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水利工程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与水利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与水利工程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业供水;成本定价分析;社会经济评价;民生水利

1引言

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省的大通河水自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天堂寺取水,东调至永登县秦王川,至白银市武川区、白银区的跨流域供水工程,地跨甘青两省六地市县区,是甘肃省规模较大的跨流域自流灌溉工程。灌区每年设计引水量4.43亿m3,总灌溉面积5.73万hm2,可以解决秦王川地区36万农民脱贫致富,年均农林牧业总产值可达3.84亿元,工程自1994年投入运行以来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不断提高灌区群众生活水平,稳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人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对改善灌区的气候,建设兰州新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引大工程地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农业供水定价和民生水利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引大工程农业供水定价现况、成本测算分析、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价格机制与民生水利等几方面进行论述。

2引大工程农业供水定价现况

引大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91 mm,多年平均蒸发量2 210 mm,区内没有天然地表水,地下水埋藏深,且矿化度高,农田必须依靠工程调节来灌溉。引大工程通水前由于没有有效水源,农业灌溉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民对水商品意识淡薄,水资源合理利用率低。党和政府修建引大水利工程就是用于解决农业灌溉和农村饮水问题,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幸福工程”。引大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具有灌溉、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和生态保护等综合效益,从发源于青海的大通河引水,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90亿m3。通过工程调节,平均每年可向灌区输送水4.43亿m3,受益区域有永登县、皋兰县、白银市景泰县、武川区。它的建成投运,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用水的灌溉保证率,扩大了灌溉面积,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另一方面工程农业供水定价政策推动了地区农业供水管理的发展,缩小了供水管理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引大灌区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目前农业供水定价体系已初具规模,农业供水平均水价为0.15元/m3,平均灌溉定额为470 m3/亩,每亩所需水费为70.50元。以小麦和玉米的平均产量来核算每亩平均收入,每亩年产小麦400 kg和玉米500 kg,按引大灌区2010年的市场综合收购价小麦2元/kg、玉米1.80元/kg计,每亩年平均总收入为850元,由于该地区大部分单季种植,水费占每亩平均收入的8.29%,而下游部分灌区间作套种,水费占亩平均收入较低,水费成本均未超过亩产值的5%。总之都在农民的承受范围之内,农业供水定价发展潜力较大。

3工程农业供水成本测算分析

经对引大工程形成的农业供水固定资产的分析测算,农业供水的完全成本水价为0.45元/m3,其成本由工程折旧费、大修费、运行管理费、贷款利息费构成。如果按此标准进行水价核算,水费将占亩平均收入的24.87%,与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相比,所占的比例偏高。鉴于引大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原甘肃省物价局在农业供水水价时充分考虑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和承受能力,将不完全成本水价0.45元/m3分三步到位:第一步按不完全单方水成本执行农业供水水价0.10元/m3;第二步执行农业供水水价为0.15元/m3;第三步达到不完全单方水成本0.45元/m3。第一步不完全单方水成本水价从1995年开始执行,第二步从1998年执行,第三步至今仍未启动,实际上少部分灌区仍在执行0.10元/m3的水价。水价的分阶段实施和逐步调整到位,其目的就是使工程农业供水定价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水价测算充分考虑了改革的进度和农民承受的程度。

4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引大工程水资源相比较用水面积较为丰富,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4.43亿m3,实际供水量为2亿m3左右,目前总的灌溉面积为3.33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2.67万hm2,林地为0.67万hm2。庄浪河沿线河灌区和井灌区灌溉面积有约0.53万hm2,未用引大水灌溉。目前引大工程能有效引水占设计流量的不足50%,按设计引水总量可灌溉面积5.73万hm2,因此引大工程还灌溉保证率较高,灌溉保证率达到了90%以上,每年可保证的灌溉次数1~4次,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从引大工程的综合效益情况来看,引大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较好,尤其是节水灌溉技术挖掘潜力较大。目前的节水灌溉只进行了渠道衬砌防渗,低压管道、普通的喷灌、微灌,真正高效的喷、微灌面积相当有限,几乎没有,绝大部分灌溉面积都是粗放式的灌溉农业。如果通过改善灌溉技术,能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进一步降低,还可节约用水,扩大灌溉面积,扩大供水范围。为了适应灌区发展需要,必须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解决民生水利的基础性问题。

