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转课堂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9: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翻转课堂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团队合作学习(TBL);医学教育;课堂满意度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大潮席卷全球教育界,国内的大学也开始响应这股热潮,并逐渐做出尝试。然而,在迎合MOOC开发热潮的同时,我们也应深入思考传统教学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的消亡,而是需要我们探讨一种更为创新的教学模式,顺势推动大学教学改革。在此背景下,一种课堂内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又依赖于课堂互动的形式逐渐被教育界所认可。它就是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mom),也被称为MOOC 3.0。
在课堂教学方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传统演讲式的教学采用的是单向的信息传输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为信息传播源,学生被动接受。偶有学生以提问的方式反馈信息给教师,但这只占很小的比例。而辩证式的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主导,可让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2010年Frenk等人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为加强卫生系统而改革医学教育”的文章,指出:医学教育要“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转化为整合信息用于决策;从为专业文凭而学习转化为为了有效的团队合作而获取核心能力;从不加批判地接受现有教育转化为借鉴全球经验,致力于针对本地需要的创新”。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针对医学本科生的特点,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削减上课人数众多的大堂课次数,转而发展小班教学,开展辩证式的教学,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但是,中国目前的现状是高校学生人数众多,PBL所需导师人力资源庞大,经济成本较传统教学高出许多,因而在中国高校难以推广。同时,有报告指出,PBL较适合自发性强与较外向的学生,且对知识的获得与临床技能的表现不一定有帮忙。
另外一种称为团队合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方式在国外医学院校得以尝试,并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TBL是一种将成人学习理论与协同合作学习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式的教学形式。它将学生学习的目标从简单的获取知识转变为掌握学习方法,将教师的角色由“讲话者”转变为“辅导者”,同时将学生的角色由“听众”转变为“知识的探求者”,从而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医学实践中去。与传统教学相比,TBL仍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但不同的是,它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小组成员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课程预习,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测验、课中的讨论、报告,与老师以及其他小组产生互动,同时教师也须对学生学习及团队合作成果做出适当的评价,从而使TBL的学习过程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首先在医学教学中尝试TBL。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大部分研究报告都肯定了其成效,包括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增加,解决问题技巧的改进,同学间能有效沟通,改善学习成就甚至于提升国家考试的成绩,以及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PBL教学模式有更好的学习效果等。因此,从方法学本身而言,TBL在中国高校的教学中可能显得更有优势。
从形式上来讲,TBL与翻转课堂并不矛盾,但是,如何将两种教学方式恰当地结合起来使之适应中国的教学环境,尤其在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法是否可行,有待于实践研究。本次教学研究将TBL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本科预防医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学生满意度评价,以探讨该教学方法在预防医学这类医学与社会学交叉的学科中应用的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
(一)授课对象与授课内容
本次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展于2013年11月份,第二阶段开展于2014年5月份,即前后两个不同的学期进行。第一阶段的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两个班的学生:第一个班共有61名学生参加课程(大班),第二个班共有31名学生参加课程(小班)。第二阶段的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一个班共54名学生(中班)。前后两个阶段3个班的授课内容均为《预防医学》(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同一章节的同一内容;授课老师为同一人,每次课程均有助教1名。
(二)研究开展过程
1.第一阶段
(1)课前分组 在课程开始前1周完成小组分配。具体步骤为,先由助教联系班长,再由班长负责在充分听取学生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每3人一个小组进行分配。推荐给班长的小组分配方法为:按照过往综合学习成绩将全班学生划分高、中、低三层;按照性格划分为外向、中等、内向;每个小组的3名成员分别来自高、中、低三个层面,同时尽量使3个人的性格分属外向、中等和内向。若班里学生数目不是3的倍数,则将多出的1名或2名学生按自我意愿划到其中的任意1组或2组中去,使每组的学生不超过4名。
(2)课前观看视频 在课程开始前一周,将提前制作好的20分钟视频放到学校内网指定学习平台上供学生下载观看。视频内容为教师对本章主要知识点进行的细致深入的讲解,在视频的结尾给学生留下7个题目,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在下周的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课堂使用道具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号码牌,以便于识别;同时分配一套打分牌,用于给其他小组打分。电脑摇号软件,由老师操作;Excel记分表,由助教操作。
(4)课程开展过程 在上课前1周关于本次翻转课堂的程序和规则已经通过书面形式通知了学生。在上课开始的前10分钟里由教师针对本章内容进行答疑。答疑后,根据课前视频结尾预留的题目,针对每一个题目各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来获得自由陈述和答辩的机会。若抢答的超过1个组,则会通过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来决定。每个小组自由陈述的时间为3分钟,之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提问。自由陈述加提问环节限定在10分组内。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再次由老师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并答疑。
(5)记分形式 上述自由陈述和答辩环节结束后,由其他小组给发言小组打分。补充或者提问的小组同样也能获得一定的积分。课程结束时,各小组得分汇总,算作课堂成绩。
(6)问卷调查 下课前,每位同学均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翻转课堂满意度评价的问卷。问卷内容共有4个选择题目和一个开放性评论项目。4个选择题目分别为:1.你觉得本次翻转课堂的形式是否有趣?2.你认为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3.课前准备是否占用了你很多时间?4.你是否愿意本门课程在整个学期都采用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每一个选择题均有3个备选项,分别表达了正面、中性和负面的看法。
2.第二阶段
(1)课前分组 分小组和大组两种形式:小组分配原则与方式与第一阶段一致;一个大组由3个小组组成。
(2)课前观看视频 与第一阶段形式一样,并采用相同的视频,在结尾处预留的7个题目与第一阶段一样。
(3)课堂使用道具 无线即时答题器,此机器兼具抢答和评分功能,评分时可使指令发出者保持匿名,54名学生一人一部。Excel记分表,由助教操作。
(4)课程开展过程 同样地,在上课之前已经通过书面形式通知了学生关于本次翻转课堂的形式和细则,并要求每一个小组针对本章内容准备3个问题。在上课的前10分钟里仍然由教师针对本章内容进行答疑。之后,在大组内部3个小组按照各自事先准备的3个问题互相提问,并最终决胜或推选出一个小组来代表自己所在的大组进行接下来的自由陈述。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助教在各大组之间进行指导,此阶段历时大约20分钟。随后,代表大组的这几个小组分别被分配一个之前预留的题目进行自由陈述。在自由陈述后,其他各小组有机会通过抢答来补充发言。接着,老师给出15道选择题进行课堂测验,各个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回答。课堂的最后10分钟,仍然由老师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并答疑。
(5)记分形式 代表大组做自由陈述的小组会额外获得一定的积分;陈述后,其余各小组给自由陈述的小组打分,分数计入此陈述小组所代表的大组。在补充发言阶段成功抢答的小组同样由其他小组对其表现进行打分。课堂测验时,回答正确的组也将得到一定的分数。课程结束时,各小组得分汇总,算作课堂成绩。
(6)问卷调查 形式与内容与第一阶段一样。
(三)统计分析
