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联合国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小于80%的国家将寥寥无几。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珍惜城市土地资源。精心塑造城市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绝不能再滥用宝贵的城市土地,给未来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面前,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尽享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
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与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较,城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间,不仅包括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间,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众开放的、无需任何费用、可随时享用的室外和室内空间。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为人而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的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除城市规模过大、过于集中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很快,适量的道路建设是必需的。但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路,路畅了。又引来更多的车,从而成为一个“怪圈”。虽然城市道路面积增加了几十倍。但交通堵塞现象仍很普遍。大量的立交桥和高架路、众多的宽马路,极大地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步行环境和宜人尺度,造成“行路难、过街难”。北京街头随处可见众多过街天桥,可以想见人们每天攀爬的不便。在普通市民看来。以往安宁的生活环境打乱了。老邻居搬迁了,熟悉的街巷拓宽了,街边小店和修理铺不见了。生活反而不如从前方便了。
国外很多大城市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拆迁民房。拓宽道路并非解决交通问题的良策,反而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如与地下街系统有机结合的地铁交通(如日本东京)和地下公共汽车系统(如美国西雅图):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如在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设立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如美国波特兰),从政策上鼓励各类公共交通的利用。如提高小轿车消费税、增收汽油税等。
步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造成的。例如。北京东长安街与东单交叉口上的一个地铁站和横跨长安街的地下过街通道口,尽管这两个出入口的距离只有10多米,但其在地下却没有任何联系。这一交叉路口的两个过街天桥和两个地下通道之间也是桥不接桥、通道不接通道。如果从交叉口的一端到其对角线另一端,要先上过街天桥过街。然后再下到地下通道过另一条街方可到达。如果在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方面稍加改进,加强过街设施的有机联系。并在地下过街通道层面就与地铁等地下其他公共设施相连结的话。就会方便得多了。
又如,很多超高层建筑周边大都设有面积很大的广场。但由于“高层风”很大,这类广场经常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西雅图Two UnionSquare广场在设计中,通过对“高层风”的实验和研究,建立了结合地形的多层下沉式广场,各层出入口与周边道路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使用方便、环境舒适、阳光明媚的“避风港”,深受市民的喜爱。营造一个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必须多替使用者着想,在设计上多下功夫。
行为与建筑环境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 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7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
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
笔者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参与了东京银座地区的环境改善规划研究工作。于1991至1992两年间对银座地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通过对大量录像资料和数据统计分析与反复验证,发现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某一特定地段的机动车分布量与周边建筑环境要素之间,虽然影响要素略有不同,也有类似的关系,如果仅以人流量而论。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
(2)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 建筑环境与行为特征
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们每天利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的行为特征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东京的银座大街、上野中央街、了,歹横街三条主要商业街道(两侧多为商店和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神田大街、大手町街两条普通街道(两侧多为住宅和办公楼)的调查,商业街道24小时人流量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形。而普通街道呈“山”字形。此外。人们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上行走的平均步行速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通街道的步行速度平均是商业街道上的l 2一J、3倍。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行为特点呢7如果调查一下人们的上下班时间,午间休息时间、商业服务设施的营业时间等。就不难发现。这种差异显然是街道两侧不同的建筑功能所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有很大关系。从调查统计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呈反比,即人流密度越高。人的步行速度越慢。
调查还发现。具有不同吸引力的商店对人的行为也有很大影响。对同位于东京银座商业街上的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岩崎眼镜店、服装店大和屋三个商店的调查,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金太郎电子玩具店的店面为开放式,商品很吸引人,每天光顾的人流不断,岩崎眼镜店的店面设计虽很雅致,但因是封闭式的。墙面又占据了店面宽度的大约一半。经常十分冷清,服装店大和屋的店面设计和客流量均介于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和岩崎眼镜店之间。调查表明。很多行人走到金太郎电子玩具店前。常常被店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很多人便自觉、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并经常有人停下来,观看放在店门口处的电子玩具商品。更增大了店前的人流密度。结果。金太郎电子玩具店间的平均步行速度只有岩崎眼镜店前的步行速度的82.5%,服装店大和屋前的步行速度介于两者其问。
了解建筑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良好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处理“街道拥挤”这类城市通病时。就不会采用拓宽街道这个简单办法了。由于“拥挤”实际上是多方面建筑环境因素的结果,如步道空间和周边建筑设施体量的严重失调。沿街零售商业的管理和整治等。逐步学会“对症下药”,减少规划设计上的主观和盲目性。
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笔者曾对日本和美国的若干城市继断续续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地考查和调研,发现影响市民对城市开敞空间或称广场的使用的建筑环境影响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I)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个未提供适量可坐设施的广场一定没有生机。美国城市学家Williams H.Whyte在纽约长达三年的调查还发现,纽约最受市民欢迎的五个广场中,两人以上成组利用的比例高达45%,而在最冷清的五个广场中,成组利用的比例最高也只有近30%。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4)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与可坐设施相结合的树木和花草,还会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空间围合感。
水是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元素,如瀑布、水墙、缓流、水池、喷泉等,以水为主题的设施能给空间带来生气,让人感到温馨。但水不仅仅只供观赏,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触摸。可以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由于卫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围设置栏杆或其他障碍物,把人和水远远地隔开,这种设计是违背人的行为需求的。
(5)与主要人流空间的关系。街道是人们的主要流动空间。与街道有着紧密联系的广场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最紧密,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进,在广场歇息之余,还可以观赏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调查表明。处理好街道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能使人的流动变得容易。例如,街角广场、与街道同在一个层面的广场等。其空间就越容易被市民利用,越容易成为人们喜欢逗留之处。一般而言,广场与街道的接触面越长越好。与街道的高低差越小越好。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下沉式广场和空中广场,所不同是。下沉式广场应与地下街空间。空中广场应与天桥系统保持最紧密的联系。保持较高的交通便捷度,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强化广场空间的可达性。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竖向”或“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是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外,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当论及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设计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较熟知的地下空间和空中连廊系统。其实更重要是,这一设计理念十分强调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强化了所在地区的自然表态特征或称“地方感”、“场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
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等。
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
随着人口、建筑及各类功能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多层面立体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在很多城市得到普及。这一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缓解机动交通车辆对城市环境和功能的影响,大力发展客运量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由于普通道路层面的常规公共汽车线路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很多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了包括地铁、高架轻轨电车及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系统等多层面公共交通系统网络。
