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类型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类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园林;节约型园林;建设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5.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2-0023-02
1 引 言
近年来,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着注重视觉形象而忽略环境效益的现象。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风气十分盛行,园林绿化建设中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木飘洋过海,大树移栽之风屡禁不止。不仅如此,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如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等,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 因此,当前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口号,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的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2 构建节约型城市园林的原则
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以乔木为主,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提高城市人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营造节约型园林。
(1)以乔木为主,科学搭配植物群落。遵照城市绿化以乔木为主的原则,按乔、灌、藤、草多层结构和科学搭配的方法开展城市绿地建设,不仅提高了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安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控制修剪植物应用,减少绿地养护费用。
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充分利用自然能力营造园林绿化。要走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之路,彻底改变现有的园林绿化美学观念。要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追求朴实自然的园林气息。
2.2 园林绿化设计倡导节约理念
(1)在绿化设计中,树立节约型绿化设计理念,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设计思想。倡导绿地建设向自然生态转型,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原则。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征,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2)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增加乔、灌、藤、宿根花卉的使用,力求扩大绿地复层结构比例,充分发挥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试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和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大量应用耐旱植物,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
(2)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减少水资源浪费。
3 节约型园林的几种类型
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长且涉及面广。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几个方面。
3.1 节地型园林
节地型园林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建设节地型园林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在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必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3.2 节土型园林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种植土,大多来自于山地和农田,大量的园林土方工程,势必对山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那些从视觉效果出发而堆砌的高大土丘,因植物生长困难而需要大量的人工灌溉来维持,不仅带来高昂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与养护费用,而且造成水土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节土型园林建设应从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设计要求出发,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3.3 节水型园林
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据统计,喷灌比地面浇灌可节省水约30%~50%,滴灌比喷灌可省水约40%,可节能50%~70%。地下滴灌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浇灌方法,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化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浇灌技术。
合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中水浇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废水利用率。利用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进行浇灌,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在冬、春两季选定取水时间段,大量抽取城市生活污水,对土壤瘠薄的绿地实施污水浇灌,是增加土壤肥效、提高植物生长量、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方式。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浇灌。
3.4 节能型园林
近年来,由于大型城市广场、音乐喷泉和景观大道等形象工程的盛行,造成全国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消耗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更有甚者,花哨的夜景照明不是用来突出园林中的景物,而是追求造型奇特的灯具装饰效果,或者追求亮如白昼的夜景效果。这不仅失去了照明设计的本意和含蓄优美的夜景效果,而且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并亟待出台有关城市园林绿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设计规范。
节能型园林绿化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3.5 节材型园林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或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假山石”,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等等。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其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加大地方树种的运用,绿化植物主要来自苗圃的生产苗木,推广耐干旱植物种类。
3.6 节力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约10年的养护费用就相当于园林的建设费用,园林的养护费用已经成为政府的巨大负担。尤其是在我国,随着人力资源成本逐渐提高,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也将越来越高,现在若忽视养护管理问题,园林绿化有可能很快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难以承受之重,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节约人力、便于养护,理应作为节约型园林的考核标准之一。
篇2
一、探索型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构建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利用练习来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题:用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几种边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它们的面积怎样?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练习既为学生探索创造了条件,又拓展、延伸了课堂教学。
二、实验型
实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练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书面练习和口头练习等形式上,还要重视学生练习的实验性。例如,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可设计如下练习:全班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其中一、三小组用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二、四小组所用的是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验证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很快就有了实验结果。一、三小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而另外两个小组都得出了不同的反对意见。这时,教师可顺势点拨,让他们比较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通过再一次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实验,既调动了各种感官,又提高了认识能力,尝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操作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是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知识;如果动手做的话,可以达到90%以上。儿童在孩提时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具,可以终身不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要素(面、棱、顶点、长、宽、高)后,可安排一个操作题:用24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出几种?这种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它们的体积是多少?这样,让学生通过操作,初步建立起长方体体积的表象,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创造型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计创造型的练习,促使学生“再发现”“再创造”。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9”时设计这样一道练习。我对学生说:“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道题11-9=,要说说你的答案,更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试一试?”教师的话音一落,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有的同学说:“11-9=2。我是这样想的:我把11分成10和1,10-9=1,1+1=2。”有的同学说:“11-9=2。我是这样想的:我把9分成1和8,11-1=10,10-8=2。”还有的同学说:“11-9=2。我是从11里一个1一个1地减的,减到最后。”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对!这种方法在我们的数学课本里告诉了我们,但老师先不讲,你们要自己学,看谁先学会,还要讲给大家听。要求是给大家5分钟,先自己看书,再小组合作交流。”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学生在再创造中学会了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过了获得的知识本身。
五、层次型
练习设计,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生在认知、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设计出差异性的练习。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可设计以下层次的练习题。
A类:基本巩固题——面向全体学生(优秀生可选做或免做)。
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和结果:
■
( )+( )=( )+( )=( )
B类:拓展延伸题——面向部分学生(优秀生、中等生必做,学困生可选做或免做)。
( )+■+■=■
■+■+■=■
C类:深化提高题——面向个别学生(优秀生必做,其他学生可选做或免做)。
a、b是两个自然数,已知■+■=1,求a、b各是多少?
这样的分层练习,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并使他们都有所收益,体现了“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六、游戏型
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弱、时间短、稳定性差,因此一节课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全用在练习巩固上。游戏型练习更受学生喜爱,常用的游戏型练习方式有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摘苹果、编儿歌、接力赛等。
七、合作型
合作型练习是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方式而言的。许多练习,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交流来合作完成。如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可设计下列讨论题让学生合作完成:①自行车车轮的车轴必须安装在哪里?为什么?②你能设计出一个理想的车轮,并给它装上车轴吗?试一试。
八、实践型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例如,在教学“比例”后,可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比例尺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学习几何知识后,可让学生测量并计算大树的直径、花坛的面积以及自己房间的面积,还可根据瓷砖的价格或地毯的价格,自己来为房间的“装修”进行合理的测算,等等。这些“实践型”练习,能促使学生自觉地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自主型
所谓自主型练习,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练习的内容、完成练习的形式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例如,教学“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练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有关资料,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也可以自己去收集现成的统计图表,还可以把调查统计中发现的问题用“数学作文”“数学日记”或“数学调查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这种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式、自己组织交流的练习,深受学生欢迎,他们也乐于创造性地去完成。
