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政策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政策的含义

篇1

一段假期,一场天灾,一群人的行为,我们的“中国社会”复杂系统再一次表现出复杂的深层特征。我尚未找到合适的概念来涵盖这一深层特征。不过,它决定了复杂系统的三项表层特征,最近由经济学家奥墨罗德作了简要表述:(1)短期预测之不可能性;(2)新性质的自发涌现;(3)从同一初始状态可发生多重历史(Paul Ormerod,2005,“complexity and the limits to knowledge”,《Futures》vol. 37,pp. 721-728)。

在较早被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各类“新知”中,关于“复杂系统”的知识与哲学或许是理论内涵最丰富并且政策意义最显著的一门科学。当我们面对复杂系统时,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它,不是沉迷于细节,而是直面“总体”现象。

借用桑塔费学派的简明语言,假设每一行为主体只熟悉它附近的局部环境并由此作出简单的适应性选择,那么,由大量这样的行为主体组成的群体将表现出复杂系统的特征。如奥墨罗德所论,这时,短期的群体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因为系统的另一特征是,不断地涌现出以往没有的性质;从而,系统的第三特征是,历史从来不是单一的。换句话说,历史从来就是“非决定论的”,这一特征导致了“多元历史”观。

生活在具有上列复杂系统三项特征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怎样适应我们的生存环境呢?道德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曾系统地把所谓“公正旁观者的合宜同情”原理运用于西方社会,并由此撰写了《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与稳态社会不同,在转型期社会,作为斯密原理的基础的“合宜的同情”――它对应于“一般均衡”的行为与情感,离散化为许多“局部的合宜性”――它们之间可以发生激烈冲突。今天,关于复杂系统的许多局部合宜性之间潜在冲突的研究,被称为“非均质网络”的社会科学或“网络物理学”。

基于“求生存”的本能和“要生存得更好”的欲望,在上述的复杂系统内,每一社会成员只熟悉与他相邻的社会成员们的行为和情感模式,在他熟悉的这些行为和情感模式中,他选择“最好的”。假如他如通常所表现的那样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那么他会模仿“最成功的”――事实上,我们很难区分“选择”与“模仿”,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独立地选择,恰如没有人能够一模一样地模仿。

于是,我们看到,他选择“春节回家并且忍受拥挤效应”(学生和民工);他选择“买车并且比不买车更多地污染环境”(都市白领);他选择“制造或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并且由此获得金钱回报”(商人和学者)……概而言之,他选择“在名利场上更成功并为此而更深和更久地出卖良心”。

晚近的仿真研究表明,如果行为与情感的模式A对个体而言比模式B更成功,那么,在复杂系统内,只要采纳A的个体的总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三分之一,模式A就会迅速取代模式B,而成为独占的行为与情感模式(参阅Martin Nowak,et.al.,2007,“the one-third law of evolutionary dynamics”,《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vol. 249,pp.289-295)。复杂系统的这一特征被称为“三分之一定律”,它广泛地出现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多年前已被诸如米尔格罗姆这样的经济学家注意到并写入“管理经济学”教科书。

可是对于社会整体,三分之一定律意味着极大的麻烦――对交通运输系统,对不可再生资源和生态系统,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因为,自由市场所激发的行为与情感模式,几乎总是倾向于无限制地攫取资源――自然的和文化的,从而或迟或早总要引发社会成员旨在限制资源耗竭速度的集体行动。

篇2

(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 1 )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3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2 .经济规律

( 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和类型

(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二)商品和货币

1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 1 )商品的二因素

(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 3 )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2 .商品的价值量

( 1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3 )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

3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

( 1 )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货币的本质

4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 1 )货币的职能

( 2 )货币流通规律

5 .价值规律

(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实现形式

( 2 )价值规律的作用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1 .货币转化为资本

( 1 )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

( 2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 3 )劳动力的买和卖

2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 1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 2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

( 3 )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规律

3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 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3 )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4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 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2 )工资的形式

(四)资本积累

1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 1 )生产和再生产

( 2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 3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 4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几个因素

2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 1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

( 2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 3 )相对人口过剩

(五)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1 .资本循环

( 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式

( 2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

2 .资本周转

( 1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

(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 4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六)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1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 1 )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 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 1 )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的三大交换

( 2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 1 )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2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4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4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 1 )经济危机的现象和实质

( 2 )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直接原因

( 3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

( 4 )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 利润和平均利润

( 1 )利润与利润率

( 2 )利润平均化与生产价格

2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 1 )商业资本的形成

( 2 )商业资本的职能作用

( 3 )商业利润

3 .借贷资本和银行利润

( 1 )借贷资本的形成、本质和特点

( 2 )借贷利息和企业利润

( 3 )利息率

( 4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4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1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 2 )级差地租

( 3 )绝对地租

( 4 )地租、地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 .垄断的形成

( 1 )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转变

( 2 )垄断组织的形式和实质

( 3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 4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 1 )银行业的垄断和银行的新作用

( 2 )金融资本的形成

( 3 )金融寡头的统治

3 .战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 1 )垄断程度不断提高

( 2 )垄断组织经营方式日趋多样化,“混合联合公司”广泛发展

( 3 )金融垄断集团统治的新变化、新特点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1 )经济危机的实质

( 2 )经济危机的形成机制

(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 2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1 )国有垄断资本

