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职业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技能职业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若干优惠政策,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不到位
尽管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明确指出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诸如阳光工程、职业培训学校学生生活补助等政策,但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参与职业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不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不参与。以山东省成武县职业技能培训为例,2014年成武县人社部门在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下发通告,凡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均可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但主动参与、积极报名的寥寥无几。尽管县人社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乡镇和培训机构不断深入到企业、社区、农村家庭宣传动员,详细介绍培训内容和有关的政策规定,但总体效果并不明显,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员始终积极性不高。
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定点培训机构,在专业设置方面不尽合理,多数还未能完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培训还往往停留在一些传统专业上。特别是一部分公立培训机构没,他们有生存压力,思想转化慢,市场适应能力差,设置诸如电工电子、机电一体化、微机电脑、服装加工等老旧传统专业,与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三维设计、广告设计、模具加工、数控加工等市场化专业存在较大差距,传统专业对劳动力吸引力不高、就业前景窄,所以人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培训设备陈旧,师资薄弱
据了解,目前职业学校的培训设备、实习设备多数面临着设施陈旧、仪器老化等落后局面,这与培训学校收入低,各级政府投入相对不足有关。培训机构陈旧的设备远远落后于企业现有的生产设备,培训设施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学生实习的内容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和技术的要求。以微机操作为例,多数微机培训仅仅教会学生打字,会应用一些Wps、Word、Excel、邮件收发等简单的程序,对于三维设计、动漫制作等复杂一些的知识涉猎少。数控加工类专业,老旧的教学设备和实习设备一直不舍得“下岗”,更是落后现代企业几年甚至十几年。当然,学校师资薄弱也是一个方面,购买了先进的实习设备,也未必拥有全面掌握这些设备的师资力量,如果教学能力不能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有所提高,先进的设备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培训费用高
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学生不仅学习文化理论知识,还且参加专业技能的实习训练,既要承担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的费用,还要承担实习材料的相关费用。当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极为关注,对职业技能教育也加大了投入,但距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一个人需要学习汽车驾驶,参加培训的人员需花费的培训费用高达4000~5000元,由于培训补贴资金相对不足,实际补贴也就600~800元不等,与学员承担的培训费用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所以高额的培训费用仍然是制约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关键因素。
要破解职业培训难题,进一步挖掘培训潜能,让职业培训焕发出新的生机,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各地就必须结合本地区人员培训需求和培训资源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加以解决。
第一,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劳动力需求。随着科技进步的日益加快,市场化的技术更新步伐进入一个快车道,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挑剔,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培训专业设置上要以市场为导向,让专业更加适应市场,符合劳动力需求,使培训后的劳动力能够真正学有一技之长,能够胜任专业要求。同时,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面对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设置一批种植养殖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类专业,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学习培训、就近转移就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
第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一是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继续推行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国家投入。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去,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更好地引导劳动力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加强培训机构的投入,在扶持国有培训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同时,鼓励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培训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投入,让培训技能与企业市场需求实现紧密结合。
第三,加大师资力量的培养。一是加大师资的培训投入,让更多的培训教师参加进修培养,输送到高校专业学校深造学习,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培训教师既具有文化教育资格,又有职业教育专业培训资格,成为高层次高素质技能人才。三是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技师、首席技师等高技能拔尖人才,让这些高技能的拔尖人才走向职业培训的第一线,身传言教,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传授给学员,有利于促进学员专业与市场的充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加强培训后的就业服务。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同时就业率也是检验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各地就业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一定要把培训推荐和培训安置工作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找准培训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为培训学员早规划、谋出路,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联合培训等方式,让培训后的学员能够找到一份适合自身专业特长的工种,并长期坚守下去,解除学员的后顾之忧,让学员积极主动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篇2
在市水利局统一组织下,我参加闸门运行工职业技能培训班,透过对专业操作技能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专业技术岗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参加培训的这半个月里,经过水校专业老师们对机电和水利专业基础知识的详细讲授,以及多项实践操作,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了必须的提高。
培训使我更加意识到工作前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安全工作对于操作工人来说,职责重大,关系到水利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对我们个人来说,涉及到家庭幸福,个人安危,绝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才谈得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会保证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首先做好检维修前全面的安全检查,比如检修传动设备前务必先断电挂牌并专人监护等。
在平时的维修工作中,我只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对设备故障进行维修,缺乏专业理论的支持。透过机电和操作专业技能培训,弥补了我在操作知识理论方面的不足,为我今后的操作运行工作打下了必须了理论基础。我会尽快结合本单位现有设备装置的实际状况及自身岗位特点,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科学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目前,单位对员工技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工人凭技术拿工资成为一种趋势,在我们迫切需要提高自己技术技能的时候,水利系统组织了技工职业技能培训班,给一线员工带给了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很感到振奋。
为了更好地提高单位整体技工队伍水平,我们所举行一系列的业务技术学习和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在一齐探讨所学到的知识,交流平时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际维修操作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又潜移默化的使所学习到的知识得以提升,带动身边的同事一齐进步。不仅仅使所学到得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了周边的同事,提高了大家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能透过实践提升大家的维修技术水平,使大家更加熟练地掌握维修操作的技巧,真正在同事中构成了“传、帮、带”。
透过技工职业技能培训班的培训,使我认识到要用心、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善于总结,勇于提出合理化推荐,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提高维修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我们的个人成长创造了条件。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二)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已培训了将近20天。回顾这段的学习生活,我忙碌着、劳累着,却充实着、进步着,我们每一天辛苦着但却快乐着
……因为,我们不但付出着而且收获着。
1、这次培训给我们搭建的网络学习平台,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充实和完善自己。这次培训资料丰富多彩,方式多种多样,既有案例分析、专业知识学习、还有信息技术潜力学习应用、指导教师的专业辅导和同伴研讨交流。这段时间,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
2、我真的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学习。透过学习,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己。
(1).重新认识自己
我自认为: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我也不怀疑自己的潜力!刚开始进行学习,我认为,这有什么难的但是是给了我重重一击。
例如:在学习模块三时,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方案”的撰写时,我觉得自己平时已经能熟练掌握了,于是用很快的速度做完,可做完后一看要求,出现了很多错误。我有自习阅读了知识导读和操作的资料,才发现,平时的许多做法是不可取的。如:修改序号和设计字体字号色彩等,我平时都是一个一个打出来再设计,而没有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以及保存格式。最后,我按要求又重新做了一次,感觉还是这种方法好。这时的我才意识到:我明白的还很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
(2).提高思想认识
透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每个模块作业一,我就认真阅读相关资料,并认真学习、领会。例如:模块四中的网页制作,这一资料我们平时很少接触,于是,我仔细看了视频演示,按要求一步一步做下来。最后预览,效果还不错。这时,我打心里高兴。可不足之处是背景音乐不响,于是我在班级讨论组里向老师们咨询,老师耐心的告诉我方法,我进行修改。最后,背景音乐最后响了。我真的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忙。
3、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的是:
第一,坚持业务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我一生永不休止的音符。我要不断学习,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
第二,不断自我反思。我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数学教师。
第三,交流互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虚心向他人学习,遇到问题多请教,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三)
学习《员工职业化的六堂必修课》心得体会
透过对《员工职业化的六堂必修课》的学习,使我对职业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深了对职业化的理解。对我行的经营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感觉对实际工作指导帮忙很大。以下是我在这次职业化学习的一点心得: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适宜的时间、适宜的地点,用适宜的方式,做适宜的事。使广大员工在思维观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道得品质、言谈举止、礼仪形象等各个方面贴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行为养成习惯,实际上是从行为上要求我们做到职业。最终到达从内到外彻底地提升员工职业化素养的目的。职业化的六堂课具体包括:
第一堂课职业化理想:
要求:1、不要做“三等到人”: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2、奋斗要有梦想,工作要有理想。3、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4、职业理想决定职业发展方向。5、把职业当事业。6、拥有一份职业,必须要拥有一种荣誉感。7、不断成长,就会成功。
第二堂课职业化的态度
认为:1、用心的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关键。2、岗位能够平凡,态度不能平庸。3、态度是最有效的竟争力。4、把工作当作一种爱好去完成。5、三心二意会失去岗位,全心全意会得到职位。6、用用心的态度开始和结束每一天。7、职业态度决定职业高度。
第三堂课职业化技能
就应:1、不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2、要成为人才,不要成为人力。3、工作要创新,技能要提高。4、想做事,会做事,敢做事,做成事,做好事。5、不仅仅要有潜力,还要有能耐。6、要努力工作更要聪明工作。7、把工作做得无可挑剔。
第四堂课职业化道德
自律:1、身在职场要有好人品。2、有功莫自大,有才莫自傲。3、用高度职责心和高标准对待工作。4、纪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5、做事要讲良心,做人要有爱心。6、诚信是无价之宝。7、诚意打动别人,真心成全自己。
第五堂课职业化沟通
效率:1、沟通不到位,工作就不到位。2、沟通是合作的基础。3、沟通一顺畅,事顺畅。4、与上司有效沟通。5、与同事有效沟通。6、与客户有效沟通。7、掌握有效沟通的要诀。
第六堂课职业化形象
务必:1、要给别人留下好印象。2、规范着装能改变你的职场人生。3、塑造职业形象的关键是得体合度。4、务必要掌握的基本职场礼仪。5、微笑是展现职业形象的最佳名片。6、你的形象代表着单位的形象。7、职业形象决定职业命运。
书中例举了很多经典的极具启发好处的职场案例融说理性与故事性于一体,我觉得说的很全面,很赞同。大家在学习中经常探讨的一些问题:
1、职业人对企业的认知,职业化学习中大家提了一个问题:企业是不是家?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能引导员工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而就应告诉员工,那里是你发展的平台,或者是你赖以谋生的机会,员工和企业之间是一个交换的关系,很现实的商业关系。当然,在企业里能够有很多自己的朋友,但个人和企业的关系就就应是这样一种彼此能够选取的商业关系。
对于个人来说,更就应认清这种关系,企业就应是个人发展的平台或者是赖以谋生的机会,用自己的努力、贡献或者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换取企业对个人的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家里能够随心所欲,但在企业里不行。如果没有这种意识,那么说明还不够职业。
2、忠诚是一个企业,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客户都要有忠诚之心。只有忠诚做事,做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真正做到忠于企业,忠于客户,自觉地树立起我为企业做点啥的良好风尚,企业才能基业常青。以企业的荣誉为重,从小事做起,小事做细,大事做强。小事成就大事业,细节成就完美,每个员工都能做到兢兢业业,企业就会一年比一年强盛。
3、职业人对自己的认知,我们在为谁工作?大部分人会认为我们是在为老板或者上司工作,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了用这种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甚至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工作时不用心努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岂不知这样是在浪费自己的职业寿命,是一种十分短视的思想。久而久之,自己的职责心也将大大降低,甚至麻木,当一个人没有职责心的时候,也就是他失业的时候。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工作。自己才是自己的老板,当我们努力工作的时候,我们是在经营我们自己。自己经验的增长、潜力的提升。人生价值的实现才是最大的财富。
4.我们是在打工吗?大部分职业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为别人打工,谁都会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此,首先要扭转这种意识,事实上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在打工的话那么你便是真正在打工,而真正的职业人却是在经营自己。两者一比较,自我经营的职业人和由别人经营的“打工者”之间差异巨大,很明显二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完全是不一样的,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5、职业化不仅仅是新员工的事情,老员工也同样需要,个性是处于基层的老员工,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也同样很重要,身边有不少朋友,长期的工作,逐渐变得麻木,厌倦工作,工作没有快乐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没有成就感、事业感,或者陷入人际关系的危机中,频繁跳槽,可依旧找不到感觉,最终转成职场“植物人”。我们是否也就应未雨绸缪,帮忙我们的老员工也同样树立起或者强化自己的职业化思维。
以上是我这次职业化学习的心得体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职业化上的一些欠缺,个人的职业化上也还需不断地学习和提升。个性是在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职责意识等方面还要建立起个人应具备的职业化素养。并透过对企业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的工作态度、纪律的考评,来建立起适合我行企业文化的职业化行为规范,同时在不断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在职业技能上不断提高,以增强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
职业技能培训心得(四)
一、组织活动及采取的措施
为了做好职工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职工对技能培训的认知度,团场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制定培训计划。从今年起,集中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帮忙其实现稳定就业;对失业人员开展中短期技能培训,帮忙其实现再就业;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储备性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潜力。二是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在进行失业登记时,同时进行培训登记,并及时将培训登记信息带给给定点培训机构,构成培训登记、培训机构推荐、免费培训、技能鉴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的一条龙服务。三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师资培训班,提高师资水平,重点加大创业培训师资培训力度。四是总结推广培训成果。对团场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在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创业指导专家和培训学员中的创业带头人,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
二、培训任务完成状况及自主创业的效果
1、培训任务完成状况。20XX年我团按照师下达的培训任务,结合团实际状况,做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今年团针对职工的需求,设制了农艺工高级培训班、绿化工初级培训班,并协调团林园科及相关部门,用心参与和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培训,今年共组织1716人参加了职工技能培训。其中:农艺工高级培训班701人,绿化工初级培训班60人,农艺工技师20人,素质、转岗转业、社区就业岗位培训班935人,已经超额完成师下发职工技能鉴定培训的任务人数。
2、自主创业的效果。年初团场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同时加大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并采取了以下扶持项目;一是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二是给予资金上扶持(小额担保贷款)。三是享受其他的自主创业带给扶持力度,如:购买门面房。今年我团根据团实际状况,开展了专门针对大中专生和高中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培训班。其中自主创业的典型事例有:**,女,中专学历,经过培训以后自主创业开办了商店,师给予其小额担保贷款50000元为创业资金,此刻商店已经正常运行。农试站职工***,利用存款进行自主创业,开了一家酒店,不但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解决了团场待业青年。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强化职工的规范管理,团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一是加大管理和培训力度,提高职均收入。
二是引导职工向二、三产业发展,依托***国道和团场城镇化建设,带动团场二、三产业发展,使部分职工经过行业的技能培训,从事到二、三产业中。
篇3
一、目标任务
2017年,我县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总目标为5700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计划5000人(含劳务品牌培训600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省级示范培训1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示范工程劳务技能培训100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200人、创业培训计划500人(其中戒毒康复人员5人、返乡农民工120人)。
二、培训内容和补贴标准
(一)就业技能培训
针对我县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短期就业技能培训。
1.培训内容。重点是种养殖、电工、电焊、建筑、餐饮、家政服务等相关技能培训。
2.培训形式。利用农闲时间灵活开展培训,培训地点设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组,使务工、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
3.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各定点培训学校。
4.补贴标准: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参训人员补贴标准每人420元,取得就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参训人员补贴标准每人360元。
(二)劳务品牌培训
针对我县有输转需求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具有特色劳务品牌技能培训。
1.培训内容。重点是家政服务、育婴养老、餐饮酒店、建筑装饰等特色劳务品牌技能培训。
2.培训形式。利用农闲时间灵活开展培训,培训地点设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组,使务工、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
3.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4.补贴标准。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参训人员补贴标准每人480元。
(三)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省级示范培训
针对贫困地区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创业和技能示范培训。
1.培训内容。重点是种植养殖业、建筑类、餐厅服务类等职业技能培训。
2.培训形式。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组织学员研讨和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3.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4.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每人1000元。
(四)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示范工程劳务技能培训
对有外出务工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实现持证转移就业创业。
1.培训内容。重点是电子电器、建筑类、驾驶与维修等职业技能培训。
2.培训形式。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组织学员研讨和实地观摩等形式开展培训。
3.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4.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每人5000元。
(五)创业培训。
针对我县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开展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其中要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培训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返乡农民工120人。
1.培训内容。创业意识培训(GYB)、创办企业培训(SYB)。
2.培训形式。模拟企业生产、交易、宣传、管理、财务等业务操作过程形式,使参训人员掌握开办、经营和管理企业的初步技能。开展企业创建活动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学习演练,培养企业注册、税务登记、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技能。
3.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4.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每人300-1300元。
(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针对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贫困地区农民工开展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训。
1.培训内容。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结合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要求,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培训形式。主要是采取拜师学艺、技术比、名师带徒等灵活有效的培训形式。
3.培训单位。县内规模较大的企业。
4.补贴标准。补贴标准每人150元。
三、培训工作具体要求
1.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在开班前向县人社局、就业局报告备案,经县人社局批复后开展培训。
2.开班报告需注明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专业、培训人数,附件内容包括培训教师资格证复印件、课程安排表和教学大纲、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人员开具的税务发票(需注明培训机构名称、培训项目、课时、参训人员姓名及身份证号码)、参加培训人员花名册(包括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就业失业登记证编号、培训课时、联系电话等)、培训资料包样品(包括培训教材、培训器材等)。
