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心理学意志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莫尔菲说过:“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其中《内经》心理学的功绩不言而喻。《内经》心理学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以大量的心理事实理论为依据;其二,有自己精明的心理学理论和规律;其三,有卓有成效的医学心理实践。《内经》心理学是我国古代唯物观心理学,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珍贵遗产。其中不少论述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所以发掘和研究《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不仅对我国心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帮助,对心理治疗的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经》心理学思想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即《内经》普通心理学;第二部分是心理学实践,即《内经》医学心理学。
1 《内经》普通心理学
1.1 概念现代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性和自我意识)。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科学,也为各分支心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内经》普通心理学也是大致如此来对心理来进行阐述的。对此《内经》是分别以“神”和“志”等概念来进行表达的,总归属于《内经》中“神”范畴。无独有偶心理学这一名称,原意即希腊文的关于灵魂的学问。据初步统计《内经》中论述神的地方达一百五十多处,含义也泛指大自然普遍规律或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等之不同。《内经》曾提出“神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等等皆是神机所发。
《内经》把心理活动的“神”分为8个具体的内容:神、魂、魄、意、志、思、虑、智。这8个具体内容重点在于对人的认知和意志过程的阐述。《内经》从“知”的质的差别把“知”分为“形知”和“神知”,前者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感知觉,包括直目、耳听、知味、知香臭、身仁(痛、痒)、触按等形式;后者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包括心、思、虑。而对于人的情感活动,《内经》主要以“五志”的形式来表达的,即“喜怒悲忧恐”。
1.2 学术观点《内经》从天地万物“人最为贵”的学术思想出发,认为对人的认识和研究是保障个体增寿延年、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内经》中有很多篇章讨论人格,但多结合人的体质来分析,实际上这也反映了形神合一的观点,在分析人格特点的时候,往往同时又提出相应的一些调治原则。这里大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对人进行了分析和分类,人的主体和人的主观方面。
第一,《内经》对主体的分析和类型分类。人的性别分为男女,男女有“阴阳”质的不同;按年龄来分,如:“孩”“小”“少”“壮”“老”;《灵枢·逆顺肥瘦》篇的肥人、瘦人分类;还有按人的五脏六腑的禀赋分为五五二十五种人等等分法。
第二,《内经》从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分析和类型分类。从人的道德修养和摄生养心方面的成就分析,将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和“众人”;按人的、意志、智力和行动综合分析,分为“智者”和“愚者”两类人;按人的品德类型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和“阴阳和平之人”;按人的性格类型分为:“木形”“火形”“土形”“金形”及“水形”等阴阳二十五人,可以说阴阳二十五人的分类是《内经》中最为详尽的一种人格体质分法,《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应、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的太少,以及左右手足三阳经,气血多少反映在头面四肢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型再分为五类,共为五五二十五型,统称阴阳二十五人;《内经》中尚有其他不同的人格分类法。诸如《灵枢·论勇》中勇士、怯士之分,从人的气质类型特点分为:“重阳之人”“重阳有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多阴有阳之人”和“多阴之人”。可以说以类型分类的方式来研究人,在我国心理 学史上是一种较早的尝试,而且具有较高的成就,也是我国古代心理学的一重大贡献。
2 《内经》医学心理学
《内经》医学心理学也即《内经》心理学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躯体性疾病的心理性病因及心理诊断、心理治疗及心理卫生。
2.1 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内经》认为情志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有多处提出此观点,如《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内经》从情志疾病的心理原因及心理和言、行、表情上的反常变异方面对情志疾病作了细致的分析和分类。明确指出了“狂”病的主要心理原因是情绪的剧烈和长期的精神刺激。亦于禀赋、心理类型等因素有关。这些观点和现在关于精神障碍的病因基本是相同的。
2.2 心理治疗是一种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心理治疗的国家之一。《内经》关于心理治疗的内容甚为丰富。《内经》认为心理治疗是一种病因疗法和身心整体治疗方法,是一种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方法。《内经》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祝由。祝由其实可认为是以语言开导的一种心理疗法,通过移精变气来治愈病人,与现代心理治疗的支持疗法相似。②五志相胜。这是一种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一种情志活动控制治疗另外某种情绪引起的疾病。实践证明这种疗法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③暗示。环境事物如能引人心神专注,则能相应地对人的心理起到默化、暗示作用。这一疗法在现代心理治疗中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④习治法。经曰:“惊则平之。”习以为常,必无惊。这一疗法和现代心理疗法的系统脱敏法有很多的相通之处。⑤理治。心知以知理,知事物之源,通达物变,知事物相生相克,则可以达到理治。这种疗法和现代的认知疗法也有不谋而合之处。⑥导引行气。今谓“气功”,主要充分调动和挖掘人体的潜能,达到调理的作用。
2.3 心理卫生《内经》中有许多关于心理卫生思想的论述,主要反映一种“防治并重,以防为主,形神俱养,以神为上”的整体辨证观,主要围绕着调神养神这一基本点。《内经》心理摄生学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于人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是我国医学和心理学的宝贵遗产。《内经》摄生学说提出了人自胎儿时期直到百岁一生各阶段的心理卫生问题。
3 小结
《内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思想和现代西方的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和,这也证明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很多理论都比西方心理学提出早很多年,有些方法在现在仍然是很先进的,但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心理学基本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对祖先的遗产研究开发得太少。我们的任务是不断完善总结《内经》中的心理学知识并积极应用于临床,这样才能发展我们自己的心理学,让我们的中医心理学有完整的体系,更好地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5:2122.
[2] 聂世茂.黄帝内经心理学概要[M]. 重庆: 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6:193.
[3] 闫 研. 《黄帝内经》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近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6):764.
[4] 简 晖. 《内经》心理治疗学思想探要[J]. 江西中医药,1996,27(6):40.
[5] 金 丽. 医心理疗法与现代医学心理疗法的相通性[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251.
篇2
一、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现状
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面,逐渐摆脱了前苏联有关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影响,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心理学的一个层次进行研究,同时构建中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则、内容,逐渐将中国民族心理学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建国以来,民族学界受前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影响,把主要目标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斯大林在《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这个定义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四个特征之一,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许多学者著书立学,(注:参见熊锡元:《略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吴团英:《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学刊》1982年第2期;顾学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识别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谈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贺国安:《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意识》,《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华:《关于“共同心理素质”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锡元和吴团英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锡元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为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风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吴团英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点,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种要素构成。”(注:吴团英:《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点理解方面,学者们大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渐变性;但在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自我意识均成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代名词。甚至《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在对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等词条的解释中,均写着参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学者逐渐注意到对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四个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限制,于是开始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参见周星:《民族心理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国民族心理形成的四个历史时期》,《理论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凯:《民族心理研究概论》,《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90年第3期;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理论问题补遗》,《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6期;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戴桂斌认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注:参见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心理分为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三个要素。(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认为,民族心理划分为四个层次八个要素:(1)民族群体价值观念及其指导下的民族群体规范,包括价值观念和规范意识以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个因素;(2)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气质、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练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维方式;(4)民族自我意识。(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戴庆渲认为民族心理结构应该由四个层次八个要素组成:第一层次,民族自识性及同时产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层次,民族思维方式;第三层次,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三个要素;第四层次,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包括价值观在内的民族群体规范意识,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道德观念、民族审美情趣等。(注:参见戴庆渲:《民族心理及其结构层次刍议》,《学术论坛》1990年第2期。)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民族心理的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可将民族心理分为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质是该民族在人类种系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认知特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气质、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状态是该民族对社会面貌、社会变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较为不稳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民族情绪和情感、民族兴趣和爱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识是对本民族所处社会地位、所具身心特点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以及对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维护,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气节、民族中心主义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的统一整体,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质为基础。(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韩忠太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成员以先天的神经系统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作用、教育影响、文化熏陶下,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内涵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共同”和“素质”两个根本属性。从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个民族成员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外延只能包含一个民族全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学科归属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属于民族理论学,民族心理则归属于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学的范畴。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则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论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为了解释斯大林有关民族定义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与整个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即研究民族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民族心理是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概念。(注:参见韩忠太:《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的区别》,《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从以上作者对民族心理的理解来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归纳为民族心理的一个层面,有的作者则认为两个概念在含义上大相径庭。另外,作者们对民族心理包含的内容持不同意见。
第三,个体民族心理研究逐渐兴起。如熊锡元对回族、傣族、汉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思想战线》1986年第6期;熊锡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质探微》,《思想战线》1990年第4期;熊锡元:《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论集》,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质时,他认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个民族特征并不明显,故共同心理素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强烈的民族意识、开拓与进取精神、心理状态和与风俗习惯的交织、保族与卫国——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回族的优秀心理素质,同时也指出回族应该防止和克服民族狭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质。”(注:徐黎丽:《试论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荣丽贞则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为例,认为祭祀风俗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注:参见荣丽贞:《蒙古族祭祀风俗与民族心理浅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苏世同认为苗族主体心理深受以农耕为基础的苗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出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这在文化风俗上有所反映。(注:参见苏世同:《论苗文化与苗族主体心理结构》,《吉首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则认为敢于冒险、敢于出家门、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观念和坚韧不拔的性格、不轻商等是维吾尔人经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这种特征的历史根源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及宗教。(注:参见伊力合木·克力木:《维吾尔族的经商心理及其历史根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还有其他一些学者也对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如周兴茂论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注:参见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那顺呼吁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参见那顺:《重视对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闫丽娟、钟福国论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闫丽娟、钟福国:《裕固族心理素质透视》,《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渊则综述了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况,(注:参见南文渊:《几个世纪以来对回族民族心理的评说综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国义论述了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注:参见石国义:《水族传统文化心理思辨》,《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锦论证了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注:参见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马丽华论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注:参见马丽华:《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讨了欧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参见云公保太:《欧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银军和杨顺清论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质,(注:参见银军:《试论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施建业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注:参见施建业:《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戴小明则对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质进行了对策性研究。(注:参见戴小明:《关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质的思考》,《新疆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从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探讨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对民族本身发展的影响,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点,消除与民族发展有害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受民族学界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讨论的影响,许多作者对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从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内容来看,均属于民族心理特点的范畴。