5价格机制与民生水利

工程农业供水的发展,既受水资源、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金投入力度、管理技术水平的影响,随着引大灌区的进一步开发,特别是兰州新区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对引大工程农业供水的管理与发展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与灌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有不相适应的现象,这是引大灌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之一,也是制约引大工程综合供水效益进一步发挥和扩大的制约因素。因此,提高工程农业供水管理水平是当前引大管理和兰州新区建设引起的社会比较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关系到水管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兰州新区,白银、景泰、皋兰等城市供水的重大政治问题。解决好价格机制问题又是供水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方面价格机制要体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另一方面水价杠杆要能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保证引大工程的利益和工程安全运行,使农民自觉节约用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2000年国家财政部将水利工程水费正式转为经营性收费,把工程供水价格纳入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商品价格范畴进行管理,彻底解决了水利工程水费性质问题。从此,水价核算开始以价值为基础,供水定价体系也初步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水价核定充分考虑了水管单位的经济状况和工程的运行维护需求。近些年来,供水定价体系改革已促使水管单位和地方政府、灌区群众、用水户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调动了其加强管理、加强经济核算的积极性,促使了水管单位在体制、机制上转型。同时供水定价体系的发展还全面推动了水管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改革,为合理调整水价提供了准确的会计成本核算资料,使工程农业供水水价更加科学合理,真正让利于农民。但是,引大工程绝大部分供水工程都建设在偏远山区,施工条件艰苦,运行管理环境较差,工程造价高,运行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农民的实惠与农业供水水价存在一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供水水价按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完全成本进行核算,水价往往偏高,再加上这些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土壤保墒性差,灌溉管理技术相对粗放、落后,导致灌溉定额较高,按此标准核定、缴纳农业供水水费,容易超出农民的承受范围,农民无法真正得到最大实惠。二是农业供水水价若不按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完全成本进行核算,势必造成工程因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导致工程长年失修,管理技术人员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管理水平滞后,运行管理困难,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受到威胁。近几年虽然引大管理局开始全面推行水管体制改革,省政府对公益性资产的运行费用进行了补偿,但由于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并没有把由原来的经营性资产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转变成公益性资产的运行费用进行补偿,造成工程管理链的脱节。因此,继续在引大灌区对引大工程全面落实好农业供水定价政策,建立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农业供水定价体系,对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着深远意义,也可有效促进引大工程供水结构的全面深入调整,充分提高引大工程为城市供水的保证率和范围,逐步提高引大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篇2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1引言

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水利工程项目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作用呈现能够较好提升农业的发展速度,一旦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作用受损,必然会影响影响农业的发展,对于灌溉等基本需求的满足造成威胁。为了更好提升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作用效果,从前期构建施工以及后续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严格把关是比较重要的,其需要围绕着基本应用目标和任务进行有效控制,逐步提升其运行可靠性效果。

2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要点

对于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呈现来看,重点做好前期建设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必须要重点围绕着社会发展中对于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切实保障建设的高质量效果。结合现阶段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状况而言,需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切实做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需求分析。为了确保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发挥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必须要重点围绕着相应的建设需求进行重点分析,这种需求方面的分析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后续建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避免因为随意建设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导致其相应的功效难以发挥,最终带来较为严重的浪费问题。结合这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需求方面的分析来看,其主要就是了解该区域内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数量以及功能要求,并且较好分析现有农业水利工程能够达到的基本效果,进而也就能为即将建设的农业水利工程设定较为明确的建设目标。(2)切实做好农业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工作。明确了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后,还需要做好详细设计工作,呈现为较为明确的农业水利工程设计图纸,进而指导后续施工建设的落实。结合设计方面的常见问题来看,其最为核心的一个要点内容就是需要确保相应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能够满足于各个方面标准的基本要求,当前因为农业水利工程项目不达标而造成的后续运行缺陷是比较多的,很多农业水利项目在构建中因为采用一些较为传统的标准体系,进而导致其难以适合于当前构建体系,最终导致相应农业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出应用效果,在耐久性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3)规范农业水利工程施工操作流程。具体到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其需要注意的内容和要点更是极为繁杂,很多农业水利工程项目都是因为其施工操作管理不充分而导致后续运行中各类问题频发,应用价值受损。结合这种农业水利工程施工操作基本流程来看,其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对于所有施工建设的基本原材料就需要进行严格把关控制,促使其具备理想的质量效果,能够满足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杜绝采用劣质材料,避免因为经济因素而以次充好;对于具体施工技术手段的落实而言,更是需要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促使相应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构建较为高效可靠,比如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落实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把关和控制,促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能够具备较强的作用价值效果,尤其是要重点规避裂缝问题的产生,裂缝对于后续应用造成的威胁是比较突出的,很容易造成水资源渗漏问题的出现。(4)做好施工质量检验工作。为了促使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较为合理可靠,能够在后续应用中同样表现出理想的作用效果,还需要从施工验收方面进行严格把关,这种施工验收主要就是针对整个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结果进行全面质量检验处理,这种施工质量检验工作也就能够较好评析其中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缺陷,并且能够采取较为理想的措施和手段予以改进,最终保障相应建设结果能够满足于具体要求的满足。这种质量检验工作必须要全面严格,各类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进行有效挑选,最终提升其整体构建效果。

