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训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实训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实训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电工实训 实效性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实训教学在巩固学生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实训课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训教学实践经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电工实训的实效性。

一、运用智能多元化理论提升学生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维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良好的行为状态,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就可以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是在应试选拔中被无情淘汰下来、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其父母大多数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很多学生有自卑心理。因此,教师首先要告诉这些学生:应试选拔失败了,并不代表你们智能差,每个人都还有很多优势智能没有被很好地发挥出来。智能多元化理论告诉我们: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以提升学生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教师要在实训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

二、让实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

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多种,中职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类专业,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就有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而如果对电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因此,在实训中应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做法:

1.以实例激起兴趣

利用元旦等节日举办小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四人抢答器、彩灯控制开关、遥控开关、安装收音机、万用表等,使教学贴近生活。

2.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引入日常生活的问题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来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实训的实效性,如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的一些实训设备和器件出现了故障,带领学生进行修理,不仅为学校节省了开支,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技能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讲完正反转控制电路后,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接建筑塔吊的正反转限位控制电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重拾自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劲头更足。

3.通过竞赛培养兴趣

在实训中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的竞赛,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实训效果。

三、采用合适的教法

引入“教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即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把教学场地直接安排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课堂上师生双方边教边做,边学边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融知识传授、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由同一位教师承担,学生的知识学习、实验验证、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同步并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实践观察,逐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简单易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四、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由于受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实习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在教学中,根据所确定的目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教案的准备、示范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到教后小结等环节,都坚持严格要求。每次实训结束,要求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由实践到理论、边实践边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五、引导学生观察实训现象,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意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所思有所悟。在讲三相交流电的负载时,做了个实验,用三个相同功率的灯泡(220V/60W)分别接到三相电源,三个灯泡同时发亮,这时把三相电源的零线剪掉,学生惊奇地发现电灯还在亮!从这一实验引入三相负载的知识,并讲解为什么电力线路发生中断会造成用户所有电器烧毁的严重事故。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得以提高。

六、推行有限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训教学就是开放实训场地、开放实训仪器和开放实训内容,由学生自主进行实训。相比之下,有限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更适合当前的校情。有限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将开放模式与传统模式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实训室的潜能,同时也满足了部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在实训设备的安全使用方面,我们采取准入、登记和检查制度,实训室教师进行控制和把关。这种半开半闭的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积极作用。

七、努力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如何将理论与实验完美地衔接起来,让学生准确掌握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讲解的课程知识呢?这就需要将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这两者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来完成。可见,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是学生能否学好该课程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因为其实验环节相对重要,因而对任课教师的选择也有其特殊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努力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至关重要。

八、科学评价

实训课评价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参加考试者,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实训教学评价不能沿用普通教育的应试教育考试模式,非要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来,而是通过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多种途径和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文平.关于《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2]林峰.中职学习电工、电子实践课教学方法浅析[J].科技信息,2007(23).

篇2

电工技术课程体系由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综合测试和课程评价四个模块组成。其中,基础知识模块包括电工技术的最基本内容,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技能模块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实训和电路仿真等与电工技术理论内容相配套的重要实践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应用能力;综合测试模块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国家职业标准——维修电工》的要求,注重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课程评价模块包括学生、任课教师、专业教研室等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组理论内容,夯实理论基础

电工技术课程所包涵的内容较多,各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也存在差异,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通过与相关专业沟通、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需求,结合维修电工考试对基础知识的要求,电工技术基础知识模块按内容属性分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和变压器及电机电器四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下设若干个基本课题。各专业可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组合出适合本专业的电工技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各基本课题的内容要简练、实用,避免过多的理论推导。同时要贴紧实验和基本技能实训内容;贴紧维修电工考证的内容,力求达到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电工考证的高度统一。

