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历史遗产。在建筑与城市遗产方面更是瑰宝遍地,无论在祖国大陆还是宝岛台湾都有着大量的积淀着历史信息的建筑遗产与历史街区。两岸目前都在对这些历史遗产进行积极的保护,由于长期两岸隔阂,大陆与台湾在保护建筑遗产与历史街区、地段等在理念、策略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分别积累了许多经验与做法。在近年两岸建筑学术界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两岸增进了相互了解,相互吸取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促进了两岸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现以台湾新竹、台中等城市为例,介绍台湾在旧城更新改造、城市设计方面的一些策略和经验。
1 再发展策略是保护的出发点
位于台湾西北的新竹市,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是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之一,旧城区竹堑充满了历史人文遗迹,且迄今仍为新竹市民最重要的生活与商业消费中心。但因旧城产业老化,公共设施不足,现代化新区的建设完善等因素使老城逐渐失去活力。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市民自发的改造更新活动易缺乏对延续历史重要性的认识,旧城肌理与空间形态受到严重侵蚀,恢复历史风貌成为当务之急。台湾未来发展定位是无烟化的科技产业及旅游观光产业,所以城市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成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台湾官方与民间团体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历史遗产是一定要保护的,但不是简单的保护,而是要使历史文化遗产恢复昔日光彩,同时也要使旧城内的产业注入新鲜活力,使旧城获得再生。即注重再发展的策略成为台湾地区历史建筑、街区与地段保护的最重要的基础理念,是保护的出发点。例如新竹市政府经过长期的规划研究,配合竹堑旧城产业与观光的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步行交通网络,兴建了大量的围绕旧城周边的公共停车场,使之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推动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空间环境改善工程。通过系列措施,恢复了旧城的城市生命力以及古城的质感与风貌。旧城内老店的经营,零售与服务产业都得到复兴。改善了旧城居民的人居环境品质与旧城旅游观光资源的质量。
2 成功的策略与经验
2.1 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政策
特定专用区政策最早在台湾《都市计划法》中明确,在城市规划(台湾称为都市计划)范围内的土地视实际发展的状况划定各种特定区如农业特定区、风景特定区、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等,分别限制其使用。法律规定特定专用区内的土地及建筑物不得违反其特定用途,而且各地对特定专用区内的建筑物使用、基地面积、容积率、建筑高度、交通、景观、消防等等都分别加以详细规定。
立法后台湾依照国外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划定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范围规定为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专用区分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文物古迹占有的地域范围设定为严格控制区,严格保存环境的历史原貌,除了维护外不得改变原状,以使历史信息安全传承,市民集体记忆不会被抹煞。文物古迹所处范围的周边地区为环境协调区,区内新建建筑必须与历史建筑协调,并控制其高度、体量、结构、色彩、建筑风格与使用性质等,可以通过特定专用区城市设计准则来保证。新竹市为恢复竹堑旧城的城市活力、彰显旧城的历史文化特质与风貌,促进旧城内传统产业的复苏,“市政府都市发展局”经过近两年的城市规划调查作业程序后,开展了“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案”。在规划中,为保存旧城中历史街区聚落及风貌,兼顾历史资源的保存维护与民间团体与个人开发权益,划定了历史街区、历史街道,并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传统聚落,古街市等依照法定程序审查并确定为“历史建筑”(相当于大陆的文物保护单位),然后实施严格的特定专用区城市规划管制。由“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的实施,当地民众期望能创造旧城区产业再生的契机。通过对历史街区的保存与维护,也保存了可贵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地方民众的共同记忆,突现竹堑旧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2 推动城乡风貌改造运动
台湾的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可以溯源至美国19世纪的都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_nt),但这场运动局限性在于仅重视城市表象物质形态的改造,未真正触及社会与经济改革。步入2l世纪的今天,台湾民众殷切希望改善提升生活品质,能够生活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中。1989年起岛内以政府补贴为经济支撑陆续开展了“创造台湾城乡风貌示范计划”,提出“美化、绿意、美质”行动口号,最终使人民享有“有文化风格,充满荣誉尊严的城乡”、 “有田园绿意,处处生机盎然的城乡 、“有品质魅力,值得认同感怀的城乡”。城乡风貌改造计划实施范畴涵盖了亲山亲水空间、公园绿地、城乡公共空间、历史文化空间、都市夜景营造及社区生活环境等方面。
政府在每个年度的补助策略如经费分配方式、重点补助项目等会依据大环境的转变与趋势作适当的调整,以求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最大效益。补助方式从初始的“通通有奖”,逐渐调整为“竞争性为主,政策引导为辅”的补助策略,建立良性竞争体制。鼓励地方政府提出更具突破性和示范性的保护计划,用正确的观念、程序和方法,寻求地方古迹活化再生。
台湾城乡风貌改造运动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执行比例偏重于硬件设施,保护范围未很好的从建筑、街区本身拓展到文化层面,生活记忆层面,城市生活历史的层面,当然这很难:还有缺乏一致性的整体规划设计,不过可从制定城市设计准则来加以改进;另外存在民众参与程度不高,利益团体冲突等现象。但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已成潮流,民众开始更关心环境质嚣,思考地方发展问题,开创了历史建筑、街区保护改造发展的契机。
2.3 容积率转移与奖励政策
台湾较早引入了容积率转移与奖励办法来取得公共设施用地,有利于历史文化资产保存与开发,1989年3月出台了《都市更新建筑容积率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奖励容积率可以达到建筑基地法定容积率的1.5倍或建筑基地的0.3倍法定容积率加上原来的建筑容积率。容积率转移是一种补偿措施而不是奖励措施。它的对象限于古迹、历史建筑、有意义的公共空间或者城市规划的公共设施。前面提到实施容积率转移与奖励制度是为了历史建筑的保存维护与加速取得公共设施的土地,另外还考虑到土地所有权人及建筑物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以新竹市为例,“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划定历史街区、历史街道,并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街市等指定为“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地块可按《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容积转移作业要点》允许:一宗建筑基地将其建筑容积的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另外一宗土地,以鼓励其配合保存历史建筑。还可以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规”享受税赋减免。“都市发展局”将清代形成的旧城城垣遗址所涵盖范围指定为历史街区,并将该区内尚未开发的街道列为优先实施容积率转移对象,其空问形式定位为步行街,将历史街道构成步行网络,实现walkable city,让市民体验不同时代所遗留的空间轨迹。对延街立面与形态实施严格的管制。结合持续利用城乡风貌改造补助资金改造市街,修复街面,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旧城复兴、发展。
2.4 引入城市设计理念的历史风貌保存
台湾地区在1980年开始实施城市设计制度,并制定了相关的都市计划法规,将城市设计分为城市保育、城市开发以及社区等目标取向。建筑历史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设计范畴,属于城市保护取向范畴。具有悠久历史以及丰富人文景观的城市或街区在进行城市设计时都以历史保存、延续为主题,城市设计策略重点自然就落在如何再现历史与生活的记忆上。由于城市设计是一种满足城市居民生理、心理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对城市的营造进行巨细皆兼的创造性活动,对城市地标、人行开放系统、延街立面、建筑高度、底界面等等城市要素进行系统设计,所以进行历史建筑、街区保护时往往站到较高的起点上,不再是简单的建筑单体保护,而是系统整体保护与再生,注重整体的协调。
以城市设计准则来约束环境协调区建筑活动,使之与严格控制区内的文物古迹相协调,并对新建建筑的高度、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性质等加以控制。还以城市设计宏观调节旧街区的公共设施建设,使之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增强旧区发展动能,但历史的纹理在设计中不能受到威胁与变化。新竹市是以四度空间的城市设计手法及管理手段,进行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的保存与再生。
2.5 公众参与与社区规划师制度
台湾在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方面注重公众的参与,尤其在引入城市设计理念以后,在城市设计方案评审中加入民众参与环节,并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新竹市在推动“竹堑旧城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都市计划案”时广泛征求各阶层、民间团体、学术机构的意见,先后召集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社区规划师组织、商业机构、民间团体的人员举行多次研讨,专家学者系列论坛就有6次,大陆学者亦有参加。台中市在拟定城乡风貌改造计划中亦广泛听取民众意见,设计师深入社区调研,阶段成果及时公布,加强规划过程透明度与决策的民主化。
社区规划师体制产生于欧美,台北市于1989年创建了第一届社区规划师工作团队,至今社区规划师已逐渐在社区、邻里、互联网络及各层会议中崭露头角。社区规划师是一种服务性、荣誉性的角色,一种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让其在保护过程中由下而上的了解民意,另一方面由上而下的传达政府的政策。历史建筑与街区在保护过程中有社区规划师的帮助,在历史建筑指认、调查建筑及街区的人文历史背景,确定容积率转移,帮助历史建筑物产权人申请专项维护资金补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启示
台湾地区能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取国外的历史遗产保护经验,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形成了依法保护的工作观念。在多年的保护工作中走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成功经验,有许多方面是值得大陆地区借鉴的。2004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第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5处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亮了黄牌[2 J,其中有苏州园林与jE京明清皇宫。苏州计划在拙政园周边建造苏州园林博物馆,而新博物馆馆址范围内恰好有几座世界遗产记录在案需要保持的建筑物。江苏省虽然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确定划分为保护范围与环境协调区,而且也对保护范围内的风貌景观地段和建筑按综合条件划分四类的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保护措施加以规定如一类要求:保持原样,不得翻建。更不用说拆除新建了,但苏州的做法明显与政府法规相抵触。面对黄牌,值得深思。
此外地区问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加大信息量,拓宽保护的思维,相互促进与学习先进的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工作具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林钦荣.期待堑城风华再现[J].空间杂志,2001(3):137.
