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设计理念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广场设计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广场设计理念

篇1

概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对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城市也掀起了广场设计的浪潮。城市广场作为会客厅,是展示该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也是延续该地区地域文脉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建设也进行地十分迅猛,全国各地城市都建成了一批广场。在这繁荣局面的背后,我们仍需看到各地建成广场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地域特色,也呈现出一些问题。

城市广场现存问题

1.设计尺度值得细推敲

当下部分广场设计中设计尺度存在着一定尺度过大的问题。设计尺度过大易造成广场的亲和力不足且使用率普遍不高。设计师应该仔细推敲整个广场的设计尺度,切实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宜人的设计尺度会提高广场使用率,同时也避免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浪费。

2.地域文化需要深挖掘

当下部分城市广场地域特色不明显,对地域文化的挖掘还不够,对该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不够重视,也造成了景观同质化的现象。设计师应该深挖该地区历史文化,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彰显地域特色,传承该地区的地域文化。

3.施工建设更需精致化

一个好的城市广场作品的建成,施工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理念的实现与否,以及广场建成后的品质和质量。然而,在当下许多城市广场建设中,施工环节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间短、工期紧是当下广场建设的一种常态,在紧凑的时间内施工方往往对施工细节的处理也很难到位,而细节对设计作品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是实现广场品质的重要手段,当下快速的城市建设则很难做到细节的考虑与重视,粗糙的建设水平很难做出高质量的广场作品。

海安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景观设计实践

1.设计概况

海安县位于我国江苏省的东南部,是南通市所辖的一个县,古称海阳、海陵,位于南通、泰州、盐城三大地级市交接处。全县面积1180平方公里,人口有93万之多,海安全年雨水充沛,海滨风光与水乡特色并存,经济富庶,历史悠久。 该设计场地北临长江中路,与县政府遥相呼应,东为洋港河,西为中坝路,南边为居民区,基地位于繁华地段,作为未来海安的标志性场所,备受瞩目,愿景美好。

2.文化与建筑设计解读

“三塘”源于唐朝时的海安本地的芙蓉塘、鸥鸟堂与白鹭塘这三塘,其中芙蓉塘最富盛名,海安也被称为“蓉塘”。在清代,海安人在“三塘”的基础上,又搜集了十处佳境命名为“十景”,发展到今天,这也就是海安人心中的“三塘十景”文化。海安县文化艺术中心总占地面积近6公顷,可以发现在其建筑设计时深刻挖掘了海安的三塘十景文化,提出了“再现三塘”的设计理念。并从海安的三塘历史中,提出了飞鸟、荷花、芦苇等三塘的组成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进行抽象、变异与重组,用后现代主义隐喻的设计手法再现了“三塘”文化,在表达出海安现代城市风貌的同时,也彰显了海安的地域特色。

3.设计目标

通过对周边区域的整体研析,结合海安县多元的历史文化,融合建筑设计的理念,并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以打造海安重要的现代城市景观窗口形象,提出海安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第一,特色化城市风景线。提取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地区文化形象,塑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优美城市景观;第二,多样化景观展现。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重新演绎,形成新的景观效果,融入现代科技,展现多样化城市景观。

4.设计理念

研析海安“三塘”历史,结合建筑设计的理念,分析抽象出传统历史文化的元素――荷花。将这些元素加以抽象和提炼,强化地域性文化特色,展现海安绿色、生态的城市形象。并融入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给予传统元素现代化利用。不仅打造海安城市独特名片,更彰显其正以雄姿挺向未来的勃勃生机。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提出了将荷花亭和荷花灯作为广场的主要景观小品,荷花亭为人们提供了交往、休憩的空间场所。而荷花灯则是广场的主要照明来源,沿街望去如一支支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亭和荷花灯的完美融合,可以引发无限关于芙蓉塘美好意境的想象,带人进入了荷香四溢的情境,通过这些特制的景观小品,让当代的海安人也可以感受到该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塑造了独特的海安城市特色。

结语

在当下景观同质化的背景下,如何结合该地区地域文化来设计城市广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城市的发展要面向未来,但也应该立足于过去,传承与发展城市过去的历史。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吸纳该地区的优秀地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历史。设计师应该将城市广场打造为连接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的载体,在体现出时代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地域性的表达,实现城市的有机良好发展。

篇2

【关键词】LED灯;城市广场照明;设计方法

1.LED光源在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中的原则

现在的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基本都是采用新型的LED光源,并利用LED光源来设计出广场的人性化、艺术化和节能化,因此,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1.1智能性原则

城市广场灯光设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实现照明控制系统的智能性,也即是控制系统能够智能的辨别广场人员的多寡和环境亮光度而自动调节开关和亮度,无论天气环境怎么变化,全自动控制系统都能自动保证照明度在预设的范围内,坚守这个原则不但能提高用电效率、节约电能、美化广场环境,还可以缓解用电高峰的供应压力。

1.2主题性原则

城市广场是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地方,广场的夜景照明设计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照明功能,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主题色彩,来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比如设计出节日主题来烘托节日氛围,融入当地的人文因素来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这样可以使简单的照明功能提升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达到放松心身的作用。

1.3艺术化原则

LED光源具有无可比拟的装饰性,色彩纯正、丰富,具有可任意演变色彩的特性,可以营造出具有艺术化的效果。LED光源精巧、柔化,可以通过微机智能控制技术设计出多种点、线、面等形状,来设计出各种图案、线条,或静止、或动态,从而达到景观照明装饰美化的目的,营造出艺术化效果。

2.LED光源在城市广场夜景照明设计中的方法

LED光源有着多方面的应用功能,在不同的场所能根据功能需求而变,城市广场对LED灯光照明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掌握正确有效的设计方法。

2.1利用电脑控制程序方法

LED光源的设计方法涉及到对多种机械、光学、照明软件方面的应用,不同用途对应不同的应用软件,可以通过电脑控制程序进行控制,该种方法不但实现了对照明的智能化操作,还可以实现很多传统手工方法不能完成的工作,创造出很多效果神奇的灯光线条图案。一般是利用电脑控制程序,可以模拟各种三维几何模型,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光线进行非序列性的追迹,让光线可以不按照顺序、不计次数的经过各个面,在短时间内形成各种灯光效果,满足城市广场夜景照明需求。

2.2利用新能源转换设计方法

新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新能源转换方法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转换为电能,达到为城市广场照明系统提供电能的目的。新能源是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设计一些可以利用新能源的照明系统可以不但可以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设计通常发出暗淡的光,一旦有人靠近的时候就会自动感应提高亮度。而且设计的功能一般都具有跟随太阳运动的角度和风吹的方向而发生变化,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2.3 LED光源阵列式渲染方法

