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调研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文化传承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容易随时代变迁而被湮没的文化记忆。非遗的无形性使得它的传播需要借助于物化的载体,即空间载体、物质载体、人员载体。寻求合适平台,激发大众参与,对非遗的传播十分重要。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BusinessDistrict,缩写为RBD)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空间形态之一,在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RBD面临着文化特色不突出,满足不了游憩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困境。那么将非遗文化引入游憩商业区,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就有可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双赢,保护与开发的共生。
民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又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所以在非遗的保护中应该居于主体地位。民众的文化自省、自觉并主动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对于非遗保护效果影响极大。所以,在将非遗引入游憩商业区中,需要调动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维护他们的利益,并激发游憩者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推动RBD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二、理论基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学者提出,该理论最初应用于公司治理。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在这个定义中Freeman强调企业与个体或群体间“影响”的双向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
在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游憩商业区活动发展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商业经营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包括游憩者。因而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RBD更好的传播,需要照顾到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发挥他们的主体参与作用.
三、实现路径
(一)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就明确强调:“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在游憩商业区内的传承者,既包括国家认定的传承人,还包括RBD内专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手工艺品体验馆的工艺师,非遗商品店的商户,非遗饮食的制作者等。文化自信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传承者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才会更好的将他所传承的文化向大众进行传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传承者是否热爱自己所传承,传播的文化,以及是否具备将这种文化解读,传播,甚至营销给游憩商业区内的游憩者的能力,对于非遗的传播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及对非遗的解说能力。其实,对于非遗文化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提升传承者文化自信的过程。在传统生存环境中,许多非遗文化传承者无法靠非遗维持生存,非遗文化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而通过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非遗得到了市场认可和许多游憩者的喜欢与认同,传承者的文化自信也就得到了提升。所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信,就是要合理和深入开发非遗文化产品。
(二)深化游憩者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觉
游憩者既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可能转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传承者,他们是非遗保护的主体。对于外地旅游者而言,他们可能首先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受众,但通过参与非遗活动项目,可以增强他们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知,进而发展为主动进行传播,如果兴趣足够浓厚,也有可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对于本地游憩者而言,非遗文化的生存土壤本身就在他们中间,非遗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本地游憩者通过非遗游憩活动项目的参与,可以深化他们最自身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更有可能进行传播,传承非遗文化。
然而一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游憩者是否会传播,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憩者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非遗活动项目,他们获得的体验感受如何。如果感知深刻,感受美好,那么就极有可能推动其对非遗的传播,传承。如果体验肤浅,那么就不会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就目前游憩商业区内游憩者的活动而言,根据游憩者融入程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体验分为三种,也就是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表层体验主要存在于传统的观光中。游憩者往往是走马观花地观光,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没有真正近距离地参与到游憩项目去,也就难以获得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感受。
其中,加强对非遗的媒体的宣传,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的引导,对提升游憩者的文化自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同时,对游憩环境等客观因素来讲,游憩项目是否具有参与性,游憩项目是否注重创新,满足游憩者的需求,是游憩者能否更好融入到游憩环境的重要外部影响因子。就游憩商业区内的非物质文化游憩项目而言,主要包括饮食,商品,手工艺体验,节庆活动,游乐项目等。对饮食项目,游客通过闻香、品尝等方式来体验,其体验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让游客感知其背后的精深的非遗文化,就需要通过让服务人员介绍,演示等方式来将非遗呈现给客人。有些饮食环节的制作,可以在客人中间来进行,边做边讲,有可能的话,让客人自己去尝试一下制作方法。比如花生糕制作的捶打环节。一定会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2
一、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茂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6年底成立了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10年出台了《茂名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申报评审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茂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了非遗科,开展非物质文化行政管理工作;成立了茂名市专家委员会和市际联席会议制度,规范了项目和传承人申报体系。此外,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和相关制度。茂名市已经建立了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保护体系,非遗保护工作逐步全面、规范、细致。木偶戏、信宜镇隆飘色、八音锣鼓、小良横堂班等项目往往与年例“捆绑”在一起。在每年的年例期间,这些表演穿家走巷,是老幼耳熟能详的助兴节目。这些民风民俗已经深入人心,是群众心中认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州合江梧村庙会和合江龙舟也类似,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习俗。当习俗成为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一种生活习惯,这些习俗也就容易相互依存地代代相传。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保护等方式。茂名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保护的方式也因具体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玉雕、传统中医药文化(化橘红中药文化)、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信宜竹编技艺、笪桥黄瓜干制作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依靠企业,有的依靠个体户经营,在经营利润的支持下,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高州木刻画和缅茄雕刻利润微小,习学时间较长,市场需求较小,精通此技艺的人并不多,但是由于在省内享有一定名气,经常应邀参加省级、市级的工艺大赛,在名誉和微薄利润的支持下,也得到保护和传承。但一些传统舞蹈,在保护传承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化州跳花棚是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也屡次在表演中获得嘉奖,荣誉的光环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民间艺术。而其他的传统舞蹈很难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很多时候需要年轻力壮的青壮年去表演。在毫无经济利益驱动的情况下,表演纯粹成为了一种兴趣,难以持久激发年轻人表演传承的积极性。山歌民歌也存在这种状况,目前,愿意学习山歌民歌的年轻人较少,而保护传承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的方法是后继有人。
二、茂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想
茂名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类目繁多,各具特色,保护措施应该“因类施护”,根据不同的类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就茂名市目前的非遗文化的保护现状,我就非遗文化的保护提五点建议:
(一)文化部门应该多挖掘、多发现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非遗文化散落民间,在没有被发现之前,非遗文化只是默默无闻地存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或者是一种民风习俗,或者是艺人赖以生存的手艺,或者是家喻户晓的表演,或者是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小食的制作技艺,或者是民间传说,或者是民间故事……有发现,才有闪光,才有未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只有社区,群体或个人才能决定什么是他们的遗产”,这句话实际上指出了人民群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一种文化要成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承认、认可、拥护。只有多下基层,多调研,多与群众沟通,多思考,精心挑选,细致辨别,才能真正掌握茂名市非遗文化的发展实况和脉络,擦亮茂名文化这张名片。
(二)完善非遗项目保护机制。各级文化部门应该完善非遗项目的档案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在过去,活在当下的文化。非遗的根源和传承状况需要各级文化部门深入基层探索、整理、建立档案资料。在分析非遗的实际状况后,各级文化部门还应该建立科学的保护规划,有效地指导当地非遗传承和发展。
(三)社会各界应该多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一个地方的文化,是这个地方人民生活轨迹的间接体现,是地方人民群众的精神粮食。优秀文化传统是地方人民群众的荣誉。历史痕迹需要保护,非遗文化需要展示。政府部门、社团组织和社会大型活动等应该多关注非遗文化,为它们提供展示平台。特别是表演类项目,有展示平台,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没有展示平台,单纯地靠文化部门的保护,犹如有条件的“救济”,勉强填饱肚子就不错,长高长大恐怕就是天方夜谭。
