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的分支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心理学的分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90后” 价值观 教育对策
一、“90后”价值观取向特征
(一)“90后”定义。
本文所谈的“90后”特指1990年至1999年十年间出生的中国公民。这一代人出生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各方面飞速发展。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社会转型和教育体系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他们的思想和观念与老一辈人有很大的不同,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二)“90后”价值观取向特征。
无论在什么社会时代或是什么国家,只要是有人生存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价值观。价值观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而今,“90后”的价值观代表着这个群体的特定的价值体系,也是一定社会背景条件下社会价值观念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社会一定阶段的价值导向。“90后”的价值观与国家的改革、稳定和发展,乃至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1.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价值评判、选择、追求时候的一种态度和看法。随着社会的变化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个体利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得到社会普遍的肯定和认可,“90后”的价值观不再是以某种单一的价值观为核心,而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兼容并蓄并日益发展。
“90后”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且传统的道德理念还没有在其身上形成规范体系的同时,也受西方资本主义消极价值观的影响,价值选择存在一些矛盾和困惑,主体性与功利性并存,消极与积极并存。
“90后”对主流价值观很少表现出盲目认同,一般在和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一些价值认同。他们不太喜欢形而上的东西,不喜欢谈论空泛而高远的理想,他们的理想越来越贴近现实和具体。这也导致部分“90后”价值取向实用化、直观表面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凸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标榜个性,追求目标的异化。部分“90后”集体感不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集体荣誉,不参加集体活动,我行我素。部分人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权力、享受等,在很大程度上把物质或金钱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强调回报而轻视贡献,认为“金钱至上”。
除了价值目标上的“功利主义”倾向,“90后”在道德选择上也呈现出矛盾性和困惑感。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往往崇尚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自身却很难实现高尚,道德选择和道德理想之间存在差距,更多的是在现实中选择有利于个人的利益的行为方式,违背自身最初的道德判断,所以他们中有很多人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矛盾和困惑,面对它们往往又力不从心、不知所措。
2.个性化的人生观
“90后”价值实现方式有了更多的参照,实现的方式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自主性不断增强。他们的生存意识、利益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加强烈,具有更强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拓展精神。他们崇尚自由,我的世界我做主,追求独立的空间,反对学校和家庭的干预。在学习方面,他们强调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实际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比较反感。对人生价值的实现,“90后”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和包容,对于和自己甚至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想法和观点能更理性地看待,并不是盲目从众或攻击。但也有少数“90后”为了实现自我目的,投机取巧,甘愿抛弃自我尊严,做出违背伦理和道德法律的行为。
二、“90后”价值观成因的心理学初探
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所处环境等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个人价值观有两个形成过程,是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这一过程包括婴儿期(出生至三岁)、幼儿期(三岁到六七岁)、学龄初期(六七岁到十二岁)、少年期(十二岁到十五岁)、青年初期(十五岁到十八岁)五个阶段。基于各年龄阶段的一般特征,人在婴儿期主要受家庭的影响;幼儿期开始接触同伴团体的影响;学龄初期是身心发展的重大转折期,也是社会化进程中一次重大的质的转变期;少年期则由于大脑发育基本健全,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而进入青年初期,心理、生理逐渐成熟,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青少年除了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外,还开始接触到一部分社会,受社会行为的影响和熏陶,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处于逐渐形成中,个性发展基本定型。
“90后”处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阶段,其心理特性的发展受到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不同于任何一代人。这既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又是因为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首先,根据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华生认为:“人格就是个体一切动作的总和,是个体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具体地说,某一个体在某一年龄时段的人格就是该年龄时段各种习惯系统或动作流的横切面部分。”他认为,人在出生到成熟的漫长时间里,会逐步形成许多独立的习惯系统,在他看来,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从对“90后”所处的家庭、社会等客观环境的特点上分析来看,“90后”的成长阶段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政治经济的转型,必然引起思想、文化的转型,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中西方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并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由于“90后”的人格系统是在全新的环境中养成的,因此他们在行为和心理上的特征也是全新的而非传统的。
从社会学习理论对观察学习的强调来看,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观察学习是主要途径之一。如班杜拉强调:“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人通过观察到榜样从事的行为,再经过“注意”的心理过程,对榜样行为进行编码予以保持,通过自身认知学习得到编码,确定行为动机、行为能力后实施行为的过程,既强调人的行为受环境影响,又注重人、行为、环境三者是相互作用的。中国社会在进入信息时代前,由于媒体不发达,信息往往局限在某一群体或地域范围内,个人的社会学习过程也仅仅体现在家庭观察模仿父母亲人,在学校观察模仿同辈和师长,在社会上观察模仿其他人。现代技术给“90后”认识和掌握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国际上任何一个事件、任何一种思想、任何一个宣传都能借助现代传媒迅速而广泛地影响受众。“90后”一方面借助先进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着各种不同的思想、价值以及事件,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知和道德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思想和心理的局限,缺乏成熟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往往易走极端,偏听、偏信,而受到负面影响。他们中有的呈现出现实和虚拟反差极大的双面性格,重视虚拟而忽视现实,还有的成为“宅男宅女”,过分依赖网络,无论沟通交流还是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络对“90后”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重视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充分认识网络这一强大的信息平台对青少年社会学习过程的影响,重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90后”价值观的教育对策
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90后”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我们应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角度多方面入手来加强“90后”价值观教育。只有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卓有成效的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
(一)毫不松懈地加强理想信念的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不论思想观念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扛起这面旗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是坚决不能动摇的。“90后”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的核心主义价值观不仅要从学校着手,而且要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渗透其中,使得核心主义价值观成为“90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方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方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其次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最后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我国已经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日益凸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给“90后”的健康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价值观的引导。
(二)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典型事例的宣传。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历代积累的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的场所。校园文化是指在整个学校范围内,由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广大师生及其他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所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的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使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大力加强对校园典型人物与事例的宣传,既要宣传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又要宣传可敬、可亲、可学的优秀学生典型,用他们的成长经历影响和激励广大“90后”全面成才。
(三)重视家庭教育,多交流与沟通。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孩子最初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家庭长期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将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深远影响。
孩子在上学之前,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可以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父母是最了解孩子品性习惯的人。家长应与孩子多多联系、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并给出相应的指导。但是,对于“90后”应该采取“理”而不是“管”的方式,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朋友式”的交谈,充分发挥亲情相染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给“90后”以理解和宽容。
(四)培养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内在修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仅靠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些外在力量是不够的。有效帮助“90后”树立正确价值观关键还是要靠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师者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把握规律的同时相应提高各种能力。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必须通过一定的行动才能真正达到内化作用,这种内化实际上也就是自我修养的过程。
自我修养是每一个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立大志者所应具备的。自我修养不但是必要的,还是可能的。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思想品德的修养是最重要的。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具有很高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在后天的生后中修炼得来的。“90后”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可能完全依靠社会组织和他人的教育引导来帮助自己认识社会和应付环境,“90后”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和自身修养。
(五)重视网络的作用,充分开发好网络教育的引导平台。
上网是“90后”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网络空间给“90后”的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好这把双刃剑对“90后”进行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网络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传媒,人在这样一种传媒制造的“人工环境”和“信息环境”里,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对于整日沉迷于其中的人,网络就是他的精神食粮。我们要正确引导其对于网络的认识,面对感染力极强、传播速度极快的网络环境,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是我们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因此,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网络环境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力度,采取必要的行政、法律和科技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严加监控和管理。学校应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比如建立形势教育网、校园生活网、心理健康教育网、素质成才网、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网等网站,发行校园手机报,开通短信服务交流平台、服务信箱,等等。执法部门要严厉打击网络犯罪违法活动,对大学生做好网络普法宣传和教育工作。
总之,“90后”的个人价值观独特,追求平等和个性的张扬、自我的表现,因而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这是现代人的标志,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对于“90后”的价值观教育,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其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精神,让他们自己判断是非,正确地明辨价值,追求真理的精神。这样有助于他们今后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能够合理而冷静地去看待。
参考文献:
[1]施春华.大学生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5).
