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部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部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

篇1

1 按标准,建制度

1.1 规范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和《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等标准,对实验室生均使用面积大小、与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相关联的实验室采光、照明、通风换气、环保、消防、水电、疏散等很多项目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根据现代生物学实验的特点,采取诸如生物培养室应布置在建筑物尽头,避免人流交叉感染等具体措施。

因此,在实验室设计和建设阶段,应认真学习有关实验室建设的相关规定,根据生物学实验的特点,规范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1.2 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制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条例”、“实验室仪器管理、使用和操作规范”、“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办法”、“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验材料和实验废品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和“实验室应急预案”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均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2 强教育,重保护

2.1 加强生物学实验的安全教育

加强学生、教师和主管领导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每学期在使用实验室之前,学生、教师和主管领导都应学习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每次实验之前,教师都应根据每个实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特点和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2.2 重视学生实验时的安全保护

在教育学生重视实验安全时,也要注意不要使学生产生对实验的畏惧感,泯灭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可能对人体产生安全危险的实验,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戴护目镜、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等。

在使用离心机时一定要用天平配平,切不可粗略估计;取样时要等离心机转子停止转动后再开盖;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要注意锅内的水量,并确保安全阀完好可用;使用无菌工作台时,紫外照射消毒应避免强紫外线对人体特别是眼睛的照射。使用烘箱和培养箱时,应注意检查和值守,避免温度失控而导致失火;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药品是有毒有害的,因注意使用方法和废液的安全处理,以及应注意生物材料的安全使用和用后处理。

3 勤检查,找问题

篇2

一要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各地各校要始终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着力在“强基础、抓规范、提水平、增实效”上下工夫,扎扎实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要切实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强化责任追究。

二要做好安全教育,指导学生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把各项要求和规定落实到每所学校、每位师生。要深入细致地做好交通安全、校园集体活动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盗、防溺水、防传染病、防拥挤踩踏、防校园伤害和预防自然灾害的安全常识教育,组织好防灾应急演练,开展好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

三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和追究责任制度,用制度保障安全工作。认真建立和完善门卫制度、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卫生制度、消防制度、责任制度、奖惩追究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分解到人。完善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安全应急准备工作。

四要加强消防安全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加大消防设施设备投入,对学校老建筑的消防设施进行改造,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和应急报警系统建设,购置安保器材和消防装备,提高消防工作的科技含量和防范能力。有森林林场的学校加强森林防火能力,确保森林防火安全。

五要加强实验室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将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新进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层层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学校危险化学品仓库等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强化剧毒、一类易制毒、易爆药品以及放射源等的领用管理,严格实行台账登记制度。对购买剧毒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实行归口管理,严格遵循有关规定,经公安机关或环保部门备案审批后,向有经营资质供应商购买。对购买进口含源仪器设备或射线装置,从采购招标环节开始把关,严格审批程序,及时登记备案。同时要加强对锅炉、电梯和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检查。从体制机制、制度责任、检测检修、合法性及安全隐患等方面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有效运行。

六要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要认真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各项要求,因地制宜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交通服务。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要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好校车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校车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2013年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各地各校要举办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氛围,增强广大师生文明交通安全意识。

七要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原料时,必须坚持采购索证制度,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禽类肉类及其制品。保持食堂环境和食品加工操作的卫生清洁,严格执行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食物留样等食品安全加工操作规范,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自备水源及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随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及时向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篇3

第一条为了建设平安校园,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日常管理

第二条新建、改扩建和维修改造的校舍建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进行科学建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划建设报批和工程招投标工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质量监督、工程监理;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凡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新建、改扩建校舍的选址要由专业部门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坚决避免在灾害高危地区新建校舍。

第三条学校的水、电、气及食堂锅炉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根据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标准进行选址、施工和安装。

第四条完善减灾、防灾基础设施和设备,配备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逃生自救器具、应急照明灯和应急广播系统等。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急避难场所等地,要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对原有建筑消防通道不符合现有消防要求的要限期进行整改。

第五条学生宿舍、校园内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电脑室、图书室、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列为重点监控部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第六条落实房屋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每房一档的危旧房档案,把房屋、产权人、使用人、主管部门等相关情况资料都记录在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凡危房必须根据规定进行处置:

——B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抢修,消除安全隐患,经资质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使用。并加强日常监控,保证房屋使用安全;

——C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抢修、消除安全隐患,经资质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使用。不能马上修缮的,不得使用,要指派专人加强监控,防止升级为D级危房。

——D级危房的处置:立即拆除。暂不能拆除的不能改作他用,在危房周边设置隔离带和警示标志,严禁师生进入。

危房解危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实施,并经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监理,报房屋安全鉴定部门鉴定。

第七条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检查和避雷、防雷设施安全检测。对电路、锅炉、煤气、化学物品等易引发火灾的设施、物品重点进行检查,对避雷、防雷设施进行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八条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指定专人,对办公楼、教学楼、综合楼、实验室、宿舍、食堂、浴室、文体活动等场所开展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和检查,建立消防检查记录台帐制度。

第九条对师生员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向师生员工宣传安全用电、安全用气、实验操作等消防安全知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提高应对火灾险情的能力。

第十条学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预防事故和实施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第十一条学校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十二条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校舍安全工作的领导,把校舍安全工作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大工作力度,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对本地区教育系统校舍安全负领导责任,校长对本单位校舍安全负主要责任。

第十三条各地教育部门应协调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学校校舍安全管理工作。常检查、不松懈,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把危房破旧校舍改造任务作为首要任务,优先安排年度投资计划,落实土地指标、资金等,加强计划管理,限时完成改造任务。

第四章应急处理

第十四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防洪水、防台风、防雷电、防地质灾害、防火等灾害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应急预案要体现及时性、有效性。已经制订的应急预案,要根据学校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第十五条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学校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师生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使师生掌握在各种突发性灾难面前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要将应急演练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六条台风和洪水期间,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联系,针对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基础沉陷等自然灾害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农村学校特别是地处山区农村学校师生的安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台风频发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专题安全培训和教育,切实提高师生应对台风等灾害的能力。

第十七条建立健全值班制度,落实具体人员。值班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并按规定及时报告。

篇4

一、工作总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学校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律,建立领导在教师之间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班主任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目标工作,责任书,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经常向家长、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要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防中毒、防传染病、防盗窃、防爆炸、防侵害、防突发性事故为重点,加强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与防火防灾教育,食品卫生与健康教育等,增强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要定期分析学校的事故隐患,加强研究,即时处理有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1、立健全领导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项部门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学校封闭式管理。加强值班、值日教师的管理。

2、要定期对实验室、仪器室等易然、易爆物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及电教室、各班级、办公室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3、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以外事故的发生,实行教师公路口值班制度,以确保学生的离校安全。

4、加强上课安全,完善其制度。特别是加强体育课(课外活动)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许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

5、要加强学校值班工作,强化值班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工作制度,严禁社会闲杂人员随意进入学校、班级。6、后勤人员要加强校园校舍安全检查(电水、暖气、体育设施等),严格把好维修校舍,确保校舍维修的质量,全面消除和杜绝学校危房。

7、全体教师要重视食品卫生工作,有人专管。坚持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把食品、药品质量关,不得向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午餐食品,不容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物、药物中毒和传染病和各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发生。

8、学校团支部要积极配合学校值班、值日教师和公安、综合治理部门,搞好学校治安工作打击各类扰乱学校秩序的犯罪活动和学校安全、学生安全工作,积极参与封闭式管理活动。并且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安全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9、严格执行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凡是组织学生到外地参赛或集会、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的必须经校长批准,并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做到组织管理无疏漏。

10、贯彻执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的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处理和发送以及上网下载等问题发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11、严格把好教师和学生进出入,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教师没有组长的批准一律不能擅自出入学校,学生没有班主任批准不能外出。

12、加强发生以外事故或火灾时师生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对待事故意识,并且每学期初,组织有关人员针对火灾进行速散演练。

13、根据市教育局精神,严格执行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三、领导机构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郭华

篇5

1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特点

1.1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独立学院一般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就有必要体现这一特点[2]。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尽量设计在原理、操作上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我们的实验内容应尽量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在实验设备的选择上,也要考虑选用目前企业中所使用的主流设备,因为我们主要是为制药企业、研究所培养人才,这样使学生们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时,对其所使用的设备没有陌生感。因此我们应根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实验室建设为主题,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实验室管理为手段,分批次地建设重点实验室。

