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应急预案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安全应急预案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安全 硬盘还原卡 差异拷贝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091-02
1 计算机机房在高校中的重要位置
高校计算机机房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计算机机房承担着全校近4万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机实习任务,同时为学习计算机制图的学生提供专用机房。每台计算机配有交互英语教学、常用软件和网络平台等系统,供同学们自由选择上机内容。本机房受惠于教育科研网,可使用学校数字图书馆资源,科技资源丰富、下载速度快。具有电子阅览室的全部功能,包括承担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不仅影响到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它也是高校数字化推广与建设的重要内容。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在高校资源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威胁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的因素
2.1 人为因素
计算机机房工作人员没有定期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程序,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者没有实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防护上的不足,窃取计算机系统信息资源,非法劫获重要数据、恶意篡改系统参数、损坏硬件设施、编译计算机病毒,使得网络传输中断,严重影响计算机机房的正常教学工作。同时,由于机房约束管理力度不够,加之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无意识的发生一些破坏系统的行为,如格式化磁盘、删除系统文件等,造成无法正常启动操作系统;或者可能点击了中木马病毒的网站或软件,从而使得计算机被感染,影响计算机机房网络的安全。目前机房的网络设置基本上都采用外网和局域网相结合进行连接,为了方便教学和交流,很多教师和学生会通过使用一些移动存储设备U盘等相互传输计算机信息,极易引起病毒的快速传播,甚至可能通过交换机端口是的整个机房局域网内机器被感染病毒。机房PC机系统应停止“自动播放”功能,禁止可移动存储设备使用。两全的办法是通过设置系统参数,不需要的盘符进行隐藏。U盘插入USB接口后尽管驱动程序得以自动加载,但相应盘符分配不到,同样可以达到禁止U盘使用的功效。教学过程进行中,学生强行结束退出客户端机器进程,严重妨碍正常教学的进展;为防止学生故意结束客户机进程,使用改版后的任务管理器,可以允许查看进程而不能任意终止进程,较大程度上遏制部分学生的恶意行为。
2.2 自然因素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本身是很脆弱的。计算机网络是开放、全球共享的,任何团体或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方便地上传和下载各种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的这种具有快速通信、资源共享性、信息传播面宽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提出了挑战。计算机机房的网络是属于计算机网络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但是同样网络通信的各种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机房的PC机访问互联网,搜寻有用的数据资源;互联网上的其他用户也同样可以访问到机房内的PC机,在此互动访问过程中,我们就可能成为被攻击对象,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机房内计算机的正常运作。机房通过校园教育网接入Internet网,网络上病毒攻击入侵带来的威胁严重妨碍到机房机器运行。很多常用网页都隐藏着利用浏览器安全漏洞种植的木马脚本,大批量误导性的下载站点提供的链接地址包含木马程序,以及互联网络上随处可以搜寻查找到攻击工具和黑客程序。因此,机房计算机除了需要定期打上最新的系统补丁外,还必须安装实时防护的病毒查杀程序,及时升级更新病毒库。
2.3 病毒感染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新的计算机病毒也层出不穷,其破环力度不断增强,而网络病毒破坏攻击性就更强。一旦FTP文件服务器的磁盘被病毒入侵感染,极有可能造成系统崩溃、数据缺损,使网络服务器难以启动,应用程序和数据资源无法正确读取。甚至导致整个网络传输中断,无法正常教学。
3 计算机机房安全防范对策
目前一些计算机机房的电脑使用,因为用户的不固定化,加之各类用户有着各自的操作习惯,如上网、玩游戏等,会更改一些计算机设置、下载程序或安装插件等,导致病毒侵袭、木马横行,无法正常关机的情况时有发生,轻则造成系统蓝屏和应用软件故障,重则系统瘫痪及数据被非法利用或破坏。因此计算机安全使用越来越重要。噢易OSS系统系列产品是一款集系统保护与机房运行维护管理的软件(如图1),它提供了硬盘数据保护的基本功能,更扩展了许多便捷、实用的应用,如数据的统一拷贝、IP地址和计算机名的统一分配、机器的远端管理、机器的远端维护等,可以广泛的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电子图书馆及各行业的窗口部门等用户中使用。(如图2)
4 结束语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引进了噢易蓝光领航保护卡后,给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安装保护卡后,将系统分区,选择开机选项即可进入相应的模块。开机选择English系统凭教材激活码激活后使用交互英语;刷校园后开机选择Net系统登录使用上网;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课时间进入机房,开机选择Lesson系统进入上课系统。计算机机房承担着每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保护卡的安装更是在考试机和服务器的数据传输和备份等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爱青.基于web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应急管理;高校;方略;思路
近几年来,我国对应急管理越来越重视,由于如今社会由多种组织构成,而高校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频频受到风险社会的冲击,高校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使高校处在风口浪尖,其在处理危机事件的时候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则需要在共同的努力下加强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而随着重心下移作为了在应急管理中的发展趋势,使一些基层单位如乡村、社区、学校等发展成为了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因此,高校需对应急管理有新的准备和认识,从所发生的危机事件具有的特点开始着手,对高校应急管理的措施或策略有个明确的标准,真正开辟出一个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新局面。
一、在我国高校中危机事件的特点
危机事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多,由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矛盾的累积而逐渐地显现出来,而高校作为组成我国社会的重要部分,在其中必然会有社会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折射。而高校也在随着社会对自身进行发展,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些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改革力度与其实际情况的不相符,使潜在的危机早已埋在其中。故在高校的发展中,其所面临的危机日益增多,风险也日趋增大,而高校作为人才、科研和理论的重要培育基地,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危机日渐增多的趋势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减少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需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增加针对性。应急管理对不同的组织虽在管理方法上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别,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高校作为人文教育、科研、教学等提供服务的组织,其主要存在的危机事件特点为:
(一)危机伤及群体具有单一性。由于高校主要以学生为主,因此高校危机伤及的群体多为高校学生,虽其中可能会涉及到教职工,但相比其他组织中伤及的群体具有多种类型,其所伤及的群体类型就比较单一。而高校中的学生具有其特殊性,他们对周边发生的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思维虽活跃但却不像阅历丰富的人们那般成熟,通常易出现冲动和偏执的想法;他们普遍掌握通信工具的运用,更易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等等这些,都会使高校中的学生成为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同时,高校学生也会作为危机事件性质影响中的关键人物,因此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应采取积极、正面的引导措施。
(二)危机影响具有社会性。高校会通过学生、家长、媒体及用人单位等与社会发生联系,其教育是牵涉到千万家的一个大问题。高校若出现危机事件,不仅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影响,而且还会在各种途径中对社会产生影响,这必然会对学校的名誉和效益带来损害。因此,高校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乡镇、社区及企业等基层组织,其发生的危机事件所影响的范围更大,且程度更深,特别是受到社会及媒体的关注,让有些媒体完全置社会的责任于不顾,大肆对高校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炒作,这便对高校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危机诱因具有个人心理化。高校一直被视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之地,无论对教职工还是学生来说,其隐藏的心理问题成为在高校中最常见导致危机的主要诱因。笔者根据对多年全国高校中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大多数的危机事件中很大程度都与文化程度高的一些人群的心理问题有关,其一方面原因在于相比普通人群来说,高知识人群更容易在性格、心理及精神等方面出现异常倾向。另一方面原因是高校学生处在成长但个性不成熟、成年但经济不独立的阶段,多多少少会存在经济、学习、家庭、交往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往往在面对困难时,其不能正确的去应对,而是会选择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其不但不能真正解决掉问题,而且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危害。因此,对高校危机事件诱因中的心理因素应正视起来,制定出应对相关问题的有效措施,真正避免心理问题成为导致危机事件的因素。
二、对高校应急管理中的方案选择
应急管理是指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对其所发生的原因及后果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对社会各有效资源的整合,制定出应对突发事件时有效的处理方案。在高校的应急管理中,由于高校危机事件有不确定性、威胁性及时间有效性等一般危机中的特性,同时也会体现出其自身特点。因此,应首先对国内外应急管理中的已有经验和一般规律进行借鉴,其次应体现自身情况和高校特色。总而言之,对高校的危机事件应采取灵活的应急管理方案,具体如下:
(一)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的已有经验和一般规律。国外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已有数十年的时间,其发展较为成熟。应急预案对危机的紧迫性和突发性,有较好的预防和处置作用,而国外一直对应急预案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有着极大的重视,因此其制定出了种类丰富的预案体系,并通过不断的演习进行修改,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对其有利的预案,制定出有效可行的应急预案。
(二)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相比企业、政府等组织,高校的应急管理工作更具有特殊性。通常高校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往往是作为中间人的身份来进行的,其一般会与其他组织建立起危机事件处理的机制,并处理好与各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支持。因此,针对高校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因素特点,应把心理干预放在高校应急管理的重要地位。
三、高校应急管理中的相关策略
首先,应明确高校应急管理中的方案选择,其次再加强对高校应急管理中相关策略,真正使校园环境安全且和谐。其相关策略包括:
(一)提高领导管理层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理念。通常衡量一个领导能力的高低以应急管理能力为其中的一个标准,作为高校领导应培养前瞻、理性及科学的危机意识与应急理念。
(二)制定或完善高校中的各应急预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出符合学校情况的应急预案。预案需具有指导的作用,并具有可操作性,不能不切实际,只注重表面,为避免发生空策略,应在高校中定期开展危机事件的应急演练,从演练中找出不足,以便及时作出预案的修改与完善。
(三)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根据自身的事件情况,将学校发生的危机事件可分成不同的类型,应对不同的事件采取不同的策略,可保证危机事件的解决及资源的不浪费;应急管理应根据危机事件所发生的周期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危机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还需将家长、学生、政府、社会及媒体等都归到高校的应急管理中,为稳定发挥校园安全提供合力。高校在社会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其人口密度是我国最大的场所之一。其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不仅会对高校管理秩序、科研及正常的教学等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危及到社会安定。本文从根本出发,结合各高校的自身特点,通过对危机事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应急管理中的方案和策略,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6-9.
[2]吴建勋.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7):113-115.
[3]谢一帆,邵泽开.我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思路与方略探析[J].兰州学刊,2008(6):185-188.
[4]陈伟珂,王子博.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4):372-374.
[5]施雪华,刘耀东.中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1(2):49-52.
篇3
一、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甚至破坏教学、科研及各项管理工作,扰乱高校安全稳定的局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
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一是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非典”、食物中毒事件等。
二是政治类突发事件,如学生为表达良好的政治愿望和爱国热情, 但却没能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而参与非法集会、游行活动等, 有的还张贴不利于学校、社会、国家稳定的大小字报、标语以及游行、罢课、绝食、聚众冲击学校机关及政府机关等。
三是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学生宿舍被盗、学生被抢劫、伤害、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
四是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师生人身伤害、停课等突发事件。
五是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包括由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而引发的突发事件, 如罢餐、罢课、宿舍闹事、破坏公物、恶意匿名信和网络帖子等。
六是事故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
二、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
1.受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危期的影响
我国目前处在突发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由于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占全国人口的1/7以上,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自然环境的恶化,都会相对降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质量,造成生存困难,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会出现社会危机。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造成相对紧缺的教育资源和日益增多的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已变成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此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最新变化也使得国际间的冲突和危机出现新的特点。
2.0缺少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
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应对骚乱的《法》,应对自然灾害的《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法》、应对公共卫生的《传染病防治法》、应付学生安全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各地方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又颁布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立法。但是仅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分别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难免出现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各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和协作。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
3.信息管理系统落后
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则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二则为民众传递适当的信息,避免民众情绪失控,促进民众沟通。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4.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
其一,对社会变动和市场经济波动起抗衡和缓冲作用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86万人,而我国就业人员总数高达7亿多人。其二,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还很低。据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
此外,我国对公众的危机教育不足,防灾应急教育还没有纳入教学体系中。社会的警觉性较差,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在这一方面,也是应对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不力的原因之一。
三、制定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原则
制定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必须规划得周密细致,不能以简单的条条框框为主,要易于实际操作。另外,应急预案应该能够全面覆盖整个高校,各单位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狠抓落实,从而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
1.应急预案应该包括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应急预案一般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和一般(Ⅳ)四级。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都要作明确规定,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2.应急预案要强调预防为主
一般的预案主要是规定应急处置的流程、程序、原则。鉴于高等学校行政机构级别多、学生多、校园面积大等原因,必须要强调以预防为主和先期应急处置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和各学院尽力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和尽可能不要把一般事件扩大为严重的、特大的突发公共事件。
3.应急预案应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作为理念和原则放入预案中间
按照以人为本、保护师生、预防为主、教育在先、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
4.应急预案应具有超前性
高等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应急预案要能够弥补这些规章制度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今后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提供基础。
四、科学启动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程序
1.信息监测与报告
高等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值班室,开通统一报警电话,24小时接收事件信息报告。各院各部门应注意收集本单位范围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以及其他领域可能对本范围造成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保证信息畅通,及时报告。
