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理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普遍课时比较少,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就盼着期末复习期间老师给复习题,靠死记硬背的方法,应付考试。这样的现象,是高职教育的失败。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于大学扩招,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高职就是为了混文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不牢靠,知识衔接不上,思维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就较差。而且有些学生缺乏电学概念,认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自己专业无关,重视不够。

2、教师缺乏针对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现在高职学生都是90后新生代,智能手机不离手,接触的信息比较广,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如果仍是老一套,老师讲,学生记,习题巩固,作业再巩固等步骤的话,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势必造成教与学的严重脱节,教学效率低下,严重挫伤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3、现有课程设置中课时不足且实训与理论脱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拓宽知识面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各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当其冲的课时压缩对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逻辑连贯性,教师往往是根据课时安排,生硬地删减课程内容,甚至将实验内容删除,势必造成教学上的不连贯,学生本来基础薄弱,现在疑惑更多了。另外一点,有的专业把实训和课程分开安排,在时间上,把实训项目安排在前,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后。知识点没学到,实训先做上了,这势必造成实训与理论的脱节,学生在实训时只能一头雾水的照着老师的步骤做,却不知为什么;而等到课堂上学习到这个知识点时却又无法验证了。这样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

《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在授课中应尽量避免繁琐的数学和理论推导,应力求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理论知识实用化,使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感兴趣,有信心学下去,并能培养其动手能力。

1、针对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当学生一开始接触时会很自然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

(1)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电路、电工测量、电机与继电器控制、安全用电、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等基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就会接触到很多的电气设备和电子产品,如电风扇、台灯、电子报警器、稳压器、收音机、音响、智能手机、电脑等。了解这些电器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原理,并动手安装和维修,是高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如可以在报警器的实验中,在教室的讲台上放上报警器,让完成实验的学生直接能听到报警声,这对学生是一个激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2)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广泛,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给学生介绍所学专业中要用到的《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以后从事的专业工作中,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紧密相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学生,可以简单介绍机车车辆上用到的各种电气设备,通信信号原理以及高铁新技术等,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一本教科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走天下的教学模式无法使90后的大学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多,许多概念抽象,难以理解。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文字、动画、图像为一体的图文并茂的课件,用生动丰富的画面和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这种形式的使用,还可以解决在课堂上板书所花的时间多的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及时查缺补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让学生学好《电工电子技术》,就必须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要首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弄清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缺少哪些基础知识,及时补上,使知识的链条不脱节,不断通过反问、启发、引导、讨论,尽量让学生自己根据已学知识推出新的知识,再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不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布置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应用事例,或分析有关的现象,尽力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鼓励,这样学生就有自信。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因此,在实验、实训课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讲解一些实验的共性问题,如测量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书写实验报告等,并举例示范。通过示范学习,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课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之前,要求学生分组向老师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如发现问题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测出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发展也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也会继续,这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摸清学生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探索,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淑巧.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学大众.2010.(6)

篇2

关键词 高职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Vocational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LIANG Yan[1], WANG Wei[2]

([1]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50;

[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30)

Abstract For deficiencies in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exist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reforms. Focus on trai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kills of students, combining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e, inspire students to learn with fun positive initiativ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vocational;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我国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个以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时代,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逐渐成为高新技术汽车的特征之一,汽车电子产品在现代汽车领域中的应用比例也越来越高。根据社会对汽车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汽车类专业各门课程的联系及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要求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加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融合,①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目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安排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操作技能相对仍然比较薄弱,③④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课程的学习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实操后续进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且受课程安排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课程间隔长无法及时同步,进而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连贯,掌握不牢固。教材的设置和安排以灌输知识为主,对汽车专业的倾向性和针对性不十分明确,一味讲求全面和理论,重点不够突出明了,教学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2)职业院校因生源因素的影响,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职业院校生源学科参差不齐,文理基础差异较大,稍难的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学习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差。

(3)考核制度不能够充分体现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和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4)职业类院校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引有待加强,自身定位和学习目标的模糊性和片面性,最终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 应对及改革措施

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涌现了很多成功的方法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⑥⑦⑧⑨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与时俱进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应对和改革措施的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整合课程内容,制定项目教学的模式