针对前后两个阶段三个班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比较三个班学生课堂满意度的差异。因为课堂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均为有序分类变量,同时三个班的人数规模(大、中、小)也可以看作有序分类变量,所以我们采用Mantel Hansel卡方检验来分析变量之间的线性趋势。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AS 9.2软件。
三、结果
按照分组原则,第一个班(大班)共分成了20个小组,第二个班(小班)共分成了10个小组,第三个班(中班)分成了18个小组,6个大组。
结果显示,课堂人数规模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对趣味性的看法、对学习知识帮助的看法、对占用课余时间的看法、对翻转课堂的接受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趋势(见表1):班级人数越多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上表现的越低(见图1)。另外,将满意度四个维度分别与班级人数规模做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值分别为趣味性0.17,学习知识帮助0.16,占用课余时间0.22,接受性0.30,所有p值均小于0.05,表明班级人数规模与满意度四个维度均为正相关。
因为三个班是在两个不同的学期参加课程,其中大班和小班的课程采用的是同一种上课形式,而中班则采用了与之不同的上课形式(比如,每个大组出一名代表作报告,课堂上使用无线即时答题器等)。为了避免不同课程形式(比如答题器的使用)对趣味性等满意度的影响,我们对三个班进行了两两对比(见表1)。针对趣味性的看法:大班和小班的学生之间,中班和小班之间均没有差异,而大班和中班学生之间却存在差异;中班学生认为非常有趣的比例在三个班中最高(53.7%),而大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最低(34.4%)。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的看法:中大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而大班学生和中班学生之间,中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小班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的比例最高(64.5%),大班和中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非常接近。对占用课外时间的看法:大班学生和小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大班学生和中班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而中班和小班学生之间没有差异;中班和小班学生中认为翻转课堂没有占用太多时间的比例较为接近(20.4%和19.4%),并远远高于大班学生有此看法的比例(4.9%)。对于课程教学形式的接受性的看法:大班与小班之间,中班与小班之间均存在差异,而大班和中班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其中小班的接受度最高,持接受观点的比例为41.9%,其次为中班(20.4%),最低为大班(16.4%)。
四、结论与讨论
在近年来的教学研究中,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育研究者感兴趣的热点,相关的研究论文呈现了增长的趋势。在这些研究中以理论研究较为多见,而教学模式类和教学设计类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而团队合作学习(TBL)的理念则较早进入了我国教育界,并且已经较多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将翻转课堂与TBL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仍然属于较新的研究范畴,尤其在大学医学教学中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在本次教学中尝试将两种模型结合起来,并探讨此种模式的可行性――从接受者即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他们对此模式的满意度。
本次研究在实验设计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影响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的两个主要因素:课堂的人数和上课的形式。这里上课形式的区别表现为是否采用现代电子教学工具(答题器)和学生分组方式的不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组之间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上均存在着线性趋势,即如果按大、中、小的顺序排列三个班的话,班上学生的课堂满意度是逐渐降低的。但是,因为三个班级是在两个不同的学期参加课程,而且两个学期课程的形式又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无法简单地将这种课堂满意度的差异归结为班级人数规模的不同。
进一步开展分层分析可以深度理解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因为大班和小班在同一个学期进行,课上的程序和步骤完全一致,两者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的是班级人数规模对满意度的影响。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除了趣味性未受影响之外,其他三个维度均受到了影响。
在第一学期的大班和小班开展的翻转课堂单纯以小组为单位,并要求在课上作汇报,汇报的主题为课前预留的7个题目。每个小组在课前都针对所有7个题目做了准备,但是因为大班有20个小组、课堂时间有限,没法让每一个小组都作汇报,所以很多大班的学生认为这种翻转课堂形式占用了他们较多课下的时间,并且对掌握知识有帮助的正面评价比例较低(课上没有机会汇报),从而他们也不愿意在整个学期中都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大班和中班的对比则主要反映了上课形式对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因为两个班实际参加的人数相差不大。在中班的课堂上使用了无线即时答题器,这可能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因为中班采用了先分小组再组成大组,课堂汇报以大组为单位的形式,这也有可能影响到满意度的其他维度。这种以大组为单位的形式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参与性,因为每个大组只需要选出一个人作报告。同样地,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为了准备在课上作报告而形成的压力,所以也不会感觉占用了他们太多的课外时间。可能是由于中班学生参与感的降低,在中班与小班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比较中,小班的学生更愿意继续参加翻转课堂。
另外,在“对掌握知识是否有帮助”这点上,大班与中班之间的差异(p=0.701)和中班与小班之间的差异(p=0.074)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际上大班和小班之间的差异虽然有统计学意义(p=0.049),但是绝对值相差并不太大。我们看到三个班学生认为对掌握知识没有帮助的比例都在15%以下,可见不论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整体满意度如何,基本上都认为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从数字上看,三个班的学生普遍在“占用课外时间”和“接受性”上的负性评价比例较高,这可能与翻转课堂在学期末举行有关。从问卷最后的开放性评论中可以看到,两周后就是考试季,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他们并不熟悉翻转课堂这种形式,他们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准备。因此,如果我们在学期初就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较早地适应这种形式,那么就不会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
TBL和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授课模式,对其效果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尤其是在医学教学领域内,因此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此次小规模的教学改革尝试。通过本次对比研究,我们对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次教学改革实践所形成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如果想得到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教学实验的规模。因此,在本次教学实践之后,我们将在随后的新学期里(2014-2015学期)开展更大范围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中国高校大学生因长期接受应试教育故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表现在不愿意也不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较少与他人讨论交换意见;因而,在中国大学知识的传输多是单方向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总是被动地接受。翻转课堂恰可以通过授课形式的改变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的模型一般由课前(线上)和课上(线下)两部分组成:课前以学生通过MOOCS等形式开展自主学习为主;课上采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形式,比如让学生作报告、教师反馈、快速简短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来促进知识的内化。
篇2
翻转课堂作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思潮,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结合与翻转课堂相关的项目式学习、“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构建出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实施了教学实践和实验设计,最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表明项目式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关键词]