2.预警级别及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等级分为四级。即:一般级(Ⅳ),较重级(Ⅲ),严重级(Ⅱ),特别严重级(Ⅰ),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息经校有关部门审定后统一。
3.应急预案启动
应急预案由校相关部门统一启动,根据预警级别,应急响应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特别严重(Ⅰ级)。一般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人身安全、社会财富及社会秩序影响较小的突发事件;较重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对人身安全、社会财富和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害的突发事件;严重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影响全校稳定和师生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对社会财富及人身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特别严重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遭受破坏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或暴发疫情,事涉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突发事件。应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性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
启动本级预案和相应救援力量组织应急救援难以控制灾害事故时应迅速报请上级应急指挥部门请求增援或支援。
五、科学处理高等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步骤
1.指挥与协调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现场均应开设现场指挥部,先期到达现场的应急救援队伍首先负责现场指挥;多灾种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参加救援时,由主要灾种指挥员负责现场指挥;各种资源由其统一调配指挥。
现场指挥部的组成:高等学校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相关专家;救援组负责人;后勤保障组负责人;安全保卫负责人。
应急预案启动后,应迅速查明灾害事故状况,依据救援预案和灾情,快速形成救援方案;对灾害事故源进行紧急处理;组织人力抢救和护送危难人员;根据专家的建议,采取科学施救措施,消除灾害事故危害;抢救重要物资和机密文件;预测灾害事故发展趋势,果断决策、指挥人员撤离和转移物资;对灾害事故邻近危险源进行紧急处理,防止灾情蔓延;根据救灾需要,紧急调动增援力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保障;组织实施现场和交通管制,维持应急救援现场秩序;视情况开设现场急救所,对危重遇难人员进行紧急处置;果断指挥救援力量处置意外情况;当灾害事故危害完全解除、人员解救结束时,下达结束应急救援命令;善后处置工作移至相应的管理部门。
2.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根据有关协调管理机构的报告和建议批准解除应急状态,由相关部门宣布转入正常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机构负责组织事件调查。对严重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作出应急处置情况报告,上报上级指挥部门。
3.善后处置
一是突发公共事件和灾害发生后,各部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二是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对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损失额度和后果进行全面评估,经核实审查无误后报上级部门,经上级部门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三是相关部门要做好事后安抚工作,紧急发放各种应急用品。
四是事发高等学校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对突发公共事件造成损失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评估后,认真制定重建和恢复教学、生活的计划,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进行恢复、重建。
五是对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劳务人员应给予一定标准的经济报酬,对于因参与应急处置工作而伤、亡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褒奖和抚恤。
六是调查和总结。事发高等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调查、总结、上报,要深刻认识到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危害性,吸取教训,认真总结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得与失,为切实提高高等学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奠定基础。
六、提高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措施
1.加强培训,努力提高高校教职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素质
无论哪种行业,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素质过硬,才能精干高效。员工如果没有人性化的服务意识、优质的服务水平、精湛过硬的服务技术、正确安全的防护措施,担当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责任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注重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观摩等多种形式,从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技术等方面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职工尤其是新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努力使他们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真正担当起岗位赋予的职责,掌握应对危急时刻特别是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所需要的技能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采取一帮一、一帮二、以老带新、新老结合等方法,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提高新教职工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切实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技能。譬如,分批组织教职工到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学习参观,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职工的视野,这些措施对提高他们的素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联合攻关,集中解决高校突发公共事件难点问题
在下大力做好平时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搞好重点培训,集中攻关。从教职工中抽调部分服务意识强、文化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技术精的骨干组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小分队,集中力量解决难点问题,集中精力攻克业务难关。对校领导如何正常有序地安排整个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如何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领导;如何制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方案、预案,组建应急机制;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情况急、任务重、要求高的突发公共事件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3.注重积累,不断丰富实践经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很多东西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经验是反复实践的总结和结晶。只有注重积累,注重总结,才能出真知,出经验。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对历次突发公共事件处理资料的原始积累,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实践经验。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要求各部门收集处理突发事件中最原始的资料,总结本次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譬如,就近几年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形成了重要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并准备整理汇编形成宝贵的资料保存下来,为以后应对类似的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要注重收集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作为指导我们工作的依据。
4.扩大交流,构建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网络
加强交流交往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相互交流能使我们互通有无,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高校不仅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交往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邻近地区的高等学校应该从理论上、技术上、人力资源上、物质资源上给予援助,协助事故地高等院校及时扑灭事故和成功进行自救,从而体现高校间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构造高等学校间的跨区域服务网络。
5.加强建设,完善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设施设备
良好的设施设备是我们从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没有优良过硬的设施设备,从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便无从谈起。高校平时应该加强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我们所用,体现高校的现代化、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要做好必要的物品储备工作,使我们在事故发生后,可以有充足的物质用品投入到服务中去,从而确保我们的服务快捷、方便、有序。
参考文献:
[1]李元芳.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类的型及处理原则与预防对策[J].高教论坛,2004,(4):151-153.
[2]牟柏林.论高校治安管理中的道德教育[J].保卫学研究,1998,(1):14-17.