3.培训内容必须要增加安全生产和禁毒方面的相关知识。各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期间须邀请乡镇安全生产和禁毒工作人员参加,并从安全生产和禁毒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聘请教师,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常识、道路交通安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事故案例分析、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忧患辨识、个人防险避灾及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治及禁毒相关知识的培训。
4.培训期间,县人社局、就业局派专人随时进行抽查,培训班人数以抽查人数为准,并当场填写抽查登记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向考核合格的参训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县人社局、就业局对培训班进行考核验收,并填写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验收情况表。
5.培训结束后向县人社局申请职业培训补贴。申请职业培训补贴材料的装订:①资料目录;②开班报告(包含课程安排表、教学大纲);③参训人员签到表;④参加培训人员详细花名册(包括身份证号、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培训工种、培训时间、是否取得合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资格证);⑤代为申请补贴协议书、参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复印件、对参训人员开具的税务发票复印件;⑥抽查登记表、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验收情况表。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补贴申请材料经县人社局、就业局审核合格后,报财政部门复核后将补贴资金直接拨入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的银行账户。
6.严禁超范围办学和开展培训。严禁从事与职业培训学校批准范围无关的经营活动,对已审批但不具备培训条件的专业或工种要及时进行申请注销。坚决与其他主管部门审批的办学许可进行划分,避免因合并办学造成划分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如因此而造成安全责任事故或其他恶劣影响的由职业培训学校负全部责任。
7.培训资金的使用。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必须对拨付的培训补贴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的财务制度进行记账,切实将培训补贴资金用于培训和鉴定,坚决杜绝虚报、套取、私分培训资金的现象发生。根据《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培训补贴资金不得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公用房建设支出;二是职工宿舍建设支出;三是购置交通工具支出;四是公务接待支出。对审核不严,违规操作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四、责任分工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的主要责任单位,要指派专人负责参训人员组织和培训场地的协调工作,为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及时准确提供2017年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的花名册,确保培训工作便民、为民。
(二)各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必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严格登记,培训期间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乱收费,不得乱设培训项目,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确保培训落到实处。
篇4
一是菌类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持证人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市相继实施了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培训项目,累计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达11万人次,菌类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培训食用菌从业人员达到了5000人次,持证人员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达到了2192人。二是菌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过程越来越规范,培训鉴定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从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到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标准明显提高,要求培训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培训规范执行,明确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培训课时、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实践实训等内容,并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程序》、《鉴定资料档案管理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考场规则》、《监考员工作守则》、《考评人员工作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积极引导受训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训鉴定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三是菌类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越来越壮大,考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考评员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考评员的素质直接影响鉴定质量和效果。经历十多年的发展,47003024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已发展为我市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的领头羊,可鉴定农业职业工种24个,在区县设有12个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拥有考评员142名,设有质量督导员13名,菌类园艺工考评员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为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2天津市食用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菌类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数量也大幅提高,但食用菌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菌类园艺工现行国家职业标准培训课时较长。标准中初级工培训不少于500标准学时,折合63d,耗时达2个月。通过调研发现,90%以上的培训教师、食用菌生产基地(企业)、受训农民都认为培训课时过长。此外,农民关心的食用菌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以及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土地承包法等内容还未纳入到国家职业标准。二是菌类园艺工实践实训场所相对不固定,设施设备相对陈旧。实践实训是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搞好职业技能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来看,我市菌类职业技能培训还没有相对固定的实践实训场所,各实践实训场所的设施设备也很不均衡,大部分实践实训场所的设施设备相对陈旧。三是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还没有真正成为从业人员的“敲门砖”。在开展菌类职业技能培训时,不少农民就不愿意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认为取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无关紧要,这也说明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还没有真正成为从业人员的“敲门砖”。
3天津市食用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建议
篇5
供电营业所人力资源现状及分析
供电营业所人力资源现状
本文以浙江省基层供电营业所中随机抽取的两个比较有典型性的单位作为分析样本,这两个营业所地处浙江省南北两端的一个大所一个小所。样本统计截止到2013年9月份,人力资源现状如下:总人数为85人,按照年龄、学历、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和技术职称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表4和对应的柱状分析图如图1-图4。
表1 按年龄段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年龄段 50后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人数 6人 43人 25人 9人 2人
占比 7.40% 50.60% 29.40% 10.60% 2.40%
表2 按学历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学历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
人数 22 49 10 4 0
占比 25.90% 57.60% 11.80% 4.70% 0%
表3 按技术职称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技术职称 没职称 助工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人数 79人 5人 1人 0
占比 92.94% 5.88% 1.18% 0%
表4 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的人数分布统计表
职业资格 没有资格 初级工 中级工 高级工 技师
人数 11 8 43 21 2
占比 12.9% 9.40% 50.60% 24.70% 2.40%
供电营业所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
样本的人员学历、年龄、知识水平分布情况来看,相差较大,结构不够合理,对供电营业所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不利,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
(1)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1970年前出生人员比例占全体员工总数的58.%,年龄超过45岁以上共52人占全体员工总数比例高达61.17%,8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员比例严重不足,仅为11人占比13%。总体态势是“从年龄高到低成陡降型的曲线,而非呈正态分布的曲线”,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人力资源年龄结构模型。按照电力行业特殊工种的要求,45周岁以上人员是禁止从事登高等高风险的作业,这些同志现场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但知识老化不满足现在智能化配电网建设和运行的要求。而新生代员工从工作能力以及人数上不能及时进行工作交接,难以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2)智能化电网需要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控制、互动化方面的知识,需要高层次知识、高素质的人才。从表2和图2可以分析出,两个供电营业所员工整体学历水平不高,缺乏高学历人才。高中、中技、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全体员工总数的83.5%,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占全体员工总数的16.5%,与国家电网实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不相匹配。
(3)表3和图3可以反映出,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级技术人才短缺。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占比偏低,仅1人占1.17%;助理工程师5人占5.88%;无职称人员却占比偏高为92.95%。不能满足技术密集的供电营业所对技术人才的高度依赖。
(4)表4和图4折射出,专业技能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短缺。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占比偏低,分别为24.7%、2.4%和0%;初、中级工的人数比例偏高,为60%;无技能等级证书的为12.9%。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比例严重失衡,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储备与电网事业的蓬勃发展所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人均素质当量是衡量供电营业所员工应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或专业技能水平指标。通过样本分析可看出,目前供电营业所员工素质当量普遍偏低。素质当量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薄弱,技能单一的现象,极大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开展供电营业所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企业发展需求对技能培训的客观要求
供电营业所员工的素质当量要满足电网的蓬勃发展,配电网的智能化运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大规模的高级量测体系(AMI)和智能用电服务的需求,因此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供电营销配电职业技能人才已显得刻不容缓?企业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在为员工提供个人升值的机会和发挥潜能的舞台的同时,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做出更多的有价值的贡献。
供电营业所员工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现实要求
对于供电营业所员工自身来说,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现实的需要。因为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员工个人不能很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应变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很快就会被淘汰。员工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具有了对抗社会竞争威胁的有力盾牌。
