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体育教学最优化是指发挥体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争取最大可能、取得尽量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最优化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探索和制定阳光体育背景下健美操教学最优化的评价标准,是健美操教学最优化的基本保证。
二、健美操教学最优化的概念
对教学最优化理论的探讨和尝试,多数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只有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论获得了教育科学界的确认,并得到了实际的应用,他给教学最优化所下的定义是“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耗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由于其理论特点,不是着眼于教学活动的各个变量的定量和推演,而是着眼于教学过程的整体最优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在教学论上认为是一种有助于教师最优地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的教学理论。
三、健美操教学最优化的标准
(一)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现有的健美操教学条件下,通过优化地组织健美操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基本上可以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培养道德、意志、品质,同时在品格修养和心理发展等方面皆有所进步,从而使学生成绩、品格修养、心理发展均达到优化水平。效果最优化就是要求学生的修养、教育和发展皆达到一定水平,而这种水平恰恰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实际学习可能性的要求。
(二)时间消耗最优化
时间消耗最优化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保证经济地发挥教学过程的职能。按著名教育家巴斯基的理论,时间消耗最优化就是学生和教师遵守卫生学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因此,在健美操教学中不仅要努力做到保证每周至少两节体育课,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而且应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进行健美操的教学与锻炼,以最大效果完成教学任务。
(三)精力消耗最优化
在健美操教学和体育锻炼中,教师和学生所消耗的精力要少,而获得的教学效果要大。目前虽然没有直接的方法测出师生精力的消耗程度,但可用间接的方法去测定,即在时间定额的范围内根据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推算。
(四)经费消耗最优化
体育教学需要一定数量的经费,在目前学师体育经费普遍较缺的情况下,使有限的经费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是每个学师值得研究和重视的大问题。
四、健美操教学最优化设计的方法体系
健美操教学过程最优化设计是一个完整过程,此过程包括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价三个环节。
1 进行教学准备。要完成好教学准备工作应做到:(1)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2)创造必要的条件;(3)师生要做好课前的心理准备。
2 最优化教学的规划必须以综合方法来设计。
3 选择好教学内容。(1)要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教材,考虑到项目与项目之间的联系,注意教材的结构;(2)安排教材内容要循序渐进,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突出重点;(3)注重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4)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4 选择好教学方法和手段。
5 选择好组织形式。(1)将全班分组和个别指导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注意课的结构类型,使课的结构类型更加符合任务和内容的要求;(3)在选择和应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原有的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等,以便进行因材施教。
五、健美操教学过程最优化设计的实施
实施是在实践中付诸行动的过程,健美操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设计应从实施者教师和受益者学生开始。
1 教师的活动:(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提出任务。(3)按照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力求突出重点。(4)及时检查教学过程的发展情况。(5)及时反馈,随时改进教学过程以及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2 学生的活动:(1)进入学习状态,形成学习动机。(2)自觉接受任务并力求积极完成。(3)力求找出最合理的方案,抓住重点和难点,来完成学习任务。(4)自我检查学习过程的进步情况。(5)自我师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六、结论与建议
1 健美操教学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教与学的双边过程,只有完整、合理地运用整个方法体系,多动脑筋、认真钻研,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篇2
关键词:商标设计;标志设计;设计原则;应用规范;变化
标志的设计原则有很多,而这些标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前人总结的原则或规范如果能够适时地、合理地做些调整或改变,就会影响最终的标志形态。
“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属于政府事业机构。其宗旨是整合政府、产业和商业资源,建立深圳城市系统设计思想库,提供设计交流、培训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促进深圳城市空间环境系统设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和设计创意产业的提升。此标志的设计师广煜对其作品这样阐述的:“灵感来源――积木与公章。积木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组合,产生出多样的视觉结果,既为使用者提供了相对开放的使用空间,也满足观者了想象空间。公章的特点是强烈的识别性,我想这一点在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在中国更明显。喜欢盖章就盖个够吧!”标志的核心概念是变化组合、满足功能。通俗意义上,设计师对于标志设计内容的理解如下:1.标准图形、2.中文字体、3.英文字体、4.简称以及各种组合形式。这些内容的表现方式往往很单一,是以某一内容为主,其他内容作为辅助。而在这个项目中我为这四种“通俗意义”上的设计内容分别设计了一个独立的造型。1.“标准图形”是一个代表方向感的三角形。2.“中文字体”的整体造型是长方形。3.“英文字体”是一个围合状态的正方形。4.“简称”是一个圆形。它们相互之间存在设计语言上的联系,又相对独立,而且满足了设计变化组合的基本要求。使用者可以通过对这四个造型的编辑,去适合各种各样的使用空间。使用者也是设计师,也可以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去。同时这种不断变化的组合方式也给观者提供了想象空间。而不是只停留在把标识放大缩小、挪来挪去、枯燥乏味的使用规范上。此外,设计师还提供了4~6种基本组合方式,以满足办公、紧急会议等基本情况的需要。这种开放性和多元化,也正是“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应深圳产业转型、打造创意文化城市、做强做大设计之都、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而秉承的态度。
从广煜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既复杂又灵活的标志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传统标志设计中图形和标准字之间的主从关系。把所有与标志有关的设计(图形、中文、英文、简称)以图形的方式同等对待,并结合相应的、可变化的版式组合。“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形象,除了在版式编排上给了标志设计更多的自由度;同时也在启发我们,标志的应用规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设计师也要在设计之前思考一下,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种种应用规范是否就是唯一的、不可变的。
在杜尚的作品小便池《泉》诞生之前,又有谁能够把“生活就是艺术”看的那样的举足轻重呢。如果用当时的语境来解释标志设计的话,那就应该是“有特征即是标志”。虽然这样的置换有些绝对或无厘头,但这也会时刻的提醒我们:既要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寻找经验,也要从艺术思想、绘画风格中汲取营养。从影响现代设计理念的包豪斯,到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再到当今设计理念的百花齐放。我们经历过功能至上,崇尚过简约之美,也反思过装饰中人性的一面。这是一个由繁到简、有繁有简的过程。狮子作为法国标致的品牌标识已经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从为了显示铸铁工艺的初衷,到如今成为标致汽车散热格栅上的标识,这只威武的雄狮经过十代的演绎,如今变得越来越时尚、现代并且充满强大的力量。在标致品牌logo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设计发展的足迹依稀可见。在标志设计中,我们追求“简洁易记”,而“复杂繁琐”的图形甚至图像是否就不容易记忆呢?标志logo作为一个象征符号,无论是在英文还是在中文的解释中,从来就没有提到过简洁的问题。看来“简洁”只是时代赋予标志的一种印记,而能够“表示事物特征且容易记忆”才是标志的根本所在。哪怕它是一幅绘画,哪怕它是一张照片,哪怕它是一件艺术创作……也许这样的视觉形式并不适合大多数的标志设计,但我们决不能否定这种形式。至少设计师要把这些看似偏僻的视觉语言打包在自身的知识库中,当面对逐渐同质化的标志设计时,才有能力推陈出新,甚至制造经典。
