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与有效沟通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与有效沟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合作与有效沟通

篇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长;沟通;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46-0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也要求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更应该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即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与了解,以便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

一、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所存在的问题

1、沟通方法过于单一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电话沟通,其他方式沟通较少,造成这一情况追根究底有以下原因:第一:由于班上学生较多,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对每位学生进行家访。第二: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繁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这就导致教师想了解学生的情况只能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沟通方法过于单一。教师应该知道要了解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在校的表现,而是应该观察学生在家庭与生活的表现,方能准确知道学生的发展情况。要想更好的了解学生,教师理应开展家访活动,或者可以建QQ群以及微信群,以便于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更好全方位的了解学生。

2、沟通内容相对比较单薄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的认为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家长亦是如此,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发展。从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出,虽然教师与家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对孩子的品德发展、生活习惯以及兴趣爱好都有所关注,但关注点不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总数据的84%。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我国的应试教育应该逐渐转化为素质教育,不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等等。一般来说,家长与班主任沟通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询问学生的成绩如何,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而教师亦是如此,只会向家长询问学生是否完成家庭作业等等。由此可看,家长与班主任还是倾向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发展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教师与家长必须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教育观念,全力的实施素质教育,从各个角度去挖掘学生的潜能,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放大。

二、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全力实施素质教育

在传统沟通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内容不外乎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学生是否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等,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只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更有可能是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在与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把沟通内容延伸到家庭教育观念上,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全力实施素质教育。

2、班主任与家长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

由于小学生还是处于一个活泼乱动且智力刚刚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及家长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千万不能把自身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而是应该把每位学生都当做是一个未打磨的晶石,还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3、采取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灵活性

就上文内容可以看出:面对面的谈话与电话沟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使用最为频繁的两种方法,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单单的只是靠这两种沟通方式,略显单一。为了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班主任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的家长与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适当采用书面沟通方法。众所周知,书面沟通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该方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不用受空间的限制,比口头沟通更为正式,有效。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这个信息网络十分发达的阶段,人们已经很少用书信来进行沟通,特别是小学班主任,因学生的年龄较小,琐碎事情较多,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用书信与家长沟通,不能让家长更好的沟通。所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只需要几分钟简单扼要的介绍学生一天在校情况,需要家长注意的地方,从而增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该沟通方式不可能要求班主任定期对每位学生运用,只针对比较特殊的学生。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只要班主任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以便于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许海香.小学低年级家校沟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能够换种思路去思考,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教育发展的领域中应该不断地寻求创新的道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将家校合作和学生所学习的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一、有效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和受教育程度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驿站,父母要观察孩子的成长规律,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有了父母给孩子的鼓励与支持,他们开始感悟到生活中的美好。父母要在思想上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考验,告诉孩子要想将来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有用人才,那么就要有承受生活中各种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当然,孩子的成长还要来自学校的教育,学生只有在学校接受教育,才能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学的思想观念,那么我们就要寻求有效家校合作的教学策略,在学校教学中利用家长资源,对课程的更新和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有效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校合作有助于学校和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学校和家庭的交流,使孩子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2.家校合作能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课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家庭和学校是培养孩子思想品德和完善孩子性格养成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力量,只有家庭和学校教育合作起来,然后将这种合作形成一种力量,这样才能使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

3.家校合作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摆脱一些顾虑,他们可以快乐地学习,没有太多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教师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施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

实施家校合作的主要途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课程宣传工作

教师应该做好课程的宣传工作,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同时要明确家校合作的目的,让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课程有所了解,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开家长会的形式,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孩子所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孩子学习的方法,家长只有对孩子的学习环境有了了解,才能懂得孩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样通过有效地宣传,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队伍中来,有利于更好的指导实践。

2.让家长走进课堂

学校可以让家长利用闲暇时间,走进学生的课堂中,让家长能够亲身经历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同时让家长切身感受一下学校给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这种方法是研究性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从多方面起到很好的综合效应。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内容也可以进行举一反三,可以把教学的内容弄开放一些,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加深家长对孩子所学课程的理解。这样通过家校共同培养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到家庭的活动中,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学生不能只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鼓励和帮助下创造一些小发明,然后让他们把活动中的成果带到课堂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家庭实践活动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4.充分利用好学习资源

学生应该把家庭的学习资源带到学校中,这种家庭资源主要是家长的生活阅历、社会经历和学习背景,还有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学生还可以把家长在生活中爱看的书籍带到学校中,这种方式是比较开放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够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

三、促进有效家校合作的思考

1.建立健全明确的家校合作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的促进家校合作,那么就应该实行家校合作管理机制,但是现在还没有专业的人员负责。这样就会导致家校合作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家校合作的一些经验,然后完善家校合作的制度,并且明确相关的管理机制。

2.学校和家长要经常沟通

为了增强家校合作,那么就要求学校和家长要进行沟通,因为沟通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目标,那么就要通过各种信息和活动增进家校合作的力度。同时,教师在学生家长会上应该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如实地反映给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近况,这样可以有利于家长和孩子沟通。

3.学校和家长应该转变合作观念

学校和家长应该转变合作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家庭与学校要共同解决,这种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把家校合作新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教学中,这样才能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

4.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

学校和家庭在合作中应该相互支持,老师和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关注孩子的人格培养,学校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个体,在尊重、关心、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的家校合作能够有利于完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学校和家庭给予他们的爱与关怀。通过家校合作,把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力量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通过合作,增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从多个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6):23-24.