第四,与民族心理相关的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课题。如钟元俊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论证;(注:参见钟元俊:《试论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与民族教育》,《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郭建荣、郭广瑛探讨了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影响;(注:参见郭建荣、郭广瑛:《论我国民族的心理和传统对科技文化发展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张践认为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注:参见张践:《改造经济心理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环节》,《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郭大烈论述了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的关系;(注:参见郭大烈:《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与民族心理的社会化》,《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秦殿才认为民族地区要改革开放,必须对民族心理结构方面的不良因素进行调整;(注:参见秦殿才:《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结构的调整》,《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荣·苏赫则认为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过民族和阶级交织在一起的微观环境中介,经过民族心理构成因素和阶级心理构成因素叠加渗透在一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自我观念的中介,必然形成阶级心理对民族心理的决定性制约和民族心理对阶级心理的反作用,必然表现在既属于民族又属于阶级的主体行为中;(注:参见荣·苏赫:《简论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的辩证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李景春讨论了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的关系;(注:参见李景春:《论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教育》,《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李尚武则比较了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的异同点;(注:参见李尚武:《中西两大民族精神心理结构比较》,《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4期。)卜鼎焕论述了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的关系。(注:参见卜鼎焕:《民族心理素质与现代化》,《哲学动态》1994年第12期。)另外,还有学者对“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进行了探讨。(注:参见施国光:《拓展中华民族精神的中介环节,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以上文章虽然重点不同,但讨论的均是与民族心理有关的问题,其最终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学术探讨,改善不良的民族心理素质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界也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注意到不同民族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但从20世纪80-90年表的有关论文来看,以研究个体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为主。如汉族和裕固族儿童心理发展比较研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克木人和基诺族德育心理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拉祜族和哈尼族的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调查研究、北方少数民族罪犯心理初探等等。李尚凯将其总结为六类:各民族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各民族个性和品德形成发展的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由于李尚凯对20世纪以来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本文不再重复。
二、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在民族心理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在定位、概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
第一,在学科定位方面,目前民族心理学的定位不正确,即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哪个学科没有解决。多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总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但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便决定了它属于心理学科范畴;民族学研究者则一直认为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心理学研究内容,但其研究对象又是以民族为基础,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民族学研究范畴。其实,这两种看法均存在缺陷。理由是,从心理学方面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但心理学的基础是个体心理学或普通心理学,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许多心理学分支均属交叉性的学科,如政治心理学、伦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均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内容。民族心理学虽然偏重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但它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民族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集民族学和心理学为一身的交叉性的学科。再从民族学角度来说,民族学虽然是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但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历史、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它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如果民族学研究民族心理,必须具备心理学和民族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民族学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心理学无疑属于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即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同时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研究民族心理发展的轨迹,总结民族心理发展规律。民族心理研究是民族心理学的根本使命。
第二,在概念方面,关于“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认识分歧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辩论来看,有关民族心理和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多达数十种。这些概念均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无论从外延和内涵来看,均缺乏普遍意义上的规定性和概括性。首先在“民族心理”概念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将民族心理概括为四个层次和八个要素。这样虽然能够全面表达作者对民族心理这一概念的理解,但内涵过于膨胀,外延势必缩小,而且作为概念,在文字表述方面缺乏精炼性。有的学者则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包含在民族心理之中,但对民族心理的本质理解方面缺乏概括性和普遍性。笔者认为,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像和思维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会对客观事物表示自己的态度,如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妒忌、惧怕、愤怒、悲伤等,这就是情感过程。由于人们在进行心理活动时经常会遇到环境的影响,而人不肯屈服于环境,就要立志,拟定计划和步骤,坚持不懈地执行,这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差异,它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能力包括人的智能、知识和技能等;气质则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是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之一,如直爽、活泼、沉静、浮躁等;性格是人对别人和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刚直不阿与弄虚作假等。也就是说,人们的心理现象就是能力、气质、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和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统一性的结合。民族心理学作为普通心理学的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过程则是指特定民族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民族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特定民族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由于民族是由不同年龄、性别、经历的人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因此民族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民族心理就是特定的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其次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研究方面,有的作者将其与民族心理概念等同使用,有的作者则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民族自我意识或民族意识,还有一些作者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就是指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等。笔者认为,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中,素质特指民族心理素质,即与民族心理有关的素质,而素质这一词汇在心理学上则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96页。)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共同特点。所谓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自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部分,脑有头盖骨保护,避免外界的损害;脊髓是脑的延长,深藏在脊髓骨的管内。神经由中枢系统分支遍布全身,对行为具有整体统一的效能。感觉神经趋向脊髓,而运动神经则远离脊髓,两者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周身、躯干、内脏等器官的神经系统。(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自动神经系统则专管营养生长过程,如胃的消化、血的循环、肺的呼吸之类,它的机能自动进行,不受意志的指使,故称自动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以上所说的神经系统,则是心理产生的条件,一般来说,神经系统越简单,则心理活动越简单;神经系统越复杂,心理活动则越复杂。另外,除了这些神经系统以外,感觉器官也是心理产生的条件,如身体外部的眼、耳、鼻、舌、皮肤,身体内部的动觉、静觉、触摸觉及机体觉(如消化器官的饱、饿、渴,呼吸器官的顺畅、喘逆等)。(注:参见陈孝禅:《普通心理学》,第115页。)有了以上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心理现象也能够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民族心理素质实际上是指民族心理产生的生理条件,即民族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指特定民族共同拥有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注:参见徐黎丽:《论“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由此可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心理产生的物质性条件,两者不能同等看待。
第三,在内容方面,民族学界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界则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多年来民族学研究者一直投身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近年许多学者开始将其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内,并且构建中国民族心理研究的理论框架,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仍是许多研究者热衷探讨的问题,即使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也要贯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名称。关于此点,本文第一部分已有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但由此可见,斯大林关于民族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学界仍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者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绝大多数成果仍属于个体民族心理或个体民族成员的心理领域,如民族儿童心理特征研究、民族心理卫生和精神病研究、跨国的不同民族心理的比较研究。(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有关民族心理基本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可以说,民族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民族心理理论的研究,而对一些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也遵循民族心理理论的指导;心理学界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主要重视对个体民族心理现象和个体民族成员心理现象的探讨。这种状况的存在,虽然表明我国民族心理研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同时也说明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内容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双方不及时沟通,差异会逐渐扩大,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得不到有机地结合,民族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四,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各行其是,互不借鉴。我国民族学经过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实地调查法,它是民族学研究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所谓实地调查,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注: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页。)它包括许多具体的调查方法,如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问、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法等等。除此之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也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方法。(注:参见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342页。)但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民族学进行的心理研究问题来看,由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一直束缚着研究者们的头脑,因此有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学者也并非全部遵循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亲自到民族地区体验和考察),即使有一些研究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者为本民族成员,但要研究本民族心理发展中的共同规律,不深入到本民族中间去,也很难得出客观和公正的结论,因为民族个体的心理现象千差万别。一般的学者在研究个体民族心理时,总是依靠文字资料,因此熊锡元先生倡导的使用实地调查法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注:参见熊锡元:《要加强民族心理的调查与研究——〈民族心理调查与研究:基诺族〉序》,《民族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学的民族心理研究方法和其他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同,即从选题开始,经过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类型,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订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得出结论;最后撰写科研报告。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非实验法,而非实验法又有五种具体方法,它们分别是调查法、测验法、实地考查法、历史研究法、地域比较法。(注:参见李尚凯:《论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心理学者使用这些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在个体民族成员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对一些不良的民族心理进行了对策研究。但由于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理论方面内容很分散,很难从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中总结某一民族或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理发展规律。另外,民族学和心理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有许多雷同之处,但由于双方很少交流和合作,致使许多重复的研究项目出现,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睫。
三、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的、交叉性的学科,尽管在定位、概念、内容及方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各民族的心理研究将受到普遍关注,民族心理学研究前景光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已势在必行。属于民族心理研究范畴的内容很多,我们目前所接受的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无一不与民族心理有关。例如,在处理两个民族关系问题时,如果不了解这两个特定民族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特点,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预测,就无法制定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对策。笔者在甘宁青地区研究民族关系问题时经常看到民族干部不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而采取了不合时宜的方法,致使民族成员之间的纠纷上升为民族关系问题。(注:参见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又如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如果不考虑各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使这些政策能够帮助各个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他们也不会接受。在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尽管从长远角度来看,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利益,但由于各民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政策,因此执行难度较大。(注:参见郭正礼主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关系的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238页。)另外,诸如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均与民族的心理活动有关。因此民族学界要深入地进行民族研究,必须与心理学界建立广泛和长期的联系。从心理学界来说,尽管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但民族心理学作为它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民族学界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实地调查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均可以成为心理学工作者进行民族心理研究的素材,因此民族学和心理学携手研究民族心理问题势在必行。如果合作得当,中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将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个体民族心理研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民族心理研究的主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在某种程度上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开发。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开发商希望对西部各个民族有个全面的了解。西部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心理特征,必定在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实施过程中以及在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中,民族心理的积极影响将促进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决策的实行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如维吾尔族和回族善于经商的心理特点则有助于这两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极影响则会阻碍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和民族地区发展,如一些民族闭关自守的心理特点则不利于该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深入西部民族地区,调查西部各个民族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个体民族心理的研究论文,并积极倡导各个民族发扬优秀的民族心理特征,抛弃与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心理特征,使西部各个民族早目走上兴旺发达之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个体民族心理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发展。因为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法规的实施需要西部各个民族的配合,各个民族要配合国家的战略决策,首先要在心理方面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各个民族带来的好处,然后才能在行为上支持和拥护国家的决策。
篇3
单独连接“感觉”的28次,占24.4%;“感觉”与其它概念并列或直截了当通过破折号或“就是”之类词汇表明它们是对“感觉”作解释的共23次,占20%;其中“主体意识”10次,“主体意识或感情”1次,“感情、感情体验、情操”之类的共4次,“表现力、表现性”之类的共5次,“感受力”、“体验”、“审美体验”各1次;不提“感觉”而只用其它概念连接的共64次,占55.6%;其中“主体意识”13次,“感情体验、情感、情趣、感情/感性”之类的共6次,“表现力、表现性、表现品质、表现功能、表现因素、表现价值”之类的共16次,“审美、审美体验”等以审美为核心概念的共12次,“感应、感受、感受力”共6次,“感官”之类的2次,“洞察力”3次,“生活感受”2次, “听赏能力”、“主观可能性”、“对人类生活重要意义的意识”、“生活条件”各1次。
雷默所说的“感觉”绝不是普通心理学里的“感觉”,即孤零零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之类,也就是说,音乐或音乐教育的“本质”绝不是孤零零的对音响的“听觉”之感觉。在雷默先生的心目中,纯听觉不过是起点或入口,对音乐的审美体验是极为丰富的:感官的、情感、生活感受、表现欲、人生价值观、对自我主体全部丰富内涵的意识等等等等,全都涵括在里面。
不过上面的统计结论是雷默先生的本意吗?是不是我在曲解他的原意?在此引几段他的原话:
“……审美体验……同时又是参与的、外向的、容易感动的。审美体验要比不偏不倚的认识或识别丰富得多。人的兴趣和反应必须被吸收或沉浸到正受到关注的表现性中,才能唤起对观察到的品性的感觉反应(请记住‘感觉’的庞大范围)。对这种参与的通用术语是‘移情作用’,……”(见P137,“移情论”正是强调艺术中情感的重要性。)
“当人们分享一部作品的艺术内容中所包含的表现品质时,也是在分享构成所有人类体验的那些品质。……分享艺术作品有意义的艺术品质之余,就是更深刻地感到人生的本质是有感觉能力的。”(雷默在前文解释过这一观点:与任何其它生物不同,只有人类才具备主体意识,才能感受、体验、反思自己的丰富存在,尤其是精神性存在,雷默所谓的“感觉”正是指这种无比丰富的主体意识而远远不止于普通心理学里的那种“感觉” 。)
雷默认为:“艺术体验在生命的意义最深的层次上是与生活体验相关的。……如果艺术的体验对生活很有意义,那么对艺术的体验就必须是艺术体验,通常称为‘审美体验’”。(P73-74)
雷默的确深刻批判了艺术及艺术教育“本质”的“情感论”。但他的批判不是绝对把情感从艺术与艺术教育中排除掉,而是认为:有情感存在,情感也有意义,但都是从属的存在和从属的意义;音乐与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再现或表现有如爱国主义、宗教感情、爱情之类的生活情感,而是要表现并培养接受者对情感活动(还有认知活动与意志活动总之一切生命活动)中“活动自身”力度、节奏、韵律、织体等方面敏锐的、深刻的感受力。这感受力是什么?不就是美感的能力吗?
