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范文
时间:2023-04-11 08:1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公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 ρ水>ρ冰 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 (压力差法)
(2)F浮=G-F (视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W总=W有/ηW总= W有+W额 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
η=W有/W总 η=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η=G/Fn)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公式
C水=4.2×103J/(Kg·℃)
一、吸热
Q吸=Cm(t-t0)=CmΔt升
二、放热
Q放=Cm(t0-t)=CmΔt降
三、热值
q=Q/m
四、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五、热平衡方程
Q放=Q吸
六、热力学温度
T=t+273K
七、燃料燃烧放热公式
Q吸=mq或Q吸=Vq(适用于天然气等)
电学部分
一、电流强度
I=Q电量/t
二、电阻
R=ρL/S
三、欧姆定律
I=U/R
四、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五、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 (普适公式)
(5)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 (分压公式)
(7)P1/P2=R1/R2
六、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七、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八、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九、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 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一、光速:C=3×108m/s (真空中)
二、声速:V=340m/s (15℃)
三、人耳区分回声:≥0.1s
四、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五、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六、水的密度:ρ=1.0×103kg/m3
七、水的凝固点:0℃
八、水的沸点:100℃
九、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十、元电荷:e=1.6×10-19C
十一、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十二、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十三、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十四、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十五、家庭电路电压220V
十六、单位换算
(1)1m/s=3.6km/h
篇2
1 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1.1 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经验同向,引起思维共鸣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在学生的脑海形成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经验,我们演示实验的结果与学生原有经验相一致时,能够唤醒学生大脑中的记忆表象,学生也会感觉亲切,物理规律更容易被认同,对物理学习会充满自信.
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照镜子是很普遍的行为活动,脑海里有经验,为此笔者并没有直接演示或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要求学生先回忆生活中的经验对“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进行猜想,接着从验证猜想这一个目的出发,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负责巡视,对于发现出现了实验操作难度大的方案和学生一起探讨方案的可行性,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的结果往往和学生的原有猜想很接近,从实验结果出发师生进一步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正确结论也就自然生成了.
1.2 实验现象与学生原有经验相悖,激起认知冲突
在学生的原有经验中,不会总是正确的,“想当然”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于这些与客观事实相悖的物理前概念,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很容易混淆.我们借助于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认知上的矛盾,激起认知冲突,让学生因矛盾而深化记忆,更会被物理的奇妙性和严谨性所折服,爱上物理学习.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大气压强”时,笔者首先将玻璃杯装满水,接着拿了一张纸蒙在杯口,提出问题:如果现在将水杯倒置,会发生什么现象?从生活经验来看,一张纸又不是黏在杯口,水杯倒置纸很显然也会掉下来,水自然会因为重力作用而流出.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了猜想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演示,结果恰恰与学生的猜想相反.“为什么呢?”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其教学作用是很微妙的.
1.3 物理实验能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学由原有的侧重知识目标的达成向能力和情感目标转移,尤其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分组实验的具体教学来看,整个实验教学包含了设计、操作、数据处理、讨论、归纳等多个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参与了进来、配合运用,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
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有很多细节需要探究,如果教师越俎代庖教学效果不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仔细观察并对比像与物两者间的大小情况,注意在光屏上是否能够成像,通过这些对比,对成实像还是虚像规律进行判断,由于是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得到的,提出的观点和结论根据真实性和说服力,从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如果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大多能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同样成缩小的实像时,什么情况下像会更小?”“成像时,一旦物距发生变化,像距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物距和像距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能够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在认真思考,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学生实验所提出来的问题,我们不要急于告诉其答案,可以引导其回到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和解决,进一步获得认识上的提升和思维上的创新.
2 进一步挖掘实验功效的策略
2.1 用于概念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和学生一起实验的,绝不借助于多媒体或是进行理论灌输,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师绝不应该越俎代庖,通过对实验的挖掘能够有所创新.
例如,学生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从教材所给的演示实验来看,小桌和沙盘操作麻烦,而且可见度不高,学生参与度更低,从实验的效果来看,笔者选择了学生身边的用具――“一头没有削过,一头削尖了的铅笔”,让学生感知,能够得到与教材安排实验同样的结论,操作更为简单,而且学生亲身经历,印象会更深刻.
2.2 实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困惑
对于生活中的“冒白汽”属于什么物理现象?学生存在着困惑,而且容易错误地理解为“汽化” 现象,其根源在于他们认为“白汽”是水蒸气而导致的,如何解决这一困惑呢?正面的灌输,就算当时记住了,用不了多久,学生还会忘记,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打开热水瓶,大家看到冒白气,接着笔者用强光对着热水瓶口照射,让学生靠近热水瓶观察,竟然观察不到“白汽”,顿悟:“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疑惑自然解开,“白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的物理现象.
