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力市场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 工资水平 就业 劳动力需求弹性
国际贸易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
(一)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向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在逐渐的增强,各国也逐渐的意识到国际合作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纷纷的加强合作以及加入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多边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得到改变,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跨国集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贸易的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服装和技术成为增长最快的出口产品;但是各国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维护本国利益,仍采取了较多的贸易壁垒方式。总的来说,国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力量,把握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促进本国以及世界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国际间的流动增强。在20世纪80年代初,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流动劳动力只有2000万人,而进入21世纪后,流动劳动力迅速增长至8000多万,而且随着各国对流动劳动力条件的逐步放开,以及对廉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条件,流动劳动力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国际劳动力呈现多样化的流动方向。在国际贸易的初级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往往会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而且需要依靠劳动力的输出获得经济利益,所以,劳动力的流向一般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当今世界,虽然这一总的发展趋势不变,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许多技术性的劳动力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国际分工的细化,又促使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机构和不同质的劳动力的流动。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体力劳动力的需求在降低,对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统计,参加经合组织的国家受到高等教育的外籍劳动力比例在60%以上。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
(一)商品价格
根据斯托尔帕定理,某种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当该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其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也会上涨,而非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则会下降。劳动力也是商品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而不同来源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商品价格的波动来源于本国的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所造成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时,其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二)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的知识外溢导致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将本国的较高科学技术在东道主国家进行应用,因而知识外溢作用明显,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匹配,故而,跨国公司对东道主国家的投资带动了东道主国家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劳动力工资的差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外包与承包业务。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往往会将本国产品生产中较低要求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主要致力于产品生产中要求较高的环节,故而提高了本国对较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而言,其所承包的业务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本国拥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来完成,故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也在其承包业务中得到扩大。
国际竞争的影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话题,而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是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国际贸易中竞争的加剧,必然会致使各国的企业都致力于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以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实施。故而竞争的演变,促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增加,也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拉大了劳动者工资的差距。
(三)收入再分配
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方向。诚然贸易自由化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国家为了有效地平衡收入差距,会采用收入再分配的策略进行收入之间的转移,故而对本国的生产要素产生相应的价格影响,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也会在收入再分配中产生影响。
(四)教育
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方面来影响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短期内提高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回报率,能够促使高技能劳动力获得更高的相对工资收入,故而短期内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会扩大;而从长期来看,教育水平的提供,促使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也增多,另一方面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促使低技能劳动者也逐渐地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高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将实现进一步的相对增加,故而,从长期来看,教育对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具有缩小的效应。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
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在于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出口产业获得更多有力的增长机会,会促使该产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增加。所以,当出口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则随着出口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很好地拉动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如果出口国出口的产品所密切使用的要素是其他要素而非劳动力要素,则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直接拉动作用就不大。另一方面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放映在其间接拉动作用上。出口国所重点发展的出口产业一般是本国的优势资源产业,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会促使本国资源向这些优势资源产业流动,从而极大促使该产业产品产量的增加,当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时,长期平均成本的增加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产业部门则会增加该产业的生产,从而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不同于出口对劳动力对就业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进口在一定范围内会对进口国的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主要表现在,进口会促使进口国减少该产业的产品产出,从而减少了进口国的该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进口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且如果进口的是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则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促使了劳动力就业水平的降低。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进口国进口的产品是中间产品则同样的是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同样的通过进口的产品是用于新建企业或者引入投资,则会相应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
(二)国际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贸易国的产业结构而体现的。具体来说,出口国的出口产业会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渐发展,而促使该产业部门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需要更多地劳动力资源,故而有利于这一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进口国,则因为进口的发展逐步的减少了对该产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该产业部门的就业量。所以国际贸易会促使贸易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促使本国的优势产业部门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除了反映在工资以及就业方面以外,还反映在劳动力的分配结构上。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分配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来实现的。
劳动力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它反映了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胡学勤、秦兴方,2004)。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会由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低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减少了发达国家自身对低熟练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对发达国家的该类型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作用,故而会使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向内移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直接投资也会对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会使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大。此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增长,会使工人承担的非工资费用增加,而雇主所承担的费用相应的下降会使工人的工资和就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低熟练劳动力替代性的增强也会增加工人的困境,会使工人所获得的企业盈余更少,工会在其中也难以发挥作用,最终将引起工人工资的进一步削减甚至是失业。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以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获得的启示
