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安全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安全应急预案

篇1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做中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62-02

高校的课堂教学已远离中学阶段“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套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大学教学的着眼点更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和职业能力。既然这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思考,把学习的自、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人本教育思想。基于学生主体的思考,本文就《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教学,从课堂导学的层面作一点思考与探究。课堂导学更多在高中及以下的教学体系中得以应用[1,2],但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接受通识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也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坚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现实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将会产生的深远意义等层面,积极推行由“知”到“行”的课堂导学理念

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大学生学龄特点及刚走出青春期的个性与共性的表现,特别是当下普通教育应试味浓重,校园生活与社会现实生活差距巨大,家庭差异悬殊,很多学生养成了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严重缺乏主动学习自主思考意识,学习活动主体意识薄弱,这就告诉我们要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食品营养与安全》是本校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推出的一门品牌通识课程,推行学生主体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及自主发展等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时下流行的各种教学理论: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启发式教学理论以及个性化学习思潮,都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在“学生主体”上的课堂导学,就是以学生为本,以达成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自我探究与合作互助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食品营养与安全基础知识与相关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主生成并建构,从而有效获取食品营养与安全知识,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与卫生意识及相关能力,这就是“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的基本认识与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试行开展“做中教”——行动、活动、劳动中展开教学,最大化发挥学生多元求知潜能,营造良好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学习氛围,以争取更优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就会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方法主动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尝试、实践、摸索,期间不自觉地就会把相关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指导应用和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有机地融合,开始并积极推动着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等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符合高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特色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有“学生主体”的意识和理念,课堂就会有基于学生主体的课堂导学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

二、践行学生主体教学,坚持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标准,从导学设计、导学实施及建设导学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努力推动由“行”到“知”——“做中学”的课堂导学过程

有了正确的理念作指导,还需要实践反复检验其“正确”性,何况理论的指导绝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必须依据实际“学情”实事求是开展实施,遇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真正有效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我们思考研究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如何在实验实践中落实“学生主体”问题的探讨,这是“基于学生主体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教学导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重点放在整体思路与设想上,有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有了课堂教学导学的整体设想与思路,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贴近学生生活,寻求更加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流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思维活动规律,确实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认知学习规律。但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应继续追问:“‘疑’从何而来?”这答案似乎很明确,“从生活中来。”然而,现实中大学生比较单一的生活,似乎没有多少东西能激发他们生“疑”。为此,我探讨的重点就是在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上,通过学习行动,通过导学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食品安全与卫生课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与问题以“疑问”的方式“晒”出来,借助导学“行”动,获得真“知”。所以,在《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他们虽然社会经验缺乏,但在他们脑中关于近年来“食品营养与安全事故”的了解依然是很丰富的,因为生活和成长经历并没有亏待过他们,他们各自不同的家庭与社会生活环境,储备了诸多相关的知识;而学习就是把新知识与原有旧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背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们的能力,我们对大学生在未上大学之前已有的食品营养及安全的知识与技能及其学习能力应给予充分的信任,课堂上让学生变成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由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组织调查研讨,进行研究性学习等等,让学生在食品营养与安全学习中“动”起来,“做”起来,在“做”的实际行动过程中发现、生成真实的“疑问”,给学生提供“疑”的可能和现实基础,给学生搭建质疑的激励“平台”和诱导“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善于发现“疑问”——“怎么才能记住记牢食品营养相关知识?怎样树立食品安全与卫生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确实遇到发现“问题”、“难题”,这样就形成围绕“做中学”为主旋律的螺旋式的一个个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习圈:从事动手动脑“做”的学习活动(起点)—“做”(活动)中发现疑问—对所发现的疑问积极思考—深入学习探究活动(终点,又回到起点),再发现或生成新的疑问,再进入思考,再学习探究……于是,学习—疑问—思考—学习,周而复始。同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反复检验、补充完善“学生主体的高校课堂教学导学”的教学理念。由这样的想法和思路引发开来,自然就会产生“学生主体”的以“做中学”为学习活动主旋律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设计(导学方案)、导学过程和导学评价激励机制等,就会在课堂导入、情境营造、问题设置、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教学语言、随堂作业及课后作业等课堂组织的每一个环节逐一落实“学生主体”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探讨形成诸如具有教师个人特色的“自主阅读体验—互助释疑探究—互动研讨生成—互动展示分享—自主作业巩固—课外拓展延伸”等作为基本流程的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安全与卫生课堂导学模式。这个导学实践过程,就是落实由“行”到“知”的认知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实践行动,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行动中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在行动中学到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获得相关技能。恰好验证了这个“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安全与卫生课堂导学”可行性和研究价值。当然,“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研究”的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导学激发学生学习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学习的能力,学会解决本课程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课、通识课学习习惯与品质,同时教学中体现教师民主教学与生本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人本思想的形成具有积极推动意义,导学过程对教师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的高要求,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相信“基于学生主体的《食品营养与安全》课堂导学”,能让每位同学身心愉悦地主动学习思考,在自主体验、合作交流、互助探究中学好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掌握相关知识运用能力及实践技能,发现自身特长,助推综合素质提升,并让每一位学生的自我价值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体现。

参考文献:

[1]杨云生.小班化背景下的“读议展点练”课堂导学模型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2,(6):83-84.

