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二)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微电子学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44-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我国本科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本科生教育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一些知识陈旧,与现实脱节[1];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2],导致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些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近年来,国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技术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的高考[3]。但不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还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怎样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高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很多高校和老师认为校企合作既是高校提升本科生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并且对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例如:刘丽莹等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就业驱动的学工交替”、“共建实验室”、“外聘研究员”三种教学模式[4]。黄汉华、陈勇等围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5]。陈卫莉对校企合作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1]。张炜等提出了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6]。

本文以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针对我校微电子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对校企合作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二、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

1.无锡是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南方基地,需要大量的微电子专业人才。无锡是中国微电子产业的摇篮,是我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地,微电子产业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无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530计划),大力吸引微电子高端人才,创办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2013年无锡市政府又出台了《无锡市微电子产业规划(2013―2020)》,为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无锡微电子产业形成了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产业规模庞大,管理比较完善的良好局面。2013年无锡市微电子产业合计完成营业收入652.12亿元,规模列全国第二[7]。SK海力士和华润微电子分别以第二名和第四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制造企业。江苏新潮科技集团、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和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分别以第一名、第七名和第九名入围2013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封装测试企业[8]。

虽然无锡市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微电子产业的优秀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高校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作为坐落于无锡的唯一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江南大学微电子专业可以发挥人才优势,为无锡的微电子产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

2.江南大学注重校企合作。无锡日报2013年9月21日发表题为“江南大学发挥高校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做无锡的创新引擎和发展智库”的文章,文章指出:“江南大学提出要以项目为平台,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添砖加瓦,这是江南大学推进与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方式和途径[9]。”江南大学作为无锡唯一的一所211重点建设的高校,非常注重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无锡地区的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本地区的经济服务。比如: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学校成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集团、青岛啤酒集团、无锡国联等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各学院建有四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的二级董事会,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10];江南大学的科研经费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加,其中60%~70%的科研总经费来自于与企业的合作[11]。总之,江南大学一直探索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为我校微电子专业寻求校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3.微电子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微电子产业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发展最迅猛的产业之一。目前,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集成电路自诞生以来一直遵循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即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各种半导体新材料和新器件层出不穷。微电子专业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还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技能培训和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才能跟得上微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的实验培训,还有必要阅读一些最新的参考文献,参加一些前沿科学的研究,甚至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但是,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非常昂贵,一套设计软件要几百万人民币。一个小型的微电子工艺实验室的建设也要几百万到几千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每年实验室的维护费用。对于一般高校来说,这是很难承受的。其实,对于国内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比较好的高校,其实验室也主要面向研究生开放。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寻求校企合作。而微电子作为无锡最主要的优势产业,也给我校微电子专业提供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机会。

因此,无论是从学校周边地区微电子产业发展的状况,以及学校的政策,还是从本专业自身建设的特点来看,校企合作是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积极探索提高我校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的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和技术攻关。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学研结合。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例如: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鼓励老师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横向课题,让大三和大四的一些优秀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这样既发挥了学校的智力优势,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使得学生学以致用,为以后学生参加工作或者继续学习深造提高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共赢。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观一些重点企业、研究所的生产车间和设计实验室,并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与企业、研究所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让学生切实感受一下微电子工艺和设计的实践过程。学校也积极为大四的学生联系周边的微电子企业和研究所,鼓励学生去这些企业实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既为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在职人员互聘。我校微电子专业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有许多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目前的现状是老师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微电子学科的前沿比较了解。但是,对企业的需求和微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是很了解,导致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一些教师,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获取了一些核心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的投入,没法把一些研究成果产业化。而我国的一些微电子企业研发能力相对不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因此,有必要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积极承担企业和研究所的课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企业技术攻关。或者,鼓励教师到企业中挂职,真正深入的生产的第一线,与企业的研发人员合作,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鼓励企业和研究所的工程师和专家来学校做兼职教授,讲授一些微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甚至也可以请这些有实际生产和研发经验的专家参与编写本科生的教材。由于这些工程师和专家均来自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有更丰富的生产和研发经验,对微电子产业的市场需求更了解,对提升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3.共享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的建设需要一笔很大的费用,但凭高校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微电子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当然,高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企业可以有偿开放一些实验设备和设计软件让学生用于科学研究、实践操作甚至参与企业的研发,这样既有助于企业能提前了解这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能留住一部分优秀人才;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从而使学生也愿意留在企业工作。而高校的微电子实验室,也可以面向企业开放,从而共享实验室。总之,通过共享实验室,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效率,高校和企业实现了共赢。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我校微电子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三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的探索――“学研结合”、“在职人员互聘”、“共建实验室”。这三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校微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实践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对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才能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秀微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卫莉.基于校企合作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研究,2012,(6):35-38.

