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篇1

关键词:心智;心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4]刘松艳.刍议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篇2

 

在一战前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过多的关注与研究,但也有如Wundt和Galton等心理学家做出了重大的学科贡献。当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undt早在1870年便通过缜密地观察与科学全面地理论论辩对儿童言语发展和母语习得问题写成著作并发表。这些试验对于心理学家理解人类思维活动、掌握人类语言表达能力规律以及进行语言行为研究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世纪之交,Freud的口、笔误研究揭示了语言行为的情感动态问题,Jung把语言词汇联想做为“诊断工具”,发掘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正常的词汇联想往往预示着个体的情感纠结或精神压力等一系列情感问题。

 

一战期间,受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出现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两大观点,虽在40年代通过两方的“妥协”达成“一致”,却在60年代由于Chomsky的理论宣传推广下烽烟再起。受Binet“智力测试”观念的影响,Poaget和Camero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做为影响个人认识和情感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先于智力发展,甚至有的认为语言依赖于认知发展。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至今没有一个鲜明一致的答案。1952年,美国的学者们成立了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年,Osgood和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描述为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50年代中期,随着Chomsky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一些学者开始抛Skinner的理论,转而相信儿童习得母语是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直至60年代,心理语言学逐步形成了三大研究内容: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语言习得。

 

二、学习与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学习实践的伟大尝试。心理学家关注有机体(人和动物)对环境和调节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关注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此外,学习心理学对学习做出了准确的定义:所谓的学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实践活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个体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学习即变化,是朝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变化的过程。教师是促成该变化过程的外部因素,内因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早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并形成了两大学习理论。首先是“环境论”。受英国联想主义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家主张“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思维、意志规划、知识的内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缜密研究。其中以Pavlov的条件理论、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Thorndike的关联主义理论和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和教学机作为令人称道。其次是“天赋论”,以Gestalt心理学为代表,学者们不再单纯得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强化和重复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在感知、认知、感觉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学习等方面拥有天赋,并强调“顿悟”和“意义学习”。二是教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并开始致力于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所需脱节的问题。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学习心理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学习者特征与个体差异研究、学习分类、研究学习进程情况、学习效果评价。

 

三、教学与心理学

 

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不是一条平直的线条,相反的,两者是在选择与摒弃中曲折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曲折的五大关系转变。首先是以Sweet为代表的早期联想主义学家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视为联想的过程,Palmer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对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科背景等因素大加研究,提出“语言学能” 的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二战期间,语言学习被Huse定义为纯粹的记忆问题,学习就是将固定既存的表达方式进行辨认和回忆的过程。根据英国心理学家Findlay观点,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容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有排斥心理,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模仿性工作,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复制当地人的言语行为并不断操练,直到新言语习惯的形成。另外,他不主张学习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无意识的存储记忆。

 

战后,Stott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性的新尝试,提倡认知和活跃学习法。他与Findlay理论思想相似,主张语言学习的记忆和习惯养成。40、50年代受美国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重复、操练、习惯养成等环节的重要性。受实证主义的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了直接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学说则促进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听说法曾在美国的语言教学领域盛极一时,60年代学者(Rivers和Chomsky分别对听说法进行了批判)开始对该假设质疑,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理论的批判并没有给语言教学理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相反的,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争执、迷失感在整个学术界蔓延。直至70年代,心理学家才重新开始了理论化和实证性研究,新一批的理论思潮开始,新观点也得以提出,例如中间语的提出与研究、二语教学本质研究、Krashen的观察论、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学校心理教育 传统德育 关系

引言

传统德育简而言之指的是教育者向学习者传达一定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意识,从而力求对学习者起到品德形成方面的积极影响。其方式多种多样,且所谓的“教育者”也并不单指教师,其范围非常广泛。德育是无处不在,因为德育在整个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母亲告诫自己借东西必须归还;受人恩惠必须言谢;做人必须诚实守信等等。或当自己走在街上,将垃圾随手乱丢,却看到别人将垃圾投掷到垃圾桶里,自己心中产生波澜和愧疚感,并暗暗下定决心改正,这便体现出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仅仅靠着社会的道德约束力或家庭教育已不足以达到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效果。故而,德育便升华成了学校心理教育,走入了校园,旨在弥补传统德育的缺憾。

1 传统德育与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

引言中谈到传统德育具有广泛性和零散性,大体上隶属于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约束的范畴。虽然在小学教材中,传统德育就以“思想品德”的形式出现过,然而,内容大多浅显通俗,并且都以小故事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与学校心理教育相比,缺乏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学校心理教育的兴盛和流行是以心理学本身的兴起为前提的,学校心理学在走入人们视野之初,是以一种服务职业和服务模式出现的,其服务形式主要体现在“校园心理咨询室”上。即学校根据其规模聘请一位或多位心理学家“坐镇”,为学生提供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当学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且此种困难难以向家人或朋友启齿时,便可来询问专家老师,以得到解决办法。通过倾诉,学生能够减轻压力,放下心理负担,从而一身轻松地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德育的差异和优势