1.2资金来源有限,可用资源少

(1)独立学院主要靠自筹经费谋求发展,实验室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有限。因此合理地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科学地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使其一方面能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2)又能产生较高的使用效益,是实验室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3)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较短,在人、财、物等方面积淀的资源较少,现有的绝大多数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均为近几年的毕业生,他们在实验室日常管理规范、实验室建设流程、实验室设备选用等业务能力方面都有待提高。

2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强实验室安全性管理

实验室的制度和规则是实验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分清责任,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和教学水平,因此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对实验室内部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管理。我们制定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以“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为核心,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等等,并在采购设备、装修实验室时注意了防火、防盗等问题,为了有效地对付各种突发事件,学院还预先建立了周密的安全预案,同时对教师、学生常年利用讲座、宣传等教育方式进行安全防范教育,确保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2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

根据独立学院的发展规划,我院有计划地购置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分析天平、高速低温冷冻离心机等贵重仪器设备和其它仪器设备,而这些是我院的重要资源和保障,这就要求我院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更加规范。管理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防尘、防火、防盗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实验室建设从立项开始就按教育部实验室评估标准开展了工作,并认真做好了实验设备的资产登记、统计工作,对其进行建账建卡,定期复核查对,做到账、卡、物一致;我们经常性地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及时排除故障,严禁实验设备带病工作,以确保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和正常使用;同时作好报废设备的鉴定工作,对确认不能继续使用的设备,填写报废单上报物管办申请报废,而对于那些由于某些零部件的损坏而导致整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的设备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则先进行修理,不能修理的则将该设备中有用的零部件拆出以备它用,使其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我们还建立了实验用品档案,如实验用品分类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等,对新购的实验用品及时入帐,损坏、消耗的用品及时记录、注销;对于化学试剂危险品,我们将其分类储存,对危险性小、数量少、包装严密的一般腐蚀性试剂和其它毒性试剂采取同室但分区存放的方式,并在存放过程中,根据各类危险品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隔离、防潮、防热、防晒等保护措施,在存有大量易燃试剂如乙醚、无水乙醇等的地方,明确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

2.3加强实验室库房的管理

为了保障各项实验按时顺利进行,我们建立了药学系精密仪器室,为师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库房包括化学危险品库房、玻璃仪器和普通试剂库房两类。库房设置均综合了采光度、通风、防潮等因素,并靠近消防设施。

(1)玻璃仪器和普通试剂库房。主要存无毒并性质稳定的固液体,如指示剂、药材、药品等,并按学科、性质分类摆放,以便查找。

(2)化学危险品库房,试剂均具有一定毒性和危险性,如乙醚、苯、石油醚、丙酮、氯仿、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等,库房内严格保持通风和干燥,严禁明火,靠近消防装置。

2.4加强实验人员的管理

我们提倡“一人多岗”的工作模式,尽力做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鼓励理论课教师进入实验室承担部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4],并规定了实验人员的工作制度,使实验室各人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从而加强实验人员的责任意识。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稳定的实验人员队伍,其不仅要对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理论有一定的造诣并能有机地结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能很好地使用、操作和维护各种设备,而且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2.5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结合母体学校的实际情况,我院目前自建的药学实验室分别为: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临床药理等实验室,而母体学校则托管大部分的基础实验。目前我院药学实验室的基本状况为半年忙、半年闲,但通过合理设计、有效调整我院药学实验计划将会改变这种失衡状况,使教学用房趋于合理。整合与改革母体学校托管的部分相关性实验,把一些功能与我院相近的实验室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可避免实验仪器的重复购置或闲置,又可相互合作,避免研究分散和低水平重复,不仅可加强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充分挖掘现有药品试剂、仪器设备的潜力,还可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协作。因此在我院药学实验室建设的规划中,将结合相关专业的共性来调整、合并实验室,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仪器设备的作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实现实验设备配置的通用性、经济性、有效性,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内涵。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X92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独立学院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高校中的二级学院, 2008年2月22日教育部正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指出,“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该《办法》对独立学院的设立、组织与活动、管理与监督、变更与终止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09所,独立学院在校学生数为2497170人,占到了本科院校在校学生数的18.65%。

