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技术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05 18:0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交通技术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光协LED显示屏分会从1998年5月成立至今已十一年。回顾这十一年来,LED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一个重要行业。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成果卓著,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
为促进LED显示技术及相关产品的交流,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其应用和市场,引导产业规模健康发展,现初步拟定,将于2010年4月在武汉市举办“2010全国LED显示应用技术交流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这是协会主办的第三次全国范围的大型研讨会。
这次会议旨在为从事LED显示及其相关产品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研究、生产工程、市场营销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供技术交流、加强联系、开展产业研讨的平台;共同展示交流LED显示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探讨LED显示产业的健康发展。会议面向全国LED显示技术及相关产品和产业领域征集论文。
一、征文范围
1、LED显示及其相关产品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综述;
2、LED显示应用产品重大项目新成果、典型工程介绍;
3、LED显示新产品及在各行各业的新应用、新动态;
4、LED显示新技术研究及开发成果;
5、器件厂家涉及显示应用方面所用新材料介绍;
6、LED显示的控制、视频处理、播放系统及应用;
7、LED显示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检测、结构和工艺问题;
8、LED显示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探讨;
9、LED显示应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等经验;
10、LED显示技术相关领域的其它介绍。
二、征文要求
1、征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2、为便于编印会议论文集,文稿用word格式,以E-mail形式提交,2000字左右。要求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汉拼),排列顺序: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同时提交作者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及传真。
3、论文结构要求
①标题、摘要(100~200字为佳)、关键词(3~8个)――中、英文对照;
②正文――字数不限(以2000字左右为佳),语句通畅,结构清晰,文中所提及术语及名称等尽量为中文,所配图表(含标注)皆以中文表述,且图片清晰;
③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次序列于文后,如引用期刊文章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④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学历,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E-mail等。
三、重要时间
1、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10年2月22日
2、录用通知发出时间:2010年3月10日
四、联系方式
1、联系人:张璐
2、电话:021-52703216,13601977028;
传真:021-52703216
3、E-mail:.cn
希望各会员单位领导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这次会议,能亲自撰写和组织安排单位内相关人员撰写论文。会议也欢迎非会员单位积极投稿。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管理;分析研究
前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交通运输体系给予了更为严格要求。尤其是当下交通运输作业频繁进行,交通堵塞这一弊端出现,严重阻碍交通运输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时而生,在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以往的交通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交通管理要求,进而把信息技术手段和交通管理活动整合发展具有必要性。
一、在交通运输管理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弊端
信息化技术具有时代性和革新性特点。伴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活动带来极大影响。但是当下交通运输体系管理理念较为传统,仍然沉浸在以往管理理念中,进而阻碍了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活动中应用。其中,部分交通运输体系在构建信息化管理活动中,由于财务资金弊端无法及时购置信息化设备,导致信息化技术在交通管控力活动中效果不能完全展现。其次,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活动中应用,也对其管理网络体系给出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运作,是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的,利用增加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来促进信息化交通管理工作高效运行,这也是进行信息化交通管理高效首要任务。虽然我国当下交通运输管理活动中,应用现代化技术较为频繁,其应用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因为交通管理理网络弊端,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管理活动带来消极影响。以往的交通网络管理需要巨大财力和人力,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创新。但是这不是一早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当下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繁杂、站点较多、信息资源片面,进而对于交通运输管理活动的现代化技术应用具一定弊端,需要采取相关举措进行管理。
二、在交通运输管理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积极影响
(一)易于构建智慧交通体系
伴着智慧城市构建步伐的深入,智慧交通开始备受关注,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热点主题。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在当下社会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把信息化技术和交通管理活动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判断体系和一体化交通体系进行交通运输管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运作到运输管理活动中,可以把运输作业、道路、出行整合管理,形成一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运输管理体系,改善传统交通拥挤现象,减低交通堵塞事故发生频率,易于构建智慧交通。减少了信息资源运作空间,增强信息交流和管理速度,促进交通运输管理高效率进行,增加其管理规范性。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管理活动结合发展,是实现智慧交通主要途径,对智慧交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降低交通运输负载
伴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渴望变大,对运输管理活动质量要求更为苛刻。面对这一形势,假使不能对交通运输活动有效管理,将严重影响交通行业发展。当下,交通拥挤在城市生活中并不陌生,成为人们较为头疼问题。把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运输活动结合,增加了管理活动科学性,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交通运输环境实时监管,观察交通运作负载力,站在全面角度对交通运输活动深入研究和分析,完善管理弊端,降低了交通运输拥挤发生频率,减少了交通运输负载力,增强交通运输活动效率,增加了运输活动安全性。
三、在交通运输活动中,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
(一)改变传统管理理论
交通运输管理理念是交通运输活动开展依据,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交通运输管理活动,首先要极为关注理念环节。改变传统单一管理理念,把信息化设置为关键理论依据,建立信息化管理目标,不单单要转变政府管理观念,也要对交通运输管理活动中,各个环节和不同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理念教育,让其深刻理解信息化技术内涵和作用,进而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发展,增强信息化交通运输管理效果。
(二)延伸资金融合渠道
在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信息化管理活动时,首先要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构建。信息化设备构建,是交通运输管理活动开展基础,也是必要环节。但是当下集与研发现代化技术运作资金不足弊端,首先要紧随市场改革步伐,抓住信息化构建资金融合渠道。不仅要增强政府的融资,也要在城市活动中大力宣传,吸引不同机构注意。进而实现政府资金支持、交通运输企业自身集资、社会融资、市场资金支持等等多样化集资渠道,来改善当下资金不足现象。
(三)构建交通运输管理团队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运输管理活动,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高能力、高技术、高素养管理团队,增加管理工作专业性。把人才构建活动放在信息化管理活动关键位置,聘请具有专业性较强、管理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其次,也要注意对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进行教育和培训,增加对当下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增强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管理能力,增加高中人员信息化意识,明确不同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倡导信息化管理创新,在保证交通运输管理效率同时,增强信息化管理质量。
结论:
伴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对我国交通运输业需求不断增加,增加了交通运输行业运输压力,造成交通堵塞事件频频发生。把信息化技术和交通运输管理活动结合,改善了这一弊端。利用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交通运输环境实时监管,观察交通运作负载力,站在全面角度对交通运输活动深入?和管理,降低了交通运输拥挤发生频率,减少了交通运输负载力,增强交通运输活动效率,增加了运输活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振学.解析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3,21:239-240.
