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

篇1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应用

一、引言

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是指按照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制定一个合适、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及教学角色,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及自主性。

二、行榈枷蚪萄Х椒

(一)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人为地创造一种和社交场景类似的教学场所,并将其当作教学区,或是采用相似的形式所组织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置身于实训基地情境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学习环境及学习氛围,进而较好地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及技能。而且,有效运用模拟教学方法,可为人们提供更加真实的感受,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指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借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并确保例子的真实性,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找出案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

在项目教学中,必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这对于提升学生今后的职业认知能力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可在充分发挥不同产品运用价值的基础之上,保证项目能够全面开展。在此种背景下,项目开展各环节均应加强专业知识、基础知识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其团队意识,提升其操作能力,以真正实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组织协调技能的目的。

(四)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设定一定的情境,指导相应的人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加强学生和实践生活方面的联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能提升其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1]。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

(一)模拟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模拟教学法分为模拟设备教学和模拟情境教学两个方面。其中,模拟设备教学方法属于中职语文专业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若教师较好地使用此种教学手段,则可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为空乘专业学生讲解“听说读写”这部分内容时,可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在此情境中为学生讲解空乘工作中需注意的用语,并把其运用到实践中,以强化中职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主要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各种模拟情境,以强化中职学生的直观感受。例如,中职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文书写作”方面的内容时,以求职信、招聘启事、用人合同等作为讲解对象,组织学生来模拟一个小型的招聘会,让学生书写招聘所需的相关材料,并按照标准格式书写,所设置的招聘会场、单位、岗位等均和实际相符,模拟招聘过程。经模拟练习后,可进一步规范学生对文书的书写规范性,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置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情境,将案例教学方法运用到其中,不仅能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技能。当前,案例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在专业性的教学或是非专业性的教学中,均得到较好的应用。

中职教师在开展一些专业性的教学时,通过总结相应的教学经验,多加了解各个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情况,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不断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例如,中职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听说模块――讲解”这章节内容时,可将招聘内容作为首选案例,若为旅游专业的学生讲解语文知识,则可按照学生学习内容选取和景区、旅途方面相关的教学案例;若讲解对象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则可收集一些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案例;若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则可应用公司中与翻译相关的案例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经利用此种教学方法,可让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中,对于学生之后的职业指导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2]。

中职教师对学生开展非专业性的语文课程教学时,可从企业、社会及校园中收集与教学知识相关的案例进行讲解,进一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知识研讨会,将诚信、团结作为讨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还能培养其基本素质,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院校将项目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各种教学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升中职学生的社交、组织及协调能力,以强化中职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在改革教育愈发深入的背景下,项目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在相同专业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或是在不同的专业开展,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3]。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在讲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部分内容时,可在同一个专业内开展与写作相关的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互相比对、互相竞争的环境下,不断提升写作水平;或者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时,教师告知学生应多调查了解各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制定有效的调查计划、调查项目,保证任务准时完成。

(四)角色扮演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语文教学中,角色扮演法主要包括课本剧型与虚拟情景型两种。其中,课本剧型指的是在语文教材当中,部分文章是通过长时间筛选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对此,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对其中的部分篇目改编成表演”荆并融入相应的音乐、美术及舞蹈等,然后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

例如,中职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解《茶馆》这篇文章时,可摘取某一个片段将其改编成剧本,先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熟悉,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来分配角色,如扮演服务员、茶馆老板、掌柜、茶客甲、茶客乙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较好地理解各种人物形象及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较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经此种方式学习之后,可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而且,扮演者在排演时,需集中投入表演,这就需对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个较好的定位,同时对剧本的整体结构、人物关系、故事背景、社会背景及人物关系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中职语文教师将角色扮演方法运用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扮演即虚拟情景,此种方法重点是模拟某一个情境中的角色或是人物,以便于学习相应的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利用法庭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法庭中的一些特殊人物(检察官、审判员、辩护律师、原告、被告、审判长),并告知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需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模拟中,自己陈述相应的意见且展开辩论。学生经模拟角色后,对法律文书书写规范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还能强化法律意识,培养学习、组织及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同时融入其他教学模式,能够从整体上提升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并且确保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期间,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进一步强化其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学佳.浅谈如何有效整合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6):111-112.

