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架构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架构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清洁城市”的智慧 信息化技术下的智慧城市与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智慧城市评价系统的设计研究 用智慧的理念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的发展 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细胞单元” 智慧照明,光影下的智慧城市 基于智慧城市的知识社区研究 城市的智慧化演变 智慧城市的管理之道 基于SOA的GIS让城市更具智慧 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实现城市的无限“智慧” 全球智慧城市系列(五)智慧城市中的教育 智慧城市的“深圳模式” 城市应急中的“智慧” 浅析智慧城市的发展 2013智慧城市的背后 IBM的智慧城市之道 智慧城市的交错时空 读懂城市的智慧内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129.
[2]雷之宇,朱训宇,张麟.Java实用组件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林胜利,王坤茹.Java优化编程[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美]HERBERT S.Java编程Cookbook[M].张君施,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美]JOHN 2.0应用程序调试[M].陈缘,邹建峰,郑琼,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武俊生.双基、改性双基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3,36(2):3539.
[7]梁爱虎.SOA思想、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薛辉,邓军,叶柏龙,等.分布式数据交换平台在电子政务中设计与实现[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2,35(6):4447.
[9]文雄军,刘树锟,廖曙光.智能公交系统电子站牌的研究与设计[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2,35(5):4246.
篇2
智慧城市智慧在何处?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结果,智慧城市是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大协同,智慧城市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智慧城市的重点在智慧服务和管理。
信息技术合力
以物联网、移动通信、云服务和系统集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建设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以智能传感器和卫星定位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实时采集的问题;以3G、4G、IPv6等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解决信息高速传输的问题;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代表的云服务技术解决信息高效处理的问题;以数据库技术、软硬件集成等系统集成的技术解决各系统整合协同的问题。
如果说信息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可能,那么,单个的信息技术还是不能解决构建智慧城市的所有难题,只有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大集成、大协同,才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能。
大综合是指智慧城市是一个巨型的系统。在结构上,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服务、安全体系、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方面,同时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领域。大集成是指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各领域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堆积,而是采用科学的系统集成方法,实现同构、异构系统的有机衔接、互联互通。大协同是指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系统之间可协同作业,高效处理各类事务,同时,各类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因而也是可发展升级的。
智慧城市的作用不容小觑。智慧城市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杠杆,能够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能够带动数字内容、运营服务业发展;能够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智慧城市的重点在智慧服务和管理。第一,通过网格化的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准、可视、可靠的网格化城市运行管理网络延伸到社区、家庭和个人,逐渐覆盖城市所有要素,有效支撑城市安全、可靠运行。第二,通过网络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在东京,电子病历系统在各类医院基本普及,医院采用笔记本电脑和PDA实现医生移动查房和护士床旁操作,实现无线网络化和移动化。在首尔,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道路、停车场、地下管网等设施的运行状态。在迪比克,以智能的水、电和交通运输为重点,通过互联网、计算机、传感器、软件等一套智能系统,用以指导政府、企业和市民用水、用电和交通运输。
问题待解
当前,在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重建设投资、轻应用服务,重社会管理、轻公共服务,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建设和运维模式难以持续。
不难看到,许多地方在规划和实施智慧城市过程中,仅仅关注单个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智慧城市统筹规划和总体架构把握不够,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形成新一轮信息孤岛,造成新的投资浪费和重复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为公众提供实用的服务,为公众带来实惠。但在实践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通常被当成政府形象工程。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观念,导致软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与硬件投入比例失衡,呈现出高硬件投入、低软件投入的局面。从50多个城市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智慧城市工作重点来看,智慧城市更多关注社会监管功能,而非公共服务。很多城市采纳国外厂商的解决方案,并依托国外厂商建设城市重要领域的信息系统,这必然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当前,我国芯片、元器件、网络设备、通用协议和标准90%以上依赖进口,防火墙、加密机等10类信息安全产品65%来自进口。采用国外信息技术和产品,一方面将使所有信息暴露在别人眼皮底下,信息泄露无法避免;另一方面,我国的重要信息系统等将更易受到攻击。
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再加上缺乏运营和运维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制环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难以持续推进。
多管齐下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问题的出现恰恰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应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对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正负面因素进行统筹考虑。
在建设策略上可采取“梳子型”法。梳子筋是以若干模块形成的可组装可拆卸的支撑平台,梳子齿是独立存在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与支撑平台组装在一起,形成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信息孤岛,实现关联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城区发展,推进产业经济和城区发展的协调融合。
要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市场动力,中国不缺资金也不缺市场,有了资金和市场,产业就能够培育,包括智能装备产业、软件集成行业、信息服务业等。
要推动建立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业体系。一个是要加强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信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发,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市场,把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研发出来,加大对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加快国产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推广。
篇3
【摘要】对智慧校园系统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智慧校园系统架构和建设方案,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 系统架构 信息化 云平台 统一平台
doi:10.3969/j.issn.1006-1010.2015.19.000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5)19-0000-00
引用格式:杨婕.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探讨[J]. 移动通信, 2015,39(19): 00-00.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Scheme of Intelligent Campus in Universities
YANG Jie
(GCI Plan & Desig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Guangzhou 510310, China)
[Abstract] The potenti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system were analyzed and suggested. In view of thi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scheme of intelligent campus were designed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Key words] intelligent campus system architecture informatization cloud platform unified platform
1 智慧校园的建设背景
在全球信息化进程推进和国内智慧城市大批规划建设的背景下,作为新技术教育和研发前沿的高校也必然会积极加入到信息化和智慧化的建设中。高校信息化程度是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信息化的手段也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工具。本文基于对智慧校园的文献研究及规划建设经验,对智慧校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并以此对智慧校园的建设需求和方案进行总结。
2 智慧校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建议
智慧校园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从前期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各部门、各学院各自为政,缺乏对整体需求、数据、架构的统一梳理和规划,导致系统之间共享程度低、信息孤岛严重等问题。
(1)信息系统分散建设,重复投资、异构、信息孤岛等问题严重。
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系统仍然是按照部门来进行建设,各部门信息化意识及能力参差不齐,建设时只关心本部门的功能需求,而缺乏统筹的考虑,导致同一功能在不同系统中重复建设,技术路线各不相同。
为解决以上问题,有以下几个建设:1)将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到学校战略层面,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以及建设领导小组,并邀请行业内有相关建设经验的专家、学者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2)在建设初期通过摸底调研和需求收集,统一编制顶层规划,打破部门划分、面向服务对象划分系统,明确总体架构、系统划分以及技术路线。3)日常建设中,业务部门提出第二年的需求,通过信息化部门、领导小组和专家的评审讨论,通过打分排序,确定实施内容和建设计划。
