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交通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智能交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智能交通

篇1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时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及内涵

20世纪80年代,各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国家道路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路网通行能力日益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以及能源短缺等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遭遇不同程度交通问题的困扰。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最初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办法是修建道路,扩大路网规模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用来修建道路的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交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显现,面对这些交通问题,能否找到一种有效途径解决以上交通问题,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交通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是发达国家最先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动机。通讯、控制、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产生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交通运输整体效率和水平,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1.美国。

注重ITS安全设施建设,根据本国交通基础设施特点和实际需要,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车队管理、公交出行信息、电子收费和交通需求管理四大系统及多个子系统及技术规范标准。“9.11”恐怖事件引发了美国政府和交通界人士反思,认为ITS应该而且能够有效预防恐怖袭击,加强基础设施和出行者安全并可用于评价灾难程度与加快交通恢复,实现快速疏散和隔离。因此,美国ITS今后建设趋势之一就是研究ITS在美国安全体系中维护地面交通安全作用,重点集中在安全防御、用户服务、系统性能和交通安全管理方面。

2.日本。

注重ITS诱导设施建设,建设组织以丰田公司为首的25家公司联合研发自动公路系统(AHS)。近几年,日本还投入15亿日元开发全国公路电子地图系统,打开了车辆电子导航市场,已有近400万套车内导航系统在市场上应用。日本的ITS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信息提供、电子收费、公共交通、商业车辆管理及紧急车辆优先等方面。

3.欧洲。

注重构建ITS基础平台,ITS建设进展介于日本和美国之间。目前正在全面应用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计划在全欧洲建立专门交通(以道路交通为主)无线数据通信网,ITS的主要功能和交通管理、导航和电子收费等都围绕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及全欧洲无线数据通信网来实现。目前,开发先进的旅行信息系统(ATIS)、车辆控制系统(AVCS)、商业车辆运行系统(ACVO)、电子收费系统等方面。

从以上发达国家智能交通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经济与技术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体现。它的发展离不开经济促进,离不开技术支撑体系,智能交通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交通运输的高效、安全、舒适、可持续发展。

三、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应用

目前世界上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最为广泛的是日本,日本的VICS系统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阶段。美国、欧洲等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也已经广泛普及应用。

1.省际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省际公路交通管理主要包括国道、省道等城市之间的普通公路及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目前省际公路交通管理主要应用的系统为“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ETC)”,简称不停车收费系统。将来,ETC系统将在区域甚至全国进行联网。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管理系统中还包括信号灯控制系统、路况指示系统、车牌识别系统、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等。

信号灯控制系统和路况指示牌主要帮助管理部门和车辆更了解所处的路况条件,以便进行最合理的道路管理和道路选择,提高道路运输的效率;车牌识别系统和道路视频监控系统除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外,还对城市治安监控起到一定的作用;道路视频监控系统是以上系统中只用最为广泛的系统,在众多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中,道路视频监控已经被纳入建设范围。

3.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城市智能公交系统是主要针对城市内部公共交通的指挥、管理、调度、应急等方面智能系统。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主要实现对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车站、车辆的全面监控。通过各种辅助设备预知并合理调度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系统,并与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进行协作,实现既定的城市交通策略。如,北京奥运期间通过GPS对公交车定位和信号灯遥控系统协作,实施“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

4.高速铁路交通系统管理。

高速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也称高速铁路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五个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系统、电气化系统和信息系统。

四、小结

智能交通系统是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交通运输发展领域。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绝不仅仅是各种先进的电子系统的堆积,而应该大力强调信息在智能交通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紧紧围绕信息这个核心,强化对公路、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设施的管理,实现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与环境更协调的客货运输。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正迈向新纪元,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道路交通己成为最重要的地面交通方式之一,但它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同时,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规模的加速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需求也日益增加。据统计,世界上各种车辆的增长速度为道路增长速度的2~3 倍。道路交通己成为最重要的地面交通方式之一,但它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世界各国发现将模式识别和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交通系统,能够对道路网络和城市交通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率。因此他们不断扩大研究、开发和试验的范围,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1 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

1.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

ATIS 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的。交通参与者通过装备在道路上、车上、换乘站上、停车场上以及气象中心的传感器和传输设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地的实时交通信息;ATIS 得到这些信息并通过处理后,实时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公共交通信息、换乘信息、交通气象信息、停车场信息以及与出行相关的其他信息;出行者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选择路线。当车上装备了自动定位和导航系统时,该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自动选择行驶路线。

1.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ATMS 有一部分与 ATIS 共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但是 ATMS 主要是给交通管理者使用的,用于检测控制和管理公路交通,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提供通讯联系。它将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的监视,依靠先进的车辆检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获得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进行控制,如信号灯、诱导信息、道路管制、事故处理与救援等。

1.3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

APTS 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种智能技术促进公共运输业的发展,使公交系统实现安全便捷、经济、运量大的目标。如通过个人计算机、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就出行方式和事件、路线及车次选择等提供咨询,在公交车站通过显示器向候车者提供车辆的实时运行信息。在公交车辆管理中心,可以根据车辆的实时状态合理安排发车、收车等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4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VCS)

AVCS 的目的是开发帮助驾驶员实行本车辆控制的各种技术,从而使汽车行驶安全、高效。AVCS 包括对驾驶员的警告和帮助,障碍物避免等自动驾驶技术。

1.5货运管理系统

这里指以高速道路网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利用物流理论进行管理的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综合利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及网络技术有效组织货物运输,提高货运效率。

1.6电子收费系统(ETC)

ETC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器与在收费站 ETC 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且所交纳的费用经过后台处理后清分给相关的收益业主。在现有的车道上安装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使车道的通行能力提高 3~5 倍。

1.7紧急救援系统(EMS)

EMS 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它的基础是 ATIS、ATMS 和有关的救援机构和设施,通过 ATIS 和 ATMS 将交通监控中心与职业的救援机构联成有机的整体,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车辆故障现场紧急处置、拖车、现场救护、排除事故车辆等服务。