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人力资源当量的操作要求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战略成为供电营业所发展的第一战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获胜。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方法。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的内在要求
激励是调动供电营业所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主要动力。供电营业所不仅要运用物质利益来激励员工,更要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进取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将获取培训机会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并更多让员工参与供电营业所的目标管理,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提供员工自身进步和发展的机会。
职业技能培训创新模式的实践
供电营业所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相对较早,现有的资格培训、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等模式,已无法满足员工培训需求的快速发展。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必须采用更为灵活的模式,提高员工的培训参与度,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满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因此通过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以下一些新的技能培训模式:
“岗前培训”的培训模式
“岗前培训”是院校毕业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入职或上岗前进行的岗位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岗位职责、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安全风险,防护知识等。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规定新进大学生的6个月集中培训,除岗位技能外还包括岗位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使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院校毕业生,不仅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的技能需求,并且从心理和能力上完成了学生到员工的华丽转变,受到供电营业所的欢迎。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训模式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战略,以劳模先进人物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方向,有效搭建劳模领衔、员工广泛参与、创新功能突出、管理规范有序的劳模示范引领平台。通过创建劳模敬业示范岗、技能教学点、创新课题组以及各类先进和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使之成为强化人才培养功能、强化创新创效功能、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一种培训模式,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的职工队伍。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某地市单位供电营业所成立了以劳模姓名命名的工作室,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训模式,带动一个团队进行创新工作,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同时每年在全省范围内举办相应的专项培训不少于2期,培训人数不少于30人,通过辐射的作用,将劳模的技能进行传递。劳模工作室采用“N+1”的松散型团队组织模式,进行教科研工作,2012年全年发表专业论文7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出版教材2本、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个,极大地激励了职工创新的热情,提升了职业技能教学能力。
“职业导师制”的培训模式
供电营业所“职业导师制”来源于传统的“师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除了强调具体技术和业务的传授和讲解,还在人际关系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职业导师制”能够迅速培养出符合供电营业所发展要求的人才,最大可能地发挥人才的潜能,使新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前途和空间充满信心,从思想上、感情上尽快地认可供电营业所的制度和文化,有效地防止人才的无序流动;从而完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发挥团队竞争优势。
“以竞代培”的培训模式
供电营业所职业技能竞赛是面向基层生产岗位的活动,突出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发挥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作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蓬勃开展,有效地推动了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同时在供电营业所营造了崇尚技能、学习技能、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了应急救援竞赛,我们湖州分中心承担了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代表队的选拔、集训工作,并最终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取得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三、第十名的优异成绩。这次竞赛不仅是参赛队员得到了提高,同时促进了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职工的全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体现了“以竞代培”在供电营业所职工能力培训中的作用和地位。
“测试”的培训模式
如果说竞赛是“竞技体育”,那么测试就是“全民健身”。国家电网人力资源正在开展“三考一竞”活动,所谓“三考一竞”就是指考试、考核、考勤和竞赛。供电营业所调考就是指通过调考的模式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的一种培训模式。以测试这个形式来促进员工的学习热潮。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连续四年在核心工种上开展全员调考,就是把某一工种相应技能等级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先进行自学形式展开培训,根据测试情况进行学分累积,综合提高员工技能素质。
以上几种培训新模式,虽然在人员结构上不能得到快速的彻底改善,但在近几年供电营业所职业技能培训实践中,培训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老员工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有所加强,新员工能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能。这些新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经实践和分析总结如下:
(1)快速提升供电营业所员工素质当量必须采用职业培训中心集中培训和新模式松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职业培训中心集中培训能快速改善专业技能人才结构,新模式松散培训能切实提升团队的实战工作技能。
(2)大体量培训应采用集中培训,如“岗前培训”“竞赛集训”。人数不多则应实施“职业导师制”和“劳模工作室”的培训模式。
篇6
第一条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范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教育机构同外国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者,教育机构含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的设立、活动及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是指中外合作办学者依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公益性办学机构。
本办法所称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是指中外合作办学者依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不设立新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而是通过与现有中国教育机构合作设置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专业(职业、工种)、课程的方式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第三条国家鼓励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及特点,引进体现国外先进技术、先进培训方法的优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
国家鼓励在国内新兴和急需的技能含量高的职业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第四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国家给予民办学校的扶持与奖励政策。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发展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五条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工作。
第二章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设立
第六条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的条件,具备相应的办学资格和较高的办学质量。
第七条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合作各方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国籍;
(二)拟设立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名称、住所、培养目标、办学宗旨、合作内容和期限;
(三)合作各方投入资产数额、方式及资金缴纳期限;
(四)解决合作各方争议的方式和程序;
(五)违反合作协议的责任;
(六)合作各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合作协议应当为中文文本。有外文文本的,应当与中文文本的内容一致。
第八条中外合作办学者投入的办学资金,应当与拟设立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层次和规模相适应,并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且出具证明。
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按照合作协议按时、足额投入办学资金。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存续期间,中外合作办学者不得抽逃办学资金,不得挪用办学经费。
第九条中外合作办学者为办学投入的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财产,其作价由中外合作办学者双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者聘请双方同意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法进行评估,并依法办理财产权转移有关手续。
中国教育机构以国有资产作为办学投入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定,聘请具有评估资格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法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理确定国有资产的数额,并报对该国有资产负有监管职责的机构备案,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管理义务。
第十条根据与外国政府部门签订的协议或者应中国教育机构的请求,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邀请外国教育机构与中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被邀请的外国教育机构应当是国际上或者所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机构。
第十一条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拟设立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分为筹备设立和正式设立两个步骤。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
第十三条申请筹备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由中国教育机构提出申请,提交《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的文件。其中申办报告应当按照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制定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申请表》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填写。
申请筹备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还应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有关条款的规定,提交中外合作办学者的注册登记证明、法定代表人的有效证明文件,其中外国合作办学者的有关证明文件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筹备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书面说明理由:
(一)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历史文化传统和职业培训的公益性质,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职业培训事业发展需要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者有一方不符合条件的;
(三)申请文件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本办法要求,经告知仍不改正的;
(四)申请文件有虚假内容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批准情形。