(四)非遗项目应该多参加比赛。每年相关权威部门总会举办一些国家级、省级的文化比赛。茂名市的非遗项目应该踊跃参与这些比赛,通过比赛走出茂名,让外地人深入了解茂名文化。一种文化,享有了本地以外的声誉,反过来也会激发了传承人的创作激情,也就容易传承。文化部门也应该支持非遗文化项目多参加有分量的比赛。例如表演类节目,电白的人龙舞、高脚狮舞和麒麟舞,信宜的春牛舞、跳禾舞等等,跳这些舞蹈的人并不是专业舞蹈演员,他们或是农民,或是打工仔,或是做小本生意的村民。这些人练习舞蹈,需要放下生计一段时间,集中时间全心尽力地排舞,然后去参加比赛。排舞、比赛纯粹是一种喜爱,一种对地方荣誉的自豪感,一种对地方深厚的感情。在这个情况下,文化部门的鼓励也就变得很重要。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链接民族情感的纽带,是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载体。河北省是文化遗产大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近年来,河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传承人命名、遗产普查、重点项目保护和重大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白洋淀芦苇画自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同时,也促进了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白洋淀芦苇画项目开发利用特征分析
白洋淀芦苇画采用纯天然芦苇,经手工整料、雕刻、着色、粘贴、装裱而成。芦苇画虽源于民间,却美而不俗,大气十足,尤其符合国际上追求环保、自然的理念,倍受中外雅士名流的垂青。1990年芦苇画在五省市工艺美术展中被评为一等奖、1998年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2002年荣获美国第35届圣诞礼品展特殊荣誉奖、2004年芦苇画被全国妇联、文化部、中央电视台授予“最佳优秀才艺奖”、2008年荣获河北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并入选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展品、2009年,白洋淀芦苇画被确定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荣获第七届花卉博览会金奖、同年芦苇画被选为“世博”展览品、2010年参展河北(香港)经济贸易洽谈会、《河北文化宝岛行》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温哥华《河北文化周》文化交流活动、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其中《池塘月色》作为河北省政府礼品赠予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运营团队并被收藏、2011年代表河北省参展成都举办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芦苇画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白洋淀芦苇画于2009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特色民间工艺逐渐为人熟知。但是,芦苇画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挖掘保护和传承中欠缺扶持力度、传承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心态、缺乏有效的规划整合、宣传力度不够、规章条例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芦苇画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障碍。目前,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己经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重视。发展芦苇画文化产业,对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之路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国芦苇产区民间文化产业的健康开发,更是通过这种民间技艺的传承开发不断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
二、理论模型构建与调研
(一)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白洋淀芦苇画非遗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理论分析。“钻石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它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成因。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发展状况主要由四个方面因素构成的,它包括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且这四方面因素具有双向性作用,形成一套“钻石体系” ,如下图:
图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二)调研策略
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中的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和企业战略四个主要因素对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探讨了开发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观点、新思路。在白洋淀芦苇画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利用的实地调研中,通过发放“芦苇画工艺开发利用”的调查问卷、走访及座谈的形式对白洋淀地区的居民、游客以及从事芦苇画生产经营和的销售的社会群体、考察、采访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始人、实地考察芦苇种植经销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参观学习芦苇画制作工艺行等来了解芦苇画的市场需求状况,收获颇丰。
三、白洋淀芦苇画文化产业项目开发利用分析
(一)市场需求要素
目前,芦苇画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开拓时间较短,且市场上的芦苇画尺寸不一,价格范围低达几十元,高至上千元;芦苇画的种类可分为艺术类、礼品类、旅游商品类等,也可量身定做来稿加工并承揽大型宾馆、酒店、及私人住宅墙画设计业务;芦苇画的消费群体主要为白洋淀观光游客,85%的游客会选择尺寸为30cm*40cm或40cm*50cm的芦苇画,价格区间为80元至200元,用于收藏和留念。
(二)企业战略支持
白洋淀当地企业或加工作坊通过扩充产品种类,扩大产品销量,积极寻求新的消费热点,以迎合市需求。它们生产的芦苇画工艺品分为艺术类、礼品类、旅游商品类等,也可量身定做来稿加工并承揽大型宾馆、酒店、及私人住宅墙画设计业务。如河北安新县白洋淀芦雁工艺品公司是当地技术力量雄厚的一家芦苇画制造销售的代表企业,注册资产3000万元,拥有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专业工艺师12人、员工85人,年生产芦苇工艺画能力80万幅,安新县白洋淀芦雁工艺品公司是白洋淀专业生产芦苇工艺画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芦苇艺术研发中心,该企业被命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芦雁工艺品公司也相继开设了寨南芦苇编织工艺品厂、安新县丙军芦苇画店、保定芦苇画艺术馆等机构,并在国内外设有多个销售网点。同时,红韵水生植物种植有限公司种植芦苇的区域由143个淀泊形成,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目前,芦苇的价格为每株0.20—0.60元,该公司60%左右的芦苇提供给当地企业来制作芦苇画,促进了当地芦苇画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几年,芦苇画工艺师杨丙军先生通过参与成立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安新县职业技术学校芦苇画培训基地等机构,把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课堂教学中,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芦苇画文化,对于推广宣传这项省级非遗项目作出贡献。
四、对策建议与结论
(一)迎合政府扶持战略,为芦苇画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积极促进本地芦苇画文化产业的良性竞争,形成区域性的合作格局;其次,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对文化企业的财政投入和资金支持,为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为芦苇画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再次,地方文化部门要结合本地芦苇画发展状况定期做出战略规划,在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中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资料库,引导促进工艺创新,为芦苇画注入新鲜血液。
(二)不断加大要素提升战略,促进芦苇画工艺的长久发展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要使得文化产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关键要把握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等要素。除了企业本身的特征,还要加大力度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重要工艺传承人,其次,抓住消费热点,刺激市场需求,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芦苇画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芦苇画工艺的长久发展。
(三)着重加强人才高地战略
充分发挥河北白洋淀地区芦苇画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深入挖掘人才资源优势,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培养和扶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经营有方的文化制作人和文化企业管理人才;同时,还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才能使芦苇画重要制作工艺得以流传和传承,例如:传承人享有政府提供的定期生活补助;授予传承人名誉称号,为其获取生活资源创造有利条件;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声望和地位,提供传承空间与传承条件;重视与传承人的思想交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延续文化遗产的自觉。
(四)注重品牌提升手段与途径,增强市场竞争力
充分利用白洋淀地区芦苇资源优势,重点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板块,突出发展和加强白洋淀旅游经典线路与管理,突出培育白洋淀精品休闲旅游区。同时,要积极承办文化赛事活动,在竞技的同时,广泛推广宣传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影响力度;重点打造民间工艺品牌,注重芦苇画工艺的传承,用产业化思路运行开发,形成规模发展态势。
(五)充分发挥重点文化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发挥其辐射、示范的产业龙头作用。河北安新县白洋淀芦雁工艺品公司作为安新县知名的芦苇画生产企业,在发展芦苇画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化交流与渗透,带动芦苇画的开发利用,从而提升芦苇画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六)加强本地企业间合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河北白洋淀地区芦苇画生产企业众多,文化产业的布局要坚持分工合作、本地结网;对于文化企业的选址要明确以文化产业集群为导向,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体系,协调好不同文化产业基地间、不同文化产业园区间的关系,实现本地利益的最大化。其次,促进沟通与交流,推进芦苇画工艺的传承与革新,掌握核心技艺,保证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仅作为旅游资源为人熟知,更重要的是挖掘它的潜在价值。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四要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创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扶持战略、要素提升战略、人才高地战略、品牌提升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和本地合作战略六个方面的作用,对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对策建议、进行科学规划和发展,这对白洋淀芦苇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杨丙军.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之路[J].大众文艺, 2010.
[2] 郭锴.辽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 王伟.提升和壮大特色优势文化产业[N].甘肃日报, 2013(1).
[4]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1).