2 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

2.1数据库多点部署设计

(1)基于以下原因,系统多点部署数据库

(2)系统规模很大,并且随着历史数据的累计,数据量将非常大

(3) 智能交通平台对访问速度的要求比较高,系统使用就近访问的原则来部署数据库。

(4)系统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需要采用写完主库,第一次就从主库上读,避免同步的延时问题,或者通过一定的业务策略,写完之后给出一个几秒的等待跳转时间,来缓解同步延时对用户的影响,这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进行缓解,系统对于读实时性要求也较高,采用专线来减少同步的延时问题。

2.2系统数据表设计

系统数据分为静态智能交通数据和动态智能交通数据。静态智能交通数据是指道路信息、车辆信息等相对变化较慢的交通数据;动态数据是指交通流量、交通事故、交通违章等实时性的交通数据。因此,系统的数据表分为两类:静态数据表和动态数据表。

系统主要的静态数据表有:城区信息表、道路类型数据表、道路信息表、车辆类型数据表、车辆信息表、驾驶员信息表、摄像头型号数据表、摄像头信息表、系统用户信息表、交通事故类型数据表、交通违章类型数据表、警务人员数据表等。

系统的动态数据表有:交通流量信息表、交通事故信息表、出警信息表、电子警察违章记录表等。

2.3系统备份恢复设计

备份和恢复的目标是:确保在任何时间的数据完全恢复;最低程度的减少数据丢失,使数据备份过程的效率最大化。

2.4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需要建有完善的、多层次的、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系统及数据的安全。要求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有完善的自测、监测、稽核、审计、差错责任认定和追踪的能力,能够对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签名和使用限制等,满足监管部门对系统安全要求。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的安全,在系统总体设计时同步进行安全保密设计,利用成熟的安全技术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对重要数据在采集、传输、使用和存储过程中进行加密,使用经国家密码管理机构认可的加密产品和加密算法。

(2)系统的安全,从主机系统、网络通讯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等多个层次考虑安全性;建立工作站点与功能操作相关联的全面安全控制机制;防止异常中断后非法进入系统;具有动态加载、卸载功能,具有实现系统不停机维护的能力。

3 结束语

智能交通系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交通管理方面,通过信息系统,将各类交通信息到交通现场,使交通参与者得到及时的提醒,降低发生交通堵塞事件的概率;

(2)交通组织方面,采集的交通状况信息,可使交通组织者及时全面地掌握实时交通状况,提前采取有关措施,最大限度保障通畅;

(3)交通服务方面,根据掌握的交通状况信息和信息渠道,向交通参与者提供交通指导信息,减少盲目交通对路网造成的压力,同时为出行者提供出发时间和选择方式,促使交通量在整个路网中的负载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兵,谢剑英,遗传算法的自适应代沟替代策略研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1):41-44.

[2]黄淼云,干进强.利用ADO.NET开发数据库系统.科学出版社,2005:3-35

[3]郑阿奇,刘启芬,顾韵华.SQLServer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8-309.

[4]李清泉,左小青,谢智颖.GIS-T线性数据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0(3):31-35.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沟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54-02

在就业市场风云变幻的今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似乎成了“抢手货”,其就业市场也似乎显得较为宽松。事实上,形势并不容乐观。最近,笔者走访了十几家幼儿园,了解到一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工作的情况,多数园长表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工作中具备专业实践能力,但缺乏融入社会、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许多园长将沟通能力作为决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期满去留的重要衡量指标。幼儿园对沟通能力的关注度之高,莘莘学子自然不可能没有察觉,他们也感到困惑,压力较大,有“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强烈愿望。因此,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摆在每个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竞争和社会压力造成的紧张、焦虑,又有独生子女养成的自我为中心、个人独尊的习惯个性,还有缺乏人际沟通的技巧等诸多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是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存在障碍。

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际沟通中表现突出而常见,主要表现在理想化、过分关注自我和自负。

1.理想化。学生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主动与人交往。但客观环境又限制他们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导致他们生活经历贫乏,社会阅历有限,因而人际沟通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和现实不符,认知就会出现偏差,就容易产生人际沟通障碍。

2.过分关注自我。在沟通中过多地考虑自己的需要,过分注重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他人的存在,变成了自我中心者,在沟通中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

3.自负。在人际沟通中表现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有明显的嫉妒心。有自负心理会使自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削弱了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力,从而降低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容易造成沟通障碍。

情感障碍。沟通中感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际沟通中的一大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嫉妒。虽然这种表现是潜在的,但从言谈举止中也不难发现。他们往往同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就产生了一种不悦、自惭形秽、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这种嫉妒心理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2.自卑。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沟通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

3.羞怯。在人际沟通中常常表现出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沟通,对沟通采取回避的态度。

二、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途径

针对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开设人际沟通课程是解决问题的必要举措。而真正发挥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作用,就要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以建构主义的理念为指导。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根据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以建构主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中学、干中学。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麦科姆教授(M.Mccohn)说:“教学中学生成功的关键是,学习过程中实践是主要的,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训练学生职业技能,这是学生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建立以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将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即将遇到的沟通问题做系统规划,选出典型沟通情境或工作任务,安排一个个完整的实践项目展开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探寻完成任务必要的学习资料。

课程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思想。沟通的职能涉及社会交往十多个方面:倾听、交谈、说服、演讲、与幼儿、家长、同事和上下级沟通、电话沟通、会议沟通等。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沟通的职能,确立能力本位,并且把以人为本、能力本位的思想作为课程设置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强化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

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障碍。

1.克服认知障碍,释放“自我”。理想总是丰满的,而现实往往很骨感。学校教育应创设条件,帮助学生“在骨感的现实中历练成就”,以期让学生从自我的樊笼里挣脱出来,以“成功心态”展开人际沟通与交流。

针对认知障碍中的理想化、过分关注自我和自负的特点,我们在日常的活动中积极开展课外定向阅读,并与课内定向交流活动紧密结合。比如,课外作业安排:让学生各自整理“心目中的成功人士的核心价值观”为内容,扩大阅读。课内以学生的资料为依据提炼成功心智模式、自我沟通和人际沟通的经典案例、比照自我特点设计成长的方案等。然后汇编成集,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在同学中交流;形成一定的模范作用,针对性地影响教育学生。最终起到引导学生释放狭隘小我、追求成长成功的实效。