3农业水利工程管理要点

为了较好促使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发挥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价值,除了要重点做好前期建设构建控制外,还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应的后续管理进行把关,这种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要点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1)做好应用的统筹规划。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必须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这种统筹规划工作的执行主要就是围绕着整个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如此也就能够较好保障各个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较好满足,并且也能够较好提升其运行效率,对于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也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规避效果。比如对于水源的调用方面来看,其就需要进行全面考虑,促使相应水源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高效,尽可能缩短水资源运输距离,并且有效提升其运行可靠性。(2)做好检修工作。为了更好促使农业水利工程项目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还需要重点从检修方面入手进行严格把关,这种检修方面的工作落实也就需要加强对于整个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监测,促使农业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发现,进而也就能够采取较为理想的措施和手段进行修复,最终保障检修工作能够发挥出最佳作用效果,提升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年限。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而言,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需要促使其能够得到规范落实,尤其是要重点规避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保障农业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效果。

作者:吴天骄 徐国伟 单位:1.太仓市水利局 2.太仓市水利局新区水利站

参考文献:

[1]张扬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江西农业,2016(9):50.

[2]鲁佳慧.关于农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5(9):207+245.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农业发展也有了跨越性的进步。在新时期,实现了由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的转变、由普通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跨越。国家下大力度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与条件进行了不断改善,使国家当下提倡的理念与农业发展相吻合。生态水利与绿色农业都是近些年来提出的新理念,在我国北方多数地区得到了大力的提倡与实施。而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并不是毫无干系的,相反他们是相互促进的。生态水利工程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绿色农业发展了也会带动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在本论文中,主要以我国北方地区为考察对象,重点探究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发展。

关键词:

我国北方;生态水利工程;绿色农业

1概述

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在于“生态”,它是指无论在工程的选址、工程的设计或者工程的其他方面,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也要将环境友好性放在首位。即遵循经济性与环境友好性并重的原则。绿色农业是我国现阶段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遵循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绿色农业不仅仅是提倡生产无公害、健康的绿色食品,而且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而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生态水利工程是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在绿色农业发展的道路上,生态水利工程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我国北方地区,已经采取措施将两者相互结合,并且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生态水利工程与绿色农业毕竟都是近些年来新提出的理念,在二者的结合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提出其中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

2在生态水利工程服务于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对耕地的侵占范围较大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均耕地占有量本身就比较少,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范围在扩大,许多农村耕地也被城市建设所占据。在剩下的并不算多的耕地中,还有一部分被征用于水利工程建设。所以说,在我国北方,对耕地的侵占范围比较大。尽管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在采取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管理,例如出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虽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并不能治本。不能满足区域生态功能动态的平衡。

2.2对于发展北方生态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发展北方生态水利工程,以此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已经是重中之重,国家不仅颁布了许多项政策来对此进行支持,而且我国的财政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此支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但是北方农田水利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国家投入的那些资金远远不够,依旧不能满足其建设问题。除此之外,一些水库及井站也因为资金问题而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需要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们由于资金方面的缺乏而不能及时到位,或者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去修理那些年久失修的设备,以此造成设备运转不灵活而损失经济效益。