[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156.

篇3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互动;实施

家校互硬呗缘氖凳┦分重要,是保证家长与班主任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实施效果较差,教师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了沟通效果,不利于了解学生情况,促进学生发展,为解决此问题,需要有效开展家校互动,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家校互动策略实施的必要性

家校互动策略是一种必要的沟通策略,实施家校互动策略十分必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家校互动,能够加强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及有效的教育,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认知不够成熟,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较为片面,存在认识偏差,无法有效进行判断,通过家校互动,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教育,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1]。第二,能够提高对学生的约束力,提高对学生的约束力不代表向家长告状,而是将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规范学生行为,了解学生想法,每个班级至少会有20多名学生,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面面俱到,会忽视部分学生的感觉,基于此,教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求家长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了解学生的想法,在教师忽视或者未察觉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提示,以便教师能够在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动向,关注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想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有效实施的措施

(一)家校互动中注重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进行家校互动的基本条件,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教师能够更加体谅家长的难处,家长能够了解教师的苦心,互相理解,互相迁就,实现有效沟通,因此,在家校互动中注重换位思考至关重要[2]。在家校互动中注重换位思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前与家长做好交流工作,预定沟通时间,家长需要工作,在时间上受到限制,教师也工作繁忙,没有过多休闲的时间,致使家长与教师可能存在时间上的冲突,为避免此问题,需要教师考虑家长的难处,换位思考,互相配合,以便为有效的沟通交流打下基础。第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需要保证客观,又需要顾及家长的感受,孩子是家长的心血,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必须顾及家长感受,注意措辞,以保证沟通的有效进行。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够武断的评价,不能运用贬义的词语,如,该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太过顽劣,喜欢恶作剧,与同学不友善,该生不够聪明,学生成绩中游等,此类语言会对家长造成伤害,家长无法接受,使沟通无法有效进行。

(二)用真诚赢得家长信赖

良好沟通的基础就是真诚与信任,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必须在真诚、信赖的基础上进行,因此,用真诚赢得家长信赖至关重要。用真诚赢得家长信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沟通过程中,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真诚、友善,教师需要尽心照顾学生,关心学生,家长会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例如,教师对你好吗?你喜欢教师吗?等等,家长会以此对教师进行判断,影响着与教师的沟通态度与沟通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尽心关心学生。第二,教师与家长沟通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分析,在此情况下,家长才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感受到教师的真诚[3]。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入手点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家长与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入手点与立足点,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实现家校的有效互动,与此同时,还需要采用多种沟通方式实现有效互动,增加互动的机会以及沟通的便捷性,保证互动的顺利开展。以学生的发展为入手点,采用多种互动手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利用先进技术,通过手机进行便捷、有效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软件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保证沟通的便捷性,还可以节约教师与家长的时间,随时将学生情况反映给家长。第二,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性格、能力、个性、气质等多个方面与家长进行互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有效实施家校互动十分重要,是为学生创造有利学习条件的基础,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学校学习环境,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诚,宋琳.当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14(02).

篇4

一、打通有效沟通的渠道

当我们接到一个班,我们的教育对象不仅仅是这个班上几十个孩子,还包括他们的家长,只有慢慢地给家长施以良好的影响,让他们成为我们教育的助手或一个教育者,实现家校合力,我们的学校教育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1.通过阅读启迪家长。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推荐优秀教育读物,让家长从阅读中受到启发,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2.通过真诚感染家长。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教师合作。特别是要尊重“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最终达到用真诚的态度感染家长。

3.通过孩子促进家长。让孩子帮助老师一起影响家长,回家督促检查家长读书,签字。还可以举行帮助家长改正一个缺点等活动,教育家长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4.通过家长转化家长。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让优秀的家长现身说法。例如:如何辅导孩子,孩子考差了怎么办等等,他们谈起来往往朴实生动,很能影响其他家长,有时候家长的影响胜过老师的喋喋不休。

二、构筑有效沟通的信任平台

信任是教师实现与学生家长良好沟通、开展合作的心理基础。构筑信任,就要充分发挥“爱”在教育中的特殊而奇妙的功能。“教育植根于爱”,我们首先要拥有一颗爱心。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若能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往往会迅速、有效地缩短家长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大大增强家长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1.要有一颗“公平心”。

对于学生,必须是公正地评价,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条件,成绩好差而有所不同。在公正的前提下,正确地评价学生,实事求是的向学生家长反映情况,敢说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不怕丢面子。

2. 要有一颗“恒心”。

信任是沟通的重要基础,而沟通实践本身又是促进家长对教师信任程度提升的手段。所以,建构信任必须在反复多次的沟通行动中得以加强。学生的不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正,我们应该和家长进行长期的沟通,互通学生在学校和在家的表现,使学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三、拓展有效沟通的途径