( 2 )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 3 )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政策措施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重作用

(十)国际垄断和经济全球化

1 .国际垄断组织

( 1 )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 2 )国际垄断组织的本质

2 .跨国公司

( 1 )跨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

( 2 )跨国公司的主要特征

( 3 )当代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 经济全球化

( 1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 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 3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考试题型 :

• 单选 30%

• 判断 20%

• 简答 27%

• 计算 13%

• 论述 10%

主要参考教材 《政治经济学》刘熙钧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9 月第 3 版

第二部分:《西方经济学》( 150 分)

(一)导言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1 )资源的稀缺性。

( 2 )选择与资源配置。

( 3 )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1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1 )实证分析法。

( 2 )规范分析法。

(二)需求、供给、价格

1 、需求理论

( 1 )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 2 )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 3 )需求定理。

( 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2 、供给理论

( 1 )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 2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 3 )供给定理。

( 4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 、价格理论

( 1 )均衡价格的形成。

( 2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3 )价格机制如何调节经济。

( 4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三)弹性理论

1 、需求价格弹性

( 1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及计算。

( 2 )需求弹性的分类。

( 3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2 、弹性理论的运用

( 1 )需求弹性与“谷贱伤农”现象。

( 2 )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四)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欲望与效用

( 1 )效用的含义。

( 2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2 、边际效用分析

( 1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含义。

(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3 )消费者均衡。

( 4 )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 5 )边际效用与消费剩余。

3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 1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 2 )消费者均衡。

(五)生产理论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1 )生产与生产要素。

( 2 )生产函数。

( 3 )短期与长期。

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要素合理投入

( 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 3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 、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1 )规模经济。

( 2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3 )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4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 1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边际分析。

( 2 )等产量线的含义及其待征。

( 3 )等成本线。

( 4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六)成本与收益

1 、短期成本分析

( 1 )短期七种成本。

( 2 )各种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2 、长期成本分析

( 1 )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 2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3 、收益与利润化

( 1 )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 2 )利润化原则。

(七)厂商均衡理论

1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论。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完全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 3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4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 5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3 、垄断均衡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 2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 3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

4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 1 )寡头垄断的含义与条件。

( 2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5 、各种市场结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八)分配理论

1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 1 )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 2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 3 )生产要素的供给。

2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

( 1 )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 2 )利率的决定。

( 3 )地租的性质和地租的决定。

( 4 )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 5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九)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1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 1 )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 2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 3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及其关系。

( 4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 5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缺陷

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 1 )生产法。

( 2 )支出法。

( 3 )收入法。

(十)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1 )总需求的构成。

( 2 )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3 )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 4 )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 5 )乘数理论。

2 、 IS — LM 模型

( 1 ) IS 曲线。

( 2 ) LM 曲线。

( 3 ) IS—LM 模型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应用。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1 )总需求曲线。

( 2 )总供给曲线。

( 3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 4 )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影响。

( 5 )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十一)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 、失业理论

( 1 )失业与充分就业。

( 2 )失业的类型。

( 3 )失业的影响。

2 、通货膨胀理论

( 1 )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 2 )通货膨胀的原因。

( 6 )通货膨胀的影响。

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十二)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1 、经济周期

( 1 )经济周期的含义。

( 2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2 、经济增长

( 1 )经济增长的含义。

( 2 )经济增长的源泉。

(十三)宏观经济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3 、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考试题型 :

• 判断题 20%

• 单选题 40%

• 计算题 20%

篇3

 

关键词: 刑事政策功能;科学界定;运行 

 

     刑事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其终极目的是发挥刑事政策的最佳功能,实现刑事政策的效益最大化。因而,研究刑事政策就必然要研究刑事政策的功能。目前,学界对于刑事政策功能的认识并不统一,而理论上的混乱又可能带来刑事政策运行中的误区,因而有必要予以澄清,从而使得刑事政策的运行机制能够发挥其最佳功能。

一、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

对刑事政策功能的科学界定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认识。

(一)功能词义本源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将“功能”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1}储槐植教授认为“功能,指事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按此释义,刑事政策的功能即刑事政策运行所产生的社会积极作用,也就是刑事政策在预防和控制犯罪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刘仁文博士却认为,“那种认为‘刑事政策的功能指的是刑事政策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的观点并不妥当,事实上,功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积极与消极是一种主观评价,例如,某一项刑事政策的出台,突破了罪刑法定的原则,它带给法治的破坏作用是一种消极功能”。{2}笔者认为,刘仁文博士的观点忽略了功能的本源意义,因为只有事物发挥有利的作用才是功能的含义,而消极的作用不是功能的含义。同时,刘仁文博士所举的例证,也不是刑事政策功能的表现形态,不足以论证刑事政策的消极功能。“政策效力是指一项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即一项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或激化,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发展的加速或停滞等一系列变化。”“政策效力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正效力和负效力两种形式。所谓正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关系的协调有序,社会发展目标的相互促进,社会发展的加速等一系列积极影响。在政策实践中,大量的政策是发挥正效力或正效力占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大多数政策在出台以前都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评估论证,付诸实施后又能得到坚决有效的贯彻执行。所谓负效力,即一项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发展速度的下降,社会发展目标的损害,社会结构紊乱与有害结果。负效力产生的原因很多,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有的是由于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这是政策规范本身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执行不力或执行偏差所导致的负效力;有的是政策本身正确,执行得力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一些负效力。”。{3}从以上政策学者对政策效力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刘仁文博士显然是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将政策效力视为政策功能,同时其所例举的现象只是政策决策失误所产生的负效力的表现,而非政策功能的表现形式。