十、开放型
开放型练习是指练习题的内容、条件、问题、解题策略或结论等具有开放性,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约数和倍数”后,可设计这样一题。
老师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大家:13951。
空缺处的数字从左往右依次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以内最大的奇数;既有约数2和4,又是8的倍数;10以内最大的奇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既有约数2和4,又是8的倍数。
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利用学习的概念很快就得知老师的手机号码是:13915198918。
接着,让学生自己也来设计一道题,并告诉大家。
题目设计的要求是:
①不能直接出示号码;
②充分利用本节课已学的概念(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问题,要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篇3
关键词:地质;大学;实践;急救;自助;互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03-02
一、前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培养素质”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现这一改革目标进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地质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地质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充分的实验室教学实习和野外考察实践都是培养地学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地质教学更应注重未来地质类专门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我国校园意外伤害及猝死事件的频发,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如何在高校普及现场急救的必要性。相对于城市的便捷,地质类师生野外实践时对于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的正确高效的处理更为重要。随着野外实践的不断深化,伴随而来的学生安全隐患也突显出来。在野外应对意外伤害死亡最有效的方法是现场第一目击人如何正确利用院前“黄金四分钟”、“白金十分钟”对伤病者进行及时正确的初步的救助救护,以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减少伤残,有利于后续医疗措施。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地质类高校在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现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分析研究大量关于普通地质类在校大学生基本急救知识技能相关文献资料。参考知网、中国急救网等网站的研究和建议。②调查问卷法。发放调查问卷,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地质相关专业学生现极端所掌握的急救知识技能进行了解。设计、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问卷600份,有效回收496份,有效回收率95.3%。③访谈法。为更全面的了解地质类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对其进行了访谈,并与校园红十字会进行沟通,从多方位的角度了解现阶段地质类高校急救知识技能的开展现状以及问题。④数据统计法。运用SPSS22.0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地质类大学生野外实践中的常见突发危险状况分析。野外实践工作的开始就意味着危险的开始,地质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所处野外环境的危险性。根据野外工作记录显示,野外实践急诊以突发晕厥、闭合性软组织受损、脱位骨折、蛇咬蜂蛰、野生动物袭击、高处坠落、食物中毒等最为多见。也常有受极端天气(洪水、暴雪等)和潜在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引发的急诊。由于其专业有效的急救措施掌握程度不一,受伤学生通常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保护而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身体伤害。因而针对地质类大学生开设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是迫在眉睫的,让其充分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保障野外实践的顺利进行,更是使其掌握一项毕业后参加工作能终身受益的安全保障。
2.地质类大学生对于常见急救知识技能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地质类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匮乏,对于心肺复苏(CPR)、外伤处理等意外事故的处理能力严重不足。496名大学生听说过心肺复苏的很多,但是具体如何操作仅仅只有10%。对于野外实践中骨伤固定,伤员搬运的急救知识技能的知晓率分别是14%、16%,医学证明骨折固定不当,错误搬运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终身残疾,这是极其危险的现状,理应引起地质类高校的高度重视。被调查的大学生对于肌肉局部挫伤、拉伤和外伤出血、压迫止血的知晓率相对较高,其原因是高校学生常年参加体育活动,无论是足篮排还是各种小球以及田径等的体育运动,或多或少的会发生一些的肌肉局部挫伤、拉伤,通过正规有效的治疗过程,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对于此类损伤的预防以及应急处理能力。
3.地质类大学生野外实践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现状。通过表1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质类大学生对于紧急现场急救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虽然北京市高校学生部分参加过校园红十字会的培训以及急救知识技能的自学,但是遇到突发紧急情况安全有效的处理能力却依然没有提高。更可怕的是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脊柱外伤的搬运手法、四肢骨折的紧急处理、外伤出血包扎方法等急救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与实际水平差距较大,如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如何准确按压,近1/4的学生操作错误。当遇到紧急突况,这1/4的学生极有可能自以为知道如何保护伤者而进行现场救治,结果非但保护不了伤者,还有可能对伤者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甚至让伤者丢失性命。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对于第一目击者实施急救的概念淡薄,院前急救概念也尚未普及。在物质资源相对丰富的城市都没有办法做到安全有效的院前急救,那么在艰难的野外自然环境中,一旦意外发生,专业医护人员无法迅速赶到现场救治,而在场的又没有急救知识技能,那么情况就十分危险,甚至性命堪忧。地质类高校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殊性,根据学生在野外实践中的现实情况开设急救知识技能的专业课程,不仅培养急救能力,提高学生野外遇到意外伤害和紧急危重疾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救护能力,以降低学生在野外地质实习的非正常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生命存活率,这个不仅重要更加迫在眉睫。
4.地质类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内容合理途径认识。据调查,学生通常是自发性通过网络、手机、书刊等方式学习急救知识技能,这样的自学必然导致知识技能的系统不完整性和不规范性,同时又缺乏合理正确的操作实践性。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人为最合理的学习途径是面授讲座,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并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考核。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结果的显示,地质类大学生在进行艰难的野外实践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急救知识技能储备,对于应对突发状况所具备的急救措施掌握程度低下,虽然学生普遍对急救知识技能兴趣浓厚,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学习,也没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考核,客观评价与自我评价矛盾突出,极易发生由于操作不当对伤者造成的二次伤害。针对地质类专业大学生,结合其专业特殊性,应该尽快开展野外急救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编写针对性教材,开设急救知识技能的相关课程。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对于实践地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野外实践时遇见突发事件能有较为专业的综合急救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等.地质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109-111.
[2]陈骏,等.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133-139.
[3]文美兰,等.“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3):86-89.
[4]殷欣,等.国内外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比较[J].医学与社会,2009,(22).
Geology Universities Offer the Courses in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Necessity and Implementation
WANG Ying,YANG Wen-g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83,China)
篇4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公路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伴随而来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显著增加。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地层岩性,会遇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冻土冻融。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1.1崩塌、滑坡
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块状岩土体高速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现象,崩塌的特点是垂直位移分量大于水平位移分量。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由地质原因或人为开挖坡脚造成的。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破坏厂矿,淹没村庄,造成行车事故,甚至引起人身伤亡。
1.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摧毁一切工程设施和夺取千百人、甚至上万人的生命财产,是严重威胁山区人民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泥石流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及其强烈的公路水毁类型,是毁坏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机制,危害方式只要是淤积、掩埋、堵塞、冲击及冲刷公路,我国公路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至数十亿。
1.3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类型,公路工程若在上述塌陷地区通过,经常会造成路面开裂、路基及路面变形、沉降甚至塌陷,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甚至威胁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1.4冻土冻融
冻土冻融是指在季节性冻土区,地基土冬季冻胀,夏季融化沉陷的一种现象。此种灾害是东北地区等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常会造成道路翻浆、冻胀、融陷及路面冻裂,影响道路正常通行。
2.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1崩塌、滑坡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①掌握崩塌活动分布规律,公路要尽可能避开崩塌、滑坡危险区及可能的危害区;②加强对危岩体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临崩、滑前及时疏散人员和重要财产;③实施必要的工程措施,加固斜坡或防护受威胁的工程设施。主要工程措施有:护墙或护坡,防止斜坡岩土剥落;镶补、填堵坡体岩石缝洞;削坡,人工消除小型危岩体或减缓陡峭高坡;锚固,加固危岩体,提高其稳定程度,防止崩落、滑坡;排水、疏通地表水和地下水,减缓对危岩陡坡的冲刷和潜蚀;拦截、修筑挡石墙、落石平台、拦石栅栏等,阻止崩滑物对公路设施的破坏。
2.2泥石流
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①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②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③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④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2.3地面塌陷
预防和治理地面塌陷的工作有多方面内容,首先,为避免或减少地面塌陷灾害,必须十分重视公路场地的地质环境,查明建设区地面塌陷的危险程度和形成条件,对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尽可能布设在塌陷危险性小的安全地带;对于无法避让路段,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钻孔灌浆、旋喷加固等必要的防塌措施。除上述预防途径外,在地面塌陷危险区进行抽水、排水、蓄水、爆破等活动时,要采用适当方法,防止诱发地面塌陷活动。为了减轻矿区采空塌陷灾害,限制采空区范围,或者增多、加大保安柱,减小塌陷规模。对于已经发生的塌陷灾害,要在查明地面塌陷发育状况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治理。其方法除了消除促使地面塌陷发展的各种动力活动外,还可采用填堵法、跨越法、强夯法、灌注法、深基础加固法、控制抽水(或排水)强度法、疏导水流法、地下水气调压法等充填加固地面塌陷坑和地下孔洞,堵截水流,强化土层及洞穴沉积物强度,削弱地面塌陷活动能力,保证工程设施安全。
2.4冻土冻融
①工程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确定的地基土冻胀级别,采取相应的防冻胀融沉措施。②在拟建工程施工时,一是回填粗颗粒抗冻材料,并在地面做好防水工作,防治冻胀产生的冻切力破坏基础;二是采取清基换填砂砾或粗砂等透水性好的填筑材料等措施处理基础。
【参考文献】
[1]佘小年等.公路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预测与控制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余建锋.公路泥石流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公路交通技术,2007.