2.1 学校心理教育更加细化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传统德育更加直接,更加直观而具有针对性,例如,当学生满心惆怅来到咨询师面前,抱怨自己与好朋友绝交的时候,咨询师便会耐心而细化地询问原因,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并提出方案,例如这件事是你的错,你不该把她的小秘密告诉别人,你应该向她道歉。这样便能更直观地给予求助学生以导向。而传统德育不能起到“矫正”作用,只能宏观而泛泛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例如,只能告诉他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这样的大道理有些空泛,并不能深入且实际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在他们被烦恼所困扰的时候,倘若听到这些大道理,甚至会产生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抵触情绪。甚至在他们满心郁闷的时候,会产生迷茫焦躁心态,根本分不清对错,也找不到方向,此时,他们自我思考能力处在低迷状态,道德的约束对他们而言无关痛痒,则需要学校心理教育的“针针见血”。

2.2学校心理教育更加“人性化”

通过前面的论述,大家可总结到,传统德育运用的是来自社会与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约束力来起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作用。换而言之,传统德育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是不可一步到位一气呵成的。纵使学生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仍然具备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整个安抚过程都是孤独而自我的。而学校心理教育是让老师与烦恼学生面对面交流。试想,是学生自我调节的效果好,还是专家老师面带微笑的倾听和春风化雨般的安慰的效果更加卓著呢?答案无疑是后者。并且,无论是何种学龄段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身心都处在“半成熟”状态。即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然而由于思考问题不全面,性格叛逆等原因很容易陷入困惑并比较容易被周边或好或坏的事情所影响。普遍具有情绪化、冲动的特点。故而,注入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学校心理教育对他们的帮助不言而喻。虽然有专家提出,如果过分依赖学校心理教育,就会使学生丧失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然而,从全面大局来看,学校心理教育仍是利大于弊的。

结论

从全文的论述可看出,道德教育与学校心理教育之间的差别巨大,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是用一种宽泛宏观上的约束力来潜移默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出正面影响。而学校心理教育是前者的升华,用一种直观化人性化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然而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德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学校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升华。两者殊途同归,不可分割偏废。

【参考文献】

[1]蔡韦龄.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S1).

篇4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

[分类号]G350

我国医学信息管理学本科教育经历了医学图书情报、医学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三个阶段;研究生教育体现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招收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本文对20年来医学信息管理学的发展进行梳理,探索国内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发展脉络,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1、医学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回顾

1.1 本科学历教育发展历程

1.1.1 医学图书情报阶段(1985-1992) 1985-1987年,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先后批准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和原湖南医科大学开办医学图书情报专业。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是“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医学图书和情报部门中学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有10门: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医学情报学概论、图书分类学、工具书概论、情报检索语言、医学科技情报检索、医学情报分析与研究、期刊资料管理。在借鉴世界和国内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经验基础上,为探索我国医学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模式以及学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1.1.2 医学信息管理阶段(1992-1997)1992年9月,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决定将“情报”改为“信息”,国家科委把“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1992年10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率先更名为信息管理系,掀起了全国图书情报院系以“信息管理”为核心的更名浪潮。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情报专业”调整为“信息学专业”,并归类于“历史学”学科门类(可授历史学、文学或理学学士学位)。“情报”改“信息”对于中国情报学研究以及教育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医学图书情报教育也顺应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湖南医科大学等四所传统医学院校也相应更名为“医学图书信息管理”,逐步形成以信息管理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方案。

1.1.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997-至今) 从1997年4月开始,原国家教委组织了对当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增设了管理学门类。在管理学门类下,首次设立了一个由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组建的信息管理专业。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中,信息管理专业名称被改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科技情报等专业名称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取代。我们常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药学方向)简称为卫生信息管理(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院校有: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2002年底,经教育部批准,中南大学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专业更名为“医学信息学”专业;2008年南通大学获批“医学信息学”专业。到2009年,有49所医药类高等院校开设医学信息管理相关专业。

1.2 医学信息管理研究生学历教育发展

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没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是在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专业中设置培养方向完成硕士乃至博士学历教育。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则多放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二级学科。1984年至今,已有10家单位依托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点招收医学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一些单位还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学等专业招收硕士。