(2)基础数据不健全,数据采集、分析困难。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由于各部门数据管理的水平、配合程度等不同导致数据收集不完整,从而难以进行合理的分析。
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技术和管理这2个方面入手。技术方面:完善健全基础系统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助数据的管理;使用云计算技术帮助完成数据存储的共享;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标准;建设数据交换平台,使数据充分共享。管理方面: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并将其纳入日常考核中;各部门配置兼职的信息化人员,协助部门解决日常问题并将问题反馈,提升系统使用效率。
(3)应用系统过于依赖厂家,功能不适用。
在应用系统的建设中,往往出现招标选定厂家后,直接使用厂家通用性应用系统软件,而未根据自身需求对软件功能进行梳理和设计,造成功能不适用的情况,同时也导致了很多系统在上线后越来越少人使用,造成系统的闲置浪费。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业务使用部门应全程参与到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升级中,使得信息服务能够不断与业务需求的变化相适应。在招标前梳理功能需求书,并在确定厂家后,与其共同细化功能、流程和接口设计;在系统建设过程里程碑中设置质量控制点,采取用户需求确认、用户功能确认、用户系统运行确认等机制,确保设计与需求一致;通过各类测试和例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运维阶段及时收集反馈的问题并定期总结,以此作为下一阶段优化升级的依据。
(4)运营模式缺失,资金缺口大。
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才能保证其健康快速发展。在当前阶段,学校是主要投入方,但是单靠学校投入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元化的投融资以解决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解决的方法建议:学校投入启动资金,拥有部分运营权,与合作单位共享收益(前向向使用者收费,后向向广告商收费);在建设中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以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加强信息化能力以降低后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信息系统集成单位以资源置换的方式准入,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等。智慧校园运营模式建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校园运营模式建议示意图
可以混合建设运营模式为核心,通过充分调动学校、合作单位双方力量,构建投入产出的商业模式闭环,确保信息化建设长效开展。
(5)技术人才缺失及流失。
在高校信息化工作中,由于被重视程度低、人员编制数量限制、缺乏晋升途径等原因,导致人才缺失及流失现象严重;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严重失衡。
智慧校园是一个高新技术的工程,需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人才体系的结构和数量。因此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进行人材保障和建设。1)制度上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编制,并设置合理的晋升途径;2)打破部门壁垒,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结合的IT人才队伍,形成外包+自主结合的建设方式;3)与学校教研相结合,设立关于智慧校园的课题研究,同时实际的建设经验和案例也可分享到教学中。
3 智慧校园系统建设方案
基于以上的问题分析和建设建议,对智慧校园的具体规划思路和建设方案总结如下:
3.1 智慧校园规划思路
在智慧校园建设时,应遵循一定的思路和步骤:先通过对校园信息化现状和需求的梳理,结合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规划和技术发展情况,进行统一的顶层规划,再分步分批完成各类系统的落地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内容规划思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校园建设内容规划思路示意图
3.2 智慧校园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和学校相关的各类人、各类组织的各种活动需求,因此在需求分析时应该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对各类使用者进行分类和需求分析,最终得出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服务的需求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科研人员、校园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外部院校、企业、校友等,结合其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活动情况,将主要需求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智慧校园需求分析表
需求对象 教师 学生 科研人员 管理人员 其他学校、企业、校友等
需求分析 教学需求 学习需求(入学、留学、课外培训等) 项目管理 安全管理 院校交流
人事需求 科研管理 资产管理 企业招聘
办公需求 工作需求(勤工、就业等) 学术管理 人事管理 学企合作
科研需求 教学管理 校友交流
医疗需求 生活需求(购物、就餐、住宿、医疗、娱乐、交流等) 招生管理
深造需求 招商管理
财务管理
通过以上简单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出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其需求要有相同也有不同,主要体现如下:
(1)大部分数据是同时存在于多个需求中的,如学生的成绩、就业情况等,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都需要知道。
(2)应用层面上对于不同用户、不同场景情况各不相同的,如学生的成绩,学生关心的是个人情况,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学班级情况,教务是关心同类课程的整体情况等。
(3)同一个应用需要多种方式展现,再如学生的成绩,需要提供短信推送通知、手机端查询、电脑端的输入、查询或汇总统计等。
要满足以上的各类需求,通过单个系统的建设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多种类系统、多类型数据及多形式的界面充分融合来达成。
3.3 智慧校园总体架构
从智慧校园的需求出发,参考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对系统架构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智慧校园整体架构示意图
智慧校园的整体架构主要由感知层、基础网络设施、数据中心云平台、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展示层组成。
3.4 智慧校园建设内容
在总体架构的指导下,将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主要分解为基础设施、统一平台和应用系统共3大部分,感知层的建设内容结合应用系统进行部署。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和云平台的建设。
1)基础网络
智慧校园中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需要通信网络的支撑,目前常用的网络分为固网和移动网。
基础网络提供3大类需求:满足校园内学生、教职工等的互联网上网需求;满足校园内学生、教职工等访问校内数据中心应用平台的需求;满足校园内如刷卡器、摄像头等各种感知终端与中心平台通信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基础网络都通过与运营商合作的方式进行建设:由运营商完成校园内部的主干光缆和电缆布放,并提供互联网出口,通过部署认证计费系统和学校一起进行互联网上网业务的运营;学校完成内部教研网络的建设,满足内部通信和安全的需求。网络建设时要注意网络层次、结构的设计,通过各类隔离、认证手段,控制终端接入权限或实现运营管理,通过域的划分完成安全管控。
2)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数据存储、数据共享、业务应用的统一承载中心,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完善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注意安全和能耗的问题:
安全方面:选用合标的土建基础规范的机房设计,注意机房承重、机房耐火等级、供电条件、机房监控等方面的要求,减少安全隐患。
能耗方面: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后,能耗将是其维护过程中最大的一笔支出,如果在建设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绿色节能的设计,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维护费用。节能的手段一般有制冷、通风及加湿系统的节能设计,供电电源系统的节能,提高IT系统集成度,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的应用等。
3)云平台
云计算技术已经进入了全面商用的时代,其具有高可靠性、可扩展性、部署快速灵活性以及节能减排等特点,可为智慧校园解决基础设施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并在统一运维上大大降低人员配置需求。
同时,依托云平台可以为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在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开发环境资源等方面提供IaaS和PaaS层云服务;在教学和办公方面,还可以依托云桌面技术,完成教学环境的快速部署、教育资源安全保护以及桌面漫游;通过在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环境部署瘦客户机,还可降低设备采购和维护的成本。
(2)统一平台
统一平台主要包括统一认证平台、统一门户、一卡通平台和数据库平台,通过基础体系应用的建设,为学校的各类具体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统一入口。
1)统一认证平台
统一认证系统主要实现多应用系统间的用户账号管理、用户身份认证、分级权限管理和单点登录等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2)统一门户
通过统一门户的建设,学校对外“一张脸、一扇门”,再加上与统一认证系统的结合,用户通过一次登录就可以连续使用到校园中的各类资源,实现各种应用服务的无缝接入和集成。
3)一卡通平台
通过统一建设一卡通管理平台,使在校园中的各类活动和应用都可以基于一卡通来开展,如门禁、停车、补助领取、费用代缴、电子钱包、图书借阅、身份识别等。
4)统一数据库
为了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在前期就要统一考虑对数据库的规划和建设,主要进行2个方面的考虑:
数据标准化:在全校范围内作为数据编码的依据和标准,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了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统一数据管理平台:是对各种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为数据共享,深层次数据挖掘、分析作基础;提供整个学校各类应用、统计分析、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
(3)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的建设由于各个高校的目标定位及管理模式的不同,其建设的重点和内容会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包括招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科研与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对外交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等。
各个系统在完成自身功能完善建设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与相关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和流程互动,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
4 结束语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将其放到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需要打破部门划分,以面向服务对象的思路来进行系统划分;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让所有人真正享受到智慧校园带来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 2010.
[2] 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119-125.
[3] 何春莲,李琼,胡元. 高校构建智慧型校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红河学院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21): 101-103.
[4] 沈霞娟,高东怀,刘健,等. 面向智慧校园的第四军医大学新校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初探[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12-17.
[5]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 2012(4): 12-17.
[6] 王燕.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9): 88-92.
