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基本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的基本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的基本理论

篇1

关键词:人本理念;创新;管理

一、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背景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企业只有建立以员工为主体和根本动力的创新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得以持续深入。党的十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其根源来自于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创新工作,否则无论任何创新,都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与价值,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倒退和人性的丧失,创新就可能成为、反人类的行为。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生存的幸福家园、心灵港湾和尊严的舞台!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每一位员工的自由发展,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力,进而促进全社会、全人类的自由发展。

目前部分企业在创新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员工对创新的抵制;二是利益失衡;三是企业文化不能跟进;四是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等等。如何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人性化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互信和支持。特别是管理者,不管是政府、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领导者,都要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最高的管理宗旨。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由此可见,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力。

(二)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造力开发活动进行的管理。创新管理与其他业务活动的管理既有共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不能直接援引管理学原理来进行创新管理。企业创新活动有六大要素,即团结与创新精神、自发活动、非职务行为、意外发现奇特事务的本领、多种激励因素、企业内部交流。创新管理重在抓住六大要素,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是运用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从工作安全感、满意的薪酬、丰厚的福利待遇、工作具有挑战性、安全无乱的工作环境、员工参与决策、晋升的机会、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成就感、自我实现等方面总结提炼以往的做法,紧扣创新活动的六大要素,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推进人性化创新,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双赢。

三、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

以人为本,既是企业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又是衡量创新工作是否具有价值的根本标准。具体而言,创新工作必须满足以下几项标准:

1.创新必须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一般而言,作为企业员工来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收入稳定且持续增长、生活小康乃至富裕、工作环境安全舒适、企业中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与工作均衡、不断学习和成长、个人尊严得到充分肯定、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同步实现等。是否满足人的上述需要,是衡量创新价值的首要标准。

以工作环境为例,在企业基本建设中,往往出现为了降低造价而减少检修平台的所谓创新,该项“创新”大大地增加了电厂检修人员工作环境的危险性,不能满足员工关于工作环境安全舒适的需要,从表面上看,该项“创新”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投资,但事实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要坚决予以反对和避免。

2.创新必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与文化

组织内部和谐的氛围与文化,是以人为本核心立场在组织氛围方面的集中体现。每个企业员工都希望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同时和谐的氛围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绩效考核为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员工绩效提升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如果简单地采用量化指标考核、末位淘汰等所谓的创新措施,缺乏沟通、协调、辅导、关怀等必要的方法,势必会在组织内部形成员工之间的非良性竞争,破坏和谐氛围,降低组织整体绩效。

3.创新必须有利于个人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任何一项创新举措,必须做到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能简单地为了满足当前利益而进行创新,否则将会给未来的发展造成更大的问题,反而会损害个人与企业的根本利益。

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修理费用管理为例,修理费用是衡量企业生产成本和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所带来的修理费用下降才是有意义的,如果简单、盲目地追求修理费用下降率,而不去认真分析技术、管理及人的素质等问题,那就是涸泽而渔,将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甚至会造成管理上追求短期指标、忽视长远利益的错误导向。

上述三项是体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衡量创新的价值,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等等。

四、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具体做法

企业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的各项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一切创新为了人、一切创新依靠人,在各项创新的管理和实践中,切实将以人为本放在核心位置,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

1.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企业应高度重视蕴藏在员工中的创新热情和巨大创造力,建立健全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群众性的全员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1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支持机制

企业应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各方面为群众性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引进先进企业(如海尔)的“内部创业”理念,鼓励一线员工成立“创新工作室”、“创新小组”,独立核算成本与收益,形成人人创新的积极局面。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成立科技管理委员会,完善科技管理的组织机构,统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其次制定包括“长期规划―项目立项―具体措施实施―后期成果推广”在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创新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组建“科技创新之家”工作室、科技互助小组,开辟员工技术论坛、开展技术能手经验交流会,为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商讨攻关对策、举办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平台;第四建立健全员工见习实训基地,如“员工学习培训室”、“五防模拟操作区”、“淘汰设备与备品配件试验室”等涵盖各专业、覆盖各岗位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员工学习,“跨岗”充电提供便利,提高员工的自主钻研意识;第五通过开展“人才评价”工作,以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平台,选拔首席专业师和专业技术带头人,作为科技攻关的中坚力量,指导、带动各类群众性科技创新攻关活动的蓬勃开展;第六注重基层科技活动,破解生产难题,即以公司领导亲自督办,责成重点项目以攻关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出“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可以创新”的浓厚氛围;第七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出台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评审、科技论文、合理化建议等一系列管理标准,设立了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工作专项资金,促使创新活动的合规并有效开展。

1.2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是人的本性,人有了需求,就有了动力,就会去行动。需求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基础,也是激励存在的重要依据。企业建立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企业可按照专利、创新活动、创新建议以及创新所能带来的效益,分层次进行奖励;将班组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鼓励、引导、支持班组制定创新目标、计划,推动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抓住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充分发挥群众性创新活动中先进人物的教育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在各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在企业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焕发劳动热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创新管理建立了文化激励、事业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贡献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赞赏和奖励的文化激励。如组织“十佳”员工外出交流学习、“优秀通讯员”野外采风等。二是建立了以“个性化成长,多元化成才”为理念的事业激励。如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开展“人才评估”选拔首席专业师及专业带头人、岗位公开竞聘等方式,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第三建立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生产班组联系点的情感激励。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领导干部下基层、办实事、答疑解惑、送温暖活动等方式,拉近了员工和领导之间的距离,使企业内部形成宽容、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第四建立评优、评先的荣誉激励,使员工“创先”有方向,“争优”有目标。如开展“一流班组”、“本质安全型优秀班组”、“和谐班组”、“本质安全型员工”、“十佳员工”、“优秀中层干部”、“岗位技术能手”等多项评优活动,并借助荣誉墙和企业年鉴来激励员工“学先进、当先进”。

