的结合体。进化教育论提出的环境选择,主要着眼于高等学校的教育环境。在高等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是物质环境,另一个是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内经过人们组织、改造而形成的校容、校貌和校园学习环境,这种物质环境自然是一种环境文化。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会使人的精神愉快,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进化教育论认为,好的环境可以造就人才,不好的环境则扼杀人才,甚至造就坏人。因此,环境选择对受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而对实施教育者来说,良好教育环境的提供和保障则显得尤为重要。

1.3 杂交优势原理

杂交优势是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进化教育论将杂交优势原理用于教育,是指两个不同性状的同一层次系统的组合,就是要求整合国内外一切优良教育资源,最终实现1+1>2的结果。近年来教育界提倡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各种特色试点班等模式就是杂交优势原理应用的最好体现。

2 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对高职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

2.1 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生,生源素质普遍较差。主要体现在:学生长于形象思维,拙于抽象思维;缺乏基本的听课、作业、阅读、自学等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主规划能力和明确的人生目标,管理难度大;缺乏自我约束力,缺少基本的纪律、卫生、礼仪知识;缺乏正确的职业定位,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就业层次等方面,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基础和毕业后的基层就业方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不具备适应基层岗位工作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等。

2.2 高职学生特点对高职教育教学提出的特殊要求

高职学生的特点对高职教育提出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特殊,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是培养过程特殊,主要体现为推进学生的职业化,实施面向就业的教育;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特殊,主要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倡导在“做中学、学中做”;四是教学模式特殊,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以传授过程性知识为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体现进化教育论的“杂交优势”。

3 基于“进化教育论”的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提高途径

3.1 通过推动进化教育论的系统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营造进化教育论的学习氛围,来传播这种先进的办学理念,探寻求取杂交优势最大值的模式和途径

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在于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的认可度。这种认可度来自于对学校的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学校要求教育工作者努力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进化教育论,积极打造以进化教育思想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而学校则应通过编印进化教育论宣传手册、组织研讨会,甚至可以作为一门课程供师生进行深入学习。而且,要积极探寻求取杂交优势最大值的模式和途径。

以校企合作为例:校企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人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很好形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学校要挑选优秀企业使之成为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可以首先把企业文化以各种标语或滚动字幕的形式引入校园、教室、宿舍、食堂或运动场等,让学生一进校园,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来自不同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有意识的把自己作为一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对待,就不会有迟到、早退、旷课、敷衍学习等不良学习风气的存在。这样不但解决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题,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以使企业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学校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这样的校企合作,方可使双方长期受益,真正的体现杂交优势。

3.2 以“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要求为政策指引来开发研究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途径

第一、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讲座、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如前所述,高职学生虽然具有很多不足,但他们动手能力强。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精心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学校在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完成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增加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第二、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高职院校以专业课教学为主,做好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渗透至关重要。因为“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第三、从“进化教育论”的环境选择原理出发,开展校园、宿舍、教室、食堂的美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传播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学校作为文化、文明的集散地和育人环境而言,要在加强校园“硬环境”建设,重视校园的“软环境”建设,努力促进“外环境”优化的同时,重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自觉地发扬进化教育论学习意识,做好团队协作和发扬互助精神,亲身体验学校办学理念的先进性和对自己切身带来的收益。

第四,注重政策的引导,与国家的宏观要求保持一致,力求做到与时俱进。

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近几年提出了“三结合”的工作方式,即: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其中,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成为做好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是指不要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孤立起来,要与思想素质、科学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其科学素质、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3 及时抓好军训及入学教育环节,为今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奠定基础

军训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第一门必修课,在学生训练之余,可以把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在每晚7点按时开展“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的关心时事政治的活动。在操练场上利用休息之余开展“学军歌,唱红歌”的小型比赛活动等,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传播。