[3]邢丽霞,阙列东.我国的地面塌陷及其危害.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规划结构;开放空间;建筑设计;环境设施
国家层面,2017年住建部先后分2批公布了57个城市为城市设计试点城市,要求试点城市探索建立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的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使用信息化等新技术,做有用实用的城市设计;划定城市成长坐标,保护城市历史格局,延续城市文脉;结合“城市双修”,开展城市设计,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各省区也分层次、有重点地纷纷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总体城市设计,保护城市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市总体格局,让城市与山水林田湖等绿色空间有机融合。通过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立体规划、精细管理城市空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城市精神、特色、魅力。要求单体建筑设计和景观、市政工程方案设计,必须符合城市设计要求。其中,城市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由于直接关系到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的明确化,管理实施的可操作性,尤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化路南地块为例,提出了城市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
1区域基本概况
1.1现状用地
规划范围:本规划区用地南侧、东侧至规划的团结路,北侧至现状新化路,西侧至孟克河,规划总用地136.37hm2。地形地貌:规划区地势较为平坦,自然山体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与孟克河遥相呼应,生态性状条件良好,区内地势平坦,适宜开发建设。建设状况:规划区用地位于新惠城区东南部。现状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区内现状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匮乏,有66kV城东变电站一座,占地5554m2,东西走向66kV架空电力线一条,为城市配套使用。区内有排水浅沟若干条,无供热、供水等市政设施(见图1)。
1.2功能定位
以老城区为依托,发挥新区资源优势,将规划区定位五大功能板块。五大板块分别为:滨河生态居住板块;商贸、医疗卫生板块;文娱、会展板块;对外交通板块;体育综合板块(见图2)。规划结构为:纵向形成以旗政府对应文化轴线和横向以文体轴线为开放空间主轴——形成“两轴”;西侧孟克河与南部生态林带为带状屏障——形成“两带”;社区中心、公共中心、体育中心形成核心节点——构成“三中心”;串接五个功能板块的开放空间概念——构成“五片区”。
2城市设计
2.1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点——标志性节点;线——视觉通廊;面——开敞空间区段(见图3)。三种类型开放空间对硬地比例和绿化类型进行协调控制。硬地比例控制分为四级:5%以下、5%~10%、10%~50%、50%以上。绿化类型控制分为四种:①以硬铺为主、点缀乔木的绿化配置类型;②以灌木为主、乔木点缀的绿化配置类型;③草坪、灌木及高大乔木同时存在的综合型绿化配置类型;④以乔木、草坪为主的景观型绿化配置类型。(1)体育公园。体育公园以突出运动竞技、文化展示、市民健身活动为主题,结合体育、会展、休闲等现代休憩方式,为区域提供绿色开放空间。硬地率控制在5%~10%;绿化类型:草坪、灌木及高大乔木同时存在的综合型绿化配置类型。(2)文化、体育大街。文化大街以政府对应轴线延伸至文娱会展中心,体育大道设计位于公共文娱会展与体育公园板块北侧(即:规划新园路线性空间),形成“十字”型文化、体育主题大街;空间上遵循景观视觉体验型的设计原则,结合商业、文娱、商贸等植入功能,塑造景观体验大街。硬地率控制在10%~50%;绿化类型:以硬铺、标志构筑物为主、点缀草本植物,强调生态绿化配置类型。(3)滨河休闲带。设计的出发点是联系城市居住与休闲康乐等公共职能中心,结合现代文化体验方式,同时提升区域高端居住与休闲环境品质。硬地率控制在5%~10%(注重利用生态地形地貌特征);绿化类型:以灌木为主、乔木点缀的强调使用的绿化配置类型。(4)商业步行街。主要指客运站西侧沿线商业街及垂直于新园路的商业步行街。设计遵循不与周边建筑冲突、改善空间环境质量,结合休憩、购物等方式,提升区域形象。硬地率控制在50%以上;绿化类型:以硬铺为主、点缀乔木的强调使用的绿化配置类型步行街区。(5)生态绿化休闲带。以美化主干道沿街景观为设计主导要素,丰富主干道环境风格,控制形成空间廊带。硬地率控制在5%~10%;绿化类型:以灌木为主、乔木点缀的强调使用生态绿化配置类型。(6)绿化隔离带。强调绿化基底、隔离交通带来的不利因素为设计主导要素,体现优化居住区环境,塑造道路景观效果。硬地率控制在5%~10%;绿化类型:以乔木、草坪为主的景观型绿化配置类型。
2.2建筑设计
控制内容:建筑风格、建筑尺度和体量、高层建筑基底设计、建筑顶部设计、建筑色彩设计、建筑材料设计、建筑灯光设计。(1)建筑风格设计:①建筑形式应当突出“城市中的建筑”的思想。过多的建筑形式之间的对比会造成城市视觉景观环境的混乱。建筑形式的个性化必须建立在与周边建筑、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对话基础上;②鼓励体现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形式。反对单纯模仿、照搬其他地区的建筑形式;鼓励吸取具有地方特点传统建筑设计手法;③建筑形式应与使用功能的结合,并应充分结合地形和环境;④鼓励建筑形式的创新,提倡新的结构形式与建筑形式的结合,但不应违反基本的视觉审美标准;如:均衡、稳定、比例等;⑤本规划区内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建议多样而统一,总体应采用较为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2)建筑尺度和体量设计。建筑高宽比规定:建筑物高度越高,其连续展开面应越小。当建筑高度超过50m,其最大面宽投影不大于50m;当建筑高度大于24m小于50m,其最大面宽投影不大于70m;当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其最大面宽投影不大于80m。为了增强视线景观的穿透性,沿主要道路和带型开敞空间设置高层建筑物主楼部分宜采取标志型塔楼(平面的长宽比小于1:2)形式,成相对开敞的上部界面,尽可能避免因设置板式高层楼宇造成的视线阻隔。制定灵活控制管理方法,鼓励不同区域内的单体建筑以不同部位的后退方式和多种立体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建筑风格。对同一区域或相邻区域的多个塔楼建筑,应注意他们之间的风格协调问题。在一般的生活性街道上应尽量缩小建筑的体量。(3)高层建筑基底设计:①高层建筑底部,特别是10m以下的部分是建筑装饰和细部设计的重点;②市次干道和支路应统一高层建筑底部层高,利用其连续的景观界面和细致的建筑细部处理增强城市空间肌理;③通过饰面材料运用及建筑细部的处理手段把握人们的感受。商业建筑应考虑步行的功能和尺度要求,增加亲切的空间感受;④主要商业街道,建筑在底层部分必需设置橱窗或玻璃窗。(4)建筑顶部设计:①屋顶作为第五立面,是重要的城市景观要素,对屋顶的形式、使用需要一定控制;②鼓励采用坡顶或平退台相结合形式,应结合使用功能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鼓励屋顶绿化;③统一的建筑群或相邻建筑的屋顶形式应考虑相互之间的协调、呼应;④高层建筑应当采取简洁、明确稳定屋顶设计形式;⑤屋顶的设计不宜变化太多,水平屋顶是更应鼓励的形式,不应采用怪异、繁琐的体形,要与主体有较好的过渡。(5)建筑色彩设计。建筑应采用浅灰柔和的色彩为基本色调,以中暖度的茶色、淡褐、土黄为添加色调。黑色、深红色与淡藏青为出位色调。(6)建筑材料设计。鼓励建筑选用美观经济的新材料,既要求环保、防水、高质量,又要求与周围建筑协调。细部材料设计:建筑底层部分外墙处理宜细,裙房部分的外墙主要使用浅色石料或砖块;在入口和特殊设计部位可采用有对比的材料。(7)建筑灯光设计。建筑灯光设计必须以及建筑的风格特征、建筑性质相协调。
2.3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的控制是倡导性的,控制内容分为:街道家具、夜景照明。(1)街道家具:①有组织的街道家具设计有利于城市景观组织,所有街道家具、小品应当艺术化、风格化;②鼓励街道不同段落采用不同家具与设施风格,在同一段落内建议风格统一;③在公共文化区域内街道家居设计以体现文化为主题,塑造历史文明内涵等;④在公共商业区域内街道家具设计以体现商业氛围为主题;⑤在公共绿地等城市绿化开放空间街道家具以体现地域文化生活特征和主题特色;⑥街道节点家具与设施,建议按街道性质或功能不同适当进行差异设计,在街道总协调的前提下,突出各街段、节点的个性;景观小品、桌椅设计具有现代感,与周边建筑和景观相协调。(2)夜景照明。控制原则包括:空间控制原则、时间控制原则、绿色照明设计原则、道路交叉口节点景观照明处理原则。开场区域以间接光线为主,增加人的舒适度,避免过强光线尤其是直射光。减少动态效果,色彩有所节制、色调和谐统一,尽量加强照明的艺术性和特色,避免同质化倾向。分为4大片区进行照明控制:公共文化区、公共商业区、主要道路及主要广场、步行街(见图4)。
3结束语