1.3建立创新价值共享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说”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惑,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合理的经济机制是激发员工创新力的有力手段。企业建全创新价值共享机制,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每项群众性创新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效益)进行详细、科学计算,并按比例分配给创造人,同时对所创造价值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创造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举措,保证创新成果开发人员的利益,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创新工作中。例如,某企业出台了《合理化建议管理标准》、《技术方案管理规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从技术开发人员薪点待遇、岗位晋升、利益分配、奖励金额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参与创新工作的热情。2009年至2012年,该企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308项,开展QC课题活动共70项。近四年来,企业共申报管理创新成果13项,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些成果,是该企业在开展创新工作中优秀成果的缩影,代表了当前企业管理的先进水平,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示范意义。

2.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

科研人员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与一般的一线工人存在较大的区别,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极大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首先建立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根据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贡献和研发能力,设立相应层次的虚拟岗位、荣誉和待遇,使科研人员能够切实看到自己的职业努力方向;其次建立合理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对于每个科研人员、每个科技项目,设置相应的科技贡献、科技产出目标,并将其与科研人员的绩效密切挂钩;最后建立科研人员关怀机制。对于每位科研人员,要采取多种合理、有效、人性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关心其家属、住房、医疗、养老等直接影响其生活幸福感的因素,促进个人幸福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

3.全面推进人性化创新

人性化创新,是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以满足人的各项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产品、环境等物的人性化为主要手段,所开展的各项创新活动。人性化创新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方法,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其成为创新活动的支柱性力量。首先在工程建设、生产运营、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大力推行人性化创新,从工作环境、设备性能、操作方法、检修工艺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设备、环境的人性化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人机工程、人性化设计等有关设备、环境人性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形成一系列有关人性化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并指导规划、基建、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最后探索建立人性化创新的评价、鉴定和表彰机制。在现行创新评价、鉴定和表彰体系中,加大人性化创新的比重,必要时可专门设立相应奖项。

五、成效

1.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通过建立创新工作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创新工作领导;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创新价值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形成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 资本定价 技术创新

在现代经济学中,资本主要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甚至会大于物质资本。尤其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的创新人员不仅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同时也为企业创造出了更多的技术资本,达到了双重资本的效果,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双重效果,对创新中的人力资本定价就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技术创新下讨论对人力资本的定价,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创新中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定价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迈进,人力资本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于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和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精神,为企业的运转提供技术保障,具有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即可以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人员是人力资本,就不应该用支付工资的方式来衡量技术人员的创新。现在虽然对人力资本有了一定的认识,承认技术人员是人力资本,但是由于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难以定价,导致支付给技术创新人员的仍然是劳动报酬,即工资。因此,将技术创新人员真正作为人力资本对待,关键是对其进行定价。

二、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特征

1.依附性

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产权特征,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产权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天然地属于它的载体,也就是技术创新人员。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形态,同样具有这个特点,而且,它的这个特点表现得更强烈。因为技术创新人员在企业中,他要面对不确定性,不断进行判断性决策,这些行为是难以在技术创新人员进入企业之前,采取事先讲清楚的契约形式确定下来的,它更多是一种事后行为,具有更强的不可视性和难以监督性。因而,也使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更需要得到尊重。

2.积累性

技术创新人员人力资本是不断累加的结果。这种积累具有很强的有序性。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本的叠加先是一般的人力资本,而后以此为基础实现积累。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的积累性还表现为“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以此来实现技术创新人员人力资本自身的改善、增加或改变。

3.不确定性

这首先表现为使用效果的不确定。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本身,而人生存、成长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因而,他们将人力资本投入使用时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即使拥有相同的人力资本,其产出可能差异很大。其次,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不确定性。对同一个技术创新人员进行同样的投资,在不同的时期或条件下,产出结果是不同的。

三、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定价的策略

尽管人力资本定价十分困难,但是研究人员、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在概括总结几种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市场定价的策略。

1.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按能力定价的策略

人力资本是以知识存量为物质内容,通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来表现,知识决定能力的差异,而能力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以观察,所以根据能力的差异可以划分人力资本的类型,通过对能力的观察确定人力资本的定价。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完成所有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特殊能力是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能力结构可以确定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即一般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和管理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具有某项特殊技能,指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创新人员。

对技术创新人员人力资本的定价要从观察技术创新人员的能力入手。因为以技术创新人员的知识如学历作为人力资本定价的标准并不科学。虽然知识决定能力,但是知识毕竟不是能力,而且知识也不是决定能力的惟一因素;以技术创新人员的业绩作为人力资本定价的标准也不科学,因为业绩代表过去,根据业绩给予的是奖励。技术创新人员人力资本定价应该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所能创造的价值,未来所创造的价值靠技术创新人员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是技术创新人员的素质。因此,应该根据技术创新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确定技术创新人员人力资本的定价。

