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6 17:4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在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学生服务中融入创新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文章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胜任特征 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1995年,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职责与义务。高校辅导员常年工作在学生第一线,是学生最直接的指导者、教育者、培养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师资力量之一[1]。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及培养特点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型人才,不仅需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更需要的是善于汲取新知识,活化和综合运用知识,要具备追求创新的意识,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机会的敏感性和勇于开拓的创新能力[2-3]。
人的创新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能够直接传授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人格特征,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指人格具有一定时期内相对的稳定,发生变化较为缓慢,须在较长的时间内方能显出变化的效果,从而决定了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格的可塑性指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人格中的各种特质都有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变化,人格特征的可塑性为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其形成是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结果,是在饱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氛围的环境濡染下,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不断生成的,是通过人们对己、对人、对事的稳固的态度体系的建立,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实现的。
二、创新型培养人才体系中辅导员的价值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已有50多年历史的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又是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任,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学习情况、性格特征、心理变化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辅导,创新教育,素质提升[1]。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辅导员能否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真正领悟国家、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标准的内涵,准确全面地把握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积极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并将之应用至实践工作,在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学生服务中融入创新教育,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败。
三、胜任特征理论下的辅导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辅导员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较少,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辅导员的作用和价值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辅导员参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4]。辅导员队伍创新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辅导员创新能力的选拔、激励、竞争及考核机制匮乏,辅导员自身创新能力自我培养责任感和动力不足等,远不能够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5]。
西方的胜任特征理论为更好地挖掘和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胜任特征定义为:“一个人所拥有的导致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潜在的特征。”通过测量胜任特征,能够明确区别出优秀绩效执行者和低效率的绩效执行者[6]。基于胜任特征的角度来探索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现状和影响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的因素,从实践层面探索辅导员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B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将为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培训、考核及评价现状的调查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管理和培训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将对我们顺应当前形势,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胜任特征培养辅导员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将为选拔、任用、培养和考核高校辅导员提供指导工具,从根本上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创新能力,并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最大化地发挥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范勇,耿乃国.浅谈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社科纵横,2010,25(02):158-159.
[2]徐红梅,于益芝,王莹,等.研究型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05):601-603
[3]郑惠珍.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9-50.
[4]张艳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辅导员工作的思考与探索[D].济南:山东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应用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规模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改革完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着力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教育必须为适应新形势而进行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不仅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应特别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习惯的养成。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主要原因是大学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较为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掌握基本技能,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自学、应变、交流、创新能力等[1]。而高校传统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以及构建科学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既是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需要,更是高校推进自主创新,谋求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自我超越,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因此,培养大批应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大众化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不同于精英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有别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而是两者都要有所兼顾的科技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在掌握现代技能的基础上,具有实际操作和灵活创新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和勇于担当的魄力。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通过在大学深造,获取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引领社会、服务社会,能够通过生产技术与新工艺等手段进行产品创新,从而在提高科学管理与创新产品科技含量方面创造价值。(3)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强,因其创新素质、知识、能力结构是在应用和创新的基础上搭建的[3]。
1.2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一切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技术革新都是在原有科学基础上开拓和创造出来的,都和以往的学术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也都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学生占有的知识量越大,知识积累越丰富,思路就越开阔,就越能激发其创新思维,释放创新潜能。应用创新型人才理想的知识结构,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然而,科学技术越是向前发展,各学科间知识越是相互渗透和综合。若应用创新型人才没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就很难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边缘学科的兴起,很多高端技术的发展常常需要许多不同学科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因此,应用创新型人才要有扎实、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新颖的前沿知识,这是应用创新型人才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其进行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及产品创新。
(2)拥有独立的人格。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人,一般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立的观念,敢于标新立异,具有独到的见解[4]。看待问题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有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勇于向世俗挑战,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自己的独创性,这是应用创新型人才所必需具有的人格特征。
(3)浓厚而广泛的兴趣。兴趣是创新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使人沉醉研修,废寝忘食,使人超越自我,提升素质[5]。其对创新活动的意义在于当遭遇挫折时能使人继续前行。创新之路可谓充满了艰难险阻,焦虑、失败接踵而至,挫折如影随形,当初的想法可能经不起别人的挑剔,创意独到的发明可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但对于一个兴趣广泛而持久的人,面对困难具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和毅力,这些失败仅仅意味着再一次努力的开始,使飞翔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
(4)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人们探究未知,实现创新的前提,是推动创新的源动力。求知欲促使人去探索科学、探索真理。因此,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和灵活的应变力是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6]。
(5)积极的创新思维观念。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拥有再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人类的创新活动也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创新活动的领域最多只是知识的一般性迁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使人们走出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解放思想,不拘一格,不落俗套,敢于挑战旧理念,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的行动方式。
(6)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个人能力开发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更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条件。绝大多数创新活动是建立在多学科融合基础上的创新,因此,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团队合作精神是应用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2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创新模式和体系,以追求学科体系完整为特征的基础研究培养模式已不适用。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模式,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确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充分显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色。
2.1 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学校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新的驱动力。要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修正,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相互协调的大学制度体系,形成更加有利于产出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制度环境;更加注重以目标为导向的体制改革,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完善,着力构建学校、院系和基层学术组织顺畅高效的三级管理体系,形成各层次主体责权利关系更加明确清晰的管理体制;着力推进激励与约束、竞争与合作、考核与评价等机制的不断完善创新,形成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有利于学术成长和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
2.2 教育理念创新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宗旨是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综合素质为培养重心。首先要构建科学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重新修订,及时把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融入教材,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其次要建立新型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7]。研究型教学是相对讲授式教学而提出的,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为目的,将研究与学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中的研究及在研究中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师生间、生生间的研讨中不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应用创新的能力。
2.3 培养模式创新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要遵循“强化基础、注重创新、突出特色、以人为本”的方针,从培养模式入手,实现向更注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注重满足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转变。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需要有适宜的阳光、土壤和水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满足不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还需要为其成长搭建平台。因此,通过加大开放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对毕业设计的方式、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模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多种新型实习模式,如假期实习、顶岗实习及半工半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其中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素质全面,既有理论又有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基础,以高等学校为中心,将教学、科研、生产融为一体的科技工业园区,则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缩短了理论成果的转化周期,从而极大地激发教师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像美国的硅谷、我国的中关村等就是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促使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企业和高校各自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离不开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同样,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也离不开企业这个绝佳的第二课堂。最终,形成企业与学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4 教师队伍创新
教师既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材的引路人,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8]。目前我国高校师资管理体制有一定的缺陷,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存在着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而这些有悖于大学学术融合与交流。因此,要培养真正有思想、有创新性的学生,首先必须从教师聘任进行改革,实行开放办学,从国内外引进有研究能力和学术精神的人才,遵循“积极引进,优化结构,严格要求,精心培养”的原则,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真正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加强优秀拔尖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广大教师学术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教师职务聘任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强化队伍建设,加快各类人才培养。其次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逐步使教师从原来的经验型变成科研型和创新型。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既可以实现科研过程教学化,也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此外,要善于营造丰富多彩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
3 结束语
应用创新型人才是融合了较高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经验于一身的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技术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传统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环节,而且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因此,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调整教学培养计划,构建科学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胡新谱.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96-198.