篇2
关键词:烟台市;历史文化核心地段;文脉传承;活力营造;创新发展
1.项目概述
1.1 项目缘起
烟台市历史文化悠久,“山、海、岛、城”城市空间特色明显,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城市肌理被逐步破坏,特有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渐丧失。为了维护和延续烟台城市特有风貌,规划对历史遗存丰厚的烟台山至塔山区域进行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城市设计,以期传承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激发老城活力。
1.2 项目特点
(1)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区,是城市历史文化核心承载地
规划基地位于烟台城区的中心位置,东、西边界分别为解放路和胜利路,北起烟台山,南至塔山,总规划面积3.23平方公里。规划基地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区域,区域内集中了2个国家级历史街区,分别为烟台山-朝阳街历史街区和所称里历史街区。基地内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整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同时,基地周边也存在多处城市级文化设施,主要有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文化广场和科技广场等。
(2)是“山、海、城”景观地位显要的标志性地段
基地北端烟台山灯塔是城市地标,南端塔山三合塔是城市的制高点,项目基地是烟台“山、海、城”特色的集中体现区。同时,从城市发展脉络和空间演变来看,基地内形成了从城市起源到开埠通商一直到改革开放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风貌和空间格局。
1.3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历史街区保护力度不够,原有城市文脉割裂
总体来讲,规划范围内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不够。历史建筑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两个历史街区周边的城市开发,也没有很好的考虑在功能和空间上与两个历史街区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衔接。空间和功能上的割裂,使得城市文脉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延续。
(2)片区活力不足,功能有待优化
项目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区段,是城市历史文化核心承载地,现状旅游服务、特色商业和文化休闲功能缺乏,严重制约了历史街区和烟台滨海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此区域整体缺乏活力。近现代住区现状公共设施、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较为缺乏,难以满足居民日常游乐休闲的需要,导致住区日常生活活力不足。
(3)城市风貌有待进一步强化
基地内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淡化,历史街区周边建筑风格、色彩、体量不协调,特色不够明显。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新建建筑正逐渐蚕食朝阳街历史街区的历史风貌,街区的风貌完整性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
1.4 规划目标与重点
(1)改善和提升旧城区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
(2)明晰和凸显城市整体空间发展脉络,增强和扩大城市中心地区的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及凝聚力;
(3)保护和传承烟台城市特有文脉,留住烟台城市的记忆;
(4)通过有机更新,创新发展,打造和培育 “形象突出,特色鲜明,文化厚重,富有活力”的城市历史文化核心地段。
2.历史街区文脉保护和传承的设计策略
2.1 强化历史街区保护
加强朝阳街、所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延续城市肌理;对待历史街区,不搞推倒重来的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通过功能梳理、建筑质量评价,实施重点改造,整合资源,体现特色、注入功能、完善设施、改善环境;使保护与发展协调互动。
朝阳街历史街区以“全面保护街区历史风貌、再造海港开埠文化氛围”为目标,突出各历史时期的近代开埠建筑风貌特色和街巷广场格局特征。所城里历史街区以“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传承胶东民俗文化、延续传统生活气息”为目标,突出奇山所城明代海防城堡的街巷格局和胶东传统民居的建筑风貌特征。
2.2 打造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轴
(1)更新改造向善街街区,实现三个街区的融合衔接
规划分析借鉴了朝阳街历史街区、所城里历史街区特色空间组织模式,对向善街街区进行了更新改造,将其打造成为“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和“以文化休闲为主题的新都市客厅”。规划通过小街区密路网、主题合院、折坡屋顶等规划设计手法的运用,在空间组织模式、路网组织模式、空间尺度、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建筑色彩等多个方面南北两端的历史街区进行了协调和衔接,充分体现城市了肌理的传承,历史文脉的延续,风貌特色的融合,并通过历史文化轴线的规划,将三个街区有机串联融为一体(图1-3)。
(2)形成延续的历史文化景观轴
规划历史文化景观轴线北起烟台山,空间上与烟台塔相对应;南至体育公园,空间上与塔山三合塔相呼应。作为历史文化核心地段的统领,整个历史文化景观轴南北串联创意商业街区、奇山所城历史街区、体育公园和军事文化教育设施,形成以文化、旅游、商业、娱乐、运动休闲功能为主,尺度宜人、空间开合有序的反应不同时期城市建设和建筑景观风貌的活力轴线。在历史文化景观轴的打造中,规划充分挖掘街区历史文化价值,恢复传统街区风貌,保留街区传统民俗风情和原生态生活方式,进行现状业态的调整和升级,并注入文化与商业有机结合的新功能。
2.3 传承文脉,塑造“历史画卷、文化长廊”
从城市文脉传承的角度考虑,规划提出了打造“历史画卷、文化长廊”的整体构想,以实现和强化城市肌理的南北延续和城市文脉的古今传承。
(1)历史画卷
充分体现规划地段不同区段发展建设、土地使用、景观风貌的不同侧重,协调历史街区与城市更新区,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以奇山所城城市发源地为基点,南北展开,形成反映不同时期城市发展建设风貌特色的“历史画卷”。
(2)文化长廊
深入挖掘烟有的历史记忆,整合、延续城市的空间肌理和历史文脉,以人为本,加强地段内文化项目的策划,以文化为魂,贯穿整条发展带,使规划地段成为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发展,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长廊”。
3.街区活力激发和改善的设计策略
3.1 完善功能设置,激发城市整体活力
针对街区整体活力不足的现状,本次规划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对该区域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确定商业商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生活居住为该区域的主导功能。
规划强调更新区段与周边功能的充分衔接,合理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和不同功能用地的构成比例。通过对街区现有功能的置换、提升,特色服务、文化创意以及旅游休闲功能的植入等措施,增强了街区功能的多样性;设置混合用地,体现功能复合。街区功能的完善和多样复合设置,使得更新街区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能够保持活力以适应新的发展。
3.2 加强项目策划,催生市场活力
为了确保城市更新项目适应市场需求,更好的沟通开发者与规划设计者、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对城市建设项目的操控能力,需要将项目策划的方法引入城市更新规划中,以满足城市更新规划复杂性、投资渠道多样化以及城市规划自身完善和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1]。
因此,项目重点加强了业态和项目策划的内容,以期在保证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市场活力,更好的推进城市更新的健康推进。
3.3 构建慢行绿地开放空间体系,承载日常活力
为激发和承载居民日常活力,规划结合整合改造,沿福来里街规划设置休闲绿道,串联体育公园、居住社区绿地、山体绿化;通过东西向绿化,增强与周边南山公园、文化广场等开敞空间的联系。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系统的营造,规划注重打造该区域的慢行交通系统,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需求。
4.创新发展的规划建议
4.1 延续、创新住区组织模式
规划通过对现状住区空间组织模式的研究,在延续现有住区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宜居性的住区空间模式创新建议[2]:
(1)在现有的干路网框架下深化城市支路网,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住区结构;
(2)有效衔接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构筑开放道路网络,缓解交通拥堵;
(3)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沿支路形成生活次街,加强与城市互动;
(4)形成点、线、面协调布置的绿地开放空间系统,注重院落绿地开放空间和活动场地的营造,形成确保住区安全的“监视网络”。
4.2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更新设计导则
规划将城市设计导则与法定控规图则有机结合、衔接一致,对各地块进行二维量化控制、三维设计引导和公共空间设计控制,既突出了城市设计的重点和特点,又做实了控规的内容,增强了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4.3 构建时序控制的规划建设引导
保护更新项目不同于新建项目,应突破过去只管结果的思维定势,构建时序控制的规划引导,使规划转到既管结果又管过程的动态规划方向来[3]。作为一种动态的规划手段,把城市更新空间开发的诸多要素如政策、市场推动和时间序列结合,在正视城市的现实状况、科学预测未来城市发展规模和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不同时间阶段对应的城市空间开发的区位、规模和类别,是一种按照时间序列所作出的城市空间全面开发的规划[4],将以往规划中终点的合理变成过程的合理。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有序改造”的原则,合理安排了开发和改造时序。
4.4 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
(1)渐次的小规模开发、重建、改建和调整
城市保护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避免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提倡渐次的小规模开发、重建、改建和调整。不间断的小规模改建是有生命力的,这种改造的实质是通过街区有机的自发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小规模更新,实现新的具有传承的生活秩序。
(2)提倡原著民参与,扩大参与者范围
在政府的鼓励下,积极引进官方与民间资本,引导原著居民主动更新维护,既延续他们在那里的生活,又适度进行商业开发运作,实现街区的自我保护更新。
(3)采用“捆绑式”开发模式,吸引企业参与
历史文化核心地段的保护更新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地区的城市建设,其建筑高度、开发强度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其经济效益有限,甚至亏损。在这类地区可采取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城市局部地块开发相捆绑的模式,通过新地块高强度的开发弥补开发企业更新保护的经济利益,以激发开发企业保护更新参与力度。
5.结语
本文以烟台市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城市设计项目为例,结合规划设计需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城市设计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在“新常态”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更加优化的保护更新道路,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实现城市有机、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宣艳.项目策划方法在城市更新规划中的运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23-24.
[2] 杨建辉.无锡市住区空间模式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19.
[3] 段莹.武汉市旧城更新过程特征及时序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69.
[4] 夏南凯主编,张林兵、王耀武、鲁赛参编.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93.