2.克服负面情感障碍,悦纳自己。嫉妒、自卑、羞怯等感彩浓重是高职学生心理的一大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和谐,将极大影响人际沟通。教会和影响学生悦纳自己,是克服诸多负面心理的有效途径。

哲学家康德说过:“只有学会了自己喜欢自己的人才能慷慨和友善地对待别人。”一个整日里生活在嫉妒、自卑、羞怯等感情漩涡中的人,是痛苦的。怎么能指望他(她)带给身边人以快乐和幸福呢?一个人只有开始喜欢自己,才有可能更乐于去善待他人。一旦他(她)因善待他人而感到快乐,那么更爱自己就变为必然。一旦克服了对嫉妒、自卑、羞怯等负面心理的消极情绪,他就不会再那样对自己对他人吹毛求疵了,也就更易于宽容了。

针对的训练诸如:(1)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2)客观认识与评价自己的缺点短处。(3)交流互动中发掘他人的优点和长处。(3)理解宽容他人的缺点短处。

三、结语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科学的理念无疑是教学实践取得较高成效的先导。在实践中体悟,识人善教,因势利导,事半功倍,对于教师来说,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以建构主义的理念为指导,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不断优化学生的生活、学习理念,提升应对智慧,进而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我们任重道远。

篇4

关键词:人际沟通能力;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49-001

Bonnie Weaver Duldt [1]将人际沟通定义为“一种人际互动过程,是两个或多个人在面对面的接触中不断地适应并不断了解对方的过程”。人际沟通包括很多的层面,1997年林菊英[2]等在中华护理全书中提出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是最主要的。通过沟通可以使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及时满足病人的需要,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维权学会对326所医疗机构的调查中发现,有71%的医疗纠纷是由于没有进行有效沟通造成的[3]。因此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由于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其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最佳课程模式。本文就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进行阐述。

一、培养目标

虞献敏[4]在对护生沟通技能方面的目标管理中提出护生应该具有高层次的文化素养,能够正确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效果满意等要求。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态度,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能与病人及家属建立和谐关系,通过沟通及时发现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

二、培养方法

1.模拟医院真实环境,纠正护生的不良习惯

以往的护理实践课程中,学生在操作练习时面对的都是模型、模具,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致使护生在操作过程中一言不发的现象十分普遍[5],即便教师根据操作的类型设定了相应的护理的场景和护理对象,护生在练习时也通常是照搬教师课堂用语,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沟通意识,引导学生把模型人当作真正的病人,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护士的角色中去,真诚地与模型人进行交流。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建立模拟病房环境的实验室,这样更容易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护理工作氛围,转变学习观念。

2.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就能完成,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就要求护理学生也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法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使其学会主动的学习,有目的性的学习。该方法由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病例,通过设定特定的沟通对象和真实的沟通情境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按照护理程序确定病例中的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最后对护理方案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

3.“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沟通能力

采用以学生为主的“三位一体”(观众、演员、导演)的教学互动模式[7],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病人、病人家属,未参与表演者作为观众,教师作为导演,模拟真实的临床护理操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而不要生搬硬套老师的语言,操作完毕由“观众”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评估是否准确,护理操作过程中是否随时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及病情变化,护理操作用语是否正确,护理评价是否有效等。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就改进的方案与学生共同探讨,在此过程中对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评价标准

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操作及各项专科实践操作的考核标准中,根据临床护理步骤,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分值的配比,加大护理评估、实施、评价这三个部分中学生沟通能力考核的分值,如按百分制进行分配,护生的仪表占5分,操作步骤占60分,人际沟通占30分,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占5分。强调在操作实施时对病人的关注,纠正“哑巴操作”、对“模型人”动作粗暴,及不注意保护病人隐私的错误行为。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重视人际沟通,促进其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四、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种能够为病人提供全面的、适应多元文化需要的、整体的护理模式[8]。这种模式就要求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除了具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为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在对高职护理学生的教育中应该将人际沟通作为护理学生职业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来进行培养,以便使护理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以后能较好的运用沟通的技巧,顺利开展护理工作,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基金项目: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010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0ZDZY02

参考文献:

[1]Paul Hersey,Bonnie Weaver Duldt.Situational leadership in Nursing[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8

[2]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刘虹.医疗纠纷困扰医院[N]健康报.2002-11-01(3)

[4]虞献敏,陈克芳.浅谈高护实习生沟通技能的目标管理[J]当代护士,2000(4):17

[5]李辉.浅谈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01-102.

[6]赵爱平.以学生为主体的临床教学改革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4):282

篇5

多数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初中时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升入职校后感觉人生前途渺茫,厌学情绪严重,加上这一类学生大多逆反心理严重,所以要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如何纠正其不良情绪,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否接受老师的引导,这就需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来讨论了。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关于情感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记》中也提出:“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意识到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重要性,快乐的情绪体验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近代,著名教育家先生强调改革教学,主张废止注入式教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眼睛等。他们都认为积极的情感对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强调教师的情感教育对促进和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到了现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情感教育成为我们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的《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以情感心理学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利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他提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具有动力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保健功能和协调功能,只有充分意识和理解到情感的这些功能,才能够合理利用情感心理学进行教育。目前情感教育主要有寓教于乐的模式、以情施教模式和师生情感交融模式等几种教育模式。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推动力,是联系师生的重要纽带,是师生之间创造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教学氛围的基础。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对完善学生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对信息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完成对信息选择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人的认知过程起到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在良好而稳定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思维敏捷、充满活力和求知欲,对学习具有主动性,但当人心情郁闷时,思维迟缓,缺乏斗志和学习的动力。情感教育对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前提性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的学科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针对中职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特征,从情感的角度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中职学生的情感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策略。

1 要随时留意家庭成长环境的对学生情感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家庭的情感氛围和文化背景等对青少年的个性、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祥和、稳定还是混乱、不安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在打骂、混乱不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特别敏感,也难以教育。从家庭收入情况来看,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自尊心特别强,攀比心理和虚荣心旺盛。从家庭稳定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家庭离婚率不断上升,当一个家庭处于破裂状态时,对孩子的关怀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对孩子情感伤害特别严重。从家庭文化氛围来看,中职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的较多,以初高中文化水平的为主。这些家长主要以做生意、务农或打工为主,长年奔波,无法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再加上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也不能辅导孩子学习,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文化氛围。