[2]王莉媛.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
[3]陈莹,贵永霞.论个人价值观与心理健康.法制与社会,2009,(19).
[4]郭鹏,郑华萍.论“9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其实现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5]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5.
[6]闫利香.90后大学生个性新特征与教育方法探析.心理学专业论文.2009.
[7]林良盛.“90后”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篇2
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是相对于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体系,也叫科学心理学。狭义上来说,实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介绍心理学各分支领域中实验研究成果的科学。科学性体现在:
1、主张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探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相互比较、补充和验证;
2、强调和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
3、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如兼有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优点的聚合式交叉设计;
篇3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在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提炼出学习、教学的各种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因此,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心理
(四)教学心理
(五)教学评价
(六)教师心理
(七)学校管理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篇4
在现今新的医学模式下,针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应履行的医师职责,“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探析。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其社会角色是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面对的是患病的群体。身为医者是要治‘‘患病的人”还是去治“人患的病”?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等因素决定了医学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医学科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这样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模式就面临着与心理学理论相矛盾的巨大挑战“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医学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1.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通观全国医学院校,目前医学心理学教材仍沿用传统结构模式,即:以基础心理学为主干,结合了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其中基础部分占总学时的1/4,使得与医学生密切相关的临床心理学、医患关系、心理干预等因为课时太紧只能草草带过。内蒙古医科大学所有专业学生使用的《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二版)分12个章节,要求在24个学时之内讲完,内容涉及面很广,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掌握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可能进入精神科或从事心理工作,这样的课程安排使未来的临床医生既不重视课堂学习,又不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失去了学校课程设置的意义。
医学心理学具有自然学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具有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双重属性同时也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性给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双重的要求。医学心理学研宄的范围主要是与医学领域有关的心理学课题,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不包括在内,但是作为一门课程它必须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和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关系。医学心理学的临近学科有临床心理学、行为医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等,这几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医学心理学侧重研究心理因素在躯体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行为医学主要采用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研究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变态心理学侧重于探讨各种精神障碍的心理原因和机制健康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各种维持和提高心理健康的措施而护理心理学侧重研究各种心理护理的原理与方法。可以看出医学心理学与这些临近学科既是相互包容又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拓展医学心理学学科外延,建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的医学心理学课程仍是将诸多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内容合并为一。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开设合适的选修课如心理学概论、心理测量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诊断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作为教学这些知识对医学生都是必修的但又不可能给医学生开设6门心理学课程,随着教学改革,医学院校逐渐开设了临床心理学、医患沟通等选修课,给医学心理学的授课带来挑战,现实的做法就是在医学心理学的讲授中兼容并蓄,同时讲授其他几个学科的内容但又要同时兼顾已选修过这几门课程的学生。
在开设课程时间安排上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将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年,但此时才学习医学心理学概论、心理学基础知识部分,显得太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教学要求形成脱节现象,如果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年课程中有关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如心身疾病、心理咨询与治疗、病人心理、异常心理等与医学专业课程紧密相关而本阶段学生内外妇儿、诊断学等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掌握。因此,需要根据心理学的知识从基础到分支学科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合理安排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在第一学年,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临床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
英国心理学家J.韦曼博士曾把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具体领域归纳为5个方面:(1)伴随着老龄化、精神性疾病及神经学损害等因素的行为改变;(2)心理因素在医学问题发生中的作用;(3)医生-病人关系(4)病人对疾患和治疗的反应;(5)治疗的心理学方法。根据韦曼博士的归类,我们认为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应分为:基础心理学理论、异常心理、心身疾病、医患关系、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6个方面。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时数会随着各校的重视、师资力量的充实而有所增加,就目前的学时而言必须进行教学大纲修改重新分配教学内容,逐步缩小目前的基础部分的知识而逐步扩大临床部分的知识内容学时才比较适宜。就我们学校而言现在医学心理学为限选课,24学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基础上,结合目前一年级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二年级有社会心理学,四年级有临床心理学、医患沟通选修课,重新制定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使之与前后知识呼应,又体现医学心理学的特点,我们认为理论授课分18个学时进行,另外6个学时用于观看影片、讨论、辩论和考试等需要。学时上重新安排如下:讲授医学心理知识在开始先简单回顾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用2学时时间,异常心理、心身疾病、心理干预各占4学时,而医患关系、心理健康2个内容各占2学时。这样医学心理学的课程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学生学习有章可循,教师授课主次分明。
2.改进授课方式、手段
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十分抽象,例如:情绪、思维、意志、认知、人格、特质、自我、智力、潜意识、心理应激……。所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联系临床实践。医学心理学的课本不只是教师的“教材”,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学本”。包括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等。而且在各章之前提供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案例问题。从临床实际中编撰医学心理学课中的一些思考问题和案例。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可以采用电影、动画、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破逻辑思维的框架。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生成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使单纯用文字描述的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学基本知识、技能能以准确、清晰、直观、形象地场景再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问题讨论法实施的关键在于选材和问题的设定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和控制,时间的安排和掌握也很重要。
角色模拟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情景分派角色组织开展教学模拟活动。其优点是现场感应性强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讲“心理应激”这一章时可以将“应激的心理反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与“心理防御机制”结合起来用事件的形式加以讲述。可以告诉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与困惑”也许还会遇到不同形式的“心理应激”。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个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中如大学生“失恋”“亲人遭受意外”等假若“我”就是事件中的人物作为个体的“我”该如何面对?积极应对消极等待还是回避或逃避?请学生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分析这几种解决方法的优劣。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最后得出结论:当一个人面对应激时,如同身上背负着许多东西,单腿立地。这时会对自己说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把腿放下来就行了。
角色模拟法从现实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点去解决每个个体都会或多或少面临的难题(“应激源”),帮助学生体验实情,找出症结,研究问题,寻求对策,并在课后让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实例教学中运用灵活机制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医学心理学课教师除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实验仪器以及各种心理测试的模具和量表为学生开设示教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事一些实验和临床研宄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加强实际案例教学的探索3,如发展心理学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积极性,使之在努力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针对现实社会的大中专学生存在心理因素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并在教师指导下开设、组织心理咨询讲座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