(二)系统论的认识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表现,功能对结构又有反作用。结构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功能则是外在的多变的。事实上没有无功能的结构,也没有无结构的功能。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要素,组成系统结构的要素不同,系统的功能也不相同;组成系统的要素相同但结构不同,功能也不相同,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是复杂的,往往具有多种形式。一种是同构同功,即相同的结构表现相同的功能;另一种异构同功,即不同的结构表现着相同的或类似的功能;再一种是同构异功,即同一种结构实现着多种不同的功能。功能也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4}系统论的功能论使我们对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而梁根林博士认为:“由刑事政策系统的性质和特征决定,刑事政策对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具体组织反犯罪斗争的实践,具有政策导向与政策调控两大基本功能。”{5}由此可见,梁根林博士是在系统论的基础上认识刑事政策的功能,并没有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上论证功能。

篇4

【关键词】 收入分布;收入差距;原因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发生一些问题,比如说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正不断扩大甚至有两极化的趋势,各个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很大,经济发展很不均匀,一些生活在底层的人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等等。政府也将解决收入分配过大问题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在教育分配差距,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和各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三方面。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原因的探索,明晰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症结所在,同时为我国政府作出合理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二、收入分布的含义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含义

(一)收入分布的含义

即从一定的源泉反复取得的其源泉不受损失而可自由消费的产品或价值,它是一定经济过程分配的结果。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出来的产品或价值按一定标准分配给消费者的活动过程。

(二)收入分配差距的含义

通常是指经济发展中的规模收入分配差距,即个人之间或各类人之间所得收入的差距。相对差距是以收入比重获取收入相对份额表示的收入差距,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单位或其他实物指标表示的收入差距。

在实际应用中,用的比较多的指标主要有五种收入分配差距的衡量指耍郝迓状那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阿提金森指标;五等分指标。本文主要使用的是基尼系数。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基尼系数是国际经济学界所采用的最流行的指标,便于国际比较;(2)基尼系数能以一个数值反映总体差距,也能进行分解分析。

三、造成收入分布差距的原因

(一)我国地区对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影响分析

1.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布差距产生的原因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经济地理都不相同,造成我国在大地带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原因很多。但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是导致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变动和体制或制度创新三方面内容。

各地区在市场初次分配的机会不平等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特征收入来源于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距则受限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先富”带动“后富”缩小地区差距、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最终流于形式。

市场的“马太效应”必将使我国居民收入分布地区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好的地区已经拥有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技术,地区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人力资本不平等是使地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随着收入上升,人们对人力资本各个组成要素的需求也上升。另外,人力资本的各个方面也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2.城乡收入分布差距原因分析

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方针,对城市人口的增长实行双重控制方法。

二元的计划生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政策在城乡之间有巨大差异:城市人口生育政策规定每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子女,只有在几种特殊情况才可以允许生育两个子女,政策生育水平大约在平均每个家庭为1.1个子女;而农村家庭有50%左右生二胎,农村政策生育水平大约是平均每个家庭为1.6个子女左右。

政府为城乡提供的公共产品不均等。首先,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过低。再者,国家对城乡教育投入不均等。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

(二)我国教育对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现状分析

1.城乡间地区间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影响

教育理论上可以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然而我国政府在实施过程中却并没有履行好这一职责。城市学校具有充分的财力支持,办学资金充裕,农村学校办学资金缺乏,由于地方政府资金来源有限,对教育的投入也有限。这种财力不均衡必然体现在城乡教育的差异上。

2.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于个人收入分布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劳动报酬分配的重要因素。据世界银行1991年的估算,每增加一年的学校教育,在韩国能使人们的收入增加6%,在马来西亚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17%,女性的收入增加18%;每增加一年初等教育,在泰国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17%,能使女性的收入增加13%;每增加一年中等教育,在印度尼西亚能使男性的收入增加8%,能使女性的收入增加12%,在泰国可使使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分别增加7%和25%。

经济体制、社会制度是影响受教育程度与人均收入分布的根本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推论:影响中国受教育程度与浪费报酬关系状况的根本因素是经济体制和相关社会制度。从根本上说,体制性,制度性因素是关键性和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应该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及各项社会制度的科学安排。

(三)不同的行业对于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影响分析

每个行业有自身的特点,行业性质决定着职工收入。Sehettkat指出,不同行业自身的特征决定着行业间的收入差异,这些特征包括强度、风险、失业率和工作时间等,他们都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因素。

四、结论

我国现阶段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个人收入分布差距在很多方面依然突出。从根本上讲,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经济性,制度性因素所导致的。具体来说,本文分别阐释了地区间差异,教育的差异,行业间的差异对个人收入分布的影响。让我们对个人收入分布差距的原因有了初步且较清晰的了解。在今后的改革中,我们还应健全各方面机制,逐步缩小收入分布差距。

参考文献:

[1] 孙D.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2]杨强.中国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