每一个设计师都受过不同程度的专业训练,他们也都有着一套不尽相同的知识体系。有的设计师愿意在现有的标准下不断寻找各种创造性的形式美感,有的设计师则乐于不断地打破和现有的条条框框。笔者认为两者都没有错,只是彼此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标准不一样罢了。无论是纵向的钻研,还是横向的探索。这些对标志设计、乃至艺术设计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设计现场.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_形象设计.http://.cn,2011-04-29
[2]深圳商报.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征集标识引发争议.http://,2011-4-3
篇3
【关键词】 校园 景观 场所精神
场所感的营造是在现代规划设计中对于成果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在西方,1979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RIPI)对于“好的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中,第一条便是“重‘场所’,而不是重建筑物本身”。美国也有类似的城市评价标准。中国是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的国度,对于场所感得营造贯穿始终,如故宫、府衙等皇家政府建筑感侧重于严肃威仪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侧重于中国文化品质或文人气质的表现等等,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现代规划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国现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上,如果说总体规划决定了校园的总体轮廓框架,建筑设计体现出校园的硬性实体,那么景观的设置对于大学校园在整体上体现出的柔美感性,在细节上体现出的休憩舒适性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了。
1 场所及场所精神
场所是建筑现象学的一个概念, 现象学则属于方法论体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还原其“本源”。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理解,认为如果特定的秩序(景观,构筑等物理结构)是外在的知觉,现象和经验则是内在的知觉,那么在一个构筑上外在知觉和内在知觉就是交触在一起的,当两种知觉达到高度融合的状态时,就产生了高于单纯前两者的第三种存在,即所谓的场所[1]。
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即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场所精神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通过定向和认同,人和场所精神之间产生互动。要使栖居过程有意义, 就必须遵从场所精神[2]。重“场所”,而不是重建筑物的设计本质便是彰显场所精神,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场所,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意义,从而 使人得以栖居。
2 校园景观场所属性与特色
校园生活中包含着多种属性,需求孕育出供给,面对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种种需求,便产生出与之配套的设施。学习、生活、运动、娱乐、休憩是校园生活的五大需求。教学楼、图书馆承载着对于学习的需求的满足,就场所精神而言,仅仅满足功能或者说是对于学习空间的提供是不够的,满足更深层次的需要,营造出一种学习氛围或称之为学习感的无形精神与实体感受显得更为重要。
人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说建筑物代表着城市中人生活的社会属性,那么景观的设置则反应出人对于自然的回归,彰显出人的自然属性。此处的休憩需求,包含身与心的休憩两个方面,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偏重对于安静、自然、舒适的追求,景观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缺。
中国对于景观的认知,往往将精神层面的含义寄托于其上,如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傲、幽、坚、淡四种品质,体现出借物言志的特征。就建筑而言,中国古典园林是其较为集中的代表,设计意图常透露出文人对于审美、品格、情操的追求。
虽然现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包括景观)深受西方规划思想的影响,侧重外在所传递出的视觉直观感受。但景观所传递出的一些基本特质不会改变,加之中国人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熏陶与积淀的审美偏好,仍然具有独特性,延续着中国特有的价值判断,从而使得中国校园景观仍然可以独具特色。
校园景观的构筑形式常见为:“植物+道路+构筑物(+水)”的形式。对于场所感的营造上,通达性与识别性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就上诉构成校园景观的四个方面来讲,通达性体体现在道路的设置上,识别性主要由构筑物来承担,而植物与水表现对自然的追求,注重人精神层面的感知与升华,这方面前面已经说到主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就个人而言,对于景观的使用包含三个层面:⑴使人感官愉悦⑵使人驻足停留⑶使人静思联想。就多人而言,景观的设置包含⑴公共性⑵相对的私密性,两个方面。
3 校园实地景观分析
本次选取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校区作为调研对象,选取片段分析其在景观场所感营造方面的得与失。
⑴场景一
该校区的景观设置,多呈现单独设置的特征,往往采取单独划出一片区域进行绿化景观的布置形式。如所示,多样的绿化加强了道路空间层次的多样性,使人的视觉所见事物更加丰富,避免了单板感。因道路与多种植被的布置,加之整体规划中景观区与建筑群的相对分离,两者区域划分较为明确,从而使得整个区域在识别性与通达性实现上较为满意。但构筑物的缺乏使得整个场景中的场所实体感大为降低,造成区域轮廓不清晰,没有汇聚点,从而使得整个场景的场所感呈现出离散感(图1、2)。
细节方面,对绿化的网格装划分,进一步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多样性,加强了道路的引导方向性,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没有使人停留的构筑物,从而使得整个景观的设置上,缺少了人活动的气氛。从而在景观使用的三个层面中此区域在多数时间下仅仅实现了使人感官愉悦的层面,呈现出满足视觉的感知的单一体验。
此景观区域的设计虽然具有多样的特征,在给予人参与、逗留的可能性空间几乎没有,从而变成真正视觉意义上的景观。从而造成在下课人流如织的情况下,景观区去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⑵场景二
如上图所示的区域为介于教学楼与宿舍区之间的生活干道。此区域的场所感相对于大门或教学区来讲,显得更加的安静、舒适,人的亲近感更加强烈。除了普通的树木意外,低矮的灌木,加之一些流动商贩的介入,使得此处生活化的气息更加浓烈。
在构成景观的几个要素中,同样构筑物的缺乏造成了一定程度场所空间汇聚与框架力度的模糊,但此处周围两边的挺拔的植被和可视为左右两边背景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种不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空间围合和限定,起到了聚气的效果(图3)。
配合座椅与低矮灌木的设置,使得人有了得以停留休憩之地,和多样的植被组合。也为景观区公共性活动交流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但在景观设置中,对于公共性活动中小群体私密性的考虑上显得不足,使得在此处进行的活动常受到来往人群的干扰。
结语
人在场所里活动,事件在场所里进行。人与事件为场所带来意义。校园景观的设置,因充分考虑构筑景观的几个要素,以及通过这几个要素的多样组合更好的服务于实现其实用目的的三个方面,进行着人与事件在场所的不断交流,从而不断丰富着场所的形象与特性。校园的景观场所特性不是凝固具体的构筑事物上,而凝结在构筑事物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 吴威. 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华中农业大学,2006.
[2] 俞孔坚. 追求场所性: 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建筑学报,2000(5): 32-34.
篇4
关键词:城市设计;尺度;计算;分析;叠加;反馈
Abstract: Same dimension exists in constructions only with the same function. That is why we can discern the function of building by a simple visual judging. Because of the insepar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mension and the function, we can, through the data analyze, create a one-to-one projection between function and dimension, so that the sense of scale to architecture space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the building’s function. Therefore, both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of the urban space can be estimated from a more direct perspective.