[3]韩连生.高校保卫工作与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篇4
【关键词】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概念,教育管理
近年来社会上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与高校相关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事故等也出现了增加的趋势,影响了在校中职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然而,对于全国大多数高校而言,中职学生安全教育依然仅仅处于宣传阶段,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
一、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概念
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等教育部门以国家法律、法规策等为依据,以促进中职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教育等为教育途径,使中职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更好地适应中职学生活和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二、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是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国的需要。从以往高校发生各类安全事件来看,中职学生一方面容易成为伤害案件中的被侵主体――受害者,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伤害案件中的施害主体――施害者。在实施中职学生安全教育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同时,更需要培养中职学生安全责任观,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会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中职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要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国,必须从中职学生安全教育入手。
(二)开展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主体,校园主体会对平安校园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中职学生是高校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弱、逃生自救技能的高低以及安全责任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校园治安秩序的好坏,关系着校园和谐稳定与否。因此,加强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必然要求。
(三)开展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开放办学模式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学理念的不断转变,大学校园从封闭式逐步转化为开放式,校园与社会融合进一步得到加深。尤其是后勤服务社会化使得高校中人员结构变的更为复杂,潜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被盗、被伤害等案件有随时发生的可能,给在校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中职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就必须加强中职学生安全教育。
(四)开展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如今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大环境,缺乏安全责任,缺少安全知识,无安全防范意识,不具备逃生自救技能,已不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当前中职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宠爱,普遍形成了较强的唯我独尊意识与较弱的社会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意识与较弱的承受挫折能力,较强的自我意识与较弱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反差。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环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三、中职学生安全教育“重与轻”现状
(一)重管理,轻教育。随着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高校党政领导和学校有关部门,认识到中职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管理上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方面的投入,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然而,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往往被人们忽视。
(二)重形式,轻内容。当前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必须引起重视并得到强化,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仍旧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
(三)重事后,轻预防。在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未雨绸缪,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只有做好校园安全预案管理,加强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却并非如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卫处处长王有洪曾指出,完整的应急管理体制应包括“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事后总结”三个阶段,但传统的观念,使我们更注重“惩治”而忽视“防范”,注重“事后处理”、忽视“预案管理”是我国高校的应急管理机制的普遍现象。
(四)重行为,轻心理。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关注的是中职学生的行为是否遵纪守法,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异常状态常常忽视。发生在高校的类“马加爵事件”,却往往是心理疾患引起的。
四、中职学生安全教育需要“四重视”
(一)要重视中职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健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要确保其效果,就必须做到健全制度,落实责任。首先,要完善安全领导组织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再次,要建立安全教育监督机制。
(二)要重视中职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明确了高校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中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在现行中职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中,高校普遍侧重的是安全管理工作,对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很少,如有也仅仅是停留在说教层面。如今,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必须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课时,通过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中职学生安全教育,构建“安全知识教育+逃生技能演练+安全文化营造”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模式,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安全素质。
(三)重视高校安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编制安全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体制和制度,对于提高高校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全面履行教育管理职能,构建平安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整改落实,全力做好“创模”复核验收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环境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二、责任分工
(一)市住建委
1、对城区管网雨污不分流情况进行排查,实现雨污分流(年1月10日前完成)。
2、对部分管网建设不符合防渗漏要求的进行认真排查,并采取措施,封堵泉水渗漏点,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问题(年1月10日前完成)。
3、立即在西部管网与绣江河交界处建设分流闸,确保城区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年1月10日前完成)。
4、提供年城区内排污管网整治方案等相关材料(年1月10日前完成)。
(二)市公用事业局
1、协调开发区明确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时限,提供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年1月10日前完成)。
2、污水处理厂需更新或维修设备,解决污泥含水率高的问题,运输污泥车辆要达到密闭要求,需配备专门的污泥运输车辆(年1月10日前完成)。
3、协调应急办制定我市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并将该应急预案纳入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年1月10日前完成)。
(三)市环卫管护中心
1、立即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再提高工程,按“创模”要求建设膜处理设施(年1月20日前完成)。
2、确定第二垃圾填埋场开工时间,尽快开工(年1月20日前完成)。
3、提供相关垃圾管理规章制度: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市垃圾处理发展规划、市环卫管护中心保洁队管理规章制度、垃圾清运管理办法、垃圾场管理制度职责等内容(年1月10日前完成)。
4、提供2010年购买的新式垃圾车,垃圾收集箱,工人清运垃圾,垃圾场等相关材料及照片(年1月10日前完成)。
5、规范完善垃圾填埋场相关档案材料(年1月10日前完成)。
(四)市环保局
1、根据市政府关于机动车尾气检测站的确认函,进步一协调市环保局,抓紧完成机动车尾气检测站的验收,并尽快实现投入运行,协调公安局,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措施,保证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大于80%(年1月20日前完成)。
2、加大对火电、化工、铸锻等传统行业的综合整治与提升改造力度,加大监察力度与处罚力度,确保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有效运行、稳定达标。负责督促华日电池立即开展后环境影响评价(年1月10日前完成)。
3、对涉及工业有毒化学品、危险废物、重金属产生、经营的单位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规范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的行为,督促这些企业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进行应急演练(年1月10日前完成)。
