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资源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资源建设

篇1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医疗机构的档案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需求。为此,加强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成为医疗机构当前一项紧迫改革的任务。文章探讨了当前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管理;医疗改革;档案事业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实现档案管理信息自动化已经成为医疗机构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医疗机构档案资源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漏洞,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医疗服务需求。为此,医疗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要努力借助互联网优势,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措施,借此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高很多医疗机构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只注重本院的经济效益和业务的发展,忽略对档案资源的管理,没有把档案资源管理当成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力普及,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得到了加快。很多医院都已经从过去手动管理逐步转型为计算机管理,并开始创建医院局域网、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等来对档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较为落后。

1.2缺乏一套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是否规范与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更是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从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的操作流程,导致在开展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这些工作环节的时候无法可依、无据可循,整体管理工作毫无秩序、混乱不堪。在很多医疗机构中,人事管理系统、收费系统等层次与所属的部门实际要求不符,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脱节现象。例如:档案管理的数据储存的方式与接口存在着技术问题,导致数据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转换、对接以及共享,这些都给医院档案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1.3缺乏统一的软件应用系统很多医疗机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的管理模式主要为多部门、分散式共同管理。例如文书档案、基础档案等都是由档案部门来进行保管和储存,健康档案以及财务档案等都是由保健科与财务科来进行保管,这种分散式、多部门的管理方式促使整个管理工作没有统一的软件系统作为指导,在操作过程中形式不一,大大降低了档案的信息化水平,最终导致很多文档的缺失。同时很多医疗机构所应用的管理软件还较为落后,部分还依然应用单机版系统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导致系统难以顺利的实现兼容、对接、升级以及更新,给系统维护增加了难度,以至于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1.4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有限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以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医疗机构也不外乎此,加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投入,是顺利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医疗机构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当地财政的预算来购置大量的先进设备是远远不够的,资金投入的局限性导致档案管理部门所需的设备无法得到完善,加之现有设备在逐渐老化和陈旧,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现信息化的绊脚石。

1.5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以及职业素养偏低很多医疗机构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部分医疗机构还采用兼职人员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导致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都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加之年龄较大,导致他们无法正常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档案管理,这些因素都对档案的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阻碍。此外,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缺失,缺乏创新精神,不符合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规定与要求。

2加强医疗机构档案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努力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为了要充分发挥出档案部门的管理作用,应该要努力完善档案部门的基础设施的配置。例如扫描仪、打印机、计算机一级数码相机等这些设备都应该缺一不可,实现档案部门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确保档案部门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同时,还要努力完善影像存贮系统、通讯系统、财务收费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管理系统,配置完善各种子系统,应用各种现代化新型软件,进一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在收集、分类、归档、查阅、存储等工作环节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从根本上来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2.2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保留传统保管方式充分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档案查询以及存储方面,应该要努力提高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由于当前的电子文档依然不具备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为此还无法完全替代实物文档。所以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当中,除了要努力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之外,还应该要适当保留传统档案保管工作方式,把重要的实物档案保管好,确保电子文档和纸质文件同时进行归档保存,方便日后的查找和阅读,充分保证纸质文件自身所具备的凭证以及法律作用。

2.3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性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还应该要重视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档案在网络保管中具有高效的安全性。档案属于一种原始性的文件,应保证文件的完整性,防止文件在途中被恶意篡改。为此,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采用利用防火墙、网关等技术来提高档案的安全性,防止档案受到网络的攻击以及黑客的不法侵入。在整个档案的网络中心系统当中,设置出难以破解的密码权限,采用数字签名、实脸认证等高级机密技术,对电子文档实行严密的防护。同时,加强对纸质文件以及实物档案的保管,把其放置在保险箱内,保险箱设置好密码,防止密码的外泄。任何人想要得到查询文件,需要经过有关部门领导的同意签字,方可由档案部门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此外,对于各种档案数据需进行备份,加强对电子文档的监测以及维护工作,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2.4扩大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离不开强大资金支持。为此,医疗机构要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来扩大资金的投入。在资金筹集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于财政的预算,还应该要力促政府的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努力争取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加入到专项建设经费当中去,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首先,医疗机构本身应该要努力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创建出一个多元化的档案信息工程系统。例如,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与电子部门的洽谈与协商,争取获得电信部门在网络上的支持,获取他们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其次,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部门在采购设备的同时,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合理购买信息设备,确保信息设备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最后,档案管理部门在对设备进行更新的同时,应该要努力提高对现有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多渠道的努力,争取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5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聘用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员专门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应努力为他们构建各种学习的平台和深造的机会,定期地对他们进行档案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促使他们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促使他们掌握最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技术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得以应用。此外,医院管理部门还应该要采取奖励的机制,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追求更高的职业理想,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求他们秉持高度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和管理意识,加强对新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确保医院档案各项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与实施。

3结语

综合上述可知,在医疗机构的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高、缺乏一套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缺乏统一的软件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有限、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为此,只有在针对这些问题上努力完善管理制度,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档案的保管工作,提高档案保管的安全性,才能够促使医疗机构档案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实现信息化,根本上提高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桂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应注意的三个问题[J].北京档案,2014,18(11).

[2]赵婷.医疗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4,11(2).

[3]吴伟,王春红.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3,56(3).