[2]邓建高,王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26-27.

[3]关庆丰,罗丹阳.高考将分为技术、学术两种模式[N].北京青年报,2014-03-23.

[4]刘丽莹,余晓平,彭宣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139-140.

[5]黄汉华,陈勇,李璋,徐玲芳,王文峰.电子科学与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5.

[6]张炜.以项目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3,(30):77-80.

[7]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652.12亿元规模全国第二[EB/OL].(2014-03-22).

http:///2014/0322/80229.shtml.

[8]我市5家企业入围全国IC三业十强,4项产品入选创新产品和技术奖[EB/OL].(2014-03-24).

http:///Web101/zxzx/wdzcydt/6718926.shtml.

[9]渊博.江南大学发挥高校优势,开展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做无锡的创新引擎和发展智库[N].无锡日报,2013-09-21.

[10]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江南大学校情概览[EB/OL].[2994-05-01].

http:///newver/newhtm/jianjie.htm.

篇3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技能人才 问题 对策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关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才能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高校须以校企合作为结合点,有针对性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性人才,高校须依靠企业的专家、社会的行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来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招收来的学生是企业未来的急需人才,所以企业愿意在人力和财力上支持学院办学,如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实习、实训设备,派出技术人员讲学,设立奖学金等。这使高等教育由学校单方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办学,使学校办学资源大大扩展,教育空间由课堂延伸到车间。校企合作为学生成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

二、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与法规不健全。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法规的支持,使院校与企业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缺乏法律、制度的有效监控,没有足够的保障。因此,“政府呼声高、促进措施滞后”是影响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

2.有些企业观念与认识不到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学者提出当前的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形式是一种“认识性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同时“学而优则仕”等观念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企业和学校在经营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给“校企合作”蒙上一层阴影,具有“学校一厢情愿,企业无意参与”的特点。同时,尽管国家有文件规定,要求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或经营(利润)总额提取一定比例的教育培训经费,但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提取此项经费或将此项经费用于职工教育培训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上。

3.深度不足、形式不多。目前校企合作无论从合作的内容与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因此,目前的校企结合其实质是一种“换工式”的合作,虽然“换工式”合作在目前现实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换工式”合作对培养目标又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企业以利润为核心来安排教学实践,影响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学校以减轻负担为重要内容来安排实践实训,使产学结合的结构合理性丢失,并导致学生成为简单劳动力的使用,严重影响了教学本质。

4.院校的教学管理措施不强。目前,院校中的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大众化和学科化等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影响着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职业特色不浓,培养的人才是“简单操作型”,使校企合作产生了人为的困难;同时,校企合作的评价、学分认定、教学计划的制订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5.学校从企业聘请的兼职“双师型”教师的自身工作与兼职教学及其管理的矛盾。被学校聘请的企业兼职“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完成企业内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完成学校里的兼职教学工作,由于这两种工作的性质、要求和管理机制等都有很大不同,两种工作会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而且往往难以协调。

三、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

1.建立相关的政策与法规。要尽快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督促各级政府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职业教育法》的具体实施条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各方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政府要做好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成果的评估者”等角色。