[3]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财政研究,2003(07):39-41

[4]关搏.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影响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5] 陶莎.教育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D].江西财经大学,2006

篇5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120-02

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准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企业会计政策是会计理论在会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会计政策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其本质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契约安排和博弈规则,是各利益相关主体为实现自己利益运用的基本手段。尤其是在新会计准则的变革将对中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深入的研究此课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此,本文从会计政策的含义入手,提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并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使企业的财务活动更加稳定,保证资金更加安全,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企业在以后的财务风险控制中的开展活动提供参考和重要依据,这对于企业会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政策的含义

“政策”这个概念,从理论上讲有多种含义:(1)《新华词典》的定义为: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历史路线而采取的行动准则。(2)《韦氏词典》的定义为:政策是指特定主体(政府机构、组织、个人等)从备选方案中根据给定的条件所选定的用于指导和确定当前行动和决策的总则。

根据理解,政策应该包括以下四点含义:(1)政策是某一特定主体有意识制定的,用实现或者影响既定目标的产物;(2)政策有预定的目标或直接的作用目的,其核心构成政策意图或思想。通过主体的活动得以贯彻实施;(3)政策的内容在层次上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一般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以特定的环境为依据而制定的规则、条例、方法和措施等;(4)政策基本属于准法律性质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效力。

会计政策属于上述政策定义的延伸,但应用于会计这个特定对象有着具体的内容。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政策的含义是指企业在进行相关会计核算、编制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时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即企业在政府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原则、方法和程序。

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问题

1.会计政策选择权监管能力较弱

由于中国公司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国家作为大股东,存在着所有者的缺位现象,大部分法人股约束弱化,而小股东又无能为力且不愿意参加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的结构中,中国公司监事会成员75%以上来自公司内部。监事会在法律上被赋予了应有的监督权力,缺乏足够的制约企业决策行为手段,因此监事会的监督权经常流于形式。监事不知事,监督不力的现象广泛存在上市公司中。

2.会计政策选择在实务中可操作性较差

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的确定是一个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的全部过程。作为一种理论,应该具有应有的适度超前性,它不仅仅能够诠释会计实务,并还要能预测未来趋势。中国会计准则的超前性表现在对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和长期工程合同的规定以及对所得税核算方法的规定上。委托贷款这种投资形式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中国大部分公司仍采用应付税款法。国外的大部分企业采用的则是纳税影响会计法,这些政策的规定表现出极大的前瞻性。在实务中的可操作性较差。

3.会计政策选择缺乏统一选择程序

很多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选择程序和指导思想缺乏科学的统一性,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产生了会计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例如,自由确定资产的折旧率,合并会计报表自愿的扩大范围,提前或延迟确认的收入,改变长期投资价值的方法。例如对存货的计价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坏账准备的计提可以采用不同的比例,对费用的归属期选择与间接费用的分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固定资产残值和在产品成本的估价可以采用不同标准。这种做法的意义是使上市公司具有灵活的理财自并且提供了相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

4.会计政策选择人员综合能力较低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能力,它是指会计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根据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实务等一系列的会计标准并结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现实和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特点,分析、判断、选择经济的交易和事项的决定,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职业判断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例如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增加了会计处理的空间,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目前情况下,中国会计人员不善于运用职业本质和职业判断的分析方法来思考会计概念和处理复杂的会计业务,当有新的复杂的业务需要处理的时候,他们不想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进行综合判断,找到一个方法来解决的问题,而是借助外界的帮助或是借用其他单位的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有的甚至会模仿其他单位的处理方法,不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目前中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低,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建议

1.不断完善会计政策法规

推进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重要一点就是要继续完善中国会计准则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新的与国家会计准则标准相一致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宏观会计准则的完善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优化企业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中国的经济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资本市场的建立和运行的过程和时间都还比较短,各项和会计政策相关的法律都还不是特别完善。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首先应该保证各项会计政策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尽量使资本市场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达到均衡发展状态。此外,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要保持广泛的民主参与性,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增添新的活力。

2.不断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企业行为。企业的经营者是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因此,要实现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最优化,就必须首先实现企业行为的最优化。不断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而保证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实际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过程中,要加强公司独立董事的有效监督,建立相应的薪酬激励政策。同时,还要赋予企业实际经营者更多的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权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内部监督制度。

篇6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群体性案件的交融点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质是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既要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又要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要了解二者的交融点,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要有准确的理解,同时也要清楚掌握群体性案件的性质。

(一)对宽与严的理解

宽严相济中的“宽”,其含义应当是“宽大”、“宽宏”。刑罚中的宽主要表现在对于具体的犯罪行为,如果行为人具有坦白、自首或立功等从轻情节的,在严格把握法律范畴的情况下,处以比原量刑档次较轻的刑罚;而宽严相济中的“严”,其含义是“严厉”、“严格”。刑罚中的“严”主要表现在对于应该定性为犯罪的就一定要按照犯罪来处理,应该处以较重刑罚的就严格按照标准给予相应处罚,在该些方面不能有动摇或者改变。在贯彻宽研相济刑事政策过程中,“宽”与“严”二者针对的具体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该宽则宽,该严则严。且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由于具体犯罪的严重性程度不同,就应该运用宽或严来加以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刑罚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的作用。而何谓“济”?其含义应该是协调与合理。一项刑事政策如果只有“宽”和“严”两个独立的方面,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很难避免发生宽严尺度把握不准等情况,只有通过“济”加以调整和规范,才能使“宽”和“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平衡稳定的有机整体,从而确保法律和政策的顺利实行。