我们平时与家长联系交流的方式很多,有电话、短信沟通,家庭访问,还可以制作家校联系单,开好家长会。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还可以通过网络沟通,建立班级qq群,班级博客等等。

篇5

关键词:家校合作 学生 教育 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家庭和学校,不仅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抑或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可见,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学校的帮助,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进行必要的家校合作,才能保证对学生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将对孩子的教育比作一个用圆规画圆的过程,那么孩子应该始终是那个被环绕的“圆心”。合作的目的不是减轻家长或教师的教育负担,而是为了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而家长这一“半径”的长度,决定了圆的大小,也就是孩子发展的多少,有了沟通的意愿和科学的家教方法,这一半径才会无限伸展。教师,则是引领“半径”转动的外力。

一、明确教师的态度,赢得家长的支持

借用魏书生老师的话:“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同样的,我们要“坚信每位家长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家长的助手”,既然教师是引领“半径”转动的外力,那么让“半径”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跟随动力转动起来,就是家校合作的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

因此,在新学期家长会上,我首先向全体家长承诺“我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与家长的地位、孩子的成绩无关”,以此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在此基础上,我也会明确告知家长:“您和孩子跟老师的合作程度,直接影响到今后五年孩子的发展程度。”就像薛瑞萍老师说的那句“请跟我来”一样,家长是不是“跟我来”,决定了1+1是大于2还是小于2,以此引起家长对家校沟通的重视。

接下来,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家访、电话、校讯通、QQ群、短信、博客、致家长一封信、便条等多种方式与家长随时进行沟通,用自身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对家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本来就优秀的家长更愿意与我合作,使部分本来拖拉的家长不好意思不积极配合。例如,班里的小泽一度出现不完成作业的情况,我先是发校讯通告知,没有得到家长的回复;我就变化方式,给家长打电话,起初家长仍是支支吾吾,不愿多管;一段时间后,我请家长来校沟通,并在孩子的每次作业后面认真写下指导建议,为家长辅导孩子提供帮助;在孩子有了点滴进步后,我及时撰写博客记录下来,供其他家长借鉴,让孩子获得进步的自豪感。通过以上方式,小泽的家长终于“不得不”有所行动,而我也终于看到了小泽的可喜变化。

二、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家长的效仿

家校合作存在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这场家长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拔河比赛中没有形成合力,所以教师才会有种带领大家拔河却只有自己在使劲的感觉。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让大家明白劲应该怎样用。例如,我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根据各自孩子的学习能力指导孩子做好课前预习,可许多家长却不知该怎样落实。我就将志豪爸爸指导孩子充分预习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向家长展示优秀学生的预习作业,然后将预习方法分成六步,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了效仿的榜样,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落在后面。

三、借助孩子的影响,带动家长的行动

正如家长常说的“老师的话对孩子就像圣旨”一样,大部分家庭里,孩子的要求对家长来说同样是不敢违抗的“圣旨”。正因为如此,孩子也是家校合作中最好的剂。家长的意见可以通过孩子传达给老师,老师的要求也可以经由孩子转达给家长,在家校沟通出现瓶颈时,借助孩子的影响,可以更好地带动起家长的行动。例如,小徐在一年级时总是与同学发生冲突,老师几次给家长发短信请家长来校沟通都如石沉大海,我只得发挥孩子的力量,让孩子死缠烂磨地把家长叫到学校来。经过一番交流,发现家长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好,以为老师叫来只为了告状,而不肯与老师交流;而通过沟通,家长不仅得到了老师的建议,还对自己的孩子有了全新的认识,摒弃了过去认为孩子一无是处的成见。

篇6

【关键词】家校沟通 现状 原因分析 有效沟通 策略

家校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动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家校沟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沟通中,仍然长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本文就目前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对如何有效沟通进行了探究。

1.家校沟通的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家校沟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沟通观念淡薄。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至于家庭,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健健康康的就够了;②沟通频率较低。少数家长只在开学时与老师交流一次,以后就再也没与老师交流过;③沟通方式简单。当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家长会;二是家校联系卡;三是电话联系等;④沟通落实不力。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只顾抓学生的安全和优生率,轻视家校沟通这一"催促剂";部分老师和家长填写《家校联系卡》只是为了应付,敷衍搪塞。即使有热心家长反映了情况,但学校最终没有落实,久而久之,使家长的沟通积极性下降。

2.家校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认识欠统一。

不少家长对教师角色认识存在偏差,产生"责在校方"思想,导致出现"推卸沟通"现象。部分老师认为,家校沟通虽重要,但会导致麻烦,加上每月的收入又较低,所以消极思想应运而生,工作得过且过,责任心不强。另外,学生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在生活中因为家校沟通不当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事故,弄得老师们苦不堪言,名声扫地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当今不少老师也就非常注重"安全","明哲保身"的观点也就把家校沟通给予"抹杀"了很大一部分。少数学校领导认为,各项管理工作只要跟上,教育教学质量就会稳中有升,只要绝大部分学生能学得好,在有影响的各项竞赛活动中能为学校争光添彩,争创特色学校,平时不出安全事故,也就是领导有方了;对于家校沟通,就不必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2 渠道欠畅通。