[7] 中国电信智慧城市研究组. 智慧城市之路:科学治理与城市个性[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8] 汤兵勇,李瑞杰,陆建豪,等. 云计算概论[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9] 岳梅樱. 智慧城市:实践分享系列谈[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10] 李林.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篇4
关键词:架构设计;定位导航;关系数据库;Android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73-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alm Travel Xitang APP
WANG Huan, PAN Hai-tao, YANG Xiao-hui, RONG Hou-chao, YAO Yu-li, YUE Guang-xue
(College of Mathematics Physic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0, China)
Abstract: As the smart phone quickly populizes,the software of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manding.Whether it can work well of its interface and bring customers a satifing experience crucially decides whether it can be used for long it the smart phone.And the design of UI is especially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system.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integrates the technology of navigation, voice broadcast, data storage and so on.Based on Android system it connected all kinds of resource library by using relational data base and realized many funcations of it.
key words: architecture design; navigation; relational data base; Android system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注重,旅游作为一项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享受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对服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苛刻,不仅是当代年轻人,还有老人和孩子都希望能得到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旅游不仅仅是传统的跟随旅行团旅游,越来越多人选择更加多样化的出行方式,为了实现大多数人理想的旅游方式,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云端技术,融合了网络检查技术及信息技术的“手掌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将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方式的新趋势。
掌游西塘APP系统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了多个功能模块,解决了传统旅游方式存在的不足。
1 旅游APP开发现状
1.1 旅游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各种需求也随之而生。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
传统的旅游方式主要是用户通过旅行社的方式来外出旅游,旅行社(Travel Agency)是一种通过招揽、组织旅游消费者,获取相应的中介费用或旅游供应商的佣金的企业。传统旅行社相当多数都是“散、弱、差、小”的旅行社。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现阶段旅游行业呈现出休闲度假游需求上升、散客化自由行趋势明显,这些因素都驱动着旅游在线化的加速发展[1]。
目前的旅游经济还存在很多技术性的缺陷: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等资源的分布利用不均衡;旅游城市的基础系统之间互相隔离,成为信息孤岛;各种配套服务的滞后等等。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行路难、吃饭难、入园难等问题;主管部门也存在着各种管理难题。在当今高度信息化时代,依靠传统方式的发展已经遭遇到瓶颈[2]。
1.2 用户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外出旅游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休闲方式的第一选择。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在出门之前就能对旅游相关知识及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可以享受到各种快捷方便的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旅游APP的便携、随时随地使用等众多优点迎得了用户的肯定。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一个旅游信息全面、操作简单、使用流程简易、服务优质的旅游APP。以用户的真实体验(用户使用旅游APP的目的、需求、感受和行为习惯)为出l点和落脚点,把信息整合构建思想与旅游APP的建设结合到一起,旅游者通过下载APP,收集全国各地的旅游信息,制订自己出游的旅游线路,预订各种交通票证、住宿房位、娱乐项目,并在手机APP的帮助下完成“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活动。
2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思路来自于用户的体验,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关注用户的吃、穿、住、行、游等方面,设计了能为用户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的软件应用程序。
系统架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景区地图导航,用户通过查看地图导览图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景点、住宿和店铺,全景图利用三维街景让用户真实体验实际景区;景区天气预报,通过景区气象的智慧推送,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西塘的天气,选择合适的时间出行;景区景点介绍,该模块下增加了语音播报功能,用户可以点开任意自己感兴趣的景点,APP会马上进行语音播报,解决了用户边走边看手机的问题;景区美食介绍,用户可以在该模块看到各色各样的美食,同时提供各商家的联系方式,只要动一动手指,便可让浮现在图片上的美食变得触手可得;针对用户的消费行为分析,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景区住宿介绍,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系统会自动展现满足要求的民宿和酒店;另外西塘风貌、西塘印象和西塘文化也会给用户提供更多有关于西塘的信息,根据季节、节气动态为用户提供当季景区最热门的名俗活动,有指向性地为用户推荐旅游景点,用户可以通过查看这些模块的内容来选择最佳出游时间,提高出游质量。如果用户没有联网导致部分功能无法使用,App会及时提醒用户,并在联网之后自动同步数据,让App恢复正常工作。
总体交互图如图1。
3 软件开发平台
3.1 数据库设计
使用Couchbase Lite访问Couchbase Sync Gateway以获取数据,并且在本地缓存。而天气数据是从OpenWeatherMap获取的,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解析之后,使用Android自带的Sqlite数据库进行存储。通过使用数据库保存数据,保证即使网络连接有问题,软件依旧能提供服务。而语音是否自动播放这种软件配置,则使用Android自带的SharePreference进行存储。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如下:
3.2 架构设计
项目文件结构采用Android gradle标准目录结构,在 app/ 目录下存放这个应用的相关代码和数据,app/libs/目录下存放第三方jar, aar和jniLibs,app/src/androidTest/ 目录下存放Android Instrumentation Test代码,app/src/main/java 目录下存放app的java代码,app/src/main/res下存放资源文件。
3.3 技术分析
本项目的客户端使用了Android系统,通过谷歌的Android studio2.0版本对移动app进行开发,采用了文档数据库技术、关系数据库技术、图片数据缓存技术、网络状态检查技术等。服务器端使用Couchbase Server + Sync Gateway来保存数据,使用了文档数据库技术、分布式云存储技术(数据库存放在阿里云上)。服务器端使用Apache httpd来提供图片下载支持。App将会采用百度或者高德的地图api进行定位的功能,天气这个模块显示了1个星期的西塘概要天气,包括日期、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数据。天气数据的来源为OpenWeatherMap,系统会定期从服务器端获取天气数据,用户也可以使用下拉刷新直接获取最新的天气数据。天气数据在本地使用sqlite数据库进行离线存储,保证即使网络有问题,软件也能继续工作。地图功能通过调用百度地图SDK,对用户实现在西塘游玩的导航,提供用舯憷的信息。
4 结束语
掌游西塘APP实现了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全面优质的服务。通过使用Android系统对移动APP进行开发,主要的技术是定位导航、数据存储和语音播报。通过采用这些技术,我们顺利完成了APP的开发,实现景区剖析,将整个景区完整的呈现在游客的面前,使得游客对自己的出行制定详细的旅游计划。
参考文献:
篇5
中国普天的展台位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号馆中心入口显著位置(展位号:8A001),展台按照信息通信与网络安全、互联网+创新行业应用、低碳绿色能源以及创新创业平台等参展重点业务分为四个展区,分别向观众展示普天在互联网+、智慧行业应用等领域给人们工作、生活所带来更科学、高效的创新体验。
互联网+更精彩
本次展会上,中国普天展示了智慧民生,以及信息技术在大扁平化调度指挥平台、智慧政务、智能电网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医用箱式物流等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将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和体验带给观众。
