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主要内容

篇1

【关键词】高校 体育文化 课程 研究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我国目前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理念,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让我们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在体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体育课程改革中取得了大量成果。然而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全面影响力远没有达到我们课程设置的目标,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体育课程体系作为大学体育的重要内容,其完善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大学体育文化课程应该是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大学体育文化是以知识为媒介的观念和理念的传递过程,它是以文化的固有吸引力为逻辑起点,旨在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认同”和“归属”的思想体系。《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大学体育课程要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体育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教材和评价体系等,对于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思考

以社会文化的视角理解体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观体现于体育参与者对体育文化价值的理解、认知、体会和实践。基于体育作为实践过程的特殊性,体育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再生产与创新而不断演变,因此,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始终与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趋同。学校体育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就是以体育课程作为载体对学生的全面影响的过程。我国体育课程价值观也经历了体质教育价值观、竞技教育价值观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价值观[3]。

无论是体质教育价值观或者竞技体育价值观都是将体育作为科学体系而存在的文化系统,注重于技术文化,而体育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作为体育科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就无法满足体育参与群体的综合文化信息的需求。而体育科学体系的价值所反映的文化信息结构本身就应该全方位地满足体育参与主体的信息需求。

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关注“体育即生活”的理念,以及体育文化价值在体育与人、体育与自然和体育与社会中应有的作用。旨在满足体育科学体系的综合价值观对人的全面影响。那么体育文化作为体育科学体系的内容,所反映的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天然凝聚力和吸引力正是目前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设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高校体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形成终身体育理念的一门课程。良好的体育习惯源于参与体育过程中的身心体验与实践,最终使学生在运动参与和技能形成、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大学生在接触大学体育之前经历了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他们从小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定的体育习惯,这些体育习惯表现出很多不同的特点,包括体育参与行为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体育技能的强弱,体质健康水平的差异,体育认知和个性品质,以及参与体育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而学生对大学体育最重要的认知和体验就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

目前,大学的大体育观包含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入,是“大体育”系统在大学的缩影[4],但大学生却并不一定能全面理解大学体育的大体育观。因此,大学生对大学体育的认知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运动技能,通过参加健身俱乐部、专项学习培训班和追求时尚体育等加深体育运动技能。一些不良习惯直接导致学生对大学体育的非深入了解以及对大学体育文化认知的淡化。可以想见大学生对体育文化价值认知的缺失,直接导致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大学体育的兴趣,于是,大学体育对生命关怀的理念和个性品质的发展等人文精神也将逐渐弱化。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的构建

1.高校体育文化课程的目标设置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凸显大学体育“大体育观”的体育文化价值,充分阐释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旨在打破大学体育目标之间的壁垒,使各目标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在大学体育实践课程的目标中,我们列出了诸多具体的基础性目标,包括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技能学习目标,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质健康目标,以良好的动作姿态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习惯目标,以心理愉悦和个性心理调节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目标,以体育知识、体育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素养,以体育参与行为和参与意识为内容的体育理念目标等。事实上,这些体育课程目标完全通过体育实践课来实现,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大学体育之所以提出这些目标就在于包括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以及大学体育的全部内容共同完成的。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渐次达到发展性的目标,大学体育文化课程应该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体育文化课程的内容设置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体育文化普及、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原则,体现科学化、系统化和功能化,构建提升大学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和群体共性和谐发展的体育文化课程内容。高校体育文化课程应该包含体育自然科学知识、体育人文科学知识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三个层面的知识体系。其中体育自然科学有包括体育与健康、心理、卫生、营养等方面的知识,这是现代体育科学共有的知识体系;体育人文科学包括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伦理、体育历史、传统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等内容;体育社会学包括体育与经济、管理和政治等的交叉与联系的知识。然而,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诸多体育文化课程内容必须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开设,特别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不同的院校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筛选和扬弃。其中,体育与健康、心理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会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目标指向。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高校体育文化课程教学设计的形式在遵循大学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更加多样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大学体育实践课永远都是大学体育最重要的内容,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方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体育文化课程是大学体育的有益的补充和延伸,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太多的教学时数。因此,以选修课为主的大学体育文化课不但丰富了高校的选修课程体系,也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情境讨论、个案教学等更加多样化的手段。同时,举办大学体育文化讲座和体育沙龙,成立大学体育文化社团等形式,通过普及体育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取向和终身体育理念。

结语

大学体育文化课程作为大学文化的子文化体系,不仅是对大学体育的促进与发展,也是对大学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所以,大学体育文化课程在价值观念、情感取向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在理论认识、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方面也表现出大学体育的品格和文化追求,对高校体育文化课程的研究也将沿着课程体系的构建而进一步深入,也必将成为营造大学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毛振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论文摘要:比较分析了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阐述了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提出缩小差距、深化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0引言

新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2002年8月12日由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施行。毋庸置疑,新纲要的实施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观念、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还是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总结,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我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对比法: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新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差距。