篇3
根据上海电信提出的《三年行动计划》,上海电信将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信息新技术三个层面,实现“三个率先”: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率先实现中国电信集团“新三者”战略(即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推进上海智慧应用;率先规模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和信息产业快速增长。
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总经理张维华介绍,上海电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按照“品质领先、技术领先、创新领先、规模领先”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创新主力军作用,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上海电信制订了更详尽的2013年发展目标。在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方面——城市光网:覆盖750万用户,平均带宽达到32M;无线城市:WiFi热点达到1万个以上,新建约600处宏基站点和300处室内覆盖站点;网络出口:国内出口带宽4T,国际出口带宽660G。在率先实现集团“新三者”战略,成为上海智慧应用的主要参与者方面:全面参与政府智慧应用,重点在智能管理、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电子政务、行业应用等方面成为主要服务商。在率先规模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云计算:建设机架1000个,虚拟主机5万台;物联网:发展M2M终端100万台;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实验和部署保持行业领先;车联网:构建全国车载服务支撑平台,定制车载通信模块。
篇4
为单一管理目标的交通理念,
使交通管理进入到系统性、整体性、
信息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新高度
快节奏的城市诠释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对交通的依赖,而伴随着城市人口高速增长和城市出行密度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却越来越常态化。面对着交通阻塞、交通污染、交通事故多发以及道路通行能力低下等问题,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条件下人们对高质量交通出行的要求。当修路、车辆限行等传统思维方式让交通拥堵现象变得更加严重时,我们就亟需要新的思维方式来引领交通的发展,并以此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污染和改善交通环境。
而在最近,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智慧交通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推动下逐渐走出概念设想进入到具体实施阶段,并有望改变传统的以道路或者车辆为单一管理目标的交通理念,使交通管理进入到系统性、整体性、信息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的新高度。而作为智慧城市整体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智慧交通也成为当今城市建设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
传统思维的误区
今天的城市交通,基本成为汽车交通的天下。汽车的发明直接与文化对接,并且借助文化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它。从汽车发明以来,发达国家用了约100年时间走完的“汽车化”道路,我国却只用了约20年时间就走完了,汽车交通也成为目前社会上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统计显示,我国近三年来汽车保有量连续保持接近两位数的增长, 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了1900万辆,蝉联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23个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以520万辆居全国之首,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等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均超过了200万辆。
如此巨大的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如在交通效率方面,堵车给北京造成的社会成本损失为6000万元/天。而在交通事故方面,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发生400万起,死亡7万人左右,交通事故损失已经占GDP的1%至2%。仅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中,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90万人,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国人第一伤害致死的死因。
在面对道路安全、交通效率、路网规划等多方面的难题,很多政府只好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来从末端对交通拥堵等问题进行治理。
有的地区采用行政管理手段来强制性减少出行机动车数量以及交通违章行为,比如加强机动车违章执法和处罚的力度,还比如限号行驶(北京、南昌),限量购车(北京)等。
有的地区采用经济调节方式通过提高成本的手段减少个人机动车类交通工具使用。比如上海以拍卖车牌价格来提高车辆使用成本,或者提高停车费用(北京、深圳等),征收城市拥堵费(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酝酿中),征收城市排污费(北京酝酿中)等。
也有很多地区采用提供公交资源以及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来解决交通拥堵,北京、西安、青岛等城市甚至推出了定制公交线路来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
但大家也许都感受到,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城市交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政府的行政性指令下,似乎道路永远无法满通的需求。究其原因,业内专家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原有的城市布局基本在上世纪末以前定型,新的城市规划对国内大部分城市来说已经不可能起到根本的作用。由于道路系统依附于原有的城市规划,即使强制性减少出行机动车数量也不可能增加路网整体的通行效率,且在城市中心格局和经济格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资源供给的手段的边际效用也将产生递减。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的交通也会对城市内部的交通产生不断的挤压,迫使大路网的交通流量无法快速在交叉路口以及出入口分散,反而会引起更严重的拥堵。所以,单纯以车辆和道路为目的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对交通系统进行一次系统的革命以解决上述问题。
那么,这种革命性的解决方式从何处着手呢?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很多业内的专家,并阅读了国内外关于交通发展的大量文献,终于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基于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只有采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慧交通,提高道路整体的使用效率和交通管理水平,才是诸多交通难题得以解决的最终答案。而智慧交通的采用,也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紧跟时代的脉动
智慧交通,是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计算器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通过将人、车、路、环境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在较大区域内达到有序的高效运输,能源充分利用,环境改善和交通安全性提高的目的。
其实,智慧交通的概念早已经出现,但对于交通运输这种十分依赖技术发展的行业,从概念到现实之间相隔的是漫长的技术发展瓶颈。不过也正是因为交通运输业的这种特性,其吸纳新技术的能力才保证了智慧交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期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的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智慧交通才逐渐成为现实。
起初,美国、日本和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纷纷参与到智慧交通的研究中,这主要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为数据传输带来了更高的速度和更广的应用范围,而新型的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则有助于建立起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而进入到21世纪后,智慧交通的发展逐渐进入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战略部署中。
比如日本国土交通省在2004年与几十家企业开始共同开发智能公路Smartway项目,目的是将大量的新技术,如车载导航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载辅助安全系统、自动公路系统与基础设施(路上监测系统、可变信息板、信标、数字地图、光纤网络及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等)进行集成,形成开放公用的基础平台,将车载装置一元化并实现车路一体化协同,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智慧交通服务。
而欧盟也在2006年启动了合作性车辆基础设施一体化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项目。这个项目旨在设计、开发和测试为了实现车辆之间通信以及车辆与附近的路边基础设施之间通信所需的技术,用于提高旅客和货物的移动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在2010年欧盟拨款1370万欧元开展了eCoMove项目,该项目为期3年,旨在利用车车(V2V)和车路(V2I)通信技术,通过高效节能的驾驶行为和交通管理、控制方法,减少全部交通燃油消耗量的20%。
美国也在2010 年了《美国ITS战略计划2010~2014》,主要内容涵盖7大领域: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每个领域均包含相应的用户服务功能,并实现了在多种出行方式之间共享的信息服务。实现多种方式信息,如路边动态信息标志、公路资讯电台、公交终端的信息显示等,常常与主干道、高速公路、公共交通和事故管理等系统结合起来进行部署、管理与控制。
从全球对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成熟度并没有被落下很多。在中国信息化产品的广泛普及的带动下,中国紧跟国际智慧交通发展的潮流,国际上甚至已经公认基本形成了美国、日本和欧盟以及以中国等国家为代表的智慧交通的四大研发与应用阵营。中国在智慧交通的成绩,得益于多年的探索和尝试,以及管理机构和政府的支持以及先进技术的使用和应用系统等方面的建设。
