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12-06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算术,而算术则来源于数学的学习。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的基础,数学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师及其相关研究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文章论述数学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80-01
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的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在以后更高年级、更大难度的学习中才会不断进步。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所学的知识也比较多,并且小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打好扎实基础。
一、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所学的知识由易到难,内容上也分几大板块。一年级:数字的认识、加减法运算(加法口诀)、钟表的认识、图形的认识;二年级:乘除法(乘法口诀)、长度单位的学习、角的认识;三年级:质量单位的认识、位置和方向的辨别、四则运算及其相关原则、矩形、分数;四年级:平行与相交、不规则图形的相关计算、倍数和因数;五年级:负数和小数的认识及其相关运算、分数的加减法 、简单方程的认识;六年级: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和计算。以上就是小学数学所学的全部内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易到难、逐渐深入。其内容也相对简单,主要是基础计算和对一些数或者图形的初步J识,所以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相差也不大。
二、小学数学的学习现状分析
小学低段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时还处于一种贪玩的状态,还未从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中转换过来。因此,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后都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状态,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悉心努力、时刻提醒才能好好学习。除此之外,小学生的年龄大致在6岁~12岁之间,正处于一种贪玩的年龄阶段,每天只有吃喝玩乐,极少有孩子在学习上有自觉性。在学校,老师监督学习;在家里,家长监督学习。课堂上,即使是正常的教学时间有时也会乱成一团,只有看到教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才会变得鸦雀无声。小学低段的学生在学习上还有一大问题就是不会举一反三,即使是有规律的题目也要死记硬算、不知道寻找规律;同一类型的题目,下次再遇到时也要一步一步地计算,不会总结经验。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还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思想也比较简单、死板,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融会贯通。
三、将数学游戏用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游戏是同学、朋友之间的乐趣之一。小学低段的学生都比较顽皮,动手能力也极强。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了束缚,一整天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使得他们的思维模式受到了限制。以学生更能接受的并且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成了新课改的目的。因此,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就将数学游戏运用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知识内容的印象。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数学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设计。比如,钟表和图形的认识这些板块,教师在课堂上说出图形的类型或者名称,学生则自己动手利用直尺等画图工具画出相关图形;认识钟表时,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己调整分针和时针,最后调出教师所说的具体时间;学生通过对近在眼前的具体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在以后遇到某种图形时会有很深刻的印象,再进行相关计算时就会很轻松。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在成人看来一些很幼稚的游戏对小朋友而言也是一种乐趣。小学生一整天都处于很兴奋的状态,让一个小学生坐在一个地方20分钟不动的可能性极低。上课40分钟坐在教室不四处走动,学生有时感觉比较枯燥,疲惫。因此,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当然,设计的游戏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相关,否则学生只顾贪玩而没达到学习目的也是不可行的。以游戏的形式教学,学生一整节课看似在玩耍、放松,实则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比如数字游戏,两个数相加等于10,写出满足条件的数字组合。
五、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前景分析
为了寻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也适合教师教学的教学模式,我国一直在对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一种轻松、活跃且学生能够接受和适应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改革的目的之一。而将游戏穿插到数学教学中,可使枯燥的学习增添一些乐趣,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因此,从当今的教育发展形势看,将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
六、结束语
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算术,而算术则来源于数学的学习。游戏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杨丽平.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2]李玉龙.小学数学课的游戏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
篇2
一、引言
由于幼儿比较活泼好动,在课堂上更喜欢玩耍而不是把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中,对于略显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幼儿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思维的开发。在此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分析幼儿的心理与学习特征,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内容,其中将游戏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幼儿喜爱的、能够主动参与的游戏活动恰当融入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幼儿的智力与思维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游戏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一)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思维的产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数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幼儿思维方式的产生,而游戏则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游戏是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重要媒介,它对儿童思维的抽象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将游戏应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还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兴趣,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
(二)提高教学效率
幼儿数学教学往往是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的,由于幼儿的智力发展还不够成熟,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往往采用讲解演示法来对幼儿灌输数学知识。而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疲倦、打哈欠、东张西望等现象,数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将游戏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使其集中注意力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飞行棋、积木、21点游戏等都能提升幼儿的智力与思维能力,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完成游戏,不仅能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其具备成就感,使其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三、游戏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一)结合幼儿身心特征设计游戏
教师在将游戏实际应用到幼儿数学教学中时,需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与学习特点做好游戏规划,创设合理的游戏情景,既要考虑到幼儿的接受程度,还要保障游戏的安全性。在数学活动设计中,游戏主题主要取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主题,能让幼儿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可以从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出发,选择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兴趣的游戏融人数学教学中。如某幼儿园的建筑风格是欧式城堡风格,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观察建筑特征,发现建筑和积木在形状上的共通点,利用三角形积木可以搭屋顶,圆柱体积木可以搭柱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积木可以做地基等创造出作品。幼儿在创造的过程中架构起几何体和形状概念的同时,培养了其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对游戏开展进行引导以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要对游戏的全局具有掌控权,这是因为游戏的本质目的是教学,在游戏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合理的调控与引导,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参与状况,并引导其进行思考。如教师可将黏土作为游戏的道具,给每一个幼儿同样大小的黏土,让其制作成“面条”,看最后谁制作的“面条”最长。幼儿在操作和比较的过程中将会明白,“面条”揉得越细,长度就越长。还可开展“5毛1块”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加减能力。通过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学会生活中的数学,还能提升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另外,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游戏表现,对于不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给予引导和鼓励。同时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先不要过早介入干预,给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三)重视游戏评价对幼儿学习动力的激发作用
