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学习的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学习的心理学

篇1

 

在一战前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过多的关注与研究,但也有如Wundt和Galton等心理学家做出了重大的学科贡献。当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undt早在1870年便通过缜密地观察与科学全面地理论论辩对儿童言语发展和母语习得问题写成著作并发表。这些试验对于心理学家理解人类思维活动、掌握人类语言表达能力规律以及进行语言行为研究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世纪之交,Freud的口、笔误研究揭示了语言行为的情感动态问题,Jung把语言词汇联想做为“诊断工具”,发掘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正常的词汇联想往往预示着个体的情感纠结或精神压力等一系列情感问题。

 

一战期间,受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出现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两大观点,虽在40年代通过两方的“妥协”达成“一致”,却在60年代由于Chomsky的理论宣传推广下烽烟再起。受Binet“智力测试”观念的影响,Poaget和Camero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做为影响个人认识和情感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先于智力发展,甚至有的认为语言依赖于认知发展。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至今没有一个鲜明一致的答案。1952年,美国的学者们成立了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年,Osgood和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描述为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50年代中期,随着Chomsky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一些学者开始抛Skinner的理论,转而相信儿童习得母语是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直至60年代,心理语言学逐步形成了三大研究内容: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语言习得。

 

二、学习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学习实践的伟大尝试。心理学家关注有机体(人和动物)对环境和调节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关注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此外,学习心理学对学习做出了准确的定义:所谓的学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实践活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个体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学习即变化,是朝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变化的过程。教师是促成该变化过程的外部因素,内因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早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并形成了两大学习理论。首先是“环境论”。受英国联想主义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家主张“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思维、意志规划、知识的内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缜密研究。其中以Pavlov的条件理论、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Thorndike的关联主义理论和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和教学机作为令人称道。其次是“天赋论”,以Gestalt心理学为代表,学者们不再单纯得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强化和重复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在感知、认知、感觉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学习等方面拥有天赋,并强调“顿悟”和“意义学习”。二是教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并开始致力于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所需脱节的问题。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学习心理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学习者特征与个体差异研究、学习分类、研究学习进程情况、学习效果评价。

 

三、教学与心理学

 

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不是一条平直的线条,相反的,两者是在选择与摒弃中曲折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曲折的五大关系转变。首先是以Sweet为代表的早期联想主义学家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视为联想的过程,Palmer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对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科背景等因素大加研究,提出“语言学能” 的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二战期间,语言学习被Huse定义为纯粹的记忆问题,学习就是将固定既存的表达方式进行辨认和回忆的过程。根据英国心理学家Findlay观点,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容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有排斥心理,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模仿性工作,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复制当地人的言语行为并不断操练,直到新言语习惯的形成。另外,他不主张学习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无意识的存储记忆。

 

战后,Stott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性的新尝试,提倡认知和活跃学习法。他与Findlay理论思想相似,主张语言学习的记忆和习惯养成。40、50年代受美国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重复、操练、习惯养成等环节的重要性。受实证主义的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了直接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学说则促进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听说法曾在美国的语言教学领域盛极一时,60年代学者(Rivers和Chomsky分别对听说法进行了批判)开始对该假设质疑,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理论的批判并没有给语言教学理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相反的,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争执、迷失感在整个学术界蔓延。直至70年代,心理学家才重新开始了理论化和实证性研究,新一批的理论思潮开始,新观点也得以提出,例如中间语的提出与研究、二语教学本质研究、Krashen的观察论、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家庭动力;适应;定量研究;随访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2.013

中图分类号:B844.2,B845.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2-0133-05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Dynamics and Students' Adaptation to College

LI Hui1, 2, ZHAO Xu-Dong1@, CHEN Zeng-Tang3, YAO Yu-Hong3, LIAO Yi-Ming3,

LIU Cui-Lian3, YIN Fang3, BAO Li-Xian3, LI Chun-Bo2

1Tongji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Shanghai 200092 2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Shanghai 200030

3Tongji Universit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Shanghai 200092

@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zhaoxd@mail.tongji.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family dynamic factors on college entrants' adaptation.Methods: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adaptation of the subjects were evaluated twice when they began their university life and when they entered into the second semester. Baselin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5208 students from a university in Shanghai, who were enrolled as freshmen in 2005 Autumn Semester, were assess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 (PHI). Follow-up controlled survey in 2006 Spring Semester,113 PHI-abnormal students and 250 PHI-normal studen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SAS) and Self-rating Scale of Systemic Family Dynamics (SSFD). The SPSS was used for the data analysis. Results:(1) In PHI-abnormal group, 32 students were identified as maladapta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28.3%; in PHI-normal group, 19 students were identified as maladapta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7.6%.The score of mal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218.1±27.8) vs. (204.4±30.3),P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daptation; adjustment; family dynamics; follow-up approach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西方心理学家就开始着手调查大学生在大学的适应状况,并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1]。他们对适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包含了社会支持、大学生入学前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应对策略、家庭功能、依恋、与父母的心理分离、人格特征和自我同一性形成状况等因素[2],对特殊群体的适应、关注也较多。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稍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相关研究多为现象学描述,缺乏实证研究,且多集中在大学生适应与人格的关系研究[3-7]。

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其所在家庭的功能状况有密切联系[8-11]。但是,关于家庭因素对适应影响的分析,国内仅有少数报道,且集中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结构等研究上[12-16]。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家庭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运作的,其外在特征和内部动力以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为基础,静态的定量指标、线性的因果假设与解释不足以满足研究需要。本研究拟从对家庭系统进行整体评估的家庭动力层面入手,探讨大学生家庭动力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第一学期基线普查部分,参加者为上海某高校2005级全体本科生5425人,收回有效问卷5208份,用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 PHI)[17]筛选出单项独高和双项模式阳性结果者456人为异常组,余4752人为正常对照组。打电话进行预约,根据自愿原则,共有363名学生参加了第二学期的对照研究,其中异常组113人,正常组250人(PHI异常学生学号下一名学生);女149人,男214人;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者(初中及以下)226人,高者(高中及以上)137人;上海生源154人,非上海生源209人。

1.2工具

1.2.1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 PHI)[17]

该量表共168题,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和兴奋状态7个临床分量表以及无法回答的题目数、说谎分数和装坏分数3个效度量表;各分量表T分大于60分,认为受试者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1.2.2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SAS)[18]