LED光源阵列是指采用点、线、面进行整体布局,融合灯光与被渲染物来达到预定的艺术效果。比如运用任意色LED光源,实现灯光与建筑物的动静结合,采用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相结合的方式,烘托出艺术氛围。详细分析LED阵列在具体设计、分布上的照度计算和分布问题对设计出更加完美的灯光效果具有重要意义。LED光源是一种非相干光源,两个LED对平面某一区域的光照度只是单个的叠加,根据阵列分布方式的不同,有面排列方式和立体排列方式,平面排列方式就是将多颗LED均匀布置,让轴线方向夹角为零固定在平面基板上,从而形成一定面积的面发光光源。

2.4结合广场属性

每个广场几乎都有它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所以在进行灯光布景的时候要紧紧围绕广场所要表达出来的属性。比如在广场一般都要雕塑建筑,这些雕塑一般都带有地标性质,所以进行灯光布置的时候需要给到多点的灯光照射,以突出它的艺术特性;水景灯光布置是广场夜间照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营造出奇幻效果的部分,一般可以用光线比较柔和的庭院灯布置在水景的四周,或者是用穿透力较强的水银灯、投射灯,把树木的倒影映射在多彩的水面上,和水影灯产生和谐一致的美妙动感效果;广场道路的灯光布局也是重要的环节,而且起着构造夜景旋律曲线的作用,这些灯光的布置要照顾到交通安全为前提,然后再调配淡雅、安静光线,以营造出祥和的氛围。

3.结束语

LED灯源城市广场夜景照明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一种方式,既可以美化市容、展示城市的人文底蕴,也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放松心身的场所。作为设计者不但需要有艺术的思维,而且还要懂得如何灵活应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合理布局灯光景观,融入城市当地人文底蕴、广场属性,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才能实现广场夜景照明的人性化和艺术化。 [科]

【参考文献】

[1]高培平.城市广场的光环境设计[J].光源与照明,2011(14):19.

篇3

关键词:雕塑 城市广场 设计

雕塑作为空间艺术的四大门类之一,在现代社会被广泛的应用到广场的设计中。雕塑在辞海中的定义是,造型艺术之一,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板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雕塑早于广场出现,在蒙昧的古代社会,有人们祭祀时所使用的图腾,还有体现人们对丰饶食物和生存繁衍乞求的《维伦多夫的维纳斯》雕像等。广场指广阔的场地和城市中的广阔场地,同时也指人多的场合。广场早期的产生是源于欧洲古代的集市和市场,主要以交易买卖为主,逐渐形成广场集市,直至后期又进一步发展成完全不同意义上的广场(例如:市政广场、宫殿广场等),这时广场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性和集权性,更多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到现代广场被归还与民众,成为人们集散、休闲、娱乐的场所。

随着城市广场的发展,广场逐渐成为雕塑的外部空间环境载体。并且雕塑也是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意大利威尼斯广场上的“祖国祭坛”、阿根廷的五月广场上的“五月纪念碑、法国巴黎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莫斯科红场上的“爱国志士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这些雕塑无不诉说着历史,标志着城市进程。

雕塑本身的特性使它在城市广场这个空间中有旺盛的生命力。雕塑在广场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性。在空间中有具体的功用性,雕塑经常与其他景观元素相结合来进行主题的展示,如比利时雕塑“撒尿的小孩”。

2.空间性。能够逼真完整准确直观的表达空间形体,如纪念性的广场。

3.标识性。广场是城市中的节点,雕塑有很好的标识和指示作用。它有有助识别广场,识别城市。是广场形象、城市形象的传播者。

城市广场中雕塑所体现的社会功能,体现在:

1.传播文化、知识,起到纪念和教育的作用。

2.提高广场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3.达到广场与雕塑,雕塑与人,人与广场之间的交流。

以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前广场为例:(图1)

(图片为雕塑“雷锋与少先队员在一起”、“雷锋纪念碑”、“雷锋纪念壁浮雕”)抚顺市是雷锋的第二故乡,雷锋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为了纪念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抚顺人为他建造了“雷锋公园”、“雷锋纪念馆”。即使我们不知道这些历史背景但是通过广场上的雕塑我们可以很清楚体验到其中传达的精神。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光是物理上的同时也是艺术审美心理上的。大大小小的广场被人们利用,进行锻炼、休闲和娱乐等,广场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广场多了也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我认为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对雕塑的使用。首先,广场应该设置一处或多处的雕塑景观,这样可以活跃广场的气氛,并且也可以传达出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其次,广场中设置雕塑是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这体现在广场雕塑设计中的宜人的尺度,可以体现公民自豪感的设计理念,适度的色彩基调,最重要的也是与周围城市建筑景观的融合。(图2)

篇4

【关键词】乡镇;文化广场;景观;历史文化

广场设计是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我们规划完成的桂林市永福县罗锦镇“彩调文化广场”则是宣扬乡土文化,以满足市民文化娱乐为目的,具有综合的文化广场。

1 项目概况

规划文化广场位于永福县罗锦镇苏罗公路与永良公路交汇的东北侧,东部是金钟山风景旅游区,基地东西189 m,南北139 m,占地面积26056M2,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罗锦镇政府决定把新区这块绿地交给市民,进行广场建设,以提高城市品位,方便群众生活。

2 广场定位

2.1 文化定位

罗锦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乡镇,文化底蕴丰厚,教育、文化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基础,素有“彩调之乡”的美誉。规划设计文化广场时,充分尊重镇周围环境的历史文化,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彩调文化环境下,市民娱乐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广场环境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表现:文脉、传统、历史、民俗、乡土、诗意等。

2.2 功能定位

广场主导功能是由城市的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由于原来这里是一个林地,有一定数量长势良好的乔、灌木。据调查大量的市民还是希望广场建成以后,有他们活动和娱乐的地方。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旅游镇,苏罗公路的东面就是金钟山风景区,中心广场又是一个向外地游客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将广场的功能定位为以彩调文化为主调,服务居民和游人,集休闲健身、文化娱乐、展示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广场。

3 设计理念

3.1 文化景观理念

本着“景观可以复制,但历史文化不可以复制”这一设计理念,城市景观在营造过程中着力突出自有的景观特色,具体到本方案就要求进行景观自然特色追求、本土文化特色追求、地域人文特色追求。