自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芝加哥、巴黎、柏林、纽约、东京、莫斯科、旧金山、北京、大阪、天津、横滨、上海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始地铁建设。到2000年。全世界已有近90个城市修建了地下铁道,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莫斯科、芝加哥。旧金山等已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网,地铁在很多城市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东京、伦敦、纽约、巴黎和莫斯科地铁占城市客运总量达52%~7I%。同时,现代地铁线路和车站设计也有了长足进步。很多规划设计在有效利用和导入自然光、绿化、自然通风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架轻轨或单轨电车系统成为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新型公共交通方式。该系统除具备地铁系统安全、快速、运量大、对地面交通无干扰等优点外。与地铁建设相比投资较少。施工期较短,但缺点是对城市有一定噪声污染。处理不当会对城市景观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最近研制并投入运营的高架式单轨电车,在减少噪声污染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地下公共交通专用道一般建在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鉴于城市中心地段道路拥挤,公共电汽车线路在中心地段通过转入地下,以保证公共交通的高效运营和良好服务。这种专用道一般埋深很浅,具有投资小、工期短、可被多条线路兼用、有一定灵活性等优点。同时日常维护运营费用也较低,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改善城市环境的现实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层面公交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强化各公交系统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便于换乘且安全、舒适。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看,车站距离一般为500~800米。各公交系统站点的联系日益紧密,车站设施向一体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车站已成为与大型服务设施相结合的的多层综合联运站。如地面层为公共汽车站、商场等,上层为高架轻轨客站、餐厅等,地下为与地铁站相连的商业街。车站设施与商业(务)设施融为一体。
转贴于
高架步道系统
最早的高架步道为过街天桥,它为交通繁忙的街道两侧步行道提供联系。减少人车间的相互干扰。伴随建筑高层化和人车交通的不断增加,很多城市修建了可使街道两侧建筑直接相连的空中过街连廊,在很多中心城市的商业(务)区。还进一步规划建设了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办公建筑紧密结合的大型高架步道系统。这类高架步道一般是在建筑的二或三层高度,大多为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外连廊或独立的高架步道平台,与设于二或三层的建筑入口直接相通,以减少人与车的交叉。实现人车分流。缓解沿街步行道的交通负荷。保证步行者的交通安全、便利和舒适。有些甚至在建筑的高层部还修建有多层面空中过街连廊等空中步道系统。以提高建筑上层部分的交通便捷度。空中过街连廊~般还与建筑内的公共走廊有机连接,形成跨街坊的空中步道系统。
从建筑形态上看,高架步行道可分为露天式步道、有顶步道及全天候步道三种形式。其中,露天式步道由于所需投资较少。应用较广。在上述三种建筑形态中最为普及,全天候步道一般都是在冬季寒冷多雪地区,此外。在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距离车站较近的有顶或全天候步行道上。有些还设置了机械自动步道装置,便利使用。提高舒适度。
1990年代后期,经济发达的日本和欧美一些中心城市还出现了建筑之间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廊道系统。即在建筑问数条横向廊道之间还设有连廊。横向廊道与地面间设有竖向电梯连接,组成复杂的、纵横交错的高架廊道空间网络,使建筑间各层面的空间联系建筑各层面与地面、停车场及公共交通系统的联系更为方便。有些廊道还进一步发展为空中连接体或称空中建筑。
高架步道系统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街道层面的景观。很多实例表明,由于高架步道的结构梁柱等建构筑物,街道层面的景观和舒适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一些城市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从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如高架廊道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对过街天桥底面进行造型处理,建筑和高架步道之间部分透空,高架步道边沿设置造型花坛和垂吊植物等。以减少结构梁柱等的负面影响。均已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地下空间开发
由于城市中心区用地短缺。地价昂贵,对发展空间的需求量大。加之交通状况不断恶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大都是在城市中心地区。美国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是把地下建筑作为节约能源的措施之一。加拿大城市地下街的开发还由于其冬季漫长恶劣的气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除机房和仓库外。很多都是开发为商业之用。如酒吧、冷热饮点、餐馆及零售商店等。另一类是地下街道的开发。
地下街最早出现在1930年代,初期的地下街是由人行过街地道或地铁人行道扩建而成。日本是世界上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国家,全国有地下街近800条,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大阪是世界拥有地下街最多的城市,地下街每天接待顾客高达350万人次;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几个地下商业街已经连成一片。建筑总面积高达8l万平方米,可谓世界最大的地下街,法国巴黎的莱斯可莱斯地下街总长1500米。共有四层,除商店、酒吧外,还有电影院和博物馆。
从总体上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个体向群体发展。设施功能也日趋齐全和综合。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的、分散的地下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必然逐步向群体和综合的方向发展。但需指出的是。地下街所需投资较大,工期较长。在地质状况较羞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更为困难,代价也更大。从日本和美国的情况看。高层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开发利用一般较为经济,应用也比较广。地下街的开发大都是结合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在车站前地区进行。多数修建在道路或广场的地下,与地铁车站和大型商业设施直接相连,街道宽度一般在6-15米不等,两侧设置有零售商店、生活服务设施和简易餐饮设施。
除地下防火、排烟、疏散等问题外。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课题,是如何克服没有日照、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而产生的不舒适感和压抑感。最近新建的地下街在改善和提高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方面,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如巧妙利用地面的开口部分或开设大面积天窗自然采光。有些还与下沉式广场有机结合。出入口也常与绿地相连,把绿化和自然光引入地下。使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地下街内还常布置有人造山水、色彩鲜艳的雕刻。喜阴的植物花草等,力求使人产生如在室外自然之中的感觉。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观念意识层面上,强调敬畏和尊重自然,二是在方法论层面上,主张城市环境设计要结合地形,以现状为设计前提。一切人类的创造都必须尊重自然。变化起伏较大的地形地貌,对城市各种功能的安排、市政建设、交通组织,特别是对人流交通均带来一些矛盾或负面影响。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与我们过去“愚公移山”式的城市建设方式恰恰相反,该设计理念强调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也是我们城市规划师、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直面的挑战。
通过对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部分城市的调查。发现好的城市环境设计总是与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能在城市形态方面创造一种逻辑和秩序。使之方便于人、造福于人,并以此有效地解决城市用地不足、公共空问和绿化缺乏、人车交通矛盾等现代城市问题,创造出空间形式丰富的、有着强烈地方特点的城市环境形态。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换言之,城市设计师要研究如何将改造地形的土方量减少至最小限度的前提下,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创造方便舒适的城市环境。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在有效利用地形地貌方面的具体手法
利用高低差有效进行人车交通分流
在较为平坦的地段建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车分流设施,从经济角度看。往往会增加建设投资,从舒适角度看,很多人车立交处理都是以增加行人爬上爬下为前提的。令人“望桥兴叹”。巧妙利用高低差或周边建筑进行人车交通分流,可有效减少土建费用或土方量,从而减少投资。同时,巧妙利用高低差的设计,还可减少行人不必要的往返上下交通。人流和车流路线更加便捷通顺。
营建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
在建筑密集的中心区,尽管广场、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普遍缺乏。但由于土地昂贵,营建十分困难。但在地形变化较大的城市。通过巧妙利用地形高差,使空间的多层面立体刊用成为可能。如一些城市利用周边高地势在高速公路或干线道路上部修建广场、公园,用斜地修建步道或台阶式广场等。综合有效地利用了地形地貌。发挥了富有变化的地形优势,从而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城市环境美化
具有高差的城市地形也为城市环境美化提供了竖向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如利用自然高差的植物墙、层层叠落式花坛、喷水等。使城市美化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性和情趣。
实例分析
东京
谈及立体化城市。自然会联想起美国费城、加拿大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地下街系统,以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新新那提和英国伦顿的高架天桥系统。但在东京中心区。不单可享用与建筑有机结合的高架步行道系统。而且还可体验与地铁系统巧妙组合的四通八达的地下街网络。此外,除常规地面广场外,在城市新建的大型商业副都心或原有商业中心的改建中,还规划设计有空中(屋顶)广场、台阶状斜面广场、下沉式广场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开敞空间。这一全方位的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结构。在东京1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0年在地铁上野车站附近建成的第一条地下商业街,是由地下车站的通道扩建而成,以后又在日本桥和银座等处建设了地下街。较大规模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建设则多集中在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1950~1970年代。如建于1957年的有近1.6万平方米的池袋东口地下街、建于1965年的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方米的八重州地下街,以及建于1973年的有近3.8万平方米的新宿歌舞伎町地下商业街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1990年代末。东京中心区内已建成地下商城20处,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高架步道系统和空中连廊等也已遍布东京的各主要商业中心区。
东京大规模立体再开发多在铁道、地铁车站的站前地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昂贵。从东京每年公布的城市建成区地价可看出,东京的地价大多以各铁路、地铁车站为价峰。离车站越近。土地商业价值越高、市场价格越贵。这一地价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经济化原理,站前再开发不得不向多层面立体方向发展。二是功能需要。站前地区是电车、汽车、自行车、行人等各类交通汇集的地区,同时,由于地段商业价值高,各行业设施云集,在这种功能高度集中的地区,站前立体再开发已成为解决道路交通拥挤等各类矛盾、满足对商业等各种空间需求的有效手段。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阿波利斯fMinneap0Ijs)是美国中北部的重要商业城市,约36万人。该市从1960年代起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在中心区建立了一个空中连廊步行系统,该系统贯穿大小街坊共15个,街坊之间通过全天候过街天桥连接,空中连廊两侧为各类商店、银行、旅馆和办公楼入口。并与地下车库也直接相连。这一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不仅适合明市冬季漫长、多雪的自然气候特点。给市民生活带来舒适和方便。而且提高了街道两侧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及办公商务设施的可达性和交通便捷度。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中心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成为恢复中心区活力的要因之一。同时。按照中心区改造总体规划,明市还对包括主要商业街一尼古莱大街在内的中心区主要街道也进行了综合改造。如拓宽步道加大面积,重新进行道路铺装,精心设计公交站点、路灯、喷泉、花坛、休息座椅、自行车架和垃圾箱等,道路层面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全天候空中连廊天桥系统和街道网络在多个重要节点还通过多层共享大厅有机连为一体。
拿波里
拿波里(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和商业城市。市政府从1980年开始委托丹下健三设计所在市中心的东部规划设计了拿波里新都心。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拿波里新都心总用地共110公顷。朝向老城中心区方向规划有三条主要轴线。即从左至右的绿化轴、市政中心轴及文化体育轴。这是一个多层面的立体开发规划,利用北高南低的地貌,实行全方位的人车分流,道路系统在中心区转入地下,街道层主要为人行步道系统,机动车道和步行道之间为停车场。为保证地下机动交通路和停车场有充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沿街设有数十个大型采光井,采光井周边设计有植物和花坛。在大型采光井处还设有楼梯、自动扶梯等,使各层面有机联系为一整体。