篇2

关键词: 高校院系资料室创新理念建设

高校院系资料室是直接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并具有一定专业性的学术机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Internet教育网络在高校资料室的广泛应用,高校院系资料室必须开拓创新,达到高效服务,能以最快的速度将最新的、最有价值的文献信息及时提供给广大读者,让其产生高效的信息经济价值。

1.完善资料室的基本设施建设

1.1加强和图书馆的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是高校图书情报体系中并存的两个机构,院系资料室处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藏书建设侧重专业化、个性化,对系里教学科研等活动介入更深,更贴近教师和科研人员。图书馆作为全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在目前资金投入不足,图书资料有限的情况下,要充分协调好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一方面加强图书馆对资料室的业务指导,使资料室的发展管理比较规范合理,另一方面在藏书建设方面,图书馆的藏书针对的是全校不同专业,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系资料室则侧重于本院系专业及师生。因此,在购书过程中,图书馆与系资料室要互相沟通协调,避免重复,节省购书费用,在业务工作中,要互相合作,特别是在为教学科研的服务过程中,互通信息,开展联合服务,实现有限资源的共享。

1.2多渠道收集资料,突出专业特色。

为了突出专业特色,院系资料室的藏书建设应以本院系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为中心。因此,资料室不仅要系统收藏正式出版的图书、期刊等专业文献资料,而且要重视专业性的非正式出版物及其它信息,如收集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和不易获取的内部文献资料,还有会议文献、学生的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非文字信息等,形成突出特色的、较为完备的专业特色。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资料室在文献资源建设中,还应当树立新的收藏观念,既要搞好传统文献的收集,又要重视网络电子资源等虚拟文献的建设,建立现代化的文献信息收藏体系。

1.3加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我们要结合实际需要,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积极扩大系资料室资料来源,加强系资料室网络建设,实现校际资源共享;及时掌握各种信息资料的来源途径,有利于全面快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让其迅速服务于教学、科研活动;建设多种形式的信息检索渠道,掌握多种形式的资料获取方式。

2.健全一套高效服务的科学化管理机制

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效率低下,服务面狭窄,已不再适应现时代的管理需要。为了确保资料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很快地检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院系必须建立科学化管理体系,加强资料室的数字化建设、方便快捷的检索程序建设,和图书馆构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服务全体师生的高校文献资源共享体系。院系资料室要参照图书馆的有关制度,制定本院系资料室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细则、借阅制度等,使院系料室的文献信息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职责明确、管理有序的制度。

3.资料室文献信息服务

3.1改变职能。

院系资料室应改变“小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把工作重点由书刊借阅保管等一般,转移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技术上来。资料员应按照统一标准完成有关资料的整理、加工、建库和上网等工作,完善复制、复印、阅览、外借、检索和信息传递手段,实现由传统的、单一的手工方式的文献服务,向以计算机通讯网络为基础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网上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转变,为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等专业信息需求者提供高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

3.2开发网络资源,提供专题服务。

在网络信息环境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以校图书馆为中心的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科研对专业信息需求的优势,开展专题文献检索服务和定题跟踪服务;对与本系科研课题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加工整理成专题二次、三次文献,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专题资料数据库,以供有关用户查检;还可以通过E-mail直接将加工过的专题信息发送到有关课题研究者的电子信箱中,使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足不出户即可方便、及时地掌握有效信息。

3.3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为帮助教师、科研人员方便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院系资料室对网上有关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整序,并对其进行简要的内容揭示和评价,建立学科资源数据库,为本专业用户提供专业信息资源导航,便于网上查询专业信息。还建立网上咨询站,向各类用户解答本专业信息查询中的问题,介绍本专业信息资源的特点、内容和检索方法。

4.提高资料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专业资料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有学科专业知识,又要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当的外语水平。但是现在资料室的多数工作人员缺乏上述知识和能力。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加强院系资料室建设的当务之急。

首先资料员必须掌握图书学和分类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本系各专业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熟悉各类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学习情报学方面的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熟悉主要文献检索工具尤其是计算机检索方法。其次,应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能查阅、翻译和管理外文书刊。最后,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掌握科学信息的能力。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要走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前面,资料员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配合教学与科研需要的二、三次文献的编制工作上,这也是资料室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根本区别。

总之,利用创新理念管理院系资料室,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好它,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哲明.高校发展更应加强系资料室的建设[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

篇3

【关键词】医院 信息化建设 信息资源 共享

1 引言

当前,在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解决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医院应重视信息化管理,让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医疗信息,实现医院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医院的信息现代化。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适应了社会对医院的要求,也是医院服务核心竞争力优势之一。医院的信息化有助于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互联网时代,医院应扩展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使医疗服务都能提升信息化水平,这样就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医院要重视医疗信息化集成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提供便利的服务。

2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应用与发展

由于医院面临着患者就医的压力,特别是患者要求对医疗服务流程改善,这些在借助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效果。而临床的医护人员也得益于信息化建设,在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后,方便地开展医疗服务工作。

2.1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应用

根据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求,要重点加强医院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普及程度,完善临床信息服务系统。由于病人各种生命体征指标和医学图像的存储及传输网络化,使临床工作效率极大提高。要通过对医院的医疗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增强医护人员的服务效率,方便医护人员的信息化检索,提高医疗诊断技术,减少医疗事故出现的概率。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应放在电子病历及医嘱管理、财务管理、医疗数据分析等方面。医院应将电子病例为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2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协同医疗奠定有力支撑,对患者提供长期的健康评价。伴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扩展到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这样就使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不再局限于时间与空间,这对边远地区和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医院应加强对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培养相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3 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