罗锦镇的地域文化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彩调文化――2005年,彩调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己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二是雨伞――广西有名的地方工艺品;三福寿――罗锦镇是长寿镇,当地的福寿文化气氛浓厚,罗锦镇的建筑立面改造也是加入福寿文化元素进行的。

针对上面文化景观设计手法,设计从三方面入手:一、彩调以三件宝(扇子、彩带、方巾)扇子――扇形广场为罗锦镇彩调文化节活动提供舞台,同时为日常镇政府及市民文化提供场所。彩带――以彩色绿篱为丝带,把广场内的步行景观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方巾――钟塔作为彩调广场的建筑背景,同时在广场空间上很好地控制住广场的尺度。二、雨伞――设计以雨伞为原型的小亭子,为市民提供遮风避雨的同时很好宣扬了镇的乡土文。三、福寿文化――在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景墙上,刻画粘贴福寿的文化图案。(图一)

3.2 景观功能多样性理念

在广场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人们对广场的功能需求,必要的户外场地的设置,以满足人们观赏、休憩、交流、集会、散步、晨练、运动等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广场各类景观建筑小品的设置,诸如休闲茶室、花艺馆、演艺酒吧以及各类休憩亭、坐凳的设置,都是为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参与休闲、游戏等活动的需求;同时构成广场景观的体系(图二)。

3.3 景观空间多样性理念

多元化的空间设计是本广场设计过程中所遵守的又一重要原则,人们进行多样的活动,需要不同类型的空间,沐浴阳光,需要开阔的草坪空间,集会观演需要开阔的场地空间,塑造人文景观,体现地域的文化特征,需要地形和特色植物空间以及以某种标志物统领的空间。

同样,在广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还特别考虑了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设置,流动的水空间、动态的地形空间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了演艺、晨练、散步、赏景、小聚聊天、遛鸟等场所。静态空间诸如大草坪、景观林的设置为人们提供了聚集休息、交谈、静坐、观赏等活动的场所。

空间多元的原则还表现在大、小空间的对比设置上,现代城市广场的建设应以人为本,单一空间、不考虑人使用的广场是不可取的,因此针对不同活动和观赏的要求,灵活进行大小空间的设置,强化广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图三)。

3.4 生态优先理念

随着人们对于绿地的功能已众所周知,对于生态的理解也有进一步深入,它要求植物的多层次配置、乔灌花、乔灌草的结合、分隔竖向的空间、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因此,设计采用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及美化环境的目的,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

广场大的水面的设置,水系统的整体优化布置,自然草坪、坡地、景观林以及树阵广场的设置都是生态优先原则的体现。

3.5 以人为本理念

城市广场的建设要以人为本,提倡人与城市、与景观、自然的和谐共生,广场在景观设计和设施设计的各个层面应该把人的需求作为一个主要因素来考虑。

(1)提供阴凉:结合地面铺装和座凳,设计树阵。

(2)座凳与台阶:在广场和草地边沿、水际、林下设置大量的条石座凳,让爱好休闲的当地人有足够的休憩机会。台阶和种植池也是量好的座凳。

(3)提供“望”与“庇护”的机会:理论和实验观测都表明,人在公共场所中普遍存在“窥视”的偏好。看和被看是广场上最生动的游戏,林荫中和隐蔽处、广场和草地边缘,都是最佳的“窥视”场所,因而是设置座椅、提供休憩的合适场所。而在明处或广场中央则设计活跃的景观元素,如喷泉和水体,吸引人的参与,使其无意间成为被看的对象和“演员”。

(4)避免光滑的地面:所有铺装地面均用火烧板或凿毛石材。

(5)普适性设计:广场的设计考虑各种人的使用方便,如年轻人、儿童、老人、残疾人等。

4 结语

“环境往往是‘彼’与‘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统一”[3]。小城镇的广场设计应将整个城镇的因素整体考虑,注重生态作用、绿化作用,才能创造富有生机的广场,提高广场的利用率。同时广场应以实用价值为主要设计目的,注重完整的活动场所的形成。广场的设计还应注意塑造地域景观特色、时代特征、城镇特色,延续地方历史文脉,罗锦镇文化广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较好地实现了功能、景观、生态、人文四者的和谐统一,必将成为安镇镇居民最喜爱的观赏游览集会休憩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金莉,赵之枫・当代小城镇街道和广场设计理念[J]・小城镇建设, 2005, (5): 56-58

[2]陈瑜,莫计合・顺德市德胜广场园林绿化设计[J]・广东林业科技, 2002, (1): 50-53

[3]G・卡伦著,刘杰,周湘津译・城市景观艺术(英)[M]・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8・(责任编辑:肖忠文)

篇5

关键词:星级酒店,动态趋向,人性化的设计,可持续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饰业是从涉外星级酒店起步并随之发展的。酒店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则从一个侧面折射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着我国装饰设计思潮的转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表明,星级酒店的设计是一项动态、可持续的设计学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客源的调整,特别是酒店业主的变更以及管理模式的变化,必将对星级酒店的设计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另外,大量酒店都面临着周期性的更新改造,因此酒店的设计,应从更为综合、科学的角度,依据更为细化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在设计观念、理论基础、方法原理、技术手段等各方面探索出新的变革。

1.星级酒店设计的动态趋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酒店的设计因经济环境、客源结构、管理制度等的转变而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呈现了动态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1设计理念的变化

酒店社会形象由注重标志性而趋向社会服务性,其空间组织由封闭型趋向开放型,服务项目由综合性趋向特色与个性。。装修风格由单一趋向多元化,由只注重社会效益趋向更注重经济效益。

1.2服务项目的变化

1.2.1客房

作为酒店主要服务项目之一的客房,其类别由过去双人标准型客房为主趋向由含有单床间,双床间、灵活的三床间、商务套房等多元型客房组成,客房平面形状,面积大小也更趋多样化。。

1.2.2餐饮空间

餐饮空间是酒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酒店变化最大的项目。过去酒店餐饮主要以住店客人为主,并较多的考虑“涉外”因素,普遍要求咖啡厅、正式西餐厅,封闭式酒吧等设置,因此,脱离了中国日益开放的国情,影响酒店餐饮经济效益。

1.3服务功能的变化

星级酒店已脱离过去仅仅“涉外”的封闭状态,而面向全社会,其服务功能呈社会化、大众化的趋向,酒店餐饮、通讯录 健休闲、娱乐购物等都有市民参加,市民的婚庆、高考、会友等光顾酒店客房也是常事,而酒店客人也常依托社会设施进行多样化消费,使之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另外,由于酒店客源结构的变化,不同客源需求不同层次的市场,要求市场定位和分工更加细化,使其服务功能更加专业化,服务功能多层次化。