西雅图中心区
西雅图是一个美丽的海湾城市,其中心区从南向北沿其西侧的Puget sound海湾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面状发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中心区东西向的高低差起伏最大,而南北向高差相对较小。中心区东部的第7大街的地势最高。西侧的第l大街和沿海湾的阿拉斯堪大街的地势最低,整个中心区呈东高西低地形。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和市民的实际需要,西雅图在中心区沿东西方向规划设计了多条由自动扶梯、地下步道、台阶及天桥组成的与地表地貌有机结合的步行系统。每条步道系统均把从第7大街到阿拉斯堪大街的几个街坊,在东西方向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环境。利用地形特点而实现的这一交通系统,不但创造了一个较为经济的、与机动车交通基本分离的步行系统。而且强化了各街坊之间的有机联系、改善了通向海湾的便捷度和交通舒适性。在冬季多雨的西雅图,这一步行系统更加受到了市民的喜爱,取得良好效果。
篇2
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教学设计作为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在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课程教学设计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教学设计作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非常巧妙地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它是联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案的纽带,对上承载着人才培养需求,对下衔接着学员认知基础、指导着课程教学。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2.结构主义课程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1.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个目标。教学系统就要有个学习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学员注意并把他们导向正确轨道,这对学员的学习是重要的,对教员的课程教学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根据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目标越精细越好,所以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就要从基本要求层面,对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该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所以,我们的分析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入手,然后提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当然,在设计实践中多数情况下是综合考虑的,而且同一模块可以设计不同策略。同时,由于教学工作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即使是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也不是适用于具体课堂的,更不适用于所有课堂。
篇3
【关键词】软件过程;软件项目管理;流程管理
1.流程的概念及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流程是由活动组成的。基本活动是由个人或团体来完成的,它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基本活动的转化。流程的各个活动之间有着特定的流向,它包含着明确的起始活动与终止活动,因此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结构上来看,流程有四个基本的构成因素: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和活动的承担者。流程与“一系列的活动或事件”,“结果”等概念密切相关。流程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更体现了现代管理的思想,原有的以控制、塔式组织为基础的职能行政管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于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管理的发展沿着分工理论运行了上百年后,现在又重新回归到整合与系统。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一系列的开发过程是各种各样的流程活动:软件项目的计划编制、系统分析、慨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测试与维护等活动过程都是一种流程活动:制定软件项目管理流程,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制定的流程能引导项目逐步走向成功;
2)制定的流程能适用软件开发过程;
3)制定的流程能指导项目开发活动.有利于对项日开发活动的管理;
4)制定的流程能以苴观的流程图表示.能使项目组成员清楚的知道软件开发与管理的过程和相互之间关系;
5)流程中的起始活动条件、终止活动条件明确、规范便于控制;
6)流程中的工作产品定义明确、可度趟,评价标准和方法具体、可操作。
2.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设计
在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不仪要努力实现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目际,还必须协调整个项目过程,以满足项目参与者及其他利益柑关者的需要和期望;随着软件规模和所涉及的领域不断地扩大,软件项目的管理越来越困难,纵观所有失败的软件项目.基本原因是不能管理其软件过程,在无纪律的、混乱的项目状态下,组织不可能从较好的方法和工具中获益。严谨的软件过程控制管理不仅可以在每个阶段回顾和纠正项目的偏差.别软件项目的风险甚至果断中止项目。且可以将人才流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要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必须明确软件项目管理流程。
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设计为项目搜寻、立项、售前合同生成和合同执行等5个主要阶段,分别以Pl、P2、P3、P4、P5表示;同时设计了立项完成、合同签定、功能定义、软件开发、项目验收等5个里程碑,分别以TM1、TM2、TM3、TM4、TM5表示,如图l所示。在这些流程中,合同执行流程是软件项目管理的核心,其主要过程有:产品定义、软件开发、测试执行、内部验收、项目实施与验收、项目维护.
3.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分析
3.1项目搜寻
项目搜寻是项目立项的基础,项目搜寻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市场信息收集,用户需求跟踪,对潜存的项目进行分析和筛选。
3.2项目立项
立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立项的理由,提出立项建议,提供合适的资金和资源,使立项建议成为正式项目。
3.3项目售前
售前阶段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合同的签定结束,主要工作有:制定与客户的交流计划,详细了解客户的背景资料,了解客户启动项目的缘由、目的和期望,编制项目方案建议书,准备合同蓝本。
3.4合同生成
合同生成阶段的主要工作有:项目方案的评估与确定技术合同、商务合同的商定、评估与签署。
3.5合同执行
合同执行是软件项目管理流程的重点,可分为软件开发、测试执行;内部验收、项目验收、系统维护等五个基本工作过程。
3.5.1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阶段分为:需求调研、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等过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1)制定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是一个用来协调所有其他计划,以指导项目执行和控制的可操作文件。它体现了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是开展项日活动的基础,也是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的依据。
2)确定开发过程。根据软件项目和项目组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稳定、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并按照该过程来进行软件开发
3)加强过程控制一过程控制主要包括过程管理、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
3.5.2测试与执行
项目测试的目的是俭查系统是否符合项目合同与任务书规定的要求、项目测试分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健壮性测试、性能一效率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可靠性测试、安装/反安装测试等测试过程在模拟运行环境中进行。
3.5.3内部验收
项目完成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后进行项目内部验收.主要有三个步骤:①文档准备。项目经删提交内部验收计划、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产品清单:财务主管提交项目财务预算报告。②内部验收测试。内部验收测试的测试内容与方法虽然与系统测试基本相同.但应站在用户验收的角度进行,因为它是试运行的基础。通过这一步。为用户验收作充分的准备。③内部评审。对提交的所有文档及测试结果进行内部评审,完成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3.5.4项目试运行与验收
试运行与用户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所有的工作产品得到用户的确认。主要工作有:①验收前的准备。项目经理负责检查产品的完整性。包括文卡当、介质和中间产品等,以确保现场实施的成功;负责应用软件的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安装调试总结报告;负责制定用户验收计划,并得到客户的确认。②用户进行验收测试和系统试运行,进行文档和系统的移交。③用户确认。项目经理负责与客户协测,协助用户进行项目验收,形成用户验收报告。
3.5.5项目维护
软件系统的维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纠错性维护,由于前期的测试不可能暴露软件系统中所有潜在的和隐含的错误,诊断和改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为纠错性维护。另一类是完善性维护,在软件正常使用过程中,用户还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而增加软件功能的活动称为完善性维护。如果需求变更很大,那完善性维护将转变为软件新版本的开发。系统维护的宗旨就是提高客户对软件产品的满意度。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维护的根本目的。
3.6软件项目管理的里程碑
项目的考核与评审是软件项目管理流程控制的基础,我们在整个流程中设定五个基线,即确定五个里程碑,它们分别是TM1:立项完成;TM2:合同签订;TM3:产品功能定义完成;TM4:软件开发完成;TM5:验收通过。
各阶段的主要的进入条件和相应的工作结果是里程碑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志。
4.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及相关技术已成功运用在软件项目的研发和管理中。通过将流程管理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中,以设定软件项目总体流程为主线,确定每个阶段的主要流程和里程碑,并采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一系列的模板和表格进行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使软件项目的成功率显着提高。
实践证明,针对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软件项目运作流程,定义软件工作产品,明确各阶段的进入条件和退出条件,进行有效的流程控制与管理,大大的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项目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韩万江.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C#语言;课堂教学;示例教学;教学模式;案例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6-1351-03
Case Discussion Method in《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Curriculum Practice
LI Hai-bo,MA Mi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gy, Nanyang 473004,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C # languag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presents a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Class? room teaching will be dispersed sample combination, form a case module is introduc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using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raining students thinking of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to learn in order to practise purpose.