近期,中国在持续感受到了在交通发展瓶颈的压力下,政府的政策也开始由大规模修路向着智慧交通的方向转变。
如交通运输部先后投入了8000余万元用于城市智慧交通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的科技专项重点指向了以信息传输、智能分析和动态等方面的研究。基于物联网的公路运行状态监测与效率提升的重大专项,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此外在中小桥梁、长江航道、港口码头状态监测等领域,交通运输部均开展了感知和信息处理研发工作,力争为感知交通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至2012年末,我国已经有超过20个省市公布了智慧交通投资计划,涉及投资金额超过90亿元,智慧交通产业进入导入期。随着《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道路交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多项政策扶持,未来10年国内智慧交通投入将达1820亿元之巨。《2013年中国城市智慧交通市场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在中国城市智慧交通领域,大项目已越来越常态化。2013年一季度,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9.4%,而千万级项目数量同比增长80%,占到市场总规模的44.6%,占比提高2.9%。而在未来三年,住建部还将与国开行合作投资800亿元用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因此可以说,中国正好赶上了这一轮交通领域的变革的最好时机。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已经名列前茅,在全面信息化的世界和智慧城市的引领下,中国也有望在智慧交通网络的建设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汽车时代的普及下,我国智慧交通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智慧交通也具有良好的生存土壤。
大城市竞相建设智慧交通
城市,尤其是我国的大城市,集中了主要的交通枢纽、通讯枢纽和高新科技产业区,在贡献出不断发展的GDP的同时,也愈发感受到改善交通日益增大的压力和建设智慧交通的动力。目前中国的大城市也竞相建设智慧交通领,希望将交通从“被动控制”朝着“主动诱导”方向转变,以提高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和运行效率。
北京市的智慧交通主要围绕道路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管理、出行信息服务、ETC不停车收费、客货运输六大领域进行。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建成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紧急事件管理4大类30个子系统,分散在各交通管理和运营部门。目前,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出租调度、省际客运、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等行业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建成,配合建设的西客站北广场、西客站南广场、动物园、六里桥、东直门、西直门、西苑、四惠、宋家庄、京北太平庄(北苑北)、苹果园、望京和北京南站等13处大型综合换乘交通枢纽已经全部进行了信息系统建设;而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和路网运行、运输监管、公交安保三个分中心也基本形成了一体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指挥支撑体系,它们共同组成了北京市的数据共享交换中枢、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中心和紧急情况下的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此外,交通专用地理信息系统、浮动车数据采集系统、公交一卡通数据采集系统、公路网(含高速公路)基础数据采集系统、营运性车辆运行状况数据采集系统等基础数据体系也基本建设完成,并初步建成了以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体系。
上海市科委在2013年7月《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把智慧交通列为重点领域之一。而高德红外、四维图新、东软集团等公司也被选定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建设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据悉,上海智慧交通信息平台的重点是打造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将汇集上海市内高速、航空、航运等交通信息,还会对气象、人口、环境、土地等行业数据进行汇总以分析其对交通的影响,最终实现对交通拥堵情况的预测,实现智慧出行。而作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城市,上海港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所以上海还计划汇聚整合全球港口、货物、船舶等数据,融合多源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数据,实现航运数据共享服务,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
而天津这个拥有600年历史积淀的古老商埠,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后,正与长江、珠江经济带进行比翼齐飞,交通建设可谓重中之重。天津市依托市政府重点道路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建设了400处规模的交通流微波检测系统、55处规模的交通诱导显示系统、1500处规模的视频监控和电子警察系统、300处规模的中心城区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系统。天津市也初步实现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警车和警员卫星定位系统、110接处警系统、警员数字执法系统等应用系统的集成,各应用系统间信息实现了共享。
广州市智慧交通系统构建包括广州市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路面交通状况监视与监测、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等智慧交通系统的主框架。如今,广州联通已经与广州市交委、公安局、气象局、体育局、旅游局、百灵时代传媒集团、羊城通公司等 300 余家单位达成了合作,联合产业链厂家,共同开发沃·行讯通、沃·警民通、公交 Wi-Fi等 70 多项应用产品。在不久的将来,羊城市民可以通过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路况信息,提前安排出行;随着智慧程度的不断加深,路况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将逐步提升。
此外,武汉、重庆、西安、郑州、徐州、成都、沈阳等重点交通枢纽城市也在将解决交通问题的落脚点回归到智慧交通管理上。而智慧交通,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在积极促进各地经济取得长效发展。
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目前我国智慧交通已经得到多项政策扶持,随着电信运营商、IT厂商、汽车厂家等联手推动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与智慧交通相关的产业正逐渐进入市场导入期。业内人士预计,在2013~2020年间,中国城市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智慧交通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如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和平台运营商都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如在城市交通领域,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的车辆指挥与调度系统、全球定位与车载导航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都将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具备完整的系统设计和施工能力,拥有大规模的软件和硬件研发与生产能力和完善的子公司与售后服务网点的综合系统集成商获得了大量的市场机会。此外,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比亚迪、宝马公司、通用汽车等几十家汽车企业以及部分公共汽车公司也在智慧交通领域与我国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合作。如上海联通的“智能公交”将车辆指挥调度、实时视频监控、公交信息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公交车辆动态管理、科学调度。上海联通还与宝马公司推出了“互联驾驶”全新的智能驾驶模式,让中国消费者拥有更便捷更高端的驾驶体验。
在制约智慧交通发展和发挥效用的‘软实力’建设方面,大量优秀的‘软件系统’也在进行着系统化的进步,以与大量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如在车载导航系统领域,东软集团研发的“Telematics”系统集无线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和车载电脑于一体,目前已经被BMW5 系、7系、BENZ ML、卡迪拉克 CTS、讴歌等汽车的部分型号轿车选用。在语音交互领域,科大讯飞公司针对汽车内的语音交互场景开发了汽车语音助理产品,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在驾驶过程中使用导航、音乐、电话、路况等查询功能。在未来,语音交互技术有望结合显示屏技术成为用户与车和汽车信息服务沟通的桥梁和主要通道。
作为一个极富机遇的领域,车联网正在吸引各大公司纷纷进入以推动信息化与汽车工业深度融合。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纷纷加速升级移动通信网络,并与相关车企及车载终端制造商和大数据平台合作,为车联网发展铺了畅通的高速公路。如中国电信在上海南京建立了两大交通行业信息化研究基地,并针对乘用车、商用车市场,结合预装、后装的不同的需求打造了专业的交通信息服务团队。而上汽荣威350、吉利的G-NetLink,华泰的TIVI,一汽D-Partner,长安汽车Incall等自主品牌汽车厂相继开始实施推出车联网服务。
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我国也已经走过了从上世纪80年代着手研究到现在开始实践检验的三十余年艰苦历程。目前,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完成了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军事交通学院研制的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军交猛狮Ⅲ号”也完成了从北京到天津间的测试;同时,比亚迪、中国一汽等车企也正展开无人驾驶的研发。据悉,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已经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正在向世界先进水平相靠拢。而业内估计到 2020 年,无人驾驶汽车可能成为道路上的常态,无人驾驶也将引爆 21世纪的汽车革命。
在智能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一系列新的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沥青路面耐久性技术、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结合突发事件联动处置软件集成等在河北、北京、河南等多个地区得到了应用;而手机支付、网络银行、车载的RFID标签等也在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方便了驾驶员在停车场和高速公路交费,并促进未来车辆终端的智能化发展。