2.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由市场定价的策略

市场定价应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力资本定价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人力资源基础之上的、充分尊重人力资本产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所以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人,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技术创新人员也是如此。技术创新人员的效用包括生活收入的增加带来的效用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带来的效用,即生活收入效用和自身价值效用。

从市场来看,市场价格是随着市场的需求程度和技术创新人员的稀有情况而波动。当市场需求程度较高、技术创新人员十分稀有的时候,技术创新人员的人力资本定价也较高,有可能高过生活收入效用,而进入自身价值效用;当市场需求程度较低、技术创新人员又过剩的时候,技术创新人员的人力资本定价则较低,有可能低于自身价值效用,只能实现生活收入效用。由此可见,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定价应由市场决定。

综上所述,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人员作为最主要的人力资本,同时给企业带来了技术资本的获得。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定价过程也显的尤为困难,但是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企业还是在人力资源的定价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笔者在这里简单的谈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和看法,希望可以对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人力资本定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实现企业的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capital is established and extend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This paper reviews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the human capital theory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analyzes the exten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capital” concept,and its guiding role played in human capital theory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investment,formation,accumulation,incentives and other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ways on the human capital in grassroots coaches.It has become a strategic issue on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Key words: human capital; grassroots coache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社会结构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1]。随着产业发展的知识化和信息化,人力资本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当代世界经济的竞争,表面上看是对经济资源、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实质上是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的竞争。人力资本日益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在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中,当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不完善、不配套的情况下,人力资本的正确功能并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转型期的人力资本对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社会态度的理性化不再发挥明显的作用。

基层教练员是发展和提高竞技体育的关键人才,世界各国在参加国际大型赛事奖牌的数目和名次的排序,与各国优秀基层教练员群体的数量、质量以及他们能力发挥的程度相匹配。高度重视基层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正确认识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的涵义、构成与特征,是有效的实施战略管理、高效配置和绩效评估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含量。因此,研究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1 社会转型期的相关理论

1.1 转型期的涵义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转型期,指1978年党的开创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社会转型不是社会制度转型,而是社会结构转型,即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社会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其基本涵义:一是指他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还意味其他社会结构层面的转换,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二是指他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阶段性特征,是在持续的结构性变动中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学者关于“社会转型”涵义的论述,对于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的形势和任务,无疑有着有益的启示。

中国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我们现在往往把转型当作加强社会管理、加强民生工作、民生改善等。事实上概念是不一样的,转型是一个战略问题,一般的民生工程是一个战术问题。从社会学的研究上来看,人类社会就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转型就是社会变迁当中的“惊险一跳”,就是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我们这个社会是由13亿人口组成的,其中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平稳地实现转型,从这个轨道转到那个轨道,将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

1.2 市场转型论 市场经济、再分配经济、互惠经济是波兰尼(Polanyi)对人类的经济生产方式做出的具有理想类型意义的概括。再分配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这一理想类型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最恰当分析范式。倪志伟(Victor Nee)以结构性补偿理论来解释市场过渡。他推导出两个重要的假设:假设一,市场转型将降低对政治权力的经济回报。假设二,市场转型将提高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他将全国的经济类型按再分配权力在经济中的地位依次划分为四类:内地较传统的再分配经济、沿海再分配经济、沿海合作主义经济、沿海自由放任型的经济。他发现,在这四个经济类型中,相对于企业主,干部的经济回报依次递减。

1.3 转型期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时期 当前,我国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各种环境还比较欠缺,在这一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人力资源更多的表现为―种“人口资源”,将潜在的生产能力、创造能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实在的市场需求,实现社会财富的突飞猛进。因此,整个社会的结构还处在不断演进过程中,加上人力资源天然的可变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在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的评价机制扭曲,信息失真,这种双重的转型就要求把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复杂的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2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是随时代的发展逐渐完善和系统起来的。从古希腊时期就有了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中间经过许多年的发展探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西奥多•W•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内涵、投资形式、投资收益等进行了研究,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并与他的其他一些相关论述一起形成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开创了经济学中一个崭新的理论。通过投资形成凝结在人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等所构成,能够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以此获得收益的价值。

2.2 人力资本及教练员人力资本概念 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可以使一切社会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但是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益。所谓人力资本(humancapita1),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能够影响未来收益的价值存量。而教练员人力资本则是指存在于教练员人体之中的、能够影响未来收益的价值存量。

3 我国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营运的特质

3.1 教练员人力资本形成的阶段性 人力资本是依附在教练员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资历、经验和工作的熟练程度等的总和。运动技能是教练员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是积累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由于我国绝大部分教练员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时间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导致他们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因而影响在训练中掌握新的训练方法和运用新的训练手段进行科学、高效的训练,同时阻碍教练员对新动作、新技术、新的训练理念的正确理解。因此,对基层教练员进行在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增加人力资本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

3.2 教练员人力资本形成的实践性 教练员人力资本的价值的增值,只有在运动训练的实践中才能体现。教练员指导训练和比赛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在运动实践中通过边干边学的方式积累经验,不断地更新创造。由于高水平的教练员人力资本的稀缺、难以直接定价的特点,造成教练员在短期培训中不可能形成较高的水平,因此,教练员的训练过程不仅是实现其人力资本价值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加其人力资本含量的过程。