篇2

1.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总指挥:略;副指挥:略;成员:略。

2.安全事故应急队伍:

(1)各班主任

(2)各科任教师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防火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1)严禁学生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学校。

(2)严禁学生在教室里使用用电设备等。

(3)严禁在校园内存放或燃放烟花爆竹。

(4)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5)组织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6)进行学生自护疏散、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等学习、演练。

(7)教育学生不私自上山,必须有家长陪同上山,严禁携带火种上山。

2.应急预案:

(1)出现火警:立即组织有效扑救,切断电源、燃气源等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2)迅速组织学生从最靠近的安全通道疏散(不得组织学生扑救)。

(3)在实施第一、第二条款同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严重的直接向街道领导报告,必要时拨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援助(火警电话必须讲清楚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

(4)及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并上报。

(二)用电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1)组织对学生及老师进行用电安全知识辅导。

(2)学生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电水壶、电热毯等高度危险用电设备。

(3)师生不得在学校内私自拆、卸电器及开关、插座等。

(4)学生不得擅自从插座内引出电源接入其它用电器。

(5)组织学生进行用电安全防范知识学习。

(6)定期检测学校线路是否正常。

2.应急预案:

(1)遇有突发性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包括总电源)。

(2)遇有紧急情况立即用绝缘棒或非导电棒、棍击打,将触电人员与电源脱离,(不得用手拉触电人员。)

(3)对触电受伤人员视情形及时组织自救或他救,必要时拨打急救中心求援。

(4)及时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以便组织施救。

(5)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三)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防范预案:

(1)定期组织人员对师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辅导。

(2)教育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出厂日期)。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一日三餐的用餐习惯,不挑食,少吃零食。

2.应急预案:

(1)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送往医院诊疗。

(2)一旦发生三人以上同时出现腹胀、腹泻、出疹等症状,立即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意外。

(3)发生上述第二条款情况,即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便共同研究对策。

(4)调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追究责任。

(四)体育活动及活动课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1)要求老师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上课及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体育课、活动课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然后才实施活动项目。

(3)按规定开展学生跳高、长跑等课程项目,事前必须做好防护工作。

(4)高温时段学生体育课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内,以防学生中暑。

2.应急预案:

(1)遇有学生发生晕倒、抽搐等中暑症状或发生其它安全意外时,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2)遇有学生四肢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将其安置阴凉通风处,并给予补充水份。

(3)发生上述第一、第二条款情况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4)分析原因,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五)教室课间活动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1)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2)学生在教学区,不得在走廊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栏,以免发生坠楼事故。

(3)严格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

(4)要求学生在教室活动或打扫卫生时注意安全,不要碰电源插座。

(5)要求门卫到点锁好大门,落实来人、车辆登记制度。

(6)定期检查教室内各种设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应急预案:

(1)遇有发生安全伤害事故,伤情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2)一旦发生学生安全严重伤害事故,立即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六)交通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1)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防患意识。

(2)在校门附近树立好交通安全提示牌,提示来往车辆注意行人安全。

2.应急预案:

(1)发生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

(2)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

(3)迅速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学校、家庭、其它相关部门报告。

(4)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七)流行传染病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1)加强流行传染病预防教育。

(2)加强个人卫生教育。

2.应急预案:

(1)学校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将患病学生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教师不得带病上班,凡患传染病的师生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返校。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4)及时将发现的疫情上报街道及相关教育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并作好病人的跟踪工作。

(八)社会实践、校外活动安全预案:

1.防范预案:

外出前认真做好安全防患教育。

2.应急预案:

(1)学校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先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报,经同意后才能实施,学校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订安全应急预案。

(2)事故发生后,学校迅速抢救受伤师生,及时将事故信息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九)外来暴力侵害事故预案:

1.防范预案:

(1)加强文明礼貌教育,杜绝师生在外滋事。

(2)加强门卫保安工作,外来未经允许人员,学校门卫(保安人员)不得放行。

2.应急预案:

(1)学校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者,学校门卫(保安人员)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学校,并由门卫(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3)对受伤师生及时救治。

(4)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十)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学校、家庭、教育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篇3

摘要:对高校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风险管理,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建设、入学体检、规范体育教学与科学体育锻炼来对风险进行预防;另一方面通过保险来分担风险、提高体育活动参与者自救互救的能力以及建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来积极应对风险,都不失为有效管理的积极举措。

关键词:学校体育 伤害事故 风险管理 应急预案

所谓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发生的致使学生死亡、伤残、组织器官损伤等人身后果。它具有多样性、突发性、复杂性和伤害性的特点。2002年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的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学活动或学校规定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也适用这一范围[1]。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其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技术的特殊要求,加之对运动伤害的预防意识淡漠,使得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擦伤、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重则造成骨折、内脏损伤或功能紊乱、严重者甚至死亡。这些伤害事故一旦发生,除了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妨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都应对体育活动中的伤害事故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做到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减少学校体育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树立已病防变的思想,及时、正确的采取紧急救治措施,降低伤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和损失,对严重者甚至可以挽救生命。因此,在高校的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处置机制,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风险管理,来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有关方面的正当权益和伤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都是势在必行的出路。