3.1 医疗信息资源共享的重点领域

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水平,更要重视医疗信息化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建立医院医疗的良好信息生态,才能使医疗信息智能传输和即时共享,医院的业务流程不断得到优化,医疗卫生信息得到最佳利用,也使得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各类医院的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差距比较大,要加强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理念,充实临床医学知识数据库,规范和标准化建设医疗信息数据库。医院医疗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应重点侧重于门诊优化流程实现门诊患者综合信息共享、医疗临床信息实时共享与医院管理信息共享与反馈,构建区域体检信息系统,为医院进行科学决策与管理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共享。

3.2 医院信息化集成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

为了提高医疗信息化使用的效率,拓展信息化管理到临床及其医疗活动,实现医疗的集成化管理,增强医院的信息化处理质量,医院创建信息化集成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医院信息化集成平台改变了人工操作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医院信息数据的快速和准确的应用管理,也能够避免医院各部门信息系统的孤岛现象,真正将医院内外部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共享,节省了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医院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建构包括了系统数据层、系统支撑层、系统软件层、系统用户层、系统应用层。它们使得医院的医疗信息化集成平台发挥了良好的效果,能够使医院的信息化资源与临床应用与其他系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也使得医护人员与其他人员操作简便,还能提高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 结论

通过对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进行探讨,得出医院要在信息时代重视信息化建设,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体系,这样才能使得医院满足社会对其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才能使医院获得良好的发展。医院各部门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医院全体员工都能够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研发适应医疗服务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平台,规范和标准化医疗数据信息的集中采集、传递、处理以及储存,这样就增强了医院的信息化共享程度,方便医疗信息与数据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提高了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医院管理的顶层设计,需要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支持,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实现医院的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参考文献

[1]张薇.医疗信息化集成平台的建设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2]瞿鸣浩.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发展及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

[3]贾建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

[4]刘云,郭建军,赵俊,王虹.医院信息化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07).

篇4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儿童医院79家,其中为儿童服务且有床位的儿童医院仅59家。包括综合医院在内,全国儿科病床总数为20.51万张。

截止到2011年底,广西、、甘肃和宁夏4个西部省份和全国大部分地市没有专门的儿童医院;现有儿童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城市,其中近80%的优质医疗资源又集中在地市级以上政府办儿童医院;农村与城市、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儿童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和可及性差距加大。可见,儿童医疗资源区域配置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体系结构不合理。另外,人才使用和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以及儿童疾病谱变化,儿童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加。

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规划欠缺

我国大部分儿童医院缺少事业发展规划及总体发展建设规划,“见缝插针”式建设情况较多,导致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流线不科学,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卫生部预算管理医院有44家,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制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医院都有了总体发展建设规划,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带动各级医疗机构重视总体规划。

*前期工作仓促

很多医院建设计划性不强,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未对实际需求、建设条件、功能定位、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等进行认真研究论证,这将会造成建设过程中功能设置和平面布局的不断修改、建设规模和投资不断调整。

*流线布局凌乱

在设计时往往追求外在形式,合理的流线组织考虑较少,导致内部布局不科学,人流混杂,洁污交叉,既不利于患儿和医护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

*盲目求洋求大

片面追求单体建筑过高过大,盲目追求豪华设施条件,既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浪费,也给医院今后运行带来沉重负担,客观上加重了儿童看病贵的问题。

*无视基建程序

无视基建程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如: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未批先建或者边批边建,随意变更建设内容、性质和投资,招投标不规范等。

*基建管理水平不高

非专业队伍从事管理工作,这是在医院长期存在而且一直未解决好的问题。基本建设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做好,但是很多医院没有这方面的常设机构,常常是有了项目之后临时组建,项目完成后便解散,导致基建管理总体水平不高。

建设目标及方向

我国儿童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建成符合国情、功能完善、运转协调、反应灵敏、持续发展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为儿童患者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看病难问题,构筑起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屏障。

“十二五”期间,儿童医院建设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科规范化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健全基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儿童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提升基层儿童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加大投入解决硬件方面的问题,比如房屋、基础设施、装备等,但是人才的问题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所以,提升基层儿童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加强优质资源建设

科学制订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省、市、县的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的数量、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优先支持中西部以及老少边穷等资源缺乏地区发展;

加强内涵建设,优先支持儿童诊疗方面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办医

鼓励社会资本对部分公立儿童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投入,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改制的不得改变非营利性质;引导社会资本独立开办儿童医院,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

建设重点和进展

在这一轮的儿童医院建设中,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确定的重点是省级、地市级的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建设。

篇5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影响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解,简要介绍了云计算技术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的服务,分析了云计算技术为医疗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益处,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在医疗信息化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云计算;云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3-0504-02

Talking about the Cloud Computing in Medical Information

LI Yue1, SUN Chao2, WU Jie3

(1.Hebei Union University,Tangshan 063000, China; 2.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angshan 063000, China; 3.Tangsh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063004,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on, understand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loud computing, briefly introduce the services which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to medi? cal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benefits that cloud computing support on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of the cloud com? puting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information.