老师要在游戏后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总结经验,指出游戏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和调整。教师进行评价主要从情感语言与肢体语言方面表现,要尽量以正面、积极向上的语言为主,以积极的情感语言来增强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满足幼儿渴望教师关注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传达对幼儿的肯定,教师的手势、眼神、微笑、倾听等能向幼儿传递教师的爱和肯定,起到此r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结语
篇3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采取较为艺术化的方法与手段,那么极有可能将课堂教学的气氛置于枯燥、乏味、沉闷,甚至厌恶的境地。只有加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变化,科学地引入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出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迸发出高昂的数学学习热情,从而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好相关知识。实践表明,将数学游戏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课堂教学中游戏活动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平衡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从而加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亲身体验,提高感性认识的同时,提升理性认知。例如,几何知识教学中的“折纸游戏”,可以让学生对多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体验得更为深刻,让他们感到数学中蕴含的奥妙,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充满丰富性和趣味性的。通过引入游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出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高涨的数学探究热情,进而达到更为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让他们学习探究之路充满乐趣,自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
3.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质的数学思维。数学游戏是充满智慧的活动,它具有很好的思维启迪性,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分析与应用。例如,有些数字游戏可以给予学生许多活动体验,促使学生跨过数学理论知识中抽象的鸿沟,达到直观、通俗、浅显、生动、具体的彼岸,从而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从中学会打破思路常规,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二、应用游戏活动教学的策略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该去努力开发、积极创造。而数学游戏则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数学游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让学生在娱乐活动中很好地实现自主、探究、合作。
1.以游戏活动为引领,有效地开展课堂导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优质的课堂导入是构建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端。实践表明,在对章节知识前期的教学中,如果引入游戏活动,引领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可以快速地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更加积极、更加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他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数学探究的强烈愿望,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对正方形、三角形等的面积计算中,引入“七巧板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面积的分割与拼补方法,从而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探究引向深入,并激发出他们浓厚的求知欲与探究欲,进而培养出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提升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与自觉性。
2.以游戏活动为启迪,加深学生对数学法则的理解。数学定理、定律与法则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核心要件,也是数学知识体系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学生学好数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将数学的基本公式、基本定律、基本定理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才能更加灵活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不断地提升观察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篇4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游戏化教学是目前小学数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它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主要是指将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实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游戏,将趣味性和竞争性融入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较适合小学生活泼的年龄特征,能够集中注意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1.传播数学知识
数学游戏通过形象的方式来表达数学思想,传播数学知识,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数学教学理论更容易被接受,教师通过游戏来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现在风靡全球的数独游戏,就在游戏的过程中起到了传播数学知识的作用。
2.扩展数学知识面
数学游戏并不是实际问题,只是一种对实际问题的抽象总结,将高深的数学知识通过简单有趣的数学游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拓宽知识面。
3.培养、启发思维
数学游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在理解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启发思维。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
二、游戏化教学的应用
(一)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游戏化教学方式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作用十分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设计游戏,正确引导学生,将数学思想通过游戏传达给学生,寓教于乐。
(二)注重教师的监督和反馈作用
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对于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对课堂的节奏和发生的情况做出适当反应,保证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遵循适度原则
教师在采取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和策略,将学习内容与游戏完美融合,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宜的难易程度,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游戏化教学是寓教于乐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篇5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任务,也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数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的难度比较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枯燥,不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施行。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思想过胜,素质培养不足
近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期盼越来越高,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希望孩子上名校的心理越来越强。这就使得小学升学阶段就成为十分激烈的时期,教学压力越来越重。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应试水平,提升快速解答题目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够高效、快速地完成数学试卷。
2.忽视学生运用,教学思想陈旧
在现当代教育中,教育的核心思想已经逐渐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思想,将整个教育教学的中心力量放在学生身上,要求教育教学能够从根本上顺应学生的想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一些小学在教育改革方面做的努力仍然不够,并没有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在多数小学教学中,并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忽视了小学生的作用。使得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陈旧,不能有效地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缺乏兴趣培养,课堂教学枯燥