而入学教育则是为他们打开了如何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的一扇窗,学校应充分做好入学教育的准备和讲解工作,既为学生做好服务,又为他们今后学习校园文化和传播校园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加强社团管理,以社团活动为辐射窗口,传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学生自主成长成才的平台,是学校贯彻环境育人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虽然各大高校成立了基于不同兴趣爱好的许多社团,如春晖文学社、剪纸协会、书法协会、华夏汉服社等协会,可以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但由于在管理上不完善,所进行的活动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正确、长期的引导和持续的热情;二是缺乏经费支持和校领导的关注;三是缺少宣传和清晰的目标与规划。相反,如果给每个社团配备相应的有资历和经验的老师给予正确的指导,指导他们做好活动策划、主题宣传及目标规划,做好经费筹集和使用,取得领导的关注和政策的支持,并且让每个社团有合适的活动场地。那么,他们在传播自己社团的活动宗旨和文化方面的效果一定会非常显著。

3.5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专业需要,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丰富的精神食粮,理应通过当代大学生一代一代的继承和传播下去。作为一所大学理应承担起这个重任,开设“社交礼仪”、“中国书法艺术”、“插花艺术”、“大学生文化修养讲座”等公共选修课程,使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接受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实际需要选择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完善自己的专业理论学习需求。

3.6 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著名旅游景点或人文景点,提升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

篇8

关键词 区域文化;文化基因;大学生;综合素养;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2-0047-05

高校是培养人的综合素养的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正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经典正在被遗忘,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海丝文化重新提起、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今天,闽南文化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笔者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角,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和闽南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以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主线,探析现阶段闽南文化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升的作用,寻找其发挥作用的路径与方法。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中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与大学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是相辅相承的,但又有其特殊性。就业创业素养不仅代表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掌握,而且包含了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的水平,是素质教育的整体表现。随着95后、00后大学生不断进入大学校园,原有的素质养成教育慢慢变得不适应,并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一)视野狭窄且单一,价值观混乱

得益于高校教育软硬件的提升,以及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和便捷化,大学生的学术及技能素质得到较快提升。但是,过分专业化的教育趋向和经济化的职业导向让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实用和单一,造成了知识视野的狭窄。狭窄的视野“专注”于时髦的大学生创业、青年创业、风口创业等,使自己成为孤独的“类精英”,进而又带来了人际交互缺乏、生涯规划缺失、思维模式呆板等问题。

从整体来看,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的,但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设定上,表现出自我化、短视化、功利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精神、理想抱负缺失等。这些表征的出现,其原因在于大学生的“三观”尚未成熟,在多元混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以金钱为唯一的目标,以庸俗的标准来衡量自我,从而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二)文化归属淡,人文底蕴薄

传统人文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区域文化传承的没落与失声,传统阅读、汉语写作能力的整体下降,西方节庆文化和日韩娱乐文化的渗透,不断割裂大学生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联。这些现象深度影响了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上的成长,具体表现为文化归属淡,人文底蕴薄。一部分大学生对人生中的真善美缺乏鉴赏,没有基本的人生修养和高雅的文化情趣,将对个体的这种影响放到高校中来看,就出现了“宅”亚文化的兴起、沉迷游戏群体的扩大、素质养成类社团的降温等现象,同时又表现出对高校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了解不足,认同度不高。

(三)就业创业心态的茫然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由此,影响到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心态,一部分学生趋于安逸、守成,一部分学生则略显过激。两极化的心态互相影响,在大学生圈内进行反复交锋与传播,使大学生群体中多数缺乏立场的人很茫然。这种普遍化的茫然心态,导致了学习目的性的缺失、工作中的随性、未来规划的无序等。

当然,上述在价值观念、知识视野、文化归属、文化底蕴、心态意识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深刻影响到了高校人才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联。高校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招收学生、培养人才,但是现实中却是人才大量外流,未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反而加剧了人才需求的扩张。这种现象必须加以改变,要将区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对其就业创业工作进行熏陶和引导。而在此之前,必须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剖析,进一步去探求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区域文化弱化带来的文化根基缺失