(二)群体性案件性质的分析

我国群体性案件的性质属于非对抗性、非政治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出这一性质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从发生的领域来看,我国群体性案件多发生在社会转型中矛盾较为集中的经济领域,而非涉及政治等关键领域,属于可协调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可解决性,而非严重的敌我矛盾;二是从参与者的目的来看,多数以维护或获取自身经济利益为目的,几乎不存在具有更加严重的其他目的。因此,它又属于经济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而非政治性的矛盾。

(三)二者的交融点

从群体性案件的性质我们可以了解,在处理相关案件过程中,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方式进行,因为本身群体性案件相比较于其他刑事案件,有其独特的方面。就群体性案件的主体往往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发生领域往往在经济领域,是内部矛盾等方面而言,处理群体性案件过程中,结合宽严相济的形势政策的角度,应该是属于可“宽”的范畴;但从群体性案件作为涉案人员较多,影响较大的角度而言,有其危害性,因此也需要有“严”的一方面。群体性案件作为主观恶性不是非常大的案件,案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即使是行为类似的犯罪嫌疑人,也应当全方位考虑其案件背后的因素,从而作出罪责刑相适应的处罚。

群体性案件的性质有别于其他普通案件,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独特魅力又恰好在于“宽”与“严”的统一结合。因此,我们认为,两者的融合点在于:从群体性案件案情实际出发,综合考量,运用宽严结合、宽严恰当的方式,平衡个案具体情况,作出与案情相适应的处理。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对本案的处理

公安机关认为徐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达到故意毁坏财物的犯罪构成标准,将徐某等6人均以故意毁坏财物罪予以移送审查,而该案涉案人员均系文化程度较低的本地女性居民,犯罪嫌疑人家属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情绪也较大,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同时,周围群众对于公安机关的处理情况也不满意,均认为将所有行为人都移送审查的处理方式持疑义态度。

检察机关在审查该案后认为:虽然该6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以构成了故意毁坏财物罪,但考虑到本案的实际情况,为达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承办人在全面了解案情的基础上,分别仔细提审了各犯罪嫌疑人。在经过耐心地讯问交流后,犯罪嫌疑人徐某等人虽然对某控股集团长期闲置耕地表示不满,但对指控事实供认不讳,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表示了后悔,认罪悔罪态度比较好。同时,各犯罪嫌疑人家属均帮助赔偿了相关损失。在此基础上,承办人综合分析了全案以及各犯罪嫌疑人的情节、认罪态度等方面,认为本案事实上是比较典型的群体性案件。在具体处理上,承办人严格依照《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同时按照普通涉众型犯罪处理主犯及积极参与者的方式,认为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徐某是积极策划者,而其他几名犯罪嫌疑人作为参与者,其主观认识及客观行为上与徐某有一定区别。因此,最后决定对主犯徐某依法予以移送审查,而其他几名犯罪嫌疑人,因其情节较轻,并已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认罪态度良好,故作出了酌定不的决定。

三、检察机关在办理群体性案件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方法

结合上述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群体性案件的交融点的分析,对办案业务一线的检察官而言,正确的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首先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篇7

关键词:信息政策;信息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248-01

1 信息政策和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1)信息政策的概念。

关于信息政策的概念,学术界作了不少探讨,笔者认为,信息政策包括信息内容以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技术、人才、投资、系统等信息活动要素相关的政策。其中,信息内容政策包括信息内容的搜集、组织、协调、配置、开发利用政策,信息传输的组织管理和控制政策、跨国信息流通政策;信息技术政策包括信息技术的配置和应用、开发和创新、引进与出口、标准化等政策;信息人才政策包括网络人才的培养、素质要求、选拔任用、考核晋升、地位待遇、管理与评估等政策;信息投资政策包括投资资金的渠道来源、构成、分配方式以及投资的强度、主体、调控机制等政策;信息系统政策包括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开发、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政策。

(2)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一般而言,信息化是指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过程。从宏观层面看,它是指信息产业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也是从事信息产业活动的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的过程,更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不断渗透、应用和共享程度的过程;从微观来看,它是社会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信息资源投入越来越多、生产过程越来越智能化的过程,也是产品的价值构成中信息价值不断增加的过程。

所以,信息化就是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利用和再生过程,也就是以知识生产带动物质生产的过程。因此,信息化不仅要实现信息网络化,还要实现信息产业化,更要实现产业信息化。

2 信息化的发展对信息政策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数字鸿沟、知识产权的保护及与国际接轨等对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1)信息化为当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控制信息资源,成为各国必须重视的问题。自二战结束以后的几十年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导致世界各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信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使工农业生产、商业服务行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科学教育文化部门、行政管理部门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成为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与物质、能源并列的社会生产支柱,成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然而,迅猛增长的信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没有控制和没有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反而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因此,如何开发利用和控制管理信息资源,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面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关键就是制定国家信息政策。“一个拥有严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政策的国家,需要有互补政策,以保证所需信息的提供与使用。”