实践证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很容易使整个课堂教学都具有枯燥乏味性,但是小学生对小学数学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对数学课堂进行调整,会严重阻碍教学的进步。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导入环节游戏化,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一节课的导入环节十分重要,能够在一节课的开始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为学生展开思维打下基础。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切实实践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刚刚上课时学生往往还处于兴奋状态,比较难集中精神,教师需要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活跃的思维转移到课堂中来,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中设计“拍球”。需要请学生上台来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分为两个组,甲组5个人,乙组4个人,开始比赛。通过记录每个学生的拍球个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甲组的总成绩比乙组的总成绩高。这时,乙组的同学很不服气,对比赛结果感到不公平,教师这个时候需要耐心地问,怎么不公平呀?学生会说甲组的同学比我们组的同学人数多,所以总成绩高。这样,其他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需要在这个时候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对“平均分”产生意识。在游戏过程中,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授课过程游戏化,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游戏
在导入环节引入游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样的道理,在授课环节,教师科学地运用游戏法进行教学,也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形成思考的好习惯,自主完成作业。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克与千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小组进行竞赛,给每个小组分发一支钢笔、一个鸡蛋和一本数学课本,让每个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估算每个实物的重量,并填写表格。接下来,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的秤,带领大家进行测量,然后根据表格填写的数据,公布哪一个小组估算得最准确,然后给予这个小组一定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并通过游戏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估算的意识。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团结合作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拓展环节游戏化,做到寓教于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当代的小学数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对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融入游戏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轻轻松松地掌握到知识点,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特点出发,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促进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学习。
总之,随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在大力提高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乐于学习,思维更加活跃,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对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游戏更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游戏活动需要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能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对某种活动感兴趣时,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 小学 数学
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人生的启蒙老师,它还是人生的基础。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们从家庭中走向学校的过渡。小学生的童心未眠,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认识不是那么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比较差。那么老师就要起到引路者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条件去制定学校的计划,不要给学生们的心理留下阴影。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引入游戏来辅助教学,完成教学的任务,因为小学生对游戏很热爱,所以在教学中往往能有很大的收获。但是什么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游戏来让学生们学习激发起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不能给学生们养成一种爱玩的习惯。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当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是沉重的负担。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又受兴趣的影响。在游戏中,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可以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降低思维难度。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我设计了一个“比一比,做钟面”的游戏:先让学生说说能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让学生对角有所认识。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平面图形自己设计一个钟面,并画上一个喜欢的时间,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大。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借助已有的经验设计出了一个个生动的钟面,在设计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明白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既使学生认识了角,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用游戏巩固新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在巩固新知时,适当运用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符合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的防止课堂教学后半段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创设最佳环境。让孩子们在游戏创设的环境中,更加有效巩固知识。
又如在教学《面积的认识》时,请学生自己设计各种各样的图案来进行游戏。学生顿时积极性很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图案。通过在这样的游戏中做数学,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既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游戏中老师要保证学生身心安全
小学生看似不成熟,但是他们所想的也是非常复杂的。有的小学生对陌生人产生畏惧感,有的小学生喜欢和陌生人说话,有的小学生心理有阴影性格内向,有的小学生阳光开朗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根不不同的心理情况还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有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单要带领学生们做游戏,还能细心的去观察学生们的变化,有的学生们对完的很开心,积极参加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有的学生就会在一个角落不说话,因为他们害怕。他们怕自己做的不好,这时老师就要去关心和疏通学生的心理,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的给予开导。比如给学生讲个笑话,用和蔼的微笑来让这类的学生去参加游戏。这样长期的和学生沟通和开导,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依赖感,从而很快的就能让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积极开朗,解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在学习中也能积极的回答问题,锻炼到各方面的能力,其实这也是教师的另外一种责任。新课改中教师的定义是,不单纯只是知识的教授者,更是帮助学生们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带领者,要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来全面的关心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到知识,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四、开展竞赛,激励先进,鼓励后进
开展数学竞赛,进行数学竞赛,鼓励相互竞争,能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特别是小学生好胜心特强,因而可在课堂练习中运用形式多样的数学竞赛。如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后,可让小组与小组开展“夺红旗”比赛,或者让全班同学抢答,这种比计算的正确率、比速度、比运算的灵活性和合理性的游戏方法,使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口算练习,又如:教学了“笔算加法”后,可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给错题改正,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整个心灵献给儿童”,要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游戏中学好数学,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天真活泼的弄潮儿。
参考文献:
[1]陈新玲.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方法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2]杨学梅.在游戏中学数学[J].科技信息,2009(05).