中国大陆的文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优质土壤正在消失。这种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传递载体或素材遗失,原本出现在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经典、出现在区域生活中的文化遗产等在慢慢消失,而新文化未及时承继传统文化造成的空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优良品质,正在被现实的功利化、短视化等局限思维“驱逐”,西方文化与西方科技的并行输入冲击了日益薄弱的传统文化阵地,原有文化载体被弱化并开始消亡。三是快速发展的时代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阵地,而文化类、素养类的学习阵地显得相对单调,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无法有效地驱动大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其中。

(二)机制保护失效带来的高校文化缺失

学校作为相对于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的活动空间,其内是学术、知识,其外是经济、社会,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互联网的兴盛,加上校企合作、厂校融合等多元教育模式的参与,高校对大学生的保护层正在不断地消失。“保护失效”的过程中,高校面对着校园内经济意识的突显、政治意识的淡泊、学术氛围变淡的现状,未进行有效的氛围营造,大学生直接暴露在社会的宏观氛围中,导致了校园氛围变得急躁、不安、功利。高校文化缺失影响到了校风与学风,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养成。

(三)移动新媒体的出现带来文化传承路径的混乱

W络改变了信息传播的路径,各种文化、各种社会意识直接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智成长和素质养成。大学生每天都会接收到无数的信息,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内容所占比重不断变小,有效无效的信息混淆在一起。快节奏、娱乐化的方式挤占了原有的传承路径与培养阵地,知识更迭、文化变迁对高校教师的冲击,以及信息在大学生之间快速传递、互动频繁,造成了文化传承路径与阵地建设的混乱。

如何有效地应对上述变化,笔者认为,挖掘区域文化中有益的文化基因,并将之导入具体培养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以闽南地区的漳州文化为例,可以看到区域文化基因具有其明显的特征,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具有极大的养成作用。

三、闽南文化基因及其对区域大学生就创业素质的提升作用

(一)文化基因的概念界定与特性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这种片段具有可传承性,并且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全方位表征。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基因内涵丰富,“凡是直接接受文化因子影响的基因,如语言基因、笑的基因、饮食基因和的基因等,都属于文化基因的范畴,或都可谓之‘文化基因’。”[1]文化基因根植于同个区域、同个民族的文化血液里,影响到了区域内人群的价值取向、思考方式、生存方法、生活内容等。

文化基因藏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中。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建筑、景观等硬件;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这些文化遗产通常由师徒之间,采用口传心授的的方式进行,从而世代相传,“不断流、不泯灭、不消亡,是“活”的文化。”[2]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是由区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而来,并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而文化基因就藏于其中,而闽南文化亦是如此。

(二)闽南文化基因的特性及表现

1. 闽南文化基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从此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历经汉晋、晋唐、宋元,越来越多的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并扎根其上,使闽南文化日渐成型,并得以发展。“闽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越文化、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生成的。”[3]从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根植于本土的生产实践之中,并吸收了多元的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如农耕文化的内敛、海洋文化的外放、山丘文化的淡泊、平原文化的朴素,等等,闽南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历史与经济的变迁之中,文化基因日渐形成,形成了山海兼济、农商并重、冒险开拓、团结拼搏、重教崇文、兼收并蓄,并深化成为务实、开放、平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格。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闽南物质文化正在日益消失,过去时代中藏着的文化基因也正在日益消散。相比较而言,文化基因在非物质文化中保存得更好――得益于心口相传,文化基因在依托技能、作品等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加入了传承者的再创作,从而在传承中得到更大的活力。以漳州为例,截至2016年,漳州市人民政府已公布了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到129项,大致可分为十大类,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体育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在政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挖掘出来,被纳入保护,并得到相应传承和推广。其中传播的不仅是文化的表征,更是藏在其中的文化基因。

(三)闽南文化基因具有的“五力模型”