[5] 梁桂全,周薇,柯锡奎,荆琳,陈静,詹双晖.广东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报告[R].广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2011(1).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高职院校;保护;传承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续困难,濒临消失。长期以来的自然传承模式日益显露其不足之处,而“教育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责无旁贷。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具有天然的人才优势和教育优势,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自身办学特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其一,专业优势。艺术类高职院校一般开设音乐类、美术类、设计类专业,这类专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民间艺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注重技能传授,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传授实践技能,这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脉相承。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专业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其二,人才优势。艺术类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和文博单位相比,在师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专业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文化素养外,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研究,有能力为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艺术类高职院校具备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积极向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专业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学生实践技能较强,能有效地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三,地缘优势。受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艺术类高职院校一般分布在地市区域,可以融入地方本土文化,就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教师多来自本省,接触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有一种熟悉感和本能的亲近感。有学者提出:“家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①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这一支点的传承作用。其四,资源优势。艺术类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和文博单位相比,在资源配置上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普遍配置有图书馆、档案馆、校园网等硬件设施,艺术类高职院校还配置有各类实训室、展览室、大师工作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展示展览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场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多与地方相关企业长期合作,企业资源丰富,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走向市场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1.依托专业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
其一,设置非遗专业。艺术类高职院校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开设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特色专业,既能凸显学校特色,又能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专业的设置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在专业设置前,必须开展一系列规范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编写相关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湖南省的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湖湘特色,聘请湘绣大师刘爱云,开设了湘绣专业,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其二,开设非遗课程。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上,应立足专业实际,广泛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一是将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接受民间美术、地方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针对通道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鼓励各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通道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或实践选修课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华经典选读、民间美术等,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认识。其三,建立实践基地。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师生大多来自本省,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提供了人力资源优势。学校可以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也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建立实践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集中调研,鼓励学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学生在实践考察过程中可以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达到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2.依托人力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篇5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宣翻译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燕赵文化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为走向世界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对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翻译的研究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突出了传统特色文化价值与魅力,促进了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有助于提高我省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实力,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1.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中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文章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侧重翻译技能与技巧的应用,如选择翻译规范程度、译文质量与认可度、翻译人员个体差异对文化内容的影响等;第二,以语言实际使用为契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功能与特点,结合具体语境,采用辩证的方法展开外宣翻译。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翻译应将归化和异化策略统一。第三,基于目的文化产业的实际,注重体验式外宣翻译。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翻译,常常采用易于读者接受与认同的目标语,在译文中体现原文化的思想。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和翻译多为宏观研究,从翻译实质、目的和技巧的角度阐释翻译问题。注重翻译策略的同时却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本文借助西方学者提出的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和相关翻译技巧等研究成果,从语言和文化差异出发,研究跨文化视域下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具体分析翻译中出现的不同文化信息问题。
2.跨文化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体现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或项目名称的翻译集中体现跨文化意识。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北省拥有大量文化遗产,无论是保定直隶总督署、邯郸赵王城遗址,还是吴桥杂技、衡水内画,无一不饱含古今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中许多名胜古迹的名称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常常与朝代名称或历史事件相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简单直译或仅从字面的解释难以达到预期反应和效果,不易被理解和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者需保留中国文化本色和非遗项目的异域特色,树立跨文化意识,通过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展示历史典故,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海外宣传与传播。
此外,跨文化意识还应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的语言描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描写多引经据典、措辞华丽,语言概括能力较强。翻译时,译者选择文化词汇应考虑目标语读者不同的思维习惯及审美心理,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可适当补充人物背景介绍,通过意译方式使目标群体更易理解并深入了解中国历史。针对不同文化间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译者在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信息时需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其中,巧妙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
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提出,河北省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在我省举行。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与县域文化产业布局,实施“一县一业”策略,打造出例如吴桥杂技、曲阳石雕等一系列县域文化品牌。我省源远流长的原始、古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众多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学习,仅张北县草原摇滚音乐节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余万观众,外宣翻译在县域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然而,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与中外文化沟通桥梁,在此领域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课题组收集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其中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只有少数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料介绍外宣英译,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发现,各地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时,翻译工作一般由外聘译员完成。尽管外请译员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字翻译经验,但对民族、民俗文化却了解甚少,不能完全理解并表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由此可见,当前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还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
4.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是并未充分重视现代化翻译手段与应用平台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对于河北省非遗文化产业项目阐述、背景介绍大多单一使用中文。例如,集中展示河北省多种县域民俗文化的电视宣传片中,大多数都只有中文介绍,并未配有英文字幕或制作英文版。在网络广泛使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使用互联网了解河北省文化旅游项目并将其作为其旅游、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除部分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置了英文模块外,部分文化产业项目并没有相应介绍。例如,河北新闻网对于河北省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并没有相应的英文介绍,这将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又一瓶颈。
二是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与文字资料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大量需求。从项目组收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非遗文化产业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外宣翻译需求和现有高水平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不成比例,文化产业专业翻译人才稀缺。项目组走访了文化局、旅游局、博物馆和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品销售种类比较丰富的商铺后发现,采集到的多是一些不利于保存的零散资料图片或是对某一类艺术品的笼统介绍,无法深入艺术品发展历史、制作工序、工艺特色、文化价值等细微方面。甚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编辑成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物较为有限。目前尚未实行有效的外宣翻译人才引进机制支撑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外宣翻译中存在漏译误译现象。例如,在对于河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的网络宣传中,虽然在其官网上设置相应英文版快,但与中文介绍进行对照,其内容被大幅删减,外宣翻译过于简单,未能详尽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是在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外宣翻译中,未能充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作用。中西方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策略不完全符合翻译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相同词汇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联想,所表达感情会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的同时,多局限于语言本身,表达方式受制于汉语思维模式的束缚,没有对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忽略背后文化内涵,导致原语文化词汇处理不当,译文过于片面,不够简洁规范,错译、漏译等现象时有发生,欠缺对目标群体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不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影响译文的信息传递。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由于译者知识面和专业素质有限,或缺少相关可供参考的工具书,或在此领域没有可咨询的专家,在未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文化信息的情况下,对其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文化误译;从语言表达角度上,因文化空缺造成文化词汇不对应,或是在翻译旅游外宣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时使用了不恰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这些都会导致文化误译现象的出现。
5.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到外宣翻译在提高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利用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外宣翻译形式和手段。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英文版)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采用超链接技术适当添加背景介绍或注释解释,搭配地图、视频、公文等内容。在介绍项目本身的同时,阐述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通过开通公众平台或社交媒体向海外介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相关宣传网站上设置英文模块,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外宣翻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制定相应评定体系和质量标准,杜绝误译现象。