针对“互联网+”普天智慧城市建设,中国普天创新提出了“平台+中心+智慧应用” 的整体解决方案架构,平台包括: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结构化数据)、城市视频共享平台(非结构化数据),在平台上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和分享;中心包括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主导“一库一图一锁”的概念;智慧应用包括面向智慧政务、智慧平安、智慧管网、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管、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与城市管理、产业经济和民生服务等相关的应用领域。目前,中国普天已在新疆、内蒙古、山东、湖南、江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市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同时,中国普天作为国内LTE宽带集群产业领域进入最早、推出产品最早、首创标准的厂商,在国内率先采用TD-LTE技术体制,开发了满足政府和公共安全需要的4G LTE宽带多媒体集群专网,以及从系统、终端、网络、平台及业务应用端到端解决方案和高集成度的一体化基站产品。不仅能够提供可靠、及时、专业、高效的语音集群、宽带数据、高清视频及可视化指挥调度等丰富的综合业务,还可针对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充分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要。
在智能电网和智慧交通领域,中国普天将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网络和终端产品与电力信息化应用紧密结合,基于电网授权使用的230MHz频段,深度定制出具有知识产权的LTE230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已在国网、南网、石油等行业建成多个无线专网,性能稳定可靠,为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信息化提供了良好支撑。
普天本次展示的城市轨道交通LTE-M系统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的TD-LTE技术的车地无线宽带通信系统。按照LTE-M规范设计,具备CBTC(基于通信的信号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集群调度功能,满足互联互通要求,能够应用于城市轨道的信号系统无线传输、PIS车地传输以及列调系统等重要方向,并以保证全线场强覆盖,提供性能稳定、高速率、高带宽的通信网络为最终目标,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开展试验网建设。
信息通信,传承创新
本次展会上,中国普天在信息通信与网络安全领域重点展示:5G自动驾驶技术、基于NFV的增值业务云平台体系、政企虚拟专网安全接入解决方案、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多业务超融合云平台、商品流通追溯体系管理平台、网络安全关键应用监测系统等。
在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领域,中国普天借助在4G通信技术研发的经验,依托国家重大专项《支持3D地图重构及自动驾驶的5G传输技术研发与验证》,积极投入面向自动驾驶的5G技术研发,引入先进的新型编译码及调制技术、新的帧结构设计技术,与国内知名车企和地图厂商合作集成高精度3D地图和自动驾驶应用平台,构建试验演示平台,打造更高的可靠性、更短的时延以及更快的传输效率的网络体验,增强5G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在5G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力。
政企虚拟专网安全接入解决方案是普天企业结合目前通信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推出的一体化安全接入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对于车联网、移动OA、视频监控以及物联网等业务的安全接入与管理,可同时支持国内联通、电信、移动三大运营商以及虚拟运营商等多链路的接入,是企业的良好选择。
移动网络融合统计分析系统则是为满足电信运营商对各类移动网业务的使用及用户的发展的数据统计分析需求而开发的,提供各类移动网络业务的融合接入平台,涵盖C网、CCG内容计费、LTE网络话单及认证日志等各类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针对业务使用量、用户、网络服务质量等各类统计、分析与查询功能,以及跨网络类型的功能融合,有效降低操作复杂度,提高运维及业务分析的工作效率。
新产业,也“智慧”
在低碳绿色能源以及创新创业平台区域,中国普天展出了拓展新产业、新领域的成果。
在新能源电动车运营领域,普天展出了自主研发的首个全国性的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云平台。该平台实现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的数据采集、汇总和分析,并可为政府提供安全与行业信息监管分析、评价和考核的服务,有效推进我国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缓解目前电动汽车推广的充电难问题。该平台还是普天新能源应用“互联网+”理念的成功案例,用户可通过普天充电助手APP,获得延伸至互联网、车联网的综合服务,实现个性化的充电设施运行信息查询、预约等服务。
普天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则是将传统的家居“智慧化”,该系统在传统面板的基础上,融合了安防监控、环境监测、家电管理、智慧照明等智能家居功能。如用户在家中,可以通过环境监测面板查看PM2.5、可燃气体等是否超标,温湿度是否合适;可以通过智慧调光面板将灯具的照度、升温调节到合适状态;可以通过面板给手机无线充电等。离家时,则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家中情况,并进行各种操作。
在能源智慧管理领域,普天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自主研发了普天大数据能源管理平台即综合能源管理平台,采用创新的服务中心理念,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模式解决了目前监控平台的核心问题,通过远程服务和在线诊断结合,打造真正能使用、有效果的能效监控平台。
篇6
关键词:智慧城管,物联网,GIS,移动互联网,监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资源管理方法也在不断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公共资源管理不仅涉及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市政部件,还需要统筹协调和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国土资源、房地产开发、城市交通、林业水利、民政、环保、电力等许多部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城市公共资源管理内容的外延也将继续扩大,凡是为经营城市或保证城市正常运行、提供服务或可能影响城市运行的部门和行业,比如公安、消防、工商、旅游、经济、商贸、文化、宣传、电信、邮政、无线通讯等都将成为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之一,这使得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公共资源的管理和监控难度越来越大,然而城市的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务的质量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管理部门面临着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实现对不断增长的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的问题。
利用物联网全面透彻感知,赋予城市部件一定的生命力,实现对部分城市公共资源信息的自动采集和远程监控,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将分布范围广泛的城市公共资源和地理位置有机地融合到一体,通过宽带泛在互联,实现城市管理者、市民、企业多方的协同,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2. 系统功能设计
城市公共资源监管系统主要由基础资源管理、地理编码、信息采集、监督受理和协同工作六大业务模块组成,其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 1系统功能架构图
城市公共资源监管系统可以通过浏览器和手机APP进行人机交互,实现对系统的操作和使用。它的运行环境主要由系统主机、通信网络、移动终端和前端设备组成。其中系统主机包括服务器和存储;通信网络主要由局域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组成;终端设备包括PC终端和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二维码和各种传感器(如压力、温度、红外等传感器)等设备。通过摄像机、二维码和各种传感器,可以实现一些信息的自动采集,对公共资源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将公共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显现,从而有效提高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城市公共资源监管系统功能主包括系统管理、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地量编码管理、信息采集、监督受理、协同工作和外部接口几部分组成。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主要实现对资源的分类管理、信息维护和查询统计等功能。资源分类管理可以满足树状结构的分级管理,其分级层数不受限制。信息维护可以实现对公共资源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可以实现对名称、类型、安装信息、维护信息、品牌型号信息等属性进行维护。查询统计可以按分类、时间等各种维度对资源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表、柱状图、饼图等图形化界面进行显示。地理编码系统包括地图引擎、地图维护和编码维护等功能。在基于城市公共GIS地图基础上,对城市公共资源数据图层中的信息进行维护,并对实现对各资源的地理编码的维护,并在GIS地图上可以进行漫游、放大、缩小、隐藏/显示、标记、定位、搜索等操作。