Key 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cloud computing; cloud services

1概述

1.1医疗卫生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实现卫生体制飞速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及时提供病人的各种数字医疗信息,建立信息的共享、流动和智能运用,可以实现更加方便而快捷的医疗服务。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改善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推动各医疗机构医患资源的灵活流动和结构优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2云计算对于加快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云计算是目前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前沿学科,用软件来集中管理所需要的相关资源,云计算为用户提供计算能力的服务。因此,医疗卫生企业如果需要这种简单服务的话,就可以对此服务进行购买,而可以不用去进行这些设施的建设。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将给医疗信息化建设带来一个全新的认识。探究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促进医疗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云计算概述

2.1云计算的概念及原理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Grid Computing)的延伸发展。简单的说,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将那些分布在不同的个人电脑、各种服务器、甚至用户的移动电话和其他电子设备上的大量软硬件资源和应用服务集中在一起,协同工作。

云计算就是将互联网作为平台,按照一定的公开的标准,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数据存储服务以及准确的网络计算服务。有了云计算,小型企业用户就不再需要购买大型的网络计算设备,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大规模的服务器群中,而不是运行在企业自己购买的服务器上。当用户需要存储或处理自己的数据时,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登陆互联网来访问云计算服务即可。2.2云计算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云计算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我们已经不能再简单地把云计算理解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它已经作为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在我们眼前。分析目前的云计算应用,都充分体现了各种网络服务已经成为云计算产业应用的重点服务,这些服务包括网 游、付费电视,还包括用户所需要的各种个性化服务。

国内的很多大型软件企业都纷纷成立了SaaS(软件服务)部门,云计算在IT市场上的雏形正在逐步的形成,云计算为传统IT产品的转变带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供应商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3云计算与医疗卫生信息化

3.1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不统一

现阶段,医疗行业中的各种业务标准和规范尚处于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由于尚未提出统一的标准规范,各级医院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致使医疗信息化整体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2)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极为不平衡,较为发达地区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较快,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中小型医院,由于医院的资金投入、软硬件资源的升级、管理和维护成本等问题,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出现了各地区医疗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3)医疗信息资源相对孤立

目前,病人的电子医疗记录以及各种检验信息虽然已以电子病历信息形式存储于医院的信息系统中,但是,在医疗机构之间基本没有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所以,这样非常不利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转院,会诊等情况的发生,给病人和院方带来很多不便。

3.2云计算为医疗信息化提供的服务

1)在线软件服务

各个医院可以通过云计算服务商所提供的在线软件服务,分享由系统提供的基础设施,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专属于自己的软件应用。这种服务大量降低了现阶段医院在软件支付上的费用。同时还可以解决各医院信息系统良莠不齐、技术标准不能统一等问题。

2)存储数据服务

云计算给医疗机构所提供的数据存储的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信息整合的平台,医疗信息可以在云计算服务器中保存,能够达到共享和交流的作用。从而改变了医院以独立单位的形式管理,改变医院现有的信息孤岛的局面。

3)租借硬件服务

当前,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服务器的购置,管理及维护方面耗费很大,很多中小型医院由于资金短缺,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上迟迟不能有长足的发展。由云计算服务商所提供的硬件租借服务,可实现统一的服务器管理维护,减少医院维护成本。医院可以根据需要对硬件服务器等设备进行租借,能够大大减少医院对相关基础设施的成本开支,从而降低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门槛,更有利于改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普及的现状。

4)分析计算服务

由于目前各个医院对于医疗数据只是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这种数据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从业医师的需求。由云计算所提供的计算分析服务可以对海量的医疗相关数据的精细加工和深度利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医疗质量,更方便的为从业医师提供大量的科学证据来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诊断。

4结束语

当前,医疗信息化已成为各医疗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能够实现医疗服务资源的最优整合和最大协同效应。云计算是一种更加灵活、高效、低成本、节能的信息运作的全新方式,是自互联网革命以来IT产业最深刻的变革,也是信息技术长期发展和积累之集大成。在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把握云计算的实质内涵及发展趋势,充分地运用云计算平台建设和应用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的医疗信息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新平,张志美,董建成.基于云计算理念与技术的医疗信息化[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

[2]刘凡茂.基于云计算的乡镇卫生院信息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3]胡新平,张志美,蒋葵,等.数字化医院建设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0(2).

[4]任宁,侯春英.云计算在职业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篇6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医院信息化建设;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完成了各种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并逐渐实现了电子病历等信息产品的普及应用。但就目前来看,受数据信息难以对接这一因素的限制,医疗行业仍然存在“信息孤岛”问题。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则为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机遇。

1云计算技术

所谓的云计算技术,其实就是利用互联网实现的新型计算技术,可通过共享软硬件信息和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采取该技术,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所以能够获得便捷、快速的数据服务。从优点上来看,云计算具有较大的规模,能够轻松实现信息调度。而该技术能够对分布式计算方式和虚拟化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完成廉价、高效运算连接点的搭建,进而为信息资源查阅和调度提供便利。

2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2.1在医院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的运用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可以运用云计算技术完成HIS、LIS、RIS、PACS等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的管理。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使用的医院管理系统由资源共享、自身管理和上级部门构成,其中上级部门和资源共享这两个模块都能进行云计算机的应用。在实践应用中,利用云计算提供的在线软件服务,平台上各种医疗软件都能相互连通,所以用户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医疗信息的获取。在医院信息管理方面,在管理平台上进行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在“云”端中完成患者医疗记录等信息的存储,从而为上级部门查看各部门工作情况提供便利[1]。此外,利用该技术也能实现医院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情况的管理,从而使医院信息孤岛现象得到改善,继而为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良好基础。