对闽南文化基因进行梳理,可以看到闽南文化形成五种对就创业素质具有推动作用的能力,并彼此作用。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道德力。所谓的道德力并非专指道德而言,而是包括了各种优良的品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近大海的地理区域、出海捕捞的生产方式等造就了闽南强烈的宗族观念和庙堂文化,也造就了世代传承的朴实、厚道、义气、豪爽、团结、敢拼与奋进等优良的品格。这些优良品格得益于中华传统文化与闽南文化基因的交融,成为教化历代闽南人的道德之力。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技能力。闽南文化本身就是生产生活的文化,文化的传承与生产的技能等结合在一起,成就了独特的闽南文化,如闽南石雕、木雕、建筑艺术、服饰文化等。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就包括了相应的技能力的培养。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包括体现于其中的文化基因,以及人际交互、语言沟通等生存技能,这些技能是生存的需求,也是职场发展、创业成功的基石。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学习力。中华传统文化与闽南区域中的海洋文化、吴越文化的融合过程,使闽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更具独特性;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加入了自身生活体验的再创作;这一过程也不是功利的,而是从整体精神上传递的非功利。这种变化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思考能力,能够从文化表面入手去把握内在基因,从一时一地的文化入手去把握区域整体精神,从物质文化中挖掘出精神文化的卓越。这样的思考过程,能够推动学习力的提升,使身处闽南的人,更全面、更具体、更科学地把握其中的文化基因。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协作力。文化基因能够培养人的合作能力,建构在同一文化背景环境下的一群人,会具有更多的沟通可能与协作可能。“在进化心理学看来是人类通过文化基因的复制进化出‘合作模块’的结果。这种‘合作模块’常被生物学家称为‘互惠的利他主义’。”[4]在闽南先民的生产中,无论是农忙收割,还是海渔,都需要多人合作;而这种品质也是大学生需要被强调、被加强的素养。

闽南文化基因中的创造力。文化的沉淀过程记录了先民对于自然的发现与思考。发展至今,闽南文化要与时代的传播载体、教育机制等相适应,这就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提升思维层次。“思维层次是文化基因中‘创造力’密码的关键信息,理解层次越高,其对于不同文化的认同水平就越高,获得的文化营养就越丰富。”敢拼会赢、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等精神的存在,成就了闽南文化本身的创造力,表现在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对不同时代变迁的及时转化性,也表现在创新、实干、诚信的行为准则以及人格修养。

上述五个培养角度,推动着文化基因不断影响着被教育者的素养,并使之彼此相互作用,形成共融共荣的心理特质、行为基准等。这些基因彼此作用,有效地拓展个人的视野,推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并形成吸收各种文化的优良因素而融入自身所属文化的优势,使自身的就创业素质得到不断优化。

四、以闽南文化基因推动大学生就创业素质提升的“五力模型”建设路径

(一)“五力模型”中内在驱动机制的建立

闽南文化基因中包含的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区域高校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体现我国传统的平和、中正、崇文等理念的同时,继承了闽南文化中的开放、拼搏、务实的个性;既有对区域文化的挖掘、精神内核的传承,又有对时代观念的重视、民族责任的承担;要把这些闽南文化的优点融入到高校文化之中,并形成内在驱动机制。内在驱动机制要把理念构建、榜样驱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使闽南文化基因成为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内在动力。

所谓的理念构建,就是要通过“闽南文化”或者“漳州文化”、“泉州文化”等具体内涵的强化,为大学生植入闽南文化的观念,树立起区域文化的精神理念――爱拼敢赢、艰苦奋斗、人定胜天等,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成为大学生道德约束的标尺,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石。所谓的榜样驱动,就是要通过对区域文化中的先进人物与事迹的研究与呈现,如陈元光、黄道周、蔡新、郑成功、陈嘉庚、李叔同、林巧稚等,挖掘出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基因和优良传统,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正向榜样和内在力量,从而成为大学生就创业过程中的指导。