2.3 实验用于习题教学
例如: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闭合电键s后发现小灯不发 光,电流表也没有示数,如果整个电路只有灯或电阻存在着故障,为了进一步对故障进行排查将电压表与灯泡两端并联,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出现在何处?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1.1 改善剪切特性
地基在土压力下的稳定性与否主要取决于房屋地基的抗剪强度。所以,要减轻土压力和防止剪切破坏所产生的压力,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地基的抗压强度。
1.2 改善压缩特性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采用一些措施提高地基的模量,使之减少地基土发生沉降。
1.3 改善透水性
因为地下会存在一定的水流运动,要改变水带来的压力,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1.4 改善动力特征
地基处理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将地震时液化的散状砂土转化为土,并防止地基土发生液化,以达到提高土质的抗震强度。
1.5 通过一定的地基处理方式减少或者消除膨胀性或者湿陷性土特性。
2 房屋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强度及稳定性不够
地基强度会直接影响到房建的质量,如果没有足够的抗剪强度,无法对上部结构的自重和外荷载有效的支撑,就会有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出现于地基中。
2.2 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沉降问题是房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直以来人们都对此足够的关注。在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作用下,有较大的变形出现于地基中,会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特别是软硬不同地基土质不均匀沉降超过了相关规范,那么开裂问题会出现于结构中。
2.3 动荷载导致的地基问题
一些不可避免因素的出现,如地震等,就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地基问题的出现,如地基土的液化、失稳等等。
3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3.1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注浆施工技术,可大致将其分为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水泥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两种。顾名思义,水泥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压浆泵与灌浆管,将经过仔细调配的水泥,均匀的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通过直接填充、渗入、挤密等方法,加大岩石、土颗粒间的密实程度,排出水分、气体,填充孔隙部位。待注浆材料硬化后,将于原有土体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抗渗性、稳定性,降低土体的压缩性,从而实现施工地基的处理、加固,为项目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其主要是采用以硅酸钠为主剂的混合溶液,通过注浆施工,将其注入不良地基的土体底部,待注浆材料固结后,形成高强度、防渗透的结石体,由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
3.2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工程施工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旋喷注浆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其加固、防水、堵水性能较强,施工工艺简便,从而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在实际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不良地基的处理,由于施工工艺简单,采用此种技术进行处理则无需配备专用设备,仅需要进行少量的采购、加工即可配套,大幅降低了施工地基的处理费用。在进行地基的处理时,应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具体需要与施工地基的土体情况,选取最佳的作业深度,事先进行下钻、开孔,采用带有特别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入地基土体的内部或插入钻孔底部,以快速提升、缓慢旋转的方式注入高压浆液,利用长时间持续旋转、升高的高压、高速喷射流,冲击、破坏原有地基土体,使其碎块与浆液混合形成桩体,以此提高地基的强度与防渗能力。
3.3强制固结与灰土挤密处理技术分析
强制固结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法,采用该技术对房屋地基进行处理,能够使固结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还能够显著改善软土地基的强度,所以一般被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当中。采用强制固结技术对建筑地基进行处理,则应控制好加压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加压系统的作用在于将堆载时间缩短,而排水系统的主要作用为,将地基当中的排水通道扩大;在以上两种系统的相互作用下,混凝土固结的速率便会得到提升,从而有效增强地基强度。灰土挤密处理技术也是近年来所兴起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该技术的施工原理为,利用夯击工艺对冲击孔当中灰土进行夯实处理,并使之成桩。对灰土桩进行反复夯击之后,其桩径就会逐渐变大,在扩大的过程中便会与周围土层相结合,并形成复合地基。此类复合地基能够使地基原有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能够预防地基出现严重变形现象。
3.4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根据施工材料的不同,可将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具体分为: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砂石桩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等。以灰土挤密桩为例,其主要是采用质量较大的重锤,通过施工机械的击打,将钢管置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侧向挤密成孔,待拔出钢管后,采用灰土材料,回填至桩孔中,最后进行夯实处理,从而与周边土体形成一个复合地基,以此提高强度、承载能力。此外,砂石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主要分为砂桩、碎石桩,其主要是针对土体较弱的施工地基,利用高压水的冲刷或采用震动、冲击等方法开设孔洞,采用砂或砂石进行回填,从而形成密实桩体,提高地基的强度,此种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较为常用,对于杂填土、挤密松散砂土、素填土等施工地基的处理效果较好。
3.5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夯实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强夯、重锤两种技术。对于地下水位超出0.8m,饱和度在60以下的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与粘性土等不良地基的处理,可采用强夯处理施工技术。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深层地基处理技术中最为常用、经济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大型起重机械,将吨位较大的夯锤提拉至6~30m左右的高度,通过自由下落的方式,直接冲击地基土体,在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应力的作用下,压缩土体中的间隙,使地基的局部土体出现液化,而作业面的周边区域也将产生裂缝,可将其作为排水沟,去除土体内部的气体、孔隙水,从而重新排列土料,以此提高施工地基的强度、承载能力。
3.6换填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土体质地较软、无法承载建筑实体结构的施工地基,可采取换填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处理。此种处理技术,主要是将施工地基中的软弱土体挖除一定部分,然而在作业面上回填压缩性较好、强度较大、不含有腐蚀性成分的灰土、矿渣、粗砂、卵石等材料,最后进行夯实处理,以此代替不良地基土体,形成稳固、符合施工标准的持力层,保证房屋建筑实体结构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目前,我国的换填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根据回填材料的不同而分类。
4 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施工基础环节是地基工程处理,只有解决了房屋地基技术的相关问题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房屋建筑质量;能够从根本上缩短工期、节省工量,并有效节约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罗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3(11).