篇7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育游戏;
作者:邵丽娟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一年级小学生心性简单、直接,数学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活跃度。因此,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游戏对儿童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在教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可让小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内涵,使其在娱乐中自然而然地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另外,幼儿园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育活动的,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教育游戏,还可让小学生感到熟悉、亲切,使其获得心理安全,而这则可使其更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了保证教育游戏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从遵循教育性、丰富游戏教材、做好游戏评价三个层面,讨论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教育游戏的具体做法。
一、遵循教育性
将教育游戏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教育游戏是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的。因此,数学教育游戏必须要符合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切忌为了追求数学游戏的热闹化、娱乐化而割裂了游戏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
就如在“位置”一课中,小学生应建立基本的空间意识,了解左、右这两个方位特征。为了帮助小学生感知左、右方位,笔者以“正话反说”这一游戏展开了教育游戏。游戏规则为:小学生所说出的方位词,要与实际动作相反,若笔者说出“举右手”,小学生便应举出左手;若笔者说出“向左转”,小学生便要向右转。小学生必须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还应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否则便会失败。在这个游戏中,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能在游戏中感知左和右,了解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
二、丰富游戏素材
为了迎合小学生好动、活泼的心理特征,以及小学生喜欢通过趣味性实践活动获取知识的认知特点,各个地区的数学教材都收录了许多教育游戏,教师应予以利用与实践。另外,除了教材中已经存在的数学活动,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等来丰富游戏素材,使小学生可一直对教育游戏保持兴趣。
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中,笔者利用电脑中的“青蛙过河”游戏组织小学生进行了加减法练习。这个电脑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在一片荷塘里,有一群小青蛙,每个小青蛙上都有一个1~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小学生只有通过电脑键盘录入正确的计算结果,才能帮助小青蛙顺利过河。以电脑游戏展开计算练习,可为小学生呈现一个十分生动、鲜明的游戏画面,这种近乎真实的游戏画面更有代入感,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也更高。在“分类与整理”一课中,笔者直接利用小学生的书包,要求小学生与自己的同桌两两分组,在小组内对二人书包中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每个小组都应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在分类整理中,小学生会自发思考各个学习用品的相同点,而这便可使其初步建立分类思想。
三、做好游戏评价
一年级小学生的纪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都比较薄弱,在教育游戏中,会出现许多不可控问题,如游戏纪律涣散,游戏意外,小学生对数学教育游戏不感兴趣等。为了及时了解教育游戏在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功效,教师应做好游戏评价,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针,保证游戏的有效性。
篇8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教育游戏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使小学生在体验游戏成功的同时收获知识,从而打造游戏和学习双赢的局面,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游戏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都能够尝试到学习的快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游戏中不仅蕴含着数学知识,通过游戏可以使小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不仅能够展现教育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游戏既具有游戏性,同时也具有数学特点,小学生通过游戏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小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5.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游戏更加生活化,而且具有戏剧性特点,它能够反映人们的理想,在故事情境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学生作为游戏者需要融入到故事角色之中去体验情感变化,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渐学会换位思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游戏的对策
不是所有的教育游戏都适用于课堂教学,要想使教育游戏充分地发挥其应用价值,教师首先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计划,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教育游戏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能够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育游戏要具有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育游戏的目的在于能够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毫无目的地进行游戏化教学。教师在应用教育游戏时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使教育游戏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展开,围绕着教育目标最终实现教学任务。
2.坚持教育严谨性
游戏之所以受学生们喜爱,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教育是严谨的,要想使教育游戏充分地实现其应用价值不能忽视教育的严谨性。所以在运用教育游戏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不要使学生偏离教育的轨道,从而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要让学生在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启发性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师要能够掌控游戏的进度,以充分挖掘教育的潜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即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游戏并不是让学生去漫无目的的自由探索,教育游戏一直服务于教学,其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性。在运用教育游戏时,教师既要给学生营造一个亲身体验的环境,也要做好教学的主导者,当学生进入游戏情境后,教师要能够帮助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教育游戏。教师既要做好游戏的管理者,也要和学生一样成为游戏的参与者,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换位思考,更帮助学生解决其在游戏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收获更多的知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篇9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应用
游戏教学的应用改变着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如果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仅仅通过书本一条途径,那样就会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误解,会认为学习数学相对乏味、用处不大、自我学习能力否定等等。游戏教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误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习者对数学产生兴趣,达到游戏教学辅助教学的目标。
一、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技术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数学游戏具有教学性与游戏性双重属性,其游戏性的体现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进行技术支撑。因此,在应用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应对硬件设施进行考虑,现阶段多媒体技术等基础设备在小学教学中的普及,为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结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由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应当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随着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结构基础。