[2] 王蕾,王秀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47-649.
[3] 石金峰.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8(7):29-31.
[4] 赵国忱,米志强,纪学忠.测绘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特征[J].辽宁高职学报2009(12):16-17.
[5] 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6] 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篇3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1]。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掌握知识是前提,应用知识是根本,创新知识是关键[2]。知识创新决定一国经济成败并进而决定其综合国力。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就我国来讲,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战略选择必将对于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对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来讲,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样重要。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西班牙、法国之后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正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客源国。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中国旅游业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和矛盾,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发展动力必然转向知识创新来驱动。中国旅游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的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旅游高职院校是旅游院校的主体,必须通过建设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国内外对于创新型教师的研究是与对于创新型教育的研究相伴而生的。1937年,R・史帝文森在通用电气公司为技术人员开设了创新工程课程,这可认为是创新教育的开始。此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南加里福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均开设了创新工程的必修课,创新教育正式进入了高等学府的殿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创新型教师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对创新型教师的内涵特征、评价体系、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构想,如托兰斯关于创新型教师条件的研究,加德纳关于创新型教师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米勒关于创新型教师行为特征的研究等。在国内,自80年代我国全面引入现代创新教育理念以来,创新型教师培养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内最早提出“创新型教师”概念的是姜瑛俐、李祖超,他们对“创新型教师”概念解释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此后张秀琴、何伟纲等阐述了许多基本问题[3]。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内涵及特征形成了一些共识,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指:在相关的教育和学术领域内个体思想业务素质好、知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整体结构优化、既能进行自身知识创新又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师队伍[4]。具体到旅游教育领域,目前系统研究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学术成果较少。因此,进一步探究旅游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寻求创新型教师培育与激励的途径,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旅游高职教育中需要创新型教师
旅游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旅游业产业特性和运行规律的深刻影响。这就决定了旅游高职教育创新型教师既具有创新型教师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概括而言,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教师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创新性。具有创新意识、理念和思维,站在旅游业发展的最前沿,敏锐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独创性的思维,开拓性的行动来从事教学、科研和实践。
2.示范性。具有高尚的品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影响和带队其他教师、其他团队投身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团队性。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化条件下,创新是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服从和服务于团队的需要,在合作中实现个体价值和成长。
4、复合性。既对学科有全面的认识,拥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知识面广,具有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交叉渗透;不仅具有理论和科研创新的能力,而且要具有教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5.实践性。具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超强能力,包括实际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能力。旅游业的产业特特及其对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实践性在旅游高职教育创新型教师特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6.开放性。旅游业天生具有跨地域、跨国界的开放特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思维和国际视野,用成熟、开放、宏大的国际视野主动自觉地了解世界,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5]。
在现实的旅游职业教育中,由于若干因素因素的存在导致已有的师资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要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就要基于这些应具备的特点而展开,具体需要的机制叙述如下。
三、为创新型教师培养构建平台
旅游高职教育创新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旅游高职院校要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就必须首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国际化合作平台”两大平台。
(一)产学研合作平台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是旅游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全新途径。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产业、院校和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构筑无障碍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旅游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关键是实现两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要实现这两个结合,就必须在院校、企业和产业之间搭建一个紧密性的合作平台,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企业管理的最新需求,从而产生创新性的思想、观念、方法、成果。因此,产学研合作是旅游高职院校打造创新型教师团队的最佳平台和途径。
(二)国际化合作平台
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国际平台上培养人才,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旅游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高职教育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只有这样的师资,才能培养出具有全球观念、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学术研究都是世界性的。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必然会催生知识创新,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因此,旅游高职院校要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就必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构建国际化合作平台[6][7]。
四、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机制
(一)动态规划机制
创新型教师培养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保证,也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旅游高职院校必须把创新型教师培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认真研究其规律和特征,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依据市场需求和学校长远发展建立动态规划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目标及其依据,建设内容及其重点,实现的步骤及其途径等。这一机制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前瞻性。符合旅游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引领作用;二是科学性。符合旅游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师培养的内在规律,对创新型教师现状和建设环境精确把握;三是动态性。能够适应旅游高职教育所处大环境的变化、学校条件的改善、深化改革的需要和高校总体规划的调整而进行相应的修正;四是可操作性,符合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实际需要,切实可行[8]。
(二)培养培训机制
建设高水平创新型教师团队,建立健全培养培训机制是关键。旅游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建立学习培训体系,实施有计划、大规模的培养培训,全面提升创新型教师培养水平。
1.实施岗位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上岗培训、学习交流、短期培训、学术休假、国内外进修,从经费、时间、待遇等方面给以保证,加强对教师创新意识、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教师加快知识的更新,不断充实新的知识,增强知识厚度,扩大知识视野,为提高创新能力提供雄厚的知识基础。
2.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按照学科发展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