本次研究以内蒙古敖汉旗新化路南地块为例,从开放空间、建筑设计、环境设施三个方面对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提出控制要求,为了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编制提供了一种问题解决思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借鉴众家之长开展城市设计,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创造出了一个住着舒适,用着方便,看着美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春晖.城市设计方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2]龚道香.城市设计方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环节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运迎霞,尤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层面的指标体系更新思考——以大城市中心区为例[J].华中建筑,2007,(7):73-75.
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相异性 制约 促进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木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种类型的建筑促进了城市的长足发展,全球城市、数字城市、信息城市及生态城市等各种类型的新城市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设计是以建筑的环境为对象,以创造和谐的秩序,提高环境的质量为目的,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等内容,强调人文认知和整体关系的一种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具体性和图形化。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建筑设计通过设计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组合形式和外部形体,来满足建筑使用、经济和美观要求,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但建筑物的“新,奇,特”可能成为人们批判的焦点,如近年来网络上涌现的中国十大最丑建筑物,强烈的建筑个体表现欲忽视了人文诉求、历史文化传承性和城市环境的整体和谐性,易遭人病诟。
城市建设的发展正面临着由量向质的转变,如何处理好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对于城市形象的维护、和谐社会的建立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相异性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委托主体、利益团体及设计出发点各有不同。城市设计以城市宏观背景为范畴,各个建筑做个城市设计的单体,强调与城市大环境相协调;建筑设计立足于小尺度空间,突出规划范围内建筑,对周边环境考虑甚少,二者对比见表1。
表1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对比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相对独立,其设计层面、实施过程和设计成果都存在差异性。城市设计是安排城市发展规划、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仅以一条外轮廓线抽象概括具体建筑物,致力于解决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利用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构造和详细尺寸、材料做法,来满足建筑实用功能要求,来解决城市的点和面问题。
3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互制约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在现实中表现出相互制约性。因为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一般相互分离,缺乏有效沟通。虽然同属设计领域,但两种设计行业的分工细化和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摩擦也愈发频繁。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宏观蓝图,其设计成果需要建筑设计的实践努力,城市设计的宏观控制还是要落实到微观空间具体布局。而建筑设计成果的评判标准,为满足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要求,最终也要扩展到更广阔的外部空间范围。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化的扩张速度也不同。种种原因导致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步伐紊乱,如城市设计控制了城市的发展方向,但无法直接干涉建筑物的设计,往往阻碍了城市设计成果的实现。或者是建筑设计个性突出,但周边设备设施不配套,也会阻碍建筑设计成果功能的实现。
建筑设计要服从于城市设计,就要以城市设计的政策框架为前提。城市设计可对其设计范围内的用地进行必要的综合调整,要求建筑物的交通组织融入城市设计的交通体系等等,都限制了建筑设计空间大小和阻碍其开发运行,加大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
4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相互促进
从艺术设计层面来讲,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同属于艺术设计,遵循形似美法则,都是对空间形式和顺序的探索。从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呈现出一种嬗变关系,即由二者发展冲突产生的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推进状态。
城市设计没有直接设计建筑,但对建筑的位置、布局、功能和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及引导要求。建筑设计在城市设计蓝图中,在有限的空间资源完成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对城市整体环境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城市设计为把握城市整体形象,其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繁杂,涵盖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内部建筑物的尺度、比例、色彩、造型、空间布局等。但建筑物的具体设计和建设过程还需要建筑设计师来操作,从这一点来说,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组成部分,并且城市设计将不同建筑物进行联合、建筑物与环境进行结合,最终达成宏观控制和引导作用。
建筑设计包括单体建筑物设计和场地设计等内容,其设计内容都应服从城市设计的总体规划,设计素材也是基于城市视域。通过城市设计将建筑群体有机结合,整体轮廓和造型符合历史文化背景及地域风情,引导大众审美情趣。成功的建筑设计为城市设计锦上添花,失败的建筑设计也可能败坏城市形象。如近年来新兴的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将建筑和环境有机结合,具有节能环保和艺术价值高等特点。
5 结语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都应掌握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内涵,理清二者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二者的互动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及开发商等相关人员也要统一思想,努力提高城市和建筑的和谐性和公众服务性,为市民创造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有机的生活秩序。
参考文献:
[1] 关丽阳,张静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8):58-59.
[2] 薛静,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2010,28(2):59-62.
[3] 袁怡.看不见的城市――解读辛克尔的城市设计及其建筑设计的城市性[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4] 张东.城市设计中弹性设计方法的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
[5] 夏广禹.论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4).
[6] 张鼎松.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7] 朱道君.城市设计中主体要素间相互关系分析与角色评价[D].同济大学,2005.
篇7
关键词:旧城更新; 自然环境; 城市设计; 改造
Abstract:The natural environment used, the regional features constructed, and the meticulously urban designs a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old city renewal. So a case of JieFang south road remobilization was introduced.Based on deliberation urban desig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road had be remolded into a graceful city space which harmonized together the city building and space, mountains and water.