目前我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有近150所,50多所高校具有“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20多所高校具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1]已有学者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课程教学改革[3]、实验室建设[4]等作了研究和探讨。

独立学院是近十多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办学模式,关于该类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功能,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提出一种适合于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

1 构建独立学院理论课程体系需考虑的问题

1.1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笔者自2006年至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参加工作,据亲身体验对其学生特点归纳如下:

1)学生成绩普遍不太理想,或偏科现象严重。

独立学院的分数线远低于一本、二本。以广东省2013年高考分数线为例,一本文、理科分数线分别为594、574,二本文、理科分数线分别为546、516,三本文、理科分数线分别为498、480。可见,三本分数线比一本低了近100分,比二本低了40分左右。独立学院的学生中,要么是各科发展均衡但都不理想,要么偏科现象严重,尤其数学和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2)学习缺乏主动性。

独立学院高考分数线低,说明学生本身就没有掌握好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往往需要老师的再三强调和督促。

3)生源主要来自本市或本省其他地区。

城市学院由地方高校东莞理工学院举办,生源主要面向广东省。2013年招生计划中,总数为4400人,其中外省名额为300人,仅占到了总人数的6.82%。

1.2 人才培养应与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是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东莞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为保证各行各业的生产安全,需配备大量的安全技术管理人才。而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大都不是科班出身,缺乏系统的安全科学技术知识。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不可盲目照搬其他高校,必须充分考虑东莞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让学生真正能成为对东莞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2 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2.1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与理论基础

本文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为傅贵等人起草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规范》[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指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可归结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应从人和物两个方面对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要解决人的问题,可从人文社会方面着手,要解决物的问题,则要从工程技术着眼。《规范》正是基于这个基本思想,参考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而制定。

2.2 办学特色定位

《规范》指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依各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略偏管理、管理和工程适中以及略偏工程的办学特色。目前,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在建立自身的课程体系时,总是依托高校背景而对某一个或几个行业有所偏重。比如中国矿业大学主要针对于矿山灾害[6],北京理工大学侧重于爆炸预防[7],广西大学的安全分为四大模块:石化、矿石、造纸、制糖[8],而南华大学则依托“核”行业,设置了核安全、化工安全和建筑安全三个方向[9]。总体来说,无论偏重于哪个行业,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设置了大量的工程类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管理类的课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应“增加安全管理方面的课程”[10],而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安全管理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11]。前文已述,我院招生主要面向东莞或本省。他们毕业后可以进各村、社区、街道安全办或镇、区安监局,到工厂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或者进入安全中介机构,还有部分学生毕业后会加入家族企业。因此,我院安全工程专业应多开设一些安全管理类的课程,考虑到目前我院安全工程专业师资主要集中在工程方面,故定位于管理和工程适中型。

篇7

一、        工作总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学校有关 

安全工作的规律,建立领导在教师之间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班主任与副班主任之间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目标工作,责任书,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经常向家长、学生(工厂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要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和防中毒、防传染病、防盗窃、防爆炸、防侵害、防突发性事故为重点,加强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与防火防灾教育,食品卫生与健康教育等,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二、        具体工作和措施 

要定期分析学校的事故隐患,加强研究,即时处理有关问题,把 

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项 

部门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坚持“一日三讲”制、“一日三查”制,加强学校封闭式管理。加强值班、值日教师的管理。 

2、要定期对实验室、仪器室等易然、易爆物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及电教室、各班级、办公室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3、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以外事故的发生(1-3年级禁止骑自行车,违反规定结果自负),1-3年级学生放学回家时应在班主任带领下学生排队出大门,以及指定接送地点。 

4、加强上课安全,完善其制度。特别是加强体育课(课外活动)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许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 

5、要加强学值班,值宿工作,强化值班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值宿工作制度,严禁社会闲朵人员随意进入学校、班级。(值班教员保证一天5次以上巡学校任务,并及时记录出入人员,值宿人员2人,保证晚上下班2小时的轮流巡管理)。 

6、后勤人员要加强校园校舍安全检查(电水、暖气、体育设施等),严格把好维修校舍确保校舍维修的质量,全面消除和杜绝学校危房。 

7、全体教师要重视食品卫生工作,有人专管。坚持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把食品、药品质量关,不得向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课间餐、营养午餐食品,不容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物、药物中毒和传染病和各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发生。 