多部门驱动&合作共赢
由于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将涉及相关的市民、公安交通管理、交通部门车辆管理、城市建设、通信等相关部门工作,因而未来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过程必然是一个涉及以交通与公安为主的多部门驱动的发展过程。对我国而言,由于交通系统的发展涉及交通运输部、发改委、高校和研究机构、公安交管部门、消防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国家级检测机构等多重部门,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必将表现为综合化、多部门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篇5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
1 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方兴未艾,其增长速度超出人们的想像。互联网应用从只能读取内容的Web 1.0时展到人们可以参与共享内容的Web 2.0时代,再到现在已悄然迈进的智能化的Web 3.0时代;管理信息化应用从关注组织内部事务处理到关注组织内部工作流程,又在向组织内外协同处理的诉求发展。人们的信息化生活、生产活动逐渐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智能,正迈向协同处理、信息智能的时代。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载体,将无可避免地与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从而衍生出具备智能的城市级信息系统。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作为信息产业新技术融合的产物,将控制和协同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使之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和谐。
可以将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的生物体,而将其信息系统比作生物体的神经系统。高等生物的神经末梢感受体内、体外环境的信息,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进行整合加工,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协调生物体内部各系统的功能以及生物体和外部环境的平衡。物联网感知和控制终端是智慧城市的神经未梢,宽带通信基础网络构成周围神经系统,而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城市智慧的大脑,三者共同构成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以协调城市这个庞大的生物体各系统的运转,以及城市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城市将愈发依赖于这种高度互联、高度协同的智慧的信息系统。
本文首先分析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关键能力,提出由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撑的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而探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网络拓扑,最后就建设智慧城市给出技术发展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建议。
2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关键能力
智慧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具有以更强的集中智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具有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物联网行业应用的综合性集成,并通过感知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形成面向城市管理、控制与服务的应用模式。其建设和发展目标是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感知的、有效控制的高效管理和优良服务。
智慧城市应具备以下三个信息化关键能力:
(1)信息的全面感知能力
城市中布有大量的感知终端,通过传感器网络,在运行、服务中捕获到人们生活、生产以及城市环境的多种信息元数据。
(2)海量的数据处理能力
具备海量的跨部门、跨行业异构数据的存储能力,能够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高效分析、计算和处理的能力,并且能够构建基于数据分析和知识管理的智能应用能力。
(3)智能的管理服务能力
在形成支撑智慧城市的行业智能应用的基础上,建立面向服务的智慧城市综合应用的统一公共管理平台,为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生产提供普适的、智能的应用与服务。
3 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城市管理、控制与服务的体系,它统一集中各行业数据与信息资源,为跨部门、跨行业建立协同处理和智能控制平台,如图1所示。对智慧城市关键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到,物联网和云计算能够为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它们在宽带通信基础网络的支撑下构成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信息感知端和信息处理端。一方面,物联网渗透入各行业,提供全面的城市感知和控制网络。另一方面,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面向各个物联网行业应用的集成,面向用户和终端提供整体的智慧城市应用服务平台。两者之间由普遍覆盖的宽带通信网络在平台与终端之间提供网络环境支撑。云计算构架在宽带通信网之上,物联网将主要依赖宽带通信网来实现有效延伸,通过云计算模式可以支撑具有业务一致性的物联网集约运营。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衍生,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物联网的网络架构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2所示。感知层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并控制。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递。应用层在对信息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在各行业的应用。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与RFID融合技术、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物联网节点及网关技术、物联网通信与频管技术、物联网接入与组网技术、物联网软件与算法、物联网交互与控制、物联网计算与服务等。
物联网的应用渗透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可以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这些应用概括起来有:
(1)工业,如生产过程控制、供应链管理、能耗控制等。
(2)农业,如农作物精细灌溉、生长环境监测、农产品流通追溯等。
(3)商业,如自动贩卖机、POS终端等。
(4)金融服务,如“金卡工程”、二代身份证等。
(5)交通,如交通流量监控、交通信号控制、电子收费、定位导航、车辆状况诊断等。
(6)电力,如智能变电站、智能用电、配电自动化等。
(7)医疗卫生,如远程诊断、医疗废物监控等。
(8)教育,如图书信息推送、远程教育等。
(9)家居,如门禁、安防、电气设备远程控制等。
(10)环境,如有害物质监测、气候环境监测等。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其在各个行业、各个小地域的应用互相隔离,不能形成城市范围的一体化协作平台。究其原因除,社会经济层次上的困难外,主要是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中间件接口,以及各部门、各行业应用融合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存储和计算的压力,而云计算技术为后者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3.2云计算技术在智慧城市申的应用
社会经济和信息化大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提出了对海量信息的处理与低成本、普适化、智能化应用的需求。云计算因这些需求快速发展,获得了显著的商业成功。
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和商业模式,即通过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以及宽带网络等技术,按照“即插即用”的方式,白助管理计算、存储等资源能力,形成高效、弹性的公共信息处理资源,使用者通过公众通信网络,以按需分配的服务形式,获得动态可扩展信息处理能力和应用服务。
如果从计算效用的角度来看,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形 成可管理的弹性的资源池,充分提升机群的CPu和存储的利用率,又通过分布式存储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充分利用机群并行处理的强大计算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并通过中间件层对上层应用透明。
构建智慧城市一体化智能控制服务平台,需要处理对城市各方面的生活、生产活动以及环境的感知数据,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专家系统和自动规划等多种方法,从原始数据中挖掘相关信息,提炼出信息中蕴涵的知识,发现规律,提供智能的城市管理、控制和服务。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和智能挖掘需要巨大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处理能力为实现人工智能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云计算模式在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对用户终端的要求。往往一个采用嵌入式芯片的终端就能承担起用户终端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终端来获得服务器端强大的计算、存储和应用程序资源。因此,云端高性能计算的支持可以降低传感器终端的复杂性,减少终端功耗,简化终端计算系统的软件结构,使复杂的协同、上下文感知、自适应策略等功能放在云中实现,从而使终端的智能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4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如图3所示,包括物联网感知和控制层,云计算数据中心、数字化平台、管理中心和应用五个层次。
(1)普遍部署的物联网感知终端对城市系统和环境进行感知与采集,通过宽带通信网络对感知信息进行传迭;
(2)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对信息进行汇聚、提取和处理;
(3)在数字化平台实现行业集成的应用接口整合;
(4)通过业务管理平台实现用户、业务、数据、安全、认证、授权和计费等管理功能;
(5)最后实现各行业的应用服务。