3.实施海外进修计划。建设高水平创新型教师团队,必须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每年选派和推荐部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出国进修深造,不断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4.实施顶岗实践计划。遵循旅游行业特点,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一线调查研究,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需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对教师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予以奖励。鼓励教师和企业联合做项目,并将成果及其转化效益纳入教师职务评聘、收入分配和考核评价体系。
5.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抓好作为后备军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研究机构研修学习和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一帮一”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把青年教师骨干安排在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位置,鼓励他们从事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和研究。
(三)师资引进机制
师资引进是加快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旅游高职院校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新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重点引进三类人才:首先,实施高水平创新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通过引进创新能力和影响力强、成果突出的优秀人才,带动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实施行业精英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具有旅游业高层管理任职经历的师资,将行业最前沿的管理实践引入课堂。第三,实施海外优秀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国际化战略,将人才引进的视野扩大到海外,面向全球延揽精英,吸纳优秀留学人员来校任教,吸引具有不同文化和学术背景的海外人员来校任教。
(四)竞争激励机制
激励竞争机制是高校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有效保障,是激发教师创新意识的催化剂。为此,学校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舆论引导,加大表彰奖励,营造爱护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使全体教师以学习为荣,以创新为荣。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员竞聘、竞争上岗、职务聘任、项目竞标等制度,使教师的创新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与教师的创新能力、业绩水平、贡献大小挂钩的薪酬体系,使人才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
(五)协作共享机制
就培养模式来讲,人才引进、自主培养和协作共享是创新型教师培养的三大模式。由于创新型人才具有稀缺性和培养过程长周期的特点,决定了协作共享模式必然成为高校提高教师队伍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旅游院校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型人才观念,确立学校与教师的新型劳动关系。通过无固定期限合同、中长期合同和短期合同等形式,通过长期聘用、短期合作、聘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方式,使其它科研院所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实现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共享。
(六)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创新型教师队伍运行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创新型教师培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旅游高职院校要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建立科学公正、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主要由岗位职责考核指标体系和创新项目考核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要根据岗位设置目标以及特点,建立分类考核体系和方法,既要考虑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也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既要保证考核评价工作的常规性、规范性,又要充分尊重教学科研工作规律,适当延长考核周期,鼓励教师潜心研究、深入探索,努力出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9]。
五、结语
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旅游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旅游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其基本特征,构建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合作两大平台,建立动态规划、培养培训、师资引进、竞争激励、协同共享、考核评估六大机制,不断提高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世界经济合作组织.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R].
[2]徐琴,江西社会科学[J],2006,(6):15-19
[3]王婕.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综述[M].新财经.2010(11):304-305
[4]施宙,左守志,梁燕平.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高校师资队伍的内涵与特征[M].科技创业月刊.2010,(3):23-24
[5]沈传缘,陈艺瑛,韩维仙等.高等院校创新型师资内涵和特征研究[M].华东经济管理.2001,15(6):161-162
[6]卢铁城.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1,(11):17-18.
[7]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物流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55-03
为推动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的物流人才成为其核心动力。近年来,国家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中长期计划以增强人才竞争实力,国家教委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的要求。从人才市场看,企业缺失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流人才。因此,立足于市场需求,结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建立科学的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成为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及物流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国内。国内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研究如何从不同角度与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徐玲玲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1]。刘丹通过对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从课程教学改革、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产学合作教育等方面入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2]。赵晓丹等以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教师、学生、专家相结合,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基地实习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3]。卢海燕针对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其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及评价机制[4]。孙慧以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为基础,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5]。马乐等以物流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能力结构为基础,对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讨[6]。另一方面,研究如何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张运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为前提,提出了理论知识、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7]。林B嫔等在分析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构筑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物流实践教学体系[8]。周泰等总结了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现状,提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措施[9]。孙卫华,王成林结合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专业培养目标,探讨了物流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10]。
2.国外。国外的物流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大学物流教育、物流职业教育、培训及从业资格认证。其物流实践教学有三个典型模式:①德国。其特点是“双元制”培养体系。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进行物流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际,大大缩短了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②日本。其特点是涉猎广泛、不拘一格。日本的大学专业课课程设置不仅强调多元化,而且突出特色,可以适应物流领域的多方位需求。另外,企业和物流协会也非常注重物流人才培养与培训。在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下,形成了完整的物流教育和培训体系;③美国。其特点是兼顾学位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全方位教育体系。美国既重视正式的物流人才学历教育,又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物流从业人员从业前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在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的倡导下,美国建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职业资格。