授课时既要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这些实证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生理的关系与机制,还要善于用描述的方法、思辩的方法从整体上讲清人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医患关系及心理的病理机制等;既要通过理论讲授使之确定心身统一观,从心身两个方面认识人、观察人、培养其人文精神,还要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心理课评定方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
此外,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要的一环。在课程中吸纳医学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现有教材资源基础上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教材配套光盘、基本练习、实践活动、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相关网站等,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加强医学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建立网络学习环境,供师生交流、合作、查阅信息等。建立医学心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系统提供教学资源、相关链接、论坛、留言板、试题库、邮件列表等栏目促进师生、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交流、合作、讨论、答疑以及传送作业等。
3.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充分体现灵活性与全面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真实反映学生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有效地考察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可兼顾课堂表现、结业考试、论文撰写等形式。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情况,结业考试主要采取笔试不仅考查知识面也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论文包括小组合作学习主题报告、自主阅读的文献笔记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不仅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目前学生考试内容死记硬背的多,发挥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少,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背讲义,教条地套教师的标准答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补充考试的不足。平时课堂要求学生以理解为主,多提问或让学生提出问题由全班进行讨论;对于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组织集体辩论,把辩论内容整理成文,酌情给学生加分,作为平时成绩。此外,可以布置一些可供发挥思维的作业题。如:学习了人格一章后,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测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根据自己的成长过程,分析影响自己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机制,并制定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案。考试可以放一些经典影片和心理学录像,让学生针对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给出心理分析,说明这些人物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或采用了什么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且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体会。通过多种考核形式的进行,把单纯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水平,转向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鉴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方面来,真正发挥出考试的验收作用,达到考试应有的督促、提高、检查、评价的目的。
篇5
关键词: 心理资源; 心理学形态; 原始性创新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depends upon cultura l and historical res ources of its own, so it has considerably different forms of historical developm ent and long-term evolution, which psychology can count on for further advanceme nt.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show different historical categories, different styl es of realistic evolution, and even different trend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ps ychology. Therefore, current advancement of psychology should not discard otherhistorical categories but regard them a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sources for a cademic innovation to extend the horizon, exploit the potentials, and complete t he function of the disciplin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category of psychology;primary innovation
一、 心理资源概述
所谓心理资源是指可以生成和促进心理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如心理学的成长要有自己 植根的社会文化土壤,这就是心理学的社会文化资源。心理资源既可以成为心理生活的资源 ,也可以成为心理科学的资源。心理学面临着如何理解、看待、保护、挖掘、提取、转用资 源的问题。心理学的发展不应该抛弃自己的文化历史传统,而应该将其当作可以借用的文化 历史资源,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挖掘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功能。
科学心理学只有很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心理学的探索却有着久远的过去。通常 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只是连续的线性更替关系,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淘汰和取代了原有的传统 形态的心理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其他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仍然与 其并存着,仍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功能。通常还认为,历史上只有哲学的心理学和科学的心 理学。科学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脱胎之后,就取代了哲学心理学,成为惟一合理和合法 的心理学。其实,历史上出现过多种形态的心理学。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并没有随着 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出现而消亡,它们依然存在于现实生活和学术研究之中,并在不同的 生活领域和学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共出现了五种不同形 态的心理学。这就是常识的心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心理学、类科学心理学(或类同心理 学)和科学心理学。[1]解读这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 考察科学心理学与其他形态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对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心理生活是生成性的和创造性的,生成与创造的过程则需要特定资源。所谓心理 资源的一个含义就是指人的心理生活建构的基础、生成的养分以及拓展的依据。人的物质 生 活需要自然资源,而人的心理生活则需要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历史资源和现实资 源。心理资源具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态。
任一学科的生成、发展、进步、拓展都需要文化、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资源。心理学也 同样如此。例如,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5]在心 理学的 研究中,与文化相关的分支学科也在快速地扩展和成长,如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 究等。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是指心理学在自身的研究、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与文化的背景 、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根基、文化的条件及文化的现实等所产生的关联。心理学与 文化的关系经历了文化的剥离、文化的转向、文化的回归、文化的定位。心理学与文化的关 系不仅涉及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的研究[6-11] ,而且还涉及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心理学与 文化 的关系定位将会带来心理学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再如, 心 理学在成为独立学科的前后,与其他学科一直有着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心理学 的发展和演变。但是,学术界对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却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探索。心理学 与相关 学科的关系经历了一种历史的演变过程,即从心理学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到心理学排斥 其他学科来 保证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再到心理学寻求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关系,并与其他学科 建立起共生的关系。这既标志着心理学学科的成熟,也标志着心理学开始容纳所有的学术资 源。这意味着心理学不仅借助于其他学科来发展自身,而且又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用 的 资源。从不同学科的学术独立到不同学科的学术共生,这是一个新旧时代的重大学术转换。
二、 心理资源考察
心理学无论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还是对心理学自身的反思,都需要挖掘、提取和 转用自己的资源。这就是关于心理资源的考察。
对心理资源的考察首先涉及考察的视角。这是指研究者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根基。对于心 理资源,不同的研究者可以有自己看待和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可以有自己揭 示和解释问题的着眼点和着重点。即便是否认、忽视和歪曲心理资源的存在,也是对待或看 待 心理资源的一种特定视角。考察的视角决定了研究者所获取的关于心理资源的内涵和内容。 眼界与视域的不同,都决定着研究者所捕捉到的和所提取出的心理资源的差异。
其次,对心理资源的考察还涉及考察的学科。心理资源是文化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历史 的 存在、生活的存在和人性的存在。这就给不同的学科分支提供了多 学科交叉和交汇的研究内容。由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因此,对 心理 资源的揭示和解释也有所侧重与不同。例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文 学、文化学等学科对心理资源的考察,都会有不同的视角与方法。
第三,对心理资源的考察还涉及考察的内容。心理资源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思想、解说 与积累。分离和分解心理资源,解释心理资源的基本性质,确定心理资源的基本方面,追踪 心 理资源的演变发展,说明心理资源的特征、特点等,都是考察心理资源的最基本内容。对如 何 定位、分析、揭示、解释、说明、借用心理资源,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它既可以是哲学反 思的方式,考察关于心理资源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前提和理论设定;也可以是实证研究 的方式,通过实证科学的手段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和考察心理资源的存在和变化;还可以 是历史研究的方式,通过历史和未来的定位和定向来揭示和解释心理资源的演变和演化。
心理资源的考察结果可以成为人理解自身存在的重要内容,也可以成为发展关于人的心 理研究的重要学术内容。人的心理生活的创造、建构和拓展需要资源的支撑。提供心理资源 不仅 是丰富人的心理生活、提升心理生活质量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心理科学进步 与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石和基础。
三、 心理资源分类
心理学的五种形态,不仅仅反映着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演变,它更是一种资 源。可以说这种观念转变是心理学研究上的重大进步。