2 要注意应试教育对学生情感的负面作用

素质教育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条基本政策,它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从多年来的实施结果来看,素质教育在我国却一直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流于表面。并非学校和教师们不懂得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但是由于就业和升学压力,迫使老师们不得不在挂着素质教育的名头时,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学生们在社会上减负的舆论下却得到的是应试教育,人是趋于懒惰的,由于初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很容易受舆论的导向而产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进而遏制了升入中职学校后的情感发展。

应试教育既在知识体系的教育上缺乏整体性,又容易伤害学生的学习情感,其危害是人所共知的。不可否认,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很好的评价,但是,要注意到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适应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的,中职生往往就是不能适应应试教育的主要人群。过多的考试失利极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出现消极的情感状态,逐渐表现为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厌学是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心态,学习不再是快乐的而是一种负担,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青春期强烈的自尊心和这种自卑心理的冲突,使得中职学生的情感处于矛盾状态,他们一方面缺乏上进心和把事情做好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又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这就导致他们对他人评价非常敏感多疑,很容易在消极情绪下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对自己缺乏自我认同,对老师、同学、家长缺乏信任感。

3 要注意自我认同的偏差对中职学生情感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体系重树的阵痛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带来的各种文化和社会观念交织在一起,对我国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进入中职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对自我形象开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自我认识缺乏稳定性和一致性,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常常会产生偏差,有些中职生人都聪明,但就是不肯努力,向往美好的生活,但又不肯为之付出的。这种难以言表的忧虑和焦躁在学习上则表现为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忽紧忽松,缺乏学习动机,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如何在教学中帮助中职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以积极健康的情感面对学习,是我们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

4 要注意就业方面的劣势对中职学生情感的影响

目前,中职学生毕业后工作普遍不稳定,多数学生从事的是与原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而且他们与用人单位签的还往往是临时合同。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待遇普遍偏低,大多从事一线的销售或生产工作。在这种就业不理想,延续性差,中职学生的就业风险逐步加大的情况下,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出于一种无奈之后的选择,他们不得不面对在就业时社会各界对中职教育所形成的歧视,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下,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要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从家庭、个人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个人价值和个体自我认识,社会就业导向等多方面去考虑。这个过程是长期而缓慢的,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随时关心、留意学生的状况,适时调整策略,正确引导和纠正,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取学生的信任,进而引导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1 在情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积极的教学热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和爱护是一条贯穿始终的基准线,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保证。人与人是用心来换的,老师的用心关怀和爱护学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这就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融洽课堂气氛的形成。当学生遇到问题了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

4.2 在学生进校之初就要逐渐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其专业特点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规划和短期的学习计划。前者是班主任的工作,后者则是科任老师需要协助班主任做的工作。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不明确,前景不明朗,在这个时期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指明方向。长期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他们设定能够达成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经过的途径,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学习才有动力,才会主动学习。短期学习计划则是要设定一个能够在近期达成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固化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内心中的心理建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3 教师要调整评价体系,给学生创设成功体验。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认同度不高,往往觉得自己很无用,有挫败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调整评价体系,使他们能够从实际操作或者创新活动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期望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友好的眼神、真诚的赞美,都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老师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遇到问题时,委婉给出批评和改正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其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允许有学习速度上的层次,并坚信他们都能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及时对他们的进步作出表扬,强化成功的体验,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篇6

>> 交通与交通拥挤 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博弈下的交通拥挤收费研究 城市交通拥挤分析与建议 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在西部公路运营中的应用与展望 智能交通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拥挤收费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中的应用 交通运行感知评价与管理应用体系 智能交通的全球应用 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控制体系与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动态交通网络的交通拥挤收费研究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初探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交通拥挤原因与疏导策略 浅析大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 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问题研究 浅谈城市交通拥挤的疏解分析 对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研究 论述城市交通的拥挤现象及解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

[2]Michael Greene. The Future of Personal Transport in China: Summary of a Symposium[R],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2001.

[3]陆化普,殷亚峰.大城市交通拥挤对策技术展望[J].城市规划,1995(4).

[4]Cambridge Systematics, Inc.. Traffic Congestion and Reliability: Trends and Advanced Strategies for Congestion Mitigation[R].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2005.

[5]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6]CAPE COD Commission. Chapter 6: Congestion Management of 2012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PLAN[R]. County of Barnstable,Massachusetts. 2011.

[7]谈晓洁,周晶,盛昭瀚.基于知识的城市交通拥挤疏导决策支持系统的构造[J].信息与控制,2001,31(1).

[8]刘澜,王琳,刘海旭,许世雄.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9]Research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its.dot.gov/arch/index.htm, Washington, DC. 2012.

[10]Research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itsoverview.its.dot.gov/, Washington, DC. 2009.

[11]Steer Davies Gleave. A report to the Northern Way: Congestion management us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R],Leeds,2008.

[12]姜桂艳.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3]戢晓峰,刘澜.基于案例推理的交通拥挤管理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44(3).

[14]戢晓峰.基于信息提取的区域路网拥挤管理方法[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篇7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交通;高速公路;应用

1.引言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得以普及应用。具体说来,物联网技术通过一系列红外感应器、GPS系统、射频识别等传感器设备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实现了人、车辆以及公路的相互联系,有效提高了高速公路路网的监测水平和公路运营的管理效率。

2.物联网与智能高速公路概述

2.1物联网应用原理

在高速公路中引入物联网技术,旨在运用其中的云计算、物联网、WebGIS、数据挖掘、无线接入、有线接入、视频分析以及工作流等主要技术对高速公路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有效实现包含高速公路全程实时监控、路政管理、机电管理、收费管理以及养护管理等在内的多种技术、多部门的业务应用,切实提升高速公路运营效率,并最终实现对高速公路的智能管理和控制。

2.2物联网在智能高速交通中的作用

第一,缩短人们出行时间,提高人们出行效率。在智能高速公路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使得信息的传输速度大大提升,减少了人们出行过程中的绕行情况,提高了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第二,对事故预防以及处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交通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够有效实现公路上各个车辆信息的交互。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物联系统,能够实现对车辆具置和车速的智能感知,为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有效形成综合性的交通运输管理网络,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信息的顺利交互和综合运输的网络化管理,继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物联网在智能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3.1收费系统