2.星级酒店设计的基本理念

2.1人性化的设计准则是星级酒店设计的主要方向

酒店是当地社会和商业人士聚集的场所,表现地位,显示财富。在大量高档材料的堆砌之下,装修的豪华掩盖了对消费者身心的关注与呵护。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浮躁逐渐被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所代替,并势必成为星级酒店动态化设计的主要方向。。因此,酒店设计应为“舒适性设计”,满足客人的精神追求,营造更为温馨的环境氛围,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本性;摈弃繁琐奢华、彰显财富的设计手法,体现文化内涵,以更亲近自然的设计语汇体现设计文化,反映创新意识。

2.2体现生态价值观是酒店动态化设计的技术准则

酒店设计认真实行绿色设计的原则。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不可再生资源建立循环资源系统,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积极组织被动式的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加强天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积极开发和使用真正环保型的装饰材料。

2.3追求全新的时代气息是酒店设计的生命力

概念是设计的原动力。时尚的设计则反映出时代气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为设计行业追求全新的时代气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语汇;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继续运用反映着人类追寻渊源,亲近自然的情怀,金属和玻璃等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材料,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时代情趣,也传递着豪华、稳定、气派、永恒。

当今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善着全人类的生活模式,而酒店设计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室内环境的整体品质。

2.4寻求地域文化与国际审美情趣的有机结合是酒店设计的文化取向

酒店设计既是一项建筑活动,又以酒店形象反映一种文化气量。由于其存在于某一地域环境之中,主要服务于某一人类群体而呈现其地域性。设计中容入地域文化,追求个性化理念,彰显独特风格是做好酒店动态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星级酒店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服务空间,在面向世界的社会环境中,建筑文化的外来元素逐渐渗透于传统文化内涵之中,并与其重新整合形成相对统一的国际审情趣;高星级酒店室内设计是最能反映和代表当地潮流的一个领域,也成为时尚性的重要载体。

3.星级酒店设计的技术措施

3.1将星级酒店融入城市聚居的大环境

建筑学科涵盖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规划、室内设计等诸方面,是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的综合性学科。星级旅游酒店的动态设计需要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相结合,更需要立足于建筑学科进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要做好酒店的动态设计,需在更为宏观的角度上去深入了解酒店所在城市的聚居总体环境,去研究酒店在这总体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将来发展趋向,这是做好的酒店动态设计的关键。

3.2在星级酒店设计中引入“城市广场”的理念

追溯人类城市建设发展史,“城市广场”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今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使功能综合,设施齐全的酒店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酒店客人消费的多元化依托于社会环境的支撑,而酒店经营者也希望借助社会消费来提升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酒店设计的空间安排与人流组织上引入“城市广场”的理念;在保证酒店客人活动相对独立的同时,公共活动空间向社会开放,组口血未干社会人流便捷地到达各个服务项目。另外酒店作业城市广场,应注重与城市大环境的“衔接点”与“绵延带”的处理。酒店的各种动线的出入口即是与城市环境的“衔接点”,而人们视觉上,心理上与城市空间的交流面即是“绵延带”。例如酒店客流,物流、服务人流的出入口位置合理,流线的便捷是保证酒店永久性正常运转的关键;又例如选择合理的朝向;为重要客人选择美好的室外视觉效果远比选择墙上一幅画要重要和永久。

3.3组织“可持续发展”星级酒店的空间构架

星级酒店作为一栋(组)建筑,在其物质生命周期中会发展、变化、其服务项目会有增减,服务内容也会有调整,各个装修周期中装修风格流派纷呈,作为星级酒店动态设计,必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构架。首先以交通流线为脉络,动线即客流、物流、服务人员交通流线要分明且流畅;其次各功能空间按其内容和服务对象,组织各功能分区成为单元,要分区明确,布置合理。

参考文献

[1]苏志斌.五星级酒店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厦门和平里酒店(五星级)的建筑设计.福建建筑,2008,9.

[2]赵艳.凤凰帝豪五星级酒店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篇6

1规划目标、设计定位与设计理念

1.1规划目标

该项目的建设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鄂尔多斯东胜城市绿化规范结构的目标,充分体现建设部门积极创建生态型、森林型、园林型绿色通道的示范点,形成点、带、网、片、乔、灌、花、草融为一体,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长廊。使东胜区成为固土保水的生态线,环境优美的风景线,调整种植结构的致富线和展示鄂尔多斯风采的形象线。遵循沿袭城市发展进程的原则,根据其周边环境,进行景观处理,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1.2设计定位

以市民活动为主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宗旨的一个贯穿各种人文活动的休闲活动场所;体现政府形象和和谐共建,尽显市民参与性的可能,体现出政府亲民、爱民、和谐共建的爱心工程;历史、自然和人文风光融合,现代园林和城市广场相结合的城市休闲景观。

1.3设计理念

1.3.1亲近自然和回归自然的绿色人文理念

在公园景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城市特有的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出发,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

1.3.2生态性和科学性的景观营造理念

运用系统、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对城市公园景观进行改善和调整,达到保护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最终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协调发展[1]。现代城市广场景观空间应该是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浸透着融合地理环境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1.3.3景观构筑的地域性理念

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顺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运用手工技艺、当地材料及地域独到的建造方式,形成自然朴实的建筑风格,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3.4景观空间的多功能性设计理念

强调人性化设计的具有多义的空间功能,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形式丰富的景观序列和融合自然的景观空间[2],使人能够“乐在其中”,又能“过目不忘”,从而形成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形象。

1.3.5景观布局的边缘性理念

强调公园布局设计的边缘性空间,各种活动空间从人的生活习惯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安全性和可达性的要求。在广场的边缘设计具有尺度宜人的喷泉广场、健身广场等空间,营造出形式丰富、融合自然的活动空间,使广场能有效地吸引游客,提升人气。

2总体规划布局

2.1总体布局

以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形成景观序列,体现景观多样性为依据,将东沙公园分为5大功能区。中心广场区:位于主入口处,满足市民集会、锻炼、观看表演等功能,以水体喷泉作为主广场的主要景观;炫舞广场区:位于西侧中部入口处,作为中老年人跳舞、打太极等健身需要;青年运动区:位于公园东北区域,设置半篮场、慢跑道、轮滑道、健身器材场地等满足青年人健身的需求;儿童游戏区:位于公园西北区域,设计儿童活动器材、细砂池、游戏场等满足儿童游戏的需求;草原风情区:位于公园西南区域,放置蒙古包、烧烤台等满足家庭室外就餐需求。