2.加强宣传与交流。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参加校企合作对企业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可以直接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企业依托学校资源,在员工培训、技能提升、技术成果转让孵化等方面成本都将大大降低等。政府、学校、媒体更新教育观念,并通过树典型、设奖励等措施,激发企业与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同时,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的厂长、经理及员工们加强联系,扩大感情交流。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训时,要与企业合作,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尽量在时间与地点上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3.加强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校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所需情况寻找合作对象,在确定符合双方发展战略并相互认同的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具体的合作的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执行计划,并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合作双方要签订合约,并加强绩效评估与监督,从而实现校企合作价值的最大化。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提取教育经费的监管工作,对企业采取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4.推行发展“订单式”教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学校要时刻关注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灵活的培养培训方案,并做好企业科技创新、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领域拓展、互惠互利等工作, 真正把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落到实处。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工作。对“双师型”教师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与在企业的工作时间安排好,避免出现撞车的现象。积极利用企业生产的淡季来为在校的学生授课,因为这些教师同时也是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力量。同时学校自身也要积极地调整课时计划,尽可能在企业生产的淡季来进行合作。

参考文献:

[1]穆 松:高等职业院校“订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06(06)

篇4

一、礼貌待人,尊敬学生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他们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用理智的情绪,面带微笑,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委婉地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真诚、坦率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也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家长看到了孩子进步的希望时,对老师也会肃然起敬。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埋怨、数落、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事实上,我们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很多家长又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教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教师与家长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二、指导家长定位父母角色,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困惑,不知从何做起。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引导家长定位好父母的角色,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爱护孩子,要明白什么对孩子来说最重要?告诉孩子:旅行比上课重要:主见比顺从重要;兴趣比成绩重要;良知比对错重要;幸福比完美重要;信仰比崇拜重要;成长比输赢重要。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品质关系的建立,只需要每天专注的陪伴孩子15分钟便足够!所谓高品质的陪伴,就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亲或母亲是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心无旁骛没有跑神,没有想着工作,没有想着压力;固然这些都存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有时父母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能单面的认为教育是母亲的事,要让家长意识到。父亲和母亲都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三、引导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这样一句话:“我外出,家是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家是幸福的港湾。”这句话抓住了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要家长明白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幸福成长的环境。

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可以使孩子学习轻松、有兴趣,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家长必须给孩子一个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要对学校、对老师有积极的态度;还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订阅一些报刊杂志,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家长也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教育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且在教育工作中越来越重视。班主任应指导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孩子养成勤于思考、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并要细心检查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休息习惯等等。一个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用。

四、家校合作中的尝试和设想

(一)为了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班主任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建设家长委员会,对于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协同机制,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给家长委员会成员提供场地,请家长委员会成员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1.认真协助班主任及班委会筹备或策划班级家长会,并负责安排家长发言。

2.负责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安排家长到校为学生上课或辅导。

3.积极传达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协调家校合作工作。

4.安排家长到校听课并汇总评课意见,与老师交流。

(二)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办出多元化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可以汇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表彰优秀家长及学生;还可以由家长、学生谈经验或感悟观看励志或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也是家长与孩子心灵的对话。

(三)利用家长的职业特性,开展青春期教育讲座。利用家长的职业特性,开展法制教育。利用家长职业特性,开展艺术辅助活动。利用班会、家长会等时机,家长讲述工作感悟、人生体验等。

篇5

一、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是存在的第一要素,“适者生存”即验证着自然的发展规律。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家长把孩子装进了一个“保险箱”里,那里没有危险,没有饥饿,没有冲突,孩子能够平静而舒展地生存,我们许多家长甚至要为孩子包办诸如洗衣服、叠被子之类的生活琐事。结果呢?孩子看似幸福了,但是面对诸多生活现实,他们却常常手足无措,毫无应对能力。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将孩子养在安乐窝里,那么将来就会为忽视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让孩子自立,家长必须放手,放手是真正的牵手;许多事情,必须闭眼,闭眼是真正的睁眼。