3.3 教练员人力资本形成的专用性 人力资本的专有性,是企业或组织存在或发展的基础。专用性是指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的团队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投资,而且一旦形成,再改作他用,其价值大跌,或者说专用性资本的价值严重地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2]。教练员人力资本形成的特定条件(专用性)决定了其所在领域进入的困难性,教练员从事运动训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若把这种资本运作他用就失去了其价值的意义。只有在对运动员进行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及运动生理、生物学的引导,才能实现其教练员人力资本的价值,才能实现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值。

4 我国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源开发综合创新思路

4.1 理论与实践中的新探索 在现代社会中,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特征,随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的不断加强,从人力资本理论到人力资源综合开发的实践中迫切需要各种理念的创新去推动,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型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使物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取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力资本投资效益的高低决定了人力资本的存量多寡,应进一步打破劳动力市场下的壁垒,建立和逐步完善人力资本投资环境和社会保障机制,建立有利科学的公共人才评价体系和用人制度,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挖掘、发挥人力资本潜能的公共平台。

4.2 我国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开发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更多地取决于其开发利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任何科学和知识都必须通过技术和技能得到实现,只有通过处于生产第一线、直接为社会提品和服务的职业劳动者之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基层教练员是从运动员的选材到成才的整个漫长过程中,起着监督、引导和控制的决定性作用。是在运动训练的实践中通过学习方式逐年积累,并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运动技能。同时,凝结在基层教练员身体内的知识、能力、健康不断物化于商品和服务,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效应,并获得了不断增加的收益。每个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基层教练员,是通过一定的投资方式,形成有别于其他技能人才的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传授技艺的素质和能力的总和,这种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4.3 我国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形成与投资现状

4.3.1 基层教练员转化的渠道不畅通 人才市场是人力资本的供应方和需求方建立联系的纽带,是双方获取信息的平台,任何一方可以在人才市场上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基层教练员来源于优秀运动队退役的运动员和高等体育院校的毕业学生。由于目前尚未建立机制健全的教练员人力资本市场,促使教练员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的力度不大,致使潜在的教练员向现实的教练员转化的渠道不畅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练员人力资本的流动,这是造成基层教练员人才市场供需的矛盾的主要原因。

4.3.2 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的激励与运行机制 管理者对管理对象 ― 基层教练员的特征认识不足,对教练员的自我抱负水平不甚了解,对教练员的优势需要没有充分的认识,对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工作本身的挑战和兴趣,工作责任感、工作的发展前途和个人晋升机会等因素,都没有使教练员产生很好的满意感。这反映了基层教练员的在职教育培训工作上,缺乏规范的培训程序,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和好的学习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基层教练员参加在职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5 我国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

5.1 挖掘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必须建立一个公开平等、有利于人才配置的市场,使基层教练员人得以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对基层运动学校将面临生源问题、资金来源问题、学生出路等问题应该做出重新定位,重新设定适当的组织发展目标。为适应体育人才交流制度改革,国家体育总局专门成立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为基层教练员人才引进方式趋于合理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基层运动学校必须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基层运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为基层教练员提供人才服务。

5.2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开发 长期以来,由于偏好于短期效应的有形投资,轻视相对长期、无形的人力资本投资,因而人才质量提高无法与实物资本投入相适应,造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因此,要抓住经济结构调整时机,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人力资本投资重于物质资本投资意识,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本的增加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方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做好在职教练员教育培训目标和计划,加强在职教育培训的效果评定。

5.3 健全我国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健全基层教练员人力资本的内在激励机制和外在激励机制(从约束机制、环境机制)。主要从满足个人的物质需求和个人的精神需求出发,促成自我发展机制来建立内外交互作用激励机制。为保证教练员有充分的创造空间,必须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促使基层教练员工作在一个相对合理与规范的轨道上运行,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度自主的学术环境。

篇4

关键词:现状;新基本理论;新动作研究与实践

一、竞技体操创新研究的现状

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和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过程中,一直在对竞技体操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国际体联恢复我国的合法地位,参加国际比赛的次数增多之后,我国对竞技体操创新的研究步入崭新阶段,在动作技术、动作连接与编排、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多以竞技体操各个运动项目动作技术为对象分别进行。以自选课题、独立完成的形式为主。

二、竞技体操创新基本理论研究

竞技体操创新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创新规律、原则、方法的研究,基本技术与难新动作创新关系研究,创新思维研究,创新意识研究等。这反映了我国对竞技体操基本理论研究是比较重视的。而且随着现代竞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基本理论的研究正在不断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从训练、比赛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创新是体操生命;创新是运动员夺取世界冠军的重要法宝,竞技体操创新理论研究是他们科学创新的基础。赵山成首次全面论述竞技体操难度动作发展方法。该论文将体操难新动作的发展概括为:“难度递增法、串联组接法、推测填充法、过程停格法、演绎复合法、借鉴移植法、飞行换握法、选择跳下法、动作逆转法、实用综合法”等方法。随着竞技体操的发展,比赛也变得更加激烈,创新需要也更加强烈。对创新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向综合全面发展。如薄云霄通过对世界体操和我国体操发展的回顾,阐述了创新意识在体操创新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即新颖性、价值性、针对性和超前性。