篇4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地基的要求也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的地质条件及自然环境等有较大的区别,房屋建筑的环境十分复杂,且现代房屋的结构、形式、功能等相较以往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对地基处理质量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技术,优化施工工艺,才能够有效改善地基的压缩量,提高地基的承载量,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建筑成本,确保地基扎实牢固,进而保证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
一、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房屋建筑地基质量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基的透水性、剪切特性、压缩特性、膨胀性及动力特征,具体情况如下:
1、改变动力特征
地震时液化的散状砂土会直接影响到基地的承载力及强度,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将其转化为土,并避免其进一步发展,出现液化现象。综上所述,对于房屋建筑地基的处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2、提高压缩特性
压缩性决定了地基基土的沉降情况,要达到减少沉降的目标,需要实施必要的措施提高地基的模量。
3、改善透水性
地下水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运动,对地基造成一定的压力,水分渗入后,对于地基有较强的浸泡作用,降低了其强度,应实施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4、消除膨胀性
如果地基的性质属于湿陷性土,或者膨胀性土,容易出现下沉、倒塌、倾斜等问题,应采取措施降低其膨胀性,改善其他性能,提高建筑结构及其上部建筑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5、优化剪切特性
房屋地基的抗剪强度及特性直接影响到地基受到土层的压力后的稳定性,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土层的压力,强化地基的抗压强性能,避免由于剪切破坏带来的压力对地基的稳定性产生威胁。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
1、地基中的土质状况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大、范围广,致使地基处理存在着复杂特性。各个地域的地质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如软土地、冻土地、盐碱地、砂质地等等。外加各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其气候条件的不同,有些地区(特别是在山地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在北方地区和高原地区普遍存在着冻土层,当建筑物地基础处在冻结土层的区域内时,冬季土层的膨胀会是房屋向上拱起。等到天气变暖和冻土层解冻时地基又会下沉,使得房屋长期处于抬升和下沉的不稳地状态,给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2、地基处理质量差
地基是整个建筑物的基础和根基,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密切联系,相互依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不恰当,将会给地基处理留下潜在问题,使得建筑工程在日后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和安全隐患,严重的可能导致建筑物发生垮塌,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为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我国的房屋建筑基本上都是处在一定的区域内,周围存在着其他的建筑物。对于使用同一地基的两栋相邻楼房,对地基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新建房屋的埋藏地基要比原来的房屋地基浅,两栋楼承载着不同的压力,极易使地表发生变形,致使建筑物受到破坏。
三、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方法
1、碎石柱法和强夯法结合
在施工的过程中,先将处理好需要用来填土层的碎石柱体,接着根据需要选择要加固的地区内的强夯点,利用强大的冲击力击散碎石柱体,使碎石通过柱径被挤入周围的护土层中加固地基,形成坚硬牢固的地基,这样才能达到对建筑物地基的强度要求。强夯法在施工中的难点是夯击次数、夯击深度和夯沉量等,如何更好地把握这些难点,决定着夯击效果的发挥。在夯击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土壤属性和结构类型,以及夯击的深度等问题,根据地基土层的性质确定好夯击次数,进而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
2、换填型地基处理
这种方法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利用高强度的地基土取代原始的低强度土层,加强地基的强度性能。通常是利用碎石、粉砂、砂石、灰土、矿渣和其他的一些具有高稳定性、强抗侵蚀能力的地基材料替换掉原有的土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原有土层进行挖离,将强度好的地基材料进行回填,并对回填的材料进行夯实。这种方法在增强地基承载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固土层提高其性能强度,可以有效的避免地表变形现象的发生,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3、预压法
在建筑物建设施工之前,利用堆在预压法给地基施加一定的负载,使之形成形成一定的负载力,压实地基。在地基被压实不再下降和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之后,去除地基上部的负载物在进行建筑施工。施工时要注意控制好预压负载和设计负载、建筑物底面宽度和堆载物的顶面宽度的关系,以及选择好需要的作业方式。也可以利用真空预压法在软土层地基表面铺设一层砂石,使用土工薄膜对其进行遮盖,保持密封状态,然后利用真空泵进行抽气,造成良好的地基负压,是地基土层变成固结状态。或者利用抽水泵,抽去一定量的地下水,是地下水水位降低,减少孔隙水的孔间压力,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形成良好的地基预压。
4、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在软土层地基的承载作用下,通过设置砂井、塑料排水袋等竖向排水井,将软土层中的孔隙水逐步排出,减小土层的孔间间隙度,使地基发生固结,增强器抗剪强度和有效应力,从而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目前主要使用的有:
4.1、砂井法。在软土层地基中,通过建立一系列砂井,采取相关的措施,增加排水通道来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土层的固结。
4.2、电渗排水法。通过在土层中插入金属电极,然后接上直流电,利用直流电场的作用,将水从土层中排出。
5、振冲法
振冲法是通过使用水冲和振动对土层进行加固,是地基处理中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按照有无添加回填材料分为振冲桩法和振冲密实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环境 :振冲密实法一般用于致密性差的砂土地基。当地基土层中粘粒量小于 10%时,适于采用振冲密实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此方法可以减少地基的孔隙密度,消除地基的液化,使地基内部更加密实稳定 ;当地基土层中粘粒量达到 30% 时,地基内部的孔隙密度小,土层透水性差,其中的含水量也比较少。由于振冲密实法存在着不能有效地减少地基土层中的空隙密度,对于加固地基仍无法达到要求,所以需要加上振冲桩法进行施工。由于碎石石料间的空隙比粘土大得多,这些空隙可以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加速地基水的流动,减少地基内部的积水,进而提高低级的强度。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施工工程包含许多个环节,涉及到较多的工艺技术,其中地基的处理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基础部分,地基处理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地质状态是否能够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直接决定了后期的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寿命、完全性及经济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根据现在社会市场的需要,使用最佳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进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让人民放心的工程。