篇3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策略研究
1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可建设用地逐渐减少,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模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未来城镇的发展应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更新需要建立在土地集约利用,资源合理配置,功能合理布局的原则下。
中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而城镇化起源于人的自然聚集,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都应以人为本,“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国务院总理曾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因而,在旧城更新中,应充分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设计中关注“人”以及“人的活动”,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的感受,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品质,塑造具有活力的场所,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日常活动的需求。
2城市更新
2.1城市更新的提出与演进
城市更新(City Renewal)一般是指针对城市环境较差、标准偏低、规划落后、经济衰退而进行的改造过程,较之以往单纯以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整治城市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主的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不但涵盖了旧城改造的全部内容,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添加新的内涵。
2.2城市有机更新
吴良镛院士主张城市有机更新应“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城市有机更新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即通过运用旧城区域结构与功能调整、环境治理改善、设施建设、形象重塑等手段,使城市保持发展活力,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3公共空间品质的塑造
3.1公共空间定义
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出发,可以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内部的空间,即室内空间。另一种是由建筑物外界面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即开敞空间。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权属性质又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四类,其中公共空间是向所有城市居民开放,为公众共同使用的空间。
3.2什么样的公共空间具有好品质
邹德慈院士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面提出三个发人深省的思考:为什么设计、为谁设计和设计“以何为本”。邹院士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应该是为场所而设计,而不是为形象而设计,即应该“创造场所”而不是“创造形象”。为形象而设计的公共空间往往将视觉质量和审美观念置于支配地位,突出城市设计的结果特征,而忽视社会、文化、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如豪斯曼巴黎改建规划)。而创造场所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观念,核心思想是“社会使用”,尤其关注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公共空间的使用对象方面,毫无疑问,公共开敞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属于公共资产,理应为全体居民共享。城市空间的设计要力求满足均好性和可达性原则,通过提供遍及各处而形式多样的公共开敞空间,如街头绿地、街心公园、社区广场等,为更多的人提供有效服务,以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会和谐。至于,设计该“以何为本”,现代城市中,汽车和快速路的出现缩短了时空距离,同时也将城市空间分割成零碎的片断。道路的通行能力被摆在第一位,广场也成为城市的“露天车库”,而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社会特质被忽略甚至摒弃了。城市空间呈现出现代主义“重物轻人”的倾向:宽大平直的马路,充斥着汽车;高楼入云,尺度超人,使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然而,这些公共空间一旦离开了人的使用,则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不是“车”的城市,而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扬・盖尔(J. Gehl)则从公共空间的品质方面提出了十二项评价标准,提倡要为使用者提供游览的条件、休憩的条件、逗留的条件、欣赏的条件、交流和聆听的条件、玩耍和体验的条件、享受良好气候的条件,并创造积极的感官体验和合适的尺度,同时要尽可能避免犯罪和暴力的影响、交通和事故的影响以及不愉官体验的影响。
3.3小尺度公共空间设计灵感的来源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扩张和“摊大饼”式的规划日渐增多,城市的剩余空间正逐渐减小,如何规划好城市畸零空间和剩余空间是每个规划师应该思考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费城地方政府开始利用政府拨款和基金来修建被后人称为袖珍公园(porket park)或小型公园的街头空地,并很快被其它城市效仿。与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相比,袖珍公园和小型公园的设计师需要了解更多的东西,因为袖珍公园和小型公园服务于不同年龄、不同习惯和不同时间造访公园的使用者。每个袖珍公园周边的潜在使用群体、功能形态和房屋权属都是各不相同的,设计师必须懂得邻里的社会和政治关系的复杂性。
相比当今社会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有些细微的城市设计改造不仅平实易操作,而且能真正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使其真正成为市民社区生活的一部分。2014年,北京大栅栏地区对胡同进行了改造,创建了胡同中的微公园。作为“领航员项目”之一,这种胡同中的微公园具有可推广性,成为该片区域有机更新的一部分。改造前,该地为一个可容纳3
辆车的停车场,原先设计的公共休憩空间被停放的机动车遮挡视线,无法提供良好的品质与舒适度的保障,鲜有使用的人。改造后,通过采用提供休憩座椅、增加绿化面积、设置遮阳装置、添加游戏设施、使用活动性桌椅以及设置隔离绿篱等措施,提高了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增加了人们社会交往中的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4提升公共空间场所活力的策略
4.1宜人尺度
4.1.1空间尺度认知的规律
人类有关空间认知的一般规律,即不同空间规模对应着不同空间尺度,并具有不同空间认知方式。通常,尺度可分为绝对尺度、相对尺度、精度、粒度以及细节等。在设计过程中所操作的具体事物主要是物质材料、结构等等,而设计的主要对象却是空间,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可以通过七个方面去认知:图与底的关系,说明实体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的抽象;实体,空间的限定和操作;实体,空间的加法和减法;空间的限定:围合、覆盖、设置、隆起和下沉,材质的变化;空间的尺度与界面,对空间限定的手法有所了解之后,抽象的空间如何为人所用,必须以人的尺度单位,考虑人身处其中的感受。
4.1.2街道宽高比
根据调查统计,最适宜步行的街道空间尺度应将街道宽度(D)与建筑高度(H)的比值控制在1-2之间,因为过宽的街道不适宜人的穿越和空间围合感的塑造,而过高的建筑则容易使人产生压抑感。城市规划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步行区域的D/H的比值控制在1-2之间,打造宜人的步行尺度。
4.1.3人性化空间尺度
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应该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空间尺度,在考虑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的同时,还应考虑到适宜人性的空间体量,避免过宽过高的街道与建筑形式的出现,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凯文・林奇(K. Lynch)认为12米的尺度让人感到亲切,24米的尺度让人感到宜人,而看清人的面部表情的距离则是在25米。
4.2生活方式
4.2.1慢生活方式
慢生活方式代表了两层含义,一层是一种空间尺度,力图打造人性尺度的舒适慢行空间和宜人尺度的空间结构,摒弃现代各个城市大量的综合体模式;而另一层则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慢节奏提倡的不是懒,而是一种在适当时间放慢生活节奏的生活方式,这是由于当代人们生活节奏过快,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的需求。同时应将休闲、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融合进来,给人们提供逗留和欣赏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色的空间,放慢城市中高速高强度运转的生活节奏,创造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舒缓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4.2.2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一般是指采用步行、自行车作为出行手段的交通方式,一般速度都不会超过15Km/h,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慢行空间、慢行主体以及慢行行为三个部分,为市民休闲、娱乐、锻炼等提供良好的保障。
4.3场所塑造
4.3.1高品质开敞空间
高品质开敞空间设计时,应同时兼顾功能与主题两方面,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群体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合理设计每个开放空间的节点,满足不同群体。环线步行线路方面应强调移步换景,既能满足人们对不同类型景色的欣赏,又能尽可能多的将景色串联起来,同时充分考虑人性的需求,沿步行线路设置休憩座椅和节点性的休憩场所,使人们能够有地方逗留,有景色可看。空间材质上采用硬质铺装和软质铺装相结合的方式,硬质铺装可主要位于步行街和景观步道等地,软质铺装则穿插其间,同时通过绿化景观等细节方面的处理,打造不同微气候,使得冬日温暖、无风,夏日阴凉、通风。
4.4功能置换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街区内部部分功能呈现出衰退的趋向,功能置换通过对街区整体的改造或局部的调整,使之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并最终融入到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中。
5结语
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场所和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载体。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并不是形态上或体量上的宏伟与壮观,而是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增加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发生概率,吸引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体来使用,从而塑造空间上的活力。公共空间作为服务于人的载体,应从人的行为和感知的角度进行充分考虑和设计,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1992.
[3]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等.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5]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6]邹德慈.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J].城市规划学刊,2006(5):9-12.
[7]彭智谋.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尺度研究[D].2007.
[8]刘源.现代城市有机更新的适应性理论及方法探析[D].2004.
[9]温日琨.城市有机更新与城市文化生态建设[J].工业建筑,2009(39):52-54.