第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更离不开我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出版,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调研,进行文化遗产翻译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探索出一套适合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标准。由政府主导,对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给予纠错、更正,组织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翻译工作和译文质量的审核,请专家和学者一起研讨难度较大的外宣资料翻译。
第三,省内各高等院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考虑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开辟民族文化知识课堂,结合地区对外翻译宣传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解决专业翻译人才紧缺问题。
最后,培养跨文化意识,坚持“文化自觉”的原则,将归化和异化有机结合。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所处文化背景及情感倾向;积极了解外国文化、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受众的思维模式。在内容上,忠于原文文化内涵;在语言翻译层面,遵循目标语言语言习惯和习俗,能够准确传递原文信息。
综上所述,作为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文化产业对外翻译工作的研究,不仅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而且以旅游为媒介既能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壮大,彰显其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更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增强我省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凡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Bell,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0.
[2]胡兴文.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向受众的翻译出版路径[J].中国出版,2014(9).
[3]赵春丽.河北省文化产业外译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4(3).
[4]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3.
篇6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篇7
关键词:桃花坞木刻年画;改良汉服;童装;艺术特征;吉祥寓意;设计实践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传统美术工艺,其制作以彩色套版为主,一版一色,兼用着色技艺,善于运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艺术手法,象征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祈福,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和喜庆色彩,500多年来受老百姓所喜爱。近年来,中国元素经常被搬入国内外服装T台,中国传统文化日渐受到国人重视。文中将江南传统非遗元素即桃花坞木刻年画与童装汉服进行创意结合,转化为夸张诙谐、雅致灵动、自然本真、意趣横生的时尚风格。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挖掘童装汉服的服制特色,在考虑儿童服装环保性、舒适性的前提下,将桃花坞木刻年画中的造型、图案和色彩进行提取,使民族文化和传统服饰实现传承和创新,又使其达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存的效果。
1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起源及发展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由古老的雕版印刷技术演变而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戏曲、刺绣图案、小说、江南民俗等民间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江南地区社会进步和发展,其内容展示了江南地区风土民情,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祷和向往。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桃花坞木刻年画发展到鼎盛,清咸丰以后开始衰落,后,年画整旧创新,得以恢复发展,现代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在传承和保护技艺的同时,也要进行艺术创新。2006年,桃花坞木刻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风格特征
2.1题材分类皆起源于生活
桃花坞年画起源于苏州,手工艺人长年生活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苏州,他们凭借对江南生活的感知和了解,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就地取材进行创作,再融入个人审美趣味,形成了琳琅满目的年画题材。桃花坞木刻年画的题材分类居多,但设计创作多来源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农事、风情民俗等类型。历史故事题材有《武松打虎》、《花果山》、《杨家将》、《西厢记》、《白蛇传》、《苦肉计》等,《许仙游湖》如图1所示,为历史故事题材的年画,说明人们能从日常书籍、戏曲中提取元素用于桃花坞木刻年画,透露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风情民俗题材有《合家欢》、《姑苏阊门图》、《姑苏报恩寺进香图》、《苏州火车开往吴淞》等,说明江南人民善于从地域风俗和时事中寻找主题用于年画创作,年画中透露出浓厚的江南婉约气质;农事题材有《春牛图》、《丰收图》、《渔樵耕读》等,表达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农业寄予厚望的美好向往,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2.2主题具有浓厚的吉祥寓意
民间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人们通过象征、谐音的手法,满足趋吉避凶、吉祥祝福的目的,吉祥题材、吉祥图案应运而生。它们所要表达的只有4个含意:富、贵、寿、喜。吉祥图案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期,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清道光年间作品《寿字八仙》为桃花坞木刻年画代表作品,如图2所示,画中以寿字为模板,其中绘制有八仙、寿星和神仙、仙山琼阁、松柏常青、祥云缭绕和鹤鹿同春图案,内部框架内容围绕老寿星、西王母、八仙、寿石、寿桃、青松、仙鹤等,象征长寿之意,叙述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寿喜画,表达了对老人延年益寿的期盼。极富水乡生活气息的《百子图》,诸多儿童扮作状元游街、舞龙灯,寓意富贵满堂;生动有趣的《麒麟送子图》,童子或妇人跨骑神兽麒麟图像,寓意早生贵子。这些题材蕴藏着劳动人民内心的诉求,表达了对幸福、欢乐喜庆的向往,在满足民众审美需求的同时,被赋予了祈福迎祥的功能。我国传统吉祥图案是生命智慧以及民族精神二者的表现,若将其内在精神加以继承,巧妙地将其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势必会使设计出来的服装体现出民族性及文化性,其时尚感也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1]。
3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童
装改良汉服中的设计实践设计创作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积累完成,因此必须做大量的前期调研来获取真实的素材、资料作为设计创作的依据,所以实践活动同样是设计者在完成设计创作的必经之路[2]。本设计通过现代创意设计手法,运用Pho-toshop、Coreldraw、Illstrator等平面设计软件,通过对传统年画进行提炼、创意转化、互融重组的方式,在保留传统年画特点的基础上,完成时尚童装系列款式设计。
3.1以年画娃娃图案为元素进
行创新设计本系列童装设计选取了具有童趣的年画娃娃为主题图案,图案以体态丰腴喜庆的娃娃形象为主,搭配大鱼等动物形象,整体画面丰满而均衡、敦厚朴实、欢乐安详,令人感受出孩童稚嫩的童趣。在图案设计上,选择把具有喜庆寓意的娃娃形象融入进童装中,首先把图案分解然后重构,提取了年画主要人物和动物部分应用于设计中;其次把彩色图案变为黑白简笔线稿,如图3所示,以流畅性线条为意向进行图案设计。年画线条按照粗细分为3个等级:一等线条刻线最细,用于人物脸部和手部;二等线条用于衣纹,刻制时突出笔锋;三等线条则用于树木庭园等配景。整体线条柔韧清雅、疏密有度、粗细结合、富有节奏,保留了娃娃原有的可爱形态,旁边配以传统的云纹图案,使传统与现代、民间艺术与改良汉服进行适度融合。该系列作品主要以硬挺的太空棉和帆布棉为主要材料,搭配适量缎面绸,硬挺的材质适合用数码印花把图案印制上去,营造出服装整体的个性化,且硬挺不易起皱。而缎面绸则搭配在裙子底摆等部位,柔软的材质衬托出整体软硬的对比,材质对比使视觉上更加丰富。
3.2以鲜艳明快的色调进行色彩搭配设计
色彩是一组作品中极具表现力的要素之一,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色彩处理既有江南文人画的高雅闲逸,又不失年画热烈活跃的气氛,传统的年画经常以大红、桃红、黄、绿、紫或蓝5色,与淡墨色组成基本色调。根据不同的题材,年画在用色上也会稍有区别,比如喜庆寓意题材多用红色等暖色系,市井生活等题材则用清雅秀丽的色彩。因此在桃气娃娃童装作品设计中,考虑到童真童趣的艺术特色,在色彩表达方面,选用了鲜艳明快的红色为主色调,表现出娃娃的俏皮可爱;搭配以蓝色、黄色作为点缀色,与红色形成对比色,也是中国传统色彩,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辅以无彩色中的白色起到综合作用,为整体色调提亮,表现了娃娃的清澈干净。整体配调偏暖色,与主题想要表达的积极向上、阳光可爱的造型一致,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是吉祥喜气的,符合孩童天真阳光的个性。
3.3以改良汉服为基础进行款式结构设计
汉服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理念,以飘逸大气著称,款式对称,代表了古代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在现代化的今天,汉服与现代元素结合形成了改良汉服,不仅拥有汉服的主要特征,同时在款式、面料、色彩上进行适当改良,满足现代人的穿着需求和便利,成为国人喜爱的传统服饰之一。在结构表达方面,注重古代服装与现代服装的结合,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采用了现代立体裁剪的结构制图方法设计衣身和袖子,在细节方面,又沿用了中国古代的服饰形制,例如带饰的使用。明朝之前,用带饰固定和装饰服装成为汉服的特色之一,有大带、腰带、暗带、飘带等类型,在本系列童装中的款式设计上,保留了传统汉服中的带饰元素,如图4所示,在现代款式设计中融入汉服的带结元素,在保留汉服精髓的基础上实现款式共融,丰富了汉服的风格。另外,把汉服中经典的交衽应用于童装汉服设计中,交领右衽是汉服经典的领型,代表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文化思想,本设计把汉服的形制、款式与现代时装相融合,使得汉服展现了独特的现代风格。
4结束语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江南民俗文化的产物,承载着苏州人文特色,反映出人们的心理特征、精神需求和文化愿望,拥有深刻的美学形象及艺术内涵。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木刻年画诠释了苏州经济、文化的变革,作品中反映出苏作的精细雅致、灵动秀丽的特征。其蕴含的人文特色、美学形象给服装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灵感源泉,通过提炼、借鉴、重构创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碰撞,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汉服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传承瑰宝,其形制、图案等蕴含了深刻的中国思想,但是汉服也需要与现代接轨,设计出属于当代的汉服特色。本文通过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特点的分析,将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提炼并融入童装汉服中,通过色彩搭配、图案的重新设计等完成设计。本次实践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把年画特色充分挖掘并应用于服装产品中,让桃花坞木刻年画在服装设计领域中有了新的生命,同时也让更多感兴趣的人了解到桃花坞木刻年画,号召更多人能去传承并保护它,对推动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科.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8(6):11-13.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三道茶;旅游背景;发展;保护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13
0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主要因素之一。200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如果开发不当,旅游发展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既促进旅游的发展,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大众旅游时代务必要解决的问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制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是白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的早期就受到广泛关注,并且知名度较高。但与此同时,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发展遭遇瓶颈。文章通过研究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在旅游领域的开发利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同时,旅游化生存也被视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一种良好选择。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1.1 丰富旅游地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丰富了旅游地资源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中所包含的事物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经历的。将非遗开发成旅游项目,有利于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也会充分挖掘其美感、艺术感,提升了资源的内涵,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吸引力。
1.1.2 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发展
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张身份证明,一张私有名片,得到了权威机构的认定。对其进行挖掘,对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融合、整合,容易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品牌。
1.1.3 增加旅游收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旅游的发展,浅层次的观光、购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到了旅游地已不再简单追求买点旅游产品证明“自己到过”这样的简单需要,而是渴望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产品。文化价值具有增值性,文化的融入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将不同地域文化融入旅游商品中,将凸显旅游商品的独特性,促进旅游收入。
1.1.4 增强游客的情感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表现形式展现出来,是对过去生活情景的再现。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在旅游过程中,随着环境、氛围、讲解等外部因素的不同,旅游者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
1.2 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保护作用
1.2.1 激发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意识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居民、当地政府等各核心利益相关者都会不同程度地获得利益回报。为了获得更多长期利益,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会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无形中加强了大家的保护意识,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聚集,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量的形成。同时,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1.2.2 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丰富其内涵
配合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仅仅是博物馆里、资料里、传承人手里所掌握的文化记忆,它会更加融入人们的生活,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为了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人们将会不断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丰富其内涵。
1.2.3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构更为合理,机构分工更加明确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足够重视,会促使部门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关注,从而进行科学思考、规划,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并将分工不断细化。