(2)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国家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个崭新的产业一信息产业在崛起。据1983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65%与微电子技术有关。从事信息产业的劳动者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来看,美国1987年达67%。90年代将达75%,这些数据表明,信息产业已经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信息产业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高增殖型产业,也是一种社会化程度高,要求发挥整体效益的综合型产业,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研究和制订信息政策。以保障和激励信息产业的发展。

(3)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正确的信息政策进行规范和调控。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无疑大大提高了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涉及到许多社会问题,如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尤其是通过传统的专利和版权难以识别和保护的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固化程序等信息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卫星立播或无线电广播传递信息时涉及的国家问题、信息的窃密与计算机犯罪问题、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信息产品的定价与税收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道德和文化冲击等等。为了在促进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防止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所以必须特别重视对信息政策的研究与制订。

3 信息政策对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信息政策在信息化建设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导向、协调、干预、规范等诸多影响。这里以美国信息政策对信息化的影响为例:因特网与信息高速公路是20世纪末的最热门话题之一。可以说,NIl、GII、NGI以及Inter-net2计划是美国为发展信息产业而制定的行动纲领,也是美国以往几十年发展信息产业的先进经验的总结。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流,它本身就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牵引机”。1990―1997年间,信息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了高达10.4%的年增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快速向传统产业渗透,美国经济快速增长,从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看,20世纪50年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已达45%,美国的这一比例在90年代初已高达75%。一直保持领先,使美国的数字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而使美国经济能够保持连续增长的势头,成为战后最长的经济繁荣期。美国人在总结这个经济现象的时候指出,其经济活力有很大一部分是信息化带来的。同时,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1996年电信法案》、《通信正派条例》、《网络环境下保护隐私权的新法案》等相关法律,以减少或避免信息技术对国家信息政策的冲击和国家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产生的冲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

虽然,美国政府在信息政策制定的时候,本质上是站在本国经济发展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其所制定的政策,不可避免地会损害、甚至牺牲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是出于其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其制定的信息政策促使本国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发展、军事强人等方面仍然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篇8

【知识概览】

【核心讲解】

(一)货币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①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③商品交换的实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特别提醒 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①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②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③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货币的职能的含义: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②价值尺度的含义:就是以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的原因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③流通手段的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④货币的其他职能: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4)纸币

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特别提醒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货币总是代表着一定的财富,代表着人们过去的劳动。它本身没有是非善恶的区别。

(2)结算与信用卡、支票

①结算:是指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通常使用两种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②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③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3)外汇和汇率

①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②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提醒 正确看待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升高,同量的人民币可以换取比以前更多的外国货币,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同时,人民币的信誉及我国的经济地位也将随之提高。但也会给我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出口商品价格随之提高,进口商品价格相应降低,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造成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国内矛盾加剧;我国的外汇储备或从国外调回来的资金,折成人民币计算,也相应减少。

备考提示: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纸币及汇率变动是高考中的重要考点,高考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商品基本属性、货币职能、纸币概念的理解及汇率变动的判断和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备考时要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一方面注意从商品基本属性的角度入手,正确认识国家和企业重视产品质量的原因及意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货币和纸币概念及其相关关系的把握,全面掌握汇率变动及其带来的影响。

(二)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与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①二者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②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③内在联系: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动,从理论上说,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4)供求影响价格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称为需求定理;商品的供给量同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称为供给定理。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①间接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习俗等。②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不应求时,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供过于求时,价格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③决定因素: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的大小与价格的高低成正比。④其他因素:货币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等。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购买。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①针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而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②针对相关商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呈反向关系,而对互补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呈正向关系。

特别提醒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①要大力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②国家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创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业和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③劳动者本身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观念,增强就业竞争能力。④国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3.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

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劳动者权利的内容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⑧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利

①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劳动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依法签定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等途径加以维护。④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特别提醒 在我国,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有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体现出来的。只讲权利不讲义务,或者只讲义务而忽视权利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备考提示:企业的相关知识及就业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题型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试题取材多样,考查方式灵活,对全面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备考中要重点把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等知识。同时,要认真把握本考点相关知识与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方式、社会公平、对外开放等知识的内在联系。

(三)投资与融资

1.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①含义:是指居民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凭证,个人依据凭证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②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

特别提醒 辩证地认识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长:一方面,居民储蓄余额增加,意味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同时,居民储蓄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能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使再生产顺利进行。居民储蓄对个人而言,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太多、过量,则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造成消费品的积压,对企业生产的扩大造成不良影响,这不仅弱化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最终也必然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2)存款利息

①含义: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②影响存款利息的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水平。③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④利息税: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特别提醒 正确把握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①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量。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公民储蓄,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支出相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如转向股票和债券等。②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对投资的需求量。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的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贷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并使投资需求相对增长。

(3)储蓄的类型及特点

①类型:目前,我国的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②特点: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4)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①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②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别提醒 中国人民银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关系:①首先是政企关系。中国人民银行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它必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制度。②其次是存贷关系。中国人民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是向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和申请再贷款的企业。③再次,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说,存在着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的关系。

(5)商业银行的业务

①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③办理结算:银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④其他业务: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2.投资与融资

篇9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三年各地高考题,以下特点清晰可见:①题型以选择题为主;②小农经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等概念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而重中之重,非小农经济、重农抑商莫属;③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呈现,注重运用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史学方法考查对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