篇2

关键词:导师制 探讨式教学 任务驱动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137-02

在机械工程的专业课中,与制造业信息化相关的课程,以“企业信息化”为主。课程围绕制造业信息化方法、技术与系统展开教学。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集中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管理、供应链管理、CAD、CAM、制造自动化等内容,据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0年来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对相关知识的把握并不深刻。

然而,当前信息技术是对制造业影响最大的技术之一,企业也普遍需要制造业信息化方面的人才,要求这类人才应该具有较深入的工程知识和技能、较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和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反观目前高校毕业生在这些方面显然有很大的差距。因而改变现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对于形成学生全面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课程教学的困境

企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学生,教学过程以讲述为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图1描述了目前企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笔者一直在尝试改进教学方法,尝试引入“常青藤原则”改进教学理念。 近年来,国际上的许多学者都在探讨教育的“常青藤原则”,其本质就是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老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同等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吸收知识,使学生自发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比较有独立思想、创造性和分析能力,也比较能够适应各种职业挑战[1]。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对以企业信息化课程为代表,改变死板的讲授教学方式,尽量采用“常青藤”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特别是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方面,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优秀创造力并能快速适应时代改变的人才,努力缩小学生能力水平与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差距,如图2所示。

2 基于导师制的探讨式教学体系

导师制[2]的本质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长期指导关系,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该校近两年来开始尝试将导师制引入多门类课程教学,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目的。该课程的改革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法为主线,以后续导师的引导与督促为辅助,形成整体的基于导师制的探讨式教学体系。

2.1 任务虚拟

教师结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案例虚拟任务,鼓励学生课下分组讨论,用课堂演讲辩论的方式表述看法,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增强兴趣,解决以往存在的厌学问题。

2.2 问题探讨、案例分析

学生研讨待完成任务,逐步剖析展现问题,再分析如何解决。由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资料,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及理知识讲解。教学中辅助讲解多种工厂生产实际案例,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吸引力,激发学习兴趣,也尽量缩短教学与企业应用的距离。

2.3 教学拓展

以主动性作业为连线,串联组织教学内容,针对企业信息化课程教学设计的作业体系(如图1所示),鼓励学生通过使用图书馆数据资源和网站资源完成相应主题调研报告,了解课程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和行业产品动态。根据近3年来的教学显示,此类作业能够调动同学们自主学习和探讨的积极性。

2.4 任务评价、督促学习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通过作业体系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培养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图3)。

之后,采用导师定期指导、参与学习的方法,鼓励实地考察学习、拓展视野,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促进积极思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3](图4)。

3 新的“工学并举”培养模式探索

“工学并举”是该校百年校训,是学校发展的特色和根本,经过112年的教育与实践,在如今新的社会形势面前这一指导方针仍然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以“企业信息化、液压与气动”等多门课程探讨式教学法为切入点,学校尝试建立基于导师指导的更为灵活的“工学并举”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广泛展开企业调研和实习,补充课堂知识,如图5所示。

借助这样的形式,对各门课程的教学均以企业应用为背景,展开相应的指导与学习,最大限度地充实“学”的能力。同时,结合学校的创新性实验、企业调研、生产实习、多类型企业参观等多个环节,丰富学生们“工”的经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4]。

4 结语

在本科教学中应用导师制,将导师指导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解决社会人才能力缺乏和学生就业难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建立灵活、互动的探讨式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学生及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涌.一岁就上常青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8-24.

[2] 常丽丽,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9):6-8.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78-01

作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话题,多少人一提到习作都不寒而栗。写作,成了最难的事。可写作到底难在哪?经过多次教研交流,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将这“难”归结为“无米下锅”与“饭不会做”的素材选取和写作方法两个难题板块。所以我将从教学方面如何写好作文来论述我对习作的一点浅显的见解和应对方法。

一、写作文,好比盖房子,要有全局观

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提升过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习作的全局观。全局观是指:我们在看待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时,要把从低段的写话能力培养到中段的乐写、敢写,再到高段的写好作文看成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全局观。

低段的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基础。中段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也是写话过渡到写作的关键时期。高段写作是在低段写话和中段写作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纵观小学阶段的写作,是循序渐进的:每一个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都以上一个学段为起点,又注重了能力的提升,所以从全局观的角度讲,一砖一瓦的积累也尤为重要!