第十五条申请正式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由中国教育机构申请,提交《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的文件。其中直接申请正式设立的,正式设立申请书应当按照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申请表》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填写,并提交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资格证明。
第十六条正式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
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达到以下设置标准:
(一)具有同时培训不少于*人的办学规模;
(二)办学场所应符合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及相关职业(工种)安全规程。建筑面积应与其办学规模相适应,一般不少于3000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一般不少于1000平方米。租用的场所其租赁期限不少于3年;
(三)实习、实验设施和设备应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有充足的实习工位,主要设备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不少于5000册的图书资料和必要的阅览场所,并配备电子阅览设备;
(四)投入的办学资金,应当与办学层次和规模相适应,且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并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五)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热爱祖国、品行良好,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
(六)专兼职教师队伍与专业设置、办学规模相适应,专职教师人数一般不少于教师人数的1/3。每个教学班按专业应当分别配备专业理论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其中理论教师应具有与其教学岗位相适应的教师上岗资格条件,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相应的教师上岗资格。但是,聘任的专兼职外籍教师和外籍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条件。
设立中外合作技工学校,参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执行。
第十七条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制定机构章程,载明下列事项:
(一)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名称、住所;
(二)办学宗旨、规模、层次、类别等;
(三)资产数额、来源、性质以及财务制度;
(四)中外合作办学者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五)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权限、任期、议事规则等;
(六)法定代表人的产生和罢免程序;
(七)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形式;
(八)机构终止事由、程序和清算办法;
(九)章程修改程序;
(十)其他需要由章程规定的事项。
第十八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其外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相符。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名称应当按所在行政区划、字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依次确切表示。
名称中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九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不得举办其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第二十条审批机关受理正式设立中外合作技工学校的,应当组织专家委员会评议,由专家委员会提出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对申请人申请材料按照分期分类的原则进行评审,所需时间由审批机关书面告知申请人,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
审批机关认为必要时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主要内容进行核查。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正式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书面说明理由:
(一)不具备办学条件、未达到设置标准的;
(二)理事会、董事会的组成人员及其构成不符合法定要求,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教师、财会人员不具备法定资格,经告知仍不改正的;
(三)章程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本办法要求,经告知仍不修改的;
(四)在筹备设立期内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直接申请正式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除前款规定的第(一)、(二)、(三)项外,有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第二十二条批准正式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由该审批机关颁发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号的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取得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进行登记。登记后方可开展培训。
第二十四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遗失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的,应立即登报声明,并持声明向审批机关提交补办申请,由审批机关核准后补发。
第三章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举办
第二十五条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二)项目的办学层次和类别与中外合作办学者的办学层次和类别相适应;
(三)中国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举办所开设专业(职业、工种)培训的师资、设备、设施等条件。
第二十六条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者应当签订合作协议,载明下列内容:
(一)合作各方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国籍;
(二)合作项目名称、合作内容和期限;
(三)合作各方投入资产数额、方式及资金缴纳期限(有资产、资金投入的);
(四)解决合作各方争议的方式和程序;
(五)违反合作协议的责任;
(六)合作各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合作协议应当为中文文本。有外文文本的,应当与中文文本的内容一致。
第二十七条申请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由拟举办项目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报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应当由中国教育机构提出申请,提交下列文件:
(一)《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申请表》;
(二)合作协议;
(三)经公证的中外合作办学者法人资格证明;
(四)验资证明(有资产、资金投入的);
(五)捐赠资产协议及相关证明(有捐赠的)。
第二十九条审批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批机关不予批准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并书面说明理由:
(一)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历史文化传统和职业培训的公益性质,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职业培训事业发展需要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者有一方不符合条件的;
(三)申请文件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经告知仍不改正的;
(四)申请文件有虚假内容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批准情形。
第三十条批准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由审批机关颁发统一格式、统一编号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式样并统一编号。
第四章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的组织与活动
第三十一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学籍和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等项制度。
第三十二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依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设立理事会、董事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担任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成员。
第三十三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聘任专职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依法独立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职权。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配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及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并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第三十四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是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应当接受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的管理。
第三十五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按照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批准的专业(职业、工种)设置范围,自行设置专业(职业、工种),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但不得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禁止的办学活动。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可以在中国境内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实施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第三十六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依法自主确定招生范围、标准和方式。但实施技工学校教育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应当按照招生简章或者与受培训者签订的培训协议,开设相应课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应当提供与所设专业(职业、工种)相匹配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和其他必要的办学条件。
第三十八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培训证书或者结业证书。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经政府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三十九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本机构的资产,但不得改变按照公益事业获得的土地、校舍等资产的用途。
第四十条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应当依法对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财务进行管理,并在学校财务账户内设立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专项,统一办理收支业务。
第四十一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第四十二条中外合作办学者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执行。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列举情形之一的,中外合作办学者不得取得回报。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取、使用发展基金。
第四十三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政府定价的规定确定并公布。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办学结余,应当继续用于项目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终止:
(一)根据合作协议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中外合作办学者有一方被依法吊销办学资格的;
(三)被吊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的。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终止,应当妥善安置在校学生;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提出项目终止申请时,应当同时提交妥善安置在校学生的方案。
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终止的,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应当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交回审批机关,由审批机关依法注销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
第四十五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的监督,组织或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的办学水平和教育培训质量,进行定期综合性评估和专项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六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审批机关提交年度办学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招收学生、培训专业(职业、工种)、培训期限、师资配备、教学质量、证书发放、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