二、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艺术,建立在倾听上的艺术,拥有这种艺术,孩子就会从封闭中走出,从迷惘中走出,迎接他们的将是温暖的和谐世界。孩子有了沟通欲望和能力,在家庭中,就能和家长敞开心扉,倾诉生活的需要与体验;在学校里,就能够和师生经常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恩;在社会中,就能够和朋友无话不谈,阐释自己的困惑和志向。

三、合作能力

人类征服世界,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最关键的是人类善于合作,因为合作,我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无所不至。以往,家庭中有多个孩子,这种合作能力往往不需刻意培养,因为多个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小团队,成长的过程大多是合作共事的过程。但是当前的情况是,独生子女占主要比重,他们往往比较“独”,此种危害不言而喻,所以我们要营建合作的环境,从家庭开始,逐渐向外延展,让孩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策略。合作需要分享,否则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分享物质上的财富,分享精神上的体验,分享会使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抗挫能力

我们经常从媒体或身边获知,某某学生因为经不起一点委屈,持凶伤人,某某学生因为受不了心理的重压,跳楼自杀……这些事件并不罕见,因为我们大多孩子经受不了挫折,他们的生活太安逸或太安全了,一旦有些不利因素进入他们的生活或内心世界,就会引发他们的惊恐情绪。大多数家庭忽视这种情况,常常为孩子排除万难,结果是孩子无法忍受委屈或必然存在的挫折,家长无法帮助。当他们无法向家长提出诉求自己又无力解决时,问题便接踵而至。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必然存在决定了孩子必须具备极强的经受和战胜挫折的能力,唯有此,孩子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在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理财能力

这种能力是大多数家长所忽视的,总以为孩子还小或未彻底独立生活,能否理财无关紧要,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我们发现,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孩子都会在学习之余打工赚钱,并非他们的家庭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而是他们有这样的传统,让孩子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认识到财富的意义和创造财富的方法。我们要进行引导,让孩子学会合理地花钱、正当地赚钱、科学地存钱、慷慨地资助等。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正确地支配财富并创造财富。

篇6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部新规定了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由此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至关重要.可是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所谓能力培养是让学生记忆、模仿自己所授课程内容,或者是大量的、反复的练习,频繁的考试,让学生在被动中接受知识,结果使得学生只知道课程内容的表面而渗透不到深层意义,数学能力极其低下,有些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值得我们去探讨.本文结合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分析了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出了一些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策略.

一、分析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著名的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认为:任何学问都是包括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能力比起知识来要重要得多,因此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本身的内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更具有逻辑性、抽象性,而且多以实验、图形、坐标为学习对象,对学生抽象思维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应成为数学一线教师的重要教学理念.

二、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通过传授有效实用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能力

大家都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道理.教师虽然教会学习方法,但方法也是要有针对性的.过去的并不代表现在也都适合,一切都在变化着.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单一、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传授一些有效实用的学习方法来改变学习能力.

(1)质疑学习法.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比如在学到必修2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这一节时给如图(1)问: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吗?(此时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不平行),接着作出图(2)若能在平面α找到直线b且使a//b,是否能判定a//α?从而得出探究问题:平面α外的直线a平行与平面α内的直线b①这两条直线共面吗?②直线a与平面α相交吗?

(2)观察发现学习法.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观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图形,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视觉美妙感,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观察:图(3)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为正方体,那么AB,CD,EF,GH这四条线段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

(3)合作学习法.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组成一个研讨、交流、合作的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一起学习、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彼此的启发或思考,就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思维的碰撞中又会产生新的发现.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2.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真实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学生能通过自己去动手、探讨发现,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透彻深刻.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定理、定义的实际背景,会使学生有机会经历数学活动的真实过程,让学生能够在对定义的分析中,公式和定理的发现总结中,能够去自觉发现数学规律,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使学习过程更有趣味性.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更容易去解决数学难题,打开思路,学习能力将大大提高.