根据专业的需求,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束缚,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验实训之中,用汽车电子电路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与汽车专业知识迅速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专业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首先以实用为原则,将课程中与汽车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一些繁琐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计算进行适度删减,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学生厌学现象,比如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RLC串联电路及串联谐振理论计算很强,但对汽车专业用处不大,直接进行删减,同时强化并注重电子电路集成的应用环节,对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其次针对不同内容,在讲授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比如二极管如何形成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这些原理知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可以简略,对于二极管、三极管的应用,二极管正负极的判断,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以及如何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则应侧重讲解并强化实训,对于铁磁材料的内容作为常识性了解就足够了,压缩学时,重点介绍变压器、汽车上的点火线圈等知识,同时考虑到生活用电问题,增加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再次对于实训项目的设计,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多增加一些现象性实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可以看到现象,用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最后,要突出专业特色,多引入一些与汽车专业结合紧密的实例,比如讲到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时看一些汽车空调的风扇电机等一些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学习更具有倾向性和目的性;另外,在课程相关内容中增加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的新技术,既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又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2 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倡导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获得知识,根据具体知识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注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在介绍磁场的一些基本知识时,采用学生讲授,教师点评的方式互动教学,实现角色互换,督促学生学习;在讲授变压器是采用讨论式的方法,让学生先总结变压器的作用教师补充教学;对于二极管的检测采用图片和演示操作结合的方式教学,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教师给出具体实训任务,让学生自己测试连接线路,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做出评定,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给学生一些探索的欲望和空间,做出一些具体的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3 运用现代科技,拓宽教学手段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于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的抽象理论知识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适度增加一些教学视频,直观的实物模型,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答疑,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一些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检验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制度

课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在于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考核方案应本着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原则,建立注重综合素质测试为中心的考核制度,既要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考核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以此来督促和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课。考核成绩总评采用百分制,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平时成绩,理论成绩采用试卷考核方式,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实操成绩采用实训项目和实训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做出的实训作品、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加强平时实训实验课的考核,实训考试给出具体的实训要求,采用学生单人完成实操的方式进行考核,最后综合评定给出实操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侧重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等情况。

2.5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优质就业指导

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做积极的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宏观加微观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正确指引未来的就业领域及岗位,明确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并为之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和积淀。通过自身定位和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自身的转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 总结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学院的大力的支持和关注,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大胆改革和创新,使课程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又能够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注重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提高汽车类专业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梁燕,项目编号:2013JG10

注释

① 佟欣.高职电工电子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4(2):53-54.

② 张燕.基于区域特色的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2):83-85.

③ 郭志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155-156.

④ 邢江勇.对口招生模式下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25-28.

⑤ 李慧,穆国华,张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2):159-160,184.

⑥ 刘捷,肖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高职汽车专业中实施策略的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3-65.

⑦ 吕栋腾,姜鑫,白颖伟,孙永芳.企业先导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5-8.

篇3

根据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高职生特点,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本文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高职生专业和职业能力需求,根据高职生特点,以实践、应用为主线浅谈其教学改革。

1存在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的,且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了电工电子技术作为应用学科的实用价值,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理解课程目的和意义,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1.2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基本上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方法,有些教师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熟悉、不适应,课堂上讲得过多、过细,缺乏新意,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回味。此外,课后作业过多也使学生无暇思考,导致其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1.3考核方式单一,内容片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方式,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又不符合高职生学习特点。

2改进措施

2.1课程整合和优化

打破学科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实施课程内容的简约、集成与重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精简教学内容,去除理论推导、证明、验证内容,注重技术重现和技术实现。实现做中学,弱化过深、偏难的理论,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以适用、实用为原则,优化知识技能结构,形成与职业岗位需要相一致的教学内容。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将课程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删去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内容。例如,很多教材大篇幅讲解二极管如何形成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然而在实践中,只有专门从事研究的人员才可能用到这些原理,对于高职生而言,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二极管、三极管的作用,如何判断二极管正负极,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鉴定,如何通过参数来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对电子电路应强化集成电路方面内容(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应用),而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应予以删减。

2.2加强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电工电子技术是专业基础课,一般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对专业还不够了解,授课内容既要注意与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衔接,又要兼顾同后续课程的联系。教学内容应满足各层次学生对课程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2.3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高职生基础相对薄弱,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比喻法、类比法、启发质疑法、讲练法、实验演示法,使学生克服厌学心理,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要耐心讲解,引入各种案例,多讲多练,反复强化,务必使学生掌握。

2.4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丰富教学手段

抽象的电工原理讲解起来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如电容的充放电等,若合理巧妙地使用辅助教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录像、实物模型、幻灯片、投影以及生动详尽、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理论的掌握。为了适应目前既要减少教学时数又要增加课堂信息量的教学改革形势,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在理论教学中引入仿真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使理论得以验证。比如,对于一些较抽象的内容,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学生也难以理解,还有许多概念需要通过实验阐述和验证。在讲授需要实验演示的电路时,可利用事先建立的仿真电路文件进行现场演示,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降低了教学难度。实验教学中引入仿真技术,具有3个优点:(1)实验信号存在时间过短,用常规仪器往往很难观察到,借助仿真技术可以方便观察;(2)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进行理论设计,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计算机仿真设计,再到实验室按照仿真电路装配实际电路进行测量;(3)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根据教学内容和专业要求,联系生产实际提出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完成仿真实验,检验和完善自己的设计。