Keywords: urban design;dimension;calculate;analyze;superpose;compoun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118-03
1概述
1947年,勒・柯布西耶将一项称为“模度”的发明专利公之于众;他提出的“模度”是“一个符合人体尺度的和谐的尺寸系列,”是一种“普遍适用于建筑和机械”等设计的“通用的尺寸系列”。[1]
柯布西耶创造“模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思路,就是以尺度来建立衡量单位,使建筑或环境与人的比例及感受相协调。
城市设计正是一门关注如何处理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这种关系给人所带来的感受的学科。这种感受就是“尺度”(Dimension:A measure of spatial extent)。因此,我们尝试将“尺度”从建筑设计推广到城市设计中,以“城市尺度”为工具,来诠释城市空间,使城市与人相协调。
城市尺度作为人对城市全面评价的一个标尺,自然会继承城市的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尺度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借以唯物辩证法里的“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将城市尺度理解为“整体”,而由其复杂性衍生的各个方面就是“局部”。城市尺度作为整体统筹各个方面,而各个方面作为局部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2流程
2.1分析
要对城市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就必须充分研究城市尺度的复杂性,全面分析城市尺度各个方面的作用、组成方式及相互联系。这就是设计流程中的分析过程。
2.1.1 物质形式与非物质形式
因为城市尺度的主体是人(观察者),而客体是城市(被观察对象),因此决定城市尺度的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性。物质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等,而非物质决定了城市功能、价值、文化等,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互相影响。于是,从尺度的物质形式(空间尺度)与非物质形式(人文尺度)两个方面对城市进行分析,并且作为工具对城市空间进行诠释则成为城市设计的一种可能。
2.1.2 物质形式的分类
城市作为客观存在的实体,有着与一般物体类似的实体属性,即三维形态;但由于城市是由许许多多的不同的实体建筑按照不同的规律所组成,其三维形态不能被单一的尺度所评价,因此需要从尺度的多重性这一角度出发,找出能够简单诠释城市外部空间尺度的各种要素。 我们通过结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中的尺度原理,将对城市尺度的物质形式评价分为三个方面:
2.1.2.1从城市内容的考虑,即功能分区因素:建筑尺度;
不同性质的建筑都各自有着不同的尺度,这正是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视觉认知就能判断建筑功能的原因。建筑的尺度与其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将性质与尺度通过数据的方式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映射:将建筑的性质诠释为人对建筑空间产生的尺度感,从而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在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布局都有一个更直观的评价。
2.1.2.2从整体外形考虑,即城市整体布置因素:高度分布、建筑密度;
建筑高度从竖向角度直观的表达出整体城市形态,也就是通常理解的城市天际线,对城市形象、城市空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代表与诠释作用。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它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人们对环境与建筑、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等外部环境的相关因素的感觉,因此可以从二维平面的角度来衡量城市空间。
两者共同从整体形态上表达了城市外部空间,用来对城市最基本的空间要素进行分析与讨论,合理地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人文风俗,安排城市的布局。
2.1.2.3从城市内部空间考虑,即调整因素:街区尺度;
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不能仅从整体形态就得出结果,还需要通过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刻画。我们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中“城市设计五要素”里“路径、节点”[2],提出了街区尺度。它通过结合道路网形式、建筑高度,并且利用人们的空间感知规律,对城市空间进行细致刻画。它从另一个微观的角度弥补整体布置因素对城市空间尺度评价的不完整性。
2.1.3 非物质形式的分类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载体,除了拥有物质实体属性之外,还具有高度的社会性。我们将这种社会属性理解为城市尺度的非物质形式,即人文尺度。结合一般城市发展中的社会评价标准,我们将城市的非物质形式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2.1.3.1从城市布局出发,即整体考虑因素:人口尺度,经济价值尺度
人是社会的主题。同一区域内,由于人口性质、数量、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聚集效应。通过整体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对目标用地内功能进行重新整合,有助于保持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和合理性。
经济是社会的支柱。同一地区内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性质的不同,土地利用价值也自然不一样。因此对目标用地内的经济价值分布进行分析,有助于合理划分功能分区,最大可能地利用经济价值,达到最高效益。
2.1.3.2从细化城市功能布局出发,即区域调整的因素:时间分布
“时间分布的重要性在曼哈顿中心区的最上端表现的特别突出,因其是由于使用者时间段分布不平衡而饱受困扰的地区。” [3]也就是说整个城市需要均衡各区域内的时间分布,即使用者的时间段分布的平衡。这样可以避免产生人群在某一时段过于聚集或稀少以及由其所带来的种种极端现象。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调整布置城市各区域内的功能结构。
2.2叠加
2.2.1叠加原则
为了在分析设计过程中始终能保持城市的个性、文化传统,同时又能灵活运用优秀的城市设计思想以及设计方法,我们对城市尺度的各方面的分析研究都是围绕着现实与理想两个方面来讨论的。现实状态,即对城市现状的统计与分析,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了基础性的参考价值;而理想状态,即理论上存在的最佳结果,对设计起到指引与定位的作用。
现实与理想两种状态的分离,必然引出了这两种状态之间、两种状态内部的再组合,而我们将这种组合的方法经过讨论与研究演变成一种数据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的“叠加”过程。
2.2.2具体操作
物质形式部分
2.2.2.1建筑尺度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详细阐述了保持城市多样性对城市良性发展起到的致关重要的作用。她用大量事实证明,将城市按照建筑性质将城市分隔成若干单一性质区块,会引发大量关于土地、能源、交通、环境以及人口结构的严重社会问题。
以日本大阪南港居住区中理想城市规划为例,我们将其按照功能性质与尺度的映射关系做出统计,所呈现的是:各种尺度的建筑互相交融,同时尺度较大的建筑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域。这正好与简.雅各布斯的“多种性质建筑交叉以满足城市多样性以及交通中心布置综合服务型建筑”的规划原则相符合,因此我们将其作为理想状态的参照。
在对目标用地进行关于建筑尺度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对于城市现状的功能多样性有清晰的认识,这样便于通过一种直观的方式发现其不合理的部分(如区域范围内尺度过于单一或者接近),寻找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借助于理想状态的参照,调整与分配整个城市功能的布局。
2.2.2.2高度分布
纵观国内外众多拥有美丽的天际线的城市,在结合地形的同时,无一例外地都遵守着两条几何构图美的原则:黄金分隔比例和正态分布曲线。
因此我们将这两条原则作为城市高度分布的理想状态,将至高点定在城市整体的黄金分割位置上,以目标用地的限高为上限,依照正态分布的规则将建筑高度划分成若干等级,形成理想状态中建筑的高度分布情况。
然后将目标用地中现存建筑的高度进行统计,得出现实状态中建筑高度的分布情况,与理想高度分同样的等级,并将整个目标用地划分若干区域(划分以单位网格或者其他形式为标准,原则上越细致越好,要根据设计辅助能力来定)。通过现实与理想两种情况按照比例分配,例如在同一块区域,理想高度为h,现实高度为h1,根据城市设计需要而制定的理想与现实状态比例关系a,最后得出叠加后高度H=h×a+h1×(1-a)。这样通过每个区域的逐个叠加,最后得出叠加后的高度分布情况。