8、学校少先队要积极配合学校值班、值日教师和公安、综合治理部门,搞好学校治安工作打击各类扰乱学校秩序的犯罪活动和学校安全、学生安全工作,积极参与封闭式管理活动。并且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安全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9、严格执行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凡是组织学生到外地参赛或集会、娱乐活动、野游、社会实践活动、考察等活动的必须经校长批准,并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做到组织管理无疏漏。(必须一名以上校级领导负责) 

10、贯彻执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的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处理和发送以及上网下载等问题发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11、严格把好教师和学生进出入,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教师没有组长的批准一律不能擅自出入学校,学生没有班主任、专师批准不能外出。 

12、加强发生以外事故或火灾时师生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对待事故意识,并且每学期初,组织有关人员针对火灾进行速散演练。 

13。、根据市教育局精神,严格执行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三、领导机构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郑玉雪(校长)全面管理 

副组长:黄范植(工会主席)主管安全 

成  员:全学子(食品、卫生安全) 

        金彦虎(学生安全) 

篇8

一、工作总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学校有关

安全工作的规律,建立领导在教师之间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班主任与副班主任之间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目标工作,责任书,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经常向家长、学生(工厂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要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和防中毒、防传染病、防盗窃、防爆炸、防侵害、防突发性事故为重点,加强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与防火防灾教育,食品卫生与健康教育等,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二、 具体工作和措施

要定期分析学校的事故隐患,加强研究,即时处理有关问题,把

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项

部门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坚持“一日三讲”制、“一日三查”制,加强学校封闭式管理。加强值班、值日教师的管理。

2、要定期对实验室、仪器室等易然、易爆物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及电教室、各班级、办公室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3、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以外事故的发生(1-3年级禁止骑自行车,违反规定结果自负),1-3年级学生放学回家时应在班主任带领下学生排队出大门,以及指定接送地点。

4、加强上课安全,完善其制度。特别是加强体育课(课外活动)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许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

5、要加强学值班,值宿工作,强化值班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值宿工作制度,严禁社会闲朵人员随意进入学校、班级。(值班教员保证一天5次以上巡学校任务,并及时记录出入人员,值宿人员2人,保证晚上下班2小时的轮流巡管理)。

6、后勤人员要加强校园校舍安全检查(电水、暖气、体育设施等),严格把好维修校舍确保校舍维修的质量,全面消除和杜绝学校危房。

7、全体教师要重视食品卫生工作,有人专管。坚持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把食品、药品质量关,不得向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课间餐、营养午餐食品,不容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物、药物中毒和传染病和各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发生。

8、学校少先队要积极配合学校值班、值日教师和公安、综合治理部门,搞好学校治安工作打击各类扰乱学校秩序的犯罪活动和学校安全、学生安全工作,积极参与封闭式管理活动。并且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安全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9、严格执行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凡是组织学生到外地参赛或集会、娱乐活动、野游、社会实践活动、考察等活动的必须经校长批准,并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做到组织管理无疏漏。(必须一名以上校级领导负责)

10、贯彻执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的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处理和发送以及上网下载等问题发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11、严格把好教师和学生进出入,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教师没有组长的批准一律不能擅自出入学校,学生没有班主任、专师批准不能外出。

12、加强发生以外事故或火灾时师生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对待事故意识,并且每学期初,组织有关人员针对火灾进行速散演练。

13。、根据市教育局精神,严格执行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篇9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组织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推进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的道德教育网络。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对中央和省关于教育改革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行政监察,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对权力集中的重点领域的监督。加强机关党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

3.加强机关作风和行风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进一步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继续开展教育行风民主评议,深化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教育宣传工作,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4.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龙头,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完善。扎实做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两个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支持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和等市开展的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

5.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招生计划管理,推进研究生培养高校退出专科层次教育进程,进一步扩大对口招生和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扩大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规模,分批将技能型特色名校纳入高职单独招生范围,积极开展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注册升学制度。推动市级教育部门建立统一招生平台,统筹管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保持职普比1:1。深化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适时开展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规范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程序。积极创新人才选拔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录取批次,推行平行志愿等。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公平公正。