3.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中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中,需要进行反思,现在很多高中生因为缺少反思,发现不了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反思的教育,把自己当成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行探索的能力.同样学生自身要有主动反思的意识,在课后认真反思,反思课程内容、课程方法以及自身掌握的程度,这样学习能力将会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4.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提高学习能力

(1)要有章节整体复习习惯,高中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想适应这些变化,必须学会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有条有理.(2)学生要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就更加轻松畅然.

篇7

刚刚入学时,学生们都是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学校,对学校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不感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刚刚踏进学校的大门就开始看不起学校,他们认为选择了职业高中是他们初中学习失败的证明和结果。因此,他们都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耿耿于怀。那么,作为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学生们在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生活中了解自己,改变自己。如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的体现,那么如果爱别人的孩子也能像爱自己孩子一样,那是一种神圣。教师本来就是一项付出、奉献的职业,不光要奉献你的学识、技能,更重要的奉献你的爱与真诚。教会学生们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在现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优秀品质。

根据从教至今的总结,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增强自信心,让自己更快地适应环境,融入到这个社会中,不光要学好各科技能,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以下优秀品质:

1. 乐于合作,在合作中发展自己。在当今的社会中,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培养人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竞争上的合作、合作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现代人生存和发展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互惠双赢”。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为了获得利益、效益和价值,在强调竞争的同时,其实更重视彼此之间的合作,来争取双赢的结果。所以,一个人无论怎么优秀,如果他离开他人的协作,也无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现今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只有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够取得成功。

2. 勤奋是对成功的最好诠释,也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经常会看到“天道酬勤”这个四个字。做一个勤奋的人,因为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外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人们必须经过前者,才能到达后者。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那些存有侥幸心理、试图想绕过勤奋而获得荣誉的人,必将被荣誉拒之门外。

3. 分享可以让快乐加倍、忧伤减半,真正懂得分享的人才能创造共赢。著名的英国剧作家、作家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本人的苹果,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自己的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一个人只有懂得与人分享,才能够从生活中收获更多。一个人只有懂得与他人分享,才能够真正地拥有快乐和幸福。自私和狭隘只会让一个人的路越走越窄,最后走入生命的低谷。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技能是学生们首要的任务,在独立钻研的同时,要学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新的发现、新成果,相互切磋、研究,积极主动地去创造一种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助关系。每个同学都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独特的才干、智慧和个性。所以,在一个合作的团体里,如果能够交换、分享、包容不同的思想,就会产生质的变化。

同样,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东西主动地拿给别人分享,这也是需要勇气的,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仁爱和宽容,而积极主动地分享别人的思想,则意味着尊重,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民主与合作。所以说,学会分享是人生一笔永远的财富。

4. 宽容能够营造心灵的和谐,换来甜蜜的结果。古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人应当宽厚待人,不过于苛求他人,要善于容人之过,这样你才会拥有更多的良师益友。善于容人不仅要容忍他人个性的缺点,还应该容忍他人行为上的过失。其实,每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优点和缺点共存,美丽和丑陋俱在。与人交往,要看好的方面,至于一些小节,尽可睁只一眼闭一只眼。

篇8

一、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1)班主任要尊重理解家长,平等沟通。班主任在完成家校联系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和理解学生家长。这也是对班主任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要求。班主任如何尊重理解学生家长呢?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要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更不要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其次,要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要尊重学生家长对学校及班主任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评估意见。第三,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要一视同仁,礼貌待人。