1、标准化建设

学校必须在硬件建设方便和软件管理方面都注重标准化的要求。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密切相关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必须合符规范要求,体育设施、设备必须是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检验合格的器材,特别是要符合安全标准;学校体育管理必须规范有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管理标准,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管理理念。比如在教学班级人数方面不能超过标准要求的上限,否则因为教师监管能力不够,导致体育教学的运动伤害发生,学校将会在善后处理中陷入更大的被动。

2、严格新生入学体检

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也运动伤害发生的重要环节,要预防体育课程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严格的医务监督。学校体育课程的医务监督主要看体育课的健康分组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体育课健康分组的依据包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功能状况以及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2],这些指标的获取大部分都需要通过体检。新生入学健康体检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一次摸底,也是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健康分组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果不进行严格的身体健康检查,完全以高考体检指标作为依据,这往往会导致健康分组不准确,就容易为后期体育教学埋下安全隐患。肖福云[3]在对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体检结果分析,认为中学时期的体检不够重视,有的很不认真;参加招生体检的医生在高考体检中存在不够严肃和不认真的表现,有的身高与实际不符,有的存在器质性疾病而体检结果正常,而视力、辨色力的误差更加普遍。新生的入学体检并不是要把某个学生挡在大学校门的外面,主要是更加全面、准确的对学生健康进行摸底,以便在校期间更加科学的安排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特别一些特异体质的学生应当是重点预防的对象,刘河旺[4]在对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分析中,把导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9种代表性致因按影响程度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最重要的致因,包括4种,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学生特异体质的风险。

3、学校建立全覆盖的保险制度

学生伤害事故一旦发生会给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校园内发生伤害事故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学校缺乏稳定而充分的资金来源,当一个高额赔偿事故发生后,学校常常处于缺乏经费的巨大压力中而进退两难。许多国家都采取了校园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社会化的做法,可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和帮助[5]。建立我国学生伤害事故的社会保险制度——“学生伤害险”作为利益攸关者应该达成共识,在伤害事故中因此都能转移一部分风险,并且能够最大化各方的利益,进而减轻自身的利益损失,使各方的利益受损最低化,从而充分维护伤害事故有关方面的利益,是一个各得其所的办法。在具体操作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校方责任险”来分担风险,而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伤害险”来分担风险[6]。

4、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体育课堂发生伤害事故,教师是第一现场的急救主力,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熟练、正确的急救方法和手段,以便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及时实行急救,也通过课堂教学把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把“运动伤害的现场急救”作为必修内容进行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的急救办法,同时了解体育活动、饮食状况、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运动习惯,降低学生因为保健知识匮乏导致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4]。

编制运动伤害预防措施与现场急救手册,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墙报等不同的方式,传递预防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意识和急救操作能力。形成正确、科学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其在内容方面重点传播体育活动参加者常见运动损伤与伤害事故的基本概述,主要介绍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急救的目的与意义,急救的任务与秩序,预防的原则和措施。

4.1现场急救的医疗救护原则,主要是现场救护的步骤和初步检查、初步诊断的方法。

4.2现场急救的组织管理,组织现场人员的自救与互救、卫生救援力量的组织。

4.3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其中主要有现场解救、止血、包扎、固定、转运以及现场心肺复苏术。

4.4常见运动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方法,如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单纯软组织挫伤、软组织挫伤合并内脏或其他组织损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或脱位、骨折、颅脑损失、中暑、溺水、晕厥(包括低血糖)、休克、急性中毒、癫痫、虫蛇咬伤等。

4.5定期、不定期邀请急救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体育教师,再通过受训人员的辐射作用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运动保健知识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和措施,切实提高师生的自救、互救的能力,能够在第一现场组织救援,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防止和避免二次伤害,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为后期治疗争取时间。只要能够施行正确的急救,可以大大降低和避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5、建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预防和减少学校体育课中学生伤害事故隐患,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防范为主、安全第一”原则,特别需要制定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如下图),是快速、有序和高效处理伤害事故的必要保证。

在此应急预案中,事故协调处理小组成为了关键的环节,负责协调和组织整个事故处理全程,因此在人员配备方面需要综合多因素考虑,笔者建议必须包含法律、社会、医疗、教育(含体育教育)、新闻等各专业的行家,并依据事故性质的不同而适时调整。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校园重要突发事件之一,处理结果关乎多方利益,牵动社会和谐。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体育伤害事故进行客观、公正和高效的处理是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保证。如何对高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风险管理,其具体体现在,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建设、入学体检、规范体育教学与科学体育锻炼来对风险进行预防;另一方面通过保险来分担风险、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以及建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来积极应对风险。

参考文献:

[1]孙冬青,孙金蓉.高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校方责任”确立的法理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8.

[2]赵斌,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

[3]肖福云.广西师大1983~1992年新生入学体检复查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4.3.

[4]刘河旺,刘明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与风险应对[J].成人体育教育学刊.2011.4.