产生 原始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

消亡 后开始解体,但至今仍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 到1956年,随着的完成,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完全消失。但的实行,使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恢复,但已不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

内涵 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 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拥有耕种土地所有权的小农经济

对立面 商品经济 机械化生产 租佃经济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重农抑商 海禁

点 时间 最早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实施于明清时期

目的 征收赋税和巩固统治,压制商业发展,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 防范人民的反抗和外来殖民势力的侵犯,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采取重征商税、限制商业活动和歧视商人的政策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但后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相同点 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②由自然经济所决定;③有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④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多维视角看小农经济

形成原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②封闭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落后性: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

发展

因素 有利 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②生产关系: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一定的生产自,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④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 ①分散性、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②封建剥削严重(沉重的徭役和赋税);③土地兼并;④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⑤自然灾害

地位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影响 积极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并长期延续

表四 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原因 ①根本原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②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③其他因素: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

目的 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②政治文化方面:安定人心,加强对农民控制;③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主要表现 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多方面限制工商业活动,如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⑤通过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影响 积极 ①经济: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 ①妨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违背历史发展潮流;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三、在突破思维定式中深化概念

例3 (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13题)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解析】答案为B。唐太宗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的途径,强调工商业者不能与官员“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可见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排除D。

例4 (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解析】材料说明户籍在古代是身份职业的象征,政府严禁更改户别,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减少人口流动的可能性,答案为C。A与材料无关,严格的户籍制度并不利于社会的分化,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D。

【名师点津】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确保赋税的征收,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从而巩固封建统治,例3答案却是“维持社会等级”。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但例4并没有从经济方面考查户籍制度对农业、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而是从“强化社会控制”这一政治角度着眼。这些别出新意的试题大大深化了概念的内涵。

面对高考试题的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些同学往往难以克服思维定式,对概念的理解固化、僵化,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提高材料处理能力是关键。分析材料,要做好两点:

1. 抓住材料主旨

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成、解释作用的,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抓住主旨可以从材料出处(或说话者的立场、对象)、关键词、转折词(或语气词)、高频率词等入手。

例5 (2014年天津卷第12题改编题)(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表明( )

A.宋太宗重视商业,适当减免商税

B.宋代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C.宋代依然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

D.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解析】“当从宽简”“参酌裁减”“不得收其算”,这些含义相近的信息(可以看成高频率词)一再出现,答案为A。其他各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

篇10

摘 要 社会福利概念的定义在学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首先从状态和制度两个角度对国内外关于社会福利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再着重剖析了国内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并进一步从社会资源分配角度将社会福利模式划分为消费型和投资型,最后提出了中国社会福利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社会福利概念 社会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作为社会政策和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核心和基础概念,其学术界定和公众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等不同,对社会福利的性质、功能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性。

一、社会福利的界定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社会福利的范畴和内涵进行过界定,然而普遍认同社会福利具有社会状态和福利制度两方面的含义。

(一)国际对社会福利的界定

1.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

国际上,对“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概念界定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J.米基利的观点:社会福利是“当社会问题得到控制时,当人类需要得到满足时,当社会机会最大化时,人类正常存在的一种情况或状态”((Midgle,1997)。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不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

2.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

可能是基于从制度的含义来理解社会福利更赋予这一概念以操作性。因此,学界主要是从制度的角度来探讨社会福利这一概念。国际上,对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社会福利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外延基本相同,指国家和社会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而采取的措施及服务,包括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等子系统;一种认为社会福利的外延大于中国“社会保障”的外延,指国家和社会为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各种措施。

(2)狭义的社会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弱势群体的福利”――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特殊福利;一种是“最高层次福利”――社会福利居于社会保障最高层次。该观点以联合国社会开发研究所提出的为代表。指人类在基本的身体需求和文化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迈向更高层次需求的过程。

总体而言,尽管国际社会对于社会福利定义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从广义角度来界定社会福利的观点。

(二)国内对社会福利的界定

1.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

国内学者钱宁认为社会福利是假设不虞匮乏、充分就业、安全、健康、快乐、受教育、社会平等及有序地生活等有关人类幸福的事项的实现,是社会的正常状态(钱宁,2003)。在界定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时,尽管国内外学者的具体描述存在差异,但都突出了社会福利是一种客观需求和主观感受都得到满足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2.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

国内尽管也有部分学者赞成和主张“大福利”概念,但长期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小福利”概念,即从狭义角度来界定社会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理论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小福利”概念是指前文所提及的第二种狭义社会福利观――“最高层次福利”。然而实践中,社会福利却做的是救助孤老残幼,服务于社会边缘弱势群体的最低层次的工作,处于一种边缘性的位置,与其最高层次的初衷相背离。因此,在中国被百姓谈起的社会福利经常指的是狭义社会福利定义中的第一种概念――“弱势群体的福利”(主要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福利)。由于这种福利的提供主体为民政部门,所以又被称为“民政福利”。社会福利的定义与实务的背离,使得社会各群体对其概念存在着认知上的分离。

(三)本文对社会福利的界定

国际社会多认为社会福利大于或者至少与社会保障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然而根据国内对社会福利的狭义定义,社会福利则是社会保障的一个子系统,与居于社会保障核心位置的社会保险相比处于边缘位置,反映了国家以社会保险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念。在社会政策中,与社会贡献、经济生产联系最为紧密的社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应工业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这种界定更深层面揭示的是: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政策取向,也是社会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隶属于经济政策这种发展理念,最终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表现。因此,中国社会福利的狭义界定既是受制于经济实力的一种现实选择,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一种“高经济增长、低社会福利”的生产型社会政策价值理念。