(一) 提高劳动力的创新能力以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在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形势中,我国多处于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但是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来说,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国际贸易分工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取得对外贸易的长足优势。所以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创新归根到底来自于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主观创造性,所以要不断地发挥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向中高端的结构层次发展,也更加极致的激发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 增加对劳动力教育的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而且在上述理论中也论证了从长期来看,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会缩小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益。诚然我国今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体制也应该从根本上克服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提高教育的手段,将劳动力培养成为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 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
我国要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我国的内部做起,即需要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只有从内部培养出劳动者竞争的忧患意识,让其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在发展对外贸易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也只有从内部激发出劳动者竞争的潜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促使劳动者更为主动的把握机会,在对外贸易中主动寻找主动地位,取得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势。同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也能使劳动者时刻注重自身的完善,在对外贸易中,能够汲取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增强能力,提高竞争技能,谋求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德波.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就业影响[J].理论探讨,2009(3)
2.冯晓华.国际贸易对中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微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10-02
一、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情况
1.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现状。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扩招前的1998年中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为643万人,到2007年已达到2 650万人。短短几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上升到2006年的22%,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急剧增加,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2.大学毕业生市场的形成与当前大学生就业体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是以中国劳动人事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前提,以社会人才市场的产生为基础的。在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变化,中国目前高校毕业生求职实行的是自由求职、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毕业生的求职结果和薪金基本上由劳动力市场决定。
二、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微观机制
1.大学生就业基本流程。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开始搜寻企业(或用人单位)发出的招聘信息;获得了用人信息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出符合自身要求的用人单位,而后根据需求信息中的要求参加各种方式的招聘,对用人单位发出求职申请;在获得用人单位肯定回复后,双方进入面试、笔试等求职谈判阶段,当双方达成一致后,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需要签订大学生就业协议;此后,由于大学生就业协议中一般有违约条款,往往是规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如果双方有一方违约的话,大学生的就业搜寻就回到起点;如果没有违约发生,学生毕业就将参加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这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流程。
2.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的第一步是获取就业信息,这些就业渠道信息对他们找到好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常而言,其就业获取渠道如下:(1)网络,包括人才招聘门户网站、各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网站、企业网站等。(2)电视、报纸等媒体。由于招聘单位和中介机构通过这类媒体招聘信息的成本较高,同时这种媒体的受众过于广泛,缺少针对性,因此大学生在这类媒体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3)传单、海报等。(4)亲戚、朋友、同学等提供的信息。这类信息渠道经常伴有熟人关系,可以提高被录用的机会,但这些渠道与学生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有关。(5)其他途径,比如手机短信息等也开始推广。
在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进行研究。2005年,以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和丁小浩教授为代表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专门对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进行过调查,得到如下数据,47.3%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其他择业渠道中除了人才洽谈会获得的信息占16.4%外,其余均不超过10%;可见,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需求信息对毕业生是是最重要的,这些信息往往登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2008年清华大学的朱宁洁运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就业信息渠道的匮乏和不畅通增加了毕业生的搜寻成本,也令用人单位未能找到合适人才感到迷茫。2006年应松宝从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研究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各信息来源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校园信息、熟人信息、网络信息、报刊电视信息和短消息,在运用多配对样本的Kendan协同系数检验后其发现各学生对各求职方式的评分标准相当不一致。
以上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对大学毕业生还是对用人单位而言最重要的就业信息渠道都是学校的信息。通常这些信息都是由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直接从用人单位获得或间接的搜集起来,并在学校就业网站上。这些就业信息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含金量往往比其他渠道更高。分析其原因,我认为在于学校的就业信息往往是校园招聘信息,来自于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直接的诉求。这些企业往往和学校在先前就建立过联系,对相关学校生源较为信任,其招聘的意图真实、可靠。对毕业生而言,从学校网站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在当今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条件下,校园信息的搜寻成本更低,真实性和应聘成功率也比通过网络或报纸获取的信息更高,从而使得其成为毕业生的首选就业信息获取渠道。
3.大学毕业生招聘方式。招聘方式和招聘信息获取渠道是不同的。招聘方式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直接接触和匹配的渠道;用人单位采用的招聘方式是唯一的,但是毕业生却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例如:学校网络信息、同学或报纸得知企业的需求信息。招聘方式是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只有经过了招聘的流程,毕业生才能最终和用人单位签约。
国内对大学毕业生招聘方式的研究如下:2006年何亦名、张炳申以五级量表的形式把大学生就业渠道即招聘方式分为:校园招聘、互联网招聘、人才市场和中介、兼职和实习、家庭背景(父母帮助)、校友关系、老师和学校的推荐以及亲戚朋友关系等,指出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对于不同学历的毕业生是不同的。在三个学历层次毕业生身上,专科生认为亲戚朋友关系是最有效的;本科生最看重校园招聘和兼职与实习的作用;硕士研究生的工作搜寻渠道方面,老师推荐、兼职和实习的接触、亲戚朋友的介绍是最有效的搜寻方法。2006年,应松宝认为大学毕业生的招聘方式可以分为:网上招聘、双选会、直接在用人单位招聘、熟人介绍。其搜集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方式最主要的是校园招聘,其次是网上招聘、校外招聘会、直接到用人单位拜访和熟人介绍,后四种方式的重要性彼此差别不大,但都远低于校内双选会;并且经Kendan协同系数检验各用人单位对招聘方式的评价比较不一致。
4.大学就业指导的情况。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需要经常接触的一个部门就是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要想对其就业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了解中国当前的大学就业指导情况。中国的大学就业指导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提出并推广。全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分为学生处下属模式、就业指导中心独立模式和招生―就业合一模式三种类型。在教育部部属高校中,超过一半的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按第三种模式运作。
2006年曾湘泉指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从供求匹配的角度看,关键是就业服务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薄弱。例如在英国,大多数大学均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提供大量的职业服务。除了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还为那些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提供特别服务。他们帮助学生开发职业管理技巧,提供建议,甚至在学生毕业二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2006年何亦名、张炳申得出结论:学校对学生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增加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那些得到学校更多帮助的学生,越有可能在毕业前签约。联系到之前大学毕业生在搜索就业信息时,把校园信息作为最重要信息来源;企业把校园信息作为其传递招聘信息的最重要渠道,由此可见,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就业来说至关重要。
5.大学生就业三方协议。大学生就业三方协议是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一个中国式特色的文件。这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留下的特殊印记。就业协议一般由教育部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它是教育部门制订就业计划的依据,是进行毕业生派遣的根据,是确认就业意向和劳动需求的凭证,也是进行劳动统计的重要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就业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在毕业生到工作岗位报到后,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以明确劳动雇佣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就业三方协议对毕业生工作搜寻的影响:虽然就业协议只有一份,但是由于就业三方协议可以被毁约,所以毕业生即使在签订了三方协议后,出于防止用人单位的考虑或是找到更好工作的考虑,仍然可以去搜寻工作,抢占其他没有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的面试机会;另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用人单位并不会知道自己在面试的毕业生是否已经签订过就业三方协议,很有可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其进行面试,最后还招不到足够的人员。用人单位招聘太晚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搜寻、错失优秀生源,招聘的太早又将面临毕业生的违约风险。
三、结语
至此,我们已经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全面的了解。本文在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重点阐述了就业信息的重要性,得出结论:在大学毕业生的多种就业信息获取方式中,从学校就业网站上获取的信息最为重要;在招聘方式上,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最看重校园招聘。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高校与用人单位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提供更多校园招聘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应更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以及招聘信息的提供,加强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这些都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C].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