三、整合实践内涵,提升应用能力

1.实验教学,以仪表使用为主。电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必须通过实验手段才能正确建立,实验教学环节在电工技术教学中至关重要。实验内容安排上力求做到以电路基本元件、基本电路及仪器仪表使用为主线合理安排,弱化理论验证性实验,强化应用性实验。通过实验巩固电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内容包括电位、电压测量及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常用阻容元件识别与测试、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路负载、单相变压器特性的测试和三相异步电动机测试与使用。

2.基本技能实训,注重打好基本功。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落脚点就是岗位的工作能力,基本技能实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内容包括安全用电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电工仪表的使用;照明系统图和平面图的识读及照明电路的安装;低压控制电器的拆装;电动机的拆装;电气控制图的识读及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通过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逐步积累电工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设虚拟实验,拓展学生视野。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一是解决了由于实验信号存在时间过短,常规仪器难观察得到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实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既预习了实验,又学习了电子设计自动化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锻炼提高实践技能。为其今后设计电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考核方法,理论、技能并重

考核是对学生知识、智力和技能的一种测量、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验。综合测试模块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验考核、基本技能实训考核三个单元。基础知识考核含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课堂发言、完成作业及单元测试的情况,占40%;结果考核要围绕教学大纲,贴紧中级维修电工考核标准,贴紧实验、实训教学内容,通过建立试题库,以客观题(填空、选择、判断、画图、计算)为主。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合理考核,占60%。实验考核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仪器仪表使用的能力、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核。基本技能实训考核以实训课题为基本单元进行考核。将考点及评分标准告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考点进行练习,注重实训结果的考核。

篇3

【关键词】维修电工实训教学 PLC应用教学 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170-01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电气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大量的用电设备被使用,用电设备的维修行业也随之兴起,而现在的生产模式相对于原来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动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取代了原有的单一生产模式,生产设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采用的继电控制方式由于其高耗能、体积大等缺点已被淘汰。PLC是可编程控制器的英文缩写,它综合了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控制灵活,并且当生产过程需要改变时还可以随时对程序进行修改,所以PLC在我国工业被大范围的应用,因此说在维修电工实训的教学中加入PLC应用教学很有必要,对今后PLC的发展也十分有意义。

一 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技工教育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早已开设,但是在教学环节中加入PLC应用课程的步伐却很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基础水平不高,本来在初高中的学习基础就差,加之学习能力不强,在学校的理论教育中有着抵触心理,于是学习效果差,造成知识匮乏,而且PLC还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增加了PLC教学的难度和授课教师的负担。

2.课堂内容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造成在技工教育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中加入PLC应用教学课程困难的原因不仅是技校学生专业基础差,学校安排的课堂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模式的陈旧也是一方面,目前使用的有关PLC维修电工的教材内容冗长,缺乏新意,还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一些实验课都是机械地重复书中提供的实验步骤,学生很难理解实验的本质和原理,这样的教育毫无意义,学生在实训之后不可能增长任何技能,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没有帮助。

3.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够密切

这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光有理论的学习还远远不够。但是学校安排的电工理论知识的学习课时远多于实训课时,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实践不重视,并且在实践环节中由于人多设备少,大多数的实践课程也都是走马观花式地看一遍,采取教师操作,学生观看的方式来完成,这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帮助不大,对没有亲手操作的环节学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造成了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对设备的操作不是很熟练,在校期间的所学也会遭到用人企业的怀疑,这也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 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大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力度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我们首先要从学校教师抓起,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理论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和信任感,然后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不能操之过急,这样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手段更能增加学生的信心。在一些基础知识课程中,教师不要因为内容较基础就一掠而过,比如与门,非门,或门的含义和使用情况,理解逻辑代数中的逻辑或、逻辑与和逻辑非的原始概念。还有一些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方面的知识,还有电路的基本元器件的使用原理,比如电阻、电感、电容的作用,还有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理等。只要熟练地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对PLC的学习就会更加容易了。