翻转;项目;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学习过程翻转过来的教学模式,又被称为“流程的变革”,其特点就是将知识传授提前和注重知识的内化。将过去需要老师讲解的知识放到课前让学生主动学习,将课后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练习的知识内化过程放到课中并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讨论活动中进行深化。随着教学流程翻转,整个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转,过去我们强调知识的传递,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传播者,以教师的“教”带动学生的“学”,这种知识传授模式在翻转课堂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项目式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
(一)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PBL。),是管理学在教育学中的延伸和应用。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学习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获取知识。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的实施”开展教学。项目式学习用于英语学习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者围绕项目而运用语言(如磋商项目计划、分析项目信息、交流思想等)皆出于真实的交流目的。依托项目的二语学习能使学生学习并运用真实语言材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弱化教师统领的学习,并可同时关注学习过程和语言产出,产生明确的成果,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满意度。PBL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外语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模式,PBL在国内外的研究实践中,展示了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潜力和优势,为依托项目的外语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主要针对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其主要内容是(:1)输出比输入对语言学习的驱动力更大;(2)把输出作为学习目标更符合学生就业需要,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侧重培养自己的部分表达能力,即说、写、译的一种或两种能力。在这一假设中,输出被认定为既是语言习得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输入是完成当下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而不是单纯为培养理解能力和增加接受性知识服务、为未来的语言输出打基础。这一理论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教学改革发展的契机,我们可以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出发,把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强调学习者“用英语做事”。
二、翻转课堂在项目式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式翻转课堂的设计笔者以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为例,初步构建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三、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证研究及分析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对象为2014级中西医结合(3)、(4)班的92名同学。本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为例,教师根据该单元的主题设计教学项目,实验历时4周,每周4个学时。研究将采取定性分析结合定量数据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测评,定性数据主要来自访谈报告,定量数据的收集采用liker五级量表(5=完全符合,4=基本符合,3=不确定,2=不符合,1=完全不符合),答案ABCDE从低到高分别赋值1,2,3,4,5分。量表将调查学习者对项目式翻转课堂态度和看法。问卷设计参考了高艳的《项目学习在大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王素敏的《大学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接受度的调查研究》。问卷的设计包括20个问题,涵盖以下两部分的内容:了解学习者对项目式翻转课堂的看法和态度、语言应用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能力。学生在填写问卷之前,已经了解了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以及教学模式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了四周的项目式翻转课堂的学习实践,以确保搜集到的实验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同时,研究人员还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以便更深入和具体地了解学生对项目式翻转课堂的态度和接受程度。进行测试后,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保留了其中的17个问题。修改后的问卷CronbachAlpha信度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公因子的Alpha统计值均大于0.8,结果非常好;对内容效度分析表明17个调查选项显著水平小于0.05,与总分显著相关,说明量表能准确地反映学习者对项目式翻转课堂的接受度,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我们对修改后的量表使用SPSS16.0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结果如上表所示。从上表看出,4个因子均值分别为4.03、4.10、4.20、4.19,均超过4,这表明项目式翻转课堂得到了大部分学习者的接受和认可。下面将从问卷调查的四个维度分别分析研究数据。1.学习者对项目式翻转课堂的看法和态度这个部分因子均值达到了4.03,这说明学习者对项目式翻转课堂总体上持接受和积极的态度。原来需要教师费时费劲的课堂讲解提前到了课前让学生主动学习,将学生通过练习和讨论进行的知识内化的训练放到了课堂中,并在进行的过程中加入了与同学教师的互动,优化了语言知识的内化。项目式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的流程中加入了项目式学习的要素,为学习者提供了语言交流的机会,而且这种交流是基于具备使用价值和交际价值的项目,培养了学习者使用语言交流的自信,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语言交流的成就感,这也是符合文秋芳老师(2014)提出的让学习者学会“用语言做事”的理念。2.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了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单项技能则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三个等级的教学目标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根据我校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提高目标”作为了目前的参考标准。采用项目式翻转课堂的目的是为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表1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认同项目式翻转课堂使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式翻转课堂并不擅长教授学习者基本知识技能,学习者在词汇、语法的准确性和意思表达的确切性方面仍然有所欠缺,我们虽然在项目实施步骤中加入了语言点强化和课堂小测验的环节,短期来看收效不甚明显。3.促进合作学习项目式翻转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合作学习。表1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学生的认可程度还是很高的(均值4.19)。合作学习来源于社会互动理论,语言学习是以学习者的交流和互动为基础的,与传统课堂相比,项目式翻转课堂更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习者之间互助互惠,彼此合作。
四、反思和启示
篇3
关键词 学生满意度 翻转课堂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4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orm of the questionnaire, research from the "forest plant"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ourse student satisfaction per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effect affects 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good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he teaching mode, but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largest, followed by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This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improvement and promotion of space.