三、竞技体操创新动作研究与实践

(一)新动作设想、设计和实验研究

新动作设想、设计和实验研究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成套动作的起评分和运动员能否在比赛时取得好成绩。对难新动作设想、设计与实验研究的论文,大多数都是研究者根据当时竞技体操发展趋势和规则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在80年代初、中期,由于当时单杠、跳马项目单臂动作的流行,各国运动员创新了一大批由单臂完成的高难动作。有单杠的单臂大回环转体系列动作、跳马的单臂完成的前手翻转体系列动作。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规则对这类动作进行限制,创新就越来越少。虽然对新动作设想、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很多,但大多数研究着只是对动作进行了简单设计,而对新动作设想、设计与实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这些新动作的设计,既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的作用,又甚于竞技体操各项技术发展的逻辑脉络,在理论上进行了初步论证。

(二)难新动作力学分析与技术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仪器的先进性也在不断提高,技术诊断的反馈速度也加快。从研究对象看,主要集中在对各项目中难新动作和某一类高难动作的系列研究上,对该动作技术进行诊断,为技术的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孙亦光对动作技术进行了力学分析,对动作技术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改进意见;吕万刚等通过对难斩创新动作技术进行分析,阐述其技术特征,提出了动作技术改进建议和继续发展高难动作的可能性。还有黄力平等对优秀运动员跳马“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屈体前空翻”技术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动作技术的运动学三维特征,找出了影响该动作技术的主要因素,为促进该动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三)难新动作连接或成套动作编排研究

随着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加分因素的变化及加分分值的不断提高,对这方面研究的论文也逐步增多起来。增加连接技术的难度成为竞技体操技术难度继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难新动作之间连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成套动作的编排创新之中,主要是通过难新动作直接连接或者减少完成高难度动作的预备性动作来增力,难度价值。这方面研究论文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①是对某个项目两个难新动作连接的研究,如赵跃珍对女子平衡木上法D+D难度连接进行了研究;②是对成套动作设计编排研究,如张云贵教授和熊景斌教练合作研究了陆莉高低杠D+D+D高难连接技术,通过训练实践,使陆莉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取高低杠冠军。③是对某类高难动作连接技术的系列研究,主要体现在单个动作创新和连接创新,将创新动作发展成为创新连接,通过连接不同类型的难度动作来达到提高成套动作价值的目的。这方面的论文有王栋良对快速后空翻连接动作的研究和董汉英对前手翻技术的研究等。

(四)难新动作训练方法的研究

不断创新训练方法是难新动作实现的根本保证,而每一个创新动作的成功实现,必定有它独特的训练方法。因此,创新动作与新的训练方法是紧密相关的。这些论文都是通过对难新动作及连接的技术进行分析,分别对完成难新及连接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完成这类难新动作合理、有效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为难新动作及连接的完成提供了新的训练方法。

四、结束语

创新是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竞技体操技术不断发展的契机。创新使竞技体操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促进了与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相关的所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技术创新是竞技体操创新的核心,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是关键,而训练理论和方法手段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等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条件和保证。显然,对竞技体操创新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竞技体操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启伟,陈小蓉.竞技体操创新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万刚,芦金锋.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方法体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13-15.

篇5

关键词:创新教育;传播学专业;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10-0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四个目标,在教学方式与考试方法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应对媒介技术发展优化课程结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打好基础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和新闻传播实务三大类课程构成,其中前两者主要属于理论类课程,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可分为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和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在课程建构中不能仅强调大众传播类课程,需要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规划在课程体系当中,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和选修。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学专业课程构成的一个新要素,掌握计算机技术是学生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应适当提高此类课程在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使学生有较充分的机会学习和掌握传媒技术,提高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的整体构成变化不大,主要应该在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新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体会到技术创新的影响,特别要指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闻传播实践,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锻炼,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

二、根据课程性质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播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探索主要从理论类课程、业务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入手,根据课程性质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中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传播理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网络传播、人际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就是理论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较多地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基本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为使基本理论教学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教师要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基本理论的内涵。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媒介变化的新形势下对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反思和置疑,这就可以适当抛给学生一些当前有争论的观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争论的过程中使真理越辩越明,并且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思考,学会理据充分地阐述个人观点。将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活跃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敢于置疑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中选用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编辑、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等课程属于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这类课程理论与实务联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原理与方法,更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内外实训机会,锻炼他们的新闻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采、写、编、评、舆论调查、公共危机处理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缺点,向业界前辈学习实务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采用情境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些虚拟或真实的大众传播现场情境,利用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中获取的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新闻报道、舆论调查、危机处理,并鼓励学生超越案例的局限,大胆思考与众不同但又合理有效的报道、调查与处理方式,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将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够超越条框限制,运用新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3.在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只在“纸上”谈兵,还必须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Premiere、Dreamweaver、Flash等多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来适应电子媒介时代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教学需要讲练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对基本的操作技术进行示范,之后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反复操作和训练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但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还未达到教学目标,能运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并结合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进行平面、影视、网络媒体的编辑与制作才能达到学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选取优秀的行业作品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布置阶段性和综合性作业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作品鉴赏的基础之上完成自己的、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灵活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教育对象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1]为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人格,需要改革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进而将创新意识不断内化在自己的人格当中。