另外,标准、法规的完善和全局的统筹规范有利于保障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使系统真正具有智能运营、交付和服务能力。
5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网络拓扑
智慧城市信息系统是智能的开放的系统,其网络拓扑如图4所示,以城市数据中心为核心,以物联网终端为触角,由内而外分为六层。
(1)城市数据中心包括网络数据中心、业务数据中心和用户数据中心,共同构成城市数据系统。各种终端、传感器和网络捕获的多种信息元数据汇集到城市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并行计算技术支撑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和自动规划,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网络、业务、终端提供协同和智能的一致性控制、服务和管理支撑,从而构建城市级的人工智能系统,使管理、控制和服务具有智能的特性。
(2)云存储、云计算和云网络设备构成的云资源系统为城市信息系统提供云计算的能力,使其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与共享服务能力。其中,云交换机和云路由器是一种新型可编程、可虚拟化、自适应和智能调度与资源共享构成的精简架构,即智能交换机和智能路由器,可以支持各种协议,实现接入普适化和控制智能化。
(3)能力引擎系统提供资源和支撑能力的开放使用。其中,数据分析能力基于特定的计算规则,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以期从海量信息中得到规律性的认识;事务处理包括基于工作流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实现过程;业务控制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网络组织、业务控制、应用适配、服务交付等进行策略管控;智能分发能力指在免打扰或无察觉的状态下,基于对象的感知状态信息、感知对象的实时需求,动态提供服务与控制行为,向对象提供透明访问方式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4)资源控制节点基于分布式架构技术,屏蔽系统内部复杂的物理和逻辑结构,实现自适应负载均衡能力、带宽汇聚能力、分布式存储能力、动态资源调度能力,实现不同业务与不同能力引擎的适配,形成自动智能调度,可动态管理网络中云计算、云存储资源及各种能力引擎服务器;可根据访问对象的地理位置、服务需求,并考虑负载均衡、成本效益等因素,动态智能地分配最合理的服务资源给对象。
(5)智能接入网关将传感器终端接入云中,屏蔽不同传感器终端的差异,进行不同终端接入的智能适配,实现统一接入。由于各种终端拥有的资源不同且动态变化,需要智能接入网关层进行自动发现识别和智能适配。
(6)终端指感知和控制,以及应用服务获取的末端设备,广义的包括PC、手机、传感器、云终端以及各类具有计算与通信能力的设备(如:相机、电视机、播放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
篇6
作为当下最火热的两个词汇,碰撞在一起必然会有反应。而大数据作为承载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牵动着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核心建设需求。
用大数据驱动智慧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已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而这个时代的核心资源就是数据。大数据及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影响和主导新的经济方式和国家战略,成为引领社会变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型、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利器。
在实际应用中,大数据可以为信息和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持,能够有效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同时可以打通城市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实现移动应用与大数据的联动,最终实现智慧的城市环境。
早在2006年,“大数据”概念还未萌芽,周侠便意识到“数据是资源”。时至今日,经过了近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数据”仍是周侠以及他所带领的智慧城市产业本部的核心理念。周侠介绍说,同方智慧城市本部推出 “DT时代智慧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以快速打破行业和领域间的信息壁垒、深入挖掘城市大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潜在价值为核心,旨在为城市管理者宏观决策需求提供完美体验。通过提供一整套符合城市特点的、量身定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功能定位、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多目标之间实现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是城市管理多因素、多目标复杂环境下科学决策的最强有力支撑工具。
对于数据和智慧城市的关系,宁家骏有个有趣的说法:“智慧城市是以数据为王的游戏,数据是生成智慧的基础。”在他看来,从智慧城市的概念来说,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和利用各类城市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非常重要的核心。“从内涵来讲,智慧城市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城市范围内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宁家骏解释道。
“互联网+”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互联网形态的演进。而智慧城市则是高速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环境下的新城市形态,是基于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塑造城市新价值,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篇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回应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概念,提出火力发展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兴技术产业,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相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奥巴马认为这就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
中国政府也对物联网的发展极为重视。2009年8月7日,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11月3日,总理再次指不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进入2010年,物联网成为当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据了解,2010年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将陆续出台。
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理念的行业,也是中国物联网在2003~2004年第轮热潮中被寄予厚望的一个行业。很据物联网发展现状,在分析国内外物联网发展对物流业影响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因此在2009年10月,《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和中国物流产品网联合提出了“智慧物流”理念,开始在物流业全面倡导智慧物流变革。
认识物联网的本质
物联网概念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也不是某单项新技术突破引申出来的。物联网的发展有坚实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多项现代信息技术的聚合应用与创新,是信息技术系统性的创新与革命。
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提出,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天线数据通讯等技术,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laltemet of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中国第一轮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2005年11月17目,国际电信联盟(ITU)借用了“物联网”名词,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宣布了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信息交换。RFID技术、传感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ITU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智慧的物联网世界。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得益于ITU的2005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报告。然而,ITU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目前关于物联网的定义有多种,众多专家也有自己的描述,在对物联网本质的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物联网还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但是,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框架已经形成,不会影响我们对物联网本质的认识。
我们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各类传感装置、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根据需要实现物品互联互通的网络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物联网主要有三层架构,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因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才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认识方面的误区
毋庸讳言,目前关于物联网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这也直接影响我们理解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首先辨误,理清思路。
误区之一: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误区之二: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物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即使互联网也不仅仅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局域网之分。