Key words:C#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examples of teaching; teaching mode; case discussion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网络应用程序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C#(C Sharp)语言自从2000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安全、跨平台、面向对象、开发速度快等特点,很快得到用户和企业的青睐,成为当今最流行的网络编程语言[1]。为顺应社会需求,各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将C#语言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作为高年级的就业方向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应C#语言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规则和类库繁多;知识点零散,容易出错;学生在遇到实际编程问题时感觉“无从下手”。作者从实际教学环境入手,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改进措施和方法如下。
1案例讨论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
1.1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院07级、08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拓展课程。该课程是C++语言的后续编程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建立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能力上熟练掌握C#基本语法规则,并提高实际编程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先从基础概念入手,再就C#语言所带的基本控件进行讲解,其中着重讲解C#如何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每节课先以理论概念结合一些简单示例程序讲解,最后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加以深刻理解。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教科书编排顺序进行教学,讲授大量编程知识,但学生遇到实际项目编程应用并不理想。平时的知识点和课堂示例过于分散,学生无法体会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觉平时的知识点很抽象,课堂上掌握的只是些表面知识,并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加以应用;即使课堂上听明白了,时间一长有些知识点又会遗忘。经常在实际的编程项目中感觉“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编程的兴趣和信心,觉得没有实际用途,并产生消极情绪[2]。
综上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编程知识,知识点之间的结合应用不够灵活,在实际项目应用当中想不到应该使用哪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有必要对C#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讨。1.2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
C#语言的课程内容既丰富又零散,要求学生既要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方法又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现有课堂教学时间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师生共同配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传统教学中,当理论知识讲述之后,针对该知识点做出示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知识的使用方法。但 是平时的课堂示例只是单独的几个知识点,如何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完成某个功能模块,这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运用实际案例进行交互式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以实际的案例模块作为被解析对象,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将某一工程项目分析解剖,以其中某一模块为实现目标,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寻找实现途径。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通常情况一个案例应用到多个知识点。比如一个登陆模块的实现,它需要熟练掌握C#的基本语法、IF…ElSE语句、数据库操作等知识点并结合使用。所以在本课程教学中,笔者经常在讲授一部分知识点后,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放在实际的案例模块当中。先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出该案例中某个模块需要哪些知识点来完成。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整个模块的实现过程,最后指出知识点在整个案例实现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确定软件处理流程,上机编码。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遇到问题后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跟实际案例相对应,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零散知识讲解之后,应该把几个零散的知识点贯穿起来,结合实际的项目需求,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可提高对案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因此,案例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学习形式。
3 C#课程案例讨论式教学实践与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3.1“案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案例讨论”的C#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该教学程序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案例需求设计
案例应该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程任务,也是某一具体项目中的一个模块,它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3]。首先,案例设计要目标明确,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能有一定应用价值;其次,案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案例中应该包含之前所讲授的部分知识点,难度要适中,在平时的教学情况下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明确的目标后安排学生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定义基本任务,还可以有延伸问题;最后,案例设计要符合面向对象和面向工程的要求,让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设计要求制定该案例的分析方案。案例整体结束后,师生可以共同评价其工作成果。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设计一个案例,让每个小组讨论同一个案例,这样可以在后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对比,激励组内成员的团结性。
(2)案例讨论前的必要准备
在布置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该案例模块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知识点有可能都是独立的,缺乏知识点之间的联合应用,学生很难对一些理论知识系统理解,一旦马上进行项目应用往往难以适应,感觉“无法下手”等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布置任务前有针对性的以前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复习,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个了解。这样就为教学的开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3)组织学生讨论
案例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一个案例模块如果让一个学生去思考,可能会在思路上受到限制、难度有时过大。如果让所有人都参与,则合作、分工难度过大,因此,学生的组织应以小组为单位,可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编排,每组5人左右,指定其中一人为小组组长,最后讨论出整个流程,并对整个流程分析出需要哪些知识来实现。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能锻炼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沟通协调能力。
(4)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监控整个讨论流程
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指定整个讨论流程,规定时间限制,一般讨论30-40分钟时间,先让每个小组针对该模块确定工作流程思路,写出文字描述的软件工作流程,再次针对每个小组自己设计的软件工作流,指出流程中需要的知识点名称,最终提交整个流程文档。由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计划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出较好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同学们一起对方案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教师讲评
教师将每个小组的最终文档汇总,如果思路流程正确优秀的小组可以得到好评及表扬,对思路有问题的小组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出其问题的所在,加以纠正。最后教师就该案例,说出正确的软件工作流程,在该流程中所应用到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让整个学生明确思路和解决方案,布置模块编码任务,从而为功能编码的实现打下基础。
(6)实际编码环节,提高上机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上机实验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编排,主要以书上的例题、课后习题为主,学生只是将程序敲入计算机,运行一下即完成了上机任务。虽然程序运行结果正确,但对程序本身的设计理解并不透彻,只是掌握了该知识点的使用方法,无法理解在实际的案例工作中应该如何应用。
在“案例讨论”的教学模式驱动下,以案例讨论为主线,明确遇到问题首先应该考虑使用以前的哪些知识点解决,待思路和知识点完全确定后,再进行编码,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遇到实际项目时难以下手,也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最终以讨论文档和案例程序为阶段考核和评价的依据,充分利用实验环境和条件,加强上机实验的应用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3.2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针对C#语言及“案例讨论”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在考核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即将考试机制与案例讨论实现有效结合,综合评定教学效果。
以往的考核形式多为期末笔试+平时成绩(出勤、作业等),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一些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掌握情况,但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实际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因此将考核形式变为期末笔试+案例讨论报告+案例程序,其中期末笔试主要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语法、结构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测试的是学生的基础理论部分,这部分成绩可占整个评价结果的50%;而案例讨论也作为一项考核内容,重点考核的是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以平时的讨论报告为主要依据,因此其成绩将占整个评价结果的25%;最后一个部分为项目源代码,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编码能力,按小组分工给出具体的分数,占整个评价的25%。
采用案例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架构变为以“课堂示例、案例分析、实际应用”为中心的架构,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应用锻炼;教师既完成了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4]。
4结束语
案例讨论教学对于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来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一段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通过对实际案例问题的分析来理解掌握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也为代码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具体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案例讨论教学方法不仅适合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需要,也是应用型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晓艳. 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5):48-50.
[2]蒋卫祥,朱利华.项目教学法在JavaWe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9):410.
[3]李桂琼.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时代,2007(8):73-74.
[4]吕晓华,李素朵,张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java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北京:硅谷,2008(9):180.
[5]张悦.项目驱动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
[6]吕晓华,李素朵,张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java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北京:硅谷,2008(9).