1.建立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题库,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从创新教育的内涵可见,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任何创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原型启发”,这些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就是诱发学生产生创意的“原型”,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史论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核不仅不能放松,反而需要不断提高考核内容的深度和考核范围的广度,全面、综合考察学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此类课程,可以通过建立考试题库的方式,使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内容进行全面复习,教师通过勾画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图示指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但在题型设计方面可以多样化,通过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观点述评等方法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

2.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将课程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新闻传播业务类课程需要教师在讲授清楚基本理论之后,根据章节特点适当进行实训。学生的实训作品质量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此类课程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给学生布置实训作业,采用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作的方式提交课程作业。教师在习题课中,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或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在作品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将课程作业的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学生总评成绩中,提高学生对实训作业的重视程度,使学生在独立和协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独立分析与处理新闻实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另外,这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也不容忽视,期末考试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采用应用性的题目来考核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应对问题的能力。

3.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注重阶段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肯定学生的创新成果。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一类课程,此类课程不能只以期末考试为主,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适时给学生布置阶段性作业来考察学生对基本软件技术的掌握情况。因此,此类课程适合采用阶段性作业与期末综合性作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阶段性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技术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期末综合性作品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中大部分软件技术的整体把握与应用情况,并在综合性作业中将学生的创意水平作为评价标准之一,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创新情感体验。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积极作用。

篇6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的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赛特,200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而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学专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然而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专业培养方案雷同、课程体系设置相近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偏重于会计实务的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来增加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70%左右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高校现在已经开设了会计理论课程,但课程名称并不统一,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名称:第一类称为会计理论,第二类称为会计理论专题,第三类称为会计理论基础。尽管名称不统一,但是其教学内容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涉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讲授。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高校中,有些教师仍然像会计实务课程一样,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研究性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

会计理论课程主要是面向高年级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重点介绍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理论、会计前沿理论、管理会计理论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探索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升学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它一般设置为选修课,也有高校设置为必修课。通常一周安排2―3课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教学目标设置

对本科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会计理论有助于其对会计实务的理解、分析,并对会计实务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加深对会计实务的掌握,因此开设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不但能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这一思路,可将本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巩固已学会计实务知识。学生前期所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数是实务性课程,包括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通过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系统的会计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实务后理论,先简后难,不断拓展实务的范围,启发学生探究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总结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应用会计基本知识的能力和处理现实会计实务的能力。亨德里克森(1992)指出,会计理论是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能够使实务工作者、投资者和债务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提供评估当前会计实务的概念框架,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可见会计理论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训练学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会计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上,可以围绕某一理论专题进行课堂研讨。由教师布置研讨专题内容,再由学生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利用课堂时间由学生来展示其研究成果或观点并展开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献资料向学生介绍会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比如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献资料搜集方法的同时了解会计研究方法,这为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或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研究基础。

3.提升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之间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比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就是一个理论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理论与实务之间有了一个联系的桥梁,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在学生学习会计理论课程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了,特别是遇到较为新颖的业务,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进行解答。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专业课程成绩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

会计理论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理论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理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作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将会计理论按照内容划分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理论前沿三个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围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内容,包括会计目标的内涵及主要观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内涵及国际比较。这部分内容是会计理论的主体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2.会计应用理论。这部分主要是有关会计准则理论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问题、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定标准问题。这部分内容与现在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协调密切相关,也是各国规范会计实务的主要依据,与当前实际联系紧密。

3.会计理论前沿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涌现出的新的会计问题和热点问题,会计理论需要对其做出解释,比如会计行为理论、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碳会计等,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作一定灵活的安排,也可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与研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材选取

教材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依据,尤其对本科生来讲,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综观国内高校会计本科会计理论课程的教材,下面选择以下几本有影响力的著作:

1.《会计理论》,葛家澍、杜兴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该著作较早地引进了西方会计理论,并且注重结合中国会计的实际和作者自身的观点来撰写,创新发展了我国的会计理论,是一本会计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如上页表1所示。

2.《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引用、吸收了美国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依照西方会计理论内容和结构撰写,侧重于财务会计理论,其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3.《会计理论》(第四版),魏明海、龚凯颂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按照财务会计理论、成本控制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三部分进行撰写,其特点是内容由浅入深,教材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其主要内容如表3所示。

根据对三部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会计理论相关著作既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也存在不同之处,作为研究性课程,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其中一部作为教材,其他相关著作作为教学参考,博采众长,使得学生既能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又能关注当前理论前沿的动态和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的发展。

四、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法

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会计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并不断发展。鉴于在讲授会计理论时,学生已经学习完了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实务性课程,因此在讲授会计理论课程时要突出其理论性与研究性,一方面要系统介绍会计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会计实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在每一章节讲授理论之前,给出简短的案例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通过安然事件,引出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以问题导向来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二)合作互动式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项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需要讨论的专题,由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研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凝练成为研讨小组的观点,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例如在讲授会计准则国际比较这一专题内容时,笔者就把授课班级分成10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某一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情况资料的搜集,然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在他们讲解的基础上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接着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这样使得学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协调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合作互动式的教学达到了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效果。