信息采集包括信息上报、自动采集和过虑分析等功能。信息上报包括两类信息,一类是核查信息,一类是案件信息。核查信息一般由专门的城市管理人员定期对公共资源进行核查、维护的一些信息,确保各公共资源正常运行。案件信息是指公共资源信息遭到破坏、损毁、盗窃等事件而上报的信息,市民和城市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电话和手机APP上报案件信息。自动采集是指通过摄像头、传杆器等前端设备采集各种信息自动上报。过虑分析主要是针对自动采集的信息根据一定的模型进行分析和过虑,去除重复和各种干扰信息后,现呈现给监控人员。通过信息自动采集和过虑分析,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利用GPS技术,通过手机APP上报信息或自动采集的信息,可以非常准确的采集地理位置信息,迅速准确的进行定位,给合GIS地图上直观的显现给用户,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
监督受理主要是对上报的案件信息进行处理,其处理流程包括案件受理、案件分配、案件处理置和案件核实等环节。案件受理是对上报的各种案件信息进行登记,并转发给案件分配中心;案件分配是指确定案件的执法部门,由案件分配中心值班人员根据案件的类型,指派给不同的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案件处置是记录指案件执法部门处理情况,并把执行结果反馈给案件分配中心;案件分配中心收到处理反馈后,可以利用摄像机等前端设备进行核实或通知督察人员去现场进行核实。协同工作主要是为系统提供工作流引擎功能,可以实现流程定义、流程跟踪和催办督办等功能,从而可以让系统非常容易适应管理流程的变更。系统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功能。外部接口系统主要以WEBSERVICE协议方式对外提供接口功能,从而实现跨平台系统的应用集成。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将遵循如下的原则:
1、 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
2、 成熟性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
3、 可扩展性原则:系统设计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
4、 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5、 简单性:在达到预定的目标、具备所需要的功能前提下,系统应尽量简单,这样可减少处理费用,提高系统效益,便于实现和管理。
3.2. 系统架构设计
城市公共资源监管系统采用B/S结构,基于J2EE平台,采用SSH(Struts2, Spring, Hibernate)开源框架软件搭建MVC框架,SSH架构是当前最流行、最成熟的J2EE平台架构之一,具有组件的模块化,灵活性和重用性的优点,对数据库访问进行了轻量级的对象封装,简化了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整个系统由表示层、控制层、业务层和数据采集层组成,如下图示:
图2 系统架构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PC终端和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对系统进行各种操作,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城市公共资源的状况。所有用户访问系统时,控制层都会对用户身份和权限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只有验证通过后,才转发到对应的业务层模块进行处理,防止非法用户入侵。业务层收到用户请求后或数据采集层的请求后,进行分析处理,并将用户请求的处理结果信息经控制层返回表示层,呈现给用户。数据采集层主要收集摄像机、传感器等前端设备自动采集的数据,并进行过虑分析后,把信息发送给业务层进行处理和存储。
3.3. 系统网络结构
城市公共资源监管系统由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管理终端、应用终端和摄像头、传感器等前设备组成。WEB应用服务器部署满足J2EE JSP容器规范的WEB中间件(如:Tomcat、Resin、weblogic等中间件),为各种终端访问提供HTTP WEB服务,在用户访问量比较大时,可以配合Apache采用负载均衡提升系统的访问能力;数据库服务器部署Oracle关系数据库,可以通过Oracle实现负载均衡提升系统数据处理能力;采集服务器主要负责采集、过虑和分析传感器等前设备采集的各种信息;流媒体服务器部署视频存储、视频转发、视频分析和视频管理等视频平台软件,系统可以根据视频数量配置流媒体服务器数量,视频存储、视频转发和视频分析可以在多台机器上进行部署,视频管理软件一般只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从而满足大量视频监控的要求;管理终端主要负责系统配置管理和告警管理,以便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应用终端数量根据用户数量进行配置。系统网络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 3 系统网络结构
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集服务器、存储和管理终端部署在数据中心机房,它们通过局域网进行连接。当前端设像机数量比较大时,考虑带宽问题,流媒体服务器及存储一般分二级,在分区机房的流媒体服务器上部署视频存储、视频转发服务和视频分析服务,视频信息存储在分区机房,在中心机房部署视频管理服务,中心机房存储只负责存储告警等重要视频。分区机房和中心机房之间通过VPN专网连接。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无线3G/4G网络与中心WEB应用服务器进行通讯。摄像头通过VPN专网与流媒体服务器进行通讯。传感器等前端设备通过VPN专网与采集服务器进行通讯。应用终端通过办公室局域网与中心机房WEB应用服务器进行通讯。
4. 结束语
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的全面感知技术,并给GIS平台, 将分布范围广泛的公共资源和地理位置有机地结合,进行信息的自动采集和资源的远程监控, 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服务能力。因此,该系统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正洪,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之应用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01)
[2] Jean-Philippe Vasseur、Adam Dunkels、田辉,基于IP的物联网架构、技术与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08)
[3] 梁笃国,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09)
篇7
(一)有利于信用联合
信用联合的基础是联合管理,联合管理能大幅度提高管理效能。有效的联合管理,不仅需要高效的信息化系统作支撑,还必须应用信息化软件进行联合固化,力争做到有效、高效、长效。目前,大量的信息化管理生产库都集中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政府,这是在履职需求、实力、效率、具体业务熟知度等因素作用下的客观表现。但实际上,由于大量的管理工作在基层,所以基层最迫切需要联合管理。同时,基层的数据最完备,最需要建成联合管理。目前困扰基层政府的最大问题有:一是无法及时得到需要的数据;二是同层级政府间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大大降低了基层政府的联合管理效率。
(二)有利于系统高效
信用管理系统应在管理效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实现行政损耗大幅度下降。最佳模式是全国集中统一建成一个信用管理生产、应用库。但是如果全国只建一个信息化库,网络带宽、动力的需求将呈几何倍数增长,而且这种消耗是长期的,直接影响到建设、运行的效率。通过我国十多年实践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管理生产库以建在第三层政府部门为宜(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宁波、各地市等都属第三层政府部门,其履职需求和具体管理业务熟知度等不尽相同)。而应用库应全国统一建设,否则异地信用管理无法到位,应以第三层政府为依托建立分布式的全国虚拟应用库。
(三)有利于创新发展
信用管理系统的顶层设计应具有以下创新性:首先,应满足可扩并性。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调整,有些部门可能合并,有些管理职能可能会放权给社会,信息化技术架构及管理模式应满足这些需求,搭建组合式的底层技术架构。其次,应具备可完善性。没有看准就忙于固化容易扼杀基层的创新功能,主要指低成本、低时间周期的完善。最后,还应具备可积累性。科学的信用管理顶层架构,能不断积累我国社会管理中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二、社会信用管理顶层架构要素选择
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调整,大量行政事务社会化、市场化,在社会管理上势必会形成一个调整期。为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和体制,由政府牵头组织搭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顶层架构势在必行。为保证顶层架构畅行无阻,发挥科学高效的管理作用,应重点保证以下几项要素的科学选择:
(一)信息化建库定位
考虑到方便应用,数据生产库与应用库应分离。生产库是通过管理软件在管理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库,应用库则是在各类具体应用中进行数据整合、调用、抽取、比对、查询、统计、分析、预警等使用的数据库。综合考虑有利于数据生产、信用联合、系统高效、创新发展等因素,数据库应建在第三层政府。但考虑到目前第二层政府在行使职能中沉淀了大量的管理数据,且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主要采取了以第三层政府为主、第二层政府建设过渡生产库模式。如“信用宁波”,基于宁波市级各部门自有的业务生产库(新建或系统性不强的部门统一进入市级智慧云计算中心系统,降低建设成本),全市建立统一信用联合应用库,自动、实时、双向地和各部门数据共享;第二层政府的各县(市)、区也参照上级政府建立相同的系统,实现本级的数据共享,同时通过上下联动,将数据实时推送上去、接收下来;各共享单位根据管理需求在信用联合应用库中进行相关应用,从而极大地提高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综合效率。
(二)管理部门的职责
政府各部门应找准各自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积极探索应用新理念、新技术,保障依法履职需求。一是建立管理业务信息化系统。所有信用数据都产生于履职过程的记录,各部门在履职过程中收集企业、个体户、个人等各类主体的信用数据,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二是建立本部门信用等级分类管理。根据被管理对象的行为及评定标准,实时自动生成以其负责人身份证代码为主,登记注册号、机构代码为辅的部门信用等级,并按照信用等级分类进行相应管理。对具备与其他部门或跨地域信用联合条件的,先将本部门产生的信用等级以及行为事实数据自动、实时地传送到信用联合应用库,合成综合信用等级,再按照综合信用等级进行信用等级分类去管理。三是不断做好部门内部系统优化。狠抓数据质量,使部门的业务管理软件、硬件环境、人员素质、业务规范度、全面执行全国数据标准能力达到标准规范。同时优化内部数据信息的纵横整合,优化技术架构使共享数据进出自如。
(三)各层级政府职责