目前,"留守学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大群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期,剩余劳动力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孩子只有依靠着老人或亲戚朋友照看,于是"空巢"现象与日俱增。据统计,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学生"共有270万,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的27%,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另外,在很多时候也出现沟通时间不稳合现象:老师休息时家长在上班,家长休息时老师在上班,致使沟通时间不稳合,让老师与部分家长失去了"面对面"的交谈机会。

2.3 主体欠支持。

不少学校的老师在家长会上常常公布排名,使得名次不好的学生家长很没面子,学生常把家长会说成:"今夜有暴风雨。"如果学生违纪了,有的老师也要求学生请家长到校,这样做,绝大多数的结果是学生回到家没有轻松的。所以,众多学生只有选择故意阻拦,在家长和老师面前说假话,隔断两者之间的沟通,因为他们懂得,只有"断桥"才能让自己过着轻松的日子。

2.4 社会欠合拍。

由于对物质崇拜的热度上升,产生"读书无用"思想,导致出现"忽视沟通"现象。究其成因,有三:一是"进厂不离乡,腰包照样胀"的满足感作怪;二是"暴富者不读书,读书者不暴富"的反差效应;三是"少读书易就业,有文凭就业难"的负面影响。以上因素,是部分家长产生"读书无用"实用主义思想的土壤。家长连读书都轻视了,难道不出现"忽视沟通"的现象吗?

3.家校沟通的策略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家庭,第二是老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像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统一思想,更新观念。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②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③培训领导和教师,教育学生,转消极思想为积极思想。

3.2 广开门路,多管齐下。①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宣讲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②建立家长委员会。可按班级或学校成立,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这也是共同研究学生教育的机构;③召开家长会。它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学校与家长进行协调,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④进行家访。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补充手段,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⑤书面指导。主要有:家校联系卡、通信联系、通知书、《学生素质报告册》等;⑥电话联系。急事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联系,这样比较及时、简便;⑦开放日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家长开放一天,家长可以在这一天到学校参加有关教育活动,和老师、同学交谈,研讨教育孩子的方法;⑧家教咨询活动。学校在咨询日可请教育专家、模范教师分门别类地面对面地咨询,解决家长的教育难题;⑨通过网络联系。可以在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一架桥梁——"家校通"。它就是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学生及学校的信息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家长再用手机短信将信息回复至教师电脑上的双向信息交流平台。可将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连接,同学们只要携带一张有编号的"学生卡"即可实现这一功能。家长只要通过可连入Internet的计算机或注册过的手机就可进入家校沟通平台查询孩子在校的各项表现,及时获取老师的留言和通知,同时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自己的想法及时反馈给老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家校沟通,将是未来家校合作的发展方向。

篇7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家长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6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研究的现状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马忠虎教授认为家校合作教育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二)国内外的研究

国外: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埃斯特认为,“家长参与”指发动家长的潜能以主动或被动地帮助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但在家中而且在学校。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专家埃普斯坦从社会组织的角度为有关学校和家庭合作影响个体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家庭和学校在合作关系中的平等地位。

国内:陈P在《家校合作:一种特殊的交往》中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学生、学校、家庭主体互动的家校合作模型,从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阐述了家校合作的问题。黄河清副教授编著的《家校合作导论》,全面论述了家校合作的理论、国外和港台家校合作、我国的家校合作和发展等,为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以上海金桥中心小学(金粤校区)二(4)班为研究对象,该校是上海的普通小学,本地生源少,外地生源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所处地位的问题

家长没有平等参与。如二(4)班学生小程在学校课堂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告知家长回家补好,并希望家L监督完成,第二天交给老师。可是,第二天,小程的作业依旧如此,拿回去怎么样,拿过来还是怎么样,丝毫没有做过的痕迹。在此过程中,家长没有负责监督,老师要求配合做的也没有落实。父母的行为,抛弃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也放弃了平等参与教育的权利。

(二)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沟通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面狭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主要围绕学习。沟通面的狭隘,使班主任和家长都忽视了孩子成长中的其他部分,如道德、身体、心理健康等等。

2.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效率低。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难以得出有效的方法。沟通像聊天,就算就事论事,难以共同得出解决方法。沟通多数成了班主任老师向家长告状或者反映情况,家长只是听,也无后续行动。从解决事情的层面上看,学生的问题依然存在。沟通只是达到互相知晓的程度。

(三)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基本可以保障,那么,沟通之后的合作呢?以下是班主任和家长合作时参与的问题。

1.家长没有时间参与

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参与合作。

2.家长没有能力参与

家长的文化水平的因素,难以参与合作。

3.家长没有意识参与

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难以参与合作。

三、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结合案例二(4)班学生小程,父母的无视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内容,也不提供积极的辅助行为,任其孩子的作业依旧。其原因从两方面分析。

(一)家长方面

1.家长的文化程度的因素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同学案例中,小程的家长文化水平是小学毕业,想要帮助孩子在家辅导完成作业,可能会遇到题目,难以解答。

2.家长的自身想法的浅薄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的家长觉得孩子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任由孩子到家不补完整。