2.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把这些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但是,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少,无法了解具体工作流程。为此,教学中,每章都从最基本的应用实例出发,由实际问题入手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由实训引出相关概念。首先,教师提出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自己动手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训练相关技能。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交互,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学所选实训项目应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相关,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实践教学场所应按照职业环境来布置,突出职业特点。同时,实践教学严格按照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现场有关规定,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促使学生形成一丝不苟、严格认真的工作作风。

2.6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

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强调学生能力考核,实现向过程考核的转变。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学过程,与之相对应的考核也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考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闭卷形式,而是采用开放灵活的方式,包括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口试、实际操作、调查报告、综合考查等。不同内容采用不同考核形式,如基本理论考核采用闭卷形式;实训技能考核采用项目任务形式,根据学生态度和操作情况,综合评定实验实训成绩;平时作业可以结合生产实际写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课程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实训成绩、期末成绩(试卷)组成。为使学生全程参与,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日常学习上来,可扩大平时成绩和课程测验比例,具体为:平时成绩占20%,课程测验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40%。另外,改革平时测试和实验考核记分方式,实行实质性评价,部分考核可按照A、B、C、D级评分,淡化分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考核反馈,通过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使教师调整教学方式。

3结语

篇4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效果;实践;课堂教学;结构与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等课程进行整合,其涉及的知识较多、面较广。由于以往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以机械类专业课程为主,这些课程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关联度不大,故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

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机电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学生能将机械和电子电气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实现机械自动化。为了使机电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机电类专业设置了相关课程,譬如: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PLC、单片机、数控机床维修等,而这些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这使得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变得相当重要。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有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用语言也很难讲述,有的定律学生难以掌握,同时有许多电工电子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来改变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情况加以阐述。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改变教学方法,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潜心研究的课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电工电子课堂结构中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的关系,把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地融为一体。高职类学生的课堂教学强调的不仅仅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而更应该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实践检验;同样,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必须以理论为指导。

二、重视课堂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一些较难理解、不易掌握的内容展现出来,如:在“电气与控制”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电气控制线路的整个动作过程分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将难点拆分,同时将静态化为动态,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如果让他们一直面对枯燥的理论讲解的话,他们往往是毫无兴趣的。但是,这些学生往往对于一些小产品的制作却是很感兴趣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电工电子兴趣小组,可以将理论知识的教授渗透到各种兴趣性操作实践中进行。

2.由浅入深,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电工电子实训项目较多,各个项目之间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在实训中应注意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层模块教学”法,设定实验过程,分步骤、分阶段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各个击破。实训中可进行单项训练,在单项训练熟练掌握后再进行综合训练,由浅入深,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不断反思和总结,技能不断得到强化。如:“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正反转控制”实训中,将要用到两个接触器,可以首先让学生接一个,使电动机正转,当这种接法熟悉后,再接第二个,实现电动机的反转,最后进行整体装配,这样做学生记忆就更加深刻,教学效果就更为明显。

3.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电工电子教学效果

在电工电子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部分教学内容只能局限于课本,教学空间只能局限于教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和计算机仿真软件等手段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定与教学相关联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使其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有效地挖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能力。

4.运用各种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效果,突破条件限制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工电子课程中采用EDA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整个过程方便、简便、快捷、灵活,且形象、直观、交互性好,它不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加强了分析、综合能力,实现了实验教学的创新。学习电工电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和相关的计算关系,还要求学生具备电路的分析、设计能力。

现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新电路、新元件不断出现,而实验室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要求,通过采用软件仿真的方法,克服实验室的条件限制,避免使用中仪器损坏等不利因素,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要求。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进行电路的分析设计,可以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熟练使用仪器的能力,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调整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的课程内容多而广,但是,教学课时学校十分有限,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所有知识都面面俱到是十分困难的。针对职业学生的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主要体现在:

1.职业学校学生电工电子的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够用为主

职中学生的理论基础相对较差,理论知识的教授以能满足岗位和其他专业课需要为尺度。精简理论的推导,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较轻松、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2.教学内容要以实验实训为重点