2.2东胜区纺织公园的规划景点

东沙公园主要景点有:主入口、停车场、主广场、蒙古包、管理房、花街、夕照亭、炫舞广场、半篮场、健身器材、慢跑道和儿童游戏区(见图1,图2)。

3绿地系统设计

3.1规划原则

绿色景观是生态景观设计的基础,其规划原则为:

3.1.1顺应自然、适地适树原则

要把抗污染性作为树种选择的第一标准,要把植物自身的生长和公园的环境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生命力强的作用。

3.1.2以人为本生态恢复原则

创造人工植物群落的区域效益,由点带面,由面成体,最终使公园形成一个体系完善、植物季相分明、环境优美的绿地系统。

3.1.3区域小气候原则

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生态环境,形成整个区生态系统的“绿核”,有效带动整个公园环境快速的恢复。

3.1.4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原则

规划时应考虑整体景观与局部景观的关系,形成一定的时间序列。中心区景观规划作为重点,同时按总体规划分年度顺次排列,做到点、线、面、片相结合,逐步形成景观的序列化和网络化。

3.1.5经济和实用性原则

综合办公区实际情况,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绿化措施和方案,重点区域重点投入,重点打造绿化景观,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养护;大环境区节省投入资金,粗放管理。

3.2植物配置原则

以乡土植物为骨架,尽量选择适宜在北方地区生长的树种,并有净化空气,不破坏地区其它物种等要求,植物选择遵从“适地适树”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群落配置体现植物地带性特点[3],发挥植物材料间的共生优势,考虑生物多样性原则,充分运用新优植物品种,科学合理地设计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考虑降低后期养护管理成本。

3.3植物的配置

工程整体绿化以油松、樟子松为常绿树种,配以垂柳等落叶树种,形成开敞空间。整形花冠球、稀疏林片植灌木形成点、线、面的绿化景观组合。严格按苗木表规格购苗,应选择根系发达、枝干健壮、形体完美、无病虫害的苗木,大苗移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苗木,乔木分枝点不少于4个。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一树种规格大小应该统一。

3.4土壤要求

种植池内均换土,所换土壤不含砂石、建筑垃圾,如果是回填土,不能是深层土,最好以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冲积或粘壤土。pH5.0~7.0较为理想。如果在土层薄、结构不良的石砾土、重粘土、粘质土中长势会弱,基肥不得采用目前市面上油性很大的垃圾肥。

4道路、水及小品设施系统设计

4.1道路系统设计

道路交通分为3级:一级环形路车行5m宽,二级人行路2.5m宽,三级小路1.2m宽,满足消防及人行要求。停车区:在公园西北及东南角分设停车场满足市民停车要求。

4.2水系统设计

水池喷泉是该设计的重要节点景观元素,形成嬉水休闲区。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的,所以设计首先要满足艺术美感。水景还有小气候的调节功能,它能明显增加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浓度,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人流穿行其中,若隐若现,从嬉戏、游玩中去体味草原文化魅力。通过动态的喷泉,增加趣味性。

篇7

【关键词】城市化;公共设施管理;广场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city square of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to the city square the function of the public facilit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for the introduc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ublic facilities in urban square management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 key words 】 urbanization; Public facilities management; square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如果把城市比喻为一枚戒指,那么城市广场就是镶嵌在戒指上的钻石。城市广场是城市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为其配套的公共设施可以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交流、娱乐、休闲等活动的公共平台。

与城市广场的建造相比较,已使用的城市广场在管理方面问题颇多,重视建设而忽视管理的现象依然没能解决,尤其是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设施损坏严重、广场秩序混乱、市民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已迫在眉睫,这对城市广场的正常运营、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城市形象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下面本文将从管理的角度对城市广场公共设施进行探讨。

1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概述

作为城市环境设施的重要分支之一,广义的城市广场公共设施是指在特殊区域内存在的城市环境设施,监控设备、桌椅、垃圾桶等都是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实物体现[2]。

1.1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功能分析

不同的公共实施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它们的组合方式决定了城市广场的服务内容。但当前主流的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功能都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共同特性。(1)基本性,即广场中的基础设施能被人感知的性能。这些公共设施可以为人们提供使用、娱乐、防护等服务。(2)环境性,即通过对广场公共设施的数量、类型、三维布局方式等进行设计与操作,使其运行效果符合人们的生活规范。(3)装饰性,即在保障了广场公共设施的功能前提下,对广场环境进行优化与加强服务操作。它包括直接的艺术处理,还有根据广场环境背景而进行的氛围渲染。(4)复合性,即可以通过少量的公共设施实现更多城市广场的使用功能。例如,广场中看到的大石墩可以起到隔离和修饰的作用。

1.2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特点

传承了城市广场管理特性的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对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它的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3]。

1)具备针对性

与广场的管理不同,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范围小些,不再包括城市广场中的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绿化管理以及人员秩序管理等,它只是管理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方案的制定更加专业化,而且具体的管理手段不具有广泛性,针对性更强。

2)管理人员的高素质要求

由于广场的基础设施是多样化的,涉及到了各个领域技术的应用。在对广场的基础公共设施进行初次安装与维护时,广场的管理人员一般不会样样精通,这就需要城市广场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都能兼顾。广场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节约管理成本的支出,而且便于设备的维护,延长其使用年限,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3)管理时间长

城市广场的项目建设是短期性的,而城市广场的管理是长久的,当然这个广场消失时也就不存在管理一说了。每一个城市广场的竣工并投入使用时,就是对广场进行管理的初始时间。城市广场得到了长期而全方位的管理,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这里的管理具体表示为对广场的公共设施的长期维护以及对广场工作员工的定期培训,而对广场使用者是长期的教育与指导。

1.3 对城市广场公共设施进行管理的意义

当前存在的市政广场已不是主流,现代化的城市广场是以商业广场为骨干,其他类型的广场为辅助。人们脑海中城市广场的形象一般是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大型公共区域,因为它在我国各大城市随处可见。具有开放空间功能的城市广场的设计理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味。它对优化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形象的标志物之一,也是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结合的产物,它创造了具有自然形态和艺术气息的开放空间[4]。因此,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可以通过作为城市名片的广场向外推广,进而被人熟知。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模式类似于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要使实际建成的城市广场符合预定标准,并最大化发挥其用途,必须有与其对应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不但使城市广场鲜明地呈现了城市样貌、文化底蕴和建筑特色,而且增强了城市自身的凝聚力和对外信誉度,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的项目投资,解决城市的民生问题,最终稳定加速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2 我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1 我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对象固定,范围有限,涉及的职能部门不多,从其管理的现状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体制不健全,过于死板。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中统一管理、分级管理的思路已跟不上现代管理的步伐。统一管理易于资金的筹集,可以及时对广场某个公共设施进行重点维修;分级管理工作目标明确,便于日常的简单维护。但是,两种管理方法的行使权限模糊,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工作效率低下。