综上所述,国内外主要从培养目标分析、教学体系构建、教学体系评价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以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分析为指导,从不同视角出发构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或针对我国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践教学体系提出改进建议。本文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分析物流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特征。基于此构建创新型物流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最后提出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体系。
二、创新型物流人才特征分析及其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
1.创新型物流人才的特征。专业物流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熟悉物流流程,精通供应链管理,具备创新物流方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规划方法和优化理论,对物流工程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在各个行业领域能有效结合物流与本行业、企业的经营特点,为企业创造价值。综上,创新型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特征有: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并能对基础理论融会贯通与灵活应用;其次,具有突出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在物流环节进行设计和创新的能力、设计和优化物流系统、分析和解决物流系统实际问题;此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很好的专业知识自学能力和很强的适应性,在工作中能科学将物流结合行业或企业的特点,创造性的解决具体问题。
2.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结合创新型物流人才的特征与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构建逐级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应特别重视基础性实践课程、实践环节和课外实践活动设置。首先,基础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一环节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础实践能力。其次,在实践环节,实践课程设置应重视对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综合类课程设计,如物流信息技术与数据库课程设计、供应链一体化设计和优化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课外实践环节设置的竞赛活动和科研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研究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逐渐强化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型物流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对实践教学体系提出的要求,借鉴国内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如下。
1.基础性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重要的基础环节。与理论课程同步的基础性实践课程可采用⒎⑹剑鼓励学生互动讨论、尝试创新,成为主动学习的人。该部分包括基础实习、实验和设计性课程设计。基础实习可开设金工实习、物流技术装备实习、供应链认知实习、国际货运实训等,基础实验开设基础机械实验、电子电工实验、上机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设计性课程设计主要由机械设计、物流装备设计等组成。其中,物流技术装备实习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物流装备实验室或物流场站、港口等地,了解各种现有装备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条件。国际货运实训是在学习了国际物流学之后,采用参观实习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国际货代的基本工作与责任。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将机械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过程,包括减速器设计等。物流设施规划课程设计是结合设施规划理论与题目数据相结合,进行厂房总平面设计工作。物流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结合机械设计原理和给定题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流设备设计,如带式输送机设计。
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课程应以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其包括综合性课程设计、物流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性课程设计可以开设供应链优化设计、Matlab仿真设计、物流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算法设计、物流工程仿真课程设计等。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同时提倡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寻找研究课题和项目,为毕业论文撰写打好基础。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成果体现,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保证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书写科学技术报告的能力。
3.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是物流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学生结合工作及参赛需求和专业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持续自主学习能力。课外实践活动有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组成。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专业指导老师对大学生竞赛项目加以引导。主要包括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和物流设计大赛。该专业对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较为重视,每届都通过校内选拔,选派优秀学生与老师积极参与,并已取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专业老师引导学生参加创新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申报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效果良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在专业老师鼓励和引导下,组成研究团队,使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创新型本科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
实施保障是保证教学体系有效实现的重要环节,因此保障措施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实的关键。
1.实习基地建设。①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证。国内高校应建设物流工程仿真实验室、物流工程模型实验室等,提高实验室利用率,通过参观与实践提升教学效果。此外,高校应将科研基地等优势资源向本科生开放,为本科生开设科学探究类课程和实验课程,指导本科生在基地开展创新研究、毕业设计训练等活动,接收高年级本科生进入研究团队进行课题研究。②校外实习基地,校外生产实习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学校应积极联系,与乐于接受和培养高校实习生的实习单位建立好的合作机制,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中,发现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物流问题,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条件。
2.师资队伍建设。①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对于创新型物流工程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为教师提供到物流企业学习、调研的机会,培养一批既懂物流基本理论又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规律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实践创新型物流工程人才提供保障。②专家和优秀企业家走进课堂,学校可聘请行业专家与物流企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学生座谈交流,这种零距离的交流形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下企业人才需求与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让学生更加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早进行有意识的知识储备。
3.制度保障。在制度保障方面,应建立科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改革以往对学生只注重知识的单一考核制度,还应重视学生平时上课与完成作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建立更客观、系统的教师评价系统,在对知识的传授结果考核的同时,还应考核授课的态度、方式与手段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培养出满足当今人才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本文根据创新型物流人才特征分析及其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构建了符合市场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三维实践教学体系,并针对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保障措施。该体系能为高校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有效缩短高校培养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差距,在一定层面上解决高校物流人才就业难,企业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本文τ诒U咸逑笛芯坎还蝗面,着重强调了实践环境、师资队伍和制度激励的建设,对学生主体考虑的较少,希望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弥补不足。
参考文献:
[1]徐玲玲.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保障[J].物流技术,2013,32(4):273-275.
[2]刘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11,30(8):142-146.
[3赵晓丹,吴春华,周振,等.构建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206-209.
[4]卢海燕.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实验实践教学,2013,(10):183-184.
[5]孙慧.物流工程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物流科技,2010,(1):141-142.
[6]马乐,李楠,张莹莹,等.基于能力结构的物流工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析[J].物流科技,2013,(1):31-35.
[7]张运.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10(3):22-23.
[8]林B嫔,张晓西.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4,(6):11-12.