加强高速公路收费网络体系建设,并运用中间不设主线收费站的方式,实现不同运营机构依据不同路段进行拆账收费的目的,提升收费效率。切实提升高速公路包含道路通行费、运输费以及停车费等在内的各个收费项目的自动化水平,并通过对电子标签或电子卡的运用,实现高速公路的“一卡通”,为收费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2智能监控系统

建立健全的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并将多种信息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序化管理体系,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运行物联网中的电子地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定位导航技术、无线通信网络以及计算机车辆管理系统等,实现对路面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并通过无线通信将相关数据信息传送到相关监控中心;第二,信息在监控中进行处理之后,会直观地反映到电子地图中;第三,运用智能监控系统中的自动跟踪功能,实现对高速公路特殊用车的紧急处理;第四,对车辆实行多屏幕、多窗口的统一跟踪监控,实现对其的应急指挥和动态监视;第五,紧急救援。一旦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实现紧急救援功能,确保高速公路的运行畅通;第六,导航及线路规划功能。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实现对路况的动态分析,以便公路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指挥管理。

3.3通信系统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具有数据杂乱、业务量大、传输距离远等特点,这给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畅通和信息化服务水平,相关部门可在所管辖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建立数据、语音以及图像等“三网合一”的通信系统,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以及语音交换系统等三方面内容。“三网合一”不仅为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信息,还为确保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3.4数据仓库系统

高速公路数据仓库系统是一个有关公路运营信息的共享平台,且在数据的收集、存储、查找、通信以及共享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取共享信息,主要通过各个物联网传感器设备以及相关系统得以实现;第二,对多种数据资料进行融合处理。在对高速公路运营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数据庞杂且来源渠道众多,有效利用数据仓库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组织和分类,确保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大大提升数据信息的管理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第二,提供具体信息服务,依据客户要求并结合相应的权限制度,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翻阅和咨询服务,有效实现高速公路的人性化管理。

4.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智能交通中对于物联网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随着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物联网技术在智能高速公路中的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从而切实提升高速公路的整体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野,王晶波,董利波,周国志,宋俊德.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研究[J].移动通信,2010(15):15-17.

[2]赵建东,张昊,王自上,李兆轩.交通事件视频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04):79-80.

[3]叶茂祯.浅谈物联网时代的交通管理智能化普适关键技术[J].福建电脑,2010(07):63-64.

[4]周伟.计算机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07):37-38.

[5]王振业.关于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现状的研究[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03):12-14.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 汽车 应用 发展

根据国外专家的一些预言可知,在21世纪,关于汽车的设计制造将出现实质性的改变,汽车将从带有电子装置的机械彻底转变为带有机械的电子设备。无论是发动机还是车身还是其他部件,从设计到制造都将离不开电子技术,并将不断开发出新的汽车功能。本文将针对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探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意见,望大家指正。

1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

1.1 在汽车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在汽车设计中被广泛采用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它不仅能够提高设计过程进行的速度和质量,有效增强设计速率,还能够在设计过程中对每一项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所设计结构的部分特性,并结合各项数据在计算机上展现出汽车的最终外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能够帮助汽车设计人员将设计思想通过电子技术直观的表现出来,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使汽车设计制造更加富有科学性。另外,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也十分受欢迎,它能够对汽车制造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与控制,避免人力造成的疏漏,提高合格率,减轻人的工作量,优化了整个制造流程。二者结合,有效的提高了汽车设计制造的效率。

1.2 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发动机作为汽车中最重要的部分,更加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应用。例如电子喷油装置以及电子点火装置。在如今的汽车中,电子喷油装置早已取代曾经的机械式或机械电子混合式喷油系统,因为前者能够掌握供油控制规律以及各类参数,根据参数分析调节供油量,使发动机从始至终保持最佳状态,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电子点火装置则由几部分组成,分别是微机、传感器及接口、以及执行机构,传感器可以探测发动机的各类参数,在对参数进行判断之后确定点火时刻,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节约燃料,同时也对空气环保做出贡献。另外,部分新型发动机电子控制装置还具备智能控制以及自诊断的功能,更加优化发动机性能。

1.3 在车身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车身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安全气囊、防追尾碰撞系统、自动化空调控制、防盗门锁、自动刮水器、自动防撞系统、各类用电设备的电源管理等等,这些电子设备通常都是用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以及舒适度。例如,安全气囊主要包括传感器、电控单元、气囊以及气体发生器,能够防止冲撞损伤,保护驾驶者的安全。而汽车防追尾系统则能够在后车车头接近前车车尾的时候发出警告,一旦驾驶者仍未实施减速,则采取紧急制动,以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汽车防追尾系统能够进行周边环境监测、防碰撞预判以及车辆控制。以上两项电子技术的应用,都能够对驾驶者的安全进行保护。

1.4 在娱乐、导航、通讯中的应用

汽车中的影视音响早已淘汰过去的CD、卡带,转变为集图像、视频、声音、包括导航于一体的集中系统。人们在出行时不用再忙于搜索出行路线,只需要在汽车导航中选择要到达的目的地,就可以根据导航提示顺利出行。系统会选择距离短且能够避开高峰路段的路线,并能通过语音对红绿灯、路段情况等进行明确提示。现代汽车还能够将汽车与移动手机进行连接,在开车途中接打电话不用手动操作手机,电子系统能够有效解决。

1.5 在汽车底盘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汽车底盘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电控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转向助力系统、自适应悬挂系统、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等。例如电控自动变速器,它能够通过计算器计算发动机以及驾驶员所控制的各类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自动实现变速器换挡,以同时满足最佳档位和最佳时间。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应用,不仅能够简化操作,还能够增强汽车的行驶动力性。又例如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其主要是在高速长途行驶过程中启用的,系统能够帮助驾驶员调整车速,如在上坡过程中,系统感知到车速下降,就会自动加大节气门开度,下坡时则相反,这样的自动化能够有效减少驾驶员通过踩油门或刹车调整车速的次数。

2 电子技术在汽车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设备将被制造并应用于汽车中,主要趋势分为以下几类:

2.1 传感器

传感器在汽车中十分重要,能够测量汽车的各类参数,包括温度、压力、位置、震动、速度、距离等等。汽车自动化性能越高,就越离不开传感器的发展。汽车中传感器的多样化能够使得汽车更加多功能及智能化,未来的智能传感器将能够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进行自动校正,提高精度,在传感器的安装与结构上也将越来越简单。

2.2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级别已成为驾驶者考量汽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汽车制造者也十分重视这一点。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将与电子、卫星相结合,除向驾驶者提供最佳路线之外,还要实时更新路段信息,包括天气、车流量以及是否有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的情况。

2.3 总线技术

总线技术能够将电控单元、传感器以及各智能仪表连接起来,使汽车中各电子设备组合构成内部局域网,进行信息共享。利用总线技术能够减少线束数量,从而减小体积,使得系统更加可靠,数据资源共享,能够使系统更加灵活。

2.4 安全技术

汽车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将加强安全气囊与防碰撞系统的性能,另外还可能增加轮胎监测系统、自动驾驶系统、驾驶员身份验证,以及通过近红外纳米技术检测驾驶员行为的安全系统。总之,未来的汽车将通过电子技术对各个部分进行安全保护,有效减少汽车安全事故。

3 小结

汽车工业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现代汽车已越来越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应用,汽车已逐步趋向电子化。换言之,如今的汽车已由电子控制,成为电子技术的产物。我国的汽车电子技术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汽车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相信在未来,汽车将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车辆及驾驶者安全也将在电子技术的保护下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俊杰.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J].北方交通,2011(05).

[2]王忠良.浅谈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2011(23).

篇9

2.论劫持人质案件的侦查处置对策李莉

3.尸斑颜色RGB量化研究死亡原因马雁兵,欧桂生

4.浅谈微量生物物证的发现方法李树,宁淑华,王清山

5.热敏荧光扫描显现纸张潜在手印技术王跃,李艳国,刘必松

6.广东公安科技自制枪支枪弹痕迹的检验武世杰,郭晓凯

7.锈蚀断线钳剪切痕迹检验鉴定苏斌,廖举峰

8.异色重叠指纹剥离方法的研究冯清枝,高俊峰

9.提取作案工具痕迹的几种方法包从家,杨道亮,郭卫平

10.对动态模糊及低像素视频的人像面貌处理肖凯可,马珮璋

11.如何鉴别合成后数码照片张德森

12.常见涉爆物品的种类及识别黄伟洪,冯海,李富海

13.相关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辅助决策模型的应用设计张爱华

1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的应用研究李志坚

15.基于Raman散射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优化设计严洪,姜明武,徐海峰

16.温度对氢氧化钠溶液显现铝质发动机号码的影响宋庆芳

17.浅谈大型活动的消防、安保工作与科技应用白继聪

18.浅谈的现场录像梁永康,伦伟军

19.农用水泵房被盗案件的现场勘查要点与防盗对策俞纲,许高雄,袁则平

20.浅谈封口胶带上指纹的提取和检验张靖

21.疑似他杀缢死法医学鉴定一例黄维猛,王世尤,陈锋

22.浅谈火灾现场的勘查邵洋符,陈润琨

23.检验交通肇事致死后抛尸案的体会蓝英,宁朝阳

24.化州市近期入室盗窃案特点分析陈浩

25.浅谈签名笔迹鉴定广东公安科技张宁

26.颅骨发育不良致死一例分析陈敬,成明

27.暴力打击胸腹部致右心房破裂一例吕途,王向年

1.公安科技研究必须注重成果的转化张连举

2.试析新时期公安院校科研工作的管理与创新欧阳洁慧

3.犯罪现场烟蒂痕迹物证分类模式的探讨——烟蒂痕迹物证的检验分析(一)欧桂生,蔡剑雄,张新华

4.基于笔画形态与结构的自动笔迹鉴定谭军,冯明帅,胡迎梅,张江

5.利用Photoshop分离签名指印中的文字与指纹庄华,尼玛

6.实验室条件下血痕陈旧度研究初探乔莹,于爽,陈雪,赵连爽,林子清

7.试论Y-STR家系排查法在侦办案件中的应用陈平,欧桂生,黄晓江,涂文建,苏聪蔚,朱凌云,吉家用

8.微波消解-ICP-AES测定尿中铅含量方法研究魏春生,,吴玉红,马金波

9.SEM/EDS在多层油漆检验中的应用裴茂清,肖翔,郭海荣,冷泠

10.WEB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马建功

11.论图像信息的归类和整理备份管理冯立洲

12.GIS-T在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的应用研究钟永康,余智德,何立鹏,邓培杰,孙高文