首先,常识心理学(又称为民俗心理学、素朴心理学等)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创建的心 理 学,是存在于普通人生活经验中的心理学。它有两个存在水平,一是个体化的存在水平,是 个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获得的,是个人 对心理行为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社会化的存在水平,是不同个体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 共同形成和具有的,个体可以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和掌握隐含于社会文化之中的心理常识。 常识心理学既是普通人心灵活动的指南,也是普通人理解心灵的指南,它是科学心理学发展 的文化资源。[12]
其次,哲学心理学也是一种心理学的资源。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就寄生在哲学 之中, 是哲学的一个探索领域。哲学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式是思辨和猜测。正是通过思辨和猜 测,哲学心理学探索了人类心理行为大部分重要的方面。当心理学成为科学门类之后,哲学 心理学在哲学研究中转换成为心灵哲学的研究。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则转而去反思心理学研究 中关于对象、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前提或思想预设。[13]
再次,宗教心理学亦是心理学的资源。宗教心理学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 义 或是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方法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 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或是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对人 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后者既是宗教活动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是现代科 学心理学的传统历史资源。宗教中的心理学提供了关于人的信仰心理方面的重要阐释以 及干预人的心理皈依的重要的方式。这为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非常丰富和重要的 心理学思想理论、研究方法和干预技术。心理学的创新就必须提取宗教心理 学中的资源。[14]
第四,类科学心理学(类同形态的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资源。所谓类科学心理学,是指 在与心理学相类同或 相接近的科学分支或科学学科当中,也有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研究成果。这是在 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的心理学思想、理论、方法与技术。这些研 究和成果也在特定的角度、特定的方面或特定的层次上,以特定的方式 、方法或技术,揭示和阐释了人类的心理行为,并为心理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提 供了十分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基础和内容。因此,这些相关的或相近的学科门类也都与科学 心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15]并不是只有心理学才关注对心理行为的研究,其 他类同形态 的心理学也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多方面、多 层次的探索。蕴含在不同学科门类中的心理学探索,得出了关于人的心理行为的不同的思想 学说、不同的理论阐释、不同的影响方式以及不同的干预技术。这种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分门 别 类的研究给科学心理学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怎样使科学心理学不至于分解、分裂 、消失和消散在其他类同学科中,以及怎样使科学心理学去吸取、提炼、接受、消化、融会 类同形态的心理学研究。如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光学还是声学的研究成果都为 心 理学关于视觉和听觉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生物学特别是进化论对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 展,对人类心理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等,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释框架和细致的特定学说; 还有 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俄国生理学 家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关于裂脑人的研究,都深刻影响到了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精神病学的发展也揭示了以异常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为全 面认识和了解人的心理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当代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研究,也 提供了对人类智能活动的基本认识,推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学对社会个人、 人际关系、社会群体、人类社会的研究,也提供了关于群体心理、社会心理、文化心 理、国民性格的成果。生态学对科学心理学的影响则在于提供了共生发展的生态学方法论。 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学科的诞生,而且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的形成。在生态学的 框架中,人的心理与他人、社会、环境、世界等等,都是彼此共存、相互依赖 、共同成长的。生态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形成了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的核心 含义是指共生。生态的视角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人类 、生活、心理、行为等。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性主张就是天人合一。 这是人与天的合一,是我与物的同一,是心与道的统一。
最后,科学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资源。心理学作为科学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来描 述、说明和干预心理行为。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虽然在短时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面临着 重大问题。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物理主义和人本主义、实证论和现象学两种不同研究 取 向,并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统一是其一直不懈的努力。科学心理学既有基础研究和应 用研究 的分类,也有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分类,关键是心理学研究类别的顺序。其研究方式 和方法存在着实验和内省的地位和作用之争。[16]
四、 心理资源的提取
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后现代是心理学研究者所处的和面对的历史时代、历史阶段、 当代风潮、当代思潮。如何理解后现代的来临,如何面对后现代的问题以及如何引领后现代 的 发展,是心理学的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 社 会步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与之相应,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后现 代主义思潮被看做是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重大变革,并很快风靡欧美、震撼学界。科 学心理学的发展显然无法摆脱这一大的文化氛围。文艺复兴之后,西方社会不仅大踏步迈 向现代大工业社会,而且逐步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科学统观一切的权威,并以此构 造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但是,当今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则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是对 理性独断和科学霸权的摧毁,它强调所有的思想和文化平等并存的发展。后现代精神在于 “去中心”和“多元化”。这无疑打破了西方心理学的独霸地位,带来了不同心理资源的互 惠互利。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思潮,一种定位,一种寻求。[17—18] 当然,从 提出关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心理学的本土化就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并体现出不同的 目的。心理学本土化的目的在于,一是对科学心理学或正统心理学之外的其他心理学探索的 关注和考察。这是所谓的本土心理学的最为基本的目的,也是本土心理学最一开始的 基本含义。二是对西方实证心理学的霸权地位的挑战。三是对根源于本土社会文化的心理行 为和研究方式的探索。四是对本土心理学资源的挖掘和创造。五是对心理学研究的原始性 创新的追求。希望能够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有新的创造。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着日益突出的国际化趋势, 国际社会的 联系日益紧密, 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 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全球化的经济问题、社 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不单单是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各自的问题, 而是整个人 类共同的问题。 全球化既是产生全球性问题的历史前提, 同时又孕育着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可能性。不同 学科视野中的全球化概念是不同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心理学正经历着一场转变, 即由只关心单一文化背景转向 多文化的融合, 由方法中心论转向问题中心论, 由单一理论转向复合理论。心理学不能回避 现实问题。要使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性,必须以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抛开传统的理论派别 之争, 摒弃对抗, 一切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展开。这就是心理学全球化的内涵。
在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框架中,并没有诞生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国的现代科学是从 西方传入的。同样,在中国的本土文化中,也没有诞生出西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中 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也是从西方传入的,也带着西方文化传统的印记。那么,在中国发展自 己的科学心理学时,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有没有自己的心 理学传统。如果有,那么这种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具有什么性质,包含什么内容。如果有,那 么应该如何去理解、解说、阐释和对待这种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本土 的文化传统中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学传统。因此,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中国本土的心理 学传统能否成为中国科学心理学发展和创新的有益资源。所以,如何理解中国本土的心理学 传统,就成为决定中国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一项基础性的和发展性的研究任务。
中国心理学的跨世纪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从对西方或对外国心理学的模 仿中解脱出来,去寻找和挖掘中国本土的心理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植根本土文化资 源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自己的新世纪发展道路,新心性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 对象的理解和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确立有一个基本的变化。[19]新心性心理学涉 及心理资源 、心理文化、心理生活以及心理环境,即涉及心理学的文化资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 学 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对象背景。心理资源是关于心理学发展中的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历史 形态的考察。心理文化是关于西方的心理学传统和中国的心理学传统的跨文化解析。心理生 活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种新视野、新认识和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关于心理与环境关系 的一种新的思考和分析。
总之,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应该是把自己建设成为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新型学科。心 理学的未来形态就是资源形态的心理学,这可以称之为心理学的第六种形态,是立足 于心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心理学形态。
[ 参 考 文 献 ]
[1]葛鲁嘉.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及其考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0-23.