2、医学信息管理学学历教育现状

2.1 本科学历教育现状

2.1.1 本科学历教育概况本科学历教育情况见表1。从时间上看,1998年前有四所院校开设医学图书情报专业,专业调整之后增长为49所,学科发展态势喜人。从空间分布看,9省市有三家以上院校开展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8省市有一家医药院校开设本专业,高等教育大省发展尚显不足;9省市院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空间上的分配不均衡说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设置有待加强。从院校属性看,有38所西医教育高校;9所中医药大学;2所药科大学;7所独立学院,5所211、985工程大学。从专业名称看,专业设置体现在三处(2009年招生目录):①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0102);②生物科学类:医学信息学(070408W)(目录外审批);③电气信息类:医学信息工程(080624S)(试办)。还有一些院校在其他专业下招收医学信息管理方向本科生,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2.1.2 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医药高等院校大多结合自己的医学特色对此进行细化,比如中南大学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拥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中国药科大学规定:本专业培养从事药学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向的综合型和实用型专门人才。

2.1.3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尽可能突出医学或药学特色。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各高校选择基本一致,即包括信息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专业课方面,结合具体培养目标选择自主特色课程体系:一是从传统的医学图书情报学教育衍生而来,融入现代图书情报学课程,比如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等;二是以计算机等IT技术为主,主要面向卫生信息系统或医院信息系统。三是医学或药学特色课程设置。

2.2 硕士学历教育现状

2.2.1 硕士学历教育概况

自1984年,先后有10家单位获得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学位授权,又以情报学为主。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在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下招收医学信息管理、辽宁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学专业(七年制)招收信息工程、湖北中医学院在中医学、中药学专业招收医学信息工程等方向的研究生等。这既说明医学信息管理发展前途方兴未艾,也说明交叉学科发展的无奈。由于没有完善的学科体系,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呈现杂乱无章的发展态势。

硕士学历教育情况如表2所示:

2.2.2 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现在各培养单位的研究方向和办学实力上,其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在图书情报学理论基础扎实并有所创新,能够对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等图书情报学关注的领域有所建树;二是研究生在医学信息分析、研究、咨询等领域从事高级研发工作;三是培养面向各类机构培养高级人才从事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2.2.3 入学考试与研究方向:2010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显示:从考试科目看,包括两类:一是考察常规图书情报学知识,多以信息管理或图书情报学综合形式出现;二是给出多个选项,供考生在图书情报学或生物医学内容上选择。从研究方向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医学信息分析与检索和数字图书馆(见表3)。

2.2.4 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包括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理论以及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某一具体研究方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及课程开设情况,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表4总结了2009年部分培养单位课程设置情况。

2.3 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

至今国内还没有一家医药类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获得图书馆、情报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无疑阻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许多医学信息管理领域的专家积极探索博士层面的专业教育,创造各种机会尝试医学信息管理方面的博士培养机制。比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以及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院校在其它专业下开设了医学信息学及卫生信息管理等方向的博士研究层次,积极为申报独立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积累经验。

3、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发展策略

3.1 中美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比较

我国的医学信息管理学发展于图书情报学,在课程设置、教学上普遍侧重于医学文献信息的处理,与美国的医学信息学教学相差甚远。美国并没有单独倡导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而是将之融入在医学信息学教育中。美国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简称MI)的教学层次是多种多样的,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7种类型,但绝大多数集中在硕士和博士层次,而且很多机构的重点是医学信息学的科学研究。这是因为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更适合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众多的医学信息学研究课题也需要研究生来做。比较而言,国内医学信息管理学没有成熟的学科体系,缺乏博、硕士培养机制;教育层次上过多集中在本科阶段,这无疑限制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以教育为主的学科建设制度阻碍了医学信息管理纵向和横向研究的拓展。

3.2 我国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发展对策

3.2.1 关于学科定位:同美国相比,我国执行的本、硕(博)专业目录对信息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不统一,没有针对医药信息管理的类目成为本学科发展的桎梏。有学者认为在医学信息学或医药信息管理没有被正式列入学位目录的情况下,将其并入“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更有利于医药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鉴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有特定学科内涵,医学信息管理学及其相关专业(比如医学信息工程)归于此非最佳选择。笔者认为,在医学门类下成立“医学信息学”一级学科更为恰当,下设医学信息管理、医学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信息统计等分支学科。在此基础上成立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制订专业规范、教学质量标准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在全国选择一些学术梯队、科研项目、专业发展上有优势的大学建立省部级乃至国家级学科基地,集中各种资源加强学科建设研究,促进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3.2.2 关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必由之路,教师只有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科研能力,美国医学信息学教育多集中在硕士和博士层次就说明这一点。项目建设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只有通过大的项目研究,才能出大成果,培养和锻炼高素质人才。然而,1999年至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显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重点项目18项,一般项目246项,医学信息管理教育机构中仅有中南大学获得2项、南通大学获得1项资助,占总数的1.1%;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面,仅有中国医科大学获得1次资助。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争取大项目支撑学科发展。纵向研究上,要争取大项目支撑,产生大成果,以此带动专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在项目申报方面要突出交叉优势,力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等高层次项目资助;横向研究上,结合医学信息管理学的综合优势,开展与相关学科、国内外科研、医院等单位的联合攻关,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各教育机构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合作,用“抱团过冬”的意识发展医学信息管理学教育。