雷默似乎实际上是艺术与艺术教育“本质”的“美感派”!
篇4
关键词: 声乐学习 心理调控 解决办法
一、心理调控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声乐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浅谈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出现的问题最为复杂和广泛,能否在声乐学习中运用声乐心理学是声乐学习成败的关键。各种心理状态对声乐学习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如果歌唱者心理状态调节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声乐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心理因素的运用与培养在声乐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教学中,我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声乐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非但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太大,反而丢失了原本自己天生具有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我认为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兴趣不浓。
不管做什么事情,兴趣是人向前的动力,学习声乐也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要从心底里对声乐感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成为歌唱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有时也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没有了兴趣,当然也学不好声乐。
(二)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始学习声乐的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什么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声乐学习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决定条件,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很多歌者不能正确认识声乐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总想找到捷径,不去苦练基本功,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盲目拔高,结果一事无成。声乐基础训练非常重要,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高难度的发声技巧都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的。只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踏踏实实地进行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很多学习声乐的同学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盲目攀比,有的歌唱者不顾现实状况,唱力所不能及的作品或者盲目追求音高和音量,这样都是不可取的。
(四)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特别对刚开始学习声乐的人而言,自信地歌唱尤其重要,声乐学习是一个不自然到自然的过程。一般来说,人的嗓音条件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所以一定要建立学习声乐的自信心。
(五)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中的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气息总是不够用而且太僵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力,倘若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一)加强对声乐学习情感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一门歌唱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我们在声乐情感方面的修养。
(二)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既然选择了声乐专业,就要热爱这个事业,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声乐学习中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的人,都是无比热爱自己的事业,且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事业。声乐的学习也需要这样,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获得歌唱的灵感和进步。只有专心投入和忘我练习,在舞台上才会达到自信而忘我的境界,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不要老觉得“小歌”没有技术含量,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要总是一个人在琴房唱,要多参加演出实践,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三)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力对声乐学习有着巨大的意义,注意力能使歌唱者在声乐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练习。无论是在声乐课上还是在演出演唱中,都要达到忘我的境界,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消除外界的一切干扰。只有注意力集中了才不会错过声乐课上的每个细节,老师强调的每句话往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声乐课上时时刻刻都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声乐技巧和声乐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四)坚定信念,知己知彼,增强意志力。
在声乐学习中要多听、多看、多想、多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盲目自信更不盲目自卑。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以后要学会分析声音,无论声乐比赛中还是平常的声乐学习中,都存在竞争。要学会辨别自己和别人的优点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不要“闭门造车”,这样在比赛和学习中就会心里有底,也有利于取得优异的成绩,更有利于声乐的学习。
具备了声乐演唱水平,就要多参加舞台实践,随着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才能驾驭舞台,在舞台上有强烈的表演欲望,才能建立自信。歌唱艺术是面向观众的艺术,凡优秀歌唱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起来的。
四、结语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歌唱者的主观意识对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对心理因素的调控,通过老师的引导培养和歌唱者自身的调控,建立良好的歌唱心理,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要有有较强的意志力,这对声乐学习与演唱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一定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用自己的声音去表达歌曲的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 Bohn.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意志品质;质性分析;编码
中图分类号:G80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3-0075-04
A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Volition
LI You fa1,WANG Ting ting2
(1.College of P.E.and Sport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 ijing 100875,China;
2.Department of Air Force Clinics of Beijing Milit ary Region,Beijing 100060,China)
Abstract: Phenomenological interview was carried out towards good mental toughness behavio r among athletes with excellent volition characteristics. Then the research use d Nvivo encoding software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build the voli tion model.In the volition model,there are two classes’ dimensions,which inc luded four dimensions in the first class and nine dimensions in the second class .The dimensions in the first class were consciousness,independence,resolutene ss and toughness and the dimensions in the second class were goal clarity,conti nence,belief confirmation, persistence, wisdom focus, decision in time,fati gue endurance and difficulty bearing. Self fulfillment, goal clarity,contine nce belonged to consciousness, belief confirmation, persistence belonged to in dependence, wisdom focus and decision in time belonged to resolution and fatigu e endurance and difficulty bearing belonged to toughness.
Key words: volition; qualitative analysis; coding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对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形 成和发展、事业成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迄今为止,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 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对意志的研究相对薄弱。
许多学者通过理论思辨等方法来界定意志品质的维度,但没有一致结论。前苏联学者彼 得罗夫斯基(1981)认为意志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四个方面。[ 2]高 玉祥等(1985)认为个性中的意志结构主要表现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方面。 [3]彭聃龄(1988)认为意志品质的结构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性。 [4]除此之 外,殷小川(2001)将意志品质的结构确定为主动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并将这4 种品质作为优秀运动员意志品质量表测量的目标。而后,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将意志品 质的结构确定为5种:自觉性、主动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5]梁承谋等人 (2003) 立足于意志的定义,将意志品质的结构扩展为6个方面:坚韧性、顽强性、果断性、自控力 、目标清晰度和信念确认度。[6]也出现了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具有不同意志品质 维度的倾 向,如张宝华(2001)认为体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主要有:自觉性、果断性、勇敢性、沉着 性、顽强性和自制力。[7]西方学者目前对意志的研究集中于意志控制策略的研究 ,分析指出了意志作为一种控制策略在各种活动中的作用[8,9]。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作为收集资料的主要方 式,让运动员回顾以往训练比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详尽地描述比赛训练中克服困难的过 程及感受,对其克服困难的意志行为进行全面客观分析,从中提炼意志品质维度,为能量化 评价意志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基于意志行为的复杂属性,以质性研究为取向,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技术,让受访者描述 比赛训练中克服困难成功以及克服困难失败的典型案例来收集资料。由于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非常繁杂,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8.0来管理大量资料,研究分析的每一步都扎根 于原始资料,逐级编码形成结论,并通过这种质性分析软件直接在原始资料和编码之间反复 进行类别、关系的验证,保证资料分析过程的逻辑性和透明性。
1.1 访谈对象 共选取14名运动员作为研究被试。其质型国际运动健将代表4名,健将级运动员10 名。特质型国际运动健将代表有面临巨大伤痛的体操运动员桑×,历经57天横渡大西洋的中 国第一人孙××;在比赛最后一刻“滑”出人间奇迹的冰坛尖兵叶××;训练出三届奥运冠 军且自己也曾是健将运动员的跳水教练于×。其中男性7名,女性7名。