4、加快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速度,对拒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尽快完成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年1月20日前完成)。
5、负责协调省、市环保及有关部门,探讨3家电镀企业进行整合的途径,进一步减少环境风险。
6、负责重点河流沿线污染企业的综合整治(年1月10日前完成)。
7、积极向市政府及市编委汇报,提升环境监察大队、监测站的规格;进一步强化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
8、协调各有关部门,完善创模档案材料的整理。
(五)市卫生局
立即对全市乡镇卫生院部署安排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工作。完善医疗废物处置协议、转移台帐、暂存场所,专人负责,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年1月10日前完成)。
(六)市水务局
市水务局牵头,各有关乡镇(街道办)配合,负责河流沿线的综合整治。实施封堵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污口,清理沿线垃圾等工作(年1月10日前完成)。
(七)市统计局。
解决统计年鉴的数据与市核准数据“创模”口径统一问题(年1月10日前完成)。
(八)市园林局
需提供绿化工程明细、投资明细,新增绿地面积要与投资相吻合(年1月10日前完成)。
(九)市政府应急办
需更新完善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并将饮用水源地的应急预案纳入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年1月10日前完成)。
(十)开发区
明确第二污水处理厂相关进水管网的建设时限,提供第二污水处理厂相关进水管网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年1月10日前完成)。
(十一)市公安局
1、配合环保局建立和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督制约措施,保证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大于80%(年1月20日前完成)。
2、配合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做好对非法土小企业的关停取缔工作(年1月10日前完成)。
(十二)市城管执法局
1、清理整顿城区内道路两侧不规范广告牌,杜绝占道经营,维护好城市形象(国家模范城复核验收前完成)。
2、配合乡镇和有关部门做好对非法土小企业的关停取缔及城区环境的整治工作(年1月10日前完成)。
(十三)市工商局
配合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做好对非法企业的关停工作(年1月10日前完成)。
(十四)供电公司
配合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做好对非法土小企业的关停取缔工作(年1月10日前完成)。
(十五)市交通运输局
对市区内所有出租车、公交车宣传“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语口号。
(十六)市高教办
1、确保大学园区内各院校中水回用设施正常运转,杜绝学院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年1月10日前完成)。
2、督促未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十七)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1、负责所辖区域河道垃圾、污水的污染治理(年1月10日前完成)。
2、配合水务局,搞好重点河流沿线的综合整治(年1月10日前完成)。
3、对辖区内的土小企业进行清查,确保全部关停(年1月10日前完成)。
4、配合各相关部门做好“创模”整改工作。
(十八)市委宣传部、市新闻中心、市广播电视台
开展多种多样“创模”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
(十九)市财政局
确保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年1月10日前完成)。
(二十)市政府督察室
负责牵头进行经常性督导,保障“创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创模”整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专门班子,抽调专业人员,明确任务,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把省环保厅预评估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落到实处。
篇6
(一)充分了解文化差异
因为文化习俗被误解而导致的冲突或者争端并不少见。在留学生安全管理中,务必要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并制订相应管理对策。文化是指一群人通过个人或群体世代努力所获得的一切的沉积物,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动、态度、意义、等级制度、宗教、时间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制造物等(Samovar,etal.,2009)。文化是一种群体特征,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互有差异。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教育环境的差异、文化传统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和时间观念的差异、对婚姻态度的差异等。在教育环境上,中国和亚洲地区国家倾向于说教,教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等,而西方国家则倾向于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文化传统上,中国社会提倡团结互助,而西方社会倡导自我中心和个人主义;社会关系上,中国人尊卑分明、长幼有序,而西方社会更注重人人平等;社会风俗上,中国社会礼仪含蓄且复杂、时间观念灵活,西方社会礼节相对简单、时间观念极强;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中国人比西方人要显得谨慎和严肃许多。在管理上,需要充分尊重留学生的文化习性、等。任何突如其来的意识形态的强加与干涉,都会引发争执和冲突。如对于男女交往中观念与行为差异而导致的偏见、纠纷,让留学生与学校宿管人员发生冲突,甚至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若能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很多问题可以得到有效防范。
(二)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管理
文化冲突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都具有两面性,文化冲突也不例外,它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当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接受中国文化教育时,原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作用,尤其在与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感觉无所适从。中国人社会交往的普遍特点是注重关系,乡土风情浓郁,且受地域、文化和人文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存在“耿直”“豪爽”“圆滑”“趋炎附势”及“热心肠”等不同表象,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亲近性和人情味,上述现象往往会使留学生感到不解和不适。此外,有的留学生对我国的国家政策、教育法规、各种规章制度存在认识偏差或误解,造成管理上的难度。如何合理对待留学生广泛、多元的文化背景,;如何在文化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推行合理的跨文化管理,是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需要解决的难点。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作,只有建立有效的留学生跨文化管理机制才能满足其需要。留学生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文化管理观念,通过具有非理性、可选择性和渐进性的文化导入来引导留学生,拓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使组织具有生机和活力。充分的跨文化沟通和长效的跨文化管理能积极、有效地施行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以达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高校应树立多元化的留学生评价体系,建立跨文化综合管理机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证跨文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三)纳入校园危机管理应急体系
留学生安全管理必须纳入高校校园危机管理应急体系中。当留学生校园安全事件突然爆发时,需要快速而有效的应对措施处理突发事件,留学生安全管理小组需要立即进入问题处理状态,迅速启动预警、预案,调动学校各相关部门,制定正确处理事件的方案。同时,各部门也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责,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弥补一切可能出现的漏洞。预警机制可以化解矛盾和冲突,为事件爆发赢得缓冲时间,充分进行备战,缩小安全事件爆发的影响范围,实现从“危机救治”向“危机预防”转化。根据可能出现的不同种类的留学生校园安全事件,要建立安全预警机制,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程序,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检查安全预防措施,检修教学生活设施,定期举行应急演习,提高留学生应急反应能力。高校还要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处理突发事件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善于总结经验,加强值班制度,完善信息报送网络,建设校园视频图像安全信息系统和安全信息中心平台。由于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突发性,任何预案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无懈可击,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随时修正和完善安全处理预案。
(四)多元利用社区资源社区资源
篇7
关键词:高校;班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61-02
一、研究意义
社会因素的复杂性、管理过程的严格性、人的因素的多元性,加上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急剧加速,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领域暴露的问题,都在不断冲击着高校,冲击着高校的班级管理。而另一方面,基于高校管理引发的问题也常常给班级管理带来很被动的突发事件,如2009年12月10日的上海某大学女研究生杨某自杀 [1],就是因为宿舍管理上的一些规定,导致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因为高校学生的成人性,高校班级突发事件常常带来较多的问题,轻的危害自己,带来严重经济问题,重的则严重危及社会安全,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血的例证 [2~4]。
二、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5]