[2] 葛鲁嘉,陈若莉.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5):79-87.
[3] 叶浩生.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J].心理学报,2001(3):2 70-275.
[4] 麻彦坤.当代心理学文化转向的动因及其方法论意义[J].国外社会科学,20 04(1):2-7.
[5] 霍涌泉.心理学文化转向中的方法论难题及整合策略[J].心理学探新,200 4(1):12-15,30.
[6] 田浩,葛鲁嘉.文化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其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2005 (5):1269-1271.
[7] 余德慧.文化心理学的诠释之道[J].本土心理学研究,1996(6):14 6-199.
[8] 李炳全,叶浩生.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国外社会科学 ,2005(1):4-12.
[9] VIJVER F V D. The Evolution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Methods[M]∥Dav id Matsumoto.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 1: 78-92.
[10] KIM U. Culture, Science, and Indigenous Psychologies: Anintegra ted Analysis[M]∥David Matsumoto.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1:54-58.
[11] ADAMOPOULOS J, LONNER W J. Culture and Psychology at Acrossroad: Histo rical Perspective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M]∥David Matsumoto. The Handbook o f Culture & Psychology, 2001: 15-25.
[12] 葛鲁嘉.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6):715-718,727.
[13] 葛鲁嘉.哲学形态的心理学考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二[J].河 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76-79.
[14] 葛鲁嘉.宗教形态的心理学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134-138.
[15] 葛鲁嘉.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总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5(3):95-98.
[16] 葛鲁嘉.科学形态的心理学议评——心理学的五种历史形态考察之五[J].华 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42-46,64.
[17] 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5-15.
篇6
本文,,就心理学毕业论文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整理归纳如下:
方向一:感知觉研究
这类研究多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研究。这类研究可以反映当时前沿学科水平,社会的进步情况等。但近几年在这类研究的人数减少很多。
方向二:思维研究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研究一直是该方向研究的热点,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心理学者用汉字假设测验模型,并对概念形成设计实验研究,问题解决作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众多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方向三:个性研究
篇7
第二个关键词是“科学”。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它们的共性在于科学性,它需要科学实验,也需要数据计算。心理学是一门理科,作为该专业的学生一般先是通过简单了解什么是心理学,然后再进行各个分支的学习,其中穿插着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统计实验的课程。这份书单,有几本书是给大家关于“科学心理学”的简单概念,剩下的多是讲述有趣的心理学分支,希望给大家一个科学而又有趣的心理学入门指南。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作者:(美)Roger R Hock著
译者:白学军等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详细介绍了心理学领域中10个重要分支,共40项经典研究。
本书的副标题为: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走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虽短,心理学领域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加深了人们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认识。尽管如此,大众对“心理学”的态度还是比较暧昧,一方面人们非常感兴趣,令一方面又觉得心理学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打开就会有厄运降临。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顾虑,不妨看一下这本书,通过深入了解心理学领域中的经典实验,最终明白科学心理学是什么。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作者:(美)Keith E.Stanovich
译者:范照 邹智明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介绍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推广等,向“伪”心理学说“不”。
本书是澳洲心理系的必修教材之一,作为批判性思维训练的一部分。这本书不同于传统介绍知识的教材,更注重对心理学研究中基本思想的解读和挑战。这样的角度恰恰是国内大学教育所欠缺的,所以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妨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加强一下研究思路和逻辑的培养。对于大众来说,了解一些研究的基本思想非常必要。比如:相关不等同因果。这样的逻辑可以挑战很多媒体对心理学研究的错误解读。
《发展心理学》
作者:(美)罗伯特・费尔德曼
译者:苏彦捷等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简介:发展心理学,从出生到死亡的旅程解说。
在追求个性的年代,人们在标榜自己的个性时,往往有些狂妄之气。每个人确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每个人也逃脱不了万事万物的规律。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生命开端到结束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学中贴近生活和趣味性足的一个研究领域。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人的发展:生理发展(基础)、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如果对生命感兴趣,对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自己充满好奇,也许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行为遗传学》
作者:(美) R・普洛明等
译者:温暖等
出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人的发展是一场遗传和环境的博弈。
尽管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人是一场遗传和环境共同博弈的复杂产物。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环境,而忽略了遗传。人的出生所携带的基因,使人们具有某种倾向性,比如情绪更不稳定等,而在生活中,由于这类问题不可简单追溯,而忽略遗传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经典的科学问题――先天PK后天,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脑力。行为遗传学,双胞胎设计以及家庭研究等,给这个问题的回答开拓了疆土。遗传行为学是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生物学等学科交互产生的综合学科,这本《行为遗传学》是该领域的大牛――R?普洛明的大作,可作为入门之选。
《进化心理学》
作者:David M.Buss
译者:熊哲宏等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从进化的角度解读人类行为,试图统一心理学各个分支的野心学派。
《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一个人的发展,《进化心理学》更像是人类群体的演化规律,追根溯源,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现代人类为何是如此的模样。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男女在择偶的时候看重什么,真的是坊间流传的那样“女人爱财,男人好色”?还比如,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分配和孩子对婚姻关系的影响等。再比如群体内冲突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能够促进群体内的合作等。这些都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Buss作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去看待人和群体的行为。
《追寻记忆的痕迹》
作者:(美) 埃里克・坎德尔
译者:罗跃嘉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简介:有关于记忆的神经科学,心理学大家坎德尔的研究历程。
埃里克?坎德尔因在“神经系统信号传送”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本书不仅仅介绍了记忆的神经生物基础,更是坎德尔科学生命的自传。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知神经发展的里程碑,从一个神经细胞,到神经细胞的联结,以及多个神经细胞联结而成的脑区,去寻找记忆是如何在大脑中留下痕迹和储存的。
在书中,一代科学巨匠也将自己的生平娓娓道来,出生于维也纳的他儿时便对记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跨越了多个方向: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对记忆的好奇成为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此外,这本书的启示还在于心理学的“科学性”发展。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大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对复杂心理问题的“神经机制”拷问已是领域热点,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进化的大脑》
作者:(美)戴维・J・林登
译者:沈颖等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简介:有趣的脑科学知识科普。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对心理学的定义颇有微词。很多人认为“心”理学应该更名为“脑”理学,原因在于脑才是人类行为的主宰者。这确实有一定道理,脑的生理复杂性以及在影响人类各种行为上的机制的复杂性,吸引了大批学者投入到脑科学的研究中来。近些年美国和欧洲等国都启动了关于“脑”的科研计划,对大脑的了解成为各国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这本书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林登写成的“脑”科普读物。从生理结构到功能结构,比如脑与学习与记忆、睡眠和梦境等,告诉我们脑是如此的复杂与好玩儿。
《思考,快与慢》
作者: (美) 丹尼尔・卡尼曼