访谈一般在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在经得被访者的同意、签署书面《个案访谈协议 》并申明保密原则后,才可以进行录音。这样在访谈时能减少访谈对象的防御,对获取资料 的可信性有较好的保障。
1.2 访谈方法与内容本研究中的意志品质建模,采用经典的实证建模方法,即行为事件访谈技术(Behavior al Event Interview,BEI)。这一方法也称为行为事件分析技术,它是由McClelland和Dai ley(1974)结合关键事件方法(Critical Event Interview,CEI)和主题统觉测验(TAT)于 1974年开发的一种操作性访谈技术,是对J.Flanagan(1954)CEI方法的一个扩展。行为事件 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了解受访者对自己过去活动中发生的某些 “行为事件”的回溯,揭示当事人的品质,特别是那些潜在的个人特质,能够对当事人未来 的行为产生预期。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即行为事件访谈法,让被访谈者找出 和描述他们在学习生活或训练比赛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 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如表1所示。
在质性访谈中,利用BEI技术建模时不管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 内容如何,访谈过程和编码过程这两个环节都是决定意志品质建模成败的关键。选取样本的 代表性,讲述成功故事和失败故事的结构性,访谈中访谈主持者有效地询问探测性问题,文 本编码的主观性的有效控制,这些重要因素都会影响意志品质建模的准确度。因此,对访谈 主持人及其参与研究的相关人员事前进行BEI技术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编码过程 中,定期组织研究者讨论,这种讨论对于研究者提高编码一致性,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1.3 访谈资料整理访谈录音文本转录。由专人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然后由研究者对照录音,核查文本 。校核后给每个录音文本编号,并打印文本,最终产生提出意志品质模型的原始数据,即14 份访谈录音文本,共计10万余字。
1.4 编码工具在本研究中,使用Nvivo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了编码。该软件是QSR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生 产并注册的系列产品,目前在质性研究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当然Nvivo质性分析软件并不能 代替人的思考,因而编码终究是一个比较主观的过程。该软件编码的界面如图1所示。
(说明:A表示文档显示窗口,该窗口显示需要编码的整篇文档,并在该窗口中进行编 辑和编码;B表示代码显示窗口,该窗口可以显示已编的代码以及与文字的对应关系;C表示 代码窗口,该窗口可以显示所有的代码,以及对哪些代码进行过操作。)
1.5 扎根理论方法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 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 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0](陈向明,2000)。
在质性研究中,最常用的建构理论的方法是“扎根理论”。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 通过对深度访谈资料的分析,挖掘意志行为信息,并通过编码发现关键概念的关系模式。这 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资料成为概念以建立理论的过程。扎根理论方法的资料 分析过程包括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3个步骤。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 心理过程[11](朱智贤,1989)。在意志行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作为行动目的以 观念形式清楚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这 种先形成观念,随之付诸行动,使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转化,并使之紧密围绕观念进行,充 分表明了明确的目的性。另外,意志行动必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 核心,人的意志行动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现出来。人在意志行动中碰到困难有两种情 况,一种是外在困难,它是阻碍目标确立与实现的外部条件。另一种是内部困难,它是阻碍 目的确立与实现的内在生理与心理的条件。可见,意志行动具有两大特性,即“明确的目的 性”和“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本研究的三级编码过程紧密围绕意志行动的这两大特性展开 。
按照上述操作步骤,根据扎根理论的程序,得到了访谈样本的编码结果。限于篇幅,仅列举 桑×的访谈文本编码结果,包括对主题及相应编码的截取,如图2所示。
1.6 编码的信度和效度两个编码者对相同文本材料独立编码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影响编码信度的重要因素, 是编码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经过预研究之后,研究者及助手对编码系统已经较 为熟悉和统一。在完成编码任务后,随机抽取5份文本材料的编码结果,计算了两人编码的 评分者一致性。结果表明(表2),各子维度的频次相关在0.78与0.95之间,说明评分者 一致性比较理想,反映了本次编码的合理有效性。
在访谈录音转为文本的过程中,对访谈结果尽量 进行深刻而丰富的描述以最大限度提高内部效度。而且编码的每一步骤都要参照同类研究。 本研究部分支持了梁承谋(2003)关于意志品质六维度的观点,显现出较好的理论效度。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访谈编码的数据,确定出意志品质的四个维度: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和坚韧性 。如图3所示。自觉性是指主体在意志行动中,活动目标十分明确,并自动按照它的要求, 支配、维持自己的行动的品质;独立性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单独 采取决定,执行决定,而不屈从于周围环境压力的品质;果断性是主体善于在复杂情况下, 明辨是非,迅速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坚韧性是主体坚信自己的决定正确,长时间坚 持不懈为执行决定而奋斗的品质。
其中,自觉性包括自我实现欲、目标清晰度和自制力三个子维度;独立性包括信念确认 度和顽强性两个子维度;果断性包括智源集中度和决策及时性两个子维度;坚韧性包括倦怠 耐久度和困难承受度两个子维度。自我实现欲是主体证明自身价值需要的强烈程度;目标明 确度是主体对目标和计划的具体明确程度;自制力是主体克服动机斗争的自我约束程度;信 念确认度:主体对目标完成执行的认可程度;顽强性是主体在困难突如其来时的接受应对程 度;智源集中度是主体注意对象的集中程度及思维的清晰程度;决策及时性是主体决策的速 度和准确程度;倦怠耐久度是主体对身体疲乏、倦怠的忍耐程度;困难承受度是主体对身体 伤痛、精神压力的长久承受程度(表3)。
个体在自觉性品质上确定好目标,经由独立性品质让目标更为坚定,在果断性品质上目标以 观念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在坚韧性品质上,目标的执行通过坚持取得圆满结果。
3 讨 论
1)在模型建构过程中,编码的第一个阶段是开放式编码以形成意义单元。采用逐段逐句的 分析,从提取出来的关于意志行动的段落中进行再提取、合并和初步概括,抽取出相应的意 义单元。开放性编码是将意志行动资料记录逐步概念化和类别化,目的在于指认现象、界定 概念、发现类别。通过开放式编码分析,明确资料所代表的意义,提炼出精确、有价值的概 念,并在进一步发展这些概念中,将指代同一现象或事件的概念重新归类。通过不断比较和 提问题,发现意志行动涉及到13个主题,包括动机、好胜心、目标、计划、诱惑、信念、注 意、竞争、拼搏、决策、厌倦、压力、伤痛等方面。这些主题充分反映了意志行动的特性。 其中前7个主题与“明确目的性”有关,后6个主题与 “克服困难”有关。
2)编码的第二个阶段是轴心式编码形成概念词。轴心式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后得到的有意 义单元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概括,将属于同一意义层次的概念进一步归类,赋予概念词更大 的解释力,从而对现象进行更为精确全面的解释。在开放式编码阶段,所得出的类别几乎都 是独立的。在轴心式编码阶段,通过原资料确认类别关系,使开放式编码已经发展出来的有 关理论概念能够充分被验证,最大程度地发现资料的相似性和变异性。在此阶段,将开放式 编码的13个主题归纳为9个概念,具体为:将动机、好胜心这两个主题概括为自我实现欲, 将目标、计划这两个主题概括为目标清晰度,将诱惑这一主题概括为自制力,将信念这一主 题概括为信念确认度,将竞争、拼搏这两个主题概括为顽强性,将注意这一主题概括为智源 集中度,将决策这一主题概括为决策及时性,将厌倦这一主题概括为倦怠耐久度,将压力和 伤痛这两个主题概括为困难承受度。
3)编码的第三个阶段是选择式编码以形成核心类别。选择式编码是对概念词进一步归纳, 发展成为核心类别,从而更好地解释研究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本质。核心类别应该代表研究 主题的核心内容,它应该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将相近类别的概念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 有关联和层次的框架。在此阶段,将自我实现欲、目标清晰度和自制力归为自觉性维度;信 念确认度和顽强性归为独立性维度;智源集中度和决策及时性归为果断性维度;倦怠耐久度 和困难承受度归为坚韧性维度。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和坚韧性则是构成意志品质的四个 维度。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必须长期地忍耐、坚持以达到目标,因而需要坚韧性品 质;意志行动所面对的情境有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常常处于两难境地,却又必须迅速决策 ,因而需要果断性品质;意志行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部的各种诱惑,产生激 烈的动机斗争,因而需要自制性品质,另外,意志行动必须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够承受极端 的困难、忍受单调乏味的枯燥倦怠感,因而需要独立性品质。这四个品质构成了意志品质模 型的一级维度。
4)通过本次实证研究得出的意志品质模型,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突出特点在于不仅通过 编码得出了四个一级维度,而且对这四个一级维度进行了分解和细化,得到了意志品质的九 个二级子维度,较好地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单一级别的意志品质模型存在的重叠和交叉的归属 问题。
4 结 论
1)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采用BEI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确立了意志品质模型,建 构的意志品质模型中,共有两级维度,包括四个一级维度和九个二级子维度。
2)意志品质的四个一级维度是: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和坚韧性。九个二级子维度包含 自我实现欲、目标清晰度、自制力、信念确认度、顽强性、智源集中度、决策及时性、倦怠 耐久度和困难承受度。其中,自我实现欲、目标清晰度、自制力归属于自觉性;信念确认度 、顽强性归属于独立性;智源集中度、决策及时性归属于果断性;倦怠耐久度和困难承受度 归属于坚韧性。
参考文献:
[1]李佑发.意志研究现状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研究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 学报,2008,23(1):60-63.
[2]彼得罗夫斯基著,朱智贤,等译.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3]高玉祥,程正方,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彭聃龄.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5]殷小川.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1985.
[6]梁承谋,付全,程勇民,等.BTL-YZ-1.1高级运动员意志量表的研制及运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2):44-47.
[7]张宝华.体操运动员意志品质及其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5):1 33-134
[8]Cross, S.E., & MARKUS, H.R.The willful sel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 sychology Bulletin,1990,16(4):726-742.
[9]Tibor P.Palfai, Abigail M.McNally, Monica Roy. Volition and alcohol-ri sk reduction :The role of action orientation in the reduction of alcohol-relatedharm among college student drinkers[J]. Addictive Behaviors,2002,27:3 09-317.
篇6
Abstract:Faulthasalwaysbeenregardedasthefocusoftortlawandithasbeenthefoundationstoneofthetortlawinstitution.Howtodefinefaulthasbecomeadisputedissueamonglawyers,judgesandscholars.Itisnecessarytoanalyzefaultfromtheangleofpsychologyinordertoexpoundtherelationshipbetweenwillandaction.Faultconsistsoffourelements:accountability,time,attitudeandimmutability.