6.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加强对高中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监督,落实课程公示制度,强化薄弱课程的开设。深入实施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坚持能力本位,全面推行职业教育理论实践一体化、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出台管理办法,加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推动落实校企合作财税激励政策,吸引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双专业、双学位教学改革,深化学分制改革,加强高校开放合作。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等卓越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强化实践育人,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7.完善规范办学行为长效机制。宣传、贯彻《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完善规范办学行为长效机制,严格教育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编制并实施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规定。抓好学校卫生、艺术教育及国防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较好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国防意识。强化教材、教辅材料建设和管理,完善义务教育教材政府采购工作,组织开展高中教辅材料的评议推荐工作。

8.着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优质发展。出台特色高中建设方案,启动普通高色创建活动,努力转变同质化倾向。出台“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计划”,促进人才培养创新。探索推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融合发展。落实“选课制”,推行“走班制”,扩大学生通过选择课程来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自主性。

四、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探索建立防止辍学监控机制,完善学生辍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明确义务教育学校设置标准和办法,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避免因调整过度造成学生入学困难。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升学考试的办法。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关爱和服务体系。继续做好控制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班额工作。结合各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经验,研究和论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加强省级规范化学校建设和管理,逐步实现由重条件向重内涵、重配备向重使用转变。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10.推进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11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工程,积极落实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加大初中探究实验室试点力度。启动农村中小学就餐条件改善和体育器材更新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生体育健身条件。

11.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607处。加大对城市新建居民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力度,扩增城市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继续推进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及认定工作,落实乡镇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加大贫困村幼儿园建设力度。出台《省幼儿园管理办法》,规范办园行为。

五、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基础能力建设

12.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组织全省分市编制职业教育规划与布局方案,推进以市为主统筹规划各类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确保区域内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启动中职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签订责任书,采取奖补结合方式,在全省建设一批规范化中职学校。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和专业点分级认定,继续规范学校名称,清理不合格学校和专业点,确保所有中职学校年内达到合格标准。完成第一批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计划,推进第二、三批建设,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继续建设一批中职学校多专业示范性实训中心、国家级实训基地。探索建立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水平监测机制。

13.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完成56个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启动部分中职教育新专业和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建立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新型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教材编写、选用与审定机制,启动中职教育专业教材、课程资源开发并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开展中职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加强与行业部门协作,分专业类别完成省级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建;建设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专业联盟。启动建立学生实习责任和校方责任相统一的保险制度。坚持以赛促改,完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成立高水平技能训练协作组织,提高组赛、竞赛水平。

14.全面推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组织完成五年制高职教育举办主体和专业点论证、审核和备案,进一步扩大培养规模、扩大教学联盟试点范围。研究出台应用型人才对口贯通培养实施办法,推动中职、高职、本科学校积极实施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认可的联合培养模式,推动高校建立完善招收中职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探索按专业长线贯通培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抓好试验区“3+4”应用型本科试点,组织实施高职和本科学校联合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扩大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双证互通”试点,支持职业院校学生取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技工院校学生取得学历证书。促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沟通衔接,探索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学分互认、学历互通机制。

15.扎实推进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启动全日制与非全日制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及学分互认试点,探索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新途径。成立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成人高等教育15个品牌专业和80门特色课程建设。落实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设置与评估标准,统筹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示范乡镇。推进社区教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创建一批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建立全省继续教育信息化资源联盟。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推进民办学校规范管理,出台《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探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机制。

六、全面推进高校分类建设

16.切实优化高校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完善教育服务蓝、黄两大发展战略、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服务支撑能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调整优化高校办学层次和学科结构,出台《加强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继续做好普通高校更名和升格、民办专科学校升本工作。以调整和优化高职教育结构为重点,严格控制设置数量。积极探索高职与技术(技师、高级技工)学院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子。加强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平稳过渡。按照高校分类管理和内涵发展的要求,核定高校在校生发展规模。

17.继续实施名校建设工程。引导高校根据自身实际,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研究探索对高等学校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考核,遴选第二批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起草出台《特色名校建设管理办法》。