二、盖房子,得一砖一瓦,点滴积累

写作文,素材和语言的积累必不可少。而素材的街垒主要是在生活中积累,语言的积累主要来自于阅读。那怎样知道学生积累素材,把自己这所房子一砖一瓦地盖起来呢,这就要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开始点滴积累。

1、读书破万卷,从经典中积累写作素材。课内阅读中,我们就十分注重教材中优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2、“言为心声”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泉。生活就像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异彩纷呈!生活犹如活水源头,流淌出无数动人的画面和感动!作文,就是要把这些点滴的事情,通过自己的观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引导孩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懂得观察、体会、和感悟生活尤为重要。让孩子们回归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带给我们大家的无法代替的独特体验。

三、盖好房子,得一描一画,“改”出质量

今年三月份在听名师管建刚老师的习作魅力讲座的时候,他的一句话给我触动很深:“写作文的能力是改出来的,如果不改作文,那习作就永远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所以“改”是一个突破写作难关的又一突破点。

1、文章不厌百回改,教会方法是关键。自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教研组就开始了“多元化评改方式的探究”教研活动。本次探究活动也是从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想要发挥“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时效,“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是关键。所以我们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训练。

2、手把手演示评改方法,落实评改方法。最通俗易懂的,我们把评改归为两大类:“找优点”“提建议”。“优点”分别是小作者在作文中运用的好词好句;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哪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同学们在交流优点的时候,不仅仅树立了小作者习作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在积累好词好句的过程。“提建议”:可总结为“增”、“删”、“调”、“改”四个大方面,具体是针对文中的错字、标点、不恰当的句子、不通顺的语句、乃至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建议增加、删去或调整。这也是我一直推崇的非常有实效的方法。

三、盖特色房,找到“想象”落脚点

盖“特色房”,应该是小学阶段写作的最高层面。但现在很多学生的习作,都停留在应付的层面,内容苍白,想象匮乏而又缺少了点新意。那么拓宽学生的想象长河,找到“想象”的落脚点,又成为了写好作文的必经之路。

1、巧妙“补白”,会想会说才会写。在全国名师交流会上,清华附小李老师的课给我印象很深。她的整节课都体现出“任由孩子们的想象力遨游在天际”的开放性。例如: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林木(林木说:________)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林木会说些什么,孩子们结合自己的想象说得都非常的别出心裁。这也给我很大的启示:要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补白部分,让孩子的想象真真正正找到了“落脚点”。

2、观察事物要留心,发挥想象要用心。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以我们要为孩子营造好想象的空间和氛围,引导孩子们留心观察事物,充分发挥自己想象的翅膀!

记得有一次在上语文晨读,班级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突然,班级里不知谁“嘘”了一声,整个班级变得鸦雀无声。哦,原来一只小麻雀正在我们的窗体上休息。我们静静地观察着这只可爱的小麻雀,谁也没有说话,就害怕吓走了她。我灵光一现,何不借此机会来一次想象力的拓展呢!

“鸟儿为什么停落在我们的窗台上?她又飞去了哪呢?”

“老师,鸟儿听到了我们的读书声,是来赞美我们勤奋的,她飞回去是要去告诉她的孩子,要像我们一样勤奋读书。”

“老师,小麻雀也许是在为我们伴奏呢,她呼朋引伴,就是想歌唱我们是勤劳的学生。”

没想到孩子们的答案另我震惊,这才是七八岁孩子该有的想象力呀!

篇4

一、呼吸的形式要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1.呼吸形式应与技术动作相配合

呼吸的形式主要分成两大类:即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采用哪种呼吸方式,应根据有利于呼吸形式而又不妨碍技术动作的运用为原则。

如体操中的手倒立、肩手倒立、头手倒立、吊环十字悬垂、下“桥”动作等这些需胸肩带固定的技术动作,采用了腹式呼吸,就会消除影响身体重心不稳定的因素;而另一些技术动作需要腹部的固定,则要转为胸式呼吸,如上固定或下固定时的躯体静止动作、“两头起”的静止动作等,采用胸式呼吸有助于腹部动作的保持和完成。

2.呼吸节奏应与技术动作相协调

通常非周期性的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什么时候该吸气,什么时候该呼气应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