该表共60个项目,包括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学习适应、职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满意度7个维度,适应总分为60~300分,得分越高,表明适应能力越好,总量表α系数为0.93[17]。在本研究中,量表各维度评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者,为适应不良,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者为适应良好。本研究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6。

1.2.3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Self-rating Scale of Systemic Family Dynamics,SSFD) [19]

该卷包括29个项目,4个维度:家庭气氛(指家庭系统内部交流、沟通的情绪特征)、系统逻辑(指家庭成员价值判断的逻辑特征)、个性化(指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和行为的分化程度)、疾病观念(指家庭成员对疾病过程的自我责任的看法)。整个问卷的同质信度系数为0.81,4个维度α系数为0.67~0.88;4个维度的重测信度系数值0.74~0.93,总分重测相关为0.88[19]。本研究进行统计时,应用的是该问卷各个维度条目的平均分数,1~5级评分(1=完全符合,5=完全不符合)。本研究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1。

1.3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大学生适应的相关因素

363名学生中适应不良者51名。其中,PHI异常组中有32人,适应不良检出率为28.3%,PHI正常组中有19人,适应不良检出率7.6%。

新生适应能力得分女生高于男生 [(218.1±27.8)vs. (204.3±30.2),t=18.54,P= 0.009],父母受教育程度高者得分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者[(218.0±27.2)vs.(210.7±30.9),t=4.13,P=0.049], 上海生源得分高于非上海生源[(220.8±29.3)vs.(209.8±28.7),t=11.17,P=0.008]。而不同民族、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及是否独生子女之间,新生的适应能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一般人口学特征学生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评分比较

表1显示,不完整家庭学生家庭气氛得分高于完整家庭者;在疾病观念方面,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家庭贫穷者得分高于家庭富裕者,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家庭得分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者。

2.3 家庭动力和大学生适应的相关分析

将大学生在适应性量表上的总分及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与其在家庭动力自评问卷各分量表的得分做相关分析,结果家庭系统逻辑、个性化与人际关系适应呈负相关;家庭气氛与择业适应呈负相关;疾病观念与情绪适应呈正相关;个性化与总适应呈负相关(见表2)。

2.4 影响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多元逐步回归结果

以可能影响适应能力的各种因素,包括性别、民族、独生子女、城乡、生源地、家庭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入学评定的PHI 7个临床分量表、系统家庭动力学问卷4个维度得分作为自变量,以适应能力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α=0.05水准上,疾病观念(B=1.83, β=0.12, SE=0.60, t=2.29, P=0.023 )和PHI评定的抑郁(B=-1.32, β=-0.11, SE=0.58, t=-2.10, P=0.031)进入方程。

2.5 基线部分与研究部分不同转归的大学生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评分比较

把基线部分PHI测试正常和异常,分别定义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与坏。把研究部分的CSAS测试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定义为变好和变坏,将每位受试的两次测试结果相比较,可以将受试分为四组,组1为变好,组2持续好,组3变坏,组4持续坏。表4显示,不同转归的大学生,在家庭气氛、个性化和系统逻辑方面存在差异。

3 讨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普及,关于大学生适应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20]。本研究从家庭系统的整体层面分析了大学生的适应状况发现,家庭气氛与择业适应呈负相关,如果家庭气氛沉闷敌对,其家庭关系现实是一种硬性的、难于变通的,在这种家庭内成长的孩子体验到更多的冲突,在做出专业选择时,可能会与原生家庭关于择业选择强有力的信念背道而驰,或背离家庭内微妙的潜在规则,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适应。Carvalho的研究也得出,大学生的父母冲突程度高者,其学业成就较差,并且冲突与他们学业成就相关[21]。第二学期的随访对照研究,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心理问题明显的学生比例较高,在得出基线指标对大学生适应进行预测的结论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待以后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梁凌燕等的研究认为,沉迷网络孩子的家庭缺少随着家庭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能力,这样的家庭通常习惯于一些稳定不变的、僵化的互动模式[22]。这一结果恰恰反映在本研究的家庭动力的逻辑判断方面,家庭成员在进行价值判断时越多元化、越宽容,他们在人际适应方面就越好。同时家庭成员的过度卷入,缺少分化,将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个体成员的适应。

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提出了疾病观念这一新观点,直接将不良的家庭互动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相联系起来,将疾病康复与个人责任相联系的疾病观念有助于减少发病和促进疾病康复,其他对家庭进行评定的量表均未涉及此方面[23-26],国内外尚没有该方面的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家庭贫穷者,倾向于把患病及疾病康复与本人的责任和主观努力分离开来,这将削弱本人心理层面上的努力和自我发展的动机,不利于家庭这一弹性系统功能的发挥。进一步做回归分析也得出了疾病观念是适应的预测因素。同时父母文化水平低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表明了来源于家庭功能发挥不良者的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适应状况较差。离异家庭比完整家庭的家庭气氛更轻松、活泼,与Moller的研究结果相符[27]。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新生适应能力总分女生高于男生,这一结果表明,女生比男生在情感上认可和接纳新的环境更快,适应状况也更好。与赵燕鹰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28],其对适应良好与否的评价,使用的是自编适应问卷,评价工具在理论构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测查的大学生适应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本研究使用的是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该量表已经在55106名大学生中建立了全国常模。海生源适应得分高于非上海生源,相对于外地生源来说,上海生源的学生所经历的环境改变没有前者剧烈;如果从应激方面来考虑适应,两者所受到的应激强度不同,但这正是影响适应的主要因素。完整和不完整家庭适应状况不存在差异,与Zimmermann的研究结果相同[29],表明了家庭的整体水平-家庭动力,是适应的主要变量,并非家庭类型。

通过基线部分与研究部分不同转归的大学生家庭动力比较,变好组学生较变坏组学生的家庭动力相比,有如下特征:家庭气氛比较轻松、愉快;家庭成员之间分化程度高;家庭成员价值判断时的逻辑多元化;并且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倾向于与自己的主观努力联系在一起。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即使已经离开家庭进入大学,源家庭动力仍然对个体的适应产生影响。所以,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者,在对大学生的适应过程进行干预时,应当考虑源家庭动力模式,那些不良的家庭互动,可能就是我们干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Nafziger MA, Couillard GC, Smith TB. An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the college adjustment scales[J]. College Stud J, 1997, 31(4):516-518.