参考文献
[1]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
篇5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BAF;设计;碳源不足
中图分类号: U66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马鞍山博望东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1.0×104m3/d,变化系数1.58;远期规模2.0×104m3/d。变化系数1.49。具体进、出水指标见下表。
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
Tab.1Design quality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103
该项目出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采用BOT模式建设。
2BAF生物滤池工艺的选择
生物滤池工艺(BAF)是一种集生物反应、过滤和反冲洗再生于一体的处理工艺。近年来从诸多中、小规模城市污水治理的优选工艺中逐渐凸现出来,特别适用于BOT模式的建设,具有投资合理、运行经济、管理方便的特点。
其主要优势表现在:①流程短构筑物少占地小;②工艺设备全部国产化,投资经济;③工艺氧利用率高,节省曝气电耗;④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管理费;⑤污泥体积产量相对较小,污泥处理费用较低;⑥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1]
该厂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图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Fig.1Flow char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3设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和处理方法
3.1提升泵房的设计考虑
须考虑泵房远期设备增设的可能,设计将泵站潜污泵集水井分两格,土建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
3.2细格栅的选择
上向流生物滤池的滤头易于为污水中的絮状纤维、毛发类所堵塞,为此对格栅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细格栅设计选用一种新型的内进水网板格栅,它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相垂直,有效增加了过水面积。其采用的一种新材料网板,更能有效针对水体中的毛发、纤维物的去除,本设计网板空隙e取2mm。
3.3沉砂池设计上的考虑
项目可研推荐采用曝气沉砂池,本设计考虑到曝气沉砂池会造成碳源的进一步缺失,且预曝气效果也会对后续沉淀池絮体沉降造成不利影响,造成加药量的增加,故本设计改用旋流沉砂池。
在对旋流沉砂池的设计时,侧重对有机物的分离,以减少有机物的流失为目的。为此桨叶数设置为4片,水力停留时间设计为50s,螺旋桨转速为26r/min,桨叶距池底50mm。[2]
3.4沉淀池设计上的考虑
沉淀池的设置保证了生物滤池对进水SS的要求,但同时也加剧了碳源不足的矛盾,所以应通过对沉淀池的合理设计,减少可降解悬浮性有机物在沉淀池中的去除。本项目沉淀池采用高密度沉淀池,设计中除采用较高的水力负荷外(含污泥回流取值7.0m3/(m2·h)),另设超越管路,在进水碳源较低的情况下,考虑进水部分超越的做法,以保证碳源的充足。
撇油管设置于高密度沉淀池前端,以清除水体中的浮渣和污油。
高效沉淀池的结构形式如下图。
图2高效沉淀池结构图
Fig.2Structure of high rate sedimentation tank
生物滤池的反洗废水经提升排至高密度沉淀池的前端,可较排至提升泵房再经二次提升节省电耗,另外,滤池反洗废水中含大量脱落的生物膜,其沉降性好,对沉淀有利,可有效减少药剂的投加。
3.5生物滤池段设计上的考虑
生物滤池是一种大阻力处理工艺,滤池阻力随生产时间的增长通常很快。为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对安全水头的合理预设,并对滤池的水力作如下设计处理。
①前级反硝化滤池采用较大粒径的滤料(6-9mm,通常3-5mm),让更多的悬浮物在后续硝化滤池(滤料粒径3-5mm)中截留,避免前级滤池的过频冲洗造成的对反硝化厌氧条件的影响,提高脱氮效率。
②硝化滤池内的滤头不设防堵滤帽,减少生物滤池段的整体水损。
③在合理的水力停留时间内,控制滤层厚度,减小滤层的过滤阻力,本项目反硝化滤池滤层高度设计为3.2m,硝化滤池滤层3.5m。
④本项目滤池组并联格数较少(≤6格),利用生物滤池大阻力特性,设计采用管道配水形式,也能达到较好的配水效果。运行中,滤池的过水能力实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对单池过水量的观测,可直接判断工况,切换反洗。
⑤设计反硝化生物滤池含回流的水力负荷为7.1m3/(m2·h)、硝化滤池为5.3m3/(m2·h),硝化回流比R=150%。
其他一些细节设计处理:
①滤池的反洗排水管易于放空,可取消设置检修用手动阀门,减少设备投资。
②后级滤池有前级滤池的保护,滤头为纤维物堵塞的可能小,其配水室的保护放气管取消设置。
③将滤池的反洗降水位排水管道和反洗进水管道合并设计,优化管路系统,节约了大量阀门。
④在出水稳流栅的基础上,增设滤料捕捉板,更有效的防止滤料在反洗过程中的流失,其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3滤料捕捉稳流栅图
Fig.3Filter to capture steady flow grille
⑤废水缓冲池设曝气穿孔管,利用滤池反冲洗风机进行搅拌,减少设备投资。
3.6中水回用的考虑
该项目处理后出水SS可控制在10mg/L以下,经消毒处理后可作为中水供厂区内日常设备冲洗、药剂配制、绿化浇洒、室外消防、洗路冲厕等使用。
本项目设计一套规模为500m3/d的中水回用系统。中水管网和室外消防系统共用一套管路,其取水泵房和消毒池后的尾水排放泵房合建,管网水压设稳压罐稳压。
3.7超越管路的设计
污水厂超越管路是工艺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正是通过超越管路的设置,才能为非正常工况的调整提供可能性。
①该项目不设全厂总超越,采用双回路供电,确保用电的安全。
②在提升泵房后、细格栅前设置泵后超越,用于整厂停产、检修时。此时污水厂提升泵站作为城市污水管网的终点泵站。
③在生物滤池前设置超越管道,即二级处理超越,用于生物处理段出现非正常工况时。污水可经过细格栅、沉淀池经过一级处理后排入博望河,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④紫外消毒池设设备检修用超越渠道。
4设计过程中欠考虑的细节问题
设计中也有一些问题考虑不足,例如曝气生物滤池管廊设备的吊运问题,设计原只考虑了通过管廊出口处的单轨电动葫芦进行设备在管廊内的进出起吊,但是设备在管廊内的运输却未予考虑,安装时设备只能依靠人工搬运,极为不便。目前主要考虑在管廊内增加平板小车的办法来解决风机、水泵等的检修搬运问题。
5结语
近年来伴随BAF生物滤池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广泛运用,其设计布局和工艺组合的形式也在设计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和优化,而其一些细节设计问题更应得到充分的考虑和重视,才能保证系统在今后的运行中更加顺畅、可靠、便捷和经济。
参考文献:
篇6
1施工缝处防渗漏处理
在进行氧化池池壁的施工时,首先需要在底板上方80厘米处安装一条施工缝。在安装施工缝前需要提前对止水钢板进行安装,在池壁定型之后再按照方案要求将止水钢板安装在规定的位置,在底板上首次浇灌混凝土时需要浇到止水钢板中间的位置。在对氧化池进行试水时施工缝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因为在第二次浇灌的过程中浇灌高度相对过高,可以形成8米的差距,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在施工缝那里很容易出现模板漏桨与安装不准确等状况,比较严重的话还可能会造成麻面,引起渗水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施工时应该采取相关控制措施:在安装止水钢板时要注意安装质量。在将池壁的钢筋捆绑定型之后,需要检查施工缝处的止水钢板有没有出现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将止水钢板施工固定,在居中部分安装好。混凝土浇灌不能比止水钢板的一半高,这会导致分布位置不均衡,止水成果也不会很理想,在止水钢板的接缝处一定要做满焊处理,避免在施工时因为震动而使止水钢板出现移位,导致走水。在底板浇灌混凝土之后要在施工缝周围开始凿毛处理,要在混凝土刚刚凝固好的时候就对施工缝进行凿毛,有一些浮浆因为不能完全凿除,所以要在浇灌混凝土墙体前首先使用钢刷对墙体表面进行刷洗。在对模板进行安装时要保持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接缝能够紧密结实,如果在这个部位出现漏桨会很容易在施工缝周围出现蜂窝,可以使用在混凝土和模板之间填充物体的的方式来预防漏桨,并且还能有效避免因振捣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麻面等问题。
2对拉螺杆防渗漏处理