(2)善于结合家长,共同研究。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实际,与家长共同就学生的身体发育、智力潜能、行为习惯、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讨论,取得共识,然后找出孩子目前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再讨论教育方法。有些学习、纪律等一贯不太好的学生,其家长大都很忙,平时很少过问孩子在校的情况。孩子一出问题,被班主任请来,回去就“教育”一下,“教育”的方式就是打骂。根据这一状况,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与家长一起制订出目标要求,促使家长由原来的瞬间教育行为变成长期教育行为,由原来的打骂为主和教育方式改变为耐心说服教育。

(3)建立模式多样、形成开放的家校联系机制。①不定期地就班级建设的具体问题与家长之间的书信、电话交流,其中家长公开信已经成为联系沟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关系的纽带。到目前为止,我基本上是一个学期会写两到三封家长信,每封信都有各自的主题,如本学期的工作目标及任务等,这些信经由学生们带给家长,一方面家长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另一方面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无形的教育。②就班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召开临时家长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分阶段地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进入六年级,学生们在思想上开始有一些朦胧的意识,面对怎样正确处理与异往的问题,我们班级及时召开由家长、学生参加的全体会,从正面来加强沟通和引导,家长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启示,在他们对孩子的再教育过程中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③不定期的家访活动。家访是行之有效的传统的家校教育衔接的好方法,是加强与家长沟通、增进家校合作、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最有效的手段。家访的作用重要而不可替代,但由于时间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经常地全部家访,所以我总是利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家访,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走访了30多家。除了亲自到学生家里外,电话联系也是家访的一个更简便有效的手段,而且电话联系起来更方便、更快捷。④建立家校联系手册。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如有的学生总是忘记当天的作业、有的在学校纪律不是很好等情况,我们与这些学生的家长建立了家校联系手册,每天在手册上写出自己当天对于该学生表现的意见和看法,约束与鼓励并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与家长及时地互相交流,以加强对于教育对象的认识,提高教育水平。

良好的机制促进了家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家长感到与学校缩短了距离,对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多了一分理解,同时他们也对如何指导子女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二、家校合作注意的问题

开展家校合作是我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发挥这种合作的最大效能,除了以上的一些经验之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觉得还有很多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尽快促进家庭教育中家长观念的转变。虽然有了以上的活动的深化,但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应该得到实际上的变革。这种变革应该在社会现实变革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家长们应该注意将传统的教育观念同变革性的教育观念结合,注重子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个性发展的民主教育观、适应时代潮流的投资子女智力发展观等。另外,有的家长特别是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多是单位、家庭的骨干,工作量大、家务活重,因此与孩子交流较少,即使关心,也只停留在孩子考了多少分上,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教育的任务就交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做家长的只要能保证他吃好、穿好,供他完成学业,就尽到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这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误区所在。既然显示家庭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既是教师在今后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家长们必须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针对家庭教育出现的复杂性问题,如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呵护的问题,由于孩子生活内容的变化导致其一些不健康心理的形成的问题,孩子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少的问题,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要求家长要根据时代变化、孩子的需要进行施教,尽量减少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在家庭教育方法、手段的发展上趋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第三,作为班主任,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校与家庭教育衔接中,班主任要发挥能动作用,在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进一步积极主动地担负起联系好家庭教育的责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走出教育误区。同时班主任应该注意及时总结,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工作。班主任只有做到家校结合,只有实现真正的家校结合,才能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

篇9

【关键词】家校合作 农民工 策略

近年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民工子弟所在学校的家校合作状况也成为许多学者和教育部门关注的热点。

一、城市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存在误区

从相关调查看,部分家长和教师都对家校合作的内涵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实际上并未真正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从家庭方面来看绝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并没有认识到参与学校教育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往往认为孩子上学了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再加上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工种的特殊性也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热衷于家校合作活动;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和教师认为,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并不懂得教育工作,真正让他们参与学校教育,反而会给学校的正常工作带来干扰。

2.家校合作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学校没有把家校合作活动真正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计划之中,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家长参与不够积极。学校缺乏针对民工家长特点的家校合作活动。