Key words:old city renewal; natural environment; urban design; remob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4-0102-04
19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迅速,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旧城更新的速度、规模、尺度和再开发强度在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旧城更新对迅速改善城市环境,加速城市与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具有诸多益处。
但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在一些旧城更新中,由于缺乏精心的设计,忽视城市自然环境、地方特色,大拆大改,出现“千城一面”的倾向,致使城市失去原来的特色。因此,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在妥善合理地解决诸如地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拆迁安置等问题基础上,如何利用自然环境,进行精心的城市设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本文结合台州解放南路改造规划进行了探索。
台州市解放南路改造规划在解决拆迁安置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城市设计,充分利用地块优越的自然环境,协调处理了商业与街道的关系、商业和山体的关系、创造了宜人的休闲购物环境,建设了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营造了城市形象;通过规划和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环艺设计的配合,创造了优美的城市空间,还在商业功能的体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1项目设计背景
台州市是一个组合式城市,地处浙江中部沿海,其综合实力在浙江省排第五位,其主城区由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组成,其中椒江区为台州市人民政府驻地。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对古代台州山海风光的描绘。现代的台州市是一个开放、生态型的滨海城市,台州的城市空间形态特色为环绿心组团式城市,生态环境特色为山水型生态城市。(图1)
改造地块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椒江区东临东海,北靠椒江,城区内有枫山、凤凰山、白云山、太和山等自然山体,拥有山、江、城、海等独特的城市景观风貌,充分体现了“山在城中,景在山上,江穿城过,海临城东”的山水型生态城市空间特色。(图2)
2改造基地现状
基地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凤凰山东侧,西起凤凰山麓,东、南至海门河,北至凤凰新村,解放南路从地块中间穿过,基地东西宽约350m,南北长约960m,总用地为16.5hm2。规划区原为城市建成区,区内有长途汽车客运站、工厂、医院、旅社及居住,中部向西是一个四星级宾馆凤凰山庄的入口,基地东、西、南均为山体环抱,东侧有现状海门河形成天然界限,整体自然条件优越,但现状城市景观未经整治,城市空间较为杂乱,凤凰山东麓、南麓均为工厂占据,海门河西侧沿线被城市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占据,优越的自然条件未被利用。(图3)
3旧城更新面临的问题
3.1拆迁安置的压力
基地建筑密度高,除了部分工厂的工业厂房外迁,大量的居住、商业、办公、医疗、金融机构均要求就地安置,安置压力很大。
地块内原来的商业面积要就地安置,需要安置的商业类型较多,要求各异。地块内的住宅安置面积大,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较高。
3.2自然环境的利用
地块沿山、临河,在这一轮规划之前,该地块还有一个规划改造方案,由于规划方案沿街建筑后退道路较少,对山体景观遮挡严重,被否决。如何利用地块内优越的自然环境,实现“显山露水”,是该改造规划面临的又一挑战。
3.3商业功能的体现
地块沿街长度较长,既有大型商业,又有小型零售商业;既有综合商场,也有休闲购物的商业业态,各种类型商业要求各异,且要体现在综合服务功能上。如何处理商业与街道界面的关系?如何协调大体量商业建筑和山体的关系?如何创造宜人的休闲购物环境?这些都是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4项目的定位
4.1环境优美的居住区
基地内需要安置的建筑数量和类型较多,其中有大量的住宅安置。依山沿河的地段位置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本次改造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同时,妥善安置各种类型的商业、办公建筑,改善市民的居住、工作、购物休闲环境。
4.2城市形象标志区
解放南路作为椒江城区南北向的主要交通干道,是联系椒江区和台州城市中心区的纽带,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重点区域,且改造地块位于凤凰山和枫山两座城市山体之间,城市河流在地块南侧和东侧通过,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营造城市形象。
4.3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解放南路位于椒江区城市中心,是椒江区规划中的重点商业区,也是台州市的次级商业中心,地块商业价值较高。城市更新中应通过系统的规划,结合城市设计,协调各种类型商业之间的关系,创造业态丰富、功能完善、形象优美的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5城市设计的策略
5.1规划布局和城市设计
解放南路改造规划在路西侧沿山势布置低、多层结合的建筑,沿街退让出商业广场,形成较浓的商业氛围,也为突显山体形成了必要条件。(图4 )
根据视距三角法,分析道路、广场的视线,要显出山体,必须将多层住宅尽量退后道路,靠近山体布置。住宅退让后,有利于避开城市道路的喧闹,同时在山体的环抱中,居住环境宁静,优雅。在山体和住宅区之间设置宽度7m左右的环山道路,道路随山体蜿蜒曲折,设置人行道,引导市民亲近山体;居住组团和沿街低层商业建筑之间设置道路分隔,道路也是商业后勤出入的通道。居住区用通透围墙分隔,实现封闭式物业管理。商业和住宅的地下车库及地下车库出入口均各自分开,互不干扰。高层住宅根据地形通过视线分析,布置在地块西侧,不影响在道路上观察山体。(图5 )
西侧商业采用2~3层的低层建筑,建筑风格为现代中式,局部配合山体坡度,设置坡屋顶。在规划布局中,加大沿街后退,且建筑布置时沿道路设计了弧线型的休闲商业广场,流畅的曲线将整个地块分成四个不同的区域,根据商业类型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功能。由建筑后退形成的商业广场同时也是完整的一个步行系统,使人们在购物时可以在南北向600m的范围内免受城市交通的干扰。在南侧即06、07地块还设置了一条商业步行内街,即使雨天购物也不受影响。
解放南路东侧的高层建筑高低起伏,轮廓线变化丰富,序列感强烈,并与东侧的山体形成呼应,同时结合裙房设置临街商业,造型现代通透,与西侧的商业广场形成对比,具有强烈的现代新城市形象。改善解放南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对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放南路东侧住宅区人、车流由东侧庭院进入,沿河设置临水休闲区,居住氛围浓郁。 (图6 )
5.2建筑设计
西侧沿街商业建筑以2~3层为主,屋顶采用坡顶形式。建筑色彩采用和山体协调的浅灰色系,局部选用仿木构架,点缀较为鲜亮的色彩,突出商业氛围。建筑内部根据需要设置步行内街,顶部设置中庭,配自动扶梯。商业建筑低层均设置骑楼,通过内街、中庭、骑楼等灰空间的处理,增加了商业系统的活力和趣味性,协调了各种不同类型商业建筑的不同需求,使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结合,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沿西侧凤凰山的住宅采用多层,坡屋顶,建筑风格现代,中式。同时和沿街商业采用了相近的色系,通过浅灰色系的色彩处理,协调了与山体的关系。
路东高层建筑(18~26层),下设两层商业裙楼,风格现代,立面采用部分构架和玻璃等的组合,轻盈、通透。建筑色彩采用浅色系,局部采用较为鲜亮的色块,建筑风格典雅,轻巧、明快,具有滨海城市特色,建筑界面连续、完整,与周围环境协调。塔楼均采用点式,尽量减少沿街建筑面宽,减少对东侧枫山山体的影响。高层住宅楼外立面基本相同,有利于形成序列空间。(图7 、图8、图9)
5.3环艺设计
提出“严谨与自由”的概念,运用对比的设计手法来表达震撼人心的景观效果。解放路的西侧部分将场地划分成与建筑造型呼应的几何形式,其中穿水景、绿地等要素。东侧部分运用了自由顺滑的曲线,来弱化城市道路的单调感。整条道路地面铺装柔美流畅,之间穿插不同大小的圆形广场、绿地或灯柱,与建筑中的圆形及弧形元素结合,给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解放南路西侧的南起点,是一个标志性雕塑。雕塑南面是一处集中绿地景观,点缀其中的树阵恰如其分地强化了空间效果。在通往凤凰山庄的入口处规划有充分间距的树阵,既营造出林的效果,又不至于阻挡商业街的人流。继续往北是一处木甲板的舞台,其后方边缘有一处水幕,舞台的前方有一组座椅,供行人休息和观赏节目。西侧部分的北终点是整条解放南路景观的重要节点――音乐喷水广场,该广场的主体为十一根喷水景观柱,数量上与道路东侧的十一座高层建筑相对应,景观柱为砂岩饰面,上有镂空的图案,内嵌有灯头。十一根柱子全部从一侧喷出水柱,落在下方的水槽中,伴随音乐的起伏,水柱有长短的变化,在多彩灯光的照射下,似音符在跳跃,景观更加绚丽多彩。
解放南路的东侧沿街路面较窄,不宜做过多的景观元素,只设置适量的灌木、盆栽树、花坛,配上序列景观灯柱和座椅。在地面犹如星河铺装的牵引下,使人畅游其中却不乏味。同时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雕塑来提高品位,在每一个细处都做到点题,使设计具有灵魂。