篇4
【关键词】十八梯 传统街区 遗产保护 城市发展
我国城市传统街区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空间形态具有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基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同时作为城市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街区具有其独特的活力要素,是城市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街区在现代城市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自身活力严重丧失等问题,并导致了大片的传统街区因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不得不面临被成片拆除的厄运。这是传统街区的一种无奈,也是城市发展的无奈。在城市文脉保留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处理传统街区的更新问题,就更得尤为迫切。
1 “嵌入”概念解析
嵌入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城市设计策略,由澳大利亚学者乔恩・郎(2005)提出。西方大量的城市设计复兴计划都可以简要的概括为这样一种。该理论概念几乎不受地理因素的约束,在具体实践上也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它可以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实践方式。
第一种实践方式是“被动插件”,通常被用在较大规模 的城市更新改造设计。既在计划复兴的地段有预见性的建设――具有“经济触媒”作用的基础设施来带动周边地区其他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在空间形态上可以抽象的理解为这些项目是以“插件”的方式“被动”的依附于该“触媒”,随着建设“项目―插件”的增多,各种开发项目逐渐联合在一起,以渐进的方式实现地区的更新改造乃至复兴。通常来讲,这种“经济触媒”也有三种空间
a、“线式”触媒,通常是指公共交通系统,例如地铁、 LRT、快速公交BRT等,也可以是人工建设的生态体系,比如滨江游憩带、绿色 廊道、景观通道等;b、“环式”触媒,通常是指人工建设的连续环状的步行开敞空间系统,例如城市中心区空中或地下连续的步行系统等; c、“点式”触媒,特指一些重要的区域性文化、经济、政治设施,比如大学城、体育公园、购物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馆、政府办公楼等。
第二种实践方式是“主动插件”,通常被用在局部区段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既指“经济触媒”本身就是“插件”,通过精心的城市设计, 主动的嵌入已有的城市肌理。在实践中,它又通常可分为两类:一是对现有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进行改造,在保持表面肌理不变的前提下,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结构以及功能,从而形成以“老瓶装新酒”为风格的“触媒”,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整体环境更新,以及新的项目进驻;二是较为普通的城市历史地段,选择建成环境较差且相对位置处于地段几何中心的构筑物进行彻底的拆除,对空间进行整合,再发展全新的项目,以形成在视觉和功能上都以自我为中心的标志物,为周围的环境带来活力。在欧洲城市街区复兴中,两种“主动式插件”被大量使用,作为一种意在产生持续影响力的触媒效应,很好的体现了“渐进式更新”的理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欧洲“拼贴城市”的城市设计传统。
2 十八梯现状解读
2.1 区位分析
“十八梯”位于重庆渝中半岛, 是老重庆联系上、下半城的一条有名的老街, 北临解放碑城市中心区, 与较场口商圈仅一街之隔。
2.2 城市的记忆
十八梯历史街区浓缩着原生态的老重庆的生活图景,迄今仍居住着大量的市井居民,大量传统的服务业与娱乐业存在于此,修脚的、掏耳朵的、打麻将的、看录像的,当然还有无处不在的山城棒棒军,令人恍如隔世,成为当今高度城市化、步入全球化行列的重庆的一本珍贵的值得怀念的古老相册。
3 传统街区的尴尬处境
由于历史的原因,历史街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伴随时代的进步与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心地段因其区位优势和机会优势,地价节节攀升,原有街区中的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将被依次向城市边缘排斥,这就直接引起了城市各功能用地的空间重组。位于城市中心的旧街区由于地价的飙升而被卷入这场来势凶猛的空间重组中。而同时,城市历史街区不同于文物保护建筑,传统街区需要在经济上找到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理由与方式,对低容积率的城市传统街区的投资需要带来相应的巨大回报,这样的矛盾使得传统街区在大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难以生存。
4 十八梯城市设计中的嵌入式织补策略
4.1 历史文脉嵌入式织补
方案中规划两条线性经济触媒,用于展示重庆的城市历史发展,沿线各节点以被动式功能插件形式嵌入其中,从而延续城市文脉、激活地区发展。横向文化通廊以重庆古城门之一的东水门为起点,经过展示开埠文化的白象街、药材公社,穿过场地中的法国领事馆、行宫,最后抵达代表健康重庆特色的山城步道。纵向通廊从朝天门广场开始,途径罗汉寺、城市商业中心解放碑、日月光中心,到达较场口城市阳台,穿过场地中的城市绿色文化通廊,最终到达滨江公园。横向线路以文化展示为主,纵向通廊则以休闲购物娱乐为主。两条通廊在城市设计范围内的节点在进一步以主动式插件的方式将站点周边地段复兴。
4.2 功能嵌入式织补
在当下中国,城市改造更新通常通过对空间的最大程度的占用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公众利益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最小化。本设计中,通过对城市文化及传统街区的系统性开发来大幅提升本区域乃至整个重庆市的象征价值,因而使得开发商等摆 脱了单纯依靠空间交易量来获利的方式;作为其结果,原本将被高强度开发的区域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用于工业遗产和公共空间产品的开发,同时反过来刺激象征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十八梯片区紧邻城市中心区,原多为低层住宅和传统商业。方案中将传统街区的重要地段肌理保留,延续原有的街巷、院落空间,以及小型商业的生产生活模式。在场地东侧,设置紧凑式住宅满足场地原有居民及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置换出的空间 分为两部分利用:一部分作为商务及精品社区,一部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公园绿地等。
4.3 肌理嵌入式织补
城市设计中将开放空间整理成系统,并设计一条完善的立体步行空间体系(即地下+地面+地上二层),形成一条步行回游路线,从而使得不同区段的特色风貌与生活体验能够嵌入其中,形成分散、有机、连续的绿色步行开敞空间。
地下步行体系:以较场口的地下人防设施为中心,连接地铁站点、商业地下层,将周边多样性的日常活动串联起来。地面步行体系:大型开敞空间包括文化广场、休闲公园、商业广场。线型开敞空间包括特色购物街、小吃街等。 地上二层步行空间体系:架设空中步行平台连接文化区、商务区及休闲公园,创造完全步行区,也实现人行的连续通畅。
5 结语
以十八梯为代表的重庆传统街区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支撑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 是形成城市文化独特性和多样性的源泉。城市传统街区的重生应建立在城市发展与有机更新的层面上,延续城市传统文化的载体空间,顺应现代城市机能发展的现实要求,以现代规划建筑理念和科学技术来恢复城市历史街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魏富政.巴蜀城镇与居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 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第2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篇5
关键词:城市伦理;城市设计;城市更新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6-09(5)
埃蒙·坎尼夫(Eamonn Canniffe)1960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建筑学教育,1986年至1998年间在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任教,1998年至2006年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他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工作期间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Urban Ethic——Desig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于2006年出版,这是一本颇有新意和价值的城市设计伦理著作。
《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在阐述城市发展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有关城市更新与当代城市生活矛盾的种种争论,阐释了城市的形式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与美学状况之间的关系,并聚焦于城市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一种分析与设计当代城市环境的方法论,力图通过四种城市设计元素,即格局(patterns)、叙事(narratives)、纪念(monuments)和空间(spaces),将那些能够明确分享的精神特质(ethos)置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以创建一个“伦理的城市”(ethical city)。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城市发展的进程”,共四章,以对城市问题的反思为出发点,旨在追寻和梳理城市的历史发展线索和文化背景,为的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坎尼夫坚持这样的主张,即割裂过去来理解现代城市是不可能的。因此,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依据当代审美和政治结构的特点,分别从历史城市、工业城市和后工业城市这三个维度勾勒了城市发展的基本进程。
坎尼夫所称的历史城市(the historic city)大致是指工业化之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市是一种紧凑性城市,通常既有辨识性又容易认知。这个阶段的城市发展贯穿着一个重要主题,即城市的建筑与空间如何才能反映并支持城市的精神特质,并通过具有高度意象性的场所,使市民牢固树立对城市的认同感。坎尼夫认为,宗教及其神力约束在古代城市的布局和社会结构方面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古希腊人,还是伊特拉斯坎人(Etruscan)和古罗马人,建城都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城市的命运需要神的庇护和魔法的保护,因而城市建设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宗教行为。他以古雅典城每年举行的“泛雅典娜节女神游行”为例,说明了宗教性公共生活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效应和诗意共鸣(poetic resonance),正是由市民互动而形成的神圣化与仪式化的城市公共生活,强化了人们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
坎尼夫认为,随着18世纪中后叶开始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及其所引发的对城市元素的非神秘化的解释,导致了对城市环境的伤害,而这恰恰是以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工业城市(the industrial city)的主要特征。
18世纪下半叶,伴随第一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城市时代。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虽然工业城市充分调动了制造业财富创造的潜能,但却出现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的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导致城市结构混乱、城市环境恶化、住宅拥挤、疫病流行等问题迅速出现,且日益严重。一些城市观察家们,例如恩格斯,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交往,直接研究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尤其对曼彻斯特工人非人道的生活条件有触目惊心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坎尼夫认为,恩格斯对曼彻斯特城市状况的描绘,表明了城市和建筑形态与社会状况之间的联系,以及道德维度的重要性。
同时,18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的标准性,利润率与批量生产之间的关联,都对城市设计产生了影响,使其回避了传统城市的伦理价值。工业化的模式带给城市的是更快的功能分区过程。功能分区的城市,创造了一种工业化时代占支配地位的城市特性,即单调而乏味的环境,或者是工业区,或者是商业区,或者是居住区。这种功能分区使土地开发满足了制造业的需求,但在如何寻求公共建筑的代表性语言,以及营造友好的居住环境方面却并不成功。
尤其是当代的城市设计,在许多方面仍然完全受制于二战刚结束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提出的城市规划教条。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人们都满腔热忱地贯彻着这样的规划策略,即用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取代传统城市的建筑形式。由此所导致的零乱的、单调乏味的“城市沙漠”现象,正是人们期待城市设计者们要解决的难题。
坎尼夫所说的后工业城市(the post-industrial city)主要是指20世纪晚期的西方发达城市。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说在发达国家城市体验是最基本的存在模式,但为什么对许多居民而言,那些丰富的城市设施变得如此让人疏远?而且,这样的城市环境表面上体现着公共价值,但实质上却表达着私人利益。他认为,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的前提是运用城市总体控制规划,在一个更健康的城市环境中创建一个更平等的社会。但这种乐观主义的看法,不能简略地说成是落入以下两种情形。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发展形式、抽象的功能主义表达、缺乏明确界定的介入式空间,都让人认识到疏远感的产生既来自空间尺度,又来自可识别性的缺乏。另一方面,城市总体控制性规划又让人认识到,它消除了地域和地形因素上的差别,取而代之以普遍主义的解决方案。