年会会议论文.
[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
[3]何亦名,张炳申.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教探索,2006,(1).
[4]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篇3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力市场 效用
自2004年起,以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代表,并开始波及中、西部地区的“用工荒”现象开始质疑我国作为劳动力大国的现状。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在探寻“用工荒”背后促因的同时,构建生态型、再生性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是激活劳动力市场的当务之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体现出化解劳动力市场现有机制的不足、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就业规模、优化人力资源等诸多实效。
一、劳动力市场现状
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劳动力供求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制度这三方面因素,据预测,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未来的十年间,每年的劳动力需求增量约在600―1000 万人之间,但供给总量将缓慢增长至2015年,转而逐步走向负增长。新一轮的劳动力供求“缺口”估计会在2016―2020年出现。200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中提出警告:中国将要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取向和调控措施都不具有显著的推动就业效果,政府对失业的控制应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单纯GDP取向,而着眼于完善劳动力市场功能,帮助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转换能力,加强对具有就业吸纳倾向的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根据杭州专业技能人员交流中心、杭州人力资源市场、杭州第二人力资源市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及杭州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益性就业网络提供的数据,对杭州市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期间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季度为分组变量,由Statistics18.0生成求职人数和求人倍率历年各季度时间序列图(图1、图2)。两个序列整体都有较为明显的季节特征,每年各季度求职人数的最低点与求职倍率的最高点基本吻合。求职人数序列呈现一定的下滑趋势,而求人倍率序列则从2009年第一季度起出现了较为强劲的攀升势头,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前景、生活成本、求职意愿是造成求职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市场在应对供给不足的自我调节方面出现失灵。社会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但是低失业率和高求人倍率并存与岗位空缺的问题不容乐观。
二、劳务派遣对劳动力市场的激活效用
1、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限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使劳动力价格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无法实现统一,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因为地域化、城乡差异、产业结构等分割因素而失衡。大地域范围的劳动力迁徙单纯依靠现有劳动力市场的自发机制,显然是力不从心的,经常性的阶段用工需求井喷已经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发达地区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近几年随着国家“振兴中西部”举措的推行,中西部地区投资热潮兴起,原有的东西部劳动力市场的地域化差异在发生逆转。劳动力市场因为经济杠杆所表现出的过于“理性”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地域化程度在加剧,并直接导致企业用工问题的不断升级。
在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之前,劳务派遣打破了现存的各类分割局限,在增强地域之间合作、推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弱化产业垄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构建区域化服务网点平台已成为所有派遣公司的共识。一方面加大自身体量的规模化,拓展区域网络,同时加大行业内的合作力度,以应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区域性变化。调查中,80%的派遣公司已在省内县/区级以上城市设立服务网点,23%已经在全国省市地区建有服务机构,40%利用互为的业内合作形式,实现了城乡横向互通、省市区镇纵向互贯的整体布局。通过人事外包、人事派遣、人才培训、人才招聘、人才猎头、项目外包等业务与央企、国企、民企、外企、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建立业务往来关系。特别是针对农村劳动力输出、垄断行业用工配套、外资企业员工解决等领域已逐步形成专业机构的专项服务体系,创造了基于流动就业组织化和灵活就业组织化的区域用工、异地委托、全程服务的人力资源整体服务体系。
2、弥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反映劳动力市场中失业率与岗位空缺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贝弗里奇曲线表明当劳动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时,势必造成了一定的岗位空缺率,表现为求人倍率上升并超过1。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贝弗里奇曲线在发生位移。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走强,相应就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失业率的下降,但是岗位空缺率却反向上升,仅依靠现有劳动力市场的自有配给能力短时间内很难化解“用工荒”所带来的空岗率和求人倍率,实现贝弗里奇曲线岗位空缺率的良性回归,要借助于外力的补偿。
杭州劳务派遣企业每年以近35%的增速在为用人单位解决用工需求问题,累计派遣劳动力已突破800万人次,成功推荐职位近30万个。在调查中,70%的派遣公司都在积极探索“按需订制”的专业化模式,不仅是数量,更从质量上全面提升劳动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岗位之间的贴合度。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总量和结构供求失衡的局面中,劳务派遣企业具有更为广泛的就业信息和更为灵活、广阔的就业空间,能够为劳动力提供更为充裕和适当的就业选择机会。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雇用政策,就是以满足劳动力对就业方式需求多样化,与企业对用工需求灵活化为前提,以减少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为目标的,劳务派遣将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缓解供求错位的调节系统之一。
3、优化工作搜寻过程,改善空岗匹配效果
Phelps在1970年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说明求职者在开始职业搜寻前首先会设立自我预期,通过比较工作搜寻的边际成本和可能获得的边际收益来决定是否继续搜寻。Holzer在对搜寻决定因素、搜寻过程和搜寻结果的拓展性研究过程中则证实了不同搜寻渠道的差异性和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机构的有效性。国内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滞后,增加了供求双方的搜寻成本,无形中延长了搜寻时间,加剧了摩擦性失业的产生。“用工荒”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传递不及时、劳动力求职预期过高、人岗匹配失调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结果。过于放任地自由搜寻,会造成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与岗位空缺率提高、劳动力成本巨增、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的局面。因此,合理引导搜寻过程、提高搜寻效率、改善搜寻结果是探寻劳动力市场内生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
劳务派遣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的中间纽带。首先,劳务派遣加强了用工信息的集中和发散,并且借助自身和行业的区域化网络,能够更为高效地多维度传递。其次,劳动派遣统筹劳动力的功能,能够更为合理地引导劳动力进行理性的工作搜寻。一般情况下,劳务派遣公司在招工和培训过程中会针对派遣企业的特点,派遣岗位的要求和性质进行二次以上的人员筛选。再次,劳动派遣在实现人岗匹配功能方面更为专业,派遣用工的岗位匹配度大大高于企业自行招聘的人员。我们发现派遣的劳动力退工人数占总派遣人数的比例不到0.1%,85%以上的派遣劳动力表示通过派遣公司提供工作岗位的成本低于在劳动力市场自谋岗位。
4、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长期看,我国的劳动力不再无限供给,我们需要把劳动力的开发重心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同时进一步优化现有和潜在的劳动力供给模式。劳务派遣的服务职能已从最初的职业中介介绍转变成为以人力资源库建设为平台、职业生涯规划为抓手,促进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服务组织。
以杭州劳务派遣公司的派遣劳动力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89.5%。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设计为主,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对劳动力的影响效果进行调研。影响因素包括提高就业成功率、提高自身与就业岗位匹配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满足对于就业行业的需求、就业更为灵活、降低工作搜寻成本、显著提高了个人收入、减少与用工单位的正面冲突、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自我的人力资本积累等十个方面,采用Statistics18.0作为问卷统计分析工具。问卷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指标KMO值为0.727,大于0.7,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01(如表1所示),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的旋转成份矩阵如表2所示,并进行可靠性统计,Cronbach's α系数为0.845,满足信度要求。通过主成分数据表现,“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促进自我的人力资本积累”这两项均有绝对值较大的负荷系数,表明在整体的劳务派遣影响效果方面,这两个因素对派遣劳动力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注:本文属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劳务派遣现状与激活劳动力市场效用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的研究成果,编号:L2011F013。)
【参考文献】
[1] 蒋茜、孙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J].经济纵横,2011(5).
[2] 蔡: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A].中国劳动问题研究[C].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 黄安余: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J].理论建设,2005(6).
[4] Blanchard,O.J.and P.Diamond.The Beveridge Curve.Brookings Papers on Eeonomic Activity,1989(1).
篇4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分割;蚁族;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历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数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187. 7 万急增到 2011 年的660万。然而,未就业毕业生也从2003年的56. 3万人,跃升到2011年的约 204万人,这意味每年约30%的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同时,高校毕业生群体表现出就业偏好的一致性加剧了供需矛盾,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西部、农村地区则少人问津。“无业可就”“有业不就”共存。