2结果与分析

2。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

根据《新纲要》我院制定了新的课程指导纲要,从2003级开始全面采取学生选项上课,本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占4个学分,专科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半,占3个学分,每学期1个学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为:必修(基础课)与选项课,选项课项目又分为初级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散打、体育舞蹈和网球)和提高班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健美操)。只有经过初级项目学习并合格后才能选修提高班相应项目。另外,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保健班,每学期4学时体育理论课。体育课教材选用自编教材,执行自编教学大纲,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定是将其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折算成百分数来加以评定。

2。2对照《新纲要》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探索,实施了体育选修课程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纵观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对照《新纲要》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以下欠缺和不足: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纲要》根据体育教育的功能十分具体地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不仅为大多数学生确定了基本目标,也为部分学有所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确定了发展目标。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性质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我院制定的公共体育课程目标中明显缺少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应达到144学时)”,“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目前我院专科只开设三个学期的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也未开设规范的选修课。

在课程结构方面:因为我院只有课堂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现行的选修课教学模式没有达到“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的要求。而且我院虽然“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但是由于学生选项后都是只有经过初级班学习后,才能进入提高班,因此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另外,由于我院场地、器材的原因,目前只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八个选项课项目,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小,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及“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氛围”等方面尚存不足。还有,我院体育理论课只是徒有虚名,基本没有落到实处。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我们的教师尚未摆脱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教育思想影响,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提高、轻意识和习惯养成、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和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因此,不仅在课程内容的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与接受性方面存在不足,而且在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多样化,师生之间多边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还有欠缺。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较大幅度的增加,我院场地严重不足,我院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课堂教学班人数在4O人左右,远远高于《新纲要》要求的“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同时由于经费短缺,我院还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

在课程评价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应包括教与学两方面,而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程缺少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上分析主要内容见下面简表

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观念没有更新;学校扩招,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场地建设速度、教师扩充速度跟不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等。

2。3深化改革的思路

为进一步深化我院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在总结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经验,找出不足的基础上,依据《新纲要》精神,从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的单项课建设人手,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结构、内容、考评方法、课外锻炼,进行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在课程指导思想和目标上,突出“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重视体育课程功能的开发,将以往按照运动项目确立学习目标的做法,转变为以体育的功能确立课程目标,在坚持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增加内容具体,便于操作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结构方面:保证专科生的二年体育课程学习时间,学分为四学分;实施“按系统、分层次、课内外一体化综合管理”的体育课程模式,增加俱乐部活动课,按基础课、选项课、俱乐部活动课、竞技训练课四个层次进行课程教学;在选项课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按层次选课(每个项目的教学目标均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现有水平按层次选课,并打破年级及班级的界限。);要求本科学生第五、第六学期必须选修俱乐部活动课,并需修满36学时获得2学分;制定体育理论教学计划,规定每学期必须进行4学时的理论教学,把具体的教学内容分配到具体的学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突出体育单项课建设的特色。对各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要求每位主讲教师都能依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明确单项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出该课的具体目标,紧紧围绕课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层次,对教学环节结构进行总体设计,确定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导学方案,制定出与课程目标相适宜的课程标准,确定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搞好公共体育课部业务学习,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推广新经验。:

在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学院应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要求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加快场地(特别是室内场馆)建设,同时根据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课内系统可开设乒乓球选项课,素质提高选项课;课外系统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设施和教师资源,在目前我院现有体育协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体育舞蹈、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俱乐部,加大“终身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测试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外活动的发展,以促进俱乐部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课内外的教学管理,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制定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每年评价一次,评价结果记录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奖励等的主要依据;开发网上选课平台、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和场馆、器材管理系统,力求使公共体育课部的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在课程评价方面:改革公共体育课程考评方法,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教与学两个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价、专家组评议的方法,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态度、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课程目标贯彻得是否全面等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的方法,将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与运用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以及进步幅度纳入考核评价内容。

3结论与建议

(1)我院公共体育课程与《新纲要》对课程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主要是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传授基本体育知识、技能。然而,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体质健康,促使学生体育兴趣形成,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促使学生顺利进入社会。要想达到最终目的,光靠公共体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缺乏的自觉性、主动性、持续性,真正地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中,使大学生从宿舍走向操场,从课堂走向实际生活。