各层级政府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及特点,做到定位准确、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努力构建信用联合管理架构。最基层政府部门的职责:具体实施信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不断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信用、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探寻解决途径。第二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不断收集、发现问题,向上级汇报并提出对策建议。有计划地进行创新试点并形成信息化软件,做好上升到第三层政府推广应用的准备。第三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一是建设各管理部门信用管理生产库及信用联合应用库,并不断优化系统、提高效率。二是不断收集信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解决、优化。三是支持、帮助第二层政府部门创新信用管理,将其成熟的并经过实践充分检验的信用管理软件上升整合到第三层政府部门的系统内以供使用。四是向上级反映本级无法解决的问题,有条件的进行信用立法。第四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一是开展适合本行政区域内的信用立法。二是出台相关信用管理政策和办法,指导下级政府具体实施。三是统筹协调所辖区域内信息化及信用系统建设,建立共享通道。国家层政府部门的职责:一是架构好科学高效的全国数据流通道,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统一建设一个信用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控制调配中心,不断增补数据共享目录,及时调整数据在各库的摆放标准。二是开展信用立法、制定数据标准,并根据管理的重点难点全国性信用管理号令。
(四)牵头、实施部门的职责
各级政府办公厅、发改委、经信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等部门都作为牵头部门,但是由于此项工作既要有足够的权威,使各部门信用数据共享,又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智慧管理应用,以及宽泛的管理实践经验总结传播,所以笔者建议,牵头部门、实施部门由两个各具优势的部门担任。具体实施部门的职能为:将各单位各种类型的信用管理数据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自动地收集、纠错、整合、返回,以及常规应用;不断把在信用和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的方法、经验、理念进行收集、传播和推广到其他部门,促使信用联合的单位越来越多。实施部门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备较宽泛的社会和市场经济管理职能。例如“信用宁波”目前信用联合管理目录有78类507项。二是具备一定的利用信息化进行社会和市场经济管理的实践。三是具备深入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最基层乡镇(街道)、站(所)是信用管理的前沿,大量的管理实践使其成为极其敏感的触角。四是具备掌握大量被管理主体户口信息的职能。在管理实践中,人工录入企业名称及基础数据(包括身份证号)内容多很容易出错。2007年,“信用宁波”利用工商经济户口全的优势,先将经济户口数据实时传到各单位,嵌入其管理软件,模糊查询一点击就行;而身份证采用了读卡器,大幅度提高各部门管理效率,准确率高,更增强了实施单位与各单位的凝聚力。
三、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认识
(一)以超前意识提高建设标准
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不仅应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更应深入社会了解实际情况。在总体思想理念、架构设计上有超前意识,内容设置上能够做到长期管用并逐步充实。避免目标定位较低、重复建设投入等问题,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尽快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社会信用体系。
(二)注重更新思想理念
一是处理好信用管理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信用就是诚信。笔者认为,信用是信息应用的管理,是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将我国政策、法律、法规有效、高效、长效地落实到位,将现有法律精神有侧重地陆续转化为能具体实施信用管理的办法。二是用智慧化标准建设社会信用管理系统。目前很多城市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其实质是集现代科技、先进理念、实际经验为一体,支持现代城市智慧发展的信息化系统。智慧化也是继信息化、数值化、自动化、智能化之后的更高层次,与智能化相比,考虑问题更全面、客观、长远、灵活。三是加强社会信用管理人才培养。人才建设是工作取得成败的关键所在,信用管理实践证明,我们需要的不是单一的信用经济管理,而是全面的社会信用管理。为此,应培养既有信息化专业技术知识,又有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践并懂得建设规律,既有管理知识,又有在基层一线的管理实践;既懂经济管理,又懂得社会管理的复合型信用管理人才。
(三)亟须统一规范的几个问题
一是信用管理的概念。我国目前“信用管理”常常被“信用经济”领域的研究所占据,但社会实践证明,信用管理决不仅局限于信用经济领域,而是应该建立于更宽泛的管理领域,因此应准确定义其概念,否则将影响信用管理的理论研究。二是数据的标准。国家工商总局经过多年努力,制定了3500项之多的数据标准,但有些部门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造成信用数据在跨区域、跨部门应用时产生极大的障碍。三是信用评价体系。应及早出台信用管理评价系统,并遵循客观公正、简捷适时、系统通用、可持续性原则。
(四)立足现有资源发挥建设效益
篇8
英特尔公司日前宣布董事会一致选举Brian Krzanich为下任首席执行官(CEO),接任保罗·欧德宁。Krzanich在5月16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正式就职。Brian Krzanich于2012年1月担任英特尔首席运营官,他将成为英特尔历史上第六位CEO。如此前宣布,欧德宁将于5月16日卸任CEO和董事会的职务。
英特尔公司董事长Andy Bryant表示,经过深思熟虑的挑选过程,董事会非常高兴Brian Krzanich将带领英特尔,定义并开发下一代技术,开创计算的未来。他说:“Brian是位强有力的领导者,对技术充满热情,对业务理解深刻。他的执行力、战略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开放态度和方式,赢得了全球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尊敬。他所具备的知识、思考深度和经验,足以带领英特尔在当前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中继续前行。”
52岁的Brian Krzanich于1982年加人英特尔,担任过一系列技术和领导职位。他表示:“我倍感荣幸能够有机会领导英特尔。我们拥有丰厚的资产,卓越的人才以及无与伦比的创新和执行力传统。我期盼与我们的领导团队以及全球员工一起发扬我们的光荣传统,以更快的速度进军超移动领域,并带领英特尔进入新纪元。”
董事会还选举48岁的Renee James为英特尔总裁。她也于5月16日就任新职,并与Brian Krzanich一起加入英特尔行政办公室。48岁的詹睿妮有着广泛的计算行业知识,涉及硬件、安全、软件和服务,这得益于她在英特尔担任的领导职位以及作为Havok、迈克菲和风河这些英特尔软件子公司董事会主席的经历。她现在还是沃达丰公司和VMware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詹睿妮曾担任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的办公室主任。
富士施乐重装亮相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博览会
近日,富士施乐以强大阵容亮相第八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博览会(China Print 2013)。本届展会,富士施乐以“睿致·畅印精彩”为主题,展示了诸多业界领先的数码印刷系统、丰富的数码印刷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色彩管理服务等,充分体现了富士施乐帮助客户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创造商业价值、实现业务增长的信心与实力。展会上,富士施乐还隆重推出4款业界之最的全新数码印刷产品,这也是富士施乐在历届国际印刷展上新品数量最多的一次。
本届展会上,富士施乐与富士胶片强强联手,参展面积达500平米。而其首次亮相的4款数码印刷新品——iGen 150生产型彩色数码印刷系统、Color C75 Press彩色数码印刷系统、Nuvera 314 EA双面数字生产系统以及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DocuWide C842,无疑成为展会的焦点。其中,A4幅面输出速度为每分钟150页的iGen150刷新了单页彩色数码印刷系统打印速度的世界纪录;Color C75 Press集合了最佳的色彩管理技术和设计,不仅拥有媲美胶印的彩色输出效果,更具备出色的介质适应性以及前所未有的高生产效率;Nuvera 314 EA作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数字双面生产系统,则采用了独特的Tandem架构设计,在双面模式打印时两个引擎均可全速运行,以超乎想象的图像输出质量和输出速度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效、高品质的双面打印高生产力;而全球输出速度最快的大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DocuWide C842则可实现具有浓烈感染力的彩色高画质。此外,富士施乐还携即将上市的两款力作亮相展会,包括具有更小体积、更灵活配置的新一代彩色喷墨连续纸打印系统Rishiri C1400,以及兼具高生产力、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的彩色数码印刷系统Color J75 Press。
京沪航班首现空中无线网络
近日,国航京沪航班CA1519的载客客机上采用Wi-Fi系统。旅客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连接机上网络。航空公司告知,新的无线网络系统甚至可以在大型客机上使用,同时满足300位以上旅客上网需求。本月起,国航将全面启动空客宽体客机Wi-Fi改装。
国航强调,此次安装第二代机上无线网络系统的飞机,已经取得了欧洲航空安全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证书,可以投入商业运营。
当日,编号CA1519的航班11时从北京出发,12时42分抵达上海,Wi-Fi航班载客首飞成功。国航方面强调,第二代无线网络系统的优越之处在于,可以在宽体客机上使用。每个无线路由器用户数可达50-70位旅客,机载系统能同时满足300人以上的网络需求。
国航告知,从今年5月开始,将全面启动空客宽体客机机队的第二代高性能无线网络系统改装。届时,公司所有空客宽体客机都可实现机上上网。海航也表示,已完成了机上“地空联网”的测试飞行。