篇4

安全,是校园进行正常教育教学的保证,是每个家庭幸福的保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根据上级针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如下:

一、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如食堂卫生安全制度、值班制度、防灾紧急预案等),安排24小时值班,确定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作好指挥调度及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体制。落实逐层承包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年级组长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层层有人抓,人人有责任的承包机制。校园与各部门负责教师(包括班主任、宿舍负责人、伙房管理员、化学实验员等)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并在“四考”中实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

2、大力学习宣传安全知识,克服师生存在的麻痹大意的思想。利用校会、班会、主题班会以及校园广播、板报、演讲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使师生认识到什么事有危险,什么事不该做,做了会有哪些后果,应该怎样做,怎样避免危险;如果发生危险 ,应当怎样自救,怎样互救,怎样求救。

3、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对重点屋舍、电路、食堂、小卖店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4、纪律是对孩子行为的约束,而这种约束正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必须加强常规管理,不能出现管理漏洞。尤其是在中午、晚饭后加强监控力度,坚决制止下井洗澡的事情发生。主要由带班领导、执周教师组织学生会查人落实。

二、校园安全工作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用电安全

1、放学后值日生要切断教室电源。

2、雷雨天要切断楼内电源。

3、住宿生严禁私自在寝室内使用“热得快”,不得私自接灯,不得使用交流电的录音机等自备电器。

4、遇到电路故障,发生断电情况,学生要报告电工修理,不要自己进行线路维修。

5、打扫卫生要注意保护电器,切忌用湿布去抹电线和灯泡灯管、插座等电器。

6、不许爬电杆掏鸟,不在电线下进行放风筝、玩球等活动。

7、如果发生触电,马上就地实施科学救治并联系医院,然后上报。

(二)、用火安全

1、增强防火意识,学习防火知识。

2、学生不得玩火,冬季取暖,依据《取暖防火制度》执行。在取暖期防止煤气中毒,带班领导、查宿教师每天都要严格检查炉具,检查通风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

3、学生做好防火宣传。如劝说、阻止父母不在野外用火,家中用火注意安全,安全使用煤气罐等。

5、食堂做饭用火,依据《伙房防火制度》执行。

6、如果发生火灾(因明火或因电引起),怎么办?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慌,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是授课期间,应马上疏散学生,并逐级上报。在救火过程中,不允许学生参与救火,只可以做一些辅工作,教师经过培训的可以参与救火。

(三)、体育、游戏安全

1、经常检查体育器械,保证器械的安全性。

2、体育课,教师严格要求,杜绝大撒鹰。

3、教给学生防护知识,以及正确的使用体育器材的知识。

4、在课间做正当游戏,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不得在楼栏处拥挤,更不得做危险性游戏。

5、运动或游戏时发生伤害,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正确处理,伤害严重马上联系医院,并逐级上报。

(四)、劳动安全

1、劳动时,严密组织,责任到人,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分配听指挥。

2、使用工具时,严禁嬉戏、追逐打闹。

3、注意劳动保护。

(五)、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1、除列入校园工作计划中的重要教育活动之外,原则上不再组织其他群体活动。如春游、秋游等。

2、如有群体活动,必须建立严密组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六)、食品安全

1、师生食堂严格按《伙房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2、严格控制进货渠道,购买安全合格的食品,并作好记录。

3、对校内小卖店严格监控,定期检查,发现过期或不合格食品马上责令其食品下架,令其改正。

4、如发生食品中毒,值班教师、负责同志马上联系医院或拨打120电话,并立即上报。

(七)交通安全

1、每位师生必须牢记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

2、学生骑车(不满12周岁的不允许在道路上骑车),要求不许脱手骑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等;教师不得酒后驾车。

3、出入校门必须下车,并本着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规则。

4、坚决不允许学生骑摩托车上下学。学生上晚自习不允许骑车。

(八)、恶劣气候、环境下的安全问题

1、遇雷雨时,防止雷击,要求孩子不到高树、电杆、墙下等处躲避,也不要站在山脊等高处,也不要接打电话。

2、如果在放学时发生雷雨,必须推迟放学,雨后没有洪水,可自行结伴回家,天晚时可联系家长,或由老师护送回家。如果发生山洪,必须由家长来接,或由老师护送方可离校,如遇特殊情况,应留校住宿或请老师想别的办法。

3、如发生地震,班主任或授课教师马上组织学生有秩序的撤离到宽阔的操场。二楼西边两个教室的学生从西边的楼道撤离,东边两个教室的学生从东边楼道撤退。

(九)、防洪措施和应急预案

1、我校地处天河岸边,防汛形式严峻,全体师生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将防汛工作抓深抓实抓到位。

2、建立防洪抢险指挥组织,遇到紧急情况指挥有序。校长为总指挥,政教处和总务处,年级组长到老师的四级指挥负责体制。值班教师24小时到岗,住校教师积极配合,如有情况立即上报、下传。

3、关注天气形式,收看天气预报,如出现异常,早做安排。

4、建立上游预警机制。与上游的富贵山小学、歪脖沟小学建立联系,如出现局部大雨,发生山洪,马上通知中学,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实施紧急预案

5、白天授课期间发生山洪,危及到师生安全,要求学生听从老师安排,有秩序的转移,转移到距校园500米的东坡村(路线:沿公路南行,向东)。情况紧急时,要求学生要抓紧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能独自回家。