3.家长的教育意识的落后影响合作想达到的目的。

小程家长的教育意识中班主任老师是主体,对于教育孩子问题上,只做个旁观者。

(二)班主任方面

1.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点”太单一

班主任老师找小程家长,告知补完整课堂作业,只是停留在作业上,没有深入谈到作业没按时完成背后的原因等。

2.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态度太强势

班主任找小程家长合作,其态度过于强势,也没有听家长想法。

3.班主任找家长合作的意识不坚定

班主任找家长合作不成功后,应后续联系,沟通情况,跟进处理。

四、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

基于小程同学的案例,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策略思考如下:

1. 成立班级家委会,以点到面带动全班

班级委员会的成立,积极合作的家长来带动类似于小程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2. 鼓励家长在家校合作时提出建议

家长在合作中的难言之隐,可以坦诚相告,促进合作的有效和真诚。

3. 利用网络等信息手段,多样化即时沟通信息

网络信息时代的优势,可以促进信息的快速传达。家校合作也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展开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

小案例透出大道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意义重大。笔者会继续结合切身工作经历,研究家校合作,从实际问题中,实践探索更多的可行性策略。

【参考文献】:

[1] Epstein, J. L.(2001).Building bridges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P),6(1), pp:161-167.

[2] Sheldon S.B and Epstein. J.L. Improving students behavior and school discipline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J].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02, (35):4-26.

【3】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篇8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英语;学习;作用

“合作”一词顾名思义就是需要至少两方的参与,参与者共同完成一个目标或者任务,这种合作的方式要优于个体的努力,最终的效果令人欣喜。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要依靠教师的教学之外,还需要家长进行辅助,这种家长与教师合作的方式也要优于教师的独立教学,学生的学习成果显著提高。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家校合作的确切定义,在这方面的实践也比较少,需要学校和家长进行共同家长探索,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果。

一、家校合作的含义

家校合作属于一种双向的互动式的教育模式,需要家庭与学校的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其中,学校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家庭的教育则处于辅助的位置。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合作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把孩子当做是教育的主体,帮助孩子提升综合能力。在实行家校合作的模式时,一方面学校的工作方式要进行一定的转变,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家长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更好地做好辅导工作。

二、家校合作对小学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1.让小学英语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英语人才需求量的扩大,英语课程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是过去所认为的教师和家长的思想就是权威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那么教师和家长就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相互合作配合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家校合作的方式就可以让小学英语教学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提升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日益推行,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英语的语言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逐渐认识到要提高自身素质,而学校也发现了单一教学力量的薄弱,因此学校可以认真的吸纳家长们的良策,了解学校和教师的不足之处,对学校的长足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目前,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家长们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但是许多家长在学校教育这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尤其是英语教育,家长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帮到孩子。与此相比之下,教师有着过硬的专业素质,他们能从职业的角度比较客观而公正的对待学生,了解学生,因此,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能够弥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三、我国小学英语家校合作的现状

1.计划性不强,与家长缺乏良好的沟通。学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认为家长的帮助作用非常有限,与家长进行沟通甚至会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而且还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教师的教育工作缺乏计划性,已经搞好的活动也没有留下记录,导致结果无从查询。

2.双方的交流互动少,只是单方面的形式性灌输。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的辅助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家长认为只要监督孩子学习就可以了,对孩子缺乏更加细致的关心,使得孩子的成绩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校在工作过程中,也缺少与家长的互动,使得两者的信息得不到有效的沟通,虽然各方都在努力教育孩子,但是,教育的效果却不好。

四、家校合作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率的措施

1.应用形式多样的家校联系方式。现如今,通信方式非常多样,家长与教师进行联系会更加的便利,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也能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能够对孩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目前个别学校的家校联系机制还不够健全,家长和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一方面必须要进行调整,主要的方法是建立家校联系表,在上完一节英语课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是否认真听讲,是否遵守课堂纪律等,然后将这种评价结果反馈到家长手中,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2.开设选择性的亲子课程。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帮助,因此,家长要积极的进行协助,家长与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亲子课程,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

3.布置家长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家长和学生共同完成的任务,让家长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孩子成长,提升英语的水平。综上所述,现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和未来,对孩子倾注更多的精力一定也不为过,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应当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表现,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辅导,家长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英语知识能力、教育能力等,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孩子的成绩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春玲.家校合作[J].中华少年:研宄青少年教育,2012(77):26-27.

[2]刘翠兰.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2):6-11.