在对污水处理池进行施工时首先需要对氧化池内壁用对拉螺杆进行固定,需要将对拉螺杆相应的安装位置上焊接三块50mm的正方形钢板止水片,对拉螺杆和钢板止水片之间的焊接可以直接对螺杆的防水措施造成影响,而止水钢板的面积也会是防水最终效果受到干扰。在对对拉螺杆渗水状况急性施工处理时,首先要对前期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因为螺杆的数量较多,在施工前需要委派专员对螺杆进行一一检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在检查过关之后才可以在施工中运用。螺杆和止水片之间的焊缝一定要焊满,力求做到发现不了焊缝。在施工过程中止水片必须要和螺杆维持垂直角度,如果没有达到角度要求,一定要技术人员立即进行焊接处理,而且在对模板进行安装前要二次检查对拉螺杆与止水片之间的焊接状况,保障对拉螺杆与止水钢片能够完成止水的任务。
3伸缩缝渗漏处理
安装橡胶止水带会导致伸缩缝出现漏水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橡胶止水带会跟随浇灌混凝土的变形而跟着变形,而且还需要随时对水压强进行承受。因此必须要保障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不然很容易让池底出现渗水。而控制防渗防漏的施工措施主要是以下几种:在对池底进行施工时,需要在池体固定钢筋与支模时定位安装止水带,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要保障其位于一个固定位置,预防在之后的震捣工程与安装过程中产生出位现象,因而要保障圆孔处于中间位置。在施工中比较常见的固定方案有使用模板进行固定、使用专用卡具进行固定、使用钢筋进行固定等。在进行安装时要杜绝产生止水带破损的问题,不能在有用部分进行打孔。止水带在安装时应该尽量构成整体,接头要在现场加工并使用,因交通运输等问题约束,在进行搭接时要使用热压硫进行粘合,交接处应该要平整光滑,而且如果不进行任何处理那么是肯定不能被准许的。在池底浇灌混凝土之后要将伸缩缝进行密封填充,在施工之前一定要扫除表面附着的脏东西等,要确保表面一直维持干燥平滑。用来密封的密封膏也需要严格根据说明来进行调和,已达到无色差的目的。在涂胶时也需要根据方案需求对密封处进行压平。在池底竣工之后,因为混凝土有可能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使一些橡胶止水带发生拉裂现象,导致伸缩缝因拉裂而产生漏水。为了杜绝此类状况的发生,就需要对伸缩缝之间的间距进行合理设计,缩短混凝土之间的收缩量。应该在混凝土反应不强烈和温度相差不大的时候开始试水实验。
4其余因素
在后期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也会对其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在浇灌完混凝土之后,一定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追踪与养护,而且因为需要进行养护的体积过于繁多与庞大,可以使用挂麻袋与安装喷淋系统对其进行后期养护。在对底板与顶板进行后期养护时要采取麻袋淋水的方式。并且要将池壁拆模保持在7d之后,后期养护时间于不能少于15d,用来规避因为后期养护力度没有管理到位而在施工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5结语
篇7
关键词: 屋面漏水 刚性防水 细部构造
屋面防水是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该工程设计中采用的是刚性混凝土防水与柔性防水相结合的方式。刚性混凝土防水由于温差应变,易开裂渗水采用双向Φ4@200钢筋混凝土;柔性防水,采用SBS复合防水卷材,该材料性能不错,但价格比较高。实际施工中业主方要求坡屋面采用相对廉价的含有机丙纶的卷材为主,该材料易老化,寿命短;平屋面由于流水坡度较小则按照图纸施工。
每当雨季来临时屋面天沟、阴阳角、老虎窗泛水处等就出现渗漏现象,个别顶楼也出现渗漏现象,查找渗漏点非常难。我们通过在原先开发的小区现场观察发现,每当下大雨时,雨水非常大,雨流非常急,下雨的方向同屋面成一定角度,雨水就会呛入卷材内部。在卷材下面流淌或雨水呛入屋面瓦下,在瓦下流淌。雨水通过水泥砂浆结合层、保护层和水泥沙浆找平层及密实度不理想的屋面混凝土板渗入室内,形成屋面渗漏。就其形成渗漏的原因,我认为施工时环节质量精度不够也就是与现行的质量规范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才产生以上问题。现从施工角度分析几个处理屋面渗漏的方法。
1.屋面模板的支设
屋面模板支设是整个屋面系统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屋面的坡度及屋面上的钢筋绑扎、混凝土施工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这就要求支模牢固、稳定,有足够抗击一切荷载的能力。在施工前,要求技术员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领会设计意图,以及高空作业一切安全注意事项。施工时找好屋面的坡度,特别是屋面板材,注意屋脊、天沟、阴阳角处的板材连接一定要密实,板缝调整好,容易跑浆的地方要堵好,配套工种预留孔洞一定要留得牢固不位移。模板表面刷上隔离剂,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观感好、质量好,如板缝不堵好,混凝土跑浆,拆模板时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狗洞,混凝土密实度不好是混凝土抗渗性不好的主要原因。
2、屋面混凝土施工
在屋面混凝土施工前,认真检查屋面模板的平整度及缝隙,已绑好的钢筋位置是否准确,上下屋面层钢筋网片的距离,确保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在上下屋面钢筋网片之间安放铁马镫,使整个屋面钢筋网片的厚度一样,这样就保证了施工完的砼厚度一致,同时老虎窗等突出部分要求一次成型,较少施工缝。在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配制是关键,水灰比太大,坡屋面混凝土不易成型,易流淌,水灰比太小,混凝土太干,成型后混凝土密实度不好,强度低。在打混凝土前,我们要与混凝土公司协调试配出最佳水灰比的混凝土。易成型、和易性好,施工时,首先采用人工初次找平,然后用平板振捣快拉振实的方法,人工找平多次碾压,确保表面平整密实光洁。屋面屋脊及天沟,阴阳角的混凝土要挂线一次施工到位,避免混凝土成型后,人工修整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后的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养生。大面积混凝土因温度的变化,易产生混凝土表面龟裂缝,其裂缝产生的大小,与所用水泥品种、骨料、外加剂有直接关系。尽量选用低热量或中热量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减少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以下。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改善骨料级配,掺入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具有减水增型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降低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量大,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对称流程,便于散热。加强混凝土养生工作,及时用湿润得草帘麻片等覆盖,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增强混凝土自身抗渗漏性。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减少屋面出现渗水的可能性。混凝土保养必须足日,确保混凝土强度,一律不得提前拆模。
3.节点及细部构造做法
改进节点做法,加强成品保护。节点构造的不合理或施工粗糙,常常是导致节点渗漏的主要原因。在节点部分应采取刚柔结合的办法,各节点均应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封。落水管数量要求设置合适,同时落水管管口处等均要符合下述规定:(1)落水口埋设标高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水时增加的附加层,柔性密封层等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尺寸;(2)落水管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并且应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涂料,厚度不小于2mm,落水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刚性防水与山墙、女儿墙交接处应留30mm的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刚性防水层与变形缝两侧墙体交接处应留30mm的缝,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应辅设卷材或涂膜防水层,伸出屋面的管道与防水层的交接处应铺留缝隙,先用护坡,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另外平屋面采用建筑找坡的做法。先在结构层表面按2%坡度用1:6水泥炉渣或水泥膨胀砼石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建筑找坡时,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鱼线拉直、打点、打巴,泄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浇砌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