[2]Arco JL, Fernandez FD, Heilborn VA, et al. Demographic,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Profile of students attending counseling servi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Granada (Spain) [J]. Int J Adv Counsel, 2005, 27: 71-86.

[3]姬成伟,王芳芳,孙志华,等.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 27(2): 143-145.

[4]赵铭锡.学生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46-347.

[5]龙晓东,廖湘蓉.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510-512.

[6]徐富明,于鹏,李美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4): 299-300.

[7]汤毅晖,黄海,雷良忻.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58-160.

[8]Daniel K, Kenneth R, David P, et al.Adolescent attachment, identity, and adjustment to college: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inuity of adaptation hypothesis[J]. J Counsel Dev, 1990, 68: 561-565.

[9]Shek DTL. 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J]. J Genet Psychol, 2002, 163 (4): 497-500.

[10]Shek DTL Individual and dyadic Predictors family functioning in a Chinese context[J]. Am J Fam Ther, 1999, 27(1): 49-61.

[11]Shek DT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 of family functioning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 Youth Study, 1998, 1(2): 195-209.

[12]史莲萍,寇增强.大学生适应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 中国校医,2005,19(4): 370-373.

[13]张茂运,何光伟,刘琼.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2):159-161.

[14]李慧民,许波.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 82-84.

[15]刘秀芬,钱铭怡,黄悦勤,等.重点与普通大学新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41-543.

[16]卫平民,邓旭阳,姜婷娜.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 (7):558-590.

[17]宋维真. 心理健康测查表(PH I) 使用指导书[M]. 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993: 3.

[18]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19]康传媛,赵旭东,许秀峰,等.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2-95.

[20]Ayse M. The invest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family functioning[J]. Educ Sci Theory Pract, 2005, 3: 253-262.

[21]Carvalho V, Pinsky I, Rebeca DS, et al. Drug and alcohol use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 study among Brazilian high-school students[J]. Addiction,1995,90: 65-72.

[22]梁凌燕,唐登华,陶然. 211例网络过度使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探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21(12): 837-840.

[23]John G. Self-report family assessment instrument: an evaluative review[J]. J Fam Pract Res, 1991,11(1): 21-55.

[24]Robert B, Robert BH. The beavers system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J]. Associat Fam Ther Systemic Pract, 2000, 22: 128-148.

[25]White MA, Grzankowski J, Paavilainen E, et al. Family dynamics and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in three Finnish communities[J].Issues Ment Health Nurs, 2003, 24(6-7): 707-722.

[26]Daniel TL. The general functioning scale of the 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does it work with Chinese adolescents[J]? J Clin Psychol, 2001, 57(12):1503-1516.

[27]Moller NP, McCarthy CJ, Heron RL,et 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families of divorce: keys to their resilience[J]. Appl Dev Psychol,2003, 24: 17-31.

[28]赵燕鹰, 张东生, 白波,等.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 (2):147-148.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67-01

1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升,民众有更多的财力来提升自己子女的生活水平。理论上而言,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有更加充足的财力和物力进行身体锻炼;但从现实角度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的整体水平不断趋于下降。除身体健康外,我们还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体质与其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关系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体质概念界定

体质,即人的身体质量,它是在先天性和后天性基础上表现出的外在身形结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等组成的具有相对综合和固定的特点。它包括了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表现出的对环境的适应,运动能力等方面。

和其他生物不同,人在进行相关活动时,除了看得到的物质活动,还包括相应的思维、情绪、情感等抽象的心理活动,这些是难以被察觉到的;一方面,心理活动需要相关的生理活动作为基础,而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生理活动的产生、发展进行一定的控制,所以说,生理和心理两种活动本身就是密不可分且相互统一和联系的。

2.2 心理健康概念界定

随着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也更加多样化,到目前为止,相关心理健康概念的表述也越来越多,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中的心理百科全书中提到:“心理健康作为名词时是特指一种状态,主要指此时的个人在和外界相处时所获得的自我满足,能否较好的融入社会,当其作为动词时,指的是为维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不安等所付出的努力,在这两点上,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有相似的概念。教育部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为心理健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一是心理健康主要指此时的个人在和外界相处时所获得的自我满足,能否较好的融入社会,二是指的是为维持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不安等所付出的努力,该标准还要求学生要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排解情绪和自我发泄,形成坚强的意志形态,更好的开展学习活动。

2 体质健康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长时间以来国内外专家始终都在进行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在不断的突破。体育美国学者迪什曼从事游泳、慢跑、骑自行车、力量训练与跑步等体育活动的研究,发现这些运动能够有效治疗抑郁症,据统计可高达85%。伯格(Berger)等人的研究表明,很多体育活动像游泳、慢跑、有氧体操、健美训练、帆船、瑜伽、放松训练等运动种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情绪。另外,中等强度(最大吸氧量的60%一75%)的体育锻炼经过规律化,每次活动持续20-60分钟也能够缓解情绪。

从刺激与反射的层面上对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的分析,心理学指出,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经过持续的反馈可转化为相互强化作用。例如:人的行为模式与自我概念形成相互强化的反馈全,也就是积极(消极)的自我概念带来积极(消极)的行为,但是积极(消极)的自我概念可通过积极(消极)的行为实现巩固。若是将心理健康转化为行为模式,则良好的身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但是不良的体质健康肯定会引起不良的心理健康,相反不良的心理健康能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体质健康产生怀疑,也不喜欢积极的投入到强化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行为中,进一步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此类消极的相互影响作用可导致学生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想要使得这样的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就一定要基于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出发,利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产生正确的信念系统,继而利用合理情绪模式创建正确的行为模式,可以很大程度的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

3 身体锻炼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探索

季浏基于国外近期的资料得出关于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益的结论:强化唤醒水平、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增加社会满足感、治疗心理疾病。

蒋碧艳,祝蓓里利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中国修订版和《运动力量等级量表一》,根据上海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度研究。其结论体现出体育锻炼能够缓解抑郁、紧张、愤怒、疲劳、慌乱,提高和自尊感,运动量与心理健康可呈正比例,体育乐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运动的坚持性。

结合以上论述,尽管锻炼身体能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探索目前也没有确定的结果可供参考,但是专家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心理健康问题中恰当的运动锻炼具有积极作用,占重要地位。

4 结语

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问题存在着潜在的关系,人类的遗传特点是心理和生理相同的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则是构成其结构的主要因素。运动锻炼的意义体现了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并且两者之间互相制约。心理健康状况随着体质地提高而有所提升。所以作为教育从业人员,应该指定合理的教育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以此降低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生,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应该增加高校体育课程的时间,学校应该将学生的适宜体育锻炼提上教育议程,以体育课程为理论,提供有效的根据。

参考文献:

[1] 侯乐荣,张艺宏,秦朗,居媛媛.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0,24(3):229-232.