2.2在医院远程医疗服务提供中的运用

在医院医疗服务提供方面,运用云计算技术可以进行远程医疗服务的提供。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桌面虚拟化技术,能够在桌面环境中完成Web应用和服务等内容的整合,从而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将云计算与桌面虚拟化技术融合到一起解决远程医疗实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因为通过技术融合,可以在分布式计算机上完成数据中心的构建,然后利用虚拟桌面满足远程医疗应用需求。对于医生来讲,常常会因为无法获得患者的病例而无法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目前患者往返各大医院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诊断数据资料不连续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远程医疗应用也取得了更好的发展。仅凭移动设备,就可以从“云”端完成医学图像的下载,从而为医生诊治病患提供数据依据。通过“云”端,得到授权的用户可以进行电子病历的加载。此外,通过传输三维图像,也能帮助医生掌握病患身体各部位情况,进而使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2.3在医院医疗信息数据存储中的运用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大量数据信息的存储问题。而运用云计算技术,则能使呈爆炸式增长的医疗数据得到有效管理。比如,针对拥有较多规范、标准的高质量医疗图像资料,可以通过引入云存储理念在虚拟服务器上进行数据保存。借助云存储高吞吐率和传输率的优势,则可以采取冗余方式进行数据存储,从而使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保证[2]。就目前来看,例如:医院需要存储的PASC高质量图像数据高达上千GB,并且一份数据拥有多个副本,所以还要采用云计算提供的分布式存储模式实现上百台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整合管理,从而为医院医疗数据信息的管理提供便利。因此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大量数据的集中存储,进而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3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医院医疗数据信息的共享,从而使医院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进而使医疗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还应加强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从而推动医院的信息化发展。

作者:张明 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对内部进行综合管理,为了方便采集和处理各部门的各种信息,医院内部也开始实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IS)。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也必将应运而生。

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

1.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产物

医院信息系统的普及正是由于它能够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特点,数字化图书馆也是为了能够收集、管理各个局域网内所有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读者能够直接通过数字化图书馆,灵活、方便地对在线图书进行检索查阅,快速方便的找到图书,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图书录入和输出的效率,符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内涵,所以说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医院信息系统发展的产物。

2.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能够更好的进行信息管理

医院内高频的人流量和繁重的工作量常常使得工作人员分身乏术,所以准确、高效、自动的数字化图书馆不仅能够方便读者的借阅,也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之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医院工作。

二、二级医疗机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HIS的建立不仅仅只局限于本医院内部的信息管理,它还同时联通了国际互联网,大量的有效信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源源不断地涌入医疗机构,为医疗机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有利因素。通过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检索,可以方便地得到图书的数字化资料,并将其快速地录入二级医疗机构的数字化图书馆;对于医疗机构中原有的纸质图书并且无法在互联网中检索到的,可以通过扫描仪等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扫描,从而实现纸质图书的数字化。在建设二级医疗机构数字化图书馆的同时,还可以与一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甚至国外的医疗机构建立图书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从而使大多数医疗机构能利用互联网进行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改善在线检索和阅览服务。

HIS不仅方便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其图书管理的相应软件也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图书管理软件是图书管理系统化、全面化的体现,它能实现通过简单步骤即可方便借书、还书、找书等操作 ,是二级医疗机构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三、二级医疗机构图书数字化发展的阶段分析

数字化图书馆有着储存量大、导入导出方便快捷的特点,是一个庞大的开放式电子信息储蓄仓库。在数字化图书馆中,没有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只要你想,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数字化图书馆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图书,由此就可以看出数字化图书馆和传统的纸质图书馆所存在的区别,传统的纸质化图书馆虽然建立时间短,馆藏丰富并且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气息,但其丰富的馆藏也带来了查找的不便利,且纸质图书馆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条件,数字化图书馆则融储藏量大、所占空间小、查找方便、不受时空限制于一体,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却要花上比纸质图书馆长的多的时间。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如果二级医疗机构要完成传统化纸质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一下三个步骤来进行:

1.从局部到整体

图书馆的基础性功能就是读者的借阅,在纸质化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渐变的前期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图书借阅的自动化工作,这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性功能也是核心部分。在纸质化图书馆阶段,不管是图书目录的排编还是检索卡片和借阅都是需要人工花上大量的时间进行手工工作完成,所以在将传统纸质图书馆逐渐演变为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先将最基础最重要的借阅功能数字化,这样才能解放出劳动力投入到后续的数字化工作中,完成从局部到整体的数字化转型。

2.局域网资源共享

数字化图书馆最精妙的部分就在于其广阔无边界的电子信息储存功能,所以二级医疗机构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局域网的建设。成功的局域网建设可以将本医院内的数字化图书分享给局域网内所有有需要的用户,并且能从局域网中的其他医疗机构中查询、导出自己所需要的数字化资料,通过这种新型的网络借阅模式,能让局域网内用户享有大量的图书信息,也让本医疗机构能够得到其他信息的帮助,从而实现局域网内无限的资源共享。

3.互联网资源共享

互联网数字图书馆是所有数字化图书馆的最终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数字图书馆中,资源可以达到无国界的分享,只要通过互联网将各个地区的局域网图书馆进行连接,就能达到图书资源、人员和技术设备的充分开发、利用和共享,从而使用户能够达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这也是数字化图书馆的最终目标。这种完全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一般数字化图书馆的空间上的限制,最大程度上取消了信息之间的分割界限,服务更丰富,内容精彩,将数字化图书馆做到更好。

四、总结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目的,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使用、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优化各类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卫生信息互联互通高效,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多种方式投资建设。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障机构和医药管理机构为实施主体;具备专业能力的咨询公司、软件公司、网络提供商、设备供应商为建设主体。

(二)因地制宜、分期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总体规划,先行试点、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三)联合共建、优势互补。建立由相关部门、用户单位、建设单位共同参与的协调管理机构,实现联合共建、优势互补。

(四)统一标准、保障安全。采用国家和卫生部公布的最新信息技术标准,制定标准化技术政策,规范顶层标准体系,逐步形成系统数据整合与管理标准体系,采用安全交换和控制技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访问控制和信息安全。