篇5
【关键词】 高层;建筑设计;外部尺度;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P42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高层建筑是否融洽,与所处的城市空间,人处在其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分不开。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开始了时代,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笔者从高层建筑形态设计出发,谈谈城市空间整合的问题。
二、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承担着城市高级形象作用的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性给城市设计有提供了机会,好的城市设计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建筑物的顶部一般服务于天际线,高层建筑"向无限延伸"之点是衬在天空上的形状,是塔楼的一个特色。没有天际线的摩天楼大概就像空间里一大堆不引人注目的体块。像一些高度发达的城市,通常都显得有一种堆砌感。对这些城市跟蓝天相接之处,显示出一种立体的美感,而且外观优美,为城市的天空构造出活泼生动、色彩缤纷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城市的天际线只是一个孤立的轮廓线,但是它具有一种艺术的欣赏价值,虽是单向的画面,但是它能反映出一个立体的城市三维空间和城市的整体特点。通常,一个市三维城的空间,不光代表了功能,还需要一些审美观的体现。在城市规划当中,需要有一些宏观的参照物,城市天际线就可以充当这个参照物,通过一些设计来体现出一座城市的美。
三、高层建筑设计原理
1、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
(一)城市尺度
在一座城市当中,高层建筑是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是一种城市的组成部分,因其巨大的体量,很高的高度,在城市中是一个重要的景观,能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从一个城市的角度来说,高层建筑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城市天际轮廓线方面,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虚、实之分,建筑物的整体轮廓代表了实的天际线,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代表了虚的天际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从距离一个城市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城市天际线,这就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第一印象。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的实际,过分夸耀自我,唯我独尊,只顾高层建筑形成自己优美、良好天际线,却把城市景观直接影响到了。
(二)整体尺度
高层建筑当中的各种构成部分形成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尺度,对于设计师们来说整体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针对建筑整体尺度方面有各种理论,但是无可厚非的是,整体尺度的均衡性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三)街道尺度
高层建筑面对大街的尺度对街道上的行人产生了什么样的视觉感受,这就是街道尺度。同时这也是人们近距离面对高层建筑时的感知,在高层建筑设计时,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想要对临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进行确定,重点就要鼓励到街道行人的舒适乘度,如果高层建筑主体的尺度很大,就要往后退,在沿街的地方放置底层的裙房,这样才不显得高层建筑对街道产生压迫的感觉。同时,要使得街道空间和视觉具有连续性,要参照沿街的其他建筑来进行设计高层建筑。
(四)近人尺度
高层建筑的最底部分和建筑物的出入口的尺寸给人的感觉,这就是近人尺度。这些地方为跟使用者的接触很普遍,所以就很容易被人们所赏阅,也是人们对建筑直接感触的重要部分。其尺度设计应以人的尺度为参考系,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易使建筑缺少亲近性,过小则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使建筑犹如玩具。这样的话,就要求设计者和建造者在使用一些设计手法时具有巧妙性。
虽然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没有很大的变化空间,但是还是可以运用一些精巧的手法来使得空间形式丰富起来。通常在手法上可以运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办法。在现代建筑当中,底层架空办法是一个惯用的技法,它能够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之下获取到宝贵的用地空间,结合了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形成一个具有通透性和公众性的,开放的空间,提供给市民一个休息的场所;对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是一个良好的改善,对一些主要的公共场所进行连接,对城市空间来说是一种层次的提高。在对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进行设置的时候,如果用地非常紧张,就可以在入口空间设置建筑下部凹入,这样就可以把主体后退的情况给避开,使得基地面积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对入口处多方矛盾的冲突起到一个缓解的作用;在设计建筑形体和空间组织等各方面的时候,要有一种新颖的构思,使得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方式达到丰富空间层次的目的,同时使人们一眼就能记住这样的形象。
四、设计规划
把高层建筑密集的状态给避开
密集的高层建筑可以带来便利的城市办公等条件,但是对城市空间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压力,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形成一种拥挤的状态,还有可能会造成一意外的污染和危害,像一些高层建筑大面积使用使用玻璃幕墙,就会造成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光污染;容易形成的风口和高压风带,以上这些因素会带来一些难以意料危害。所以要限制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使得高层建筑的分散分布。
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通常在城市商业发达的地段才会分布着高层建筑,像那些商业区街道本身的交通荷载就非常负累,通道高层建筑又会把此类街道的交通压力增加很多,所以要尽量控制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对楼层的层数和高度进行限制,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进行扩展这些街道,加大其通行能力。
五、高层建筑后退广场与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的体积非常大,在街道空间上就会显示出一种突然的压迫感,并且有一种要压下来的感觉,这样的空间转换十分突然,让人们难以接受,因此在设计街道两旁高层建筑的时候,要做后退处理,并且设计一个广场空间,放置在已经做出后退处理的用地上面,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所处场所的标识;针对城市空间来说,在城市空间里面,后退广场发挥出了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通常能够以城市共享空间的形式存在,这样城市空间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在针对高层建筑的后退广场方面,有些建筑设计师干脆把它设计为一个下沉式的休闲场所,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就会很明显的凸显出来,使人们对这样的建筑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六、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与城市空间
随着近几年来出现资源短缺问题,人们提出了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高层建筑是很浪费的,因此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就出现了,这是一种新思潮。在当今建筑设计思想中高层建筑生态设计,一些共同特点都注重建筑物的绿化,日照、防晒、通风以及与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此外,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绿化屋顶,建筑物的第五立面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建筑物的增加,锐减了大块的绿地面积,愈加恶化相应的环境条件,致使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即便是将各块绿地充分利用,绿地面积增加。人们预期的目的还是远远达不到,现代建筑物大多数是平屋顶,屋顶预制板钢筋混凝土结构多采用,现代的建筑方法通常是做隔热防水层在预制板上面,从空中鸟瞰,好似戴着黑帽子的一栋栋楼群,居民也备受沥青之害,住在顶屋,过着夏热冬冷的生活。近两年许多人开始将屋顶建造成花园,让死气沉沉的屋顶变得生机盎然。
七、结束语
高层建筑外部影响的因素很多,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应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观赏、使用的要求,必定能创造出优美的高层建筑外部造型。
参考文献:
[1] 文小凡.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整合[J]. 住宅产业. 2010(Z1)
[2] 周轩.基于地铁站出入口综合利用的城市空间整合思考——以郑州市地铁一号线农业东路站城市设计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0(03)
[3] 马中伏.城市设计与高层建筑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1)
[4] 贾红艳.高层建筑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J]. 山西建筑. 2008(22)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工程设计;测试实验;土建施工图
高职土木工程专业设计是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体现,是在校期间重要的结合实际的学习实践活动。由于学生对如何在土木工程设计中应用所学基本理论缺乏经验,在土木工程设计中使用规范规程的意识也不强,往往对规范规程中的要求理解不透,土木工程设计中常出现—些貌似细微却导致整个过程失败的错误。总结多次土木工程设计的经验,高职土木工程设计中应该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
1、测试实验设计
在试验设计前要先了解试验的目的,并加以理解,在试验时必须做好记录,每个小组必须要分工明确,要达到每个同学都能操作到仪器,并要知道原理,在实验课后要认真的写好试验报告,千万不要认为我会了,懂了,可以不写实验报告了,这是大错特错的。写实验报告不仅是对数据的整理,重要的是对整个过程的温习和确保下次使用仪器,读写数据的详细掌握。
设计前的归纳总结。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大部分的知识都已经掌握,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够完全解释的,所以要对自己的笔记加以详细的归纳如绪论中的核心问题是:
1.1点的位置确定;
1.2点位确定的原理和方法;
1.3基准面认为平面的限度。
这样以来在实现设计的时候哪里有问题不是很明白,拿出笔记查阅一下,就能快速的解决问题,这对将来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时,解决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实地设计就好比自我测试,从中找出自己薄弱之处,并加以强化。不理解的问题千万不能逃避,因为这是最后的理解掌握的机会。比如经纬仪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等的道理,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只叙述方法,不讲为什么的道理。
2、土建施工图设计
2.1平面图与立面图、剖面图的配合
建筑施工图关键是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之间图示内容一致,且相互补充。因为是初次绘制内容复杂的建筑施工图,学生没有全局观,造成平立剖面图的表达不一致。比如,平面图上有个侧窗,而立面图上却没有画出;立面图上有些凸凹的构造,在绘平面图时却忘记了画。在剖面上,不仅应完整表达各空间高度和楼梯间的剖面设计,也要正确反映柱子、主梁、次梁、楼板和墙之间的位置关系。只有平面、立而、剖面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整地反映一幢建筑物的做法和特点。此外,各图所注的标高、尺寸、定位轴线等在每张图纸上都要认真核对无误,作为一项基本要求,要求高职学生务必落实做好。
2.2楼梯的平面图与剖面图设计
楼梯间首层休息平台板下如果有通向室外的门,应注意休息平台板下净高尺寸要能使人通过而不碰头,不能小于2000mm。楼梯顶层的栏杆位置高职学生也易出错。我们有这样一个经验:注意楼梯设计为双跑楼梯时,首层第一跑楼梯从哪儿上,顶层栏杆就应设计在哪一面。同时还要注意楼梯间窗口标高是否与立面图上窗口位置一致。
2.3结构施工图
2.3.1基础图反映的是地面以下结构的平面布置位置、尺寸和做法。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应画在同一张图纸上,而高职学生却常把基础详图画在楼层结构平面图上,造成读图的不便。
2.3.2基础垫层尺寸不应作为设计尺寸,它只是结构构造要求,而有的高职学生所绘制的基础详图(条形基础)无论是埋深,还是基础底面宽度都包括例了混凝土垫层尺寸,使得基础底面宽度不够。
2.3.3基础平面图上应标注基础墙的厚度、基槽的宽度及其定位尺寸,而高职学生所绘图上往往只标注定位轴线间尺寸。
2.4结构施工图只是用来表示房屋内各种承重构件的位置、尺寸和做法,并不涉及它的帖面、抹灰等。有的高职学生概念不清,常在结构施工图中出现建筑标高,还有高职学生在结构施工图中根本就不注写标高,使得构件无法定位。针对这种情况,应提醒高职学生在绘制结构施工图时,注意定位轴线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轴线距离是否与建筑施工图相一致,保证构配件的正确位置及结构构造处理时尺度量值的准确性。
2.5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构件详图
要是配筋图,最容易出差错的是钢筋的位置。在不同的削切位置,构件剖面图中钢筋的位置是不相同的。例如,梁的支座断面图与跨中断面图中钢筋的位置由于钢筋弯起而发生了变化。
3、土木工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建筑设计与结构平面布置问题
在建筑设计时高职学生需要考虑结构平面布置问题,例如,土木工程设计常用的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在平面上力求柱网简洁、规整,柱距或梁的跨度尺寸要尽量统一,还要注意梁的经济跨度问题(有特殊要求者除外)。高职学生在进行柱网布置时,往往不注意基本要求,随意布置柱网。
3.2图面质量问题
有高职学生绘图基本功不扎实,对每种线型的适用范围不了解,图面质量较差。如钢筋线应采用粗实线,构件轮廓线应采用细实线,而有的高职学生把构件轮廓线也画为粗实线,主次不分。还有一些符号的画法不按“国标”规定,而是自己随意去画,如详图索引符号、标高符号等。
对构件编号及钢筋编号概念不清,常出现漏号或一号多示的现象,应分清构件编号与钢筋编号的不同表示方法.采用两种表示方式,这样就能使构件编号与钢筋编号区分开,从而使图面清楚.表示完整。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在构件详图中未注明分布钢筋、构造柱未伸入到屋顶女儿墙等等。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虽属细枝末节,但关系全局,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土木工程设计的质量。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并认真把关,使学生在综合训练过程中掌握在校所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参考文献:
[1]杨志勇.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篇7
【关键词】《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4—0070—03
精品课程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学科隶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論”的子学科,该学科的主干课程通常是《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关注已有《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该课程优质资源,有利于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甚至历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1 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情况
目前,全国《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的数量有限,其中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更是较少,笔者将《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和“其他学科教学論”精品课程分别进行了统计,具体见表1和表2。
2 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内容分析
就已有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内容看,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表3。
3 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数量少,高级别、高水平精品课程较欠缺
从表1可以看出,《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目前只有四门,与表2比,数量显得不足。在仅有的四门课程中,只有一门是省级,其余都是校级项目。