3.家校合作缺乏双向交流,合作途径单一

家校合作是双向的交流活动,相互了解与相互配合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但教师对民工家长配合教育的能力不信任,家长又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在活动中始终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占据主导地位,从而造成单向灌输的局面。与其他学校相比,民工子弟学校的家校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家长会与家庭联系本是主要合作方式。

4.家校合作的频率低,层次低

调查发现,民工家长普遍不愿主动与教师联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由于家长和教师沟通力度不够;从有关调查结果看,每学期家校合作的次数并不多,且活动多是浅层的。多数家长极少向学校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学校也很少向家集意见和建议,一般都是学校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

(二)归因分析

1.认知层面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对民工家长认识的不足是影响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民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不少学校和教师觉得无法与家长交流,即使交流,更多的是命令式的和布置任务式的。其次,家长普遍存在着家庭与学校“责任分离”的思想,家长也不愿意与教师联系,而孩子只要在学校里,便由教师承担一切责任。

2.经济层面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家校活动也同样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

学校在家校合作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许多深度的合作项目将无法实施,家校合作也只能停留在初步阶段上了。

3.管理层面

健全的法规对家校合作的开展是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虽然我国法律法规对于家校合作也有一些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做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赋予家庭、学校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是这些法律都没有明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合法权益,没有规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法定地位。除了没有法律保障之外,缺乏专门的家校合作管理监督机构也是导致家校合作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对策研究

(一)加深认识 转变观念

首先,相关教育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民工子弟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学校和老师一定要认识到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民工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化大力气研究这一工作的特殊性,找出民工子弟学校家校合作的规律和特点。要改变教师不愿和不主动开展家校合作工作而在教育工作中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家长要把参与学校教育看作是一种权力和义务。民工家长更是应该树立教育子女的信心,积极参与到家校合作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教育技能,积累教育经验。

(二)加强培训 创造条件

教育部门应该对民工子弟学校在职的全部教师提供有关家校合作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去研究家校合作关系中重要伙伴民工家长,更加了解民工学校家校合作理念,提高与民工家长沟通交流的技巧,掌握与民工家长合作的策略。同时,在明确家校合作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家校合作开展计划,从学校的整体计划具体到每个班级的详细方案。尤其是面对民工家长时,更加要求教师能够有专业的技能引导这些家长参与到家校活动中。与此同时,开办民工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改变他们对家校合作的不正确看法,帮助他们编写家教指导手册,对家长教育孩子作简单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时督促他们提高自我的文化素养。

(三)拓宽渠道 丰富内容

1.改“家访”为“聚会”

很多民工家庭是住在一块区域的,针对这部分家庭,教师一次可以了解多个家庭,家访的地点也不用局限于住房内,可以统一约定于附近的一块区域,多个家庭共同参与,使得传统的“家访”变成了家庭与教师的小型“聚会”。这样也便于帮助这些家庭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一部分学生的发展。

2.变“家长会”为“交流会”

家长会可以为家长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家长向孩子们讲述自己切实的经历以及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例如有些民工家长是从事新鲜蔬菜的贩卖工作,那么这些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们交流诸如如何保证蔬菜的新鲜,不同季节有哪些时令蔬菜等有关瓜果蔬菜方面的知识;再比如,从事建筑工作的家长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楼房是如何被建造出来的。多给民工家长提供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增进学生、教师与家长三方之间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进行时,可能民工家长的语言表达方面会有不足,教师更多的是要鼓励和尊重他们。

3.换“作业记录本”为“家校动态录”

许多学校都让学生备有“家庭联系本”,但家庭联系本主要的用途只是供学生记录作业,并非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称为“作业记录本”应该更符合实际。其实,家庭联系本的作用很大,因为它每天都要往返于家庭与学校班级之间,倘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将会是最有力的工具。因此,不妨将家庭联系本升级至“家校动态录”,让学生、家长和教师每天都写一些话,内容可以涉及多方面的,比如班级新闻,个人进步,家庭趣事,阅读感受・・・・・・既可以向家长随时通报班级动态,让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增进三方的情感交流。民工家长更是可以将自己的疑惑写在上面,教师尽可能为其解答。