居住小区内可以做景观的场地并不多,因此不宜做过多的硬质景观,只能通过丰富的植物来营造出宜人的氛围,使之既与山体景观相和谐,又与商业临街景观的喧闹形成一定的对比。在河道边设计了绿化带,较宽的地方设置一些步道、木平台和座椅,相应配置丰富的花灌植物,比较窄的地方则以草地和行道树为主。(图10)
6结语
解放南路改造规划在解决拆迁安置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和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环艺设计的配合,充分利用地块优越的自然环境,创造了优美的城市空间,同时在商业功能的体现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协调处理了商业与街道的关系、商业和山体的关系、创造了宜人的休闲购物环境,建设了区级商业服务中心,营造了城市形象。
目前,该项目西侧地块已竣工投入使用。东侧地块正在建设,部分高层建筑已封顶。从西侧看,沿街的商业建筑体量和高度和山体结合较好,灰色的建筑构架和山体的色彩关系协调,其宜人的购物环境、休闲的商业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的购物人流。大面积的室外休闲广场,也给人们购物休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图11、图12)
参考文献:
[1] 方益萍,何晓军译.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城市设计;静安寺;地下空间;整合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出现了诸如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环境品质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病”。同时,城市的蔓延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占用了大量农田,极大浪费土地资源。为了缓解大城市中心区的功能衰退,吸引力下降等“边缘化”问题,提高城市功能运转效率,切实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实现城市的“真三维”立体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目前,以地铁轨道交通建设为龙头的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正在国内悄然兴起。以地铁为发展轴的地下空间线性开发,结合以地铁站为枢纽的综合节点开发,必将带动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网络的形成。然而在大规模地铁建设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在规划设计之初未能预料到的问题,以及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静安寺地铁站及其周边的开发,从城市设计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地铁站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鉴戒,为以后此类地区的开发积累经验。
2上海静安寺地铁站及周边开发简介
上海静安寺地区位于南京西路的西端,是集商务、商业、高档住宅、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魅力都市副中心。地铁二号线在本地区设静安寺站(如图1所示),共有5个出入口。其中在静安公园下结合5号出入口建设静安寺下沉广场。地区内南京西路与华山路交叉口车流量较大,人车混杂,是本地区的交通瓶颈。远期规划中的地铁6号线与地铁7号线分别在华山路与常德路设站。静安古寺结合轨道2号线同步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地区内城市九百广场等一批商业建筑业已建成,商务写字楼宇、高级宾馆淋漓,其地下均已被大规模开发,配建了一定数量的地下停车库。地区内规划建设的大型地块正在加紧开发之中。
3城市设计的理论
3.1概念
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作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不可逆的演化过程,以及城市设计尚未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当前对城市设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内涵。综合各家所长,概括地讲,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体型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城市设计贯穿城市规划的始终,即从总体规划阶段到详细规划阶段都要进行城市设计。
3.2内容
城市设计内容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工程设计型和政策过程型。前者是以具体方案设计为成果,一般都以规模比较小、内容比较具体的空间地段为对象,例如局部地段的城市设计;后者则以政策导引为成果,一般是规模范围较大的地区或者是整座城市,例如某某地区城市设计或者某某市总体城市设计等。当前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地段上述两种类型的城市设计都要用到。城市设计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其内容、深度也略有不同。以静安寺地区的城市设计为例,属于局部城市设计,其内容包括用地功能整合、道路交通系统、开放空间(地下开放空间)、步行系统、绿地保护、历史保护、整体建筑形式、街廓设计、城市形态等九个方面。
3.3理念
城市设计的理念概括为以下五点:
(1)体现城市性质,注重文化传统;
(2)设计尺度应与城市规模相适宜;
(3)突出城市特色,重塑城市形象;
(4)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社会生活需要;
(5)注重资源节约,构建友好环境。
3.4原则
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为:
(1)文脉性:城市设计首要考虑的是该区域的背景。
(2)社会性、公众性:每一项设计成果都要求有公众、社会的参与。
(3)过程性:要注重合理的创造过程,而并非引导某种固定的产品结果。
(4)累积性:最终完成一个优秀的城市设计,需要几代人沿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4地下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静安寺地铁站在开发及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在开发地铁站时首当其冲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下面简要概述静安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1下沉式广场规划设计使用中的问题
当前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市民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需求又很大,这就导致了下沉广场的大量产生。同时,下沉广场作为采光、换气、集散以及紧急疏散的公共空间,被大量运用于地铁站出入口。下沉广场产生了新的城市三维广场空间,是集交通、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多功能高效叠合空间,为市民提供了较好的私密性,塑造了“城市客厅”的新形象。但是,就静安寺下沉广场而言,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篇9
关键词:地铁站出入口、出入口建筑类型、协调性
TU2
1.地铁站出入口建筑发展沿革
建筑形式和风格的演变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的,最初的建筑仅仅是为人们提供遮风挡雨的场所。随着建筑技术的革新,尤其在近现代,建筑的形式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一直变化发展。地铁出入口是近代出现的地铁车站的一部分,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和演进。
1.1地铁出入口建筑从厚重走向轻盈
世界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863年诞生于英国伦敦,地铁出入口建筑为布置在道路两侧,是西方古典式的建筑风格,为砖石结构,外观沉稳厚重。
19 世纪末,建筑师埃克托尔·吉马尔为巴黎设计了“新艺术”风格的地铁站出入口。车站建筑采用可以组合互换的标准铁件,组成自然主义形式。材料选用毛玻璃和铸铁,使建筑不仅拥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融入周边的环境。
1995年,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为西班牙毕尔巴鄂设计的地铁站出入口及内部设计不再强调装修。地铁站的出入口形式是出入口结构的向上延伸,出入口建筑的材质是是玻璃与钢的结合,由于其通透性,能与其周边环境很好的协调。
1.2地铁车站出入口建筑功能由单一趋向复合
地铁出入口属于城市功能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复合功能包括交通、休憩、商业等多个功能。地铁出入口不仅局限于地铁乘客的使用,同时还可与城市地下通道、公共建筑的首层或地下室等空间相结合。地铁出入口的功能与城市其它建筑功能统筹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3建筑设计手法愈加多元化
我国早期的地铁出入口多是从其功能属性来考虑其外观形态,只要能遮风避雨即可,如北京早期2号线的地铁出入口,多是方盒子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建筑科技的进步,设计者也越来越认识到地铁是构成城市风貌的要素,地铁站的出入口建筑设计也不止于其单纯的功能诉求。地铁站的设计已根植于其所处的地域地理环境、城市历史环境、城市地段环境中。所处的环境不同,地铁站也会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如注重文脉的设计、注重装饰的设计、通透化设计等等。