(2)共建共享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该课程在共建共享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师资队伍方面,四门课程主要还是依托高师院校本院(系)的教学法老师、也吸收了一些中学一线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笔者认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論》建设应该尽量扩大参与者的范围,从而共同分享,实现开放式的建设模式。如《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研究队伍中应该加大中学教师、教研员的参与比例,他们是真正的中学教学权威,请他们讲授中学历史教材分析、历史试卷分析评价、学生管理等,都是非常合适和必要的。
(3)相关优质资源的开发应该加强
精品课程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其开发出的优质资源必将对同行产生重大影响。四门《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在开发优质资源方面都作了一些工作,如朱煜老师主持项目就将该课程的详细教学设计、PPT、学生试讲上传到网站上,陈辉教授主持的项目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试题样卷、授课课件等都上传到了网站,这些都有利于其他同行的借鉴和学习,但是就精品课程本身的价值来说,还可以继续加大《历史课程与教学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如出版并上传相关《历史课程与教学論》优质系列教材,包括中学历史教材分析方法、历史学习策略、历史教学设计等。近几年,《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相关纸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是对许多高师院校和中学教师来说,将优质系列教材上传到网络,对大家更为方便。
二、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为加快推进《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课程的完善,有效对接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我们应该大力加强该课程的建设,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1 建设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在目前的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中,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有很强的理論性,学生在校实践的机会只有试讲和实习,实践平台不足。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对中学课程驾驭的能力是整个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的必然趋势。教育部刚刚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实践,力争将理論和实践完美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加快专业成长。
(2)共建共享原则。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团队、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吸纳不同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法教师、史学专业教师、中学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及其他相关人力资源,不断开发各种网络交流平台和工具,征求各种建设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体系和内容。
(3)教师专业化原则。该精品课程建设要有利于历史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设计一条从新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为历史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指明方向,多增加一些中学优秀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案例、历史教师职后培训等内容。
2 建设的思考
(1)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从四门已有精品课程来看,其建设内容大致包括:历史教学目标、历史教学模式(方法)、历史教学内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历史教学技能训练等。这样的模块设计本身比较全面和系统,但是缺少变化。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该课程建设内容也应该及时调整,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模块,如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中学历史课标分析、中学历史教学测量与评价、中学历史说课评课训练、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指导、中学历史科研训练、中学历史微格教学、史学理論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历史实践教学,等等。只有这样,《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课程体系建设才会得以充实和完善,才能及时为历史课改提供支持和保障。
(2)加大教学团队的建设。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先生指出:“历史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最活跃、最积极因素,对历史教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这句话放到高师院校历史教育教学中同样适合,教师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关系到《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的质量。该课程教学团队应重点建设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科教学法老师的学历和职称应不断提升,现有大多高师院校的历史教学法教师都是硕士学历,副教授以下职称,博士学历和教授职称的很少,应加强这方面建设;二是应加大史学研究者的参与比重,《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虽属于教育学范畴,但它离开了历史学的支撑是不行的,而课程与教学論专业毕业的教学法教师往往在史学功底上还不够深厚,这就需要专门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学者和专家的参与,他们能在历史理論、新史观、历史哲学方面可以给予该课程很大帮助;三是吸纳中学优秀历史教师、教研员参与到教学团队中,充分利用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和完善该课程,加强中学与高师院校的交流,共建平台、共享资源、共促发展。
(3)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建设。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水平的直接途径,除了继续加强试教、实习工作外,《历史课程与教学論》课程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设计微格教学、组织学生备课、试教、听课、评课,参加教育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职后教师培训内容的介绍等。
(4)保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行为,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历史课程与教学論》精品课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经费保障,主要是指经费的合理分配和后续追加,精品课程建设初期,最好设计不同阶段的使用经费,精品课程建设后期因为经费不足,导致课程老化的现象已经有研究者专门論述过翻。二是建设团队要及时更新课程资料,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三是尽量开通与浏览者的交流平台,让读者有一个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地方,促进课程的完善和发展。
篇8
【关键词】就业导向 毕业设计 校企合作 工程监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3-02
一、校企合作在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运用的源动力
(一)建筑市场飞速发展及其对工程监理人才高素质的要求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使专业知识强、经验丰富、技术能力高成为建筑业工程监理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当前建筑人才市场极其紧缺的是经学校培养后可以快速上岗的毕业生,即应用型人才,不需要经企业再进一步培训方能上岗的毕业生。工程监理工作重视实务能力及实践技术水平,所以,以校企合作促进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工作事不宜迟。
(二)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和毕业生之间不存在直接性联系
当前,多数高职学校忽视了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效完成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价值,仅仅将其设置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由此比较被动,继而处于学完学校课程,应付好考试以获取毕业证的目标状态里。所以,就出现了学校不断申述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作用,而学生则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再者因为时间上和实习工作发生冲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选题过于陈旧、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及理论与实际价值不足等等。
二、工程监理专业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校企合作的应用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联合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 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一)毕业设计的前段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每周对校外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小组阶段情况汇报,对校内指导教师集中一定时间对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探讨,然后校内校外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并及时处理。
(二)毕业设计的后段
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集中两周时间返校一次,进行毕业设计的修改工作及完善工作,加强知识理论的连贯性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最后一周,由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交叉批阅,并与校外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对学生的公开答辩活动,最终的成绩以学生的阶段成绩、最后成果以及用人单位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成效
(一)题源多种多样,改善了以往多人一题的状况
在以往进行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往往是教师给出一个大题目,更改设计条件得到小题目,划分给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常按照相同结构布置,固定设计模板,机械地代入数据进行计算。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采用统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或计算,也会因此出现同样的错误。校企合作后设计题目由企业负责,采用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或正在建工程项目为题,充分保证了学生设计题目来源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独立解读建筑图纸和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热情。
(二)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对企业实例工程项目的监理,跟随工程进度深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得到了工作内容和方法上的训练,实现了项目团队分工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显著增强。在企业里,学生能接触大量的工程实际,高级监理工程师人员在项目监理方面好的做法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这些经验和方法从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来,切实可行,是书本上很难全面解释,更是学校导师无法给予学生的实践财富。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真正得到了监理工程师素质培养。
(三)整合优化校内外教师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
建设发展校外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做法,既能弥补高校教师理论有余,实践不足的遗憾,又能避免企业仅凭经验而不考虑其原理的盲目做法,对学生起到了双向补充的作用。同时,通过学生的纽带作用,还可更好地发现和避免工程建设上的失误,增强双方专家的沟通,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共同探讨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科技攻关课题,进一步强化高校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功能。
四、深层挖掘校企合作的潜力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的利益不容忽视,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多是学校主动,企业相对被动。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校方思考的角度比较主观,急于求成,忽视了企业的立场及利益。因此,在双方达成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探求与企业利益有关的联结点,深层挖掘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的潜力,保证实现校企双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首先,打破工程监理毕业设计(论文)中单个项目的合作模式,达成项目组的合作模式;其次,打破与单个企业的合作模式,达成企业群的合作模式;最后,打破单一化毕业设计(论文)的合作模式,达成学生就业、企业发展的双赢合作模式。
(二)积极创新校企管理制度,以促进合作顺利进行
校方要积极打破陈旧传统的管理方式,使校企合作管理模式向制度化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各专业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管理制度,构建一系列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的管理体系,并进行逐步完善,从而使工程监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得以有效顺利进行。
(三)政府部门应对校企合作模式予以足够重视
目前,针对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效应、就业量,政府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重视程度应提升至社会稳定因素的高度,为学校和企业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实现长久合作的目标。涉及到高职学生就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环节时,政府可利用自身优势,组织举办校企合作方面的经验讨论活动,且指派专门人员进行这种活动的宣传发动、予以专业性的指导,构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同时大力扶持,逐步健全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过程中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充分的肯定及奖励,并为企业提供一定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五、结语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工程监理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具有实际价值与作用的实战演练。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是为建筑工程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的手段,是提升工程监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术能力重要的前提条件,效能优良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减少就业上岗培训时间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荣华,项东升.校企合作培养化工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40―141.