2.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原来的维修电工实训课程授课模式死板,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自己的课程进行改进和调整,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如利用多媒体播放趣味性较强的短片、课堂上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在PLC编程序的课程上,精心准备例题,如基本指令和梯形图设计的例题,让学生回忆以前课程中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环节来进行梯形图的设计,梯形图是一种图形语言,其中不仅使用了继电接触器控制中的继电器串并联技术,还有继电器触点、线圈等图形符号,还添加了很多功能强大的指令,而且这些指令使用也十分灵活,再结合微机的特点,简化编程过程。一个程序调试完成后,一定要让学生连接至接触器等输出元器件再带动电机,学生会直观地看到电机在运转。学生对这种比较直观易懂的图形编程方式也十分欢迎。所以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PLC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维修电工实训中的应用更是如此,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为PLC与计算机和设备的关联密切,所以在实践环节要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最好是带学生去生产现场实习,边学边动手操作,以便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工厂的合作,让学生去生产车间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一些日常设备。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电工;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为了满足当前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改进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教学活动的优化,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和电教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教学目标,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教学环节的改进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符合社会用工与职业教育需要。

一、学习情感的培养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目光的教学过程。创造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情境需要有情趣的提问,通过情趣提问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工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渴望,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在教学《运算放大电路》这一课时,我创设这样的课题:“遥控汽车模型分那几种控制?是比例遥控还是开关控制?”“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无人驾驶飞机是如何控制的?”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随后就引入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比例控制,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又如,在讲授二进制前,我先给学生讲“32格棋盘上摆米”的故事,提出从1、2、4、8到2的31次方的数累加和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出二进制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乐趣,获得满足感。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生活技能,让知识武装头脑,让技能增长自信。这些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本门课程进行整体了解,从而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门课兴趣的程度,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教师要说服学生扩大自己的学习活动范围,不只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还要充满兴趣地去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学生因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对个别课程不感兴趣的情况。但为了系统地掌握知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心里对一些课程的排斥放下。

二、理论知识的积累

1.把握基础理论“够用”原则。教师教学不能仅以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学习内容一知半解,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使其在参加工作后,不能完全胜任工作要求,从而影响学生的职场发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把握基础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以保证学生能掌握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如:三个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与二极管、三极管构成模电和数电所有电路基础,以掌握这五种元件的使用方法与特性为基础,通过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不一定深奥,但专业知识面应适当宽泛一些,解决针对性、适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电工电子教学活动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中,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与生活技能的培养。情感教育也是电工电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参加工作后,工作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理论知识,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个人情操。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当前,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任务是完成电工电子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学生的个人情操等非专业知识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等。所以,在基础教育,特别是在专业基础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人生活技能培养与个人情操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职场人。

三、学习态度的培养

1.注重绪论课的学习。电工电子课的第一节“绪论”是本课程的开头。绪论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以后课程的学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现在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绪论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课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课程。例如,在讲解完教学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电工电子实训室,查看电子实训场地,将了解电子电工实训室与实训场地、实训室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首要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一开始继电器的吸合声使学生“吓”一跳,再次开动时他们就有了准备,也有了兴趣。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机床电路与机床电器的学习兴趣,从而认为在职校学习不再是初中阶段那些乏味的理论与概念,使学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学习欲望。

篇5

【关键词】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我们的生活生产都要用到电应用。目前,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将直流电路 、交流电路 、磁路 、变压及电动机等知识综合起来,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是中职计算机、机电和电子类的专业必修课。掌握好电工基础,对中职生本专业技能以及职业技能的提高都大有益处。

中职目前电工基础教学多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虽然教材理论体系严谨,教师教学思路清晰,但学生往往感觉枯燥乏味、概念抽象难懂、公式难记。所有专业一本电工基础教课科书,专业性不突出,学生认为非本专业课程学习也意识不够。课堂教学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而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电这个概念,对电路缺乏实际应用经历,难以对课程产生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通常以讲授为主,缺乏直观形象的操作。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普遍认为电工基础非常难学,因此,中职学校的电工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中职生毕业后就步入岗位的特点,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应“强化实践,突出重点”,确立重在应用的教学目标,大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学习以够用,主要精力用于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电工基础课程应从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专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的能力。