1.3 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相互促进。旅游的发展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旅游发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不合理、不恰当的旅游发展,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适应旅游的发展,也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原样,甚至逐渐消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危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唯一的,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有不好的部分,不仅违背了所追求的主流文化,也会阻碍旅游发展,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应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分析。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规避风险,寻找中间点,以旅游促进保护,以保护带动旅游发展。
2 白族三道茶的介绍
2.1 白族三道茶的历史渊源
三道茶由烤茶开展而来的,白族人称其为“绍道兆”。起先白族仅仅用来作为学艺、肄业、经商、婚嫁时老一辈对后辈的一种祝愿,后逐步演化成了款待贵宾的一种方法。
三道茶的形成源远流长,许多古籍都曾提到过。《蛮书》卷七中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而饮之”这样的记载。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禅宗在大理的发展,喝茶之风盛行。明清时期,大理白族民间的茶道文化也随之进一步发展。三道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烙印。在这条文化的长廊中独具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三道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明内在。2013年,云南省政府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大理州白族三道茶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 白族三道茶的茶礼茶俗
三道就是头道苦,二道甜、三道是回味。第一道叫苦茶,名雷响茶,又叫“百抖茶”。在烘热的茶罐里放入茶叶,在炭火上边烘边烤,直到茶叶发泡变黄,散发浓香,就散入微量沸水,茶罐中顿时发出隆隆响声。这时将少许茶倒入茶盅,再加入沸水,至半盅左右,即可敬献给客人品尝。第二道,甜茶。将本地特产漾濞核桃仁削成薄片,把烤过的乳扇切成细丝,再加红糖,冲上滚烫的茶水调制而成。第三道茶,回味茶。加上取自当地的蜂蜜、花椒、生姜片、桂皮末等佐料,冲上茶水调制而成。
在白族人民心中,白族三道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白族小孩出生后满一个月,家里要请“满月客”,主人家要用甜茶招待前来道喜的宾客,以表主人的答谢之意。大理民间的白族男女订婚时要下聘礼,俗称“四色水礼”,在大理的任何区域,茶叶始终是聘礼之一。在建房方面,茶也至关重要,寓意建房的人家,能够像茶树一样枝繁叶茂、兴旺发达。白族人家办丧事期间会设置专门的茶房,制作“回灵茶”,给送葬回来的人饮用。每到白族传统的节日以及进行本主供奉有关的活动时,茶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三道茶涉及到白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白族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3 白族三道茶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白族人民将生活感悟融入了三道茶中,形成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感悟,赋予了三道茶较深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意义。第一道,清苦之茶,寓意清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在世,要学会吃苦,学会忍耐,才能体味出生活的滋味。第二道,甜茶,寓意苦尽甘来。经过生活的磨练,学会放下,学会珍惜。第三道,回味茶,代表人生的淡境,人的一生有苦有甜。看尽人生百态,历经人世沧桑,宠辱不惊。对生活的思考,因人而异,正所谓,人生百味,尽在茶中。
3 白族三道茶与旅游发展
3.1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
白族三道茶的旅游开发历史并不长,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1994年8月,白族三道茶在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表演,受到各国专家赞扬而一炮打响。2001年4月5日,大理苍山感通旅游有限公司茶艺表演队在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上进行三道茶表演,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2003年11月11日,在中国武夷山首届茶艺节上,大理白族三道茶夺魁折桂,捧回金杯。2010年11月6日,充满异域风情的“七彩云南,神秘大理”民俗风情展在美国纽约进行展出,其间进行了白族三道茶的歌舞表演,引起巨大反响。当前,白族三道茶在大理旅游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体验白族三道茶,是了解白族生活,体验白族风俗的必然选择。
白族三道茶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大理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同时也是大理重要的旅游创收产品,促进了大理经济的发展。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提升了大理旅游的文化品位。大理白族三道茶的原料多采用下关沱茶。下关沱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白族三道茶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区优势。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形式,其中融入的情感、文化也就会有所差异。对于游客来说,白族三道茶中包含着白族诸多的民俗,是白族文化的剪影,是很具特色的旅游体验。对于大理来说,三道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对提升白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3.2 白族三道茶的发展现状
最初,白族三道茶在居民生活中不常出现,只有遇到重大的事,例如,婚嫁、丧葬等,才会一起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最常喝的是第一道苦茶。白族人民认为第二道甜茶可以驱寒、驱邪,第三道回味茶可以调理肠胃,益于身体健康,一般生病的时候喝,因此,平时生活中不会三道茶连在一起喝,是根据时间、节庆来喝白族三道茶的。进行旅游开发后,为了让游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好体验白族文化,三道茶才被设置为连在一起喝。同时,将白族歌舞融入其中,对其进行艺术加工,融入生活哲理。
在大理旅游发展中,白族三道茶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大理旅游线路中的一个单项产品。旅游发展前期对白族三道茶的开发很成功,但随着旅游的发展,白族三道茶的发展遭遇瓶颈,不仅停止不前,还有衰退的趋势。为了解白族三道茶,笔者对大理白族三道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网络搜索的结果显示,在大理市范围内,大大小小的茶馆有170多家。仅大理古城,就有32家左右,由此可见,茶在大理旅游、大理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虽然喝茶的地方很多,但能喝到白族三道茶的地方并不多,一般人们熟知的是张家花园、洱海游轮、喜洲大院,除了上述三个比较有名气的地方,桃源码头、周城的茶马人家、周城朝株的白族三道茶示范点也可以喝到白族三道茶。
4 白族三道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在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白族三道茶已经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开发。随着发展,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4.1 政府部门问题
4.1.1 对三道茶的关注度不够,宣传不到位
翻看近一年的大理日报,进入大理旅游局官网,查阅近三年的旅游咨询,基本找不到有关白族三道茶的任何报道。只有涉及特色饮食的时候会提到白族三道茶,但也只是简单的介绍。中国知网上所搜到的与白族三道茶有关的期刊,多是前几年的,近期的基本没有,这说明对三月街的关注较少。对三道茶的宣传也不到位。2013年三道茶就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多大理的当地居民都不清楚,这说明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
4.1.2 制度失效,与经营者之间存在脱节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其中,当地政府属于重要的一环。大理政府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部门,但很多无法实现其应有的绩效。例如,在政府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云南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于2012年12月30日正式建成开馆,目前设有5个主题馆。白族三道茶2013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截至2015年11月,在博物馆里并没有三道茶的陈列。在州图书馆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室,但基本不开门,想获得关于三道茶的资料很困难。周城设立了文化馆,对外公布的项目里虽含有三道茶内容,但实际上基本看不到。政府部门和经营者之间存在脱节,政府出台的非遗保护的政策规章制度,并没有真正得到实施。
4.1.3 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基本上是靠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因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力量。大理目前对白族三道茶的传承人保护尚不完善。例如大理周城,虽然能在三道茶的示范点欣赏品味到三道茶,但其属于消费项目,且没有明确的传承人,在很多资料的查阅中,也基本了解不到关于白族三道茶传承人的情况。大理当前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有一定奖励,但并没有涉及三道茶传承人。
4.2 经营管理问题
4.2.1 运作方式存在问题
现在的白族三道茶基本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所能看到的白族三道茶都伴以歌舞表演,大多都是在《霸王鞭》、《小心肝》、《弦子弹到你门前》、《白族打歌》、白族婚俗《掐新娘》这些具有白族特色的歌舞表演结束后,直接端出三道茶来让游客喝。三道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已走样。在整个过程中只作简单的介绍,很多游客看了,不懂背后的含义。
4.2.2 三道茶的制作质量退步
现在喝的三道茶都是直接端出的,看不到具体的制作过程。表演场次之间间隔较短,用具是否经过高温消毒,让游客的心里存在疑虑,且对水温、配料的加工处理太过马虎。例如有的地方用的茶叶是包装好的袋装茶,必然会影响三道茶的口感。目前各景区的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文化层次较低,对大理白族三道茶的理解停留在较低层次,难以将较深层次的内涵传递给旅游者,而且更多的是注重经济利益,这样的状况不利于三道茶的发展,不利于白族文化的传递、交流。
4.3 社区居民问题
旅游发展,受影响最大的是当地居民。但现在白族三道茶的发展有完全与社区居民脱节的趋势,只有到专门的地点才能体验白族三道茶,这不利于三道茶的发展。通过访谈发现,很多本地人只停留在知道“三道茶”这回事,更深的内容就不了解了。一部分从事茶艺类工作的居民或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从事旅游工作的居民还或多或少了解一些。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白族三道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社区参与环节存在缺陷,社区居民对白族三道茶保护和发展观念意识淡薄,对三道茶的认识参差不齐。
5 旅游发展背景下白族三道茶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白族三道茶在大理传统民俗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白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1 加强保护管理
5.1.1 积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截止2014年底,中央财政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共计35.14亿元。国家层面如此重视,当地政府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只管申报,申报成功后就放任不管。三道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益性,应对其进行规范。其产业营运经费不能直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不能像现在这样完全交给景区景点管理,应该通过政府财政再分配获得,所得收入将用于三道茶的发展。
5.1.2 规范制度体系,严格执行
从2003年至今,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大理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整理学习,在国家大方针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并严格执行,规范大理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详细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适合三道茶的规章制度、保护体系,依据这些体系建立由上至下的保护制度,保证三道茶的保护有法可依。
5.2 重视人才的保护和培养
首先是对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甄别和保护工作。要尽快寻找和甄别白族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对年轻的传承人应进一步培养。同时有效提高三道茶工作人员、表演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提升文化素养。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上岗,从严要求,提升三道茶的文化品位。
5.3 做好宣传保护工作
针对游客,宣传工作、相关书籍、期刊、门户网站都应该融入更多关于三道茶的信息,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苦、二甜、三回味”的浅层次介绍。除旅游化生存外,生活化生存也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民俗文化在当地居民心目中扎根,容易提升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更好传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年轻居民当中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年轻民众对白族三道茶的模糊认识,提升他们对三道茶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把握。
5.4 重视民间力量
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接触最多的是当地居民,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影响大于经营者和政府。应该积极发动社区居民,了解、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提升居民的意识,让他们正确认识旅游带来的各方面的改变,正确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当地居民,对民族的事物,本就有较深的认识和认同感,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培训,能促进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居民所能传达给游客的,也将更为全面,利于游客对三道茶、对白族民俗的了解,增强游客的体验性,促进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将促使当地居民对本民族的事物更为珍视。
5.5 利用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三道茶进行采集、整理、处理、存储,把信息汇聚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实现资源共享。并对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丰富其形式,让其形象生动,例如,视频、动画等,更好地吸引各界人士都能通过非遗数据库较为全面、直观地了解到三道茶,使三道茶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平台,丰富网络信息,对居民进行定点宣传培训,更好地保证基层人们的参与。
5.6 在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应该使三道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长远活下来,使之适应当代生活的需要,成为新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三道茶的生存之道。
三道茶在开发早期,充分考虑烤、调、烹三大特点,采用南昭洞经音乐,把白族人民拜天、拜地、拜本主以及崇尚大自然的历史情结贯穿其中,文化内涵深厚。这样的创意对民俗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现有的三道茶产品应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比如,可开展以三道茶为主体的体验性旅游活动。如将三道茶与茶马古道、马帮相结合,举行马帮巡演、骑马、赛马大会、走茶马古道的体验性旅游活动。举办品茶评茶会、学习茶艺等互动项目。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理拥有众多茶园。可以让游客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乐趣。可结合下关沱茶,专门开放一两个制茶部门,让游客体验制茶过程、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等,让游客对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6 结束语
随着各国文化意识的觉醒,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领域的发展中,取得不小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这既是大理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挑战。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使用价值,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良好方式。但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其进行保护,也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不能墨守成规,最终只能使非遗走进博物馆,慢慢被大部分人遗忘。
参考文献
[1]覃业银,张红专.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4):67.