1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现状

1.1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介绍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学习中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结合该校实际,确定该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以学期为单位,学生在校期间分4个学期的体育俱乐部学习来完成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开设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有田径、路跑、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身操、形体、瑜伽、体育舞蹈、交谊舞、武术、跆拳道、自由搏击、自行车、户外拓展、舞龙舞狮、游泳、龙舟、健身、体育保健等23个。课外活动锻炼是各级俱乐部会员必须参加完成的内容之一。各俱乐部分为初、中俱乐部进行教学。1.2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论部分、实践部分、课外活动部分。1.2.1理论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大学体育简介,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各专项运动简介及各项目的一般规则和裁判法。1.2.2实践部分各专项基本技、战术方法;教学比赛和身体素质练习等。其中身体素质练习又分为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和一般身体素质练习,以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为主要内容。1.2.3素质测试按照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3年7号文件执行,每学期测试项目:千米跑(800m、1000m)、50m、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男生),仰卧起坐(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将纳入学生体育课成绩(占30%)。1.2.4课外锻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由练习,根据学校课外锻炼相关要求打卡考勤。1.2.5学时分配基础课主要是指三大球加太极,主要是让新生在第1学期感受体育的魅力和认识体育。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有氧舞蹈、形体、瑜伽、交谊舞、体育舞蹈、武术、跆拳道、自行车、户外拓展、游泳、龙舟、路跑、自由搏击、舞龙舞狮、野外生存、轮滑这22个项目分别在第2、3、4三个学期选择性学习,丰富的课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见表1)1.3江汉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江汉大学公共体育部从体育课出勤、公共体育课程运动技能考核、《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外锻炼情况4个指标构建了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评价结构体系。其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检查学生在课后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占课程成绩30%的权重;课外锻炼情况是检查学生在课后对体育课内容的练习情况,占课程成绩20%的权重。体育课出勤和运动技能考核是考察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占课程成绩50%的比例。该成绩评定体系以体育课出勤、《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外体育锻炼为主体,使学生对体育课程考试成绩拥有“主动权”。和以往体育老师直接评分相比,现在的评分体系更加公平、更加透明,使众多学生主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2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影响

2.1对大学生锻炼意识形成的影响日前,大学生参加国家体育健康测试频繁发生事故,有很多老师、校领导试图取消体育测试。然而,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体育课程,完成规定的学时。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助于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更好地强化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2.2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影响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拥有20多种大学体育课程,其中包括了全国大多数学校没有的自行车、龙舟、野外生存等体育课程。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直接提高了大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提高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提高了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形成终生体育意识,也直接提高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氛围、教学进度、教学质量等。2.3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宅”是大学生活的主体,专业的学习、考试的复习、游戏的专研等都是“宅”,江汉大学公共体育课程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学生拉出了“宅”,使其在室外学习。大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运动就是普普通通的跑步,单调无味。然而,国内的大多数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远没有国外高中生专业,“扫盲”也是大学生体育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但是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可以让学生牢牢记住正确的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加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体育运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4场地、设备、助教的影响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开展有5年之久了,在这5年里学校分别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多次修建。场地是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没有田径场,有许多人因此不愿意出门跑步。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开展离不开助教的支撑,课上教师可以指导、传授知识技能,在课后的体育运动锻炼就需要助教的指导、监督。人有惰性,大学生也一样,因此体育专业的学生来做助教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关键,也意味着助教要牺牲自己宝贵的学习时间。

3结论与建议

(1)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执行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入浅出,注重启发,严格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书不忘育人。(2)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培养优秀的体育助教,使体育课程更加顺利;发挥教师的学习能力,达到体育项目之间的互补,相互帮助。(3)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必须通过课外活动与俱乐部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正常运作。(4)建立健全的体育素质测试制度,加强测试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杜绝舞弊、作弊行为;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使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顺利进行。(5)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需要。因此,加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作者:李国锋 张刚 单位:江汉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2002.

[2]夏贵霞,舒宗礼,夏志,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17(2):73-77.

[3]杨连波.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构建我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体系的新探索[J].科教导刊,2014(26):61,133.

[4]宋忠民.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科技,2014,35(l):121-122.

篇4

1.1、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大学的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究其根本,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当前世界各个领域都已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各个发达国家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世纪,我国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校当前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以培养拔尖型创新型人才为主,推行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高校高层次他们人才计划”。当前,普遍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绝对比重,主导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自身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任,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2、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大学体育发展的源动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多种多样,依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高等教育还需依靠大学来完成,大学还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是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而教学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主要依靠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学体育教学在当前学制下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推行素质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为了尽快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要认真研究当前的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2.1、多元化、多样化与个性化

高等学校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全方位人才为重点,大学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大学体育课程也需认识到这一点。在不同的高校当中,体育课程的设备也存在较大差别;与此相同,学生不同,那么对体育课程的爱好也不相同。所以,不同高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要力求做到多样化与多元化,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体育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与多样化不但指的是课程类型,而且也包括其他不同方面;设置体育课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考虑学生的体质,而且也需考虑学生的精神与心理发展。体育课程设置还需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利用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2.2、体育课程内容生活化

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与国家申办奥运会有着或大或小的关系。由于奥运会提倡竞技,这也是体育精神所要求的。这一要求不但关系到每一个运动员的人生,而且也影响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可以使人的遭遇困难时充满勇气,因此体育具有改善人们生活方式的作用,有利于保证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体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也应与大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重视做到以人为本。再有,体育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益,体育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人们的需求,当然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也需考虑人的需求。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有下面意义,可以服务于社会,可以服务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再有,体育教育更加重视让人享受教育的过程,生活化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感受体育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价值是体育的最高境界。素质教育就是提倡快乐学习与享受学习。