2.确定合适的电路单元、及教材

2.1关于电路单元。

电路应用广泛电的分类,根据学生的专业确定电路单元,例如:机电强电计算机弱点电工电子学习广泛生活用电工厂用电编写符合学生专业的教材增加学生想去与岗位紧密结合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至少有50多个系列300多种型号,但其核心功能基本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应选择通用型的单片机型号。比如,MCS-51系列单片机结构简单,学生容易掌握,教师易于教学,且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适合中职单片机教学之用。

2.2关于学习教材

关于电工基础的教材种类繁多,鉴于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本科层次或者高职层次的单片机教材是不可取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学校的设备配置,编写或选择一套合适的教材。

3.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3.1设立虚拟仿真实验室。

电工基础课程内容抽象,教师操作实验时不太好演示效果,有时理想元器件现实不存在,实际实验中的结果和教科书有出入。因此,计算机虚拟仿真软件演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虚拟仿真系统具有以下优势:组织电工实验的环境简单,有电脑即可进行;而且只涉及到软件,硬件不容易损坏,由于设计错误导致的硬件浪费的现象不存在,降低使用成本;并且可以模拟教课书上的理想环境。因此,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引入Proteus和DXP软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能在课堂中完成电路连接,电路测量和实验结果教学。

3.2电路实训台进行教学

电工基础的实训台有很多,已经集成了强电、弱点和电力控制,电力拖动设备,线路连接简单,可以进行多个基本项目的实训。通过实训平台的学习实践,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多个项目的操作,能让学生熟悉电工基础知识和电工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三相异步电路的原理。

3.3结合多学科进行综合实践

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电工基础课程,也掌握了电工基础知识,但还是不能和其他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因此,教师将其他课程与电工基础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比如与电力拖动课程相结合,要求学生用合理设计照明电路和电动机控制电路,实现电路的连接和调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更加熟练地掌握电力拖动知识,更加熟悉元器件之间的硬件连接,对控制电路、照明电路路的工作特点更加了解,对电工基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锻炼了各学科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采用项目教学法,突出实践

学校有句标语写得好“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这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电工基础的实践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4.1教学理实一体化,实验内容项目化

理实一体化就是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实验验证理论,在教学设施上教室既是实习室,对予学生他能把当堂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也能用实践验证自己的理论。在老师队伍上实习老师也是理论老师,能给予学生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双重指导。

4.2积极组织技能竞赛

经常组织同年级的技术比赛,积极开展技能竞赛,实行以赛代练、以赛促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一大法宝。通过技能竞赛,既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竞赛中学生也能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职业素养。

5.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现在电工基础课程较为普遍的考核方式是一张期末闭卷考试定理论学习成绩和一场电工实验项目的定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出现了校园里,一到期末考试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点灯熬夜死背知识要点,有的死缠烂打缠住老师要答案,有的干脆请上阵。电重在应用,这种考核方式很难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全面、综合地反映教学成果。因此,电工基础教学评价应突出课程的应用性特点,主要对学生动手连接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调试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核。

笔者认为考核办法应是:平时成绩+实践技能成绩+综合成绩。这种考核形式注重平时学习的积累,也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超越了一次期末考试定结果的考核办法,在贯彻执行过程中效果较好,反映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总之,电工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新观念、改变方法,紧紧围绕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个思路,努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满顺.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非电类多学时).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6

在传统的实验课程中,教师每年工作量尽管很大但是重复的较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电工电子设计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代同步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的进修学习才能适应电工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目前高校中实验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待遇不高,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需要不断的提高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发展趋势。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保障了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前提下,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课程内容增多和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的落实,高校的社会定位越来越明确。高校近年来不断的扩大招生人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学生的本科专业范围越来越宽,需要开设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广,分配给各个课程的课时会减少,电工电子设计的课时也在不断的压缩。与此同时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却在不断的增多,这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电工电子设计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3.1研制实训套件针对教学套件陈旧的问题,组织实验教师研制实验套件。每个实验教师带三名学生,完成套件的设计、加工焊接和调试。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设计出贴近生活的实用套件。通过采用研制的实训套件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研制实验设备是针对电工电子设计课程教学需要的产物,在实验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师在套件研制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培养了一部分学生。