2.2.2.3建筑密度
中国城市布局一直有背山面水布局的传统。这个传统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环境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也就是建筑密度的调整过程。
建筑密度越低反映地块中城市开敞程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城市周围的环境可以更好地渗透进入城市空间中,即让更多的人享有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再结合目标用地环境的具体情况,最后得出的城市密度理想分布:如从山到水,建筑密度依次降低。
然后对原始建筑密度进行详细分析与统计,得出现实中的建筑密度分布情况,同样将现实与理想两种状态分为几个等级,再在划分好的每个区域中,通过两者之间所需要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方法同高度分布),最后得出叠加后的密度,并以每个区域中某块面积(随机选取)占这块区域面积的比例的方式来表达,由此可以得出整个地块的密度分布情况。
2.2.2.4街区尺度
“空间的封闭程度不但取决于围合形式,同时还取决与建筑高度与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愈近、愈高的建筑所围合的空间,其封闭性愈强;愈低、愈远的建筑所围合成的空间,其封闭性愈弱。”[4]
而日本学者也在对亚洲商业街区的总结中发现,高宽比分别为1:1、1:2和1:3正是空间感受变化的三个临界点:1:1紧凑的空间感受营造出热闹的商业气氛;在1:2缓和的尺度下创造了宜人的街道;而景观街道的尺度比例适合1:3。利用这个原理,高宽比1:1,1:2以及1:3分别定为商业街道、步行街道以及景观街道尺度的理想状态。
在对目标用地街道空间进行关于性质与比例的统计后,结合现实状态与理想尺度两者的对照,我们可以发现现状中需要修正的部分,并根据城市文化传统与发展趋势对理想和现状进行折中、取舍,得到所需的街区尺度比例。
非物质形式部分
2.2.2.5经济价值尺度
现实中大量这样的事实存在:用地价值高的地块而其实际经济情况却往往不尽人意;用地价值较低的地块却又发生着奇迹。这些都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由于多方面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
因此,对目标地块内各地块的经济情况以及用地价值进行详细统计;以其经营状态作为经济尺度的现状,以其用地价值作为经济尺度的理想状态。分别分析两者,总结其经济价值分布规律,再将两者进行比较,通过对特殊现象(如理想价值高而实际经济情况差;理想价值与实际价值都差等情况)的分析与总结,用于发现城市现状中功能布局的优劣,并寻找其原因,以便在后续设计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2.2.2.6时间分布
“不管是什么地区,生发的多样性和活力越是成功,自然。对别的地方而言――包括那些最难以启动的地方,也就越多了一份成功的可能。” [5]
这句话提示了时间分布的理想状态,即一定区域内不同性质建筑的营业时间均匀分布,活跃时间段不同的建筑参杂在一起。这样才会保持城市的活力与多样性。因此,首先对现实地块中营业时间情况进行统计,得出整个地块的时间分布状态,然后对照时间分布的理想状态(即尽量保持每个区域中的时间分配均匀),进行调整、改善,最后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时间分布情况。
2.3反馈
2.3.1 城市空间的塑造
2.3.1.1建筑高度与建筑密度的形态叠合;
由于这两个方面是建筑形态与空间中相互垂直的两个体系,因此把竖向与二维平面叠合就会形成立体的城市模型。例如,在同一块小的区域中,建筑密度为S,而算出的建筑高度为H,那么这个区域的体块可以表示为以V=S*H。这样若干个区域的集合则形成了最初的城市雏形。
2.3.1.2街区尺度对高度密度结合后的空间的反馈;
我们做了专门的统计,以达到街区尺度对高度密度结合后空间的反馈。依照特有的功能属性以及建筑开口方向,在维持街道的整体比例的基础上,对局部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调整的方式是在保证城市道路基本宽度W的同时,通过调整人行道或者建筑退让线的宽度D,来达到完善整体的比例关系。
如(图1)所示,依照不同建筑性质,以建筑高度和街道基本宽度为变量,分建筑立面是否开口两种情况讨论,得到一个详细表格,反映建筑高度、街道基本宽度以及建筑退让线之间的关系。通过此图表,方便我们针对各种街道做出符合其社会属性的特定调整。
2.3.2 城市功能的研究
2.3.2.1建筑尺度与人口尺度、经济价值之间的互相反馈;
人口尺度与建筑尺度的反馈;
通过人口性质比例总结出各种性质的建筑数量的比例关系,比较建筑尺度的现实情况,从而对建筑比例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调整,以使其符合城市人口需求。
经济价值与人口尺度的反馈;
通过统计所得的用地价值,对照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对其做出调整,比如用地价值高的地块如果人口密度低则说明人口分布不合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用地内功能结构进行重新组织。
经济价值与建筑尺度的反馈;
为了利用经济价值,使其能对建筑尺度进行指导,我们做出了关于用地性质的经济价值评定,并围绕其自身价值及对其他用地价值影响的统计:
利用(图2)统计结果(颜色越深则表示建筑功能搭配越合理),结合目标用地上用地价值分布情况,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经济价值的功能分布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用地性质。
2.3.2.2通过时间分布、建筑尺度的理想分析对功能平面进一步深化;
由上文可知,这两方面都是评判一个城市机制运行是否良好的一个标准。而且不能相互代替,比如建筑尺度相近的两个地块,其营业时间分布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且建筑尺度是物质形态方面的评判标准,时间分布是非物质形态方面的评判标准,这两个方面共同对已形成的平面进行修改,可以使得最后的城市功能分布具有一定的客观多样性与社会性。
例如可以将目标用地中已经调整过的建筑尺度、时间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所得到的结果与理想城市规划、理想时间分布相互比对反馈,得出应该调整、应该保留或者去除的功能尺度,使得功能平面更加完善,为下一步与城市形态的叠加做好准备。
2.3.3 城市空间
通过之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城市空间的基本形象以及城市功能的分布情况,然而两者并不能像用盛器装水一样那么简单地嵌套起来,而是需要通过分析,研究才能使其能够有机地结合,成为具有实际价值的城市空间。因此我们利用容积率公式,以人口密度为已知条件对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进行二次调整;
利用容积率的两种计算公式,可以建立起关于建筑层数、建筑密度与人口密度等变量的等式:
C=建筑密度,H=建筑层数,R=容积率,SΔ=建筑面积,V=用地面积,N=用地内人口总数,s=人均建筑面积,ρ=人口密度
R=C×H,R= SΔ/V,SΔ=N×s,ρ=N/V
所以R=ρ×s=C×H,ρ=C×H/s
在最后的等式中,人均建筑面积s是个常量(建筑设计规范对于不同性质的建筑有相应规定的人均建筑面积),即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的乘积是成正比关系。从而我们可以通过人口密度的标准对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进行调整。
由均值不等式可以得知,XY=Z,当Z固定时,|X-Y|越小则X+Y越小,即效率越高。
将这个定理延伸到关于人口密度对于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的调整中:将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同时按两个相等的级数划分(如同时划分为10个等级):
在调整时,当因人口密度较低而需减少两者乘积时,则降低等级较高的一个;同理当因人口密度较高时候则提高等级较低的一个;当两者等级相等时,调整建筑密度。
2.3.4 人为通过经验分析做出最后的调整反馈
通过一系列的“反馈”,得出了目标用地中需要的设计城市,包括城市的社会性与形态性,为了更好的使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在最后可以进行人为经验性的评判。这样的评判弥补了单纯数学计算、数据化叠加的过于机械这一缺点,使得最终结果更加全面的体现出设计者的理念,也就是一个有地域性、相对合理并且有内涵的城市所应有的形象。
3实践
依据以上的叙述,我们在“湖南省长沙市湾镇地区城市设计”项目中进行了尝试。在充分统计分析了项目特征后(包括人口基数、密度,建筑高度、密度、功能、营业时段,区域经济情况,地价情况,区位环境特征以及设计目标),我们按照流程中分析、叠加再反馈的过程,对地块进行来目标为“十年后,保持城市文脉并积极创新”的城市设计。其中提出以“日本大阪南港居住区”为功能模板,坚持城市天际线的“黄金比例”与“正态分布”,沿袭传统的“背山面水”式城市布局以及“三横三纵”的交通系统,充分结合人文地理经济交通情况,实现了城市设计理想与现实的结合。(评为2009年“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并入选2009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品集)
4结论
通过对“城市尺度”的“分析”、“叠加”与“反馈”,我们实现了将一个城市“从化整为零到化零为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重视把握“城市尺度”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往复的调整,从而得到客观、合理的设计结果。