2.3、体育课程内容专题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大学体育不再只是利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参加固定的体育运动,体育课程一定要实现重新组合,时间方面、空间方面、组织形式方面都需做到重组,利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保证体育课程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大学教育与高中时期、初中时期的教育不同,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大学教育才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大学体育对学生的运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做到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专题化发展,同时有利于不断提高体育技术。

3、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研究

3.1、创新改革机制与运行机制

中国高等教育也以创新为主要教育重点,而首要任务就是实现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成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教育政策规定体育课程是必修课,和国家推行义务教育相同,有着强制性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体制也在进行深入改革,为了与此保持高度一致的局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政府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宏观调控作用,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国家制订不同的政策,不同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所以,学校本身有着较强的灵活性,可以在课程改革中发挥自主性。虽然每一个学校在体育改革当中都具有灵活性,但并不是说学校可以随意改变。不同学校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要坚持创新、谋求变化、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到深入研究,才能在体育教育改革中不断发展。

3.2、创新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体系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选择与发展。有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依据学校的评价体系,制订所谓的应对“策略”,在大学四年中学不到相关知识,白白浪费了四年的大学时光。为了防止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学校应该抓好学风建设工作,创建较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大学体育教学课程的评价体系中,不再过于强调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术,而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制订课程评价体系。各个高校可以不受传统课程模式的束缚,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主要内容;保证大学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课程模式与课程评价体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改革中要重视这二方面的内容,在创建课程模式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3.3、应用“体育俱乐部”模式

进行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体育俱乐部”是最高发展目标,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育不管是规划还是形式都与“俱乐部”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推行教育改革时可以应用其中的管理思想与经营方式,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人数众多,这一现实不利于建立“体育俱乐部”,因此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体育俱乐部”会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组长负有管理最后一级学生的职责,同时体育辅导员负责指导,将上级领导的思想与指标传达给学生。校体育工作人员对“体育俱乐部”直接负责,同时设置管理部门,如后勤管理部等。这样在体育课程教育中就形成了分层领导的局面,使管理变得简单和易于操作。

4、结论

篇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程是一项独立的存在,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其目的就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之后,通过严格、系统、科学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课程主要就是在教学目标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教学内容、社会发展形态形成的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目前,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体育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构成环节,是学校基础工作得以展开的重要所在,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快速进步,体育课程建设越来越全面、广泛,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构成环节,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

二、体育教学概述

体育教学是学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构成环节,在教学中,主要就是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利用一些系统模式与结构体系,形成相应的系统化工作模式与流程。在现阶段的教学中,一般均是利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有关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卫生健康知识等,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主要就是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互相独立的关系

利用现阶段科学角度进行分析与总结,课程论和教学方式应该是教育教学领域中两种互相独立的学科,由于课程与教学所研究的对象与理论体系是教育教学的两个分支,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形成了两种不同模式的概念与标准,但是其研究本质依然是互相独立、互相依存的关系。课程论是课程研究中各种教学课程与专业概述,而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学工作中实现教与学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理论指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利用课程整体规划、课程评价、课程视角标准实现教学目的的核心工作,而体育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工作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展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体育教学中,课程概念主要就是突出学生个体与学生学习范围,强调教师行为的一种模式。一直以来,在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体育课程研究中,一直把其当成是一种教学理论的研究,目前,课程理论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在教学体系之外的学科模式,得到了教学工作的公认。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得到了不断的引进,促使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改进与完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与此同时,其逐渐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往有人提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之间并不排斥,而是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影响的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完善与优化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明确其互相独立关系的同时,实现两者的促进发展,进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互相制约与促进的关系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紧密联系的关系。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处在不同的领域当中,也是互相不影响、以互补形式存在的,但是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理论的引进,使这两个平行交叉的学科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进而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体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其主要原因就是课程设置内容枯燥、死板、种类繁多,并且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经常采取一些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进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有好的教学,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知识内容的时候,不只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转变被动的学习地位,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协作氛围、会话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轻松、愉快的学习,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是在外界刺激情况下的被动接收者;教师是教学中的领导者、指导者与组织者,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与传输者;教材不再是教师传递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对象;媒体不再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构建协作氛围与会话环境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媒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传递知识信息,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互相感情交流,与此同时,在教师一言一行与人格魅力的影响与感召下,不断感染学生的内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经常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主要就是围着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被动学习的状态,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显然,此种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与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认真分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38-01

体育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中体育只不过是学生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和玩的课程,中考中也不是必考的科目。但是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体育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通过体育教育和锻炼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内容,各地的中考中也将体育作为了必考的科目。作为小学生来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何上好体育课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成了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深入钻研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体育,备好体育课是关键,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整理出一套备好体育课的流程和方法。

一、备课程标准和教材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切忌体育课的随意性,很多的体育老师上课前根本就不备课,课上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放羊式的体育课是要不得的,不但不能锻炼学生的体魄,增长学生的相关知识;还极容易出现学生被摔伤等事故。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先熟悉小学体育课的课程标准,弄清楚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课程的理念,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分布情况。另外还要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的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

二、备课中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做了科学的规定,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小学体育课中同样需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备课中时刻把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备好小学体育课的前提。

三、备教学环境

具体的教学环境是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所谓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门课程往往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备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设备情况,教学场地情况等等,这在备课中都要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备出符合具体教学实际的课来。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发挥集体备课优势,集思广益

篇7

论文摘要:以课程编制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际,构建了学科研究对象清晰明确、课程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棍念术语规范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

1问题的提出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波及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一6年给)体育与健康(7一12年级)课程标准》的试行,就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成果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在岗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师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学作为培养学校体育教师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内容必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就成了高等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研究对象

以高等体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为研究对象.