(三)名作名篇评析课堂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精品力作或专业权威期刊最新的名作名篇,比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的会计类论文,由学生事先进行仔细阅读,并且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再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一定的评析,主要围绕论文的选题、论点以及论证方法等几方面展开,这样使得学生对会计论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了最新的理论前沿动态和创新观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今后学生的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7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是主要的理论表现形式,能够作用于管理实践中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因此应该加强对基本理论的探索,争取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支持。

1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基本理论

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解读,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是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优化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管理模式的构建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并且管理模式的构建将省级管理作为基础,希望能够借助省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保证国家继续教育立法、方针政策等得到贯彻和落实,真正将继续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等全面执行,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相应的保障。从本质层面上进行分析,对中小学继续教育省级管理目标进行定位应该保证其与培训模式相适应,切实满足全省教师的实际需求,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化开展。这样在省级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教育省级管理模式能够将各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作为主要依据,将区域性继续教育的稳定运行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进而逐步建立将中小学继续教育行政和业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二元架构。唯有如此,中小学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才能够得到逐步的完善,在宣传机制、立法、业务管理机制、控制机制和行政管理机制的建设角度为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能够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切实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优化。

2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做出的探索

基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的指导,广西凭祥市教育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希望能够构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并结合系统的理论指导对管理模式加以完善,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执教能力,为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在具体实践探索中,广西凭祥市从以下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2.1基于“十三五”规划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创新

广西凭祥市为了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际效果,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区和凭祥市教育局关于教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精神,基于“十三五”工作理念的指导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和未来教育改革探索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创新规划,以发展为主要追求,拓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工作影响力,希望在协同推进中改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提高教育质量。

2.2全面推进网络研修,落实各项培训任务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综合管理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为了能够保证网络研修工作的高效运行,并取得相应的成果,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后,加强对管理者培训建设工作的重视,并明确各项工作标准,让各级参与者都能够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形成系统的认识,进而为网络研修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各项培训任务的贯彻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够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促进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基本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争取取得更好的继续教育成效。

2.3对多种继续教育项目进行整合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广西凭祥市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了适当的创新,积极组织开展工作坊项目,并且将工作坊项目作为整体,联合网络和校本两个方面的研修项目、送教活动等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体化探索,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对广西凭祥市中小学教师职教能力强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4多部门协同推进,增强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在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的过程中,广西凭祥市教育局和教育机构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做出了共同的努力,希望能够从多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良好的继续教育队伍,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真正发挥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职能和作用,实现对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广西凭祥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了项目领导团队、培训管理者团队和研修引领团队,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性,希望能够借助协同推进保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效果。

3广西凭祥市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广西凭祥市在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借助系统的理论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后,随着“国培计划”的贯彻落实,也取得了良好的继续教育成效。大量中小学教师参与到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网络研究项目实现了对464名中小学教师的引领,整体教育效果显著,中小学教师的职教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性强化提供良好的支持。

篇8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 教学环节 综合素质 课程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136-02

一、《经济学》课程性质与考核特点

1.《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目前,我院的所有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财经类的学生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进而能够认识、探讨和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把握经济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为财经各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课程性质来看,《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很难像自然科学课程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导或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低等来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社会科学的“软科学”属性,既不能通过客观的计算答案或直观的技能标准评判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也很难通过一次笔试来评定学生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因而大大增加了衡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难度。《经济学》的基础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程考核。

2.《经济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分析。《经济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理论课程,对经济问题进行的是整体性、框架性的原理阐述,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学》寻找研究问题的入门钥匙。因此,对这门课程的考核,既需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需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始终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思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之相适应,考核点的确定不仅在于对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还需要注重三个要点:以人为本,强化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以突出所教对象的专业特性并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前沿性和研讨性;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以增强学习的兴趣。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需要运用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复合考核模式,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与掌握程度,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才能相对准确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创新。

二、《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与改革必要性

1.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和改革的必要性。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过去在《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上,普遍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缺乏规范性的考核制度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具体做法主要有:旷课、迟到、旱退扣若干分: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很低,教师考前任意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互相复印笔记和所圈重点题的答案,突击背上一两周就可以过关,有的学生存在投机心理,借助于考场“赌一把”――舞弊,甚至取得好成绩。而那些平时用功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同学,在考试成绩上与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成绩拉不开距离,甚至在考试时由于突发因素(如生病等)而导致成绩不理想,在评奖、评优、就业时的优势并不明显;不同教师出的期末考卷在题型、题量、考核知识点及其分布、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容易出现“人情分”,考试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2.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要求有新的教学考核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表现为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大学课堂和教师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优势明显削弱,学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财经类专业统帅课程的《经济学》,依靠传统的“一本书、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又不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及其发展动态,更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因此,需要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考核方式。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三、建立“复合式一全程性一多元化”考核体系的设计

复合式:是指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区别于以往通过一次期末笔试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模式。

全程性:是指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除期末考试外,经过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测验、讨论、调研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考评,既督促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又能够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学习状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多元化:是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1.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50分,期末考试成绩60---50分;加分分值包括(学院学报开辟学生专栏,作为学生交流的窗口,论文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等),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如旷课、迟到早退、抄袭、剽窃等),除按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罚外,扣减5~10分。