篇9

关键词: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方法

幼儿时期教育主要来源于学校与家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同样重要。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于学生一生影响巨大,学生在幼儿时期获得良好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形成健康的是非观、道德观、人生观。那么在幼儿时期该怎样对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呢?家校结合教育是最好的幼儿教育途径。

一、家校结合优势分析

(一)使学生全面发展

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想要获得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更想要获得的是情感与心理的发展。在幼儿生活阶段,幼儿园、家庭是其最主要的两个生活场所。在这种生活背景下,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力量的有效凝结,让学生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生活衔接更好,为幼儿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还能保证幼儿在家、在幼儿园都能保持同一个状态,为幼儿良好品行地树立打下基础。在未开展家园合作之前,很多幼儿都会展现出“家中小霸王,园中乖宝宝”的两种状态,这就是家庭与幼儿园缺少沟通而导致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园合作能够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将家庭教育效果扩大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龙生龙,凤生凤”这些话都突出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幼儿的发展能够产生关键性影响。在开展家园合作模式后,家庭能够通过与幼儿园的有效联合,汲取和吸收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使幼儿园的教育行为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幼儿教师能够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给予家长正确的幼儿教育指导和帮助,使家庭教育的优势、效果都能够展现出来,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为学校教育创造条件

学校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作用明显,积极的促进学校教育的顺利实施是使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幼儿园作为系统性幼儿教育的主战场,其所有教学改革策略、发展办法都是为了幼儿教育水平进步而做出的。但在幼儿园与家庭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很多家长不认同也不理解幼儿园的作为,这使得幼儿园在发展、转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家长的反对之声,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不利于幼儿教育的进步,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家园合作模式下,幼儿园的一切行为都实在家长眼中所开展和实施的,并且在进行转变之前,都会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家长明白幼儿园的一切改变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出于教育水平的提升,从而赞同和支持幼儿园的战略发展目标,所以说家园合作模式能够为幼儿园教学策略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

二、策略分享

(一)科学的设置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活动都应该有要遵循的规范,又要有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所以,规章制度的设置要先于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对幼儿园、家庭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各种行为的指导与约束,为家园合作模式最佳效果的发挥提供支持。为了确保家园合作制度的规范、有效,其应该包含以下内容:①家园合作重要性论述。这方面内容主要是对家园合作的作用、效果进行充分论述,让幼儿园、家庭都能全面、细致地了解家园合作对于幼儿教育的作用,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基础动力。②家园合作细则。这方面内容主要是对家园合作的具体模式、流程、方法等内容的详细规定,其能够对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家庭的合作行为产生指导和约束作用;3.家园合作的责任与义务。这一方面内容主要论述在家园合作模式中,幼儿园、家长以及幼儿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做到责权明确,避免纠纷。

(二)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爱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家长希望孩子获得最好的教育条件与成长条件这一点也毋庸置疑,但是,爱孩子并不表示就具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最容易影响合作效果也最需要提高的部分就是家庭教育环节,为此想要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好对家庭教育效果的提升,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从当前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来看,提升家庭教育的策略主要可以从提升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教育方法两方面入手。具体办法有幼儿园经常开展家长讲座,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水平,并为家的家庭教育技术水平提升提供指导。与此同时,幼儿园可以让家长亲自参与到幼儿教育当中来,让家长学习和吸收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经验,为他们的教育水平提升创造条件。

(三)多多交流

篇10

关键词 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3-0030-0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未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时代形势,高校必须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及教学模式,通过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教学过程的职业化和实践性,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高校通过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在技术、人才、师资、信息等方面进行优势资源互补,是改善高等教育整体教学资源与加大技术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政府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模式表现出极大关注与支持。校企合作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成为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如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尚待提高,缺乏科学有效的合作模式及制度保障,双方的合作力度不够、合作持续能力低、难以建立真正的“双赢”合作形式等,与德、美、英、日等国差距还很大。郭斌(2012)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7.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学―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双方实现了合作目标,取得了明显的合作效果,成效显著;28.8%的人认为有一定效果,但合作成效不明显;约25%的被调查者认为校企合作没有什么效果;甚至有10.6%的人认为校企合作不仅不能带来双方效益的提高,反而可能有负面效果;另有27.3%选择了不清楚[1]。

据此,“如何促进高校校企合作、提高其合作的有效性”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因素出发,构建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进而借助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中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对合作成效的影响强弱程度,以期能够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实需求,为高校校企合作的有效与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合作动力

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动力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本质上是由于利益的驱动,而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研究支撑资源,包括企业丰富的技术资源和实验设备以及产品生产经验。企业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驱动,与高校开展合作,高校通过合作可以获得一定的研究经费,提高其设备和实验条件,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因此,这成为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动力。第二,通过校企合作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就业。通过合作的开展,让学生深入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感、锻炼其专业技能与协作精神,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就业能力,为提高学校影响力打下基础。第三,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对政府的政策进行及时反馈。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是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诱因,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也能够对国家的政策、法规、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产生反馈作用。

(二)合作关系

由于校企合作双方认识上的差别,容易引发在校企合作上大量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问题,最终导致校企合作有效性和绩效的下降。一般而言,企业具有比较明显的市场导向倾向,对合作成果的商业价值更为注重,而相比之下,高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则更关注人才的技能培养和知识的产出结果,这种组织文化或者说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被认为将会对校企合作行为产生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学校与企业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问题,实现两个组织的对接与协同,是推动校企合作绩效提升的关键所在。

(三)沟通机制

校企合作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要保障其正常建立和运行,需要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和沟通机制,建立相应的负责沟通联络的组织机构,以有效的沟通来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的落实。校企合作的成效与沟通渠道和信息传递休戚相关。校企合作作为高校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信息沟通与合作联络渠道不畅成了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严重障碍,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校企合作中的沟通与联络障碍问题。R.E.Lopea-Martinez等通过对墨西哥的一个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显示,良好的沟通渠道与方式对校企合作行为有积极影响[2]。因此,除了在高校与企业之间设立沟通机构之外,还要完善沟通机制,并在机构中设立若干工作组,具体组织高校与企业双方参与合作项目的策划研究,处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四)外部环境