6、夜间发生山洪,危及到校园安全,值班老师、住宿老师马上组织男女住宿生学生转移,并逐层上报。水不太大时,可转移到教学楼,水过大,按预案5转移。

7、汛前准备。思想准备,加强防洪意识,遇事不慌;修渠筑坝,重点排查,消除隐患;物品准备,准备好药品、手电、铁锨等物;保证通讯的畅通;进行防汛模拟演练。

(十)治安工作

篇5

一、体育教学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1.学生因素

(1)缺乏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

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正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首要原因,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呼吸、心血管系统的活动,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加大关节活动幅度,使人能更好地进入运动工作状态。但有一部分学生在准备活动上“偷工减料”,最后在运动中出现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等现象,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2)技术动作的掌握缺乏科学性。

体育运动中,学生在学习动作时,有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认识不到位或在学习新动作时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以前的经验上,因而在运动中也常因没有掌握动作要领,违背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征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3)心理与生理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练习得很认真,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有的学生活泼开朗,而有的学生孤僻懒散。前者是兴趣不同所致,不感兴趣则心理活动水平下降,身体运动技能未能激活,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后者由于性格上的差异,那些孤僻内向的学生,往往反应较慢,运动能力较弱,且在不能完成练习任务时,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活动,不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和出现斗殴现象。

2.教师因素

(1)部分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如果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不及时制止,往往会出现事故。再如,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或下雨,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等,有的体育教师依然盲目进行体育课,在那样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课,严重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安全。有的体育教师更是进行放羊式教学,擅自离开教学岗位,根本没有在乎学生的人身安全。所以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是很容易导致体育课安全事故意的出现。

(2)教学观念的陈旧。

大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传统的军事体育影响,片面地过于强调服从命令,强调行动的一体化。这样的教学观念,长期以往只能将师生关系“演变”成了对立、统治、失衡的关系。教学变成了缺乏实效的机械操演,不但使原有的体育教学本色丧失殆尽,而且极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出现。

3.学校因素

(1)课务安排与学生运动时间存在矛盾

少年时期的学生的神经特点是易兴奋但不持久。因此,不论是哪种活动,练习时间都不应过长。然而,有个别学校存在着把一个班的体育课和活动课安排在同一个下午的现象,学生刚上完体育课,就到了体育活动的时间。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低血糖的现象,从而导致事故的出现。

(2)场地、器材因素。

由于体育场地、器材造成学生运动损伤是很常见的,比如学校的足球场,如果场地不平整,活动中就很容易引起踝关节扭伤。又如学校的篮球架,如果不稳固,学生进行活动时倒塌下来容易砸伤学生。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以下二方面:①学校采购器材和建筑场地时存在问题,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让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和劣质工程流入学校;②学校或体育教师没有按器材、场地使用说明、使用率、使用时间等情况对场地、器材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

四.体育课突发安全事故的科学预防措施

1.学校方面

(1)课务安排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上体育课,从事“三基”的学习,主要是运动神经中枢兴奋,学生学习文化课,主要是言语中枢兴奋,但任何一个中枢过度兴奋都会转为抑制,二者既独立,又有联系,单纯地追求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而安排体育课程表时,应该了解人体生理学知识和青少年生理活动规律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并与体育教师密切配合,科学安排好体育课程表。

(2)加强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制度能使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为了学校体育工作安全的更好落实,学校在每一个学年或每一个学期,都应制定安全防范的工作的制度,层层落实,让每一位教师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真正清楚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的内涵。

(3)对大型体育活动必须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这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作为学校或体育教师事先应该充分考虑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损伤事故,并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治疗应急方案。

2.教师方面

(1)提高教师的责任心。

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特别是上危险性比较大的课程(如实心球、中长跑等)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要有耐心指导学生。体育教师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擅自离开教学岗位。上课前要确保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完好,关心天气的变化,如出现特殊情况应用时作出调整。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师必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爱岗尽责,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教师自身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学生更健康成长。

(3)加强体育课组织管理。

课前考虑细致周到(认真备课),将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安全。因而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有较强责任心,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除备教材外,还须备学生、器材,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几种安全措施,均须做到胸有成竹。教师灌输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学会宽容,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掌握必备的急救常识。

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能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把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3.学生方面

(1)增强安全意识。

增强安全意识,要做到警钟长鸣。要认识到在体育运动中思想上时刻引起重视,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更不能在上课时调皮、相互推撞,因为自己有时根本不知掌握的力度和分寸,再加上自己本身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2)要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体育锻炼时,学生不但要学好科学锻炼身体方法,而且要提高在运动中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练习中遇到意外事故时做自我保护,同学之间也应学会在练习中对其他同学做保护与帮助。

篇6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行政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特制定本措施。

(一、)按照“积极预防”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幼儿家长及全体师生员工宣传《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使全园师生及家长能够领会精神,熟悉条文,创造法治环境,切实增强积极预防的意识,提高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能力及水平。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园。

(二、)针对《办法》中幼儿园所承担的责任范围,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园“安全管理制度”系列,建立建全预防与处理机制,以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依法、合情合理及时的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将各种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

(三、)进一步明确主管领导安全负责制,专职人员、各部门领导、各班组长、教师等要具体承担起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做到安全工作层层落实,常抓不懈。