[2]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学术探索,2007,(1):140.
[3]赵寅松.白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17118.
[4]苏云慧.大理5项目入选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大理日报(汉),20131220(A01).
[5]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写.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M].大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出版社,6869.
[6]罗乃.下关沱茶与滇西茶文化文选[M].昆明:云南名族出版社,2007:65.
[7]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地区的本主信仰[J].科技视界,2012,(6):3334.
[8]文波,乐夫.白族三道茶的文化内涵与前景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0,(3):61.
篇9
关键词:大运河杭州段;文化线路;整体性保护;遗产运河
Abstract: As one kinds of Cultural Route ,Heritage Canals have some Typically characters, It include Multiple types Heritages, The overall valu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 Although The Grand Canal (Hangzhou Section) Applying for World Heritage as Heritage section ,but the Protective behavior must Focus on the whole.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 The Grand Canal (Hangzhou Section) facing at present ,Aim to the Rule of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Authenticity”and“integrity”, Presented some Feasible solutions by the Angle of Canal Heritage Corridor construction,to Promote The Grand Canal (Hangzhou Section) Protection.
Key words:the Grand Canal (Hangzhou section) ; cultural route ; integrated conservation ; canal heritage corridor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8-76(7)
作为杭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杭州市对于运河(杭州段)的保护治理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而申遗成功之后,在运河遗产的长效管理过程中,在运河沿线城市建设急速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当代情况,做好后申遗时代运河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1 运河遗产概念的几种表述
目前国内对运河遗产的表述仍然存在一定的混淆,存在着“文化线路”“线性遗产”“遗产运河”“线状遗产”等多种不同表述。弄清楚这些表述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将会有助于我们找到大运河遗产自身的突出特征,同时更好的引入与之相应的保护方法。目前这几种与运河遗产相关的表述被大量引述,但是其出处各不相同,由于这些表述多原出于英译文,厘清它们的所指,宜从它们的英文概念出发:“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 “线性遗产”(Sequential Heritages)、“遗产运河”(Heritage Canals)、“线状遗产”(Linear Heritages)。孙华先生认为线状遗产是指遗址本身呈现连续的线条形态的文化遗产,属于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形态或者空间形态下的分类;线性遗产应该定义为从线状遗产发展而来的文化遗产的一种分布形态,指由人工营造的线状遗迹串联起来或沿自然形成的线形边界排列起来的点状遗产的组合,这些遗产有着内在的历史文化联系[1]。无论是线状遗产还是线性遗产概念虽然在国内得到较多应用,但都不是国际通用的遗产概念。在世界遗产的文件中出现较多与运河遗产相关的概念为“文化线路”和“遗产运河”。200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加入了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内容。2005年的《操作指南》中列出四种特殊类型的遗产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UNESCO,2005),其中包括:C.遗产运河(Heritage Canals);D.遗产线路(Heritage Routes)。从以上的分析可见,这几种表述都与运河遗产有一定关系,但是线状遗产更强调遗产的物质方面,也就是指的是运河河道本身,而遗产运河把运河作为单独的遗产类型来看,当然包括了运河中动态的变化和非物质文化因素,但是仍然是着眼于运河河道本身,未能包括因运河而产生的其他更大范围内的文化、社会影响。而文化线路的概念强调水路、陆路的运输特征和文化交流,包括了两种受到关注的遗产类型,丝绸之路和遗产运河,2003年ICOMOS提交给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行动指南》对文化线路定义如下:文化线路是一种陆地、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它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地得到体现。因此,遗产运河是对运河遗产名称的国际通用表述,考虑到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历史地区整体环境、精神感觉对遗产真实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运河遗产较为标准、妥当的表述应该是文化线路。
1994年在加拿大举行关于遗产运河的会议第1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报告(Report of the Expert Meeting on Heritage Canals,Canada,September 1994)详细阐述了运河的概念与具体的评价体系。其概念表述为:运河是一项人类水道工程,从历史或者技术的角度来看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或者是一项文化序列中的杰出代表,也可能是一项纪念性工程,是典型的线状文化景观,或者是一个复杂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并提出运河的价值可以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景观要素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2 对运河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特征的认识
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一种特殊类型,遗产运河具有文化线路的典型特征,即ICOMOS关于《文化线路》(2008年)中所强调,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代表了一种影响文化遗产演变和扩展的新思路,以及对文化遗产背景环境和相关区域的整体价值之重要性的认同趋势,同时也揭示了拥有不同层面文化遗产的宏观结构。”遗产运河囊括了种类繁多的不可移动遗产类型,包括古市镇、古遗迹、运河水工遗产等,并在这些遗产各自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共同价值。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也引发了对整体性保护方法的探讨。笔者认为,遗产运河保护思路应该重视几个关键因素,一是作为遗产运河基础组成部分的物质要素,即运河遗产申遗文本中所列出的运河遗产的河道、水工、市镇三个层面。二是寻找并明确遗产运河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即这里所说的运河文化,形成遗产运河线路的内在连接。三是认识到遗产运河的动态因素,强调在时间空间中引起数千年人类活动的内在精神动因,以及认识到在当下的环境中运河遗产仍然处于使用中,面临生动的变迁并影响沿线居民生活,即它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四是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重视,要认识到区域环境提供了运河遗产的背景,赋予它独特的氛围,成为构成运河精神感觉的文化和自然基底。鉴于作为文化线路的遗产运河具备以上多种复杂的特征,我们不得不强调从整体性和动态性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保护方法,整体性在这里便意味着从历史地区整体环境极其变迁的高度来思考其保护,动态性即意味着运河遗产与当地发展和当代城市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不能分割。