如何才能从城市设计层面解决后工业城市所带来的问题(如无场所感的郊区化蔓延、城市设计与人的需要疏离)?坎尼夫主要讨论了两个在理论上明显对立且处于支配地位的城市设计理论,即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与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美国提出的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它旨在寻求扭转城市各个功能分区相互疏远的问题,赞同城市形成一种更为综合的整体,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的设计准则强调界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以便居住区的市民中心在城市体系层次中具有明显的辨识度。新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运动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他们认为不可改变的人性与技术的进步是一种共生关系,应借由理性的逻辑进行道德上的控制,因而主张重新恢复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征。新现代主义抛弃了现代主义先驱者们以改革者自居的伪装,赞成应服从市场的需求,但却很难满足创建全球城市过程中的人性化需要。
坎尼夫认为,无论是新城市主义在物理和视觉上的限制,还是新现代主义自我陶醉的精英主义的影响,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当代城市问题,当代城市的现实状况需要一个能够有效恢复城市主体地位的理论,而其出发点是相信城市有能力表达一种共同的精神特质,包容相互对立的各方,鼓励多样化,反映个体的诉求。于是,在《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的第二部分“城市环境元素”中,坎尼夫将卡斯滕·哈里斯(Karsten Harries)所宣扬的建筑的伦理功能中的“伦理”引入到城市设计领域,提出了更广意义上的“城市伦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坎尼夫并没有明确界定“伦理”的含义,但他的城市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与哈里斯所说的建筑伦理中的“伦理”一词的含义相同,即与希腊语ethos(精神特质)更相关,而不是我们通常谈到“商业伦理”或“职业伦理”等应用伦理层面时的那种意思(如人际交往或控制工作行为的一套准则)。
坎尼夫对当代城市的失望,主要源于他认为在当代城市中,伦理价值还远未被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为了更加明确地展现伦理城市的精神特质,坎尼夫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从城市精神的层面,提出了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论,即他所说的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a fourfold model)。这“四重模式”由四种城市设计元素构成,分别是格局、叙事、纪念和空间。在城市环境中,这四种元素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坎尼夫的主题——“城市伦理”。
坎尼夫提出的城市设计四重模式的表述,较为抽象和晦涩,也许这与他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推崇有关,他自称自己提出的四重模式是对海德格尔的宇宙(世界)四重结构的自觉回应。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定居在天、地、神、人这四元合一的结构之中的,即拯救大地、接纳苍天、期待诸神、关怀人性。人以定居的方式保护着四重结构,使四者的本质得以显现。尽管坎尼夫的模式、叙事、纪念和空间比海德格尔的地、天、人、神更加具体,但是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意义层次,对城市建筑这个特定研究任务而言,有相同的目的。
下面简要阐述坎尼夫提出的四种元素:
第一、格局(patterns)
城市格局这个元素,是一种存在于被动适应地形与有意识规划的主动干预之间的现象,旨在确认建筑物和街道之间的关系,人口密集区域和空旷之地的关系,确保城市形态具有一定的秩序。初看之下,格局乃是财产分配与地形(topography)的功利主义产物,实际上它受理智建构与意义积累的影响。这种阐释使城市格局被看作是社会精神特质的物质表现形式。或者可以说,格局即便不是对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反映,但至少它依赖对地方特性的理解。通过观察一个地区的连续性地图,例如罗马的托拉斯维特区(Trastevere),解读它们的格局及其所包含的意义,就可能超越单纯形式上的东西而阐释其所代表的地方特性和社会进程。坎尼夫提出,应重视历史城市的肌理及蕴藏于其后的精神本质在城市复兴中的价值,当代城市应重新规划城市的各个区域,使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丰富和紧密。
第二,叙事(narratives)
自古以来,叙事便在城市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本身就具有叙事的特征。坎尼夫认为,所谓叙事,是指运用对公民而言有重要意义的类比和意义元素等表达方式,为城市中人类活动的关键角色设定场景,使城市成为一种故事的集合。在功能方面,他将叙事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理解和归纳城市设计的意图,强化城市文脉之间的联系,进而来有效地建构建筑及城市的社会文化意义。坎尼夫尤其强调,叙事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与“置身其中”的实地体验密切关联的建筑与城市空间,而只有体验才能产生场所精神。因而,坎尼夫提出对城市叙事进行解读的典型形式应该是,假想我们正经历一次穿越城市的旅程,在这次旅程中,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经历与体验都融合在一起。坎尼夫反对城市设计中单一的主导性叙事,他建议城市应展现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叙事,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他认为,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情境主义(situationist)以及心理地理学(psychogeography)试图倡导对城市环境新的感知方式,为建设20世纪城市的多元叙事做出了有益尝试。
第三,纪念(monuments)
纪念这一术语,来自拉丁文monere,意思是“展示”,是一种明确地宣传公共信息的产物。坎尼夫所说的作为城市设计元素的纪念,主要指具有可识别性的、能够吸引公众参加公共活动的各种公共建筑,尤其是公共性文化建筑。他认为,纪念在强化支配性的叙事形象方面有悠久的传统。而当代城市的叙事,作为一种集体体验,镌刻在城市的各种纪念物之上。通过一个城市公共性的纪念建筑网络来理解和读懂一个城市,是一种最普通地的了解城市历史的方式。纪念建筑语言所呈现出的建筑尺度与精巧成果,使其与周边环境区分开来,并赋予其公共形象。而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和抱负,便栖居于纪念建筑的形象之中。因此,对于当代城市而言,如何在商业王国所主宰的环境中表现纪念建筑的公共形象,以及通过它们表达包容性的城市价值,既是城市设计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也是城市重建的关键之所在。
第四、空间(spaces)
坎尼夫认为,城市设计的四个元素当中,从根本上说,最蕴含伦理诉求的是空间元素。所谓空间,不能仅仅把它们看作是建筑物之间的空隙,而是通过实现一个空间及其本身的形式意义和清晰界定,为特定的城市文脉提供新的价值。实际上,坎尼夫说的空间,本质上是指市民可利用的开放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元素以一种微妙但具体的方式吸引公众,表示公众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非仅仅是个体的存在。他认同卡斯腾·哈里斯关于城市空间的公共性与其所体现的城市伦理观念之间的关联。因此,为了实现当代城市空间的伦理潜力,公共领域应拥有比私人建筑更具价值的东西,因为共同价值的多样化在公共领域中能够获得体现。坎尼夫主要以广场这种空间类型为例,讨论了城市空间服务于人们的特定活动,可以强化社会团体一致性的功能。传统城市空间相比于现代城市,更具模糊性,更多体现着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市民价值。因此,当代城市的重建,需要重新引入城市空间的层次体系、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以及对城市景观的再评估。坎尼夫认为,最成功的城市空间展现出三个特征,即它们具有真正的开放性和渗透性、相对而言是朴素的以及具有清晰的空间边界。
概言之,坎尼夫在海德格尔现象学与哈里斯建筑现象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设计元素的“四重模式”,正是这些元素——格局、叙事、纪念与空间,大体构成了包容性城市设计的准则体系,这是一种走向伦理性城市的方法论。在书中,坎尼夫还通过集中讨论相关范例,以及提出一系列的设问,来具体表达自己对伦理性城市形态的向往: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判定城市形态是否具有伦理性与包容性。这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对居民与观光客来说清晰而方便吗?这个城市在我们去一个安排好的地方后,还能很容易地到达其他地方吗?这个城市的建筑虽然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却很和谐吗?这个城市的建筑具有一定程度的坚固性、渗透性甚至是模糊性吗?这个城市的空间大部分时间能能够提供一种多样化的用途吗?这个城市拥有方便使用而不是让人厌恶的公共空间吗?这个城市建筑的功能,无论它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政府的还是机构的、宗教的、世俗的、商业的、慈善的、以居民为中心的还是以观光客为中心的,都能鼓励不同种族与阶层的人们偶然相聚吗?这个城市总体来说是通过高品质的设计、材料、创新技术和表现方式来加以装点和美化的吗?这个城市的传统惯例与社会机制能够使每个市民平等受益吗?这个城市有类似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广场这样的广场吗?伦理的城市环境,应当对上述所有问题都持肯定的回答。当然,这也是西特所赞赏的空间类型。这样的城市环境,是简练的、易于读懂的空间形态,浓缩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许多方面,既包括特殊的方面也包括一般性的方面。这样的空间形态是持久的,当它们被使用的时候甚而荒芜的时候都是宁静的,能够促使人们创造一个彼此熟悉的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城市,并鼓励人们相互合作与分享。”[1]
除以上所提到的外,坎尼夫的书中还有不少精彩的观点。例如:坎尼夫充分肯定了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所具有伦理压力与道德立场。他指出,现代城市设计先驱者们往往有一种伦理上的压力,即他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设计与社会大众的理解相平衡,同时,他们还具有医治城市疾病的善良愿望这样一种道德立场。然而,今天的城市设计者们常常令人遗憾地缺乏这样的伦理压力和道德立场,他们往往将促进消费主义看作最重要的目标,但是社会底层的境况并没有得到足(下转69页) (上接12页)够关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当代恩格斯,去发现类似早期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那些肮脏的状况,它们正以不可想象的规模在蔓延。虽然建筑与城市规划并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病,但是它却可能带来一个关注社会不平等的伦理立场,注重对公众价值判断的优先取舍。坎尼夫还认为,在当代城市,起主导作用的商业价值从根本上说仅仅满足了少部分城市市民的需要,而代议民主制度实际上推动了其各自所代表的人口的分裂。因此,城市设计应当积极了解市民的想法,而且市民所表现出的意愿也是希望能够共同参与城市的塑造。
此外,坎尼夫还提出了城市设计中的三个伦理难题。首先,如何理解城市形态设计中的某些方面与政治结构和虚拟叙事之间的关联程度。其次,如何寻找到能够恰当表现市民态度的设计方法,以及提供一种既满足现实需要又富于表现力的城市设计语言。第三,从我们对历史城市形态的分析阐释中,揭示当代城市环境在空间技巧应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个难题解决不好,走向伦理的城市便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环境;因素;考虑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mporary urban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provide the a few views for design.Key words: urban design; environment; factors; consider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社会环境发展政策的实施需要城市规划各阶段中的城市设计环境策略在各层次上来落实和把握。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历史传统认识的发展,城市设计的涵义、内容和方法也渐演化。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城市更新计划实施起,城市环境开始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分支出现,其内容逐渐从传统实体规划设计的单一内容,扩展到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心理、行为和政策等多学科多方面的内容,其目标从主要解决城市物质空间的景观和美观问题,扩展到通过研究空间与场所、环境行为、功能与活动、社会与心理和经济与开发等多种关系的综合处理。以构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1 环境的价值效应
21 世纪人类发展战略的主题是环境,重视环境、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环境是人类生存必须遵守的规则,如何认识环境对人类生活环境所蕴含着的价值是实现城市设计中环境的价值效应,乃至人类环境战略目标的关键。
现代城市设计构思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与再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心理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现代城市设计环境策略的目标是保持和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继承和保护城市历史环境,努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多方位在现代生活环境中溶入历史文化元素使得使用者、开发者和社会从中得益。提高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品质,保证开发者的回报率。