Keywords students’ satisfaction; flipped classroo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智能手机功能的丰富和无线网络的覆盖率普遍提高,学生对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翻转课堂、微课等移动在线教育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机遇。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创新的教育形式,凭借其“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独特性收到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与老师的青睐。目前一些研究和实践者正从不同的角度对该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如在理论框架、教学模式、系统模型及支撑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使得翻转课堂也已初具规模。然而对于改革最终的主体学生来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学习体验?他们对翻转课堂的评价如何?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对翻转课堂的评价?是否愿意^续再采用这一教学模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森林植物”是一门实践性、季节性、分类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学习强化,因此,基于前期采用的翻转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思考,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学生满意度视角下对“森林植物”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素,为进一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设计
本研究根据前期在“森林植物”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时间,以及参考和借鉴其他课程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而编制了““森林植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 表,该问卷共包括四个部分,即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满意度和总体评价,四部分共25个二级测量指标,每一个指标都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测量量度,见表1。
1.1 样本的选择
“森林植物”是林业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本研究选取了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经济林培养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野生动物保护6专业涉林专业、采用过翻转课堂教学的14级、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了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经分析,样本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85,说明问卷调查是可信的,问卷结果较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见表2)。
2 研究结果
2.1 对指标的满意情况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计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计分为:5、4、3、2、1。本次问卷调查中,通过对各级指标进行赋分统计处理,得出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2.1.1 对一级指标的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教学资源满意度、教学过程满意度、教学效果满意度和总体评价四个一级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均在4以上,这说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学生整体评价良好,比较认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见表3)。
2.1.2 对二级指标的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二级指标满意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分析(见表3),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最高的单因素分别是: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内容满意、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满意、课堂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更明确、课堂讨论的氛围满意度、有效的教学模式、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分数相对较高,得分均在4.6以上。而教学资源、教学场所、网络、教学时间分配方面得分相对低。出现该结果是由于教学初期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处于建设之中,学生通过手机网络开展学习,由于受到网络流量的影响,常常导致视频播放受影响,这就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教学资源、网络条件等评价指标满意度偏低的结果。另外,“森林植物”是一门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季节性、实践性和分类性很强的学科,线上丰富的植物图片、课件、视频、标本等资源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线下的学习程度和效果,因此资源的丰富程度和质量、教学场所也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2.2 一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影响翻转课堂有效开展,并且达到学生满意的因素为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者的满意度和评价直接关系到总体评价的好坏。通过分析该三个影响因素与总体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并利用一元回归分析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教学资源与总体评价之间的关系为:Y=1.875+0.515A;教学过程与总体评价之间的关系为:Y=1.243+0.779B;教学效果与总体评价之间的关系为:Y=0.793+0.875C。由此可见,此三个一级指标与总体满意度均成正相关关系,随着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满意度的提高,总体评价也相应提高。从三个方程看,各自对总体评价的影响程度不同,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教学过程,最后为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教学场所是有效开展翻转课堂的基础和关键条件,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场所,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是提高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除教学资源外,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也非常关键,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任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分配、提供丰富和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和教学标本、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着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在三个方程中,教学效果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较其他两个因素高,这说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态度和看法,如果课堂中小组活跃度高、课堂氛围好、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较好,那么学生的总体评价就较好。当然,总体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取决于学校的教学设备、学校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以及教师的实践经验等。
3 结论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都影响着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能够提高学生对翻转课堂满意度的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学的最终效果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知。当前,“推动基于网上开放课程建设和共享的教育教学改革”已明确列入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因此,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广泛普及的个人媒体终端更有助于学习的随时随地发生。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基础,而一个畅通的、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和资源的共享至关重要,是保证翻转课堂正常实施的前提。他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空间,师生准备的植物图片、标本、视频等资源,也可以在平台中得到共享,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与分析,以减轻教师的繁重工作,以及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样,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过程也很重要,因为翻转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前学生充分准备学习知识,课堂中小组的积极讨论、教师的及时答疑解惑,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支持。大量的实践与研究证明: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时候,不是知识讲解时,而是学习遇到困难时,因为书本上大部分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能够理解和掌握的,而难点或困惑是需要老师解答的。可见,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重要性,教师教学的重点在激发兴趣和思考、答疑解惑及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等方面。因此,开展学生满意的翻转课堂需要学校及教师做出相应改革,以便推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入。
基金项目:云南林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项目“基于学生满意度视角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秋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2] 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3] 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29-33.