[2] 包晓明.运动营养干预对增强北京市中学生体质的效果评价[D].泰山医学院,2011.

[3] 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院学报,1994,9(3):16-21.

篇4

关键词:心理资本 就业力 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 2013年5月24日数据显示“浙江26.7万大学生,目前仅两成签约”。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学者们也积极探讨促进就业的良策,如黄敬宝(2009)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就业力;曾湘泉也认为,提升就业能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由知识、技能、思维、心理、个性、态度等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构成的能力。近年来,心理、个性、态度等因素备受用人单位的关注,且很多大学生所谓的就业能力不足,恰恰与这些因素有关。现有关于提升就业力的相关文献也多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心理干预、心理疏导等视角予以探讨,这些研究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因素。

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学者研究的新思路。Seligman(2002)将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Luthans(2005) 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学者们也积极探索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关系,如关注自我效能对就业力的影响(毕景艳等,2007;张云仙,2010);关注韧性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金灿,2008)。现有文献尝试构建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关系,但较多文献倾向研究心理资本单个维度的作用。对心理资本作为整体构念的作用还未有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拟从积极心理资本视角探讨影响就业力的因素,深入分析心理资本各维度及心理资本整体构念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该高校覆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等诸多学科门类。鉴于其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基于该校的抽样调查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以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20份,有效问卷294份。男生172人(58.5%),女生122人(41.5%);大一年级的98人(33.3%),大二的60人(20.4%),大三54人(18.4%),大四82人(27.9%);所调查同学中各学院均有分布,且基本与学院规模成比例;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比例达到57.1%,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42.9%;而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有170人,多于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124人。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测量借鉴了luthans等(2008)的心理资本量表,涉及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4个维度24个题项。大学生就业力的测量,借鉴了何昭红、吕兆华等(2012)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量表》,涉及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自我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25个题项。

三、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力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总量表的信度为0.929,KMO值为0.911;就业力总量表的信度为0.867,KMO值为0.875,量表信度均为良好。各变量均值、标准差与相关性见表1。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的平均值分别是:2.6(SD=0.70)、2.49(SD=0.69)、2.49(SD=0.78)、2.45(SD=0.74);说明所调查浙江某大学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水平都在中等以上(鉴于量表设计时,1代表非常同意,2代表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不同意,5代表非常不同意,因此均值数值较低,但反映了心理资本、就业力及各维度的均值都在平均水平以上。此外表1中年级与心理资本及就业力的负相关关系也缘于此。)。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都与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之间为显著正相关。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变量 均值 标准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性别 0.42 0.49

2.年级 2.44 1.19 -0.33*

3.专业类别 2.66 1.44 0.21* -0.32*

4.心理资本 2.51 0.65 0.1 -0.1 0.01

5.自我效能 2.6 0.7 0.04 -0.05 -0.05 0.80*

6.韧性 2.49 0.69 0.07 -0.06 -0.03 0.73* 0.52*

7.希望 2.49 0.78 0.11 -0.14 0.1 0.71* 0.41* 0.37*

8.乐观 2.45 0.74 0.16 -0.14 0.02 0.78* 0.43* 0.54* 0.45*

9.就业力 2.24 0.39 0.05 -0.18* 0.07 0.67* 0.37* 0.42* 0.44* 0.34*

10.自我发展能力 2.07 0.55 0.1 -0.22* 0.15* 0.60* 0.50* 0.37* 0.25* 0.35* 0.82*

11.人际沟通能力 2.39 0.46 0.07 -0.1 0.05 0.50* 0.43* 0.25* 0.33* 0.25* 0.73* 0.48*

12.就业自信心 2.42 0.46 0.02 -0.15* -0.04 0.40* 0.37* 0.23* 0.35* 0.30* 0.68* 0.40* 0.52*

13.实践能力 1.72 0.43 -0.01 -0.13* 0.08 0.55* 0.46* 0.42* 0.34* 0.47* 0.78* 0.37* 0.36* 0.34*

14.适应能力 2.24 0.56 0.03 -0.1 0.03 0.57* 0.49* 0.52* 0.33* 0.33* 0.86* 0.33* 0.55* 0.43* 0.46*

注:*p

2.心理资本对就业力的回归分析

表2列出了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整体构念对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及整体就业力的回归分析结果。在控制了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回归效应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对他们的实践能力(β=0.30, p

表2 心理资本各维度及整体构念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回归分析

变量 实践能力 适应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就业自信心 自我发展能力 就业力

第一步:控制变量

性别 -0.06 -0.01 0.04 -0.02 0.02 -0.01

年级 -0.13 -0.1 -0.08 0.21* 0.18* 0.18*

专业类别 0.04 -0.01 0.01 -0.12 0.08 0.3

Adjusted R2 0.01 0.01 0.01 0.02 0.04 0.02

F 1.22 0.55 0.66 2.26 3.39 1.99

第二步:主效应

自我效能 0.30** 0.24** 0.38** 0.33** 0.20* 0.21*

希望 0.36** 0.24** 0.22** 0.21* 0.24* 0.25*

乐观 0.24** 0.22** 0.44** 0.42** 0.19* 0.32**

韧性 0.27** 0.24** 0.27** 0.28** 0.28* 0.37**

Adjusted R2 0.26 0.3 0.27 0.18 0.34 0.43

F 20.86** 21.77** 17.11** 11.01** 25.61* 38.28**

第三步:主效应

心理资本 0.55** 0.57** 0.50** 0.40** 0.60* 0.67**

Adjusted R2 0.3 0.32 0.25 0.15 0.35 0.45

F 78.27** 87.07** 60.73** 34.25** 100.56* 149.96**

注:表中的回归系数为标准化值. *p

第一步,仅考虑控制变量对各因变量的回归效应;第二步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的回归分析,仅将控制变量和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纳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仅将控制变量和心理资本整体构念纳入回归方程。

四、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都与他们的就业能力显著正相关。且心理资本作为整体构念比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就业力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本研究给当代的大学教育和学生的就业力提升以重要启示。高等教育在进行传统大学教育的同时,还应在教育教学和实践环节重视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以全面、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