从高校班级管理角度来说,造成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未必都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也可能是正常的管理行为与规定、心理因素、言语与琐事。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因为一些琐事而引发的寝室连续杀人案件 [4],而2009年12月10日的上海某大学女研究生杨某自杀,就是因为宿舍管理上的一些规定 [1],引发了作为弱者的当事人的心理异常反应。所以,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定义需要放宽内涵与外延,应该包含学生的个体行为、情绪反应、心理变化、外部诱因、相关对象等等,不只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三、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
归结起来,高校班级突发事件主要有下列类型:
1.从引发的因素来分,可分为:(1)自然灾害型,如2008的汶川大地震,突发性很强,非人力所为。(2)事件引发型,如2006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文凭事件,因为单位所发的文凭不对引发的一场大的高校风波。(3)公共卫生型,如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与防控,几乎冲及到了所有高校的班级管理。(4)言语琐事型,一些细小的言语冲突,一些琐事的积累,一些情感的因素都会引发高校班级管理的重大突发事件。(5)心理突变型,因为身边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心理突变,引发的高校班级突发事件。
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3.按性质来分,有良性的突发事件和恶性的突发事件。
4.按延续性来分,有单一突发性事件和连锁性突发性事件。
四、处理对策
各班级都存在突发事件的隐患,这一定程度上检验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学校的应急体系。对于良性的班级突发事件,要正确引导与总结,要做好宣传与表彰工作。对于恶性的突发事件,辅导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有预防、防控、排查等意识,洞察先机,抓住时效,妥善处理,化解突发事件。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好人的工作,保障人力、物力、科技、设备到位,保障医药、卫生、运输跟上。学校各级部门要注意沟通协调,努力做到不激化矛盾。进行必要的善后处理与总结,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更加要提高警惕。主要对策为:
(一)辅导员
1.重视隐患排查。辅导员要建立相应的排查机制,各班级要排查到每个学生,做下情上达。按照辅导员―班长―寝室长―班级各个寝室每个成员这条信息链,建立通畅的信息收集制度。对情感、心理的异常反应,对人的因素、事件因素尤其要细心分析。对排查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归类,比如贫困的、抽烟的、爱喝酒的、迷恋上网的,逃课的、夜不归宿的等等建立班级学生档案,坚持“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原则,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将预防性措施落实在隐患事件发生之前,将矛盾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勤于下寝,对用电防火等容易发生灾害事故的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排查。
2.加强信息沟通。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高校班级应该加强信息沟通和信息整合。信息沟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内部沟通,做好学生、学生干部、辅导员、教师、分管领导层面的沟通;二是外部沟通,做好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发现隐患及时与家长或学生家长委托的人联系,交流信息。班级要有明确信息报送工作的专职学生干部。建立信息收集上报机制;落实信息报送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员队伍;辅导员要积极拓展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3.情况迅速报告。班干部、同学、辅导员要及时收集、报告和提供有关学生突发事件信息,建立班级接警和班级事故通报程序,确定应急行动级别,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高校班级要工作规范、制度长效,辅导有力、职责明确、运转有序、报告及时、反应迅速。
4.加强教育引导。辅导员应该坚持教育性原则,把突发事件应对教育纳入到学生素质教育中,学校要根据各校的情况,结合国家关于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案,从新生一入学起就广泛开展安全稳定与法制教育。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大学生管理制度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以遵纪守法、安全意识、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挫折耐受等为主要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5.进行心理援助。辅导员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的问题,有了消极、负性情绪积极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让他们在高校班级中健康成长,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校园生活、学习和就业。要变“堵”为“疏”,特别是对待后进生和犯错误的学生时,既要体现纪律、原则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又要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不让他们形成自卑、压抑或者自暴自弃的心理。辅导员要开展生命的意义系列活动,倡导学生要有尊严的活着。建立大学生心理突发事件预防、干预机制,给每个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要有意识地对心理高危大学生进行单独的预防性心理辅导,使其提高心理承受阈,在个体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获得平衡的能力。
6.重视情感的作用。辅导员要重视情感在班级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因为学生常常带着情感来认识老师,同样,老师也有一个带着情感认识学生的问题。当老师对某位学生比较喜欢时,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感觉,他对学生肯定的态度自然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反之,则容易流露对学生失望、忧愁甚至鄙视等情绪。学生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情感的潜在影响力、控制力尤显突出。郑克强认为,如果我们的老师对所有学生都带着一份充满爱心的情感,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一样对待,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和他们像亲人般地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给他们关爱与温暖,就会使同学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对学校生活产生满意的、难忘的认同感受,留下快乐的、持久的美好印象 [6]。这个意见对处理高校班级的突发事件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与现实价值。
7.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高校辅导员在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时,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努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实现班级公平公正,努力就事论事不揭伤疤,保护公平、正义与善良。
8.制定班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高校班级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方法、措施、程序,对不同级别要有不同的预案启动程序,要进行必要的人防、物防与技防的相互结合,要加强应急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等,力求预案的预防性、可行性、操作性、时效性,在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发生时,立即组织活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学校
1.学校各职能部门紧急响应。学校接警部门应该也必须迅速做出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尽可能地控制事态发展,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遇到班级突发事件,学校相关的职能领导小组要迅速了解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分析原因,果断处置;要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安全受到威胁的人员,迅速控制、消除危害和危险源;要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监测,防止次生、衍生事件发生;要抢修相关设施;要随时跟踪事态变化,如发生特殊情况要及时请求增援;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学校应急体系保障有力。学校要建立健全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配备必要的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应急领导机构与有关部门及现场工作组之间联络畅通,保证防灾信息能够及时上呈下达。要保障交通运输,确保物资运送与补给,要有药品、防护设备等所需物资的储备方案,配备现场医疗救护设备和消杀灭械、个人防护物品和生活物资,以备应急需要。要提供相应的经费。同时,加强宣传与培训。
3.加强对贫困生的资助。学校要加强对贫困生的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部分隐患事件的发生。除了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学校要努力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或兼职的机会,这样家庭贫困的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
4.全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人员伤亡情况等情况及时向家长、媒体和公众公布,以消除恐慌心理。该应急功能应明确信息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信息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信息;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会,准确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以免引起新的连锁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上海女研究生自杀 自杀十日后网上再掀波澜[EB/OL].人民网教育频道:edu.省略/GB/kaoyan/10561920.html 2009-12-11.
[2]央视国际.云南出动六万警力缉拿云南某大学命案疑犯[EB/OL].省略/news/china/20040304/100116.shtml.
[3]央视国际.公安部特级通缉令追捕杀人嫌犯[EB/OL].省略/news/society/20040303/101857.shtml.
[4]央视国际, 马加爵杀人只因小矛盾 录音带录下作案动机[EB/OL].省略/news/society/20040316/100153.shtml.