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材。教学内容以够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应增加实例的讲解,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在讲“解异地控制电路”时,可以结合“两地控制同一灯”这一实例,并配以实际操作,这样既能将课堂知识直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紧随时展,引入新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高速发展,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科技的发展,随时调整课堂内容,将新产品、新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电工电子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多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门课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科学,要上好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还需要教师不断钻研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葛金印,范次猛.电气控制技术:工业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建设

电子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后续的电器控制、传感器技术等专业课要在其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学习,同时该课程又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因此,这门课程掌握的程度将会影响学生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长期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显示,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也较差。通过对企业的调研,还发现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相差较远。综上所述,开发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且受学生欢迎,能让他们学得会的电子技术校本课程是目前最需要的。所以设计哪些课程内容,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建立哪些教学资源、平台,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能满足教学要求,满足毕业生就业的需求,这些方面都是该课程的开发重点。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做法。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中职学校的职责是为企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学校要把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需求融入教学,确立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目标。目前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大部分是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较差的初中毕业生。所以在开发电子技术课程时,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文化知识基础较差、遵章守纪意识较低、思考能力薄弱的群体。正确评估学生水平,是课程定位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我们必须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层次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在理论上不必作过高的要求,不要紧盯着几个重、难点不放,而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但也要兼顾部分学生的进一步求学深造和发展的需要。再次,要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明确中职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必须掌握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掌握的程度和标准。这是课程建设目标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综上原因,并结合我校电子技术课程的建设经验,总结出中职学校该门课程的建设目标为:(1)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工人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制作能力,使学生具有电子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与检测的基本能力;(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积极思考的素质。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得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要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角度去思考。在制定电子技术课程标准时,要对企业、毕业生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了解中职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必须掌握的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并召开行业、企业专家座谈会,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电子技术课程建设内容、企业工作要求。如我校在制定该门课程标准时,经过大量的调研及专家研讨,最后确定该课程要注重学生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认识、测试和应用,简化电路工作原理,变以往的教师演示实验和验证式的实验为学生动手探讨的实验,采用任务引领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手制作电子小产品,掌握电子技能和知识。

三、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一线工人,而且培养模式多以“2+1”为主,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业岗位和学习时间,都要求降低理论教学难度。所以在规划教学内容时,以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并且增加实践操作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子知识。如二极管部分,强化对二极管的认识和检测,弱化输出电压、电流的计算;数字部分,增加了常用集成电路管脚的辨别及其功能的验证;确定放大电路内容部分,删除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射极输出器的有关计算,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电子小产品学习任务,如音乐门铃、彩灯的制作。另外,增加阅读知识,为基础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提升空间。

四、选用或编写应用型教材

选择或编写优秀的教材,是实现优质课的基础。一本好的中职电子技术教材,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淡化复杂的理论推导,强化应用,突出职业能力的训练,而且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方法要及时出现在教材中。所以教材内容的编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特点,要体现行动导向教学法,同时还要体现当前专业技术发展的先进性。教材中还应增加“课外阅读”,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尽可能做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进行,而且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任务的实施要依任务内容和学生基础而定,有的任务可先实施,后归纳知识,如二极管的正负极的检测、三极管三个电极的判断;有的任务可先学习知识,后实施任务,如设计三人表决器。无论以哪种方式开展教学,都要精心设计好引入、讨论、讲解、演示、实训、归纳等过程,要采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意采用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等教学方法,通过完成任务,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还要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对本次任务完成的总结。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器材准备、课堂纪律遵守情况。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还包含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方面的评价。

六、配备“理实一体”的实训室和教师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施技能学习就必须要有与教学任务相适应的一体化实训室。在一体化实训室中,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环境和必备的电子仪器、仪表及各类工具,还要有与教学任务相匹配的电子制作套件。优秀的电子技术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保障。我们中职学校的很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市场、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前沿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举不出实例、找不到项目。这就要求我们要利用骨干教师培训、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活动,培养年轻教师的电子理论及电子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利用教研会或其他时间,集中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聘请生产教学仪器的技术员对电子实训设备的使用、维修进行培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实训;不定期地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

七、大力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媒体,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优良的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诸如教学积件、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电子仿真软件(如EWB)、试题库、与本门课程有关的企业标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微课等等资源,可以让枯燥的内容变得色彩缤纷,赋予动感和情趣;可以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听,将视觉、听觉等多个通道集中到课堂上,可以增强学生记忆、理解、模仿能力。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根据电子产业的发展,不断修订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才能保证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达到企业要求。只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使中职学生爱上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才能使电子技术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及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1).