一般在完成两臂后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展体或反弓动作时,采用吸气比较有利;在完成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如两臂前屈、内收、内旋、收胸、塌肩、屈体或团身动作等,用呼气比较顺当。

通常周期性的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的节奏,富有节奏地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如周期性的跑步运动,长跑宜采用2~4个单步一吸气、2~4个单步一呼气的方法进行练习;短跑常采用“憋气”与断续性急促呼吸相结合,即每“憋气”2~12个单步(或更多)后,作一次1秒以内完成的急促的深呼吸。

二、调整呼吸频率,应以呼气深度为主深呼吸

运动时呼吸的目的是保证在吸气时期肺泡腔中有更多含氧的新鲜空气,呼气时期能呼出更多的含二氧化碳的代谢气体。运动时(特别是在感到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的情况下),采用有节奏的深呼气比深吸气更有助于提高肺泡腔中新鲜气体的含量,增强运动过程中人体抗缺氧能力。

例如:跑步或游泳时,常常会有一段过程人感到特别的难受,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动作失调、情绪低落,形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身体呼吸循环功能不适应身体的剧烈运动,造成体内的缺氧,缺氧情况下代谢所产生大量酸性物的堆积和堵塞,迫使人体运动能力的下降,并产生疲劳感,以上出现的现象也叫作“极点”现象。

此外,深呼吸会使呼吸频率次数减少,从而避免了由于自身呼吸肌肉收缩的能量和氧气过多消耗,使呼吸变得更为有效。

三、正确运用憋气

或深或浅的吸气后,紧闭声门,尽力地呼气动作,称为憋气。通常在完成最大静止用力的运动时,需要憋气来配合,如投掷的最后用力、举重运动、拔河、“扳手腕”等。正确合理的憋气方法应该是:憋气前的吸气不要太深;憋气结束为使胸膜腔中的内压有一个缓冲渐变小的过程,呼出气应逐步少许地、有节制地从声门中挤出,即喉咙发出“嗨”声的呼气;憋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不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过程都作憋气。

四、口鼻同时呼吸的作用

剧烈活动时,用口鼻同时呼吸与仅用鼻呼吸比较,一是可以减少呼吸道的通气阻力,增加通气量;二是无需呼吸运动的肌肉为克服更大阻力而增加额外的消耗,推迟疲劳的出现;三是暴露满布血管的口腔,增加了散热量。但在冬季进行运动,张口不宜过大,要尽可能使吸入的新鲜空气经由口腔加温后再进入气管和肺,以防止感冒、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

篇5

【关键词】职业性感染 职业道德 冲突

医学生职业性感染是指医学生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因接触生物性、化学性等多种威胁健康的危险因素引起的疾病。[1]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理有自身感染危险的工作前,应接受适当的训练,并制定了防护措施,而在我国医学生的职业性感染防护意识仍较薄弱。

1 医学生职业性防护缺乏的原因分析

1.1重视不够 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病种的变异,感染性疾病的增加,各种对身体产生损害的仪器或试剂的应用使得职业性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如此,在实际医务工作中,只有部分人员在诊治病人时能够做到主动性防护,仍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并没有对职业性感染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如在病情复杂、感染机率较高的急诊科中,能按传染性制度对所有患者执行医疗和护理操作的医学生只占少部分。

这其中虽然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问题还未引起医学生的足够重视。

1.2预防知识较片面、不规范、缺乏系统性 大多数医学生主要从指导老师、书本、同事及工作经验中获得职业性感染的防护知识,但较为片面,[2]学校针对职业性感染的教育不足。目前,医学生在上岗工作前尚缺乏针对本专业特点开展的职业性感染防护的训练,这是导致其在工作中忽视防护或不能进行正确、有效防护的直接原因。

1.3处理损伤或可能性感染不及时 绝大多数医学生认为在医疗过程中当发生损伤时应进行伤口的消毒处理,但常常忽视初步消毒处理后应进行的必要检查和进一步的预防性治疗。有些医学生往往存在侥幸性心理,认为病人无感染性疾病或自己认为不会被感染,这也是导致职业性感染发生的另一原因。