研究表明,校企合作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校企合作双方都有很强的动机去寻找和达成交易成本最低的合作方式,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将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交易成本的结构,从而对校企合作参与者的行为产生影响。政府部门除了可以在政策上引导校企合作,还可以从资金与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校企合作进行直接推动和支持。柳卸林基于大量的数据处理得出,政府科技投入水平,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区域创新环境对校企合作联盟的效果有显著影响[3]。张经强(2006)等人认为,“政府应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抚惠政策,促进校企合作协调发展,着力构建有利于校企结合的大环境”[4]。

(五)合作行为

Adam D(2006)认为校企合作中,企业要对合作给予从上到下的支持,减少合作中的不便[5]。赵杭丽、凤进认为不同企业的合作目的、资源投入对校企合作成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Veugelers认为,校企的整体创新战略对高校参与校企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7]。在校企合作行为中主要包括双方领导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参与合作的主动和积极性两个方面。高层领导作为组织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对组织内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同时,学校和企业双方都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加强合作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合作共识与认同感,也是提高合作成效的重要途径。

(六)合作模式

除了合作动力、合作关系、沟通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外,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对合作成效产生差异化影响。一般来说,采用不同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在资源、动力、关系以及沟通、合作积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高校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寻求有利于合作各方发挥其优势的创新机制是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企业可以根据校企合作的目标、预期以及技术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Bonaccorsi和Piccaluga认为,校企结合模式是影响校企结合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指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校企合作各方基于自身的研发能力、条件以及所处的信息位置,在对风险、收益进行衡量与分析的基础上作出选择[8]。

三、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的模型框架及研究假设

(一)概念模型框架构建

通过对高校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见,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多主体合作系统,许多因素影响校企合作的成效。在合作要素层面,校企合作动力、合作关系、合作双方的沟通机制以及外部环境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从合作过程来看,校企合作行为对合作成效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合作模式会在合作行为与合作成效上显示出差异性。至此,如果把这样一种描述用于研究参与校企合作的高校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便可以得到一个概念模型,见图1。

根据前文的分析,校企合作成效是外部环境与合作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校企动力是影响合作成效的首要因素,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创造绩效的活动,充分的动力能促进高校与企业开展长远、可持续的合作。校企合作关系、沟通机制以及外部环境与合作动力一样,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关键因素。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合作双方取得较好的合作效果。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降低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交流成本,提升校企合作效率。在外部环境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都会对校企合作成效产生影响,但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影响较直接,通过帮助校企双方寻求合作者,减少了参与校企合作双方的搜寻成本,进而能促进合作成效。同时,校企合作行为的积极性越高,合作成效越好,并且不同的合作模式也会在合作行为与合作成效上显示出差异。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1.校企合作动力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创造绩效的活动,在实现合作目标与成效的过程中,合作动力是影响合作成效的首要因素。Pmueller等对高校与企业的调查也表明,校企之间的文化价值差异并不会阻碍合作的开展,但需要在两种文化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对接、协同机制[9]。高校是否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企业开展合作以及对合作所投入的人、财、物等直接决定校企合作的成效。高校的合作意愿与积极性直接决定与企业合作所提供的知识数量与质量,合作意愿越弱,高校合作过程中行为越不积极,合作成效越不高。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1a:校企合作动力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动力越强烈,合作行为越积极;

H1b:校企合作动力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动力越强烈,合作成效越好;

2.校企合作关系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校企合作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校企合作双方相互依赖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双方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来说,合作双方地理距离、参与合作成员的个人关系、相互之间的信任感、长期的合作关系、利益分配的明确、目标的一致性等都会影响校企合作关系的紧密性和信任程度。校企合作关系是通过在委托、信任与交流模式的影响中逐渐完成、成长的。稳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合作双方取得较好的合作成效,一般说来,通过长期的合作,合作双方的关系会趋于正式化和制度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作效率。Bloedon R指出,校企合作中,双方建立关系时的互相信任感越强,在价值和心理上对对方的认同感越强,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就维持得越久[10]。Fritsch的研究表明,在校企合作中具有支持合作态度的大学研究人员对合作绩效有着更大的贡献[11]。通常情况下,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时间越长,相互之间越具有默契,合作进行中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关系就越稳定,合作成效就越好。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校企合作关系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关系越稳定,合作行为越积极;

H2b:校企合作关系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合作关系越稳定,合作成效越好。

3.校企沟通机制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许多学者对组织的有效沟通形式进行了研究,信息沟通与合作联络渠道不畅成为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严重障碍,但高的沟通频率与质量可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与有效性。Kelso R认为,高的沟通频率、好的沟通效果可以使问题在更短时间内,以更好的方式进行解决,因为当信息沟通有效,决策的程序化水平比较高时,就能减少由于一些非重要辅助活动而带来的成本(包括时间与资金),从而提高合作效率[12]。Petr Hanel和Marc St-Pierre等人指出,定期举行非正式交流对校企合作双方加强沟通、增进感情和了解、促进合作行为积极性有正向影响[13]。李梅芳指出,通过设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企业三方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具体管理高校与企业双方的沟通交流,处理实践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成效[14]。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3a:校企沟通机制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沟通机制越完善,合作行为越积极;