2. 2研究方法

2. 2. 1文献法

收集、分析、研究了1990年以来在国内体育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校体育学课程方面的文献40余篇(部).

2. 2. 2专家调查法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解决研究效度及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及其权重、课程内容构成问题.效度查验见表1.

3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3. 1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及其权,的确定

依据1997年国家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把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操作化为6个子目标并确定其权重(见表2).

3. 2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确定

在文献研究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在上述学校体育学课课程目标下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主要由学校体育学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和学校体育科研四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是:C(1)学校体育学总论;C(2)学校体育教学;C(3)学校体育锻炼;C(4)学校体育训练;C(5)学校体育竞赛;C(6)学校体育管理;C (7)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学课程具体内容与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值: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贡献度)、各具体内容之间值: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总的关联指数)的关系见表3.

根据课程编制理论,对T值和D值均较大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应该做优化考虑,并应保证其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对T值和D值均较小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C(s)和C(,)应该做淡化考虑,并应减少其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对T值较大而D值较小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Cc6)要注意加以保护,因为这一课程内容是具有一定基础性的课程内容.对T值较小而D值较大的课程内容的处理需要进一步分析关于子目标的可实现度信息,即各个子目标的可实现性指数(尸值).计算结果如下:P(1)=14. 4707 , P ( 2)=14.4118,P(3)=14.6471,P(4)=12.4706,P(5)=12.8823,P(6)=12. 8825.这说明若将课程内容Cc3>剔除,则有3个课程目标的P值较小,即P(4) = 12.4706,P ( 5 ) =12. 8823 , P ( 6 ) = 12. 8825.这些课程目标实现可能性会进一步削弱.因此T值较小而D值较大的课程内容C(3)应保留.

3. 3学校体育学课程新体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按照篇章节的结构构建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新体系(见表4).

3.4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的特点

第一,明确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体育学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科研与管理四大部分内容组成,具有兼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侧重指导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以应用为主的学科.

第二,结构更加合理.在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成上,篇、章、节的结构被普遍认可,并一致认识,以学校体育总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和学校体育科研与管理四篇的结构更合理.

第三,内容更加完善.从细节的内容上看,对原有的内容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材统一归为体育教学过程一章;在学校体育学的总论篇,增加了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教学篇,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程,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等内容.从而使内容体系在更加完普的基础上全面更新,逻辑层次更加严谨.

第四,概念、术语规范化.在新的课程体系中,统一使用了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锻炼、学校体育训练、学校体育竞赛、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概念,克服了以往课余体育锻炼、课外体育训练等概念使用上的不规范现象,从而使学校体育学课程在概念、术语使用上更符合逻辑学基本要求.

4结语

改革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构建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新体系是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为培养基础体育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师,必须进行学校体育学的课程改革.

篇8

论文摘要:大学体育课的口的是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掌握至两项体育活动的技能从而私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而在完成教学口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课内容时应切介实际从学生现状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介理安排课堂密度。在教学的实施手段上应注重以学牛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课堂安排应精讲多练注重实效性和叫行性。

体育是高校全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堂教学则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仟务的中心环节和基木组织形式是高校各类专业人材培养的基础课程之一。因而高校公共体育的目标设置和实现目标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体育教学环节的建设是否符合教育目标和体育目的将直接关系到人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人才质量的提高。针对高校体育课内容安排小切实际课堂过程安排小合理课堂密度小够的现状做以分析和研究

    课堂内容的安排应体现性别差异性

    男、女生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时间以及课堂密度都应有差别。体育课的密度是衡量体育课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效果。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课的密度要适宜过大的密度学生无法承受过小又得小到锻炼的效果。因此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密度应该是大学体育教师在写教案的过程中着重考虑的问题。

    现在有些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育课的过程中只考虑到体育课的形式小重视学生的活动在整堂课中只注意了整体队形的变化把课堂的重点落在了教师的教和活动的组织上而没有重视学生的学和练大大地减小了体育课的密度一种只有在舞台上才有的小断的队形的变化贯穿了整堂体育课如此的安排表而上似乎课堂组织井井有条但体育课的密度何在,’学生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是否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自然无法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效果更小能切实地完成教学仟务。可见教师对于体育课的安排和组织以及学生的参与都是极其重要的。