1.4医学生部分治疗性操作不规范 在大量的治疗性操作中医学生明显存在缺陷。在工作期间或治疗性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经常发生;在进行创口缝合、换药时也时有不戴上手套现象,这无疑增加了职业性暴露机会。在我国现有的教科书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中有关“无菌操作前洗手、操作时戴口罩”的规定,目的是保护患者,而出于减少医学生发生职业性感染所作出某项操作必需戴手套、戴口罩等规定的却极少。

2 传统职业道德理解的误区与职业性感染自我防护之间的冲突

2.1传统观念中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正当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的总和。从被世人推崇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到《医德规范日内瓦宣言》或《国际医德守则》以及我国颁布的《医学生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所有一系列有关医学生职业道德的规范大多数是要求医学生用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去救治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病人。 转贴于

2.2美德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运行中的偏面性 现代伦理中基本的美德是公正、谨慎、诚实、希望、博爱。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医院办院宗旨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3] “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在思想观念、医疗技术、管理模式、服务质量等方面为病人提供全程、全方位、优质、高效、廉价、满意、放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中医院注重了服务高起点、医疗高质量的经营理念,却忽略了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职业性感染问题。在某些医院,为降低医疗消费或患者医疗费用,选择操作后洗手,而不戴乳胶手套的作法较多。[4]在某项调查中,有8.3%的调查对象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处理患者用过的敷料和引流管时不让戴手套。但接触患者体液时,不戴手套可造成指甲下微生物、唾液、血液持续存在达数天,严重者甚至可直接导致职业性感染的发生已经得到证明。另外,医院在降低成本时延长手套和一次性口罩的使用时间,这也无形中造成了医学生潜在感染的可能。“以病人为中心”不是单纯以廉价为出发点,而应本着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才是“以病人为中心”办院宗旨。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减少医学生职业性感染的机会,最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可能。

3 对职业道德理解的误区与职业性感染防护之间矛盾的调和

[5]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强调”医乃仁术”,只有仁爱之士才能从医;医者应不计名利,在医术上要精益求精,要急病人之所急,救病人之所难,刻不容缓,一心赴救。我们的医学生在救治病人时的确是忘我工作,却忽视了自身职业的安全性问题。医疗工作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更使世界各国医学生及医务管理人员在关注社会人群健康的同时高度关心医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问题。

3.1加强预防职业性感染防护知识的学习 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性感染防护知识的教育,使之能在医疗工作中能分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中哪些含病毒浓度高,哪些含病毒浓度低,并正确防护是至关重要的。如外伤患者在未诊断前首先采取普及性预防即常规戴手套后,再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将大大减低医学生感染HIV、HBV、HCV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机会。这种防护措施是每位医学生都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3.2加强监督机制 医学生注重自我防护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健康,也将对患者健康的维护及社会人群健康的促进起到直接作用。发挥社会成员的监督意识,是避免医院内感染和医学生自身职业性感染的重要渠道。加强医务管理部门对职业性损伤等问题的监控、防护,势必将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机率。

参 考 文 献

[1]Cardner C.护士在从事卫生宣教、治疗和预防职业性HIV传播中应起的作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3):119.

[2]陈倩.医学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09-1410.

[3]韦挥德.“创新”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重要主题.医学与社会,2002,15(4):60.

篇6

笔者认为,要想提升中职语文的地位,改变师生对中职语文的看法,当务之急就是针对中职生自身特点和就业需求,结合学情改变教学方法。

一、中职语文课堂现状分析

中职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的纪律普遍较差,教师常常因学生的不定性因素停下授课步伐,从而完成不了授课计划,为了进度考虑,教师不得不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形式。近几年,中职学校开始尝试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但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中专班重新恢复到传统教学模式上。

二、中专班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来制定教学方法。

1.听

如何吸引中专生的注意力,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培养他们乐于听取、善于听取的能力,让他们先“听”教师的,然后慢慢学会听“别人”的。

(1)课前一则小游戏,以“抓手指”游戏为例。

游戏规则:将右手掌心向下,左手食指垂直向上,相邻者左右手连成一线。听老师读一段小故事,当听到故事中“**”这个词时(这个词将在故事中重复出现),则迅速用右手抓握右边同学竖着的食指,同时将自己顶在相邻左边同学掌心的食指逃脱(故事可用《阿水的故事》《小蜜蜂嗡嗡》等)。