译者:胡晓姣 李爱民 何梦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简介:大家之作,深入浅出全面了解人类思维。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他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因为在行为决策上的研究而荣获了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本书中,卡尼曼用很多有趣的研究告诉读者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大脑没有你想象中的理性。他提出了思维的“快”系统和“慢”系统。简单来说,可以讲“快”系统理解为本能、习惯和偏见等,“慢”系统则为理性、思辨和深入。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形成看法时很多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的结合,并且“快”系统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往往会做出非理性的思考和行为。
《社会性动物》
作者:Elliot Aronson
译者:邢占军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作品,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心理学众多分支中,社会心理学是最接地气儿的一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也许你意识不到,他人的行为和社会环境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比如当所有人都坚持一个观点时,你会不会动摇自己的选择?外貌对求职有什么影响?如何说服他人?发生了暴力行为,围观的很多,为何真正伸出援手的很少?这些都是社会心理学关心的问题,并且在社会心理学家的努力下已经通过有趣和严谨的实验发现了很多规律,比如大家都很了解的从众、认知失调和鸡尾酒效用等。
《亲密关系》
作者:(美) 莎伦・布雷姆 丹尼尔・珀尔曼 罗兰・米勒 苏珊・坎贝尔
译者:郭辉 肖斌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简介:从科学实验中窥探友谊、爱情和婚姻的秘密。
虽然我们不能说“浪漫”地理解亲密关系是错误的,但是当人们试着揭开感情的神秘面纱,探索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时,会发现很多规律,明白这些规律确实对我们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这本《亲密关系》就从吸引、社会认知、交流、相互依赖、整个生命过程的友谊、爱情、冲突与暴力等维度全面介绍了关于人与人亲近交往的实验研究以及发现,非常精彩。
《情绪的解析》
作者:(美)保罗・艾克曼
译者:杨旭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篇8
心理学研究都是依据于或建立在特定的哲学思想的根底之上。心理学的探索都有自己的理论预设,都有自己的思想前提。这实际上也就是哲学思想,它需要在理论心理学或心理学哲学的反思层面得到考察和探索,得到批判和建构。那么,对于当代的心理学研究来说,不同的哲学立场就决定了心理学的不同的研究取向,就决定了心理学的不同的研究思路,也就能决定了心理学的不同的研究结果。事实上,不同的文化传统总是孕育着不同的哲学心理学的探索。比如,我们可以把哲学心理学区分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哲学心理学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哲学心理学,这显然是哲学心理学的两种文化样式。从哲学研究的角度看,有人曾探讨过心灵哲学、哲学心理学与心理学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或异同。在他们看来,这三个概念是属于同类的概念,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但是,如此看法不仅混淆了哲学心理学和心理学哲学,而且是将两者与心灵哲学归为同类。事实上,心灵哲学(philosophyofmind)是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按照这样的逻辑,心理学哲学的研究便成为了哲学家的专利。但是,心理学哲学还是与心灵哲学有着区别,因为它是对现代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或理论预设的哲学反思。当代心理学的哲学基础表现为实证哲学与人文哲学的分离。当代心理学或科学心理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为两种研究取向,即物理主义取向和人本主义取向,也可以称之为实证论取向和现象学取向。显而易见,心理学研究的根本就是心理学的研究立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独立之后,其研究的立场一直认为自己是中性的或中立的。换句话说,心理学家希望自己保持中立,或者不应该把自己的偏见带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按照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规律。因此,心理学研究中盛行的就是客观的描述。但是,在心理学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总是会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向带入自己的研究中。
事实上,只要是研究就会有立场。研究者总是从既定的起点出发,从特定的视角切入,以独特的思考开始。心理学的研究立场有时候也被称为研究取向,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研究取向,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就出现过实证取向的和人本取向的研究。当然,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主导。与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世界观相吻合的就是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所谓实证论的研究方式有两个隐含的理论前提或理论假设。首先是设定了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的分离,研究主体也即研究者只能是旁观者。旁观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向或者主张观点带入到对客观对象的研究中去。其次是设定了研究主体或者研究者必须通过其感官来把握研究客体或者研究对象,只有感官的印证才是可靠和可信的。这种理论假设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的是方法中心、实验主义和操作主义。所谓的方法中心是指把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放在了决定性的位置。也就是说,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决定了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的实际发展,决定了心理学的未来道路。所谓的实验主义是指把实验方法的运用,实验程序的确定看作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或者唯一的方式。所谓的操作主义是指把理论的合理性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具体操作程序的合理性上。现象学的研究方式是非主流心理学的研究主导。与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本主义世界观相吻合的就是现象学的研究方式。所谓现象学的研究方式也有两个隐含的基本理论前提或基础理论假设。首先是设定了研究客体与研究主体的统一,研究主体同时也可以就是研究对象。其次是设定了研究主体或者研究者必须通过体验来把握研究对象,只有内省的体验才是真实的。这种理论假设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的是问题中心、心灵主义和整体主义。首先是问题中心。所谓的问题中心是指心理学的研究不应该从方法出发,而应该从问题出发。不是方法决定问题,而是相反,是问题决定方法。其次是心灵主义。所谓的心灵主义是指心灵不同于其他事物,心灵具有独特的性质。正是心灵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的独特性质。再次是整体主义。所谓的整体主义是指对人的心灵的研究不能采取肢解的方式,不能去割裂人的心理,而必须完整地把握人的心理。思想是需要理论前提的,同样科学也是需要思想前提的。科学本身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是属于科学的思想前提或理论前提的合理化和明确化。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演进的出发点和到达点。心理学是属于科学的门类,这同时也是依赖于一系列基础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那么,只有建基于合理和明确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心理学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更快地进步。哲学家的心灵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尽管哲学家的研究立场、理论预设、思想基础、学术主张等等,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和区别,但这并不影响哲学家的心灵探索所具有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哲学家的心灵探索对于心理学研究者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哲学家的心灵探索不仅对于人类理解自身的心理行为具有思想引导的意义,而且对于各个不同学科的学者研究人类的心理行为也具有理论预设的价值。
二、心理学的科学思想根系
在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前后,它总是与其他学科发生某种特定的关联,这种关联同时也决定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然而遗憾的是,学界目前对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关联的探索与研究尚不够深入与系统。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心理学自身的演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经过了历史中长时期的演变,心理学才有了当代的重新定位,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明确关系。这种学科自身的成熟发展,会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也会使心理学开始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学术资源。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本就应该是一种彼此合作的关系。特别是横断科学的研究,常常是跨越多个学科的探索。因此,这种相互之间的合作所带来的是相互的促进和彼此的支撑。那么,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能够推动这种合作关系的就是一个理论的平台。
三、心理学的文化思想根