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 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和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一名从事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必须深刻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破除“”,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做好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1 理想信念要坚定
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是为高校教育教学保驾护航的,是高校正常运转的保障。而后勤服务管理的行政人员是整个后勤服务管理的主干、核心。因此,后勤管理行政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理想信念影响着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方向。作为高校后勤管理的行政人员,必须主动深入到教师、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服务诉求与困难,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尽可能做好服务工作。同时,也要深入到后勤各科室工作人员中去,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和建议,完善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良好工作作风,在后勤服务管理中树立后勤行政人员的良好形象,对以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 工作要忠诚,服务要走心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的生产生命安全,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勤办公室作为一个直接为后勤工作服务的综合窗口、一个高校基层的行政管理机构,其工作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后勤的正常运转。因此,后勤办公室的行政人员要用心服务于广大师生。具体举措为:
一是在工作认识方面,以被动为主动。这就要求行政办公人员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工作计划。要明白领导交办的一切事物都是围绕后勤管理工作,但凡是后勤管理方面没有做好或是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都是领导需要交办的事情。如掌握了这一规律,办公室行政人员开展工作时就会主动查找工作漏洞,及时解决服务对象反映的问题,收集、分析工作存在问题与工作难题,从小事抓起,化被动为主动。
二是在工作任务方面,敢于担当敢于突破。俗话说得好,“团结一心、其利断金”,后勤办公室有分工有职责,要想工作开展得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且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办公室人员要团结,有沟通有商量有担当地开展职责内的工作,拒绝互相推诿,只有办公人员心往一起靠,劲往一起使,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是在工作方法方面,求实求精求稳。作为办公室的人员,首先要具有政治敏感性,在实际工作中处处都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学校规章制度等,所以必须懂政策和制度。其次,办公要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注重以制度管人、办事,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工作风气。再者,就是办公人员要精通业务,处理事情得到,既提高工作效果,同时也得到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3 机构设置要合理、规章制度要有可操作性
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属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机构和职责分工设置不合理,规章制度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工作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后勤办公室在规划部门科室和制定规章制度、方案时要做到:首先,科学设置后勤管理机制。其次是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后勤必须制定全面系统的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说明书。例如停水停电应急预案,一些高校预案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可操作性,一旦遇到问题,各部门缺乏实际应对能力。笔者认为,应对停水停电应急预案进行细化,规范操作流程。如制定出不同时间段(白天或晚间)出现停水停电情况的应急工作程序,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一旦出现停水停电情况,每个后勤人员都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开展工作,采取应对措施,而并非出现等、靠或是不知所措的现象。
4 过程要监控,监管要有效
篇9
【关键词】高校;后勤安全;工作实践;思考
对于高校管理来说,除了教育之外,安全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若不加强重视,势必会给高校工作造成干扰,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锅炉房等后勤设施都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影响高校学生和老师的正常生活。所以在高校工作中,必须对后勤安全工作加以重视,切实保证高校后勤工作运行的安全性。下面就如何做好高校后勤安全工作作详细论述。
一、加强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系统的高校后勤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领导重视是高校后勤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高校领导务必要意识到后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后勤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或是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进一步确保后勤工作的安全性,高校还可提前建立一个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小组,附加建立一套专门的后勤部门管理制度,配置相应的、充足的管理人员,将制度中提到的内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好校园后勤安全管理。
客观分析,只有领导对高校后勤安全工作产生了重视,下属部门才能服从上级指导和安排,将口号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加大校园后勤设施的管理和改造力度,另一方面加强管理监督,普查校内安全隐患,全面确保高校后勤安全。
二、落实后勤安全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管理系统
安全责任落实是安全工作开展的前提,高校后勤安全也是如此。实际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可通过建立安全责任落实体制的方法来开展后勤工作,做到层层落实责任,上行下效,上下联动。具体做法有:学校后勤团队要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后勤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后勤安全责任,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高校后勤部门、各个主管部门都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再次,部门要和部门内部的主要管理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做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三、加强宣传,深化后勤职工的安全意识
除了要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以外,宣传和普及后勤安全知识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有效的方法。原因在于,高校后勤职工是决定后勤工作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了后勤职工的后勤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确保职工在开展后勤工作时做到兢兢业业,认真负责,避免因工作失职而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在高校后勤工作中,十分有必要对后勤职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带领职工参观高校安全展览,或者开展安全讲座,使职工能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后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保证高校后勤安全。
四、做好安全检查与安全监督,形成一套有效的后勤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高校后勤工作在实际开展时会涉及到大量内容,且一般与高校合作的后勤服务集团规模都比较大,下属部门数量多,工作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难以控制的问题,而想要科学、正确的解决那些问题,就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后勤管理体系,确保高校后勤工作的安全性。
对于涉及到的重点部位,要进行每日检查,并填写每日检查表,负责人要进行签字确认;对于一般部位,要保证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检查要有详细的检查记录,要经过安全负责人的复查和签字;对于每次检查出的问题和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各部门要进行认真研究,对于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进行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立即上报后勤服务集团,集团对上报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复并解决。
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后勤服务集团安全检查工作。集团每月组织召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各中心主任详细汇报月度安全工作状况,集团领导对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和布置。会后,集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对集团所管辖区域进行细致的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做好每日的巡视及检查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下设专门的督查室,督查人员除专职工作人员外,还聘请多位离退休老干部担任兼职督察员,这些兼职督察员与专职人员一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督查范围。通过督查人员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督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和隐患,随时上报并进行跟踪,加快问题的解决及隐患的消除。通过加强安全工作管理,狠抓检查、跟踪、反馈环节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形成了较为严密的闭环安全系统,集团安全检查效果十分明显,解决的问题逐渐增多,有力地保障了后勤各项工作开展。