第二,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经费不足。城市财政补助是广场公共设施维护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经费的多少与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紧密联系,除非拨款环节出现漏洞。据不完全统计,有的城市实际财政拨款低于计划拨款,使得广场管理单位很难正常工作。

第三,城市广场的管理工作内容局限,市民素质低。虽然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但仍有不少城市居民会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公共设施,比如在广场建筑物上随意涂鸦,践踏草坪等。市民素质不高、城市环保宣传力度不够是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

2.2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措施

针对我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首先,加大城市广场设施维护资金的投入,严格监督费用的使用。国家新税制的改革为城市广场提供了稳定的补助资金,可是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维护项目是长期而花费巨大的,加上人们对广场设施要求不断在上升,管理维护更难。因此,必须在维护费用上采取措施。除国家拨款以及明文规定的收费设施外,需要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比如通过为企业打广告做宣传的形式鼓励企业、个体向城市广场投资,还有社会的捐助等等。

其次,强化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与市民的业余生活联系密切,可以选择发动全民参与此工作,积极摸索管理新策略。通过成立广场文明办、广场基础设施管理意见办等分支机构,结合惩罚与教育的方式,大力宣传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的意义。定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基本素质,吸引更多人参与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

最后,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广场。利用前沿技术对城市广场公共设施进行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广场的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新建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从而对广场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处理、模拟等操作,实时提供动态信息,为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维护节约成本。

另外,健全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管理体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依法加强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走社会主义法制化道路。

结论

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虽然不同于国家的一些大型项目管理,但其关系到城市的形象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必须要时刻关注其管理的每个细节。简而概之,要做好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从城市广场客观情况出发,调动管理者的主观积极性,按能力合理分配其职,保证城市广场公共设施的管理有序执行。

【参考文献】

[1]关洪涛. 城市广场的管理[J].天津建设科技,2010(S1):441-442.

[2]杨文俊.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进行城市广场管理[J]. 甘肃科技纵横,2006(05):73-74.

篇8

关键词:树景 传统景观文化 生态环保 空中绿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也越显重要,特别是城市景观中的广场景观更是重中之重,成为近些年来设计者、居住者们瞩目的焦点。一个城市的广场景观设计的优劣会影响到整个城市未来规划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到这个城市未来景观的旅游开发。因为广场景观文化是一个城市人文、历史文化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向的具体体现,是大众聚集和交流的开放性的活动中心。广场景观体现的就是一个城市大众的审美取向和审美风格。但现实中,设计者们对广场景观的设计只重视草坪和硬质景观的设计,而忽略了景观造景的重要要素——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树景的造景设计。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的树景造景史给民众留下了深刻而广泛的景观印象,也深埋下了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特征。因此,我们在今天这个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的时代,一定要结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实际,特别是中国人实际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对广场景观规划的要求,在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设计理念和最新的设计成果的同时,也要技术而艺术地对我国的广场景观中的树景进行具有我国文化特色和符合我国民族心理审美标准的造景设计的探索。设计者在树景的安排设计中,不仅要解决大众的“生存居住问题”和大众心理上的“安全、舒适问题”,还要注意既保留我们中国文化历史特色遗产和审美标准,又要符合时代的潮流、注重生态环境。

一、现有广场景观设计的局限

我国传统景观审美讲求“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讲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融合,希望能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树景是我国传统景观造景的中国要素之一,是我国传统景观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好体现。它在我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了中华景观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景在现代景观中的使用意义和价值已经扩大,除了体现我国园林文化特色和审美之外,它还要起着绿化和美化环境、促进生态环保、调节区域气候、增加城市中有限的空中绿化面积、塑造立体绿化景观等作用。然而,在我国的现实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们对树景的应用却远远不够,树景只是作为景观的某种添加以填补景观空间的漏缺,当硬质景观出炉之后,树景更是被许多设计者无情抛弃,更别说是要设计者们去探求树景的更深层的景观艺术价值和审美应用了。这种情况特别体现在城市广场景观的设计上。我国现有的广场景观流行西方广场一览无余的模式,完全没有中国园林式的绿荫婆娑、曲径幽通、一波三折的意境和风貌,更别提树景在广场景观中所起到的一系列的生态、社会意义了。曾有人这样概括现今的城市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①例如兰州的东方红广场、西安的音乐喷泉广场、成都的天府广场都属于这种情况的典型。这种借鉴于西方模式的无树景的广场景观势必会失却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特色,以及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环保价值,更没起到有效的空中绿化作用。这就有违“以人为本”的城市广场景观规划原则的初衷了。

二、树景在广场景观中的意义

笔者认为广场景观中的树景在现代环境景观中应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促进生态环保,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增强空中绿化或立体绿化,美化视觉效果。

1.体现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和审美特点

城市广场被视为“城市的客厅”,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集中体现,也是城市文化历史和民族心理文化的融汇处,代表着这个城市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因此,塑造出一个能在各个季节都能体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又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开放性空间,城市的魅力就会倍增,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独具中国园林审美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树景便能达到此种目的。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园林在儒、道文化的熏陶演绎之下,讲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原则,这一原则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要素之一——花木造景就是这种美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其中树的造景尤为重要。花木从入土到萌芽、成株、成景,整个发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变换的动态景观,是一个春天花开、夏日成荫、秋日落叶、冬天积雪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交流和和谐相处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加上中国式的树景讲求曲直盘旋的“姿态美”,讲求不同树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音韵铿锵的“声响美”,讲求艳阳和冷月下,婆娑的“光影美”,完美地表达着东方审美神韵。广场景观规划中的树景造景就要利用这一点来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