(四、)完善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制度,做好内保工作,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积极做好幼儿园周边环境的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在工作中主动联系派出所、、街道、工商管理、文化监督部门共同抓好治理工作,确保幼儿的安全。

(五、)加强幼儿园园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的管理工作,在由幼儿园提供给幼儿使用的玩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六、)抓好幼儿园的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饮用水安全工作,做到谁分管谁负责,对食堂、消防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加强管理力度,对进入食堂的食品原料等要从源头上把好关,严防投毒事件、火灾事件、饮用水中毒、食品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七、)各班级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或园外活动时做到逐级审批制度,每次外出活动都应做好活动安全教育、保卫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并批准、上报。在活动中,做到安全责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等,追究其组织者的责任。

(八、)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或其他有关规定,严禁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及操作规程,坚决杜绝组织或安排幼儿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劳动、体育运动及其他活动。不得组织幼儿参加具有易然易爆、有毒等具有危险性活动。加强对幼儿的关心,对学生中有特异体形或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学活动(如体育课)的学生,要尽量做到提前知道,在上课时给予必要的注意,避免造成事故。

(九、)加强门卫值班制度,严格控制开关园门时间:早晨7:00开门,晚上17:30关门,要求值班老师准时到位,并认真做好书面记录。对幼儿在园内所进行的危险性质活动(如爬墙、越门等),全园教职员工都应有加以制止的义务。

(十、)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疏于管理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领导及管理者、教师职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全园批评、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启动时机:幼儿园发生幼儿伤害事故时,启动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组 长:xx

副组长:xx

组 员:各班教师

(二)职责:

1、幼儿发生伤害事故时,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机构成员、保健员应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及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保护现场,救助受伤害幼儿,同时应及时告知幼儿的监护人。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幼儿发生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应在一小时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3、迅速收集有关事故信息,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及做好事故现场有关证据的保存工作。

4、在做好抢救、救援工作的同时,尽快恢复幼儿园的

篇7

一、高度重视,及时部署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把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纳入当前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中,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由校长担任组长,各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或组员,下设晨检组、卫生组、宣传组、检查组、信息组、培训组、应急组等,明确工作职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甲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制定了《中心小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预案》。增加了卫生教师,任命了××校长为上级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的信息沟通联系人和主要工作人员。制定防控工作网络图,完善了卫生和防控工作制度、《中心小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问责制》,层层布置,确保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组织培训

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平台进行宣传,学校对外设立了一个橱窗、校内设立两个橱窗、一个黑板报宣传预防甲流感的知识、每个班级张贴了宣传画,每个班级的黑板报都开辟了专门的栏目,进行宣传,向全校学生发送××乡联校印发的《致家长一封信》,利用广播会议,向师生宣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卫生部《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ini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学校甲型hini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传达了9月7日在29中召开的校长、卫生教师培训会议精神,明确了学校是重点防控单位,根据专家预测,秋季天凉之后,甲型h1n1流感患者可能增加,所以要强化防范意识。敲响甲流感防控的警钟,同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让大家明白甲型h1n1流感是可控、可防、可治的。

卫生教师从假期起几次参加县乡政府、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举办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培训会,校长、卫生教师面向班主任、全体教师、全体学生做专题宣传培训,内容涉猎,面向防控领导组工作组成员应该如何做、班主任老师应该如何做、全体师生个人,如何做好个人卫生、如何加强防范等方面。先后在校内培训达5次,受训人员500人次左右。担任健康教育课程的老师,在开学第一周上了一堂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课。

上好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树立公德意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四、环境卫生,通风消毒

在暑假期间,学校后勤总务部门,就组织了环境的改造和一些设备的维修,维修了自来水龙头、下水道、水池,清除了花坛、足球场上的杂草。开学前,为每个办公室、教室掸尘,打扫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为每个教室、办公室消毒。为了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设备保障,购置了84消毒液、喷壶、体温表、消毒用的药棉等医药器材。开学以后,环境卫生做到每天清扫保洁,每天检查,每天晨检把教室、办公室通风作为重要检查内容,各班和办公室做到通风换气情况良好。有工人专人负责消毒,每天对厕所消毒,每周至少一次为班级和办公室消毒。

五、构筑防线,做好晨检

做好晨检工作是构筑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带班行政对教师进行考勤,因病缺勤,登记、报告、追踪病因,控制外来人员入校。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因病缺勤,登记、报告、追踪病因。卫生教师巡视督促各班级各办公室通风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归类当天的晨检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从开学以来我们分别进行了开学前一周教师外出情况登记、开学前一周学生外出情况登记、对他们身体状况进行了解。

六、积极采取

防范措施

为了应急突发事件,成立了应急小组。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学校设立隔离室,防患于未然。

检查组对晨检情况进行检查、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班主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各工作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登记反馈,适时调整。

预防甲流工作以来,从思想上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1、保证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在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2、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温度适宜。对教室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毒。

篇8

一.听评教师的教学思想

1.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性。体育教学思想的基础性体现在“全员”和“全面”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善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而且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能、体质、心理水平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在组织体育课堂时,教师不仅要处理好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多维关系,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还要提倡师生互动、同伴交流合作,让学生在集体大环境中全面成长。