游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适当拓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专班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所以让学生早早地了解社会,多听听外面世界的声音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中专班学生的特殊性,人文教育跟一定的思想教育结合很有必要,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见识,为他们踏上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关键是授课教师如何把握两者轻重。例如《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一文,就可以Y合“高分低能天才”严永明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人光成绩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还可以适当结合“连环杀童血案”,让学生明白踏入社会时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艾默生说过:“所谓的‘耳聪’,其实就是‘倾听’的意思。”短短几分钟的游戏和适当的课外拓展,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慢慢培养了他们“听”的能力。等习惯养成以后,他们就会主动“听”教师的话,进而“听”别人的话。

2.说

总理曾在一次外事活动中遇到一位美国官员。美国官员说:“你们中国人怎么在我们外国人面前总是低着头走路?”微笑着说:“那是因为你们正走在下坡路上,而我们正走在上坡路上。”那位官员只好没趣地离开了。的语言幽默睿智,既挫败了美国官员的锐气,又维护了国家尊严。可见说话是一种艺术。那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培养“准社会人”说的能力呢?

(1)课前演讲。开学初,让每位学生准备一个3~5分钟的课前演讲。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健康向上的话题,均可拿到课堂上来演讲。不论演讲成功与否,其他学生都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样就鼓励带动了学生“说”的欲望。演讲结束以后,教师一定要给予反馈和总结,如果有偏激的话语,教师就要循循善诱,将学生拉回正确的轨道上来。

(2)多设置开放性问题。在上《人生三步骤》的时候,一个“你快乐吗?如果你快乐,说出你快乐的三个理由;如果你不快乐,你也说出不快乐的三个理由”的简单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情。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让原本较为深奥的议论文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再如《文学的趣味》一文,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从小到大你读过的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书是哪一本,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的精神深深折服的,有被《相约星期二》里主人公临死前的感悟所动容的,也有感叹于我国四大名著的宏伟巨制的。也许学生说的并不准确,但却让他们不害怕在公众场合“说”,甚至乐于去“说”。

(3)多开设语文活动课。趣味成语竞赛、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课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一次口语交流课的主题是“我成长中的烦恼”,学生们都向彼此倒出了心里的苦水。有人说父母太把自己当小孩,十六七岁都不让骑自行车;有人说父母做生意太忙,不能给予自己关注;也有人说自己的眼疾让自己自卑等等。这节语文交流课不仅让大家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倾吐了内心的烦恼,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

(4)欣喜于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教师不应该扼杀他们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而应该进一步给予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说”的快乐。学校是学生提升自我的摇篮,应该给予学生话语权,让他们在交流中成长,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当引领者,指引学生说话要准确、要得体。

3.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中最不应该放弃的便是书。

(1)每周一节阅读课。笔者发现,尽管中专生不爱上课,但却不排斥《读者》《意林》等读物,很多学生甚至很喜欢看当代现代很多小说家的作品。因此,笔者让学生每人上交一本小读物,课代表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学期末还给学生。然后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阅读这些书籍,所有人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班级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集体阅读的方式不仅给喜欢看书却没有时间看书的学生提供了时间,还带动了一部分不爱看书的人。

(2)适当舍弃配套练习,进行摘抄。不管是人教版还是高教版语文的配套练习,都存在一些没有意义甚至错误的试题,与其浪费时间于此,不如让学生多读点书。但如果看书看了就忘,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笔者让学生只做配套练习上的基础训练,更多的时间是让学生做摘抄,每次10句。教师进行仔细批阅,觉得好的句子做出标记,第二天上课时与学生分享。得到鼓励的学生摘抄质量越来越高,而没被表扬的学生也不甘落后。摘抄作业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句子好坏的甄别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4.写

三年制中专生走上社会到了单位以后, “写”的机会并不多,但掌握一定的应用文书写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培养中专生“写”的能力时教师应更加注重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的写法,例如请假条、说明书、通知、会议记录等等。而应用文的掌握关键就在于多看、多练。