坡屋面在刚性防水层上预留钢筋施工瓦肋,外表面铺贴装饰瓦,首先要求基层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拍打浇筑密实,瓦肋充分考虑装饰瓦搭接合理,防止衔接处由于水流过急流淌入瓦内。
4.屋面防水采用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篇8
关键词: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管网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基本条件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条件包括处理规模、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以及污水、污泥资源化四个。下边作具体分析:
(一)处理规模
处理规模主要和下边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城市人口。具体来说包含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个部分。在进行城市人口规模确定的时候常常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以及近、远期人口预测。此外,确定人口数量的时候,旅游城市应该特别注意在旅游旺季出现人口峰值对城市污水量变化系数的影响。
第二,城市的性质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污水量和一个城市所在地域、城市性质、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人们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城市,居民用水量不同,由此产生的污水量也就不同。
第三,城市排水系统。城市的排水系统可以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通常来说,新建城区以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适宜采用分流制;受到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中型城市中已建成的旧城区通常采用合流制。在具体选取的时候,应根据城市具体情况,不同区域的实际,合理的选取不同的排水系统。
第四,工业废水量。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个产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也不同,所以工业废水量以及水质也就不同。根据相关规定,工业废水经工厂自行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后,可以和城市生活污水合并处理。所以,工业废水是城市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污水处理规模时,要对工业废水量进行充分的调查。
第五,污水管网的完善程度。污水管网的完善程度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污水管网主要用于城市污水的收集以及输送。城市管网建设程度不同,其输送能力也就不同。要想保证污水处理厂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要建成规模配套的污水管网。
(二)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城市的性质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处理规模中阐述的相同,受城市所处地域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影响,不同城市的污水水质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沿海发达城市或者南方城市,其用水量往往较大,但是污水的浓度比较低;而在北方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区,用水量比价少,但是污水浓度却比较高。在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城市,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城市污水浓度较高。
第二,工业废水的水质。受监管体制及手段不健全的影响,很多工业废水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先处理后在排入城市管网,而是直接排入了城市下水道,所以在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第三,排水系统。当排水系统采用全部或者部分截流式合流制时,应注意由于截流水量给进水水质带来的影响。
(三)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应该根据诸如上下游用途及其自净能力等排入环境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在排入封闭或半封闭水体的时候,应该注意防范富营养化的发生。
(四)污水、污泥资源化
在进行污水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污水以及污泥的综合利用。污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当作水资源来进行使用,必须做好污水再生利用工作。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时候,要按照国家和地方再生水水质标准,合理设计再生水处理工艺,做好污水的再生利用。此外,在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污泥产量逐步增加,对于一些大型污水处理厂来说,对污泥进行合理的处置已经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所以污泥利用也被逐步重视起来,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可以把污泥用于农田或绿化等场合,达到有效利用的目的。
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污水处理工程的相关设计标准已逐步规范化,各个设计阶段的深度、工程设计内容以及设计参数都有明确的标准,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污水管网设计
城市污水管网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用于城市污水的收集以及输送工作。在进行污水管道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污水管网规划年限。通常,污水管道都沿城市道路进行掩埋,其深度较深,改建或扩建都比较难。所以在进行污水量设计的时候,应该按照远期污水量的标准来进行。此外,根据管线重要性程度不同,管线的设计年限也不同。城市主干管的设计年限往往较长,在建成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在进行扩建,而次干管以及支管等的设计年限可以适当降低。
第二,污水管网设计从实际情况出发。城市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网路线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不同同的行政区域,施工所涉及的市民也较多。征拆费用在工程总费用中往往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征拆有着较大的难度,污水管网要经过不同性质的用地或者不同行政区域的用地,而不同行政区对于征拆有着不同的政策和标准,这就要求在进行污水管网设计的时候,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不同行政区域的政策以及拆迁区域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合理设计。
第三,排水系统。通常来说,新建城区适宜采取分流制;对于已建成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旧城区或者小城镇来说,适宜把原合流制直泄式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合流系统;而对于诸如西部等雨量稀少的地区,由于污水处理的规模比较小,街道也往往比较狭窄,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修建较为困难,此时可以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二)生物除磷脱氮
为了有效的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当前在进行污水处理设计的时候要使用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以此来严格控制水中的氮、磷等指标。然而,生物除磷和生物脱氮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进行脱氮处理,污泥龄长;而除磷则是通过对剩余污泥的排除来实现,污泥龄短。所以,在设计中选择泥龄时,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尽可能的使除磷脱氮达到最佳效果。随着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发展,除诸如OCO等越来越多的技术得以产生,这都使得除磷脱氮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反硝化除磷也逐步得到推广,反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的有机结合,对于污水的处理有着较大的帮助。