2.体育教学思想的原则性。体育课程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健康第一”和“身体练习”。首先,教师要认真把握和贯彻国家体育课程的导向精神,着力体现体育课程的价值,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其次是紧紧抓住“身体练习”这个学科特点,通过有序、高效的课堂组织,科学安排运动总量和运动强度,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3.体育教学思想的先进性。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科学、高效的教学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的范畴不断扩大,学校体育已经溶合了时尚、保健、竞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体育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吸纳新的教学素材,把体育课堂进化成为一个能促进师生共同生成、共同实现、充满体育人文精神的学习场所。

二.听评学生的课堂参与

1.运动兴趣。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主要动力,它直接影响体育参与的行为和质量,体育课堂学生运动兴趣的评价,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出色的体育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课堂练习兴趣,同时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能直接指向或优先指向于课堂学习的内容,始终让体育课堂在情绪高昂、气氛活跃、精力集中的情境下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

2.行为表现。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体育行为、管理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综合,学生在经历运动“付出”过程的同时,体验着运动的快乐。但由于体育课堂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大,不同的天气、场地、器材等条件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往往也表达了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取向。消极、不良的课堂行为,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更有可能诱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优秀体育课堂应该倡导学生形成文明、健康、安全、进取的学生行为,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充满团结、和谐的氛围中促进自己的身心活动。

三.听评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学准备能力。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在课前准备中,执教者要对教材、学情、场地、器材、教法进行直观、全面的思考,并在教案中加以表述。所以,备课教案是评价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评价教案,实质上也是评价教师对体育课程理解的整体水平和把握深度。

2.教学组织能力。再好的课堂构思、再生动的教材内容都必须以课堂教学组织为平台,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课堂流程得以有序、有效地展开。课堂是体育教师展示才能的主要舞台,通过教学组织过程,能反映出教师对课堂各类要素安排组合、联结的综合能力。体育课教学的组织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每个体育教师都可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体育课堂组织必须以达成课堂目标为前提、以优化课堂程序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否则,就有可能形成花俏、没有现实意义的教学固定程式。

3.教学预测能力。体育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的学习场所,学生的体能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教学预案与教学现场的不同。有经验的体育老师,不仅能周密计划教材内容的搭配运用和教学细节的编排,同时更有能力对课堂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计和估测,思考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课堂中加以随机应变,让体育教学更富有灵气、更生动活泼、更贴体育教学的实际。

四.听评课堂的教学效果

1.运动负荷。比较体育课与学生的课外游戏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运动负荷的控制。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保持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有可能演变“游戏课”;过大又会超出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又有可能演化成“军体课”。不合理的课堂运动负荷,不仅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更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因此,合理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当然评估运动负荷不仅是分析几组简单的数据,更要研究和探讨运动负荷的调节策略,研究调控运动负荷的具体方法。

2.心理指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愉悦身心,促进人脑思维敏捷,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可以发现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心理变化的多元性。从事自己感兴趣、技能强的运动项目,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激励增强自尊、自信心和自豪感;参加集体体育活动,可以调整人们某些不良情绪,消除情绪的沮丧和消沉。所以,在高效、创新的体育课堂中,学生身体健康的提高,可能仅有一段较短的时间周期,但在心理、思想等这些隐性教材内容的学习上,往往能让学生铭记一生。

篇9

一、领导机构健全,责任分管到位。

1、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冲鹤小学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吕宙垣校

副组长:伍国兴 潘兴带 刘美环 邱少良 黎汉清

组 员:陈佩如 钟国健 曾健波 黄兆强 江健英

学校还根据安全工作教师能力的实际,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个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工作落实到位,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以宙垣校长直接抓,分管黎汉清安全注册主任具体抓,与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管理局面。

二、安全制度保证,措施扎实到位。

1、健全与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的制度。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制订相关安全制度与各班班主任签订班级安全工作责任书。各班班主任是本班学生直接安全责任人,是组织与实施班级活动的学生人身安全直接责任人。每学期将班主任工作和各班学生人身安全工作列入考核内容中,各班任也相应制定本班相关的安全守则供全班学生学习与遵守。凡各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学校声誉的违纪行为,学校将取消该班为“学校文明班集体”的称号。

2、与科任教师签订责任书。

学校对任课教师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科任老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谁上课,出问题谁负责制度。贯彻“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特别是上体育课与文体课的老师,由于我校场地限制,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大,容易出现学生碰撞受伤事故,鉴此,学校多次召集这些科任老师,认真分析上课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与他们一切研究制订上课的基本程序要求,有效地减少上体育课、文体课出现的安全意外。

3、建立学校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并对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防地震等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进行紧急疏散的预演,收到良好的效果,经演练,学生能按顺序、按要求集中到学校规定的集合地点,最快的班只需要二十秒时间。为预防突发事件紧急疏散奠定基础。

三、打造平安校园如虎添翼——成立学校安全监督员机构。

1、加强安全监督领导小组建设。

组 长:吕宙垣

副组长:黎汉清

组 员:

2、定时召开安全监督会议,及时做好每周一次安全小结工作。

3、全社会总动员,群防群治群利。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勒流街道公安、交通警察、消防中队、村治安队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每学期初和学期结束,我们都邀请法制辅导员到学校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节、假日(暑假、寒假等)都印发安全通知书,提醒家长要对学生在节、假日安全做好学生监督工作,并请村治安队协助学校在节、假日对违纪的学生进行制止和教育,多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社区、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教育,提高能力。