1.给予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

开发自我效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大学生反复体验成功。虽然成功并不等同于自我效能,但成功有助于加强个体的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具体方法包括:其一,制定合理的教学与实践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将目标和计划细化、落实到相应课程中。增强学生对相应课程设计的认同,进而实现在学习和实践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自我效能。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建立第二课堂活动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增加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其二,树立学习榜样。直接的成功体验通常不容易获得,为他们提供替代学习与模仿的机会,让大学生有一定的反思时间,同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自我效能感。在校园里,以表彰“五四优秀青年”等各种活动为契机,宣扬优秀学子的典型案例并号召开展向优秀学子学习的活动,适当地向他们灌输“别人做得到的,我也可以做到”的理念,可以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其三是,给予积极的反馈。给予积极的反馈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对优秀的个人事迹给予及时的表彰、反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

2.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希望水平

其一,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帮助确立自我同一性,正确地认识自我。其二,通过开设针对性的职业生涯发展及就业指导等课程让大学生明确“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在自我意识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大学生对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进行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差异,以及与自身职业目标之间的差异。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期望与就业观念进行适当的调整,帮助他们确立一个合理且具有明确的个人意义的职业目标。

3.帮助树立积极认知,有效开发乐观

开发乐观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学会包容过去;二是学会珍惜现在;三是寻找未来的机会,并采取积极正向的态度来应对。通过覆盖全校的多种宣传刊物,充实以乐观为导向的文章、案例等,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认知及乐观心态。

4.增强应对挫折能力,提高韧性水平

坚韧性是一种动态的、具有延展性的和可开发的心理资本。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增强应对挫折能力,提高韧性水平。具体做法包括:其一,重视学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站的建设,建立成熟的大学生心理预警和平衡机制,确保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得到及时的干预;其二,加大心理中心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在遇到困扰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避免心理困扰不断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其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为必修课,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教会大学生储蓄积极情绪、消解消极情绪的方法,引导大学生在遇到困扰时能积极地寻求帮助,进而提升心理资本。

综上所述,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力具有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四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就业力的总体和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对提高其就业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尽管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是浙江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但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对其他高校仍具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29-31

[2]Luthans F, Avolio B J, Walumbwa F O, and Li W.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5(1):247-269

[3]毕景艳,应三潮.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新途径——自我效能培养[J].中国人才,2007(21):74-75

[4]张云仙.高职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16-17

[5]金灿.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08(35):59

篇5

论文关键词:病理性网络应用;人格;艾森克人格问卷

随着个人计算机成本下降和互联网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大学师生学习的基本工具之一。但是由之而来的网络过度应用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尽管目前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美国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均对此还没有正式的诊断分类,但许多作者将该现象称为互联网成瘾(Interact Addiction),该行为表现为以互联网依赖为特点的冲动控制障碍。但是对使用“成瘾”一词是否合适,仍有许多研究呈反对态度。本研究采用“病理性网络应用(pathological Intemct use,简称PIU)”来描述导致心理依赖和社会功能显著受损的互联网滥用状态。研究表明,大学生病理性网络应用的比例约5—12.9%,个性心理特点异常,表现为自主性差、不自信、依赖、社交恐惧等特点。然而,目前关于病理性网络应用个体的个性行为特点的研究仍然结论不一。可能与样本和量表选择有关。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探讨病理性网络应用个体个性特点,将为有效干预提供基础数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病理性网络应用组(研究组)为在某三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病理性网络应用心理咨询并符合Young诊断量表判断标准的大学生;对照组为来自该三所大学随机抽样的无PIU的大学生。两组均身体健康,没有其它神经精神疾病。

病理性网络应用判别标准:根据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至少出现以下10项中的5项为网络成瘾:(1)过去7天内每天上网>4小时;(2)不上网时仍想网络内容;(3)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和焦虑;(4)企望上网时间长于目前;(5)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7)因上网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8)向家长、老师和同学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家长、老师发生冲突;(10)上网以摆脱困境、抑郁、无助和焦虑。

2、方法:两组均接受一般人口学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年级、每天上网时间、网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并接受艾森克人格测验(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测验均在咨询室一次性完成。家庭经济状况采用好、一般、差三级评分。

3、数据统计方法:所有数据输入由Epidata3.1版建立的数据库,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5完成,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检验等。

二、研究结果

研究组共收集样本132人,男101人,平均年龄2o.6±0.8岁,女31人,平均年龄20.3±0.5岁;对照组共152人,男110人,平均年龄20.1±0.5岁,女42人,平均年龄21.0±1.1岁。两组年龄分布经t检验,无统计学显著性(t=1.42,P>0.05)。两组性别分布经卡方检验P=0.26,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大一学生为19.8%,二年级学生为35.7%。三年级学生为29.6%,四年级学生为14.9%;男性为76.52%,女性23.48%。两组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1.645,P>0.05)。

1、上网状况统计结果:研究组网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羞异,其每天上网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表1)。

2、EPQ结果:研究组内外向维度(E)和掩饰量表(L)得分低于对照组,精神质维度(P)和神经质维度(N)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表2)。

三、P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病理性网络应用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亦调查PIU个体在大学生中的部分分布特点。Young认为,P1U是类似于强迫性赌博的强迫性上网行为t亦有研究将P1U归为无成瘾药物作用下,上网行为冲动失控。作者认为,PIU是指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过度使用互联网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其结果就是社会功能显著受损,不能完成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对社会也产生巨大危害。PIU个体抑郁和自杀观念比例显著增加。作为目前互联网大学生文化的一个部分,病理性网络应用越来越表现出极大的研究和社会价值。本研究发现,大学生PIU个体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是男学生在遇到心理冲突或困惑时不能有效获得同伴、家长和老师的社会支持,此时易转向网络,可能是一种外向不成熟和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遭受挫折后选择网络游戏等虚拟生活,或依赖网络暴力游戏获得感情发泄。PIU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差或学业成绩不好,容易导致在网络空间寻找寄托,而过度应用又加重其学业不良及其他情绪或社会适应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本研究显示,PIU组和对照组在网龄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有多项研究支持本结论,表明网龄与个体是否发展成为PIU没有相关,网龄不能作为P1U的预测指标。是否发展成为PIU,可能与个体对网络的使用方式有关。有研究提示,将网络视为情感疏泻工具,如聊天和游戏方式的个体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PIUI引。两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比较表现为PIU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多项研究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一90)和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PIU个体精神状况,发现躯体化症状和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增加,给PIU学生社会功能带来明显损害,但仍坚持长时间上网。