篇5

关键词:理解 解释 教学关系 教学合生

教学知识传授和教学过程参与的取舍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师。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是着重方法的掌握?“书呆子”、“重知识轻技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形象仍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这实际上关涉的是教师对教学的看法,具体而言是指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问题。因此,重新审思和分析教学,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很有必要。本文基于诠释学视角,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内核,试图厘清教学中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以促进教学理解。

一、教学论视角下解释与理解的内涵

1.解释

这里所说的“解释”应与“解释学”、“阐释学”、“诠释学”中的“解释”、“阐释”和“诠释”区分开来。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解释”、“阐释”和“诠释”更倾向于方法论意义,其含义更加广泛,而本文中的“解释”则仅仅从其语用功能上加以描述,是从狭义上引用“解释”一词,同时也更愿意把“解释”理解为诠释学中的普通概念。从“解释”与教学活动的关联来看,“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解释的科学性。西方哲学长期存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争论,而“解释”一直被置于自然科学一方,由此不难想象“解释”的科学性。科学的解释是诠释学能够成立的基本要求。二是解释的创造性。解释的前提是理解,解释同时也是对“先验”的重新理解,它是建立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没有知识的储备和经验的积累就无法进行解释性活动;经验使解释成为可能,同时解释也是创造的过程。人的本质是对发展的需求,人具有主观意识,能主动认识事物。因此,在对事物进行解释时,人们会产生新的认识,发现新的问题,积累和总结新的经验,而这整个过程就是在解释中产生的。三是解释的多样性。解释的范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解释,也可以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解释。解释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文本的解释,同时也应当试图通过科学实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现象。

2.理解

如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课程学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一样,“理解何以可能”这一诠释学学者必须回答的问题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得以说明,一方面,他把“理解”看作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他则认为,“理解”是“关于人对世界和人类生活的一切经验的问题”[1]。由此看来,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当然属于“人类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在教学的特定场域中,理解至少有这样几个内涵。

其一,理解具有人文性。从“理解”词义本身来看,理解即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P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认识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种事物和谐共生。理解不是强迫,也不是呆板地接纳,它是一个有序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一个由混沌走向和谐的过程。其二,理解具有能动性。“理解”这个词本身作为动词,即明确了其方法论意义所在。作为一种有益的方法论,人们在试图理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是能动地探索、挖掘智慧之树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经验的过程。强迫的接受和被动的理解都将使人一无所获。其三,理解具有交互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构成理解的基础[2]。理解的交互性体现在教学的对话中,提倡参与式对话教学,是达到相互理解的最佳方式。在对话中教学,使教学形成对话,师生之间形成平等互助的和谐局面,是教学的追求。理解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同时体现在其人文性和能动性两方面。通过交往完成的理解才是科学的理解,才是持久的理解。

二、“解释”是教的科学过程

1.教是科学解释的过程

教是科学解释的过程是由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3]即教是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很明显,教师的“施”必须是一个科学的行为,而且是科学解释的行为;欲使学生很好地“效”,必先有科学的“施”。显然“施”是教的关键,因此,也成为教学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笔者以为通过“解释”来达到教的目的是一条有效的方法。解释本身具有科学性,这也保证了教学的科学性。教是科学解释的过程也是由教的有效性决定的。教除了要求科学性,还须具有有效性。科学的教才能使教有效,即科学的解释才能使解释产生效用。科学的解释是否有效,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衡量。科学解释不仅保证了教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保证了教的有效性。

2.教是创造性的解释活动

教是一种科学的解释活动,而解释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解释需以深刻的理解作为基础,而理解的过程就是个体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学习。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能,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4]。因此,学习是具有极大创造性的活动。故而教师的解释是一种这样的过程:教师欲施教于学生,除了依靠既有的知识积累之外,还需要对预教知识进行学习――教材研究,通过学习的过程,形成对欲教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对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会不断生成新的课程知识。此外,教师的授课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每一次授课,教师都会有很多的感受和收获,从而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解释的过程即是创造的过程。很明晰,这样一个解释与理解的创造性过程构成了教。