篇5
一、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时代特征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旨在主动适应国家战略要求,积极服务行业企业需求。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结构、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渗透的工程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现实需要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与要求,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如下特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运用和集成科学知识,发现并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终身学习能力,以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为己任,积极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是将其特征转化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规范化,一般将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三种:知识、能力、素质,但三者并不是平行等位的概念,而应将素质作为上位要素,以素质培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能力、道德等培养规格,并且将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规格内容的主线贯穿始终。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各国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界定,但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拓展上却有着共识:强调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实施重大工程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要具备能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应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人才培养规格构成三要素和拓展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分为核心素质和拓展素质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界定。但不同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不同而各有侧重,主要表现在专业领域的要求有所不同。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素质包括: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专业与工作态度。拓展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身心素质。
1. 多维知识结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应为“T”字型结构,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宽广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方面,扎实的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工程科学原理等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精通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熟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系统;熟悉专业领域技术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广泛涉猎除本专业之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修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除能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提升情商外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多学科知识的多维交叉更有利于发现创新点,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工具性知识方面,应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熟悉各类应用软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能力。
2.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想在工程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重视实践,具备坚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当今从事科技工作,既要精通理论研究,又要具备技术开发的实践能力,在动手过程中发展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开发新技术,在新技术中开创新的应用领域。
理论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发现实际的工程问题并进行有效探索和实验的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具体设备的研制和设计以及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方法。
设计操作能力。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能,提出问题,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自己设计实验和研究方法并提出假设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资源并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具备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能熟练操作本专业领域的基础设备。
专业运用能力。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是指其掌握专业理论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综合能力。具有在工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环境等方面问题的工程综合能力。
3.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由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最终是要在其所从事的领域有所突破,获得创新性成果以推动工程科技发展,因此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意识。善思、善问、勤奋、坚韧,勇于探索,对创新活动有热情、有信心,勇往直前。另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思维。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进行独创,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观点。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首先是以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技能的内在整合为基础,突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以此培育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内驱力、科学的价值观、优秀的创新品质和个性,以及新颖独特的创造思维。具备明晰的战略意识、敏锐的市场嗅觉、成果转化的产权意识和实用的工程化技能。
4.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包括工作与专业态度,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领域的中坚人才应具备现代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具体表现在:良好的工程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等现代工程意识和伦理道德,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开拓意识、主动从事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开阔的视野。
5.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5个方面: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勤学、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善于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利用网络、书籍、与他人交流中学习知识技术的能力。职业规划意识。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职业倾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职业规划技巧,准确定位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长远规划。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一个人能完成所有的事情,需要团队协作。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应具备协调团队内部各方关系的能力,既要维持团队凝聚力又要保持自己独立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一个人不可能只做一件事情,这就需要具备分清问题的主次和缓急,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还应具备规划自己时间分配的能力,即保证短期内的工作高效完成,又对整体工作有具体规划,不浪费时间。表达和沟通能力。清晰流畅的表达既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也是表现自我,展示研究成果的必备条件。因此,每一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应掌握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技巧、基本的写作技巧、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6. 道德品质及身心素质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服务国家的责任感,也应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诚信守法;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勇于承担的责任心。
要求具有健全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向上、乐观、大度、灵活、坦荡的胸怀,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具有攻坚克难的耐力,具有“止于至善”的卓越追求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分类及其培养规格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在2010年的《工程科技人才的调查报告》中将新时期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分为三类:“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型、“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型、“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型,这是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的分类。
从我国新型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看,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我国在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种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以科技研发为主的研究导向型工程科技人才;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为主的专业实用工程科技人才;以多种专业知识交叉应用为主的技术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以创新设计为主的产品创意设计型工程科技人才;侧重于创业与市场开发能力的经营管理型工程科技人才。
综上所述,可以将工程科技人才分为理论与技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产品研发与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市场开发及管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三大类型。
1. 理论与技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也可以称之为原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由于其主要方向为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及开发。其培养规格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在知识结构上要扎实掌握各类知识,能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心点”,与其相近的知识为网络向多学科知识辐射,达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深度统一。
在专业能力上突出科学研究能力,精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技写作的基本方法,掌握演绎、归纳、类比等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熟练操作基础工具和设备,熟练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和模型构建的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应具有分析与综合、逻辑与抽象、继承与创新的思维能力,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了解科学技术前沿动态及市场需求。
在专业态度上,由于工程项目都是与周围环境、安全有密切联系的,因此研发类的工程师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安全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全局意识而不是片面追求创新成果。
2. 产品研发与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这是交叉型技术人才。他们主要进行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从事工程和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其培养规格侧重以下方面:
在知识结构方面,是以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为知识基础,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并通过多元复合的实践技能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个性化与创新性的完美结合实现在工程科技过程中再创新。
在创新能力方面,除了具备创造性思维,还要有市场意识。因为产品直接面向市场需求,所以产品设计人员应深入掌握市场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解市场需求的技能,在需求中发现产品设计的灵感。产品设计人员还应具备“超前意识”敢为人先,使自己设计的产品走在同类产品的前沿引领市场。
在沟通和表达能力方面,产品设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无论是在了解市场需求中还是在与研发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时,产品设计人员都应该能够清晰简洁的表达出自己的产品理念,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产品。
3.市场开发及管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主要是从事工程管理与市场经营。其培养规格侧重于人文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方面,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管理、经济、环境、财务、法律等基本知识,在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同时还应对整个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有所了解。
在专业能力方面,工程管理人才应该侧重其管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合理规划和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协调各方利益,激发团队精神;具备全局观念,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实现整体最优化;熟悉资本运作和市场运作。
篇6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内涵;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42-2
1998年11月24日,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准确界定和鉴别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高等院校的培养人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一)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理解
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大都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成以下8个方面: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英国的大学特别是牛津、剑桥两所大学把“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代代高水平的人才。在面对新世纪经济革命的需要时,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雇用灵活性。……个人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二)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界定
我国许多专家就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比如:
吴贻春和刘花元教授在《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文章中指出“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冷余生教授于2000年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发表的论文《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中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2005年,刘泽双博士和薛惠锋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在某力而打破旧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的人才”。
由此可见,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阐释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的。课题组成员认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应该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础,融入当代社会对于创新的需要,不是静止的理解,而是与时俱进的界定。因此,创新型人才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点石成金的创新能力,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并产生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思维、新方法。创新能力具体又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如图所示):
(一)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所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则是指适应社会创造事业需要的智能结构。它一般有较高的效能性,有较强的适应性,较好的进攻性和较多的独特性。效能性,是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服务的效能高低程度,即贡献大小;适应性,是能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从一个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进攻性,是探索、开拓未知领域的能力;独特性,是浓厚的个性特色。创新人才的这种素质,具体地说,大致包含下列内容:
第一,广博的知识储备。知识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创新型经济,创新是其灵魂,但知识经济首先是以知识的生产、知识的积聚、知识的分配、知识的应用尤其是知识的更新为基础的,完整的知识及体系构成了创意形成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人们创新能力的大小。因此,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努力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尤其是知识的创新,才能为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知识支持,也才能更准确地体现知识经济的本质及要求。
篇7
一、创新型人才及其素质模型
1.创新型人才的界定。从人才的金字塔来看,创新型人才处于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素质。多数学者从“创新”“创造”的角度来界定。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理论或实践经验,能够在特定领域内,打破旧有的成规,作出突破性的创新,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正向价值贡献的人才。
2.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冰山模型。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开发和培养,首先需要将创新型人才与非创新型人才即一般人才进行区别,也就需要对创新型人才的特质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界定。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人素质可以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思维特征等,是容易被觉察和感知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被改变和发展。后者则包括价值观、社会角色和自我概念、个性品质和动机,是人潜在的、比较稳定,难以感知的部分,对其它显性素质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调节。基于此,本文认为创新型人才的胜任素质也可以从冰山模型的各层次入手来界定。(1)鲜明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也是人们常说的个性。创新型人才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如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坚韧有毅力,自信心强;有竞争意识等。(2)积极的自我观察和评价。自我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唯有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具备高度的情绪控制力,在遭遇失败时进行自我调节,才能坚持而有所突破。(3)清晰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角色感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健康人格和高尚品德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创新行为的原动力,它会驱动个人主动关注社会需求,关注现实中不合理的存在,从而不断激发其创新变革的动力。(4)流畅的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智力的核心,是在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自我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型人才通常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发现社会需求,并通过创新将想象转化为现实。(5)大量的创新实践与丰富的创新知识、技能和经验。创新观点的形成必须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之上。当然,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事实证明很多创新灵感的产生都来自于实践。
二、国内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结果
在社会创新的主流中,高校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遗憾的是,和国外高校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成分少之又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向国内55所大学各类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81份,收回有效问卷165份。问卷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展开,即当前我国高校创新类课程开设情况;创新类活动组织情况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下面根据这三个维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1.创新类课程开设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在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其创新能力培养的程度一般并不高,只有30.3%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在专业的课程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各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都还未与“创新”紧密相连。调查中有许多学生表示希望高校可以开设诸如户外实践、创业指导等课程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目前某些高校开设的课程还远远未能满足学生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要求。
2.创新类活动组织少。目前高校举办的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总体来说种类少,较单一,常见的仅限于营销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模型大赛等,调查显示有61.33%的高校举办这类的活动呈现时有时无的情况,定期举办的活动较少,其中还是以创新创业比赛居多,这样可能会导致某些专业无法得到更多的课外平台展现和锻炼其创新创作的技能。
3.教学方式停留于传统。调查显示,54.24%的学生表示课堂发散性思维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老师尽管会采取小组讨论的授课方式,但仍然会给出“标准答案”,并且学生上完课之后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较弱,思维定势现象比较严重。此外,高校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价导向仍局限重视纸笔测验、记忆背诵,忽略多元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实践能力。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窥见目前国内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问题: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式单一,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和我国高校教育一贯以来的理念有关,即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潜能及创造力的培养,可见,高校的教育理念、方式亟待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有待打破,人才评价有待多元化导向的引入。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创新特质培养对策
结合前文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的界定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要培养出有意愿、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从教育理念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创新、创新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做出努力,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
1.营造氛围,培育创新的人格特质。国外知名高校之所以能培养出大量的杰出人才,和他们的教育理念―允许学生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鼓励、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是分不开的。因此,国内高校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提倡和鼓励思想独立、学术自由,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格特质形成的良好氛围,进而实现学术创新。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将校园建设成一个具有学术氛围的学习型高校,把新观念、新方法、新理论、新事物在校园中传播和共享。