篇6

关键词: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

一、电工电子课程的特点

电工电子课程在高校工科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可以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电子工业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情况下,电工电子课程已经成为了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和部分工科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现状

1、在教学中,教学开展一般是依据教材,以该课程该课本的知识为中心。

2、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出现严重脱节,不能与EDA软件充分结合起来。

3、教学方法、手段落后,一般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以接受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考核方式过于简化,仅以考分为主要依据,考察的是学生的记忆力和应试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根本提高。

5、该课程的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

三、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材选用。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用集成电路就成为十分普遍的事,但是从当前的教材来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多是从分立半导体器件讲起,对器件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了过多的分析,同时还有一些推理计算,这种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表面上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对于了解、装、调试和维修由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设备没有多大帮助。因此,在传统教学体系基础上增加一些新内容、新器件,教师多讲一些电路的实际应用,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引学生合理选取、择优组合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所以,选用的教材要能打破知识体系,在基础知识的层次上补进新知识。

(二)教与学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起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首先,在教法上应充分发挥实践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指导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在教学方法上,实践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各种电路的原理,辅导学生连接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之成为一个整休。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开放与应用,并用电子教案、教学光盘、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教学。总之,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促使教学效果更生动、信息量更大,也提高了实验效果。

其次,在教法上应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前做好预习;在实践过程中有步骤的进行;实践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写好总结报告及操作要点,对其进行仔细分析,如有不足之处就要及时改进。

(三)注重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电工电子课程体系具有操作性、实验性、应用性等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电类专业的教师就要不断改革教学实训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内容。开设合理的实验课题,学生们通过实验课能对课堂教学内容有进一步的掌握。通过完整、具体的实验内容,学生能从中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测试技术。此外,在工程实践中还要广泛应用各种器件的基本功能,通过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目前,在新系列教材中舍弃了模拟电路中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数字电路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与此同时,又引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跨导型运算放大器及电流型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大规模集成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FPGA的应用等。另外,还有大量的简单设计和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内容也被加进新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在电路理论课程结束后,可独立开设电路综合实验课,这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路课程,并对课程内的基本实验有了动手能力,可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对于一些特定的实验任务我们可以用有创意的测量方法来完成。

(四)考试考核方式。一般来说,教学中的考核环节主要是对成绩的考核。其中,所采取的考试标准和考核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前进方向。为了考核更为合理,我们可以将笔试及电子产品结合起来,在这两者基础上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笔试是用来检查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设计电子产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项考核得出的成绩最后要算入到总成绩,每项考核所占的比重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结束语。总而言之,电工电子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教与学都存在一定难度。所以,电工电子教学要尽量跟上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多给学生创造观察、实践、分析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该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颖、王昆《“电工电子”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2] 王平安、马丽娟《对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6期。

[3] 李春茂《电工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建设与实施》[J],《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篇7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升,电子技工院校开始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与应用的能力,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电工电子技能。因此,在电工电子技能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开展,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实训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从而促使学生们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增加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与技术。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能实训;项目教学活动;设计与评价

引言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充分的发掘出学生们的动手、应用潜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实践与应用的能力。当前,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电子电工课程的技能实训课的教学效果较低,学生们的相关技能水平尚不成熟。基于此,通过应用项目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电工电子课程的技能实训效果,进而促使学生们相关技能得以提升与发展。此外,通过应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开展电工电子实训技能的教学,能够培养出全面、综合性的技能性人才,符合社会的发展标准,促使社会更好的发展与提升。

1项目教学活动的设计

1.1项目实施方案

直流稳压电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电源,通过以直流稳压电源来进行项目教学,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贴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直流稳压电源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因此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时候将相关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进行有效的融合,更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该项目,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子项目,然后分阶段实施。在开展技能实训课的时候,首先需要制作一个能够输出直流电压为3―12V、输出电流为0.5A、电压调整率≤0.5V、电源输出电阻≤0.1的直流稳压电源。

进行直流稳压电源的项目教学目标就是通过综合性的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以此来有效的提升技工学校学生对于电工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实际应用技能。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应用PROTEL软件来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向学生们演示电路的安装、提示,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让学生们收集与电路元器件相关的信息数据,电路安装与调试的方法,来全面、综合性的提升学生们的电工电子技能,增加技能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1.2项目教学活动的设计

项目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任务,即按照电子线路教学要求设计一个串联型稳压电源。然后,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本次项目教学活动,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实施阶段完成,其中的第一阶段就是引导学生对相关的串联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进行复习,如何有效的设置展示板、干扰源,制作出电路的设计图,列出所需要的元器件。第二阶段则是通过对所设计的方案通过从成本、实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讨论与分析,确定最终的实施方案。第三阶段就是通过安装元器件来对电路进行测试与调试,并收集相关的实验结果及资料数据。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对整个项目进行实物验收及资料的验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困难比如面板布局不合理、线路设计不够科学等问题进行预测,针对各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确保整个项目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