3.教是多样性的解释活动

对“文本”的解释是解释学的根本任务,由新康德主义开始,这种局面开始被打破,不局限于“文本”,将解释同时运用于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焦点,“争取提供一副涵盖科学解释和人文理解的‘图景’”[2],成为学者们努力的方向。因此,解释的意义也随之扩大,解释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就教学而言,也应当摒弃“说教”传统,走知识论和方法论并重的道路,即让教的过程既是知识文本传授的过程,也是教学方法引导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文本的形式来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解释方法来引导学生;我们可以运用图像来解释复杂问题,也可以通过实地的考察和实践来让学生明了要理解的内容。不拘泥于唯一的教学方法,让解释的途径变得多样化,达到知识与方法并重的教学目标,这是用“解释”来解释教的根本原因。

三、“理解”是学的科学状态

1.学是人文理解的过程

理解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它被用来表示认识主体的一种状态:在思想、情感甚至道德等方面接受了他所关心的那部分客观世界[5]。这里说明了理解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而是通过“思想、情感甚至道德”的衡量发生的。在教师解释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不加选择地完全接受,而是只接受“他所关心的那部分客观世界”。由此可见,“理解”本身充满了人文关怀色彩。学生正是透过这种理念和方法来更好地把握知识,掌握方法。学是人文理解不仅体现了“理解”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教(解释)的要求。科学解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理解,但绝对不是强迫他人理解,因为这根本不可谓“理解”。此外,这样的一种人文理解还是作为学习者本身所需要的。兴趣其实就是动机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差别只是兴趣所促进的活动方向比较专注,对象比较具体而已[4]。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课堂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养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学是能动性的理解过程

作为客观存在的个体,学生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既有思维能力去认识客观世界。当然这种主观能动性不是万能的,必须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理解本身所具有的建构性或者说是能动性,是用来描述学习过程最恰切的词汇。在人文理解的和谐教学场域中,学生试图理解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式的学习氛围是需要给学生营造的,是当前教学所追求的。教师的职责主要就在于用最科学的解释方法引导学生用最和谐的方式去理解。

3.学是交互性的理解活动

交互性是理解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理解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对文本的理解、还包括人文的理解――对教师思想的理解和对学生情感的理解。单方面的理解只能是简单的理解,肤浅的理解。一旦摒弃单一的循环,让个体之间进行交互,那么事情将走向混沌。复杂的联系给理解带来了难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愈复杂的系统中,更有机会去理解事物的深层含义,才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创造。从解释方面而言,也要求了理解是需要交互的。教师单方面地解释,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就无所谓解释,那么理解也就不存在。因此,教学中的解释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共生状态分别代表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共生。

四、理解与解释的关系是教与学的根本关系

1.理解和解释同时存在于教与学之中

解释是为了理解,正如“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理解是解释的目的和归宿,正如教的目的是为了学,学才是教最终的目的。这样关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目标导向问题,它强调解释不是教师单向的任务,解释的过程同r是学习的过程,理解不是学生单方面的任务,学生有学,教师也要学。理解和解释同时存在于教与学之中。

2.理解与解释的融合促成教学通达

无论如何,教学解释须达到解释的目的,理解式学习须达到理解的目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因此,在解释和理解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更多体现其解释的功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因此,在解释和理解的合生状态下,学生更多地须要体现其理解的责任,最终达到汲取知识、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教与学是相融相生的,但是他们又是各有侧重的,解释不绝对属于教的认识论,但以教为主;理解不完全属于学的方式,但以学为根。教学解释与理解相互融合才能促成教学的上下通达。

3.解释与理解的循环促使教学合生

解释有理解,理解有解释,启示教师应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实现教学合生。教学的基本要素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师用教学方法解释教学内容,学生用学习方法理解教学内容,解释和理解是教与学的基本关系,其意思不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来,而是从我们与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6]。教师的解释过程可以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学生的理解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教与学创造转变互,促使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是,解释一定会被理解吗?显然,教与学也当然会陷入“诠释循环”的怪圈。在教师明白自己要解释的是什么时,必须要考虑如何去被理解。但如果解释必须以被理解的方式来进行,又如何才能促使科学成果脱离这一循环而走向成熟呢?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指出,如果我们视这一循环为恶性的从而寻求避免它,那么理解的行为从头到脚便被误解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不是脱离这一循环而是以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一循环,这一循环之中暗含的是最古老的认识方式所具有的积极的可能性[7]。因此,我们探讨教与学关系和教学本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解释和理解集合或交叉,形成对话,达到合生。

――――――――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陈嘉明.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说文解字[M].臧克和,王平,校订.北京:中华书局,2002.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董国安.作为科学过程的解释与理解[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1).