2.改变教师的评价风格,引导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创新的过程意味着困难和风险,若是没有积极的自我观察和评价,缺乏情绪控制力和心理承受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积极心理学指出: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可以习得的,大学生的解释风格有部分会从老师那里习得。因此,大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挖掘学生潜能,对自信不足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J可,帮助其增强自信,培养他们乐观的心态。
3.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人格的各项特征中,社会责任感是最核心的部分,具备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会主动关注社会需求,进而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实现创新的过程。高校应该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使学生树立感恩反哺,回报社会的价值理念。当然,高校还应给学生多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社会,认识和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在此过程中提升其社会责任感。
4.改变考核机制,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培养教师队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改变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其次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老师要做到开放性的、发散性的、个性化的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种可能性,对于有好的想法的学生要提出表扬以鼓励学生继续创新自己的思维。如此,老师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教师队伍的创新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创新性教育。(2)实施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中国大多数高校的考评制度沿袭了中学时期的制度,即在期末考前,由老师给出考试范围和复习重点,老师在出试卷时也为试卷下的每道题目背后设下一个答案,并据此进行评分。这样的考试评价制度实则大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的品德、能力和专业素养都包括在考评范围里,可适当地加大创新因素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以激励学生多参与创新性活动或者激发创新。
篇8
关键词:创新人才 开发与培育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两大特点,更加凸显知识的生产、占有与使用已成为决定一国在世界范围内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最主要因素。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世界各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采取行动,出台有关政策,争夺高科技人才。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过程中,更加需要人类的智慧,更加需要创新性思维,更加需要创新型人才。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作为我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定的五大主导产业,其拥有创新型人才的多寡、素质将直接影响我省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创新型人才的界定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按照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创新理论”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说要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去。
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具有这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即指在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科研和服务行业,系统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能解决某一领域中一些关键性技术和工艺难题的科技人才,主要包括各类有创新能力的专家、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师及相应职级的技术人员。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点:(1)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2)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3)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无论何种类型的人才都要提倡具有创造性。(4)创新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内涵都属于历史范畴具有社会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其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
(二)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1.创新型人才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还要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这是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做出创新贡献的基本条件。
2.创新型人才要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3.创新型人才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能对事物做出系统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
4.创新型人才要具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要敢于面对困难,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同时又要符合科学思维规律。
5.创新型人才要有健全、独立的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都与一个团体或一个群体维系在一起。良好的团体、群体关系可以使个人的作用得到放大。
6.创新型人才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要求创新型人才具有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创新型人才对国家、社会及人类所生存的环境的奉献精神。
二、开发、培育五大主导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虽然随着我省人才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市场化,创新型人才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得到不断完善,但放在关乎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的背景下,对照日益发展的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来衡量,我省五大主导产业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强;行业之间分布不够合理等问题依然明显,开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问题成为支撑五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转贴于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五大主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决定我省经济、社会的前进步伐,我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用人观念。打破传统的仅以学历评价人才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为在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基层技术工人创造条件;要树立“选人和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和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爱惜创新型人才,及时启用创新型人才;要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观念,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努力营造适合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的社会环境
1.政治环境。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培养能否取得理想成果,与社会的政治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真正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就必须严格划清学术与政治的界限,切实实行“学术无禁区,政治有原则”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学术领域内让创新型人才有充分发挥首创精神的广阔空间。
2.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与五大主导产业有密切联系的高校、研究所应该破官本位,立学术本位。学术组织的领导者必须是学术带头人,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2)在事关五大主导产业发展的学术领域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学术成果的鉴定,不搞少数服从多数,更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来裁决学术上的是非,要靠实践、时间、历史去判定。
3.管理环境。五大主导产业中的企业要积极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制度创新,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能够充分发挥创新型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现代管理体制,努力形成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
4.加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宣传、建设。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周光召说过:没有独特的,积极向上的,富于创造力的民族精神,就没有凝聚力,就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努力进取的,能够有所创新的人才队伍。主导产业中的企业在开发、培养创新型人才时,在注入时代精神的同时应该强调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使这些创新型人才具有自尊自立的民族精神以及注重群体利益,以他人为重,以集体为怀的高尚情趣。
(三)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市场配置体系
在创新型人才开发、培育体系当中,政府的功能应为导入功能,政府要积极创造优良的体制环境和有利于用人单位以及人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双向选择的优惠政策,将创新型人才和用人单位导入市场。从创新人才的管理体系、市场体系、法规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为创新型人才创造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得到有效激励的价值环境。
(四)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作用
主导产业企业要强化岗位培训,组织技术攻关,完善技能传授方式,促进岗位成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主导产业大中型企业办好自有的培训机构,面向本企业职工开展的技能培训。推动主导产业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本企业培养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传授技艺方面的重要作用,挖掘和整理创新型人才的绝招绝技,使其发扬光大。
(五)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高校、高级职业学校应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开发创新型人才提供后备军
篇9
关键词:创新型;教员;培养;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在军队院校人才培养中,要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员。可以说,创新型教员的培养是应对新军革和建设新型军队院校的客观需要。
一、制约创新型教员队伍成长的主要障碍
(一)传统文化中不利创新型教员成长的思想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照摧世人,但也具有追求中庸,缺乏主体性的一面。主体性是指人在自觉活动中体现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是个体自由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然途径。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对主体性教育的诋毁屡见不鲜。诸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不敢为天下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等等古训都是明证。古代学者也极力推崇“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循规蹈矩做学问,不敢突破。当洋人用大炮打开国门时,中国人还在以四大发明为自豪。由此看来,传统文化缺乏人的主体性基因是制约创新型教员队伍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客观环境的限制
一般来讲,创新的风气和重视创新是增强创新力的条件,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员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重要的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等。军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不完善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滞后导致的学校整体创新氛围的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创新型教员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客观障碍。