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小组研讨过程中,主要重点分析串联稳压电源工作原理的展示方式、线路原理图、教具结构布局等问题,需要确保教具能够展示负载变化、输入电压波动变化等外界条件变化情况。然后通过一定的调研查询,了解元器件型号及相关参数,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最终选择出成本较低、性能较好的元器件,采购工作完成之后,可以开展后续计划。电路安装调试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对整个的电路原理的设计路线、元器件的结构布置等进行不断的调试,通过收集、分析输入电压波动、负载变化以及管C、E两端的变化值来对整个电路进行不断的调整。此外,还需要对相关的电子元器件的型、参数进行调整,来保证整个电路的运行。另外,在选购电子元器件的时候,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设备的成本、性价比进行考虑,且还需要应用能够轻易在市场上找寻到的相关电子元器件,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培养与提升。项目总结环节,教师及学生要能够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总结等方式对教学方案设计过程、教学活动实施过程、项目成果质量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们存在的一些缺点及不足,帮助学生充分的认识自我,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教师要能够从理论设计、实践操作、创新能力、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评价。

2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技能实训项目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考核方式只重视项目的结果,严重打击了学生参与学习项目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对电工电子技能实训课评价的时候,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合理的评价,由此才能够全面的对整个课程及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岗位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其中岗位技能应占据考核的主要地位,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分别占20%。在进行课程评价的时候需要将总结性的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通过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对于课程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市场调研、成本核算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等,考察的内容要能够反应出学生们对于新旧知识的结合、掌握、运用以及创新的能力,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进而能够全面性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技能掌握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进行个体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整个小组的共同作品进行考核,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与水平。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评价的方式来对项目考核进行学生自评与互评,最终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自我评价在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情况时十分适用,自我评价一般在课后进行,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独立填写评价表格完成该评价过程,然后由教师通过抽查及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及反馈,了解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督促学生及时的梳理及复习本项目学习的重点,为下一个项目的有效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评价主要在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隐形职业能力等内容中十分适用。教师评价时对于不同的教学项目,评价的侧重点会有所区别,比如课程初期项目评价中,教师应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对于教学工具应用的熟练程度、自我管理等方面;后期项目评价则应放在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方面。通过这种不同主体、不同评价方式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性的对学生电工电子技能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复评价的现象,进而建立起高效的评价方式。

3结语

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标准与要求的不断提升,在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效的增加实训课的教学质量与能力,通过应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来开展技能实训课,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实训教学的效率,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实训技能,全面性的培养、发展技能型人才,以此来有效的促使我国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发展速度,推动我国社会更好的生产与发展,增加我国在世界中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华燕.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活动设计与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37-41.

[2]陈正伟,裘君英,朱建华.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设计[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04).

[3]景宁波.电子设计大赛与电工电子设计实训课程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05):131-132.

篇8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应用型本科 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22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HUANG Qirui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He'nan 473004)

Abstract "Electronic Technology"is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 which is of high professional practicality. It is a course that typically combines theory and practice. It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non-electronic engineering majors. Aiming at solving the sepa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when offers the course, it applies a newly project teaching mode, which makes the study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penetrate to specific practice of projects. Then it uses practices to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theoretical level. This establishes the new mode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Key words electronic technology; applied college; project teaching mode; teaching reform; cultivation of talents

0 前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即具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人才。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的形势冲击下,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的需求,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②应用型大学是介于高职院校和研究型大学两者之间的大学,在全国的700 多所本科院校中有将近60%都是应用型大学。③应用型大学目前已成为我国实施大众化教育的支柱,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态,它既不同于以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为目的的学术型大学,也不同于一般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重点培养传统的应用领域或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④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应用性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具体的课程教学,因此抓住具体课程教学的鲜明特色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具有很强专业实践性的课程,在非电类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⑤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理论课教师只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课老师则容易忽略理论的讲解,更加专注于操作技能,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分割。而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将理论知识实时渗透到实际应用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⑥本文主要就项目化教学方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进行了研究。

1 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大多数本科院校中,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通常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以所选教材的章节内容及所授专业的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进行授课,然后再配合一些实验项目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单向灌输的形式,整个过程中缺乏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另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为缺乏载体,所以先讲原理不讲应用,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思考,也对所学知识提不起兴趣。而真正能够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却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其目的只是为了验证教材中的一些原理。在实验课程中缺乏符合实际需求的实验项目,更缺少具备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因此综合运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在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项目化教学的内容设计