五、做好安全预案及演练,形成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应急体系
为了能更快更好的做好高校后勤安全工作,高校后勤服务集团有必要在工作中进行预案演练,便于更有效的解决突发问题。实际工作中,集团系统可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印制预案手册,下发到各中心及员工,并对预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培训。此外,还可根据工作安排,针对所属各楼宇的情况不同,制定各楼宇消防火灾安全工作预案。集团及各中心都要对员工进行预案的培训,保证每一个员工能熟练知晓预案的详细内容,了解疏散程序及逃生路线。这些预案的制定及培训,能大大提高员工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为减小突发事件的损失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安全预案,集团加强实战演练,每年举行不少于两次的安全预案演练。每次演练,集团都制定详细的方案,组织广大员工参与。
六、结束语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安全,其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重在防范”。北京科技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几年来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前想到安全、工作中注意安全、工作后总结安全,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大事不出、小事少出”,保证了后勤安全和学校的稳定,为建设保障有力、服务高校的后勤服务体系提供了可靠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胡其图.关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篇10
1.危机教育体系不完整,危机教育比较缺乏。危机教育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危机意识教育、危机培训教育和危机实践教育的缺乏。独立学院由于经费相对不足、领导者不够重视等原因,危机教育体系往往不完整。危机未爆发时不予重视,忽视危机意识教育和危机培训教育,对于危机演练如地震、火灾发生时如何尽快地撤离等实践教育十分缺乏,重事后补救,轻事前防范。客观地讲,目前高校普遍用“管、控、堵”的方法而不是“防、疏、导”的思维,侧重于“不发生事件”或“早日解决事件”,忽略了预警控制和干预机制的建设。
2.学生参与危机管理的主动意识不强。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参与危机管理的主动意识不强,对于学校组织的生命教育、危机意识教育、危机培训教育等缺乏参与意识。这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危机的基本常识和实践能力,遇到危机时慌乱、不知所措,无法冷静、科学地进行危机管理。
3.危机管理诸要素综合协调不畅,协同处理机制还有待加强。独立学院危机管理过程中,常会出现机构松散、无法协同,校园危机管理诸成员、各要素综合协调不及时,甚至运转困难,具体表现为管理流程不顺畅、队伍组织不稳定、信息反馈不及时、工作干预不到位等。就目前而言,独立学院在发生危机事件后,大多由校园内的学生工作部门和综合保卫部门一起参与处置,当然这往往集中在学生意外伤害、学生过程中。实际上,校园危机的发生形式和内容较为广泛,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协调统一的联动机制,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从预防控制到干预处理都能反应及时、各方联动、内外结合、协同处理。
4.危机管理立法不健全,校园危机管理轻法制重行政现象严重。我国当前并没有制定针对校园安全的法律,一旦发生危机,独立学院往往没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而现有的行政条款和规定又过于粗陋,法律责任不明确。学生家长在危机发生后涉及学生利益时,往往也不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来与学校进行沟通。例如,学生意外伤亡时,学生家长往往采取极端手段应对。对于学校、个人及监护人应该各自承担什么责任,赔偿金额如何确定,全然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法律制度层面的模糊化,导致校园危机的科学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危机管理现状的原因分析
1.法制观念缺乏,危机管理的主体忧患意识不足。独立学院是我国高校改革的一个产物,是为迎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大潮而应势而生。独立学院成立之初,管理者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强内涵式建设、扩大学校的发展规模,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完善人员配备等基础性工作上。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及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应对策略、科学化危机处置方案的制订等往往会比较忽略。而在突发事件爆发后“,重行政处理,轻法制应对”的情况比较突出,加上校园安全法制的不健全,学生工作管理者法制观念比较薄弱,学生工作危机管理机构的成员往往缺乏法律知识,在危机爆发后不懂得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对突发事件总是缺少前瞻性认识,对校园危机管理的忧患意识明显存在不足。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更是缺乏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现行的教育模式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由于长期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教育,很多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有效地应对,缺乏危机处理能力。事实上,在高校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多都能够事先预测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手段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例如教学质量问题、安全保障问题以及后勤管理问题等。
2.高校危机管理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危机不可避免,一旦产生危机,管理者必须沉着应对、果断处理,建立高效的危机管理应急处理机制。但是,当前很多独立院校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表面上设置了应急系统,在通过检查之后管理应急处理机制也就无人问津了,这样的制度既不完善,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不完善的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容易破坏学校其他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3.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和处置不规范。独立学院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在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时,绝大部分院校会采取内紧外松、反应单一的传统处理方式,不能有效地结合危机事件涉及的各个因素,实现高效的危机事件现场处理,同时利用综合资源共同抵制危害。目前,很多独立院校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方式极不规范,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比较随意,不但缺乏高效的危机预警机制,也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专业的管理队伍、规范化的处置程序、良好的危机善后修复机制以及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的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体系。
三、加强当前独立学院危机管理的对策
1.科学决策,积极制订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更好地进行学生工作危机管理,规避风险,独立学院应该联合各职能部门建立和制订科学的危机应急预案,并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进一步修订,预案的制订要讲究预防性、可行性、操作性和时效性。这样一来,在危机爆发后,学校就可以立即启动危机应对预案,由相关人员组成一个指挥中心,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如应急工作小组、学生工作部门、综合保卫、学院党政等及时介入,按照预案做好响应。坚持科学决策,专业化处理,从危机的预防、处置到善后有机结合,这样在危机发生时,就能立即组织活动,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危机忧患意识,完善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应对危机事件的最根本原则,忽视这条原则,小的危机事件可能会扩大,转化为大的危机事件。在处理危机事件时,不但要把学校的价值取向贯彻到应对行动中去,也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考虑学生的诉求,对学生正当、合理的要求应明确表示支持和理解,并表态愿意和学生一起努力解决难题,在此基础上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情感共鸣,切忌不顾学生感受、粗暴地进行处理。因为大学生是情感丰富但又极易意气用事的群体,化解危机事件宜采用温和的处理方式。学生工作管理者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攻心为上,以细心的说明和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将事件控制到最低点。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仅仅花大气力在某个点上,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在危机事件形成或发生之前便采取相应的行动与措施,而并非在危机事件产生之后才采取相应的对策。因为危机事件的缓和是建立在某种合理预期基础之上的前瞻性的主动行为,而不应该是被动的、反应性的行为。所以,要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提高忧患意识,完善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这才是应对危机事件的最佳办法。在实际的独立学院危机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职能部门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干部要坚持值班,及时处理重要问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第一时间分析解决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及时有效地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党委和行政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本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在学历、文凭、校园安全、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出现过的问题,切实担负起严格管理的责任。各职能部门、学生政工干部应该通过信息安全员、网络媒体等途径了解学生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园网上的留言,根据留言内容对其思想状态进行分析,通过跟帖或留言等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困扰。除此之外,学校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和日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困扰。
- 上一篇:防疫安全预案措施
- 下一篇:道路施工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