由关于界定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涉及到的是心理学的单一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多元文化发展的问题。具体言之,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涉及到心理学自身的新视野、新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发展等。这包括了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也包括了文化、科学和本土心理学的关系,还包括了关于心理学与文化关系的历史探讨与理论分析。显然,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拥有丰富的社会与文化资源。就其根本而言,之所以有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内在地建立心理学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换句话说,心理学本土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的社会发展脉络及本土文化的土壤里。心理学的研究中,经常会遭遇资源短缺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没有或者缺少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而更多的是因为,心理学并没有意识到或自觉地去把握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或者是由于没有去探寻、挖掘和萃取自身的社会文化资源。反观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不难发现,西方心理学就是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之中,它汲取本土的文化资源,获取了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和不断更新的研究方式。由此可见,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创新也同样应该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心理学的研究都有自身的文化历史资源。西方科学心理学有其自身的西方文化的历史资源,而中国的心理学也同样具有自身的东方文化的历史资源。这种文化历史资源从根本上决定了心理学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决定了心理学演变的根基,也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方式、应用的途径和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路径。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的研究都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反思、探讨、揭示、阐释,从而对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能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拓展,以及它的应用的推动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或者发展如果脱离或排除关于文化的理解和思考,那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束缚。因此,探讨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既可以给心理学本身的实际发展,也可以给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一系列重要的改观。
四、心理学的学术思想根基
无论是自然的资源,还是社会的资源,还是文化的资源,还是历史的资源,还是思想的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存在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关键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开发资源或开发心理学的资源,是促进心理学的壮大和发展的核心部分。对于心理学资源的开发,当然不是要回到心理学的过去,也不是要还原心理学的历史,而是要把资源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创造,就是要把资源支撑于心理学的扩展和成熟。这样的话,心理学会面对着大量资源的存在,但是心理学更需要面对的是深度的资源开发。显然,存在着心理学的不同方式和不同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可以分散在许许多多的不同学科的考察和解说之中。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下,在一个完整的原则之中,去汇总这些不同的心理学探索和研究,不同的心理学的考察和解说。问题更在于,怎样才能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之上,在一个创新的思路之内,去沿用这些不同的心理学的资源,去扩展这些资源的价值。那么,不同资源的开发就需要如下的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来完成。首先是要开放心理学的学科边界、研究视野,以及探索的思路。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为了保证自己的学科的独立性,而一度封闭了自己的学科边界。为了保证自己的研究的精确性,心理学曾一度收缩了自己的研究眼界。心理学为了保证自己探索的明确性,而一度禁锢了自己的探索思路。但是,从心理学资源开发的角度去理解,心理学只有开放边界、开放视野、开放思路,才能够获取自己学科的资源、学术的资源、历史的资源、思想的资源、学术的资源。其次是要挖掘心理学学科的资源,提取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获得其中有传承的文化。在心理学的探索中,心理学不仅是要面对自己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而且是要依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传统、研究历史。其实,心理学研究所能够汇总的资源含量,会决定心理学探索的厚度和深度。
篇9
关键词:编辑学;心理学;特点;教学方式;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事物越来越多,而且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每个学科承担的研究内容越来越专一。为了应对新兴事物出现所带来的对新型学科的需求以及减轻旧学科的压力,编辑出版心理学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介绍编辑出版信息学及其特点、高校老师教授编辑心理学所采取的方式、编辑出版心理学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编辑出版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既结合了编辑学的特点,又涉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又和这两门学科不同。编辑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主要应用于现代出版事业。主要研究不同书籍、画册、报纸等出版物品,以及其选题、写作、审稿、美工、出版等,既属于理论性学科又属于应用型学科,编辑出版心理学继承这两个特点。[1]心理学大方向属于理论性的学科,但近几年也被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格、行为、情绪、认知等多个领域。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丰富,使人们的认知越来越深化,同时伴随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人们已经更多地开始关注心理学,并在很多领域已经投入运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致来说,编辑出版心理学承接了编辑学的研究内容,但却是以心理学为研究手段和途径,研究对象也变为编辑以及和编辑相关人员的心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预测心理趋势、调适心理导向等。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编辑行业提出了挑战,人们为了方便更倾向于接受电子化的咨询,如刷微博、看电子书等,当然还包括其他的视频阅读、视听阅读等途径。
(一)交叉性
编辑心理学由于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具有交叉性。编辑学主要研究编辑的工作原理、工作规律,并指导编辑进行实践。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由于人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所以编辑学和心理学在客观层面来说具有必然的联系,编辑心理学算是心理学在现代编辑学里的发展,可以归属于应用心理学的分支。
(二)独特性
编辑心理学虽然是对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继承,但是这种交叉却不是简单的物理方面的重合,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编辑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强调的是和编辑有关的心理活动问题,如编辑的智力问题。[2]而编辑学则更加突出编辑的能力问题,如知识基础、政治素养等。其次和心理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和编辑有关的心理问题做出研究,并预测其在以后的应用和发展问题。例如,揭示编辑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指导,使编辑事业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创造性
人都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具有再创造的能力。编辑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客体是编辑和与编辑有关的人员以及受众,都是和人有关的活动。因此,编辑心理学在理论层面具有再创造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编辑心理学对编辑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探索性
编辑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刚刚兴起,尚且还很稚嫩,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都还不完善,也没有宝贵的历史经验流传下来供以继承,因此需要现在的人们不断地进行摸索。可以借鉴其母体——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参考国外的编辑心理学的研究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遗余力、不辞辛苦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来使的编辑心理学这门学科更加的成熟、完善。
现代社会对编辑心理学学科人才的渴求,使得很多高校在近几年开始开设编辑心理学这门课程。但由于这个学科太过稚嫩,各方面的研究还不算特别的成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老师们教授课程时借鉴,所以,对老师的课程教授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是经过的努力,还是已经归纳出了几点可运用的教学经验。
(一)列框架,突出重点
编辑心理学大部分还是属于理论型的学科,知识点广泛,所以教学时如果没有章法地进行,会很容易漏讲或是重复讲解。因此,列框架的方式可以完整地将知识点总结在一块,教学的时候按照所列的框架,不仅可以解决漏讲的情况,还使得条理清晰,学生更容易记笔记。从侧面来说,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列框架不是让老师在讲解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完全讲解的时候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对困难的部分也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二)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也就是说要理论联系实际。编辑心理学在教学上虽然理论性偏强,但在实际实践中,有很好的应用性。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研讨交流
编辑心理学的新兴特性要求老师们紧跟学科的发展,经由人们的不懈研究,学科的发展进步可能会日新月异。因此,老师要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量,多进行沟通和研讨,紧跟学科发展的脚步。
编辑心理学在编辑行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研究了编辑的心理问题,解决了编辑们在心理上遇到的压力和困惑。比如新兴媒体的繁荣对传统编辑行业的冲击,在这压力下传统编辑们的焦躁,以及编辑工作中对定题、选稿、定稿、排版的犹豫等。编辑心理学的出现,使得编辑人员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系统专业的研究,对编辑行业的进步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结语
编辑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都是社会进步对人们提出的要求,有着必然性和不可抵抗性。研究编辑心理学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以及应用,不仅使高校老师受益,也使得编辑行业获利,从根本来说,享用成果的还是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谷松,肖纯.刍论编辑出版心理学[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21(3):130-132.