项目教学方法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教学中所涉及的项目内容是对一线生产中的某一实际问题的真实模拟,同时每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点的学习融入到整个项目实践中。

针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围绕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成8个实训项目,⑧详见表1。这8个项目基本涵盖了教学大纲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在保证传统模式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所选电子电路的整个设计和制作过程,体验动手实践的艰辛与乐趣。在每一项目中均附有对应的实训任务,突出了项目教学的实践能力掌握。在每个主项目的内容中,先简单后复杂,先测试后设计,先单元电路后整体电路,先子任务后主任务。一般最后一个子任务完成最终的项目任务,而前面的子任务则为最终的项目任务作铺垫。同时在每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嵌入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读”“做”“想”“学”等方面环环紧扣,师生共同互动,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表1 电子技术实训项目

3 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首次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电子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及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意义。让学生知道该课程都包含哪些具体项目、每个项目对应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步骤、项目化教学时所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项目采用的考核与评价办法等。项目化教学的每个项目实施步骤如下:

(1)项目布置。教师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成后,布置与教学内容对应的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项目任务书了解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同时,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下,综合考虑大家的学习能力、性格及男女生比例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的水平相差不大。小组人数可结合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一般以3~5人为宜,其中选择一人为小组长,负责本组项目任务的落实和完成。在这样的一个学习小组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提供了团队合作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能力、领导与服从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2)项目准备。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个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项目要求、设计思路、项目分工及预期进度等,最终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项目的实际需要,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完成项目所需的资料。在这一阶段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检索资料的能力。

(3)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强调每个项目的总体目标和最终目的,尤其是各项目的小组长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避免把项目化教学沦为一般的实验操作。然后每个小组成员根据小组长的分工,进行项目电路的论证、设计、仿真、测试及检验等相关工作。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检验,如果设计的电路正确,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搭建电路并测试。通过前期的准备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路的相关知识,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对电路进行改进、完善、扩展等,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让学生真正经历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作流程,并能通过一些基本的电子仪器测量所设计产品的相关参数指标对其质量进行简单的评价。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是整个项目化教学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辅助作用,教师通过给学生答疑解惑、对知识点重新归纳和举一反三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升华。

4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4.1 教学方法的改进

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完成的,同时辅以一定学时的实验教学。如果实行项目化教学,就需要对教学场所进行区域化分割,即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区、仿真设计区、实际操作区,然后根据不通的项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区域,以方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项目化教学中,首先要精练项目的实验内容,在同一个电路上能够测量的多个参数要尽可能在一次实验中完成,保证实验的连贯性,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效率和成功率。其次,随着课程的深入,要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扩展性的实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去增加实验的难度,而是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能力。再次,要教会学生使用常见的电子仿真软件,例如Multisim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等。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电子电路设计和实验的平台,学生通过虚拟的仿真实验,避免了仪器设备和实验器材的制约,可以直观的观察和分析电路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原理,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扩展性的实验,学生可以先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通过仿真对改进后的电路进行验证,这样缩短了实验所需的时间,为创新实践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走弯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每个项目设计完成之后,各个小组整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总结汇报。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遇到的疑问,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学生课堂讨论及答疑完成以后,由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知识点、技能点掌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依据设定的考核方式对各个小组及小组成员进行成绩评定。

4.2 考核方式的改革

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考核方式也要打破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应该把对学生的考核贯穿到整个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将八个项目按照难易程度赋予不同的比重,用这八个项目的考核成绩作为最终的成绩。这种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方式应该全面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进行考核。具体到每个项目,成绩包含三部分,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将这三部分按不同的比例相加。评价的指标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1)项目的完成情况,包括前期的项目准备、方案设计、电路的制作与调试等;(2)创新能力的考核,包括对项目的理解、电路的改进、完善及扩展等;(3)项目的总结汇报,包括项目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电路功能的展示,利用多媒体对项目进行汇报讲解和项目报告的撰写等方面。

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对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同时以每个阶段性的考核来不断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打下坚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缩短了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要求和目的。

5 结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快速更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选择。项目化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实训任务去学习、实践,这样学生就会为了完成具体的项目而主动地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因为有了明确的学习的目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同时也增强了其学习的成就感。在完成规定的项目教学任务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为构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注释

① 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②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86-88.

③ 朱志宝,贾东,于洪杰.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7(4):81-84.

④ 邵波.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⑤ 李春娟,王波.工科非电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08-208.

⑥ 付慧敏.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物理教学,2012(13):46-48.