物联网既可以是平常意义上的互联网向物的延伸;也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及产业应用组成局域网、专业网。现实中没必要也不可能使全部物品联网;也没必要使专业网、局域网都必须连接到全球互联网共享平台。今后的物联网与互联网会有很大不同,类似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专业网,智能小区等局域网才是最大的应用空间。
误区之三: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早就在为我们服务着。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它从更高的角度升级了我们的认识。
误区之四: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如,仅仅嵌入了一些传感器,就成为了所谓的物联网家电;把产品贴上了RFID标签,就成了物联网应用等等。
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分析
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数据库、传感器、RFID、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体现。概括起来,目前相对成熟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在以下四大领域:
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药品等的质
量与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
目前,在医药、农产品、食品、烟草等行业领域,产品追溯体系发挥着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已有很多成功应用。其中,粤港合作供港蔬菜智能追溯系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采用RFID技术,可以对供港蔬菜进行溯源,实现了对供港蔬菜从种植、用药、采摘、检验、运输、加工到出口申报等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可快速、准确地确认供港蔬菜的来源及合法性,加快了查验速度,提高了查验的准确性。通过RFID标签与数据库形成的“物联网”,实现了对供港蔬菜的自动化识别、判断和监管,可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快速通关。
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的系统。目前,全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可视管理网络还没有,但初级的应用比较普遍,如有的物流公司或企业建立了GPS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有的公司建立了食品冷链的车辆定位与食品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等,初步实现了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
在公共信息平台与物联网结合方面,也有一些公司在探索新的模式。展望未来,高效精准、实时透明的物流业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物流与生产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如:一些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就实现了机器人码垛与装卸,无人搬运车进行物料搬运,自动输送分拣线上开展分拣作业,出入库操作由堆垛机自动完成,物流中心信息与企业ERP系统无缝对接,整个物流作业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这也是物联网的初级应用。
四是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怎样能使供应链更加智慧?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这些是企业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打造智慧供应链是IBM智慧地球解决方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一些应用案例。
此外,基于智能配货的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作业中手持终端产品的网络化应用等,也是目前很多地区推动的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模式。
目前,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在物品可追溯领域的技术与政策等条件都已经成熟,应加快全面推进;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领域应该开展试点,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取得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在智能物流中心建设方面需要物联网理念进一步提升,加强网络建设和物流与生产的联动;在智能配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应该统一规划,全力推进。
物联网推动智慧物流变革
物联网虽然早已在物流业有应用,但是物联网理念的提出对现实中局部的、零散的物流智能网络技术应用有了一种系统的提升,契合了现代物流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对物流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因为现代物流业最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
首先,物联网的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认识,让我们能够主动地全面提升物流业智能化、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统一理念,开拓思路,借助于新的传感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面开创智慧物流新时代。
其次,物联网必将带来物流配送网络的智能化,带来敏捷智能的供应链变革,带来物流系统中物品的透明化与实时化管理;实现重要物品的可跟踪与追溯管理。相信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一个智慧物流的美好前景会很快实现。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的趋势与问题
物联网发展推动着中国智慧物流的变革。随着物联网理念的引入、技术的提升、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物联网将给中国物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智慧物流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未来,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将出现如下四大趋势:
一是智慧供应链与智慧生产融合。
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二是智慧物流网络开放共享,融入社会物联网。
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网络建设与应用。如一些社会化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可以方便地借助互联网或物联网手机终端,实时便捷地查询、追溯产品信息。这样,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就不仅仅是一个物流智能系统了,它将与质量智能跟踪、产品智能检测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
物流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产品追溯系统,今后其他的物流系统也将根据需要融入社会物联网络或与专业智慧网络互通,如:智慧物流与智能交通、智慧制造、智能安防、智能检测、智慧维修、智慧采购等系统融合,从而为社会全智能化的物联网发展打下基础,智慧物流也将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一部分。
三是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慧物流。
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M2M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将逐步集成应用于现代物流领域,用于现代物流作业中的各种感知与操作。如,温度的感知用于冷链;侵入系统的感知用于物流安全防盗;视频的感知用于各种控制环节与物流作业引导,等等。
四是物流领域物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将不断涌现。
物联网带来的智慧物流革命远不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以上几种模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更多的创新模式会不断涌现,这才是未来智慧物流大发展的基础。
目前就有很多公司在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如,某公司在探索给邮筒安上感知标签,组建网络,实现智慧管理,并把邮筒智慧网络用于快递领域;当当网在无锡新建的物流中心就探索物流中心与电子商务网络融合,开发智慧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无锡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探索将各种感知技术与粮食仓储配送相结合,实时了解粮食的温度、湿度、库存、配送等信息,打造粮食配送与质量检测管理的智慧物流体系等等。
物联网在物流业发展前景光明,但是面对物联网热潮,我们也要保持冷静,不要不顾实际去跟风炒作。具体而言,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切记浮躁心态。
近期以来,关于物联网的发展新概念风起云涌,各行业与各地区都让人感到有一股浮躁情绪,让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忧虑。新技术受到普遍关注,本是正常;但不正常的是,我们不是实实在在地推进,而是一窝蜂地炒作。对此,国家工信部一位官员就谨慎地指出,发展物联网绝不能搞“大呼隆”,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将会导致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受损。
二、尽快制定统一标准。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向上关系到众多物联网技术装备企业,中间关联着电信等网络层的基础通信运营商,向下关联着众多应用企业与行业。物流行业仅仅是应用行业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物联网发展迫切需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切忌各自为战。但是,目前物联网标准制定缺乏统一协作,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物联网应用和产业规模发展也都受到很大影响。
篇8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在此背景下,国内外一些地区和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南京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科教人才资源,软件、电子信息产业相对聚集,这一切给南京建设智慧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青奥会、亚青会的举办更为南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践先机,青奥会协调指挥中心如今就设立在南京智慧城市展示大厅。