13.广东公安科技论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的勘验常锐

14.加热温度、时间和冷却方式对黄铜金相组织的影响韦媚媚,梁栋,赵哲

15.ZIGBEE定位技术在消防通信指挥中的应用孙忠武,周泳

16.信息

17.眼眶内壁骨折的CT诊断及法医学鉴定回顾性研究陈兴武,黎宇飞,杜宇

18.一串系列杀人案现场苦勘验李伟新,陈德有

19.如何利用微量物证确认致伤工具宁朝阳,黄宇卓,谢志东,陈文彪

20.活体真伪受伤鉴定张凯HtTp://

21.浅谈杀人移尸案件的法医学检验宋凯亮,段会刚

22.双手残疾的人杀人现场的法医学分析崔瑶,高云贵,吴锡福,朱小畴

23.乌头碱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常鹏,廖信彪,白云志,徐诚

24.侦破碎尸抛尸案一例的体会王文显,李坤,曾素明,全

25.奸杀案分析吴坤兴,李慧敏,陈德有

26.非渗透性客体上油脂与灰尘重叠指印的分离与固定提取王嘉枭,王嘉川

27.胶带光面、粘面汗、血手印同时显现实验观察张宝,王琦,张晓梅,张丽梅,王施婵

28.特殊性窒息一例赵存智,宋巧玲

1.以科技强警为抓手推动信息化警务机制创新与普及彭俊昭

2.人类线粒体DNA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进展巴华杰,马骏,朱爱华,刘冰泉

3.97式18.4mm防暴枪射击弹壳痕迹研究徐敏

4.黑色即时贴转印法提取平面灰层加减层足迹的研究郭卫平

5.填装铁钉对饮料罐爆炸碎片的影响研究刘平,齐杰,薛斌,马绍辉

6.左耳旁笔顺判断方法研究广东公安科技申泽波

7.仿制唧筒(下排壳)式猎枪射击弹壳的检验周顺伟,陈森乾,林锦权

8.液-质联用技术在微量物证分析中的应用靖静,刘倩茹,史晓凡

9.SDH传输网故障排查思路及实例分析杨康才

10.公安无线交通管理业务解决方案探讨钟永康,邝鸿斌

11.交通事故现场图自动绘制及勘查笔录自动生成系统技术及应用何建伟,蒋洪海

12.论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的勘验常锐

13.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综合评价与量化技术张爱华

14.公安视频系统监控资源共享方案的研究胡少鹏,傅贵

15.视频监控录像在一起火灾事故调查中的证据作用邓玉梅

16.基于Raman散射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优化设计严洪,姜明武,徐海峰

17.一种喷雾剂的火灾危险性判定沈浩,黄丽泉,曹珍年,梁栋

18.佛山公安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建设方式施清音,梁柏超,曾锐锋

19.意外心脏刺创死亡一例谢涛,叶国英,施华戈,谷党恩

20.入室盗窃案件现场勘查中手印发现和提取的体会许如辉

21.溺水死亡现场分析王天英

22.利用指纹识别系统成功比对变形指纹一例刘莹

23.以刺颈勒颈切腕跳楼等多方式自杀一例蓝英

24.一例残疾妇女入室盗窃杀人案现场分析的疏误肖志明,彭启洪

25.浅析命案现场勘查中痕检与法医之间的协调合作王雷

26.伪造车辆车架号码的显现方法张秀峰

27.杀人碎尸案的成功侦破曾文雄,廖煌彬

1.广东公安科技论侦查技术创新林维业

2.浅谈的现场录像梁永康,伦伟军

3.浅论""型抢劫犯罪及其打击对策黄攀锋,刘敬,林斌

4.超声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胃内容中的氯普噻吨和氯氮平药物苏晓虹,蔡玉刚,王运波

5.碎尸案件的特点及现场勘验重点魏振选

6.自制枪弹痕迹的检验武世杰,郭晓凯

7.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及法医学鉴定黄军华,林子清,刘永康,王青山,杜宇

8.狂犬病毒、艾滋病毒等生物因素致伤的法医学鉴定浅析黎增强,罗辉,后德军,王潜

9.射人头颅内64年后取出的弹头发射枪种的检验与鉴定季峻

10.不同承痕的足迹提取研究屈乐山,王天英,袁健彪,柳林,王仙福

11.基于Nios嵌入式软核的车载导航监控终端的设计张莉

12.实现加密传输的WAS应用广东公安科技彭建新,赵伟斌

13.对公安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黄小龙

14.智能交通管理数据粒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张爱华

15.信号路口行人过街的探讨孙高文,孟娜

16.试论客运道路交通事故征候分析制度的建立郑标

17.浅谈CMOS摄像机在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趋势潘阳元

18.论S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在高层建筑配电室的应用蔡茜,杨娜

篇10

关键词:网络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态势;发展风险

从国内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随着各地生产力水平以及交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逐渐得到改善。尽管如此,交通布局、管理、资金以及技术等因素仍然出现受限的情况,为了使各地区交通运输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化、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人员需要充分地发挥网络通信系统的技术优势,并且构建符合时展需求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以此来防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1基于网络通信系统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意义

1.1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交通运输经济是国内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经济为其他行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调节角度来看,交通运输的普及使市场贸易发展突破了地区、时间以及经济等因素的限制,提高了货物流通以及货物贸易的便利性。这样一来,社会民众对市场贸易的需求量则会大大提高,从而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其次,交通运输能够满足国家对货运以及客运运输的要求,且随着网络通信系统的升级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质量也有所提高。在此发展背景下,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快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1.2有利于为社会的秩序化发展提供保障

在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总目标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稳定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解决了影响社会发展的难题,使社会的秩序化发展得到保障。而在部分特殊时期中,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便更加显著。以2021年的河南水灾为例,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当地的生产业、工业等行业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创伤。但在灾害发生的后续阶段,各地区通过交通运输为灾区提供物资资源,使当地的灾害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为社会秩序的恢复提供了服务保障。

1.3有利于协调各地区的生产力布局以及资源配置

从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来看,整体资源储备较为丰富,但资源的分布缺乏平衡性。且受到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而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例如,部分地区将交通运输作为依托,开辟出公路、水路以及空运等多种资源运输方式,使地区的经济及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布局与有效的协调。又如,在交通运输的支持下,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能够流通至中原及华东等地区,使国内中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水平及资源利用率。

2影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维护经济发展安全的资源及手段

从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信息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条件,但在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地区内缺乏充足的资源以及工作手段,使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面临安全问题。首先,从资金方面来看,部分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缺乏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导致交通运输部门缺乏充足的人才、设备以及材料等资源,使当地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的构建受到制约与影响。其次,由于部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控手段,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例如,部分部门欠缺数据管理的保密技术,且其信息系统的通道开放性较高,这样一来,交通运输信息数据的储备容易出现信息遗失、数据泄露等风险,使交通运输的管控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

2.2交通运输服务存在滞后性问题

在实施交通运输管理的过程中,交通运输服务的滞后性往往使工作过程出现管理缺陷,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管理安全问题,使区域内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受到一定影响。在交通运输服务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地区交通基础的巩固,社会群众对地区内交通运输的服务及功能有了新的要求。由于相关部门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受到资金以及成本控制的影响,导致地区内的交通运输在服务管理方面存在服务效率低、网络流通慢等问题,使部门内无法构建有效的个性化安全服务。其次,在交通运输网设计方面,尽管网络通信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交通运输网的正常运行,但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地区内的交通运输网布局缺乏合理性。例如,部分三线城市的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缺乏均衡性,使城市内部分区域的交通运输秩序受到影响,限制了当地物流交通运输的速度及效率,最终造成交通运输的安全问题。