[6]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6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心理学科中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蕴涵丰富人文知识。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1.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1.1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低,我国的医学院校大约占总课时的8%,美国、德国为20%~25%,英国、法国、日本为10%~15%。基于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在“渗透”上下功夫,挖掘授课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蕴涵丰富人文知识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弥补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的有效途径。

1.2 知识结构单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历来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多作为辅助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从而导致医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表现为道德修养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差等。而医学心理学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1.3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单纯以讲授式为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及各种人文知识的培养。医学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案例分析、心理剧表演、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学专题讲座、心理学影视赏析、团体心理咨询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弥补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2.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1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对医学生人格的影响学

习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医学生确立辩证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现象是人世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心理学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探讨了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形式,并揭示了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列宁曾经提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研究,都能进一步和具体地论证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等哲学命题,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首先可以帮助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有利于他们辩证地看待人生,进而使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2 心理学基本理论中包含丰富人文精神

心理学的—些理论体系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派强调对人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的自身潜能、关怀人的现实生活等思想行为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和谐、沟通的师生关系,在开放、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心理学理论流派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以及组织心理学电影赏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与生活实践、心理咨询治疗和医学临床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提高其人文素养。

 

2.3 医学心理学有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迄今为止,大多临床医护人员都还没有把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在临床上往往是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机器,只见病、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对医学生进行有关现代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病例和疾病进行讲解,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今后走向临床实践后,能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影响病人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打下基础。

2.4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人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学业的成功。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医学生的人生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好医疗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但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人际困扰的检出率较综合院校大学生高3。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教学的知识,如在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将“医患关系”进行扩展,由特殊到一般,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由体验病人心理到体验人际交往中一般人的心理,向学生系统介绍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使他们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5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我国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学习障碍、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自我意识不健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德育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能够帮助医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积极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乐观进取、不畏艰难、自信自律、诚实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

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科,涉及的心理学内容非常广泛,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成效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开始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结合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调节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原理和方法;课后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将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总之,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改善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篇7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信息是现代管理和领导决策的重要基础,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卫星通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以低廉、快捷的方式实现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和沟通,获取和各类信息。另外,我们应当认识到,虚拟化具有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比如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轻易地将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信息进行整合和联系,使其与管理部门之间轻松实现信息的共享,及时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同时能够将学生的学籍信息录入等繁琐的工作通过计算机完成,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2.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即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部归纳到统一的部门领导之下,也就是说,通过教务处的统一领导,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保持科学化和制度化,进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通过教学管理系统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使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比如排课、选课、成绩查询等问题轻易得到解决,并且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实现信息的分享和传递,使整个学校的管理部门都能够轻松地查询到相关的信息,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

3.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当前,我国仍然有一部分学校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另一方面却也大量存在教学资源重复建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管理的效率低下,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共享。通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使全校的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在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的有效和及时传递,能够为教务处以及其他管理部门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各类教学文件都成为有效的信息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分享和传播,以有效地消除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实际应用存在着背离的现象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一项软件的开发,其主要的目的应当是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由于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都没有配备专门的软件系统开发人员,所以要进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时,必须要聘请外界人员来实施,这必然会造成软件的系统与实际应用不符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外聘的系统设计者,其并没有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中,而仅仅依靠自身的认识来进行软件的设计,无法了解到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联系,必然会造成其设计出来的软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适应,可能会因此对使用者的情绪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导致教学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如果程序开发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没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便无法预见到未来管理工作的扩展,便无法设计出能够适合未来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和变化的需求的软件。

2.系统软件的开发缺乏系统性

在学校中所使用的系统软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很多学校会自行进行管理软件的设计以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每个部门都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进行研发,无法确保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因此,很多系统都具有相似的功能,导致资源和信息严重浪费;而另一方面却又使有效的信息无法通过系统的软件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共享,各部门之间的技术力量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每个信息系统的功能不能得到完善,后期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3.缺乏对管理队伍信息化技能的建设和培训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他们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无法顺利地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无法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获取和分析,更加无法利用管理软件处理日常复杂的业务。另外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对新技术学习和应用的主动性,不能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更加阻碍了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在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伴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潜在的风险也将随之增多,这也给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教学管理系统中,资料的存储都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的,而其传播也是依靠网络。网络具有开放性,很容易因外界的攻击而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是数据被篡改和破坏,甚至是系统的瘫痪,这些都为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埋下了安全隐患。然而有一部分管理人员却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在诸如学籍管理等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无法确保教学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转变观念,营造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其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因此说,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全体管理和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由于大部分的教学管理信息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教师们转变观念,认识到传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应当树立起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营造一个乐于运用和会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和学习的大环境。

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教学管理活动提供先进和完善的实战平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规范化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学管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教学条件信息、教学档案信息等。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教学信息的采集和管理软件的开发。

3.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

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是确保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因此,应当培养一支既懂得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同时又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队伍,这也是新时期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因此,应当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以及促进他们信息素养的提高,通过教务处的管理人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重点对教学管理人才进行开发和引进,使教学管理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使教学管理的效率不断提高。