篇10
Abstract Hermeneutics experiences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Heidegger and Gadamer's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Habermas's critique of Paul Liko's psychoanalysis of modern hermeneutics, structuralism Hermeneutics and Lacan's after school. As a pioneer of the hermeneutic psychology, Freud and Max are connected with hermeneutics. Maslow and Rollo May think that psychology is the sci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the motives of human beings. Allport emphasized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to understand personality. Binswanger put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existential meaning by absorbing the psychological thought of existentialism.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rmeneutics and psychology, interpretation is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two is a kind of complementary logic, either this or that,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he two can the relationship more closely, the future prospect to build fresh psychology.
Keywords Hermeneutics; psycholog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1 解释学的历史发展
解释学又名阐释学、释义学,是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在解释学的核心的概念是“理解”。解释学与现象学、实证主义作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三大势力”,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早期的解释学是作为人们来理解和解释《圣经》的方法和技术,是教父对《圣经》的统一解释,以神的旨意为解释对象。解释的目的是通过《圣经》的文字传达中上帝真意。到了十九世纪,受到了近代学科化浪潮的推动,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从神学、语文学中解脱出来,发展成一门关于文本、人和历史事件的理解的普遍学说,对具体解释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出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独立学科――一般解释学。狄尔泰强调理解和描述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他主张以同感理解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即消除偏见达到理解文本的内涵。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也是哲学解释学的开启人。在海德格尔带领下,解释学由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变为了本体论问题。解释学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著作《真理与方法》发表为标志,他把解释学的由方法论转向为本体论,提出了哲学解释学。之后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之间展开了解释学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争论。他批判了伽达默尔传统主义态度、解释学的普遍性以及伽达默尔解释学本体论倾向的时候,形成了批判的解释学。保罗?利科是一位深受现象学传统影响的解释学,他的解释学也被成为“现象学的解释学”。利科把“文本”作为理解和解释的重心,他认为文本的内在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文本符号并不只是符号的意义,而在于它背后所指的意义和内容。
2 解释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2.1 解释学心理学的思想的先驱
冯特认为民族心理学研究是人的团体一般的发展和有普遍价值的、共通的精神产物发生为基础的心理过程的。因此,冯特说:“现今心理学所处理的心理、精神,并不是哲学的实体概念,只不过是现实的概念,即实际的精神作用、意识现象。”他认提出低级的心理过程,可以通过实验内省法的方式研究认得心理。而对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只能用民族心理学方法。他提出要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神话、宗教、风俗习惯从而来理解民族的高级心理。他也曾强调,人必须融入民族中才能理解心理。这种思想与狄尔泰的同感理解想联系起来,是一种自觉自发的把解释学的思想应用于心理学之中。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是潜意思,潜意识是不被人通过认得感官所能直觉察觉到,也不能通过自我观察而捕捉的。潜意识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诙谐幽默、言语、梦境等解释,潜意思只有以这种表象形式才能被人了解。由此,解释就是澄明潜意思思想的关键。通过不同的表象与象征,以一具体的事物,表达对人内心思想的解答,例如怀孕时候梦到蛇来表达男性,用南瓜来表达女性。
2.2 解释学与理解心理学
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也被称为生命心理学。理解是人获得生命知识的过程,是由人所有外在感官去认识内在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由一种方式来阐述,因此可以说理解是目的,解释是达成理解的方法。人作为理解心理学的对象,是具有知、情、意的统一整体。理解心理学的任务是完整的分析、阐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即理解就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解释。狄尔泰把体验、理解和解释作为理解心理学的首要方法,理解就是通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心理活动,他的内心体活动和文本思想的过程。
2.3 解释学与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作为解释学思想的前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解释为何物,但是在他对梦的解析等知识的阐述中又蕴含了解释学的思想。弗洛伊德所建立的精神分析在他看来是一个合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支,但实际上他的诸多观点都带有一些人文科学尤其是解释学的观点。实际上,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科受到解释学的影响,因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可避免带有解释学的思想特质,在无意中,弗洛伊德实行着解释学的方法。
荣格认为人心理是一个有价值的文本,对其价值与意义的进行关注和解读,特别是关注梦和它的象征意义,着力于建立原型与代表的潜意识内容,以解释学的角度,通过象征的形式,能更好地表达出荣格的各??原型的意义,这些都可以通过象征性的形式来进行分析。荣格的治疗方法也显示着解释学的特征:他把心理分析分成四阶段――倾诉、阐释、辅导、转化,通过心理分析帮助患者来发现潜意识的意义。解释学方法与荣格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相似之处:(1)重视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将心理和行为视为待解释的文本;(3)注重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解和解释的方法。
埃利希?弗洛姆终生的学术宗旨是确立一种“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实现“自为的人”与“健全的社会”。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把正确把握人的本性作为“人学”的根本任务,从而探讨人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从解释的角度来理解,了解人的价值,来解释人的意义。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明显受到了海德格尔、尤其是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影响。伽达默尔认为人是具有语言的存在,人要想被理解,理解者就必须通过语言与被理解者建立某些关系。拉康受到这一影响,认为潜意识如同语言或文本,潜意识的意义通过隐喻的方式等待着被理解。拉康认为,精神分析学者的任务是挖掘患者潜意识,并将其变成语言表达出来,而解释则是分析治疗方法的最重要步骤,分析者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解释其潜意识的思想,从而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2.4 解释学与人格主义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科,极大促进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也深受其影响,本文从解释学的角度去理解人格理论,解释学为人格心理学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并从解释学的角度理解人格研究的目的。人格心理学为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主张,由于每个人的特质存在差异,在研究个人的特质时候对人的理解和解释是不一样的,对人的特质的理解必须通过表面的行为文本发现人的特质。
2.5 解释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认为心理学是人的科学,他不同于自然科学。他强调要以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人作为研究对象。他反对以人进行静态的、条块分割式的研究,提出了整体动力学的原则来研究人。以整体论强调人的整体的反应,他并不是对单一事或物的理解,而是包括对事或物周围的环境、文化背景等的整体的认识。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的性质,需求的强度决定动机的强度,因此要注重研究人的需要、人的动机。因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不同层次需求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从行为来理解人,看到不同的需求人会有不同的特征,从外显行为来解释人的动机和人格。
- 上一篇:精神疾病的治疗新进展
- 下一篇:家校合作目标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