    教与学时间分配上的合理性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小是教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这个环节即做到根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做到精讲多练。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对象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达到一定程度的青年人而小是处在萌芽期的儿童少年。一些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小适当、课堂安排小合理、课堂密度安排过小会异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厌烦情绪。目前许多学校的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体育而最讨厌体育课的现状。因此将一分钟的体育课完全控制成“站队变队形一占队”是小合适的要知道体育课小是大型的团体操表演应注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因此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应着重考虑的。

丰民据共同课学生特点注意教学内容安排上的适宜性

    山于共同课学生与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目标上的小同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切合实际小宜定得过高。近期我校正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参照了以往的教学大纲及有些高校的大纲发现有些目标定的过高在正常的体育课过程中根木无法完成。以共体学生选修课篮球课为例在以往的大纲中针对根木没有体育基础的共同课学生包括女同学将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制订为了解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木战术。实践证明体育专业学生从接触篮球的基木技术到完成战术的学习尚需要两年的时间山此可见原始的教学目标确实过高是在体育课上无法完成的。在课堂的安排上有的教师将目标定为提高耐力将内容安排成.组米跑。我们知道耐力训练是要循序渐进的然而在一至一次课上要达到提高耐力的目标而实施多组的耐力跑也是小合适的。大学体育课的长远目标是通过体育课}句学生传授一至两种体育技能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锻炼身体一生受益。而在大学阶段则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文化课之余身体得到锻炼、缓解压力、增强体质。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娇生惯养所养成的普遍的惰性异致了他们小喜欢或厌烦参加体育运动准确地说是一种懒惰。多年学生体质健康测量的数据表现出大二、大四的学生体质相对于大一、大一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卜降这一结果与高年级的学生没有体育课小无关系。因此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切合实际。

    健身性与技能性项目将成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的主流。在近现代教育史上对课程问题的侧卜究一直是作为教育改节的核心提出来的因为它小仅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的贯彻还直接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改节。课程主要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活动课程占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一直沿用竞技运动教材体系采用培养运动员的教学训练模式来给大学生上体育课山于过分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对完成动作的质量标准过高被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为“负担”从而使他们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这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相“背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高校学生运动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再者体育课时少因此应多选择同学们喜欢的、难度较低的、能够满足他们健身、娱乐需求的集体性项目作为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教学手段应体现出创新性

篇9

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体育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受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智能理论,体育课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多元智能地发展,能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个性,取得智力与智能的双赢。尤其是在我国教育正全面深入地进行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构建的大环境下,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课程的影响将会更深入,这将直接体现在体育课程理念与价值观的更新上。因此如何使体育课程与多元智能理论更好地融合、构建是体育工作者要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一、多元智能理论核心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首次提出。他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非单一的,并且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的智力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的。因此每个人都拥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八种主要智能,后来又增加了第九种智能――存在智能。同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组合。近三十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上,随后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也开始重视该理论,把它作为教育理论依据之一,并写进我国《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现代体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有自己的特殊性。传统观念认为体力和智力是两个不相关的能力,体育只是“锻炼身体”而已。而实际上体育不仅仅是“身体锻炼”,它除了关注人的身体健康外,更关注人的心理、社会与道德层面的健康。因此体育课程中融合多元智能理论,实施多元智能教学,是体育课程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符合体育课程发展的总体目标的需要。

二、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传统智力观影响依然深远

在我国,大部分学校教育中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智能理论,即传统的智力观。传统的智力观只注重学业智力,主要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在实施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忽视运动、音乐、美术、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其他智能的培养,甚至阻止其发展。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表现为课程设置相同,教学方式单一,考试统一且标准化。而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个体独有的个性被压抑而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这种智力观是一种狭隘的智力观,在人才的培养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以来,体育课程也一直深受这种传统智力观的影响。

2.课程设置只涉及运动智能

体育课程在遵循体育教学原则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的基础上,虽然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实情况却是体育课程设置不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差。同时在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智能的培养,也造成忽视涉及学生的语言表达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的培养。事实上是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且每种智能都不是独立发展的,而是综合性的发展。

3.以纲为准导致教学内容丰富性差

目前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材、学大纲上的规定内容为主,主要以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体操等项目为主,其他项目则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考核时要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而体育课程教学往往注重于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授,而体育文化和保健常识的教学则备受冷落。因此,教学内容的单一与沉闷,以及没有向其他领域知识的延伸或延伸得不多、不广、不深,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

4.教学方法灵活性差且忽视学生个性

尽管体育课程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体育课程仍然以过去的“三基”教学为主要内容,不积极或是漠视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不灵活,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自己练习”的形式在授课。同时教学中强迫性地要求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忽视个体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性,违背了教学规律,违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大大地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经过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体育课后,出现了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在走向社会时却没有掌握任何一项锻炼身体的方法的现象。