这样的结果,是基于具有普遍认知性的哲学逻辑,运用结合大量现实数据的科学计算方法,并且融入了设计者的理念与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方法与过程是对目标用地现状的正确解读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正确引导。
同时这里所提出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的切入方式而灵活地改变,甚至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环境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等)提出更精确、更科学的操作以扩展到不同性质的城市设计中。
然而我们只是通过“尺度”这一切入点,对城市设计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与实践。接下来研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出发,继续深入、延伸到不同地域的城市设计中。本文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对城市设计方法的新的思考与关注。相信这是一份长远的、具有深刻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瑞士]W・博奥席耶编著,牛燕芳,程超译.勒・柯布西耶全集 第五卷・1946~195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168页.
[2]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18~1984).城市意向.城市设计五要素: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区域.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谐融合
引言
当前规划主要通过对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来保证城市建设质量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样的控制方式由于指标控制过于概括,抽象,且控制指标并不能与城市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对应关系,从实施的结果来看对城市建设质量的控制效果较差。而直接与城市建设质量相关的,体现城市设计内容的引导性控规指标,由于多为描述性文字内容,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对管理者个人专业水平的要求较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评判标准,所以难以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缺乏实际操作性。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结合来促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和谐。
1、规划与设计相互制约
1 .1 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我国在上海,温州,广州,成都等城市已有成功经验,规划一般规定几套不同的控制指标组合(用地界线、建筑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出入口等)来控制划定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建筑形态,让具体的建筑设计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又能符合规划要求。
1 .2 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规划指标
通过做可行性建筑方案来论证规划指标的合理性,也是目前常用的互动方式之一。不过目前该种手段多用于规划的调整阶段,可进一步引申发展,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的重点地段,重要节点,采取做可行性建筑方案的方式科学地确定控制指标。
1 .3 加强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城市设计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可以起到深化城市规划和指导其具体实施的作用。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使城市各组成要素,各地区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更加完善,使得抽象的城市规划指标变具体,并具有操作性。借助城市设计这一“桥梁”,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
2 、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然而,目前的建筑评审的效果并不佳。一方面,评审组中有一半或更多的成员是本地官员,专家的意见只起参考作用,决策权仍把持在地方官员和业主手中,而关系利益纽带的形成,使得审查控制不严,建筑评审制度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行政机关配备的专业人员权力不足,专业人员无瑕应付严格审查缜密研究的工作,也无权否定相关方案,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立场与角度会逐渐趋同,长期工作也易形成审查方案模式化,使得建筑评审程式化,没有针对性意见。
因此有必要特别成立一个建筑评审委员会来对行政机关有关建筑方面工作的监督,最主要是对建筑的外观设计,地域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及周围建筑的协调,进行审查,提出建议。其人员组成主要是建筑设计方面学者与专家,人文科学方面的专家与学者,一部分来自行业的相关人员与市民代表,建立一个数据库,随机抽取.制度的设计上采用分级处理,对于一般建筑可设定三分之二反对则有效。有关方案不能通过,过半数有异议,只有建议权,避免越权及过多的干预市场行为.但对于重大市政与公共建筑则二分之一反对即有效,避免长官意志。
3、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制度
城市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但没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的成本将会十分高昂,亦将事倍功半。倘若矛盾严重,可能导致城市的管理者变成城市居民的敌对者。而将公共参与机制引入到城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同样十分必要。城市建筑不是规划部门“闭门造车”的产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用民主方法,民主作风贯穿城市规划编制,修订,立法的全过程。让广大“城中人”通过一定的机制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将它制度化,构筑和谐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从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的经验来看,不难发现公众参与过程中规划师和建筑师职能的转变。传统的设计师依据开发商和政府的意愿进行方案的编制,整个行为是封闭式过程.某种程度上讲,设计师是开发商和政府官员的“代言人”。引入了公众参与,设计师是公众,开发商和政府三方的“代言人”,更大程度上代表了绝大多数市民的利益。
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召开公开会议、这是宏观解决办法。这种形式是我国常用的传统手法,然而大多流于形式。二是召开专业代表会,讨论技术问题。三是民众参与的微观解决办法。这种形式参与程度较高,效果较明显,但需要市民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
与西方国家较为的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相比,我国的公众参与发展尚在起步,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参照外国经验结合国内现状,建议如下:
(1)具有法律保障。法律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要有公众的参与,没有经过公众讨论,反馈的城市规划是不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规划如果被公众反对,就必须修改。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经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
(2)参与方式多样。公众参与的方式除观看设计图,模型及建筑周边区域城市景观效果图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印发各种手册,举办会议和展览会等,从而使公众全面,彻底地参与到规划当中。公众参与面广,程度深.公众参与不是表面形式上的几个代表或利益团体参与,而是市民的普遍参与。公众参与不仅体现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还表现在规划的审批和执行阶段。尤其是在其执行阶段,公众可以对不合规划要求的行为向法院或仲裁监督机构进行申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500 .