(二)“五力模型”中行为规范机制的建立

信息社会的快节奏,让大学生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传统文化,对古老文化的看法也在潮流的冲击下转变了,地方礼俗、传统习俗也被一切从简的形式取代,而西方节日、日韩文化的侵入之势日趋变强。一些传统被遗忘,一些传统被取代,一些传统则正在慢慢消失,随着这些包含着闽南文化基因的文化行为、文化载体的变迁,造成了文化行为上的不足。因此,要加强对区域内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还需要从行为规范上入手,通过文化传承,将闽南文化基因转化为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并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推崇的生活、学习、工作方法,从而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进行有效的塑造。具体可以包括行为约束、行为感染和行为协同三个方面:所谓的行为约束,就是将传统文化中一些需要被遵守准则性的内容,包括那些不能做的事情,通过悬挂上墙、张贴宣传等,入心入脑,从而推动大学生的遵守与执行。所谓的行为感染,则是以“润物细o声”的方式,在校园建设中以环境的布置、氛围的营造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如以历史文化名人来命名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内历史文化名人的名言,设计、放置名人雕像等。所谓的行为协同,就是要将区域文化基因注入大学生的班团建设、社团建设之中,注入到师生的成长之中,进而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不懈追求和价值取向,成为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健康“基因”。

(三)“五力模型”中体验培养基地的建立

高校要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提升,首先要创建体验及培养基地。这一基地具备了呈现文化、体验文化、接受文化的功能。其具有三种形式。一是具体的场地建设。如非遗文化展馆、区域书画名家展览、校内外文化角等,是开展五力体验与培养的具体场所。在创建基地之后,要发挥基地在闽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引导推动师生到基地开展各类活动。二是培养实际五力的具体协会或机构的建立,如提升道德力与学习力的文化研究会、提升技能力的剪纸艺术协会、提升协作力和创造力的文化保护志愿组织等。三是开展闽南文化培育工作的闽南文化教学等。在实际教学中,把闽南文化的内容渗透到文学研究、艺术鉴赏、技能创新等课程中。如公共必修课“艺术鉴赏”中加入具有区域特色的戏曲欣赏和书画欣赏等,或开展“闽南文化”、“闽南名人”等相关讲座,以闽南文化的生动性、现实性在充实课程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体验文化、提升素养。基地的活动应达成三个要求:一是针对性,即要有针对性五力的体验与培养;二是趣味性,即要能够有吸引当代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容;三是驱动性,不只让大学生知道闽南文化的表现及内涵,还要有驱动大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动力。

(四)“五力模型”中传输分享平台的建立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类的信息与资料。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分享,也必须要建立起相应的平台,包括媒体平台、分享平台、竞赛平台。

一是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根据“五力”的培养要求,挖掘闽南文化,形成有益的五力内容,结合不同时间节点――民俗文化节日、文化活动时间等,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当然,也可以采用传统的广播、宣传栏、校报、海报等媒介进行推广;还可以创办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刊物,将线上线下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传播平台。

二是分享平台。主要集中在校内外互动的活动上,如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的闽南文化周,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民间的闽南文化采风活动等。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推动大学生与民间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沟通交流,走访艺术家工作室、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结合口述与采访、资料整理与搜集等工作,努力把民间文化记载下来、传承下来。通过活动的执行,大学生能够进一步感知闽南文化,使之进入自己的脑海与行为,并外化成分享,传递给更多的人。这种分享平台的策划、执行及持续都是闽南文化基因的传播与再造,都是让大学生吸收五力提升就业创业素质的过程。

三是竞赛平台。95后、00后的大学生具有自身独立的个性,以及对个体成才的需求,追求快速、新鲜的事物。因此要让他们接受闽南文化中的有益内容,就要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主动参与五力的训练和学习之中,这就需要采用竞赛机制。可以设定与学生相关的综合类赛项,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创新大赛等,通过赛前赛中赛后的多元训练及总结,导入讲座、互动式培训等方式――开展与闽南文化相关的专业讲座等,帮助大学生全面学习五力,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闽南文化基因能够适应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发展,其表现为道德力、技能力、学习力、协作力、创新力五个方面,通过构建出“五力模型”的内在驱动、行为规约、体验培养、传输分享的不同模块平台,能够使闽南文化基因通过精神、物质、行为上的多种渠道,作用于大学生“三观”的塑造、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其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具体的问题仍然需要一项一项完成,并结合区域内不同文化的表现,形成具体的工作推进方案,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

参 考 文 献

[1]孔宪铎,王登峰.基因与文化[J].东岳论丛,2010(2):5-11.