(五)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拓展服务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权限范围内各取所需,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总体目标

按照区域卫生管理理念,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通过2-3年努力,建成系统安全、运行通畅、标准统一、应用全面、管理规范、资源共享的市、县(市、区)、乡镇(街办)、村(社区居委)4级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医疗服务数字化、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化、信息服务智能化、卫生管理电子化、安全保障一体化战略目标,开创全程终身式健康服务和现代化医疗卫生协作管理新模式,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主要内容

(一)建立和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体系1.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集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等相关标准,为区域内每个居民建立统一的健康档案,记录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满足业务需求为目的,建立集基本医疗、基本保健和卫生管理为一体的信息系统。2.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制定数字化医院信息体系基本框架、信息交换平台结构、信息交换基本数据集和接口标准、医学术语集、医院信息编码标准等信息技术标准体系。推进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建立门诊、住院、药品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检验、影像、心电等临床信息系统,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探索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协同诊断等协作机制。完成医院行政、人事、财务、后勤以及绩效管理等事务数据集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医疗和推行“就医一卡通”奠定基础。3.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和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与现有公共卫生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慢病监测及死因报告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出生证明系统)在市、县(市、区)级卫生信息平台的整合。4.加快卫生应急指挥与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成音视频一体化信息平台,将疾病报告、医疗救治、卫生监督和各类卫生资源数据库有效整合连接并展现;医疗救治信息系统重点建设120车载视频和救治现场移动视频语音传输,提高实时指挥能力。

(二)建立面向市民的卫生服务门户网站和短信服务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卫生核心应用体系与对外服务贯穿,相关公告,采集公众意见及相关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众交流能力,使门户网站和短信平台真正成为政府、专业部门与群众沟通的信息桥梁;医药卫生服务信息(各类许可办理、预约服务、诊疗信息网上查询、接种短信提醒等),提供各类自助(门诊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等),推行“就医一卡通”,实现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使医疗卫生服务更加方便群众。

(三)构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对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业务和管理数据的采集、整合、利用,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卫生行政部门对各公立医院运行状况、医务人员诊疗行为、药品供应情况及不良反应实施监控,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指挥和社会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定需要,实现群众就医预约制、“就医一卡通”、病历终身制,最终实现医改目标。

五、实施步骤

(一)试点引路阶段(2010年8月-2011年8月)。以市人民医院和1个区的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机构为试点,先行完成1家公立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及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同时,构建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信息整合平台,实施“就医一卡通”工程建设,实现试点医院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健康小屋”和公众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卫生服务门户网和卫生服务短信平台试点(包括网上门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结合全市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软件系统,开展短信接种提示等。为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全市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卫生监管机构等)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初步信息化。在区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上,实施卫生业务管理和区域内医院运营监管,实现与医保平台对接和业务联动、“就医一卡通”。

(三)稳步提升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扩展区域卫生信息化范围,横向覆盖所有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医药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单位,纵向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级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信息服务网络,实现本市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数据互联互通。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实施;成立市卫生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管理、运行和维护。

(二)发改、财政、卫生、人社、药监、物价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协调配合,在基建计划中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并确保足额到位;将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采集更新、运行维护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升级维护。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网络设施以及软件系统采取招标方式面向社会进行招标采购。

篇9

【关键词】县级医院 二级甲等医院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lleng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county hospital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at present, and to acceler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 in the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Methods In the opportunity of "medical reform", the hospital how to adjust and reform, scientific positioning, strengthe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hospital operating mechanism into a virtuous circle. 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hospital became a "regional brand medical service center." Conclusion The county hospital should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creating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 to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ffecting the hospital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acceler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econd - class hospital in county hospital

引 言

县级医院作为农村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龙头,是区域内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教育中心,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结合本区人民医院创“二级甲等医院”,加快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医院可持续发展现状

1.1 本区医疗卫生概况

本区是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710平方公里,人口84.65万人,辖7个乡10镇6个办事处,属“小城市,大农村” 欠发达地区;区域内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29所,其中市级综合医院1所,市级专科医院1所,厂矿军队院校综合医院3所,县级综合医院1所,县级中医院1所,乡镇卫生院17所,民营医疗机构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所,个体诊所56所,村卫生室516所。

1.2 区人民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于2007年由原区一医、二医资源优化重组的二级综合医院,是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开放床位250张,职工405人,副高职称15人,中级职称人员105人,2010年门诊人次38727人次,出院人数6107人,床位使用率84.80%,床位周转次数25.45次/年,业务收入约3千万元;设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血栓科、软伤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影像科、检验科等临床科室;拥有CT、DR、CR、胃镜、腹腔镜、彩超、全自动生化仪、耳鼻咽喉内窥镜、电磁波碎石机等较先进的设备。

2.医院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

2.1 外部环境

2.1.1 “医改”为县级医院发展带来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医改”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是大力推进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占大多数的县级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技术网络建设,县级医院要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规模和水平,使常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国家发改委县级医院规范化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2.1.2 医疗资源投入不足

医院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传染病防治和“惠民政策”的实施,社会责任和义务不断加大,但国家医疗卫生项目、政府投入和补贴往往落实不到位;区财政对医院的差额拨款比例为两项基本工资之和的50%,实际拨款仅达到职工全额工资的25%,每月约16万元,而市内邻县财政对医疗机构拨款比例均在工资总额的60%以上,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靠自身循环发展维持,生存和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制约了医疗业务的拓展。