西方的广场景观规划在体现其自身特色方面就做得很好,例如,举世闻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②,它就不仅是威尼斯城市的象征,而且也是威尼斯人的文化标志,有了圣马可广场,世人才会永远记住威尼斯这个美丽的城市,而它自身也成为现代广场景观空间设计的经典之作。圣马可广场上虽没有一棵树木,哪怕是低矮的灌木也没有,但有周围的体现其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并以此吸引来来往往的人群,使之成为广场设计中“景中之景”的动景,这是我们设计者所汗颜的。因为我们的广场景观很难在艳阳条件下留住具有“动景”之称的人群。设计者们没有考虑到我们中国人的地域条件和生活习惯,即中国人对待景观中树木的态度。圣马可广场代表着西方人的广场文化和西方人的审美观念,适应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背景。西方广场艺术排斥自然,讲求理性,追求广场布局的图案化和一览无余。广场中的树景因西方人那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而几乎被完全抛弃,广场只作为民众集散地而存在着。另外,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人们对太阳神阿波罗的崇拜,使得西方人并不惧怕太阳的灼晒,而且还喜欢日光浴,喜欢古铜色的肤色,更何况欧洲的紫外线远比亚洲地区的要弱得多。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取向则完全不同,人们不仅惧怕灼热的阳光,更是喜欢“肤若凝脂”式的美,并且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在广场边上的餐厅、咖啡厅或酒吧间里聊天聚会,而是倾向于在户外的荫凉幽静之处闲聊,既增进感情又与自然融合。

篇9

关键词:广场设计;纪念性;融合

城市化的进程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者们对于城市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功能的划分,而是划出大块的空地,给城市曾经的过往留下驻足的空间――纪念性城市广场。它在某种意义上象征了一个城市的文脉、形象以及城市所包含的内在修养,用自身的形象述说城市的历史,其设计理念及要求区别于普通的城市广场。其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活力,更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与根基。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业发展迅猛,使得建筑空间及形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的城市建筑面貌及城市肌理破坏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的现代建筑形式,同时,城市中心环境的寸土寸金,使得城市用地与广场之间的关系愈发“尴尬”。这种类似于商品的标准化设计,使得其背后的“纪念性”与周围环境产生相悖的“反融合”关系。

1.纪念性广场的意义

“纪念性广场”单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利用特定的元素怀念某些特殊的人或者事物的一个公共陛场所。“纪念”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其精神内涵与文化发展是城市进步的源泉之一,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这一行为有了一个特定的空间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纪念性广场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其形式逐渐向综合性、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变革,以适应当前文化下的城市需要,为城市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意义大概包含以下3种:(1)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空间,纪念性广场既满足了空间需求,又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家庭之间的户外互动。同时,其独特的空间环境设计手法满足了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要求,使得广场本身具备一种空间的和谐之美。(2)在具备艺术感之余,纪念陛广场又具备独特的精神气质,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唤起人们对于往事的情感及共鸣,达到陶冶性情、放松身心的目的。(3)好的城市纪念广场因其独特的背景文化可以使其融入城市背景中,为城市起到宣传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游客达到促进经济作用,其地标性意义可以使之成为城市名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2.纪念性广场与周边环境互融性的含义

纪念性广场与周围环境的互融性有2层意义:一是在物质方面,纪念性广场与周围的建筑、交通、环境等具体到每一种设计元素的相互包容;二是精神层面,纪念性广场与周围环境在功能、文化或者历史层面的融入。这2个层面都包含城市建设者对于广场本身与周围环境追求彼此互生、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3.纪念性广场与周边环境互融性实例――郑州二七广场

3.1二七广场项目背景

二七广场位于郑州市中心商业繁华区,毗邻郑州火车站,周围百货及商业店面繁多,其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坐落于二七广场中心,是为了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而建,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3.2二七广场与周围环境互融性缺失分析

3.2.1核心地位的丧失。二七广场曾经作为郑州核心的地区,包含了多数的大型商场,从20世纪开始,逐渐成为繁华的中心。但随着新城的发展以及市级中心的东移,二七广场在郑州的“核心地位”逐渐没落,加之周围环境常年拥挤,使得周围的环境以及交通呈现出杂乱的无序感。

3.2.2其标志性纪念广场作用的逐渐削弱。二七广场是郑州最具标志性的纪念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历史。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扩张的不断加剧,二七广场以及其二七纪念塔已经被周围不断高涨的建筑物和放射状交通网所包围,周围密集的商业建筑群和繁复的交通道路体系使得二七广场丧失了标志性地位。虽然城市的发展无法忽视建筑及交通的增长,但是纪念广场应该有自己多踊的包容性,使其能够较好地融入相关的环境场所。二七广场与附近商业的内在联系过于单薄,使得其广场功能大大弱化,这就需要思考如何处理广场与周边之间的联系,重塑其核心地位。

3.2.3纪念性与商业性共存。纪念性和商业性在二七广场都具有深厚底蕴,二七塔已然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而郑州则为全国的交通枢纽。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人们在追随经济脚步的同时,忘记了广场本身存在的目的。同时,由于周围商业建筑高度的增加对二七塔造成巨大干扰,使其在商业建筑冲击下显得十分单薄,而周边的交通环境也极大地弱化了广场功能。

篇10

关键词:广场绿化;环境保护;美化人居;包头市;城市园林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3-0124-02

包头市获评中国西部唯一的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城市绿化广场建设和维护管理水平是考核评定的亮点。绿化广场是城市园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搞好各种类型的大型广场、街心广场、厂区与居民区广场的绿化工作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西部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较差,风沙气候多,年均降水量小。城市的广场绿化主要有三大目的:一是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水土流失;二是美化人居,改善公共环境形象,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广场绿化可以美化市容、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条件;三是有利于缓解城市拥堵,放大建筑物间距,制止违法占用公共用地开发建设和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因此,绿化广场的工作内容、设计要求、功能作用,以及如何开展绿化广场的建设与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有必要探讨研究。

一、广场绿化的内容

大型广场的绿化包括主题广场集中绿化、广场道路分隔带绿化、功能区域特色绿化、立体装饰绿化和防护带绿化等几部分内容,相互连接穿插形成广场绿化系统中点、线、面、片的有机结合。街心广场绿化和居民区广场绿化以交通分隔绿化和环境装饰绿化为主。

大型广场绿化的植被应体现立体式结构,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混交多层结构,因地制宜种植乔木、灌木、草坪、花木等植物群落,丰富绿化的多样性,避免结构上的单层化和拼图式组合。如包头市中心的银河广场,充分发挥大型广场的宽阔空间条件,保证区域植物量的占有率,形成广场绿色植物树、灌、藤、草、花相互呼应的层级结构,也实现了广场周边的生态优化,使广场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区间道路分隔带绿化按广场的功能分区、景观要求、视觉引导将植物按矮树、灌木、草坪进行合理布置。功能区域的特色绿化可以在植物品种上跳跃式种植或摆放。广场周边绿化的植物选择应避免形成整体式分割,无论是灌木或矮树,保持视觉上的通透,与广场周边环境融合。