18.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实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办学特色,实施精品课程工程。加强教学评估工作,制定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规范,开展专业合格评估试点,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院校合格评估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做好学籍学历管理,规范办学秩序和行为。加强就业工作队伍、指导课程和就业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继续做好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完成大学生入伍预征和选拔大学生应征入伍任务。

19.提高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评审认定20个左右“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遴选申报2013年度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实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加强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对“十二五”重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争取更多科研平台进入省级和国家级行列。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十二五”重点学科进行中期评估。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力,促进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

七、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20.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推进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继续实施省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程,资助建设4所省级、20所县级教师教育基地。推进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建设。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管理办法。制定中小学教师转学科培训实施办法,并抓好实施。继续组织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系列工程,组织开展骨干教师海外研修、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建设高层次骨干教师队伍。创新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加强骨干校长队伍建设。把师德教育渗透到职前培养、教师准入和职后培训的全过程,健全师德考评和奖惩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和薄弱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探索符合农村中小学特点的管理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特教学校教师编制标准。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落实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案,突出以师德、业绩、能力为导向,建立健全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评价规律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评价标准体系。启动教师资格制度改革试点,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完善特级教师考核管理制度,组织好第八批特级教师评选。进一步加大中小学教师城乡轮岗支教力度,督促市、县(市、区)建立完善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21.构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以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为重点,推动出台中职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业学校专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支持学校将20%的编制员额用于聘任专业兼职教师。研究出台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实施办法,将专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等作为准入条件。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将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教学实绩、技术开发能力等作为专业教师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全面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中职教育系列)培养计划,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职业教育领军人物。进一步推进“能工巧匠进职校计划”,建立知名专家、技师、技术能手等定期到学校授课制度。以提高教师动手操作、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改进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工作,扩大、调整、认定省级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基地,组织骨干教师、校长等各类培训3000人次,建立中职师资信息数据库。

22.努力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深入实施“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增长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扎实推进高校领域泰山学者和省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通过“泰山学者工作室”“泰山学者主题沙龙”“泰山学术论坛”等,推动学科横向交融,激发创造活力。推进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制度。大力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二期工程,重点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评选表彰100名省级教学名师,100个省级教学团队。扎实推进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省属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促进人才工作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做好高等学校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形成更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引领健康学术风气。协调省编办制定高校编制标准并核定编制。做好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八、加强教育保障能力建设

23.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提高教育经费保障能力。严格落实教育法定增长和规划纲要要求,继续巩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20%的成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经费分担责任,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发放《新华字典》。将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1200元。建立普通高中教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研究制定普通高中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合理确定新增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将中职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制定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确保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扩大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支持规范化、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高校经费保障水平,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推进高校内涵发展。省属高职生均经费定额提高1000元,全省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1.2万元以上。建立高校化债长效机制,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完善中职学校助学金制度,把中职教育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以及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城市学生。

24.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落实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方案,完成全省926个义务教育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启动建设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启动全省数字化校园试点工作。加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

25.切实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推动修订《省教育督导条例》和制定《省普通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条例》工作。完成《省幼儿园管理办法》《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省高等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的制定、修订工作。落实教育普法规划,开展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高校章程建设,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

26.扎实推进教育督导。学习贯彻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逐级督政机制。筹备成立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召开第六届省督学换届大会。启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督促指导市、县搞好学校督导评估工作。出台《省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和《省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继续完善督导责任区制度,建立教育督导数据信息平台,积极发挥督导保障作用。

篇10

关键词:酿造酒;实训室;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16-02

在教育部“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的理念的指导下,实践教学成为高职教学的主要形式,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想场所,是开展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山东作为全国的酿造酒大省,酿造酒市场用人需求很大,山东职业学院于2006年设置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开设了酿造酒技术方向,并建立了酿造酒实训室,下设预处理室、菌种室、储存室、啤酒酿造实训室、蒸馏酒实训室等5个实训分室,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主要承担专业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工作。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反映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实训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和现有教学场地、设备,使酿造酒实训室真正发挥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的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实训室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人数多,资金不足,空间有限。酿造酒实训项目来源于职场岗位中典型的工作任务,实训基地的教学环境是仿真的职场环境。生产中需要大量的原辅料,实训教学成本较高,加之建设经费不足,学生人数又逐年增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训室进行实际生产性操作是很难实现的,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达不到实践教学目标,不能建成满足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职业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实训室。