南京以开放和前瞻的战略视野,高起点谋划,结合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新趋势,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以“智慧南京”建设为起点,运用“智慧”杠杆,积极抢占新的先发优势,努力探索城市发展难题,确保新型城市发展的竞争主动权。
在未来几年以及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南京将处于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要求进一步提高的时期,既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交通、城市管理、居民就业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信息资源整合、汇聚是城市运行“智慧化”的前提,也是“智慧南京”建设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管理日益复杂,为提升城市服务与管理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介质出现。南京市民卡和车辆智能卡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通过“两卡”工程,南京市建立了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的信息采集渠道,汇聚到政务数据中心后,形成了城市级云计算平台和公众服务平台,为“智慧南京”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建设市民卡工程。市民卡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电子支付功能于一体,是服务和方便广大群众生活的重要手段。目前,南京市民卡发卡已达605万张,市区居民办卡率超过85%,60岁以上老人办卡率超过90%。市民卡应用已进入社保、医疗、文教、园林、交通、小额支付等30多个领域,可消费的网点近1000家,初步实现了“多卡合一、一卡多用”的建设目标。以“市民卡”为载体,实现了老人和残疾群体乘车优惠、郊区公交刷卡、建筑业民工权益保障等重大惠民政策的落实。同时,积极协调公安、民政等部门共同探索跨部门人口管理模型和实有人口信息共享、应用长效机制,建成全市实有人口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社区及人口基础信息部门间共享,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此外,依托市民卡,以“服务老百姓、支撑新医改”为基本定位,积极推进智慧医疗项目建设,通过建立电子病历、健康档案数据库等医疗信息系统,促进医疗保障的均等化和便捷化。其中,“医疗一卡通”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已有23家医院使用市民卡替代就诊卡,有140多万张市民卡在联网医疗机构使用,投放自助智能终端设备200多台。市民可通过自助服务,实现身份认证、挂号、缴费、检查单打印、病历查询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建设车辆智能卡系统。这个系统是南京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核心先导工程,集合了公安“320”、交通指挥、环保限行、运输管理等管理需求,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采集平台,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目标。目前,车辆智能卡发卡超过90万张,完成400多座双基自由流基站建设,初步形成南京市电子围栏系统。在此基础上,全市交通信息采集与共享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通过对海量车流数据的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有效解决车辆识别、动态监测、交通流精确分析等难题,城市交通“感知”度大大提升,为城市交通的科学、动态组织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信息服务。在去年10月17日南京应天大街高架桥枪击案中,该工程提供的高清照片和视频,以及行车线路模拟功能在侦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犯罪嫌疑人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落入法网。
建成政务数据中心工程。南京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完成政务内、外网的扩容工程,网络主干带宽达到了万兆,接入点带宽达到了千兆,分别联接了221和118家市级部门和单位,实现400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为市级机关48家单位提供了应用系统迁移和管理服务,初步建成了政务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市各部门应用系统的集约化建设提供了支撑。推广试用了1000台桌面云终端,降低了硬件设备采购、运行和软件正版化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初步建立了以居民应用、企业应用、政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四大信息库为核心的公用基础数据库,为市民卡办理、人口普查、低收入居民家庭收入核对、综合治税等部门业务协同提供了基础信息资源保障。
“智慧南京”建设离不开全市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利用信息技术,智慧地管理、运行、展示整个城市,是城市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南京已有多个城市管理的相关信息系统,各个系统在资源共享、协同作业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无法综合提供全面的城市运营信息。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支撑城市快速发展,南京市开展“智慧南京中心”项目的建设工作。
“智慧南京中心”是“智慧南京”顶层设计下的物理门户,也是支撑城市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智慧南京中心”的总体目标是以“数据集中、资源整合、业务协同”为主线,服务于各部门业务需求,通过整合相关应用系统,全面感知城市运行状态,提升城市的智慧管理和服务能力,实现城市日常运行管理以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等全景指挥中心功能。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智慧南京中心”基本建成了统一、规范、标准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为各类信息资源提供空间化、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展现和应用平台;建设了一套完整的、面向全市各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能够对各类数据(如海量实时数据、大文件数据、低延时数据等)进行高效可靠地处理;建立了融合多个部门数据的数据分析挖掘机制,组织团队开展了“面向智慧城市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机制研究”等一批课题研究;完成了大屏幕、网络环境(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互联网)、信息中心云服务器等各种硬件设备的现场安装部署,重点突破后台技术支撑能力和展示指挥功能,同时全力推进对综合运行和展示平台的后台深度开发、对城市智能门户方案论证以及对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有效对接和互相提升等工作。
“智慧南京”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基于不断完善扩充的“智慧南京”顶层设计,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数据集中、系统整合、业务协同”为主线,以“抓资源、抓载体、抓应用、抓机制”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的融合,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围绕“两卡一中心”和“两网一门户”等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努力探索符合南京实际的智慧城市建设道路。
篇9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产业;移动互联;标准化
基金项目:1.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2102310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多校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GGJS-17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河南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急需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智慧城市综合采用了包括射频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化解以上问题。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城市必须拥有一批在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具有经济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潜力。智慧城市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的引入,以行业为单位建立虚拟和实体的创新协同机制(如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银行和智慧医院等),整合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城管等),提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1.3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智慧城市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汇聚人类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从而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1.4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重大技术的突破,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不足
全省的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企业部门的广泛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建设了一系列的智慧应用系统:平安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等,并在不断完善系统的功能在全省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前进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
1、由于缺少展示、传播、交流、分享平台,智慧城市的建设处于"孤岛"状态,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缺乏数据与业务相结合的深入应用。
2、信息化阶段强调数据的集成,而信息在系统间业务流转时无法共享,造成现阶段系统间业务集成困难。
3、无法完全实现城市信息共享,不能为政府综合决策提供一站式在线信息综合服务。