4.设计开发适用的教学管理软件

优质的教学管理软件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条件。学校在引进系统时常发现,购进的系统与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水土不服”,这时,软件系统的开发就尤为重要。在开发研制软件系统时,学校的网上评教系统和考试管理系统都有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参与,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随时根据具体需要对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力争提高系统的实用性、易用性和安全性,利用公共网络教育资源管理教学、服务教学,实现教务、教学、学生的自动化以及交互式管理。

在新时期,尤其是在新课改不断实施和深化的大背景下,教学管理部门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通过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加强我国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 曾彤.浅谈多媒体教育技术网络建设.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 匡令芝,孙宗禹.关于高等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蒋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教学与管理,2008(12).

[5] 卢宝臣,徐秀伟,赵玉田.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管理科学文摘,2007(3).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对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有了更加广泛的需求,也对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可以有效促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高校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下,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成果,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性人才[1]。

一、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职业学校是培养我国职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将信息化建设应用于职业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是保障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从客观的角度上看,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低,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职业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相对特殊的情况,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才能有效保障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成果的取得。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开展进程中,可以将职业学校的教育信息和学生信息应用现代信息进行整合,促使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和高效开展。职业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灵活性、全面性以及多变性,有效实现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确保职业学校教学秩序的同时,也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进而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教学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因此,通过研究可知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职学校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探究

在明确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探究,可以有效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在高职教学活动的开展进程中。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探究,可以将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

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便是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在传统的高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的各个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因此导致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高效性[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根本目的之一便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应用职业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实现学校的各个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进行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高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因此,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是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的实施方式之一。

2.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

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也是实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施方式。将信息化建设的教学理念与高职开展的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应用这一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高职教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教学信息资源库[3]。由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丰富,内容的涵盖面也十分广阔,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将丰富的网络多媒体内容与高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进而促使高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进程中。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增加,必会使得高职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课堂秩序。

3.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来高效完成教学信息和学生信息的导入和存储工作。因此,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且能够良好地运用软件完成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是保证高职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实施方式之一。

4.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

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O,提升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方式之一。

高职教师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生的课堂信息的统计工作,并且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将所统计出的信息数据发送至教务处,可以有效实现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结语

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首先应当明确其重要性:在确保职业学校教学秩序的同时,也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进而高职学校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

然后探究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工作效率;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

总而言之,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可以促使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镇辉,郑东生,沈毅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38-40.

篇9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基础;内容;途径

教育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必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合格的人才。“健康”不仅指身体和思想健康,还应有心理健康;“合格”不仅是德、智、体的合格,还应包括心理素质的合格。新形式下,只有处理好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思想教育的关系,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1.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有用人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搞好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仅仅重视政治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标志着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深入到了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微观层次。大量研究证明,学生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仅与政治思想教育有关,也与学生的思维方法、自我评价能力、适应能力,个性发展与心理发展素质有关。

2.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培养“四有”新人的基础层次问题,而政治思想教育是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道德法制观念和行为与政治素质方面的高层次问题。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同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关系,而政治思想教育则包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按照社会的政治,道德和法制的要求规范个人行为。

第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政治思想教育奠定了心理基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敢于竞争的拼搏精神。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无疑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拓宽了领域,增添了新的内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能正常地与他人交往,能恰当地表露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有一定的社会能力。这样,就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打下了基础,保证取得实效。

第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扩充和完善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

政治思想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因此,其教育内容含有更多的规范成分在里边,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其实质是在约束学生的言行。这种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要求学生做出利他行为,忽视了学生为自己考虑的方面:即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首先是一种指导而不是一种教条,是学生乐意去做的。因为学生首先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去做而不是要求学生去做什么,既体现了教育的道德性,又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因此,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内容还涉及到了许多道德问题,而且有一些也正是德育所需要的,如人际交往中的优良品质等。这样,大的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更为接近,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更有利于完整人格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学习、人际关系、自我三方面内容:

1.学习方面。包括学习策略的心理指导,如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兴趣的培养、考试焦虑的调适等。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忧虑、恐惧、悲伤等,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进行合理的调适,培养积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自信、坚毅、不畏艰险也正是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优良品质;

2.人际关系方面。包括正确处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等。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能够尊重、信任和关心他人;能够诚心地称赞别人,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因此他们能够得到真诚的友谊,能够保持与同学和谐相处、亲密合作,同时保持自己做事为人的原则。

3.自我方面。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实事求是地确立自己的抱负水平,善于控制和支持自己的行动,保持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达到“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境界。