(三)辐流式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
活性污泥系统二沉池主要用来分离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而使得处理水得以澄清。在进行二沉池设计的时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表面水力负荷和出水堰负荷为最主要的设计参数。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把二沉池沿水深自上而下原则上分为自由沉淀区、絮凝沉淀区、成层沉淀区以及压缩区四个部分。其中自由沉淀的过程比较较短,在短时间内便过渡到絮凝沉淀阶段,沉淀池内绝大多数的时间属于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阶段。所以,要保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此确保良好的沉淀效果。由于表面水力负荷与颗粒沉降速度在数值上是相同的,所以选用二沉池表面水力负荷值时,不应该太高。
(四)除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除臭这一环节。当前,我国的污水处理标准已经对于氨、硫化氢、臭气浓度以及甲烷气等进行了规定,其监测采样点通常设置在城镇污水处理厂下风向有臭气方位的厂界亦或是防护林边缘敏感点处。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臭气产生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臭气种类较多,属于复合型臭气;第二,臭气的浓度比较低;第三,臭气源的范围比较广,整个污水处理厂均为臭气发生源;第四,臭气为24小时不间断排放。
通常来说,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比较严重的地区为预处理区、一级处理区以及污泥处理区,其应作为主要除臭对象区域。在进行除臭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法、化学药剂吸收法、土壤法以及生物法。处于成本以及效率的考虑,当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是生物除臭法,也就是利用微生物除臭,这种方法的效率比较高,而且费用较低。
结语:综上所述,城市中污水处理事关重大,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常用技术;分类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及施工要求,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也在逐步提高。对于地基的处理,在现代工程施工中有多种方法,我们应当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地基处理中一些常用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究,希望对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能有所帮助。
1 对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分类探析
对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主要是根据地下的环境进行的,主要的原理就是通过夯实、换填、排水固结、挤密、胶结等方法进行对地基的加固。地基的处理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地基加固的技术、辅助地下的连续墙技术和桩基技术。地基加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对土体地基的承载能力的增强,在最大程度上限制防止地基的沉降和变形;辅助地下的连续墙技术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侧向的保护;桩基技术是将上部的承载能力传导到地基的深部,通过缓冲更好的让冲击力得到缓解。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方法中,还有几种主要是针对通过被改良的地基土提高地基抗剪切的强度,从而降低了地基的压缩性,使地基上透水的特性得到了改善。
2 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的常用技术方法
2.1CFG桩的运用
我们平时所说的CFG桩也就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主要是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水泥加水搅拌后,再用专用成桩机械制成的可变强度桩,是一种介于刚性桩与柔性桩之间的一种桩型,可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和石屑作掺和料,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CFG桩的适用范围很大,在砂土、粉土、粘土、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地基都可以使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CFG桩常用的施工工艺包括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和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适用于粉土、粘性土及素填土地基;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实以上的地基。
2.2人工成孔灌注桩
人工成孔灌注桩主要使用于民用和工业建筑中的粘土、含砂量少、粉质粘土和石粘土层,并且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工程中。把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为人工成孔的灌注桩,桩径一般是800~1000mm,扩大头是800~1600mm,根据施工的图纸和对地质的勘察报告进行施工。施工的流程是放基础轴线、挖桩、钎探、验槽、下钢筋笼,最后对桩混凝土进行浇筑。
2.3振动沉管灌注桩
一般在多层房屋桩基础中,振动沉管灌注桩有很大的占有比例,一般是应用在软土基的地区。振动沉管灌注桩在房屋建筑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主要的施工流程是先利用锤子对设备进行击打或振动,把带有钢筋混凝土的桩尖或者把带有活瓣式桩靴的钢管沉入到土里,造成桩孔,然后再把钢筋骨架放进,浇筑混凝土,接着把套管拨出来,利用在拔管时振动把混凝土捣实,这样就会形成所需的灌注桩。
2.4旋挖钻孔灌注桩
旋挖钻孔灌注桩主要适用于一些粘性土和砂性土,也适用一些强度比较弱的风化岩。旋挖钻孔具有成孔速度比较快、劳动强度比较低、精度高等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在公路、桥梁桩基的施工中被广泛的使用。主要的施工方法就是先测量放线、然后完成成孔作业,接着是安装钢筋笼和导管、最后用导管对混凝土进行灌注,在进行水封之前要先复测孔深,如果沉渣的厚度不符合规定时要及时进行清孔,达标后进行灌注水封混凝土。
2.5灰土挤密方法
灰土挤密方法的原理就是运用孔里面深层的夯实方法施工工艺,采用沉管法成孔或冲击成孔,在孔的中分层用夯锤分层次的进行夯实灰土最后成桩,在反复夯击的过程中让桩径不断地扩大,最后与桩间的部分土组成了复合型的地基。复合型地基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湿限性的黄土打孔的结构得到改变,把地基土湿陷性进行消除,从而减小了地基土变形和提高了地基土承载能力。从分析的结果来看,灰土挤密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是原来天然地基的2~7倍,因此,这种方法技术具有一定推广的意义,主要适用在湿限性的黄土地区的房屋建筑施工上,如果不是黄土地区,那么它的效果将不够明显。
2.6碎石桩法和强夯法之间的结合运用
碎石桩法和强夯法二者结合的原理是施工之前先在填土时把碎石桩处理好,让地基土能够进行排水固结和挤密,然后对强夯点进行选定,借助它的强大冲击把碎石桩体进行击散,让碎石挤进到周围护土层上形成了复合地基,从而满足了房屋建筑对地基稳定性的强度要求。强夯方法在施工中的运用是最关键的,强夯方法技术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夯击的次数、深度和沉量等上面的把握上。如果把握不准的话,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发挥夯击的效果。夯击的深度应该根据土层湿陷性的等级和实际土层的厚度来确定,夯击量也要考虑到地基的结构类型、土壤的属性等。
2.7碎石桩和CFG桩之间的结合运用
桩基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冲击力的由上向下的传导得到实现,提供桩基的承载能力。因为碎石的单一性使它的承载能力有限,因此才选择CFG桩代替,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用的承载能力,碎石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消除底层上部液化的问题。结合碎石桩和CFG桩的各自优势,有效地减慢了地基沉降的速率,保证了沉降量小的同时,也保证了沉降量的均匀。