[4] 翟雪松,林莉兰.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篇4
一、分析学情,制作视频,点燃热情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通过制作微视频课件将课文中的知识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观看、思考、探究、自主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知识。一般而言,用于翻转课堂中的微视频一方面应做到短小精悍、新颖有趣,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发展规律,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制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鸿门宴》一文中,梳理故事情节和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是学生应把握的重难点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究动机,深化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把握,笔者通过网络搜索了相关的影视作品,剪辑其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片段,制作成微视频课件上传。然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积极思维,获得感悟,形成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然就会更容易快速地融入到文本的自主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本故事内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本的主题内涵。这样,通过翻转课堂,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视频课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拓展延伸,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深化了文本理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灵活指导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展示视频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运用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需要极大的自觉性,但大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强,因此,在翻转课堂实施初期,教师可以借助QQ、微信等网络在线交际工具,作为学生在线学习的介入辅导。教师可以将有关学生自主学习和测试方面的资源上传到群中,并以群公告的形式向学生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自由选择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展开自主学习,进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教学《鸿门宴》时,笔者在展示微视频后,设置了如下的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自主预习。①鸿门宴上发生了哪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说明。②“樊哙闯帐”是故事的,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了樊哙这一人物?作者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③ 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的态度为何不同?④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试分析文章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将学生合理分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形成自己本组的意见。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协作学习,小组创编课本剧,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故事演绎。这样,通过以问题为导向,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创编剧本、角色扮演,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反馈,迁移应用,融会贯通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后,教师应借助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展示学习成果,并开展反思学习,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问、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寻求教师的帮助。学生之间可相互交流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碰撞思维,集思广益,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拓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并以此为契机,将其迁移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让学生真正学会融会贯通。
譬如,《鸿门宴》一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总结了文中主要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刘邦的机敏精细、审时度势、知人善用,项羽的直率轻敌、优柔寡断、为人不忍,范增的老谋深算、洞察敏锐、骄横浮躁,张良的多谋善断、沉着冷静、处事不惊,樊哙的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等。于是,笔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先展示成果,交流阅读体会,谈一谈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接着,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和创新点,适当补充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最后,列举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让学生拓展延伸,对比分析,深入思考项羽这一人物形象,促进学生的深度自学。
篇5
一、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谓引导者,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还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此外,教师还会认真批改作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举个例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会按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划分的时候,笔者会有意识地保证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相差不大,还会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当小组负责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单独解决不了的问题,笔者就会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每一个小组选择代表阐述本小组的意见。如果最后学生还存在疑问,笔者就会进行统一回答,剖析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一来,就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权威性,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具体而全面地讲解知识点,所以对于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会有意识地提前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再加上小学班级人数相对比较少,易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帮助之下,教师越来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同时,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无形中也增加了教育的个性化,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做好家长的工作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家长认为教学是学校的事,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完全放手,全部交给学校和教师。其实,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学生的发展受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影响,所以家庭和学校应携手,家长和教师需要多沟通、多交流,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现代通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加快捷、方便,沟通质量也更高,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协助教师监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交换意见和想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6
1.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对学员的性格及学习成绩的综合考虑,进行了合理的分组。每个学习小组的英语水平持平,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英语水平互补。学习能力较强的学员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成员,从而实现整个小组成绩的共同进步。小组成员之间性格也互补,活泼开朗的学员来带动沉默寡言的学员,共同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从而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小组有六位学员组成。选学习能力较强,责任心较强的学员做组长,能够对其他组员起到很好的带动监督作用。依据教师的任务,组长给各个组员明确分工,组长督促组员之间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任务,任务的进行及完成情况组长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负责对结果点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借助于网络交流平台,学员对自己任务的困惑自由讨论,向其他学员及教师寻求帮助,集思广益。在面授课上,学员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学习经验。在完成任务后,学员可以撰写网络学习日志,提出对完成这个任务的一些经验及看法,学员之间相互点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员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增强了个体的学习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交流能力,从而实现了整体学员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3.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面授课上,教师解答学员的困惑,对学员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员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小组辩论,讨论,汇报等方式充分交流学习经验,分享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才能实现学员学习能力的质的飞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员在自主及合作学习阶段,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学员无法通过自身现有的知识水平所解决,教师要给予学员恰当的帮助。在教师的点拨下,学员依靠和其他学员的合作而解决了问题,那么学员的学习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典型阐述。
4.鼓励学员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员对自己有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在网络交流平台上,每个组员均提出一个话题,其他组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通过合作学习,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学员在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关注,给予鼓励与帮助。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鼓励学员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学员只要提出问题,那就说明他在用心去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认真”面前,学员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必然。
二、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翻转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评估
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环境下,学习评估是多方式的。学习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学员的实际学习水平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学生实现最终的发展。衡量学生的各种表现以便于采取一定的调控与激励措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合作学习给那些学习能力薄弱的学员提供了合适的空间,教师要时刻关注学员网络交流平台的讨论与留言。教师要更注重学员之间如何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每个任务完成时,教师必须要对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使其对后面的学习更有信心。为了提高全体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要开展学习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增强了学员的合作能力也提升了集体荣誉感。学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写的学习体会,参与讨论的次数,活跃度等等都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三、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翻转课堂中合作学习的作用
在学期结束的时候,为了验证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翻转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的作用,笔者进行了一次关于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翻转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实施效果的看法及态度的调查问卷。向2014(秋)行政专业开放学员发放了60份调查问此次调查问卷包括五个问题,主要调查开放教育英语教学翻转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的作用。通过上面的调查报告分析表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经过该学期的合作学习,学员的英语成绩都有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加,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对这种学习方法比较接受。合作学习对于提高英语成绩很有益处。开放学员白天要上班,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与其他学员的合作学习比孤军奋战者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与同学的讨论中,能够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而变得更加自信,对英语学习更有信心。合作学习不仅提升了学员的学习能力,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学员的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价值观。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位组员的学习热情。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
四、总结
篇7
老师,除了看课本、看历史书籍还有你剪辑的历史视频,我们能不能找些身边的历史故事给大家分享?