因此,在这里运河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问题有必要联系到“历史地区环境”的认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通过《关于历史地区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因此一切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对整体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除了认识到 “统一体”和“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之和”之外,其历史地区环境的价值还包括对时间中历史要素积淀的记录和理解,即认识到历史地区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超越了 “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时空背景及其地理环境。基于运河作为文化线路天然所具有的整体性保护要求,对于历史地区统一性的认识应该作为运河遗产整体性保护的基本认识,因而在其保护方法上有必要特别强调有助于整体性进步的策略。首先,应在国家、地区或地方一级制订保护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的清单。该清单应确定重点,以使可用于保护的有限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需要采取的任何紧急保护措施,不论其性质如何,均不应等到制订保护计划和文件后再采取。其次,应对整个地区进行一次全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其空间演变的分析。它还应包括考古、历史、建筑、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数据。出于同样目的,还应制订一份公共或私人开阔地及其植被情况的清单。再次,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数据与结构以及更广泛的城市或地区联系进行全面的研究。如有可能,研究应包括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的分析、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土地使用问题、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系统、通讯网络以及保护区域与其周围地区的相互联系。最后,在保护计划和详细说明制订之前,原则上应有一个实施计划,其中既要考虑城市规划、建筑、经济和社会问题,又要考虑城乡机构吸收与其具体特点相适应的功能的能力。以上步骤十分清晰的说明了历史地区整体性保护所需要注意的主要方面,并给出了建议性的实施措施。
3 大运河(杭州段)整体性保护路径
从整体性出发,申遗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优先考虑的有以下几个重点。首先,对运河文化遗产的全面整理,正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刘曙光所言,未来大运河的保护、管理与利用,核心的问题是针对大运河的活态使用、复杂的管理以及广阔的分页范围,做好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整体保护应该把那些自身价值非常突出但又未列入世遗清单的运河遗产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把它们在未来进入世遗清单作为新的工作目标,而合理保护则要围绕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其次,在当前中国城市中遗产保护所遇到的最严重问题,即面临城市建设等多种变化因素之下,遗产核心保护区、缓冲区设立的有效性,及其对保护运河景观完整性所具备的重要屏障作用。最后,是运河遗产整体性保护中对于运河作为文化景观的价值认知,并应从文化景观特性出发实行相应的保护策略。
3.1 保护对象扩充:从点-段的保护向点-线-面(市镇)扩充
在运河遗产整体价值大于部分相加的基本认识之下,各列入申遗名录的遗产具有代表性意义,但是运河沿线相关的各类型遗产众多,这些整体中即使是最为微小的部分,也可以对整体价值做出说明,成为其整体关系连接中的一个有意味的环。同时,某些未列入运河遗产名录的遗产已经列入省级、市级遗产保护单位,对其价值的理解也应纳入整体价值的范围。因此,对运河沿线现存遗产做分类调查,对其使用状况、保存状况、遗产价值做出相应评估,并以运河遗产整体与局部有机关系为相应评估标准,列入评定类别并进行分级保护。以运河市镇为例,大运河(杭州段)已经列于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点远远不能囊括现存有价值的市镇遗产,而这些遗产点作为整体之有机部分,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其次是这些遗产多以点、段的形式申报,而不是从整体的意义上,充分考虑到运河遗产作为历史地区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因此物质化的保护必然会带来固化。作为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为三个历史文化街区,在这里作为其遗产的第一圈层部分,这部分遗产多已经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但是仍有两个圈层与之关系密切却并未能够视作其有机联系的部分加以重视,可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圈层是运河沿线所经但是并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遗产点,这些地区的遗产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对这部分遗产应该进行充分调查,并且将其作为运河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进行充分考虑;第三个圈层是运河杭州段行政区划范围相交接部分的重要遗产,这些地区并不属于运河(杭州段)的遗产范围,但是基于运河遗产流动性和交融性的特征,运河水道之间的过渡关系不能够截然切断,除这些地区遗产本身的价值之外,作为过渡地带的遗产段相互交流关系也是其价值的体现,将这些分散的遗产点进行联合保护将会扩大运河遗产的总体价值,真正体现遗产整体大于局部简单相加的特征(表1-4)。
3.2 保护区的设定:遗产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控制划定
为确保运河遗产的完整性,要明确运河遗产核心保护区、遗产缓冲区范围,同时应确保沿线保护区、缓冲区设立的有效性。与其他类型的遗产相比,运河河道穿越不同地区,具有较长而用地状况、复杂的岸线,其核心保护区、缓冲区的划定则需要针对所流经的不同类型地面状况进行设立。江南运河嘉兴―杭州段遗产区面积1442公顷,缓冲区面积6464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合计7906公顷。浙东运河杭州萧山―绍兴段遗产区面积683公顷,缓冲区面积1745公顷,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合计2428公顷。大运河遗产区的设立多为河道本体外扩5米,道路外扩20米,历史街区外扩40米,缓冲区的设立多为遗产区外扩40-240米范围划定。遗产缓冲区为遗产保护区的附加的保护层,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遗产区的周围环境完整性,而缓冲区的设立范围、用途要依据遗产区的个案情况而定。如加拿大里多运河规定除码头之外,运河沿线30米作为缓冲区,但是ICOMS仍然认为设定过分狭窄,运河周围的可视环境需要更清晰的设定。仅就目前运河(杭州段)遗产区为岸线外扩5米,缓冲区为遗产区外扩40米-240米不等。单从数据上看缓冲区面积是遗产保护区的数倍,而从遗产边界轮廓来看,缓冲区在不同地带所列入的范围差别却是巨大的。从规划中的江南运河嘉兴―杭州段遗产保护区、缓冲区划定来看,主要是依河道走向来进行范围划定,形成运河沿线遗产廊道空间,这是一种较为理想型的缓冲区划定办法。然而,据实地考察的情况显示,目前处于城市区域的遗产保护区已经被拥挤林立的建筑群所包围,从实地状况看很难找到规划中的缓冲区存在的证明。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均没有明确的界定标识,缓冲区作为保护区的辅助范围起不到缓冲的作用。由于运河遗产整体景观的不规则,现行规则的、整齐划一的缓冲区设立未能照顾整体景观的绵延。仍应充分论证缓冲区的划定,主要依据为运河沿线遗产要素、景观要素、生态要素的完整性,同时预见到遗产区周边变化的要素对其产生的可能影响。
3.3 保护区的有效性:应对建设发展中的变化要素
历史地区除了遭受直接破坏的危险外,还存在一个真正的危险:新开发的地区会毁坏临近的历史地区的环境和特征。“工业发展会因污染空气或水威胁到遗产。新道路的建设,旅游胜地或机场都会给遗产带来超负荷的游客,危及其存在。”[2]可见遗产核心保护区、缓冲区的设立必须充分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的必要性。在这个快速发展变迁的城市环境中,运河(杭州段)目前要应对的正是房地产业的增长,运河沿线近代以来原本就是杭州工业的主要基底,有大量的人口聚居,在城区范围密集的住宅建筑沿线而建,申遗成功后运河的世界遗产价值得到进一步的认证,以其经济价值为驱动的房地产项目建设速度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兴起。作为城市扩展的配套项目,运河沿线的大规模道路建设项目正在进行。除此之外,运河沿线历来用地状况十分复杂,其用地范围正是在保护区旁边,也就是缓冲区之内,正是这些与运河遗产毗邻的项目在侵蚀着运河历史环境的完整性,要使得保护规划真正有效,便要调动以城市建设项目所属部门的力量,提前确定建设控制地带。在运河遗产保护规划中详细规定缓冲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类型、建筑轮廓线、建筑之间道路交通组织形式等可能影响其景观环境的因素。同时,在制定遗产保护区、缓冲区规划并出台相关规定之后,在保护区附近、缓冲区范围内进行建设时,应该上报杭州市运河管理部门,会同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杭州市道路交通局等职能部门,进行勘测并提出协调性意见,最大可能的减少损害遗产区整体环境的建设项目。
3.4 遗产管理:体系化的保护制度和保护规划