1.1 提高使用者的生活环境品质并吻合社会的环境发展政策,从而实现城市设计环境策略的价值效应。对每一位使用者来说,当他们选择某处作为购买对象、工作地点、定居场所或使用对象时,生活环境的品质越来越成为他们首先考虑的条件之一,这种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考虑来自物质环境的质量和社会心理环境的定位连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2 体现环境设计构思。城市总体空间艺术布局中城市设计构思、轴线设计、景观设计、空间组织、城市中心区(CBD)应充分体现环境设计构思,确定环境设计的主题,突出不同环境的个性、舒适感、家园感和地方特色,再现自然、传统文化、乡土风情和现代文明,实现人工与自然环境有结合。
1.3 吻合社会的环境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持政策的制定主要基于对保持人类生存环境和公众期望提高生活环境品质两方面的考虑。城市设计环境策略应兼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设计应该介入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的观点来看,城市设计的环境策略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吻合并落实环境发展政策,以体现环境的社会价值。
2 在城市设计实现环境价值方法
2.1 落实各层次的环境发展目标。社会的环境策略政策有其近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以及战略思想和行动方案,这种阶段性和层次性应反映在城市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中,以充分体现环境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和城市环境规划阶段,需要根据城市近、远期的绿地指标,通过以自然和人工绿地为主体构成的城市开放空间和自然景观系统的布局使环境与城市各类活动、人工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需要根据总体规划来确定落实各分区各地快的密度、容量、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等有关环境品质的环境设计定性引导条例,以确保局部地段的环境质量。在设计阶段则需要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设计来保证实施环境各方面的品质。
2.2 保持原有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除了量的增加外,质的提高使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环境设计的水平、环境设施的标准以及施工的质量固然是环境质的提高的重要方面,然而由环境的社会价值因素决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品质的提高则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城市中原有的生活环境是居民生存环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深层的文化涵义,它是维系具名心理生活和社会网络的物质对应物。城市意象元素作为城市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到各层次的城市设计结构体系之中,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新旧并存相互共融。具有原有环境元素的新的城市环境将具有认同和识别的意义,温馨、亲切、舒适、怡人、安定、活力等概念和文化相关的心理、社会涵义结合起来,设生活环境品质具有了完整的内涵。
2.3增大户外公共空间。户外公共空间的增加是提高使用者生活环境平直的物质基础,它意味着在一定数量的使用者的前提下每位使用者拥有的物质环境在数量的增加,即物质环境质量的提高,但同时它还具有更深层次上的社会心理价值方面的内容。
现代城市设计应该同时考虑物质环境的提高,社会心理价值的定位和投资效益的实现。本文试图从城市设计策略的角度探讨研究现代城市设计中环境设计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南头古城;“两街一园”;生态浮岛;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南头古城位于由深南大道、北环快速路和中山园路围合的地区。整体格局,东西长680米,南北长500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枕山面海,。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680米,南北长500米,城内六纵三横共九条街,故南头古城亦称“九街”。“九街”的保护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区域城市设计(宏观)――古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中观)――重点地段整治与环境设计(微观)。[1] “两街一园” 是南头古城的“示范性重点设计”地段,其范围包括中山东街、中山南街和南门外至深南大道的城市公共空间部分(图1、2)。(图1、2)
1 读城
南头古城,又称新安故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4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剧增,南头古城的生活环境、建筑文物及街区风貌都遭到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城内现存的古建筑,只剩下当年“含珠银灯通仙域,卧云香榻吐春风”的新安鸦片烟馆,、早年金融信用机构“陶朱公钱庄”,、打响中国人民反英帝国殖民者侵略第一枪的“海防公署”,以及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信国公文氏祠”等[2]。[2]
古城内部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另外尚还有教育用地、公园用地及部分工业用地等。古城均为多层或和低层住宅。近些年来高强度的盲目开发强度之大,不仅使得古城风貌消失殆尽,也给古城的交通、安全、和空间环境以及对人的心理压力带来极大的威胁,增加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图3)。(图3)
2 析城
在杂乱无序的发展过程中,古城所记录并见证的深圳城市发展历程的“活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并出现以下一些状况:
1)2.1古城城市文明的断裂
面对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让古城原住居民对乡土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外来人口大量涌进;,占绝对绝大多数的外来人口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并不抱有并没有产生对此处乡土文明的认同感,并忽视它的存在。;地域古城内原有的乡土文明面对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外来文明,又失去了自然演化的机会。城市的历史历史文明几乎被割断。
2)南头古城的特点特殊性不仅仅在于其记载反映了深圳城市的历史和深圳、香港深港的渊源关系,兼具了在于其具有岭南特色的乡土建筑与文化特色内涵,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来自更在于其乡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民俗风情、生活网络及精神生活精神风貌。 古城城市文明的断裂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笔巨大的损失
2.2古城现住居民三特性
3)南头古城中原住居民生活在别处已搬到别处生活,。现住居民有三特性:居住的暂栖性、人群的离散性、和社会的异质性[3]。[3]现住居民其组成:由原住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外来租客(低收入者、部分白领或蓝领)、和早期搬迁至此的居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三种组成。
2.34)古城的形象缺失。
古城具有丰富的文明和历史内涵,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城市实体形象,还是城市精神形象,都遗憾的成了很大的缺失都缺失了。
2.4古城与周边区域缺乏交流
5)古城区域与周边城区缺乏足够的空间、物质、精神层面的交换、流通、和开放;。古城区域呈现出住居密度太大、基础设施破旧、低收入人群聚居、生活环境恶劣的是高密度,基础设施破旧、城市生活环境低劣、缺乏活力的面貌。
古城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不能采取“推土机式”的彻底推倒重建,而宜应该在保留原有业态的基础古城的基础条件上,渐进式的地植入新的功能,有机更新。[1]我们需要客观地对待城市历史文化,保留传统居住文化、和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使古城的乡土文明与城市现代文明共生存、同发展(图4)[4]。[4]
3 塑城
“两街一园”的设计内容包括街区和公园两部分,对这两部分的改造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案试图通过一系列重塑南头城形象的策略,凝聚深圳城市的精神象征,改善使古城的居住品质得到改善,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得到提升,传承历史文化及民俗传统风貌得到传承,形成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生活、文化、旅游社区。
3.1 街区
3.1.1 古城街区更新策略――“生态浮岛”概念
为更好地保护南头古城的历史文物和街区特色,彰显深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采悠久的城市发展史,本设计在保持古城城市肌理的前提下,在、尊重并最大程度减少对古城居民生活状态破坏的前提下,街区的设计引入“生态浮岛”概念,通过这样一种城市更新方式使之古城成为富有活力的城市街区(图5)。
所谓“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指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富营养化的水中的COD、氮、磷等含量的人工浮岛,主要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和消波等综合功能。我们此次设计方案在南头古城中寻找选择了南头古城一系列具有以下特点的一系列组群区域来进行城市生长更新:1)
(1)大小不一、相对均匀;2)
(2)处于古城重要空间节点及活动焦点处;3)
(3)建筑品质相对较差;4)
(4)缺乏清晰的功能;5)
(5)与古城整体空间不符。
将这些组群区域通过“置换新经济功能、植入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市政设施质量、增加广场绿地、改善城市空间、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等方式(图6),使之转化为具有提升生活品质、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塑造景观等城市生长更新的综合区,并将这综合区定义为“城市生态浮岛”。
南头古城区域大大小小不同的城市生态浮岛(图7),在进行城市生长更新时,须保持现有街道格局和空间尺度、,突出街道主题文化氛围、,完善市政设施、,尊重历史、并改善社区的生活空间质量。整体设计,分期实施。
3.1.2 “城市生态浮岛”示范区
我们根据生态浮岛特点的创造原则,选择中山东街、中山西街和中山南街交汇处的长宽均约100米的范围作为示范区进行城市更新(图8、9)。
城市生态浮岛示范区在平面构成上,延续维持了古城现有原有的建筑形态肌理,在形式上取得统一;在文化上延续岭南文化的内涵,采用现代加传统的设计手法,既体现对历史建筑的尊重,又客观看待现实因素;在建筑语言上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去诠释传统,让传统焕发新春生机。其特点如下:
1)这组由不同建筑高度和、风貌各异的许多建筑组合起来成的区域,形成了具有传统氛围风格的空间和视觉感受。 2)街道、巷子、小径、庭院、广场,纵横交错环绕于其间,形成开放的城市空间和充满活力的邻里生活。 3)实现街区功能、开放空间居住空间和社会形态生活形态的多样性;丰富的街区活动将促进生活、工作、和休闲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成充满生机活力的整体。 4)保留和重新利用历史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表现出体现新旧文化的延续。 5)通过商业与社区服务功能的植入及混和混合配置,最大程度的地实现其经济体发展功能。(图10、11、12、13、14)。
3.2 公园
南头古城位于深南大道城市景观带的起点,是特区的地理大门,具有门户作用。公园部分作为古城的重要入口,在城南地区空间上占主导地位。
公园用地范围内这部分的改造除了要保护保留保护建筑和区域外部分的部分景观环境外,还需要解决护城河遗址的保护,、古城形象的展示;和社区居民的活动参与性等问题。无论是古城街道整治还是公园设计,都不仅仅是一次一个单一的问题的改造,我们除了关注其物质形态外在建筑外,更重要的是审视要保护其古城在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居住文化和生活脉络,以及深港深圳、香港文化的传承。
公园的设计考虑到与古城内部的联系,将“九街”的肌理向其内部延伸(图15),);同时延续街道的设计理念,将公园作为古城的一个巨大“载体”,作为“生态浮岛”的介质,使它成为古城社区居民生活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场地,成为展示南头古城形象以及深、港同源历史文化的场地。
3.2.1 社区居民的参与性
在充分考虑人们亲水性的前提下,公园使用“潮湖”这种独特景观的景观表达。潮湖在傍晚时分开始潮起――盈水,清晨时分潮落――落水,对此据此形成互动性的亲水“平台”(图16)。(图16)“潮湖”,让古城居民在不同时间体验不同的“潮湖”景象,印象的叠加形成独具想象力的景观环境。同时另外还有结合当地民俗――的“渔灯舞”等,展示了滨海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南头古城千年的沧桑变化,如潮起潮落般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延续、发展和变迁。
3.2.2 古城形象的展示性
现代楼房使曾经高大庄严的南头城门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光彩。公园的设计试图重塑南门风采,用高达2.5米的“潮城”塑造“城”的实体印象,。这并不是简单的地复建古城墙,而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条件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建造“古城景观”(图17)。“潮城”依地势而变化,随潮之形式而起伏。潮城由一块块城砖堆叠而起,在特定时间里,水幕顺城墙跌落,充分展示了古城的特色形象和气势。
3.2.3 古城遗址的保护
南城门外有考古发掘的东晋护壕、明代护城河遗址及日军碉堡遗迹等[2]。[2]如何处理古护城河遗址与公园的关系是公园设计的一个重点。设计采用不触及地面的“漂浮体”构建道路(图18),为遗址区的保护和后续开发预留空间,同时形成良好的展示空间,使遗址保护区与公园形成良性互动。
4 结论
南头古城的历史积淀深厚,内部功能齐全,生活氛围浓郁,可以说是一个的“自给自足”型的社区环境。因此,对其改造首先应该满足生活在其中的行为主体的要求,提升古城的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生活品质。设计在尊重古城的历史沿革及居民的生活现状传统的同时,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地方该古城特有的文化、生活习俗和气候等,延续深、港同源的历史,挖掘文化底蕴,提升商业价值[4]。
参考文献:
[1]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市新安古城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Z].2002.