老师,历史上的匈奴听起来好凶残啊!
我在《中国历史》课上开始进行了一些翻转课堂的尝试后,学生思维好像更加活跃了,课后跟他们聊天时也听到了这些貌似奇怪的问题。
既然学生有需求,那我可不可以设计一个“寻找身边的历史”活动呢?但是“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活动”成为我必须解决的问题,刚好我接触过“一公斤”公益组织的创育者工具,该工具提供了学生社区探索的系列解决方案(探寻活动设计、探寻地图绘制等)。随即,我借助工具,编写了小组活动任务单,把学生按照行政村划分成了几个课外探寻小组,让他们在双休日探寻、发现身边的历史,并要求每个小组借助平板电脑拍照、摄录,采集活动资料。
学生的活动开展顺利吗?能不能寻找到身边有趣的历史?我度过了一个忐忑的双休日。周一中午我迫不及待地找了各个小组的组长,并搜集探寻活动的资料。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收获,有逝去的铺子街、干枯了的水库、龙王庙……最让我惊喜的是三岔村小组探寻到了匈奴休屠王城的遗址。刚好七年级上册历史就讲汉朝与匈奴的和与战,而学生对匈奴这一古代少数民族知之甚少。
我决定要设计一堂独特的历史翻转课堂,以学习探寻历史的方法为课堂主线,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通过开放式的课堂内容,对“匈奴休屠王城”遗址探秘活动进行展示和拓展,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真正“翻转”。
翻转课堂实施
1.从专家的讲解中了解匈奴的历史
为录制讲述匈奴简史的微课,我联系历史专家录制了时间为5分钟、信息丰富的微课。课前学生们观看微课的热情很高,主动完成了自主学习单上的任务,并记录了所遇到的有疑惑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通过互联网查阅了有关匈奴的历史知识,主动地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微课激发了学生了解匈奴历史的兴趣,在上课之前学生就开始私下讨论,并带着许多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课。
2.展示“探寻身边的历史”活动切入主题
探秘休屠王城的小组上台介绍探秘过程。如下图所示,由组长讲述对一位九十多岁老人的采访内容,包括休屠王城内部原来的布局和地理位置等。与此同时,小组绘图员在黑板上根据探寻成果,画出休屠王城遗址的复原图;负责图片、视频拍摄的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探寻活动的图片及视频补充小组长的讲述。台下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兴趣盎然。学生们在亲身实践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真正在身边的历史。
3.引导学生注意在民间曲艺中发现历史
这个点睛之笔来自于我跟学生的赌约。为了让三岔村小组的学生做好他们的展示,我跟他们约定“如果你们展示得好,教师也要为你们寻找身边的历史”。我们镇有“凉州贤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在这里发现匈奴的历史呢?刚好我校一位教师对民间曲艺颇有研究而且还熟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我们合作对民间流传的匈奴故事进行挖掘与改编,录制了饱含历史沧桑的凉州贤孝《话休屠》。课堂上师生共同观看视频,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述霍去病击败匈奴休屠王、昆邪王以及匈奴人投降汉朝的故事,学生们仿佛置身那波澜壮阔的古战场,并从金日的一生中感受到西汉时各个民族的融合,也因此对匈奴有了新的认识,更是对“凉州贤孝”有了传承的愿望。
4.学以致用,设计“汉朝大穿越”活动
讨论与探究是“翻转课堂”的核心活动。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皇帝的谋士,穿越回汉朝,想一想在那个时期,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好,还是发动战争好。并以此为辩题,把学生分为主和派和主战派,展开课堂辩论。为了此次辩论,有的学生在课前到网络上借助百度、维基百科等进行搜索,翻阅历史书籍……做足了准备的学生们,在辩论环节辩论得很激烈,他们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不断地反驳对方,抛出观点。思想的火花在教室上空绽放,学生们感受到了思维碰撞的乐趣,这场激烈的辩论将整节课推上了。
反思
对这节课的设计有许多教师持有不同见解。焦点集中在学生探寻活动的展示、曲艺展示及大穿越活动是否属于翻转课堂的元素。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录制的微课属于翻转课堂,而其他活动不是。另一部分教师则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些探究活动、辩论活动原本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不能狭隘地以微课来衡量是不是翻转课堂。
但是,学生认为这堂课习得了比课本上多得多的知识。这堂课不仅使他们获得了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方法,更使他们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空前高涨。这些已经就足够了。
点 评
翻转课堂的标志
我曾经在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师群体中做过一个小型的调查。当问及翻转课堂中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时,结果有67%的教师选择了微课。他们认为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最重要的标志,甚至有的教师对翻转课堂和微课两个概念混淆不清。借着这节历史翻转课堂的案例,我想对翻转课堂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做些澄清。
“学习”其实分为两个环节:学+习。“学”是学生获得认识,把相关知识输入进大脑,“习”是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即通过输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习得能力。“学”是基础,不过“习”更重要。传统课堂把“学”这个环节放到课堂,“习”环节放到了课外。翻转课堂则把“学”前置到课前,把“习”放到了课堂。“学”相对于认知心理学是“输入”,“习”则是“输出”。因而,更加注重“输出”,并把这一环节放到课堂中,这才是翻转课堂最重要的标志。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输入的渠道仅靠教师的讲授,输出方式也只能通过练习题和考试等来表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输入不再局限于教师在课堂内的集中讲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识,微课则是其中一种用于帮助学生输入知识的学习资源。也就是说,翻转课堂不一定需要微课。
对微课的过度关注、甚至认为翻转课堂必须依赖微课等行为和观念,显示了教师们仍然停留在关注知识的输入这一传统教学理念上。如果教师们的观念没有转变到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输出环节上,即便开发再多的微课也无法切实开展翻转课堂。最终微课成为“人灌到电灌”的帮凶。
回看这节创新的历史翻转课,正好是对微课和翻转课堂误解的有力回击。学生对知识的输入,除了用到微课外,还涉及了实地考察、访谈、互联网搜索等;而知识的输出,也不一定就是练习题,还可以是展示、辩论等,这些行为进一步可以延伸到博客、微信等社交平台。
篇8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教改提供了挑战和机遇,按照新教改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现代教学理念应用的要求,“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教育改革新潮流,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目标等教改策略的应用提供了动力。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诸如学生和教师地位的调整、教学顺序的改变等的不当都会影响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改革成效。
一、依托“翻转课堂”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辅助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为本位着手课堂调节的过程中,需要教学中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启发学生在教师选定的网络客户端的引导下,自行、积极主动的复习和预习。为达成此项目标,教师必须选择对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借助录制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圈定、诠释课程的重点、难点、主要内容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实质也是教师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前提,积极引导学生使用互联网自行搜索与本节课存在关联性的材料,尤其是视频、动画等以及相关知识,继而保障学生可更好的了解每堂课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无论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选择“翻转课堂”来诠释学生自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以便节约课程使用时间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是学生借助自主学习的模式,并使用软件、设备来提升信息技术操作熟练程度,都是以快速掌握课程基本内容为目标,因此,教师与学生在“翻转课堂”辅助下完成身份的互动与互换,共同寻求材料依托共享的模式来增加自主学习内容及课程延展性。