2.实训资源利用不充分。由于实训室建设缺少科学规划,实训室的管理各专业间相对独立,不能做到资源共享,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而且实训室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上实验实训课时,实验室才开门,下课即关闭。课内,因时间有限而不能进行连续性实训。课外,学生想到实验室进行实训,却因封闭管理而进不了实验室。实训室既不全天开放,也不面向全系学生开放,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而且实训室除开展本专业必要的实训教学外,很少有其他任务。因此,未达到预期的面向社会服务的目标。

3.工作重、培训少,实训教学队伍的发展滞后。酿造酒实训室的实训教学任务较重,而实验指导老师少,多数时间忙于实验准备、实验教学、仪器的维护和实验室日常的管理,很少有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实训的开展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一定的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训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4.实训室管理还不够规范。实训室目前尚未配备专门的设备维修人员,而现有工作人员缺乏专门的设备维护技能,不能有效地对设备定期维护,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较容易出现故障和损害,影响实训任务的正常执行。另外,目前有些较贵的仪器尚未建立专人管理制度,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尚未养成及时登记使用记录的习惯。在实训室的管理中,酿造酒实训涉及较多的辅料与添加剂,由于每学年的使用量相对较少,往往导致过了其食用保质期还有大半没用完,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5.实验教学缺乏改革和创新。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仿真性、生产性实验,但大部分实验室还是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学生基本上按照老师给出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不能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潜力。而且部分实验内容陈旧,与实际脱离较大,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及时适应工作环境,转换角色时间较长。[3]

二、酿造酒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措施

1.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实训室建设与管理。高职院校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要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系领导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从战略高度力求突破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上进行改革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2.加强产、学、研结合,合理安排实训项目、充分利用实训室。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生产技能、给酿造酒企业培养满意的技术人才,系部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与青岛啤酒、张夏酒厂等多家酿造酒企业深度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寻求企业对实训室建设的资金、设备、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既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又将实用的先进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之中。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主管与技术骨干,双方共同研讨,编写了《酿造酒技术》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筛选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教学过程中,注重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实践相结合,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建立合理、有效、开放的实验实训室。实训室开放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既能充分利用实训室的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放实训室要综合考虑时间、空间、实验内容、仪器设备、指导模式等要素,例如面向系内有意愿选修酿造酒技术的学生开放;实行定时开放,每周六、周日全天开放实训室,不受时间及实验内容的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开放时间进行实验实训;同时实行预约开放,学生事先向实训室负责人申请,根据申请人数及实验内容统一安排。在为教学、科研有效开放的同时,还可以对外提品来实现对社会的有偿服务、填补实验经费的不足,为建造更多的实训基地奠定基础。

4.建立健全实训室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训室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二者兼顾。首先是制度建设,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训室人员岗位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训指导教师职责、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使实训室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次师生安全管理,实验室悬挂《学生实验实训守则》及《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进入实训室的管理人员及每位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对于因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仪器设备损坏和丢失情况,按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根据损坏和丢失的具体情节予以赔偿。[5]

5.建设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实验实训教师团队。注重高素质的实验实训教师团队的建设,我们除了引进生物工程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充实队伍,改善结构以外,还通过学术交流、调研、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设法改善酿造酒实训室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知识水平;通过业务培训、支持去合作企业在岗轮训或脱产进修学习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团队自身整体素质,提高实训操作技能,学会现代管理知识,做到专职教师与工程师相通。除此以外,采用聘请大量的酿酒企业技术人员一起承担教学任务,教学中采用校、企专业人员共同参加的教学团队。

要搞好高职酿造酒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创建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引导的实训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院的政策支持以及师生的共同参与。我们通过积极探索并实践,挖掘出了酿造酒实训室自身的潜力,深化了实训室的内涵建设。同时,实训室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深度融合,进行共建共享,推进实训室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酿造酒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从而进一步提高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6]

参考文献:

[1]张永芬.关于高职实验室建设管理与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9,(9):197-198.

[2]王海棠,胡霞等.高职酿造酒加工实训室建设与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5):118-120.

[3]李雅茹,高兴华.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4-46.

[4]孙兴民,赵兰庚.高职高专实训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6):120-123.

[5]杨明太.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8,(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