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

1、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利用队活动、文体课、班会课等渗透的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骗、防盗、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震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利用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强调安全事项。通过公开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根据个别特殊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五、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治整改。

篇10

论文摘要: 本文从文化学的心理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对学校如何规避体育伤害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预防和规避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出建设性的策略。 

 

近几年,全国各地因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而引发的经济、法律纠纷也随之而来,不仅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而且给学生、家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些学校因此取消了对抗性强、有风险的体育活动,甚至学生下课了也不让去操场,可谓是“用心良苦”。这种做法与体育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此形势下,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对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规避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我从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这三个文化学层面对之进行了分析。 

一、心理文化层面的分析 

心理文化层面,是形成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的基础,它具有统摄全局的作用。 

1.转变管理理念,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管理模式。 

对于学校伤害事故的管理,应当着力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高效实用的管理运行机制。例如,当前国外已被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体制,就是一种可行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管理模式。由于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种不确定性的事件,如果我们能够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对其进行规避,使其不发生或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就能从体育运动中获益。 

2.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教育。 

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助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安全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免疫力,有效预防和制止侵害学生安全的案(事)件、事故和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有助于维护学校安全、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的顺利进行。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应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列入教育计划,安排教学课时,以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学校要根据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点及致因,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 

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不能为所欲为。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与训练时,一些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较差,不遵守课堂纪律和比赛规则,追逐打闹,不能完全按照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进行练习和比赛。他们生性顽皮好动,但由于尚不具备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和预见后果的能力,往往容易发现伤害事故。学校可以采用多种主题教育的形式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让学生形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体育职业应有极强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此,学校体育及管理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应该以身作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尊、自爱、自律、自信。教师应成为学生最直观、最亲近、最有效、最利于效仿的楷模。同时,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并适时提供帮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并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5.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当前我国学生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精神欠缺,法制观念存在偏差,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营造“依法治校”的氛围、重视法律课程的开设、加强相关的主题教育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把提高法律意识从内在的认识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意识到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把法律当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目的。同时,体育老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要认真学法、知法,明确违法和合法的界限,做到无责不揽、有责不推;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用法律规范教学行为来要求自己,把自己的行为同国家的法律联系起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人为的原因造成的责任事故占绝大多数,其中由于思想问题有意制造事故者极少,因此,加强事故预防的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训练、比赛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运动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把握学生思想情绪,有针对性地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及时调整他们的异常心理状态,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伤害。 

二、制度文化层面的分析 

1.建立学校体育安全工作责任制度。 

为确保学生的体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建立健全以分管校长为首的分级负责的体育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1)由分管校长挂帅的学校体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以校党委书记为首的体育安全思想工作保证体系;(3)以校团委、学生会为首的学生体育安全工作保证体系;(4)由专职人员组成的保卫处。建立这样的体系,可使体育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齐抓共管。 

2.健全学校的卫生保健制度。 

学校要有合格的保健教师,并且建立学校的卫生保健制度。同时要加强保健教师和体育教师的沟通和联系,以便体育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具体包括: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运动猝死;对不宜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要教育、定期复查,并做好监督工作。 

3.制定体育场馆和器材管理条例。 

为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其为学校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并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场馆管理制度,同时要明确场馆管理人员的职责。 

4.规范体育教学常规。 

体育教学常规虽然常常被提起,但是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调查发现,许多伤害事故都涉及到教学常规。因此,我们必须严格规范体育教学常规,包括教师课前根据人、地、物、气候、教材的不同认真备课;课中要科学地安排练习如进行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安排负荷量与运动强度,运动结束必须进行放松整理活动;课后进行小结,等等。这些教学常规对降低伤害事故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5.制定体育课外活动或特殊体育项目的安全守则。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调查发现,许多伤害事故都是在学生自由活动时发生的,这给学校规避运动伤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课外活动或特殊体育项目,如野外生存、攀岩、登山的安全守则,对大大降低事故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6.建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为了保障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人生安全,学校需要制定科学严谨的体育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中,应包括:成立体育伤害事故处置的机构、处置的原则、处置的程序三方面,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程度。 

7.建立学校体育保险法规制度。 

建立学校体育保险法规、制度,可以使学校体育朝着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确保学校体育在出现责任纠纷时做到有法可依,确保学校体育教育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和改革,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获得最佳的法律效益。 

三、物质文化层面的分析 

1.完善硬件设施,创建舒适体育运动环境。 

学校应对校内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对已损坏的设施、器材立即维修或更换。对体育场地要做好护理,避免因积水、砂砾等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体育场馆内部存在危险的设施、物品、位置等应给予警示,同时在运动场地旁设有明显的标志牌,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体育设施,力争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都降到最低。要力争有关方面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场馆改造与扩建,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确保提高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为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2.张贴相关的安全守则或宣传画,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了使学生对相关的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校可以在各体育场馆内张贴相关的安全守则、注意事项或宣传画,这样既能达到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又是学校体育文化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光绍,蔡灿龙.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边宇等.我国台湾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