[2](美)埃德蒙.培根.城市设计.黄富厢,朱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00 .
[3]陈志华.外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 .
篇6
关键词:园林,城市规划,生态园林,景观规划 *本文据作者在"97中国现代园林研讨会"上的报告,1997,1995年清大学建筑学院的应邀学术报告和1997中山市建委应邀报告整理而成。
最近,北京大学科研人员在调查人们为什么远足去香山时,一位普通退休工人这样说"我告诉你,我们的家门口实在是无法呆下去了。我们这条街本来是很安静的,空气很好,原来街两旁是大槐树……现在人行道变成了小作坊,小工厂,各种怪味和嘈杂的锯铝合金声音,使我们难以忍受,小拖拉机烧着柴油,放着黑烟,像乌贼鱼一样穿过我们的门口……实在使我们难以忍受,只好往香山空气好的地方呆上半天或2-3个小时。"
中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使人居环境急剧恶化,相比之下"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之类便特别令人向往,其口号也就特别具有感召力。而在此同时,中国现代园林专业的理论几乎为零(相比之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理论却为数不少),在此形势下,中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活动便潜伏着一种巨大的危险,即盲目性──望文生意地,凭着个人的幻想来构筑"花园"城,并以此来引导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历史的教训已不胜枚举,发生在眼前的所谓"美化""绿化"活动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严酷的环境现实使中国现代园林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如何在空前的城市与社会变革时期确立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发展方向,对本专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下面将从社会变革与园林专业的发展之间的一般性关系着手,探讨现代园林专业的特点,并以此分析现代中国园林之现状和发展之潜在机会。
1. 社会变革与园林专业的发展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园林和园林专业,体现在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改造和创造对象,不同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当然还有不同的设计师。下面对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特别是后工业时代园林的特点作一系统的分析(表1),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之问题。
表1 园林专业发展三时段论
社会时段(及其特点) 服务对象 主要创作对象 指导理论和评价标准 园林专业人员及代表人物 代表 作 农业时代(小农经济) 以帝皇为首的少数贵族阶层 宫苑,庭院,花园 唯美论,包括西方的形式美和中国的诗情画意。同时强调工艺美和园艺美。 艺匠,技师,
如中国的计成法国的雷诺,英国的布朗,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断更新,城市空间中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设计作品,这些作品被称为公共艺术,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的说,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现象。
公共艺术在设计的时候不光要符合大众文化,同时要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在当今城市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等各种城市化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潮流。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的概念是来自英语单词中的“Public Art”一词,这是一个由“公共”和“艺术”连接起来的复合词。单纯从单词的含义看,开放空间里能让人欣赏、参与或使用的雕塑品、艺术活动和公共设施,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然而,随着时代的进程,公共艺术的定义已不再局限于陈列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景观、公共设施之类,它逐渐发展为一种人类生活状态下的一切文化现象,因而也就具有了把城市作为舞台、把人的交往需求作为核心而展开的对审美的获取以及对空间的体验。
所以,公共艺术除了具有它本身特殊的艺术价值外,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它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超越物质符号本身、提供隐蔽的教化功能,更为关键的是经由人、公共艺术、时间的综合感知,从而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二、公共艺术与城市
人类是城市生活的主体,而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的艺术,与城市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建设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它的真正魅力在于良好的生活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于是,人们开始追求情感上的愉悦及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在全球城市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起文化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处于艺术向生活渗透的边缘地带,与传统相比,由于艺术受众、媒材、艺术展示的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它需要新的评价标准:首先,就公共艺术必须为一般群体的理解特性看,它不适于艺术意义的深度承载和表现,而更重要的是要强调一目了然的直观性。其次,就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环境的关系看,传统鉴赏建立在对艺术对象进行审美孤立的前提下,艺术品被放在画室、画廊或者是美术馆的中心位置,它因为与周围的事物不同而强化了他自身的存在感,从而使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但恰恰相反的是,公共艺术往往被视为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强调它的分离性,而是强调它的融合性。由此,能否与周围环境共构一个和谐的景观,就成了对其艺术价值做出评价的重要尺度。
三、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历史性
公共艺术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历史所在,那么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也有它自身发展史,下面讲讲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通过了解西方的公共艺术,不难发现西方最早的公共艺术体现方式是依附在建筑上的装饰艺术,因为建筑与雕塑一直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建筑物艺术”的政策也由来已久。在欧洲公共艺术设计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美国从1959年正式开始实施,国家每年都会拿出1%的建设经费开展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用艺术来提高城市公共建设的文化品味,因此,在某些地方也称为百分比艺术。其实,这和我国建设系统中的某些工作是有关联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大师SLNM曾经说过,城市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城市公共艺术,包括城市中的艺术、文化素养。就中国而言,从20年代初到今天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城市抱负能够解读到什么?有些外国友人来中国工作,他们看到的是中国的海鲜酒楼、夸大事实的房地产广告,因此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评价基本上仅限于此。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城市公共艺术建筑研究课题,就是为了推进城市公共艺术建筑百分比,这些工作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四、公共艺术的设计要同城市公共空间相符合
在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设计并不像单纯的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这种艺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求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社会人口的密集,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同时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资源去建设那些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从“(下转第57页)(上接第55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设计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们的审美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所以它要满足公众的意愿,如果连公众的意愿都没办法满足,?那么这种公共艺术 作品只能说是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浪费,不但没起到任何价值,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五、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与不断发展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整体具有价值和利益,并不是对日常生活的局部介入和装饰,而是以哲学、美学、历史、城市学等为指导,从整体上介入人类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城市是由众多不同要素组成的话,那么众多的建筑、景观、自然风貌,历史文脉相存一体也就形成了广义的“公共艺术”它强调的是综合的城市设计,将整个设计思想融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之中,运用所有的元素创造出一个艺术化的环境,这些元素包括建筑、山丘、地形、树木、流水、街道、交通等等并以整体的视觉造型为出发点,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将规划设计,历史环境保护以及城市的整治,更新变换归纳到一个大的视觉系统加以考虑使之可以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之中。
六、城市居住区的公共艺术设计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镇空间;尺度;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十八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中来,造成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层发展――这是高层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说,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高层只有在城市的滋润下才能较快地蓬勃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依赖高层的支持。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我们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它是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
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热潮,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最显见的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遭破坏,城市空间失去识别感与归属感,高层建筑自身也缺乏美感。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由于建筑设计者受条件限制(用地问题、造价问题等)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因此,探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做到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是有必要的。这里从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为出发点,来谈谈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1、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而在街道层上却以人的尺度行事。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高层建筑“联系于无限”之点,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快。像高度发达的纽约和弹丸之地的香港都是由高楼大厦堆砌起来的,且看这两大城市的天际线,错落有致的城市建筑,间中穿插的塔楼,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维的立面边线为主的轮廓线,可正如一幅艺术摄影,照片是单向面的,可它反映的是三维的城市空间,以及整个城市风貌的特点。也就是说,三维城市空间的布局,不仅仅是功能性的问题,也有个审美意向在内――对建筑风貌的选择与城市风貌的构建。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宏观把握中必不可少的参照,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与美学的体现。