二、依托“翻转课堂”推升课堂合作学习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和高中其他文化课程之间的区别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动手操作性和实践性极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直接指向于技术应用。需要学生在学习信息知识的同时,完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操作训练,因此需要教师借助“翻转课堂”在合作学习的辅助下,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观摩视频,整理和分析小细节,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课堂难点,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全面探讨本节课堂的内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合作学习模式的融合更可以保障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吸纳小组中其他学生的得到见解和不同看法,这也是提升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并拓展学生思维范围,保障课堂中理论知识可以真实应用到学生的操作实践中,以及用具体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的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为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因此建议教师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以便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机会。在“翻转课堂”的课后应用阶段,建议使用“关键词搜索”的方式,教师在作业任务法的应用中,可引导学生使用360浏览器和百度浏览器等,使用关键词搜索的方法,搜集课程中的知识点。而并非使用需要付费的知网、维普、万方等局限思维。
在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之前,建议教师在塑造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之后,按照检索结果,结合课前和课后的时间跨度,在网络平台中为学生提供数据和信息的整理的C会,以便集中到课堂上,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设计方面,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若干小组,选择小组长辅助小组管理及成果汇报,以便于课堂管理及保持课堂探讨阶段的高效性。诸如上文中提到的“关键字搜索”应用方式,如在“不同区域的旅游路线”设计的课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使用不同浏览器搜集相关资料,继而自行设计出不同区域的旅游路线,以供学生和教师在课上交流、探讨。
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作为教师结合课堂任务帮助学生构建交流平台的重要辅助,这也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可有效拓展,并有意识纠正自身存在问题,继而调动自身课堂设计参与积极性,辅助教师设计“翻转课堂”的前提。学生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翻转课堂”的主体,需要在教师课程设计之前,向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学习难点,及时完善和修正自己的观点,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讨论、交流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掌握能力。教师“翻转课堂”的设计,其实也是增加学生温故知新和自行拓展、深入研究等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翻转课堂”的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承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翻转课堂”教改。但是并非所有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都符合“翻转课堂”设计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教学内容的区分。
参 考 文 献
[1]张晓燕.“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篇9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4
一、高中信息技术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运用的特点
1.高中信息技术可操作性的体现: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翻转课堂模式中制作的教学视频或是辅导视频大多数都只有短短几分钟或是十分钟左右,而内容却极具针对性:每一个特定的问题都用一个几分钟的小视频来阐述、解释,生动形象又不枯燥,而且查找起来也十分方便,易操作,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高中信息技术实用性的体现: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新的教学视频中,你可以发现,与以往的教学视频比起来,其中没有教师的背影,没有乱入的任何东西,有的只是讲解的手势和各种知识点。除此之外,就是为了配合讲解而出现的画外音。这样的教学视频内容很明确,教学信息足,学生很容易分清楚重点。
3.高中信息技术应用性的体现
(1)重新构建学习流程。一般来说,学习流程模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的传递,第二部分是吸收内化。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这两部分的细化和应用都有待完善,所以翻转课堂模式借用高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型模式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教学信息的传递必须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才得以实现的,所以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做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
(2)复习检测很方便快捷。仅仅只是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是远远不够的,观看了教学视频,进行了有效沟通,吸收内化了知识,但是如果缺少巩固,复习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这点上,翻转课堂模式融入了高中信息技术中的检测模式,增加了复习检测的板块。在学生学习了知识点,观看了教学视频以后,想要检测他们是否对所学知识已经理解,题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习题既是对学生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
二、操作模式
1.课前设计模块
(1)教学视频的制作。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网络上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然后老师可以在收集到的优质网络资源中寻找与自己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视频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或者将收集到的优质网络资源逐一进行选择,利用有效的资源再加入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教学内容,最后再整合一下,作为自己的教学课程内容。这样的做法也是借鉴了信息技术中的资源利用优势。
老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自行制作教学视频,在教学视频中加入特定的知识针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也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实用性特点并运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结果。
(2)课前针对性练习。利用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观看的教学视频进行提问和讨论,同时完成具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对练习题进行设置,区分难易。
2.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1)确定问题。这是在课前预习环节京需要做好的事情。在课前预习中,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并标注好不懂的地方,总结并确立问题,这在课堂学习的模块中有重要的作用。
(2)独立探索。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独立思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教学视频中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查询相关资料,找出关键点。