2.3缺乏全面的安全管理体制作为保障

从当前国内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体制内容以及结构存在诸多缺陷,以至于工作人员无法在管理体制的指导下参与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系统的管理工作,使网络通信的安全受到一定影响。首先,从管理体制内容方面来看,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普遍存在重复性较高的问题,如不同管理部门出现责任缺乏协调性的现象,导致交通管理部门对同一领域中的同一对象产生重复性的建设管理,使交通运输的网络通信出现安全与经济技术分离的现象。其次,从管理体制的功能来看,由于地区内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出现独立化管理的问题,导致部门人员各为其政,使交通运输网络的建立无法切实做到优势互补,使网络通信系统的未来安全受到一定影响。

3实现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安全化的有效策略

3.1实现技术升级以及设备更新

3.1.1运用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交通运输管理为了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并且提高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相关部门需要借助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交通运输的管控工作,实现交通运输网络安全管理的秩序化、高效化发展。首先,从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属性来看,智能交通系统ITS具有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管以及配置管理的功能。因此,在实际的交通管理工作中,部门需要扩大智能交通系统在地区内交通路线的普及范围。这样一来,相关部门便能够借助智能交通系统收集实时的交通运输信息,减少恶意信息对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系统安全造成的影响。其次,相关部门需要运用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加快地区物流信息化发展。例如,借助营运车辆运行管理系统CVO,对目标车辆进行监控、信息收集与信息管理,实现车辆管控工作的一体化发展,并且在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的同时,减少交通信息处理的安全问题。3.1.2运用信息加密技术进行网络通信的安全防护在交通运输的网络通信管理工作中,解决数据安全问题是实现网络交通管理持续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网络通信系统的技术优势,并且以避免出现破解可行性为目的,构建出安全化的网络数据保密空间。例如,为了防止病毒侵入网络服务系统,工作人员需要对网络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进行改造,并且借助ActiveX病毒控制扫描软件来防止系统安装不安全控件。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加密技术来提高系统数据信息的隐私性。例如,借助IPSEC的加密通信框架或者数字签名,使网络通信系统内部构建保护隐私的密钥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有利于防止不法分子侵入系统的内部网络。其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可以将量子信息技术作为通信安全的技术保障,例如,从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来看,高级加密标准的加密算法能够与量子保密通信相结合,并且使交通运输的通信速率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将抗量子计算密码(PQC)与其相结合,构建出能够满通运输网络通信安全需求的身份认证系统,降低人为因素对网络通信系统安全造成的影响,并体现加密技术的安全防护功能。

3.2构建全面的工作体系

3.2.1优化算法及数据体系的构建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交通运输管理中的通信设备以及控制设备性能得到有效的增强,而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要针对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系统的算法体系进行有效的优化,以此来提高部门对各类设备的信息获取及储存的控制精度。首先,为了提高对交通路网容量以及流量的控制力度,相关部门需要结合交通运输的设备功能,完善其相对应的算法管理体系。例如,针对交通路网以及相应路段的容量与流量,判断路网的交通通行能力,继而建立能够基于当前交通路网改建需求的接续网络,为交通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其次,在数据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交通运输过程中所涵盖的各类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如交通参与者的信息及属性数据、交通运输环境数据、交通运输过程数据。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需要对此类数据进行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为安全防范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3.2.2建设安全防范工作目标为了将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交通运输部门应明确安全防范工作的具体目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首先,在技术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在交通运输发展体系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有利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新技术。以山东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例,为了加快跨境物流体系的建设速度,并且赋予地区交通以及旅游融合新的发展动力,相关部门通过加强智能高速管控技术的研究力度、全面普及多模式公交的协同运营技术,为地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篇章。其次,地区相关部门应当基于现有的感知传输体系,开创全新的交通运载服务体系。例如,可以借助遥感以及通信等基础的信息服务系统,为社会的交通运输提供全新的出行服务,其中包括:通过导航系统来增强运输车辆的公路设施状态感知、借助交通监控系统来增强对运输货物的危险状态感知。

3.3为网络通信安全提供针对化安全保障

在维护网络通信安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针对网络通信系统的多项需求及功能设置安全保障。首先,在连接网络的维护方面,相关部门需要运用安全系统以及防火程序来解决设施漏洞问题,并且提高防入侵的检测能力。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将虚拟网络技术应用于内部网络的防护当中,其原因在于,虚拟网络技术能够基于区域内的局域网进行网络通信限制,并且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力度。当外部用户通过非法手段进入交通运输的网络通信系统时,系统能够根据一定的安全策略实施网络检查,继而揭示网络运行状态,达到保护内部网络的效果。其次,相关部门需要针对网络通信系统的信息数据设置安全保障,而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病毒的防护作为核心工作,并借助病毒过滤软件删除系统中存在的信息病毒。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要借助网络病毒监控软件来对网络通信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实时监测,以此为后续的病毒筛查提供信息保障。最后,由于In-ternet属于公用网络,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构建网络通信系统的运行安全保障功能,维护系统的运行安全。例如,借助RSA系统进行身份认证的监控与保护,并将交通运输的通信管理放置于私用网络当中,避免系统受到公用网络的攻击。

3.4促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的深度融合

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5G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云服务技术等为交通运输途径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当继续深入挖掘新时代技术的使用优势,实现技术与交通运输发展的有机结合。首先,为了实现各地区交通运输的继续发展,交通运输部门应当结合网络通信技术来优化道路设施功能。以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工程为例,在网络通信系统与VDES等系统的互通下,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互通与联系,这样一来,相关部门便能够借助网络通信系统来为交通运输提供服务,如路网监测、智能化行车、路线调度等。其次,在城市交通运输的监控管理当中,相关部门应当不断地开发新的交通感知技术,并将传感设备投入正式的道路,以此来加快相关路段的交通基础设施勘察、管理与建设,增强地区的交通能力,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4结语

总的来说,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能够从社会、经济、地区沟通等多个方面影响社会生活,而发展交通运输经济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对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领导职能,并且通过分析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态势,总结出导致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并做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国内交通运输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高爽.城市交通指挥系统下的专网通信研究[J].科技风,2015(29):106.

[2]杜金祥.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防范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1):64-65.

[3]皮彦芳.浅谈计算机网络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