Keywords:tort;fault;unlawfulness;capacityfortortliability
过错是侵权责任法中一个基本概念,但各个国家和地区民事立法较少直接使用“过错”,而是使用“故意”或“过失”等表达过错具体形态的概念,即使在民事立法中直接使用过错,也未见对过错概念作出一般性的界定。笔者认为,过错有直接适用和进行界定的必要。其一,过错应当有比故意和过失更深刻、复杂的内涵,在立法中使用“故意和过失”来代替过错,实质上将过错的外延和内涵混为一谈,存在逻辑上的错误。其二,对过错的概念进行研究并非单纯的满足学理上的要求,过错在侵权责任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中,过错是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的核心;在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中,过错是侵权人必备的主观心理状态;在侵权赔偿额的确定以及过失相抵等制度的运用中,过错又能起到相当的作用。因此,准确界定过错的概念极为重要。笔者试图从心理学和法理学两个角度出发,对过错的心理现象、法律要素进行研究,以求对过错进行科学的界定。
一、过错概念的心理学分析
过错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现象,体现为一个流动、变化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包括认识、情绪以及意志三个方面。
(一)认识过程
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才能够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对于过错的认识也不例外,需要行为人进行有效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过错的认识过程包含特定含义:第一,对行为性质的认识。行为的性质是指行为会发生损害结果的性质,这是行为人首先应当认识到的内容。第二,对行为结果的认识。行为的结果是指侵害他人权益的结果,这应当是认识的核心内容。第三,行为与结果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也应当在该过程中产生。对行为的性质、结果以及因果关系的认识需要行为人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若行为人不具备认识能力,当然不会产生过错的心理状态。
(二)意志过程
心理过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意志过程,意志能够调节、支配人的行为以实现预定目的。过错的意志过程相当复杂,通常将其区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形态分别探讨。构成故意的意志因素表现为期望或听任:期望是行为人积极努力追求某一目的的实现;听任则是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结果持一种纵容的态度。构成过失的意志因素则表现为行为人没有导致损害发生的意图,但却“事与愿违”,导致了损害的发生。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表明行为人的意志没有发挥抑制恶的欲望的作用,选择实施了违法行为,因此存在过错。
将过错区分为故意和过失具有重大意义:其一,某些侵权责任的成立必须要求侵权人的主观要件为故意,如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侵权责任的构成、商业侵权中妨害经营侵权责任的构成以及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构成都与故意相联系,过失不能构成上述侵权。其二,加害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对赔偿的范围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故意倾向于认定因果关系的成立。美国《第三次侵权法重述》第33条第1款规定:故意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侵权人须对损害负责,即使损害是不易发生的。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81年1月27日判决的案件中则认为:“故意行为产生的后果总是有相当性的”。[1]
(三)情绪过程
情绪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不同的情绪能够对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产生影响。激动、恐惧的情绪往往能够改变认识的范围,减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防卫过当、假想防卫就是非常典型的受情绪影响的行为。在刑法范畴,情感因素可以作为减轻或免除刑罚的情节;在民事侵权范畴,情感因素当然也应作为侵权人过错考量的要素,因此情感因素在过错的心理事实中也占据一定的地位。
通过对过错概念的心理学分析,能够得出下列结论:第一,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过错描述的是心理状态而非行为,尽管心理状态与行为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导致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行为是受到行为人心理态度支配的,只有通过该种心理的支配行为人才能实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用过错来描述其心理状态,能够用过错来描述其心理状态的人必须具有认识能力。第三,意志过程是过错的核心,因为行为人有选择是否实施违法行为的意志自由,若选择实施违法行为,则表示意志没有发挥抑制恶的欲望的作用,存在过错;反之则表示意志发挥了抑制恶的欲望的作用,因此不存在过错。只有通过分析过错的意志过程,才能将过错进行程度上的区分。
二、过错概念的法理学分析
从各国民事立法来看,对于过错概念的界定为空白,因此为法学家提供了更多的解释空间。鉴于过错概念的重要性,大陆法系国家学者对过错的概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尤以法国和德国的学者观点最具代表性。
(一)法国学者对过错概念的研究
1.格劳秀斯理论的影响
法国学者对于过错概念的研究受到自然法学派的影响,尤其受荷兰的格劳秀斯影响颇深。格劳秀斯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诸多观点对法国学者的影响甚大。格劳秀斯认为,过错实际上是指任何一种侵权行为,只要此种侵权行为同人们的公共利益或特定的注意义务相冲突。[2]例如,盗窃本身就是一种侵权行为,因为它与人类的公共利益相冲突,因此是一种过错。格劳秀斯提出的“过错是一种侵权行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侧重于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谴责转为对受害人权利的保护。只要是违反了公共利益或采取不当行为造成了他人损害,就要进行赔偿。在格劳秀斯看来,不只是具有理性的人,那些非理性的人,包括精神病人和儿童,都可能实施过错行为。
2.1968年立法改革的影响
法国民法典对于过错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只能从相关条款以及司法判决中对立法者的态度进行推断。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观过错一直为主流观点,“无论是侵权行为还是准侵权行为,都必须由具有侵权责任能力的人来实施,这种责任能力独立于契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3]但该种侵权责任能力理论不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相关制度需要进行改革。1968年1月3日法国颁布第68-5号法律,该法规定,“处于精神紊乱状态之下的人给他人造成损失者,仍应负赔偿责任”。[4]20世纪80年代,法国最高法院通过判决将上述条款的调整对象扩展至未成年人和精神残障者。[5]上述改革削弱了行为人的辨别能力在承担侵权责任中的重要作用,实质剔除了过错能力在过错构成中的地位。在确定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时,无须证实行为人是否具有认识其行为后果的能力,只要行为不符合法律、惯例、道德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造成了他人的损害,就构成过错,就可径直适用民法典第1382条做出判决。
3.当代法国学者的观点
通过20世纪60年代的立法改革以及80年代的司法改革,过错的应受非难性在于行为而非心理态度已经成为当代法国学者的主导学说。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说有义务违反说和行为偏离说,其中以行为偏离说为合理。20世纪初,法国学者普兰尼奥尔提出了“过错是对事先存在义务的违反”的观点。[6]观点获得了法国其他学者的积极回应,推动了法国侵权法中过错理论的发展。但也有不少法国学者认为,“事先存在的义务”具有模糊性和不合理性,模糊性体现在“先存义务的具体种类难以列举”;不合理性体现在“当某种义务被违反时即存在过错⋯⋯它是不准确的,因为存在着因笨拙而产生的过错,无论是法律规则还是道德规则,都不能强加人们以灵巧的义务”。[7]行为偏离说由安德烈·蒂克倡导,该说认为,过错就是指任何与善良公民行为相偏离的行为。[8]“过错同某种行为息息相关,世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即我们生活在人们中间,应当避免对他人造成损害,无论是对他人肉体的损害,对他人人格的损害或是对他人财产的损害。我们在行为时,应当总是使用更大的谨慎和更大的勤勉,这是我们的行为规则。此种规则不仅被法律基于社会秩序的需要而强加给我们,而且还被道德强加给我们。没有遵守一个谨慎的和勤勉的人所遵守的行为规则,即为过错。”[9]通过上述对法国学者关于过错概念的分析,可以认为,过错与行为的违法性紧密结合,即过错的必备要素为侵权行为以及民事义务的违反,侵权责任能力不为过错的构成要素。
(二)德国学者对过错概念的研究
对于过错,德国民法并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通说认为,对过错的解释应当以德国刑法的规定为基础,将其界定为“内心的可非难性”。[8]45德国学者耶林在1867年出版的《罗马私法中的责任要素》一书中首次论述了“主观的违法与客观的违法”,主观的违法即过错,特指内心的可非难性,客观的违法是行为具有违法性。该观点对德国学者的影响甚大,被德国民法典的起草者采纳,进而将其渗入到德国民法典的制定中。根据!国民法典第823条第一款的规定,“因故意或过失以违法的方式侵害他人的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者,对被害人负损害赔偿的义务”,过错与违法行为分别作为了侵权赔偿责任构成的独立要件。过错成了纯粹主观的范畴,一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的故意或过失;违法行为就是纯粹客观的范畴,仅仅指一种行为,一种对他人的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尽管通说认为,德国民法将违法行为与过错相分离,各自成为侵权责任构成的独立要件,但是仍有部分侵权法学者认为,过错并非仅仅指内心的可责难性,还不时体现出客观性的含义,因此有必要引入“违法等同于过错”理论。从德国现行立法来看,“违法等同于过错”理论有待商榷。据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二款的规定,只要违反了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就应当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但受害人要获得赔偿,必须对于行为人行为时的主观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行为人只有在主观存在过错的情况下违反了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导致了他人的损害,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从法律的规定来看,违法性不需证明,而过错的存在是需要证明的,因此“违法不等同于过错”。
(三)法国学者和德国学者对于过错概念界定的比较
通过对上述学者就过错概念的法理学分析比较,可以认为法国学者对于过错概念的界定与德国学者的界定区别如下:第一,过错的描述对象不同。法国学者认为过错的描述对象为行为;德国学者认为过错的描述对象为心理状态。第二,关于过错与违法性的关系认识不同。法国学者认为过错与违法性相联系,德国学者认为,违法行为与过错相分离,各自成为侵权责任构成的独立要件。第三,侵权责任能力与过错的关系认识不同。法国学者认为,过错的构成要素不以侵权责任能力为必要。德国学者则认为,行为人之所以要受到谴责,是因为其存在过错,这种对行为人的可谴责性是以一定程度的能力作为前提。
三、我国学者对过错概念的研究
我国学者直接研究过错概念的甚少,但研究过错与违法性的关系的甚多,通过对于过错与违法性关系的研究能够间接窥视学者对于过错内涵的理解。过错与违法性的关系涉及到对《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的理解,该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从该条款的字面意义看,只出现了“过错”而未出现“违法”或“不法”字样,因此对于过错与违法性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为“过错吸收违法性说”;另一种为“过错与违法性并列说”。过错吸收违法性说主张,违法性不是侵权责任一个独立的构成要件,被过错吸收。王利明教授认为,行为的违法性和过错之间是一种准集合关系,“过错的概念要比违法行为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上更为广泛”[10],因此不应把行为的违法性作为独立的责任构成要件。孔祥俊先生也持上述见解,尽管理由不尽相同。[11]过错与违法性并列说则主张,过错与违法性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二者具有独立的价值。例如张新宝教授就认为,违法行为是侵权民事行为构成的必备要件,不能为“过错”吸收。[12]
笔者认为,过错概念排除违法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违法性针对客观的行为,与侵权责任能力和过错都无关,只要上述行为或举动与一定的法秩序相背离,就意味着该行为或举动具有违法性。过错是一个主观因素,针对的是行为人主观上应受非难的状态,尽管过错要依据客观标准来衡量。第二,承认违法性为侵权责任的独立构成要件有助于责任判定的准确性。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况,行为的非违法性直接否定了行为人侵权责任的承担。第三,承认违法性为侵权责任的独立构成要件有助于增强侵权责任判定的客观性。由于过错是一个主观因素,对其进行认定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色彩。而违法性是一个客观因素,可以通过法律的否定性评价直接予以判定。第四,从法的移植来看,我国民法的传统多承受德国民法的精髓,坚持过错概念与违法行为的独立将有利于继承我国民法理论的传统。
四、过错概念的构成要素