(三)素质基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我国教育相关部门逐渐加大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对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随着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为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提供了素质基础,游戏与传统教学的合理融合成为了可能。
二、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实验设计
1.实验假设。小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力不强,思维方式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结合小学生的心理体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实验设计。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进行研究,实验共设有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处理对象,其中为实验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而对照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应用数学游戏,遵循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3.实验时间。半学期9个教学周。
(二)实验过程
1.实验前段。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处理对象做一个学情分析,对两组实验处理对象的个性特点以及数学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解,初步考虑设计的数学游戏能否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得出相应的学情分析后,由实验教师对实验前数据进行统计。实验前段的数据统计还应当本着同构性原则,对实验对象选择合理性进行深入考虑。
2.实验中段。在实验实施阶段,对照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应用数学游戏,遵循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而实验组则按照我国教育部门提供的教学大纲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可以让一个类型的游戏贯穿整节课堂教学,也可以在教学重点与疑难点间适当地穿数学游戏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教学内容出发,选择合理的数学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从而保证数学游戏教育性与游戏性的统一。
3.实验后段。在9个教学周的实验周期结束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处理对象再次进行学情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的结果进行合理评估,评估结果由实验教师当场回收。
(三)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前段的学情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两组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其数学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分析实验后段的学情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经过9个教学周的实验教学,实验组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以及数学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提高,而对照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幅度要明显小于实验组。
(四)实验分析。通过9个教学周的实验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了实现数学游戏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导入新课,借助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使学生对游戏的教学背景进行初步了解,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疑点难点部分穿插适当的数学游戏,例如笔者在教平均分知识点的过程中,带了若干糖果鼓励学生自行均分,利用小学生喜爱糖果的特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利用数学游戏布置课后练习内容,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数学游戏复习与巩固所学新知识,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调整课堂教学节奏,赋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态性与科学性。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的优势以及教学价值,通过数学游戏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单燕红.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篇10
众所周知,刚从幼儿园升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还没有摆脱爱玩的天性,让他们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可行性是极小的。因此,为了使小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育专家研究出了“学科型教学游戏”的方法,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学科型教学的含义
“学科”这个词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很多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是一个分类的概念。它有这样的几种含义:一是学术的分类,学科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中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作为一种特定的知识、学问和实践的分支。如一门学术的或专业的学科。三是专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在我们了解了“学科”一词的含义后,我们就会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学科型教学的含义了,当然了,这里的重点在于教学。我们所针对的是单门学科的教学,小孩子能不能从小就对数学这一科产生兴趣,并且学好这一科目,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是很难适应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游戏这个方法让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我们就以苏教版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的内容为例,来做一下详细的讲解。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的目录。
它共分为十二个章节。教材目录为:
(1)数一数。(2)比一比。(3)分一分。(4)认位置。(5)认数(一)。(6)认识物体。(7)分与合。(8)加法和减法。(9)统计。(10)认数(二)。(11)认识钟表。(12)加法。(13)期末复习。
从以上的教材目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的编排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接触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技能。
2.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实际运用中,教材是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以“第一章:数一数”为例。在这一章中,教材给出了一些彩色的图片,上面有一些树木,小朋友,还有气球,鸟儿和小朋友在幼儿园时经常玩的旋转椅。下面给了5 幅图片,前3 幅图片标明了图片上物体的数量,而后2 幅图片没有标明。要求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知道该怎么数这些物体。在这里,图片上引入了小学生经常玩的游戏,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教学生数数,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他们对数字这一基本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3.这部分,我们来讨论一下教学游戏在认识物体方面的作用。让我们来看一下第六章:认识物体。
在这一章中,老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物体,有的小朋友喜欢的球体,也有他们经常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其他的各种形状的物体。小朋友都爱玩搭积木的游戏,需要的积木也有各种形状的,老师组织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并且逐一向小朋友介绍这些积木块的形状,让小朋友对这些物体的形状有基本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印象,深化理解。
三、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学科型教学活动中,根据小学生接受能力的特点,设计教学游戏的方法是非常可行的。它符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通过他们喜欢的做游戏的方法,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此外,教学游戏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趣味性更足。能让小学生持久的保持注意力。
- 上一篇:光电元器件行业报告
- 下一篇: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