1.4地铁站出入口建筑愈加注重与城市设计统筹结合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建筑、人文环境的统筹和规划,是对城市形态进行的综合性设计,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地铁车站的出入口建筑设计应在城市设计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设计,以保持地铁车站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的一致性与连续性,从而优化与整合城市环境。
2.地铁站出入口建筑类型划分
2.1独立式出入口
出入口为独立的建筑。独立式出入口布局较为简单,建筑体量较小,处理较为灵活多变,可根据周围城市的环境条件及主要客流的方向确定地铁站出入口的位置及方向。
独立式出入口有以下几种类型:
1)封闭式
封闭式出入口整个建筑比较厚实(见图2-1),出入口一般有门,多是为安全考虑。目前这种形式较少选用。
2)轻盈式
这种形式较为常见(见图2-1),多做的轻盈美观。
3)露天式
露天式出入口(见图2-1),由于其没有明显的建筑形象,能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削弱地铁出入口对于环境的影响。
2.2结合式出入口
1)与周边的公共建筑相结合。
此类型出入口应与周边建筑物同步设计,从而与周边建筑物的平面及建筑形式协调一致。
2)与下沉广场相结合
地铁出入口与下沉广场结合,这种出入口形式要与规划紧密结合才能和环境融为一体。平且这种出入口对场地有一定的要求,须有足够的面积来做下沉广场。
3.地铁站出入口与周边环境协调性探析
一条地铁线路会经历城市中不同的区域,如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区、居住区、历史风貌区、历史街区等,那么不同区域地铁站出入口的设计也应与与周边环境协同考虑,统筹设计。
3.1相关的城市和建筑因素
1)城市肌理
地铁出入口置于一定的城市空间中,建筑设计应与原有地块的城市肌理相协调,维持空间的连续性、完整性。通常来说,地铁站的建设会引起站点周边的拆迁建设,与对于城市肌理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市片区,地铁站的规划与设计势必要考虑传统的城市脉络。
对于地铁出入口融入传统城市脉络,北京地铁四号线平安里地铁站采用了“旧城织补”的城市设计手法,将地铁站与城市设计相结合。“旧城织补”是把旧城内各个站点周边的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采用统一的设计指导思想,贯彻“历史复现”的主题,通过调动城市设计手段,减弱建设拆迁对旧城造成的影响,恢复旧城原有的城市风貌。
2)文物建筑、 历史建筑、标志性建筑物
地铁站出入口常位于城市的重要地段,出入口形象受周边建筑建筑环境的约束更加重要,一些方案在难以协调周边环境的困境下便采用无盖式出入口,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门前的出入口便采用无盖式,这样不会对教堂建筑景观产生影响。一些文物建筑前的地铁站出入口,设计时未考虑到文物环境的因素,使得出入口的布局与形象对文物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北京二号线前门地铁站,其出入口建筑不仅对文物景观产生了遮挡,并且其建筑形象与文物景观也不相融合。
3.2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地铁站出入口设计手法探析
根据所处的不同城市地段去考虑出入口设计的个性与协调,处理好出入口建筑特色与整体统一之间的辩证关系。下面对基于协调性的地铁站出入口设计手法进行类型总结。
隐蔽型
此类型出入口多为露天式或与下沉广场相结合,这类型的出入口的好处就在于最大限度的适应还原周边原有的环境。日本东京上野公园的大手町站,出入口采用无覆盖式建筑形式,采用与地面色彩相似的花岗岩材质,设计简洁,与环境很好的融合。
2)融入型
此类型出入口或与周边建筑结合,使出入口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北京雍和宫站的C出入口与雍和宫的围墙建在一起,车站的屋檐、站牌等都采用了古典建筑艺术手法,体现了现代与古代的结合。
3)尊重文脉型
任何建筑都处在一定的环境脉络之中,地铁出入口也是一样,要与周边建筑和谐,与周边建筑形式相呼应,例如,美国达内特建筑师事务所作的纽约72街区地铁站出入口设计,由于周围建筑大部分是是二十世纪初建成的,该地铁出入口用现代的材料如玻璃和钢材等,建造了一座复古的建筑形式,和周围的建筑文脉结合紧密。
4)通透型
地铁出入口一般布置在城市的公共中心区域,因此地铁出入口造型若处理不好会对城市景观产生不良影响,尽量采用通透的材质,这样会减弱对周围城市环境的影响。
4.结语
地铁站出入口建筑长期以来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我国地铁的快速发展以及地铁站建筑的大量建设,地铁站出入口建筑形象会越来越多的与城市景观环境产生关联。处理好地铁出入口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探索适应于不同环境的地铁出入口设计手法,使地铁出入口与周边环境协调共融。
参考文献
[1]杨子葆.世界经典城铁建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 肯尼斯·鲍威尔著,吴晨译.伦敦地铁——银禧延长线[M].北京: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杨冰.地铁建筑室内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创作性 方法
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特征辩析
关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予它不尽相同的定义界说,但从其总体趋势来看,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渐呈现出相对明朗的观念势态。我们认为:现代城市设计是以人为宗旨,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职能效率为动态目标,综合组织城市系统各要素,以期建立合理且优美的城市形态环境的综合性创造活动。城市设计的作业范围既涉及大范围的单系统设计,也包含细胞形态的解剖,其对象是多层面、多类别的组合,而城市区段层面是典型的客体对象。城市设计既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同时又是规划转向建筑设计的必要中介过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因而也常导致概念上的模糊。一般而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较为明显,而与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之间的关系则时常使人迷惑,因此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获得城市设计自身明晰的基本特征:
其一,城市设计强调“人本主义”精神,即以具体鲜活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以及历时和共时的文脉连续。而控规则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因此,可以说人与物的对峙是城市设计与控规的基本分水岭。
其二,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而控规则偏重于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其三,城市设计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控规则往往是城市各子系统的分述罗列,而且偏重于各项子系统的分别研究。因此,关系整合与要素分离是二者间又一显在区别。
其四,城市设计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而控规则注重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其主要运作媒界是技术指标和工程问题,理性逻辑是其主要属性。
由上述比较中看出现代城市设计具有鲜明的创作性特征,正如培根所言:“未来城市环境质量将依赖技巧高超、感觉敏锐的城市设计师的创造性想象和智力”(1)。
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创作性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某种观念设想或作品具有新颖鲜见或超前的形式和内涵;二是指这种观念设想和作品应适应现实、解决问题并巧妙且有效地达成目实;三是对上述观念设想和作品的持续、表现、评价、完善和充分发展。创作性与创造性时常可以通用(是英文Creativity的两种互通译本),但二者在语义上仍有些微区别,创造性更为强调独创和超前,面创作性强调上述三方面含义的全面包容,同时还含有过程意义。
城市设计的创作性是由其自身的目的性质决定的。设计即是把各种要素组织进入较大的连贯的整体以达到原先预期的意图。在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下,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是市民生活的舞台,是历时态的延续,又是共时态的交溶,以人为本的场所论是城市设计理想和实践中的本质精髓。对于一个具体城市区段来说,城市设计的目的是要鼓励各种人群活动的合理交织、运动有序、生态和谐,并能给人以愉悦的整体审美感受。城市设计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清规戒律和模式范本,也不是某种先验公式的推演计算,每一个成果都是对特定城市或城市区段的独特解答。设计师在情感、智慧和经验的投入中完成理想与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各种思维方式的全面启动和复合,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灵感顿悟相交织,而形象则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