第四十七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于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向社会公布社会审计机构对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审计结果,并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四十八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应当具有与专业(职业、工种)设置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自编和从境外引进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四十九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办学项目的招生简章和广告样本应当自之日起5日内报审批机关备案。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依法如实机构和项目的名称、培训目标、培训层次、主要课程、培训条件、培训期限、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证书发放和就业去向等。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审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他人财物或者获取其他利益,、,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者颁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超越职权审批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违反本办法有关组织与活动的规定,导致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造成恶劣影响的,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举办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限期改正、退还向学生收取的费用,并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未经批准增加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退还多收的费用,并提请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五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虚假招生简章或者招生广告,骗取钱财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退还收取的费用后,没收剩余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且总额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举办该项目的中国教育机构限期改正:
(一)超出审批范围、层次办学的;
(二)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
(三)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管理的;
(四)违反规定对办学结余进行分配的。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七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机构与内地教育机构合作举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办学项目的,参照本办法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八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按照国务院规定执行。
第五十九条外国教育机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单独设立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篇7
论文摘要:承德是我省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发展,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近几年我市经济发展较快,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要加快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就必须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重点加强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盘活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承德是一个旅游城市,同时也是我省一个农业大市,要使农村经济尽快地发展起来,农民尽快地脱贫致富,就必须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最终“减少”农民。近几年来,笔者所在地区职业技能培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先后成立了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一、目前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面对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职业技能培训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职业技能培训投入不足且管理力量薄弱,很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训实习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师资队伍配备不够齐全且整体素质不高,从而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培训规模不大。目前,全市农村存量劳动力还有163.52万人,其中近50%的剩余劳动力需要通过培训向二、三产业转移,尽管全市现有63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但大多数培训规模都比较小,目前教学用普通(数控)车(铣、钻、磨)床106台,各种焊机139台,电动缝纫(拷边)机125台,电脑1229台,钳工、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位301个,一次性培训能力只有85l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2005年,全市劳务输出100,970人,其中接受正规的技能培训只有1万余人。
二是培训工种单一。部分培训机构来源于企业和行业部门创办的技工学校、职工学校,过去主要从事本系统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随着产业的自我升级,原有的实训设备多数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加上近几年投入不足,专业设置仍然停留在机械加工等传统专业上。新办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经济实力不够,只能开设缝纫裁剪、美容、美发、计算机等一次性投入不大的专业,全市注册的63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其中仅服装、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就有38所。由于专业选择空间有限,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想真正学技术的农村青年.只好到大中城市择校学习,增大了学习成本。而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青年来说,只能到附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参加一些短期培训,就业后仍然靠出卖体力挣钱。
三是培训层次不高。不少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由于缺少科班出身的职业教师,只能从企业、社会聘请一部分熟练工人任教,这些人“做功”可以、“说功”往往不行,难以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另外,我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多数尚未完成原始积累,难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实训实验设备,造成学员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甚至有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被人们戏称为“理论学校”。有些办学机构负责人虽然懂得一般市场经济规律,但却不太懂得办学规律,缺乏有效的行政、教学、财务管理手段,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目前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层次多只是初、中级,培训高级工和技师的办学机构只有承德技师学院一所学校,但是每年招收和培训的学生也不到i000人,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发展职业教育为核心、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扎实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进行技能培训,保证全部合格并推荐就业。笔者认为,就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今后职业技能培训应当围绕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加强骨干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目前,我市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已经初具规模,但培训层次较低。今后应当重点建设好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以此推动各县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着力培植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等专业,力争全市建成五个省级示范专业。与此同时,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提升培训质量。
(二)盘活职业教育存量资源。组建以各县职教中心、技工学校为龙头的职教集团,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对全市所有职业教育机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切实解决好投入不足和资源闲置的矛盾,努力使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充分,效益更加明显。逐步将行业、企业技校、社会培训机构和部分县、镇成教中心、招生困难的普通高中撤并或挂靠到县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
(三)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集资办学,鼓励外资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对尚不完全具备办学条件的允许在筹建阶段试运行,待条件成熟时再正式批准设立培训学校。对现有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要帮助其尽快达标,长期不能达标的要予以撤消。对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与公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培训补贴和教学服务方面一视同仁。进一步完善培训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民办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提高。
为全面加快技能培训事业发展,必须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统筹、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组织领导、管理体制、培训方向、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收费标准、就业安置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情况,科学制定职业培训发展计划;进一步规范招生市场秩序,积极履行职责,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鼓励职业学校跨区域招生和与本地企业、异地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坚持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参与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服务,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在企业建立生产开发和实验实习加工中心,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二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职业培训机构要及时改造和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领域,增强专业的应用性和适应性;要着眼地方经济,立足各类企业,面向农民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要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研究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职业教育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努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推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努力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型、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满足求学者的丰富知识、增强技能等多种需要。
三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骨干教师的教学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和外地进行专业实践与考察;挑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对口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来,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职教师资队伍;要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未来五年,全市公办职业培训机构70%以上的专职教师应达本科学历,80%以上的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具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篇8