透过上述不同视角对过错的分析,可以认为过错概念的表述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一)主体要素——具有侵权责任能力
主体要素是指,只有具有侵权责任能力的人的心理状态才能够用过错来描述,侵权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具有对基于自己的自由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能力。关于侵权责任能力的性质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责任能力是过错认定的前提。“加害人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者,具有主观‘可归责性’,而此项可归责性须以过错能力为前提,此属侵权行为人负损害赔偿责任的资格,故亦称为责任能力,在思考逻辑上应先肯定加害人有责任能力,再进而认定其有无故意或过失。”[13]根据该观点,如果行为人没有责任能力,就表明他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因此也没有必要再去考察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或再去探究其他的构成要件是否成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责任能力对于过错的认定不产生影响,仅决定着责任的归属。凯尔森指出,一个人在法律上不负责任,是因为他并不具备法律秩序使他要对制裁负责的某些属人要求、条件,从而没有能力成为可以被归责的主体,并不是说他的行为不能成立不法。[14]笔者认为,从诉讼的有效性来看,将责任能力作为过错认定的前提是合理的。[15]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侵权责任能力,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
第一种为年龄标准。侵权责任年龄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具备侵权责任能力的客观标准,通常指侵权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对自己实施的加害行为承担侵权责任必须达到的最低年龄。对于侵权责任年龄,有的国家根据本国公民的发育情况、地理环境、教育情况等,通过立法明确予以规定。由于不同国家的同一年龄段的人,其认知能力、智力发展都可能有差异,因此侵权责任年龄各国规定不尽相同。
第二种为辨识能力标准。辨识能力又称为辨别能力或识别能力,[16]是各国普遍适用的判断标准。对于辨识能力的内容,一种观点认为,辨识能力是对行为好坏识别的能力,而非对其行为法律后果的认识能力。《阿尔及利亚民法典》第125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对其致害行为具有辨别能力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辨识能力为认识其行为法律后果的能力。《日本民法典》第712条规定:未成年人加害他人时,如不具备足以识别其行为责任的知识和能力,不就其行为负赔偿责任。德国民法典第828条第三款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的责任以其在实施加害行为时不具备识别责任所必要的判断力为限,不就其所加给他人的损害负责任。“识别责任所必要的判断力”就是指认识行为的违法性及由此所产生的责任的能力。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7条也作了同样的规定。
第三种为混合标准。混合标准就是适用侵权责任年龄与辨识能力相结合的标准,二者结合适用的典型代表为德国。《德国民法典》第828条规定:“未满七周岁的人,就其所加给他人的损害,不负责任。已满七周岁未满十周岁的人,就其在汽车、有轨交通工具或者悬空缆车的事故中加给他人的损害,不负责任,但若故意造成了上述损害仍需承担责任。未满十八岁的人的责任未被依照第一款和第二款加以排除为限,其在实施加害行为时缺乏辨别责任的必要判断力的,即不对其加给他人的损害承担责任。”[17]根据德国民法的规定,七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绝对无侵权责任能力;七岁至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以“辨识能力”为限承担责任,辨识能力就以同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通常会采取的行为作为标准。
关于侵权责任能力,我国现行立法没有系统的进行规定,从而给法律的适用和纠纷的解决带来了不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3条,侵权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具有唯一性,即财产,财产的独立决定了责任的独立。“民事责任能力有其独立考察标准,因为考察民事责任能力不是以该不该承担民事责任,而是以能不能承担民事责任为目的,故民事责任能力的判断标准主要应以主体财产的独立性来决定。财产独立者,为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财产不独立者,为不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需由替代责任人承担补充责任。”[18]但是以行为人是否具有财产来判断是否具有侵权责任能力不符合民法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会不利于监护人履行其监护义务以及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笔者认为,关于侵权责任能力没有必要单设条款进行规定,而是尊重我国的立法传统,将侵权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进行一定的挂靠,使二能力间产生互动。有行为能力者有责任能力,无责任能力者无行为能力。具体而言,可作如下设计:第一,关于侵权责任能力的判断应当抛弃“财产”标准,采德国的“最低侵权责任年龄”和“辨识能力”双重标准。第二,修正民事行为能力条款,将七岁以下的儿童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之所以将七周岁作为最低侵权责任年龄,是因为认识能力与本民族的智力发育的成熟程度相关,七岁儿童已经入学,应当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特别是《大清民律草案》第38条和《民国民律草案》第14条都规定,未满七岁的未成年人不负侵权行为的责任。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3条作了同样规定。第三,辨识能力的内容应当予以明确,以认识行为的法律后果为必要。笔者认为,就我国社会现状而言,未成年人基本都无资力,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应当从严认定未成年人是否具有辨识能力。在具体案件中,是适用与行为人同龄、同专业、同地域有关联的人的能力、知识作出判断,还是适用成年人的能力标准作出判断,各国立法未予明确。一般而言,除法国、丹麦、瑞典和芬兰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应当考虑与行为人同龄、同专业、同地域有关联的人的能力,针对个案情况进行具体
的认定。
(二)客体要素——心理状态
过错描述的对象就是过错的客体要素。过错为应受责难的心理状态还是一种违法行为,代表了对过错性质的不同理解,前者为主观过错说,后者为客观过错说。19世纪主观过错说在大陆法系国家极为流行,依照大陆法系民法的传统观点,过错是指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的欠缺注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定的和不断的运用理性来分辨哪种事情是美德,哪种事情是恶习,当然有时也是反复无常的,但都是根据他人自身的性质来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人极明显的伤害了我们,难道说是属于他的躯体的过错,而不是属于他的品德的缺陷吗?”[19]因此,行为人行为时的主观状态应当是行为人实施客观行为的决定因素,是发动或支配行为的动力。若受有瑕疵的心理状态支配的行为产生的结果对他人造成了损害,则该有瑕疵的心理状态就是有过错的。到了19世纪末,主观过错说受到了以法国民法为代表的客观过错说的挑战,依客观过错说,过错是指加害人的违法行为而非受谴责的心理状态,法国法系其他国家如西班牙和墨西哥等国民法多效仿这一规定。笔者认为,将过错的客体要素确定为行为具有下列弊端:首先,容易割裂意志和行为的关系,否认个人的意志对行为选择的可能性。将意志与行为割裂,实质否定了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异,抹煞了个人的如知识、经验、能力和品德等自身因素的重要性,这样不可能准确理解过错。其次,极易不适当地扩大侵权责任的范围。由于过错为违法行为,因此在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时,会采用普遍适用的标准。该标准具有客观性,对不同类型的人都适用,这样极易把过错的内容进行不适当地扩大。第三,会完全否定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将过错的客体要素理解为行为,实质是要求法官在确定行为人有无过错时,应当以保护社会不受行为的侵害为宗旨,因此不必对每个人在实施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作出一种善或恶的道德评价。但是法律与道德间的关联性是显而易见的,过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社会的道德观念结合在一起的,基于过错而为的行为基本上都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过错的客体要素为心理状态并不影响过错的可认识性。过错并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过程,它能够通过支配行为产生一定的结果,这一心理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就因为心理过程的客观存在,过错才有可认识性。过错一旦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产生了一定的后果,那么它就不再受行为人意志的控制,而是客观存在、不能予以否认的。只有通过分析行为人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和结果,才能够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确切认识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及准确的认定过错的程度。
(三)裁判要素——法与道德的否定
裁判要素体现在,过错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应当突出法和道德对于行为人心理态度的否定,也就是说基于过错而为的行为基本上都为法律规则和社会道德所不容。法律规则与社会道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社会道德的是非观念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法官及立法者,因此,法院的判决以及法律的规定总会不时地渗透着社会的道德观念。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诸多法律中,许多条文可见商业道德规范的痕迹。第二,道德观念的变化会对法律规范产生一定的影响。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同属行为规范体系,但是它们都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规范人们的言行。道德规范常常是保障法定权利实现的前提,而为了促使一些道德准则为社会全体成员所遵守,法律就必须将其上升为法律规范,违反了这些道德准则,也就违背了民事法律的要求。第三,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并不是紧紧相扣、一一对应的。在某些领域,法院会责令行为人对其善意的、完全符合情理的行为承担侵权责任;在某些领域,法律并不认为某些不道德的行为会构成侵权,因为作为社会中的人彼此之间都存在容忍的义务,法律并不能够对于所有的伤害都加以救济。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只要是有思想的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只是人类的本能,不是法律评价的结果,由于没有法律的介入,所以不能称之为过错。例如,在普通心理学领域存在“蓄意”和“无意”两种心理状态,这两种状态实质与法律领域内的“故意”和“过失”相对,若行为人的蓄意行为导致了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是被法律和道德予以谴责的,就构成了侵权的故意;若行为人的无意行为导致了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也是相关法律或道德所不允许的,就构成了侵权的过失。简而言之,过错是受法律否定的普通心理现象,是行为人的某种心理现象在法律上的反映,因此过错兼含心理和法律双重特性。
综合上述诸必备要素,吸收我国学者对于过错界定的精华,借鉴法!两国学者对过错研究的经验,应当将过错界定为:有侵权责任能力的人实施行为时对行为性质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该种心理态度为侵权法和社会道德所否认。该概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过错概念的缺陷,比较确切地反映出过错概念的含义和本质。
注释:
[1]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卷[M].焦美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572
[2]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0
[3]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0
[4]罗结珍.法国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58
[5]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M].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97
[6]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4
[7]张民安.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M]//吴汉东.私法研究:第3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8]安德烈•蒂克.过错在现代侵权行为法中的地位[J].法学译丛,1991(4):26.
[9]张民安.法国侵权责任根据研究[M]//吴汉东.私法研究:第3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61
[11]孔祥俊,杨丽.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研究[J].政法论坛,1993(2):34.