[2]潘勤.“非遗”:渗透血脉的文化基因[J].江淮法治,2014(18):6-7.

篇9

[关键词]文化校园;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47-02

高校是先进文化积淀、传承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人力资源强国,是国家和社会赋予高校的神圣职责。为此,在当下呼唤重塑大学精神,提高大学软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全力打造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校园,进一步彰显文化校园建设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整体优势,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众化教育时代高等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文化校园建设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无可厚非。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各高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就目前情况,与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还尚存较大差距。尤其是文化校园理念的提出,对于重新审视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更为突出。总体来说,目前主要还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认识高度不够、整体规划不全、制度建设力度小、可持续发展投入少、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强、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注重个性化教育不够和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教育观念的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转变不够到位。致使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缺乏源头活水,这是众多因素中的根本所在。很多高校对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科学的定位还缺乏高度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忽视了浓郁学术氛围的营造及鼓励追求真理和不断创新精神的培养。

2.整体规划不全。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只限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学术讲座、创新实践课程的设置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没能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整体工作格局和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发挥整体优势。致使一些常规工作和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保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在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高校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机制没能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同步协调发展。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投入力度不够。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来讲,要想持久深入开展,而且要卓有成效,那么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而活动资金和活动场地是重要的基础保障。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等方面有了可观的转变,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科研项目资助经费不广、保障不足,活动阵地有限,专门用于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研究活动的设备设施数量有限等问题。

5.活动水平不高。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各高校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名牌和重点院校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规范,发展历史久远、层次和水平较高、师生参与面广;而一些普遍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存在不重视、活动内容不丰富、载体和形式单一、主题和特色不突出、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受众面窄等问题。

6.个性化教育注重不够。大多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规章制度不多,教育教学和课外实习中以实践创新为宗旨科技活动不多。有关创新、创造、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不丰富,关于“三创”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技巧和手段等方面培养措施也不多。

二、加强文化校园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时代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高教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发挥大学文化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辐射作用,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作为机制保障。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所在。为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主要集中体现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型课程改革内容等;从微观层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具体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集中体现在工作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活动运营机制、表彰奖励机制等方面。

2.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的课外科技活动工作体系。一是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和专业特点。精心设计面向全校和院系特定群体的各类学术科技活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主,挖掘各种资源,有效利用竞赛、展览、报刊、网络等手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教学、科研工作:二是根据针对性、科学性和使用性原则来确定学术科技活动课题。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把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社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着力形成全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互动:三是活化科技活动竞赛载体和形式。充分运用讨论式、对抗式、命题式、挑战式等不同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课外科技活动中来,造就大批各类优秀人才;四是通过“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集思想性、创新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实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五是创办学术科技型精品学生社团,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风格、文化底蕴、学科专业特点,优势力量和发展目标,以夯实基础,打造精品为重点,发挥品牌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划拨专款扶持有特色、有前景、有影响的精品学生社团,使学生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

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得到锻炼,激发创造活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彰显时代精神和创新特色。积极为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历来是高校物质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物质保障主要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开放实验室等。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金的投入,基金来源可通过“学校专款划拨、社会企业赞助、校友资助、教师科研经费”等渠道筹集,用以满足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对书籍、原材料、实验工具等必需品的购置需求。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拓展科技创新活动空间,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主要是学生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社团或科研团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为满足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活动平台。校外基地是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的就业实习和实训的场所。校外基地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校企双方双赢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还要重视校园的整体设计和科学规划,要使校园布局、建筑风格在保证实用性、特色性、美观性的基础上,特别要彰显注重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无可厚非,清新的环境、优美的景致、特色的建筑、创新的布局、浓厚的文化氛围时刻在熏染着青年学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