其与药物依赖相似的表现,提示P1U形成后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大脑阿片肽、多巴胺犒赏系统和5一羟色胺活动异常有关,对PIU治疗提出了一定提示l10J。本研究发现PIU与大学生个体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显著性联系,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提示大学生个体是否与经济状况和是否早期接触网络等关系并不密切,PIU可能与个体自身特征有关。

本研究采用EPQ调查了PIU的个性特点。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掩饰性相对较小,表现为内向、情绪不稳定、孤独等特点。掩饰性测量的是被试朴实、遵守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等特征。社会舆论普遍反对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许多学生甚至逃学去上网,L量表分低于对照组似与之不符。原因可能是一些网络虚拟群体允许使用者以匿名的方式参与交流,受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使其更加可能真实表达原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说出来的思想,同时可寻找到与自己在行为和想法上的相似人群,增强自我接受感。PIU者长期处于虚拟空间。把虚拟空间中较为真实、直接的社会交往方式泛化到现实生活中,造成他们的掩饰性低于正常人群。

E维度测查被试的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得分较低,表现为内向、社交功能受损等特点。有研究指出,网络成瘾行为与个体的心理特征如社交恐惧、抑郁、焦虑、孤独、不自信等有关。本研究支持此项结论,PIU组表现为较明显的内向特点。有作者认为有社交焦虑倾向的个体回避现实中的日常交往与人际交往,往往期望在网络中发展人际关系,寻求认同。但由于网络环境与现实生活的显著不同,在虚拟环境习得的人际交往技巧常导致现实环境中个体人际关系一再挫败,继而更加依赖网络世界的人际交往。这种负性生活体验又会加剧该类大学生抑郁心理,间接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但是内向特点亦可能是PIU的原因。因上述研究和本研究均属横断面调查,并不能给出进一步结论。

N维度测查被试情绪稳定性。本研究显示,PIU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焦虑抑郁、较强烈的情绪反应,Yang CK等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亦发现PIU个体情绪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情绪易波动、自尊低和富于幻想等,支持本研究结论。具有神经质特质的人可能因自尊较低、自主性缺乏使他们一再延长上网时间;同时强迫特征使其不断遭受戒网失败。这体现在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管理混乱等方面。另一方面,成瘾者戒断网络的失败经历将伴随受挫情绪反应。如沮丧、紧张等,并进一步强化其负性情绪体验。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和谐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47-01

当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我国权威学者的多方面探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成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包括了个人的情绪、意志力、性格特征等等,客观原因包含了学校学习情况、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原因都会不同程度造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 研究方式

1.1 研究目标

通过对某市的一所医学学院、三所理工学校、一所文科学院中大一到大四学生随机选取300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据统计,回收280份,其中有效答卷为275份,有效率高达98%,调查目标的年龄评价是16―25岁。

1.2 研究用具

1.2.1 自我和谐量表(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自我和谐量表是1994年王登峰编写的自我和谐量表测量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态,里面包括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和“自我的刻板性”三个部分。通过对大学生的测试实验,可信度较高,完全可以作为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工具。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Y状自评量表有9个症状因子,通过90道题目,每道题都是从有症状的有到无分别为1―5分,得分越高,就证明症状越明显的方式进行测试。

1.3研究过程

在测试时以班级作为单位实施团体测试,都是运用统一的指导话语,问卷是采用无记名的方法进行收集。测试的所有数据都是通过SPSS 11.0 for Windows实施解析、管理,对这些数据实行统计。

2 研究结果

2.1 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解析

通过对自我和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的得分得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症状因子以及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分数是呈正比的。而自我灵活性与躯体化和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分数是呈反比的,和强迫、抑郁、敌对也是呈反比的。

2.2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在自我和谐上明显不同

通过以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测试平均分为分水岭,可以发现两种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在自我和谐量表上的分数也有明显的不同。这就表明了心理健康水平较为良好的学生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水平要低得多,并且自我灵活性要高一些。

2.3 症状自评量表的具体解析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个人的自我和谐水平在什么程度上,可以预知心理健康情况的改变,通过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因变量来进行具体解析。比如,在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的总分和躯体化的因变量解析中,通过改变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灵活性可以预知学生心理情况为36%的异变率。通过躯体化作为因变量的解析过程中,带入的变量就是自我灵活性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可以预知躯体化的情况为31.5%的异变率。

3 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关系

3.1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通过测试结果表现,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症状因子、症状自评量表的数据分布成正比,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情况良好的大学生的自我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要低于心理健康较差的大学生。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关系的联系非常紧密,其中,自我的不和谐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经验的不和谐,另一方面是自我内部的不和谐。当代华尔街著名人物罗杰斯认为,个体要具有保持自我一致性的机能,要按照自己的观点去选择行动的标准,并且只能选择和自我符合的经历。如果遇到了和自我选择有矛盾的经历时,个体就会由于害怕它通常具有的自我选择被摧毁而觉得焦躁以及受到恐吓。因为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缺少客观、全面的认识,所以还没有正确的自我选择,因此在外界的激发下,就容易遭受和自我选择不一致的情况。所以,他们就会采用一些防御手段来保持原来的自我选择,防止硬要改变自我选择而产生的精神痛苦。如果过分使用消极的抵制态度,就会直接造成无法适应的心理问题生成。

当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都在飞速发展,所以出现了主观自我以及客观自我、理想自我以及实现自我的分离。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完全同步的,通常也会出现很多不平衡的情况。首先,在自我认识这部分,主观认识普遍都不等于客观认识,从而导致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不一致。其次,在自我情感这部分,一般是指自己的自尊心与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与自己的主观自尊不相符。这些都容易给自己内心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

3.2 自我的灵活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根据调查结果,自我灵活性的量表数据情况为敌视、强迫、抑郁等等,都是呈反比分布,心理健康情况良好的大学生自我灵活性要高于心理健康情况差的大学生。关键在于自我灵活性较低的学生,他们考虑问题的立场太过单一,在交际能力关系中,因为他们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不会为他人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这就会造成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破裂。他们的自我组成部分就更不会轻易的协调和统一。并且因为自我选择的刻板、僵硬,面对事物的态度也不在意,更容易和自我选择产生不同的经历,也更容易造成内心的矛盾,这就造成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4 结语

当前的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会出现自我不协调的情况,这将会造成大学生因为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关系,表达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才能提早把握住学生的情况,逐渐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雅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J].亚太教育,2016,(13):256.