2.1.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竞争激烈

区域内医疗资源密集,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资源配置发展失衡,大多数医院都是低水平投资,技术分散,造成宏观医疗市场竞争无序,导致西秀区医疗资源大量流失。市级、厂矿军队院校医院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引进人才、购置先进设备、引进新技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国内三甲医院合作,开拓发展空间,扩展市场份额;民营医院和诊所则通过特色专科和低价的服务抢占市场;而区级医院在软硬件设施方面的先天不足,面对这样的双重竞争、夹缝中生存,面临着市场激烈竞争与挑战。

2.1.4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医疗卫生改革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创造机遇,2010年,本区新农合参合人数47.68万人,参合率97.16%,农合基金5.7216千万元;城镇职工参保人数27626人,医保基金4.203千万元;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18978人,医保基金517.25万元;公务员医疗保险补助资金98.09万元。

2.2 内部环境

2.2.1 基础设施滞后,管理成本过高

医院重组后经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成本核算,虽然2008年至2010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和床位使用率的平均增速分别为42.56%、36.05%和4.8%,业务收入增长53%,但医院分设西院、南院、门诊部三址,面积狭小且布局分散 ,业务用房仍是七、八十年代修建的门诊楼改造,病房简陋、流程结构不合理,医疗设备配置缺乏系y化、专业化;学科建设、设备配置、人员调配、管理结构重叠,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遗留大而杂、小而全的固定管理模式,技术分散,导致高额的人力成本、行政管理开支、医疗过程显性及隐性耗费、低效的管理和重复投入等经济成本,医疗资源利用率低而经营成本过高与医院高效运转、品牌塑造以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2.2.2 重点学科不突出,人才匮乏

近年来医院加强特色专科(血栓科、软伤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等)建设同时,通过省级医院技术支持、院校协作和引进先进设备打造泌尿肝胆外科、骨科、新生儿科、检验科、影像科等重点学科,以提升医院品牌和竞争力;但由于近十年未系统进专业人员,基础设施设备配置缺乏专业化、就医环境简陋、信息化建设滞后,同时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员流失达30多人,因此存在学科建设缺乏规划,高素质学科带头人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和文化素质偏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不高,与院校合作局限,投资引进设备没有形成产、学、研学科建设模式,导致重点学科不突出、特色专科无优势,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2.2.3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薄弱

医疗质量管理虽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但医院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机制,院、科两级质量管理脱节,管理标准不规范,缺乏系统性质控活动,存在主观考核,与扣分、经济处罚等代替标准化管理考核;少数科室及医务人员质量、风险意识较差,法治观念淡薄,核心制度、技术操作规程执行不严格,因此保障医疗安全和抗风险能力不强。

3.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考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不够、管理机制不完善、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等诸多困难,在“医改”的机遇期,如何调整与改革、科学定位、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县级医院运行机制步入良性循环,是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3.1 战略定位

根据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发展的思路确定为:“一二三四”发展战略,一个定位是三年内力争建成“二级甲等医院”;两条主线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市场营销与经营;三个市场是农合、医保市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网络市场、专科特色市场;四项措施是夯实基础,提升水平,节支降耗,内建外联。

3.2 总体目标

根据这一战略思路,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实施战略管理、绩效管理、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改善服务流程,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按“小综合、大专科”的学科功能定位,实施培育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的战略工程,使医院成为医、教、研、防四位一体,具备“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和水平的“区域品牌医疗服务中心”。

4.医院实施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要以创“二级甲等医院”为契机,不断增强成本意识、法律意识、品牌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解决内、外部环境中影响医院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可持续发展。

4.1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拓展外部市场

医院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注重管理,走质量效益之路,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1)强化医院管理,打造管理团队,形成组织有序、管理完善、制度健全、政令畅通,具有创新力的管理体系,对医疗资源进行科学重组、规划、配置、投入,建立高效低耗的管理运行机制,组织全院职工围绕医院发展战略,摒弃计划经济时代陈旧思想观念,强化市场经济和经营意识,积极塑造自我品牌,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2)在医院院级领导公开招考、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人事制度改革成功基础上,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科学设岗,竞争上岗,逐级聘用,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大力推进岗位责任制、工作绩效制管理,实施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的分配激励机制,向临床和重点岗位倾斜,激活人力资源;(3)实行成本核算,建立了医院、科室、单元(个人)三级成本核算制度,控制医疗费用,探索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树立市场竞争和技术质量效益观念,从而提高对医疗市场的信息反馈速度和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制定和调整管理方案、实施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以“新农合”和医疗保险作为医院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充分发挥医院区位优势和地域辐射作用,完善与区域内17家乡镇卫生院及其村卫生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协作,拓展多发病和常见病市场,真正成为基层医院技术后盾,同时与省、市级医院开展业务技术合作,形成服务网络和战略联盟,实施“双向转诊”,使区域医疗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努力实现创建优质低价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

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坚持医院公益性质,面向市场,力争国家发改委县级医院规范化建设项目及省、市、区医疗卫生项目支持和多渠道融资、筹资,按照总体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选址新建500张床位现代化医院,并对现有的医疗服务区域和基础设施进行调整和建设,实现有机重组,构筑医院可持续发展平台。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大投入加快医院信息化系统(HIS)建设,可简化就诊繁琐程序,实现电子病历,使就诊、挂号、收费、发药、检查、检验、治疗各环节资源共享;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医院成本、效益核算的应用提供技术空间[1],医院管理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转变,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利益,提升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整体形象。