同时,2009年由北京大学廉思提出的“蚁族”概念,因准确形象的概括了高校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特点而备受关注。“蚁族”现象不仅揭示出弱势大学毕业生在大都市的艰辛状况,更引起“读书无用论”的热烈讨论,严重打击了低收入家庭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积极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以“蚁族”现象为切入点,研究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方向和求职意愿,为缓解“蚁族”现象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状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职位特征可以概括为经济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有保障、有足够的晋升机会、劳资权利平等及依靠规章制度管理;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职务特征为:经济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晋升机会少、就业不稳定、管理不规范。与西方国家表现出的功能性分割劳动力市场对比,我国存在更为突出和复杂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不单是功能性分割更是制度性分割,制度性分割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在转型时期表现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无法发挥对劳动资源自由配置的作用。可见,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是导致“蚁族”现象产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环境下的“蚁族”现象分析: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蚁族”现象: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与东部沿海地区就业,也由此出现“蚁族”现象,“蚁族”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月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具有较高智商、弱小、群居,往往居在不足10平方米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看,这个群体的收入偏低,是因为被挤出了以拥有一定学历的户籍人口为主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同时欠缺政府支持和家庭资助,必须自行承担日益上涨的生活成本。这群在毕业时未就业,然后“勉强就业”的大学生,其收入仅足以支持在城中村租个小房间。
2、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蚁族”现象的影响:第一、从城乡选择来看,我国大学生在劳动年龄人口中分布极不均衡,比例较低,还未达到过剩的程度。一旦大学生选择到农村、乡镇就业完全可以占据农村、乡镇劳动力的高端市场,但他们宁可忍受极大的生活、心理压力,以延长工作搜寻时间、降低工作收入、降低生活要求为代价选择聚集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2012年第十届中国最佳雇主榜单及调查报告显示,仅有4%城的大学生选择在非城镇和其他地区就业。城乡收入的差距固然是做出决策的重要经济因素,但更主要的因素是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导致城乡之间高昂的工作转换成本。在制度的束缚下,一旦进入城镇或者农村就业,其人事档案、户籍关系就将在一定程度上固化,想回到主要劳动力市场就将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同时,农村及乡镇单位也会以较长的服务年限、高额的违约金等约束条件限制其流动。
第二、从区域分布来看,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显示:80%的大学生选择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其中接近25%的毕业生前往京津沪三地,相对而言,选择到中部或者西部地区的学生不足10%。《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更是将“高等教育人口流动分析”列为了年度专题报告之一,从数据上看,东部和沿海地区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两倍于中西部的人才吸引力指数。
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环境下,制度因素使大学生从“次要劳动力市场”到“主要劳动力”的过程中存在障碍。使他们偏向于“一次就业定终身”,新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将目光聚焦在一线城市,虽然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日益增高的生活成本、拥堵的交通等不利因素,但大学毕业生选择当“蚁族”是基于获得潜在的经济收益和各种非经济收益而选择大城市的结果,一线城市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工资福利待遇高、工作环境好、更加公平的规则、生活质量高等因素显然对求职者更具有吸引力。
四、缓解“蚁族”现象的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大环境、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蚁族”现象的根源,尽管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环境下“蚁族”现象具有一定的自愿性及必然性,但折射出的收入偏低,教育投资回报率不高,也经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人力资本的区域和城乡的进一步不平衡,减弱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扩大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所以有必要缓解“蚁族”现象 。
第一,促进经济发展,扩展主要劳动力市场范围,打破行业垄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就业的层次和水平,才以创造更多适合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这是缓解“蚁族”现象的根本途径。
第二,加强高等教育制度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应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控制大学毕业生供给,同时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机会不均等现象十分突出,大城市拥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更低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因此,国家教育财政投资需要向落后地区和中小城镇倾斜,以促进教育的地区均衡发展,缩小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差别,也必将削弱大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
第三,切实转变过分重视大城市发展的城市化模式,走兼顾大中小城市、打造城市群的发展新模式,缩小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经济水平和收入差距,吸引“蚁族”选择到中小城镇就业。
第四,完善国民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使人们能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政府部门应持续关注加大投入,改善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环境,保证他们也能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共服务,这样也能引得部分“蚁族”选择回流到次要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1]廉思.高校毕业生“蚁族”调查[J].中国经济报告,2010(3)
[2]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 .
[3]赖得胜,孟大虎 .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篇5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收入效应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2-0032-06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经济增量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要把目前仍然处于知识状态的科学技术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必须注重发挥作为科学知识载体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合理分配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力资源,能够人尽其才地在合适岗位上寻求到合适的人,真正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就成为促进生产力提升和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急需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大批高校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起薪低、高才低就或学非所用等问题,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问题。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仅为35%[1]。人们开始质疑和思考:高校扩招政策是否盲目?是否高校扩张导致了难就业?是否高校扩招引起了过度教育?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究竟是怎样的?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
不管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经济学领域,所有的研究均显示出教育程度与收入高低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2]。从理论上来讲,个体的教育程度越高,其具备的生产力水平越高,那么应当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但是当社会上出现教育过剩现象,导致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不能匹配其自身教育水平时,高等教育对个体的提升作用将会弱化。过度教育对个人投资教育所预期的收入和劳动力的提升产生了负面效应,教育回报率大大降低,甚至使得教育投资不仅没有回报,还可能出现亏损状况[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带来了劳动力的节约、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位竞争的加剧,而由于过度教育的存在,单纯依靠劳动力市场并不能合理将这批优秀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由此而导致大量人才的低配和浪费。因此,研究我国目前所出现的过度教育现象,正确理解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关系,找出过度教育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能够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专业风险分析
首先,专业需求的确定性。高校专业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相关,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受就业市场的单向选择影响,若高校专业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对应的毕业生就业风险也就越高。其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适应性。高校专业知识更新需要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知识结构变化,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可能尚未毕业,而其在学校书本中学得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就已经被新的技能和知识所替代,由此使某些适应性不强的专业毕业生陷入就业风险。第三,专业化程度。对于一般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如果专业化程度恰好匹配劳动力市场需求,该专业就会正面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如果专业化程度不足,相同工作选择范围就会扩大,同样工作性质的工作岗位可能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参与,由此而言,工作搜寻的多重叠加会进一步加剧原本只限于相同或相近专业之间的就业竞争,而使得那些专业化程度较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二)承担主体风险分析
首先是性别。大部分企业雇主比较倾向于有更强应对能力、抗压能力和执行事务能力,且在当今市场化的环境中,大部分专业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和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不可否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男性更占优势。其次是学历。根据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的筛选假设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劳动力市场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求职者来填补其岗位空缺,但是信息在劳动力市场中是不对称的,雇主可以通过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即认为学历与能力成正比,学历越高能力越强,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相应高[5]。毕业生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会选择继续深造以获得较高的学历作为自身的最优选择,学历也成为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是起薪。为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级各类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危机意识和岗位竞争意识。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认为高学历才是选择好工作、高收入的唯一路径,且对起薪有着明确的评判标准,在就业价值观上,重地位、重待遇、重福利的思想仍然较强,这些都是造成就业市场不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市场风险分析