[2] 热比古丽・白克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5,(06):553-556.

[3] 潘小{.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心理健康、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127-132.

篇7

一、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行为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人的行为受其心理的支配。犯罪心理是一切犯罪的前提条件,它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界定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一般性的概念,它可以描述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异常等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在心理学界,心理问题是与正常人对比而言的。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拥有的心理与行为称之为常态,与众不同的、异于大多数人的心理与行为称之为异常。

(二)把“违法”与“犯罪”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原因有二,一从刑事法学的角度看,是违法与犯罪两种行为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但就行为人的心理而言,很多犯罪人的违法与犯罪心理却没有太大的差别。再者,从辩证唯物主义观来看,一般的犯罪行为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由违法行为演变为犯罪行为是多种犯罪的发展规律。

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性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偏执等方面。具体表现在:

第一,敌对的显著性高,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他人的敌视倾向。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学习的压力,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这是校园大学生暴力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的心理原因。

第二,大学生精神偏执,也反映出大学生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缺少沟通与协作精神等,因而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另外敌对的体验越发深刻,结果只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加。

第三,人际关系敏感,也反映出大学生交往知识和技能上存在不足,造成了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的心理困惑,从而增加了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为突出。事实上缺少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会造成大学生封闭自我,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大学生很难走出这个“怪圈”,很容易造成行为的异常。

(二)违法犯罪行为的调查

1.统计结果发现大学生犯罪主要以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为主。其中以抢劫、伤害、盗窃和杀人尤为突出。

大学生犯罪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物质欲求的驱动、一念之差而犯罪。二是青春期体格健壮、血气方刚,为发泄过剩精力而犯罪,表现为很强的暴力性。

2.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相关性分析。相关是指两系列度量之间存在的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关于个人的欲求(心理)与违法行为之间的研究较多,其中“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有各种的欲求而且希望每一种欲求都能得到满足。一旦人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挫折心理,这种挫折心理的产生必然伴生相应的“攻击”行为。如果行为人把攻击的目标指向社会或他人,必然会伴生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大学生也不例外,不健康的心态是导致自杀、自我挫败和违法犯罪等越轨行为发生的充分条件。个人前途与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等需求不能满足时,产生的心理压力及其心理问题,最终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行为人的性格特质与其心理、犯罪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一些大学生自制力弱,容易受外界的引诱,也容易屈服于内心的私欲或懒散,面对当今这个复杂纷呈、充满诱惑的世界,容易出现迷茫、甚至误入歧途。

三、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对策

预防大学生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各个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相互补充。

(一)社会方面――净化社会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端正舆论导向,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净化社会环境。同时加强优良传统教育,使大学生素质得以提高,从而预防犯罪。

(二)学校方面――思想、法制教育

1.强化法制教育。学校要多组织在校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如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组织学生到监狱考察参观。同时,各大专院校应增设法制宣传栏、宣传刊,采取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常识教育。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常设心理咨询机构,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学化轨道。通过教育和调适活动,使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冲突得以缓解和消除。

(三)家庭方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努力协调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结构的完整。同时家长要提高素质,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多与孩子沟通。要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进行言传身教,使孩子从小懂得基本道德生存规则。对孩子的违法违纪现象,要多加教育、引导,使他们认识错误,更正错误,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美]伊恩・罗伯逊著.现代西方社会学[M].赵明华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 邵彩玲,赵会民,张影.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分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篇8

一、有很强的好奇心――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初中生好奇心强,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利用,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的前提,所以我们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魅力,使物理实验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由于物理实验能帮助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妙,吸引学生的兴趣,兴趣自然带动钻研劲头,于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就燃烧起来。学生有了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和好奇心,物理学习也就有了学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一次教学时,我演示了如下的实验:找两根粗细均匀,但长短不同(差别应大些)的饮料吸管,将牙签放入吸管中,用嘴对准管口吹气,牙签将从吸管另一端飞出。学生凭经验往往会猜测在短吸管中的牙签飞得较远。事实上,在相同条件下,吸管越长则牙签飞得越远。这引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实验事实的冲突,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了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创新精神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有所发展。这些变化表明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学习研究能力。他们越来越不喜欢人云亦云,喜欢自己独立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有疑问才会去思考。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提出新观点的起点。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也要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培养和发挥。如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因素”的实验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猜想单摆的周期可能跟振幅、摆球质量、摆长等因素有关,并让学生对每一个猜测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用合理的实验器材进行验证。单摆的周期公式是单摆模型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索公式的推导过程,最终得出单摆的周期公式。

三、有强烈自我意识――把课堂交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态度。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突出特色是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对认识和评价自我有了浓厚兴趣,希望能在生活中、课堂上拥有表现自我的机会。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时候,关注的不是如何精心设计教案,而是课堂的组织和学生知识的内化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认识、主动地接受教育内容、主动地挖掘潜能,促进自身发展。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内部需要、动机、兴趣、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并认为学生有自己制定学习方案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有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评价的权力。如在“位移和时间关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一位移时间图像,让两位学生来模拟物体的运动,而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图像并非轨迹。这样做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有丰富情感――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中学生情感丰富但多变,极易因一些偶然刺激而影响情绪。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情绪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甚至影响教学的进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调控。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讲一些笑话或讲风趣的故事或说一些歇后语,从而使学生心情愉悦舒畅,注意力集中,又保证了课堂气氛活跃。如我在讲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时,用成语“同生共死”来描述;“机械波”的特点可用“介质中各个质点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逐流”来表达;“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可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类比。前苏联教学家斯准特洛夫说过:“教育家首先是个幽默高手。” 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融入幽默和风趣,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师的教学魅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有旺盛的活动力――巧设课外活动,培养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活动欲望。单纯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那旺盛的活动欲望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巧设课外活动。如我们可以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和课外小实验比赛;开展物理知识竞赛;开展近代物理知识讲座;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和物理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实际,可以体验物理带给他们的乐趣,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可以让他们把书本上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如自行车尾灯的效果是光的反射原理;海上救援中各种打捞工具是浮力的作用;照相机是光折射原理的应用……学生明白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后,学习物理的热情就大大加强了。课外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因素,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有利于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篇9