5.体育教学评价单一缺少过程

在过去的几十年,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依据是绝对成绩的反映,只注重技术评价和结果评价,考核以运功技术为主,而缺少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且评价单一,只看体育测试成绩是否及格或是达标,往往忽视学生自身的进步幅度与学习态度的变化情况,易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体育课程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国成功的应用,并能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主要是因为该理论有助于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正确的能力观,有助于树立符合现实的人才观和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然而从实用的角度看,社会普遍认同体育课程在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效,却不认同体育课程在其他智能方面所起的成效。实际上体育课程也可以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具体思考如下。

1.体育课程理念与目标构建

(1)更新理念,多元发展。体育课程理念是保证体育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学校进行体育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体育课程理念是否先进、是否正确决定着课程的发展方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全面地贯彻体育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并健康成长。只有在先进的、正确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内容才能更生动有趣,教学手段和方法更丰富多样,教学氛围更和谐活泼,教学秩序更严肃活泼,从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课程理念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群体的现有特点不断地进行更新调整,使其针对性更强一些,例如学生的智能培养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在提出时要更具体、更清晰,使实施者有迹可循,以便最终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教学行为。

(2)定位准确,因地制宜。体育课程目标也是学校进行体育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虽然目前的体育课程目标比较明确,但由于初等教育中体育的不平衡性、不完整性和不科学性,体育课程目标在初等教育中无法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高等教育中,因其与初等教育得衔接不好,造成选项课学生的体育基础参差不齐,学生身体素质达不到专项的要求,也无法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因此,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主要应考虑智能的协调发展问题,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定位在为了全体学生的智能协调发展上,可根据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多元智能理论来构建体育课程目标。如体育课程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考虑的问题有:如何引入语言文字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训练;如何运用身体练习来提高空间智能的精确感和控制感;如何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如何引入音乐智能;如何唤起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等等。当然运动不是要培养学生所有的智能,而是要突出关键智能的发展。

2.体育课程设置与结构构建

(1)设置合理,严格监控。根据国家《纲要》的规定,体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以使学校灵活机动地调整课程设置,同时也使体育课程设置发展出现不均衡性,为一些注重智力发展的学校开了取消体育课程或是缩减体育课学时的方便之门,而教育部门的监控管理也比较懈怠,不能真正地反映现实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应使社会和实施单位――学校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甚至是再提高认识。只有认识有所提高,观念有所转变,才能给予体育课合理的课程设置,特别是要保证体育课的学时。而教育部门的监控管理人员应严格监督管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监控,并有一定的奖惩制度,对不按照国家规定与要求设置体育课程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处罚,对落实实施好的单位则给予奖励。

(2)多元分类,从实际出发。体育课程结构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为原则进行构建。当前的体育课程结构主要有两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中,理论所占的比重只有10%;而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中课内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这都说明现有的课程结构是不合理的。课程结构分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加多元化。如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比重小的部分,或是增加缺失的项目,可以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课程结构、保健与康复课程结构等,但是任何调整都应以课程理念和目标以依据,都要科学、合理,从实际出发,而不能本末倒置,脱离实际。

3.体育课程内容与实施构建

(1)多样化选择,满足多元需求。体育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其内容是宽泛的、丰富多样的,在理论上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但实践中却有了人为的因素,譬如学校、体育教师只是按要求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按要求进行体育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运动智能发展。因此体育课程内容在构建时需要拓宽智能培养的范畴,把语言文字智能内容、逻辑数理内容、人际关系内容、身体运动智能内容、空间智能内容、音乐智能内容、自知自省智能内容和自然观察智能内容等纳入到体育课程内容中,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具体安排应是那些常见可行的、学生喜欢的、教师能教的、场地允许的项目,这样学生才能有多样化的选择余地,满足他们的多元需求,并将教学与现实相结合,深远影响学生的现在与未来。

(2)实施创新,发展个性。无论对体育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结构等进行多深入的研究,最终都要付诸于实践,实施到体育课程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为多元智能而教”,运用多元智能可以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拥有发展多种不同类型智能的机会;认为也可以“用多元智能来教”,处理运用非学术性的智能,还可以把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等都应用到体育课程中来,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应用自己的智能。这些都需要通过理论的研究,不断地进行创新,即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变,且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特别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促使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4.体育课程评价构建

(1)多元评价,注重过程。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体育课程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更注重过程评价。体育课程应注重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学生运动智能的考核,更应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评价过程中要对人际关系、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方面的智能来进行综合考核,要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除此之外,也要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保证体育课程的实施,使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

(2)参与评价,整体调整。体育课程的建设评价是由教育部组织进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评价模式。但真正实施课程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实施者是体育教师,因此基层的体育教师、学生更有话语权,他们都应该共同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建设评价中来。只有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的实践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参与到课程建设评价中,才能更有利于体育课程建设的发展。教育部门可以针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制定不同的问卷进行调查,进而根据这些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以及实地调查收集相关的信息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的调整。

――――――――

参考文献

[1]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郭戈.多元智能理论与高校体育教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篇10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开设田径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以健身为主的田径教学模式,以期拓宽教学内容的选择面,开发多元教学合作,为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田径教学 健身 改革