2.3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方面做的不完善

在我国北方既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也提出了要发展绿色农业,并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生态水利工程对绿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帮助的作用。我国之所以大力提倡这些,并不只是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获得生态效益。从“生态”、“绿色”这些字眼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提倡生态水利工程以及绿色农业的初衷。但是在我国北方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有些偏离目标。许多地区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置之不理,没有协调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协调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而并不是只发展一个方面,将另一方面置之不管。

3发展北方生态水利工程以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出台相关政策,保护耕地,减少对耕地的侵占

随着生态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耕地的征用量也在不断加大。虽然国家近些年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也已经出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方案,但是实践也证明了这个方案并不能满足区域生态功能动态的平衡。因此,国家还应该出台一些强制的政策以及措施,保护耕地。对于强占耕地的举动给予一定的处罚,使大家都意识到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3.2加大对北方生态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在上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我国的财政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此支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但是北方农田水利的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国家投入的那些资金远远不够,依旧不能满足其建设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法,第一就是尽量在能力范围内再加大资金的投入。第二就是动用社会力量,使企业或者个人对其进行资金的赞助。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而且也会使我国北方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越来越好。

3.3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针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置之不理的现象,我国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制定法律法规或者政策来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除了这些强制性的手段外,还应该设置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于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给予批评指正,严重者还可以给予罚款等处罚。只有将法律法规完善起来,监督部门、执法部门等相关部门都各司其职,才能真正的做到使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作者:刘国安 单位: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1]杨建林.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

篇4

新疆是我国内陆地区,属于沙漠绿洲。新疆资源特别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全国位于前列。新疆的冰储备量大约有2.58亿立方米,是天然的固体水库,新疆的河流大约有500多条,使新疆农业生产有足够水资源来调配。但是新疆由于地形原因,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南疆的水资源不够丰富,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灌溉利用率低,所以要修建更多的农业水利工程,促进南疆农业生产。但是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对新疆的区域环境影响非常大,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新修建水利工程时一定要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新疆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1农业水利工程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新疆是我国四大农业省份之一,由于特殊的气候因素,新疆资源物产丰富。它穿过我国三大山脉,三大山脉的冰川融水能为新疆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用水。新疆从古代开始就修建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水利工程系统,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坎儿井属于在沙漠地区利用对地下水的开发而建立的水平集水建筑物,是一种特殊灌溉系统。主要由竖井、地下渠道、地上渠道和小型蓄水池组成,水资源主要是利用夏季时山脉积雪和雨水的注入。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设计了坎儿井,储水并在农业生产时引水灌溉农田。坎儿井的设计使水流量比较稳定,能在气候干旱时满足新疆农业生产的灌溉要求。但是水利工程的修建在给农业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时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好环境评价工作,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使水利工程可以更好地造福于民。

2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对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一般是采用对地上水资源的拦截,对河流等修筑拦水建筑,以保存河流等的水资源;地下井主要是用竖井进行地下水的抽取,两种农业水利工程的目的都是利用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农田进行灌溉。因为根据地域情况不同会修建不同类型的适合地域条件的水利工程,类型不同的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水库的修建对环境影响最大,容易导致区域土质条件发生变化。

2.2对自然河流的影响

新疆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有500多条,其中喀什地区是新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2015年的水利工程项目就有127个,这些项目中有21项是防洪项目。水资源的平衡需要河流水量的维持,而水利工程中闸坝的修建会影响河流上流的水位,水位的变化会影响整条河流的水流速度。水流速度降低后,冲击力变小,会导致河流中有非常多的泥沙沉积在河底,影响河流中水和沙的平衡,最终影响的是河流水势和水质的变化及河岸稳定。影响严重的会导致整条河流下游水量的减少,甚至河流断流,地表水干枯和地下水位降低。

2.3??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89.html" title="地质论文" target="_blank">地质结构的影?