第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篇10

论文关键词:培训,ASP.NET,模块

由于教学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具有分布式特点,并且需要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因此,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使用的体系架构为B/S模式的三层架构。同时,系统使用ASP.NET作为开发平台,并使用统一建模语言进行分析描述,后台使用的数据库为常用的SQL Server 2005数据库。B/S架构下的管理软件具有简单而方便的业务扩展,实现增加服务器功能只需相应地增加网页;功能维护也简单方便,仅需改变网页,就能实现所有用户使用时的同步更新;开发相对简单,共享性强。因此用 B/S 模式来设计项目培训管理系统比较合适,服务器端采用 SQL Server 数据库系统和 ASP.NET 组件来构成项目培训管理的应用服务系统;客户端采用浏览器来完成学院完成培训任务的全过程,同时管理员可进行远程系统维护和管理。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功能模块包括学员信息管理、培训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理、考试信息管理,以及成绩和证书管理模块。系统运用方便、操作简单,效率高,可以大大提高培训机构员工的办公效率, 对各个开设培训科目的报名情况及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帮助经营决策者提供更方便的统计分析机制。

1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1.1 学员信息管理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添加学院信息,修改删除学员信息,添加科目报名信息,续费、改班和退班,查询和统计。

1.2 员工信息管理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添加员工信息,修改及删除员工信息,员工查询。

1.3 培训信息管理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查询和添加班级,修改及删除班级,班级学员导入,上课记录。

1.4 考试信息管理功能需求,主要包括考试基本信息处理,考试学员安排,乘车安排。

1.5 成绩和证书管理功能需求,为简化成绩的录入,系统需提供批量导入的成绩的功能。对于证书的发放,为避免丢失,系统需提供对证书领取细节的详细记录,包括领取人(或代领人)、获取时间和经办人等。

2 系统的概要设计

2.1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以及相关的系统业务流程,我们采用模块结构化设计,整个系统按层次进行模块划分,各个模块完成自己特定的功能。本系统一共分为五大模块,这五大模块分别是:学员信息管理模块、培训信息管理模块、员工信息管理模块、考试信息管理模块以及成绩与证书管理模块,所有模块之间都通过相同的数据库紧密相连,每个模块的功能都按照培训信息管理的日常业务进行设计,各模块功能概述如下。

(1)学员信息管理模块:学员基本信息管理,科目报名信息管理。

(2)培训信息管理模块:班级信息管理,包括分班和添加学员;上课记录管理。

(3)员工信息管理模块:提供经理对员工信息进行管理。

(4)考试信息管理模块:考试安排管理,它包括添加考试安排和安排对应学员考试;乘车管理。

(5)成绩与证书管理模块:对于一门考试的结果进行成绩导入以及对证书的领取进行记录。

2.2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对于数据库的概念设计,表现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E-R(Entity-Relationship)数据模型。E-R数据模型的实现方式为利用属性、实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统一描述现实世界的信息结构。

2.3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对应的工作为把概念结构设计时提出的E-R实体联系图进行转化,从而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达到一致。并在此E-R实体联系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库中对应的数据表,同时还包括数据表之间的所有关联信息。

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表如下。办公室表(Office)和校区表(Campus)略。

学员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处理学员基本信息和科目报名信息,涉及到的信息表如表4所示,科目报名信息表(Subject)和学员状态信息表(StudentSatue)略。

培训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班级信息,并记录到课情况,涉及到的信息表主要如表5所示,班级成员表(ClassMember)、上课记录表(ClassRecord)和到课点名表(OrderName)略。

员工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处理员工的基本信息,以及分配操作权限给不同员工,涉及到的信息表如表6所示,权限信息(Position)表略。

表 6员工基本信息表(Manager)

考试信息管理模块用于记录考试的基本信息,以及考试结果和相关的证书领取信息,涉及到的信息表如表7所示,考试内容表(ExamDetails)、考试名单表(ExamPerson)、乘车信息表(Traffic)、证书信息表(Certificate)略。

表 7考试安排表(Exam)

3 界面设计

3.1 登陆界面

3.2 其它界面略。

4 结束语

本文在对培训机构需要执行的数据操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B/S等技术,分析设计了适合培训机构管理日常工作信息的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完成给培训机构的员工和学员带来了实用性和方便性。)解决了学员信息录入时的冗余性,减少了数据出错的可能性;为员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据查询功能,同时,便于对各个培训科目进行统计分析;系统合理地区分学员的不同状态,也为学员提供掌握自己培训所处阶段提供方便;通过这个系统,员工基本上可以对整个培训流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合理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操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眭碧霞,李春华,张玮.ASP.NET 程序设计与开发[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万科,覃剑.Visual C#.NET 程序设计基础与上机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桂林,谢尧,李大友.SQL Sever 数据库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4]刘玉萍,刘海玲,基于Web 的教学计划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06(11)

[5]王艳娥,周立,基于Web的职工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