3、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的感觉。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的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里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当其三者合理的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是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2)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除了需注意以上两点外,还应考虑细部尺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整体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城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的目的。
4、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性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这是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的一种新思潮。高层建筑生态设计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它们都注重把绿化引入建筑楼层,考虑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等因素。此外,屋顶绿化也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可以看出建筑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使城市空间更加丰富。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大块的绿地面积锐减,相应的环境条件愈加恶化,致使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可看到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都充分利用各块绿地,增加绿地面积,即便这样,还是达不到人们预期的目的,而现代建筑物大多为平屋顶,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现代的建筑方法是在预制板上面做隔热防水层,从空中鸟瞰,一栋栋楼群好似戴着黑帽子,住在屋顶的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过着冬冷夏热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建造屋顶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生机盎然。
5、高层建筑顶部造型处理造型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高层建筑;个性
目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和谐问题也逐渐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了是城市规划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在要采用的相关的方法,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有效的保障了城市规划建设的质量,还使得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下面我国就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概述
1、城市规划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我国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实施的,这就使得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可以协调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城市规划的质量。目前,人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一般都是将城市建设的管理和控制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得城市规划的实际效果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相符,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严格的要求,以避免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其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导致城市发展受阻。
2、建筑设计
目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向着高层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对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总结,从而在其中发现存在的难点,并且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建筑工程可以顺利的完成。不过,就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人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追求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使得开发商在建筑工程吸纳国民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解决利润,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进行考虑,并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规范要求,来保证工程施工的治理和效益。其次在对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充分的体现出当代建筑的个性化特点。
二、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其中,这就使得现代化城市规划和科学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得城市规划设计在具有我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当代社会的综合性特点。但是,由于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要就对建筑设计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出当前社会的时代特征。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和管理城市化建设要求,使得城市化建设能够满足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能够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节地、节水要求进行严格控制,从而将其合理的置放在各个管理环节当中,进而做到落实土地管理制度的模式。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中,设计特点主要在于综合性要求。可以说城市建设与科学的规划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城市建设中,我们要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艺术等多个要素综合起来,融合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城市规划要求。只有我们在工作中将各个因素做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才能够保证在工程建设中形成全面的控制要求。
三、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关系
1、规划与设计相互制约
1.1多选择性的强制性指标组合
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多数发达地区都已经取得了较为辉煌的设计经验。一般来说,在这些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了一套或者几套不同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组合,使得工程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可以制定和预防的建设用地,这种用地的规划与统计对于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1.2可行性建筑方案论证规划指标
同时,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可行性建筑方案的研究来改进方案论证工作中存在的合理性要求,这对于促进工作施工设计十分有效。不过在目前的工作中,该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对于相关计划和规划的完善十分有效。且在应用中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引申,编制出科学、全面的施工重点和设计要点,这种设计要点的采取对于可行性建筑方案的研究十分有效。
1.3加强规划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
就那目前我们在工作中常见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而言,每个城市在设计中都存在着自己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将其深化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各个角落,使得各方面的工作力度和要求都能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工作要求。城市设计运用综合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可更为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使城市各组成要素,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宅间关系更加完善,使得抽象的城市规划指标变具体,并具有操作性。借助城市设计这一“桥梁”,城市中的建筑在空间和功能上更好地反应城市规划意图。
2、完善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建立建筑设计方案的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一些专家对重要的城市建筑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对建筑设计方案奉身进行评审;二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的要求,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体现了城市的意识。从专业的角度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和谐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要采用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来对城市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给人们带来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篇10
1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体系中的LAAB
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评估采用的是一种自我认证的评估方式,即认证是一个非政府性的,自愿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体系。从机构性质上讲,LAAB是一个“专业的认证”,它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民间机构,有点类似于我国的风景园林学会。LAAB是风景园林的认证组织,是专业及专业认证机构(ASPA)协会的一员,它的设立必须得到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的认可并且必须遵守CHEA制定的标准。CHEA将LAAB认证为风景园林第一专业课程的官方认证主体,并通过审查LAAB认证标准和过程来确保政策和程序都能满足正确的标准。所以本质上,LAAB就是美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评估机构,对高校是否具备设置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资格具有绝对的决定权力。LAAB由风景园林从业者、学者、风景园林平行组织的代表和公众代表组成。风景园林平行的组织有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风景园林登记委员会(CLARB)和风景园林教育家委员会(CELA)。由此可见,LAAB在美国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风景园林学会的设置可以参考美国的现行模式,让其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评估)标准的构成