H3b:校企沟通机制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沟通机制越完善,合作成效越好。

4.外部环境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外部环境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等都会对校企合作成效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所研究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和中介这两个对校企合作有较直接影响的方面。Elias G Carayannis和Jeffrey Alexander认为,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资源和能力互补性,这有利于合作关系的建立,并取得较高的合作成效,但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却常常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5]。D.H.Lee认为,在校企合作的产生过程中,政府在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中介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16]。校企合作双方都有很强的动力去寻找和达成交易成本最低的校企合作方式,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将会直接或间接改变交易成本的结构,从而对校企合作参与者的行为产生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4a:外部环境因素对校企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即:外部因素对合作的支持性越强,合作行为越积极;

H4b:外部环境因素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外部因素对合作的支持性越强,合作成效越好。

5.校企合作行为与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高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是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其行为对校企合作有着重要影响。Parkhe采用博弈分析法认为,高校以往的合作历史和未来的合作前景对校企合作成效有着重要影响[17]。Mora-Valentin等认为,合作方的声誉是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关键要素[18]。叶飞等以珠三角地区80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经验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成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9]。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5:校企合作行为对校企合作成效有正向影响,即:合作行为越积极,合作成效越好。

6.校企合作模式与合作行为、合作成效的关系及假设

校企合作的模式多种多样。根据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和组织方式,校企合作模式包括: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共建实体、人才交流与培训、技术服务与咨询等。Donald S通过对加拿大36家先进材料生产厂家的实证研究发现,校企合作是技术创新最受欢迎的一种方式[20]。郭晓川通过针对大学的实证研究发现,委托-模式是国内大学教师与产业界最喜欢的一种合作模式。Tanriverdi指出,校企合作模式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产出效率及有效性[21]。因此,要取得较高的校企合作成效,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必须选择一种适当的合作模式,根据双方的合作目标、预期以及学校的教学优势、企业自身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当的合作方式。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6a: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行为方面存在差异;

H6b: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成效方面存在差异。

四、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收集情况

1.问卷基本内容

本研究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包括填表者的职位、学校办学性质、学校层次、合作类型、合作模式、合作企业的行业、产业、合作时间、合作对象、项目合作信息来源、合作目的等。第二部分,变量评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通过对具体题项打分而获得受访者对各个变量的评价信息,内容包括:高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与企业的关系、沟通机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信息的搜集。

2.变量与测量指标选取

根据前人对校企合作成效的研究,以合作动力、合作关系、沟通机制、外部环境等因素作为输入变量,以合作行为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各变量对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作用机理,在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成效影响因素的具体指标。本研究将高校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因素视作一个系统,为测量各个影响因素对校企合作成效的影响情况,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其中,问卷包括合作动力、合作关系、沟通机制、外部环境、合作行为、合作成效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

3.问卷搜集和样本情况

数据收集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高校校企合作的相关负责人、学校分管领导、校企合作相关专业的负责人及学生,共发放问卷147份,回收138份,问卷回收率93%,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30份,有效回收率为88%。调查样本选取了江苏省内的24所高等院校,从调查样本校企合作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以与第二产业(13所)、第三产业(9所)的合作项目为主,第一产业最少(2所);从合作类型来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校企共建为主,这一类型占所有样本的64.5%,以校为主、以企业为主的分别占25.4%和10.1%。从合作时间来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时间主要集中在2-4年或4年以上的长期合作,其中,2-4年的合作期限占总样本的40%,4年以上占30.8%。

(二)实证分析

1.信度、效度检验

本研究主要是以结构式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进行资料收集,在进行不断测试后,剔除无效因子后剩下的因子符合内容效度的要求,下面对筛选过后的有效问项进行信度分析,并采用Cronbacha系数法来分析信度。本研究中影响校企合作成效的Cronbachsα值高于0.8,超过了一般标准0.7。说明该问卷所获取资料的一致性程度较高,问卷在不同测试者中进行反复调查可以获得较为一致的结论。效度分析发现,各个因素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601~0.653之间,且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在0.313~0.489之间。因此,综合分析可见,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2.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判断校企合作成效各影响因素的不同测度题项是否准确反映了该变量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验证论文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

[15]Elias G Carayannis & Jeffrey Alexander. Winning By Co-Operating in Strategic Government-University-Industry R&D Partnerships: The Power of Complex Dynamic Knowledge Networks[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9(24):197-210.

[16]D.H.lee.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 Analysi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 R&D Management, 2012(20):123-129.

[17]A Parkhe. Orchestrating Innovation Network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6(2):13-21.

[18]EM Mora-Valentin. 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Success of R&D Cooperative Agreements between Firms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J]. Research Policy, 2010(8):155-167.

[19]叶飞,周蓉,张红.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9(6):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