4.3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打造重点学科品牌

医院要发挥人才资源配置作用,按“小综合、大专科”的学科功能定位,实施培育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的战略工程,提升市场竞争力。(1)人才培养采取引进和自我培养人才两个途经;利用政策激励,创造良好的环境,优先引进高素质学科带头人;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O钭式鹜度耄健全学科带头人选拔、考核机制,高标准选拔和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形成人才团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应届本科大学毕业生,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形成人才梯队和储备后备人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继续与院校协作,培养“双师型”人才,形成产、学、研学科建设模式;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完善“将才+团队+平台”的人才发展模式,为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品牌资产可以产生价值,可以盘活其他资产,使品牌拥有者增势、增效、增益[2],要瞄准学科前沿,结合区位优势和医院的设备、人才状况,制定中、长期学科建设发展和建设总体规划,坚持学科建设分类指导、择优扶持、相互带动、动态评估的原则,整合专业技术,对重点(特色)学科:泌尿肝胆外科、骨科、血栓科、软伤科、新生儿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影像科等专科建设和技术项目实行政策性倾斜,优先保证先进的设备投入和人才培养,打造重点(特色)学科品牌,通过创建学科品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特色专科群,促进医院重点学科始终保持领先,特色专科不断创优突破,一般学科能够快速跟进;同时与省内外、市内间院校优势学科建立实质性技术帮扶,逐步形成重点学科群体,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篇10

__县卫生局

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按照县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融入重庆主城区,建设重要功能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了__县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 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

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县城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2 构建以城市医疗管理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管理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1 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管理中心,突出一个“治”字

2.1.1 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 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管理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对那些市场机制较难发挥作用的专科医疗机构承担的传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等,主要由政府举办,逐步实行购买服务。急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由政府举办。县城市区集中办好城市医疗管理中心,即由1所综合医院和2~3所专科分院组成。(也相当于一个国家三级集团医院)

2.1.2 大力扶持城市医疗管理中心的发展 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规模调整以后,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和维修、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等方面的投入。要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及时解决公立医院在发展、改造、用地、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公立医院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营体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可探索吸纳民资或外资参与合作建设,合作后其非营利性质不变,允许合作者有一定的回报。

2.1.3 推进公办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出资人制度。为明晰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加强对国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管理,按照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出资人制度。探索成立卫生国有资产管理与投资发展中心(也即是前面所讲的成立医疗中心),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代表出资人聘用院长,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医院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政事分开、权责明确(也即是江苏无锡的经验和做法)。二是实行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院长负责制。对由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探索风险抵押、委托经营等管理方式,严格考核制度。积极探索效益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年薪工资(黔江已开始实行)等多种报酬实现形式。三是创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全员人事和全员合同聘用制,促进公立医院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2.2 实施重心下移,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突出一个“防”字

2.2.1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定位 所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为供给主体,对所负责的社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家庭和

居民进行卫生指导、健康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活动;负责一般伤病的治疗,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负责围产期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提供医疗信息和转诊服务;提供急性病人出院后家庭恢复期的服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卫生信息等。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全科医疗开始,逐步过渡到医疗与防保工作的结合,从集体对社区人群负责制过渡到全科医师对社区人群负责制。2.2.2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原则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针,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快整合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必须符合三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居民卫生保健需求为导向,以健康为中心,合理规划布局;二是与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以社区建设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立足现有卫生资源,对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通过重建、改建、转型或功能转换等途径,建成符合要求的卫生服务机构。

2.2.3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 原则上每个街道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人口5万人左右。服务人口超过5万人以上的街道,考虑到便民的原则,可增加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由政府举办的一、二级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的卫生机构改建。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公平、择优的原则,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吸引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兴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格局,培育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

2.2.4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1000m⊃;和150m⊃;,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卫生学标准。按规定设置科室、配备常用仪器设备及卫生技术人员。

2.2.5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卫生行政部门引导和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城市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制定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监督,确保双向转诊工作有序开展,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和“救治在医院、康复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来的患者要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提供选择科室、预约检查、组织会诊及安排住院等服务,同时将康复期患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住院患者转回社区,并提供跟踪服务。

2.3 制定服务和价格规范,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无序的竞争降低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规范服务既增加了患者负担,又浪费了有限的卫生资源。因此,应该按照机构功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范围,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同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的合理梯度,引导病人合理流向。另一方面,在规范了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的协调,与职工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到医保服务范围,并建立鼓励病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报销规定,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补偿比,这样既可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又有利于节约医保基金支出。

3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

3.1 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以扩大服务提供量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平有序的竞争下,各医疗机构会更加重视医院的运转成本核算,重视设备的投入和基本建设的可行性论证,避免浪费,从而达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凡符合投资要求的任何境内外资本投资主体,应当在符合市区域卫生规划范围内可申请举办医疗机构。申办时,应以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者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需求比较迫切的城市新区、城郊结合部、开发区等区域投资举办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向特需医疗、康复医疗、老年病院、医疗美容、中西结合等特色明显的适宜领域投资;若思想再解放点——还可放开举办主体,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各类民资或外资参与政府不再举办的公办医疗机构的改组、改造或改制。

3.2 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为非营利性质,原则上不鼓励公有资本新设医疗机构。由公立医院改制的民营医院和新设立的民办医院,其性质实行自主申报,鼓励其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执行政府规定的医药指导价格、所获利益主要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可核定为非营利医疗机构。民办医院在获得执业许可证后,定为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定为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则到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登记。民办医疗机构享有充分的用人和分配自,在人才引进、技术职称评定、参加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政策知情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按照政事分开和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卫生监督体制,实行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结合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中介组织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服务功能,规范并引导医疗服务市场竞争。

4 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