应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加大运河周边环境景观的保护力度,落实分级分类管理相关要求”,以及《中国大运河缓冲区管理细则》和《中国大运河环境景观保护与协调导则》制定系统化的遗产保护管理法规。一是制定公布《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针对大运河遗产管理的主要问题,明确立法依据,完善遗产地保护管理权属、保护管理内容、保护管理路径方法。使之成为各管理部门的管理依据;二是制定颁布《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明确划定运河遗产保护核心区、缓冲区,用于遗产地核心区、缓冲区日常管理和长期管理,并监督约束各文物、建设、规划、环境各交叉职能部门合作工作;三是制定《大运河(杭州段)文化遗产管理监测日常管理制度》。规定遗产运河各类型遗产日常监测的主要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以促进以运河遗产监测的运作常态化、信息化。四是制定历史地区各类型遗产保护手册。如,制定《杭州市省公共水域及运河条例》对运河遗产的管理,遗产构成,附属建筑物的管理权属以及日常维护单位做详细规定;《杭州市运河遗产管理手册》对运河遗产如驳岸、植被、构筑物、设备等的做出分类描述,对关键性问题和保护措施做出规定;制定《杭州市运河景观保护管理办法》规定遗产核心保护区、缓冲区景观规划关键问题。制定《运河遗产建筑和船闸、运河住宅和景观管理手册》、《运河植物保护管理方案》等围绕运河遗产保护行动制定的主题性手册,并发放相关城市规划、建设、基层管理机构作为指导运河保护建设的参照。
3.5 在保护中发展:运河遗产廊道建设的整合策略
遗产运河的形成得益于长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也被认定为一种文化景观。运河遗产廊道建设以运河沿线人的活动为出发点,将运河沿线自然、人文环境的整理,遗产点保护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提供了一个整体策略。
3.5.1 运河遗产廊道尺度
对于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廊道范围划定应该是怎样的尺度,根据俞孔坚团队对于京杭大运河沿线遗产分布范围的调研,确立以3km为界,可以包括90%的遗产。而基于杭州运河水网的特征,同时依据对沿线景观遗产初步调查,3km虽然大致可以囊括主要遗产点,但是基于沿线多为建设地带,3km范围是不现实的。应该依据对于运河沿线核心区、缓冲区的规划范围为基础,划定景观廊道范围。同时如果以严格的平行线划定运河景观保护范围,实际上是忽视了景观的自然特征,须知运河沿线景观遗产的组合实际上是有机的、变化的,因此景观廊道划定应该是在缓冲区范围基础上结合景观绵延特征划定,而江南运河(杭州段)景观特征应该具江南风情的,如枕水人家式的,而浙东运河(杭州段)应该是山阴水道的明快起伏宛如长幅画卷。
3.5.2 列出遗产保护清单
大运河遗产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其基本特征在于作为整体的价值大于单个部分的简单相加。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尽管运河河道、运河水工遗产等与运河本身关系密切的遗产构成了运河遗产的核心部分,但仍然需要充分重视运河沿线其他各部分未列入世遗名录的各项物质的、非物质遗产,要能够在考虑沿线各类型遗产相互说明的有机关系上理解其价值。因此,除了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点,运河沿线其他部分的遗产考古发掘和分级保护将会是运河成功申遗后的首要任务。目前列入大运河(杭州段)作为遗产点进行保护的除了有江南运河嘉兴―杭州段河道,浙东运河萧山―绍兴段河道,其他组成部分主要为运河水工遗存、运河沿线历史街区(表1、表2),这些遗产点构成了运河遗产的核心部分。尽管只经过初步考察,也仍然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便是运河(杭州段)沿线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种类众多,已经成功申报的遗产点远远不能囊括。从遗产保护的完整性上看,这些未能作为遗产点进入申报名录的部分需要经过充分调查,纳入保护范围之内。保护清单的制订包括:运河沿线区域内自然景观资源、历史资源、历史及考古资源调查,列出详细清单,并对其价值进行分类评估,制定出保护的时间次序;调查并确定沿线区域内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列举因受破坏威胁的自然景观资源、人文历史资源清单,评估其价值并制定修复性保护计划。
3.5.3 遗产监测平台
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平台是加强世界遗产地各项管理,获取遗产监测报告基本数据的途径。运河(杭州段)遗产的监测工作虽然一直都在进行,但是监测工作较为分散,申遗后应根据现实情况,打通运河遗产管理部门与河道管理部门的数据平台,建立系统性遗产监测平台。监测内容主要为:遗产本体及历史地区整体环境:遗产保护核心区:①运河河道本体状况;②运河水工设施遗产状况;③运河沿线历史街区状况。遗产保护区缓冲区:①各类型遗产保护状况;②自然环境变化状况;③人为活动变化状况,特别是周边地区开发对保护区文物的影响状况;遗产保护区变化要素的监测。①运河河道自然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治理状况;②运河沿线主要节点状况;③运河沿线城市建设变化情况。④道路交通组织变化情况;⑤环境质量和生态变化状况。
3.5.4 绿道系统建设
在景观资源调查清单的基础上,规划建立运河沿线绿道系统,以有机连接沿线自然、人文资源,加强沿河分布遗产点与运河的交通联系,维护运河遗产廊道的完整性。绿道系统应该包括,慢行系统设施―两岸及水生植物系统―生态保护设施系统―遗产标识和解说系统。绿道通廊虽然是建立在运河沿线,但是其走向和组织系统却应不应视为一条简单的步行道,而是以绿道走向和组织实现遗产间有机联系。规划绿道慢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设立沿线的遗产点说明标志牌,覆盖完善的信息服务设施,通过绿道系统连接遗产廊道3公里范围内相关遗产点,除了运河水工遗产的可达性之外,另外还包括街区、市镇、距离较远的河埠头、历史建筑、古遗迹等,连接沿线各遗产点-街区-市镇形成完整的游览系统。除了绿道系统内部联系通达之外,与建成城市区的交通通联也十分重要,打通运河绿道系统(主要为步行和自行车道路)与城市交通要道之间的节点,设置出口和标志,使得城市中的居民、社区居民能够通畅的进入绿道系统。同时可以绿道系统建设带动沿线生态保育,当前除了市区已经建成绿道之外,主城区以外地段的土地使用者分别为,农田所有者、大型工厂、码头、港口所有者。而这些沿线各异的景观形态其实饶有各自的趣味,应制定相应的遗产区居民保护手册,鼓励沿线各土地使用者保养各自单位所属的堤岸,栽植富有水生特征、维持水土的植物,整理沿线工厂建筑、码头港口景观,保留各自小单位的特色,提升景观生态功能。
3.5.5 遗产廊道景观规划
在建设绿道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整体建设。遗产景观廊道应该包括:遗产点、面、线系统通廊(遗产景观、交通、空间关系),绿道系统(河道、堤岸、沿河绿带)以及宣传解说系统通廊(图1)。
考虑到运河作为线状蜿蜒的景观形态,其长卷形的景观特征更应该得到充分展示。许多当地居民有必要了解保护区、缓冲区的说明。保护区规划应该对景观设计留有空间。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建筑并不在保护区范围,但是其建筑的高度、体量、轮廓、密集度等都会影响运河沿线景观,而这一蜿蜒绵长的运河水线是景观视觉空间的核心,从这个视觉点出发所涉及的范围都是总体景观的一个组成因素。因此景观规划建设应以运河水线景观为中心。运河沿线的遗产形态众多,有点状的遗址,有面状的历史街区,有水系网络联络的市镇,而这些遗产本身的景观特征都是不规则的,因此保护景观规划建设不能够以沿线框线型的围护为准,应该考虑到运河枕水而居的江南水乡景观特色,视运河景观为连绵的、有起伏的、有、有停顿的画卷。
3.5.6 荒野地带景观介入“反规划”角度
在现代城市之间荒野地带景观自成一格,已经十分稀少而珍贵。而在目前城乡建设如此密集的情况下,反规划角度的介入便是要“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规划来保护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要首先规划、保护和完善非建设用地,包括各种自然要素,如河流、湿地、湖泊、岸线、滩涂、防风林带、主要山体、森林斑块、栖息地、高产农田等。”[3]当运河从高大的楼宇建筑穿出,两岸仍能看见大量自然荒野地段景观。运河(杭州段)荒野地段景观包括:抛荒的平原行地带,这样的地段往往夹杂在工厂建筑、居民楼建筑之间;乡野地带的农田景观,这些具有江南水乡风味的作物、树木、飞禽等交织的景象,非常珍贵的让人缅怀文人笔下的水乡况味,然而十分稀少;保护地段人工营造的植被景观,这些被人工加固和养护的河岸栽植整齐的树木,繁茂的绿色一直绵延,成为沿线一道工整的屏障。当越来越多的现代房地产侵蚀运河沿岸黄金地段之时,两岸的景观大多被破坏殆尽,在岸上行走或是行船,所看到的便是外表毫无吸引力的高大楼房,而在这样不可避免的现实之下,这些未被人工干预的荒野地段在现在看来是构成运河景观的最好部分。这些荒野地带正保留了运河风景的本来面貌,应该优先得到保护。
4 结语
“最小干预”是一切对于遗产的保护利用方法实施过程中都应遵循的原则,正如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早提倡整体性保护方法的城市所认识的到的那样,“城市不应发展得太快,这一反发展原则,强调了对于既存建成环境的改善利用优先于新的开发建设”[4]。干预活动真正目的不在于新建,而在于以保护更新活动促进当地生活的改善,“在被保护的历史城区,新要素介入的最直接效应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5]在所有这些保护行为中都应该尊重和认识到历史环境中人的活动,并以当地历史环境中生活的人基本利益为最终目的。思索当代运河遗产保护中真正的难点,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和博物馆化,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存在的整体环境的消失,而在当代对于历史地区环境整体性保护方法的实施,就是要通过最小干预手段,介入遗产地区,以提升历史地区居民生活自然、人文环境为主要的行动目标,而只有整体性保护才能较好的保证场所精神,而运河遗产及其精神传承的旨归也尽在于此。
参考文献:
[1]孙华.“线状遗产”、“线性遗产”、“文化线路”关系说[J].世界遗产,2015(3).
[2]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世界遗产相关文件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1.
[3]俞孔坚,李迪华,李海龙,等.京杭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8.
- 上一篇: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