【关键词】学校心理教育 传统德育 关系

引言

传统德育简而言之指的是教育者向学习者传达一定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意识,从而力求对学习者起到品德形成方面的积极影响。其方式多种多样,且所谓的“教育者”也并不单指教师,其范围非常广泛。德育是无处不在,因为德育在整个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精神文明建设。例如,母亲告诫自己借东西必须归还;受人恩惠必须言谢;做人必须诚实守信等等。或当自己走在街上,将垃圾随手乱丢,却看到别人将垃圾投掷到垃圾桶里,自己心中产生波澜和愧疚感,并暗暗下定决心改正,这便体现出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仅仅靠着社会的道德约束力或家庭教育已不足以达到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效果。故而,德育便升华成了学校心理教育,走入了校园,旨在弥补传统德育的缺憾。

1 传统德育与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

引言中谈到传统德育具有广泛性和零散性,大体上隶属于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约束的范畴。虽然在小学教材中,传统德育就以“思想品德”的形式出现过,然而,内容大多浅显通俗,并且都以小故事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与学校心理教育相比,缺乏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学校心理教育的兴盛和流行是以心理学本身的兴起为前提的,学校心理学在走入人们视野之初,是以一种服务职业和服务模式出现的,其服务形式主要体现在“校园心理咨询室”上。即学校根据其规模聘请一位或多位心理学家“坐镇”,为学生提供免费或象征性收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当学生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且此种困难难以向家人或朋友启齿时,便可来询问专家老师,以得到解决办法。通过倾诉,学生能够减轻压力,放下心理负担,从而一身轻松地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德育的差异和优势

2.1 学校心理教育更加细化

学校心理教育较之传统德育更加直接,更加直观而具有针对性,例如,当学生满心惆怅来到咨询师面前,抱怨自己与好朋友绝交的时候,咨询师便会耐心而细化地询问原因,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并提出方案,例如这件事是你的错,你不该把她的小秘密告诉别人,你应该向她道歉。这样便能更直观地给予求助学生以导向。而传统德育不能起到“矫正”作用,只能宏观而泛泛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例如,只能告诉他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这样的大道理有些空泛,并不能深入且实际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在他们被烦恼所困扰的时候,倘若听到这些大道理,甚至会产生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抵触情绪。甚至在他们满心郁闷的时候,会产生迷茫焦躁心态,根本分不清对错,也找不到方向,此时,他们自我思考能力处在低迷状态,道德的约束对他们而言无关痛痒,则需要学校心理教育的“针针见血”。

2.2学校心理教育更加“人性化”

通过前面的论述,大家可总结到,传统德育运用的是来自社会与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约束力来起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作用。换而言之,传统德育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是不可一步到位一气呵成的。纵使学生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仍然具备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整个安抚过程都是孤独而自我的。而学校心理教育是让老师与烦恼学生面对面交流。试想,是学生自我调节的效果好,还是专家老师面带微笑的倾听和春风化雨般的安慰的效果更加卓著呢?答案无疑是后者。并且,无论是何种学龄段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身心都处在“半成熟”状态。即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然而由于思考问题不全面,性格叛逆等原因很容易陷入困惑并比较容易被周边或好或坏的事情所影响。普遍具有情绪化、冲动的特点。故而,注入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学校心理教育对他们的帮助不言而喻。虽然有专家提出,如果过分依赖学校心理教育,就会使学生丧失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然而,从全面大局来看,学校心理教育仍是利大于弊的。

结论

从全文的论述可看出,道德教育与学校心理教育之间的差别巨大,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是用一种宽泛宏观上的约束力来潜移默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出正面影响。而学校心理教育是前者的升华,用一种直观化人性化的方式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然而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德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学校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升华。两者殊途同归,不可分割偏废。

【参考文献】

[1]蔡韦龄.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依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S1).

篇10

关键词:心理潜力 心理教育 学习动力

心理潜力是指在人的心理中内在的、潜伏的、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 也就是人的心理中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即“心力沉睡”。

根据现代脑生理学的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具有无穷的学习潜力。大脑储存知识的能力非常巨大,我们一般人只是使用了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大脑达到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数十所大学的课程。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旨在激发学生心理潜力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山东省潍坊市寒亭一中成立“生命动力团体成长班”,在潍坊中小学生成长导航站的帮助下,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学生反映良好,成绩进步巨大。

那么,中学生应该怎样积极开发自己的心理潜力呢?

第一,构建有利于激发心理潜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源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即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怎样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一方面,设置课前悬念,创设有效竞争。悬念设之于课前,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竞争是触发激情的情境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锐不可挡之势,有效竞争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投入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

第二,优化管理方法,激发学生潜力。

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对成功感的心理需求,刺激学生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认同感,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效的管理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果。

怎样优化管理方法呢?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心。学生懂得爱,同时也需要爱,师生之间有了融洽的感情交流,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其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又要进行多方面的合作。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具体地讲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合作。教师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情绪起伏不定的心理时期,在教学活动中,他们往往会选择最感兴趣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赵晓颖老师也曾经说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这说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是利用教学手段,挖掘教学材料。

要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材料的价值,并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冲动和激情,促进学习兴趣的生成。二是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计课堂问题是一门艺术,目的是确定学生思维的起点,明确学生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解决学习问题的喜悦。 转贴于

第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它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这说明好奇心理的培养需要老师的引导、激发,需要外界的诱因刺激。

怎样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呢?首先,引发学生的新鲜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所谓的新鲜感,也就是说学生对所接触的教学内容可能是陌生的,例如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则寓言、一个成语、一段富有哲理的话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接收大量的相关知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激发学生的新鲜感还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因为引发学生的新鲜感毕竟只是教学手段,重要的是促使学生投入到所学习的内容中去。其次,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的机会。人们对于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自己动脑想出来的东西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和特殊的兴趣,中学生尤其如此。中学生模仿性强,爱动,爱思考,对很多未知领域充满了好奇心,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工具和材料,运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成功的乐趣。如通过小实验、日常观察、制作活动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第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随着我国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加上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阅历在扩展,思维方式在变更,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树立正确、全面的自我评价标准。一方面,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取悦自我,扬长避短,乐于学习,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期望值,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教师期望效应”,做到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其次,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提高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第六,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心理潜能。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积极进行心理暗示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