农业水利工程在建设前要进行严格考察调研,水利工程会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使地下的静水和动水的压力都发生变化。特别是新疆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地壳板块运动边缘,如果水利工程修建前没有严格调研,可能会导致地面崩塌或发生地震。

2.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结果是对水资源的无限开发,这种开发对水中生物的影响非常大。水中生物生存的基础是河流的水资源,如果修建水闸或水坝,会对河流进行拦截,会阻碍水中生物的洄游,这样就破坏了水中生物生活的自然环境。据相关调查显示,河道内水流速度的平均值在30%左右,水中生物才能有最佳的生活栖息条件。塔里木河就是其中一个例子,20世纪在70年代时各种鱼随处可见,且个头大、数量多。但是现在基本看不到新疆鱼类的影子,河流里的其他生物品种和数量也在呈下降趋势。

2.5对土壤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修建,河流中的水闸或水坝会对河水进行拦截,导致河流水流速度变慢。河流速度变慢会导致河流中的水被灌溉到农田后,盐分不能及时排出,而土壤里水分又蒸发快的情况下,盐分就会积聚在土壤的表层,使土壤的营养能力变差,生产能力退化。地下水的大量开发,带来的后果是地下水位下降,加速了土壤沙漠化的进程。水闸和水坝对水流的拦截使水流速度变慢,水对自身的净化能力减弱,河流中会积聚一些有害物质,污染河水的水质。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些农药会随着时间的积累慢慢渗入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6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篇5

专业培养具有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掌握农业水利、水电、水保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技能,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及农业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农业水利工程 的就业方向主要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农业水利工程 的介绍修业年限:四年

篇6

关键词:多伦县 水利工程 管理 现状 趋势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当前,随着地区特色的快速崛起,产业的不断壮大及石油天然气的大力开发,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用水的过快增加已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缺水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最突出的矛盾之一。

而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又存在着一方面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渠系配套工程不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灌溉用水浪费大、效益低的现象。加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制约着地区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林果业规模的扩大及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严重影响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笔者就近年来多伦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的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农田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比较多。围场是农业大县,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近54万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一、多伦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农田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土地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该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力度,实施以节水灌溉为目的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

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围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田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对新建工程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一次性确立产权规属和管理主体,对原有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拍卖、承包、租凭、转让或股份制管理。

(二)投资力度小。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农田水利建设用材料价格剧增,劳动力工资涨幅加大,建筑成本大幅度增加,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补助中只有中央、省能到位,其余配套均为空头。而我县财政收入低下,农民收入低微,在工程维修投入上有很大困难,因此很多工程运行条件差,改制困难。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这就要做到: 一要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二要建立良性的运营机制,确保工程良性运营,持续利用。

(二) 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管好用好国补及地方配套资金。村社要在每年的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份补助水利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确保运转的前提下,拿出一定水费用于水利建设。农、林项目实施要结合水利建设配套进行。各级财政也要增加预算,加大水利基本建设的投人力度。

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示范与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需要在全国形成适合我国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规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篇7

1.1资金投入不够

由于许多地方的能力有限,筹集资金的渠道也较少。投资力度的不足很容易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的投入。资金投入问题成为很多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2管理滞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都比较落后,基础设施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某些部门为了谋取利益或赚取利润,而忽视建设质量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忽视节水的问题。

1.3评价失效

农田水利工程中所使用到的水资源“健康”情况,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情况,必须得到有效的评价,这将对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2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2.1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战略,对农村水资源供给、防洪除涝和生态保护问题进行全面解决。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制定。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建立起良性的投入和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农田水利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推进循环农业基础环节,同时对高效节水农业实施办法进行明确,整合重点农田水利项目、优化作物基地项目,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科学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整理,落实高效节水项目,进而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发展。

2.2完善相关建设与监管体系

对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进行完善,对地方乡镇、村级别的拟建计划进行严格审批,尤其是金额较大的农田水利项目必须进行申报和审批合格后,才可实施建设。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质认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进行明确,保障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的质量与水准。通过落实招标制度来规范施工质量管理,遏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增加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透明度,提高其合法性。

2.3扩大资金筹措渠道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不能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投资,还应该放远眼光,积极吸引更多的社会财力来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尽量促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化、灵活化和社会化。避免出现资金短缺或不到位的现象。

2.4构建高素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队伍

农田水利工程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应用的综合效益。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对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等进行高效控管,使各项制度与政策落实到位,监管执行到位。建设队伍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实施者,建设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完成和投入运行的根本保障。

2.5做好评价工作,保证水利工程效益

对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法规建设尽快落实,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初期做好水资源评价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调查工作,同时还需要做好环境保护方案,尽量减少工程的负面影响,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保证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对已经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的补救。