2002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纲要》倡导的开放式教学,给学生选课、选教师、选上课时间[1]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纳并采用,高校开设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选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然而,以往一直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的田径,却遭到了冷遇,很多学校因选修田径的学生人数较少而停止了田径选修课的开设。为此,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开设田径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健身为主、多元合作的田径教学模式,旨在为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一、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一)普通高校因选修田径课的人数过少,正面临着保留还是取消该项目的艰难抉择

据调查,部分高校的田径选修班从未开过,原因是无人选修这个项目。北京市普通高校正常开设田径选项课的学校只占20%,而不开设田径选项课或因选课人数不足而停开的学校占80%[2]。通过各高校网站进行查询,很难发现有开设田径课程的高校,只有极少数的学校仍然坚持开设,但同样面临是否继续开设田径选修课的艰难抉择。

(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

田径教学内容一般设有短跑、中长跑、跨栏跑、跳远、跳高、铅球、标枪、铁饼等,实际上出于安全考虑,教学内容已被大大缩减。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中学就已经上过田径课,到大学来还是相同的项目,尤其对中长跑项目记忆“深刻”。而且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多年来以教学之名行训练之实,学生几乎已认为田径教学就是体能训练,谈虎色变,这种状况与新《纲要》背道而驰。

(三)教学模式单一,学习过程枯燥

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追求所谓的正确技术,很多老师仍脱离不了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一味重复单个技术动作练习。由于侧重于技术的掌握,强调系统性的技术教学,这种较死板的田径课结构显得单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以发展身心为主的教育目的,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四)考核评价机制老套

考核评价多以量化指标为主,一刀切,不考虑学生实际,基础差的学生无论再努力,进步幅度有多大,但还是达不到标准,望而生畏,而基础好的学生很轻松就达到标准,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考完就丢,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二、普通高校开展田径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各高校都有1-2个标准田径场,这是高校场地的必备条件,而且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更是热闹非凡,停止开设田径教学必然导致场地器材的闲置。

(二)田径运动能全面地发展人的各项身体素质,是各项竞技运动的基础,这是无庸质疑的。它能有效促进地促进人体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同时,田径教学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等个性特征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三)田径运动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其不受场地、器材、年龄、性别、人数、季节、时间、气候等条件的限制的特点,在非常时期(如非典时期)显现出其特有的价值。

(四)开展田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原理,对掌握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普通高校应建立以健身为主、多元合作的田径教学模式

(一)重新认识田径教学在普通高校中的存在形态

新《纲要》的推出赋予了高校体育新的内涵,许多传统项目涌现出如三人篮球、花式篮球、五人制足球、大众健美操、搏击操等新的内容和形式,深受广大同学所喜爱。而田径教学还以原来的模样向学生传授技术、技能,消极应对时代的号召,使其在高校面对困境。因此,田径教学也应利用这次契机深化改革,不仅应该重新定位田径教学目标,而且要认真思考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机制等的转变,寻找在普通高校中的存在形态。一是充分挖掘田径运动在各项竞技运动的基础作用,作为其它各专项的体能课;二是结合校代表队日常训练以竞技课的形式存在;三是结合田径健身原理与方法以健身课的形式存在,并开展多元合作。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任,而大多数学生并不适合参与竞技,他们更关心田径健身等实用的、有趣的部分。因此,以健身为主的田径教学才是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主要方面。

(二)教学内容的新选择

确立普通高校田径教学以田径健身作为的主要内容后,田径课不见得就要非要教背越式跳高、挺身式跳远、背向滑步推铅球、800米等项目,可以广泛地选取其它项目的素材,扬弃不适合田径健身的内容,加以改造为己所用。如将田径竞技项目“软式化”后,改为健身走、跑、跳、投。也可引入户外运动的内容,以发展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柔韧为本,加以改造,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激发运动兴趣,促进运动强化,养成锻炼习惯。以此彻底摆脱田径教学的困局,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为学校田径运动竞赛提供广泛的项目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拓展教学模式,开发多元合作

在高校体育课程大目标的背景下,各项目的目标都一致,这为开展综合的、多元化合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例如进一步推进课内外一体化的改革,将大学生喜欢的早晨、傍晚进行的健身走、跑等课外田径锻炼纳入课程体系,使田径教学生活化;与运动处方类合作,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基础和原理功能,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空间,使田径教学实用化;将竞技项目“软式化”,开展田径娱乐竞赛活动,使田径教学娱乐化;吸收户外运动的内容丰富自身,融入社会,使田径教学时尚化,给普通高校开展田径教学更多的支撑点。

(四)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3]。而不是单纯地以运动成绩作为指标,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扭转枯燥的教学过程,从而更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四、结语

普通高校需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的重要意义,主动适应时代需求,寻找田径课程重回高校体育课程的契机,建立以健身为主、多元合作的田径教学模式。田径教学应广泛汲取教学素材,拓展教学合作形式,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使田径教学生活化、实用化、娱乐化、时尚化,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扭转田径教学的被动局面,为终身体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学荣,谭明义.新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