篇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兴趣的激发、唤醒和鼓舞,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良好的教学活动的开始。”可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必要前提是学生具备操作欲望,有创新的思维,有敢于动手,勇于尝试的意愿。然而,长久以来,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多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热情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学习过程多流于形式,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让学生在技术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必须审时度势,立足生本理念,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话题引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敏化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如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去年老师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无论是拍照,还是听音乐效果都非常好,但是,用了一年后发现这些功能不错,但是打电话时里边总是发出刺耳的声音,原本想拿去手机修理店维修,但已经过了保修期,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帮老师修一下呢?学生的兴趣瞬间被调动起来,纷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你想帮老师修理手机,必须熟悉手机和一些电子产品的部件和电路,否则修不好可要负责的。这下学生都老实起来,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的了解起电子元件的特性、主要功能、电路分布等等。这样的课堂就将死板无味的电子知识,灵活而有趣的教给了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会有目的的学习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操作,这样的教学才是课本与生本的无缝连接,才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依托实验平台,提高理论水平

中职生毕业后面临融入社会,在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上相对薄弱,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目前的中职院校实验设备较为陈旧,实验仪器不足,这些客观因素势必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然而,教师必须努力的克服这些困难,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在最有限的资源基础上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例如: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在实验板上进行线路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此时,学生需要从课本、同学、老师等多方面寻找答案,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进行方案的修正和思路的重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再如:教师还可以人为的给学生制造一些障碍,如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为每一组准备一个芯片,其中有些组放置一些不能正常使用的芯片,当学生进行实验时,发现实验不能正常进行,就会自动调整思路,利用多种方法检查障碍产生的原因,从而促进学生将课文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理论的辅助下实现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提高动手能力除了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严格的操作流畅,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在每次实验中必须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规范,根据电子实验的特点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规范化、准确化、熟练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艺双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电子动工技术人才。

三、加强实训力度,生成操作能力

篇10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高职

中国分类号:TH-39

1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工程技术,它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以及软件编程等技术,是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并不断地通过学科交叉、技术融合与创新持续发展【1】。

2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基础理论知识面广,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专业【2】。根据对多个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调研,现将目前高职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总结如下:

(一)照搬机械制造专业、电气控制专业及计算机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使课程量大大增加,学生负担加重。

(二)将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进行了优化,可有些课程有脱节,整个课程设置体系不科学,学生不能理解。

(三)课程设置太偏机械专业。有些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仅仅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上增加了数控技术专业相关课程。

(四)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实训技能课程少。

课程体系优化,如何优化、精简、合理组织以及创新开发课程是关键。

3课程设置优化

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技能中,课程是关键【3】。课程是教师教学的指南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主要的来源。因而,课程设置与优化对学生个方面素质培养非常关键。

(一)调研高职机电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机电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机电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检测、维护及管理,其次是面向家电、智能控制行业企业、智能玩具行业企业等的技术支持及售后维修人员。

(二)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因素

1)课程设置一定要从职业岗位群需求知识技能出发

机电专业课程设置,要从学生毕业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出发点,为行业企业培养无缝衔接的员工,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岗位群的需要,量体裁衣。

2)课程设置要突出专业基础知识点和面

机电专业涉及到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控制多学科多专业,因而课程设置不能只偏向否一个学科,面太窄,就不是机电专业。当然在课程学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要突出重点。

3)课程设置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高职机电专业,动手能力一定要重点培养。因而在课程中就要设置实践课,不仅仅在某些单独的专业课中有实训项目,可以独立出来专门的实训课程。比如,将电工技术、PLC技术、伺服电机技术等根据高职技能要求整合成电控实训课。

4)课程设置的课程体系系统性好,前后衔接自然。

课程设置先后顺序,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这样才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也有利于养成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5)专业技能的课程要加大学时。专业技能的训练,要孰能生巧。

要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实训重在学生训练,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指导实训。

6)专业课程要构建模块化。把几门相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一个模块,或者根据完成实际项目所需要的联系紧密的课程构建一个模块【4】比如,编程模块,可以包括PLC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等课程,因为现在单片机应用技术用C语言来开发。

7)课程内容一定要优化,要将行业职业标准融入课堂,融入课程。我们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课程内容一定要简化,删除复杂理论推导,重点在基本概念解释和实践能力训练。行业企业标准学习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都将成为高职课程的特色。

4总结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优化任重而道远,只有各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集思广益,不断实际总结,不断对课程设置进行探讨,遵循教育规律,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渐进性。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高职对机电毕业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立勋,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黄筱调,编著.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