2013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举办
目前国内已有180多个城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智慧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战略导向。在整个“十二五”期间,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乃至区县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行列。展望未来,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在政府、企业、市场多方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下,在智慧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北京市政府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3智慧城市高层论坛”于2013年5月23-24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作为今年第十六届科博会重要论坛之一,本届论坛以“人文、拓展、创新——智慧城市建设之实践”为主题,邀请政府及产学研各界高层深入探索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新型服务模式,分享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加快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发展,以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驱动及规范发展。届时,“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和第十六届科博会“智慧城市,精彩生活”展将同时举行,会议规模超过500人。
一直以来,智慧城市高层论坛结合科博会智慧城市创新应用专场展示,大力宣传推介最新研究成果、产品、成功应用的案例,促进更宽领域、更广范围的合作与交流,为国内外开发智慧系统的综合运营商、专业运营商开拓市场服务,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更好地汇集全球的智慧和资源,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
埃森哲将为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管理全新网络平台和在线营销活动
近日,德国顶尖汽车制造商宝马已选择埃森哲作为其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客户定制化的网络平台,并在2014年前部署至宝马全球各大主要市场。同时,埃森哲还将负责管理宝马全球数字营销活动,并且与全球各地市场合作进行内容维护。
根据首份协议,埃森哲将为宝马在全球100个市场中部署这一全新平台。埃森哲负责全方位管理此次平台的推出,包括联系其中牵涉的经销商、界定数字要求的范围、培训当地的内容管理员和经销商以妥善使用新平台,以及协调测试工作并提供上线后的支持。全新网络平台的推出将充分利用CRM(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和网络分析工具,将有效改善客户的数字互动营销体验。
根据第二份协议,埃森哲将负责运营宝马统一制定的网络营销活动,监督其实施情况并通过各国网站向每一主要本地市场传递相关内容。埃森哲还会为各市场提供内容本土化服务,包括全面应用社交媒体渠道,如Facebook;以及开发营销网站的移动版本。该协议同时还覆盖了对CRM活动的支持。除此以外,埃森哲还将为宝马在当地的市场团队提供相关培训。
埃森哲汽车行业服务全球董事总经理卢卡·门图萨(Luca Mentuecia)表示:“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方法来支持宝马公司推出市场领先的网络平台并在未来开展数字营销活动,而埃森哲的全球服务网络、在汽车行业的深厚经验以及有效的交付模式都是确保成功的关键所在。”
宝马之所以选择埃森哲为合作伙伴,是因为埃森哲在宝马开展业务的所有国家均拥有切实、有效的数字营销和技术经验。埃森哲旗下的互动数字营销服务部门将负责完成具体工作,包括全球内容提供、营销活动管理和电子商务服务等,帮助宝马公司在恰当的时间为目标消费者带来满意体验。
全球首个IBM Power Systems Linux中心在京成立
近日,IBM在北京宣布全球首个IBM Power Systems Linux中心成立。借助该中心的平台和资源,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软件开发人员将更轻松、快速的采用Linux和最新的POWER 7+处理器技术,构建和部署开源平台上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和社交商务领域的下一代应用。该中心将集合IBM领先的Power Systems企业级平台技术和专家资源、红帽和SUSE的Linux专业知识,以及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和资源,为满足中国客户的大数据、云计算及行业解决方案需求提供应用服务器平台,并以此推动Linux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杭州世导通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朱家成、华胜天成常务副总裁陆志宏、红帽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张先民、SUSE公司大中华区及韩国区总经理江永清、IBM系统与科技部Power Systems总经理Colin Parris、IBM系统与科技部新兴市场部总经理何国伟、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部总经理唐华、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部Power Systems总经理侯淼,以及IBM合作伙伴、客户、业界专家共同出席了该中心的成立启动仪式。
IBM系统与科技部Power Systems总经理Colin Parris表示:“目前,在金融、通信、零售和运输等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IBM的Power Systems,而不是x86平台,因为POWER处理器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并能够在每台服务器上运行更多特定的工作负载。IBM将工业标准的Linux系统运行于Power Systems平台之上,使Linux拥有了Power平台的RAS特性,并兼具经济的使用成本,既是对Power产品线的有益补充,也为下一代应用服务器定义了新标准。众所周知,中国是当前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技术普及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IBM希望凭借IBM Power Systems Linux中心的本地技术支持,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同帮助中国广大用户体验到PowerLinux平台带来的企业级IT体验!”
畅捷通云服务支撑企业新商务时代
近日,用友畅捷通举办企业管理科技体验日,来自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媒体的近300人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亲身感受“T+云之悦”,体验“畅捷通T+”云时代的企业运营平台带来的变革魅力。
篇9
中国行业信息化贡献人物奖
罗敏静,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1991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1993年进修中山大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硕士课程,2003 年进修EMBA 课程。1993年3月创立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98年被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7年被广州市竞争力论坛组委会评为“2006中国广州经济年度百杰人物”。
8月23日,深圳主题公园世界之窗灯火璀璨,这是一个铭刻友谊和竞技的青春舞台,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这里降下帷幕,自从8月12日深圳湾畔的世界之门徐徐开启以来,深圳这所美丽的智慧城市就向世人展示了她科技、创新、智能的一面。而在这成功赛事的后面,却是有不少企业及其领导者为这次运动会提供了先进的系统、产品以及创新的理念。广州智能科技发展公司的总经理罗敏静就是其中的一名幕后英雄。
多项赛事显身手
继独立承担第16届广州亚运会视频会议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开发建设项目之后,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又在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担当重任。作为大学生运动会赛事系统开发和系统资讯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广州智能科技公司为大运会提供赛事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开发及集成和赛事指挥调度系统咨询设计。
据了解,广州智能科技还为大运会的赛事指挥调度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提供了专业的咨询服务。该系统运行在主运行中心MOC(又称“指挥调度中心”),拥有该系统的MOC就像是整个大型活动的大脑,指挥赛场内外大大小小的事情。MOC是赛时指挥调度、运行组织的信息平台,汇集了比赛场地、赛程赛果、奖牌榜、城市地图、道路交通、气象信息、接待抵离、城市视频监控等全部信息。另外,MOC 还是紧急事件决策中心,一旦发生紧急事件,系统能够立即对现场实时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指挥调度、处理解决问题;如有重大问题需要市领导决策,MOC能马上成为领导指挥调度的工具,其中的辅助决策功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或资料,以便决策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合理决策,再协同安保、城市运行等部门下达指令并实施,同时将事件解决的进展情况反馈给决策者。可以说这套系统在大运会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受到了组委会的肯定和表扬。
从2004年广州新白云机场成功转场的小试牛刀,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完美呈现,再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担当重任,一路走来,广州智能科技领先的技术实力得以充分展示,在大型国际赛事信息化服务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步伐愈发坚实稳健。
18年来的坚持