一是规模性和成长性有限。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空间不断减小,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入劳动力数量最多的领域。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60%。而我国2015年从业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人数达到31364万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口总数的40.6%。根据钱纳里总结出的人均GDP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当人均GDP处于2000~3000美元区间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2%~40%,按汇率换算2015年我国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由此可见,我国整个第三产业的就业水平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是信息不对称性。据王霆2015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无法得到有效信息”被公认为是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6]。同样,邓峰、孙百才对全国范围各种类型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提供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所定义的几个因素中,缺乏信息量占37.3%、查询不够便捷占20.8%、信息不真实占18.6%、内容太简单占13.4%、其他占2.5%[7]。可见,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失灵”问题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三是激烈的竞争性。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70万人以上,然而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错配问题严峻,由此所带来的岗位竞争过度会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三、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模型构建
亨利・莱文(Henry M Levin))的研究表明:“过度教育会给劳动者带来负面情绪,在符合岗位所要求的教育年限基础上,每增加一年的过度教育年限,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平均下降4.2%,而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每增加1%,公司的效益却能增加2.49%。”[8]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过度教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劳动者的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一)理论模型构建
过度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会进一步使得那些想通过教育途径来实现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人群产生深刻影响。其一,过度教育会使得人们争夺更高层次的教育资源。例如近年来很多大学出现了通过提升培养费为所谓“热门专业”明码标价的现象。其二,过度教育会促使受教育者加大教育投资,由此而盲目地追求高学历。其三,正常情况下,影响社会阶层之间常态流动的因素中,像教育这样重要的后致性因素应该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过度教育,当前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却是社会成员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那些拥有先天赋予优势的社会成员更容易向上流动,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较低阶层的大众先天就会站在一个不利的竞争地位。过度教育会加剧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9]。
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整理后,结合市场供求理论,在这里结合前文所述的三大风险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会影响劳动者个体收入:性别、专业、学历、就业区域、就业单位、起薪要求等。同时,根据经济学中的市场供求理论,在市场化的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跟高等教育对人才的输出存在着供求关系。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生产率的进步与教育发展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教育发展是生产率提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整个人力资本存量的储备,还依赖于能够转化储备存量为使用价值的社会经济环境,过度教育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有效性,导致投资教育收入的改变,影响人们继续教育的行为。因此,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本文构建了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理论体系,见图1。
(二)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构建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建立明瑟收入函数模型对受教育者的边际收益率进行测度,测度结果反映了受教育者多受一年或少受一年教育收入的变化率,即过度教育或教育不足对毕业生收入的影响。根据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理论体系,设定过度教育收入效应的测度模型如下:
1nY=α+Xβχ+βγSγ+βOSO+βuSu+η
这里,Y是就业者的收入,S=Sγ+SO-Su,S为个体实际教育年限,Sγ为工作所需的教育年限,SO为过度教育的年限,Su为教育不足的年限,具体变量描述见表1。
如果以S表示从事该工作所必需的教育年限,则有S=Sγ+SO-Su。若S>Sγ,则SO=S-Sγ;若Sγ>S,则Su=Sγ-S;若S=Sγ,则SO=Su=O。常数χ是解释变量的向量,特指排除教育外的其他解释变量的向量,βχ是系数向量,βγ代表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βO代表过度教育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年限超过所需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的收益率,βu代表教育不足收益率,即与有同等教育年限且适度教育的人相比,个人教育每减少一年从收入上带来的损失。η为随机扰动项。
四、过度教育收入效应实证研究
(一)问卷调查
本研究选择了全国范围内的2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东部地区包括江苏、浙江9所,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10所,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陕西、甘肃9所,调查院校涵盖985高校(3所)、211高校(3所)、一般本科(11所)、高职院校(7所)、民办院校(2所)和独立学院(2所)。课题团队于2016年5月共发放问卷914份,收回622份,回收率为68.05%,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6.53%。有效样本中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分别占27.3%、52.4%、20.3%。
(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截至2016年5月,有88.1%的高校毕业生去向已经落实。其中已经签约的占总体毕业生的44.3%;而在高校毕业生中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比例仍然较高,达到11.9%。不同的因素会对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与结果。首先,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来看,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漏斗现象,其中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最高,达到了84.8%,研究生层次(含硕、博)的就业落实率次之,为79.2%,而本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落实率相对较低,仅为56.8%。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本科层次教育的同质化竞争严重,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一般普通高校向应用转型和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次,从平均月起薪水平来看,研究生学历最高,达到3844.4元,本科和专科次之,分别为2979.0元、2427.8元。同时,所调查的已经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为2850.7元,在2000元以下的占19.7%,2001~3000元的占45.5%,3001~4000元的占34.6%,4000元以上的占5.7%。三种学历的毕业生呈现出一种正常上升的起薪增长趋势,学历越高,月起薪也会随之提高。
为了分析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状况,本文假设企业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等于岗位所需教育水平,同等学历劳动力质量相同。据此,过度教育就等于毕业生学历水平减去就职工作岗位招聘时的最低学历要求。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估算后的结果见表2。
1.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出现过度教育现象的毕业生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当前就职的工作并没有达到就业预期值,或者与以前具有相同学历同学的收入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并且劳动者个体的学历越高,其过度教育率也会随之增加。从统计数据来看,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分别为55.6%、62.8%、78.4%,呈现递增趋势。
2.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分析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发现,过度教育率超过70%的专业包括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其中农学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率最高,达到了81.3%;而法学和医学过度教育率最低,分别为52.6%和44.5%。
3.不同性别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统计结果来看,毕业生的性别对其起薪方面的影响较大,男性毕业生要高于女性毕业生,男女毕业生的平均月起薪分别为3046.9元、2845.2元。从就业落实率来看,男女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和女性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65.9%、57.2%,男性略高。与此同时,调查显示,更多的女性毕业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存在学历高于岗位所需的现象。
4.不同工资水平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在476份有效问卷统计中,有62.3%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签约的工作收入水平低于以往相同学历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有53.1%的高校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仅仅持平于其工作所在地的平均消费水平,然而仅有不到7%的大学生毕业生认为个人的工资收入高于其工作所在地的消费水平。从薪酬水平分布来看,大部分毕业生的月薪在2500~3500元之间,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大概4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月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元。一般而言,月工资收入在2000~3500元之间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比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现象,该群体毕业生的收入与其所在区域的消费水平相当。
5.不同就业单位毕业生过度教育状况
从问卷调查统计来看,目前在公共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学历层次结构呈现出“倒金字塔”现象,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占比超过50%,本科学历的人才比例为33.5%,大专学历的劳动者比例最低,仅为14.1%。而就职公共部门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的工作实际需要的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占53.2%,本科学历占25.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9.4%。公共部门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的工作实际需求数量和比例本应是“金字塔结构”。而目前公共部门的人才层次供给结构和数量所呈现出的“倒金字塔”结构,严重加剧了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状况。
(三)教育收益率估算分析
以大学毕业生工资收入的自然对数为因变量,将其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性别、学历、专业、就业单位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截距β代表所有虚拟控制变量取值为0时的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收益率。在计算时将样本按照变量性别、专业、学历、工作单位、就业区域五个类别分别进行估算,结果见表3。
.不同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教育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深受学历高低的影响。从估算结果来看,教育收益率因学历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学历的增加,过度教育收入的损失率随之上升,也更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情况,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过度收入损失率分别为2.6%、3.0%、3.6%。
2.不同专业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表3可以看到,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基础性学科较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状况,且这类学科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也比较高,分别为6.4%、5.8%、5.5%。专业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教育不足的情况,教育不足者的工资损失越大,如医学、法学、工学的教育不足损失率分别为6.0%、5.6%、5.2%。