2.考核方法多元化。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1)平时考评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调查报告等形式;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问答、有组织自由讨论、分组或分班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测验与考试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努力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2)期末考试题型和组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题型的多元化是指每套试卷至少要设计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材料分析、计算7种标准化题型,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组卷的多样化是指期末笔试命题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部分:统一命题是指本学期所有开课的班级考试的共同部分,从教研室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必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状况,分值占卷面分值60%~50%;机动命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相机命题,考题应能考察不同的教学重点内容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方面的情况,分值一般占卷面的40%~50%。

篇9

一、存在的问题

(一)坚持党的宗旨性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对党的性质宗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等的认识还不全面、不系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有所欠缺,不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缺少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二)认真履行党员八项义务,践行入党誓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没有已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表现标准不高。

(三)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面对新问题、新任务,树立主角思维,提升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精气神和推进改革干事业的紧迫感、责任感。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本人在完成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时缺乏勇于担当精神;工作中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遇到比较困难的工作,还是缺乏扎实的基础,习惯于求助领导解决。

(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和群众交流不够深入、主动性不强,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切实关心群众想法,没有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

(五)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本人在遵守党的组织制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思想上存在一定惰性。对自己约束力不够,有时会产生懈怠情绪。

二、原因原因

回顾反思自己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认真分析自身建设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对政治理论理解有偏差。把学习理论当作软指标,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的功夫不深,存在重实践轻理论倾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精髓缺乏系统的理解。

二是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超前意识不足,从局部与全局的角度分析处理问题做得不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改革中的新事物,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思想准备,进取意识不同程度地出现淡化。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艰苦奋斗精神有所淡化,工作中只强调能完成工作任务,没有保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安于现状,缺乏自我提升、自我突破的主观能动性。

三、整改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今后将全面、系统、准确地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打下坚实的政策理论功底,拓宽个人知识领域。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高标准、快节奏的做好每一项工作,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件小事,力争使每一项工作都不出纰漏,达到完美。

3、要开拓创新,以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敢于担当,加强学习实践,锤炼自己的基本功,努力提高在工程开发、经营核算等工作上的能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咬紧牙关,守必坚,攻必克。

篇10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务;协同提升;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9—0123—02

根据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培养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在该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实务能力的培养和实务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而目前很多大学,尤其是综合型大学轻视实务教学,更多推崇精英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深度,而忽视了学科本身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基于此培养模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务类课程的学时被一再缩减,误认为实务实践能力只是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市场上日趋重要的地位,为高级国际经贸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在银行、保险、财务、管理等许多领域均需大量能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惯例、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全球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在涉外人才市场,往往更加青睐复合型、知识型、外向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应增加实务类等主干课程的学时,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结算等,而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运输与保险、海关报关等课程可以通过专业选修课的形式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利于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作出自主选择。

二、提升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路

(一)案例教学应协同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系列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所以在讲授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通过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实务教学中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实务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起到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作用,以此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应以理论与实践协同提升为取向,既强调理论的掌握和获取,又强调实践的改进和优化,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二)关注最新实务动态变化

国际经贸格局瞬息万变,各国贸易政策也层出不穷,在实务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实时跟踪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和本专业学术前沿问题,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及时将国际经贸领域的最新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不断发展,其相关的很多规则和国际惯例都在不断修订和更新,并且修订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而由于教材编写出版的滞后性,学生无法通过教材完全掌握最新的业务知识,不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实务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紧跟国际贸易形势和国家外贸政策的变化,在坚持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范的知识结构不变的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精神,及时积极地反映实务操作中的最新业务操作方法和最新的发展动向。

(三)重视实习环节,建立实习基地

理论教学是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则对学生理解和应用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务课程的直接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很多学校都通过购置专业的模拟软件、成立专业实验室、建设校外实验基地等途径,以此来加强创新能力训练和实践,从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变为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综合型大学采用毕业实习与校外实习基地紧密结合的方式比较有效,更具有实施的空间,因为实务课程的课时有限,很难在模拟教学、实验教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财力,而毕业实习被设置在教学计划中。

根据学生毕业实习的过程和效果来看,由于外贸业务特点、商业秘密、老师数量不足等原因,一般的外贸实习很难使学生真正融入各个真实环节、接触实际客户、熟悉整个贸易流程,无法达到帮助学生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岗位的目的。目前很多学校所采用的分散进行、自主寻找实习单位的方式更是难以监控实习过程,实习造假现象也难以避免,实践效果不甚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建立长期有效、能够真正合作的实习基地是不错的选择。首先,学校、学院要重视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利用院校的社会声望、校友资源、丰富的人脉资源等各种优势,建立良好的、能够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其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学校、实习企业、学生等各方利益的多赢,如在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建立了和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关系后,要给企业更多在学校提升企业形象、品牌融入的机会,使企业在行业内获得更多潜在机会和推广。在这样不断良性循环的合作中,使企业愿意提供真实的岗位给实习学生,从而达到提升实践效果的目的。在合作过程中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挑选高素质经贸人才的机会,促使实习单位能够按照学校的实践目的来规范学生的管理,切实达成实务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新兵,罗增儒案例教学:谋求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协同提升[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6):17—20

[2]赵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2(1): 136—137

[3]李翠蓉,徐志伟本科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2005(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