与社会福利理念上的生产型导向相对应,中国社会中,公民社会福利的权力意识严重缺乏。很大程度上,社会福利被看作是国家权威的象征和恩赐,而非作为一个公民所应享有的权利。反映在现实中,就是福利施与者的高高在上与受助者的感恩戴德。公民权利意识的缺乏使得中国社会福利的发展缺乏坚实的价值基础和社会权利要素①。社会福利的狭义界定一定程度上是公民社会权利意识缺乏的深层次体现。

社会福利的这种狭义界定具有局限性:第一,它将社会福利的提供主体限定为政府,这与当今社会强调“社会福利多元化”、“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方向相背离;第二,它将福利的客体局限于社会的弱势群体,与社会福利逐渐扩大覆盖面的发展趋势不相符;第三,由于中西方学者分别从狭义和广义角度来理解社会福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中国式的理解可能影响到中国西方社会科学界与社会政策学界的理论对话和专业交流。

综上,从广义上来理解社会福利似乎更合乎社会福利的发展轨迹。“福利”一词本身就具有客观上好的生活状态和主观上幸福、满足的感受两层含义。而作为社会福利,这种福利必然具有社会性,包括参与主体与客体的社会性。社会福利应该既是一种状态的描述,又是为达到这种状态所作的客观上的制度安排。因此,社会福利应该是国家和社会通过提供福利性的物质帮助、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用以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并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态与制度的福利统一体。

二、社会福利模式的划分

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福利的模式进行分类,对于社会福利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包括从范围和内容角度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广义的社会福利和狭义的社会福利;从实施目的角度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制度型社会福利和补缺型社会福利;从实施手段角度将社会福利划分为剩余模式、工业成就-表现模式和制度再分配模式。本文基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将社会福利模式划分为基于消费、收入理念的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和基于投资、资本理念的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两大类。

(一)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

基于消费、收入理念的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传统的社会政策理念:它认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福利的实现是两个不同领域的独立范畴,代表公平的社会福利与代表效率的经济发展被理解为存在二元对立的关系。社会福利很大程度上被定位为财政负担。这种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福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补缺型社会福利(residual welfare)。该模式以自由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认为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有效途径。只有当家庭和市场的作用失灵难以提供个人所需的福利待遇时,国家和政府才会提供暂时性和救济性的救助。

第二种是制度型社会福利(institutional welfare)。该模式以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认为贫困源于社会而非个人原因,享受全面的高水平的福利保障,是全体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无论是“补缺型”还是“制度型”社会福利模式,社会福利始终被看作是社会产品的消耗者和一种消极的事后补偿,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相分离。这也正是社会福利广受批驳的重要原因。

(二)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

基于投资、资本理念的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在整个社会重新定位了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它认为可以通过以社会投资为导向,投资到具有促进人力资本、就业、社会资本、劳动技能以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社会项目上,从而提高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最终达到实现社会福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究其根本,投资型社会福利是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两个发展领域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人的发展,从而二者通过人的发展紧密连接起来,达到发展动力传递、协调共进的目的。

美国学者J.米基利提出的发展型社会福利模式、泰勒一古柏提出的新福利主义、吉登斯提出的社会投资型国家,都可以归类为投资型的社会福利模式。

三、中国社会福利模式的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社会福利呈现出一种二元状态:城市居民以单位为依托,享受全面的“制度型”社会福利,农村部分老弱病残人员享受“补缺型”社会福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社会福利体制也面临着转型问题。

一些学者提出:鉴于国内财力有限,应实行“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模式。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国民社会福利需要不断增加这一客观现实。中国目前面临的不是“福利过度”的问题,更多是一种福利不足、福利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鉴于社会福利需求者的规模庞大以及“福利国家”目前发展所陷入的困境,我们也难以耗费巨资来简单复制西方社会的“制度型”社会福利。传统的基于消费理念的两种社会福利模式似乎都难以解决中国目前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问题。

这种情况下,“发展型社会福利”、“社会投资型国家”、“资产社会政策”这些投资型的社会福利理念的引入给国内学界带来了社会福利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并得到了广泛的赞许与热议。但这种投资型的社会福利模式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强调通过投资来促进人力资本建设,进而提高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来实现社会福利。但这种福利的实现一方面受制于外界环境,在外界环境没有改变的条件下,被投资者难以仅通过提升自身的实力就能实现福利;另一方面也受制于被投资者的内在条件,尤其是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老弱病残以及极端贫困者),投资型社会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于消费型(重点表现为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模式。

因此,中国社会福利模式应是投资型社会福利模式和消费型社会福利模式的“混合体”:一方面,对于投资型福利政策能起作用的群体,应该主要通过社会投资来改善社会环境和提高公民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力,最终达到福利的实现;另一方面,对于投资型社会政策难以发挥作用或短时间不能影响到的弱势群体(老弱病残以及极端贫困者),国家始终负有不可推卸责任,需要采用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政策予以特别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社会与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

参考文献:

[1]周沛.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詹姆斯.米奇利.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