3.2提高实验教师技能电工电子设计课程要求实验老师既要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还要求深入浅出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工程训练中心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组织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培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和科研能力培训。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保持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3.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实验课程课时不连续,每节课必须完成对应的操作,学生的自主时间非常少。电工电子设计课程课时连续,时间集中在一两周内。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压缩教师的理论授课时间,增加讨论答疑环节。在保证学生的自主时间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引导。首先选择入门型的套件,让学生先深入进去,再适当递进式的增加难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最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提高性套件,既保证了教学受益面也让优秀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3.4健全课程考核机制实训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依靠实训报告和一次的实训结果来进行考核。把课程考核分为套件验收部分和设计答辩部分。可以使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课程考核的套件验收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焊接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电子设计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常用的调测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了解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答辩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通过两级考核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4结论

篇7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实践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112-03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技能训练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和特色内容。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育形式,是以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以在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讨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从信息的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参与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不仅操作技能得到训练,更重要的是心智技能得到切实提高,从而学有所获。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如表1所示。

项目教学法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构建,最终学会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且更能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给学生设计和布置一个好的实训项目,指导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例将本节内容讲解好,是对教师创造能力的再培养,使教师在总结、学习和设计项目实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综合教学力。不仅有利于教师向“双师型”转化,还能实现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培养的一体化,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项目教学法在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在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还要考虑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施教对象的层次  指导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施教对象的整体水平,还要考虑不同对象原有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面向领域等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如在校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相对要强些,而实际操作能力则差些;在岗员工可能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要强些,可理论基础知识就相对弱些;而面向社会培训对象时,则可能文化层次、所学专业及岗位经历都不同,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参差不齐。

情境分析  创设与学生当前学习内容接近的生活实际或实际生产情况基本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以项目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设计安装一个控制电路,要求电动机能自动切换运转,并要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失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等功能,指导教师就可结合实际生产加工中的情境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知识关联  维修电工技能具有专业知识多、技能范围广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项目的交叉及关联,还要把握知识前后的联系,承前启后,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学习参与  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才能体验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乐趣。这样,不仅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可培养职业技能。

学习评价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或直接由教学目标(如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来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维修电工综合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实践

实施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工作流程:确定项目任务(课前讲解/阐述任务/介绍重要性)制定实施计划(教师示范/展示要领/介绍为什么这样做)实施项目计划(学生操作/练习强化/重复练习/及时矫正)检查评价(师生评价/分析共性问题/表扬鼓励)。以“X62W型万能铣床电气故障排除”的教学为例,说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见表2~5)。

应注意的问题  在维修电工的技能实训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指导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探索电工职业技能知识和获取新技能过程的培养和体验,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和操作去做一遍。因此,在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训项目课题的选择。维修电工的技能实训教学是在实训场所进行,如“X62W型万能铣床电气故障排除”这一项目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掌握了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动作原理,且通过通电试车来正确检查设备状态,并利用相应方法断电检查故障点,最后正确排除故障。这就把电气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还融合了实际生产需求,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本工种工作岗位。(2)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实训指导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方讲台、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理论教师,要从讲台上下来到学生中去,从传授、灌输转变为引导和监督,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实训指导教师的备课时间比传统的教学备课时间更长,备课知识面应更广,不仅要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储备,还要能结合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维修电工的技能实训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实训课题的实施过程,学生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间的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应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结与展望

项目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再是指导教师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或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安排和讲授方法去重复,强制灌输和包办。在教学实施中,可从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师生共同实施项目内容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在教学完成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自觉地构建相关知识体系、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指导教师在项目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地拓宽自身的专业视野和职业素养,且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在实践教学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已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质量,还能加大“双师型”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提高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与协调能力,促进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韦玮.项目教学法在维修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3).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篇8