[2] 廖虹雷,.深圳民俗寻踪[M]. 海天出版社,2008.(05,):010~011.
篇8
关键词:精细化;城市设计;道镇
Abstract: the dongguan double transition period, an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ity of fin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e way the system of the urban design of beijiao exploration research, so as to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services company.
Keywords: fine; Urban design; Way of beijiao tow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东莞市进入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战略时期,对城乡规划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城市与区域的协调关系,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转为内部挖潜,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功能区完善和品质提升。现有的法定规划体系不能满足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要求,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城市规划体系。近年来中心区城市设计、三旧改造、成熟社区、地块包装等规划设计的逐步推行体现了规划思路的转变。然而,如何搭建和完善精细化规划体系,如何协调与法定的规划体系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研究的。
1国家法定规划体系与特点
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从宏观层面解决城市(镇)与周边城市(镇)的区域协调,确定城市(镇)的性质、定位、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和道路交通框架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片区的功能定位,细化各项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市政管网,着重确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以便实施土地开发强度管理;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控规确定的地块指标为依据,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作出具体布置,为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主要以控规作为具体项目审批管理依据。但是控规指标体系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性,没有就地块与城市之间在空间、建筑形态、环境和人文活动等方面提出控制和引导,政府难以把握、统筹城市空间品质的建设,公众难以理解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造成下一层次详细设计方案审批依据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
2构建适应精细化建设与管理的规划体系
2.1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衍生
东莞现有的规划体系是由国家法定城乡规划体系衍生而来,衍生的规划类型包括“三旧”改造规划和“地块包装”。“三旧”改造规划是结合省、市“三旧”改造政策衍生而来的,包括“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分别对应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为依据,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的需求,在镇街范围内对“三旧”改造进行统一部署和整体安排。“三旧”改造单元规划是以“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为依据,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制定近期改造片区的详细规划,提出具体的改造要求和实施安排,达到城市设计的深度。“地块包装”是为适应精细化城市管理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地块包装”也叫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咨询,是在控规之后、土地出让前,由规划局组织,土地出让方委托规划设计单位根据拟出让地块的现状环境特征、上位规划要求,通过意向性方案比较验证,综合提炼形成地块的规划控制要素,经规划局审议通过后,作为核发《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或《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出具规划设计条件的重要参考依据。规划控制要素包括用地性质、功能、强度、空间、形态、环境、交通、市政等方面。
2.2东莞市现有的规划体系补充建议
在衍生的规划类型中,“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和“地块包装”都强调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其控制要素在地块控制指标基础上增加对城市空间、建筑与环境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控规的不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要求。然而,无论是地块包装还是三旧改造单元规划主要是针对局部街坊或地块展开的,在缺乏片区城市设计指导的情况下,其城市空间研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周边为非建成区时。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和完善精细化的城市规划框架,为精细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服务。主要是对应国家法定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编制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在中观层面编制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在微观层面编制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单元规划。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对应总体规划,从总体上提出城市空间形象的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格局和人文环境景观的总体框架,并提出城市设计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可与总体规划编制同时展开,其研究成果以专题形式纳入总体规划,使其成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而发挥其作用。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依据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针对特定地区,进一步策划城市功能,深化完善片区的空间景观、形态结构,组织公共空间系统等,其土地功能、地块的强度和高度要求、环境景观要素和公共空间系统等经过提炼后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达到管理控制目标。地块包装、三旧改造单元等依据控规和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对城市局部街坊或地块的空间组合、建筑群体、环境小品、人文活动场所和交通市政设施等进行详细设计与安排,提炼出控制要素,形成控制管理图则,作为核发用地批准书的依据,从而实现精细化城市规划管理目标。
图3 东莞规划体系补充建议框图
3城市设计体系在道镇的实践
随着东莞主城区的进一步辐射扩散及东莞大道延长线、西部干道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道镇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道镇适时提出城市发展要以城市规划为纲,通过完善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管理、强化建设力度,提升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品牌,最终实现建设现代和谐水乡新城的目标。由此,道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城市设计体系,在二维城市规划管理基础上引入三维城市规划管理。
2010年,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道镇初步实践与精细化规划管理相对接的城市设计体系研究,包括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结合项目建设需求的地块包装和三旧改造单元规划,并与道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有效对接。
3.1道镇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从与总体规划对接出发,确立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如下图:
图4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与总规的关系图
规划通过现状城市核心风貌资源分析,确立了“岭南古镇,河岛绿城”的总体定位,提出“一结构五系统”的总体城市设计体系(即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景观系统、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城市立体空间系统、城市体验系统和城市色彩系统),通过“一结构五系统”具体设计要素的控制与引导实现总体设计构想。
道镇总体城市设计是在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成果后开展的,在充分解读总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城市空间美学、人文活动和观赏体现的角度补充完善了总体规划的定位,优化了用地功能、空间结构、景观系统、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等,其研究成果反馈到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深化编制中予以落实。
3.2道镇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根据道资源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建设重点,提出5个重点控制地段,并对其开展了概念性城市设计。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在总体城市设计“一结构五系统”的指引下,细化重点地段的功能、空间和特色策划,对土地使用、绿地开敞空间、用地强度分区、建筑高度分区、建筑风貌与特色、建筑界面和重要节点等进行了普适性的控制和引导,为控规编制或调整、地块包装或三旧改造提供依据和指导。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如下图:
图5 重点地段概念性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关系框图
3.3地块包装
篇9
关键词:城市设计:历史城市老城区;微循环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81-04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机动化、市场化和跨国贸易的蜂拥而至,城市作为承载各种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空间结构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历史城市的老城区蕴蓄着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传统的市民生活,面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变迁和快速的城市更新建设,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如何能够传承和发展城市固有的历史文脉,同时又能够较好地应对和承载新的社会生活,是摆在规划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结合开封市鼓楼街区的城市设计,提出微循环的理念,对历史城市老城区的更新改造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尝试。
1、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开封市老城区的中心位置(图1)。老城区是开封市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城历史文化特色的突出代表,主要发展第三产业,以文化旅游、休闲、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主。基地北侧的河道街、西侧的书店街、东西向的鼓楼街均为开封市的主要商业街区。基地周边分布有商业、学校、政府和医院等设施,并散布少量旅游景点,设施均分布在1000m的步行范围内,可以满足基地内居民的正常使用。
基地内部的特征可以从点――特色建筑、线――特色街巷、面――特色空间几个方面分析。
1.1 点――特色建筑
基地内的特色建筑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老字号的店铺、伊斯兰教建筑、民国时期的建筑以及各式门楼牌坊。
(图2)
1.2 线――特色街巷
文殊寺街:生活性街道,街道空间适合步行和日常活动的发生。
鼓楼街和书店街:空间比较开敞,有利于承载市民的公共活动。
河道街和马道街:生活气息和商业氛围浓厚,空间比较开阔,有利于居民日常生活的展开。
土街:沿街建筑高层部分后退,形成开敞的城市街道空间。(图3)
1.3 面――主要空间
新建住宅区:主要位于基地北部,以多层住宅为主,行列式布局。