培训率不高由于贫困和教育水平的落后,致使很多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微乎其微,就业渠道狭窄,在劳动力竞争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不能满足企业对熟练技工的需求。调查发现,65.8%的农民工进城前在家乡没有接受过教育培训,52.5%的农民工进城工作后在单位没有或很少接受上岗教育,63.1%的外来工没有接受《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导致农民工就业盲目、自身维权困难、生活拮据。这种状况影响了城市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民族地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率更低。一些民族地区农民工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影响,自给自足思想严重,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不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据2007年抽样调查,仅有12.65%的务工人员在外出务工前接受过培训,主要以短期汉语培训为主,约有5.06%的人接受了务工地的专项技能培训。
培训质量较低目前大多数培训是短暂且一次性的,民族地区农民工的需求和现实的就业培训制度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少数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农民工进行了岗位培训,但其出发点是企业盈利,真正从民族地区农民工发展的角度考虑就业培训的问题应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之一。
相当多的民族地区农民工在对培训内容的权衡选择上比较理性,看中短期收益,往往参加在短期内可以带来收益的项目培训,且自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民族地区农民工就业较多的单位是个私企业,而这些企业中的相当部分人认为,工人的技能只要能够完成生产任务就行,而对他们的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高,使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工种。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早已供大于求的服务业专业的初级人才为主,只开展电焊、美容美发、缝纫编织、家政服务等行业的培训,而对日益发展的制造业所急需的技术专业(如电脑、营销、管理、会计等)却很少;非商业化、市场化的职业培训少且仅限社区服务或自谋职业的技能,与现代化大工业、制造业相关的技工技能培训很少。另外,由于培训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民族地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使得民族地区农民工培训质量难以保证。不少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参加培训都是各级政府下达指标,以致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一些有学习热情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却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参加培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提供的转岗实用技能培训对象限于城镇下岗职工,农民工不能参加。加之少数政府部门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无规划,部分地方管理部门各自规划,盲目性、无序性非常突出,培训内容雷同和空白点大的情形同时存在。有些政府职能部门的培训机构经费投入不足,已拨付的经费出现挪用现象,必须通过收取一定的培训费来维护正常运转。甚至有些地方的培训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涉农培训收费过高,对市场上的培训机构缺乏监管,使得有些民族地区农民工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此外,民族地区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使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语言障碍影响语言障碍是影响民族地区农民工正常就业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农民工中,除回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基本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语言障碍是民族地区农民工进行正常交流的重要障碍。据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07年8月16日的《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统计,70%左右的农民工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进城务工后,语言障碍影响了与顾客、雇主、同事及其他群体之间的交流,交际范围通常只限于同乡之间。民族地区农民工进城务工,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障碍。民族语言和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在很多情况下限制了民族地区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在一些普遍使用普通话的行业,他们很难找到合适岗位。不少民族地区农民工只能靠老乡介绍工作,为数不少的雇主听不懂方言土话,民族地区农民工只好请别人帮助自己表达想法和要求。
1加强文化教育
1980年,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已达11年,发达国家美、法、德、英、日分别达18.04、15.96、12.17、14.09和11.87年,差距极为显著。过低的素质,使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民很难融合到城市社会,由此引发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较多。早在1833年英国《工厂法》就规定“纺织厂9岁以上、11岁以下的童工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h,他们必须进其父母或监护人为其选择的学校,或工厂视察员为其指定的学校就读。工厂视察员应责令雇主从孩子的周薪中扣除每先令不超过1便士的钱为他们缴纳学费。”
19世纪20~30年代,社会上兴办了许多技工学校、工人夜校和职工子弟学校,工人只要交很少的费就可上夜校。在此后一个世纪里,成人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工人们把获得文化知识作为争取自身解放的途径。德国学校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小学、中学、理科中学、女子理科中学、教会学校,还有徒工学校、专业技术学校、高等专业学校、综合性大学。教育形式主要有3种,即家庭教育、工匠技术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前2种教育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少年和青年进行正规教育。为此,应切实保障来民族地区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甚至是非义务教育。应采取措施保障来民族地区人口都能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除增加教育事业经费外,还需中央来协调,通过国家专项教育经费转移支付的形式解决问题,负担起民族地区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注意把单纯的扫盲与学习科学技术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调动民族地区人口学习的积极性,让农民从教育培训中得到实惠。大中专学校和科研机构要积极发挥智力支农的作用,因此,中央应明确要求民族地区各级政府承担起组织农民进大中专院校学习科技和文化知识的任务,要求民族地区地方大中专院校承担农民教育的任务,加快培养农村急需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基层政府每年要选派一定数量的村组干部、农民到大学或中专学校学习,学习形式可以是全脱产学习,也可以是函授教育、远程教育,农民也可以自主决定选择学习方式。
2加大培训力度
2.1提高培训率。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这不仅有利于农民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而且对促进农民增收、城乡发展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和重大作用。随着大量民工进城,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变得更为迫切,转移到城市中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受的教育少,文化水平低。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需要,德国各大企业都十分注重加强对徒工的职业培训。德国在解决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中,高度重视成人职业培训,对提高全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法国,政府对青年农民的安置和培训给予资助。农业劳动力年龄老化令人担忧,政府不惜工本鼓励青年农民留在农村务农。由于他们年轻有为、思想开放,会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并带动其他守旧的农民。法国政府从1960年起,一方面改革农业教育,另一方面给予农民,特别是对农民子女助学金,进行职业培训。这样做是力图为青年农民创业提供方便,使他们获得必要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知识以及更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促使这些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进行大部分农场的开发和经营,以稳定农村地区的发展,避免由于农业劳动力盲目的外流而造成法国农业的落伍。各级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鼓励民族地区农民工自主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开展民族地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对有经济困难的民族地区农民工先招聘再进行免费培训,合格上岗后由企业支付培训费,或从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逐步扣除,甚至视情形可免费培训。在我国,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民族地区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稍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民族地区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民族地区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对民族地区农民工的培训应根据其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开课时间上可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甚至可以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班结合的形式,使培训的成果逐步积累。近年来,个别地方政府组织当地人员对愿意外出的农民进行了集体培训或开设了技术培训班活动,效果非常理想。如甘肃省广河县阿力麻土东乡族自治乡自2005年以来,通过引进技术和资金,先后举办了4期“面点师培训”活动,毕业的少数民族青年面点师约300人,现遍及全国,效果很好。
2.2注重培训质量。政府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同时,为提高民族地区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政府可以联合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用人单位在招收民族地区农民工时,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用人单位要针对民族地区农民工特点,大力开展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考核工作,争取使大多数接受培训的农民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用人单位应对所招用的民族地区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生产安全培训,对民族地区农民工要进行上岗前的技能培训以及安全知识培训,保证民族地区农民工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常识,取得岗位资格证书者,方可允许上岗。
因此,针对民族地区农民工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适应性,应根据当代社会生产、科技、教育一体化的趋势,开设有利于民族地区农民工易于在城镇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和素质提升的课程,对农民工的培训应以生产急需实用科技知识、操作技能、服务技能为主,使其学有所用,学用结合,在突出专业技能、实用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基本权益、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城市文明、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我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和提高竞争力。
篇9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研究设计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计算机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传统的职业培训与鉴定管理工作效率低、错误率高,其公平性和公正性也难以保证。而利用计算机能够进行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技能鉴定,形成严谨规范的业务流程。论文对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深入探究了如何有效提高该系统的管理效率。
1、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设计职业培训管理系统
研究与设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要对职业培训人员以及其相关数据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布局科学合理的报表,从而使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更加快捷有效的实现数据输入、输出、成绩查询、修改、统计、打印等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做到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够在已有的数据中直接融入上级管理系统。系统的界面设计要简洁友好,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改善过去人工操作造成的计算与报表误差,同时该系统还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出类别齐全的表格,把所需的上级表格快捷导入,同时还需要M足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管理的工作特点。系统的制作要具有通用性、开放性、安全性、实用性等特点。我们要通过对数据库的软件开发和设计制作使职业技能管理更加系统化、智能化、规范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的研究设计,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实现了职业培训鉴定管理从传统到智能、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现代化管理的转变,该系统节约了大量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系统开发以及模块设计、界面设计的过程中,程序员应该注重其实用功能和易操作性以及其美观性。软件设计研究要利用现有硬件资源以及Microsoft Visual FoxPro等数据库管理软件系统,开发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为鉴定管理工作人员提供精确、快捷的鉴定管理方法,改变过去复杂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实现智能化综合信息管理,使鉴定管理和技能培训更加科学高效。系统设计包含了系统管理员界面、权限认证界面、系统主界面三个部分。系统管理员界面是系统管理员修改、添加、删除系统信息的界面;而权限认证界面是一个安全防护系统,它阻止非权限用户登录,以保证系统信息与数据的安全;系统主界面是为系统各项主功能的完成而服务的界面。