4、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难以满足产业升级所需的信息互联互通、业务高度协同的信息化支撑环境。
三、加快推进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
河南省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主要以民生服务在医疗、教育、住房、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智慧城市”顶层规划与系统设计为起点;建立城市级“一级平台”和数据资源中心;编制智慧城市建设规范和实施细则。
因此,我们需要建设均衡的智慧城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智慧城市基础层、应用层和管理决策层。
3.1 基础层
基础层包含政府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该层面建设导向为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其中,网络服务包括光纤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具体分为公网、政务内网、政务专网、政务外网、政务无线宽带专网、政务传感网等;数据服务包含数据资源融合、数据云存储、数据交换,并通过云计算支撑数据资源的挖掘、整合、开放、共享等;载体服务是指云计算、云存储、市民卡、智能车辆卡、共享软件等服务和相关介质。
3.2 智慧城市应用层
应用层专注于各部门和领域自身的核心业务,包含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人文三大领域,该层面的建设导是聚焦业务、丰富功能。其中,智慧政务主要是政府、企业、个人之间交互关联,具体包括政府各业务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各业务系统等;智慧产业的主体包括政府机关、企业、个人等,主要是日常事务的处理或感知,具体包括公用事业信息化应用系统、信用应用系统、社交媒体、企业ERP/CRM/SCM、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及相关智能化产品等。此外,行业应用层除满足部门、行业、企业及民生需求外,还为基础设施层集聚信息资源,并为集成应用层提供支撑。
3.3 智慧城市管理决策层
管理决策层基于基础层和应用层,围绕政府、市民、企业三大主体的需求,开展数据挖掘和智能应用,推动智慧产业发展,形成协同应用和交互服务两个层面,该层面的建设导向是统筹规划、融合服务。协同应用包含市级层面的各业务应用,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交互服务包含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城市综合运行管理平台、智能门户等。
四、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研究
建设“智慧河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怎样配置资源,能否使用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率,将直接决定河南省建设智慧城市的成效和进展的快慢。因此,要切实有效地推进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从建立领导机制、评估体系建立、制定标准规范、培养人才队伍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切实加强保障措施建设。
4.1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要落实智慧城市领导小组职责,明确智慧城市各重点领域推进工作的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在各部门信息化队伍中组建智慧城市工作团队;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切实做好智慧城市建设战略、总体规划、年度实施方案、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决策研究工作。
4.2 建立智慧城市评估体系
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绩效的评估可通过引入评估评比机制,建立智慧城市发展论坛,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不同智慧城市发展阶段,建立智慧城市绩效评估体系,分阶段对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绩效情况进行评估,评估信息和白皮书,为智慧城市建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3 加快制定标准政策法规
加快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法规制度保障;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各行业,成立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的技术工作小组,加快制定和完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应用推广、信息共享交换和运行管理等各环节的流程、技术架构、跨部门信息协同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4.4 提升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建立河南省智慧城市人才库和专家库,通过实行专业人才登记备案,提升信息化人才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与院校特别是市内高等院校、认证机构开展合作,引进信息化技能培训资源,规范信息化人才培养、认证和使用。
4.5 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
以现有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规划和政策法规为基础,构建河南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制定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标准、管理办法、规章制度以及信息安全预警预案等。
参考文献
[1] 白秋生.建设智慧城市 打造幸福咸阳[J].中国信息界.2012(4).
[2] 朱灵.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的发展融合路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第 35 期.
[3] 史建政,于东敏,刘振强.基于国际对标的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与对策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 06 期.
篇10
2008年第一次参加两会,郭为就认为,作为科技界的委员,应该把对于创新的思考和反思传递给业界,“这是我的职责所在。”郭为说。
为了集思广益,郭为还在公司内网社区上建立了构想博客,并把自己的提案放在上面,向全公司1.6万名员工征求意见和建议。
智慧城市
是创新发力点
在去年的提案中,郭为曾提出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今年,“创新”再次成为他两会提案的关键词。
“2005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在郭为看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仅依靠加工和贸易,根本无法抵御经济波动。“所以,大力提倡和推动全社会的企业自主创新,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必须要呼吁的问题。”
去年,郭为的提案送到了科技部并获得了答复,“我当了几年政协委员,年年都提创新,因为这个问题提多少次都不过分。”今年,郭为再次提出,智慧城市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发力点。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技术的融合决定了我们如何发力和创新。智慧城市将是未来5〜10年的创新点。”郭为表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好处,但也带来了更多的社会矛盾。这包括就医、就业等民生方面的矛盾,也包括交通、环境等城市现代化管理的矛盾,以及产业升级的矛盾。“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帮助城市解决或者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共同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
从去年两会开始,智慧城市的热度一直持续到现在,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各地政府、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软件提供商、应用及内容提供商等,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智慧城市产业中。
早在2010年,郭为就在国内率先提出以“融合服务”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战略。他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有效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的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潜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空前机遇。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直接关系到行业及信息产业安全,如果处理不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自主创新问题,信息产业将会受到严峻挑战。“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要充分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充分融合。”郭为说。
他还建议,支持和鼓励智慧城市领域内的国内领军企业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智慧城市创新联盟,并建设智慧城市所需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促进智慧技术、智慧产业与金融资本之间的良性互动。
信息立法
保障数据安全
2012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亿大关,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社会的广泛应用,个人信息滥用和个人隐私泄漏现象日益严重,个人信息的保护与网络环境的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反思隐私信息泄漏事件,仅依靠技术手段和道德的谴责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法律约束已经严重制约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政府服务、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发展。”郭为说。
在这一背景下,郭为在两会上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为互联网服务保驾护航》的提案,从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措施,倡导通过国家立法来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互联网服务的健康发展。郭为认为,国家制订了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在个人信息上也应该立法,切实保护个人信息,有利于将互联网变得更加可信。