传统住区:传统住区在基地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1-3层的低层自建居民住宅为主,住宅以院落围合式为主。
沿街住区:沿街住宅充分发挥沿街面的商业价值,肌理主要由巷一院组成。住宅多表现为沿街是商业,里面为住宅,或底层为商业,顶层为居住功能。
(图4)
2、理念提出和目标确定
2.1 “微循环”理念的提出
结合开封鼓楼街区的城市设计,我们提出“微循环”的理念。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混合性,通过多种功能的混合,新旧建筑的混合以及使用人群的混合,可以满足人需求的多样性,解决居民的就近就业问题,也可以增加基地的活力。
2)动态适应性,应坚持以动态的眼光来对待老城区的更新,克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更新观念。
3)整体性,综合考虑开封老城区、基地内的街道、地块、院落、建筑等各个层次,统筹考虑建筑形态、城市肌理、文脉延续等问题,坚持老城区风貌的整体性。
4)公平性,避免因强势开发商进入,对基地进行整体性开发,迫使原著居民全部搬迁,异地安置,而老城区成了有钱人投资或居住的场所,导致更新改造中缺失“社会公平”。通过政策导引等措施,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的积极性,在老城更新中体现“社会公平”。
2.2 规划目标的确定
在本次规划中,希望能够实现保护和延续老城区的肌理和文脉: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并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和增设,进一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通过商业设施的设置,增加居民就近就业的机会;通过多种功能的混合设置,增加街道和老城区的活力,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民。
3、将模糊评价方法引入空间改造策略
3.1 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分析和评价具有模糊性事物的系统分析方法,以模糊推理为主,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精确与非精确相统一。结合开封市鼓楼街区域市设计,我们把评价要素确定为3大类、13小类:评价分值为10分、8分、6分和6分以下四档。(详见表1)
3.2 空间改造策略落实
3.2.1 “点”空间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基地中现有的活力点分散在广场和承载公共活动的建筑周边。根据实际功能的需要增加新的活力点,同时将新增活力点的功能和原有活力点的功能进行整合。
3.2.2 “线”空间
基地周边的鼓楼街、书店街、河道街、马道街等均承载了不同性质的商业功能。基地内部的道路各自组织形成的小路,断头路多,路面状况差,东西向联系弱。规划紧密结合现状形成的路网格局,适度拓宽道路横断面,疏通东西方向的交通,适当地增加路网密度,拓展出公共活动的空间,促进邻里之间的交往联系。
3.2.3 “面”空间
传统住宅片区:尊重原有的住区和街巷肌理,通过拆、减,降低居住密度,疏通道路、整饰建筑、协调风貌。
新建住宅片区:新建住宅均为多层,尽量保持现状,外立面的色调和风格可进行整改,拆除临时建筑,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的场地。
商业建筑片区:对于违章建设的商业建筑应予以拆除,新建商业建筑应使其色调与老城区整体色调相统一,同时设置必要的停车场地。(图5)
4、将类型学方法引入肌理分析
4.1 引人类型学方法
类型学是一种分组归纳的方法。将类型学方法运用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方面,对于阅读分析传统城市形态,还原其结构要素,恢复空间环境,再现特定形象,触发个人记忆,实现传统风貌延续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开封市鼓楼街区城市设计中,引人类型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建筑和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关系,解析老城区的肌理,使城市的表层结构――街区及建筑的组织形式,能够充分表现城市的深层结构――“集体记忆”。
4.2 肌理的分析与梳理
街道、院落、沿街商业等建筑类型构成了街区中各种形态的街坊和街巷。利用“图底分析”的方法,简化并抽象表达老城区的空间结构。根据不同的建筑形态、建筑群体组合以及空间布局关系,将鼓楼街区的空间肌理归纳为五大类、七小类(图6)。其中街巷、规整院落、自生复合院落,是最能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肌理类型,占据了基地较大的比例。我们尝试通过类型提取、类型还原、形态重组,再现鼓楼街区的传统风貌。(详见图7)
5、规划方案推导与生成
规划方案的推导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片区划分:
将基地进行合理地片区划分,分区采取不同的改造策略进行更新改造。
(2)民居改造:
保留并改造基地中的传统风貌居住区,延续其院落肌理关系,通过拆、减,降低建筑密度,改善房屋质量和市政设施,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
(3)公建改造:
保护和保留基地中具有特色历史风貌的传统公共建筑,对新建公共建筑采取分类更新改造的策略。使之与历史城市老城区的风貌相协调。
(4)特色街道改造:
尊重并保护传统特色街区的尺度和风貌,改善交通、改善建筑质量和环境,增加绿化。(图8、图9、图10、图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城市老城区功能的离散溢出与新功能的进入,对于历史城市老城区的更新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结合开封鼓楼街区的城市设计,提出微循环的理念,对开封鼓楼街区历史价值进行充分调查,并对适用于本地区的保护和更新策略进行一定的尝试,期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一种文化、价值观及生活形态上的连续,从而使老城区的空间呈现多元混合、持续有序、动态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著,张玫英,董卫译,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周俭,陈亚斌,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7(1):61-65
篇10
【关键字】自由之路;步行系统
1. 波士顿的自由之路
波士顿是美国东海岸著名的港口城市,位于查尔斯(Charles River)与米斯蒂克(Mystic River)两河的河口处。市区面积有121.7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0万。波士顿是美国一座历史悠久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即在波士顿打响,其地点也正是“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的起点。波士顿在城市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如波士顿中央干道/隧道工程(Boston’s Central Artery/Tunnel Project,简称CA/T),波士顿市民亲切的称之为“大开挖”工程(Big Dig),是美国历史上投资最多的公共事业,也是世界闻名的城市更新项目。经过更新后的波士顿重新焕发了活力,并成为其他城市学习借鉴的范例。
1.2 “自由之路”
“自由之路”最初是根据记者威廉斯科菲尔德(William Schofield)在1958年提出的设想,用一条步行道来串联波士顿的历史地标。由于其途径16个波士顿著名的历史景点,游客便利用这规划好的线路步行去了解波士顿历史,深得人们的喜爱。
“自由之路”(The Freedom Trail)是一条以红色(大部分是红砖,部分地段是刷的油漆)标出的步行线路,串联波士顿市中心的16处重要的历史古迹。这条路长约2.5英里(4公里),从波士顿公园(Boston Common)到查尔斯顿(Charlestown)的邦克山纪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自由之路的一部分不仅已被列入较长的“波士顿滨水步道 ”(Boston Harbor Walk),而且与“大开挖”工程(Big Dig)形成的壮观绿色景观廊道建立了联系。从城市整体设计的角度来看,波士顿的景观是经过系统设计的,彼此构成联系且各具特色。另外,自由之路是波士顿国家历史公园(Bosto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之路也可看作是一个抽象化的带状历史公园。尽管如此,自由之路特有的目的性、趣味性以及合适的步行距离,使笔者更倾向于把自由之路归为景观步行系统的范畴进行讨论和研究。
1.3 “自由之路”的特色分析及影响
自由之路单纯依靠一条以波士顿历史为主题的“红线”作为线索,就集聚相当的人气。在笔者走完这4公里的自由之路之后,感受到的不仅仅包括波士顿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对这座城市真实面貌和风土人情的零距离接触。在国内外关于构建景观步行系统的实践中,与自由之路相类似的案例并不常见。这条4公里长的景观步行道具有如下特点:
(1)真实反映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城市形象的营造其实质是从城市硬件的更新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行为。景观步行系统作为外部物质环境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显著,具有高效、快速和效果好的特点。自由之路对于波士顿城市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旅游是城市最好的宣传媒介,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自由之路服务的主体对象具有双重性:服务常住居民,使其享受优质宜居的城市环境;服务外来游客,不仅沿途商铺从中受益,城市形象也凭借游客的口口相传得大极大提升。
(2)与波士顿其他景观带衔接自然
站在城市的角度,自由之路并非孤立的存在于市区,而是与 “大开挖”工程、波士顿滨水步道 等共同组成波士顿的景观系统。自由之路不仅与中央干道存在重合的部分,而且是滨水步道的组成部分。这种景观系统的构建方式体现了波士顿在城市更新改造方面的独具匠心。良好的景观衔接给游客提供了灵活的游玩选择路径,进一步优化了波士顿的旅游资源。
(3)步行系统的道路指引识别性明确
步行系统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道路指引识别性设计,也是常常被忽视的城市设计内容。从道路指引识别性的定义上来讲,“行人道路指引系统是指引导行人从某一地点前往其他地点的一系列交通指方式及设施的统称[1]”,设计内容包括路标指示牌、地图以及其他可以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自由之路的道路指引性很明确?一条红色的路径。
(4)整合多种资源以丰富步行体验
自由之路并非单纯依靠介绍波士顿历史这一主题。沿途的街景、特色小商店、餐馆和公园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步行的体验。沿街的商店招牌也是颇具特色,充满了趣味。与国内景区设有专门针对游客的旅游购物一条街不同,自由之路沿途商业不仅是附近居民经常光顾的地方,也为到此的游客提供相应的特色服务。这种复合式服务更有利于游客体验波士顿的风土人情,而商家也从中受益,不会存在因旅游淡季造成无生意可做的尴尬境地。自由之路虽然以人文作为参观游览主题,但是沿途大小各异的公园也为步行增添了亲近自然的机会。
2. 关于构建天津景观之路的设想
2.1 天津景观之路的设想
近些年来,北京和上海着手对金融商贸区等重要人流密集地段进行步行系统的设计,足见步行系统相对于城市的重要程度。天津步行系统建设缓慢,除海河景观带的步行系统设计较好外,其他地段尚未进行设计与改造。天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且在城市特色风貌的保护和建设方面一直走在我国的前列。天津著名的五大道,意式风情区、海河景观带及天津特色小街等具有浓郁历史气息的景观节点是其他城市鲜有具备的。目前这些市内景点也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如能将其串联起来,打造属于天津的“景观之路”,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天津的城市形象,而且可以刺激天津旅游市场的经济发展,并对天津的步行系统市政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2 可行性分析
(1)需求
首先,从城市市政建设方面来看,步行系统的建设是实现以人为本出行的必要举措,而天津在步行系统的建设上刚刚起步,需要树立一个成功项目的榜样。且天津作为我国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实现度较好的城市,历来重视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因此天津具有实施天津景观之路构想的良好思想基础。
其次,天津市内的旅游情况存在独立景点多却不成系统的问题。通过构建天津景观之路将有助于将各个景点系统串联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不仅可以提高景点的人气热度,也为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条件
天津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天津保留了一些有特色的历史街区,使用功能虽已改变,但是街区的活力还是保留了下来。不仅仅是建筑,天津特有的文化,如食文化、语言艺术等都是相当珍贵的旅游资源。天津现有可利用的人文旅游资源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来说,都是对构建天津景观之路是十分有利的。
(3)实践
将天津的景观旅游资源按照“点、线、面”进行分析归类,“线”以海河景观带为主,且已具有相当的人气;“面”以意式风情区和五大道风情区为主体,是天津主要的旅游资源;“点”包括名人故居、“瓷房子”等独立小景点。其本身皆具有鲜明特点,而周围则平淡无奇。通过连接以上的“点”、“线”和“面”,即可看作是一个散布在城市中的大型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主题公园,又可当作提供丰富体验的景观步行系统。
3. 总结
从整体上看,波士顿的自由之路是成功的,其对波士顿城市形象塑造、旅游、经济和市政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天津具有与波士顿相类似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通过借鉴波士顿自由之路的景观步行设计理念和手法,将会使天津的城市景观更加系统化。若关于天津景观之路的设想以实现,天津的城市形象、景观组织、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等方面都会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