广州智能科技公司始创建于1993年,主要从事协同应用平台、电子政务系统、区域智能运营中心等咨询、开发、服务及系统集成。从 2000年开始,智能科技公司由系统集成商向应用软件商转型,以区域级智能综合信息平台为建设目标,坚持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客户进行组织提升及战略实施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增强组织协同能力和竞争能力做出了贡献。
智能科技公司的会议室里陈列了多年获得的荣誉,如中国信息协会颁发的“2011年中国应急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奖”、亚组委颁发2010年广州亚运会“信息通信保亚运,众志成城铸辉煌”锦旗、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2010年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典型解决方案奖”等……
公司的创始人,获得了“2011年中国行业信息突出贡献奖”的罗敏静总裁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作为一个民营科技企业,我们一直在创新的路上迈进,虽然这一路走来很曲折,但是这坚持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逐渐为政府、大型赛事机构、大型企业等接受,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为公共服务创造价值,是我们所有智能科技人的骄傲。”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广州智能科技从2000 年起,凭借先进的技术、完善的解决方案以及在业界的领先地位,先后研发了多套协同应用软件系统。这些产品均通过国家级鉴定及客户应用验收,早已投入多家企事业单位正常使用。在该基础上,公司近几年又集中优势力量开发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区域应急管理系统、安全事件管理系统等;同时,结合机场等领域精细化运营指挥系统,在城市组织运行管理的模式上创新,成功开发区域智能化运行中心,并在亚运会及大运会的指挥体系及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目前,广州智能科技经营的“智能动力”品牌的内涵已从“协同效能加速器”向“智能服务社会”发展。在未来的五年规划中,广州智能科技将把基于物联网数据采集及智能分析系统的新一代产品开发结合到智慧城市及智能化组织的建设中,在政府、大型机构的城市管理及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社会智能化、城市信息化发展。
广州智能主要产品
智能运营中心信息平台:该平台有效协调“人”、“组织”、“系统”间的关系,面向管理层及领导层的关键需求,整合各种数据资源,结合组织信息化运作模式咨询服务。
城市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该系统使政府管理职能部门可以很方便地将城市作为单一系统来查看和管理。既可把城市看作单一整体,同时又能拆分为许多互联互通的子系统。
篇10
1.1平台设计原则系统建设在功能应用与接口设计方面严格遵守测绘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使其能够与各部门的数据和接口进行应用融合,共享专题数据,为各部门及社会各个行业所接受和使用。由于该平台的数据承载的大量政务信息(如人口信息、房屋信息、政务版电子地图等)是国家和地方的基础性和性信息资源,涉及国家安全,在技术和管理层面要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以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稳定,确保信息的展示与应用符合国家的相关保密法规和政策,使整个系统受到有意、无意的非法侵入而造成系统破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程度。为更好地推广及满足其他社区应用,平台应提供充分地变更与扩展能力,适应不同社区、不同政府机构及人员的调整。该平台从业务和公众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业务为中心展开平台建设,同时采用先进、主流、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进行设计与建设,保证平台结构的合理性与可扩展性。
1.2平台架构设计整个系统由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和接入层等5个具有内在联系、结构分明的层次有机组成。支撑层是平台实现的基础和载体,它基于现有的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建立一系列保障体系,是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接入层的保障,纵向贯穿总体架构体系的各个层次;数据层是指通过服务层提供给应用层的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以及社区管理数据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它是平台应用的核心所在;服务层是根据多数用户对平台管理应用的共性需求而设计的标准服务接口,通过这些服务接口可为各种不同应用提供数据、地图等通用性的服务;应用层面对平台使用对象,针对不同的业务用户提供面向最终用户的应用等;接入层实现用户在不同接入方式上的应用,如手机端以及电脑端不同的接入方式等,为平台的通用性奠定基础。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1.3平台功能设计该平台结合社区主要管理职责,分别实现了人口管理、房屋管理、设施管理、数据管理及应用维护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建立,突破了传统的MIS系统人不能落图、图不能管人的模式,实现了人口空间化。平台以三维精细模型为载体,通过真三维房屋管理所含的所有户和户管理所含的家庭成员信息,实现了直观的“以房管人”、“以人查房”的社区人口管理模式。另外,通过对社区内房屋及公共设施的地毯式清查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对社区内部所有公共设施和房屋的管理,并结合GIS的直观性以及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实现了如消防栓缓冲区分析、突发事件撤离路径分析等对社区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功能。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
2数据建设情况
数据建设是平台建设的关键,也是该平台与以往社区纸图化管理的最大区别。根据平台功能需求,平台数据主要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社区管理专题数据。
2.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采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矢量图)、正射影像图、地名地址数据、真三维模型数据等。由于平台管理的是社区一级的数据,因此要求数据尽可能详细,主要采用1∶500地形图以及1∶2000DOM影像图作为平台基本的工作底图,并以详实的地名地址数据为底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撑。另外,平台通过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实现社区真三维模型数据与二维数据的一体化展现,为社区的管理提供真实直观的信息。二三维一体化精细数据如图3所示。根据柳州市具体情况,部分数据如全市区的电子地图数据等可实现与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共享。
2.2社区管理专题数据平台在专题数据方面围绕人、房、公共设施三类数据为社区政务、社区公众提供服务与管理功能。专题数据是该平台的核心数据,主要包括社区人口数据、房屋数据、户数据、公共设施数据等。人口数据主要包括社区内居民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与居民管理信息相关的属性数据,可通过地名地址数据与空间信息数据关联,实现人口住地位置的快速查询等;房屋数据主要包括门牌号、建筑面积、所属小区等与房屋管理信息相关的属性数据;户数据主要包括房间号、户面积、产权信息等与户管理信息相关的属性数据,还包括户型图等图形数据;公共设施数据主要包括设施类型、设施名称、负责单位等属性数据,可实现对社区内主要公共设施如消防栓、变电站等设施的属性管理,与空间信息数据关联后可实现公共设施的快速定位查看。数据是整个平台的灵魂,也是整个项目能否实现的重中之重。该项目通过和社区的合作,实现了对社区管理专题数据的全面性建设,建立了包含社区管理各方面数据的专题数据库,为平台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关键技术研究
3.1平台实现主要关键技术(1)精细的空间数据采集技术。项目获取了社区范围内高分辨率正射影像、社区精细三维模型、大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等,并同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进行对接,实现了数据的共建共享。(2)多源多类型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技术。项目采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存储,空间数据类型多样,如影像图数据、电子地图数据、三维模型数据等;属性数据包含了人口数据、房屋数据、设施数据等,平台通过统一的一体化存储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高效融合。(3)高效直观的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再现技术。目前二维、三维GIS技术发展迅速,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再现已从传统的二维矢量数据描述转为二三维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再现,该项目通过采用高效的二三维一体化空间数据展示技术,实现了传统二维矢量数据和三维精细模型及地表数据的一体化展示,并可进行丰富的二三维数据查询及分析服务。
3.2平台的主要特点(1)采用基于SOA和J2EE技术架构的GIS平台软件。考虑到社区管理的特殊性,采用了基于SOA和JAVAEE体系的设计理念,便于实现跨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操作,并利用WebServices方法实现一种松散耦合的异构式环境的集成。(2)社区的二三维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社区的三维精细化重现,通过直观的展示方式实现了社区内所有信息的表达。通过平台的一系列数据和功能,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了解社区内每一栋建筑每一户人口的基本信息以及社区管理的专题信息,并实现一系列实用化的功能,为社区的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模式。(3)对接ServiceGISOGC标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地图应用服务与专题应用服务方面,充分利用了柳州市现有的“地理空间框架公共服务平台”的柳州市二维底图服务与一些公共资源专题服务,形成了资源共享共建,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