2、了解职业技能管理系统的构成,提高管理效率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是一项非常规范的活动,从职业技能的培训到鉴定管理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衔接,是一个非常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主要是针对鉴定管理业务流程而设计的,它可以使鉴定管理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其包括信息库管理、试题库和试题库管理、考场编排管理、计算机智能阅卷、统计和分析考试成绩以及输出打印等主要业务。程序员需要根据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鉴定管理的工作需要,去开发设计管理系统的模块。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包含数据输入、查询、打印、统计、数据输出、安全机制等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是指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界面,输入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技能鉴定人员的相关数据,并且把磁盘数据使用导入的方式实施数据输入。而查询功能则是通过输入姓名、单位、证件号等详细个人信息进行准确查找,并对查询结果进行输出处理或更新处理。统计功能是根据申报工种和单位进行鉴定成绩统计,评出优秀、合格、淘汰等不同等级,并对人数进行统计。数据输出功能是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信息保存、数据备份和导入。系统安全防护功能是为了防止一些非法人员对信息、数据进行恶意篡改,破坏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任何人在登录系统程序以及删除信息前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如果连续三次输入错误密码,系统自动退出,从而阻止非权限人员随意进入系统。
3、充分发挥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
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试题库管理功能。职业及培训鉴定涉及到很多行业及工种,试题库应该由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从而确保试题能够高质量的重复利用,减少命题的成本。在进行考核鉴定时,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从试题库中按照某种模式来抽取试题,组成这次考试的试卷。试题库系统设计应该注重特殊符号和一般文本以及试卷排版、图形混合编辑等问题的处理。在试题库开发设计时,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化学方程式、特殊图形等复杂数据,这些复杂数据需要使用特殊手段进行处理。如一些图形可用利用绘图软件进行录入,复杂公式利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进行输入。当前一些系统软件都支持复杂数据的录入。如果要在GENERAL字段中插入图形数据,采用OLE进行数据编辑和技术动态显示。但是OLE技术在数据复杂时会占用太多系统资源。在试题管理系统开发设计时,试卷排版是系统管理的核心,在试卷输出排版时怎样从试题库中调出word以及其他处理软件,进行图文混和排版是解决试卷排版问题的关键。
其次信息库管理功能。为了对应试人员的技术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为社会及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信息,规避证书作假现象,我们要建立完善的人员考核信息库。该信息库中应当包含应试人员基本信息库、考试成绩信息库、证书领取信息库等。在信息库的开发构建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日后的信息维护问题,没有后期的信息维护,信息库就不能发挥出他所应有的实用价值,也不能为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源。此外,还要对信息库及时进行重新鉴定和更新,可以用应试者的身份证号作为信息库主码,以保证其唯一性。在考场编排时,要针对不同的职业等级考试进行插花排列,尽量让不同职业的应试人员排在一起,减少作弊现象,减轻监考压力。
最后是客观阅卷和成绩的统计分析。当前计算机阅卷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职业技能鉴定中我们要用客观的态度对待试题考核。当前市场常用的光标符号阅读技术与鉴定管理系统的有效结合,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阅卷造成的误差。当前我们还需要探索怎样让多职业、多级别试卷同时评阅。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系统可以对试题以难度为标准进行区分;成绩分析与统计则主要是以名次、优秀率、平均分、标准分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总而言之,在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程序员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和通用性,达到易操作、高效率的管理目的。对该系统的设计研究,能够促进技能培训鉴定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工作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管理方式,让系统发挥出应有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崔云春,庄忠荣.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管理系统的设计[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5,(3):35-36.
篇10
[关键词]惠州;职业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234-0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毕业生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就成了促进全社会劳动力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近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制造业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超前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政府的重视。
1 开展学生技能培训的现状
1.1 当前惠州市学生技能培训简介
学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中深受大众关注的问题。为了推动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在职业教育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也成为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突现,未来社会对毕业生职业技能的要求会趋于多样化。而在惠州,近年来先后投入1200万元,用于针对学生的就业培训,并对一些民间职业教育机构承担学生技能培训进行补贴,且全市一共建立了30所职业培训机构,面向所有学生开放,这使得职业技能培训条件也大为改善。毕业生的劳动技能获得极大的提升,全市各县区均不断健全学生就业指导,农村与城市的学生均一视同仁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从而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力水平。
1.2 惠州市学生技能培训工作的发展
当前针对学生就业,开展学生技能培训工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有技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现实是我国的劳动力队伍素质普遍偏低,技能不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更是令人担忧,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对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视,大力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升学生的技能,则对于惠州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是重中之重。因此,通过对学生的职业培训,为交通事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支持。虽然这些行业的安全事故也大量的发展,使得学生数量有所增多,提高这一大群体的劳动技能,促进他们自力更生,发展农村经济,是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 当前学生技能培训面临的问题
根据惠州市2015年数据,全年投入学生就业培训达1034.04万元,主要用于在校生与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当然,开展学生技能培训工作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2.1 培训规划性不足
对学生职业培训要实现效果的,应在实际执行中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现实中学生的技能培训项目及资金不仅劳动部门在管理,加之当前不少毕业生对缓冲就业,在人员的统计与管理方面尚缺乏统筹,这就使得资金的投入缺乏足够的实际根据,包括高职生与中职生,均应在统计中加以明确,并提前获得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数据。
2.2 社会监督力度不足
首先,个别主管学生技能培训的单位在下拨学生培训资金的过程中,要求下单位或机构报销不应报销的花费,或要求下级做假账通过银行帐号返回部分学生培训资金,为本单位或个别工作人员谋利,或者要求下级单位返回一定数额培训资金供本单位另作他用。
其次,由于监管不力,有些职业培训单位或其领导钻政策的空子,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培训资金使用规定,甚至骗取国家的实训基金,通过做假资料的形式向上级单位报告培训情况,然后把大量培训资金占为己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3 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不够明确
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与学生就业实际需求不够吻合,技能培训目标不清晰,显得培训针对性不强,也与实践脱节,不少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生认为,培训只是助其获得技能证,培训内容大多用不上,以致产生了“不学白不学,学了也白学”的感觉,挫伤了学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些职业院校,偏向于理论化的技能培训,涉及实际技术、信息化流程的内容很少,从而使学生即使具备职业知识,但技能水平依然缺乏,不具备长久发展提升的潜力。
3 完善学生技能培训工作的思路
3.1 统筹规划学生技能培训
学生技能培训工作需要有相应的组织系统,各系统应相互联系、配合。教育、劳动两大部门应负主要职责,对劳动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以整合市县乡职业培训的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其培训作用,既可以令农村学生受益,又可扩大培训范围。对于乡镇职业培训资源,应将农村学生技能培训作为一项职能,纳入社会公共产品之中,并每年安排一定的预算,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政府的技能培训责任,并将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及培训数量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充分激发不同部门相互配合的积极性。通过多部门协同,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再提升”的毕业生技能培训体系。
3.2 科学分配技能培训资源,强化技能教育的服务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惠州产业升级不断加速,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从学生中培养未来的高技能劳动力,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校训机构、职业院校应共同对培训资源进行监管,提升其培训条件与设施。各县区乡根据经济、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未来劳动力的要求,在对学生技能培训进行分析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分配培训资源,构建优势互补,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体系,共同构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架构。
3.3 创新学生培训成本支付体系,构建多元化培训支撑体系
当前各级政府在逐步提高对学生技能培训的投入资金上,尚有一些问题需解决。积极探索学生培训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对于政府财政部门来说,安排专门用于学生技能培训的资金,并充分利用好国家下拨的学生培训资金,并尽量做到投入均衡化,将创业资金、就业资金进行平衡化的使用,并对流向进行严格监管,杜绝挪用学生技能培训资金现象,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政府应鼓励面向学生开展技能培训的政策,尤其对农村学生的培训资金,应以职业院校为主力,开展多方共同分担的方式,以减轻开展学生技能培训带来的资金压力,开拓多元化的培训资金筹集方式。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高校来说,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中,应更多的从学生的需求上来考虑,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以利于促进学生劳动力的升级,也有利于惠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前“以城带乡”的长效发展机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逐步形成,毕业生作为相对独特的社会群体,促其充分融合到市场经济发展中,加速推进民生就业的步伐,强化毕业生技能培训体系,完善职业扶持制度,提升市场经济中的知识劳动力水平,长远推进城乡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陶俊,成岗,刘虎.工科院校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几点思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