2.6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成果

目前一些地区还存在明显的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建设固然重要,但后期的运行维护管理也不能忽视。因此,必须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方案。对续建的水利设施进行科学改造,增加其运行功能,对建设好的水利设施进行合理保护,减少资源浪费问题。加强水库运行管理,采用专人负责管理,定时与水文、气象部门、相关流域管理单位等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以便及时掌握雪情、水情、工情变化,实现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

3结论

篇8

关键词: 水利工程;农村;现状;发展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赫章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赫章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赫章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工程管理滞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的现象屡禁不止,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生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2)财政投入不足。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赫章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水利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1)进行科学管理。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加强资金投入。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上级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篇9

关键字:水利工程;问题;解决措施;新农村建设

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关注农村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水利建设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水利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

1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 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住着洪灾的危险。

1.2 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

1.3 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 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2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 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 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3 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王学勇.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25.

篇10

我国拥有着充足的水利资源,这一点也是我国发展水利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信息化也逐步成为了各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的水利部门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水利部门的工作效率,保障我国大部分居民的用水和防洪,还可以进一步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流域水利行政管理形成网络,开创水行政管理的新模式。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客观要求

从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本质来看,二者的有效结合是现代水利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是提高现阶段水行政管理水平与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和手段,水利信息化能够为水行政管理提供更为便捷,准确的水利信息,使水行政部门借助这些水利信息,更好地作出相应的管理决策,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水行政管理的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也是由条件的,对于水利信息化来说,需要符合下列要求:第一,水利信息化要与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向对接,满足水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业务需求。第二,在了解水行政管理实际工作的相关程序以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工作程序简化,这样才能够使信息化操作更容易被工作人员所认同和接受。第三,信息化的程序设置要符合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习惯。第四,水利信息化的具体程序设置要涵盖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全面地体现出水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内容及细节。对于水行政管理来说,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第一,要想使信息化建设符合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就必须重视水行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规范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信息化管理程序的设置。第二,要想使信息化程序中涉及到水行政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及细节,就必须强化水行政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把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细化,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据可循。第三,要保证水行政管理工作流程符合实际的工作程序,避免信息化与实际工作产生不对等的情况。第四,要在水行政部门中大力推广使用信息化设备,实现水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二、实现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水利工程及水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水利工程,加强水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现有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在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我国水资源以及流域内各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实施开发与保护并行的基本策略,协调好人与水,水与环境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利用好现有的水利资源和水利工程,为流域内的居民提供可靠的用水和防洪保障。

(二)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是水利工程发挥基础作用的保障

首先,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结合能够保障流域内的防洪安全,在水行政管理中强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使水行政管理的效率明显提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辅助水行政管理部门更快更准确地获得流域内的水利信息,及时发现流域内存在的洪水风险。另外,水行政管理信息化还可以为流域内的产业布局提供可靠的科学分析,为流域内营造出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

其次,水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利部门对水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流域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流域内农业和工业生产的需求,调配水资源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满足工农业及流域内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三、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要素的结合

在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进行有效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二者的信息化要素结合入手。也就将数据以及业务系统及其功能的结合作为出发点。要做到信息化数据的结合,就要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是信息化数据相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在水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包含了多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的功能都是不同的,实现水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要加强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使得每个业务系统能够根据自身的业务功能特点,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将水行政管理部门的数据与自身业务功能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实际工作的效能,在这种情况下,水行政管理部门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管理部门内部建立起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上传至共享平台,使各个业务系统能够轻松地获得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以备今后在工作中相互协作。

(二)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需求的结合

水利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的结合,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水利资源,为流域内的居民提供可靠的用水保障,以及根据流域内水资源的汛期,有效地对汛期和洪水进行防范。从水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角度看,准时进行的水资源管控工作可以保证实施管理工作的步骤顺利完成。管理水资源的重要工作范畴,就是保障流域范围内有充盈水力资源。在进行水资源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我国监管机构必须注意到水资源环境中存在的地势问题,要考虑全面的管理工作实施环境因素,以及未来建设计划的整体构建。在水资源工作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许多干扰因素,优化水资源管理的工作需要积极的开展,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时不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