篇7

关键词: 教学方法;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73-04

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和培养下一代人的任务,但是这两种都与知识密不可分,所以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知识。“对于中小学而言,这是绝对的。因为讲授主要为语言活动,不同于一般动手操作的感性活动。如果不主要依靠它,就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高级心理能力,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如果不主要依靠它,学生就无法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不可能在10年内学习完几十本教科书。”[1] 王策三先生的这番话十分在理,也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应是综合运用提示型、自主型、共同解决型三种教学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方法体系。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更适于自主、合作、研究性的学习;与美国的课堂相比,我们更加重视讲授法的运用,缺乏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视。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的讲授法之外,充分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学方法单一、机械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的局面。

一、自主型教学方法的定义和特征

现代教学方法有很多分类方法。日本著名的课程专家佐藤正夫教授从教师、教材、学生的相互关系方式出发,将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样式,即教师提示的方式;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谈、对话、讨论,一起思考、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发现新知的方式,分别简称为提示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2]。

张华教授在其《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自主型教学方法就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3]基于这一概念,笔者认为自主型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自主性是自主型教学方法最基本的特征。在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课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时间的计划,学习结果的评价等,都是学生自主的,学生被从“幕后”推到“台前”,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却从“台前”退到“幕后”,在教学中只是实施间接指导。

第二,正确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心态的形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成绩方面,还能够出现学生之间的成绩显著减小的现象。

第三,自主型教学方法是相对的。从实际课堂教学来看,绝大多数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是多种方法所形成的方法体系,而不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是否是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程度问题,是相对的。实际上,现在的课堂,都或多或少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只是不同的课堂体现的程度不同,或者在同一堂课中,不同学生自主性的高低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认为哪堂课是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课,哪堂课不是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课。

二、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自主型教学方法是从教师角度而言的,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学习。

第一,我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决定了教师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使用。“美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表现在课堂上,学生能够选择性地记录笔记,能够适时地提问质疑,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实验探究和学习任务。”[4]相比之下,中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少学生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学习,更不会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老师低估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不敢也不愿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造成的。

第二,自主学习自身的价值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当今世界,人类所创造的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有人形象地形容为“知识爆炸”,利用大学所学的知识享用一生的时代早已过去,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终身学习也就要求人们具有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与人相处的能力等,要养成这些能力,个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集中表现为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个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价值。

第二,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注意到学生入学之后成绩逐渐出现分化的现象。现在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学生成绩的分化既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原因,从后天原因看,许多研究显示,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主要是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改变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型教学方法,有助于缩小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篇8

【关 键 词】 数学;学法;中学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新课程下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学学习是个打基础的过程,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所以,数学学法指导归根到底是要教给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本文就此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以探讨。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含义

(一)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一直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涉及。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实施新课改后,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一)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1. 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 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因此,笛Ы萄е幸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二)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1. 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

②相机点拔: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3. 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学法最好安排在起始年级开设,时间一般是每周或每两周一课时,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要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4. 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会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三)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指导

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桥梁。由于这方面论述颇多,笔者仅就这方面的指导提出如下几个要求:第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第三、根据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数学学习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训练的方式进行;第四、通过课外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维与传授方法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学法与教法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丁丰朝. 中学数学教学法[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

篇9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方法 随意联想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基础教学开始,循序渐进的过渡到专业教学,且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在英语教学实践的检验中发现,应用随意联想教学法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随意联想教学法的应用并未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且该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对随意联想教学法进行详细阐述,探讨出有效的完善策略,促进该教学方法的应用广泛,实现随意联想教学方法应用的最大价值。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随意联想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高职教学中的随意联想教学方法,主要是指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在英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联想更加有效的对知识进行吸收,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式。随意联想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应用随意联想教学方法能够打破传统英语教学中“死记硬背”模式,通过思维联想的方法对知识进行记忆,能够为学生节省时间,提高记忆效率。其次,随意联想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学生将思维扩展开,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思维联想,通过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最后,随意联想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结合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在合适的场景、合适的时间下,学生不自主的联想到课堂上学习到的对应的英语知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对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还能促进英语学习真正目的的实现,即学有所用,知识服务实践。