4.从“手机短信”到“信息平台”

现实生活中,家庭与学校的现场交流会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民工们的特殊工作条件。而将家校合作的方式与途径扩展到网络上,无疑是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学校可以开发协作互动与交流性高的校园网站平台,为家长交流开设专门的板块,让家长在网站上与老师甚至是孩子们交流,网站的信息量很丰富,便于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而家长的回馈信息不但能加强家庭与学校之前的联系,也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提高。在运用网络信息上,考虑到一些民工家长的文化水平,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指导培训,然后由学生与家长互动,掌握这种方法。然后再让家长和学校老师互动,达到家校合作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静.优化家校联系的几点做法[J].教师论坛,2005,(2).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居室空间设计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日趋火热,如何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实用型设计人才、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科良性发展,是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这些都必须依托实践实训来完成,实践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物化和深化,作为提高设计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它的却是容易导致设计艺术教育形式的不完善。所以,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的现实困境阐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方案。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现状

(一)课程内容与专业的密合度不够。目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中还是以写实造型为主,与设计的结合,与室内或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甚少,如专业基础中的“三大构成”将其极富创造力的课题凝固成简单的公式,将其对形式的感悟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细化分割为琐碎的几何计算与枯燥的手工制作,这都是对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思维的灭杀。专业课也只是局限在二维的表现上,三维模型设计制作,材料,工艺等实践性教学内容涉及很少,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自然设计作品就空洞无味。

(二)实验资金极其短缺。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连年扩招,教学以大班授课为主,很少有学校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组建实训实验室,造成一室多用,没室不用、实训即放羊的现象,造成学生老师怨声载道,严重背离教学大纲。

(三)缺乏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如今的职业院校老师除了教学还要搞科研、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根本没有大量的时间放在提高自身实践教学上,更无从谈起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践经验进行指导。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目前由于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内容缺失,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弱化。因此急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笔者熟悉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为例。

《居室空间设计》课程以工作室为载体校企结合、服务社会为目标,积极主动与学校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公司进行对接,模拟公司设计模式,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对实际居室进行方案设计,面对面与客户接触,了解客户和市场需求,从最初的测量——设计等一系列过程,最后由客户和业内人士进行评价。各分组设计单位以不同风格、不同户型、不同理念的作品诠释对居室空间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方案的设计并及时与客户沟通,已有部分设计作品的方案被客户所采纳,其方案在局部调整后就可以付诸实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设计装修思路与想法,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明确的设计方向,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从实际案例来调查、分析、研究设计方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转贴于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必备的几个方面

(一)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在基本理论讲授完成后,学生从有关方案的信息收集、周边环境的分析、实际空间的考察与测量、设计计划的制定、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方案的施工与实施、客户对设计作品的肯定,要学生参与其中,将学生从“被学习”中解放出来变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实际问题解决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样学生既了解整个的设计流程,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一切力量,要大大地扩展学生的眼界,不用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提倡个性发挥,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设计方案中,学生可以大胆创造,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形成思维碰撞,可以运用造型奇特的装饰、不和谐的材料搭配的和谐空间。引导其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具备设计个性。

(三)提前社会接轨,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协调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面对面与客户交流沟通,制订设计方案、做出施工方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实践方案是运用分组合作的手段来完成的,大家进行分工协作,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大家互相沟通、相互配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设计师用设计手法来表达,更需要语言沟通。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对方案的讲解,培养其方案表达能力。努力打造成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

(四)不能忽视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教育

如果没有内涵的设计一定是过目就忘的、空洞无味的设计,特别是作为一个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更应该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教育,使自己的设计语言苍劲有力,意味深远,丰富多彩,这样的设计师才是设计市场紧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