二、培养创新型教员队伍的有效措施
创新型教员的培养必须以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探索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途径,制订正确的培养方案,从而建立有利创新人才形成的长效机制。
(一)尊重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没有一定的外部环境,任何杰出的天才都难以有所作为。首先要尊重创新型人才的人格和尊严,理解和宽容其与众不同的创新个性。创新型的人才一般都具有与其他人不一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往往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采取传统的管理和晋升机制,往往会束缚这类人创造力的发挥,甚至扼杀创新思想的发动;二是创造鼓励创新的舆论环境。鼓励广大教员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尝试,勇于冒尖,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施展创造力的平台;三是正确对待创新工作中的失败。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尝试,成功的少,失败的多,各级领导要正确对待创新工作中的挫折,要在失败中找原因,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增强创新人员的信心和能力。
(二)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提供学习机会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青年教员往往是创新人才中的主力军,他们对物质的需求并不是很在乎,但对学习机会和创造价值看得比任何得到都要重要。比如军队广泛开展的“强军”计划,给优秀的理工科青年教员提供一定求学深造的机会,作为推荐优秀青年教员的重要举措,成为青年教员成才的有效助推剂。随着“中国特色军革”步伐的加快,广大教职人员日益认识到知识是成才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力量,因而渴望获得学习、深造的机会,客观上调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重视青年教员的对学习深造的渴求和需要,舍得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投入尽可能多的经费和物资,及时选送最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学习深造,建立有效的送学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三)成就事业是创新型教员的人生追求,是创新的不竭内在动力
成就事业,有所作为,是中青年教员的崇高追求,也是创新的不竭的内在动力。坚持因才使用,尽可能地把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有创新才能的人做最适合他的工作,充分调动和挖掘人才的内在潜能,同时要为广大教员成就事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帮助他们找项目、出成果,大力宣传他们的成果,让他们的成果转化为他们事业成功的基石,从而激发更大的创新潜能,让创新成为分院的时尚,而不是仅仅挂在口头上的说词。
(四)授予荣誉是创新教员最佳的精神褒奖
领导对下属工作的肯定通过授予荣誉可以得以体现,荣誉可以满足军人的尊严、成就、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对军人的进取心、责任心、荣誉感、献身精神具有更大的激发作用。创新型教员的培养同样需要一定的荣誉激励机制,对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创新成果的,要及时奖励,公开表彰,对于贡献突出的,还要树立典型,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宣传,激励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五)自我激励是创新型教员成长的必由之路
俗语云:见贤思齐。善于利用榜样的作用,积极引导广大教员向创新典型看齐,通过内在力量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自我激励是一种持久的内在的精神动力,是一种向比自己高的人看齐的自觉行为,只要有效树立典型,运用好这种激励方式,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报告、网络等媒介宣传典型人物的事迹及他们的成果,让广大教员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从而形成创新型人才所必须的价值观、世界观,使创新思维化为教员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篇10
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支撑对策研究
创新型产业集群己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之间竞争的本质即是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生产方式与生产效率的竞争。因此,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未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十分关键,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乃至国家竞争力意义重大。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并不平衡,集群内的知识传导缓慢、集群创新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人才结构和规模不合理是其深层次原因。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破解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按照产业集群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在特定区域高度集聚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带来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创新型产业集群可以定义为: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集群相比,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程度较高,且知识或技术密集。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拥有大批致力于创新、不断开展创新活动的创新型企业、企业家和人才;二是集群内的主要产业是知识或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三是具有创新组织网络体系和商业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和周边地区有较多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市场组织和技术基础设施等,拥有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四是具有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如鼓励企业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相互学习、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致力于创业和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等。 二、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
当前,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企业的合作网络,保证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升级,有效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培养产业集群所需的相关人才,突破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以下人才瓶颈。
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由于缺乏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无法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国不少企业购置了高精尖设备并引进了高新技术,但有的企业却出现了买得起先进设备而无“先进性”人才操作的局面。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工人不足,各行业在人才引进中不约而同地遭遇到研发人员紧缺、技术工人难找、人才流失严重等人才危机,从而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使得产业集群无法持续。
3、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由于人才聚集,凸现严重的地区落差布局,呈现条块分割
我国产业集群的布局呈现严重的条块分割,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和珠三角地区,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这种产业组织形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的落差而导致的经济落差,是因人才聚集而形成的严重的地区差异,它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在全国遍地开花。
三、推动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支撑对策
创新型产业集群应该面向本集群的发展需求,把人才资源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性力量,着眼于最急需、最紧缺的人才以及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使用、培养与引进,以完善机制、集聚优势为核心,在产业集群内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中介服务、智力流动、契约用人的新模式,从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和服务层面整体推进、相互衔接,重点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问题、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与效能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人才队伍,为实现产业集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完善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人才管理政策
(1)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特聘专家制度。为千方百计集聚和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智力,应建立产业集群特聘专家制度。根据所在行业的发展需要,特聘专家应该主要从两院院士中产生,同时,国家级学术、技术委员会和国家级学术团体中的行业领域著名专家以及本学科领域被同行公认的国家级顶尖人才,也可受聘担任特聘专家。特聘专家主要负责为创新型产业
集群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产业集群高层领导举办专题讲座,对集群尖子人才进行重点指导和培养。
(2)完善集群人才教育培训政策。完善各类行业人才参与培训教育的激励支持政策,探索与考核、评价和使用相联系的培训教育成果使用制度。加强与国(境)外的人才培训合作与交流,依托国(境)外培训机构和高等院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大力实施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等人才到高校进修学习。
(3)出台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制定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用人主体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制度,鼓励学术界、产业界优秀人才到高校从事教学兼职。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基地和技术中心。制定鼓励本领域“两院”院士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培养人才的支持政策。开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的渠道。
(4)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交流合作政策。建立产业集群各类人才流动导向机制、柔性流动机制、流动激励机制及政策体系,突破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根据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重点组织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一流、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制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建立人才和智力引进“绿色通道”,研究团队成批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措施,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协调运作的海内外人才引进机制。
3、健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人才服务体系
(1)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推动人才资源的结构调整,实现人才资源优化和高效配置。建设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鼓励支持高层次人才跨区域开展各种智力服务。
(2)完善人才统计制度和人才信息系统。集群内要编制各地区、部门及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科学完整、互相衔接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建立人才统计制度,完善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人才统计调查制度。年度紧缺人才报告,建立紧缺人才引进联系会议制度,引进紧缺和关键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建立统一、多层次、分类型的人才资源信息网,扩充服务功能,定期人才的供求信息、政策信息和培训信息,使其成为全行业人才服务的共享平台。
(3)建立人才跟踪服务机制。对顶尖、高层次人才实行跟踪服务制度,目的是了解顶尖、高层次人才的研究进展、教育和生活情况,为顶尖、高层次人才提供周到的服务,并根据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地做出政策调整。遴选高层次人才代表作为各级党委领导直接联系对象,加强联系服务。要鼓励顶尖、高层次人才与国际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保持不断的交流与合作,达到跟踪国际科学前沿,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目的,建立顶尖、高层次人才学术休假制度。
- 上一篇:事业单位内部制度
- 下一篇:卫健委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