1.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基础理论薄弱

整体来看,中职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缺乏兴趣,很多基础的知识和概念都没有掌握,这样自然也就不能应用到实际中,影响了实践训练的整体质量,对技能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1.2实验课程安排不合理

对于电子电工这门专业来讲,理论同实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实训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就目前看来,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都过于重视基础理论课,导致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

1.3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少是当前阻碍实训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资金就不能扩大实训基地,也不能引入先进的实训设备,实训教学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导致资源人均量大大降低,这对实训教学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4实训教学评价不完善

对于理论基础课来讲,能够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察,但是对于实训教学来讲缺少教学评价体系,没有把实训工作重视起来,学生自然也会认为只要答好基础理论试卷即可,这对实训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中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要想提高实训教学的整体质量必须要把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出来,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让学生帮忙拿实验器具,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的好奇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更好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即便是在没有教师监督时也能够主动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质量。

2.2理论与实训的结合

电子电工实训的基础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有关电子电工的基础概念、规律等,学生必须要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安全操作规范的掌握,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学生在安装电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则极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学生必须要把理论知识同实训融合到一起,把掌握到的理论知识充分的体现到实训中,使二者相辅相成,更好的增强专业技术水平。

2.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电子电工实训中,有些操作是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之间的感情更加密切,另一方面还能通过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研究解决问题,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之,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对实训课程的开展起到极大的推动性作用,另外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以身作则。对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教师要以身作则,从一言一行中做好表率作用;其二,师德为首。对于中职教师来讲,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一名甘于奉献的教师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三,增强专业素质。专业技术和技能是一名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因此学校要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不断丰富教师的能力和经验,提高教学的质量。

2.5采取分阶段实训的培养策略

由于中职学生的整体基础较为薄弱,对基础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充分的掌握,因此在进行电子电工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第一,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理论,能够辨别元器件的好坏,能够对机器、仪器进行简单的操作;第二,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实现电路的操作、检查;第三,学生能够在脱离教师辅导时独自安装各种电路,完成电路的各项检查工作;第四,在该阶段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独自选择线路、独自安装、编写报告等。总之,电子电工实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篇9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改革;《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一、制订课程计划

由于当今时代,电器普及,电工与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涉及,所以各工种的技术工人都应该具有一定电工基础知识。所以电工基础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将电工基础和其他相关课程衔接起来,将电工基础内容分出层次、阶段,这样讲授时可以将各层次、阶段相互渗透、融合,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教材是一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目的的信息载体,在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电工基础教材能提供给职校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所需的基本技能。当前我国电工基础教材的不足有:传统知识偏多,扩展的新知识少;单元电路分析的知识多,缺乏对综合性电路的全面分析。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对教材的改革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教材基础性。重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阐述,同时以丰富例题加以训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语言做到通俗易懂。阐述问题时,描述的语言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轻松理解课本的知识。

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其性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应当重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这一大弊病应该受到重视,并及时改革。在基础性试验阶段,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电路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验。

参考文献:

[1]唐素霞.对职教《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改的探讨[J].成功:教育版,2013(18).

[2]王立艳,陈艳华,王文杰,等.基于工作过程“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

篇10

论文关键词:电工实训;现状;对策研究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其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从事机电设备的生产、维修、检测、工艺设计,以及机电设备的维修维护、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除了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的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不断向好。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毕业后从事电工的高职学生保持着稳定的高收入,比其它生产线上的工人入门工资高三成。而且在一步步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证书后收入更是显著增长。面对这么好的就业形势,学生能否把握机会呢?通过对我们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只有10%的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企业的考核,最终从事电工工作。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学生机电专业毕业,并不能胜任电工工作,而需要在工厂再学习,再培训,再考核,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电工。笔者反思,高职教育到底缺失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对接?