[2]李继睿,李玉珍,肖怀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广东化工,2009,36(05):229-232.
篇9
[关键词]高职英语 培养目标 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职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来确立高职英语教学日标与任务,成为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的一种新理念。在这种新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设计,包括高职英语的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的重新认识,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安排和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的合理安排和建构、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等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广大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去摸索和探讨。
1.高职英语的性质和培养目标。
1.1 高职英语的性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高职英语应该具有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求”,高职英语的教学方针是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前提下,高职英语教学应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行业的经济建设服务。
人们传统上习惯把高职英语当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任务只是传授英语知识及纯语言技能。在现今新的理念下,高职英语的教学应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高职英语人才的需求,把“培养”与“需求”结合在一起,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向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1.2 高职英语培养目标:将英语作为谋取高待遇工作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能翻译不复杂的英语资料,能用英语从事简单的涉外交际和处理涉外业务。这种涉外交际和业务着眼于低、中层次的沟通,做到比较流利、准确和贴切,而不是盲目定位于与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相似的高度。高职英语培养的是以职场交际为目标,在职业英语能力方面有优势的“中等技能”英语人才,注重发展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之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要注意的是,在实现高职英语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人才在知识、能力、品德等层面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外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具体差异,在了解国家、社会、市场等对外语人才能力、知识等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域、院校、专业等特色,突出个性,培养多样化的外语人才。
2.高职英语课程设计。
2.1 总原则设计:坚持继承与创新,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原则,做到一个目标、五种能力、一个主题、五个模块。
2.2 总体思路设计:
2.2.1 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辅,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注重师生互动,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2.2 教师角色由chiefpresenter,controller,talker,criticizer变为director,f~cilitator,reminder,monitor,evaluator。
2.2.3 注意高中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学生了解各自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
2.2.4 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衔接,教师用设计各种课内外学习任务的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关注和指导。
2.2.5 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估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学生自评和互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
2.2.6 教学环节的任务从实际出发,少而精,既遵循教学大纲和要求,又顾及学生水平;既实用、可操作,又灵活多样;既调动学生,又有利于教师指导、监控和评估。
2.3 教学要求设计:
2.3.1 全面推行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贯彻全新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应用能力考试,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2.3.2 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界定新要求,开发新教材,实施新模式,坚持以打好语言基础为根本目的。
2.3.3 教学过程实行四个相结合:大班授课和小班操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文化知识传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2.3.4 教会学生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宏观上帮助学生制定目标、选择方法、安排时间、评估效果、调整过程,微观上帮助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交际活动。
2.3.5 高职英语课程组织形式多样,遵循“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4 课程设置设计:
2.4.1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应把高等教育的属性和职业教育的属性、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在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职业技能的培养之中。
2.4.2 高职英语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旨在帮助学生达到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要求,顺利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行业英语(或称职场英语)阶段,重点突出“工学结合”能力训练项目,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对英语职业能力的需求,并适当辅导CETM的训练。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教学时数原则上不少于180学时。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全过程,做到EGP和ESP的逐渐结合。
2.5 教学模式设计:在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思路指导下,针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课程框架,设计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实施模块式教学,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构建适合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加强互动与协作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2.6 课程内容设计: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并增补适当的教学资料。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院校特点,划分教学模块,分配和安排教学课时,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教学内容设计:
2.6.1 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基本教学内容设计: 2.6.1.1 听的技能:①理解所听材料的主旨或要点;②理解具体信息;⑧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说话人之间的关系等;④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2.6.1.2 说的技能:①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有关业务提出问题和简短回答;②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变措施。
2.6.1.3 阅读技能:①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②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③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意思;
④根据上下文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⑤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⑥就文章内容作出结论;⑦快’速查找有关信息。
2.6.1.4 翻译(英译汉)技能:①正确翻译一般语句,符合汉语习惯;②正确掌握被动旬式的译法;③正确掌握倍数的译法;④正确掌握定语从句的译法;⑤正确掌握长句的译法。
2.6.1.5 写的技能:①正确使用所学的词、词组和句型;②语法及标点使用正确,句子结构完整;③句子意思清楚,符合逻辑顺序;④注意连贯性,正确使用连接手段;⑤正确套用或使用常见的应用文格式。
2.6.2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自始至终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实践教学的内容有英语基本技能实践、校内实训基地的模拟和仿真实践、企业和就业岗位的实习等等。这些实践内容的设置和开发,可以和企业人士和有行业背景的专门人士一起进行,使实践的内容有利于体现职业能力需求和培养职业岗位准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核心能力。
2.6.3 行业英语阶段教学内容设计:在基础英语阶段以后,实施行业(职场)英语的教学,内容为应用阅读、应用写作、口语交流、翻译实讯、求职英语实训等的强化。
2.7 课堂教学设计:范畴包括教学目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重点难点、授课形式、生生、师生互动设计、教学内容概括、兴趣延续、能力发展等。课堂教学设计产生的结果是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活动(而不是用传统的偏重讲授生词的方法),让学生很自然地习得语言知识,并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课文的表层意义,进而深层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给学生提供一种是好的实践、成长的条件和氛围。
2.8 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思维导图、情景教学、模拟实训等。
2.9 教学资源设计:除了精选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外,各种英文报刊杂志、应用文写作材料、网络资源、影像资料等都可以成为高职英语教学资源。
2.10 课程考核设计:改变单一考核模式,采用多元评估的考评体系:除了考核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情况、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到课率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等以外,还可以结合学生自由性、开放性的考核和认证情况,比如小论文的撰写、参加英语演讲,写作大赛及参加口译资格证书等被社会认同的相关资质考核等等,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例,淡化A、B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变用终结性评价决定一切的局面。
2.11 教学管理设计: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管理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监控和检查,确保高职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文档管理工作。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落实、指导及监控过程,落实相关硬件和软件建设的资金和建设计划。
3,和课程相关的能力目标设计。