2.8 IFCO强制固结的地基处理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由荷兰的IFCO公司所提出的地基处理新工艺技术。将这一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能极大的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这主要是因为该技术中包含了两大系统,一是加压系统,其能在改变渗水流向的同时确保其与重力方向一致,进而提升地基固结的速度;二是排水系统,其具有与加压系统的大致相似的改变方式,能极大的改变排水通道,从而极大的提升地基的固结速度。
2.9粉煤灰吹填的地基处理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应用于粉煤灰具有极强的透水性能的特点,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能加快地基基土的固结速度,在缩短过程施工工期和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了房屋建筑工程的造价,应用时主要是把粉煤灰与淤泥,根据一定的配合比例混合拌匀,并应用于地基处理之中,就能大大的提升地基处理效果,提升地基的承载力,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我国的人口决定了我国是房屋工程建设的大国,也使我国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得到了很重要的经验积累,一些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甚至领先了世界的先进水平,在世界上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和推广。然而,房屋建筑的环境慢慢变的复杂,地基处理的技术仍然受到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对我国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探索创新。计算机技术和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结合为我国房屋建设在地基处理施工中的复杂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建设,张卫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196.
[2] 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16):25.
篇10
[关键词]房屋建筑 建筑施工 质量管理
一、工程概况
河池境内某大厦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二十五层建筑,占地面积为2550.4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79.950米,建筑面积为地下4008平方米,地上36855平方米,阳台面积为1570.1平方米;设计主体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二级;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2-A轴交2-6轴及2-17轴上的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其余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该工程采用基础形式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施工前的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二是对招投标活动的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施工前质量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管理,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三、施工中的管理
1.原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工程质量不可能符合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不许再施工前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材料的控制,首先要对材料供应常见进行必要的审核,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厂家进行材料的供应。其次,要对进场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来保证进场原料的质量。
2.工序与工期控制
要落实交接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建筑工程质量受季节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而盲目抢工期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实现质量控制步骤一是设立质量控制点,选定关键环节和重点工艺进行重点检查,二是强化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的高低。
3.加大现场巡查力度
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一是不易检查,还有就是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
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技术控制的方法采用评价标准的方法比较好。评价标准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的检查评价,二是对工程竣工检测结果的检查评价,三是对现场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评价,四是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偏差的实测,五是对完工后的工程实体的宏观观感检查评价。
四、竣工后的管理
竣工后的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管理的范畴:一是要杜绝或减少由于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造成对已有建设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的破坏,引发质量事故。二是避免由于维修、维护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给国家和公众用户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直接损失。在这一阶段的监督应着重把好两关:一是严格对其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监督,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对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以解决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质量问题住户找不到责任方的后顾之忧。
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由建设转入使用或投产的标志;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的必要环节;是保证合同任务全面完成、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最后把关。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实验。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材料、设备、构件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各种材料的实验检验资料、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并且应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确认工程质量符合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向发包人、监理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各方主体参与的竣工初验、验收程序。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王言. 关注施工管理“两张皮”现象[J]. 施工企业管理.
[3]林轶红,李远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5,31(1):127-128.
[4]卜娜蕊, 王利文, 李万勤. 浅谈施工管理[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