二、高职机电类学生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目前高职院校,同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兴趣,特别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兴趣的不足,自然影响到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有待破解的难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来走向社会,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竞争。

(二)缺乏规范化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本功训练是学生接触电工专业技能训练的开始,是良好的职业习惯的形成阶断,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不能熟练掌握电工的操作技能;没有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就无法胜任复杂的工作岗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不重视基本功训练,9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的电工基本功训练。这些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时,没有电工基本功训练的课程,将基础性的基本功训练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对一些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训则安排大量的时间,轻基础训练,重综合训练。殊不知,机电类的学生,面向的岗位群,是各种电类的操作工,维修工,毕业后大多数会到企业一线,真刀真枪地干事,没有平时扎实的训练,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本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

(三)缺乏分专业、分层次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不同专业的实训内容有所不同,目的是使其掌握的电工知识和所具有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适合其所学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课题有所不同,目的是因材施教,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过去做实训,不论什么专业,实训内容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根据专业的不同、岗位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实训内容,更没有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的高低,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实训课题。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对策研究

(一)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的学生,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其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普遍不足。如果还像中学阶段那样大量地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加大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例至少达到2:1,争取达到1:1。这样,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训练专业技能,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学习的对象不再是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直观实用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二者互相促进,学生兴趣必然大增。

(二)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电工基本功训练

1、应把电工基本功训练当成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技能来训练。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内容、学时和顺序,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对操作的姿势、动作、技术要领和工艺要求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讲解。

2、要规范电工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和要求。那么,电工基本功训练应含有哪些内容呢?本人认为,应含有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电工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知识,对每一位从事电类工作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放在电工基本功训练的最前面。

模块二:通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在对电气设备、线路进行安装和检修时,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工具,通用电工工具应包含:(1)电工通用工具的使用,如试电笔,螺丝刀,钳子,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网线压线钳,电工刀,电工包,扳手等工具的使用;(2)电动工具的使用,如手电钻,冲击钻,电锤电动螺丝刀的使用;(3)加热工具的使用,如电烙铁、吸锡器;(4)热风枪的使用。

模块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电工仪表对整个电气系统的检测、监视和控制都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电工,不仅要了解电工仪表的分类和特点,还必须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并控制误差。出于成本考虑,电工仪表应有以下几个部分:(1)万用表(指针式和数字式)的使用;(2)兆欧表与钳形表的使用;(3)直流电桥的使用。

模块四:常用导线的连接工艺。电源与负载之间,电路与电路之间是依靠导线的连接来完成的,而连接部位是整个电气系统的薄弱环节,当这部分出问题,整个电路必然会出问题,因此,导线的连接技术也是从事电工工作的基本功之一。

模块五:照明电器安装与内线工程。照明电器的安装方法、安装工艺及注意事项,也是电类专业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三)要把电工实训内容专业化,层次化

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专业的不同,制定差异化的实训课题。

以前职业院校对实训课程不太重视,同一门课程的实训基本一个样子。这种训练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了。所以在制定实训内容时,要对学生就业的岗位群进行调研,然后将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汇总,分专业制定差异化的实训课题,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学生和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能力上,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别也很大。所以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实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自行设计制作电路等几个层次。基础差的同学可能把训练重点放在基本技能培养上,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熟悉电路基本元器件的性能、用途和基本测量方法。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把重点放在综合运用能力训练上,安排诸如万用表的设计、安装、调试等实验项,培养学生电工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个性。通过上述不同层次的实训,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实训水平、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电工理论的应用能力。

四、几个促进措施

(一)把考试与训练结合起来,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

要提高电工实训的水平,必须制定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考促训,考训结合。应改变以前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对实训过程分阶段、分项目进行考核。同时,每学期举行电工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树立一批操作能手,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

(二)把电工实训与电工上岗证结合起来

构建“一线三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电工》课程,把职业资格培训贯穿到整个实训教学中,实现知识到岗位能力、岗位资格、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小班制教学、严格考勤、任务分配、效果点评和整理实训室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在安全教育、电路装接与调试、电气测量、报告撰写等实训环节中,督导学生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和严谨细致、认真务实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