[12]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5-76
[13]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75
[14]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03
[15]对于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过错不是其构成要件,讨论侵权责任能力的有无并无意义。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可能成为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的行为主体。
[16]《阿尔及利亚民法典》第125条规定了“辨别能力”;《大清民律草案》及《民国民律草案》规定了“识别能力”,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7条也规定为“识别能力”。
[17]陈卫佐.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08
篇7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能力 建设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自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24号令颁布以来,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一直备受关注。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作了明确说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需要辅导员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个人的职业能力,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构建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一方面能丰富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有利于完善高校辅导员理论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能帮助辅导员评估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提升、完善自己,有助于提高辅导员职业活动水平,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一、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首先,从宏观上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曾经的象牙塔也不可避免地被信息化大潮所冲击,各种思想涌入校园,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而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高校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和平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其次,从学校层面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有助于高校培养“三个结合”的新型人才。
最后,从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看,职业能力提升,不但有助于辅导员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更有助于辅导员科学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实现理想化的职业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几个方面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国家对辅导员角色的多重定位决定了辅导员的素质是多维度的。
(一)强化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
高校辅导员工作错综复杂,责任重大,辅导员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很难顺利有效完成该项工作的。首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认真学习《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心理专业知识的理论水平;其次应该用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的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来从容开展自己的工作;再次,要掌握心理疾病的常见表现、成因及处理方法的一般知识,加强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要掌握有效的心理咨询技巧和方法,学会耐心地去倾听,多做换位思考,放下老师的权威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多理解、安慰和鼓励学生,这样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引起共鸣,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实现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辅导员在培养自己的学生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辅导员应带头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然从事了辅导员这项职业,那么就必须要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这是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所有工作要做好都必须源于发自内心的“爱”,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提升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良好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是辅导员必不可少的素质能力,它能够团结学生、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规范学生日常管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合力。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张伯苓任南开大学校长期间积极主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社团,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他认为从这里得来的学问,不比书本上的少。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还要组建完善的干部队伍。因此,要将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学生干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学生干部联系学生与教师的纽带,是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发现学生的潜力,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做到知人善任,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学生干部的资源,培养富有朝气,踏实进取的学生干部队伍,引进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使学生干部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四)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可以让辅导员增进融洽和学生的关系,在开展思政教育或处理学生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青年学生,直接的沟通方法仍然不可缺少,特别是面对面的谈话方式。因此,学生辅导员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诙谐幽默、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技巧也是学生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能使学生信心倍增、干劲更足;一句语重心长的告诫可使学生猛然自醒、急起直追。而言辞粗暴、语言过激往往会伤害学生自尊心,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作用。
三、小结
总之,向职业化发展迈进的辅导员应树立职业化的意识、坚持科学管理、实施人性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把职业能力要素贯穿到自身工作实际之中,以职业化的心态,完成职业化的使命,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D].硕士论文,2012.
篇8
关键词:心理活动;歌唱艺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61-02
一、心理因素对歌唱的影响
1、感觉对歌唱的影响
所谓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歌唱也不例外。
(1)歌唱听觉
对于歌唱者来说,必须具备对乐音敏锐的感受和分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训练加以提高的。良好的辨别声音特性的感觉对歌唱者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正确的声音观念的建立和对音准、音色、音量的鉴别和听觉的审美能力。
(2)歌唱视觉
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斯克里亚宾认为c小调是蓝色的,G大调和D大调是黄色的。把音阶与颜色联系起来,虽然有些玄妙,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需要在实践中去感觉、去证明,这是音乐家们对调性的视觉反映。
歌唱家对歌声也具有视觉反映,并且色彩会更加绚丽。在日常发声练习时,通常所说的声音明亮、暗淡、苍白等都是视觉感受。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歌唱家眼里有歌词中景与物的视像。
2、想象对歌唱的影响
想象就是大脑在条件刺激物的影响下,在知觉基础上获得的,并通过记忆所保存的回忆的表象为材料,经过分析和综合的加工作用,创造出未曾知觉过的或是未曾存在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与感觉、思维、情感及意志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象不仅是一种客观反映过程,还是一种积极的主观心理活动。音乐想象在音乐活动中,特别是在认识音乐、改造音乐、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等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活动中,没有音乐想象,也就没有音乐的灵魂。当歌唱者在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可以根据歌词所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在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大草原上,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一片宁静祥和的大自然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于是“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歌唱艺术效果就产生了。
3、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性格是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可塑性、多面性的特点。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的性格也不同。歌唱是表演艺术,需要培养活泼、开朗、富于激情的性格,需要歌唱者具有情绪的兴奋性、敏捷性和可调控性。外向型性格的人重视外在世界,一般性情开朗、活泼好动、善于交际。因此,歌唱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帮助学生向积极的反方面发展。
4、情绪和感情对歌唱的影响
歌唱是一门情感艺术,它针对心情,表现心情。歌唱艺术是借助音乐音响中的旋律、和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歌词等诸多音乐和语言表现手段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传递情绪情感及其他思维信息。
“情”在歌唱中起主导作用,是“声”的灵魂。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是以声传情,以情感人的艺术。歌唱表演强调“声者发乎情”,“情动而辞发”,“未成曲调先有情”。情绪和情感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对歌唱心理的简要论述,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初步了解歌唱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歌唱心理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二、解决歌唱心理问题的具体办法
1、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与歌唱技能技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歌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仅仅学习歌唱发声的方法和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演唱任何一首歌曲时,都要经历一个认识、理解、研究处理的过程,如对歌曲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风格流派,甚至有关地区的风俗民情都要有所了解。歌唱者了解和掌握的越多就越能全面、深刻、细微的解释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歌唱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了解与歌唱艺术相关的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同时也要努力学习表演、舞蹈、戏剧等相关的姐妹艺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
2、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做到胸有成竹
一个歌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曲目,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害怕、紧张、怯台等心理问题。有时是对歌词不够熟悉,而害怕忘词、串词;有时是与伴奏没有配合好,而担心在台上出丑等。因此,一定要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
(1)选歌在挑选歌曲时,尽量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例如,歌曲要符合自己的嗓音条件,不能自己是美声嗓音,却选择民族歌曲;不要超出自己的最佳音域范围,不能自己的音域在c1-g2,却选择音域在d2-c3的歌曲;要适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不能自己是内向性格,却选择要表现热情奔放、性情泼辣的歌曲。选歌是歌唱的前提条件。
(2)练歌选择好歌曲之后,我们首先要熟悉乐谱,注意节奏节拍,进行学唱练习;其次要熟背歌词,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理解歌词的意境,分析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及感情基调;再次要解决歌曲中的情绪变化、强弱对比、高音处理和情感的表现;最后要与伴奏进行反复磨合,双方配合默契。
(3)注意用嗓卫生与保健常言道:“体壮声洪,体弱声虚。”强健的体魄是歌唱的生理基础。人体不论哪个器官功能不正常,都会影响到人的整体健康和发声器官的正常运行。我们应当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合理的用嗓,并且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嗓音持久不衰。
3、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歌唱者学习声乐和从事演唱事业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1)要培养对歌唱的执着爱好与兴趣,有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和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激情。(2)要培养歌唱者的自信心和保持乐观的态度,歌唱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信心。(3)要培养和训练歌唱者自我控制和感情约束的能力,面对外界事物与环境的影响及思想压力能排除干扰和杂念,有坚强的自控能力。
(4)要加强歌唱者的艺术表演的实践能力,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锻炼勇气,增强舞台感受和经验。
三、心理活动对歌唱的重要性
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歌唱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歌唱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歌唱学习,能为歌唱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歌唱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心理学发展证明,人的心理是产生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列宁说:“人以实践说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科学的客观的正确性。”因此,歌唱艺术必须建立在长期、反复、不畏艰难的实践基础上,培养积极、健康的歌唱心理。同时,依靠歌唱心理思维的指导,培养敏锐的感知觉,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不断对复杂的歌唱现象作出理智的分析、判断、思维。
综上所述,声乐是一种艺术,歌唱发音是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不仅仅依靠生理学和物理学,更重要的是心理学。心理学与歌唱有着密切的关系,歌唱受到心理活动的影响与控制,同时良好的心理又可以促进歌唱的发挥,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参考资料
[1] 徐德辉.普通心理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P139.
[2]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 [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P3.
[3] 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P53.