3.不同性别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性别来看,男女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率有较大区别,其中,男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7.7%、4.3%、-3.7%;而女性毕业生工作所需教育的收益率、过度教育收益率、教育不足收益率分别为9.7%、5.2%、-3.0%。由估算结果可知,女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比其工作所需的教育收益率低4.5%,而男性毕业生的结果为3.4%,可见,当过度教育情况发生时,女性毕业生比男性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损失率更高。与此同时,女性毕业生教育不足收益率比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低6.7%,而男性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结果为4.0%,表明在发生教育不足时,女性毕业生的收入损失同样比男性要大。
4.不同就业部门毕业生的教育收益状况
分就业部门来看,相对于私立部门,公共部门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从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为5.0%,而在私立部门就业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为2.2%。由此可见,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即使出现了过度教育,仍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受教育者即使在公共部门单位发生了过度教育,仍旧有人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公共部门发生过度教育的损失率也高达4.4%,略高于私立部门的过度教育损失率。
5.不同地域毕业生教育收益状况
从不同区域就业的毕业生的教育收益来看,如表4所示,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达到了5.7%,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不仅中西部地区毕业生过度教育收益率都较低,而且还不显著,毕业生在东部地区从事了过度教育的工作,仍然可以获得收益,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即使从事比自己学历低的工作,也愿意在东部地区就业。与此同时,三个地区当出现教育不足状况时的收益损失率也是不一样的,损失最大是中部地区,高达5.8%,其次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4.0%、3.5%。
五、研究结论
通过过度教育收入效应测度模型的估算,过度教育确实会对个人的收入产生影响。从全样本来看,目前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一定的过度教育问题,这主要体现在自身学历、技能与岗位要求、工资收入不匹配上。第一,大部分毕业生对工作所期望的教育回报要高于对实际所受教育的回报,且学历越高,过度教育收益损失率也随之增高;第二,分专业估算结果显示,医学、工学、农学、法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其他专业,而管理学、文学、理学等专业的过度教育收益率相对较低。说明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趋势还是很明显的,专业性越强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越明显,同样,专业性越强,越不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第三,分部门来看,公共部门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私立部门,但是公共部门容易出现过度教育的现象,私立部门则会出现教育不足的问题;第四,分性别来看,女性毕业生过度教育损失率和教育不足损失率均高于男性毕业生;第五,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的过度教育收益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过度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即劳动者不断增加受教育年限依然能给个体带来正的教育收益率,但整体来看,毕业生过度教育的收益率要小于工作所需教育收益率,并且过度教育的边际收益率呈现出无限递减趋势。显然,过度教育显著抑制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对个体的生产效率及工作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而要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教育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工作。搭建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共享渠道和平台,定期对劳动力市场岗位需求和供给情况、高校专业情况、各行业工资水平等相关信息进行和传递,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投资参考,促进劳动力与岗位更好的匹配以促进就业。
其次,从高校层面来看,应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发展面,强化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本生成、分流、提升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受教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在招生规模、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既要瞄准新兴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关键领域的发展需要,也要面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高等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状况。
篇6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群体
北师大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的《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称,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比值最近两年持续下降,从2009年的3.33下降到2010年的3.23,并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的3.13。
报告援引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城乡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快于高收入群体,意味着城镇和乡村内部相对收入差距也在缩小。
对于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报告的解释是,劳动力供需结构发生变化,劳动者工资迅速上涨,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收入之比也稳中有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再分配政策也被列为原因之一。
提高教育程度能缩小收入差距
报告认为,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不同学历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赖德胜解释说,随着中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教育对缩小收入差距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教育扩展可以缩小收入差距的变化”。
据统计,自1999年中国开始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比例,从2000年的4.66%上升到了2010年的10.05%。赖德胜认为,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展已积累巨大的人力资本,这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劳动力市场须做出更深刻全面的变革,以使大学毕业生达到更优化的配置,使教育有更高的经济回报。
国企工资增长最快 外企不再独秀
报告的另一结论是,2000年至2010年间,城镇国有单位的年名义工资增长速度达到了15.05%,在各类单位中增长速度最快,曾经风光一时的港澳台外资企业则表现平平,增长率为10%左右。
篇7
关键词: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现状;对策
一、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问题
(一)关于人力资源市场
人力资源市场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劳动者)与需求方(企业等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相互交易,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总称。这种市场化配置活动区别于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其内容主要指人力资源供求主体的活动及相互关系,其外延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人力资源中介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因素的活动以及管理、服务中的相互关系等。
(二)关于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就是要把构建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之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考虑就业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资政策、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等的关系,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第二层次,就是要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并且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适应和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就业的本质是一种机制,是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有序流动和保证劳动力有效交易的一系列机制。
二、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
我国劳动力市场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劳动力开始流动而逐步建立发育起来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从建立起就存在城乡分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功能日益健全,但城乡分割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现状
我国的城市人力资源市场,是在比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的发育更紧迫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所带来的就业压力,迫使国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工作安排,有限的国有经济部门又不能吸纳这么多的人就业,于是只好放松政策,允许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这就产生了城市非国有经济对劳动力的最初需求。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第一批供给者是城镇的无业居民,他们一般拥有户籍和固定的住所,就业相对容易,但因为受到某些思想观念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第二批供给者,也是它的主体部分,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或称“民工”。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城镇流动人口限制的放松,农村富余劳动力中一些有闯劲、有冒险精神、并敢于吃苦的人便开始了进城打工的“流动生涯”。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也为城市各种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劳动力资源。城市老动力市场的第三批供给者,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和从国有经济部门主动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管理经验。这个市场的需求方,主要是20年改革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各种非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培育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市场“经理市场”,即由承担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收入相对丰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经理人才形成的劳动力市场,由于“经理”们素质较高,也深知自身的价值,所以这个市场最能体现这些企业“按质论价”的用人特点。
(二)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现状
农村劳动力市场是伴随乡镇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农村的普遍推广和极大成功,在农村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这些资本在一些有头脑、有作为的农民“企业家”手中与国家放松了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就为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这些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构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获得发展的最初动力和持续动力。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就业的工人不再局限于本村本乡的农民,外地、外省的农民打工者甚至部分城里人也逐渐加入进来,随着产品销路的平稳扩大,本村本乡的农民也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季节性、临时性地在企业做工,而是渐渐完全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像城市土人一样的非农人口,市场本身也不再限于农村,而是与城市经济逐步走向交融。