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同时亦是对设计者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运用过程。现代城市设计者需要有社会、经济、人文、政策管理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
城市设计注重小组合作(Cocreativity),鼓励吸纳相关学科学者、开发商、政府官员及公众代表共同参与,并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在更大范围内争取公众参与和认同。
城市设计创作方法论探讨
城市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于其创作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和有效。然而澄清这种方法理论却很困难,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因客观对象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因此试图去规范其设计创作的方法似乎是徒劳的。这里我们试图以描述城市设计创作的共性特征来探寻其创作的轨迹线索。
1.立意与构思立意即主题意识的确立,这是创作的灵魂。立意的过程即是在进行现状分析、明确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立设计目标的过程。现状分析提出基地现存的资源和问题,立意则需以该城市区段的定位为依据,这种定位又必须置身于城市整体发展脉络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区段与相邻区段、区段与城市整体之间的功能互动机制,才能给出设计区段的正确定位。现存资源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和现存环境状况与发展定位之间的矛盾直接决定了城市设计目标的确立。
构思由立意脱化出来,构思即是将城市设计的立意转化设计结构(又称概念设计),同时提出实现立意的方式构架。构思的直接结果是该设计对象的空间形态结构的建立。城市设计的立意与构思必须也包涵了设计者的主观意识,设计者对各种设计因子的权重取舍以及自身的主观理解,情感经验等因素使得其立意与构思趋于个性化,并以多种构思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与相关参与的讨论、评比、比较和判断确定最终的构思方案。
2.分析与整合要解决一个现实具体的城市设计问题,首先必须进行客观有效的环境分析。分析包括前后两个不同时段,其一是指设计前期的现状调查分析;其二是指创作过程中对设计方案及成果的解剖分析。现状分析是要达成对现存环境的全面认识,它包括基地、人口、建筑设计质量、交通、使用职能、民俗习惯、行为规律、自然条件、景观资源、经济投资计划等等资料。一般而言,职能分析和空间形态分析是两个重点内容:职能分析主要考察各项用地的使用状况与交通系统的联系以及这种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空间形态分析则涉及基地分析、图底分析、视觉序列分析、认识意象分析、类型学分析和空间注记分析等一系列技术。空间形态分析提供了设计所必需的历时性形态积淀的背景资源,它为文脉承续提供了基础。设计过程及成果表达中的分析实质是对所设计环境各子系统的分项解析和表述,如:地块功能配置、道路交通系统分析、交通换乘系统分析、形态认识系统分析、历史文脉分析等等。这种单系统的解析使创作成果的各个层面得以清晰的表达,同时也是设计进程中从各个不同层面和视角对设计方案进行剖析、质疑和修正的必要技术程序。
分析是城市设计的必要技术,而对环境各子系统和各单项要素的整合才是城市设计的本质性作为。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历时和共时相交溶的整体感受和影响,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城市设计必须以关系组合为职责,侧重于整合结构性的职能关联、空间关联和文脉关联等,促进城市各种活动的合理交织。设计者往往扮演开发进程中的协调员,化解矛盾,综合平衡。
系统化的城市设计将改变过去仅仅由几何线条分划地块的封闭独立性。加强建筑布局、交通路线、开放空间、绿化体系和人文景观等要素的综合交叉、联结渗透将成为一种新的形态风尚。立体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又一显在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职能的高度集聚与城市土地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突显,未来城市必将超于土地和空间的综合使用,即特定地段中各种用途的合理交织,相互刺激补充。空间结构的立体化还意味着对用地进行地上、地面和地下三个层面的综合开发以构成连续流动的空间体系。与此同时,立体化的形态组织方式也是化解或消减城市职能各项子系统之间矛盾冲突的良方(如机械交通与人行步道体系的矛盾,开放空间、生态平衡与土地区位价值的矛盾等)。总之,分析整合在创作过程中交替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整合。
3.直感与逻辑城市设计的过程是对城市环境的研究和创造的结合,因此必然表现出理性和感性共容互动的思维方式。研究过程首先是要素分析和理性判断,设计者运用逻辑方法对设计所及的各项要素之间各种因果、并列、互动、权重、矛盾等关系作用判断,设计目标的建立亦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但是,仅仅运用逻辑的方法无法得出具体生动的城市设计成果。城市设计是对理想城市生活情景的描绘,形态的建立最终必须依赖设计者对环境敏锐的整体感悟能力和直感创造能力,因此说形象思维是城市设计者的主要思维线索。设计者可以在经验积累中选择运用各种有效的空间形态类型,如以网格构成的,以开敞空间为中心的,以建筑实体为中心的,或是以明确轴线构成的等等原型结构,而当代城市形态所包容的广泛且深刻的复杂性为传统城市形态所无法迄及,它往往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立体网络的叠合结构,它可以涵括上述诸种空间结构原型,但其复杂程度和综合能力则远胜于它们。可以说这是对当代及未来城市设计者的空间组织和塑形能力提出的一项严重挑战。因此,城市设计者必须具备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为娴熟的空间驾驭技巧以及在这种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中整合城市职能秩序的能力。
4.图形与文本图形和文本是城市设计者最主要的操作媒界、交流媒界和成果表达形式。
图形是设计者心智创造的外化。图形资料一般包括设计构思草图和设计成果中对环境形态的三维表述、模型、立体模拟动画、摄像等。由于现代城市职能和空间的高度复杂性,因此系统化的城市设计还必须运用一系列系统的分析图形技术。这些分析图分别展现了环境的各个导面及相关系统。各层面、各子项系统的立体叠合和联结构成了完整的环境形态。因此,分析图也是城市环境创作必不要少的重要内容,它是现代城市设计区别于传统空间形体规划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图形实质上是对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和政策的形象化三维表达,是一种明确的、可操作的形态描述方式,它使得设计地段内建筑与建筑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网络清晰可见,它给下一个层次的设计(如建筑设计)提出了由外向内的限定和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的成果具有肯定性。同时又必须指出:城市设计又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动态的过程。上述图解形式并不等于环境建设的最终产品形式,而是关于形态的具原型意味的框架模型。例如街道空间轮廓线或是区段环境的立体动画模式,其实质是一种结构关系的建立,在后续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可将此具体的建筑形态置于上述关系背景之中进行检视评判,从而取得对彼此关系的协调认同,CAD技术的运用为这种动态的设计和管理过程提供了方便之门。在城市设计驾驭下的一个环境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设计成果又具有非肯定性,是一种松驰的限定。如果说最终建成的环境形式与设计中的图形之间具有内在的却又是可以被察见的同构或同质关系,那么就可以说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文本即城市设计成果中一系列以文字描述为主的研究报告。一般来说研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项目由来、研究程序、现状分析报告、设计依据、发展定位描述、目标描述、设计方案总体说明、各子项系统分析报告、实施可行性研究、建设程序计划、设计准则等。设立专项研究报告是现代城市设计重视理性论证的表现。
设计准则和图形文件在城市建设管理中配套使用。所谓设计准则是对城市设计客体要素的深入设计提出综合且具体的要求和建议。其具体内容包括对设计对象整体和局部的形态、位置、尺寸和指标等提出制约性的条例,对各可变因素的弹性设计提出相应的振幅范围。设计准则的制定是城市设计区别于规划和建设设计,也区别于传统形体空间设计的又一重要特征。其意义在于为城市设计注入了时间维度,它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间环境层次的转换提供了清晰的梯级承续关系,促进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互动。设计准则的制订使得城市设计由理想导向现实的行为,它是城市的设计与管理以及建设之间的桥梁,是三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有章可寻的媒界基础。
以上我们从方法论的层面对城市设计的创作性作了粗浅的探析。成功的城市设计首先来自于精巧且合理的立意和构思,在直感与逻辑的互动中,设计者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组合技巧,在对环境子系统和要素进行充分解剖的基础上实现形态的整合,创造出宜人的环境场所,并以图文并茂的灵活形式展现给所有关心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