篇9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素质拓展活动 心理素质
如今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有欲望,没理想;有追求,没目标;有技术,没文化底蕴。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单单是学生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思想教育者要不断从新的角度来看待和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素质拓展以其新颖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活动体验―反思―感动―分享―总结应用的新颖流程,通过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达到改善心境、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和熔炼团队的目的,逐渐被大学生所接受。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焦虑。
焦虑,每个社会人多多少少都存在的,只是存在的程度和自我调节的方式不同。高职学生的焦虑主要来自于:一是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特别对考试的结果过于担忧而造成的考试焦虑。二是在生活中,因无法适当与人沟通和交流、同学相处间产生的摩擦、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又使得他们产生了人际交往焦虑。三是因担心自己技不如人,轻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特别是身处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之中,使他们产生了自我意象焦虑。所以焦虑是学生经常会有的情绪体验。[1]
2.抑郁。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通常会因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而感到自身心理超负。如情感的压力、学习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生活经济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常常会使他们感到无力应付而产生抑郁的消极情绪。一些学生因此感到厌恶、痛苦、羞愧、自卑,进而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思维迟缓,干什么事都无精打采,觉得生活中充满了苦闷,毫无幸福快乐可言。如不及时自我调整或管理者积极干预,后果将不堪设想。
3.嫉妒。
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时,通常得到老师的喜欢,同学的羡慕,又在父母的疼爱之中长大,但进入高校以后,遇到来自各地的“高手”,同学的学习、工作、综合能力各方面的出色表现,让其感觉到自己的“失宠”,认为各种各样的活动、鲜花、掌声、荣誉都是为别人而盛开的,便会产生苦闷,继而引发嫉妒的情绪,若不及时加以自我调整和控制,将会变得尖酸刻薄、冷漠无情。
4.冷漠。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对大学的期望过高、奋斗目标的落空,一些学生会感到失望,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冷漠的情绪,对任何事物漠不关心、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不愿与他人交往,感情淡薄,胸无大志。
5.孤独。
进入大学以后,多数人(特别是大一的新生)都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朋友,对外界环境的陌生感,对家庭和父母的深深依恋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和寂寞。强烈的孤独感无法排解,因而一些学生封闭自己,在行动上被动、退缩。在生活和学习中难以客观和正确的评价自己和看到自己的价值,导致自我评价过低,感到自卑。针对以上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我选择素质拓展中的个人项目、双人合作和团队训练三个项目,就如何有利于调节心理活动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对心理活动具有调适作用
1.个人项目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调控作用。
个人项目是在特定的场地条件的安排下,学生以个人挑战为主的项目。通过体验、克服失败的恐惧和逃避的心态,挑战自身的信心、耐力和意志力,不断提升个人的责任心、激发荣誉感、进而达成既定的目标。个人项目具体有如:高空断桥、低空钢索、飞跃障碍、中空绳网、高空独木桥、空中断桥、攀岩等项目。大多具有挑战性、冒险性、难度较高。面对个人项目的种种困难,其定的场地环境使得学生产生了犹豫和紧张害怕的心理情绪。完成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在各个项目的体验过程中,学生自己必须经历“犹豫―恐惧―紧张―勇气―成功”的内心历程。整个过程需要独立完成,如何战胜自己,跨跃出坚实的一步,这对于社会经验贫乏,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自我的重新认识,在经历了情绪波动最终感受到高峰体验之后,学生的心智得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提高。这对于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在体验素质拓展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老师的支持,同学的鼓励,使之努力克服自己的畏惧心理,最终的挑战成功证实自己的同时也坚定了其他同学的信心。借着成功地完成一个个艰巨的任务,帮助学生延伸自我,突破自我局限,建立充分的自信。
2.双人协作项目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调整作用。
双人协作项目一般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冒险性,难度较高。在进行体验时,它要求两个学生之间要互相配合,一起努力共同获得成功。双人协作项目可培养学生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包容、互相帮助的品质。如空中相依、盲人之旅、生死与共、滔天陷阱等项目。由于活动的过程中只有两个人参加,除了同伴,没有别的同学可以依靠和求助,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你都要对同伴不离不弃,团结共进。在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你非常努力,但是由于同伴的一个失误导致你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学生会感到失望、灰心丧气,甚至指责同伴。但是规则是不会变的,当学生经过失望与愤怒之后,依然要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绪再次开始。另外,出现失误的学生本就心存内疚,甚至自责。感情处在最为敏感的时刻,这时同伴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可能引起他的情绪变化。面对失败的局面,同伴之间需要的是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励,然后才能携手共进,共同获得成功。通过双人协作项目的体验之后,学生进行反思和分享,会明白在与他人合作时,重要的是相互信任、支持和鼓励。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一味指责、抱怨和愤怒,对事情的顺利进行有害而无益,在这种时刻,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灰心、失望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易怒情绪,重新振作,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进退,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3.团队合作项目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调节作用。
团队合作项目是以团队之间的合作为主,要求全队成员共同建立良好的团队气氛,以相互理解、信任、协作、融洽和默契来克服活动中的困难,达到活动的目的。团队合作项目如孤岛求生、穿越电网、穿越沼泽、盲人方阵、毕业墙等项目。对于一个团队来说良好的团队气氛是非常必要的。它使得整个团队能够保持激情和热情,而高涨的团队情绪也必然会使每个队员感到愉悦和自信。团队项目一般看似不难,要顺利完成却需要全队队员的默契配合,同队员之间相互支持,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团队合作项目的规则一般都制定得较为严格,在项目体验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许多问题,在面对问题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气不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团队活动,在成功之前,都存在希望突然间破灭的可能,此时这个团队就需要及时调整情绪。队长的领导,队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和宽容,最终会使得整个团队获得成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整个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一个团队经历了一次次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蜕变后,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与人合作,以大局为重,懂得责任和牺牲,懂得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情绪。
三、素质拓展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1.学会持之以恒,培养坚强的意志。
素质拓展活动中有的项目设计在草地、小河边、山坡或不平稳的地面上进行,这些对体能的挑战与考验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所有的成员必须遵照培训教师的指令和活动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任务。素质拓展训练和大学生的军训相比较,更突出了其任务性与技巧性,大学生经历这样的体能挑战,能够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会潜移默化的运用在其他事情上,也能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队观念。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早在19世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G.S.Hall)曾指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2]。独生子女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的溺爱较多,又缺乏兄弟姐妹,所以在性格特征上可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群性较差等现象,所以在大学阶段参加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大学生应学会完成团队的任务、学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和团队成员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经验,懂得在帮助团队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都应当在教育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共同生存。素质拓展训练一系列的项目从非专业素质方面更好地锻炼了学生,这些项目挑战的不仅仅是体能,更是意识;挑战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团队。
3.提高自信,努力追求自我实现。
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与其他人格系统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3]。自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与人格的健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完成平时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大大激发潜能,提高对自身的正向评价,从而有信心去努力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通过素质拓展各类活动的体验,在培训教师的带领下,全体成员进行分享体验,通过反思、自省、领悟、交流,来克服失败的恐惧与逃避的心态,产生成就感;建立充分的自信,改善心境,相互信任、支持和鼓励。素质拓展团队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成员在面对问题时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与人合作,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能够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拓展训练以其新颖的教学内容,独特的学习方式,以及丰富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约翰・D.布兰思福特,安・L.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编著.程可拉,孙亚玲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
[2]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60.
[3]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6-89.
篇10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学习心理障碍 健康学习心理
目前,随着我国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以各种形式出现,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抢走了高职招生的一大部分生源,高中中等以上的学生大都考入大学,只有那些考学没有希望的或着一些落榜生才选择到职业院校就读,因此职校学生中出现了种种原因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由此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职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
1.学习动机不适和归因不当。
根据耶基斯和多得森的研究,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待学习工作积极认真,不畏艰难,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他们把成败常归因于自己能控制的主观因素,如个人的努力程度。现在的学业不佳的高职生中或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从而消极自卑,甚至最终导致厌学弃学;或归因于老师水平不高,普通话不标准,板书不清晰,上课注意力涣散,不认真听讲;或归因于学校没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没有良好的班级纪律,没有学习动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有严重的偏科现象,很难深入到专业课中,因此大大削弱了专业的学习动机。
2.学习心态不端正。
部分学生学习过度焦虑紧张,要么过分注重成绩,要么对成绩不屑一顾,课上看小说、睡觉、玩手机游戏,害怕考核测试,情绪易波动,多愁善感,课前不知预习,课上惧怕发言,虽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所思考,但是不够深入全面,常是一知半解但又不求甚解,一旦被老师喊到回答问题,便会面红耳赤,思路不清,语言不流畅,意志薄弱,缺乏恒心和毅力,情绪良好比较顺利时学习状态比较好,一旦遇到挫折困难也很容易消沉郁闷,丧失进取心。
3.专业学习兴趣不浓厚。
有些高职生选择就读的专业并非出自本意,而是由家长考虑到以后较好的就业前景所代选的,从而忽略了孩子是否感兴趣。他们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有问题不积极寻求解决,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不会主动与老师和高年级的学生沟通交流,对自己的专业动向漠不关心。有些学生怕脏怕累,缺乏吃苦精神,不肯进实训场所实践锻炼,而对于工科类专业要想学好就离不开跟机器打交道,并且每门专业都有一系列的课程,难度也是逐级递增。有些学生开始落下,以后就更难跟上,从而兴趣也会下降。还有些学生盲目和其他专业同学比较,听说有更好的专业时便不假思索地羡慕别人,从而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
4.学习目标不明确。
相当一部分高职生是顶着个空脑袋跨进校园,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呈现出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倾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普遍存在。这种学习目标的缺失,使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学习活动及其对他们成长的意义;盲目空想,缺少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放松懒散,缺乏学习上的高峰体验;自我效能感低下,对学习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甚至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于是,很多学生形成了“等、靠、要”的心态,即等着父母给自己安排工作、靠着教师给自己的学习开绿灯、要求学校迎合自己的多种需求。
5.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得当。
大部分高职生在升学前就不是优等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巩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做笔记,懒于思考,不善于回答问题,学习过程中缺乏具体计划安排,考试前不知努力,考场上费尽心思地作弊。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把学习当作是别人施加的任务,消极被动。有些同学虽然做到了埋头苦读,但是由于缺乏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结果事倍功半。
二、高职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受动机调节和支配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求知欲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教育实践表明,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比如故事引导式教学,实训场所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多鼓励,奖罚分明。根据皮革马力翁效应,经常鼓励学生尤其是缺乏自信的学生有利于激发其内部动机,从而奋发图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外部的物质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但是对于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应以精神奖励为主。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因此对学生也要严格要求。③适度引入竞争机制。经常开展竞赛活动会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其智力开发。④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学习、成才的外部条件。教师要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开展情景教学、讨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去学习。
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其强弱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学习结果紧密相联。自我效能感是动机模式中的核心成份,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教育,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循循善诱,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中提高学习能力,并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矫正不良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与其他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态度反映了其学习兴趣、认知、情感、意志力等方面的情况,它对学习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重视并及时对高职学生的不良学习态度进行矫正,具体有以下途径:①确立目标,建立良好的学习需要机制,使学习由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正确学习态度形成的前提。②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正确的自我认知,恰当的自我评价,对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而良好的自控能力则是克服不良学习态度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物的需要作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人对有兴趣的东西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全力以赴、奋发图强,并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的重要性,根据高职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其学习兴趣:第一,制定多元化的学习目标。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学习目标就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其实这是把学习的概念不适当地窄化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其爱好特长制定符合自己的目标,而不是搞一刀切的统一模式。第二,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学习。元认知策略指对基本的学习策略与支持的学习策略的计划、监督、控制、调整的过程,也称学习的自我监控过程。例如,记忆的自我监控包括对记忆规律和记忆策略的认识,对影响记忆内外条件的认识,对自己记忆能力的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记忆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发现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4.因材施教,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要懂需要、懂经济、懂原理、懂材料、懂结构、懂创造、懂心理、懂美学。何况教育的对象又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独立的个体,所以这对教师这一特殊的工程师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高职学生情况比较复杂,问题相对较多,普遍反映高职生管理是让人比较头疼的,这就要求高职教师要多花心思找到每个学生的病因对症下药,问题严重的要进行个别辅导。教师要善于倾听,乐于欣赏。
5.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精心安排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先备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选择和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职校生的理论基础水平较为薄弱,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和抽象概念,往往会缺乏学习的热情。所以教师要用心备课,善于推陈出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参考文献:
[1]范黑龙.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与策略.中国科技信息,2006,(4).
[2]刘君涛.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调适.教育与职业,2004,(9).
[3]王芳等.论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平衡性及对策,2006.3,VOL6,(1).
[4]张泽.激发高职生学习动力的策略新思考.天津市财贸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5]周剑华.高职院校学习困难学生类型分析及娇治对策.中国成人教育,2005,(3).
- 上一篇:公积金购房政策
- 下一篇:建设工程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