街心广场绿化要求结构简单,体现环境美化和交通安全通畅的双重功能。选择绿化植物的品种与种植范围以能够保证车辆通行视线、吸收噪音为主,广场周边的安全区域可以种植普通花木。居民区小型广场绿化以灌木、花草为主,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和美化起居环境为标准,不适合名贵草木种植与多种植物的层级混种。

各类广场的边坡和通行路旁是最易水土流失的区域,因此,对存在水土流失的区域或可能绿化的区域,应尽可能绿化。通过绿化防止流水冲刷、风蚀,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创造优美的广场环境。

二、城市广场绿化的设计要求

广场绿化是城市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比普通绿化如公路绿化、荒山荒地绿化要求的标准高,美观性、技术性强。城市广场绿化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园林艺术设计风格,可以表现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也可展现当代城市发展的主题,是构成城市风景的重要元素,也是融入人居生活的公共艺术。广场绿化的特点和总体要求应该是:美观舒适、主题突出、宽阔通透、景观协调、生态环保、方便交通。广场绿化工作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大型广场的绿化工程要与建筑规划相协调,除满足绿化要求外,不改变和减少广场使用功能。植物栽种、设计装饰、绿化施工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2.以人为本,场景美观原则。广场绿化直接影响广场的整体设计理念和审美目标,如包头市的银河广场、青宾广场的绿化效果甚至承担了广场的主题角色。从以人为本的需要出发,城市广场的形象是静态的,而绿化植物是有生命特征不断变化的。广场绿化应以人居生活需求和环境美化需求量身定制,充分发挥出绿色植物的观赏性,使绿化塑造出植物景观,在不同区域、不同空间、不同层次凸显广场景致。

3.主题一致原则。城市广场主题突出,形态各异。广场绿化应与广场文化主题保持一致,既可以映衬广场的设施景物,也可以与广场其它相互独立的元素互相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如包头市的马头琴广场具有浓郁的蒙古族文化主题元素,植物栽种选择草坪、低层花木等草原普通植物,植物造型也多体现骏马、蒙古包、马头琴等蒙族元素,使人置身于城市广场,犹如进入草原花香。包头市北方重型工业公司厂前的兵器广场,在绿化植物的外形设计与构图布局上,树木、草坪、灌木丛的剪裁形态、组合造型呈现出兵器种类的多样性,也保持了军工生产企业广场绿化的主题统一,成为来包头市参观宾客的必来之地。

4.绿化配种符合植物特性原则。应根据植物的自然生长特性安排广场绿化的功能要求。如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的树木栽种可选择阔叶树,夏日遮阴避暑,冬天挡风纳阳。在精致的区域和相对狭窄的空间栽种常绿植物,如包头市植物园广场、生态园广场的入口处基本栽种了松树,既有迎客松之意,又彰显高雅华贵。

5.空间通透,宽畅舒适原则。各种低矮灌木花草在地平线层面上,虽然不是实体障碍,但可以分隔空间的边界与范围。各种高树的树干在垂直立面上可以限制空间的通透。所以植物的栽种要利于依靠地形显现的空间开阔感,强调视觉上的穿透力。比如广场的凹凸地形,绿化植物栽种在高地处可以增强空间效果和观赏性,栽种在洼地或凹地里面会减弱空间效果。

6.因地制宜的原则。应根据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不同特点势来设计广场绿化内容。北方宜栽植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与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绿化前应测定土壤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硬度等。按一定形状进行规则式配种时,不要破坏广场区内自然生长植物群落,因地制宜利用组合,也可修饰成为广场绿化的观赏个体予以保留。

三、广场绿化的功能

1.装饰城市功能。城市广场基本是城市中心的公用开阔地和主干道路交汇区,对广场的绿化是城市美化必不可少的工作。包头市拥有一百多个大中小型的各类广场,绿地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筑物之间、道路之间的各种广场都拥簇着绿色植被和争奇斗艳的树木花草,给这座工业城市增添了优美和舒适的空间,也为包头市被评为联合国人居奖发挥了作用。

2.保护生态功能。通过城市广场绿化可以提高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生态效益,缓解城市化过程之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广场绿化可以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吸附灰尘和工业排放颗粒物,减少噪音,改善水质、改良土壤等。

3.美化人居功能。包头市区的人居环境被誉为北方城市的大花园,广场绿化营造了城市里众多的休闲生活环境,缓解了城市中的建筑物和交通工具拥堵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广场绿化的维护

广场绿化的维护比普通绿化花费较多的工作量和较高的成本。广场绿化的日常维养护主要是栽种前期保护、定期检查、灌水、松土施肥、造型修剪、防治病虫害和补植等。

1.干旱和少雨时期,应及时进行人工浇水,补水量应随花木的需求状况和土壤气候情况确定。

2.栽种前期做好幼苗保护,公共区域进行围挡明示,防止践踏。春夏季要进行锄草和松土。夏秋季节做好造型维护与日常养护。

3.土壤条件差的地块或栽种需要肥料的花草林木应及时予以施肥,促进其生长。

4.城市广场的景观要求较高,各种花木草皮如损害枯死,要及时补种。补植的树苗,应与原来应植的树苗的种类相同,成型后不影响原有观赏效果。

五、广场绿化的管理

1.城市广场的绿化工作应发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作用。包头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地方广场绿化管理办法,实施统一规划,分级分类进行管理。

2.对广场绿地的侵害行为,绿化广场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3.各类广场的建设规划中,应优先保证绿化建设用地。已经确定的城市广场绿线范围内土地,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征用或损毁,也不得变相改作它用。绿化广场的界址,由建设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申请,绿化广场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规划具体划定,并向全市公布。

4.各级政府加强广场绿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包头市实行建设资金政府投入为主、吸纳社会投资为辅的方式,全方位拓宽广场绿化的投融资渠道。居民区广场、厂前区广场的绿化资金基本为建设开发商与企业投入。鼓励社会法人、民营企业家通过市场补偿的方法投资、捐资或认建广场绿化与维护,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

5.注重实效,保证广场绿化工程质量。城建园林部门应加强工程质量验收与广场绿化的日常监督管理。广场绿化企业必须取得绿化施工资质,严格执行广场绿化设计与工程现场管理制度。园林绿化管理单位做好领导与监督检查,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各司其职,广泛宣传广场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支持维护广场绿化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敖敏霞.当今中国城市建设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方中仓.城市建设辩证法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J].住宅科技,1981,(8).

[3]俊学,唐石.谈谈对兰州市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兰州学刊,1980,(2).

[4]宋俊岭.国外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J].城市问题,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