三、中国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就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诸多体制、政策还没有完全消除,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规定和歧视性政策,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障碍。
(一)政策支持上不平等
我国长期以来把就业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市,很长时间以来没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没有列支专门的资金、项目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城镇职工就业和就业登记相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直不在国家统计之列;与城镇职工享受系统的职业培训相比,农村劳动力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享受不到国家扶持的职业技能培训,即使之后国家出台了农民工培训规划,但是无论是从资金数量还是从培训规模上比,与城镇职工还是有很大差距。另外,国家没有将农民工的管理纳入到城市综合管理中,所需经费由进城农民工负担,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上的不平等。
(二)就业准入上不平等
大部分进入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即使长期在城镇居住、就业和生活,却仍保留农业户口,被称为“农民工”,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城乡劳动力身份地位不完全平等,农村劳动力处于弱势。与城镇职工自由流动就业相比,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设置了许多限制和规定,有些规定甚至是歧视性的,造成了农村劳动与城镇劳动力在就业准入上的不平等。一些地方对企业使用农民工进行行政批复,在市场准入上设置较高门槛,规定了种类繁多的限制性条件,如工种限制、数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地域限制、户口限制等。
(三)管理服务上不平等
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享受到的政府服务较少,国家没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统一的管理和服务中,农村劳动转移就业难度增加。一是市场信息服务不完善。目前大多数基层未能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仅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的劳动力供求信息,远远无法满足农民工对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需求,从而增加了转移就业的难度。二是法律维权服务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害,但是由于维权意识不强,经济能力较差,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三是子女上学服务不到位。农民工子女上学难、收费高问题一直是困扰进城务工农民的首要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地方没有将农民工子女上学纳入当地教育规划中去,农民工子女享受不到同等的教育待遇。
四、构建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户籍制度的改革对于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和他们的家属得不到在城市永久居住权的法律认可。他们虽然可以在城市中生活,但是其工作、子女入学、社会福利、劳动保障等等都因为户籍制度而无法得到与城市人相同的待遇:他们的迁徙从名义上讲只是暂时的、流动的。在户籍制度下,户口有着极高的价值,“农村人”为了追求“城市人”所能享受的种种公共福利,极力想冲破户口这层阻拦,实现从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跨越。因此,首先放开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是根本。采取既符合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客观要求,又符合循序渐进的改革推进方式。鉴于完全放开户籍制度对城市就业以及社会福利和保障部门产生的巨大压力,可以采取适当的门槛作为准入证。以此给予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居民相当的权利。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城市化进程,除了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外,本文还应当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来保证农村老人儿童以及城市中的低收入劳动者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要求。
首先,应建立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指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实体法、和程序法等法律形式的总合。其次,应加强医疗保险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却难以适用种类人员多层次的保障需要,而且也难以适用就业多样化的格局,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的需要。然后,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己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将发生在2030-2050年期间,这无疑会对以政府独当一面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为了减轻政府负担,可以考虑将养老保险负担主体多元化,把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与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相结合,建立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最后,在失业保险方面,我国的失业保险应以促进就业为目标。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很多不利于促进就业方面,导致失业人员把失业保险看作一种低水平的收入,加之缺乏再就业培训,使失业保险对生活的长期保障消磨了失业人员再次就业的动力,成为名符其实的“保险”。失业保险应该以促进就业为基本目标,做好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工作服务,而不是对失业人员生活救助的生活保障。
(三)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
政府应该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要增加政府对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投入,整合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扩大培训覆盖面。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向农民工开放,并免费提供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鼓励较大的企业和行业协会办职工学校、农民工学校,有计划地进行在岗职业培训。搞好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扶持一批农村劳动力骨干培训基地,打造劳务品牌。在农民工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财政补贴,降低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费用,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经过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单项职业能力证书,推动农民工培训上水平。要将国家在城市实施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覆盖到农民工。
参考文献:
(1)劳动经济学,陆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非正式迁移”的状况,杨云彦.中国社会科学.1996
(3)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张建武.中国农村经济.2001
(4)开源断流: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理论与模型,何景熙.人口与经济.2002
(5)中国就业制度演变,胡鞍钢,程永宏.经济研究参考.2003
(6)实施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障碍及变迁路径,王元璋,盛喜真.当代经济研究.2003
(7)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贺艳红.经济研究导刊.2007
(8)统筹城乡就业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杨丹川.人事人才.2008
(9)我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胡祖杰.硕士论文.南昌大学.2007
(10)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徐林清.博士论文.暨南大学.2004
(11)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黄阳平.中国经济信息问题.2007
(12)建立我国城乡协调的劳动力市场研究,熊盛文.当代财经.2006
(13)论城乡统筹就业的必要性,罗斌.农村经济问题.2001
篇8
C: 我觉得有三点保证了我们的竞争力。第一是供应链。我们生产三明治、沙拉、蛋糕等冷藏食物,它们最多被保存两天时间,意味着我们无法像可口可乐或者雀巢公司那样将生产的饮料和巧克力储存起来。我们没有库存,每天要向6000家超市供应我们的产品,零售商总是希望产品的数量是恰到好处的,意味着我们需要生产刚好那么多的产品,整个系统需要很好地运作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第二是远见,换句话说创新,而且这种创新需要非常快速地运转。我们做许多市场研究来了解消费者,每年保证有50%的更新产品上市,结果是大约40%的收入会来自于这些新产品,这是我们的策略之一。最后一点是劳动力,作为生产商我们雇佣了1.2万名员工,他们的收入并不高,这是管理上的问题,同样非常重要。
CBN: 你们跟大量零售商往来,他们是你们的客户,他们是否会更加强势?
C: 零售商当然会手握权力,但以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确保产品具备价格优势,并且是高质量的,那么事情会进行地很顺利。我们所处的行业在迅速增长,并且对于超市来说,冷藏食物的利润比冷冻食物或者其它食物更高,所以这也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生意。当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时候,会发现能够获得相应的销售和利润。过去5年,我们的利润率是有所上升的。
CBN: 这个行业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食品安全,对此您有何看法?
C: 在英国和爱尔兰,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做得不错。冷藏食品行业大约发展了20年,这个行业对工厂的技术要求、对运输和储存的要求都非常之高。另一方面是标准,BRC(英国零售商协会)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标准。但我想强调的是,安全问题的驱动力是来自于零售商的。政府和农民之间合作解决农业方面的问题,而零售商负责监督供应商提供安全的食品。食品安全是无法妥协的,如果我们发生了不好的食品安全事故,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公司应该直接就倒闭 了。
篇9
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及其发展趋势
(一)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涵义
金融服务外包(financial outsourcing),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商实施原来由自身进行的业务活动。按照2005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监管指引性文件《金融服务外包》(outsourc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中所给出的定义,外包商可以是发包集团外部的第三方机构,也可以是集团内部的附属机构。离岸金融服务外包(offshore financial outsourcing 或offshoring) 则是指服务外包的转移方与为其提供服务的承接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境完成。按照前述的定义,离岸外包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与海外不受本国监管的外包供应商签订协议进行的外包;另一种是跨国金融机构直接在海外建立自己的附属公司来提供外包服务,从而将利润留在集团内部。
金融服务外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业务转移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于是近年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迅速发展起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有三种形式:
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以下简称ito):是指金融企业以长期合同的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商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应用软件开发与服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等。金融服务外包起初以ito为发端,至今该业务在外包业务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ing outsourcing ,以下简称bpo)是指金融企业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部分核心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主要包括呼叫中心、财务技术支持、消费者支持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等。bpo外包所关注的是支持金融机构内部的运作和客户的后端服务,通过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组合,提高整个业务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从而在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内提高利润水平。