3.1 课程目标设计:掌握“中等技能”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注重发展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在职场交际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沟通,真正达到高职英语课程基本要求所规定要达到的水平。
3.2 能力目标设计:具备用比较正确和流利但不是很复杂的英语有效地在职场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能力并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3.3 知识目标设计:掌握适合上述能力目标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而不是成为A、B级考试和CEB4考试的机器。
篇10
【关键词】社会资本 经济转型 城市贫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现象成为中国一项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城市扶贫工作,然而城市扶贫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对于为什么中国城市贫困现象高居不下,中国城市贫困现象高居不下是否与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存在某些致命的缺陷有关等问题,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对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理论基础、手段和途径进行反思,力图重建中国经济转型期城市反贫困思路。
一、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特征、理论基础和缺陷分析
1、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特征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严峻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扶贫主体上,以政府为扶贫主体。政府是扶贫资源的控制者,它主宰着扶贫计划制定、实施、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体现了自上而下的特征。(2)扶贫内容上,以物质资源救助为政策核心。“送温暖工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无一不是以物质资源救助为主的特征。(3)政策类型方面,目前的扶贫政策基本上属于消极性扶贫。
2、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理论基础
目前中国政府扶贫政策这些特征与其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有关。(1)市场失灵论。市场失灵论认为贫困现象是市场竞争的副产品;贫困现象具有比较大的外部性,这种通过非价格因素将负面影响强加给社会的外部性现象,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反贫困问题是一个公共物品的问题,具有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特征。(2)狭义资源论。狭义资源论所指的资本有具体的物质形式如土地、劳动力、资源等。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把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学分析之中,人力资本的提出实现了“资本”向广义的扩展,使资本成为了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后来“新经济社会学”提出了“社会资本”,因此在广义资本的子概念群中,出现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划分。综上所述,市场失灵论明确了政府在中国城市扶贫中的地位和责任。狭义资源论明确了中国城市扶贫的核心内容。据此,贫困是指在物质资料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因而扶贫主要是解决人们的物质资源的匮乏。
3、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缺陷
从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特征和理论基础来看,其缺陷是十分明显的。(1)扶贫渠道的单一化。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是在市场和政府的二维框架中里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限制了其他扶贫渠道功能的发挥。(2)夸大政府的能力,忽视了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在城市扶贫问题上,政府失灵表现在财力约束、能力约束和激励约束三个方面。所谓财力约束是指国家财政有限;能力约束是指政府工作人员腐败现象和政府信息失灵,使得有限的扶贫资金不到位,即所谓的“瞄准”失灵;激励约束是指扶贫带来“等、靠、要”的心理。(3)扶贫目标的有限性。作为目前中国城市政策的核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无疑对于城市反贫困有着积极意义。但是,最低生活保障只能“救急”,而不可能“救穷”。因而最低生活保障并不等于反贫困,反贫困扶贫必须实现生存和发展两个目标。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理论基础的和实践的双重缺陷要求我们必须引进新的理论来调整中国城市扶贫新思路。
二、社会资本理论与中国城市扶贫政策新思维的转换
“社会资本”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个理论概念。总体来说,学术界比较认同普特南的定义,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的资源,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形式。社会资本概念一经提出,引起社会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关注。这是因为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无形资源(资本)的重要性,阐明了社会资本这种非货币形式资本也和货币形式资本一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而超越了传统的狭义资源(资本)论的缺陷,使人们更加注重在广义资本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框架中思考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扶贫主体间各种资本之间和治理机制之间相互协同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市场、社区三大资源配置主体的之间协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大资本之间的协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大社会经济治理机制之间的协同,从而超越了传统的“市场万能论”和“政府万能论”的缺陷。
社会资本理论为我们反城市贫困思路的启示在于:第一,建立综合性的城市反贫困手段和目标。根据世界银行的说法,“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包括缺少发言权、权利和被社会排除在外。”也就是说,造成贫困的真正原因是能力剥夺以及机会的缺乏。实现有效的城市反贫困,应该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大资本之间的协同,既要满足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的物质需求,更要促进城市贫困者的社会参与,在社会参与中锻炼和恢复自己的竞争能力,把握获取收入的机会,融入主流社会防止走向边缘化。第二,建立综合性城市反贫困机制,形成国家、市场和社区(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框架。第三,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城市扶贫中的独特优势。世界银行在中国许多成功的扶贫项目检验表明,一个成功的扶贫行动所使用的资金很少,关键是促进当地人广泛地参与发展实践,形成社会资本。鉴于中国政府财力的薄弱和贫困人口规模的巨大,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法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机制,而政府借助社会资本,可以弥补政府能力和财力不足。
三、当前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与解决方法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限制了社会资本在城市扶贫中作用。因此要发挥社会资本在城市扶贫的作用,必须分析当前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与解决方法。本文借用武考克的理论来分析问题。武考克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种理论综合与政策构架》一文指出,“镶嵌”和“自主”构成了社会资本的维度。根据镶嵌(整合)和自主(链结)的高、低不同发展水平的相互组合,武考克分析了四种社会资本形态:低整合―低链结、高整合―低链结、低整合―高链结和高整合―高链结。
1、微观社会资本困境
基于武考克理论,可以发现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三个方面的微观社会资本困境:(1)低整合―低链结。这是指既没有整合也没有链结的现象。在贫困问题上表现为既缺乏家庭信任,又缺乏普遍信任,其成员隔离于所有形式的有凝聚力的社会网络。城市赤贫者是这种现象的体现,他们无家可归,生活困境,他们没有任何家庭和社群资源可以依靠,只能流浪街道。在这个意义上说,城市贫困的危机要甚于农村。后者存在的更牢固的和更持久的社会网络防止这种现象的恶化。(2)高整合―低链结。这种现象是指普遍信任只是扩展到家庭成员和血亲人群,社会出现整合但缺乏链结,不存在普遍共享的社会道德和规则。其本质是愚昧的家庭依附和种族忠诚,其成员在经济进步、社会迁移中受阻,应对外来压力只能是和平对抗。就贫困而言,城市贫困者非道德的家庭主义表现为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被“锁定”在特定一个社群内(家庭、贫困者群体),只能倾向于跟自己有血缘关系亲近和相同身份的人来往,难以在不同群体之间获得信息与知识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改变自身的贫困处境。(3)低整合―高链结。这是指有链结却没有整合的状态,它出现在成员个体发现了大范围行动的自由和机会,但缺乏为其提供指导、支持和认同的稳定的社群基础。武考克认为,高整合―高链结是理想的微观层面社会资本状态。贫困社群要获得良好的发展结果,就要把整合和链结协调在一起。
2、宏观社会资本困境
武考克认为,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状况关注国家组织能力和义务与公民社会的结合及其对公民社会的反应。基于武考克理论,我们认为城市贫困者可能面临者这样几种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困境:(1)低整合―低链结。表现为既无组织整合,又无国家与社会的协作,社会面临恶梦般的无政府混乱状态。(2)高整合-低链结。政府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勾结在一起,腐败、侵犯基本人权掠夺社会财产,政府是无赖的政府。(3)低整合―高链结。表现为政府基本自律,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关心不足和公民的要求反应缓慢。这样的政府是弱小的政府。黑帮和其他组织为私人提供公共制度无法提供的保护,武考克认为,高整合―高链结是理想的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政府是合作、负责、灵活的政府,国家是一个发展型的国家。
3、解决方法
根据武考克观点,我们认为有关缓解贫困的政策主要不是解决基本的培训和基本的投入而是要解决社会资本的困境。(1)宏观层面,政府应该矫正制度,提高制度质量,为扶贫工作提供良好的宏观社会资本。制度质量的主要标志是公平、效率。制度公平要求消除由区分性别、民族、种族、地区和社会地位而造成的社会障碍,扩大城市贫困者的经济机会和政治机会,防止由此导致的制度性贫困。制度质量有效要求防止制度失控(无能政府、弱小政府)和制度过剩(无赖政府)现象,提高政府的扶贫责任、能力以及城市贫困者的经济能力和政治能力。(2)微观层面,实现城市贫困者的组织化。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城市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关系日益简化,亲属网络的社会支持作用减退;城市邻里关系日益淡化,不利于贫困者获取支持;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使得贫困者的社会资本急剧下降;城市贫困者由于身处边缘地位,社会交往受阻,出现自我疏离倾向,不利于他们积累社会资本;主流社会对城市贫困者缺乏全方位的关注,这不利于形成贫困者与社会有关机构和人员的密切关系,从而不利于培育贫困者的社会资本,整个城市社会诚信水平的下降,使得包括贫困者在内的城市人口的社会资本普遍衰减。因此,城市贫困者必须通过建立内部高度整合、外部高度链接的组织接近社会资源,改变城市贫困者的物质、精神、政治与主流社会的隔阂,寻求内部和外部双向的脱贫致富网络。(3)宏微观结合方面,突出解决政府与贫困者组织关系、贫困者组织与其他组织关系问题。在传统的扶贫体制中,政府设计、组织扶贫项目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政府与贫困者组织权责的非对称性。为此应该建立政府与贫困者组织的伙伴关系,其目的在于形成一种信任机制、纠错机制和贫困者自我发展机制来解决扶贫目标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由于贫困者组织是一个弱势组织,难以和其他组织进行有效的资源信息共享,政府应该帮助促成贫困者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来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
- 上一篇:关于住房公积金的政策
- 下一篇:市政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