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的标准是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一共由7个大的认证标准组成,内部涵盖如下几个部分:1)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任务和目标;2)专业自治、管理和经营;3)专业课程结构;4)学生管理和课堂教育;5)师资配置;6)课堂的外部拓展计划;7)教学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这些部分构成了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的标准体系,下面对上述认证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其中的关键内容将作单独分析。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的首要认证标准就是学校设置风景园林学科专业需要有明确的专业任务和目标,以使全体教师、学生和学院具有共同的核心价值和基础目标①。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教育目的必须要被清楚地说明,并通过能够达成的教育目的来描述专业的基础目标是如何实现的。这点类似于我国高等院校中,农林院校、建筑类院校、艺术类综合性院校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办学基础,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办学特色首先会在专业任务和目标上有所差异。
美国风景园林认证标准体系中的第2个认证标准就是对专业的自治、管理和经营,它要求学校能够对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提供充足的财政和院系支持,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机构完成规定的任务和目标。在项目的经营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必须在教学机构的内部作为一个单独的、可确认的院系;另外,本专业的教育管理者要有教师委派权和相关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管理经验。学院要能够提供有效资源来实现专业的任务、目标和目的,并支持独立系别的发展和提升。评估标准包括:1)学生和教员的工作室比例标准是否不大于15∶1;2)资金是否充足,能够支持教员和其他指导性人员进行持续性专业发展,包括支持科研发展和参加学术会议的经费、电脑和相关软件,其他类型设备以及技术支持;3)能给学生提供支持的资金是否充足,如奖学金、开展研究工作的经费等;4)能够达成专业任务和目标的人员支持是否充足。
在这个评估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认证参数就是教师的数量,LAAB规定教职员工应当是一个有效的规模,以便完成专业的目标和目的,教导课程。达到和维持认证状态的最低要求如下。1)课程和学位的描述应包含术语“风景园林”。2)本科的第一专业课程至少包含4年的学习时间。3)研究生的第一专业课程应当包含3年的学习时间。4)全日制等值(FTE)指导性的教师满足如下要求②:a.仅仅提供一个第一专业课程③的学术小组至少有3个全日制等值的有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学位的指导老师,这些老师中至少有一个是全日制的;b.同时提供学士和硕士水平的第一专业课程的学术小组,必须有6个指导的全日制等值教师,其中至少有5个拥有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学位,且至少有2个是全日制的。5)母学院是被正式委任机构所委任的认证院校(就像被美国教育部或高等教育委任协会确认)。6)会有一位指定的项目总管负责复核中的领导和管理工作。7)一个被LAAB授权的项目将满足:a.持续性遵守认证标准;b.按照要求为年度品牌和其他费用付款;c.定期归档完整的年刊和其他要求的报告。当以上任何因素在委任时段里不再能提供,项目负责人要通知LAAB。项目负责人同时也要对任何项目发生的实际改变负责。
3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关键标准制定
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的标准中,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这个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第一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关于风景园林的核心知识技能和运用。对于专业课程设置的任务目标,其评价标准为课程设置是否融合了期望在学生毕业时所能掌握的知识、技术、能力和价值。这个评价标准中有2点是非常重要的:1)除了专业课之外,本科第一专业学位项目将提供其他学科学习来丰富教学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文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提供给学生发展对其他领域兴趣的机会;2)除了专业课之外,硕士专业学位将会提供研究申请及学术方法的指导。项目课程覆盖了以下范围:历史、理论和批评;自然和文化系统(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公众政策和法规;各种范围的设计、规划、管理和应用(包括并不局限于人行和车行系统、下水分级和雨水管理);场地设计和实施(材料,方法,技术,应用);施工文件和管理;写作、口语和视觉传达;专业实习;专业价值观和道德观;植物学和生态系统学;电脑应用和其他先进科技技术。教学大纲的设置应该达到2个标准:一是应该包括教育目的、课程内容和将用来评价学生表现的准则和方法;二是能确定各种水准的学生能够成功完成课业①。教学大纲是为课程设置而存在的。对于课程和课程组的层面来说,该项目评价了课程组帮助学生及时完成学习目标的效率。
在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标准体系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该标准就是要考察学校是否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继续从事风景园林相关职业,学生是否被证明已经掌握解决创造性问题,批判性思考,交流、设计和组织能力来让他们进入风景园林领域。也就是说,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也是专业认证的一个重要的参考系数,在学业完成时,学生有资格进入风景园林相关领域工作。美国风景园林认证标准体系也十分重视对专业师资力量的评价,该标准认为全体教职员和教育人员的从业资格、学术地位、专业活动将促进和增强项目的学术宗旨和目的。因此,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应当需要合格的有经验的教职员工和其他教育人员来帮助学生们注入继续从事风景园林事业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教职员工、教育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应当有与他们的职位相匹配的证书。教职人员应当持续地参与到各项能使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使项目更有效的活动中去(诸如学术咨询、研究、专业实践、专业服务、大学服务和社团服务)。在美国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标准体系中,如果只有课程之内的认证标准,那将是不完整的,课程以外的拓展计划也是一个重要的认证指标。也就是说,风景园林课程必须有一项对于课程和专业机构、校友、政府、社团和大众成功互动的记录或者计划。其目的在于向学生提供学习工作机会、学术技能发展和专业引导以及财政支持。为此,开设课程项目的院系必须和专业机构、社团、校友、从业者以及大众建立有效的联系。最后的一个认证标准就是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硬件和技术支持,即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和其他人员应当能使用设备和装备、图书馆以及其他为了达到专业教育宗旨和目标的必要技术②。这方面在专业的评估中不具有独特性,因此在此不进行展开说明。
借鉴与启示
通过上文的介绍,对美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认证标准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下面将参照美国的评估经验,提出对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进行评估的标准方面的建议,笔者将从评估模式、专业观和学科设置的角度来展开对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价标准体系建构的探讨。
1采用多维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评估)模式
我国的风景园林教育历史较长,层次多样且规模庞大。要想制定出能有效统合涵盖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生的专业评估制度,需要采取一种多维度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模式[1]。考虑到我国目前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尚未进行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因而笔者建议借鉴美国的相关评估标准和国内的城市规划专业中的相关评估模式来开创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的新局面[2]。从上文可知,美国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几乎涉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方方面面,既考虑到了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本身的特性,又兼顾了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美国的模式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但其中的专业课程、学生教育和课外拓展方面的认证标准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考虑到我国现行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内容过于抽象,例如仅仅将评估指标划分为师资、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生源4大内容,缺乏专门针对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可操作性,因此,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标准体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宜采用具有宽涵盖、大弹性的多维度评估标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既要有适合中国国情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任务和目标,又要有合理设置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培养制度。由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是一门具有高度实际操作性的专业,因而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也应该成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中的重要标准参数。
2以多元化、高涵养的专业观教育为评估中心
美国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标准的首要指标就是专业目标和专业任务,笔者将其放置于中国语境之中来进行理解,就是说风景园林教育一定要塑造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专业哲学。笔者相信只有将专业哲学作为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最为重要的评估标准,我国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评估标准体系才具有了真正的灵魂。我国有的学者已经指出了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专业哲学的塑造问题,并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5大专业观,即生活观、自然观、科学观、空间环境观和实践观[3]。笔者认为,这种专业观体系虽然涵盖面较广,但可操作性不足,不太适合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标准的量化和具体实施。因此,在结合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前提下,借鉴美国风景园林教育专业观的基础是一种比较适宜的专业观评估标准化道路。美国的经验就是一条高度职业化的专业观教育之路,而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实际上也是以职业化教育为主。笔者建议,风景园林教育的专业观应该是多元化和高涵养的职业化教育之路,故而在制定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评估标准时就应该紧扣风景园林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性和高涵养性。
3倡导科学的学科划分和专业设置
要想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标准体系,只将多维度的评估模式和高远的专业哲学观纳入进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评价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的提案基础上,提出一套完整的学科评价方案。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风景园林教育主要由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4个教学层次构成,因此完全可以以多层次培养为中心来建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评价体系。就学科设置而言,在研究生教育层面,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学科可以下设5个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评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与景观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生态修复与风景园林工程技术;在本科教育层面,作为风景园林二级类(专业),设置风景园林学1个专业;在高职高专教育层面,可以设置插花与盆景技艺、园林工程技术与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3个专业;在中职中专教育层面,设置园林专业。这样就可以在风景园林学科群理念的统领下,制定出整合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一套学科评价标准体系。
- 上一篇:建设工程安全应急预案
- 下一篇:家校合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