4.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人文素质教育新格局。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师生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其中价值观念最为重要,高校创新教育应以教育观念创新为先,努力推进教育模式创新、内容创新、评价机制创新,转变单存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着重培养创新意识的创新教育观念;从注重传授和继承前人总结现成知识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精神。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未来国家发展需要、民族振兴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整合资源,加强文化校园建设,把作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的大学,通过文化传播、学术研究、道德风范、机制创新、大学精神等文化校园特质的塑造。对大学生乃至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和广泛辐射,切实强化文化校园建设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从而使其成为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衣峻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浆[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衣峻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J],中国高等教育,2007,(05)

[3]刘迎春,大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9,(02)

[4]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建设的整体思考[N],光明日报,2008―12―05

[5]石冬明,论构建高校文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校园环境[J],求实,2005,(06)

篇10

【关键词】文化认同 文化身份焦虑 EFL 学习者

“文化认同 ”即 “文化身份认同 ”(cultural identi-ty),是指某个文化群体成员对自己的成员身份(文化归属)的认同感。

从宏观上讲,文化身份是指国家身份、民族身份;从微观上讲,文化身份代表着同一主流文化群体中因个体的职业、地域、受教育情况、经济收入等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同一文化群体使用同一文化符号,具有相同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但同时文化身份又具有动态性,即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个人的成长,文化身份可能会随之改变,得以重新建构。

“文化身份焦虑” 是由文化问题而产生的身份焦虑情绪,即对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焦虑,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问题。

这种焦虑情绪在跨文化交际中会造成文化信息的缺失、不对称,甚至情感的挫伤,弱化文化身份的归属感,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学习者的文化身份焦虑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了外来文化,由此产生的心理上的身份焦虑。主要表现为对西方文化过度欣赏和向往,对中国文化缺少认同和自信,产生迷茫、怀疑、排斥、甚至否定等心理。它反映了 EFL 学习者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迷失、模糊和不确定性。

如何保障 EFL 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等,使他们不仅掌握目的语文化,还能学会如何使用目的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继承和传播中国文化,达到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这需要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双重文化的教学。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配合。

一、教育管理部门

1.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纲中中国文化目标的缺失,是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失语的根本原因。建议教育部之后出台的《教学指南》,明确提出中国文化教育的目标,规定中国文化教育的内容,将表达中国文化特点的“中国英语”词汇列入大纲词汇表。

2.学校层面。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中国文化类英语课程。增设《英语话中华》、《中国文化概况》、《中国文化掠影》 等关于中国文化类的英语课程,给学生系统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掌握更多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师

1.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增加中国文化元素。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往往是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有关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介绍少之又少。对此,教师在选用或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增加中国文化内容,补充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表达方式,使学生能用英语恰当地表示中国文化的内涵,增强他们跨文化交际的信心。

2.课堂教学多渠道互动,增加中国文化体验。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更加自然、真实、有趣、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充分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可要求学生在给定的具体场景和大量语料中进行短剧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和演讲等,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翻译、写作等形式来培养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元素的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感受文化氛围,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消除文化身份焦虑,增强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

3.发挥测试的指挥棒作用,增加中国文化的测试内容。

三、学生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增强他们的自我文化意识,中国文化的输入才有保障。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多途径、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英语”,鼓励他们阅读英文原版或英汉对照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及中国文化读物,通过报纸(如《中国日报》、《21 世纪英文报》)、电视(CCTV 英语新闻频道)、互联网等渠道学习中国文化元素的英语表达方法,增大中国文化输入。同时利用各种与外国友人相处的机会,积极主动地沟通交流,以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全球一体化衍生了跨文化交际,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的重要性也被过分强调。研究发现,EFL学习者接触了大量的目的语文化,增强了目的语文化身份的认同,同时削弱了母语文化身份的认同度,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从而产生了文化身份焦虑。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努力,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输入并行,接受目的语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要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吸取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会用英语流畅地表达中国文化,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1).

[2]韩海燕.中国语境下 EFL 学习者文化身份焦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