(3)协作学习。学生之间利用信息技术互相交流、沟通,对于学生来说,这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学习交流。
3.课后反馈评价
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直接发表自己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看法和评价,学生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直观接触者,他们作为主体,表达出自己的直接感受,这对于老师改进翻转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有直接作用。
参考文献:
[1]秦长春,王淑荣.多媒体CAI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1, (4):18.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或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互动活动完成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新兴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上听讲、回家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演变为“课前自学、课堂交流”的颠倒课堂。
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实践,就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模式研究及发现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开展课前学习
翻转课堂实施前,知识传授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高质量的课前学习是翻转成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一)制作教学微视频
教学微视频能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是发挥翻转课堂优势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圆周率》时,利用课件制作一个直径为1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让学生直观理解直径与周长的关系。
教学微视频可以由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资源。教师自己制作微视频时,除了知识点要精心设计外,还要重点增强视频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才能让学生在家根据微视频学习时有引导、有兴趣。
(二)设计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支架,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起翻转课堂。如学习《复式统计图表》时,设计以下任务:(1)观看视频“认识统计表”;(2)动手画一画;(3)观看视频复式统计表;(4)观看视频复式条形统计图;(5)完成练习小测。五个任务层次清晰、由简到难,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目的地学习。
学习任务单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任务驱动或问题导向,把教学重难点、主要知识点转换为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数量不要过多,难度要适宜,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感到一定的挑战性。在任务单中,要留有记录自学中疑惑的区域,以便课堂中互动交流。
(三)学生自学微视频
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微视频,可以自己把握观看视频的节奏,在充分掌握的前提下,选择只看视频的一段,以提高学习效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对影片进行重复播放,并适时暂停记下自己的思考和收获。如观看《正比例的认识》微视频后,提出问题,如“相关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分数表示总价与数量的关系”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提交到课堂进行分享讨论。
(四)利用微信流
微信群提供了生生、师生交流的平台。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收获、观看中的疑惑发到微信群上,互相讨论,教师对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适时点拨,可以留到课堂上交流。
课前学习这个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时,家长要发挥监督配合作用,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家长要尝试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对于自制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家长可以制定出措施认真督促。
二、组织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起着呈现学生自主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老师提出的具有延伸拓展性的问题,通过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完成知识建构的作用,是一个生生、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搜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解决的一些问题,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建立本节课堂中要探究的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
(二)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探究问题独立解决,记录结果,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中有效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三)开展互动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按特点按每组4人左右,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互动交流,互相协助实现学习目标。在互动讨论中,教师要随时掌握小组讨论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四)结论交流发表
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和互动交流后,把个人或小组结论在课堂上进行发表,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引导。
(五)过程评价反思
建构知识体系后,小组之间要进行评价和分享学习收获,评价成员可以是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和家长。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提出问题的情况、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互动交流的表现、成果发表的情况等。教师针对这些评价引领学生反思,可以适时提出下一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三、课后延伸拓展
翻转课堂后,教师把课堂中的观察与问题进行微反思,并整理生成资源,通过校云教育平台分享给学生,学生跟帖写上自己的反思评价。个别未掌握的学生通过观看课前视频和课后资源进行学习。
四、翻转课堂实践中的问题
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
(一)学生家庭环境差异
有些学生家庭里面没有电脑,无法在家通过微视频自学新知;或者学生自学时家长监督不到位造成自主学习效果差。
(二)对教师的要求太高
教师既要具备制作微视频的能力,又要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差异化备课,还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利用课堂上的生成灵活教学。需要教师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高超的教学技术、超强的驾驭课堂能力,目前许多老师不能完全胜任翻转课堂的要求。因此,目前研究都在教师团队下进行。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不强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家观看视频,课前完成学习自学,并能搜集和整理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老师和同伴互动,这个过程是建立在学生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通过视频进行课程自学,并在自学中找到疑惑。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翻转课堂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要落实翻转课堂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家长配合监督下,增强翻转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