知识处理外包(knowledge processing outsourcing ,以下简称kpo)是指金融企业将知识密集的业务,或者那些需要高水准研究与分析、技术与决策技能的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例如股票分析、市场研究、基金管理、风险评估、金融数据挖掘、债务重组等。与bpo外包不同,kpo外包位于价值链的更高端,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
(二)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趋势
1.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规模增长迅速。根据德勤公司2007年针对离岸金融外包的调查,2001年仅有不到10%的大型金融机构采用离岸外包形式,而到了2006年,超过75%的大型金融机构进行了离岸外包。离岸外包的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机构海外雇员的数量猛增,该报告认为从2003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每个金融机构的平均海外雇员数量增长了18倍,平均从150人增长至2700人,仅在2006年一年,在低劳动成本国家的雇员比例就翻了一番,从3%上升至6%。
转贴于中国
2.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扩大,几乎涵盖了金融机构的所有业务领域。最初离岸金融外包集中于it外包,近年来,离岸bpo业务也迅速增长,主要集中于业务处理、融资和人力资源管理,同时,高端的kpo离岸业务也在增长。德勤2007年的报告显示,近年来离岸金融外包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2003年,三分之二的离岸业务是与it相关的,而到了2006年,超过80%的离岸业务覆盖了全面的业务。可以说,离岸金融外包起步于it外包,成长壮大于bpo业务,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kpo业务。中国
3.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运作模式发生改变。过去离岸外包以外包给第三方为主。根据德勤2007年的报告,过去外包给第三方的比重超过一半。近年来,发包金融机构逐渐将bpo业务外包给集团海外自建的机构,而it外包仍以外包给第三方为主。bpo业务更多地涉及金融机构的商业机密,金融机构担心将某些业务流程外包给第三方会丧失对服务的控制权,产生对第三方过度依赖,加大经营风险,因此,在海外自建机构承接bpo业务是更好的选择。
4.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格局初步形成,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在全球离岸金融外包市场中,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主要的外包发包方,而印度是最大的承接方,据统计,由于具有劳动力成本和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印度承接了大约80%的离岸金融外包业务。但是近年来,印度的领先地位受到其他国家的严重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离岸服务外包行业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及其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利用自身优势竞相进入该领域,力争成为领先的离岸服务外包目的地。
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一)中国承接离岸金融外包业务的现状
近年来,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体系中,中国正越来越受世人瞩目,由于在综合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中国被认为会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服务外包中心。
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出台鼓励措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2006年,商务部开展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实现2010年服务外包出口额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惠鼓励措施,确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各地也都在积极争取发展辖内的金融外包业务,建立专业服务园区,推出本地区的优惠政策。
经过各方努力,中国在承接离岸金融外包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以自建方式推进在华外包项目,根据德勤2007年的研究报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跨国金融机构在中国拥有后台处理中心。同时,中国也已经聚集了各路金融外包业巨头。本土的外包服务商大多数是从传统的软件公司或系统集成商转型而来,越来越多的本土外包服务商已经获取了国际认证或资质,从而逐渐缩小了与国外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有能力参与大型离岸合同的竞争。
(二)当前中国承接离岸金融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
1.本土外包业务服务商的规模普遍较小。中国服务外包业的起步较晚,产业集中度低,缺乏与跨国金融机构规模相匹配的国内大型外包服务商,目前尚未出现服务外包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国内企业,与国外年收入上百亿美元的顶级服务商相比,差距甚大。
2.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离岸金融外包发展的瓶颈。外包服务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合适人才的供应。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体系中,印度尽管走在了前列,但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其继续保持领头位置的重要因素。印度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超过300万,远不足以维持其市场份额,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预测,到2010年it行业的劳动力短缺将达到50万人。在中国,尽管民众学习外语的热情很高,每年有四、五百万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但适合离岸外包业务,同时具备专业外语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适合更高端的bpo与kpo业务的人才以及复合型高端管理人才更为缺乏。由于大学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使得雇主承担了额外的培训成本。
3.所承接的离岸金融外包业务层次低。跨国金融机构在我国的离岸外包业务,不管是采用自建方式还是外包给国内第三方服务商的方式,大都以it外包为主,位于价值链更高端的bpo与kpo业务很少,同时bpo业务的范围较窄,主要是呼叫中心业务。本土的外包服务商在bpo业务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主要面向国内金融机构提供bpo外包业务。
中国发展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策略
发展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有利于提升中国国内产业结构,改善服务贸易逆差格局,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散去、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迹象的背景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对于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促进就业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大力发展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
(一)政府方面
1.制定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扩大对外宣传,树立“中国外包”的品牌形象,改变外界对中国只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形象,把中国品牌打造成未来高端金融服务外包的目的地;对内应注重外包服务的结构升级,在制定各种优惠鼓励措施时,着力引导外包服务模式向更高端的bpo与kpo业务发展。同时,要制定长远的整体发展战略,避免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为了完成指标而恶性竞争,不断突破优惠政策底线。
2.制定相关法律,为金融服务外包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完善的法律可以保证外包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要加快研究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流程涉及的新的知识产权关系,总结业内实践经验并借鉴相关国际经验,改进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降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交易成本。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涉及新的业务合作形式和关系,包括合同标的、交付方式、产品质量、服务外包出现纠纷时的处理程序和机制等方面新内容,要密切跟踪,及时制订相应的规则,同时,继续做好优化商业环境的法制建设工作,加快完善与国际商业惯例相适应的法律规章建设。
3.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外包监管制度。金融服务外包监管制度的构建应该遵循合法原则、风险控制原则、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原则、有效监管原则。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充分认识到金融服务外包活动潜在的风险,立足于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践,借鉴国外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经验,尽快推出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指引文件和规范架构的监管部门。
4.重视和加强服务外包的市场研究和数据统计工作。由于国际服务外包是新生事物,相关的市场研究和正规统计相对薄弱,目前有关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业内咨询公司研究估计,在一些概念和统计指标上,如ito与bpo的界定方面不够清晰统一。政府统计部门、行业协会和学术界应加强相互合作,在研究国际服务外包概念和指标体系基础上开展常规统计,为市场研究以及政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外包服务商方面
1.培养外包业务专门人才。大型外包服务商可以和高校或培训机构联手合作,根据对外包人才的具体需求,推出外包人才培养项目,使大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通用人才成为可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的专门人才。此外,人事部门可以适时进行相应的外包人才资质考试和认证工作。
2.了解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外包服务商,要想在竞争中做大做强,关键是要了解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客户风险。外包服务商应充分了解客户所面临的商业挑战,深入了解金融服务特有的业务流程,保证服务质量,同时确保客户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消除客户在数据安全与客户信息保密方面的顾虑。在承接外包业务之前,要签订尽量缜密的承接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对于承包业务的各种意外情形, 如遇到不可抗力无法完成承包事务、内部技术或者骨干人员的变动等影响承包合同履行时, 应设计必要的应急计划。
参考文献:
1.埃森哲公司和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服务外包市场研究——中国与全球,2008
2.the joint forum."outsourcing in financial services".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05
3.georges pujals.offshore outsourcing in the eu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ofce.
4.deloitte.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s offshoring report 2007.deloitte research report,2007
篇10
超过1/5的被调查者表示,通胀是未来1年内影响他们投资方式的一大风险所在。这些被调查者总计管理着6.4万亿欧元的固定收益资产。
预计油价的上涨将推高全球价格,而美国特朗普的当选,以及英国退欧公投后英镑的贬值均刺激了市场对通胀的恐惧。特朗普走马上任后,预计将大幅增加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支出。
资深债券投资者・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表示,投资者通胀忧虑的加大并不令人意外。
“鉴于美国当选总统早期政策宣告的语气和内容,通胀预期的抬升是有道理的。这反映了总需求增加对通胀产生的预期效应,以及欧元对美元贬值的间接影响。”
但是,身槿球保险巨头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的埃尔-埃利安却指出,至于这些预期是否会得到证实,将取决于特朗普的竞选纲领在他正式就职后是否得到落实,以及欧洲国家是否决定实行类似的税收和支出计划来推动增长。
美银美林对173个投资者的最新月度调查同样支持了惠誉的结论。美林的调查显示,投资者对全球通胀的预期处于12年来第二高的水平。
富达国际的美国股票投资总监卡西亚・基拉迪斯(Kasia Kiladis)特别提到了美国,他说:“由于财政扩张和税收改革的可能性,进一步通胀的前景仍然是积极的,但这其中也有劳动力市场紧张和石油价格企稳的因素。”
“进一步加息的频率和幅度将主要依赖于特朗普的促增长通胀政策的实施时机和影响,以及他采取贸易关税措施的能力。”
惠誉调查还显示,固定收益投资者对价格下跌的担忧已大幅下降。超过20%的人表示价格下降是目前的一大风险,而在2016年二季度进行的一次调查中,这一比例高达37%。
在英国,英镑的贬值已经提高了制造业成本。虽然这些成本的增加总体而言还没有传递给消费者,但预计消费者将在2017年面临更高的价格。英国央行预计英国国内通胀率将在2018年上升至2.75%,远高于其2%的目标,之后则将在3年内回落至2.5%。
在美国,美联储公布的通胀预测则较为保守。它预计2017年的通胀率将在1.7%至1.8%之间(仅略高于之前1.6%至1.8%的预测),然后从2018年起稳定在2%。
较高的通胀风险可能意味着,为防止固定收益的回报遭到侵蚀,投资者对通胀挂钩债券(如美国财政部通胀保护证券)的需求将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