二、加强随意联想教学法的研究,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随意联想教学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应用意义,但就目前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该教学法的应用还存在不完善方面,包括教师对联想点把握的不明确,对联想环境建立的不到位等方面。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随意联想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实现该方法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1.准确掌握联想点。随意联想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把握好“联想点”,即在合适的时刻、合适的语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联想,提高教学效果。随意联想并非毫无目标的随意想象,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功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展开思维联想,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应用有趣的谐音方法进行联想指导,如“chaos”意为动荡、不安的意思,读起来与汉语拼音的“吵死”很接近,在如“glove”,在“love”前加一个“g”,即为恋爱中对方的那个人送一副贴心的手套,加深对“glove”的记忆。应用这种方法既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深度,提高教学效果。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联想环境。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上,主要以教师“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自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缺少随意联想的环境氛围,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联想环境至关重要。为促进学生随意联想效果的提高,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活跃的互动课堂,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建立理想的随意联想平台。例如,在学习《A Road to Your Future》时,教师应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放映视频影音和图片画面,将“Future”的几种状态用画面呈现出来,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联想到“ideal”、“struggle”、“reality”、“the bright future”,提高学生主观上对“理想”、“现实”、“奋斗”、“美好未来”的认识。通过营造良好的随意联想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愿,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耐心指导,加强鼓励。高中学生由于学习基础、思维能力存在差别,所以对于不同学生,应用随意联想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因此,教师在采用随意联想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多鼓励。比如在随意联想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的联想会与教师所要求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差距,甚至会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没有耐心,对学生进行批评,就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随意联想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体现随意联想方法的应用价值,教师要耐心指导,加强鼓励,促进高职学生英语能力全面提高。

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学生自身能力和院校结构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校制宜”,保证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意联想教学方法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为保证“随意联想”应用效果更加有效,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营造合适的联想环境,找到合适的联想点,并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实现专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一门以物理实验为基础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物理教材以物理现象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既介绍了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也关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兼顾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材强调物理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探究、实验过程的合作与讨论、对环境问题调查与分析等开放的多样的活动,在体验与探究中主动地学习。

二、物理探究教学法的界定

探究法是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则是在教师的必要的指导下,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研究活动,从而学到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自学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物理教学探究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组织形式,通过自主独立的探究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意志的培养和磨练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物理探究教学法设计依据

1.要从物理教学目标出发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物理教师授课的方向,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物理课堂教学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要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为了实现具体的目标,可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法。

2.要从物理教学内容的需要上来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而教学方法的选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内容的教学。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适宜于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上设计教学方法

学生的年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等等,都影响着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因为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认知活动才能实现,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特别是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充分吸取各法的长处,加以巧妙组合运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4.要从物理课堂教学的类型上设计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类型,也称为课型,是指课堂教学的种类。它是依据课的不同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型的不同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设计。因为具体任务的不同决定了课型类别的不同,而教学方法又是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以针对不同课型应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长处,利用好其优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5.要从能发挥物理教师本人的特点和长处上设计教学方法

复杂的教学需要教师熟练地掌握各种教学方法,但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即使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班级的学生,不同的物理教师运用同样一种教学方法所能取得的效果还是有区别的。教师要基于自我能力,选择容易发挥自己特长而又是有效的方法,加以精心构思和设计,往往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和考试制度等因素也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

四、物理探究教学法的设计要求

受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法要加强以下几点:

1.加强教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愿意投入研究的内在动力,教师对这种动力的加强应予以引起足够的重视。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研究性和探究性课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这些与教学内容主体联系紧密、难度较低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探讨,然后提升课题的难度,扩大课题研究的范围,培养学生把解决问题攻克问题当成一种乐趣。

2.设计一些简易的研究性课题

就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看,适度提出一些简单易行、难度较低的研究课题,有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许多物理规律和物理定理的得出上改变了以前重理论推导轻探究发现的办法,特别注重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适当安排这类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论素养的不足,对研究性课题可采用“降低难度、适度理性、方法对路、自圆其说”的策略,这样在于既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又能保护学生的探究精神。

3.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

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的重要保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主要应加强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对物理现象和结论的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只有通过平时的教学中的长期训练,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自身的实践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完整的探究过程

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整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得出确定结论、运用结论解释问题等基本环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透彻的讲解使学生感悟到教材是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解释物理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的,另一方面可以介绍有关科学家的学术研究成果指导学生讨论,学习借鉴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使学生在总体上对科学研究的目的、方法、评价和价值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科学、现实的研究精神。

五、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